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8831B - 经编机槽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经编机槽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8831B
CN101768831B CN2010103004307A CN201010300430A CN101768831B CN 101768831 B CN101768831 B CN 101768831B CN 2010103004307 A CN2010103004307 A CN 2010103004307A CN 201010300430 A CN201010300430 A CN 201010300430A CN 101768831 B CN101768831 B CN 1017688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ing member
nook closing
needle body
triang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3004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68831A (zh
Inventor
曹清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Kingway Complex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0103004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688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68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8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68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88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经编机槽针装置,包括主轴、针身组件和针芯组件,针身组件和针芯组件分别由针身上下运动机构和针芯上下运动机构带动针身组件和针芯组件作上下运动,并由前后运动机构带动针身组件和针芯组件作前后运动,实现槽针的复合运动,本装置能与布面同步向前运动,所以槽针的阻力小,槽针不容易损坏,特别适宜编织密度比较大、厚度较厚的多轴向织物,本装置以平面连杆机构为主,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较高运转速度的经编机。

Description

经编机槽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编机槽针装置。
背景技术
将数层铺放好的不同轴向的无屈曲纱线层(布面)用织针将其缝缀在一起构成了多轴向织物,此处用的是槽针,槽针是复合针,由针身和针芯两独立部分组成,它们的运动之间有配合要求。针身机构和针芯机构见图8与图9。复合针在缝缀无屈曲纱线层过程中,需先穿刺透过纱线层,钩取缝缀线后再成圈,在此过程中,布面总是连续向前运动。一般槽针型经编机上的槽针运动机构带动槽针作上下运动,由最低点直线上升至最高点,然后直线下降至最低点,对于密度比较小且厚度较薄织物,纱线层有较大空隙,槽针在穿刺布面及在其上方运动过程中,槽针与布面之间不会产生干涉,所以一般槽针型经编机上的槽针运动机构能满足编织的要求。但是对编织密度比较大,厚度较厚的多轴向织物时,由于槽针是上下运动的,不能与布面同步向前运动,所以槽针的阻力较大,槽针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作上下前后复合运动的经编机槽针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主轴、针身组件和针芯组件,针身组件和针芯组件分别由针身上下运动机构和针芯上下运动机构带动运行,针身组件包括针身床、固定在针身床上的针身和支撑针身床的针身床摆臂,针芯组件包括针芯床、固定在针芯床上的针芯和支撑针芯床的针芯摆臂,以及还包括前后运动机构以及一号长销轴、二号长销轴、三号长销轴和摆动轴;
所述针身上下运动机构包括平面六连杆机构和针身闭链状组合件,平面六连杆机构与所述主轴连接,针身闭链状组合件具有四构件,其中一构件为所述针身床摆臂的下半部分,与针身床摆臂相对的一构件为三角形构件,平面六连杆机构的输出构件与所述针身床摆臂之间由针身联接杆连接,针身联接杆连接在针身床摆臂中部的销轴上,所述摆动轴上固定有针身摆杆,针身摆杆与针身闭链状组合件的针身三角形构件连接;
所述针芯上下运动机构包括平面八连杆机构以和针芯闭链状组合件,平面八连杆机构与所述主轴连接,针芯闭链状组合件具有四构件,其中一构件为针芯摆臂的下半部分,与针芯摆臂相对的一构件为三角形构件,平面八连杆机构的输出构件与所述针芯组件的针芯摆臂之间由针芯联接杆连接,针芯联接杆连接在针芯摆臂中部的销轴上,所述摆动轴上固定有针芯摆杆,针芯摆杆与所述针芯闭链状组合件的针芯三角形构件连接;
所述前后运动机构包括固定在主轴上的前后运动偏心轮、连接在一号长销轴上的前后运动一号三角形构件、连接在二号长销轴上的前后运动二号三角形构件、连接在三号长销轴上的前后运动三号三角形构件、连接在前后运动偏心轮与前后运动一号三角形构件之间的前后运动第一连杆、连接在前后运动一号三角形构件与前后运动二号三角形构件之间的前后运动第二连杆、连接在前后运动二号三角形构件与前后运动三号三角形构件之间的前后运动第三连杆、与前后运动三号三角形构件连接的前后运动第四连杆,所述摆动轴上固定有前后运动摆杆,前后运动第四连杆与前后运动摆杆连接。
所述针身上下运动机构的平面六连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主轴上的针身偏心轮、连接在一号长销轴上的针身一号三角形构件、连接在三号长销轴上的针身二号三角形构件、连接在针身偏心轮与针身一号三角形构件之间的针身第一连杆、连接在针身一号三角形构件与针身二号三角形构件之间的针身第二连杆,所述针身二号三角形构件是该平面六连杆机构的输出构件。
所述针芯上下运动机构的平面八连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主轴上的针芯偏心轮、连接在一号长销轴上的针芯一号三角形构件、连接在二号长销轴上的摇杆、连接在三号长销轴上的针芯二号三角形构件、连接在针芯偏心轮与针芯一号三角形构件之间的针芯第一连杆、连接在第一针芯三角形构件与针芯摇杆之间的针芯第二连杆、连接在针芯摇杆与针芯二号三角形构件之间的针芯第三连杆,上述针芯第二连杆、针芯摇杆和针芯第三连杆连接在同一销轴上,所述针芯二号三角形构件是本平面八连杆机构的输出构件。
本发明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本装置由针身上下运动机构和针芯上下运动机构分别带动针身组件和针芯组件作上下运动,并由前后运动机构带动针身组件和针芯组件作前后运动,实现槽针的复合运动。由于本装置能与布面同步向前运动,所以槽针的阻力小,槽针不容易损坏,特别适宜编织密度比较大、厚度较厚的多轴向织物。
2,本发明以平面连杆机构为主,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较高运转速度。
3,本发明对编织织物的适应性强。当编织织物的厚度或密度改变时,通过调整前后运动机构摆杆的摆角大小就可以满足。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针身上下运动机构示图;
图2是针身组件示图;
图3是针芯上下运动机构示图;
图4是针芯组件示图;
图5是前后运动机构示图;
图6是摆动轴与连接在其上的摆杆示图;
图7是主轴与连接在其上的偏心轮示图;
图8是现有经编机的针身机构;
图9是现有经编机的针芯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附图所示的本实施例包括主轴A、针身组件S和针芯组件X,针身组件S和针芯组件X分别由针身上下运动机构和针芯上下运动机构带动运行。此外,还包括前后运动机构以及一号长销轴B、二号长销轴C、三号长销轴D和摆动轴E。上述主轴A、一号长销轴B、二号长销轴C、三号长销轴D处于经编机的油箱内且各由支架支承。摆动轴E由固定在油箱顶部的支架支撑。主轴A、一号长销轴B、二号长销轴C、三号长销轴D和摆动轴E均为和机器幅宽等长的长轴。主轴A是经编机主要运动的动力输入轴,由电机驱动。
见图2,针身组件S包括针身床S-2、固定在针身床S-2上的针身S-3和支撑针身床S-2的针身床摆臂S-1。
见图1,所述针身上下运动机构包括与所述主轴A连接的平面六连杆机构,平面六连杆机构处于油箱内。平面六连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主轴A上的针身偏心轮19、连接在一号长销轴B上的针身一号三角形构件15、连接在三号长销轴D上的针身二号三角形构件16。针身偏心轮结构如图7所示,针身偏心轮通过键联接在主轴A上,与主轴A联接为一个整体一起转动。上述三角形构件是三角形板,三个角上各设有销轴孔,在连杆机构中称之为三副构件。
所述针身偏心轮与针身一号三角形构件15之间由针身第一连杆11连接,针身第一连杆11一端上的孔与针身偏心轮的外圆直径一致,两者配合可作相对转动构成转动副A1。针身第一连杆11的另一端与针身一号三角形构件15的一端由销轴连接,构成转动副B1。针身一号三角形构件15与针身二号三角形构件16之间由针身第二连杆12连接,针身第二连杆12的一端与针身一号三角形构件15之间由销轴连接,构成转动副B2,针身第二连杆12的另一端与针身二号三角形构件16之间由销轴连接,构成转动副D1,所述针身二号三角形构件16是该平面六连杆机构的输出构件。
所述针身上下运动机构还包括处于油箱外部的针身闭链状组合件18,针身闭链状组合件18具有四构件,相邻构件之间由销轴连接,形成闭式运动链,其中一构件是针身组件的针身床摆臂S-1的下半部分,由此在针身床摆臂S-1上安装有两定位销20-1、20-2,与针身床摆臂S-1相对的一构件为一三角形构件17。
所述平面六连杆机构的输出构件即针身二号三角形构件16与所述针身床摆臂S-1之间由针身联接杆13连接,针身联接杆13的一端与针身二号三角形构件16之间销轴连接,构成转动副D2。针身联接杆13的另一端连接在针身床摆臂S-1中部的销轴20-1上,构成转动副M1,所述摆动轴E上固定有针身摆杆14,针身摆杆14与所述针身三角形构件17连接,构成转动副E1。
见图4,所述针芯组件X包括针芯床X-2、固定在针芯床X-2上的针芯X-3和支撑针芯床X-2的针芯摆臂X-1。
见图3,所述针芯上下运动机构包括与所述主轴A连接的平面八连杆机构,平面八连杆机构处于油箱内。平面八连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主轴A上的针芯偏心轮29、连接在一号长销轴B上的针芯一号三角形构件25、连接在二号长销轴C上的摇杆22、连接在三号长销轴D上的针芯二号三角形构件26。针芯偏心轮29与针芯一号三角形构件25之间由针芯第一连杆21连接,针芯第一连杆21的一端上的孔与针芯偏心轮的外圆直径一致,两者配合可作相对转动构成转动副A2,针芯第一连杆21的另一端与针芯一号三角形构件25的一端由销轴连接,构成转动副B3。针芯一号三角形构件25与针芯摇杆22之间由针芯第二连杆22 1连接,针芯第二连杆22-1的一端与针芯一号三角形构件25之间由销轴连接,构成转动副B4,针芯摇杆22与针芯二号三角形构件26之间由针芯第三连杆22-2连接,针芯第三连杆22-2的一端与针芯二号三角形构件26之间由销轴连接,构成转动副D3,上述针芯第二连杆22-1的另一端、针芯摇杆22和针芯第三连杆22-2的另一端连接在同一销轴上,构成转动副C1,所述针芯二号三角形构件26是平面八连杆机构的输出构件。
所述针芯上下运动机构还包括处于油箱外部的针芯闭链状组合件28。针身闭链状组合件28具有四构件,其中一构件即是针芯组件的针芯摆臂X-1的下半部分,由此在针芯摆臂X-1上安装有两定位销30-1、30-2,与针身床摆臂X-1相对的一构件为一三角形构件(27)。
所述平面八连杆机构的输出构件即针芯二号三角形构件26与针芯组件的针芯摆臂X-1之间由针芯联接杆23连接,针芯联接杆23的一端与针芯二号三角形构件26之间由销轴连接,构成转动副D4。针芯联接杆23的另一端连接在针芯摆臂X-1的中部销轴30-1上,形成转动副M2。所述摆动轴E上固定有针芯摆杆24,针芯摆杆24与所述针芯三角形构件27连接,构成转动副E2。
见图5和图6,所述前后运动机构包括固定在主轴A上的前后运动偏心轮9、连接在一号长销轴B上的前后运动一号三角形构件5、连接在二号长销轴C上的前后运动二号三角形构件6、连接在三号长销轴D上的前后运动三号三角形构件7。前后运动偏心轮9与前后运动一号三角形构件5之间由前后运动第一连杆1连接,前后运动第一连杆11一端上的孔与前后运动偏心轮的外圆直径一致,两者配合可作相对转动构成转动副A3,前后运动第一连杆1的另一端由销轴与前后运动一号三角形构件5连接,构成转动副B5。前后运动一号三角形构件5与前后运动二号三角形构件6之间由前后运动针第二连杆2连接,构成转动副B6和转动副C2。前后运动二号三角形构件6与前后运动三号三角形构件7之间由前后运动第三连杆3连接,构成转动副C3和转动副D5。前后运动三号三角形构件7连接有前后运动第四连杆4,构成转动副D6。所述摆动轴E上固定有前后运动摆杆8,前后运动摆杆8与前后运动第四连杆4连接,构成转动副E3。所述前后运动机构为平面十连杆机构。
所述针身偏心轮19、针芯偏心轮29与前后运动偏心轮9完全相同,且与主轴A的连接结构相同,通过调整上述偏心轮之间的相位角,能调整槽针的针身和针芯之间的上下运动与前后运动之间的配合关系。针身上下运动机构的针身闭链状组合件和针芯上下运动机构中的针芯闭链状组合件的结构完全相同,以保证针芯针尖总是在针身的槽内,两者配合作所需的相对运动。
经编机整个幅宽上,设有数量相同的若干上述各机构,所述主轴A、一号长销轴B、二号长销轴C、三号长销轴D和摆动轴E是共用的。

Claims (3)

1.一种经编机槽针装置,包括主轴(A)、针身组件(S)和针芯组件(X),针身组件(S)和针芯组件(X)分别由针身上下运动机构和针芯上下运动机构带动运行,针身组件(S)包括针身床(S-2)、固定在针身床(S-2)上的针身(S-3)和支撑针身床(S-2)的针身床摆臂(S-1),针芯组件(X)包括针芯床(X-2)、固定在针芯床(X-2)上的针芯(X-3)和支撑针芯床(X-2)的针芯摆臂(X-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后运动机构以及一号长销轴(B)、二号长销轴(C)、三号长销轴(D)和摆动轴(E);
所述针身上下运动机构包括平面六连杆机构和针身闭链状组合件(18),平面六连杆机构与所述主轴(A)连接,针身闭链状组合件(18)具有四构件,其中一构件为所述针身床摆臂(S-1)的下半部分,与针身床摆臂(S-1)相对的一构件为三角形构件(17),平面六连杆机构的输出构件与所述针身床摆臂(S-1)之间由针身联接杆(13)连接,针身联接杆(13)连接在针身床摆臂(S-1)中部的销轴(20-1)上,所述摆动轴(E)上固定有针身摆杆(14),针身摆杆(14)与针身闭链状组合件(18)的针身三角形构件(17)连接;
所述针芯上下运动机构包括平面八连杆机构以和针芯闭链状组合件(28),平面八连杆机构与所述主轴(A)连接,针芯闭链状组合件(28)具有四构件,其中一构件为针芯摆臂(X-1)的下半部分,与针芯摆臂(X-1)相对的一构件为三角形构件(27),平面八连杆机构的输出构件与所述针芯组件的针芯摆臂(X-1)之间由针芯联接杆(23)连接,针芯联接杆(23)连接在针芯摆臂(X-1)中部的销轴(30-1)上,所述摆动轴(E)上固定有针芯摆杆(24),针芯摆杆(24)与所述针芯闭链状组合件(28)的针芯三角形构件(27)连接;
所述前后运动机构包括固定在主轴(A)上的前后运动偏心轮(9)、连接在一号长销轴(B)上的前后运动一号三角形构件(5)、连接在二号长销轴(C)上的前后运动二号三角形构件(6)、连接在三号长销轴(D)上的前后运动三号三角形构件(7)、连接在前后运动偏心轮(9)与前后运动一号三角形构件(5)之间的前后运动第一连杆(1)、连接在前后运动一号三角形构件(5)与前后运动二号三角形构件(6)之间的前后运动第二连杆(2)、连接在前后运动二号三角形构件(6)与前后运动三号三角形构件(7)之间的前后运动第三连杆(3)、与前后运动三号三角形构件(7)连接的前后运动第四连杆(4),所述摆动轴(E)上固定有前后运动摆杆(8),前后运动第四连杆(4)与前后运动摆杆(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槽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身上下运动机构的平面六连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主轴(A)上的针身偏心轮(19)、连接在一号长销轴(B)上的针身一号三角形构件(15)、连接在三号长销轴(D)上的针身二号三角形构件(16)、连接在针身偏心轮(19)与针身一号三角形构件(15)之间的针身第一连杆(11)、连接在针身一号三角形构件(15)与针身二号三角形构件(16)之间的针身第二连杆(12),所述针身二号三角形构件(16)是该平面六连杆机构的输出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槽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上下运动机构的平面八连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主轴(A)上的针芯偏心轮(29)、连接在一号长销轴(B)上的针芯一号三角形构件(25)、连接在二号长销轴(C)上的摇杆(22)、连接在三号长销轴(D)上的针芯二号三角形构件(26)、连接在针芯偏心轮(29)与针芯一号三角形构件(25)之间的针芯第一连杆(21)、连接在第一针芯三角形构件(25)与针芯摇杆(22)之间的针芯第二连杆(22-1)、连接在针芯摇杆(22)与针芯二号三角形构件(26)之间的针芯第三连杆(22-2),上述针芯第二连杆(22-1)、针芯摇杆(22)和针芯第三连杆(22-2)连接在同一销轴上,所述针芯二号三角形构件(26)是本平面八连杆机构的输出构件。
CN2010103004307A 2010-01-19 2010-01-19 经编机槽针装置 Active CN1017688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3004307A CN101768831B (zh) 2010-01-19 2010-01-19 经编机槽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3004307A CN101768831B (zh) 2010-01-19 2010-01-19 经编机槽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8831A CN101768831A (zh) 2010-07-07
CN101768831B true CN101768831B (zh) 2011-04-13

Family

ID=42501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3004307A Active CN101768831B (zh) 2010-01-19 2010-01-19 经编机槽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688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2006B (zh) * 2011-04-27 2012-12-26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经编机复合针移动装置
CN106400293B (zh) * 2016-11-30 2017-12-12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少梳栉经编机槽针运动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384634A1 (ru) * 1985-01-09 1988-03-30 Ленинград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екстильной и легк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им. С.М.Кирова Привод игольницы и отбойного бруса основов зальной машины
DE4420722A1 (de) * 1994-06-15 1995-12-21 Kaendler Maschinenbau Gmbh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die Schieberbarre an Kettenwirkmaschinen
DE19537917A1 (de) * 1995-10-11 1997-04-17 Liba Maschf Koppelgetriebeantrieb von Nadel- und Schieberbarre einer Kettenwirkmaschine
CN1254037A (zh) * 1998-11-16 2000-05-24 Ykk株式会社 窄宽度针织机的复合针织针的驱动机构
CN2756664Y (zh) * 2004-12-07 2006-02-08 柯清松 改进的双针床经编机针升传动装置
CN200981917Y (zh) * 2006-12-01 2007-11-28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经编机槽针运动机构
CN101289780A (zh) * 2008-05-20 2008-10-22 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经编机短动程曲轴连杆装置
CN101363164A (zh) * 2008-09-19 2009-02-11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384634A1 (ru) * 1985-01-09 1988-03-30 Ленинград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екстильной и легк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им. С.М.Кирова Привод игольницы и отбойного бруса основов зальной машины
DE4420722A1 (de) * 1994-06-15 1995-12-21 Kaendler Maschinenbau Gmbh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die Schieberbarre an Kettenwirkmaschinen
DE19537917A1 (de) * 1995-10-11 1997-04-17 Liba Maschf Koppelgetriebeantrieb von Nadel- und Schieberbarre einer Kettenwirkmaschine
CN1254037A (zh) * 1998-11-16 2000-05-24 Ykk株式会社 窄宽度针织机的复合针织针的驱动机构
CN2756664Y (zh) * 2004-12-07 2006-02-08 柯清松 改进的双针床经编机针升传动装置
CN200981917Y (zh) * 2006-12-01 2007-11-28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经编机槽针运动机构
CN101289780A (zh) * 2008-05-20 2008-10-22 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经编机短动程曲轴连杆装置
CN101363164A (zh) * 2008-09-19 2009-02-11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8831A (zh) 201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5718B (zh) 双针切换式花样缝纫机
CN105220352B (zh)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的编织机构
CN202430439U (zh) 多梳拉舍尔经编机的针床摆动机构
CN101768831B (zh) 经编机槽针装置
CN101792953B (zh) 高速经编机织针针床摆动机构
CN201424554Y (zh) 高速经编机曲轴连杆传动装置
CN103614855B (zh) 经编机的梳栉垫纱运动机构
CN101768832B (zh) 经编机槽针针身与梳栉组合运动装置
CN202090152U (zh) 经编机复合针移动装置
CN102560870B (zh) 多梳拉舍尔经编机的针床摆动机构
CN101798725B (zh) 经编机织针针床摆动机构
CN201158742Y (zh) 用于多梳栉经编机的压纱板装置
CN108286115A (zh) 一种用于纺织机的驱动机构
CN104213326A (zh) 高速经编机的编织机构
CN104963079B (zh) 一种经编机的压针机构
CN201411544Y (zh) 一种经编机针芯运动机构
CN201411543Y (zh) 一种经编机槽针运动机构
CN212533307U (zh) 一种横机中的编织翻针切换三角装置
CN201942881U (zh) 一种缝纫机的主轴传动机构
CN200978333Y (zh) 重型织带机
CN201010739Y (zh) 花经轴整经机的整经机构
CN104264361B (zh) 一种高速经编机编织机构
CN105386234B (zh) 高速缝盘机
CN103526449B (zh) 有结渔网机上钩针摆动机构
CN203613376U (zh) 有结渔网机上钩针摆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001 1801 Zhong Wu Avenue, Zhong Lou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213001 1801 Zhong Wu Avenue, Zhong Lou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7

Address after: 226600 Hong Wah Road, Haian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 59

Patentee after: NANTONG KINGWAY COMPLEX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01 Changzhou Province in the Clock Tower District, Jiangsu, Wu Road, No. 1801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