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4816A - 乘员登上/走出座舱的辅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乘员登上/走出座舱的辅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4816A
CN101804816A CN200910203915A CN200910203915A CN101804816A CN 101804816 A CN101804816 A CN 101804816A CN 200910203915 A CN200910203915 A CN 200910203915A CN 200910203915 A CN200910203915 A CN 200910203915A CN 101804816 A CN101804816 A CN 101804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y
rope
section
passenger cabin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3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兰·莫利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ma SA
Original Assignee
Pomagalski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magalski SA filed Critical Pomagalski SA
Priority to CN200910203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04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04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4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员登上和/或走出运送设备(10)的座舱(C)的辅助系统(11、12),其中座舱(C)沿闭合环形路线运动,该系统包括以闭合回路形式运行的绳索(14、28),该绳索具有第一段(T1、T3)和第二段(T2、T4),第一段被安排成与所述闭合环形路线的一段相切,第二段被安排成沿乘员的登上和/或走出运载工具(V、Y)的区域(16、29)、在等于座舱(C)之间的多倍间隔的规定间隔处与绳索(14、28)耦联。绳索(14,28)的驱动结构(M)与根据座舱(C)的运动速度能相继地确保沿第一段(T1、T3)运行的每一运载工具(V、Y)居于与座舱(C)相邻的位置的伺服控制绳索(14、28)的运行速度的结构关联。

Description

乘员登上/走出座舱的辅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员登上和/或走出运送设备的座舱(car)的辅助系统,其中座舱以基本恒定的速度沿闭合环形路线每隔一定间隔运动。
背景技术
大多数上面提及的这类运送设备应用在城镇或滑雪胜地中以构成人员运送机械(people movers),或在公共场所构成例如具有悬吊座舱的竖直弗累斯大转轮(Ferris wheel)的娱乐乘坐设施。根据应用情况,用于这些设备上、限定为支承乘员的座舱可以选取不同形式,可以是吊舱(gondola cars)、电动缆车(telpher cars)或敞式舱(open cabins)、或者甚至在弗累斯大转轮娱乐乘坐设施中是密闭舱(capsules)。在所有情况下,通过也可以是吊重绳的牵引绳、或对于弗累斯大转轮娱乐乘坐设施而言借助实际上结合于旋转构造上的密闭舱,座舱可以基本恒定的速度沿闭合环形路线每隔一定间隔运动。
这些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沿闭合环形路线设置的平台,以便乘员登上座舱和/或走出座舱。从某种意义上讲,登舱和出舱操作应保持极其周密,使乘员或成组的乘员存在的速度差必需几乎在瞬间得到补偿。
为了确保登舱和出舱操作的安全性,必须将所述速度差的极限值限制为0.3m/s。这种约束意味着沿闭合环形路线的座舱组的运行速度被限制为此极限值。但是对设备的这种功能要求所导致的结果是,每小时输送乘员的能力受到相当大的限制,且与设备操作人员和乘员的期望不相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乘员登上和/或走出设备座舱的辅助系统,其能在登舱和出舱操作期间提高乘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不会限制该设备的输送能力。
根据本发明,该系统的不寻常之处在于,其包括:
-借助驱动结构以闭合回路形式运行的绳索,绳索具有第一段(section)和第二段,第一段被安排成与闭合环形路线的一段相切,第二段被安排成沿乘员登上和/或走出运载工具(vehicles)的区域与至少第一段上的绳索耦联,该绳索还带有等于座舱之间间距的多倍的错开部(stagger),
-用于根据座舱的运动速度伺服控制绳索的运行速度的结构,以便相继定位运行在第一段上的每一运载工具,使其面向座舱。
这种登舱和/或出舱辅助系统能使设备座舱上的每次登舱和出舱操作按两类步骤执行:第一类传送使乘员走向系统的登上和/或走下区域和系统的运载工具之间和在其间来回走动,第二类传送使乘员走向系统的运载工具和设备的座舱之间和在其间来回走动。根据在座舱的所述水平高度(登舱或出舱)处执行的操作,可改变这两类传送的顺序。可将登舱和出舱操作分为两类依次的传送而提供与第一类传送关联的第一速度差及与第二类传送关联的第二速度差。由于本发明的辅助系统,无论沿闭合环形路线运动的座舱的速度多大,可维持实现设备座舱和辅助系统的运载工具之间的第二类传送的速度差基本等于零。在这种方式中,无论按计划安排的设备每小时输送乘员的能力多大,在第二类传送期间乘员的安全是绝对的。因此对于乘员而言,可能的危险是被传送到系统的运载工具和系统的登上和/或走下区域之间的第一类传送。但是为了限制这些危险,通过对辅助系统进行合适设计,必需简单地将第一类传送值确定为低于或等于0.3m/s,理想情况是等于零。
因此本发明的辅助系统可确保登上座舱操作和走出座舱操作具有最理想的安全性能,而与座舱的运动速度无关。在这种方式中,辅助系统使得输送设备能以比现有技术中的座舱运动速度快得多的速度例如大于或等于0.5m/s的速度、高的小时输送量工作,同时可提高登上和走出座舱操作的安全性。为此,本辅助系统可将每一操作分为例如速度差低于或等于0.3m/s的第一种传送(运载工具-登上和/或走下区域)和速度差基本为零的第二种传送(运载工具-座舱)。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用于使运载工具与绳索耦联的结构借助由运载工具支撑的固定附联夹紧装置形成,且登上和/或走下区域包括传送走道,该传送走道具有与第二段内的运载工具的路径一致的路径。通过对传送走道速度的适当调整,这种变型能在系统的登上和/或走下区域与系统的运载工具之间的传送过程中保持速度差基本等于零,从而改善安全性能。
还可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其他一些技术特征:
-至少一辆运载工具包括用于调整由绳索形成的闭合回路的周长的结构,
-以平行于绳索的方式安置运行轨道,以便在运载工具运动期间引导这些运载工具,
-每一运载工具包括运行在运行轨道上的托架和通过固定结构与相应托架牢固固定的平台,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用于根据至少一根旋转轴线使平台相对于托架定向的结构和通过围绕所述旋转轴线枢转自动维持平台配平(trim)的结构,
-每个托架装备有偏移托架运动方向的第一轮和第二轮,运行轨道包括两条独立的各自容纳第一和第二轮中之一的导轨,所述导轨居于适合保持托架水平的竖直平面内的相对位置,而与托架沿运行轨道的位置无关,
-每一运载工具V装备有可伸缩的底槛,借助作动结构(未示出)使底槛在突出于运载工具V的伸出位置和收容在运载工具内的缩回位置之间改变,底槛居于第一段上,以便填充运载工具和相邻座舱之间的间隙,
-每一运载工具包括围绕与运载工具运动方向一致的枢转轴线倾斜的突出坡道,采用改变坡道与运载工具之间角度的结构,
-用于改变坡道与运载工具之间角度的结构包括带有可变形的平行四边形的支撑系统,该系统一方面包括两个彼此平行、在近端用关节连接到运载工具的枢转臂,至少其中一个臂支撑所述坡道,另一方面包括相对于运载工具固定空间取向、用关节连接在所述枢转臂的远端的结合构件,最后还包括装配有滑动杆的致动装置,所述杆的移动控制枢转臂和结合构件之间的角度变化。
-闭合环形路线具有包括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圈形状,且与第一段接界的运行轨道部分具有包括在平行的竖直平面内的圆圈的弧形形状。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优势和特征将更加清晰,所给出的实施例仅为非限制性示例并以附图形式示出。附图中:
图1为运送设施的俯视图,该运送设施包括本发明的辅助系统的一实例;
图2为沿图1中垂直横截面A-A看到的图1所示设施的下部部分的后视图;
图3为沿垂直截面A-A看到的图1所示设施的下部部分的前视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左侧部分的细节;
图5和图6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中对运载工具进行了改进。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4示出了用于乘员P的运送设施,其主要包括沿闭合环形路线输送座舱C的运送设备10、用于登上座舱C的登舱辅助系统11和出舱辅助系统12。
在以非限制方式描述的本具体实施例中,运送设备10由弗累斯大转轮娱乐乘坐设施构成,设施上悬挂有密闭舱形式的座舱C。设备10实施为围绕水平轴线D转动的环形中心构造13,该水平轴线离地面固定地保持一定距离。座舱C通过链接部分附联于构造13的边缘,使座舱C保持水平。
运行过程中,运送设备10可确保整组座舱C均匀运动。更准确地说,座舱C以基本恒定的速度(等于构造13的半径乘以构造13的旋转角速度)每隔一定间隔运动。运动期间,座舱C执行环形移动。这导致座舱C全都沿环形的一个和同一假想闭合环形路线运动,闭合环形路线相应于构造13周转过程中座舱C的环形路径。
运送设备10的下部、即靠近支托构造13的地面分别装备有两个独立系统11、12,它们分别用于辅助乘员P登上设备10的座舱C和用于辅助先前上车的乘员P走下座舱C。辅助系统11和12安置在中心构造13的竖直平面X的各侧,以保持运送设备内的乘员P行经单一通道。因为系统11和12为对称设计,以下仅对登舱辅助系统11进行详细描述。
登舱辅助系统11包括安置在闭合回路中的绳索14,闭合回路经过在端部处沿平行于竖直平面X的方向水平偏离的两个大轮盘15a、15b。大轮盘15a、15b独立驱动和脱开。电机M借助反转齿轮和减速器可保证大轮盘15a以单一转动方向连续转动。电机M与减速器、反转齿轮及低速和高速轴一起构成绳索14的驱动结构,使绳索14沿单一运行通道运动。绳索的一股相应于张紧于大轮盘15a、15b之间的绳索14的一部分,绳索14的每一股构成基本直的轨道,以便相继耦联于绳索14的运载工具V每隔一定间隔单通道地行驶。因此,依次的两辆运载工具V之间的间距恒定,可将该间距选择为构成等于设备10的座舱C之间的多倍距离的错开部分。在所示的具体实例中,依次的两辆运载工具V之间的间隔等于两个座舱C之间的间隔。
可调整竖直平面X和经过大轮盘15a、15b中心的直线之间包含在平面A-A内的偏移,以使靠近构造13的那股绳索14构成绳索14的第一段T1,该段与闭合环形路线的一段呈切线设置,座舱C沿着该闭合环形路线行驶。选择绳索14的运行方向,使运行在第一段T1上的运载工具V沿与座舱C相同的方向(图1中的箭头F2)运动(图1中的箭头F1)。因此第一段T1构成与座舱C的闭合环形路线相切的单通道运行轨道,运载工具V沿该闭合环形路线以与座舱C相同的方向运动。
运载工具V行驶于第一段T1上之后,它们沿相反方向返回到由绳索14的相对的那股构成的平行单通道运行轨道上。乘员P登上运载工具V的登舱区域16被安排成顺着与第一段T1相对的运行轨道。接近登舱区域16的所述轨道部分构成了绳索14的第二段T2,其特征在于该部分沿区域16设置。
运载工具V通过由运载工具V支撑的固定附联夹紧装置17(图4)始终耦联到绳索14上。尽管绳索14不可避免地拉长,为了及时保证绳索14始终张紧,使游动大轮盘(loose bull-wheel)15b与调整机构18关联,以便利用例如配重或液压致动装置的动作来调整绳索14的张力。为了确保运载工具V之间规定的间隔而不受绳索14拉长和调整机构18动作的影响,至少其中一辆运载工具V包括由绳索14形成的闭合回路周边的调整结构(未示出)。例如,形成闭合回路形式的绳索14的一种可能是在绳索14成形之前固定每一自由端的头部,然后将两个头部固定到固定于一辆运载工具V上的结合部分上。由于结合部分包括用于调整头部的固定区域之间的距离的结构,可获得所述调整结构。
绳索14的驱动结构与用于根据座舱C的运动速度伺服控制绳索14的运行速度的结构(未示出)关联。可将伺服控制结构设计成相继将行驶在第一段T1上的每一运载工具V定位在邻近座舱C的位置。该邻近位置与相对于座舱C的运载工具V的相对配置相应,使得运载工具V和座舱C在垂直于竖直平面X的方向彼此面对。可将这种伺服控制结构集成在控制单元(未示出)中,根据接收到的来自检测座舱C的第一存在传感器和来自检测运载工具V的第二存在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机M。
为了调节或者甚至减小发生在从与第二段T2接界的登舱区域16登上运载工具V时的瞬间登舱速度差,区域16包括具有与第二段T2中的运载工具V的路径一致的路径的传送走道19。一致的概念是指运载工具V相对于传送走道19的相对配置致使沿垂直于竖直平面X的方向运载工具V与走道19并排设置。
在图示的登舱辅助系统11的例子中,每一运载工具V包括沿闭合回路行驶在运行轨道21上的托架20和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到相应托架20上的平台22。在绳索14的整个长度上安置平行于绳索14的运行轨道21,以引导运动过程中的运载工具V。除引导运载工具V的作用外,运行轨道21还有一项功能是支撑每一运载工具V的全部重量,因此运行绳索14承担的任务仅为驱动运载工具V。
作为具有悬挂座舱C的弗累斯大转轮娱乐乘坐设施的运送设备10,座舱C移动所遵循的假想闭合环形路线具有圆圈(circle)形状,该圆圈包括在与构造13的竖直中间平面X一致的竖直平面内。第一段T1沿闭合环形路线的所述段切线地设置,因此存在包括在竖直平面X内的圆圈的弧形形状。为了保证运载工具V在第一段T1的整个长度上相对于座舱C的邻近位置,以绳索14的第一段T1为边界的运行轨道21的所述部分具有包括在平行于竖直平面X的竖直平面Z内的圆圈的弧形形状。
为使登上运载工具V、更明确地说是登上平台22的乘员P舒适,无论顺着以第一段T1为边界的运行轨道21的部分的运载工具V的位置如何,平台22必须保持水平位置。借助托架20和平台22之间的固定结构包括用于根据至少一根转动轴线相对于托架20定向平台22的结构和用于通过围绕所述转动轴线枢转自动保持平台22配平的结构可获得未示出的第一解决方案。用于自动保持平台22配平的所述机构可确保平台22的位置保持与地面水平,而与相对于围绕转动轴线的平台22的托架20的角度取向无关。
图2示出了第二种解决方案。在包括运动方向的竖直中间平面的一侧上,每个托架20装备有偏离托架20的运动方向的第二轮24a和第一轮23a。运行轨道21包括两条独立导轨25a、26a。导轨25a接收第一轮23a以保证第一轮的行驶和引导,导轨26a接收第二轮24a以保证第二轮的行驶和引导。导轨25a、26a居于竖直平面内的相对位置,所述导轨被布局为保持托架20水平,而与托架沿运行轨道21的位置无关。例如,若以第一段T1为边界的运行轨道21的所述部分的给定点处的导轨25a、26a间的偏离标记为α,在该点处相对于水平线由导轨25a、26a形成的角度标记为
Figure B2009102039151D0000071
其中L为轮子23a和24a的分离长度。在包括托架运动方向的竖直中间平面的另一侧上,每个托架20装备有偏离托架20的运动方向的第二对第一轮和第二轮23b、24b和属于运行轨道21并具有与导轨25a、26a相同特征的两个独立导轨25b、26b。在以绳索14的第一段T1为边界的所述部分外侧,导轨25a、25b、26a、26b全部共面且水平,以确保在水平平面内引导运载工具V。
每一运载工具V装备有可伸缩的底槛27,可借助作动结构(未示出)使底槛在突出于运载工具V的伸出位置和被收容在运载工具V内的缩回位置之间改变,该底槛居于至少第一段T1上,致使至少部分地填充运载工具V和相邻座舱C之间的间隙。在运动于第二段T2上的过程中,可按计划安排(scheduled)可伸缩底槛27作动,使其向上运动到伸出位置或伸出和缩回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以便部分或全部填充运载工具V和传送走道19之间的间隙。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作动结构,例如电机或借助活塞的解决方案。
乘员P可采取以下方式登上运送设备10的座舱C:第一阶段,事先站在登舱区域16的平台上的乘员自己走到登舱区域16的传送走道19上的适当位置(图1中箭头F3)。在乘员P和传送走道19之间存在速度差期间,这种操作不存在任何危险,因为实际上传送走道19沿乘员P走动方向运动。例如可以调整传送走道19的速度使之等于沿第二段T2运动的运载工具V的运动速度。这种变型可在首先将乘员P从登舱区域16送到运载工具V期间保持速度差等于零,以便提高安全性。然后通过绳索14以恒定速度驱动已载有乘员P的运载工具V,同时借助运行轨道21引导该运载工具。
与绳索14的驱动结构关联的伺服控制结构保证运载工具V自动运动到居于邻近座舱C的位置,以便被定位成在第一段T1的整个长度上面对座舱C。然后,在速度差等于零的情况下将乘员P从运载工具V送上座舱C。借助门阻挡件或着陆舱门型(landing door type)安全机构,如果需要可以只指定在第一段T1的分段上进行传送。传送之后,运载工具V随后沿第二段T2的方向被绳索14带回,以便进行另外的登舱。
除上述登舱辅助系统11外,运送设备还包括与登舱辅助系统11类似、相对于竖直平面X对称安排的出舱辅助系统12。与登舱系统11的方式相同,出舱辅助系统12包括通过驱动结构以闭合回路形式运行的绳索28,该绳索具有第一段T3和第二段T4,第一段被安置成与闭合环形路线的一段相切,第二段被安置成顺着从固定耦联到绳索28的运载工具Y下来的乘员P的出舱区域29,所述绳索具有等于座舱C之间的多倍间距的规定的错开部分。根据座舱C的运动速度,绳索28的驱动结构还和绳索28的运行速度的伺服控制结构关联,以便在沿相同方向运动(箭头F4)的同时相继使行驶在第一段T3上的每一运载工具Y的位置面向座舱C。绳索14的第一段T1切向地沿着闭合环形路线的一段设置,该段闭合环形路线等同于绳索28的第一段T3切向设置所沿着的那段。系统11和12之间的唯一差异在于实际上出舱区域29被定位在包括第二段T4的外运行轨道的开始处,而登舱区域16被安排在包括第二段T2的外运行轨道的端部处。
登上运送设备10的座舱C的乘员P按以下方式出舱:所有运载工具Y固定耦联到绳索28,致使第一段T3上的运载工具被驱动到邻近座舱C并面对该座舱的位置。因此可以基本等于零的速度差将之前进入座舱C的乘员P传送到相邻的运载工具Y。在有利的方式中,如果需要,只在预设的延时之后指定装备在登舱辅助系统11的相邻运载工具V上的门阻挡件或着陆舱门型安全机构作动,在所述延时期间运载工具Y处于邻近座舱C的位置。这种变型可使从座舱C到出舱辅助系统12的运载工具Y的传送早于从登舱辅助系统11的运载工具V到座舱C的传送。从座舱C到运载工具Y的传送之后,运载工具Y通过绳索28沿第二段T4的方向运动。出舱平台29配备有传送走道30,该走道的路径与第二段T4内运载工具Y的路径一致。例如可将传送走道30的速度调整为基本等于沿第二段T4运动的运载工具Y的运动速度。这种变型在将乘员P从运载工具Y传送到出舱区域29期间可保持速度差基本等于零,从而可提高安全性。然后传送走道30上的乘员P走到出舱区域29的平台上(图1中箭头F5)。这种操作期间,存在于乘员P和平台之间的速度差不会带来任何危险,因为速度差可以在乘员P运动的方向上得到补偿。
还可规定传送走道19和30的速度以便能调节两者,从而限制或者甚至消除乘员踏上走道19时和他离开走道踏上出舱区域29的平台时乘员P分别承受的速度差。
虽然对于上述辅助系统11和12而言,绳索14和28以恒定的速度驱动,当一系列相应的运载工具V、Y分别顺着登舱区域16和出舱区域29被定位时,可使每条绳索或者减慢速度或者甚至瞬间停止。这种变型的优点是不需要设置传送走道19、30。
在一种变型中,运载工具V、Y可以通过可脱开型的附联夹紧装置与相应绳索14、28耦联。若夹紧装置的脱离系统设有来自第二段T2和T4的上行线,而绳索14、28上的夹紧装置的结合系统设有来自第二段T2、T4的下行线,这种变型可使实现登舱区域16或出舱区域29和运载工具V、Y之间的传送减小或甚至消除速度差,同时不必存在传送走道19、30。另一方面,必须通过独立于绳索14、28的运动结构将脱离状态下的运载工具V、Y设定为运动状态。
当然,无论实施的是哪种变型,至少在所述绳索14、28的第一段T1、T3上要保持运载工具V、Y与相应绳索14、28耦联,以便同步驱动处于邻近座舱C的位置中的运载工具V、Y。
可用其他等同运载工具、例如悬挂在绳索14、28上的那类运载工具代替上面描述的运载工具V、Y。在悬挂于绳索上的那类运载工具的情况中,绳索14、28还需执行支撑和引导运载工具的功能。根据所使用的运载工具类型,运行轨道21可只与由相应的绳索14、28形成的闭合回路的一部分接界,或甚至可以完全不接界。
尽管所描述的是彼此独立的系统,可仅利用单一闭合回路的绳索将辅助系统11和12组合成单个登舱和出舱辅助系统,只有一组运载工具每隔一定间隔与该系统耦联。这种变型要求从运载工具到座舱C和从座舱C到运载工具的传送之间适当同步。
在图5和6中,对运载工具V、Y进行了改型。对于每一运载工具,用安置在运载工具V、Y的突出部分的倾斜人行坡道31代替可伸缩的底槛27,该人行坡道围绕与运载工具V、Y的运动方向一致的枢转轴线倾斜。设有用于改变坡道31和运载工具V、Y之间的角度的结构。例如在图5中,倾斜坡道31相对于水平线具有基本等于7度的角度,以补偿平台22和座舱C地面之间的高度差。另一方面在图6中,当平台22和传送走道19、30基本共面时倾斜坡道31基本处于水平。
用于改变倾斜坡道31和运载工具V、Y之间的角度的结构包括支撑系统,该支撑系统具有在竖直平面内可变形的平行四边形,该系统包括:
-两个彼此平行的枢转臂32、33,其在近端32a、33a处被关节连接在运载工具V、Y上,至少其中一个枢转臂32支撑所述倾斜坡道31,
-结合构件34,其相对于运载工具V、Y具有固定的空间取向,被关节连接在所述枢转臂32、33的远端32b、33b上,
-及装配有滑动杆36的致动装置(actuating jack)35,所述杆的移动控制枢转臂32、33和结合构件34之间的角度变化。
更明确地说,枢转臂32、33的近端32a、33a在两个垂直重叠点处自由枢转地装配在平台22上。枢转臂32、33的远端32b、33b关节连接地被安装在结合构件34的竖直分支34a的端部(或反之亦然,结合构件34的竖直分支34a被关节连接在远端32b、33b上),这呈现出面向远离运载工具V、Y的带水平分支34b的支架形状。根据可变形的平行四边形原理,无论平行四边形的变形状态如何,即,无论枢转臂32、33和运载工具V、Y之间形成的角度如何,竖直分支34a和水平分支34b分别保持垂直和水平。
在示出的实例中,借助任何适当的结构使倾斜坡道31固定到上部枢转臂32,当然也可固定到枢转臂33。利用关节将滑动杆36在其远端处连接到上部枢转臂32的中间区域。由于处于压力下的如空气或油之类的流体的作用,杆36在致动装置35的管状主体37内以直线平移的方式运动。在与滑动杆36的排出口相对的那侧上,主体37关节连接地被安装到运载工具V、Y上,更明确地说,安装在平台22上,靠近下部枢转臂33的近端33a的关节连接处。
由于这种安排,滑动杆36的伸展运动支配倾斜坡道31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的增加。在相反的情况中,滑动杆36的回缩运动支配倾斜坡道31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的减小。直接依赖于滑动杆36的延伸状态的坡道31的倾斜角度在所有时间内都适合于顺着第一段T1和T3,以补偿平台22和座舱C的地面之间的高度差,保持水平分支34b和座舱C的地面相同的水平高度(压在水平分支之下)。在互补的方式中,坡道31的倾斜角度在所有时间内都适合于顺着第二段T2和T4,以补偿平台22和传送走道19、30之间的高度差,保持水平分支34b和传送走道19、30相同的水平高度(压在水平分支上)。
借此,与用于改变坡道31和运载工具V、Y之间角度的结构相关的倾斜坡道31可使平台22与座舱C地面或与传动走道19、30之间的高度差得到补偿,而且还可补偿这些构件之间的水平差异。这是为什么结合构件的水平分支34b经由上部或下部分别压向座舱C的地面和传送走道19、30的原因。
上面描述的用于改变坡道31和运载工具V、Y之间角度的结构仅是能简单实施的具体实例,当然可以用任何合适的类似解决方案替代它们。
最后,可将本发明应用在处于闭合环形路线内的座舱的任何类型的运送设备上,尤其可应用于任何类型的人员运送机械上,例如应用于利用带有固定夹紧装置、具有非常高的运行速度(大于0.5m/s)的牵引绳的吊舱上。

Claims (11)

1.一种乘员(P)登上和/或走出运送设备(10)的座舱(C)的辅助系统(11、12),其中座舱(C)每隔一定间隔沿闭合环形路线以基本恒定的速度运动,系统(11、12)的特征在于,其包括:
借助驱动结构(M)以闭合回路形式运行的绳索(14、28),该绳索具有第一段(T1、T3)和第二段(T2、T4),所述第一段被安排成与所述闭合环形路线的一段相切,所述第二段被安排成沿乘员(P)的登上和/或走出运载工具(V、Y)的区域(16、29)在至少所述第一段(T1、T3)处与所述绳索(14、28)耦联,该绳索还带有等于座舱(C)之间间距的多倍的错开部,
和用于根据座舱(C)的运动速度伺服控制所述绳索(14、28)的运行速度的结构,以便相继定位运行在第一段(T1、T3)上的每一运载工具(V、Y),使其面向座舱(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借助由所述运载工具(V、Y)支撑的固定附联夹紧装置(17)形成用于使所述运载工具(V、Y)耦联到所述绳索(14、28)的结构,所述登上和/或走下区域(16、29)包括传送走道(19、30),该传送走道具有与所述第二段(T2、T4)内的运载工具(V、Y)的路径一致的路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辆所述运载工具(V、Y)包括用于调整由所述绳索(14、28)形成的闭合回路的周长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平行于所述绳索(14、28)的运行轨道(21),以便在该绳索运行期间引导所述运载工具(V、Y)。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运载工具(V、Y)包括运行在所述运行轨道(21)内的托架(20)和通过固定结构牢固地固定到相应托架(20)的平台(2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用于根据至少一根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托架(20)定向所述平台(22)的结构和通过围绕所述旋转轴线枢转自动维持所述平台(22)配平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托架(20)装备有沿所述托架(20)的运动方向偏移的第一轮(23a、23b)和第二轮(24a、24b),所述运行轨道(21)包括两条独立的各自容纳所述第一轮和第二轮(23a、23b、24a、24b)之一的导轨(25a、25b、26a、26b),无论所述托架沿运行轨道(21)的位置如何,所述导轨居于适于保持所述托架(20)水平的竖直平面内的相对位置。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运载工具(V、Y)装备有可伸缩的底槛(27),借助作动结构使该底槛在突出于所述运载工具(V、Y)的伸出位置和收容在所述运载工具(V、Y)内的缩回位置之间改变,所述底槛居于所述第一段(T1,T3)上,以便填充所述运载工具(V、Y)和相邻座舱(C)之间的间隙。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运载工具(V、Y)包括围绕与所述运载工具(V、Y)运动方向一致的枢转轴线倾斜的突出坡道(31)及用于改变所述坡道(31)和运载工具(V、Y)之间角度的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改变坡道(31)与运载工具(V、Y)之间角度的结构包括带有可变形的平行四边形的支撑系统,该系统包括:
两个彼此平行、在近端(32a、33a)处用关节连接在所述运载工具(V、Y)上的枢转臂(32、33),至少其中一个枢转臂(32)支撑所述坡道(31),
结合构件(34),其相对于所述运载工具(V、Y)具有固定空间取向,用关节连接在所述枢转臂(32、33)的远端(32b、33b)上,
及装配有滑动杆(36)的致动装置(35),所述杆的移动控制所述枢转臂(32、33)和结合构件(34)之间角度的变化。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环形路线具有包括在竖直平面(X)内的圆圈形状,与所述第一段(T1、T3)接界的运行轨道(21)的所述部分具有包括在平行的竖直平面(Z)内的圆圈的弧形形状。
CN200910203915A 2009-02-16 2009-02-16 乘员登上/走出座舱的辅助系统 Pending CN101804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3915A CN101804816A (zh) 2009-02-16 2009-02-16 乘员登上/走出座舱的辅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3915A CN101804816A (zh) 2009-02-16 2009-02-16 乘员登上/走出座舱的辅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4816A true CN101804816A (zh) 2010-08-18

Family

ID=42606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3915A Pending CN101804816A (zh) 2009-02-16 2009-02-16 乘员登上/走出座舱的辅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0481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5457A (zh) * 2017-11-10 2018-02-23 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游乐设备的旋转式多发站系统
CN108082207A (zh) * 2016-08-23 2018-05-29 夏华萍 轨道系统
CN109153389A (zh) * 2016-05-24 2019-01-04 波马公司 由架空缆索牵引的运输车辆和包括所述类型的车辆的设施
CN111386144A (zh) * 2017-11-13 2020-07-07 安东尼奥赞佩拉股份公司 游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3389A (zh) * 2016-05-24 2019-01-04 波马公司 由架空缆索牵引的运输车辆和包括所述类型的车辆的设施
CN108082207A (zh) * 2016-08-23 2018-05-29 夏华萍 轨道系统
CN108082207B (zh) * 2016-08-23 2020-07-14 绍兴市载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系统
CN107715457A (zh) * 2017-11-10 2018-02-23 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游乐设备的旋转式多发站系统
CN107715457B (zh) * 2017-11-10 2022-03-08 广东金马游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游乐设备的旋转式多发站系统
CN111386144A (zh) * 2017-11-13 2020-07-07 安东尼奥赞佩拉股份公司 游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46380B1 (ko) 케이블철도시스템
US7823511B2 (en) Installation for conveying individuals
EP3552916B1 (en) Hybrid cable/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 transportation system
US20090205530A1 (en) Assistance system in loading/unloading passengers in cars
US202202746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porting Objects
EP3747722B1 (en) Hybrid cable/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03153412A (zh) 可枢转乘客运载器
CN101804816A (zh) 乘员登上/走出座舱的辅助系统
WO1997014595A1 (en) Transport system
WO2009125253A1 (en) Transportation means and system
EP3606799B1 (en) Station for a cabl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abl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mprising such sta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cable transportation system
EP3980311B1 (en) Hybrid cable/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US3728974A (en) High speed train
CN201646717U (zh) 包括救援工具的空中索道运输系统
US1718085A (en) Movable platform
KR20150021717A (ko) 유압장치를 이용한 prt 차량 수직이송장치
CN201272344Y (zh) 具有两个连接在中间建筑物中的线缆环路的传送设施
TW201302531A (zh) 一種超效能的捷運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