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1636A - 用于移动通信机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动通信机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1636A
CN101821636A CN200880111284.4A CN200880111284A CN101821636A CN 101821636 A CN101821636 A CN 101821636A CN 200880111284 A CN200880111284 A CN 200880111284A CN 101821636 A CN101821636 A CN 101821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machine
center
described mobile
thumb
fi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12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栗田大辅
奥村幸彦
吉良文夫
中松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21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16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electric quantit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R19/00 - G01R27/00
    • G01R29/08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 G01R29/0807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 G01R29/0814Field measurements related to measuring influence on or from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humans, e.g. in ESD, EMI, EMC, EMP testing, measuring radiation leakage; detecting presence of micro- or radiowave emitters; dosimetry; testing shielding; measurements related to light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用于移动机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具有大拇指部、食指部、中指部、无名指部以及小指部,所述大拇指部在XY坐标系中,被配置在以(X,Y)=(-1mm,7mm)为中心,在X方向为±6.2mm,在Y方向为±12.1mm的范围内,其中XY坐标系是以在保持所述移动机时、沿着所述移动机的宽度方向、大拇指朝向的方向为+X方向,以沿着所述移动机主体的纵长轴、所述移动机的下端部的方向为+Y方向,并以所述移动机的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为原点。

Description

用于移动通信机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移动机的评价的模拟人体(phantom),特别涉及用于数据通信模式下的移动机的无线特性或天线性能等的评价的人手的模拟人体(hand phantom,人手仿真模型)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评价移动机的天线性能时,为了以接近于实际的移动机的使用状态的形态进行评价,而进行使用了模拟人体(phantom)的测量。由于移动电话等的移动机接近人体而使用,因此,很多情况下天线性能因人体而受到大的影响。因此,在考虑了来自人体的影响的基础上高精度地测量天线的特性重要起来。
在此之前,通常设想移动机处于通话状态的情况,讨论、开发了被称为SAM(Specific Anthropomorphic Mannequin head phantom,特定拟人模型头部仿真模型)的人体头部模型,该人体头部模型考虑了由人体头部造成的电波的遮蔽/反射、吸收等的影响。SAM仿真模型在IEC(国际电气标准会议)进行了标准化。
作为对移动机的天线性能带来的影响,由于人手的影响大,所以也开始了人手的模拟人体(人手仿真模型)的研究,但是其形状几乎都是以通话状态为前提而做出的。
但是,随着移动电话的功能的扩大,不仅语音通话,而且数据模式下的使用状态变得更普遍。例如,利用移动电话的Web浏览或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数据通信模式)与语音通话一样地进行,或者比语音通话更加频繁地进行。因此,在数据通信模式下模拟使用移动机(无线通信终端)的状态来进行评价的重要性提高。
根据这样的要求,提出了在具有躯干、头部、腕部、手部的模拟人体装置中,在躯干的前方保持PDA等无线通信装置,以观看其画面的姿态的模拟人体装置(例如,参照特开2004-286735号公报)。在数据通信模式下保持无线通信装置的情况下,与将移动电话对准耳朵的通话模式下的使用比较,由于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和人体之间的距离变大,所以提供了数据通信时特有的姿态的模拟人体。模拟人体装置,使头部从垂直方向朝稍前方倾斜,具有在躯干的前方保持无线通信装置的腕部及手部。其构成为,头部可相对无线通信装置的位置沿纵向转动,并且,手部可在腕部的周围转动,以使无线通信装置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变化。
该文献着眼于在数据模式下进行通信时的姿态,并且调整头部以及手部相对于无线通信装置的位置、角度,但是作为无线通信装置的手持方式,并没有公开具体的手指的位置。
发明内容
当前,以内置型的天线为主流,在配置移动机主体的操作键(pointingdevice array,指示装置阵列)的机壳安装天线的情况多。因此,在数据通信模式下保持移动机的情况下,对天线性能带来的影响大大地受手指的位置左右。
因此,本发明其课题在于提供人手仿真模型,在数据通信模式下,在实际上手持移动电话时,能够正确地反映实际使用时的手指的保持位置,并能够正确地测量移动机的天线特性(无线性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提供用于移动机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手仿真模型具有大拇指部、食指部、中指部、无名指部以及小指部,
所述大拇指部在XY坐标系中,被配置在以(X,Y)=(-1mm,7mm)为中心,在X方向为±6.2mm,在Y方向为±12.1mm的范围内,其中XY坐标系是以在保持所述移动机时、沿着所述移动机的宽度方向、大拇指朝向的方向为+X方向,以沿着所述移动机主体的纵长轴、所述移动机的下端部的方向为+Y方向,以所述移动机的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为原点。
在本发明的第2方面,提供用于移动机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手仿真模型具有大拇指部、食指部、中指部、无名指部以及小指部,
所述小指部被配置在测量所述移动机时该小指部的指肚部不接触所述移动机的侧面的位置,
所述大拇指部,在XY坐标系中,被配置在以(X,Y)=(2mm,8mm)为中心,在X方向为±6.3mm,在Y方向为±13.0mm的范围内,其中XY坐标系是以在保持所述移动机时、沿着所述移动机的宽度方向、大拇指朝向的方向为+X方向,以沿着所述移动机主体的纵长轴、所述移动机的下端部的方向为+Y方向,以所述移动机的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为原点。
在本发明的第3方面,提供用于移动机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手仿真模型具有大拇指部、食指部、中指部、无名指部以及小指部,
所述大拇指部,在XY坐标系中,被配置在以(X,Y)=(0mm,8mm)为中心,在X方向为±6.3mm,在Y方向为±12.6mm的范围内,其中XY坐标系是以在保持所述移动机时、沿着所述移动机的宽度方向、大拇指朝向的方向为+X方向,以沿着所述移动机主体的纵长轴、所述移动机的下端部的方向为+Y方向,以所述移动机的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为原点。
在本发明的第4方面,提供人手仿真模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有关在保持移动机的第1保持模式下的大拇指的位置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求大拇指相对于所述移动机上的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的第1平均位置和第1标准偏差,
对有关在保持所述移动机的第2保持模式下的大拇指的位置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求大拇指相对于所述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的第2平均位置和第2标准偏差,
使用所述第1平均位置和所述第2平均位置的至少一个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1标准偏差和/或第2标准偏差,确定大拇指的配置位置,制作用于所述移动机的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
发明效果
在各种类型的移动机中,能够进行切合进行WEB浏览或电子邮件等数据通信时实际使用的状态的测量,并能够更准确地评价天线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数据通信模式下使用移动机时的第1保持模式(pattern)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在数据通信模式下使用移动机时的第2保持模式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第1保持模式中各个手指相对于移动机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4是与第1保持模式对应的移动机评价用的人手仿真模型的概略图。
图5是第2保持模式中各个手指相对于移动机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6是与第2保持模式对应的移动机评价用的人手仿真模型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对第1保持模式、第2保持模式平均化后的各个手指的位置关系的图。
标号说明
10、20移动机评价用人手仿真模型
11、21大拇指部
12、22食指部
13、23中指部
14、24无名指部
15、25小指部
50移动机
50b移动机主体
51移动机背面
52指示装置阵列
53确定键(多功能键或移动键)
54移动机前面
55移动机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式。
发明人发现在数据通信模式下使用移动机时,根据使用状态,大致有2种保持模式的情况,想到了通过准备适于各自或者两者的保持模式的人手仿真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测量移动机的天线特性(无线特性)并进行评价。其一是以WEB浏览为代表的方式下的保持模式,另一个是以电子邮件为代表的方式下的保持模式。各个手指的配置因保持模式而不同,所以对移动机的天线带来的反射、吸收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提供适合各自或者两者的保持模式的形状的人手仿真模型。
在第1方面,提供反映以WEB浏览为代表的第1保持模式的移动机评价用人手仿真模型。该人手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具有大拇指部、食指部、中指部、无名指部以及小指部,
所述大拇指部在XY坐标系中,被配置在以(X,Y)=(-1mm,7mm)为中心,在X方向为±6.2mm,在Y方向为±12.1mm的范围内,其中XY坐标系是以在保持所述移动机时、沿着所述移动机的宽度方向、大拇指朝向的方向为+X方向,以沿着所述移动机主体的纵长轴、所述移动机的下端部的方向为+Y方向,以所述移动机的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为原点。
在第2方面,提供反映以写电子邮件为代表的第2保持模式的用于移动机的测量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该人手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具有大拇指部、食指部、中指部、无名指部以及小指部,
所述小指部,被配置在测量所述移动机时该小指部的指肚部不接触所述移动机的侧面的位置,
所述大拇指部,在XY坐标系中,被配置在以(X,Y)=(2mm,8mm)为中心,在X方向为±6.3mm,在Y方向为±13.0mm的范围内,其中XY坐标系是以在保持所述移动机时、沿着所述移动机的宽度方向、大拇指朝向的方向为+X方向,以沿着所述移动机主体的纵长轴、所述移动机的下端部的方向为+Y方向,以所述移动机的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为原点。
在第3方面,提供可应对上述第1保持模式和上述第2保持模式两者的人手仿真模型。该人手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具有大拇指部、食指部、中指部、无名指部以及小指部,
所述大拇指部,在XY坐标系中,被配置在以(X,Y)=(0mm,8mm)为中心,在X方向为±6.3mm,在Y方向为±12.6mm的范围内,其中XY坐标系是以在保持所述移动机时、沿着所述移动机的宽度方向、大拇指朝向的方向为+X方向,以沿着所述移动机主体的纵长轴、所述移动机的下端部的方向为+Y方向,以所述移动机的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为原点。
在第4方面,提供用于移动机特性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的制作方法。在该方法中,
(a)对有关在保持移动机的第1保持模式下的大拇指的位置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求大拇指相对于所述移动机上的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的第1平均位置和第1标准偏差,
(b)对有关在保持所述移动机的第2保持模式下的大拇指的位置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求大拇指相对于所述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的第2平均位置和第2标准偏差,
(c)使用所述第1平均位置和所述第2平均位置的至少一个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1标准偏差和/或第2标准偏差,确定大拇指的配置位置,制作用于所述移动机的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
以下详细说明上述第1~第4方面。
发明人为了掌握保持移动机进行数据通信时的具体的手指位置,对于可进行数据通信的各种类型的移动机(包含翻盖型(clamshell type)、滑盖型(slidetype)、平板型(straight type)),从无差别地抽出的18岁以上的男女150人中,取得了有关保持移动机的人手的手指的位置的统计数据。统计数据中的各个手指的位置,以相对于一般配置在移动机主体的中央部的确定键(或者多功能键、移动键等)、或者包含多个功能键的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的相对的位置关系规定。其结果,可知数据通信模式下的手指位置不大受移动机的种类影响,大致可再现为2种。
图1以及图2是分别表示在数据通信模式下使用移动机时的2种模式即保持模式1和保持模式2的图。图1的保持模式1是将小指肚的部分贴到移动机50的主体50b来保持的方式。该手持方式主要是在画面的切换或卷动时常见的模式,通常不预定数据输入。另一方面,图2的保持模式2是不将小指肚贴到移动机50的主体50b来保持的方式,是向预定电子邮件或特定的网站输入口令等数据输入时的保持模式。
在保持模式1和保持模式2中,各个手指的位置或其误差范围不同,对内置于移动机50的天线的特性带来的影响也不同。另外,在图1以及图2中,表示了用右手保持移动机50的例子,但是用右手或用左手持握移动机的差异,如果除了手指的位置为左右对称,则不产生大的差异。
图3以及图5是表示在保持模式1以及保持模式2下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各个手指的位置和误差范围(标准偏差)σ的图。在移动机50的主体50b的宽度方向(横向),将持握的手的大拇指的前端朝向的方向作为+X方向,将移动机主体的长边方向(纵向)的向下方向作为+Y方向。在图3以及图5中,由于以右手持握为前提,所以朝向附图,左方为+X方向。对于食指的位置,由于将移动机主体50b的背面(Back)朝向上侧,通过在XY坐标面上以与前面相同的朝向配置时的坐标值来表示,所以如果在将前面54朝上保持移动机50的状态下,食指的X坐标值的符号(+和-)相反。另外,将从移动机主体50b的背面51起的厚度方向作为+Z方向。
图3(a)是以数值表示保持模式1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的各个坐标位置和σ的范围的表。图3(b)是用圆圈表示放置在移动机50的主体50b上的各个手指的位置,以包围其周围的四方形的区域表示误差σ的范围的图。手指的位置,以各个手指肚的位置相对于位于指示装置阵列52的中心的确定键53的位置为止的距离表示,更具体而言,以到对应于到手指的第一关节为止的中心、或者指甲的中心的手指肚侧的位置为止的距离来表示。即使是指示装置阵列52以和/或阵列中的各个键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四方形、十字形、菱形等因机型而不同的情况下,也将指示装置阵列52的中心作为坐标的原点。另外,作为普通的移动机(移动电话)的指示装置阵列52,将直径5mm~10mm左右的确定键53配置在正中央,并在其周围20mm~30mm的范围内配置多个功能键。
在考虑人手对天线特性的影响时,重要的要素之一是大拇指的位置。原因是在大拇指的位置决定时,剩余4根手指的大致位置就决定了。尤其对于内置天线(未图示)而言,不仅移动机50的主体50b的前面54,由于从背面51或侧面55也有反射、吸收的影响,所以剩余的4根手指的具体的位置关系也重要。特别是移动机背面(Back)51的食指的位置与放置在移动机前面(Front)54的大拇指的位置一起,成为决定大致的人手形状的因素(factor)。
在图3(a)的保持模式1,在以确定键53的中心为坐标系的原点时,到大拇指肚的位置(到第一关节为止的中心位置,以下简称为“手指的位置”)为止的位置,在XY平面内为(X,Y)=(-1mm,7mm),或者处于以该坐标位置为中心,在X方向为±6.2mm,在Y方向为±12.1mm的范围(σ)内。
食指的位置,在将移动机50翻过来后(使背面51为上面)的状态下的坐标系中,为(X,Y)=(-5mm,-15mm),或者处于以该坐标位置为中心,在X方向为±14.0mm,在Y方向为±15.7mm的范围(σ)内。在将移动机50的前面54朝向上面的状态的坐标系中,食指的位置为(X,Y)=(5mm,-15mm)。
中指的位置,在移动机主体50b的侧面55,以使移动机主体50b的背面51为Z=0mm,使确定键53的Y方向的位置为Y=0mm时,在ZY平面内,为(Z,Y)=(4mm,18mm),或者处于以该坐标位置为中心,在Z方向为±3.5mm,在Y方向为±13.7mm的范围(σ)内。
无名指的位置,在ZY平面内,为(Z,Y)=(8mm,40mm),或者处于以该坐标位置为中心,在Z方向为±4.3mm,在Y方向为±10.9mm的范围(σ)内。
小指的位置,在ZY平面内,为(Z,Y)=(8mm,58mm),或者处于以该坐标位置为中心,在Z方向为±5.6mm,在Y方向为±8.6mm的范围(σ)内。
这样,在将小指肚贴到移动机50的保持模式1下,食指肚的位置处于离移动机主体50b的X方向(横向)的中心较近的位置,小指肚位于移动机侧面55的下端附近。
上述的误差σ的范围,除了以距离手指位置的绝对值表示之外,还有可能以相对于移动机50的指示装置阵列52的大小的比例(例如,指示装置阵列52的尺寸的60%等)来表示。
图4是基于图3的统计数据制作的人手仿真模型10的概略图。人手仿真模型10具有大拇指11、食指12、中指13、无名指14以及小指15,并具有可保持任意的移动机50的形状。各个手指11~15相对于作为测量对象的移动机主体50b的指示装置阵列(参照图3)的中心的位置关系,被配置为满足图3的关系。即,各个手指配置在以图3(a)的坐标位置为中心的σ的范围内。人手仿真模型10优选由具有可挠性或弹性的等价于人体的材料形成,各个手指11~15配置在图3的坐标位置,并且可以构成在σ的范围内可动。
图5(a)是以数值表示保持模式2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的各个坐标位置和σ的范围的表。图5(b)是用圆圈表示放置在移动机50的主体50b上的各个手指的位置,以包围其周围的四方形的区域表示误差σ的范围的图。与图3同样,手指的位置,以各个手指肚相对于位于指示装置阵列52的中心的确定键53的位置为止的距离表示,更具体而言,以对应于到手指的第一关节为止的中心、或者指甲的中心的手指肚侧的位置为止的距离表示。
在图5(a)的保持模式2中,在以确定键53的中心作为坐标系的原点时,到大拇指肚为止的位置,在XY平面内为(X,Y)=(2mm,8mm),或者处于以该坐标位置为中心,在X方向为±6.3mm,在Y方向为±13.0mm的范围(σ)内。
食指的位置,在将移动机50翻过来使背面51为上面的状态下的坐标系中,为(X,Y)=(-14mm,-3mm),或者处于以该坐标位置为中心,在X方向为±15.0mm,在Y方向为±20.9mm的范围(σ)内。在将移动机的前面54朝向上面的状态的坐标系中,食指的位置为(X,Y)=(14mm,-3mm)。
中指的位置,在移动机主体50b的侧面55,在使移动机主体50b的背面51为Z=0mm,使确定键53的Y方向的位置为Y=0mm时,在ZY平面内,为(Z,Y)=(6mm,29mm),或者处于以该坐标位置为中心,在Z方向为±8.9mm,在Y方向为±20.6mm的范围(σ)内。
无名指的位置,在ZY平面内,为(Z,Y)=(8mm,56mm),或者处于以该坐标位置为中心,在Z方向为±5.6mm,在Y方向为±10.9mm的范围(σ)内。
这样,在将小指肚未贴到移动机50的保持模式2中,食指肚的位置在图5(b)的坐标轴中,在-X方向(在实际的使用状态下为+X方向)移动10mm左右。另外,与图3同样地,上述各个手指的误差σ的范围除了用距离手指位置的绝对值表示以外,还能用相对于移动机50的指示装置阵列52的大小的比例来表示。
图6是基于图5的统计数据制作的人手仿真模型20的概略图。人手仿真模型20具有大拇指21、食指22、中指23、无名指24以及小指25,具有可保持任意的移动机50的形状,其构成为小指25的指肚不接触移动机50的侧面。各个手指21~24配置成位于以各个坐标位置为中心的σ的范围内,使得相对于作为测量对象的移动机主体50b的指示装置阵列(参照图5)的中心的位置关系满足图5的关系。人手仿真模型20优选由具有可挠性或弹性的等价于人体的材料形成,各个手指21~24可以构成为在σ的范围内可动。
像这样,即使在相同的数据通信模式下使用移动机50的情况下,也准备在如WEB浏览这样以画面切换或者翻动为主要动作的情况下(保持模式1)和在如电子邮件等这样以数据输入为主要动作的情况下(保持模式2)不同形状的人手仿真模型10以及20,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评价移动机的天线性能(无线特性)。
图7是融合了图3的统计结果和图5的统计结果的图。基于图7的统计结果制作的人手仿真模型(未图示),取代准备如图4以及图6这样2种人手仿真模型,对保持模式1和保持模式2进行平均,从而可以应对任何的保持形态。使用该统计数据时,能够减少用于测量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的个数以及评价工时。
图7(a)是用数值表示平均化后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的各个坐标位置和σ的范围。图7(b)用圆圈表示放置在移动机50的主体50b的各个手指的位置,以包围其周围的四方形的区域表示误差σ的范围的图。与图3以及图5同样,手指的位置,以各个手指肚相对于位于指示装置阵列52的中心的确定键53的位置为止的距离表示,更具体而言,以对应于到手指的第一关节为止的中心、或者指甲的中心的手指肚侧的位置为止的距离表示。
在图7(a)中,在以确定键53的中心作为坐标系的原点时,到大拇指肚的位置(到第一关节为止的中心位置,以下简称为“手指的位置”)为止的位置,在XY平面内为(X,Y)=(0mm,8mm),或者处于以该坐标位置为中心,在X方向为±6.3mm,在Y方向为±12.6mm的范围(σ)内。
食指的位置为(X,Y)=(-9mm,-9mm),或者处于以该坐标位置为中心,在X方向为±14.5mm,在Y方向为±19.0mm的范围(σ)内。在将移动机50的前面54朝向上面的状态的坐标系中,食指的位置为(X,Y)=(9mm,-9mm)。
中指的位置,在移动机主体50b的侧面55,在使移动机主体50b的背面51为Z=0mm,使确定键53的Y方向位置为Y=0mm时,在ZY平面内,为(Z,Y)=(5mm,24mm),或者处于以该坐标位置为中心,在Z方向为±6.9mm,在Y方向为±18.8mm的范围(σ)内。
无名指的位置,在ZY平面内,为(Z,Y)=(9mm,48mm),或者处于以该坐标位置为中心,在Z方向为±4.9mm,在Y方向为±12.0mm的范围(σ)内。
小指的位置,在ZY平面内,为(Z,Y)=(8mm,66mm),或者处于以该坐标位置为中心,在Z方向为±5.6mm,在Y方向为±8.6mm的范围(σ)内。
基于该统计数据制作的人手仿真模型虽然未图示,但是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被配置成位于以各个坐标位置为中心的σ的范围内。或者,各个手指被配置在各个坐标位置,可以构成为在σ的范围内可动。
如以上所述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更适合于移动电话等移动机的实际的使用状态地评价天线特性或无线特性。
本国际申请要求基于2007年8月1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211845号的优先权,并将2007-211845号的全部内容引用于本国际申请。

Claims (10)

1.一种人手仿真模型,用于移动机评价,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手仿真模型具有大拇指部、食指部、中指部、无名指部以及小指部,
所述大拇指部在XY坐标系中,被配置在以(X,Y)=(-1mm,7mm)为中心,在X方向为±6.2mm,在Y方向为±12.1mm的范围内,其中XY坐标系是以在保持所述移动机时、沿着所述移动机的宽度方向、大拇指朝向的方向为+X方向,以沿着所述移动机主体的纵长轴、所述移动机的下端部的方向为+Y方向,以所述移动机的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为原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手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指部的位置,在所述XY坐标系中,被配置在以(X,Y)=(5mm,-15mm)为中心,在X方向为±14.0mm,在Y方向为±15.7mm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手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指部,在以从所述移动机的背面起的厚度方向为Z方向,以所述背面的所述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为原点的ZY坐标系中,被配置在以(Z,Y)=(8mm,58mm)为中心,在Z方向为±5.6mm,在Y方向为±8.6mm的范围内。
4.一种人手仿真模型,用于移动机评价,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手仿真模型具有大拇指部、食指部、中指部、无名指部以及小指部,
所述小指部被配置在测量所述移动机时该小指部的指肚部不接触所述移动机的侧面的位置,
所述大拇指部,在XY坐标系中,被配置在以(X,Y)=(2mm,8mm)为中心,在X方向为±6.3mm,在Y方向为±13.0mm的范围内,其中XY坐标系是以在保持所述移动机时、沿着所述移动机的宽度方向、大拇指朝向的方向为+X方向,以沿着所述移动机主体的纵长轴、所述移动机的下端部的方向为+Y方向,以所述移动机的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为原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手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指部的位置,在所述XY坐标系中,被配置在以(X,Y)=(14mm,-3mm)为中心,在X方向为±15.0mm,在Y方向为±20.9mm的范围内。
6.一种人手仿真模型,用于移动机评价,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手仿真模型具有大拇指部、食指部、中指部、无名指部以及小指部,
所述大拇指部,在XY坐标系中,被配置在以(X,Y)=(0mm,8mm)为中心,在X方向为±6.3mm,在Y方向为±12.6mm的范围内,其中XY坐标系是以在保持所述移动机时、沿着所述移动机的宽度方向、大拇指朝向的方向为+X方向,以沿着所述移动机主体的纵长轴、所述移动机的下端部的方向为+Y方向,以所述移动机的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为原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手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指部的位置,在所述XY坐标系中,被配置在以(X,Y)=(9mm,-9mm)为中心,在X方向为±14.5mm,在Y方向为±19.0mm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手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指部,在以从所述移动机的背面起的厚度方向为Z方向,以所述背面的所述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为原点的ZY坐标系中,被配置在以(Z,Y)=(8mm,66mm)为中心,在Z方向为±5.6mm,在Y方向为±8.6mm的范围内。
9.一种人手仿真模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有关在保持移动机的第1保持模式下的大拇指的位置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求大拇指相对于所述移动机上的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的第1平均位置和第1标准偏差,
对有关在保持所述移动机的第2保持模式下的大拇指的位置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求大拇指相对于所述指示装置阵列的中心的第2平均位置和第2标准偏差,
使用所述第1平均位置和所述第2平均位置的至少一个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1标准偏差和/或第2标准偏差,确定大拇指的配置位置,制作用于所述移动机的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手仿真模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保持模式是将小指肚贴到所述移动机的保持形态,所述第2保持模式是不将小指肚贴到所述移动机的保持形态。
CN200880111284.4A 2007-08-15 2008-08-05 用于移动通信机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 Pending CN1018216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1845/07 2007-08-15
JP2007211845A JP2009047474A (ja) 2007-08-15 2007-08-15 移動通信機評価用のハンドファントム
PCT/JP2008/064041 WO2009022580A1 (ja) 2007-08-15 2008-08-05 移動通信機評価用のハンドファント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1636A true CN101821636A (zh) 2010-09-01

Family

ID=40350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1284.4A Pending CN101821636A (zh) 2007-08-15 2008-08-05 用于移动通信机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94052A1 (zh)
EP (1) EP2184613A1 (zh)
JP (1) JP2009047474A (zh)
KR (1) KR20100055450A (zh)
CN (1) CN101821636A (zh)
WO (1) WO200902258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7396A (ja) * 2000-09-29 2002-04-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疑似人体とそれを用いた測定方法
JP2004286735A (ja) * 2003-03-03 2004-10-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擬似人体装置、擬似指装置、それらを用いたアンテナ特性測定装置、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94052A1 (en) 2010-11-25
WO2009022580A1 (ja) 2009-02-19
EP2184613A1 (en) 2010-05-12
JP2009047474A (ja) 2009-03-05
KR20100055450A (ko) 201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4731B (zh) 终端界面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US8286095B2 (en) Multidimensional volume and vibration controls for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428428B (zh) 操作输入装置及操作输入检测装置
US7391410B2 (en) Input device for touch screen
US20210199414A1 (en)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nsor Data Based Antenna Selection
CN103502914A (zh) 移动信息终端以及配置区域取得方法
CN111316195B (zh) 移动通信装置盖玻璃
CN103124951A (zh) 信息处理装置
CN105867732A (zh) 一种显示模式切换的方法和终端
CN103838444B (zh) 一种输入方法及输入设备
CN109995914A (zh) 移动终端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
CN113396380B (zh) 笔状态检测电路、系统及方法
WO2015037401A1 (ja) 携帯端末
CN101821636A (zh) 用于移动通信机评价的人手仿真模型
US20050274595A1 (en) Key
CN108736950A (zh) 天线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82583A (zh) 电子装置、壳体组件、中框组件及与后盖的定位方法
CN108415651A (zh) 电子设备、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202171782U (zh) 符合多种触控面板的触控笔
CN112104784A (zh) 显示方法、显示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977877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data
US8823638B2 (en) Optical navigation module with alignment features
KR101759631B1 (ko) 카드 게임을 위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서버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N111062258A (zh) 文本区域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02107396A (ja) 疑似人体とそれを用いた測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00901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