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2590A - 棋盘格试验方法及棋盘格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棋盘格试验方法及棋盘格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2590A
CN101802590A CN200880108113A CN200880108113A CN101802590A CN 101802590 A CN101802590 A CN 101802590A CN 200880108113 A CN200880108113 A CN 200880108113A CN 200880108113 A CN200880108113 A CN 200880108113A CN 101802590 A CN101802590 A CN 101802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
line
forms
gridiron patter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8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2590B (zh
Inventor
井尚志
大川刚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02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2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2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25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9/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 G01N19/04Measuring adhesive force between materials, e.g. of sealing tape, of coa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04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solid state, e.g. by cut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286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involving mechanical work, e.g. chopping, disintegrating, compacting, homogeni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96Testing material properties on thin layers or coat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棋盘格试验方法及棋盘格试验装置。在先对涂布在基材(10)上的涂膜(11)纵横地形成切割线(12),再让剥离力作用在涂膜(11)上,然后基于涂膜(11)剥离后的状态评价涂膜(11)的黏着力的棋盘格试验中,做到:既能够定量地测量涂膜(11)相对于基材(10)的黏着力,又能够为防止作业繁琐而等间隔或非等间隔地形成纵第一切割线(12a),使横第二切割线(12b)的间隔逐渐变窄。

Description

棋盘格试验方法及棋盘格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用以测量涂布在基材上的涂膜的黏着力的棋盘格试验中获得定量的测量结果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JIS(日本工业标准)K 5600-5-6规定的棋盘格试验(交叉切割法)是这样的一种试验,即在已形成在基材上的涂膜上纵横等间隔地加上切割线后,再将胶粘带贴在表面上,然后将胶粘带剥离,根据已剥离的方格数量判定涂膜的黏着力。
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发明内容如下:在基材状的覆盖膜加上切割线,将专用工具胶粘在已得到的各个方格上并施加拉伸应力,由此根据该剥离负荷评价覆盖膜的密着强度。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6-167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棋盘格试验中,一般情况下,只有根据涂膜是否剥离才能够判断涂膜对基材的黏着力,难以定量地进行测量。而且,对于氟树脂那样的胶粘带难以胶粘的材料、非平板材料而言,难以再现性良好地剥离胶粘带。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发明中,因为需要将专用工具粘结在基材上,所以作业工时多,无法简单地进行测量。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棋盘格试验中,能够定量地测量涂膜对基材的黏着力,并且能够防止作业繁琐。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的发明以一种棋盘格试验方法为前提。在该棋盘格试验方法中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对涂布在基材10上的涂膜11形成纵横切割线12的切割线形成步骤、在形成切割线12后使剥离力作用在涂膜11上的剥离步骤、以及在剥离步骤后基于涂膜11剥离后的状态评价涂膜11的黏着力的评价步骤
该棋盘格试验方法中的所述切割线形成步骤,是一个等间隔或非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纵横切割线12中的一切割线即第一切割线12a,非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纵横切割线12中的另一切割线即第二切割线12b、12c的步骤。此外,所述剥离步骤,既可以是一个用胶粘带等进行的工序,也可以是一个通过使切割线12的间隔变窄,涂膜11以作用在该切割线12与切割线12之间的剥离力自然剥离的步骤。也就是说,剥离步骤可以大致与切割线形成步骤同时进行。而且,因为每次进行评价,涂膜11厚度不同,黏着力就会变化,所以优选将涂膜11的厚度统一。
在该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切割线12的间隔越窄的部分,涂膜11对基材10的黏着力就越弱。因此,与切割线12的间隔较宽的部分相比,切割线12的间隔较窄的部分容易从涂膜11上剥离。结果,通过评价以多大间隔形成了切割线12的那一部分的涂膜11剥离了,就能够判断出涂膜11的黏着力。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切割线形成步骤,是一个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第一切割线12a,非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第二切割线12b、12c的步骤。
在该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切割线12b、12c的间隔越窄的部分,涂膜11对基材10的黏着力就越弱。因此,与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较宽的部分相比,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较窄的部分容易从涂膜11上离。结果,通过评价以多大间隔形成了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那一部分涂膜11剥离了,就能够判断出涂膜11的黏着力。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切割线形成步骤,是一个让所述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形成为自一端朝着另一端逐渐变大或者变小的步骤。
在该第三方面的发明中,让所述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形成为自一端朝着另一端逐渐变大或者变小。存在如果所述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较窄的部分和间隔较宽的部分混在一起,剥离部分也混在一起的情况。但在本发明中,剥离集中产生在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变小的部分。
第四方面的发明以一种棋盘格试验装置为前提。该棋盘格试验装置包括对涂布在基材10上的涂膜11形成纵横切割线12的切割线形成机构20、使剥离力作用在已形成切割线12的涂膜11上的剥离机构20,该棋盘格试验装置对涂膜11进行棋盘格试验。
该棋盘格试验装置中的所述切割线形成机构20包括等间隔或非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纵横切割线12中的一切割线即第一切割线12a的第一切割部件20a,非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纵横切割线12中的另一切割线即第二切割线12b、12c的第二切割部件20b。在该结构下,剥离机构20既可以是利用胶粘带等积极地剥离涂膜11的机构,又可以是利用通过使间隔变窄,自然地作用在该切割线12与切割线12之间的剥离力的机构(亦即切割线形成机构20兼作剥离机构20的结构)。
在该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利用切割线形成机构20形成的切割线12的间隔越窄的部分,涂膜11对基材10的黏着力就越弱。因此,与第二切割线12b的间隔较宽的部分相比,第二切割线12b的间隔较窄的部分容易从涂膜11上剥离。结果,通过评价以多大间隔形成的第二切割线12b所对应的涂膜11剥离了,就能够判断出涂膜11的黏着力。
第五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切割线形成机构20构成为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第一切割线12a。
在该第五方面的发明中,利用切割线形成机构20形成的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越窄的部分,涂膜11对基材10的黏着力就越弱。因此,与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较宽的部分相比,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较窄的部分容易从涂膜11上剥离。结果,通过评价以多大间隔形成了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那一部分涂膜11剥离了,就能够判断出涂膜11的黏着力。
第六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四或第五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第二切割部件20b构成为:以所述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自一端朝着另一端逐渐变大或者变小的方式在涂膜11上形成所述第二切割线12b、12c。
在该第六方面的发明中,让所述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形成为自一端朝着另一端逐渐变大或者变小。存在如果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较窄的部分和间隔较宽的部分混在,剥离部分也混在的情况。但在本发明中,剥离集中产生在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变小的部分。
第七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五或者第六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切割线形成机构20以形成在圆筒状基材10上的涂膜11为切割线形成对象,第一切割部件20a构成为:沿着轴向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第一切割线12a,另一方面,第二切割部件20b构成为:沿着周向非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第二切割线12b、12c。
第八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第二切割部件20b构成为:形成周向连续、轴向断续的多条切割线即所述第二切割线12b。
第九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第二切割部件20b构成为:形成周向和轴向连续、螺旋角逐渐变化的一条螺旋状切割线即所述第二切割线12c。
在第七方面到第九方面的发明中,在例如作为机械要素的滑动轴承或者衬套上形成摩擦阻力小的涂层的情况下,能够从形成在轴向的等间隔第一切割线12a和形成在周向的非等间隔第二切割线12b、12c判断该涂层的黏着力。如上所述,在对圆筒状基材10进行本发明的棋盘格试验并进行相对比较的情况下,优选圆筒的形状(内径)统一。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对涂敷在工件10上的涂膜11形成的第二切割线12b的间隔不同,让涂膜11的剥离难易度(黏着力)变化,与第二切割线12b的间隔较宽的部分相比,是第二切割线12b的间隔较窄的部分容易从涂膜11剥离。因此,由于通过评价以多大间隔形成的第二切割线12b部分的涂膜11剥离了,就能够定量地判断出涂膜11的黏着力,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正确地评价涂膜11的黏着力。而且,在本发明中,无需在工件10上胶粘专用工具,测量可以简单地进行。再就是,在本发明中,因为即使不使用肢粘带,也能够判断涂膜11的黏着力,所以本发明对要对它的黏着力进行评价的涂膜11是氟树脂那样的缺乏胶粘性的材料的情况适用。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通过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第一切割线12a,非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第二切割线12b、12c,能够收到与第一方面的发明一样的效果。
根据所述第三方面的发明,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形成为自一端朝着另一端逐渐变化。这里,存在如果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较窄的部分和间隔较宽的部分混在一起,剥离部分也会混在一起,而难以认定黏着力的情况。但是,在本发明中,因为剥离集中产生在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变小的部分,所以能够很容易地进行黏着力判断。
根据上述第四方面的发明,使利用切割线形成机构20形成的切割线12的间隔越窄的部分,涂膜11对基材10的黏着力越弱,做到与切割线12的间隔较宽的部分相比,切割线12的间隔较窄的部分容易从涂膜11上剥离。因此,通过评价以多大间隔形成的切割线12部分的涂膜11剥离了,能够定量地判断出涂膜11的黏着力,所以能够比现有技术更加正确地评价涂膜11的黏着力。而且,在该发明中无需将专用工具胶粘在基材10上,测量可简单进行。
根据所述第五方面的发明,通过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第一切割线12a,非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第二切割线12b、12c,能够收到与第四方面的发明一样的效果。
根据所述第六方面的发明,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形成为自一端朝着另一端逐渐变化。这里,存在如果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较窄的部分和间隔较宽的部分混在一起,剥离部分也会混在一起,而难以认定黏着力的情况。但是,在本发明中,因为剥离集中产生在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变小的部分,所以能够很容易地进行黏着力判断。
根据上述第七到第九方面的发明,在在滑动轴承上形成摩擦阻力小的涂层的情况下,很容易地就能够从形成在轴向的等间隔第一切割线12a和形成在周向的非等间隔第二切割线12b、12c判断出该涂层的黏着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棋盘格试验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工件的内表面展开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变形例的定量棋盘格试验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的测量结果的表。
图5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件的内表面展开图。
-符号说明-
1    棋盘格试验装置
10   基材
11   涂膜
12   切割线
12a  轴向(纵)切割线(第一切割线)
12b  周向(横)切割线(第二切割线)
12c  螺旋状切割线(第二切割线)
20   切割线形成机构(剥离机构)
20a  第一切割部件
20b  第二切割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称本发明的棋盘格试验为“定量棋盘格试验”。
(装置的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棋盘格试验装置1的概略结构图。该定量棋盘格试验装置1具有切割线形成机构20,该切割线形成机构20对涂敷在作为工件10的滑动轴承(圆筒状基材)的内表面的涂膜11纵横地形成切割线12。如上所述,工件10是一个涂膜涂敷在内周面上的工件。定量棋盘格试验装置1构成为:使得工件10以未图示的轴心为中心旋转。
切割线形成机构20包括棒状主体部21和切割线形成部22。该棒状主体部21平行于工件10的轴向设置,该切割线形成部22从棒状主体部21的前端朝着正交的方向突出,具有刀刃。所述主体部21构成为:其自身能够沿轴向移动,切割线形成部22的刀刃能够在压接在工件10的内表面上的位置和离开该内表面的位置之间沿与轴垂直的方向移动。
(运转动作)
该定量棋盘格试验装置1,在工件10停止的状态下,反复进行在让刀稍微进入该工件10的内表面的位置让切割线形成机构20的主体部21在轴向上进退后,让工件10转动规定角度的动作,来对涂膜11等间隔地形成轴向第一切割线12a(第一切割部件20a)。也就是说,边让工件10断续地转动,边等间隔地形成轴向(纵)第一切割线12a。
接下来,在将切割线形成机构20的主体部21插入到工件10内部里头的状态下,让刀刃稍微地进入工件10的内表面,让工件10至少旋转一周,来形成周向(横)第二切割线12b。形成一个周向第二切割线12b后,让刀刃移动到离开工件10的位置,再让切割线形成机构20的主体部21后退一个规定的距离,在该位置,再次让刀刃压接工件10的内表面,让工件10转动,形成下一个周向第二切割线12b。就这样,周向第二切割线12b是断续地形成的。此时,通过逐渐地缩短主体部21在各个第二切割线12b之间后退的距离,以间隔从工件10的里头到跟前逐渐变窄的方式形成非等间隔的周向第二切割线12b(第二切割部件20b)。
经过上述切割线形成步骤,在工件10上形成周向连续的非等间隔的多个第二切割线12b和轴向上连续的等间隔的多个第一切割线12a。图2是工件10的内表面的展开图。示出了等间隔(L)地形成纵横形成的切割线12中之一切割线即轴向第一切割线12a,非等间隔(W1-W5)地纵横切割线12中之另一切割线即周向第二切割线12b的情形。
切割线12形成后使剥离力作用在涂膜11上的剥离步骤由剥离机构20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切割线12时,通过使周向第二切割线12b的间隔逐渐变窄,利用必然作用在该周向第二切割线12b和周向第二切割线12b之间的剥离力构成剥离机构20。也就是说,在该定量棋盘格试验装置1中,切割线形成机构20兼作剥离机构20用,使剥离步骤大致与切割线形成步骤同时进行。
接下来,测量这样在涂膜11上形成切割线12后已剥离的涂膜11的周向第二切割线12b的间隔。之后,基于涂膜11被剥离后的状态进行评价涂膜11的黏着力的评价步骤。此时,能够用例如显微镜测量第二切割线12b的间隔。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使对涂敷在工件10上的涂膜11形成的第二切割线12b的间隔不同,让涂膜11的剥离难易度(黏着力)变化,做到了与第二切割线12b的间隔较宽的部分相比,第二切割线12b的间隔较窄的部分容易从涂膜11上剥离下来。因此,由于通过评价以多大间隔形成的第二切割线12b部分的涂膜11剥离了,就能够定量地判断涂膜11的黏着力,所以能够比现有技术更正确地评价涂膜11的黏着力。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无需在工件10上胶粘专用工具、胶粘带,测量可简单进行。
在该实施方式中,让第二切割线12b的间隔从一端朝着另一端逐渐变化。这里,存在如果第二切割线12b的间隔较窄的部分和间隔较宽的部分混在一起,剥离部分就会混在一起,而难以认定黏着力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剥离产生在第二切割线12b的间隔变小的部分,所以很容易地就能够进行黏着力判断。也就是说,可知:涂膜11剥离的方格越小,工件10和涂膜11的黏着力就越高。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让周向第二切割线12b相互平行,在轴向上为不连续的多条切割线12b。但除此以外,可以如图3所示,形成在周向和轴向上都连续,螺旋角逐渐变化的一条螺旋状第二切割线12c,且使第二切割线12c的间隔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窄,取代让所述第二切割线12b在周向上平行且轴向不连续。
这样形成第二切割线12c,除能够收到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的效果外,还会因为连续地形成周向第二切割线12c而能够很容易地进行作业。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以滑动轴承作工件10之例。但工件10(基材)并非必须是圆筒状。本发明还可以用来评价在平板状或凹凸状基材上形成的涂膜11的黏着力。而且,就是在将本发明适用于圆筒状工件10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均匀的间隔形成周向切割线,以不均匀的间隔形成轴向切割线。
优选,改变切割线12的间隔而让棋盘格在正方形和长方形之间变化。但除此以外,也可以改变切割线12的间隔而使棋盘格形成为菱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切割线形成机构20构成为兼作剥离机构20用,以避免使用胶粘带等积极地进行剥离。切割线形成机构20兼作剥离机构20用的结构,对于涂膜11使用的是氟树脂那样的胶粘带难以附着的材料之情形非常适用。但是,也可以根据涂膜11的材料,设置使用胶粘带等施加剥离力的专用剥离机构20,进行剥离步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等间隔地形成第一切割线12a,非等间隔地形成第二切割线12b。但第一切割线12a并非一定要等间隔地形成,如图5所示,亦可非等间隔(L1-L5)地形成第一切割线12a。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从涂膜11剥离后的那一部分切割线12a、12b的间隔定量地评价涂膜11的黏着力。图5是表示第一切割线12a和第二切割线12b双方皆形成为间隔从一端朝着另一端逐渐变化之例,但可以适当选择使间隔变化的方法。此时,也是只要在评价步骤中测量两切割线12a、12b的间隔,就能够定量地判断涂膜11的黏着力。
此外,以上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并不意味着要限制本发明或者其用途、范围等。
实施例
比较例A是按下述做法做成的试验片A,将PAI(聚酰胺酰亚胺)和PTFE(聚四氟乙烯)涂膜11涂布在对碳钢(S45C)圆筒材进行了磷酸锰覆盖处理的基材10的内周后,进行烧固,做成覆盖膜,由此得到试验片A。
比较例B是按下述做法做成的试验片B,将PAI和PTFE涂膜11涂布在将铁粉末烧固后形成的基材(铁系列烧结材)10的内周后,进行烧固,做成覆盖膜,这样便得到试验片B。
实施例是按下述做法做成的试验片C,对将铁粉末烧固后形成的基材(铁系列烧结材)10进行蒸气处理,再将PAI和PTFE涂膜11涂布在其内周,然后进行烧固,做成覆盖膜,这样便得到一个试验片C。在该情况下,如后所述,通过蒸气处理在基材10的表面上形成氧化覆盖膜,再在该氧化覆盖膜上形成PAI和PTFE涂膜11。
对试验片A、B、C既进行本发明的定量棋盘格试验,又进行JISK 5600-5-6规定的棋盘格试验,两种试验都进行,并测量了涂膜11的黏着力。这里,对试料制作、试验装置以及测量条件等的具体例进行说明。此外,在JIS K 5600-5-6的交叉切割法下,使切割线12的间隔纵横皆为1mm。
(试料制作)
烧结材使用相当于JPMA(日本粉末冶金工业标准)SMF 4040的材料。基材形成为内径φ34mm,外径φ44mm,长度30mm的圆筒形状。该尺寸为一例,可以变更。
将涂膜的组分设定为含20-45%(质量)的PTFE。还可以在涂膜中含有氟化物、氧化铝等第三、第四填料。
利用喷雾法或撒布法进行涂布,烧固时的膜厚为100-150μm,利用切削加工将膜厚加工成40-60μm。此外,烧固温度200-300℃,烧固时间30分-60分。
对实施例中的试验片C进行的蒸气处理,是为了在烧结材的表面形成氧化覆盖膜。具体而言,在水蒸气炉中规定的温度范围(例如500-560℃)下,对烧结材加热,由此形成规定的均匀厚度(数微米左右)的由黑色四氧化三铁形成的氧化覆盖膜。烧结材是多孔质,在露出在烧结材表面的微细孔内表面也以均匀的厚度形成氧化覆盖膜。然后,在其上形成PAI和PTFE涂膜11。
(试验装置、器具、试验片)
试验装置1的切割线工具(切割线形成部)22需要处于刀刃良好的状态。而且,为了等间隔地划上切割线,在单独使用切割线工具22之际,还可以使用具有导向部的等间隔衬垫(spacer)。
在去除已失去附着力的涂膜11时,可以使用胶粘带(例如,胶粘带在每一个25mm的宽度具有10±1牛顿的胶粘强度)。而且,可以使用倍率100-300倍左右的光学显微镜作评价步骤中所用的观察器具。
对试验片的形状没有特别的规定。但优选,试验部位为离试验片的端部5mm远以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并在这三个不同位置进行试验。优选各个试验片的膜厚均匀一致。
(试验条件)
只要没有其它规定,试验就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温度23±2℃,相对湿度50±5%,如上所述,试验部位为试验片上最少三个不同的位置。而且,只要没有其它规定,在即将对试验片做试验以前,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将试验片保养最少16个小时。
对各个试验片,以方格图案的X方向1mm的间隔,Y方向从5mm到0.1mm的间隔形成切割线。这样便在X方向上划了4刀,Y方向上划了51刀,形成合计150个的方格。
(试验顺序)
首先,用台虎钳等固定试验片。接着,按规定顺序,手动切割线。在试验前,要检查刀刃部分,换上刀并维持该状态不变。
以刀刃与试验片的表面垂直的方式保持切割线工具。之后,对切割线工具施加一样的压力,并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衬垫,以一定的切割线率在涂膜部分形成规定数量的切割线。
在X方向和Y方向上以上述间隔形成切割线。所有的切割线都必须贯穿涂膜,到达基材的表面。此外,在以0.1mm的间隔形成切割线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在以逐渐变窄的方式划上适当的切割线以后,再用放大镜测量其间隔。
可以使用胶粘带去除已失去附着力的涂膜。胶粘带可以保存起来以备观察用。
(试验结果的评价方法)
在去除已失去附着力的涂膜之后马上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此时,用观察器具从上部观察已剥离的涂膜,将已剥离的涂膜的间隔和未剥离涂膜的间隔数值化。根据需要使用2个数值并作为试验结果。
此外,剥离部分的间隔越小,黏着力就越高。
(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示于图4中的表内。使用数字显微镜测量了该表中的定量棋盘格的剥离宽度。数值是三次测量结果数值的平均值。
如该表所示,在本发明的定量棋盘格试验中得到了以下结果:剥离宽度是,实施例即试验片C比比较例即试验片A和比较例即试验片B都小。从该结果可知,试验片C上的涂膜11的附着力强且比试验片A和试验片B强多少。在JIS K 5600-5-6的交叉切割法下,在试验片A和试验片B产生剥离,在试验片C却没有产生剥离,所以可知:利用JIS K 5600-5-6的交叉切割法所获得的黏着力强度的结果和利用本发明的定量棋盘格试验所得到的黏着力强度的结果相同。不过,在JIS K 5600-5-6的交叉切割法下,仅能够从好(有剥离)与不好(无剥离)的结果进行判别,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定量棋盘格试验下,通过测量剥离宽度,能够将黏着力定量化并进行测量。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于在用以测量涂布在基材上的涂膜的黏着力的棋盘格试验中,为获得定量的测量结果的方法和装置很有用。

Claims (9)

1.一种棋盘格试验方法,依次进行对涂布在基材(10)上的涂膜(11)形成纵横切割线(12)的切割线形成步骤、在形成切割线(12)后使剥离力作用在涂膜(11)上的剥离步骤、以及在剥离步骤以后基于涂膜(11)被剥离后的状态评价涂膜(11)的黏着力的评价步骤,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线形成步骤,是一个等间隔或非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纵横切割线(12)中的一切割线即第一切割线(12a),非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纵横切割线(12)中的另一切割线即第二切割线(12b、12c)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盘格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线形成步骤,是一个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第一切割线(12a),非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第二切割线(12b、12c)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棋盘格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线形成步骤,是一个让所述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形成为自一端朝着另一端逐渐变大或者变小的步骤。
4.一种棋盘格试验装置,包括对涂布在基材(10)上的涂膜(11)形成纵横切割线(12)的切割线形成机构(20)、使剥离力作用在已形成有切割线(12)的涂膜(11)上的剥离机构(20),该棋盘格试验装置对涂膜(11)进行棋盘格试验,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线形成机构(20)包括等间隔或非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纵横切割线(12)中的一切割线即第一切割线(12a)的第一切割部件(20a),非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纵横切割线(12)中的另一切割线即第二切割线(12b、12c)的第二切割部件(20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棋盘格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割部件(20a)构成为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第一切割线(12a)。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棋盘格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切割部件(20b)构成为:以所述第二切割线(12b、12c)的间隔自一端朝着另一端逐渐变大或者变小的方式在涂膜(11)上形成所述第二切割线(12b、12c)。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棋盘格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线形成机构(20)以形成在圆筒状基材(10)上的涂膜(11)为切割线形成对象,第一切割部件(20a)构成为:沿着轴向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第一切割线(12a);第二切割部件(20b)构成为:沿着周向非等间隔地形成所述第二切割线(12b、12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棋盘格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切割部件(20b)构成为:形成周向连续、轴向断续的多条切割线即所述第二切割线(12b)。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棋盘格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切割部件(20b)构成为:形成周向和轴向连续、螺旋角逐渐变化的一条螺旋状切割线即所述第二切割线(12c)。
CN2008801081136A 2007-09-27 2008-09-17 棋盘格试验方法及棋盘格试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25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51588 2007-09-27
JP2007251588 2007-09-27
JP2008047589A JP4962353B2 (ja) 2007-09-27 2008-02-28 碁盤目試験方法及び碁盤目試験装置
JP2008-047589 2008-02-28
PCT/JP2008/002555 WO2009040999A1 (ja) 2007-09-27 2008-09-17 碁盤目試験方法及び碁盤目試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2590A true CN101802590A (zh) 2010-08-11
CN101802590B CN101802590B (zh) 2012-11-14

Family

ID=40510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811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2590B (zh) 2007-09-27 2008-09-17 棋盘格试验方法及棋盘格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204644A4 (zh)
JP (1) JP4962353B2 (zh)
CN (1) CN101802590B (zh)
WO (1) WO200904099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3791A (zh) * 2012-01-20 2012-07-04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以碲镉汞为基底的薄膜附着力定量测试方法
CN103674831A (zh) * 2013-11-28 2014-03-26 湖州龙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用美工刀检测铝合金表面涂层牢固度的方法
CN112304863A (zh) * 2020-11-23 2021-02-02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火电厂过热器再热器管内壁氧化皮附着力评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4999A (zh) * 2011-12-06 2012-06-13 余姚市供电局 一种接地棒镀铜层黏合度检测方法
CN111220541A (zh) * 2020-03-17 2020-06-02 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 一种激光熔覆层的结合强度测试方法和质量测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89463A (en) * 1966-10-07 1968-06-25 Gerek Gene Scoring device for coatings
JPS60196640A (ja) * 1984-03-13 1985-10-05 ロバ−ト・マンシン ラジエ−タ等の水密性試験用連結装置
JPS60196644A (ja) * 1984-03-21 1985-10-05 Toshiba Corp 付着力評価方法
JPH01185430A (ja) * 1988-01-21 1989-07-25 Toshiba Corp 薄膜付着力評価方法
JPH0666996U (ja) * 1993-02-26 1994-09-20 日本鋼管株式会社 めっき鋼板の塗膜及びめっき層の自動クロスカット装置
JP2003098063A (ja) * 2001-09-25 2003-04-03 Sharp Corp 検査用治具
CN1912576A (zh) * 2005-08-12 2007-02-14 山东大学 厚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3791A (zh) * 2012-01-20 2012-07-04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以碲镉汞为基底的薄膜附着力定量测试方法
CN103674831A (zh) * 2013-11-28 2014-03-26 湖州龙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用美工刀检测铝合金表面涂层牢固度的方法
CN112304863A (zh) * 2020-11-23 2021-02-02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火电厂过热器再热器管内壁氧化皮附着力评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98113A (ja) 2009-05-07
JP4962353B2 (ja) 2012-06-27
CN101802590B (zh) 2012-11-14
EP2204644A1 (en) 2010-07-07
WO2009040999A1 (ja) 2009-04-02
EP2204644A4 (en) 2015-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2590B (zh) 棋盘格试验方法及棋盘格试验装置
Newman et al. Short-crack growth behaviour in an aluminum alloy: an AGARD cooperative test programme
Ghosh et al. Failure in thin sheets stretched over rigid punches
CN106132603A (zh) 包覆工具
DE102009049155B4 (de)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der Kantenrissempfindlichkeit eines Blechmaterials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Prüflings aus diesem Blechmaterial
CN101522948B (zh) 铝材的表面处理方法
US20100032573A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IR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to Determine Coating Wight/Amount for Metal Conversion Coatings
JP2009098113A5 (zh)
JP2008162011A (ja) 初期バニシング加工パラメータを決定する方法
CN116087135B (zh) 针对铝塑膜内层胶性能的评估测试方法
CN109696111B (zh) 测试电极活性材料的膨胀率的方法及其应用
DE102018202451B4 (de) Pouchzellen-Dichtheitsmess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Messung einer Dichtheit von Pouchzellen
CA2922038A1 (fr) Procede d'evaluation de l'endommagement d'un materiau composite recouvert d'une peinture, mesurant sur le spectrogramme deux criteres distincts
WO2008113109A1 (en) Artificial substrate
DE102004037574A1 (de) Prüf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Untersuchung von flächenhaften Bauteilen auf Perforationsstellen
JP2012103170A (ja) 酸化インジケーター
WO2014095940A1 (de) Dünne metallmembran mit träger
JP4160222B2 (ja) 電極の密着性の測定方法及び合否判定方法
DE102021102582A1 (de)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der Dicke einer Besch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Bauteils
EP4080157B1 (en) Slurry coating thickness measurement
Szawara et al. The replication method to analyze roughness of shaft, tool, and grinding wheel microgeometry
JP6833619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の製造方法
TW201839171A (zh) 水蒸氣處理製品的品質評價方法
JP2006242579A (ja) ワックス付着量測定方法
EP2180499A3 (de) Verfahren zum substratschonenden Entfernen von Hartstoffschicht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