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7403B - 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 - Google Patents

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7403B
CN101817403B CN2010101655591A CN201010165559A CN101817403B CN 101817403 B CN101817403 B CN 101817403B CN 2010101655591 A CN2010101655591 A CN 2010101655591A CN 201010165559 A CN201010165559 A CN 201010165559A CN 101817403 B CN101817403 B CN 1018174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ck box
switch
soft bag
sealed sof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55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7403A (zh
Inventor
廖大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16555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17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17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7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7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74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涉及飞机、轮船的黑匣子落入水中后能浮漂于水面的技术。黑匣子位于密封软袋之中,或黑匣子与密封软袋用软绳或钢性物相连接,密封软袋内装有可变为气体的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密封软袋内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状态最大体积的可排水重量,大于整个可漂浮黑匣子全部组成物的重量之和。优点:在无事故可漂浮黑匣子体积很小,有事故可成气球体浮于水面,易被发现,不用下深打涝,海上收回黑匣子成为非常容易的事情,大大节约了收回黑匣子的时间和费用。

Description

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黑匣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飞机、轮船的黑匣子落入水中后能浮漂于水面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在飞机、轮船出事故后,若黑匣子落入海之中,即使用电子仪器能测到黑匣子位置,潜水员也很难打捞到黑匣子。特别是黑匣子落入3000米以上的深海之中,潜水员和机器人都无法打捞到黑匣子。即使落入浅海,打捞回黑匣子费时、费力,费资金。
中国02236272.X《飞机黑匣子定位的浮漂》公开了一种飞机黑匣子落入水中的指示位置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飞机黑匣子定位的浮漂,包括黑匣子,其特征是在所述黑匣子的一个面上套有一具有防火能力形似黑匣子形状的石棉罩,在所述石棉罩与所述黑匣子形成的空腔内有一经过干燥处理及用阻燃剂处理的木板,木板与所述黑匣子之间放置有具有高强度及防火能力的线卷,所述线卷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固定在黑匣子上。该专利是用木板作浮漂,用线连接浮漂木板与黑匣子。缺点是连接如果断了,浮漂木板就失去指示作用。而要使木板克服黑匣子重量而浮于水面要很大的木板,占用大量飞机上宝贵的体积,并且所需要的木板太大而难与事故飞机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无事故的正常状态体积很小,在飞机、轮船有事故时,黑匣子脱离飞机、轮船后,黑匣子以带气囊即密封软袋方式浮于水面的可漂浮黑匣子。
本发明的构思是:主要用可变为气体的固体或液体、或压缩气体放在密封软袋即气囊中,并给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不同于空气、海水环境的特有环境条件,在特有环境条件中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为固体或液体、或压缩气体;而飞机、轮船有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在空气、海水环境条件下,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失去特有环境条件,变为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使密封软袋即气囊膨胀体积变大产生浮力,把可漂浮黑匣子浮出水面。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种、气囊内装有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结构的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包括现有飞机、轮船的黑匣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密封软袋2,黑匣子1位于密封软袋2之中,或黑匣子1与密封软袋2用软绳3或钢性物相连接,密封软袋2内装有可变为气体的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密封软袋2内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状态最大体积的可排水重量,大于整个可漂浮黑匣子全部组成物的重量之和。密封软袋2内装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是用于黑匣子1脱离飞机后,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充满密封软袋2也就是气囊袋,用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的密封软袋2产生的浮力把黑匣子1漂浮于水面、海面,而不再需要下深海底去打涝黑匣子。在具体设计上,要考虑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的密封软袋2产生的浮力要大于整个可漂浮黑匣子的总重量,也就是浮力要大于黑匣子1、密封软袋2、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软绳3或钢性物等一切与黑匣子1一起漂浮于水面的物质重量之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在正常时为固体或液体或压缩气体状态,正常时为维持固体或液体或压缩气体状态,应将可漂浮黑匣子放置于低温或高压等不同于在空气和海水的特殊环境中,当飞机有事故时,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脱离飞机就脱离了低温或高压等特殊环境,在空气和海水的非特殊环境中,可气化物从固体或液体变为气体,或压缩气体变为低密度气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的体积大大增加,使正常时为体积很小的密封软袋2变为体积很大的气球体,当落入海中后,气球体的密封软袋2使整个可漂浮黑匣子能浮出水面。
第二种、应急时能向密封软袋内充入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结构的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包括黑匣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密封软袋2,黑匣子1位于密封软袋2之中,或黑匣子1与密封软袋2用软绳3或钢性物相连接;还包括储存容器7,密封软袋2与装有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的储存容器7以导管9相通,导管9上设有紧急阀门8;另还设有切断或分离紧急阀门8到储存容器7之间导管9段的装置;密封软袋2内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状态最大体积的可排水重量,大于整个可漂浮黑匣子全部组成物的重量之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在正常时为固体、液体、或压缩气体状态。比上述的第一种可漂浮黑匣子,本第二种可漂浮黑匣子增加了可分离的装有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的储存容器7等装置,储存容器7一般用于储存液体或压缩气体这些流动性好的材料,储存容器7特别适用于储存密封软袋2不方便储存的高压缩气体。正常时储存容器7使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维持固体、液体、或压缩气体状态。当飞机有事故时紧急阀门8打开,储存容器7中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经过导管9迅速进入密封软袋2内。当需要量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全部进入密封软袋2后,紧急阀门8关闭,切断或分离紧急阀门8到储存容器7之间导管9段,密封软袋2与储存容器7被切断或分离。密封软袋2中的固体、液体、或压缩气体这些小体积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变为大量体积的气体或低密度气体,密封软袋2变为体积很大的气球体,当落入海中后,气球体的密封软袋2使整个可漂浮黑匣子能浮出水面。紧急阀门8和切断或分离导管9的装置可设计成人为控制或自动控制。
正常状态对可漂浮黑匣子内供电需要的设计: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可漂浮黑匣子的密封软袋2如果是用绝缘材料,则黑匣子1无法获得外源性电源。为使黑匣子1能获得外源性电源,在密封软袋2的局部设有导电小块12,导电小块12与密封软袋2内的黑匣子1接触或以电线相连。并且,如果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变为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的过程的有关装置、开关、传感器等需要电能,导电小块12也可为该密封软袋2内的有关装置、开关、传感器等提供导电通道。
密封软袋2最好是防火软质材料制成。密封软袋2用软质材料的目的在于在正常状态可把密封软袋2折叠放置少占用飞机的体积,在有事故后又能充气成为气球体产生浮力。
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可直接放在密封软袋2中,如有两种或多种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则要用容器分装的放在密封软袋2中,在需要混合时才打容器将其混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膨胀密封软袋2。其结构为:密封软袋2中还设有可开启容器5,两种或多种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被分别隔离放置在不同的可开启容器5之中,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分别设有开关6,或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都用同一个开关6;该开关6是受温度控制的开关,或该开关6是受静态压强控制的开关,或该开关6是电磁力控制的开关,或该开关6是振动力控制的开关,或该开关6是湿度控制的开关15。各种开关6在受到应产生大量气体膨胀密封软袋2的信息刺激后,分别从两个或多个可开启容器5中放出不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通过化学反应或点燃产生大量气体膨胀密封软袋2,用膨胀的密封软袋2可把密封软袋2和黑匣子1浮在水面。
湿度控制的开关15至少包括开关阀16和湿度传感器17;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分别设有开关阀16,或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都用同一个开关阀16;湿度传感器17的全部或一部分位于密封软袋2的外面,湿度传感器17与开关阀16连接,并控制开关阀16。湿度控制的开关15是一种最适合密封软袋2落入水中后,打开可开启容器5的开关。几种具体可漂浮黑匣子的技术方案;
一、发生化学反应,仿灭火器原理,多个可开启容器有条件打开的可漂浮黑匣子:
密封软袋2中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是两种或多种固体或液体或压缩气体物质,两种或多种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被分别隔离放置在不同的可开启容器5之中,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分别设有开关6,或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都用同一个开关6;该开关6是受温度控制的开关,或该开关6是受静态压强控制的开关,或该开关6是电磁力控制的开关,或该开关6是振动力控制的开关,或该开关6是湿度控制的开关15;
湿度控制的开关15至少包括开关阀16和湿度传感器17;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分别设有开关阀16,或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都用同一个开关阀16;湿度传感器17的全部或一部分位于密封软袋2的外面,湿度传感器17与开关阀16连接,并控制开关阀16。
可开启容器5可以是软袋容器或硬性的容器,可开启容器5的开关6是一种自控制的开关,自控制的因素应是能表示密封软袋2在飞机内正常状态与密封软袋2离开飞机后环境产生变化的因素,如温度、压强、电磁力、振动、有无水浸泡等。在飞机正常状态,自控制的因素一般为低温,高压,有电磁力,无振动、无水浸泡环境使开关6处于密封状态。密封软袋2离开飞机后为常温,常压,无电磁力,有振动、有水浸泡环境作为使开关6打开的条件因素。飞机有事故后或密封软袋2已离开飞机,两个或多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关6都被打开,两种或多种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如干粉灭火器的两种固体或液体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原理一样,使折叠的小体积密封软袋2变为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的大体积的气球体产生浮力,成为可漂浮黑匣子。
上述各种温度,压强,电磁力,振动,湿度控制开关的具体结构或控制参考参数如下,但不限止于下面提供的参数,只要可漂浮黑匣子在空气中、或在海水中获得的环境条件参数与飞机在正常状态提供的环境条件参数的区别值,都可以作为该可开启容器5开关6的开关控制参数。
1、低温的温控开关:所述受温度控制的开关6在低于或等于-10.0℃状态为密封关闭状态,在飞机正常时,飞机为可漂浮黑匣子提供低于或等于-10.0℃环境。飞机出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离开飞机,在海面、水面高于-10.0℃状态,开关6为导通开启状态,两个或多个可开启容器5中的不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都进入密封软袋2中混合,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使密封软袋2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成为气球体产生浮力。
2、高温的温控开关:或所述高温的温控开关6在高于50.0℃(>50.0摄氏度)状态为密封关闭状态,在飞机正常时,飞机为可漂浮黑匣子提供低于或等于高于50.0℃环境。飞机出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离开飞机,在海面、水面低于或等于50.0℃(≤50.0摄氏度)状态,开关6为导通开启状态,两个或多个可开启容器5中的不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都进入密封软袋2中混合,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使密封软袋2成为气球体产生浮力。
3、高压控制开关:所述受静态压强控制的开关6在大于1.5个大气压状态时为密封关闭状态,在飞机正常时,飞机为可漂浮黑匣子提供大于1.5个大气压高压环境。飞机出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离开飞机,在海面、水面小于或等于1.5个大气压,开关6为导通开启状态,两个或多个可开启容器5中的不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都进入密封软袋2中混合,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使密封软袋2成为气球体产生浮力。利用在飞机中和离开飞机两种环境,可漂浮黑匣子受到的压强差作为可开启容器5的开关6控制要素是本开关的技术要点,为此还可将飞机正常时,提供大于5.0-3.0个大气压高压环境,当飞机出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离开飞机快速进入海面、水面后,只要在小于3.0个大气压压强的水中环境,可开启容器5的开关6都可以打开放出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进入密封软袋2。
4、电磁力控制开关:所述电磁力控制的开关6带有两块或多块可受磁力吸引的金属片;就是可开启容器5的开关6用两块或多块可受磁力吸引的金属片密封开口。在飞机正常时,飞机对可漂浮黑匣子用电磁铁将两块或多块可受磁力吸引的金属片吸引密封。飞机出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离开飞机,在海面、水面没有电磁铁吸引金属片,两块或多块块金属片分离,开关6为导通开启状态,两个或多个可开启容器5中的不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都进入密封软袋2中混合,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使密封软袋2成为气球体产生浮力。
5、振动力控制开关:所述振动力控制的开关6是黑匣子1受到30公斤以上振动力才能导通开启的开关,黑匣子1受到30公斤以下振动力是保持密封关闭状态的开关。在飞机正常时,飞机振动不会高于30公斤振动力,飞机出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离开飞机落入海中、水中的瞬时,都能产生大于30公斤振动力使开关6为导通开启状态,两个或多个可开启容器5中的不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都进入密封软袋2中混合,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使密封软袋2成为气球体产生浮力。本振动力控制开关还可根据飞机具体的最大振动力范围作为开关6密闭状态的参数,而用大于飞机正常最大振动力范围参数作为打开开关6的振动力参数。控制开关6的参数不限止于30公斤振动力,可根据不同飞机正常振动力量另行确定振动力控制开关6的参数。
6、湿度控制的开关;湿度控制的开关15是以有水或无水浸泡湿度控制的开关15作为控制参数,当在湿度传感器17处于无水浸泡状态时,飞机是处于正常状态,湿度传感器17使开关阀16为密封关闭状态。而当飞机发生事故,可漂浮黑匣子已落入水中((如海水中)),密封软袋2外面的湿度传感器17处于被有水浸泡状态时,湿度传感器17发出指今使开关阀16为导通开启状态,两个或多个可开启容器5中的不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都进入密封软袋2中混合,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使密封软袋2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成为气球体产生浮力。
发生化学反应,仿灭火器原理的可漂浮黑匣子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材料: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为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盛放在两个可开启容器5内,密封软袋2还可放一些发泡剂,如甘草或皂角等。在飞机正常时,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物质互不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飞机出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离开飞机落入海中、水中后,这两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关6都打开,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都进入密封软袋2混合,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密封软袋2成为气球体产生浮力。除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产生气体的组合外,其它两种或多种化学物反应前为固体或液体或压缩气体,反应后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的配合物,都可用于仿灭火器原理的可漂浮黑匣子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材料。
发生化学反应,仿灭火器原理,两个或多个可开启容器振动破碎打开的可漂浮黑匣子: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装在易损容器10之中,易损容器10和黑匣子1分别独立的位于密封软袋2之中。易损容器10是指在飞机正常时不易损坏,飞机出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被有意提供的很大振动力,或离开飞机落入海中、水中的瞬时,自然产生的很大振动力而使易损容器10破碎,易损容器10中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进入密封软袋2,两个或多个易损容器10中的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在密封软袋2中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使折叠的小体积密封软袋2变为气球体产生浮力。
二、不发生化学反应,利用温度、压强变化,使固体或液体或压缩气体变为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的可漂浮黑匣子:
(一)适合环境条件变化,物态发生变化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的参数选择:
1、用温度环境控制物态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是在低于或等于-10.0℃状态为固体或液体,而在高于-10.0℃状态为气体的随温度上升体积增加的物质。在飞机正常时,飞机为可漂浮黑匣子提供低于或等于-10.0℃环境,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为固体或液体,体积很小。飞机出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离开飞机,在海面、水面高于-10.0℃环境条件,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变为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使密封软袋2成为气球体产生浮力。本项温度控制物态的控制参数为-10.0℃,也可把-10.0℃变为-4℃到+3℃之间的某一数值。根据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的不间和海水温度的不同,还可用选择稍高于海水1-25℃温度作为物态变化的控制参数。
2、用压强环境控制物态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是在大于1.5个大气压状态时为固体或液体,在飞机正常时,飞机为可漂浮黑匣子提供大于1.5个大气压环境,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为固体或液体,体积很小。飞机出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离开飞机,在海面、水面小于或等于1.5个大气压状态时,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变为气体的随压强变小体积增加的物质。利用在飞机内和离开飞机两种环境的变化,可漂浮黑匣子受到的压强差作为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的物态变化参数,为防止可漂浮黑匣子掉入水中前,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还没有气化或没有完全气化,可漂浮黑匣子掉入水中后外部环境压强可能大于1.5个大气压,所以根据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的不同,在飞机正常时,飞机为可漂浮黑匣子提供大于5.0-3.0个大气压高压环境,当飞机出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离开飞机快速进入海面、水面后,只要在小于5.0-3.0个大气压压强的水环境中,固体或液体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都能变为气体。
(二)具体选择的各种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
1、随压强变小体积增加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是:优选惰性气体氮气、氩气、二氧化碳气体、空气的某一种。把这些气体的某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装在密封软袋2中,在飞机正常时,飞机为可漂浮黑匣子提供大于1.5个大气压环境,如提供5.0-3.0个大气压高压环境,使这些气体的体积变小。飞机出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离开飞机,在海面、水面小于或等于1.5个大气压状态时,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受到压强变小,体积大大增加,密封软袋2成为气球体产生浮力。其实理论上几乎所有的气体都有随压强变小体积增加的性质,如氢气、氧气等都可选用,但优选惰性气体更安全,对黑匣子没有损坏作用。
2、随温度上升和压强变小体积增加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是:优选惰性液化气体,如液态氮、液态氩、液态二氧化碳、液态氟里昂的某一种。把这些液化气体的某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装在密封软袋2中,在飞机正常时,飞机为可漂浮黑匣子提供该液化气体保持液态所需要的温度和压强。如液态氮的熔点-210℃;沸点-195.8℃;临界温度-147℃。液态氩的临界温度是:-122.29℃,当氩气温度大于-122.29℃,永远不可液化,只有在氩气温度小于其临界温度时,加于相应的压强才能液化。氟里昂化学性质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二氯二氟甲烷CCl2F2(F-12),二氯二氟甲烷在常温常压下为无气气体;二氯二氟甲烷熔点-158℃,沸点-29.8℃,密度1.486克/厘米-30℃。氨和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高于或接近室温,对这样的物质在常温下很容易压缩成液体。但氧、氮、氢、氦等的临界温度很低,其中氦气的临界温度为一268℃。要使这些气体液化,必须相应的要有一定的低温技术,以使能达到它们各自的临界温度,然后再用增大压强的方法使它液化。可见本发明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用氨和二氧化碳即容易实现又比较安全,由于氨有腐蚀性,则液态二氧化碳是本发明中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的最佳选用物质。
其它非惰性液化气体液态氧、液态氨、液态丙烷、液态丁烷、液化天然气理论上也可用于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但不如惰性液化气体安全。
总之,不发生化学反应,本发明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最选物质为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气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液态二氧化碳变为气体二氧化碳后,体积增加500.00倍左右,也就是在飞机上为可漂浮黑匣子提供-20℃和2.0个大气压的环境,可漂浮黑匣子的密封软袋2中装1.0升液态二氧化碳。在飞机出事故后,如可漂浮黑匣子落入水中,密封软袋2可变为50.00升左右的体积,密封软袋2可把其中装的50.00公斤左右重量的黑匣子用浮力托出水面。如果黑匣子只有50.0公斤重,则密封软袋2中只装0.1-0.2升液态二氧化碳就能使水中的可漂浮黑匣子浮出水面。但考虑到黑匣子落入海水中有一定深度,海水对气化二氧化碳有压力,则气化二氧化碳的气体体积的排水重量要大于黑匣子重量。液态二氧化碳即安全,飞机在正常时液态二氧化碳占有体积又小,飞机在正常时又容易为液态二氧化碳提供必要的温度和压强环境,所以,可漂浮黑匣子的密封软袋2中装入液态二氧化碳作为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在飞机出事故后使可漂浮黑匣子能浮出入水面是一种很好的技术方案。
(三)拉线式开关的仿飞机救生衣内装液态二氧化碳钢瓶原理的可漂浮黑匣子:
把一个装有液态二氧化碳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的高压容器钢瓶作为可开启容器5,放入密封软袋2内,用一根绳连在钢瓶开口的开关上,这根绳又连在密封软袋2内壁上。还在密封软袋2外壁上设一根易断绳子,外壁上的这一根易断绳子又连在飞机上。飞机出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离开飞机的瞬时,外壁上的这一根易断绳子先将密封软袋2内的绳拉动,打开钢瓶开口的开关或使拉杆转角度,转动时将预设的刺针刺破高压储气钢瓶中的膜片,高压钢瓶中的液态二氧化碳进入密封软袋2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膨胀后密封软袋2产生浮力。
(四)传感器开关的仿飞机救生衣内装液态二氧化碳钢瓶原理的可漂浮黑匣子:
把一个装有液态二氧化碳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的高压容器钢瓶作为可开启容器5,放入密封软袋2内,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设有开关6;该开关6是受温度控制的开关,或该开关6是受静态压强控制的开关,或该开关6是电磁力控制的开关,或该开关6是振动力控制的开关,或该开关6是湿度控制的开关15。这些开关的开关参数选择如同上述发生化学反应仿灭火器原理中的那些开关参数。
湿度控制的开关15至少包括开关阀16和湿度传感器17;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分别设有开关阀16,或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都用同一个开关阀16;湿度传感器17的全部或一部分位于密封软袋2的外面,湿度传感器17与开关阀16连接,并控制开关阀16。当黑匣子落入水中,湿度传感器17接触到水,湿度传感器17发出打开开关阀16的打开信号,开关阀16被打开,开关阀16所在可开启容器5中的液态二氧化碳或压缩气体放出,黑匣子外面的密封软袋2被冲胀,密封软袋2成为气球把内装的黑匣子浮到水面。
三、发生爆炸反应,仿汽车安全气囊原理的可漂浮黑匣子:
(一)黑匣子1在密封软袋2内的结构:包括黑匣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软袋2、传感器开关13、引爆管14、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密封软袋2内或外面设有传感器开关13,并且密封软袋2内还设有引爆管14和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传感器开关13与引爆管14连接,传感器开关13并控制引爆管14,引爆管14与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接触或紧密相邻。当密封软袋2内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状态最大体积的可排水重量,大于整个可漂浮黑匣子全部组成物的重量之和,即可排水重量大于黑匣子1重量、传感器开关13重量、引爆管14重量和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重量等可漂浮黑匣子全部组成物的重量之和,密封软袋2才能把黑匣子1等物从水中浮出水面。
(二)黑匣子1在密封软袋2外的结构:黑匣子1与密封软袋2用软绳3或钢性物相连接,密封软袋2内或外面设有传感器开关13,并且密封软袋2内还设有引爆管14和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传感器开关13与引爆管14连接,并控制引爆管14,引爆管14与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接触或紧密相邻。当密封软袋2内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状态最大体积的可排水重量,大于整个可漂浮黑匣子全部组成物的重量之和,即可排水重量大于黑匣子1重量、传感器开关13重量、引爆管14重量和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重量等可漂浮黑匣子全部组成物的重量之和,密封软袋2才能用软绳3或钢性物把黑匣子1等物从水中浮出水面。
发生爆炸反应的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同于汽车爆炸式安全气囊产生气体的原理,密封软袋2内的传感器开关13用于视别飞机、轮船是否处于事故状态,当飞机、轮船处于事故状态并达到需要黑匣子1离开飞机、轮船时,或黑匣子1离开飞机、轮船后一定时间,传感器开关13发出引爆指令、或引爆电流等引爆信息,将引爆管14引爆,引爆管14又使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爆炸,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使正常时为小体积的折叠状态密封软袋2变为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的大体积气球体,在水中产生浮力。
如果密封软袋2外面设有传感器开关13最好用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8,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8可用于视别飞机、轮船已发生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是否已落入水中的状态,直接感受是否落入海水中的情况。如可漂浮黑匣子是落入水中,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8发出引爆指令和引爆电流等引爆信息,将引爆管14引爆,引爆管14又使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爆炸,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使正常时为小体积的折叠状态密封软袋2,变为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的大体积气球体,在水中产生浮力。对密封软袋2外面设有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8的结构,包括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8的全部或一部分位于密封软袋2的外面。
传感器开关:的传感元件部分可选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电流或电压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传感元件的开关参数可自行设定,开关参数设定原则是:飞机、轮船正常时为传感元件提供的是不引爆参数,出事故后在温度、压力变化,振动太大,或在浸泡在水中使传感元件发出引爆的指今。不引爆参数与要引爆的参数应有比较明显差别,使传感元件不会产生误操作。无水或有水浸泡传感器开关是很好的、区别十分明显的、直接表示了可漂浮黑匣子落入水的参数,是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温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3在低于或等于-10.0℃状态为不引爆引爆管14状态,而在高于-10.0℃状态为要引爆引爆管14状态;或所述温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3在高于50.0℃状态为不引爆引爆管14状态,而在低于或等于50.0℃状态为要引爆引爆管14状态;
所述静态压强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3在大于1.5个大气压状态时为不引爆引爆管14状态,而在小于或等于1.5个大气压状态时为要引爆引爆管14状态;
所述电磁力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3是在有电磁力状态为不引爆引爆管14状态,而在无电磁力状态为要引爆引爆管14状态;
所述振动力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3是黑匣子1受到低于30公斤以振动力为不引爆引爆管14状态,黑匣子1受到高于30公斤振动力为要引爆引爆管14状态;
所述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8是在处于无水浸泡状态时为不引爆引爆管14状态,而在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8处于被有水浸泡状态时为要引爆引爆管14状态。
引爆管14:可以是雷管、发热电阻丝等易引爆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的装置或材料。
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是易燃易爆物,如氮化钠(NaN3)或硝酸铵(NH4NO3)等物质,或压缩氢气、压缩氧气等。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迅速爆炸反应后,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充满密封软袋2气囊成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的大体积气球体,在水中产生浮力。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还可选用其它易燃易爆物。
延时器:由于爆炸反应速度太快,为防止在可漂浮黑匣子在没有离开事故飞机、轮船以前就爆炸使可漂浮黑匣子不易离开事故飞机、轮船的问题,可在传感器开关13内或在传感器开关13与引爆管14之间设延时器,设延时器的目的是确保可漂浮黑匣子在已离开事故飞机、轮船后,引爆管14才引爆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
把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8的全部或一部分位于密封软袋2的外面,用于直接感受可漂浮黑匣子是否已落入水中,只有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8被浸泡于水中,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8才发出要引爆引爆管14的指今,使引爆管14爆炸,从而导致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如氮化钠(NaN3)或硝酸铵(NH4NO3)等爆炸,在密封软袋2内爆炸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使密封软袋2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产生浮力,从而使可漂浮黑匣子从水底、水中浮出水面;从海底、海中浮出海水面,这是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传感器开关18最好有部件设在密封软袋2外表面,使传感器开关18能准确感受密封软袋2的外表面是否有水,即准确感受黑匣子1是否落入水中。
上述的仿灭火器原理的可开启容器5的开关6、仿飞机救生衣可开启容器5的开关6、仿汽车安全气囊原理传感器开关13,这三种开关最好选择有湿度传感器组成的开关,并且把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密封软袋2外面,达到只有密封软袋2和湿度传感器被浸泡于水中,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才被启动变为气体或低密度气体,所以用湿度传感器控制各种开关是最安全、最不可能产生误操作的优选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密封软袋2是可折叠,又可被气体充填成气球体的全密封囊形物,密封软袋2的材料是不能透气、不能透水的软质材料。如耐火橡胶膜、耐火硅胶膜、带树脂层的耐火无纺布,并且最好是能耐火、耐热、抗冲、不易被尖锐物划坏或刺穿的软质材料。
本发明所述可排水重量的水指普通干净水,即1000毫升体积为1000克重量的水。最好不用海水比重作为换算标准,因为可漂浮黑匣子落入浅水河流、湖泊时,河流、湖泊的水比重低于海水比重。
本发明所述黑匣子是飞机的飞行记录仪、或轮轮的航行记录仪等运输工具在运输作业时的工作记录仪。该黑匣子最好是外表面成全平滑的球体形,没有尖锐的角损坏密封软袋2即气囊。
本发明所述的飞机,泛指飞机、轮船等在海上、海中运输的工具,也可指人选卫星、飞行器。
本发明的优点:在无事故的正常状态,本发明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体积很小,在飞机、轮船出事故后,如果黑匣子脱离飞机、轮船落入海水中,黑匣子可以带气囊方式浮出于水面,一是容易难确发现黑匣子,二是不用潜水员下到深海寻找和打涝黑匣子,而只用在海面非常容易的收回黑匣子,三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发现和收回黑匣子,四是对收回黑匣子的概率大大提高,把现在收回黑匣子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变为非常容易的事情,五是比现在收回黑匣子大大节约了费用,六是为落在陆地上的带有应急气囊的黑匣子也增加了体积而易被发现,易被收回,七是正常状态下,用于产生浮力的密封软袋、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等装置和材料占用体积小且重量轻,则特别适用放置于军用战斗机、直升机等可载体积小、可载重量轻的飞机,而落入海水中后又能变成大体积产生浮力。
附图说明
图1是黑匣子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直接装在密封软袋内的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仿灭火器原理,密封软袋内加两个可开启容器,两个可开启容器分别装有两种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的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直接装在密封软袋内,黑匣子与密封软袋分开,黑匣子与密封软袋用软绳连接的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4是仿飞机救生衣原理,密封软袋内装液态二氧化碳钢瓶,黑匣子与密封软袋用软绳连接,可用密封软袋外面的拉绳拉打开钢瓶盖放出液态二氧化碳的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黑匣子装在密封软袋内,密封软袋与储存容器以导管相通,储存容器内装有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的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仿灭火器原理,密封软袋内设有两个可开启容器,两个可开启容器分别装的两种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已放出并混合,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把折叠状小体积的密封软袋已变成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的球形体的本发明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是仿飞机救生衣原理,黑匣子与密封软袋分开,黑匣子与密封软袋用软绳连接,密封软袋内装液态二氧化碳钢瓶,已用密封软袋外拉绳拉开钢瓶盖,已放出液态二氧化碳在密封软袋内,液态二氧化碳已气化成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把折叠状小体积的密封软袋已变成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的球形体的本发明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是仿汽车安全气囊爆炸产生气体原理,密封软袋内装有黑匣子、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传感器开关、引爆管的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仿汽车安全气囊爆炸产生气体原理,密封软袋内装有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传感器开关、引爆管,黑匣子与密封软袋分开,黑匣子与密封软袋用软绳连接的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仿汽车安全气囊爆炸产生气体原理,密封软袋内装有黑匣子、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传感器开关、引爆管,传感器开关已触发引爆管,引爆管已引爆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已变成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把折叠状小体积的密封软袋已变成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的球形体的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仿灭火器原理,密封软袋内加两个可开启容器,两个可开启容器分别装有两种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两个可开启容器的开关阀被密封软袋外表面的湿度传感器控制的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仿飞机救生衣原理,密封软袋内装液态二氧化碳钢瓶,钢瓶开关阀被密封软袋外表面的湿度传感器控制的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仿汽车安全气囊爆炸产生气体原理,密封软袋内装有黑匣子、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引爆管,而密封软袋外表面设有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控制引爆管的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结构的可漂浮黑匣子在落入海水中后密封软袋体积变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黑匣子、2是密封软袋、3是软绳、4是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5是可开启容器、6是开关、7是储存容器、8是紧急阀门、9是导管、10是易损容器、12是导电小块、13是传感器开关、14是引爆管、15是湿度控制的开关、16是开关阀、17是湿度传感器、18是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黑匣子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液态氮直接装在密封软袋内的可漂浮黑匣子
如图1,把黑匣子1和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装进一个密封软袋2之中,密封软袋2内装有可变为气体的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密封软袋2内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状态最大体积的可排水重量,大于整个可漂浮黑匣子全部组成物的重量之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用液态二氧化碳。在飞机或轮船上把可漂浮黑匣子放在使液态二氧化碳不气化的环境中,即为可漂浮黑匣子提供-20℃和2.0个大气压的环境。密封软袋2的局部设有导电小块12,导电小块12与密封软袋2内的黑匣子1接触或以电线相连;密封软袋2是防火软质材料制成。
实施例2、黑匣子和密封软袋分离,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液态氮直接装在密封软袋内的可漂浮黑匣子
如图3,黑匣子和密封软袋分离,但黑匣子1与密封软袋2用软绳3或钢性物相连接,密封软袋2内装有可变为气体的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密封软袋2内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状态最大体积的可排水重量,大于整个可漂浮黑匣子全部组成物的重量之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用液态氩。在飞机或轮船上把可漂浮黑匣子放在使液态氩不气化的环境中。
实施例3、黑匣子直接装在密封软袋内,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装在储存容器内,密封软袋与储存容器用带阀门的导管相通的可漂浮黑匣子
如图5、黑匣子1直接装在密封软袋2内,密封软袋2与装有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的储存容器7以导管9相通,导管9上设有紧急阀门8;另还设有切断或分离紧急阀门8到储存容器7之间导管9段的装置;密封软袋2内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状态最大体积的可排水重量,大于整个可漂浮黑匣子全部组成物的重量之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选用液态氮,储存容器7用液氮罐,紧急阀门8的开关电磁阀由飞行员控制。密封软袋2的局部分别设有相互分开、相互绝缘的两块导电小块12,导电小块12以电线与黑匣子1相连;密封软袋2是防火软质材料制成。
另外一种结构也可以,仅就把黑匣子和密封软袋分离,黑匣子1与密封软袋2用软绳3或钢性物相连接。这一种结构,密封软袋2上不需要导电小块12。
实施例4、仿灭火器原理,密封软袋内的两个可开启容器分别装有两种能发生化学反应,可开启容器用低温温控开关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的可漂浮黑匣子
如图2,在基于实施例1,但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不直接放在密封软袋2中,而是用两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分别装入两个可开启容器5之中,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分别设有开关6,或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都用同一个开关6;该开关6是受温度控制的开关。把这两个可开启容器5放在密封软袋2之中。这两种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为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温度控制的开关6用低温的温控开关:所述受温度控制的开关6在低于或等于-10.0℃状态为密封关闭状态,高于-10.0℃开关6为导通开启状态的开关6,本实例认为高于-10.0℃是海水常温环境的最低温度值,所以选定-10.0℃为温度控制的开关6的开关参数值。
实施例5、仿灭火器原理,密封软袋内的两个可开启容器分别装有两种能发生化学反应,可开启容器用高温温控开关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的可漂浮黑匣子
基于实施例4,但低温的温控开关改为高温的温控开关。高温的温控开关是在高于50.0℃状态为密封关闭状态,在低于或等于50.0℃状态,开关6为导通开启状态的开关6,本实例认为低于或等于50.0℃是海水常温环境的最高温度值,所以选定50.0℃为温度控制的开关6的开关参数值。
实施例6、仿灭火器原理,密封软袋内的两个可开启容器分别装有两种能发生化学反应,可开启容器用高压控制开关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的可漂浮黑匣子
基于实施例4,但低温的温控开关改为高压控制开关,高压控制开关在大于1.5个大气压状态时为密封关闭状态,小于或等于1.5个大气压开关6为导通开启状态的开关6。本实例认为小于或等于1.5个大气压是海水常压环境值,所以选定小于或等于1.5个大气压为高压控制开关6的开关参数值。
实施例7、仿灭火器原理,密封软袋内的两个可开启容器分别装有两种能发生化学反应,可开启容器用高压控制开关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的可漂浮黑匣子
基于实施例6,高压控制开关在大于5.0-3.0个大气压状态时为密封关闭状态,小于或等于3.0个大气压开关6为导通开启状态的开关6。本实例认为小于或等于3.0个大气压是深海环境值,所以选定小于或等于3.0个大气压为高压控制开关6的开关参数值。
实施例8、仿灭火器原理,密封软袋内的两个可开启容器分别装有两种能发生化学反应,可开启容器用电磁力控制开关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的可漂浮黑匣子
基础于施例4,但低温的温控开关改为电磁力控制开关,可开启容器5的开关6带有两块或多块可受磁力吸引的金属片密封开口,在飞机正常时,飞机在可漂浮黑匣子用电磁铁将两块或多块可受磁力吸引的金属片密封。飞机出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离开飞机,在海面、水面没有电磁铁吸引金属片,两块或多块块金属片分离,开关6为导通开启状态的开关6。
实施例9、仿飞机救生衣,密封软袋内放置装有液态二氧化碳钢瓶的可漂浮黑匣子
如图4,基于实施例1,但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不直接放在密封软袋2中,而是把一个装有液态二氧化碳的高压容器钢瓶放入密封软袋2,用一根绳连在钢瓶开关6上,这根绳又连在密封软袋2内壁上。还在密封软袋2外壁上设一根易断绳,外壁上的这一根易断绳又连在飞机上。飞机出事故后,可漂浮黑匣子脱离飞机,外壁上的易断绳经过密封软袋2内的绳子拉开装有液态二氧化碳钢瓶的盖子,由于可漂浮黑匣子的重量很重,使易断绳断裂,可漂浮黑匣子彻底脱离飞机,在密封软袋2中,液态二氧化碳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密封软袋2的体积大大增加,产生浮力。
密封软袋2内或外面设有传感器开关13,并且密封软袋2内还设有引爆管14和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传感器开关13与引爆管14连接,传感器开关13并控制引爆管14,引爆管14与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接触或紧密相邻。
实施例10、仿汽车安全气囊爆炸产生气体原理,密封软袋内放置黑匣子、传感器、引爆管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的可漂浮黑匣子
如图8,密封软袋2内放置黑匣子1、传感器开关13、引爆管14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传感器开关13与引爆管14连接,传感器开关13控制引爆管14是否引爆,引爆管14与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接触或紧密相邻。密封软袋2内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状态最大体积的可排水重量,大于整个可漂浮黑匣子全部组成物的重量之和。密封软袋2的局部设有导电小块12,导电小块12与密封软袋2内的黑匣子1接触或以电线相连;密封软袋2是防火软质材料制成。
传感器开关13:的传感元件可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电流或电压传感器的某一种。传感元件的开关参数可自行设定后,使传感元件成为传感器开关13。
引爆管14:可以是雷管、发热电阻丝等易引爆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的装置或材料。
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是易燃易爆物,如氮化钠(NaN3)或硝酸铵(NH4NO3)等物质。
实施例11、仿汽车安全气囊爆炸产生气体原理,密封软袋内放置黑匣子、传感器、引爆管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密封软袋与黑匣子分离并用软绳相连的可漂浮黑匣子
如图9,密封软袋2内放置传感器开关13、引爆管14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传感器开关13与引爆管14连接,引爆管14与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接触或紧密相邻。密封软袋与黑匣子分离并用软绳相连。传感器开关13内设有延时器,延时器是使传感器触发开关能延时的装置或电子电路。传感器开关13、引爆管14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的选择同于实施例10。
实施例12、仿灭火器原理,密封软袋内加两个可开启容器,两个可开启容器分别装有两种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两个可开启容器的开关阀被密封软袋外表面的湿度传感器控制的可漂浮黑匣子
如图11,在基于实施例1,但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不直接放在密封软袋2中,而是用两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分别装入两个可开启容器5之中,这两种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为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分别设有开关阀16,或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都用同一个开关阀16;密封软袋2的外表面设有湿度传感器17,开关阀16与湿度传感器17连接,两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关阀16都被密封软袋2外表面的湿度传感器17控制,开关阀16和湿度传感器17组成湿度控制的开关15。如飞机出事故,当装有黑匣子1的密封软袋2落入海水中后,湿度传感器17被海水浸泡,湿度传感器17向各开关阀16发出开启的指今,每个可开启容器5中的不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进入密封软袋2内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气体充满密封软袋2成气球体,产生浮力把内装的黑匣子1浮出海水表面。密封软袋2和黑匣子1等组合成可漂浮黑匣子。
实施例13、仿飞机救生衣原理,密封软袋内装液态二氧化碳钢瓶,钢瓶开关阀被密封软袋外表面的湿度传感器控制的可漂浮黑匣子
如图12,基于实施例1,但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不直接放在密封软袋2中,而是把一个装有液态二氧化碳的高压容器钢瓶放入密封软袋2,钢瓶开口处设有开关阀16,密封软袋2的外表面设有湿度传感器17,开关阀16与湿度传感器17连接,可开启容器5的开关阀16被密封软袋2外表面的湿度传感器17控制,开关阀16和湿度传感器17组成湿度控制的开关15。如飞机出事故,当装有黑匣子1的密封软袋2落入海水中后,湿度传感器17被海水浸泡,湿度传感器17向各开关阀16发出开启的指今,可开启容器5中的液态二氧化碳进入密封软袋2内,液态二氧化碳在密封软袋2中迅速变为气体二氧化碳,体积增加几百倍,气体二氧化碳充满密封软袋2成气球体,产生浮力把内装的黑匣子1浮出海水表面。密封软袋2和黑匣子1等组合成可漂浮黑匣子。
实施例14、仿汽车安全气囊爆炸产生气体原理,密封软袋内装有黑匣子、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引爆管,而密封软袋外表面设有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控制引爆管的可漂浮黑匣子
如图13,密封软袋2内放置黑匣子1、引爆管14和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密封软袋2外表面设置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8。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8与引爆管14连接,引爆管14与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接触或紧密相邻。
引爆管14:可以是雷管、发热电阻丝等易引爆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的装置或材料。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是易燃易爆物,如氮化钠(NaN3)或硝酸铵(NH4NO3)等物质。
如飞机出事故,当装有黑匣子1的密封软袋2落入海水中后,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8被海水浸泡,湿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8向引爆管14发出引爆的指今,引爆管14发生引爆动作,而后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或压缩气体4如氮化钠(NaN3)或硝酸铵(NH4NO3)等物质发生爆炸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体或密度很小的气体,充满密封软袋2成气球体,产生浮力把内装的黑匣子1浮出海水表面。密封软袋2和黑匣子1等组合成可漂浮黑匣子。
密封软袋2内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状态最大体积的可排水重量,大于整个可漂浮黑匣子全部组成物的重量之和。密封软袋2的局部设有导电小块12,导电小块12与密封软袋2内的黑匣子1和引爆管14接触或以电线相连;密封软袋2是防火软质材料制成。

Claims (5)

1.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包括黑匣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密封软袋(2),黑匣子(1)位于密封软袋(2)之中,密封软袋(2)内装有可变为气体的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4);密封软袋(2)内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状态最大体积的可排水重量,大于整个可漂浮黑匣子全部组成物的重量之和;
密封软袋(2)中还设有可开启容器(5),两种或多种可气化物(4)被分别隔离放置在不同的可开启容器(5)之中,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分别设有开关(6),或每个可开启容器(5)的开口处都用同一个开关(6);该开关(6)是受温度控制的开关,或该开关(6)是受静态压强控制的开关,或该开关(6)是电磁力控制的开关,或该开关(6)是振动力控制的开关;
密封软袋(2)的局部设有导电小块(12),导电小块(12)与密封软袋(2)内的黑匣子(1)接触或以电线相连;
所述温度控制的开关(6)在低于或等于-10.0℃状态为密封关闭状态,而在高于-10.0℃状态为导通开启状态;或所述温度控制的开关(6)在高于50.0℃状态为密封关闭状态,而在低于或等于50.0℃状态为导通开启状态;
所述静态压强控制的开关(6)在大于1.5个大气压状态时为密封关闭状态,而在小于或等于1.5个大气压状态时为导通开启状态;
所述电磁力控制的开关(6)带有两块或多块可受磁力吸引的金属片;
所述振动力控制的开关(6)是黑匣子(1)受到30公斤以上振动力才能导通开启的开关,黑匣子(1)受到30公斤以下振动力是保持密封关闭状态的开关;
可气化物(4)为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盛放在两个可开启容器(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气化物是:液态氮、液态氩、液态二氧化碳、液态氟里昂、液态氧、液态氨、液态丙烷、液态丁烷、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某一种;
3.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包括黑匣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密封软袋(2),黑匣子(1)位于密封软袋(2)之中,密封软袋(2)内装有可变为气体的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4);密封软袋(2)内充满气体或低密度气体状态最大体积的可排水重量,大于整个可漂浮黑匣子全部组成物的重量之和;
密封软袋(2)内或外面设有传感器开关(13),并且密封软袋(2)内还设有引爆管(14)和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4),传感器开关(13)与引爆管(14)连接,传感器开关(13)并控制引爆管(14),引爆管(14)与可变为气体的固体或液体可气化物(4)接触或紧密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开关(13)是受温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或是受静态压强控制的传感器开关,或是电磁力控制的传感器开关,或是振动力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3)在低于或等于-10.0℃状态为不引爆引爆管(14)状态,而在高于-10.0℃状态为要引爆引爆管(14)状态;或所述温度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3)在高于50.0℃状态为不引爆引爆管(14)状态,而在低于或等于50.0℃状态为要引爆引爆管(14)状态;
所述静态压强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3)在大于1.5个大气压状态时为不引爆引爆管(14)状态,而在小于或等于1.5个大气压状态时为要引爆引爆管(14)状态;
所述电磁力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3)是在有电磁力状态为不引爆引爆管(14)状态,而在无电磁力状态为要引爆引爆管(14)状态;
所述振动力控制的传感器开关(13)是黑匣子(1)受到低于30公斤振动力为不引爆引爆管(14)状态,黑匣子(1)受到高于30公斤振动力为要引爆引爆管(14)状态。
CN2010101655591A 2009-06-30 2010-04-15 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7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55591A CN101817403B (zh) 2009-06-30 2010-04-15 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59822 2009-06-30
CN200910059822.6 2009-06-30
CN2010101655591A CN101817403B (zh) 2009-06-30 2010-04-15 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7403A CN101817403A (zh) 2010-09-01
CN101817403B true CN101817403B (zh) 2013-12-11

Family

ID=42652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555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7403B (zh) 2009-06-30 2010-04-15 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174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2807A (zh) * 2011-02-22 2012-04-04 汪砚秋 飞机黑匣子自动浮出水面装置
CN103646444B (zh) * 2013-11-28 2015-10-28 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上漂浮飞行参数记录器
CN103950545B (zh) * 2014-04-01 2017-01-11 柳州治业科技有限公司 飞机黑匣子位置报知和航线跟踪系统
CN103971423A (zh) * 2014-04-11 2014-08-06 李然 球形飞机黑匣子
CN104118573B (zh) * 2014-08-03 2017-03-15 周谦 浮漂式飞行记录装置
CN105366064B (zh) * 2015-11-24 2018-11-1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水传感器及具有其的水上漂浮记录器
CN105416603B (zh) * 2015-12-09 2017-11-14 深圳大学 一种无人机及其落水上浮装置
CN106114877B (zh) * 2016-08-16 2018-05-04 陕西飞中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安全氦气气囊弹射装置
CN108626104B (zh) * 2018-06-22 2024-04-3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防抽空装置
CN110586811B (zh) * 2019-09-23 2020-11-10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实船水下爆炸试验测试线缆自动切断装置
CN111490465A (zh) * 2019-12-31 2020-08-04 南通宁海机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凝露的控温除湿式非标配电柜
CN112330921B (zh) * 2020-11-04 2021-11-2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
WO2023142117A1 (zh) * 2022-01-30 2023-08-0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一种轴径可变的卷轴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98116C2 (ru) * 2000-11-03 2003-02-10 Адамович Борис Андреевич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сохранения целостности авиационных "черных ящиков" после аварии
CN2546335Y (zh) * 2002-05-24 2003-04-23 王惠民 飞机黑匣子定位的浮漂
CN2695918Y (zh) * 2003-03-03 2005-04-27 高磊 能漂浮的飞行器记录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1752B2 (en) * 2008-05-08 2012-02-21 L-3 Communications Coporation Crash survivable memory uni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98116C2 (ru) * 2000-11-03 2003-02-10 Адамович Борис Андреевич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сохранения целостности авиационных "черных ящиков" после аварии
CN2546335Y (zh) * 2002-05-24 2003-04-23 王惠民 飞机黑匣子定位的浮漂
CN2695918Y (zh) * 2003-03-03 2005-04-27 高磊 能漂浮的飞行器记录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7403A (zh) 201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7403B (zh) 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
CA1076893A (en) Automatic inflating lifesaving buoy
US20190168037A1 (en)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fire-fighting foams to combat li-ion battery failures
US20190168038A1 (en)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fire-fighting foams to combat li-ion battery failures
CN201654865U (zh) 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
CN104691722B (zh) 一种车载应急救生圈
CN104477344A (zh) 海上应急救援及打捞用气囊装置
CN201939906U (zh) 即时式高空坠落救生装置
US4074629A (en) Blasting agent and method
US3341871A (en) Flotation gear for the recovery of a submerged craft
CN104890841A (zh) 一种潜艇克服断流层下沉、击穿下沉、沉没快速上浮自救设备
CN111846158A (zh) 一种轻便式防溺水智能救生系统
US3902425A (en) Gas generator device within an enclosure
US3039559A (en) Sound producing device
CN206968952U (zh) 自发生气体救生衣
CN205034306U (zh) 一种船用安全气囊装置
US4536370A (en) Chemical oxygen generator
CN2527504Y (zh) 一种浮标气囊自动充气的触发装置
CN205034308U (zh) 一种电击发式船用安全气囊装置
KR101706149B1 (ko) 선박용 부력 부재의 자동 팽창장치
CN206734240U (zh) 一种汽车落水气囊式救生装置
CN108189984A (zh) 一种可远距离投掷可定锚救生球
CN107244395A (zh) 水中安全气囊(基于干冰固气快速转变)
CN212243754U (zh) 一种轻便式防溺水智能救生系统
US10036366B1 (en) Buoyant energy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