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9358A -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9358A
CN101809358A CN200880109553A CN200880109553A CN101809358A CN 101809358 A CN101809358 A CN 101809358A CN 200880109553 A CN200880109553 A CN 200880109553A CN 200880109553 A CN200880109553 A CN 200880109553A CN 101809358 A CN101809358 A CN 101809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parts
plate
shaped member
linea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9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9358B (zh
Inventor
竹场光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09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9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9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93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04N5/645Mounting of picture tube on chassis or in ho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该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12)的特征在于:具有并列配置的多个线状光源(17)和保持上述线状光源(17)的光源保持部件(20),上述光源保持部件(20)具有第一部件(30)和第二部件(40),在上述第一部件(30)上形成有直接保持上述线状光源(17)中的第一线状光源(17a)的第一光源保持部(31),在上述第二部件(40)上形成有直接保持与上述第一线状光源(17a)不同的第二线状光源(17b)的第二光源保持部(41),上述光源保持部件(20)构成为:通过上述第一部件(30)和上述第二部件(40)配置的配置方向、与上述第一部件(30)和上述第二部件(40)排列的顺序的组合,上述第一光源保持部(31)与上述第二光源保持部(41)之间的距离变化。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由于液晶电视机等液晶显示装置所使用的液晶面板不自己发光,因此,另外需要背光源装置作为照明装置。该背光源装置设置在液晶面板的背面一侧(与显示面相反的一侧),该背光源装置包括:采用金属制成或者树脂制成且液晶面板一侧的面开口的底座、被容纳在底座内的用作灯的多根荧光管(例如冷阴极管)、和配置于底座的开口部分并且用于将冷阴极管发出的光有效地向液晶面板一侧放射的多个光学部件(扩散片等),并且具有用于将形成细长管状的冷阴极管保持在底座上的灯夹。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灯夹的一个例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86341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灯夹用于在液晶面板的背面一侧定位支撑多根荧光管,该灯夹包括:将荧光管外周的一部分包围收纳的收纳部;和与荧光管外周部的一部分抵接,在从该收纳部的与荧光管相对的内侧部离开的位置支撑该荧光管的一部分的突出部。而且,特别是以提高组装操作效率为目的,在一般情况下,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一个灯夹上设置多个收纳部,用一个灯夹保持多根荧光管。
但是,这种灯夹在被安装在底座上的状态下,也具有决定灯的排列图案的功能,但由于在灯夹上灯保持部被配置在固定的位置,因此,构成为:一个灯夹对应一种固定的灯排列图案。因此,例如对于不同排列图案的灯,无法分别使用同一灯夹。
其结果,需要对每种灯的排列图案分别设计、制造灯夹,例如在如液晶电视机的尺寸不同等情况那样灯的排列图案不同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各自的尺寸单独制造灯夹。当然,即使液晶电视机的尺寸相同,考虑成本和性能等,往往灯的个数也不同,或者灯的排列图案也不同,在此情况下,就会产生与上述同样的问题,往往会导致效率非常低下、成本增加。
进一步,例如在一个背光源装置内,在灯的排列间隔不一致的情况下,即,例如灯以在背光源装置的中心侧变得密集、且在背光源装置的两端侧变得稀疏的方式排列(灯不等间距),在一个背光源装置内需要使用不同的灯夹,这样会导致成本增加。在此情况下,在组装操作时,需要区分灯夹的种类,该区分操作也耗费工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光源的排列间隔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并且具有能够有利于削减成本的结构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这样的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和具有上述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并列配置的多个线状光源和保持上述线状光源的光源保持部件,上述光源保持部件具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上述第一部件上形成有直接保持上述线状光源中的第一线状光源的第一光源保持部,在上述第二部件上形成有直接保持与上述第一线状光源不同的第二线状光源的第二光源保持部,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沿着上述线状光源的并列方向并列配置,上述光源保持部件构成为:通过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配置的配置方向、与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排列的顺序的组合,上述第一光源保持部与上述第二光源保持部之间的距离变化。
根据这种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通过改变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配置方向或者顺序,能够改变第一光源保持部与第二光源保持部之间的距离,因此,对于一个光源保持部件,能够将光源保持部彼此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几种。此处,改变配置方向是指,例如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与并列配置的线状光源所形成的面平行的面中旋转,此外,改变顺序是指,例如调换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配置。根据这种光源保持部件,各个光源保持部分别保持不同的线状光源,由此不仅能够将由一个光源保持部件保持的各个线状光源间的距离设计为几种,而且,例如对于间隔不同地配置的线状光源,也能够使用同一光源保持部件。
即,在分别保持间隔不同的各个线状光源的情况下,不需要单独设计、制造具有适合该不同间隔的多个光源保持部的光源保持部件,例如,在由于显示装置的尺寸不同导致线状光源的排列图案(排列间隔)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同一光源保持部件。即,通过改变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配置方向或者顺序,适当改变第一光源保持部与第二光源保持部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应对各个尺寸的显示装置。此外,即使显示装置的尺寸相同,考虑成本和性能等,在线状光源的个数不同、或线状光源的排列图案(排列间隔)不同的情况下,如果通过改变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配置方向或者顺序,适当调节光源保持部间的距离,则能够应对这种间隔不同。其结果,能够不论线状光源的排列图案地使用同一光源保持部件,因此,有利于削减成本。
进一步,在一个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内,在各个线状光源的间隔不一致的情况下,即,例如在线状光源的间隔在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中央侧窄、且在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两端侧宽的情况下(灯的不等间距),能够使用同一光源保持部件,只要按照每个线状光源不同的间隔,适当改变光源保持部间的距离即可。从而,与在线状光源的间隔不同的各个位置使用不同的光源保持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成本的削减。
此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中,上述第一光源保持部和上述第二光源保持部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形成在与上述第一部件的中心部和上述第二部件的中心部不同的部位。
由此,在改变第一部件或者第二部件的配置方向的情况、或者改变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顺序的情况下,各个光源保持部的相对位置变化。
例如,在将第一光源保持部设置在第一部件中的靠近第二部件一侧的端部的情况下,光源保持部间的距离相对变小,另一方面,如果将该第一部件的配置方向改变180°,则第一光源保持部会位于第一部件中的远离第二部件一侧的端部,光源保持部间的距离相对增大。此外,在将第一光源保持部设置在第一部件中的靠近第二部件一侧的端部的情况下,如果改变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顺序,则第一光源保持部会位于第一部件中的远离第二部件一侧的端部,光源保持部间的距离相对增大。这样一来,使用一个光源保持部件就能够应对各种线状光源的排列图案。
此外,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在上述线状光源的并列方向的端部具有用于将该第一部件与该第二部件相互连结的连结部,上述光源保持部件构成为: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能够通过上述连结部连结。
像这样,通过使光源保持部件采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连结的结构,能够事先准备根据线状光源的排列图案设定了光源保持部间的距离的光源保持部件,能够提高组装操作效率。进一步,通过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两端部形成连结部,在改变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配置方向或者顺序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它们连结。
此外,上述连结部由凸部和凹部构成,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能够通过它们中的一个所具有的上述凸部与另一个所具有的上述凹部嵌合而连结。
像这样,由于连结部能够采用凸部与凹部嵌合的简单结构,因此,不会因设置连结部而导致成本增加,而且,能够减少连结操作所需的工时。
此外,上述光源保持部件还能够具有位于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之间的基板部。
像这样,通过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设置基板部,和连结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结构的光源保持部件相比,能够应对更多的线状光源的排列图案。进一步,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具有保持线状光源的功能的情况相比,能够对基板部赋予进一步不同的功能。
此外,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在上述线状光源的光射出一侧具有用于将从该线状光源射出的光扩散的扩散板,在上述基板部设置有用于支撑上述扩散板的支撑部件。
像这样,通过在光源保持部件上设置用于支撑扩散板的支撑部件,不仅能够抑制扩散板发生变形,而且能够均匀地扩散从线状光源射出的光。特别是通过在基板部上设置支撑部件,能够以与第一部件或者第二部件的组合,应对线状光源的排列图案与扩散板的支撑高度的多种组合。
此外,上述基板部在上述线状光源的并列方向的一端部具有用于安装上述第一部件的基板安装部,在上述线状光源的并列方向的另一端部具有用于安装上述第二部件的基板安装部,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分别在上述线状光源的并列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具有能够安装在上述基板安装部上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述光源保持部件构成为:上述第一安装部和上述第二安装部安装在上述基板部上,由此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能够与上述基板部形成为一体。
像这样,通过使光源保持部件采用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基板部形成为一体的结构,能够事先准备根据线状光源的排列图案而设定了光源保持部间的距离的光源保持部件,并且能够提高组装操作效率。此外,通过在基板部的两端部形成基板安装部,能够改变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顺序从而安装该第一部件和该第二部件。进一步,例如,在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分别设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两端部的情况下,能够改变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配置方向从而将该第部件和第二部件安装在基板部上。
此外,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具有安装上述多个线状光源的底座,上述光源保持部件具有向上述底座一侧突出、并能够在被插入设置于上述底座的安装孔内的状态下卡止的卡止片。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利用底座从外部保护线状光源,并且通过将卡止片卡止于底座,能够将该光源部件适当地安装在底座上。
此外,上述卡止片能够至少形成于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上,并且分别向与上述第一光源保持部和上述第二光源保持部相反的一侧突出。
像这样,通过将卡止片设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能够将线状光源可靠地安装在底座上。进一步,该卡止片向与第一光源保持部和第二光源保持部相反的一侧突出,因此,能够在底座的内表面一侧配置线状光源。
此外,上述卡止片能够形成于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各自的中心部。
根据这种结构,在改变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配置方向、或者改变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顺序的情况下,卡止片也相对而言配置在底座上的同一位置。其结果,能够任意使用以相同的图案设置有安装孔的底座,并且有利于削减成本。
此外,上述并列配置的多个线状光源排列为:具有排列间隔相对窄的窄间隔部分和排列间隔相对宽的宽间隔部分。
像这样,在线状光源的排列间隔有宽窄之分的情况下,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光源保持部件来调节光源保持部的间隔,能够用同一光源保持部件分别保持各个排列间隔的线状光源。因此,不仅能够削减该光源保持部件的成本,并且不需要光源保持部件的区分操作,能够节省该操作所需工时。
此外,能够采用如下结构:上述窄间隔部分位于该线状光源的排列中央部一侧,上述宽间隔部分位于该线状光源的排列端部一侧。
像这样,通过以该窄间隔部分位于排列中央部一侧的方式排列线状光源,能够在排列中央部一侧提高该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照明亮度。
下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上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根据这种显示装置,在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中能够削减成本,因此,在该显示装置中也能够削减成本。
作为上述显示面板,能够列举液晶面板。这种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能够使用于多种用途例如电视机和个人电脑的桌面屏幕等中,特别是适合用作大型屏幕。
此外,本发明的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显示装置。
根据这种电视接收装置,在显示装置中能够削减成本,因此,在该电视接收装置中也能够削减成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用照明装置,具有在光源的排列间隔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的结构,由此能够削减制造成本。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由于使用这种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因此能够提供不仅能够削减成本而且价格低廉的显示装置。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电视接收装置,由于使用这种上述显示装置,因此能够提供不仅能够削减成本而且价格低廉的电视接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电视接收装置所具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液晶显示装置所具有的背光源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背光源装置所具有的灯夹的简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5的灯夹把持冷阴极管的状态的简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灯夹的不同使用形态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图6的灯夹的不同使用形态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装置所具有的灯夹的简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灯夹把持冷阴极管的状态的简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灯夹的不同使用形态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背光源装置所具有的灯夹的简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灯夹把持冷阴极管的状态的简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灯夹的不同使用形态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3的灯夹的不同使用形态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灯夹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        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
11        液晶面板(显示面板)
12        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14        底座
14a、14b  安装孔
15a       扩散板
17        冷阴极管(线状光源)
17a       冷阴极管(第一线状光源)
17b       冷阴极管(第二线状光源)
19a       窄间隔部分
19b       宽间隔部分
20、60    灯夹(光源保持部件)
30、61    第一板状部件(第一部件)
31        灯保持部(第一光源保持部)
32、42    卡止片
33a、33b  第一凹部
40、62    第二板状部件(第二部件)
41        灯保持部(第二光源保持部)
43a、43b  第二凹部
50        支撑基板(基板部)
51        支撑销(支撑部件)
52a、52b  基板凸部(基板安装部)
63        第一凸部
64        第一凹部
65        第二凸部
66        第二凹部
67        连结部
TV        电视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至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电视接收装置所具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A-A线剖视图,图4是液晶显示装置所具有的背光源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背光源装置所具有的灯夹的简要结构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该灯夹把持冷阴极管(灯)的状态的简要结构的俯视图,图7和图8是说明该灯夹的使用形态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TV具有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以夹持的方式收纳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表里两个外壳Ca、Cb、电源P、调谐器T、和台座S。液晶显示装置10整体呈横长的方形,如图2所示,其具有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1、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12,这些部件被边框13等保持为一体。
下面,对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液晶面板11和背光源装置12进行说明(参照图2和图3)。
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构成为:一对玻璃基板以隔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粘合在一起,并且在两个玻璃基板间封入有液晶。在其中一个玻璃基板上设置有与相互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连接的开关元件(例如TFT)、和与该开关元件连接的像素电极等,在另一个基板上设置有相对电极、和以规定的排列图案配置有R、G、B等各个着色部的彩色滤色片等。
背光源装置12是所谓直下型的背光源装置,在液晶面板11的面板面(即显示面)的背面正下方,沿着该面板面具有多个线状光源(在此,使用冷阴极管17作为高压放电管)。
进一步,背光源装置12包括:上表面一侧开口的大致呈箱形的底座14、以覆盖底座14的开口部的方式安装的多个光学部件15(从图示下侧依次为扩散板15a、扩散片、透镜片、反射型偏光板)、和用于将这些光学部件15保持在底座14上的框架16。而且,在底座14内具有冷阴极管17、整体覆盖冷阴极管17组的两端部的灯保持件18、和用于保持冷阴极管17的灯夹(光源保持部件)20。此外,在该背光源装置12中,与冷阴极管17相比靠近光学部件15一侧成为光射出一侧。
此外,在底座14的内表面一侧(光源一侧),由光反射膜19形成光反射面。通过具有这种光反射膜19的底座14,能够使从冷阴极管17射出的光向扩散板15a等光学部件15一侧反射。
冷阴极管17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线状光源,呈细长的管状,在使其长度方向(轴线方向)与底座14的长边方向一致的状态下,并且在多个(在图2中为12根)相互平行排列的状态下被容纳在底座14内。如图3和图4所示,各个冷阴极管17排列为:多根冷阴极管17具有排列间隔相对窄的窄间隔部分19a和排列间隔相对宽的宽间隔部分19b,特别是窄间隔部分19a形成于冷阴极管17的排列中央部、即背光源装置12的中央侧,宽间隔部分19b形成于冷阴极管17的排列端部、即背光源装置12的端侧。这些冷阴极管17由灯夹20固定保持在底座14上。进一步具体而言,冷阴极管17的排列间隔从背光源装置12的中央部一侧朝着端部一侧逐渐增大。
如图4所示,多个灯夹20以能够在长度方向上的多个不同位置保持各个冷阴极管17的方式安装在底座14上。该灯夹20用合成树脂制成(例如聚碳酸酯制成),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板状部件(第一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第二部件)40安装在支撑基板(基板部)50上。另外,灯夹20整体被涂成白色,以使其难以在从冷阴极管17发出的光下形成影子。
如图6所示,支撑基板50是俯视时大致呈矩形的板材,在其上表面(与光学部件15相对的面)的中心位置,突出设置有用于支撑配置于光学部件15的最下层的扩散板15a的支撑销(支撑部件)51。支撑销51沿着扩散板15a的面方向截断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参照图6),并且形成从底端至顶端部半径尺寸变小的圆锥形状。
进一步,如图6所示,在支撑基板50的四边中的相对的两边上分别形成有其一部分向外侧突出而形成的基板凸部(基板安装部)52a、52b,支撑基板50以该基板凸部52a、52b沿着冷阴极管17的并列方向的状态安装在底座14上。即,在支撑基板50上,在冷阴极管17的并列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基板凸部52a、52b。基板凸部52a、52b,其外形是圆弧状(更加详细而言为优弧状),借助该基板凸板52a、52b安装有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
如图6所示,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均在俯视时大致呈矩形,如图5所示,在使其长边方向与冷阴极管17的并列方向一致的状态下安装在支撑基板50上。
在第一板状部件30的上表面(与冷阴极管17相对的面)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有保持冷阴极管17a(第一线状光源)的灯保持部(第一光源保持部)31。另一方面,在第二板状部件40的上表面(与冷阴极管17相对的面)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有保持冷阴极管17b(第二线状光源)的灯保持部(第二光源保持部)41。即,灯保持部31、41并非沿着一根冷阴极管17的长边方向形成,而是沿着冷阴极管17a、17b的并列方向形成。
此外,这些灯保持部31、41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包围冷阴极管17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并且,为了容许装卸冷阴极管17而形成为向上方开口的有端环状。
如图5所示,在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的下表面(与底座14相对的面、与灯保持部31、41相反的面)分别设置有向底座14一侧突出的卡止片32、42。更加具体而言,卡止片32设置在第一板状部件30的中心部,卡止片42设置在第二板状部件40的中心部。通过将这些卡止片32、42插入形成于底座14上的安装孔14a、14b内,由此能够将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卡止在底座14上。
进一步,在第一板状部件30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将该第一板状部件30的短边的一部分向内侧切开而形成的第一凹部33a、33b。另一方面,在第二板状部件40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将该第二板状部件40的短边的一部分向内侧切开而形成的第二凹部43a、43b。此外,在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在设置有上述灯保持部31、41的一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部33a、第二凹部43a。
下面,使用图6至图8,对该灯夹20的使用形态进行说明。
在冷阴极管17a、17b间的距离小的情况下,例如,在图4中的窄间隔部分19a中,能够采用图6所示的形态的灯夹20。即,通过在支撑基板50中的冷阴极管17的并列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的基板凸部52a、与该第一板状部件30所具有的第一凹部33a嵌合,第一板状部件30安装在支撑基板50上。另一方面,通过在支撑基板50中的冷阴极管17的并列方向的另一个端部设置的基板凸部52b、与该第二板状部件40所具有的第二凹部43a嵌合,第二板状部件40安装在支撑基板50上。在此情况下,由于灯保持部31、41配置在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中的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部33a和第二凹部43a的一侧的端部,因此,该灯保持部31、41均配置在靠近支撑基板50一侧的端部。即,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相对变小,能够保持以窄间隔配置的冷阴极管17a、17b。
另一方面,在冷阴极管17a、17b间的距离大的情况下,例如,在图4中的宽间隔部分19b中,能够采用图7所示的形态的灯夹20。即,通过将在与灯保持部3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所具有的第一凹部33b与基板凸部52a嵌合,第一板状部件30安装在支撑基板50上。进一步,通过将在与灯保持部4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所具有的第二凹部43b与基板凸部52b嵌合,第二板状部件40安装在支撑基板50上。这样,灯保持部31、41分别位于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中的远离支撑基板50一侧的端部。即,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相对变大,能够保持以宽间隔配置的冷阴极管17a、17b。
此外,在冷阴极管17a、17b间的距离为图4中的窄间隔部分19a与宽间隔部分19b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图8所示的形态的灯夹20。即,通过将第一凹部33b嵌合到基板凸部52a,第一板状部件30安装在支撑基板50上,通过将第二凹部43a嵌合到基板凸部52b,第二板状部件40安装在支撑基板50上。由此,灯夹保持部31位于第一板状部件30中的远离支撑基板50的一侧的端部,灯保持部41位于第二板状部件40中的靠近支撑基板50的一侧的端部。即,能够使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为中间的距离,并且能够保持以窄间隔部分19a的距离与宽间隔部分19b的距离之间的距离配置的冷阴极管17a、17b。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TV、液晶显示装置10、背光源装置12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12所具有的灯夹20构成为:能够改变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配置的配置方向、或者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排列的顺序。并且,通过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的配置方向或者顺序的组合,能够改变该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分别具有的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
由此,一个灯夹20能够将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设定为几种,因此,各个灯保持部31、41分别保持不同的冷阴极管17a、17b,由此能够将由一个灯夹20保持的冷阴极管17彼此的距离设计为几种。结果,对于以不同间隔配置的冷阴极管17,能够使用同一个灯夹20,因此,有利于削减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灯保持部31、41形成于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的一个端部,即与中心部不同的部位。
由此,在改变第一板状部件30或第二板状部件40的配置方向的情况下,灯夹20中的灯保持部31、41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能够改变该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结果,使用一个灯夹20就能够应对冷阴极管17的多种排列图案(排列间隔)。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基板50位于第一板状部件30与第二板状部件40之间,在该支撑基板5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扩散板15a的支撑销51,该扩散板15a用于扩散从冷阴极管17射出的光。
像这样,通过在灯夹20上设置支撑销51,能够抑制扩散板15a发生变形,并且能够均匀地扩散从冷阴极管17射出的光。
进一步,通过在第一板状部件30与第二板状部件40之间设置支撑基板50,能够应对冷阴极管17的多种排列图案。特别是通过在支撑基板50上设置支撑销51,通过与第一板状部件30或者第二板状部件40的组合,能够应对冷阴极管17的排列图案与扩散板15a的支撑高度的各种组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基板50在冷阴极管17的并列方向的一端部具有用于安装第一板状部件30的基板凸部52a,在冷阴极管17的并列方向的另一端部具有用于安装第二板状部件40的基板凸部52b,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分别在该方向上的两端部具有第一凹部33a、33b和第二凹部43a、43b。并且,采用如下灯夹20:通过将该第一凹部33a、33b和第二凹部43a、43b安装在基板凸部52a、52b上,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与支撑基板50形成为一体。
像这样,通过采用第一板状部件30、第二板状部件40和支撑基板50形成为一体的结构,能够事先准备已经根据冷阴极管17的排列图案设定了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的灯夹20,并且能够提高组装操作的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灯夹20具有向底座14一侧突出,并且在被插入设置于该底座14上的安装孔14a、14b内的状态下能够卡止的卡止片32、42。
根据这种结构,利用底座14能够从外部保护冷阴极管17,并且通过将卡止片32、42卡止于底座14,能够将灯夹20适当地安装在底座14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片32、42形成于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上,并且分别向与灯保持部31、41相反的一侧突出。
像这样,通过将卡止片32、42设置在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上,能够将冷阴极管17可靠地安装在底座14上。进一步,由于该卡止片32、42向与灯保持部31、41相反的一侧突出,因此,能够在底座14的内表面一侧配置冷阴极管1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片32、42分别设置在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的中心部。
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在改变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的配置方向、或者改变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的顺序的情况下,卡止片32、42也相对而言配置在底座14上的同一位置。结果,能够任意使用以同一图案设置有安装孔14a、14b的底座14,并且能够有利于削减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根冷阴极管17并列配置,其排列间隔相对窄的窄间隔部分19a位于排列中央侧,相对宽的宽间隔部分19b位于排列端部一侧。
像这样,以其窄间隔部分19a位于排列中央部一侧的方式排列冷阴极管17,由此能够在排列中央部一侧提高该背光源装置12的照明亮度。由此,在具有该背光源装置12的液晶显示装置10和电视接收装置TV中,能够提高显示面的可视性。
进一步,在冷阴极管17的排列间隔有宽窄之别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灯夹20的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能够用同一灯夹20分别保持各个排列间隔的冷阴极管17。因此,不仅能够削减灯夹20的成本,并且不需要该灯夹20的区分操作,能够节省操作所需工时。
(实施方式2)
下面,利用图9至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2中,表示更改灯夹中的结构部件的部分,其它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所具有的灯夹的简要结构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该灯夹把持冷阴极管(灯)的状态的简要结构的俯视图,图11是说明该灯夹的使用形态的俯视图。
如图9和图10所示,灯夹60由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构成。
在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的上表面(与冷阴极管17相对的面)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保持不同冷阴极管17a、17b的灯保持部31、41。此外,在灯保持部31、41的正下方(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在底座14上卡止的卡止片32、42(参照图9)。
进一步,如图10所示,在第一板状部件61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中的设置有灯保持部31一侧的端部设置有该端部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而形成的第一凸部63,在与其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该端部的一部分向内侧切开而形成的第一凹部64。另一方面,在第二板状部件62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中的与设置有灯保持部41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该端部一部分向外侧突出而形成的第二凸部65,在设置有灯保持部41的端部设置有该端部的一部分向内侧切开而形成的第二凹部66。此外,第一凸部63能够与第二凹部66嵌合,第二凸部65能够与第一凹部64嵌合。
在使其长边方向与冷阴极管17的并列方向一致的状态下,并且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被连结部67连结,从而该灯夹60的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被安装在底座14上。
下面,使用图10和图11,对灯夹60的使用形态进行说明。
在冷阴极管17a、17b间的距离小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图10所示形态的灯夹60。即,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被由第一凸部63和第二凹部66构成的连结部67连结。在此情况下,灯保持部31、41配置在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中的分别设置有第一凸部63和第二凹部66的一侧的端部,因此,该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相对变小,能够保持以窄间隔配置的冷阴极管17a、17b。
另一方面,在冷阴极管17a、17b间的距离大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图11所示形态的灯夹60。即,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被由第一凹部64和第二凸部65构成的连结部67连结。在此情况下,灯保持部31、41分别位于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中的相互远离的一侧的端部。即,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相对变大,能够保持以宽间隔配置的冷阴极管17a、17b。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12所具有的灯夹60由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构成,该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构成为:通过在它们的长边方向、即冷阴极管17的并列方向的端部具有的连结部67连结。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事先准备已经根据冷阴极管17的排列图案设定了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的灯夹60,并且能够提高组装操作效率。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的两端部形成能够连结的第一凸部63、第二凸部65、或者第一凹部64、第二凹部66,因此,在改变该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的配置方向或者顺序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它们连结。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灯夹60采用能够改变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的顺序的结构,灯夹60构成为:根据该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的配置方向和顺序的组合,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由此,通过替换第一板状部件61和第二板状部件62的顺序,对于一个灯夹60,能够将灯保持31、41间的距离设定为几种。结果,各个灯保持部31、41分别保持不同的冷阴极管17a、17b,由此也能够将由一个灯夹60保持的各个冷阴极管17彼此的距离设计为几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67由第一凸部63和第二凸部65、第一凹部64和第二凹部66构成。
像这样,通过使连结部67为第一凸部63与第二凹部66嵌合、或者第二凸部65与第一凹部64嵌合这种简单的结构,不会因设计连结部67而导致成本增加,而且,也能缩短连结操作所需工时。
(实施方式3)
下面,使用图12至图1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3中,表示改变了灯夹中的各个部件的安装形态的部件,其它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重复说明。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3的背光源装置12所具有的灯夹的简要结构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该灯夹把持冷阴极管(灯)的状态的简要结构的俯视图,图14和图15是说明该灯夹的使用形态的俯视图。
如图12和图13所示,灯夹70由支撑基板71、第一板状部件72和第二板状部件73构成。
支撑基板71形成为在俯视时呈在其中心部具有支撑销51的矩形,使其长边方向与冷阴极管17的并列方向一致。
在第一板状部件72和第二板状部件73的上表面(与冷阴极管17相对的面)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有分别保持不同的冷阴极管17a、17b的灯保持部31、41。此外,在灯保持部31、41的正下方(第一板状部件72和第二板状部件73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在底座14上卡止的卡止片32、42(参照图12)。
进一步,如图13所示,在第一板状部件72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该第一板状部件72的短边的一部分向内侧切开而形成的第一凹部74a、74b。此外,在第二板状部件73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该第二板状部件73的短边的一部分向内侧切开而形成的第二凹部75a、75b。此外,上述灯保持部31、41分别配置在设置有第一凹部74b和第二凹部75b一侧的端部。
如图13所示,该灯夹70构成为:在利用沿着支撑销51的基部的圆周相对的第一凹部74a和第二凹部75a来夹持该支撑销51的状态下,第一板状部件72和第二板状部件73的一部分与支撑基板71的两端部重叠。在此情况下,第一板状部件72和第二板状部件73被卡止片32、42卡止在底座14上,由此,支撑基板71通过该第一板状部件72和第二板状部件73与底座14(光反射板14)的夹持力被固定在底座14上。
下面,使用图13至图15,对灯夹70的使用形态进行说明。
在冷阴极管17a、17b间的距离大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图13所示形态的灯夹70。即,第一板状部件72和第二板状部件73借助在支撑基板71的中央部设置的支撑销51,以第一凹部74a和第二凹部75a相对的方式被分别安装在底座14上。在此情况下,由于灯保持部31、41配置在第一板状部件72和第二板状部件73中的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部74b和第二凹部75b一侧的端部,因此该灯保持部31、41均被配置在远离支撑销51一侧的端部。即,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相对变大,能够保持以宽间隔配置的冷阴极管17a、17b。
另一方面,在冷阴极管17a、17b间的距离小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图14所示形态的灯夹70。即,第一板状部件72和第二板状部件73借助在支撑基板71的中央部设置的支撑销51,分别以第一凹部74b和第二凹部75b相对的方式被安装在底座14上。这样,灯保持部31、41分别位于第一板状部件72和第二板状部件73中的靠近支撑销51一侧的端部。即,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相对变小,能够保持以窄间隔配置的冷阴极管17a、17b。
此外,在冷阴极管17a、17b间的距离为中间程度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图15所示形态的灯夹70。即,第一板状部件72和第二板状部件73借助设置于支撑基板71的中央部的支撑销51,分别以第一凹部74b和第二凹部75a相对的方式被安装在底座14上。由此,灯保持部31位于第一板状部件72中的靠近支撑销51一侧的端部,灯保持部41位于第二板状部件73中的远离支撑销51一侧的端部。即,能够使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为中间距离。
以上,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12所具有的灯夹70,第一板状基板72和第二板状基板73的一部分与支撑基板71的两端部重叠,该第一板状部件72和第二板状部件73分别用卡止片32、42卡止在底座14上。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改变第一板状部件72和第二板状部件73的配置方向或者顺序,因此通过该配置方向与顺序的组合,能够改变灯保持部31、41间的距离。结果,能够将一个灯夹70使用于各种冷阴极管17的排列图案。
进一步,能够采用如下结构:沿着支撑销51的基部的圆周,第一板状部件72所具有的第一凹部74a和第二板状部件73所具有的第二凹部75a夹持该支撑销51。
通过这种结构,例如,在将第一板状部件72卡止在底座14上后,在因卡止力不足而导致该第一板状部件72开始旋转的情况下,支撑销51也抵接于第一凹部74a的壁面,从而能够抑制它的旋转。其结果,能够在一次安装后的方向上持续固定第一板状部件72和第二板状部件73的配置方向。
(其它的实施方式)
以上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和附图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畴之内。
(1)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在支撑基板50的两端部设置有基板凸部52a、52b,但是,也可以采用图16所示结构的灯夹80。即,灯夹80的支撑基板81在一个端部具有基板凸部82,在另一个端部具有基板凹部83。在此情况下,第一板状部件91和第二板状部件94分别在一个端部具有第一凸部92和第二凸部95,在另一个端部具有第一凹部93和第二凹部96,由此能够安装在支撑基板81上,进一步,能够改变这些第一板状部件91和第二板状部件94的顺序。
(2)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灯夹20采用以下的结构:在支撑基板50上安装第一板状部件30和第二板状部件40来保持2根冷阴极管17,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以下的结构,例如,在第一板状部件上设置2个以上的灯保持部,或者安装第三板状部件等,由此保持3根以上的冷阴极管17。
此外,在不借助支撑基板50的上述实施方式2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同样的部件保持3根以上的冷阴极管17。
(3)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第一板状部件30、第二板状部件40和支撑基板50构成为:能够通过它们的端部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而形成的凸部、与它们的端部的一部分向内侧切开而形成的凹部嵌合来安装,但是,安装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在板面上设置的凸部或者凹部的嵌合、螺旋固定等方法。
此外,在不借助支撑基板50的上述实施方式2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同样的部件构成连结部。
(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一板状部件和第二板状部件形成矩形板状,但是,它们的形状能够适当地改变。进一步,使用由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第一板状部件和第二板状部件构成的灯夹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使用聚碳酸酯材料作为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灯夹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其它的合成树脂材料。
(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冷阴极管17、17间的间隔不同的排列(灯的不等间距排列),但是,也可以采用该间隔完全相同的灯的等间距排列。
(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使用冷阴极管17作为线状光源的情况,但是,例如使用热阴极管等其它种类的线状光源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之中。
(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使用液晶面板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使用其它种类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也包含在本发明之中。

Claims (15)

1.一种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并列配置的多个线状光源和保持所述线状光源的光源保持部件,
所述光源保持部件具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在所述第一部件上形成有直接保持所述线状光源中的第一线状光源的第一光源保持部,
在所述第二部件上形成有直接保持与所述第一线状光源不同的第二线状光源的第二光源保持部,
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沿着所述线状光源的并列方向并列配置,
所述光源保持部件构成为:通过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配置的配置方向、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排列的顺序的组合,所述第一光源保持部与所述第二光源保持部之间的距离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源保持部和所述第二光源保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于与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部和所述第二部件的中心部不同的部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线状光源的并列方向的端部具有用于将该第一部件与该第二部件相互连结的连结部,
所述光源保持部件构成为: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通过所述连结部连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由凸部和凹部构成,
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能够通过它们中的一个所具有的所述凸部与另一个所具有的所述凹部嵌合而连结。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保持部件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基板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状光源的光射出一侧具有用于将从该线状光源射出的光扩散的扩散板,
在所述基板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扩散板的支撑部件。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部在所述线状光源的并列方向的一端部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部件的基板安装部,在所述线状光源的并列方向的另一端部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部件的基板安装部,
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分别在所述线状光源的并列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具有能够安装在所述基板安装部上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
所述光源保持部件构成为: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基板安装部,由此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基板部形成为一体。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安装所述多个线状光源的底座,
所述光源保持部件具有向所述底座一侧突出、并能够在被插入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安装孔内的状态下卡止的卡止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片至少形成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并且分别向与所述第一光源保持部和所述第二光源保持部相反的一侧突出。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片形成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各自的中心部。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并列配置的多个线状光源排列为:具有排列间隔相对窄的窄
间隔部分和排列间隔相对宽的宽间隔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窄间隔部分位于该线状光源的排列中央部一侧,另一方面,所述宽间隔部分位于该线状光源的排列端部一侧。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
利用来自所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是使用液晶的液晶面板。
15.一种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08801095533A 2007-10-02 2008-06-02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93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58838 2007-10-02
JP2007-258838 2007-10-02
PCT/JP2008/060141 WO2009044570A1 (ja) 2007-10-02 2008-06-02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テレビ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9358A true CN101809358A (zh) 2010-08-18
CN101809358B CN101809358B (zh) 2011-12-28

Family

ID=40526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955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9358B (zh) 2007-10-02 2008-06-02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77651A1 (zh)
CN (1) CN101809358B (zh)
WO (1) WO200904457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3604A (ja) * 1998-10-09 2000-04-28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4287226A (ja) * 2003-03-24 2004-10-14 Tama Electric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62637B1 (ko) * 2003-09-18 2010-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100959685B1 (ko) * 2003-10-07 2010-05-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고정 어셈블리
KR20060081805A (ko) * 2005-01-10 2006-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평판형광램프,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액정표시장치
TW200720762A (en) * 2005-10-20 2007-06-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0437282C (zh) * 2005-10-21 2008-11-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其灯管夹持装置
JP3992726B1 (ja) * 2006-06-26 2007-10-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クリップ及び光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44570A1 (ja) 2009-04-09
CN101809358B (zh) 2011-12-28
US20100277651A1 (en) 2010-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5578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EP2515028B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8721150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2804037B (zh) 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US8281497B2 (en) Lamp holder comprising lamp-clamping pins and being mounted at a variable rotation angle on the lamp housing surface
KR20070063667A (ko) 램프 고정부재,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액정표시장치
AU2010296604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1688649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KR20060074354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EP2161492B1 (en) Lighting apparatus, display unit,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8382306B2 (en) Lighting device for display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2498330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0359383C (zh)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以及其支撑结构
CN100492131C (zh) 具有光学组件支架的灯台及具有该灯台的液晶显示器件
CN102057216B (zh) 光源保持具、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2422077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20120081632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2428314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US8807805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7690804B2 (en) Backlight uni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1809358B (zh)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CN101960213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JP2008197138A (ja) 表示装置
KR20080021370A (ko)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 표시 모듈
CN101809357B (zh)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