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8578A - 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8578A
CN101818578A CN 201010135696 CN201010135696A CN101818578A CN 101818578 A CN101818578 A CN 101818578A CN 201010135696 CN201010135696 CN 201010135696 CN 201010135696 A CN201010135696 A CN 201010135696A CN 101818578 A CN101818578 A CN 101818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house
disaster
angle steel
strengthen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356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8578B (zh
Inventor
葛学礼
李东彬
朱立新
徐福泉
于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B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B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B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B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356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18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18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8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8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85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该防灾加固方法包括:在房屋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至少一道角钢带;使用多个穿墙螺栓将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墙体上内外两侧的角钢带连接固定以使得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角钢带将所述墙体夹紧。本发明具有加强整个墙体间的牢固性,使房屋的水平荷载承受能力增强,从而防止墙体因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破坏倒塌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对未防灾设防或已进行防灾设防但达不到设防标准的建筑物进行加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是地震、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实践表明,我国自然灾害的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和乡镇。砖砌房屋通常用粘土泥浆砖砌墙体或砖柱承重,是目前我国村镇中采用最普遍的结构型式。这类房屋按屋盖的形状又可分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和有屋架的坡顶房屋。其中,屋盖系统主要包含木屋架、木梁、木垫板、檩条、椽条等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
由于上述砖砌房屋在墙体砌筑的砂浆强度低,造成整个墙体抗剪能力差;又由于该砖砌房屋未作任何防灾措施,使得现有砖砌房屋的墙体在遭遇到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袭击时,墙体特别容易破坏倒塌;现有砖砌房屋的屋盖系统大多采用木结构形式,由于屋盖系统各节点处连接不牢固,屋盖也特别容易损坏或塌落,从而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现有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用以加强房屋的整体性和墙体的牢固性,使房屋的水平荷载承受能力增强,从而防止墙体因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破坏倒塌,减少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该防灾加固方法包括:
S01、在砖砌房屋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至少一道角钢带;
S02、使用多个穿墙螺栓穿过所述墙体将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角钢带连接固定以使得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角钢带将所述墙体夹紧。
作为优选,在步骤S02之后,该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
S03、在所述墙体内外两侧分别涂抹一层水泥砂浆。
作为优选,所述S01步骤包括:在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一道角钢带。
作为优选,所述S01步骤还包括:在大致位于1/2墙体高度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一道角钢带或者在位于檐口高度和地面之间的墙体内外侧分别对称地设置间距大致相等的多道角钢带。
作为优选,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在墙体顶部的檩条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之间对称地设置两条斜撑角钢,所述两条斜撑角钢的一端通过穿过所述檩条的螺栓固定在所述檩条上,另一端固定在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上。
作为优选,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使用扒钉连接位于墙体顶部的木垫板(或称为木圈梁)和墙体顶部的檩条(或称为龙骨)。
作为优选,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且屋盖系统中存在布置方向垂直的两个檩条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使用扁钢连接所述两个檩条布置方向垂直的屋盖系统。
作为优选,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有屋架的坡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采用墙揽将山尖墙与屋盖系统的杆件连接牢固,其中,所述墙揽由角铁、梭形铁件或木条制成。
作为优选,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有屋架的坡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在两榀屋架之间用竖向剪刀撑拉接牢固。
作为优选,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有屋架的坡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采用木夹板和螺栓连接屋架或木梁上的对接檩条,当所述檩条端部采用燕尾榫时采用扒钉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通过在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至少一道角钢带,增强了墙体水平荷载承受能力,及通过在墙体内外两侧涂抹一层水泥砂浆来增强墙体的抗剪能力,从而防止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墙体外闪倒塌;并且由于本发明通过采用角钢斜撑、扒钉、扁钢、木夹板与螺栓、墙揽等加强了整个屋盖系统的整体性和节点间的连接强度,增强了房屋整体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的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采用所述的防灾加固方法加固后房屋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述的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采用所述的防灾加固方法加固后的房屋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述的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采用所述的防灾加固方法加固后的房屋的左视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述的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采用所述的防灾加固方法加固后的房屋的右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托住斜撑角钢的角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斜撑角钢连接檩条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斜撑角钢连接檩条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扁钢连接存在两个檩条布置方向垂直的屋盖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沿A-A’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角铁墙揽将山尖墙与屋盖系统杆件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防灾加固方法包括:
S01、在砖砌房屋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至少一道角钢带;
本步骤中,所述角钢带为一道时,该角钢带最好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檐口高度的墙体的内外两侧上,以便能更好地增强木构架与墙体之间的拉接,增强墙体的抗灾能力。当然,该角钢带也可设置在位于大致1/2墙体高度的墙体内外两侧。当所述角钢带为两道时,其中一道角钢带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檐口高度的墙体内外两侧,另外一道角钢带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位于檐口高度和地面之间的大致1/2墙体高度处。当角钢带为三道以上时,其中一道角钢带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檐口高度的墙体的内外两侧处,则其它的角钢带大致均匀(间距大致相等)地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位于檐口高度和地面之间的墙体的内外两侧。本实施例中,所述角钢带道数的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房屋檐口高度进行自由选择。
S02、使用多个穿墙螺栓穿过所述墙体将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角钢带连接固定以使得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角钢带将所述墙体夹紧。
本实施例中,上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可以包括:
S03、在所述墙体内外两侧分别涂抹一层强度不低于M5的水泥砂浆。
本步骤中,通过在墙体内外两侧分别涂抹一层水泥砂浆,可以有效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其中,为了使墙体的抗剪能力增强最好使用高强度的水泥砂浆,例如该水泥砂浆的强度可以为M5、M10(《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21097)作此规定,与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相一致。铁路砌体工程中所用的砂浆强度等级要求:主体工程不得小于M10,一般工程不得小于M5),砂浆面层厚度可以为25mm。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房屋结构特征及所处的地震烈度区等情况来选择实际需要的水泥砂浆强度及砂浆面层的厚度。
下面以所述的砖砌房屋为有屋架的坡顶房屋,该坡顶房屋的房间数为两间,且对该坡顶房屋加设的角钢带道数是两道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至图5分别是该坡顶房屋在使用上述防灾加固方法(包括在墙体设置角钢带和涂抹水泥砂浆)加固后的示意图,为了能更好地示出角钢带所处的位置,在图2至图5中将需要省略的角钢带示意出来。首先,在坡顶房屋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了两道角钢带11,其中包括在檐口高度的墙体的内外两侧上设置的一道角钢带;然后,使用多个穿墙螺栓12穿过墙体将所述两道角钢带11固定,以使得墙体内外两侧的角钢带11能够将墙体加紧,从而有效地防止该坡顶房屋墙体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开裂倒塌。
为了加强砖砌房屋的屋盖系统各构件之间,及所述屋盖系统与木构架之间的连接,使该房屋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本发明实施例还给出以下几种加固屋盖系统各构件之间连接的方法及屋盖系统与木构架之间的连接方法。
下面给出实现对无屋架的平顶房屋的屋盖系统各构件之间,及屋盖系统与木构架之间进行防灾加固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用扒钉连接位于墙体顶部的木垫板和墙体顶部的檩条。
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在墙体顶部的檩条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之间对称地设置两条斜撑角钢,该两条斜撑角钢的一端通过穿过檩条的螺栓固定在檩条上,另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上。其中,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托住斜撑角钢的角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斜撑角钢连接檩条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斜撑角钢连接檩条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至图8所示,在墙体顶部的檩条13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之间对称地设置两条斜撑角钢14,该两条斜撑角钢14的一端通过穿过檩条13的螺栓15固定在檩条13上,另一端固定在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上。其中,所述两条斜撑角钢14的另一端可通过角钢16与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焊接在一起。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扁钢连接存在两个檩条布置方向垂直的屋盖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沿A-A’的剖视示意图。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屋盖系统中存在布置方向垂直的两个檩条18、19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使用扁钢17(或钢板)连接所述两个檩条18、19布置方向垂直的屋盖系统。即在屋盖系统顶部加设扁钢17,并使用螺栓将扁钢17与檩条18、19分别固定。
下面给出对有屋架的坡顶房屋的屋盖系统的各构架之间,及屋盖系统与木构架之间进行防灾加固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该防灾加固方法还可为:采用墙揽将山尖墙与屋盖系统的杆件之间连接牢固,以防止山尖墙外闪倒塌,所述墙揽可以采用角铁、梭形铁件或木条等制成。如图11所示,角铁墙揽20通过一头为扁形的螺栓21与檩条13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该防灾加固方法还可为:在两榀屋架之间使用竖向剪刀撑对屋架进行拉接牢固。
本实施例中,该防灾加固方法还可为:采用木夹板和螺栓连接屋架或木梁上对接檩条,当所述檩条端部采用燕尾榫时采用扒钉连接屋架或木梁上对接檩条。
下面采用振动台试验对图2至图5中所述的加固后的砖砌房屋模型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验证,即采用了角钢带、剪刀撑、墙揽、扒钉等抗震加固手段,加强了房屋结构的整体性和屋盖系统各构件之间的连接,提高该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抗震能力。例如,如图2至图5中所述的砖砌房屋,在不采取任何加固方法时,7度地震(地面峰值加速度0.10g)即可对此类房屋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而经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固方法进行加固后该砖砌房屋在地面峰值加速度为0.40g(相当于9度地震)时仍能处于基本完好状态,仅墙体门窗洞口角部出现了为数不多的细小裂缝。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抗震加固方法对墙体具有很好的约束能力和抗剪能力,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防灾加固方法包括:
S01、在砖砌房屋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至少一道角钢带;
S02、使用多个穿墙螺栓穿过所述墙体将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角钢带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02之后,该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
S03、在所述墙体内外两侧分别涂抹一层强度不低于M5的水泥砂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1步骤包括:在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一道角钢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1步骤还包括:在位于1/2墙体高度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一道角钢带,或者在位于檐口高度和地面之间的墙体内外侧分别对称地设置间距相等的多道角钢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在墙体顶部的檩条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之间对称地设置两条斜撑角钢,所述两条斜撑角钢的一端通过穿过所述檩条的螺栓固定在所述檩条上,另一端固定在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使用扒钉连接位于墙体顶部的木垫板和墙体顶部的檩条。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且屋盖系统中存在布置方向垂直的两个檩条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使用扁钢连接所述两个檩条布置方向垂直的屋盖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有屋架的坡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采用墙揽将山尖墙与屋盖系统的杆件连接牢固,其中,所述墙揽由角铁、梭形铁件或木条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有屋架的坡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在两榀屋架之间用竖向剪刀撑拉接牢固。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有屋架的坡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采用木夹板和螺栓连接屋架或木梁上的对接檩条,当所述檩条端部采用燕尾榫时采用扒钉连接。
CN2010101356960A 2010-03-26 2010-03-26 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8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56960A CN101818578B (zh) 2010-03-26 2010-03-26 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56960A CN101818578B (zh) 2010-03-26 2010-03-26 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8578A true CN101818578A (zh) 2010-09-01
CN101818578B CN101818578B (zh) 2012-02-01

Family

ID=42653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569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8578B (zh) 2010-03-26 2010-03-26 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1857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3080A (zh) * 2010-11-24 2011-04-06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旧砌体建筑抗震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CN102936966A (zh) * 2012-11-15 2013-02-20 北京筑福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单层硬山搁檩砌体住宅的钢架护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15165A (en) * 1972-02-09 1975-11-26 Pynford Ltd Lintel
CN2139966Y (zh) * 1992-09-17 1993-08-11 张德正 砖砌房屋墙体加固构件
CN101672108A (zh) * 2009-09-27 2010-03-17 东南大学 钢板-砌体组合受力建筑构件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15165A (en) * 1972-02-09 1975-11-26 Pynford Ltd Lintel
CN2139966Y (zh) * 1992-09-17 1993-08-11 张德正 砖砌房屋墙体加固构件
CN101672108A (zh) * 2009-09-27 2010-03-17 东南大学 钢板-砌体组合受力建筑构件及其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福建建筑》 20071231 徐龙 浅谈多层砖混结构住宅的抗震加固改造工作 37-39 第106卷, 第4期 *
《福建建设科技》 20100325 鄢仁辉 砌体结构校舍抗震加固设计 17-19 , 第2期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1231 王瑞平 浅谈旧房加层改造工程的墙体加固 285-286 第16卷, 第14期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3080A (zh) * 2010-11-24 2011-04-06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旧砌体建筑抗震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CN102003080B (zh) * 2010-11-24 2012-08-29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既有砌体建筑外套预制结构抗震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CN102936966A (zh) * 2012-11-15 2013-02-20 北京筑福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单层硬山搁檩砌体住宅的钢架护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8578B (zh) 201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rosch et al. Retrofit of non-ductile moment-resisting frames using precast infill wall panels
CN204753896U (zh) 一种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体系
Buchanan et al. Performance of houses during the Christchurch earthquake of 22 February 2011
CN105926764B (zh) 一种工业化预加工再生式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BR112020004715A2 (pt) sistema de edificação modular rapidamente implantável
CN104963432A (zh) 一种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体系
CN108978949A (zh) 钢框架外挂填充墙结构体系、装配式填充墙板及施工方法
Saatcioglu et al. Performan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during the 27 February 2010 Maule (Chile) earthquake
CN107447901A (zh) 抗震预制楼板及楼板抗震拼接结构
CN110042928A (zh) 模块化拼装房屋及其施工方法
CN104947684A (zh) 一种基于装配式可回收工艺土钉墙支护的施工方法
CN101832032A (zh) 对木构架生土围护墙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
CN206503251U (zh) 固定模板及保温防火与结构施工一体化复合外墙体
CN101818578B (zh) 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
CN107762161A (zh) 一种节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及安装方法
CN105113642B (zh) 一种钢结构节点构件
CN108661196A (zh)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摇摆钢-木组合结构及方法
CN104947662A (zh) 一种基于装配式可回收工艺的土钉墙支护体系
CN208329247U (zh)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摇摆钢-木组合结构
CN115059307B (zh) 一种装配式抗震建筑的施工方法
CN109881799A (zh) 一种超低能耗钢结构保温建筑体系
CN210217207U (zh) 一种传统木结构中砖砌体填充墙平面外加固装置
CN204940530U (zh) 一种减震式钢结构节点构件
CN211473496U (zh) 砖混结构房屋的加固结构
CN105735155A (zh) 一种桥梁中跨下垂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3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