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7372A - 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7372A
CN101827372A CN200910078724A CN200910078724A CN101827372A CN 101827372 A CN101827372 A CN 101827372A CN 200910078724 A CN200910078724 A CN 200910078724A CN 200910078724 A CN200910078724 A CN 200910078724A CN 101827372 A CN101827372 A CN 101827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ub
district
unit
network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78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彦
秦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78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273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27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73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当确定网络状况发生变化时,选择引起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基站的小区作为参考小区,并获取该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以受到所述网络状况发生变化影响的小区为本小区,根据所述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计算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当所述正面相对程度符合调整条件时,按照与所述正面相对程度相应的调整幅度,对本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倾角进行调整,实现覆盖范围的调整。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网络状况发生变化时,自动对网络覆盖进行调整,减少对用户的影响;且无需人工参与,降低了网络运营成本。

Description

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无线网络中,当网络状况发生改变(如增加新基站或基站发生故障)时,需要网络运维人员手工对相关基站无线参数进行调整。
例如:为了提高网络容量而增加新基站时,需要网络优化人员手工对新基站周围的已有基站的无线参数进行调整,以优化网络性能。由于新基站的加入,网络拓扑发生改变,则需要重新进行仿真和路测,并且需要网络优化人员以手工的方式逐个基站进行参数调整,这种手工的方式耗时、耗力且容易出错,导致网络优化成本较高。
同样的,在无线网络中的基站出现故障时,需要网络维护人员手工对发生故障的基站周围的已有基站的无线参数进行调整,以弥补故障基站引起的覆盖漏洞,保证网络的连续覆盖。但是周围需要调整的基站数量一般为多个,维护操作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和时间,且容易出错,导致网络优化成本较高。
总的来说,现有技术中,当网络状况发生改变时,需要网络运维人员手工对相关基站无线参数进行调整,网络运维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区覆盖调整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调整基站参数而导致网络运维成本较高的问题。
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方法,包括:
当确定网络状况发生变化时,选择引起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基站的小区作为参考小区,并获取该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
以受到所述网络状况发生变化影响的小区为本小区,根据所述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计算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
当所述正面相对程度符合调整条件时,按照与所述正面相对程度相应的调整幅度对本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倾角进行调整,实现覆盖范围的调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装置,包括:
网络状况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网络状况是否发生变化;
天线参数获取单元,用于选择引起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基站的小区作为参考小区,并获取该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
计算单元,用于:以受到所述网络状况变化影响的小区为本小区,根据所述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计算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
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判断所述正面相对程度是否符合调整条件;
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正面相对程度符合调整条件时,按照与所述正面相对程度相应的调整幅度,对本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倾角进行调整,实现覆盖范围的调整。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系统,包括基站、O&M实体及连接所述基站和O&M实体的管理接口;
所述基站包括:
网络状况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网络状况是否发生变化;
网络状况报告单元,用于在网络状况发生变化时,选择引起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基站的小区作为参考小区,并向所述O&M实体发送报告;
调整单元,用于在接收到O&M实体发送的调整命令后,调整所述受到所述网络状况影响的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下倾角;
所述O&M实体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报告后,根据所述参考小区和所述基站下受到所述网络状况发生变化影响的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计算两小区的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
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判断该计算结果是否满足调整条件;
调整命令发送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当满足调整条件时,通过所述管理接口发送调整命令给所述基站。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及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X2接口;
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网络状况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网络状况是否发生变化;
天线参数获取单元,选择引起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第二基站的小区作为参考小区,并获取由所述第二基站通过所述X2接口发送的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小区和所述基站下受到所述网络状况发生变化影响的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计算两小区的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
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判断该计算结果是否满足调整条件;
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计算结果满足调整条件时,按照与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得出的正面相对程度对应的调整幅度,调整所述受到所述网络状况影响的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下倾角。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网络状况发生变化时,自动获取相关信息并对相关覆盖参数进行调整,对网络覆盖进行优化或对网络状况发生变化而导致出现的覆盖漏洞进行弥补,尽量减少了对用户的影响;并且,由于调整过程是自动进行的,无需人工参与,较大地降低了网络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2a-图2e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小区和新小区的几种位置示意图;
图3a-图3e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小区和故障基站小区的几种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述装置的网络确定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述装置的网络确定单元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外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1;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2;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3;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引用和清楚起见,下文中使用的技术名词、简写或缩写总结如下:
O&M实体:Operation & Maintenance实体,即操作与维护实体;
ANR:Automatic Neighbors Relation,自动邻区关系;
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即物理资源块;
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即信道质量指示符;
RLF:Radio Link Failure,即无线链路失败;
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即无线资源控制;
Inter-RAT: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方法,用于在网络状况发生变化时,由于网络状况发生变化而受到影响的小区的基站自动对本小区的无线参数进行调整,以优化调整范围。
该基站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检测网络状况是否发生变化,若是,进入步骤S12;否则,返回步骤S11。
步骤S12、选择引起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基站的小区作为参考小区,进入步骤S13。
步骤S13、获取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进入步骤S14。
步骤S14、依据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计算两者的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进入步骤S15。
步骤S15、判断所述正面相对程度是否符合调整条件,若是,进入步骤S16;否则,进入步骤S17。
步骤S16、按照与所述正面相对程度相应的调整幅度,对本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倾角进行调整,结束。
步骤S17、保持本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倾角不变,结束。
检测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方式存在两种,一种是判断网络中是否新增基站,另一种是判断网络中的基站是否发生故障。也就是说,网络状况发生变化可以是由于新增基站引起,也可以由发生故障的基站(为了方便描述,下位统一称为故障基站)引起,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情况下的无线参数调整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针对网络中新增基站的情况
在网络中每个基站部署之前,网络规划时都必须确定各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并保存在与该基站相对应的O&M实体(一个O&M实体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基站)的数据库中,并在基站开机初始化过程中,基站与所述O&M实体建立连接,从所述O&M实体加载程序及初始配置信息,所述初始配置信息中包含该基站下每个小区的天线坐标及辐射方位。
一个小区获取新小区(参考小区)的天线坐标及辐射方位的方式是自动获取,无需人工参与,具体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两种:
A、通过O&M管理接口获得。
当已有小区通过ANR功能检测到新小区后,向本小区的基站所对应的O&M实体发送报告,所述O&M实体接收到该报告后返回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含新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
B、通过X2接口获得。
当已有小区通过ANR功能检测到新小区后,发起与该新小区的X2连接建立过程,在X2连接请求和响应信息中,本小区与所述新小区交换各自的天线位置及天线辐射方位。
在获取该新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后,计算本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具体方式如下:
以连接两者天线位置的直线作为参考轴线,计算两者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并在所述正面相对程度大于预定门限时,依据相应的调整幅度对本小区的覆盖范围相关参数进行调整。所述辐射范围相关参数包括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下倾角,调整其中的任意一个参数都可改变覆盖范围,当然,这两个参数也可以同时被调整。
本小区和所述新小区的正面相对程度越大,则本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或天线倾角需要调整的幅度越大。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具体说明:
图2a-图2e示出了本小区和新小区的几种位置关系,其中,小区A为本小区,小区B为新小区,O为小区的天线位置,实线箭头指的是小区天线的辐射方位,实线封闭区域为调整前小区A的辐射范围,虚线封闭区域为调整后小区A的辐射范围。从小区A的O点到小区B的O点的直线为参考轴线(图中的点划线),其方向从小区A到小区B,α为小区A辐射方位与所述参考轴线的夹角(小区A天线顺时针旋转α才能与所述参考轴线相重合),β为小区B辐射方位与所述参考轴线的夹角(小区B天线顺时针旋转β才能与所述参考轴线相重合)。
当α和β满足以下关系时,确定符合调整条件:
①、α<预设的角度(THRA1),且THRA1<β<180,THRA1<90,如图2a所示;
②、THRA2<α<360,且180<β<180+THRA1,THRA2>270,如图2b所示;
③、THRA2<α<360,且180-THRA1<β<180,如图2c所示;
④、α<THRA1,且180<β<180+THRA1,如图2d所示;
⑤、α=0,且β=180,如图2e所示;
从上述各示意图可以看出,相比而言,在图2e所示的情况下,小区A和小区B的正面相对程度最大,需要调整的幅度也最大;在图2a和图2b所示的情况下,小区A和小区B的正面相对程度次之,需要调整的幅度次之;相对而言,在图2c和图2d所示情况下,小区A和小区B的正面相对程度最小,需要调整的幅度也最小。
此外,还可以在进行调整之后,对调整效果进行评估,以便根据调整效果进行后续处理,如继续调整或还原。
调整效果可以根据乒乓切换次数、上行干扰强度和下行干扰强度中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的变化趋势来评估,具体方式如下:
在调整步骤前,由于新小区的加入,其与原来小区(本小区)的重叠区域增大,在该重叠区域内,两小区之间的干扰较大,如果两小区的信号都比较强,则很容易导致乒乓切换,因此,如果调整后,乒乓切换次数减少,则说明重叠区域缩小,调整效果良好;如果调整后,乒乓切换次数增多或不变,则说明调整效果不理想。
如果调整后,本小区检测到下行干扰强度降低(即下行干扰强的UE数量减少),则说明其由于缩小覆盖范围,使缩小后的区域内受到新小区的干扰变小,说明调整效果良好;如果调整后,下行干扰强度不变甚至升高,则说明调整效果不理想。
在上行方向,干扰主要来自重叠区域内的UE,如果调整后,干扰强的PRB数量减少,则意味重叠区域缩小而使得其中的UE数量减少,说明调整效果良好;如果调整后,干扰强的PRB数量不变或增多,则说明调整效果不理想。
所述乒乓切换次数可以由基站通过切换统计得到;
所述下行干扰强度可以由下行干扰强的UE数量表示,下行干扰的强弱可由预定门限区分,当下行干扰超过所述预定门限时,说明下行干扰强,基站根据小区内某UE上报的下行信道的CQI指示确定该UE的下行干扰强度,记录下行干扰强度超过预定门限的UE数量;
所述上行干扰强的PRB数量的获得方式可以是:基站测量小区内每个PRB的上行干扰强度,并记录上行干扰强度超过预定门限的PRB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决定是否对小区的天线干扰强度和天线下倾角进行调整的工作可以由基站负责,也可以由O&M负责,如果是由O&M负责,则基站需要将测量得到的乒乓切换次数、下行干扰强度和上行干扰强度等信息报告给所述O&M实体。
二、针对网络中基站发生故障的情况
当网络中某基站发生故障时,其原先覆盖的区域将出现信号空白,则需要其周围小区增大覆盖范围,填充所述信号空白,改善覆盖情况。
所述故障基站小区的周围小区(即受故障基站小区影响的小区)获取所述故障基站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的一种方式是:接收故障基站通过X2接口(在故障基站的X2接口还可使用的情况下)发送的携带该故障基站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的信息;另一种方式是:接收该故障基站对应的O&M实体发送的携带该故障基站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的信息。
检测基站出现故障的方式可以根据其管辖的小区的状态来确定,当其管辖的多个小区中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小区状态为不可用时,则可认为该基站出现故障。在此之前,需要获知该基站下的小区状态,受故障基站小区影响的小区获知该基站下的小区状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如果该基站没有完全崩溃,其X2连接还保持着,则可接收该故障基站通过X2接口发送的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携带该故障基站的小区的状态;
b、如果该基站的X2接口已不可用,而其与O&M实体的管理接口仍然处于连接状态,则可接收所述O&M实体发送的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携带X2接口、管理接口及该基站下的各小区的状态,所述通知信息是由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管理接口提供给O&M实体的;
c、如果该基站的X2接口和管理接口均不可用,则可接收所述O&M实体发送的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携带X2接口、管理接口及该基站下的各小区的状态,所述O&M实体以周期性的方式查询所述基站,并在确定所述基站发生故障时发送所述通知信息。
受故障基站小区影响的小区在获取该故障基站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后,计算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具体方式如下:
以连接两者天线位置的直线作为参考轴线,计算两者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并在所述正面相对程度大于预定门限时,依据相应的调整幅度对本小区的覆盖范围相关参数进行调整。所述辐射范围相关参数包括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下倾角,调整其中的任意一个参数都可改变覆盖范围,当然,这两个参数也可以同时被调整。
本小区和所述故障基站小区的正面相对程度越大,则本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或天线倾角需要调整的幅度越大。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具体说明:
图3a-图3e示出了本小区和故障小区的几种位置关系,其中,小区A为本小区,小区B为故障小区,O为小区的天线位置,实线箭头指的是小区天线的辐射方位,实线封闭区域为调整前小区A的辐射范围,虚线封闭区域为调整后小区A的辐射范围。从小区A的O点到小区B的O点的直线为参考轴线(图中的点划线),其方向从小区A到小区B,α为小区A辐射方位与所述参考轴线的夹角(小区A天线顺时针旋转α才能与所述参考轴线相重合),β为小区B辐射方位与所述参考轴线的夹角(小区B天线顺时针旋转β才能与所述参考轴线相重合)。
当α和β满足上述“网络中新增基站的情况”部分所述①、②、③、④和⑤,确定符合调整条件。
此外,在进行调整之后,基站可以收集必要的统计数据对调整效果进行评估,以便根据调整效果进行后续处理,如继续调整或还原。调整效果可以根据由RLF引起的RRC连接重建请求的数量或Inter-RAT切换次数或两者的组合的变化趋势来评估,具体而言:
由于某基站出现故障,使得其下的某小区(参考小区)状态为不可用,导致一些原本从其他正常小区切换到该参考小区的UE无法及时进行切换,从而发生RLF,而UE掉话后会发起连接重建过程。另外,所述参考小区内的UE会发生RLF,如果随后该UE能检测到周围正常小区的信号,将会尝试在正常小区内发起RRC连接重建过程。因此,可根据连接重建请求数量的变化趋势来评估调整效果:如果原来处于参考小区中的UE发起连接重建请求的数量增多,则意味着当前小区的覆盖范围以扩大到所述参考小区的区域,说明调整效果良好;如果原来处于参考小区中的UE发起连接重建请求的数量不变或减少,则说明调整效果不理想。
另外,如果参考小区所在位置也有其他RAT系统的信号,则一些原本应从当前小区切换到参考小区的UE会切换到其他RAT系统,因此,如果调整之后的Inter-RAT的切换次数减少了,可能意味着当前小区覆盖范围扩大,使得触发Inter-RAT切换的概率降低了,说明调整效果良好;而如果调整之后的Inter-RAT的切换次数不变甚至增多了,则意味触发Inter-RAT切换的概率升高,说明调整效果不理想。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网络状况发生变化时,自动获取相关信息并对相关覆盖参数进行调整,对网络覆盖进行优化或对网络状况发生变化而导致出现的覆盖漏洞进行弥补,尽量减少了对用户的影响;并且,由于调整过程是自动进行的,无需人工参与,较大地降低了网络运营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可设置于基站设备中,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网络状况确定单元41、天线参数获取单元42、计算单元43、判断单元44和调整单元45;其中:
网络状况确定单元41,用于确定网络状况是否发生变化;
天线参数获取单元42,用于获取网络状况确定单元41的确定结果,当该确定结果指示网络状况发生变化时,选择引起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基站的小区作为参考小区,并获取该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
计算单元43,用于根据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计算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
判断单元44,用于获取所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判断所述正面相对程度是否符合调整条件;
调整单元45,用于当所述正面相对程度符合调整条件时,按照与所述正面相对程度相应的调整幅度,对本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倾角进行调整,实现覆盖范围的调整。
网络状况确定单元41确定网络状况是否发生变化的方式可以存在多种,例如检测网络中是否存在新增基站或网络中的基站是否发生故障,若是,则可确定网络状况发生变化,否则,确定网络状况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网络状况确定单元41存在多种结构形式,下面分别介绍:
网络确定单元41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图5所示,包括第一检测单元51和第一确定单元52,第一检测单元51用于检测网络是否新增基站,第一确定单元52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指示网络新增基站时,确定网络状况发生变化。
图6示出了网络确定单元41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包括第二检测单元61和第二确定单元62,第二检测单元61用于检测网络中的基站是否发生故障,第二确定单元62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指示网络中基站发生故障时,确定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第二检测单元61检测基站是否出现故障的方式可以是获取该基站下的小区的状态,并根据其管辖的小区的状态进行的,当其管辖的多个小区中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小区状态为不可用时,则可认为该基站出现故障。获取该基站的小区状态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前文方法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天线参数获取单元42获取天线位置、辐射方位的信息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通过O&M管理接口获得,另一种是通过X2接口获得。具体内容可参照前文方法部分的描述。
计算单元43计算本小区和参考小区的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的方式基本如下:利用两个小区的天线位置,并以连接两者天线位置的直线作为参考轴线,通过分析两小区的天线在顺时针方式与所述参考轴线的夹角,来确定两小区的正面相对程度。具体方式可参照前文方法部分的描述,尤其是附图2a-图2e、图3a-图3b及其相关文字部分的内容。
总的来说,针对上述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两种情况(新增基站和基站发生故障),调整条件为: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正面相对程度大于预定门限,调整原则是:本小区和所述新小区或故障基站小区的正面相对程度越大,则本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或天线倾角需要调整的幅度越大。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小区覆盖范围调整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评估调整效果的功能单元,针对上述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两种情况(新增基站和基站发生故障),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下面通过两个实例进行说明:
图7示出了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装置,应用于网络中新增基站的情况,所述调整装置包括:网络状况确定单元71、天线参数获取单元72、计算单元73、判断单元74、调整单元75和第一调整效果评估单元76;其中:
网络状况确定单元71、天线参数获取单元72、计算单元73、判断单元74和调整单元75,与网络状况确定单元41、天线参数获取单元42、计算单元43、判断单元44和调整单元45的功能基本相同;
第一调整效果评估单元76用于:根据乒乓切换次数、上行干扰强度和下行干扰强度的变化趋势来评估调整效果,具体评估过程可参照前文方法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8示出了另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装置,应用于网络中某基站出现故障的情况,所述调整装置包括:网络状况确定单元81、天线参数获取单元82、计算单元83、判断单元84、调整单元85和第二调整效果评估单元86;其中:
网络状况确定单元81、天线参数获取单元82、计算单元83、判断单元84、调整单元85,与网络状况确定单元41、天线参数获取单元42、计算单元43、判断单元44和调整单元45的功能基本相同;
第二调整效果评估单元86,用于根据由RLF引起的RRC连接重建请求的数量以及Inter-RAT切换次数的变化趋势,对调整单元85的调整效果进行评估,具体过程在前文方法部分已有详细描述,在此同样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小区覆盖范围调整装置主要应用于基站,其中:确定网络状况、获取天线参数、计算两小区的正面相对程度、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满足调整条件、调整覆盖范围有关参数及评估调整效果等操作都是由基站完成的,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满足调整条件和/或评估调整效果的操作可以由基站对应的O&M完成,也就是说,小区覆盖范围调整装置可以无需包含用于判断是否满足调整条件和/或评估调整效果的功能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系统,该系统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各结构包括的功能单元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仅是所属设备不同而已,下面分别描述:
图9示出了该系统的一种结构形式,包括基站91、O&M实体92及连接基站91和O&M实体92的管理接口93,其中:
基站91包括:网络状况确定单元911、网络状况报告单元912和调整单元913,其中:网络状况确定单元911的功能与前文装置部分的网络状况确定单元41的功能基本相同,网络状况报告单元912用于在网络状况发生变化时,选择引起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基站的小区作为参考小区,并向所述O&M实体发送报告;调整单元913,用于在接收到O&M实体92发送的调整命令后,调整所述受到所述网络状况影响的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下倾角。
O&M实体92包括:
计算单元921,用于在接收到基站91发送的报告后,根据所述参考小区和所述基站91下受到所述网络状况发生变化影响的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计算两小区的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
判断单元922,用于获取计算单元921的计算结果,判断该计算结果是否满足调整条件;
调整命令发送单元923,用于获取判断单元922的判断结果,当满足调整条件时,通过所述管理接口93发送调整命令给基站91。
图10示出了该系统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包括基站101、O&M实体102及连接基站101和O&M实体102的管理接口103;其中:
基站101包括:网络状况确定单元1011、网络状况报告单元1012、调整单元1013和统计数据收集单元1014和调整效果评估单元1015;
其中:
网络状况确定单元1011、网络状况报告单元1012和调整单元1013的功能,分别与网络状况确定单元911、网络状况报告单元912和调整单元913的功能基本相同;
统计数据收集单元1014,用于收集统计调整单元1014调整后网络中的数据,如乒乓切换次数、上下行干扰强度等数据;
调整效果评估单元1015,用于根据统计数据收集单元1014收集的数据,对调整结果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方式可参照前文方法、装置部分的内容。
O&M实体102包括:计算单元1021、判断单元1022和调整命令发送单元1023,各单元的功能分别与计算单元921、判断单元922和调整命令发送单元923的功能相同。
小区覆盖范围调整系统的另一种结构形式中,所述系统包含的功能单元与图10所示系统相同,所不同的是,用于评估调整效果的功能单元设置于O&M实体中,如图11所示:
包括基站111、O&M实体112及连接基站111和O&M实体112的管理接口113;其中:
基站111包括:网络状况确定单元1111、网络状况报告单元1112、调整单元1113、统计数据收集单元1114和统计数据发送单元1115;其中:
网络状况确定单元1111、网络状况报告单元1112、调整单元1113和统计数据收集单元1114的功能,与网络状况确定单元1011、网络状况报告单元1012、调整单元1013和统计数据收集单元1014的功能基本相同;
统计数据发送单元1115,用于将统计数据收集单元1014收集的统计数据发送给O&M实体112;
O&M实体112包括:计算单元1121、判断单元1122、调整命令发送单元1123和调整效果评估单元1124,计算单元1121、判断单元1122、调整命令发送单元1123的功能,分别类同于计算单元921、判断单元922和调整命令发送单元923;调整效果评估单元1124,用于接收基站111发送的统计数据,并依据该统计数据评估调整效果。具体评估方式请参考前文方法、装置部分的内容。
小区覆盖范围调整系统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如图12所示,包括第一基站121、第二基站122及第一基站121和第二基站122之间的X2接口123,其中:
第一基站121包括:网络状况确定单元1211、天线参数获取单元1212、计算单元1213、判断单元1214和调整单元1215;其中:
网络状况确定单元1211、、计算单元1213、判断单元1214和调整单元1215的功能,分别类同于前文同名单元;天线参数获取单元1212,用于当网络状况发送变化时,选择引起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第二基站122的小区作为参考小区,并获取由第二基站122通过X2接口123发送的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
在其他实施例中,小区覆盖范围调整系统还可以在图12所示结构上进一步包括用于评估调整效果的功能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系统中的基站及O&M实体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工艺和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信息、消息和信号。例如,上述说明中提到过的消息、信息都可以表示为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以上任意组合。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确定网络状况发生变化时,选择引起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基站的小区作为参考小区,并获取该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
以受到所述网络状况发生变化影响的小区为本小区,根据所述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计算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
当所述正面相对程度符合调整条件时,按照与所述正面相对程度相应的调整幅度对本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倾角进行调整,实现覆盖范围的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起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基站为:网络中新增基站,或者发生故障的基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本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倾角进行调整后,还包括:评估调整效果;
确定网络状况发生变化具体为检测出网络新增基站;
所述评估调整效果包括:
统计乒乓切换次数、上行干扰强度超过预定门限的物理资源块PRB数量和下行干扰强度超过预定门限的用户设备UE数量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依据所述统计的结果的变化趋势,确定调整结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本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倾角进行调整后,还包括:评估调整效果;
确定网络状况发生变化具体为检测出网络中基站发生故障;
所述评估调整效果包括:
统计无线链路失败引起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请求的数量及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Inter-RAT切换次数;
依据所述RRC连接重建请求的数量和/或Inter-RAT切换次数的变化趋势,确定调整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出网络中某基站发生故障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基站下的各小区的状态;
当确定所述基站下一个或多个小区的状态为不可用时,确定所述基站发生故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基站下的小区的状态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基站通过X2接口发送的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携带所述参考小区的状态信息;
依据所述通知信息确定所述参考小区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基站下的小区的状态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对应的操作与维护O&M实体的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由所述基站通过其与所述O&M实体的管理接口提供的;
依据所述通知信息确定所述参考小区的状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基站下的小区的状态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对应的O&M实体的通知信息,所述O&M实体周期性查询所述基站,并在发现所述基站不可到达时发送所述通知信息;
依据所述通知信息确定所述参考小区的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正面相对程度包括:
以连接本小区的天线位置与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的直线作为基准线,所述基准线具有方向性;
计算本小区的辐射方位与所述基准线顺时针方向的夹角α,以及,计算所述参考小区的辐射方位与所述基准线顺时针方向的夹角β;
根据所述α和β的数值确定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正面相对程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α和β的满足以下条件时,确定所述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正面相对程度超过预定门限:
α<第一预定角度,且,第一预定角度<β<180;
或者,
第二预定角度<α<360,且,180<β<180+第一预定角度;
或者,
第二预定角度<α<360,且,180-第一预定角度<β<180;
或者,
α<第一预定角度,且,180<β<180+第一预定角度;
或者,
α=0,且β=180;
其中,所述第一预定角度<90,所述第二预定角度>270。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该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的方式为:
向O&M实体发送指示网络状况变化的信息;
接收O&M实体针对该信息反馈的响应信息,该响应信息携带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该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的方式为:
向所述参考小区发起X2接口建立过程;
在所述X2接口建立过程中与所述参考小区交换各自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
13.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状况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网络状况是否发生变化;
天线参数获取单元,用于选择引起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基站的小区作为参考小区,并获取该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
计算单元,用于:以受到所述网络状况变化影响的小区为本小区,根据所述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计算本小区和所述参考小区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
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判断所述正面相对程度是否符合调整条件;
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正面相对程度符合调整条件时,按照与所述正面相对程度相应的调整幅度,对本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倾角进行调整,实现覆盖范围的调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状况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网络是否新增基站;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指示网络新增基站时,确定网络状况发生变化。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调整效果评估单元,用于:统计乒乓切换次数、上行干扰强度超过预定门限的PRB数量和下行干扰强度超过预定门限的UE数量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并根据所述统计的结果的变化趋势时,评估调整结果。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状况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网络中的基站是否发生故障;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指示网络中基站发生故障时,确定网络状况发生变化。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调整效果评估单元,用于:统计无线链路失败引起的RRC连接重建请求的数量和/或Inter-RAT切换次数,并依据所述RRC连接重建请求的数量和/或Inter-RAT切换次数的变化趋势,评估调整结果。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参数获取单元获取的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是来自所述参考小区的基站的X2接口或所述参考小区的基站对应的O&M实体。
19.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系统,包括基站、O&M实体及连接所述基站和O&M实体的管理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包括:
网络状况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网络状况是否发生变化;
网络状况报告单元,用于在网络状况发生变化时,选择引起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基站的小区作为参考小区,并向所述O&M实体发送报告;
调整单元,用于在接收到O&M实体发送的调整命令后,调整所述受到所述网络状况影响的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下倾角;
所述O&M实体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报告后,根据所述参考小区和
所述基站下受到所述网络状况发生变化影响的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
计算两小区的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
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判断该计算结果是否满足调整条件;
调整命令发送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当满足调整条件时,通过所述管理接口发送调整命令给所述基站。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还包括:数据收集统计单元,用于在所述调整单元实施调整操作后,收集统计相关数据并通过所述管理接口提供给所述O&M实体;
所述O&M实体还包括:调整效果评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关数据对调整结果进行评估。
21.一种小区覆盖范围调整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及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X2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网络状况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网络状况是否发生变化;
天线参数获取单元,选择引起网络状况发生变化的第二基站的小区作为参考小区,并获取由所述第二基站通过所述X2接口发送的所述参考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小区和所述基站下受到所述网络状况发生变化影响的小区的天线位置和辐射方位,计算两小区的天线的正面相对程度;
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判断该计算结果是否满足调整条件;
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计算结果满足调整条件时,按照与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得出的正面相对程度对应的调整幅度,调整所述受到所述网络状况影响的小区的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下倾角。
CN200910078724A 2009-03-02 2009-03-02 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Pending CN1018273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8724A CN101827372A (zh) 2009-03-02 2009-03-02 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8724A CN101827372A (zh) 2009-03-02 2009-03-02 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7372A true CN101827372A (zh) 2010-09-08

Family

ID=42691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78724A Pending CN101827372A (zh) 2009-03-02 2009-03-02 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27372A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455A (zh) * 2011-01-21 2011-07-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获得重选次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03524A (zh) * 2011-04-20 2014-01-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开放接入小型小区的范围调节
CN103686758A (zh) * 2012-09-21 2014-03-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天线下倾角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69831A (zh) * 2014-12-02 2015-03-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覆盖收缩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488301A (zh) * 2012-06-28 2015-04-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限制对无线系统的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18954A (zh) * 2010-11-03 2015-05-1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测量结果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5100722A1 (zh) * 2014-01-02 2015-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告警上报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4980939A (zh) * 2014-04-09 2015-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异系统切换的网络覆盖空洞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263146A (zh) * 2015-10-30 2016-01-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过覆盖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58208A (zh) * 2016-10-08 2017-01-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扇区评价方法及扇区评价装置
CN106941721A (zh) * 2016-01-05 2017-07-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新小区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086445A1 (zh) * 2016-11-08 2018-05-17 上海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越区覆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586700A (zh) * 2019-02-15 2020-08-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覆盖范围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2235769A (zh) * 2020-10-12 2021-01-15 珠海市鸿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恢复5g通信多模应急通信方法
CN113923690A (zh) * 2021-09-01 2022-01-11 江苏百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邻区优化方法及基站
CN114221717A (zh) * 2021-12-15 2022-03-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天线方位角校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95221B2 (en) 2010-11-03 2020-03-17 Hfi Innovation, Inc. Method of MDT information logging and reporting
CN104618954B (zh) * 2010-11-03 2018-09-2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测量结果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4618954A (zh) * 2010-11-03 2015-05-1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测量结果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123455A (zh) * 2011-01-21 2011-07-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获得重选次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03524A (zh) * 2011-04-20 2014-01-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开放接入小型小区的范围调节
CN103503524B (zh) * 2011-04-20 2018-04-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开放接入小型小区的范围调节
US9913229B2 (en) 2011-04-20 2018-03-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ge tuning for open access small cells
CN104488301A (zh) * 2012-06-28 2015-04-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限制对无线系统的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86758B (zh) * 2012-09-21 2017-04-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天线下倾角的方法和系统
CN103686758A (zh) * 2012-09-21 2014-03-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天线下倾角的方法和系统
CN105052190A (zh) * 2014-01-02 2015-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告警上报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052190B (zh) * 2014-01-02 2019-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告警上报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WO2015100722A1 (zh) * 2014-01-02 2015-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告警上报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4980939A (zh) * 2014-04-09 2015-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异系统切换的网络覆盖空洞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469831B (zh) * 2014-12-02 2017-12-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覆盖收缩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469831A (zh) * 2014-12-02 2015-03-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覆盖收缩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263146B (zh) * 2015-10-30 2019-03-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过覆盖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63146A (zh) * 2015-10-30 2016-01-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过覆盖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41721A (zh) * 2016-01-05 2017-07-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新小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58208A (zh) * 2016-10-08 2017-01-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扇区评价方法及扇区评价装置
CN106358208B (zh) * 2016-10-08 2019-10-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扇区评价方法及扇区评价装置
WO2018086445A1 (zh) * 2016-11-08 2018-05-17 上海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越区覆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586700A (zh) * 2019-02-15 2020-08-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覆盖范围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1586700B (zh) * 2019-02-15 2021-12-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覆盖范围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2235769A (zh) * 2020-10-12 2021-01-15 珠海市鸿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恢复5g通信多模应急通信方法
CN113923690A (zh) * 2021-09-01 2022-01-11 江苏百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邻区优化方法及基站
CN114221717A (zh) * 2021-12-15 2022-03-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天线方位角校准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7372A (zh) 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381531B (zh) 测量配置及上报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US6026301A (en) Method for hard handoff in a CDMA cellular environment
CN101212764B (zh) 频点分配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3190169B (zh) 报告无线链路失败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US8326303B2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wireless hand off parameters
US20080102834A1 (en) Selecting a target cell for a blind handover
EP2141947A1 (en) Method of dynamically reconfiguring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20019231A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improved handover procedur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1740007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handoff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ystem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9982353B (zh) 基于VoLTE网络的小区优化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9845302B (zh) 用于自动识别和优化过冲小区的系统和方法
EP2009932A1 (en) System,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mitted- configuration adjoining cell
CN109076414B (zh) 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和设备
KR20060136277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프 결정 방법
CN102984774A (zh) 减少不必要异系统小区切换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6031235A (zh) 基于盲区中实现高频通信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1442786A (zh) 确定目标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74009A (zh) 一种中继网络的业务信道切换方法
US6810252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a hand-off target frequency in a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59200A (zh) 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2385255B (zh) 用于候选波束侦测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12514451B (zh) 自动优化服务基站的小区参数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6034339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盲切换或盲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28438A (zh) 一种终端及其接入失败后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5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083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05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after: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