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9247B - 卡紧装置、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紧装置、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9247B
CN101789247B CN2010101038135A CN201010103813A CN101789247B CN 101789247 B CN101789247 B CN 101789247B CN 2010101038135 A CN2010101038135 A CN 2010101038135A CN 201010103813 A CN201010103813 A CN 201010103813A CN 101789247 B CN101789247 B CN 101789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ripping mechanism
mechanism according
dish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38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9247A (zh
Inventor
园田俊秀
山根拓也
三好健太
伊藤晴彦
河邑茂雄
元持久寿
深见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142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17063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214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17677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89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9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9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92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3/00Manual implements, other than sprayers or powder distributor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e.g. butterfly nets
    • A01M3/02Fly-swatters
    • A01M3/025Fly-swatters using electrocu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CELECTRIC CIRCUIT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USE IN EQUIPMENT FOR KILLING, STUNNING, OR GUIDING LIVING BEINGS
    • H05C1/00Circuit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shock eff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200/00Kind of animal
    • A01M2200/01Insects
    • A01M2200/012Flying ins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Fishing, trapping, and vermin destroy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卡紧装置、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卡紧装置具备:旋转轴,其沿着中心轴在上下方向配置;盘载置部,其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具有载置中央有圆孔的圆板状的盘的载置面;盘内缘支承部,其在上述盘载置部的上侧,具有支承上述盘内缘部的支承面;以及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的磁性部件,上述磁性部件具有:中央有圆孔的圆板部、和从上述圆板部的内缘部向下方延伸并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的圆筒部,上述圆筒部的径向的厚度比上述圆板部的轴向的厚度薄。在固定旋转轴和移动限制部时,能够减小作用于旋转轴和磁性部件的负荷,并在固定时高精度地保持旋转轴的轴线与磁性部件的上表面的垂直度。

Description

卡紧装置、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紧装置、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盘装置等盘驱动装置中,搭载有用于使盘旋转的无刷电机。无刷电机具有与旋转部一起旋转的卡紧装置。盘驱动装置通过将盘保持在卡紧装置及其上方设置的夹持器之间并且驱动无刷电机使盘旋转。
在这样的卡紧装置中存在具有固定于旋转轴的移动限制部以及永磁铁夹盘(clamp magnet)的装置。永磁铁夹盘,例如起到使与夹持器之间产生磁性的吸引力,将夹持器吸引到卡紧装置侧的作用。在日本特开2008-210421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移动限制部的以往的卡紧装置的一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10421号公报
在卡紧装置中,移动限制部通过压入等被固定于旋转轴。然而,在通过压入等来固定旋转轴和移动限制部时,会对旋转轴和移动限制部双方施加大负荷。此时,存在旋转轴的轴线与移动限制部的表面(上表面)的垂直度变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紧装置,其能够在固定旋转轴和移动限制部时,减小作用于旋转轴和移动限制部的负荷,并在固定时保持旋转轴的轴线与移动限制部的表面的垂直度。此外,还提供包括该卡紧装置而构成的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第一发明是一种卡紧装置,具备:旋转轴,其沿着中心轴在上下方向配置;盘载置部,其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具有载置中央有圆孔的圆板状的盘的载置面;盘内缘支承部,其在上述盘载置部的上侧,具有:支承上述盘的内缘部的支承面、以及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的磁性部件,上述磁性部件具有:中央有圆孔的圆板部、和从上述圆板部的内缘部向下方延伸并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的圆筒部,上述圆筒部的径向的厚度比上述圆板部的轴向的厚度薄。
本申请的第二发明是一种无刷电机,其具备:静止部;旋转部,其相对于上述静止部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承;转矩发生部,其在上述静止部和上述旋转部之间产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的转矩;与上述旋转部一起旋转的第一发明的卡紧装置。
本申请的第三发明是一种盘驱动装置,其具备:第二发明的无刷电机;夹持器,其借助与上述磁性部件之间的吸引力将上述盘向上述载置面侧按压;读写部,其对保持在上述卡紧装置的盘进行信息读取和写入的至少一方。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发明,磁性部件的圆筒部被固定于旋转轴。由于圆筒部的径向的厚度比圆板部的轴向的厚度薄,因此易固定于旋转轴,并能够减小固定时作用于磁性部件和旋转轴的负荷。由此,能够高精度地保持旋转轴的轴线与磁性部件的上表面的垂直度。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发明,通过高精度地保持旋转轴的轴线与磁性部件的上表面的垂直度,而能够提高盘的旋转精度。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发明,通过保持旋转轴的轴线与磁性部件的上表面的垂直度,能够使盘的旋转精度提高,从而降低读写部的信息读取和写入的错误。
附图说明
图1是概念地表示卡紧装置的图。
图2是盘驱动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是无刷电机的纵剖视图。
图4是保持盘的状态下的卡紧装置以及夹持器的纵剖视图。
图5是磁轭的纵剖视图。
图6是磁轭的照片。
图7是表示磁轭的制造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磁轭的制造中途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9是表示磁轭的制造中途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磁轭的制造中途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磁轭的制造中途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12是磁轭的俯视图。
图13是磁轭的俯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盘驱动装置;2...静止部;3...旋转部;4...卡紧装置;9...中心轴;13...无刷电机;14...夹持器;15...读写部;41...旋转轴;42...转台;43...锥形部;44...磁轭;44a...上部切断面;44b...下部切断面;44c...曲面部;44d...突出部;44e...上部内周面;44f...下部内周面;44g...曲面部;44h...倒角部;44i...第一切断面;44j...第二切断面;90...盘;144...永磁铁夹盘;423...橡胶部件;441...圆板部;442...圆筒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以下,例如在图1中,将沿着中心轴9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相对于盘载置部42将盘内缘支承部43侧(相对于转台42锥形部43侧)作为上,来说明各部件的形状和位置关系。然而这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定义上下方向,不是限定本发明的卡紧装置、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搭载于实际的机器时的设置姿势。
1.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卡紧装置
图1是概念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卡紧装置4的图。该卡紧装置4是用于保持中央有圆孔的圆板状的盘90的装置。如图1所示,卡紧装置4具备:沿着中心轴9上下方向配置的旋转轴41、具有载置盘90的载置面42a的盘载置部42、在盘载置部42的上侧,具有:支承盘90的内缘部的支承面43a的盘内缘支承部43、磁性部件44。盘载置部42和磁性部件44被固定于旋转轴41。
磁性部件44具有:中央有圆孔的圆板部441、从圆板部441的内缘部向下方延伸并固定于旋转轴41的圆筒部442。磁性部件44的圆筒部442的径向的厚度d1小于圆板部441的轴向的厚度d2。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圆筒部442固定于旋转轴41。因此,在固定旋转轴41和磁性部件44时,能够减小作用于旋转轴41和磁性部件44的负荷,在固定时高精度地保持旋转轴41的轴线与磁性部件44的圆板部441的上表面的垂直度。
2.更具体的实施方式
2-1.盘驱动装置的构成
接下来,对本发明更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是盘驱动装置1的纵剖视图。盘驱动装置1,是使光盘90(以下,简单地称为“盘90”)以中心轴9为中心旋转,同时进行信息的读取或写入的装置。如图2所示,盘驱动装置1主要具备:装置外壳11、托盘12、无刷电机13、夹持器14以及读写部15。
装置外壳11是在内部容纳托盘12、无刷电机13、夹持器14以及读写部15的箱体。托盘12是用于在装置外壳11的外部与无刷电机13之间输送盘90的机构。无刷电机13被固定在设置于装置外壳11内部的底盘16上。另外,无刷电机13在其上部具有保持盘90的卡紧装置4。从托盘12向卡紧装置4被移动的盘90,被保持在卡紧装置4与夹持器14之间,并通过无刷电机13以中心轴9为中心旋转。读写部15使光学拾波器151沿着通过无刷电机13而旋转的盘90的记录面移动,进行信息的读取或写入。
另外,读写部13的光学拾波器151也可以进行信息的读取和写入两者。
2-2.无刷电机的构成
接下来,对上述无刷电机13的构成进行说明。图3是无刷电机13的纵剖视图。如图3所示,无刷电机13具备静止部2、旋转部3和卡紧装置4。静止部2被固定于盘驱动装置1的底盘16。旋转部3相对于静止部2旋转自由地被支承。卡紧装置4,在旋转部3的上侧一边保持盘90一边与旋转部3一起旋转。
静止部2主要具有:基础部件21、固定于基础部件21的静止轴承单元22和磁通产生部23。静止轴承单元22是以可旋转的状态支承旋转轴41的机构。磁通产生部23具有:具有多个齿部23a的定子铁心231、和缠绕于各齿部23a的线圈232。
旋转部3主要具有:旋转轴41、转子架31和转子磁铁32。旋转轴41是沿着中心轴9上下方向配置的大致圆柱形状的部件。转子架31是固定于旋转轴41并与旋转轴41一起旋转的部件。转子磁铁32被固定于转子架31。转子磁铁32构成圆环形状,其内周面为与定子铁心231的齿部23a的端面相对置的磁极面。
当向静止部2的线圈232施加驱动电流时,则在定子铁心231的多个齿部23a产生径向的磁通。而且,由于齿部23a与转子磁铁32之间的磁通的作用而产生圆周方向的转矩,相对于静止部2,旋转部3以中心轴9为中心旋转。
卡紧装置4具有与旋转部3共同的旋转轴41。另外,卡紧装置4具有:转台42、锥形部43、磁轭44以及螺旋弹簧45。
转台42是用于载置盘90的部件。转台42具有:在转子架31的上侧固定于旋转轴41的圆板部421、和位于圆板部421的径向外侧的台部422。台部422的上表面42a形成在高于圆板部421的上表面的位置。转台42,例如是通过注塑成形得到的树脂制的部件。
在转台42的台部422的上表面42a上,固定有圆环形状的橡胶部件423。盘90在其下表面与橡胶部件423的上表面42b接触的状态下被载置于转台42上。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台42和橡胶部423作为一体构成盘载置部,橡胶部件423的上表面42b为盘载置面。
锥形部43是用于支承在盘90的中央所形成的圆孔的边缘,即支承盘90的内缘部的部件。锥形部43在转台42的圆板部421的上侧,相对于旋转轴41以能够在轴向上滑动的状态被安装。锥形部43例如是通过注塑成形得到的树脂制的部件。
锥形部43具有:圆环状的滑动部431,其具有与旋转轴41的外周面隔着微小的间隙(例如,数10μm左右)相对置的内周面;从滑动部431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圆板部432;从圆板部432的外缘部向上方延伸的圆筒部433;从圆筒部433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并且朝向下方扩展的爪部434。锥形部43的爪部434的外周面为支承盘90的内缘部的支承面43a。另外,在锥形部43的圆筒部433与爪部434之间,形成有与螺旋弹簧45的上端部抵接的多个肋部435。
磁轭44是由磁性体形成的磁性部件。磁轭44在锥形部43的滑动部431的上侧固定于旋转轴41。磁轭44具有:中央有圆孔的圆板部441、从圆板部441的内缘部向下方延伸的圆筒部442。磁轭44在与设置于夹持器14的永磁铁夹盘144(参照图4)之间产生磁性的吸引力,由此,起到将夹持器14吸引到转台42侧的作用。
对于磁轭44的详细的形状等详见后述。
螺旋弹簧45是用于将锥形部43向磁轭44侧施力的弹性部件。螺旋弹簧45以在轴向上伸缩的姿势,并且以比自然长压缩了的状态被插入到转台42和锥形部43之间。因此,螺旋弹簧45对锥形部43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卡紧装置4在不保持盘90时,如图2所示,锥形部43被螺旋弹簧45的作用力按压于磁轭44,使锥形部43的滑动部431的上表面与磁轭44的圆筒部442的下表面成为抵接的状态。
图4是保持盘90的状态下卡紧装置4和夹持器14的纵剖视图。如图4所示,夹持器14具有大致圆板形状的盖部141、从盖部141的中央朝向下方突出的凸部142、以及从盖部141的外缘部向径向外侧并且朝向下方扩展的突出部143。另外,在盖部141上在位于磁轭44的大致上方的位置,固定有永磁铁夹盘144。
在保持盘90时,借助在永磁铁夹盘144和磁轭44之间产生的磁性的吸引力,夹持器14被吸引到磁轭44侧。而且,夹持器14的突出部143的下表面与盘90的上表面抵接,盘90被夹持于突出部143的下表面和橡胶部件423的上表面42b之间。此时,锥形部43的支承面43a,在与盘90的圆孔的直径对应的位置与盘90的内缘部抵接。锥形部43被盘90的内缘部按压,因而抵抗螺旋弹簧45的作用力而下降。
锥形部43的支承面43a,通过与盘90的内缘部抵接,以使盘90的中心位于中心轴9上的方式限制盘90径向的位置。另外,由于橡胶部件423的上表面42a和夹持器14的突出部143的下表面,分别与盘90的下表面和上表面抵接,因而限制盘90轴向的位置和姿势。
2-3.磁轭的详细的形状等
接下来,对上述磁轭44更详细的形状等进行说明。图5是磁轭44的纵剖视图。
如上所述,磁轭44具有:中央有圆孔的圆板部441、从圆板部441的内缘部向下方延伸的圆筒部442。通过将旋转轴41的上端部压入圆筒部442,由此磁轭44相对于旋转轴41被固定。本实施方式的磁轭44,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形而得到的冲压成形品。为此,本实施方式的磁轭44,与通过其他加工方法(例如,烧结)得到的部件相比较,能够低价地获得。
(a)关于圆板部和圆筒部的厚度
如图5所示,磁轭44的圆筒部442的径向的厚度d1,比圆板部441的轴向的厚度d2薄。因此,通过冲压成形能够容易地将圆筒部442成形。另外,由于径向的厚度d1比较薄,因此能够以较高的尺寸精度将圆筒部442成形。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磁轭44,由于圆筒部442的径向的厚度d1,比圆板部441的轴向的厚度d2薄,因此为相对于旋转轴41易于压入的部件。即,无需对旋转轴41和磁轭44双方作用较大的负荷,通过压入就能够将旋转轴41和磁轭44固定。因此,能够在压入时抑制旋转轴41或磁轭44的变形,从而高精度地保持旋转轴41的轴线与磁轭44的圆板部441的上表面的垂直度。在此,垂直度是指,直角的几何学的直线或几何学的平面相对于基准直线或基准平面应该为直角的直线形体的变形的大小。另外,由于高精度地保持旋转轴41的轴线与圆板部441的上表面的垂直度,因此能够提高无刷电机13旋转盘90的旋转精度,降低读写部15的信息的读取和写入的错误。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磁轭44,由于圆板部441轴向的厚度d2大于圆筒部442的径向的厚度d1,因此能够在与夹持器14之间产生高磁吸引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卡紧装置4与夹持器14之间牢固地保持盘90。
(b)关于圆板部的外周面的形状
磁轭44的圆板部441的外周面具有:从其上端到规定的高度位置为止形成的上部切断面44a、和从该规定的高度位置到下端为止形成的下部切断面44b。该上部切断面44a和下部切断面44b,是后述的冲切加工时(步骤S4、S5)所形成的面。如图5所示,下部切断面44b的表面粗糙度大于上部切断面44a的表面粗糙度。即,下部切断面44b比上部切断面44a粗糙。
在上部切断面44a的上端部,形成有由冲切加工产生的曲面部44c(所谓的“塌角”)。另外,在下部切断面44b的下端部,形成有由冲切加工产生突出部44d(所谓的“飞边”)。突出部44d从圆板部44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这样的曲面部44c位于上表面侧,突出部44d位于下表面侧,因此能够使夹持器14的盖部141的下表面与磁轭44的圆板部441的上表面较好地接近。
图6是按照后述的制造顺序制造的磁轭44的照片。在图6中可知,在圆板部441的外周面形成有:上部切断面44a、和比上部切断面44a的表面粗糙度大的下部切断面44b。另外,在上部切断面44a的上端部形成有曲面部44c,在下部切断面44b的下端部形成有突出部44d。
(c)关于内周面的形状
返回图5,磁轭44的内周面具有:从上端到规定的高度位置为止形成的上部内周面44e、和从该规定的高度位置到下端为止形成的下部内周面44f。上部内周面44e,在其内侧形成插入夹持器14的凸部142的空间。另外,下部内周面44f,通过压入成为固定于旋转轴41的外周面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内周面44e的直径d3,为了避免与夹持器14的凸部142接触而被设定为足够的大小。另一方面,下部内周面44f的直径d4,以适于旋转轴41的压入的方式而被设定为比上部内周面44e的直径d3略小。
另外,在磁轭44的内周面的上端部,形成有连接上部内周面44e和圆板部441的上表面的曲面部44g。曲面部44g具有朝向上方其内径逐渐扩大的形状。借助这样的曲面部44g可防止上部内周面44e的上端部突出到圆板部441的上表面的上方。因此,夹持器14的盖部141的下表面与磁轭44的圆板部441的上表面较好地面接触。
当曲面部44g过大时,则磁轭44与夹持器14的接触面积减小,因而有可能降低磁轭44与夹持器14的吸附力。另一方面,当曲面部44g过小时,则在夹持器14的凸部142接触到曲面部44g时,有可能使凸部142损伤。因此,为了确保磁轭44与夹持器14的接触面积,并且防止夹持器14的凸部142损伤,优选将曲面部44g设定为合适的大小。具体而言,曲面部44g的径向的尺寸d5优选设定为0.3mm以上且1.0mm以下的值,更优选设定为0.7mm以上且0.9mm以下的值。另外,曲面部44g的轴向的尺寸d6优选设定为0.3mm以上且0.6mm以下的值,更优选设定为0.5mm以上且0.6mm以下的值。
另外,在磁轭44的圆筒部442的下表面的内缘部,形成有倒角部44h。倒角部44h为朝向下方内径逐渐扩大的圆锥面。在将旋转轴41压入磁轭44的圆筒部442时,利用该倒角部44h能够容易地确定旋转轴41相对于圆筒部442的径向的位置。另外,与没有倒角部44h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将旋转轴41压入圆筒部442时两部件的损伤。
2-4.磁轭的制造顺序
如上所述,磁轭44通过对金属板冲压成形而获得。以下,参照图7的流程图和图8~图11的纵剖视图,对通过冲压成形的磁轭44的制造顺序进行说明。
在制造磁轭44时,首先,在作为磁轭44的母材的金属板5上形成中心孔51(步骤S1,图8的状态)。具体而言,水平地支承金属板5,使开孔用的工具61对金属板5上下贯通,由此形成比磁轭44的内径(上述的d3和d4)小的圆孔。
然后,进行去毛刺加工,对金属板5形成向下方突出的圆筒部442(步骤S2,图9的状态)。具体而言,通过使去毛刺加工用的大致圆柱形状的工具62从中心孔51的上方冲击金属板5的上表面,在使金属板5的中心孔51周围的部分向下方拉伸的同时屈曲,从而形成圆筒部442。
如图9所示,工具62的外周面具有:上部外周面621、和比上部外周面621的直径小的下部外周面622。因此,通过去毛刺加工形成的圆筒部442的内周面为具有上部内周面44e、和比上部内周面44e的直径小的下部内周面44f。
然后,对圆筒部442的下表面进行撞面(步骤S3,图10的状态)。在此,通过使撞面用的工具63对圆筒部442的下表面进行冲击,来调节圆筒部442的轴向的长度。
如图10所示,在工具63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圆锥台状的突出部631。在突出部631的外周缘形成有沿着圆筒部442下表面的内周缘的圆锥面。因此,在撞面后的圆筒部442的下表面的内缘部,形成倒角部44h。
之后,对金属板5进行第一和第二冲切,来形成圆板部441(步骤S4~S5,图11的状态)。具体而言,通过使冲切用的工具(省略图示)从金属板5的上方冲击,能够去除比金属板5的圆板部441的部分靠径向外侧的部分52。
图12是在第一和第二冲切后获得的磁轭44的俯视图。在上述第一冲切和第二冲切中,分别在圆周方向不同的部位A1、A2进行冲切。因此,如图12所示,磁轭44的圆板部441的外周面具有:通过第一冲切而形成的第一切断面44i、和通过第二冲切而形成的第二切断面44j。
第一切断面44i和第二切断面44j在圆周方向上相邻。另外,第一切断面44i的至少圆周方向的端部附近的直径(离中心轴9的距离)r1,被设定为小于第二切断面44j的直径(离中心轴9的距离)r2。因此,防止在第一切断面44i与第二切断面44j的边界处形成比第二切断面44j更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部分。由此,能够防止磁轭44的圆板部441的外周面接触到锥形部43的圆筒部433的内周面。
3.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主要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旋转轴41和磁轭44是通过压入而被固定的,然而旋转轴41和磁轭44也可以通过热装等其他的方法来固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永磁铁夹盘144被固定于夹持器14,然而永磁铁夹盘144也可以设置在磁轭44侧。但是基于使卡紧装置4小型化、轻质化以及低价格化的观点,优选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将永磁铁夹盘144设在夹持器14侧。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转台42和锥形部43为单独的部件,然而也可以将它们构成为一体的部件。即,准备包含如下部分的单独的部件:具有载置盘90的载置面的盘载置部,和具有支承盘90的内缘部的支承面的盘内缘支承部,可以将该单独的部件代替上述转台42和锥形部43来使用。
另外,在上述的图12中,第一切断面44i的整体位于第二切断面的径向内侧,然而如图13所示,也可以仅使第一切断面44i中与第二切断面44j相邻的端部附近,位于比第二切断面44j靠径向内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在通过第一冲切(步骤S4)形成了第一切断面44i后,通过第二冲切(步骤S5)形成了第二切断面44j,然而也可以将第一冲切和第二冲切同时进行,使第一切断面44i和第二切断面44j同时形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光盘90用的卡紧装置4、无刷电机13以及盘驱动装置1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磁盘等其他的盘用的卡紧装置、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
本发明能够用于保持盘的卡紧装置、具备该卡紧装置的无刷电机、以及具备该无刷电机的盘驱动装置。

Claims (30)

1.一种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旋转轴,其沿着中心轴在上下方向配置,并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
盘载置部,其与上述旋转轴一起旋转,具有载置中央有圆孔的圆板状的盘的载置面;
盘内缘支承部,其在上述盘载置部的上侧,具有支承上述盘的内缘部的支承面;
磁性部件,其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
上述磁性部件具有:中央有圆孔的圆板部、和从上述圆板部的内缘部向下方延伸并被固定于上述旋转轴的圆筒部,
上述圆筒部的径向的厚度比上述圆板部的轴向的厚度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盘内缘支承部具有相对于上述旋转轴在轴向上可滑动地配置的滑动部,
上述磁性部件配置在上述盘内缘支承部的上述滑动部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盘载置部与上述盘内缘支承部是单独的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盘载置部与具有上述支承面的上述盘内缘支承部作为一体的部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性部件是冲压成形品,具有从上述圆板部的外周面的下端部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性部件,具有连接上述圆板部的上表面和上述圆板部的内周面并朝向上方其内径逐渐扩大的曲面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性部件的内周面具有:
从上端到规定的高度位置为止所形成的上部内周面;
从上述规定的高度位置到下端为止所形成的、直径小于上述上部内周面的下部内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磁性部件具有在上述圆筒部的下端部的内缘部形成的倒角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性部件的上述圆板部的外周面具有:
第一切断面;和
与上述第一切断面在周向上相邻成形的第二切断面,
上述第一切断面和第二切断面中的一个的至少周向端部附近的直径,比第一切断面和上述第二切断面中的另一个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性部件由金属材料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性部件的上述圆板部的外周面具有:
从其上端到规定的高度位置为止形成的上部切断面、和
从上述规定的高度位置到下端为止形成的下部切断面,
上述下部切断面的表面粗糙度大于上述上部切断面的表面粗糙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上部切断面的上端部形成有曲面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下部切断面的下端部形成有比上述圆板部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轴和上述磁性部件通过热装而被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轴和上述磁性部件的圆筒部通过压入而被固定。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曲面部的径向尺寸是0.3mm以上且1.0mm以下的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曲面部的径向尺寸是0.7mm以上且0.9mm以下的值。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曲面部的轴向尺寸是0.3mm以上且0.6mm以下的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曲面部的轴向尺寸是0.5mm以上且0.6mm以下的值。
2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下部内周面通过压入而成为固定于上述旋转轴的外周面的面。
2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部内周面,在内侧形成有供夹持器的凸部插入的空间,其中,在具有上述卡紧装置的盘驱动装置中,上述夹持器设置在上述卡紧装置的上方,并且,上述夹持器具有圆板形状的盖部、从上述盖部的中央朝向下方突出的上述凸部和从上述盖部的外缘部向径向外侧且朝向下方扩展的突出部。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盘载置面,具有固定于上述旋转轴的圆板部和位于圆板部的径向外侧的台部,
在上述台部的上表面固定着圆环形状的橡胶部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盘内缘支承部具备:
从上述滑动部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圆板部;
从上述圆板部的外缘部向上方延伸的圆筒部;
从上述圆筒部的上端向径向外侧并且朝向下方扩展的爪部,
上述爪部的外周面为上述支承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盘载置部与上述盘内缘支承部之间介入插有螺旋弹簧,
在上述圆筒部与上述爪部之间,形成有多个肋部。
2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切断面中仅与上述第二切断面相邻的端部附近,相比上述第二切断面位于径向内侧。
26.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静止部;
旋转部,其相对于上述静止部以中心轴为中心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承;
转矩发生部,其在上述静止部和上述旋转部之间产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的转矩;
与上述旋转部一起旋转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紧装置。
27.一种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刷电机;
夹持器,其借助与上述磁性部件之间的吸引力将上述盘向上述载置面侧按压;
读写部,其对保持在上述卡紧装置的盘进行信息读取和写入的至少一方。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夹持器固定有永磁铁夹盘,借助该永磁铁夹盘与上述磁性部件之间的吸引力将上述盘向上述载置面侧按压。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磁性部件设置有借助磁性吸引力将上述盘向上述载置面侧按压的永磁铁夹盘。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性部件的内周面具有:
从上端到规定的高度位置为止形成的上部内周面、和
从上述规定的高度位置到下端为止形成、相比上述上部内周面直径小的下部内周面,
上述夹持器具有大致圆板形状的盖部、和从上述盖部的中央朝向下方突出的凸部,
上述上部内周面,在其内侧形成插入上述夹持器的上述凸部的空间。
CN2010101038135A 2009-01-26 2010-01-26 卡紧装置、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892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14202 2009-01-26
JP2009014202A JP2010170631A (ja) 2009-01-26 2009-01-26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2009-021460 2009-02-02
JP2009021460A JP2010176778A (ja) 2009-02-02 2009-02-02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9247A CN101789247A (zh) 2010-07-28
CN101789247B true CN101789247B (zh) 2012-06-13

Family

ID=42532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381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89247B (zh) 2009-01-26 2010-01-26 卡紧装置、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990609B1 (zh)
CN (1) CN1017892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04176A (ja) * 2010-11-09 2012-05-31 Nippon Densan Corp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US8488270B2 (en) * 2011-05-27 2013-07-16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Disk drive having a sheet metal clamp with a stamped annular protruding disk contact featur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0291A (zh) * 2004-10-20 2006-05-10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卡紧装置和安装有该卡紧装置的记录盘驱动用电动机
JP2008210421A (ja) * 2007-02-23 2008-09-11 Nippon Densan Corp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搭載し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0291A (zh) * 2004-10-20 2006-05-10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卡紧装置和安装有该卡紧装置的记录盘驱动用电动机
JP2008210421A (ja) * 2007-02-23 2008-09-11 Nippon Densan Corp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搭載し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9247A (zh) 2010-07-28
KR100990609B1 (ko) 2010-10-29
KR20100087262A (ko) 201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0880C (zh) 具有光盘放置部的主轴电动机
CN1905036B (zh) 夹紧装置、安装有该夹紧装置的无刷马达及盘驱动装置
CN101226759B (zh) 具有夹持装置的马达与包括该马达的盘驱动设备
CN101789247B (zh) 卡紧装置、无刷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
CN100481231C (zh) 盘装置
US8407731B2 (en) Motor with a chucking device having a turntable and a plurality of balls, and a disk drive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motor
JP2008226426A (ja)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のクランプ装置
CN102272839B (zh) 盘驱动装置用电机
CN100418148C (zh) 主轴电机与压紧器
CN202183228U (zh) 光盘驱动用马达和包括该马达的光盘驱动器
JP2002343017A (ja) ターンテーブルを備えたスピンドルモータとその製法
JP2011067084A (ja) モータおよび記録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CN202142922U (zh) 电动机及盘驱动装置
US8132197B2 (en) Mounting objects on a turntable
JP2000090557A (ja)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CN203205995U (zh) 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
JP2001052401A (ja) ディスク用調心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ディスク駆動用モータ
US6976264B2 (en) Adaptor for optical disk
US8424033B2 (en) Turntable device for detachably securing a disk
CN101826349B (zh) 夹紧装置、马达单元以及盘驱动装置
JP2010170631A (ja)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CN102016992B (zh) 主轴电机及包括该主轴电机的信息存储装置
KR19980071557A (ko) 디스크 구동장치
US9082445B2 (en) Disc chucking structure and optical disc driv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237108B (zh) 卡盘设备及使用此设备的电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