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7286A - 一种用于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7286A
CN101797286A CN200910108690A CN200910108690A CN101797286A CN 101797286 A CN101797286 A CN 101797286A CN 200910108690 A CN200910108690 A CN 200910108690A CN 200910108690 A CN200910108690 A CN 200910108690A CN 101797286 A CN101797286 A CN 101797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extract
angelicae dahuricae
chinese medicine
radix angelic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08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7286B (zh
Inventor
袁力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086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972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97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7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7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7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包括川芎:20%~45%、白芷:20%~45%和大黄:20%~45%;此外还可以加入具有防腐生肌作用的中药。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比例的川芎、白芷和大黄加入到植物油中浸泡,加热煮沸后过滤得滤液,即药油;此外还可以在滤液中添加赋形剂,制成剂型。该中药组合物能有效控制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并加速创面修复,减轻术后缝线反应;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患者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是医院缩短外科患者平均住院日、加快病床周转、减少住院费用的瓶颈,同时也是医院内及医院之间医疗技术质量和管理质量比较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手术切口感染容易造成患者的伤口愈合不良,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上,常从术前准备、手术中无菌操作、手术后换药这三个方面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其中术后伤口换药的目的是清洁伤口,保护创面,促进愈合。
目前,临床上对手术切口已开始使用可吸收合成缝线行皮内缝合,大部分可以吸收完全,但仍然有部分患者因为缝线不能完全吸收而发生缝线反应,或者是因为不能吸收缝线缝闭切口的皮肤从而引起缝线反应。因此预防和减轻缝线反应对加速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术后伤口换药的药品种类有:一些保护剂、抗生素、维生素、微量元素制剂(如碘伏、聚维酮碘及酒精)等,但是这些药品所起到的作用基本都是排除局部感染对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因此仅停留在等待创面自然愈合阶段,特别是在关节部位、肘部、膝部和面部等这些部位的损伤创面,容易造成痂下感染,进而加深创面,在促进创面愈合及预防和减轻缝线反应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
千百年来,祖国医药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中药外用对如何促进术后切口创面愈合有着独特的疗效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创面的外治上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药的优势。早在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用大青叶等中药处理伤口使其快速愈合的记载。随着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近年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中药外用对创面愈合具有显著的疗效。因此,充分发挥外用中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的特长,探讨生肌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然而,传统制备此类中药组合物所选用的药材品种繁多,且制备方法涉及的周期长,过程复杂,这样就增加了制备的成本,并且制备过程繁琐不易操作。
发明内容
基于临床上在促进创面愈合及预防和减轻缝线反应方面的需求,同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选择川芎、白芷和大黄进行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其中选用川芎是因为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经,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芎具有抑制病菌生长,增强毛细血管致密性,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液供应,并有一定的镇痛、解痉作用。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芷不但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还可参与机体组织修复,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迅速排脓、止痛、生肌、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促进创面的愈合,并且白芷为川芎的配伍用药。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清热凉血、逐痕通经、软坚散结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有明显的抗炎、消肿、解热、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体外实验中,最敏感的细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其抗炎消肿作用先于泻下作用,可改善局部气血凝滞、清泄毒邪、解毒凉血、软坚散结、解除血管痉挛、促进炎性介质的吸收,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该中药组合物具体包括,川芎:20%~45%、白芷:20%~45%和大黄:20%~45%;优选,川芎:25%~40%、白芷:25%~40%和大黄:25%~40%;更优选,川芎:30%~35%、白芷:30%~35%和大黄:30%~35%。
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加入具有防腐生肌作用的中药,所述中药包括珍珠、琥珀、炉甘石、滑石、冰片。
所述白芷可以是湘白芷、川白芷、祁白芷、禹白芷、杭白芷。
所述川芎可以是川芎提取物;所述白芷可以是白芷提取物;所述大黄可以是大黄提取物。
所述川芎提取物可以是将川芎放入植物油中浸泡,加热煮沸后过滤,得到的川芎滤液;所述白芷提取物是将白芷放入植物油中浸泡,加热煮沸后过滤,得到的白芷滤液;所述大黄提取物是将大黄放入植物油中浸泡,加热煮沸后过滤,得到的大黄滤液。其中浸泡时间为10~30天,优选12~20天;加热煮沸时间为1~5小时,优选1.5~3小时。所述植物油可以是花生油、芝麻油和大豆油。
所述川芎提取物、白芷提取物和大黄提取物也可以是川芎、白芷和大黄的水和/或醇提物;所述川芎提取物、白芷提取物和大黄提取物还可以是川芎、白芷和大黄的有机溶剂提取物。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分别称取川芎:20%~40%、白芷:20%~40%和大黄:20%~40%;将所述川芎、白芷和大黄加入到植物油中浸泡,加热煮沸后过滤得滤液,即药油。
其中浸泡时间为10~30天,优选12~20天;加热煮沸时间为1~5小时,优选1.5~3小时。
所述植物油可以是花生油、芝麻油和大豆油。
上述方法制得的药油可直接涂覆于患处,或附着在临床常用的外用敷料上(例如,纱布)涂覆于患处,也可进一步在滤液中添加相应的赋形剂,制成搽剂、酊剂、膏剂或涂膜剂,其制备过程如下:
将制得的药油加入规定浓度的乙醇稀释至所需用量,混合后静置至澄明,分取上清液,过滤残液,与所取的上清液合并后制成酊剂。
将制得的药油中添加冰片,充分搅拌成膏状,制成膏剂。
将制得的药油与成膜材料(例如:淀粉、糊精、纤维素、明胶)溶解于溶剂中制成外用涂膜剂。
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制备方法是:分别称取川芎:20%~40%、白芷:20%~40%和大黄:20%~40%;将所述川芎、白芷和大黄加入到植物油中浸泡,加热煮沸后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具有防腐生肌作用的中药,得到药油。所述具有防腐生肌作用的中药包括珍珠、琥珀、炉甘石、滑石、冰片。
其中浸泡时间为10~30天,优选12~20天;加热煮沸时间为1~5小时,优选1.5~3小时。
所述植物油可以是花生油、芝麻油和大豆油。
上述方法制得的药油可直接涂覆于患处,或附着在临床常用的外用敷料上(例如,纱布)涂覆于患处,也可进一步在滤液中添加相应的赋形剂,制成搽剂、酊剂、膏剂或涂膜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可以是分别称取川芎提取物:20%~40%、白芷提取物20%~40%和大黄提取物20%~40%;将所述提取物混合,溶解于溶剂中,过滤即得药油。
所述川芎提取物是将川芎放入植物油中浸泡,加热煮沸后过滤,得到的川芎滤液;所述白芷提取物是将白芷放入植物油中浸泡,加热煮沸后过滤,得到的白芷滤液;所述大黄提取物是将大黄放入植物油中浸泡,加热煮沸后过滤,得到的大黄滤液。其中浸泡时间为10~30天,优选12~20天;加热煮沸时间为1~5小时,优选1.5~3小时。所述植物油可以是花生油、芝麻油和大豆油。
所述川芎提取物、白芷提取物和大黄提取物也可以是川芎、白芷和大黄的水和/或醇提物;所述川芎提取物、白芷提取物和大黄提取物还可以是川芎、白芷和大黄的有机溶剂提取物。
所述提取物混合后可溶解于植物油中稀释,如花生油、芝麻油和大豆油;也可溶解于规定浓度的乙醇溶液中稀释至所需用量。
该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提取物混合溶液中加入具有防腐生肌作用的中药,包括珍珠、琥珀、炉甘石、滑石、冰片。
上述方法制得的药油可直接涂覆于患处,或附着在临床常用的外用敷料上(例如,纱布)涂覆于患处,也可进一步在滤液中添加相应的赋形剂,制成搽剂、酊剂、膏剂或涂膜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并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该中药组合物通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疗效好,可应用于外科术后伤口换药,减轻术后缝线反应及感染,并起到加速创面修复的作用。
同时,该中药组合物所选用的药材品种简单易得,制备过程简便易行,过滤后的药油可直接涂于患处治疗,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其中包括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临床疗效观察试验,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实施例一
称取川芎12克、白芷12克和大黄12克,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川芎、白芷、大黄三味药放入100ml花生油中浸泡14天,加热煮沸2小时,过滤后得滤液,制成药油。
实施例二
称取川芎8克、白芷10克和大黄14克,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川芎、白芷、大黄三味药放入100ml芝麻油中浸泡16天,加热煮沸2小时,过滤后得滤液,制成药油。
实施例三
称取川芎10克、白芷10克和大黄14克,将上述重量配比的三味药放入100ml大豆油中浸泡15天,加热煮沸2小时,过滤后得滤液,制成药油。
实施例四
称取川芎12克、白芷12克和大黄12克,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川芎、白芷、大黄三味药放入100ml花生油中浸泡14天,加热煮沸2小时,过滤后得滤液,制成药油。将制得的药油加入60%的乙醇稀释至80ml,混合后静置至澄明,分取上清液,过滤残液,与所取的上清液合并后制成酊剂。
实施例五
称取川芎12克、白芷12克和大黄12克,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川芎、白芷、大黄三味药放入100ml花生油中浸泡14天,加热煮沸2小时,过滤后得滤液,制成药油。将制得的药油中添加冰片3g,充分搅拌成膏状,制成膏剂。
实施例六
称取川芎12克、白芷12克和大黄12克,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川芎、白芷、大黄三味药放入100ml花生油中浸泡14天,加热煮沸2小时,过滤后得滤液,制成药油。向制得的药油中加入淀粉2g、明胶2g,溶解,制成外用涂膜剂。
实施例七
称取川芎提取物8克、白芷提取物8克和大黄提取物8克,将上述重量配比后的提取物混合,溶于50ml花生油中,制成药油。所述川芎提取物、白芷提取物和大黄提取物是川芎、白芷和大黄的花生油提取物。
实施例八
称取川芎提取物8克、白芷提取物8克和大黄提取物8克,将上述重量配比后的提取物混合,用60%乙醇稀释至80ml,混合后静置至澄明,分取上清液,过滤残液,与所取的上清液合并后制成酊剂。所述川芎提取物、白芷提取物和大黄提取物是川芎、白芷和大黄的60%乙醇提取物。
实施例九
称取川芎10克、白芷10克和大黄10克,分别将川芎、白芷和大黄放入三份40ml的花生油中浸泡20天,加热煮沸2小时,分别过滤得到川芎滤液、白芷滤液及大黄滤液,然后取川芎滤液、白芷滤液和大黄滤液以体积比为1∶1∶1的比例混合,制成药油。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用于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临床观察如下:
试验例一
1、一般资料
在外科接受I、II类切口手术的患者共40例,全部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患者。
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无菌敷贴护理手术切口,研究组患者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敷料护理手术切口,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及患者疼痛感情况。
3、治疗效果
研究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4.1±0.8d,I期愈合率为100.00%;对照组切口潮红2例,渗液1例,平均愈合时间为5.9±0.6d,I期愈合率为85.00%。研究组患者自述疼痛感轻,均可耐受,而对照组患者有8例患者自述疼痛感严重。
以上结果显示,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敷料能缩短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率,减轻患者疼痛感。
试验例二
1、一般资料
在肝胆外科及妇产科接受手术切口缝合的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患者。
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无菌敷贴护理手术切口,研究组患者使用本发明敷料护理手术切口,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发生缝线反应及感染的情况。
3、治疗效果
研究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7.3±0.5d,I期愈合率为100.00%,无缝线反应发生,无感染发生,患者自述疼痛感轻,均可耐受;对照组切口感染4例,发生缝线反应3例,平均愈合时间为8.8±0.9d,I期愈合率为80.00%,患者自述疼痛感严重。以上结果显示,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敷料能缩短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率,减轻患者疼痛感。
以上结果显示,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敷料能预防和减少接受手术切口缝合患者缝线反应和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并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减轻患者疼痛感。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川芎:20%~45%、白芷:20%~45%和大黄:20%~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川芎:25%~40%、白芷:25%~40%和大黄:25%~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川芎是川芎提取物;所述白芷是白芷提取物;所述大黄是大黄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加入具有防腐生肌作用的中药,所述中药包括珍珠、琥珀、炉甘石、滑石、冰片。
5.一种用于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分别称取川芎:20%~40%、白芷:20%~40%和大黄:20%~40%;
将所述川芎、白芷和大黄加入到植物油中浸泡,加热煮沸后过滤得滤液,即药油。
6.一种用于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称取川芎提取物:20%~40%、白芷提取物20%~40%和大黄提取物20%~40%;将所述提取物混合,溶解在溶剂中,过滤即得药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川芎提取物是将川芎放入植物油中浸泡,加热煮沸后过滤,得到的川芎滤液;所述白芷提取物是将白芷放入植物油中浸泡,加热煮沸后过滤,得到的白芷滤液;所述大黄提取物是将大黄放入植物油中浸泡,加热煮沸后过滤,得到的大黄滤液。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川芎提取物、白芷提取物和大黄提取物可以是川芎、白芷和大黄的水和/或醇提物。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加入具有防腐生肌作用的中药,所述中药包括珍珠、琥珀、炉甘石、滑石、冰片。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中药组合物中添加赋形剂,制成剂型。
CN2009101086901A 2009-07-15 2009-07-15 一种用于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797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86901A CN101797286B (zh) 2009-07-15 2009-07-15 一种用于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86901A CN101797286B (zh) 2009-07-15 2009-07-15 一种用于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7286A true CN101797286A (zh) 2010-08-11
CN101797286B CN101797286B (zh) 2012-03-28

Family

ID=42593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086901A Active CN101797286B (zh) 2009-07-15 2009-07-15 一种用于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9728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1203A (zh) * 2013-06-24 2013-10-09 张延海 一种药用敷料、药用敷料制作方法及敷料贴的制作方法
CN103690865A (zh) * 2013-12-31 2014-04-02 唐俊梅 一种脊柱外科术后切口用护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TWI498118B (zh) * 2012-04-27 2015-09-01 Ind Tech Res Inst 促進傷口癒合及血管新生的醫藥組合物與接骨木屬(蒴藋屬)(Sambucus)植物及菘藍屬(Isatis)植物之萃取物用於製備促進傷口癒合及血管新生之藥物的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20C (zh) * 1994-10-18 2000-06-28 叶太华 烧烫灵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8118B (zh) * 2012-04-27 2015-09-01 Ind Tech Res Inst 促進傷口癒合及血管新生的醫藥組合物與接骨木屬(蒴藋屬)(Sambucus)植物及菘藍屬(Isatis)植物之萃取物用於製備促進傷口癒合及血管新生之藥物的用途
CN103341203A (zh) * 2013-06-24 2013-10-09 张延海 一种药用敷料、药用敷料制作方法及敷料贴的制作方法
CN103341203B (zh) * 2013-06-24 2015-04-22 张延海 一种药用敷料、药用敷料制作方法及敷料贴的制作方法
CN103690865A (zh) * 2013-12-31 2014-04-02 唐俊梅 一种脊柱外科术后切口用护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7286B (zh) 2012-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8365C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1203A (zh) 一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1423B (zh) 一种用于伤口清洗的护理液
CN104940905A (zh) 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2678B (zh) 一种皮膜修复药
CN101919927B (zh) 一种治疗烫伤的喷雾剂
CN102178810B (zh) 一种治疗皮肤溃疡的中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7286B (zh) 一种用于减轻外科术后伤口感染及缝线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0460C (zh)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03651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坏疽的药物
CN102178811B (zh) 一种治疗皮肤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77602A (zh) 一种铁皮石斛复合消毒粉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1461897B (zh)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药
CN103211894A (zh) 一种治疗刀口创口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0620A (zh) 一种用于外伤处理的中药制剂
CN102641327B (zh) 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中药膏
CN100556425C (zh) 一种止血定痛生肌敛疮的中药膏剂
CN102284006B (zh) 一种治疗褥疮及烧烫创伤的外用膏剂
CN112156225A (zh) 一种壳聚糖或和海藻多糖复合生物基质液体敷料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9992A (zh) 治疗下鼻甲肥大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91471A (zh) 一种治疗刀伤、创伤、烧烫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1547B (zh) 一种治疗灰指甲的药物
CN104784482A (zh) 一种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中药
CN101554432B (zh) 治疗痔疮的熏洗药
CN100562330C (zh) 一种止血定痛生肌敛疮的中药散剂及其配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