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8969B - 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8969B
CN101818969B CN2010101248665A CN201010124866A CN101818969B CN 101818969 B CN101818969 B CN 101818969B CN 2010101248665 A CN2010101248665 A CN 2010101248665A CN 201010124866 A CN201010124866 A CN 201010124866A CN 101818969 B CN101818969 B CN 1018189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water
cold
producing medium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48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8969A (zh
Inventor
韩王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18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8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8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89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F25B29/003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4Heat pumps of the sorpt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1/00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 F24D11/02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 F24D11/0214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water heating system
    • F24D11/0235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water heating system with recuperation of waste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2/00Oth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12/02Oth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having more than one heat sou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5/00Othe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 F24D15/04Othe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08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in combination with systems for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 F24D3/082Hot water storage tank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8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5/00Hot-ai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Exhaust gas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5/12Hot-ai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Exhaust gas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4/00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eat pumps
    • F24H4/02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6/00Combined water and ai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04Gas or oil fired boil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12Heat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16Waste heat
    • F24D2200/31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3Indoor unit with water as a heat sink or heat sou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4Outdoor unit with water as a heat sink or heat sou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1Discharge press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2Hot 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3Hot ai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2Heat recovery pumps, i.e. heat pump based systems or units able to transfer the thermal energy from one area of the premises or part of the facilities to a different one,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室外机或室内机内部具有用于加热制冷剂的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用于加热在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中流动的水的加热装置可选择性地连接于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上。由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可容易更换上述加热装置,另一方面为了加热水而可使用多种加热源。

Description

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制冷剂循环联动地执行热水供给及制冷制热功能的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室内的制冷制热由利用制冷剂循环的空调机执行,热水供给由具有另外的加热源的锅炉执行。
更详细说,上述空调机具有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和设置于室内的室内机。在上述室外机具有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用于制冷剂和室外空气的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使制冷剂膨胀的减压装置,在上述室内机具有用于制冷剂和室内空气的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此时,上述室外热交换器及室内热交换器中的某一个发挥冷凝器的作用,另一个发挥蒸发器的作用,上述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减压装置、室内热交换器将执行制冷剂循环。
此外,上述锅炉利用油、燃气或电等产生热量,以通过加热水来供给热水或执行地板制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极寒冷地区也可稳定维持热水供给及制热能力,并容易设置加热装置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其具有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使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使制冷剂膨胀的减压装置;水热交换室内机,其与上述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及及减压装置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该水热交换室内机包括从上述制冷剂接收热量来对水进行加热的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热水供给部,其使通过上述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的水进行环流以供给热水;制热部,其使通过上述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的水进行环流以对室内进行制热;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其设在上述室外机上,其连接于上述制冷剂回路上的一侧,以由在其内部流动的水加热上述制冷剂;加热装置,其连接于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上,用于加热流入到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的水;和制冷剂加热用管,其用于连接上述制冷剂回路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由此,在本发明中,即使在极寒冷地区也可稳定维持热水供给及制热能力,并可更加容易进行将上述加热装置连接到上述室外机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室外机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分配器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热水供给部及制热部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加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表示同时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室外热交换器及加热装置以制热模式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流向图。
图7是表示只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加热装置以制热模式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流向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除霜运转时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流向图。
图9是表示只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室外热交换器以制热模式运转时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流向图。
图10是表示长时间闲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后以制热模式启动时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流向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转时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流向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控制结构图。
图13是表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中与由高压传感器检测出的当前压力对应的加热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可具体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中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的详细说明中,将参照指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方法的附图。上述实施例被充分详细记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本发明,因此,其应当被理解为可使用其它实施例,并在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逻辑结构的、机械的、电气的及化学的变更。为了避免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的细节,将省去对于本技术领域属于公知的某些信息。以下进行的详细说明并非旨在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将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进行定义。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结构图。
如图所示,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的室外机100,其具有使制冷剂和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180;多个空调室内机200,其包括进行上述制冷剂和室内空气的热交换以实现室内制热;水热交换室内机400,其使水与上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加热水;热水供给部(hot water supply part)500,其在上述水热交换室内机400的某部分能进行热交换地连接并供给热水;制热部600,其由从上述水热交换室内机400延长的水配管(water pipe)构成;加热装置700,其选择性地加热用于加热上述制冷剂的水;和分配器300,其设置于上述室外机100、空调室内机200及水热交换室内机400之间,控制制冷剂的流动。
此时,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室内热交换器202与用于将上述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压缩机120、120’和使上述制冷剂膨胀的减压装置一同构成制冷剂回路。上述减压装置根据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等上述系统的工作模式,将可以是室外电子膨胀阀(LEV)102、膨胀阀204及制热膨胀阀152中的至少一个。此外,上述制冷剂将沿着上述制冷剂回路流动并以多种状态进行相变化。
上述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构成为,可选择性地或同时地运转热水供给及地板制热,并通过上述分配器300的制冷剂流动控制可实现多个空调室内机200的同时制冷-制热及部分制冷-制热。
并且,上述加热装置700构成为,通过在极寒冷地区以制热模式运转时选择性地加热制冷剂,从而可提高制热效率。
上述室外机100一般设置于建筑物的室外,其由进行定速运转的定速压缩机120及作为可变速热泵(Variable Speed Heat Pump)的变频压缩机120’,储液罐132及室外热交换器180和室外电子阀(102,LEV:linear expansion valve,以下称为‘室外LEV’)等构成。
此外,上述空调室内机200一般设置于建筑物的室内,向用于空气调节的空间直接排出空气,其内部分别具有室内热交换器202、膨胀阀204等。
在上述室外机100和分配器300之间,可连通地设置有作为液体制冷剂流动的单一配管的液体管210、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动的高压气体管214以及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动的低压气体管212。
在上述空调室内机200中,分别形成有液体制冷剂流动的室内液体管210’和气体制冷剂流动的空调室内气体管212’,上述室内液体管210’和空调室内气体管212’设置为与上述液体管210和高压气体管214及低压气体管212连通。
此外,如上所述的多个空调室内机200可使其种类和特性分别不同而设置,由此,室内液体管210’和空调室内气体管212’根据被连接的空调室内机200的容量而其直径将分别不同。
即,上述空调室内机200由第一空调室内机200a、第二空调室内机200b、第三空调室内机200c及第四空调室内机200d构成,在上述各个空调室内机200中分别连接设置有第一空调室内气体管212’a、第二空调室内气体管212’b、第三空调室内气体管212’c、第四空调室内气体管212’d、第一室内液体管210’a、第二室内液体管210’b、第三室内液体管210’c、第四室内液体管210’d,引导制冷剂的流动。
此外,各个空调室内机200和室内液体管210’及空调室内气体管212’可使其大小和容量不同而构成。
此外,设置于上述空调室内机200的各个膨胀阀204对流入到各个室内热交换器202的制冷剂进行控制。即,在上述第一空调室内机200a中具有第一室内热交换器202a和第一膨胀阀204a,在上述第二空调室内机200b中具有第二室内热交换器202b和第二膨胀阀204b,在上述第三空调室内机200c中具有第三室内热交换器202c和第三膨胀阀204c,在上述第四空调室内机200d中具有第四室内热交换器202d和第四膨胀阀204d。由此,上述各个膨胀阀204根据用户的选择相互不同地进行控制,从而调节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202的制冷剂的流量。
以下参照图2对室外机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室外机的结构图。
在上述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频压缩机120’之间设置有均流管121,以使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频压缩机120’相互连通。由此,若在某一侧的压缩机中发生供油不足时,将从其它压缩机进行补充以防止流量不足引起的压缩机120、120’的损坏。
作为上述压缩机120、120’将使用噪音小效率优良的涡旋压缩机,特别是上述变频压缩机120’是根据负荷容量而调节旋转数的变频涡旋压缩机。由此,在使用少数的空调室内机200而负荷容量少的情况下,首先将启动上述变频压缩机120’,并在负荷容量逐渐增加而只用变频压缩机120’无法承受时才启动定速压缩机120。
在上述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频压缩机120’的出口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从压缩机120、120’排出的制冷剂温度的压缩机排出温度传感器120b、120’b及机油分离器122。上述机油分离器122用于过滤从压缩机120、120’排出的制冷剂内混合的机油(oil),并使其回收到压缩机120、120’。
即,为了冷却在上述压缩机120、120’的工作时产生的摩擦热而使用的机油,将与制冷剂一同从上述压缩机120、120’的出口排出,上述制冷剂内的机油将由上述机油分离器122进行分离并使其返回到压缩机120、120’。
此外,在上述机油分离器122的出口侧还设置有止回阀122’,以防止制冷剂的逆流。即,在只有上述定速压缩机120或变频压缩机120’中的某一个启动的情况下,将防止压缩制冷剂逆流到停止中的压缩机120、120’内部。
上述机油分离器122构成为由配管与四通阀124连通。上述四通阀124配设为根据制冷、制热运转而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改变,其各个端口与压缩机120、120’的出口(或是机油分离器)、压缩机120、120’的入口(或是储液罐)、室外热交换器180及空调室内机200连接。
由此,从上述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频压缩机120’排出的制冷剂将汇集于一处后向上述四通阀124流入。
此外,横跨上述四通阀124设置有热气(hot gas)管125,该热气体管使从上述机油分离器122向上述四通阀124流入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可直接投放到以下将说明的储液罐132。
上述热气体管125的作用为,在需要提高流入到储液罐132的低压的制冷剂压力的情况下,将使压缩机120、120’排出口侧的高压制冷剂可直接供给到压缩机120、120’入口侧。
在上述热气体管125上侧具有高压传感器126。上述高压传感器126用于检测在压缩机120、120’得到压缩的制冷剂的压力,其构成为热泵制冷剂循环为了热交换效率而与预先设定的目标高压进行比较。
由此,上述高压传感器126与以下将说明的旁通阀142连通。即,若在上述高压传感器126检测出的制冷剂的压力未达到用于制热的制冷剂目标高压时,将被控制为开放上述旁通阀142以提高制冷剂的压力。
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的出口侧具有室外过冷却器130。上述室外过冷却器130使在室外热交换器180得到热交换的制冷剂进而被冷却,其形成于上述液体管210的任意位置。
上述室外过冷却器130由二重管形成。即,与上述液体管210连通的内侧管(未图示)形成于中央,在上述内侧管的外侧形成有与以下将说明的逆移送管130’连通的外侧管(未图示)。
此外,在形成于上述室外过冷却管130的出口的液体管210连通形成有逆移送管130’。上述逆移送管130’将起到使从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排出并通过上述液体管210流动的制冷剂被引导流入到上述外侧管(未图示)而逆流的作用。
在上述逆移送管130’中设置有通过膨胀将液体制冷剂转换为低温的气体制冷剂的过冷却膨胀阀130’a。此外,上述过冷却膨胀阀130’a可调节通过上述逆移送管130’逆流的制冷剂的量。
由此,将使通过上述室外过冷却器130的制冷剂达到用户所希望的温度。即,通过上述逆移送管130’逆流的制冷剂的量越多,通过上述室外过冷却器130的制冷剂的温度就越低。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从上述室外过冷却器130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向上述逆移送管130’流入时,其经由上述过冷却膨胀阀130’a进行膨胀而变为低温的气体制冷剂,上述低温的气体制冷剂通过上述室外过冷却器130的外侧管(未图示)进行逆流并通过热交换使在上述内侧管(未图示)中流动的液态制冷剂进而被冷却。
如上所述,从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排出的液态制冷剂通过上述室外过冷却器130时,由热传递进而被冷却并供给到空调室内机200,从上述室外过冷却器130的外侧管(未图示)排出的逆流制冷剂经由储液罐132再被供给到上述压缩机120、120’并进行环流。
在上述室外过冷却器130的一侧即,在从室外热交换器180排出的制冷剂被引导到空调室内机200的液体管210的一侧设置有烘干器(131,Drier)。上述烘干器131将起到去除在上述液体管210中流动的制冷剂内含有的水分的作用。
在上述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频压缩机120’之间设置有储液罐132,上述储液罐132过滤液态制冷剂以使只有气体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到上述压缩机120、120’。
即,若从上述空调室内机200流入的制冷剂中未被蒸发为气体而以液态残留的制冷剂直接流入到上述压缩机120、120’时,将增加上述压缩机120、120’的负荷而导致损坏。
因此,流入到上述储液罐132内部的制冷剂中未被蒸发而以液态残留的制冷剂,其由于比气态的制冷剂相对较重而储存于储液罐132的下部,并只有上部的气体状态制冷剂流入到上述压缩机120、120’。
在上述室外机100内部具有室外热交换器180。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使在其内部流动的制冷剂和外部空气之间发生热交换,其由相对于地面直立设置的垂直部182’和从上述垂直部182’的下端向右侧倾斜预定角度形成的倾斜部182”构成。
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的下侧具有制冷专用配管198。上述制冷专用配管198构成为在热泵制冷剂循环以制冷模式运转时用于引导制冷剂流动,在上述制冷专用配管198一侧具有用于限制制冷剂的逆方向流动的第一止回阀199。
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和四通阀124之间具有旁通管140。上述旁通管140构成为用于向室外热交换器180内部选择性地供给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上述旁通管140的一侧具有用于选择性地遮蔽旁通管140的旁通阀142。
更详细说,在上述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以除霜运转模式运转,或是在运转停止的状态下长时间闲置后以制热模式运转时,在上述压缩机120、120’得到压缩并在高压传感器126检测出的检测压力将无法达到用于制热的充分的目标高压,因而上述旁通管140将在压缩机120、120’得到压缩的制冷剂分流到室外热交换器180的下部。
此时,优选的是预先被设定的目标高压根据空调室内机200、热水供给部500、制热部600的室内制热负荷、室内制冷负荷、热水供给负荷而选择性地进行变更。
此外,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下侧具有旁通引导阀144,该旁通引导阀144遮蔽制冷剂流动方向,以使通过开放了的旁通管140移动的制冷剂被引导到室外热交换器180内部。
上述旁通引导阀144与旁通管140连通,并设置于在以制热模式运转时用于将从室外热交换器180排出的制冷剂引导到四通阀的室外排出管148一侧。
由此,在上述旁通引导阀144遮蔽,上述旁通阀142开放以使从压缩机120、120’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上述旁通管140流入到室外排出管148内部时,制冷剂将无法流动到四通阀124而可流动到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内部。
在上述室外机100内部具有用于加热制冷剂的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和用于将制冷剂引导到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的制冷剂加热用管160。制冷剂经由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时与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构成为使通过制冷剂加热用管160环流的制冷剂和水进行热交换,其可采用板型热交换器。
即,在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中连接有使水流动的水环流用管170,在上述水环流用管170中使由加热装置700得到加热的水环流,经由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内部的制冷剂和水以相互分离的状态流动并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使制冷剂得到加热。
此外,上述制冷剂加热用管160与室外电子阀102和室外过冷却器130之间及室外排出管148一侧连通地连接。
即,上述制冷剂加热用管160包括:第一制冷剂管162,其用于将室外电子阀102和室外过冷却器130之间的制冷剂向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引导;第二制冷剂管164,其用于将上述室外排出管148内部的制冷剂向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引导;第三制冷剂管166,其用于将经由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的制冷剂向上述室外排出管148内部引导。
上述第二制冷剂管164在上述室外机100内部与上述第一制冷剂管162汇合。并且,上述第一制冷剂管162和上述第三制冷剂管166相互连通。由此,流入到上述第一制冷剂管162或第二制冷剂管164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三制冷剂管166再次返回到上述制冷剂回路上的对应的配管。
在上述第一制冷剂管162一侧具有防过热管154。上述防过热管154构成为使第一制冷剂管162和第三制冷剂管166连通,在上述防过热管154一侧具有过热切断阀153。
上述过热切断阀153使过热切断管154选择性地开放,以使通过上述第一制冷剂管流入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向第三制冷剂管166分支,从而预先切断制冷剂的加热,并由此可防止制冷剂的过热。
在上述第一制冷剂管162一侧具有回流管150,在上述回流管150具有开闭阀151以可选择性地允许制冷剂流动。
即,在上述回流管150下侧具有制热膨胀阀152,上述制热膨胀阀152在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用于膨胀制冷剂。
由此,在上述开闭阀151遮蔽回流管的状态下,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一制冷剂管612流入时,制冷剂将可通过制热膨胀阀152进行膨胀。
此外,在上述室外排出管148和第三制冷剂管166一侧具有用于控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第二止回阀165及第三止回阀167。
上述第二止回阀165和第三止回阀167构成为用于控制根据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运转模式而改变流动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其引导在上述第二制冷剂管164和第三制冷剂管166内部流动的制冷剂只向一定的方向流动。
此外,在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和上述加热装置700之间,具有用于引导用于加热制冷剂的水得到加热的水环流用管170。上述水环流用管170包括:第一环流管171,其用于连接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和后述的第一加热水路751;和第二环流管172,其用于连接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和后述的第二加热水路752。
以下参照图3对上述分配器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分配器的结构图。
如图所示,上述分配器300也被称为热回收单元(Heat RecoveryUnit),其分别设置于室外机100和空调室内机200之间及室外机100和水热交换室内机700之间,一对分配器300相互连通地连接。
由此,上述分配器300通过控制制冷剂流动方向,将可控制向上述水热交换室内机400及空调室内机200的制冷剂流动,在空调室内机200的情况下,将可实现选择性的制热或制冷。即,制冷剂由上述分配器300被分支而可向上述水热交换室内机400及空调室内机200中的至少一个流动。
在上述分配器300一侧具有与上述液体管210和高压气体管214及低压气体管212分别结合的液体连接管320、高压连接管320及低压连接管324。
即,在上述液体管210结合有液体连接管320,在上述高压气体管214结合有高压连接管322,另外在上述低压气体管212中结合有低压连接管324以引导制冷剂。
并且,在上述分配器300中具有与上述空调室内气体管212’及室内液体管210’结合的室内连接气体管212”及室内连接液体管210”。即,在上述空调室内气体管212’中结合有室内连接气体管212”,在上述室内液体管210’中结合有室内连接液体管210”以引导制冷剂的流动。
在上述室内连接气体管212”中设置有由旁通阀构成的多个主阀330和辅助阀332。即,如图所示,在与上述第一空调室内机200a的第一空调室内气体管212’a结合的第一室内连接气体管212”a中设置有第一主阀330a,在与上述第二空调室内机200b的第二空调室内气体管212’b结合的第二室内连接气体管212”b中设置有第二主阀330b。
此外,在与上述第三空调室内机200c的第三空调室内气体管212’c结合的第三室内连接气体管212”c中设置有第三主阀330c,在与上述第四空调室内机200d的第四空调室内气体管212’d连接的第四室内连接气体管212”d设置有第四主阀330d,以使制冷剂选择性地通过。
由此,在上述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以制冷或制热模式运转时,上述主阀330a、330b、330c、330d和辅助阀332a、332b、332c、332d选择性地开放,在制冷-制热切换时,上述主阀330a、330b、330c、330d和辅助阀332a、332b、332c、332d都以一定时间,更准确说是以2分钟至3分钟左右遮蔽。
这是为了减小在切换制冷-制热运转模式时产生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转换时引起的高压制冷剂和低压制冷剂的冲击量。
此外,上述室内连接气体管212”在上述分配器300内部被分支而形成分支管340。即,从上述第一室内连接气体管212”a分支出第一分支管340a,在上述第一分支管340a中设置有第一辅助阀332a,以选择性地控制第一分支管340a中通过的制冷剂。
此外,在上述第二室内连接气体管212”b和第三室内连接气体管212”c及第四室内连接气体管212”d中也分别分支出第二分支管340b和第三分支管340c及第四分支管340d,在上述各个分支管340中也分别设置有具有与上述第一辅助阀332a相同功能的第二辅助阀332b和第三辅助阀332c及第四辅助阀332d。
上述分支管340与上述高压连接管322连通。即,上述各个分支管340的一端分别与上述室内连接气体管21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上述高压气体管214连接。由此,当上述辅助阀332开放时,上述空调室内气体管212’和高压气体管214将相互连通。
在上述分配器300中还具有同时过冷却器350,上述同时过冷却器350在同时执行制热和制冷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起到提高制冷效率的作用。上述同时过冷却器350与液体管210连接,并与上述室外过冷却器130相同地由二重管构成,以使液体管210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而被冷却。
此外,虽未图示,在上述同时过冷却器350的内部具备的液体管210优选由螺旋型管构成。通过上述螺旋型管将可提高冷却速度及冷却效率。
在上述同时过冷却器350的下侧还形成有从液体管210分支的迂回管352,在上述迂回管352中具有过冷却调节阀354,上述过冷却调节阀354在制冷-制热同时运转时开放,以使液体管210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而被冷却。即,上述液体管210中流动的二相(气体+液体)的制冷剂在上述同时过冷却器350得到冷却而被转换为完全的液状。
在上述分配器300内部还具有冷凝液去除单元360,上述冷凝液去除单元360构成为包括:制冷剂连接管362,其使高压气体管214和低压气体管212相互连通;连接管开闭阀364,其控制通过上述制冷剂连接管362的制冷剂的流动;毛细管366,其使通过上述制冷剂连接管362流动的制冷剂膨胀。
上述连接管开闭阀364在以全部制冷(所有空调室内机以制冷模式运转)模式运转的情况下,将开放上述制冷剂连接管362,通过上述制冷剂连接管362流动的制冷剂将在上述毛细管366进行膨胀。由此,在全部制冷模式运转时,在上述高压气体管214得到冷凝的制冷剂的冷凝液将进行膨胀,并被回收到上述低压气体管212。
此外,在上述分配器300内部还具有制冷剂迂回单元370,上述制冷剂迂回单元370在空调室内机200的制冷-制热切换之前停滞的制冷剂和制冷-制热切换之后流动的制冷剂相互冲撞时,将起到使制冷剂进行迂回以减小冲击量的作用。
即,上述制冷剂迂回单元370在高压的制冷剂和低压的制冷剂相互冲撞时,将执行使制冷剂进行迂回以修整制冷剂的压力差,从而减小制冷-制热切换时产生的噪音的作用。
为此,上述制冷剂迂回单元370构成为包括:制冷剂迂回管372,其设置为一端部与低压连接管324连通,另一端部与上述室内连接气体管212”连通;和制冷剂迂回阀374,其选择性地开闭上述制冷剂迂回管372的内部。
更详细说,上述制冷剂迂回管372a、372b、372c、372d和制冷剂迂回阀374a、374b、374c、374d在第一室内连接气体管212”a至第四室内连接气体管212”d分别具有一个。
此外,上述制冷剂迂回阀374a、374b、374c、374d在以全部制冷模式运转的过程中某一室以制热模式运转而被开放时,将与上述辅助阀332a、332b、332c、332d相同地进行开闭。
由此,在以制冷模式运转时在上述辅助阀332a、332b、332c、332d和制冷剂迂回阀374a、374b、374c、374d被遮蔽的状态下停留于上述分支管340a、340b、340c、340d的制冷剂,即使在被切换为制热模式时随着上述辅助阀332a、332b、332c、332d和制冷剂迂回阀374a、374b、374c、374d开放而与从室外机100向分支管340a、340b、340c、340d流入的制冷剂进行接触,其一部分也向上述制冷剂迂回管372a、372b、372c、372d流入,从而可减小冲击。
如上所述构成的分配器300在图1中图示出的一对分配器中均被相同地适用。只是,由于位于上侧的分配器300与一个水热交换室内机400连接,只能是多个空调室内气体管212’和室内液体管210’中的一个被选择性地进行连接。
当然,在其余空调室内气体管212’和室内液体管210’中还可连接空调室内机200及水热交换室内机400。
在上述分配器300的右侧具有水热交换室内机400和热水供给部500(hot water supply part)及制热部600。
以下,参照图4对上述水热交换室内机400、热水供给部500及制热部600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热水供给部及制热部的结构图。
首先对上述水热交换室内机400的结构进行说明,上述水热交换室内机400与用于引导从分配器300排出的制冷剂经由水热交换室内机400返回的制冷剂配管402连接,上述制冷剂配管402将经由构成为使水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410。
即,上述制冷剂配管402使上述空调室内气体管212’和室内液体管210’相互连通地连接以构成封闭回路。
此外,在上述制冷剂配管402中具有温度传感器TH1、TH2,即,在上述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410的入口侧及出口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TH1、TH2。
上述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410是沿着热泵制冷剂循环流动的制冷剂和沿着水配管流动的水进行热交换的部分,其可适用板型热交换器。
上述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410构成为从分配器300中流入的制冷剂传递到热量而加热水。
更详细说,经由上述热水供给部500及制热部600的水处于微温变凉的状态,上述水在经由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410时从制冷剂传递到热量而被加热。
为此,在上述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410的右侧即,在入口侧水配管和出口侧水配管可分别安装有用于检测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之前、之后的水温的温度传感器TH3、TH4。
在上述温度传感器TH3、TH4上侧具有用于检测水的流动的流量开关(flow switch)420,在上述流量开关420上侧分支而连接有膨胀箱430。
并且,上述膨胀箱430执行在通过上述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410时得到加热的水的体积膨胀到适当水平以上时将其吸收的缓冲功能。在上述膨胀箱430内部装有薄膜,使将与水配管内部的水的体积变化对应地移动。此外,在上述膨胀箱430内部填充有氮气。
在上述膨胀箱430上侧具有加热器装配体440。并且,上述加热器装配体440构成为使通过上述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410的水由辅助加热器444得到加热,在通过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410的吸入热量未能达到所要求的热量的情况下,上述辅助加热器444将选择性地进行工作。
此外,在上述加热器装配体440的上侧形成有排气孔(air vent)443,从而使上述加热器装配体440内存在的过热状态的空气排出。此外,在上述加热器装配体440的某一侧设有压力表445和安全阀446,从而可适当地调节上述加热器装配体440内部的压力。
例如,若通过上述压力表445显示的水压过高时,使上述安全阀446开放,以适当地调节水热交换室内机400内部的压力。
此外,在上述辅助加热器444的右侧具有用于检测经由辅助加热器的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TH5。
在上述温度传感器TH5右侧具有水泵460。上述水泵460抽吸通过从加热器装配体440的出口侧延长的水配管排出的水,并将其供给到热水供给部500和制热部600。
此外,上述热水供给部500是用于加热而供给用户在洗脸或刷碗等作业中所需的水的部分。
在从上述水泵460向水的流动方向隔开的某一支点设有用于使水分流的分支管470。上述分支管470用于使由水泵460抽吸的水分流,以使其流动到上述热水供给部500及制热部600。
为此,分别在上述分支管470的上侧连接有用于向热水供给部引导水的流动方向的热水供给配管580,在右侧连接有用于将水的流动方向制热部600引导的制热配管630。
此外,在上述制热配管630和热水供给配管580上分别具有制热阀632和热水供给阀582。即,在上述制热配管630中具有制热阀632,在上述热水供给配管580中具有热水供给阀582。
由此,上述制热部600和热水供给部500将根据上述热水供给阀582和制热阀632的工作状态而选择性地进行动作。
上述热水供给部500包括:热水供给箱510,其用于储存从外部供给的水,并使被储存的水得到加热;和辅助加热器520,其设在上述热水供给箱510的内部。
此外,根据设置形态还可追加用于向上述热水供给箱510供给热量的辅助热源,作为可提示的辅助热源有利用太阳热的畜热槽530。此外,在上述热水供给部500的一侧面具有用于使冷水流入的进水部511和用于排出得到加热的水的出水部512。
更详细说,从上述分支管470延长的热水供给配管的一部分被引入到热水供给箱510,并加热在上述热水供给箱510内部储存的水。即,从沿着上述热水供给配管580内部流动的高温的水向上述热水供给箱510中储存的水传递热量。
此外,在特定的情况下,上述辅助加热器520和上述辅助热源可进行工作而供给追加的热量。例如,如用户为了洗澡而需要较多热水的情况等,要在短时间内需要加热水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此外,在上述热水供给箱510的一侧可安装有用于检测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TH6。
根据实施例,在上述出水部512可连接有淋浴器550等热水排出装置或加湿器560等家电装置。此外,在作为上述辅助热源使用利用了太阳热的畜热槽530的情况下,从上述畜热槽530延长的畜热配管570可插入到上述热水供给箱510内部。此外,在上述畜热配管570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畜热配管封闭回路内部的流速的辅助泵540,并可安装有用于控制上述畜热配管570内部的水的流动方向的方向切换阀(VA)。此外,在上述畜热配管570的某一侧也可安装有用于检测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TH7。
上述提示的利用太阳热的畜热部等辅助热源结构并非限定于提示出的实施例,在此阐明其可具有多种形态并可安装于其它位置。
此外,上述制热部600包括:地板制热单元610,其由上述制热配管630的一部分埋设于室内地板而形成;和空气制热单元620,其从上述制热配管630的某一支点分支,并与上述地板制热单元610并联连接。
详细说,上述地板制热单元610如图所示可以曲折线(meanderline)形态埋设于室内地板。此外,上述空气制热单元620可以是风机-盘管空调机(Fan Coil Unit)或散热器(Radiator)等。此外,在上述空气制热单元620中从上述制热配管630分支的空气制热配管640一部分用作热交换单元。此外,在上述空气制热配管640被分支的支点设置有如三通阀等流路切换阀650、660,以使沿着上述制热配管630流动的制冷剂可被分为上述地板制热单元610和空气制热单元620流动或只向某一侧流动。
并且,从上述分支管470延长的上述热水供给配管580的端部在从空气制热配管640的出口端向水的流动方向隔开的支点汇合。由此,在热水供给模式下,沿着上述热水供给配管580流动的制冷剂再次合流到制热配管630后,向上述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410流入。
在此,在如上述热水供给配管580与制热配管630汇合的支点,在需要防止逆流的支点可设置止回阀(V),从而防止水的逆流。作为相同的思路,除了设置上述流路切换阀660的方法以外,在上述空气制热配管640的出口端和上述地板制热单元610的出口端也可分别设置止回阀。
以下,参照图5对加热装置700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加热装置的结构图。
如图所示,上述加热装置700与上述室外机连接而选择性地加热用于加热制冷剂的水,在上述加热装置700的内部具有加热水路750。
上述加热水路750构成为与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连通以使上述室外机100的水能在加热装置700内部环流。
即,上述加热水路750与上述水环流用管170连接。更详细说,上述加热水路750包括:第一加热水路751,其与上述第一环流管171连接;和第二加热水路752,其与上述第二环流管172连接。
在上述加热水路750的一侧具有用于使加热水路750内部的水强制流动以使其可进行环流的水泵770,上述加热水路750的两端部与加热箱780内部连通。在上述加热箱780内部保存有一定水位的水,上述加热箱780内部的水沿着加热水路750进行环流。由此,沿着上述加热水路750移动并得到加热的水将在上述加热箱780保存热量。
此时,为了加热沿着上述加热水路750移动的水,在上述加热箱780右侧具有水加热单元760。上述水加热单元760包括:水加热部762,在其内部经由加热水路752;和加热源764,其用于向上述水加热部提供热量。
上述加热源764在可加热水加热部的范围内可实施多样的变形,例如可适用燃气、油(Oil)、电热(Heater)、太阳热、地热等。
此外,上述加热装置700可选择性地分离而结合于上述室外机100。只是,上述加热装置700也可选择性地分离而结合于上述空调室内机200、水热交换室内机400或分配器300。由此,由于上述加热装置700根据需要可选择性地拆装而使用,将可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
同时,将可容易进行上述加热源764的更换作业。这是因为,在加热上述制冷剂所需的结构中用于与制冷剂的热交换的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设在上述室外机100内部,因此无需更换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而只更换上述加热装置700即可实现上述加热源764的更换作业。
例如,在上述加热源764通过燃烧油或燃气的方法提供热量的方式的状态下,将可能发生需要更换为通过利用电的加热器提供热量的方式的加热器的情况。首先,从上述室外机100分离出之前的加热源764即具有锅炉的加热装置700。此时,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和上述加热装置700的连接被分离。接着,将具有上述电加热器的加热装置700结合于上述室外机100。即,将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和加热装置700进行连接。通过上述过程将可方便地执行更换上述加热源764的作业。
并且,连接上述室外机100即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和加热装置700的连接管由软质的材料形成。由此,通过上述室外机100和上述加热装置700之间的相对移动,可使上述连接管破损的现象最小化,从而可更加容易进行将上述加热装置700相对于上述室外机即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连接或分离的作业。
以下,通过制冷剂及水的流动对如上所述构成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作用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在极寒冷地区同时利用加热装置700和室外机100进行空气及地板制热、热水供给的过程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同时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室外热交换器及加热装置以制热模式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流向图。
此时,上述旁通引导阀144和室外膨胀阀102、热水供给阀582及制热阀632处于开放的状态,上述过热切断阀153及开闭阀151处于遮蔽的状态。
对上述室外机100中的制冷剂流动进行说明,从上述压缩机120、120’排出的制冷剂通过机油分离器122后,通过高压气体管214而向分配器300流入。
在上述分配器300中,各个主阀330关闭(off),各个辅助阀332开启(on)而开放。由此,通过上述高压气体管214流入到分配器300的制冷剂通过上述分支管340向空调室内气体管212’流入。
此外,通过上述分支管340流入到空调室内气体管212’的制冷剂供给到上述空调室内机200,并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02时通过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被冷凝。
即,在制热的情况下,上述室内热交换器202发挥冷凝器的作用,通过发热使内部空气变暖。此外,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02时被转换为液状的制冷剂通过上述室内液体管210’向分配器300流入。
上述分配器300中的液体制冷剂通过上述液体管210流入到室外机100。流入到室外机100的制冷剂通过上述室外LEV 102向室外热交换器180供给而发生热交换。此时,由于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发挥蒸发器的作用,因而液体制冷剂通过与外部空气进行的热交换而转换为气相。
从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排出的气相的低压制冷剂通过上述四通阀124,并经由上述储液罐132供给到压缩机120、120’。经过上述过程将形成一个制热循环。
此外,在上述过程中,经过上述室外过冷却器130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通过上述第一制冷剂管162流入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内部而进行环流。
此时,上述加热装置700内部的上述加热源764向上述水加热部762提供热量,这种热量将加热在加热箱780和水加热部762中环流的水。
这样被加热的水在经由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50内部时,将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并向制冷剂提供热量。
在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750中与水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三环流管716流入到室外机内部。
由此,在极寒冷地区经由空调室内机200被急剧冷却的制冷剂在经由加热装置700时得到加热,从而可使热交换效率极大化。
以下,参照附图对在切断向室外热交换器180内部的制冷剂流动并使加热装置700进行工作以对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制热的情况下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7是表示只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加热装置并以制热模式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流向图。
此时,上述热水供给阀582及制热阀632处于开放的状态,上述旁通引导阀144及室外LEV 102处于遮蔽的状态。
上述室内热交换器202发挥冷凝器的作用,通过发热使内部空气变暖。此外,由于上述膨胀阀204全部开放,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02时被转换为液相的制冷剂通过上述室内液体管210’而流入到分配器300。
上述分配器300中的液体制冷剂通过上述液体管210流入到室外机100。由于上述室外LEV 102遮蔽,流入到室外机100的制冷剂向上述第一制冷剂管162流入。流入到上述第一制冷剂管162的制冷剂在经由制热膨胀阀152时进行膨胀。
此时,在上述加热装置700中,上述加热源764向水加热部762提供热量。此外,这种热量加热在加热箱780和水加热部762中进行环流的水。被这样加热的水在经由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并向制冷剂提供热量。
在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中与水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被转换为气相后,通过上述第三制冷剂管166、第三止回阀167及四通阀104并经由储液罐132供给到压缩机120、120’。经过上述过程将形成一个制热循环。
以下,参照附图对利用热泵制冷剂循环进行制热运转中室外热交换器180结冰而进行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流向图。
首先,在利用热泵制冷剂循环进行制热运转时,上述旁通引导阀144、室外LEV 102、制热膨胀阀152开放,过热切断阀153、旁通阀142遮蔽。
在以如上所述的配管开闭状态执行制热运转时,设置于室外的室外热交换器180结冰而导致热交换效率降低,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将执行除霜运转。
此时,上述旁通引导阀144、室外LEV 102遮蔽,上述旁通阀142开放。此外,上述加热源764进行工作而加热水加热部762,在上述加热装置700中环流的水得到加热,以使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
此外,在上述高压传感器126检测出的制冷剂的压力没有达到目标高压,上述旁通阀142开放而使制冷剂流动,以能达到目标高压。
参照图8对在上述状态下的制冷剂流动进行说明,由于上述旁通阀142开放,因而在上述压缩机中得到压缩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通过旁通管140而流入到室外排出管148。
由于上述旁通引导阀144遮蔽,因而流入到上述室外排出管148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将经由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
此时,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由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被急速除霜,而使制冷剂冷凝。
随后,由于室外LEV 102遮蔽,因而经由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的冷凝制冷剂通过第一止回阀199。
此后,上述制冷剂流入到上述第一制冷剂管162。流入到上述第一制冷剂管162的制冷剂在上述制热膨胀阀152进行膨胀后,经由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时与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从而蒸发。
从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蒸发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三制冷剂管166流入到上述四通阀124后,经由上述储液罐132回收到压缩机120、120’。
此外,在上述压缩机120、120’中压缩的制冷剂中未被分支到上述旁通管140的其余制冷剂将经过上述分配器300,经由空调室内机200及/或水热交换室内机400。
即,在根据本发明的与热泵联动的热水环流系统中,在对室外热交换器180进行除霜时,也可同时或选择性地进行室内空间的空气、地板制热及热水供给。
以下,参照图9对不使用上述加热装置700而只利用室外机100进行制热的过程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只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室外热交换器以制热模式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流向图。
此时,上述加热装置700不加热制冷剂而引导其进行环流。
为此,上述防过热阀722、旁通阀142、开闭阀151及制热膨胀阀152遮蔽,旁通引导阀144及室外LEV 102开放。
由此,在上述压缩机120、120’压缩的制冷剂在分配器300中其制冷剂流动得到控制,从而经由上述室内机200和/或水热交换装置400而进行冷凝。
随后,被冷凝的制冷剂经由上述分配器300后向室外机100流入,流入到室外机100的制冷剂在上述室外LEV 102进行膨胀,经过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时蒸发后,将依次经由储液罐132及压缩机120、120’。
此外,流入到上述室外机100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通过上述第一制冷剂管162而向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内部流入。
由于上述防过热管154和制热膨胀阀152遮蔽,因而流入到上述加热装置700的制冷剂无法再进行流动,处于被关闭在上述第一制冷剂管162内部的状态。
此外,经由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时蒸发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二制冷剂管164,不进行热交换而经由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
随后,上述制冷剂通过第三制冷剂管166,并经过四通阀124及储液罐132向上述压缩机120、120’内部流入后得到压缩。
以下,参照附图对在长时间闲置后只使用加热装置700并以制热模式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0是表示长时间闲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后以制热模式启动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流向图。
上述旁通引导阀144及室外LEV 102开放,上述旁通阀142、制热膨胀阀152、过热切断阀153遮蔽。上述加热源764进行动作而加热上述水加热部762。
此时,在上述压缩机100得到压缩的制冷剂经由分配器300及室内机200后向室外机100内部流入,并将经过上述室外LEV 102及室外热交换器180。
但是,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长时间闲置时,其内部将维持较多制冷剂汇集的状态。此外,在不使用室外热交换器180而只使用加热装置700时,将可能发生制冷剂不足的现象。
因此,通过上述旁通管140将高温高压的压缩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180分流,以使制冷剂进行环流。
为此,上述旁通引导阀144及室外LEV 102在维持开放的状态后遮蔽而切断制冷剂流动,上述旁通阀142则开放。
由此,在上述压缩机100得到压缩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将通过旁通管140向室外排出管148移动,由于上述旁通引导阀144和室外LEV102遮蔽,因而上述制冷剂经由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80后通过第一止回阀199。
随后,制冷剂向上述第一制冷剂管162流入,经由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而被加热到可使制热效率极大化的制冷剂温度。
随后,上述制冷剂流入到第三制冷剂管166后通过第三止回阀167,其将依次经由上述四通阀124、储液罐132及压缩机120、120’。
此外,通过上述第三止回阀167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未流动到四通阀124,而是被分支而经由上述第二止回阀165。
随后,由于旁通引导阀144遮蔽,因而制冷剂向上述第二制冷剂管164流入。
流入到上述第二制冷剂管164的制冷剂与第一制冷剂管162合流,通过上述制冷剂加热装置750而被加热后向室外机流入。
以下,参照附图对在根据本发明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只使用室外机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的制冷剂流动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转时的制冷剂及水的流动的流向图。
在上述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以制冷模式进行动作时,不使用上述加热装置700。即,在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中控制为没有制冷剂的流动。
因此,上述开闭阀151和过热切断阀153、制热膨胀阀152、旁通阀142及室外LEV 102遮蔽,上述旁通引导阀144开放。
首先,在上述压缩机120、120’被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24而被引导到第二止回阀165。
此时,上述制冷剂由上述第三止回阀167限制其流动,不能流入到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
由于上述开闭阀151和过热切断阀153、制热膨胀阀152遮蔽,因而通过上述第二止回阀165的制冷剂不能流入到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其经过开放的旁通引导阀144后经由室外热交换器180而被冷凝。
随后,通过上述第一止回阀199后被引导到分配器300,上述分配器控制制冷剂流动方向,以引导制冷剂向空调室内机200或水热交换室内机400移动。
接着,流入到上述室外机100内部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124及储液罐132后,再次流入到压缩机120、120’内部而得到压缩。
以下,对在根据本发明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中对加热源的输出进行控制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的控制结构图;图13是表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中与由高压传感器检测出的当前压力对应的加热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上述系统包括:控制部820,其根据由上述高压传感器126检测出的制冷剂的当前压力,调节上述加热源764的输出;输入部850,其用于输入与上述系统的运转相关的信号;环流驱动部830,其用于上述制冷剂和水的环流;和存储器部840,其存储上述控制部820的控制所需的信息。上述环流驱动部830是指为了使上述制冷剂和水进行环流而设置的压缩机120、120’及泵460、540、770。即,上述环流驱动部830的工作停止与上述系统的运转停止相同。
其中,上述高压传感器126、输入部850、存储器部840、加热源764及环流工作部830与上述控制部820进行电连接,以能传送控制信号。
此外,上述加热源764进行工作以对上述制冷剂加热而使其蒸发。并且,上述加热源764的输出可根据上述制冷剂的压力而进行调节。
例如,当开始执行上述系统的制冷剂循环时(S11),由上述高压传感器126可检测出从上述压缩机120、120’排出的制冷剂的当前压力(S12)。此时,从上述压缩机120、120’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也可称为高压。
此外,控制部820判断上述被检测出的当前压力是否为预先设定的目标压力以上(S13)。若上述当前压力不是上述目标压力以上的情况下,上述加热源764进行工作(S14)。
接着,由上述高压传感器126再次检测上述制冷剂的压力(S15)。并且,上述控制部820再次判断上述被再次检测出的当前压力是否为目标压力以上(S16)。若上述当前压力不是上述目标压力以上的情况下,由上述高压传感器126再次检测上述制冷剂的压力,若上述当前压力是上述目标压力以上的情况下,上述加热源764的工作被停止(S17)。
此外,除了通过上述输入部830输入上述系统的空调工作停止信号的情况,再次反复执行最初由上述高压传感器126检测上述制冷剂的压力的步骤以下的过程(S18)。输入上述系统运转停止信号的情况下,上述系统运转被停止。即,上述环流驱动部830的工作被全部停止。
只是,上述目标高压可由设置人员或用户预先设定,但也可根据热水供给负荷、室内制热负荷、室内制冷负荷自动计算而进行设定。此时,上述热水供给负荷是指参照用户所需的热水的量或温度等而定量化的值,上述室内制热负荷及室内制冷负荷是指将为了保持室内舒适的环境而所需的制热及制冷能力进行定量化的值。
例如,在需要更多量的热水或更高温度的热水的情况下,意味着上述热水供给负荷变得更大,因此上述目标高压可被计算为更大的值。此外,在为使室内达到作为目标的舒适的条件而需要更多热量的吸收或排放的情况下,其等同于上述室内制热负荷及室内制冷负荷变大,因此上述目标高压可被计算为更大的值。
并且,上述加热源764的输出可被控制为和由上述高压传感器126检测出的制冷剂的压力与目标压力之差成比例。此时,上述加热源764的输出是指由上述加热源764产生的热量。即,上述当前压力与目标压力之差越大,上述加热源764的输出将会更强。由此,在上述当前压力未能达到目标压力的情况下,上述当前压力达到上述目标压力的时间将进而缩短。即,上述系统将可提供更加迅速达到作为目标的能力。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构成为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5与室外机100进行连接,但只要是可加热在制冷剂回路中流动的制冷剂的范围,也可如图14所示地与分配器300进行连接。只是,此时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设在上述分配器300内部,并可选择性地分离而结合于上述加热装置700上。

Claims (8)

1.一种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外机,其具有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使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使制冷剂膨胀的减压装置;
水热交换室内机,其与上述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及减压装置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该水热交换室内机包括从上述制冷剂接收热量来对水进行加热的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
热水供给部,其使通过上述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的水进行环流以供给热水;
制热部,其使通过上述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的水进行环流以对室内进行制热;
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其设在上述室外机上,其连接于上述制冷剂回路上的一侧,以由在其内部流动的水加热上述制冷剂;
加热装置,其连接于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上,用于加热流入到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的水;和
制冷剂加热用管,其用于连接上述制冷剂回路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装置包括:
水泵,其使上述水进行强制流动;
水加热单元,其用于加热上述水;和
加热箱,其用于储存由上述加热部加热了的水,
其中,上述水加热单元包括:
水加热部,其用于引导上述水的流动;和
加热源,其产生用于加热在上述水加热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相当于上述压缩机的排出侧的上述制冷剂回路上具有压力传感器,
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小于目标压力的情况下,上述加热源将进行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相当于上述压缩机的排出侧的上述制冷剂回路上具有压力传感器,
由上述加热源产生的热量和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与目标压力之差成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冷剂加热用管在上述制冷剂回路上包括:
第一制冷剂管,其将在上述第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及减压装置之间流动的制冷剂中的至少一部分向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引导;
第二制冷剂管,其将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及压缩机之间流动的制冷剂中的至少一部分向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引导;
第三制冷剂管,其将从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排出的制冷剂向上述压缩机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相当于上述第二制冷剂管和第三制冷剂管之间的上述制冷剂回路上,具有用于切断从上述室外热交换器朝向压缩机的制冷剂流动的止回阀,
在上述第三制冷剂管上,具有用于切断从上述制冷剂回路朝向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动的止回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除霜模式运转或是闲置后制热模式运转时,通过上述水热交换室内机的制冷剂的朝向上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流动被切断,通过上述水热交换室内机的制冷剂全部向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流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除霜模式运转或是闲置后制热模式运转时,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通过上述室外热交换器后,向上述第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流入。
CN2010101248665A 2009-02-26 2010-02-26 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89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16266 2009-02-26
KR1020090016266A KR101045435B1 (ko) 2009-02-26 2009-02-26 냉매사이클 연동 물 순환 시스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8969A CN101818969A (zh) 2010-09-01
CN101818969B true CN101818969B (zh) 2012-07-04

Family

ID=42244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486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8969B (zh) 2009-02-26 2010-02-26 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224188B1 (zh)
KR (1) KR101045435B1 (zh)
CN (1) CN1018189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16622A1 (de) * 2011-10-20 2013-04-25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Wärmepumpe
ITMI20120500A1 (it) * 2012-03-28 2013-09-29 Argoclima S P A Apparecchiatura per il riscaldamento di acqua sanitaria contenuta in un boiler a partire da una unita' di condizionamento
JP6129520B2 (ja) * 2012-11-16 2017-05-1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マルチ型空気調和機及びマルチ型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CN105051468A (zh) * 2012-12-10 2015-11-11 莱内姆系统有限公司 热泵能量供应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4374115A (zh) 2013-08-14 2015-02-25 开利公司 热泵系统、热泵机组及热泵系统的多功能模式控制方法
JP6271316B2 (ja) * 2014-03-27 2018-01-31 荏原冷熱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熱源装置
WO2017141149A1 (en) * 2016-02-16 2017-08-24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Methods and systems of cooling process plant water
CN106123179A (zh) * 2016-08-17 2016-11-16 北京丰联奥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空气制冷系统
CN107062670B (zh) * 2017-04-14 2022-06-14 江苏天舒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道可变容量换热器
CN115751721B (zh) * 2022-11-10 2023-07-28 浙江大冲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热源供应的池水加热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29115Y (zh) * 2002-03-15 2003-01-01 沙成军 太阳能热泵冷暖空调器
CN2906485Y (zh) * 2006-04-30 2007-05-30 王全龄 太阳能辅助加热式热泵空调器
CN101025313A (zh) * 2007-03-30 2007-08-29 东南大学 多功能地源热泵辐射空调及热水系统
CN201028784Y (zh) * 2007-02-03 2008-02-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即热和蓄热功能相结合的热泵热水系统
CN201177342Y (zh) * 2008-02-19 2009-01-07 东南大学 地板辐射供冷暖的综合热泵热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57364A (en) * 1978-06-01 1979-1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ir conditioner
US4308042A (en) * 1980-04-11 1981-12-29 Atlantic Richfield Company Heat pump with freeze-up prevention
US4553401A (en) * 1982-03-05 1985-11-19 Fisher Ralph H Reversible cycle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US5239838A (en) * 1991-09-19 1993-08-31 Tressler Steven N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having auxiliary heating loop
US5320166A (en) * 1993-01-06 1994-06-14 Consolidated Natural Gas Service Company, Inc. Heat pump system with refrigerant isolation and heat storage
JP3326322B2 (ja) * 1996-02-09 2002-09-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ならびにこの空気調和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02257395A (ja) * 2001-03-01 2002-09-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KR100533006B1 (ko) * 2003-04-19 2005-12-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가정용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 에어컨
JP2004353903A (ja) * 2003-05-28 2004-12-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KR101198561B1 (ko) * 2006-12-08 2012-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지열을 이용한 공기조화기
KR101329509B1 (ko) * 2008-08-04 2013-1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히트펌프 연동 온수 순환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29115Y (zh) * 2002-03-15 2003-01-01 沙成军 太阳能热泵冷暖空调器
CN2906485Y (zh) * 2006-04-30 2007-05-30 王全龄 太阳能辅助加热式热泵空调器
CN201028784Y (zh) * 2007-02-03 2008-02-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即热和蓄热功能相结合的热泵热水系统
CN101025313A (zh) * 2007-03-30 2007-08-29 东南大学 多功能地源热泵辐射空调及热水系统
CN201177342Y (zh) * 2008-02-19 2009-01-07 东南大学 地板辐射供冷暖的综合热泵热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97365A (ko) 2010-09-03
EP2224188B1 (en) 2017-09-20
CN101818969A (zh) 2010-09-01
KR101045435B1 (ko) 2011-06-30
EP2224188A3 (en) 2015-11-04
EP2224188A2 (en) 201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8969B (zh) 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环流系统
CN101852457B (zh) 热泵式联动热水循环系统
CN104813121B (zh) 空调供热水复合系统
CN102365510B (zh) 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
CN102472535B (zh) 空调供热水系统以及热泵单元
CN101900455B (zh) 制冷装置
CN103229006B (zh) 供热水空调复合装置
CN102844630B (zh) 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
KR101175385B1 (ko) 지열을 이용한 공기조화기
CN102326040B (zh) 热泵系统
CN102753900B (zh) 空调装置
CN102472537B (zh) 空气调节热水供给系统
CN102734972A (zh) 冷冻装置
CN102762932B (zh) 空调装置
CN102597661B (zh) 空调装置
CN101818968B (zh) 与制冷剂循环联动的水循环系统
CN102788447A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饮水机
CN103097832B (zh) 空气调节装置
EP0168169B1 (en) Twin reservoir heat transfer circuit
CN203893283U (zh) 循环加温装置
KR101205679B1 (ko) 지열을 이용한 공기조화기의 급탕장치
CN221172410U (zh) 空调设备
KR101570534B1 (ko) 냉매사이클 연동 물 순환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KR20100108808A (ko) 히트펌프 연동 온수 순환 시스템
CN105466065A (zh) 空气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