CN101252733B - 一种移动终端及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及其通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及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及其通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2733B
CN101252733B CN2008100662730A CN200810066273A CN101252733B CN 101252733 B CN101252733 B CN 101252733B CN 2008100662730 A CN2008100662730 A CN 2008100662730A CN 200810066273 A CN200810066273 A CN 200810066273A CN 101252733 B CN101252733 B CN 1012527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ule
interface
functional module
leve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662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52733A (zh
Inventor
仝庆贻
刘轶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0662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527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52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2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52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27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及其通讯方法,其移动终端中,所述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分别都设置有一个串行数据接口、一个输入接口和一个输出接口;所述手机功能模块的串行数据接口与所述电视功能模块的串行数据接口相连,用于收发接口命令和唤醒命令;所述手机功能模块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电视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相连,所述手机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与所述电视功能模块的输入接口相连。本发明利用两对I/O口(即输入输出接口)和一对全双工UART串行数据接口作收发和唤醒控制,从而保证了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之间的可靠通讯,以及满足了移动终端(如手机)运行过程中的节电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及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及其通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电视接收功能的移动终端,以及电视功能模块与手机功能模块这两个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和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要求更高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手机作为一种娱乐型的通讯终端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中,把手机作为一种电视接收装置来完成随时随地收看电视的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于是手机电视功能已经越来越被各大运营商重视,带有手机电视功能的手机终端也开始随之发展。一般情况下,手机中的电视接收模块的基带和射频部分(即电视功能模块)与手机的移动通信基带和射频模块(即手机功能模块)是两个独立的部分。
这两部分模块(即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间会发生实时信息交互,如确认对方的工作状态以及对于物理硬件资源的抢占信息等,而这种信息交互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通过串口AT命令(AsynchronousTransmission Command,异步传输命令)来实现。而在通过串口AT命令来实现信息交互时会遇到如下问题:当手机处于待机状态时,电视功能模块发给移动模块的信息会丢失,这是因为移动模块在待机时,为了省电使用的是相对于工作状态来说非常低频的时钟(如32kHz),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实现实时检测和响应串口传输的数据。而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在发送数据前,通过中断控制信号唤醒手机功能模块的相关部分,使之工作状态由待机模式切换到高频的主时钟(如13MHz)模式下,手机功能模块在主时钟模式下能够可以正确检测并接收串口传输的数据。同样,当电视功能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手机功能模块发给电视功能模块的信息也会丢失。
采用上述方法的缺点如下:由于每个通讯模块的串口数量有限,当采用串口在两个通讯模块之间进行数据通讯时,就不能将串口用于移动终端的调试,使得必须通过串口大量输入和输出调试信息的研发和维修操作无法正常进行。而且采用上述方法使得移动通讯终端的功耗大,相应的待机时间缩短。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及其通讯方法,其提供了一种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讯接口,并且该通讯接口简单,同时还能控制手机运行时的耗电,并能保证两个模块在单独开发调试完成后,较为方便的进行系统的整合调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终端包括:用于移动通信的手机功能模块和用于接收电视节目的电视功能模块;所述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分别都设置有一个串行数据接口、一个输入接口和一个输出接口;所述手机功能模块的串行数据接口与所述电视功能模块的串行数据接口相连,用于收发接口命令和唤醒命令;所述手机功能模块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电视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相连,所述手机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与所述电视功能模块的输入接口相连,当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通过串行数据接口被唤醒时,该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输出一电平信号用以提示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另一功能模块开始发送数据,当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接收完数据时,该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输出另一电平信号用以提示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另一功能模块数据接收完毕,其中,所述一电平信号和所述另一电平信号的电平相反。
其中,所述串行数据接口采用全双工传输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其位于移动终端内,且用于连接用于移动通信的手机功能模块和用于接收电视节目的电视功能模块,所述通讯电路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上的串行数据接口、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手机功能模块的串行数据接口与所述电视功能模块的串行数据接口相连,用于收发接口命令和唤醒命令;所述手机功能模块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电视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相连,所述手机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与所述电视功能模块的输入接口相连,当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通过串行数据接口被唤醒时,该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输出一电平信号用以提示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另一功能模块开始发送数据,当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接收完数据时,该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输出另一电平信号用以提示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另一功能模块数据接收完毕,其中,所述一电平信号和所述另一电平信号的电平相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模块间的通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串行数据接口和输入输出接口相连的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其中一个功能模块作为数据发送端,并通过串行数据接口向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另一个功能模块发送一串字符;
B、当检测到串行数据接口有字符输入时,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退出慢时钟状态,开始检测接口命令,并通过自身的输出接口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以通知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功能模块开始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C、当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功能模块检测到自身的输入接口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开始向数据接收端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D、当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接收完数据时,通过自身的输出接口输出第二电平信号,以通知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功能模块数据接收完毕。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E、当需要再次进行数据传输时,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功能模块检测自身的输入接口是否接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是,则返回步骤A。
其中,所述第二电平信号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的电平相反。
其中,所述串行数据接口工作在全双工状态。
本发明利用两对I/O口(即输入输出接口)和一对全双工UART串行数据接口作收发和唤醒控制,从而保证了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之间的可靠通讯,以及满足了移动终端(如手机)运行过程中的节电要求,并保证了模块之间接口的简洁;而且利用串行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不会影响利用串行数据接口进行的终端调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通讯接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手机功能模块向电视功能模块传输一次数据的时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电视功能模块向手机功能模块传输一次数据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用于移动通信的手机功能模块和用于接收电视节目的电视功能模块;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分别都设置有一个串行数据接口、一个输入接口和一个输出接口。而且从图1在中还可以看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其位于移动终端内连接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该通讯电路包括:分别设置在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上的串行数据接口、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
如图1所示,手机功能模块的串行数据接口UARTM与电视功能模块的串行数据接口UARTS相连,用于收发接口命令和唤醒命令。UARTM和UARTS是手机功能模块与电视功能模块之间通讯的全双工串口,用于收发接口命令和唤醒模块。如图1所示,手机功能模块的输入接口I/OM2与电视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I/OS2相连,手机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I/OM1与电视功能模块的输入接口I/OS1相连,当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被唤醒时,该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输出一电平信号用以提示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另一功能模块开始发送数据,当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接收完数据时,该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输出另一电平信号用以提示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另一功能模块数据接收完毕。上述UARTM包括串行数据输入口RXM和串行数据输出口TXM,UARTS也包括串行数据输入口RXS和串行数据输出口TXS,串行数据接口工作在全双工状态。当电视功能模块需要唤醒手机功能模块的时候,会先通过TXS发送一串特殊字符,手机功能模块从RXM收到数据的时候,退出慢时钟模式,准备接收数据,并在I/OM1输出高电平,电视功能模块检测到I/OS1高电平后开始发送接口命令数据,此时手机功能模块从RXM接收命令数据。同理,手机功能模块有数据要发送给电视功能模块的时候,也可以采用上述相同的方式,以下将会具体说明。
依据上述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模块间的通讯方法,其主要解决了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串行数据接口和输入输出接口相连的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其中一个功能模块作为数据发送端,另一个功能模块则作为数据接收端,数据发送端通过串行数据接口向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另一个功能模块发送一串字符;
B、当检测到串行数据接口有字符输入时,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退出慢时钟状态,开始检测接口命令,并通过自身的输出接口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以通知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功能模块开始发送数据。此处第一电平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C、当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功能模块检测到自身的输入接口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开始向数据接收端发送数据。
D、当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接收完数据时,通过自身的输出接口输出第二电平信号,以通知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功能模块数据接收完毕,可以进入慢时钟状态。这里的第二电平信号与第一电平信号的电平相反,用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E、当需要再次进行数据传输时,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功能模块检测自身的输入接口是否接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是,则表示数据发送端的功能模块已进入慢时钟状态,需要重新激活,所以返回步骤A。
上述过程中可以是手机功能模块向电视功能模块发送数据,或是电视功能模块向手机功能模块发送数据,以下将以具有电视接收功能的手机为例,详细说明电视功能模块和手机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讯方法。
如图2所示,手机功能模块向电视功能模块传输数据,其中,M-READY表示图1中I/OM1与I/OS1之间连接线电平。S-READY表示图1中I/OM2与I/OS2之间连接线电平。串行数据接口UART表示图1中UARTM与UARTS之间的连接线(数据线)电平。
步骤1:手机上电开机,开机初始化完成后,电视功能模块和手机功能模块两个模块都进入慢时钟模式。此时串行数据接口UART为高电平,M-READY,S-READY为低电平。
步骤2:手机功能模块检测到I/OM2为低电平的时候,从TXM输出一串字符,以通知电视功能模块有数据要传输。
步骤3:电视功能模块检测到串行数据接口有数据传输的时候,退出慢时钟模式,准备接收数据,开始检测接口命令的命令头,并从I/OS2输出高电平,通知手机功能模块可以发送数据。
步骤4:手机功能模块检测到I/OM2的电平变为高电平后,开始发送数据,电视功能模块检测到命令头,开始接收并处理命令数据。
步骤5:电视功能模块接收完当前数据包后,从I/OS2输出低电平,并允许进入慢时钟模式。
步骤6:接步骤4,手机功能模块发送完当前数据包后,如果要继续发送下一数据包,需检测I/OM2的状态,若I/OM2为低电平时,返回步骤2,从TXM输出一串字符,通知电视功能模块有数据要传输,此后,转到步骤3继续执行。
步骤7:当前数据包发送完后,如果没有其他操作需要执行,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重新都进入慢时钟状态。
如图3所示,电视功能模块传输数据给手机功能模块,其中,M-READY表示图1中I/OM1与I/OS1之间连接线电平。S-READY表示图1中I/OM2与I/OS2之间连接线电平。数据接口UART表示图1中UARTM与UARTS之间的连接线(数据线)电平。
步骤1:手机上电开机,开机初始化完成后,电视功能模块和手机功能模块两个模块都进入慢时钟模式。此时串行数据接口为高电平,M-READY,S-READY为低电平。
步骤2:电视功能模块检测到I/OS1为低电平的时候,从TXS输出一串字符,以通知手机功能模块有数据要传输。
步骤3:手机功能模块检测到串行数据接口有数据输入后,退出慢时钟模式,准备接收数据,开始检测接口命令的命令头,并从I/OM1输出高电平,通知电视功能模块可以发送数据。
步骤4:电视功能模块检测到I/OS1的电平变为高电平后,开始发送数据,手机功能模块检测到命令头,开始接收并处理命令数据。
步骤5:手机功能模块接收完当前数据包后,从I/OM1输出低电平,并允许进入慢时钟模式。
步骤6:接步骤4,电视功能模块发送完当前数据包后,如果要继续发送下一数据包,需检测I/OS1的状态,若I/OS1为低电平时,则返回步骤2,从TXS输出一串字符,通知手机功能模块有数据要传输,此后,转到步骤3继续执行。
步骤7:当前数据包发送完后,如果没有其他操作需要执行,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重新都进入慢时钟状态。
由于一部手机中有电视功能模块和手机功能模块同时工作,必然导致手机耗电量的增大,为了尽可能减少手机的耗电,具有电视接收功能的手机在待机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模块都处于慢时钟状态,这样可以降低模块耗电量。而只有用户要对某一模块进行操作,或模块有事件要处理的时候才会退出慢时钟状态,进入正常工作模式,也只有在正常工作模式下模块才能正常通过串口收发数据。所以,当一个模块需要另一个模块收发数据的时候,本发明通过串行数据接口来唤醒对方;而另一个模块退出慢时钟模式准备好接收数据后,则本发明通过一个I/O接口通知对方可以开始发送数据。从而保证了两个模块之间可靠地通讯,以及手机运行过程中节电的要求。而且,本发明的串行数据接口在进行数据传输之余,还可以用于终端的调试。
上述各具体步骤的举例说明较为具体,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移动终端,该终端包括:用于移动通信的手机功能模块和用于接收电视节目的电视功能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分别都设置有一个串行数据接口、一个输入接口和一个输出接口;
所述手机功能模块的串行数据接口与所述电视功能模块的串行数据接口相连,用于收发接口命令和唤醒命令;
所述手机功能模块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电视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相连,所述手机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与所述电视功能模块的输入接口相连,当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通过串行数据接口被唤醒时,该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输出一电平信号用以提示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另一功能模块开始发送数据,当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接收完数据时,该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输出另一电平信号用以提示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另一功能模块数据接收完毕,其中,所述一电平信号和所述另一电平信号的电平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行数据接口采用全双工传输数据。
3.一种移动终端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其位于移动终端内,且用于连接用于移动通信的手机功能模块和用于接收电视节目的电视功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电路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上的串行数据接口、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
所述手机功能模块的串行数据接口与所述电视功能模块的串行数据接口相连,用于收发接口命令和唤醒命令;
所述手机功能模块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电视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相连,所述手机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与所述电视功能模块的输入接口相连,当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通过串行数据接口被唤醒时,该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输出一电平信号用以提示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另一功能模块开始发送数据,当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接收完数据时,该功能模块的输出接口输出另一电平信号用以提示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另一功能模块数据接收完毕,其中,所述一电平信号和所述另一电平信号的电平相反。
4.一种移动终端模块间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串行数据接口和输入输出接口相连的手机功能模块和电视功能模块,其中一个功能模块作为数据发送端,并通过串行数据接口向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另一个功能模块发送一串字符;
B、当检测到串行数据接口有字符输入时,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退出慢时钟状态,开始检测接口命令,并通过自身的输出接口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以通知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功能模块开始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C、当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功能模块检测到自身的输入接口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开始向数据接收端发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D、当作为数据接收端的功能模块接收完数据时,通过自身的输出接口输出第二电平信号,以通知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功能模块数据接收完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E、当需要再次进行数据传输时,作为数据发送端的功能模块检测自身的输入接口是否接收到第二电平信号,是,则返回步骤A。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的电平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行数据接口工作在全双工状态。
CN2008100662730A 2008-03-29 2008-03-29 一种移动终端及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及其通讯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52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62730A CN101252733B (zh) 2008-03-29 2008-03-29 一种移动终端及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及其通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62730A CN101252733B (zh) 2008-03-29 2008-03-29 一种移动终端及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及其通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2733A CN101252733A (zh) 2008-08-27
CN101252733B true CN101252733B (zh) 2012-04-11

Family

ID=39955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6627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52733B (zh) 2008-03-29 2008-03-29 一种移动终端及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及其通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527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5788A (zh) * 2010-12-03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KR101355977B1 (ko) * 2012-05-24 2014-02-05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텔레매틱스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881275B (zh) * 2012-09-20 2015-07-08 武汉市彤诺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显示设备及其内部通讯方法
CN103297833B (zh) * 2013-05-10 2017-01-2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遥控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01712A (zh) * 2015-06-05 2017-01-04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通信方法及其应用设备、系统
CN109474853B (zh) * 2018-11-27 2021-11-0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机唤醒电路及具有其的电视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6181A (zh) * 2002-09-17 2004-05-12 ���ǵ�����ʽ���� 在移动通信终端中显示电视视频信号和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01141739A (zh) * 2007-10-08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功能模块与移动功能模块间发送数据方法及相应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6181A (zh) * 2002-09-17 2004-05-12 ���ǵ�����ʽ���� 在移动通信终端中显示电视视频信号和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747512A (zh) * 2002-09-17 2006-03-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终端中显示电视视频信号和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01141739A (zh) * 2007-10-08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功能模块与移动功能模块间发送数据方法及相应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2733A (zh) 2008-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3299C (zh) 用于控制两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方法和双处理器装置
CN101252733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及其通讯方法
JP5635628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モジュールの電源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KR100479948B1 (ko) 이동무선전화기
CN101630191B (zh) 一种实现通用串行总线调制解调器设备节电的装置及方法
CN101242447B (zh) 一种双cpu架构智能手机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US8838032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202309994U (zh) 数字电视终端及数字电视待机系统
JPH098937A (ja) 周辺装置に接続されている携帯電話を含む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エネルギー節約方法
CN101504565A (zh) 一种芯片模块睡眠唤醒的方法
CN101478607A (zh) 一种基于双处理器的移动终端的电源管理装置及方法
US20190090195A1 (en) Method of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both communication speed and power consumption and a terminal thereof
CN104411003A (zh) 无线通信设备的休眠唤醒控制方法和系统
US20040152495A1 (en) Power-save system and method
CN1991683B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
CN105704647A (zh) 一种智能手表节能的方法与系统
CN101022630A (zh) 一种双模手机通讯的控制方法
JP2003158561A (ja) 携帯電話機
CN105141714B (zh) 第一移动设备、外接设备和第二移动设备
CN100444670C (zh) Gsm/phs双模手机及两模块间发送数据的方法
CN102131304B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通讯终端
CN101242607A (zh) 一种双cpu架构智能手机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CN101394625A (zh) 通讯装置及其相关的网络搜寻方法
CN101261534B (zh) 双向无线周边装置的省电方法
WO2010135938A1 (zh) 一种多模单待移动终端及其模式切换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 Yunping

Inventor after: Sun Shaojia

Inventor after: Wang Limin

Inventor after: Song Xilian

Inventor after: Cui Guanjun

Inventor after: Wu Xingxing

Inventor before: Tong Qingyi

Inventor before: Liu Die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14

Address after: 300250 Tianjin city Hebei District garden 14-301-304

Co-patentee after: Sun Shaojia

Patentee after: Hu Yunping

Co-patentee after: Wang Limin

Co-patentee after: Song Xilian

Co-patentee after: Cui Guanjun

Co-patentee after: Wu Xingxing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ang Xiaojie

Inventor after: Chen Juan

Inventor after: Liu Haihua

Inventor after: Yu Zhenhai

Inventor after: Wu Xingxing

Inventor before: Hu Yunping

Inventor before: Sun Shaojia

Inventor before: Wang Limin

Inventor before: Song Xilian

Inventor before: Cui Guanjun

Inventor before: Wu Xingx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4

Address after: 300250 Tianjin city Hebei District garden 14-301-304

Co-patentee after: Chen Juan

Patentee after: Tang Xiaojie

Co-patentee after: Liu Haihua

Co-patentee after: Yu Zhenhai

Co-patentee after: Wu Xingxing

Address before: 300250 Tianjin city Hebei District garden 14-301-304

Co-patentee before: Sun Shaojia

Patentee before: Hu Yunping

Co-patentee before: Wang Limin

Co-patentee before: Song Xilian

Co-patentee before: Cui Guanjun

Co-patentee before: Wu Xingx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