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6956A - 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6956A
CN101756956A CN201010001265A CN201010001265A CN101756956A CN 101756956 A CN101756956 A CN 101756956A CN 201010001265 A CN201010001265 A CN 201010001265A CN 201010001265 A CN201010001265 A CN 201010001265A CN 101756956 A CN101756956 A CN 1017569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echin
isomer
integrase inhibitors
egcg
retrovir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1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亚力
姜凡
易可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001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695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1004 priority patent/WO201010841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6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69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在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添加儿茶素成份,儿茶素成分可以结合在艾滋病毒、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或其它逆转录病毒的整合酶的柔性环附近,从而影响它的加工功能和链转移功能;此外,儿茶素还可以结合在整合酶二价金属附近的氨基酸上,从而影响整合酶与二价金属的结合,降低其活力;儿茶素还可以干扰整合酶与其辅助因子的结合,降低逆转录病毒整合入宿主基因组的几率。同时,整合酶在人体没有高度同源的蛋白结构,因此其抑制剂的毒副作用较小。可用于制备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艾滋病、T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的药物,其治疗效果好、费用低、毒副作用小。

Description

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尤其涉及一种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逆转录病毒,如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又称艾滋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毒分两类,即HIV-1和HIV-2,其中HIV-1是引起艾滋病的主要病原,也是目前研究艾滋病毒的重要方向。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又称艾滋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艾滋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目前仍无法治愈,是一种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大危害。
现有技术中,防治艾滋病的药物多是针对艾滋病毒(HIV-1)的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已上市的艾滋病药物有二十多种,主要为蛋白酶抑制剂和逆转录酶抑制剂等。将蛋白酶抑制剂和逆转录酶抑制剂进行联合用药,即高效抗逆转录酶疗法(Highly active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已成为现在治疗艾滋病的标准疗法。HAART疗法需要病人长期服药,费用高昂,且长期用药会促进病毒产生耐药性,并累积药物的毒副作用。
再如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HTLV)在病毒分类中归属于逆转录病毒。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分为HTLV-I和HTLV-II两种。研究表明HTLV-I是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TL)的病原因子。患者血液或组织中的肿瘤细胞以CD+ 4为主,常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血清钙、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及白细胞的升高,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情是进展性的,预后极差。HTLV-I还可导致热带痉挛性下肢瘫痪/HTLV-I相关骨髓病(TSP/HAM)。TSP/HAM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性疾病,表现为脊髓退行性病变,并在外周血和脑脊髓液中出现CD+ 4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浸润。
目前对于治疗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引起的疾病,没有效果明显的特效药。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药物的费用高、毒副作用大,且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的载量,缓解病情,治疗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该应用所制备的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费用低、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在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添加儿茶素成份,所述儿茶素的通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021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由于在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添加儿茶素成份,所制备的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费用低、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验例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CG、GCG四种带有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分别对于艾滋病毒HIV-1整合酶的抑制程度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验例中将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CG、GCG四种带有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按等摩尔数混合,其混合物对艾滋病毒HIV-1整合酶的抑制程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在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添加儿茶素成份。
所制备的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可以用于制备针对艾滋病毒HIV、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等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药物。如艾滋病、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热带痉挛性下肢瘫痪或HTLV-I相关骨髓病等。
由于整合酶是逆转录病毒的关键性酶,而且逆转录病毒的整合酶具有共同的功能结构。因此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制备针对其它逆转录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药物。如用于制备由禽肉瘤病毒和/或白血病病毒引起以下一种或多种疾病的药物: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瘤、禽肉瘤、内皮瘤、肾真性瘤、纤维肉瘤、骨石化病等。
儿茶素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成份: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其2种异构体、聚酯型儿茶素TS及其5种异构体、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及其2种异构体、GCG及其异构体、CG及其异构体、EGCDG及其异构体、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GC及其2种异构体、儿茶素C及其水合物和异构体等成份。
上述的多种儿茶素成份中,儿茶素C及其水合物和水合物异构体与带有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混合使用,不能单独使用。其原因是:儿茶素C单独使用对整合酶的抑制效果不太明显,但是经过对其抑制机理的研究,发现它对整合酶的抑制机理与带有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相似,因此如果把它与带有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混合使用,则可以发挥协同抑制的作用。
具体可以选用儿茶素结构通式中的R3为没食子酰基的一种或多种成份。
如选用儿茶素包括以下4种成份中的一种或多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GCG、CG。
儿茶素的通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031
没食子酰基Galloyl(G)的通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041
上述的儿茶素可以从茶叶、姜黄素、雷公藤、黄芪、大黄、仙鹤草、鸡血藤、葡萄籽、杜仲等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提取,如从绿茶中提取。
具体实施例一,以艾滋病毒为例对本发明的作用机理进行详细的描述:
整合酶是艾滋病毒生命周期中的关键性酶,其重要性不亚于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它是艾滋病毒整合入人类基因组的关键酶。因此针对整合酶设计抑制艾滋病毒的药物,可以阻止艾滋病毒进入人类的基因组,从而彻底治愈艾滋病。同时,人体中不存在与艾滋病毒整合酶同源的蛋白结构,所以降低了该酶相关药物的毒副作用。
每一个艾滋病毒病毒粒子携带40-100个整合酶。整合酶最主要的功能是将病毒cDNA整合入宿主的基因组。经逆转录后,艾滋病毒形成双链cDNA,在宿主细胞胞浆内,艾滋病毒在整合酶的作用下开始介导3’加工过程(3’-processing)。整合酶首先识别病毒cDNA的两个末端区域,而后通过核酸内切反应,切掉3’末端的两个核苷酸,使两个保守的3’-CA末端暴露出来。3’加工过程结束后,整合酶将病毒cDNA和由病毒基质蛋白及宿主的相关蛋白形成的PICs(pre-integration complexes)连接为一体,在逆转录酶等蛋白作用下,PICs携带病毒cDNA及整合酶复合体进入细胞核。入核后,整合酶开始介导链转移过程(strand transfer)。首先整合酶将宿主细胞双链DNA切开,而后催化病毒DNA的3’OH末端与宿主DNA的5’磷酸基连接。最后在宿主修饰酶的作用下,病毒DNA与靶DNA的间隙被连接起来。病毒DNA被整合入宿主染色体。
在艾滋病毒整合酶中有一个柔性环(GLY140-GLY149)。该柔性环是艾滋病毒整合酶的重要活性区域,尤其是其中的TYR143和GLN148这两个氨基酸位点,对艾滋病毒的3’加工过程和链转移过程都有重要影响。
通过x光衍射的方法,发现一个二价金属离子(Mg2+或Mn2+)会结合在氨基酸ASP64和ASP116之间。而后,通过对艾滋病毒整合酶与其同源蛋白的比较,推测出了在氨基酸ASP64和GLU152之间还存在着另一个二价金属离子(Mg2+或Mn2+)。二价金属离子对整合酶的活性有着很大影响,如果金属离子与整合酶的结合受到影响,整合酶的活性将大大降低。
LEDGF/p75蛋白可以协助艾滋病毒整合酶结合到宿主靶基因上。LEDGF/p75蛋白的NLS和AT-hook(A/Th)结构域可以直接与宿主DNA结合。此外,LEDGF/p75蛋白的PWWP和A/Th结构可以结合组蛋白或其它未知的宿主染色体上的结构域。LEDGF/p75蛋白的另一个重要结构区域IBD,可以结合整合酶,使得艾滋病毒的整合酶运动到宿主染色体的靶基因区域,促进艾滋病毒高效整合入宿主基因组。
多酚(tea polyphenol,TP)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占茶叶干重的20%-30%。绿茶中主要的多酚成分是黄烷醇单体多酚,通称儿茶素(Catechin),占多酚成分重量的80%左右,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最高,占儿茶素的50%左右。儿茶素是一种重要的保健化合物,而且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血脂、抗病毒、抑菌消炎等功效。
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分为表型儿茶素和非表型儿茶素。一般从茶叶中分离鉴定出的儿茶素多为表型儿茶素,即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儿茶素EC,它们约占儿茶素总质量的70%左右。
由于儿茶素的C环是吡喃环,C2和C3上的不同取代基(氢、羟基、苯基)的空间位置不同,便能构成几何异构体(差向异构化)。若C2和C3上的取代基在同一侧时,为顺式儿茶素(表型儿茶素),反之则为反式儿茶素(非表型儿茶素)。
表型儿茶素,即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儿茶素EC通过几何异构化可以转化成为其相对应的非表型儿茶素,即GCG、GC、CG、C。此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还可以形成二聚体,即聚酯型儿茶素TS。
具体实施例二,以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为例: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HTLV)在病毒分类中归属于逆转录病毒。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分为HTLV-I和HTLV-II两种。研究表明HTLV-I是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TL)的病原因子,患者血液或组织中的肿瘤细胞以CD+ 4为主,常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血清钙、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及白细胞的升高,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情是进展性的,预后极差。
HTLV-I还可导致热带痉挛性下肢瘫痪、HTLV-I相关骨髓病(TSP/HAM)等疾病。TSP/HAM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性疾病,表现为脊髓退行性病变,并在外周血和脑脊髓液中出现CD+ 4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浸润。
逆转录病毒的整合酶具有共同的功能结构,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整合酶具有相似的结构域。
儿茶素类整合酶类抑制剂不仅可以抑制艾滋病毒整合酶,而且可以抑制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的整合酶,从而治疗艾滋病、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热带痉挛性下肢瘫痪、HTLV-I相关骨髓病等。
具体实施例三:
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得到带有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对艾滋病毒HIV-1整合酶具有抑制作用,可以阻止艾滋病毒进入人类的基因组,妨碍其稳定表达,为彻底治愈艾滋病带来希望。
实验例一:
使用了美国公司(Express Biotech International)提供的HIV-1 IntegraseAssay Kit(Catalog Number:EZ-1700)来检测儿茶素化合物成分对艾滋病毒HIV-1整合酶的抑制效果。
实验结果如图1和2所示:
图1中:四种带有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分别对于艾滋病毒HIV-1整合酶的抑制程度。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艾滋病毒整合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96umol/L;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的IC50为3.02umol/L;GCG的IC50为2.4umol/L;CG的IC50为0.56umol/L。
图2中:将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CG、GCG四种带有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按等摩尔数混合,其混合物对艾滋病毒整合酶的IC50为0.1umol/L。
由图1和2中的结果说明,带有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对于艾滋病毒HIV-1整合酶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CG,其IC50值分别为0.96umol/L和0.56umol/L,已达到纳摩级。此外,将带有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混合使用,呈现了协同抑制效果,其抑制效果优于将四种儿茶素成分单独使用,其IC50值为0.1umol/L。因此,儿茶素家族化合物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批准的可应用于临床的二酮酸类整合酶抑制剂效果相当,对艾滋病毒HIV-1整合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达到纳摩级水平。按照抑制作用排序: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
实验例二:
通过分子对接的方法,对儿茶素成分抑制艾滋病毒HIV-1整合酶的抑制机理展开研究。首先选用了1998年Maignan Sebastien等人发表的艾滋病毒整合酶晶体结构(1BL3),C链的TYR143部分完整,但A链和B链的TYR143氨基酸部分缺失。并且又采用了1999年Yehuda Goldgur等人发表的艾滋病毒HIV-1整合酶晶体结构(1QS4),该结构A链和C链的TYR143部分缺失,但B链的TYR143氨基酸部分完整。使用AutoDock4.0和AutoDock-vina软件,分别对实验一中四种带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GCG,CG与艾滋病毒HIV-1整合酶进行对接实验。
结果如下:
由表1所示,四种带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集中作用在整合酶柔性环(GLY140-GLY149)上。表1中儿茶素成分与柔性环上有作用的氨基酸用黑体字标注。按照与柔性环作用的氨基酸数目多少排序: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GCG。该顺序恰好与四种儿茶素对艾滋病HIV-1整合酶的抑制作用排序一致。由此可见,这四种儿茶素的抑制效果与和柔性环的结合效果密切相关,即与柔性环结合位点越多,抑制整合酶的效果越明显。此外,通过表1还可看出,这四种儿茶素在柔性环上集中作用在TYR143和GLN148这两个氨基酸位点。因此,我们推测,这四种带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主要通过对与柔性环上的TYR143和GLN148两个位点的结合,影响了柔性环的活性功能,从而抑制艾滋病毒HIV-1整合酶,限制其3’加工过程和链转移过程的活性。由此推测,由于这四种儿茶素具有相似的抑制机理,因此将它们混合使用可以发挥其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抑制效果。该推测在实验一中得到了验证。
除了对柔性环的影响外,对接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当儿茶素成分作用在B链柔性环附近时,可以影响到整合酶与二价金属离子结合的氨基酸区域。在四种儿茶素中最明显的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它可以影响ASP116氨基酸。该氨基酸是整合酶与镁离子结合的关键位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可能通过对ASP116的结合作用,影响到镁离子在该位点的结合,从而降低整合酶的活性。
表1: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071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081
表1为儿茶素单体与整合酶对接结果,其中:A表示与晶体结构1QS4的结合能(kcal/mol);B表示与晶体结构1QS4的结合位点;C表示与晶体结构1BL3的结合能(kcal/mol);D表示与晶体结构1BL3的结合位点;E表示结合TYR143或GLN148的数目;F表示与艾滋病毒HIV-1整合酶柔性环结合位点数目。
实验例三:
除了实验一和二中的四种带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外,我们又对另一种带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EGCDG和三种不带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儿茶素C、GC、表儿茶素EC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实验。艾滋病毒HIV-1整合酶晶体仍采用实验二中的1BL3和1QS4。对接结果见表1:
尽管EGCDG仅作用在B链柔环TYR143氨基酸上,其对柔性环的作用位点少于实验二中的四种儿茶素成分,但其结合力很强(-9.2kcal/mol),并且可以与GLU152结合,该氨基酸也是整合酶结合二价金属离子的关键位点。因此推测EGCDG对柔性环也有很大的影响,并且降低整合酶结合二价金属离子的能力,从而抑制整合酶活性。不带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儿茶素C、GC、表儿茶素EC也对柔性环有多位点的结合作用,且其结合位点多集中在TYR143和GLN148上。因此推测这三个不带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与实验一和二中四种带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具有相似的抑制机理,都是主要通过对柔环的影响,进而限制整合酶的3’加工过程和链转移过程的活性。因此将不带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与带有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混合使用,应该也能发挥协同抑制的效果。
实验例四:
采用Peter Cherepanov等人2005年发表的艾滋病毒整合酶与LEDGF/p75蛋白结合的晶体结构(2B4J),及AutoDock4.0和AutoDock-vina软件,分别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GCG,CG及三种不带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表儿茶素EC,GC和儿茶素C成分进行对接模拟实验。发现,儿茶素成分可以对LEDGF/p75蛋白IBD区和艾滋病毒整合酶核心区(CCD)复合体有很强的结合能力,降低LEDGF/p75蛋白与整合酶的亲和力,从而减弱艾滋病毒整合入人类细胞基因组的效率。
所有化合物除表儿茶素EC和CG外都作用在Chain B的VAL110和ASP207两个氨基酸之间。因此表儿茶素EC和CG与2B4J的结合力不好,分别为-6.7;-6.4。
其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与Chain B的ASP207和VAL110两个氨基酸直接作用,因此与2B4J的结合力最好为:-8.3
G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Chian B的ASP207这个氨基酸直接作用,与2B4J的结合力分别为:-8.2;-7.9。
儿茶素C可与VAL110直接作用,结合力为-7.8。
实验中,首先通过ELISA蛋白试剂盒(HIV-1Integrase Assay Kit)检测到了带有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成分对艾滋病毒HIV-1整合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效果可达到纳摩级水平,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批准的可应用于临床的二酮酸类整合酶抑制剂效果相当。并且发现,将带有逆没食子酸的儿茶素成分混合使用,可以发挥其协同效果,实现更有效的抑制。
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发现,含有和不含有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单体,都集中作用在整合酶柔性环(GLY140-GLY149)上,并且TYR143和GLN148是最主要的作用位点。当儿茶素单体结合在B链TYR143附近时,将进一步引起对二价金属离子(Mg2+或Mn2+)的作用。TYR143和GLN148是艾滋病毒整合酶中的重要氨基酸,其变化将影响整合酶的3’加工过程和链转移过程活性。二价金属离子也是整合酶发挥活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整合酶结合金属离子的能力降低,其整合活性也就将显著下降。因此,推测儿茶素成分是通过影响氨基酸TYR143和GLN148所在的柔性环和二价金属离子,达到抑制艾滋病毒整合酶活性的。由于儿茶素单体成分的抑制机理相似,因此将儿茶素单体成分混合应用,将起到协同抑制的效果。
此外儿茶素成分还可能降低人体LEDGF/p75蛋白与艾滋病毒HIV-1整合酶的亲和力,从而减弱艾滋病毒整合入人类细胞基因组的效率。
由于儿茶素中各种化学成分间有着相似的结构基元,并且各结构间可以通过几何异构化进行相互转化,因此儿茶素及其包含的化学成分,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其2种异构体、聚酯型儿茶素TS及其5种异构体、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及其2种异构体、GCG及其异构体、CG及其异构体、EGCDG及其异构体、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GC及其2种异构体、儿茶素C及其水合物和异构体等成份均可以作为艾滋病毒整合酶的抑制剂,用于制备防治艾滋病的药物。
禽肉瘤病毒(Avian Sarcoma Virus)与白血病病毒紧密相关,因此统称为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Avian leukosis/sarcoma virus)是禽类(主要是鸡)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ymphoid leukosis,LL)、成红细胞性白血病(Erythroblastosis)、成髓细胞性白血病(Myeloblastosis)、骨髓细胞瘤(Myelocytoma)、禽肉瘤(Avian sarcoma)、内皮瘤(Endothelioma)、肾真性瘤(Nephroblastosis)、纤维肉瘤(Fibrosarcoma)和骨石化病(Osteopetrosis)等的病原。
目前由禽肉瘤病毒引起的疾病尚无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也没有有效的疫苗。禽肉瘤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其整合酶结构与艾滋病毒整合酶结构高度相似。因此用儿茶素成分可以治疗由禽肉瘤病毒引起的相关疾病。
以下对本发明中的各种儿茶素成份进行详细的描述:
带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名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其表述为:Tea catechin;Epigallocatechin gallate;Teavigo;Epigallocatechin 3-gallate;Catechin deriv.;EGCG cpd;(-)-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pigallocatecin-3-gallate;Green teaextract;
分子式:C22H18O11;分子质量:458.37172g/mol;结构式如下: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01
名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异构体-1: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11
名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异构体-2: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12
名称:聚酯型儿茶素TS;
其表述为:Theasinensin A;Theasinensin;Theasinensin D;
分子式:C44H34O22;分子质量:914.72756g/mol;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21
名称:聚酯型儿茶素TS的异构体-1;
其表述为:Theasinensin;Benzoic acid,3,4,5-trihydroxy-,(2R,3R)-2-[1-[(2R,3R)-3,4-dihydro-3,5,7-trihydroxy-2H-1-benzopyran-2-yl]-3a,8b-dihydro-3a,5,6-trihydroxy-3-oxo-3H-benzo[b]cyclopenta[d]furan-8-yl]-3,4-dihydro-5,7-dihydroxy-2H-1-benzopyran-3-yl ester;
分子式:C36H28O17;分子质量:732.59732g/mol;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22
名称:聚酯型儿茶素TS的异构体-2;
其表述为:Theasinensin;6,6′-Bis[(2R,3R)-3,5,7-trihydroxy-3,4-dihydro-2H-chromen-2-yl]biphenyl-2,2′,3,3′,4,4′-hexol;
分子式:C30H26O14;分子质量:610.51904g/mol;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31
名称:聚酯型儿茶素TS的异构体-3;
其表述为:Theasinensin;(4,4′,5,5′,6-Pentahydroxybiphenyl-2,2′-diyl)bis[(2R,3R)-5,7-dihydroxy-3,4-dihydro-2H-chromene-2,3-diyl]bis(3,4,5-trihydroxybenzoate);
分子式:C44H34O21;分子质量:898.72816g/mol;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32
名称:聚酯型儿茶素TS的异构体-4;
其表述为:Theasinensin;
分子式:C37H30O18;分子质量:762.6233g/mol;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41
名称:聚酯型儿茶素TS的异构体-5;
其表述为:Theasinensin A;
分子式:C44H34O22;分子质量:914.72756g/mol;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42
名称: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
其表述为:(-)-Epicatechin gallate;Epicatechin gallate;L-Epicatechin gallate;(-)-Epicatechin-3-gallate;(-)epicatechingallate;(-)-Epicatechin-3-O-gallate
分子式:C22H18O10
分子质量:442.37232g/mol;结构式如下: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51
名称: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异构体-1ECG-tetramer;
其表述为:(-)-Epicatechin gallate tetramer;
分子式:C88H66O40;分子质量:1763.44164g/mol;结构式如下:
名称: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异构体-2ECG-trimer;
其表述为:(-)-Epicatechin gallate trimer;
分子式:C66H50O30;分子质量:1323.0852g/mol;结构式如下: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53
名称:GCG;
其表述为:(-)-Gallocatechin gallate;(-)-Gallocatechol gallate;
分子式:C22H18O11;分子质量:458.37172g/mol;结构式为:
名称:GCG的异构体;
其表述为:3,4,5-trihydroxy-,(2R,3S)-3,4-dihydro-5,7-dihydroxy-2-(3,4,5-trihydroxyphenyl)-2H-1-benzopyran-3-yl ester
分子式:C22H18O11;分子质量:458.37172g/mol;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62
名称:CG;
其表述为:(-)-CG;(-)-Catechin gallate;
分子式:C22H18O10;分子质量:442.37232g/mol;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71
名称:CG的异构体;
其表述为:(-)-Catechin gallate;3,4,5-trihydroxy-,(2R,3S)-2-(3,4-dihydroxyphenyl)-3,4-dihydro-5,7-dihydroxy-2H-1-benzopyran-3-yl ester
分子式:C22H18O10;分子质量:442.37232g/mol;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72
名称:EGCDG;
其表述为:[(2R,3R)-7-hydroxy-5-(3,4,5-trihydroxybenzoyl)oxy-2-(3,4,5-trihydroxyphenyl)-3,4-dihydro-2H-chromen-3-yl]3,4,5-trihydroxybenzoate
分子式:C29H22O15;分子质量:610.47598g/mol;结构式如下: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81
名称:EGCDG的异构体;
其表述为:[7-hydroxy-5-(3,4,5-trihydroxybenzoyl)oxy-2-(3,4,5-trihydroxyphenyl)-3,4-dihydro-2H-chromen-3-yl]3,4,5-trihydroxybenzoate
分子式:C29H22O15;分子质量:610.47598g/mol;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82
不带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名称:表没食子儿茶素EGC;
其表述为:Epigallocatechin;Epigallocatechol;(-)-Epigallocatechin;L-Epigallocatechin;Gallocatechin;epi-Gallocatechin;l-Epigallocatechol;Antiscurvy factor C2;(-)-Epigallocatechol;Factor C2(antiscurvy);
分子式:C15H14O7;分子质量:306.26746g/mol;结构式如下: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91
名称:表儿茶素EC;
其表述为:Epicatechin;(-)-Epicatechin;L-Epicatechin;Epicatechol;(-)-Epicatechol;l-Acacatechin;l-Epicatechol;epi-Catechin;epi-Catechol;
分子式:C15H14O6;分子质量:290.26806g/mol;结构式如下: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92
名称:GC;
其表述为:Gallocatechin;Gallocatechol;dl-Gallocatechin;(+)-Gallocatechin;(+-)-Gallocatechin;(+-)-Gallocatechol;Gallocatechol,(+-)-;
分子式:C15H14O7;分子质量:306.26746g/mol;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193
名称:GC的异构体-1;
表述为:Gallocatechin;l-Gallocatechin;(-)-Gallocatechin;(-)-Gallocatechol;(2S,3R)-2-(3,4,5-Trihydroxyphenyl)-3,4-dihydro-1(2H)-benzopyran-3,5,7-triol;
分子式:C15H14O7;分子质量:306.26746g/mol;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201
名称:GC的异构体-2;
其表述为:Gallocatechin;Gallocatechol;Epigallocatechin;(+)-Gallocatechin;
分子式:C15H14O7;分子质量:306.26746g/mol;结构式为:
名称:儿茶素C;
其表述为:(+)-catechin;
分子式:C16H16O5;分子质量:288.295240g/mol;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211
名称:儿茶素C的水合物:
其表述为:Catechin-(+,-)hydrate;
分子式:C15H16O7;分子质量:308.28334g/mol;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212
名称:儿茶素C的水合物异构体:
其表述为:(+)-Catechin Hydrate;(+)-Cyanidol-3;
分子式:C15H16O7;分子质量:308.28334g/mol;结构式为:
Figure G2010100012655D00221
本发明中,含有和不含有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单体成分可以结合在艾滋病毒或其它逆转录病毒的整合酶的柔性环区域,影响该区域的TYR143和GLN148氨基酸位点,从而干扰整合酶的3’加工过程和链转移过程;结合在二价金属离子附近的氨基酸上,从而影响整合酶与二价金属的结合,降低其活力;儿茶素还可以干扰整合酶与其辅助因子的结合,降低逆转录病毒整合入宿主基因组的几率。由于儿茶素各单体成分抑制机理相似,因此将其混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抑制效果。
儿茶素成分可以从茶叶等物质中方便、廉价的提取,在制备防治艾滋病等疾病的药物中添加儿茶素成份,所制备的防治艾滋病的药物费用低、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添加儿茶素成份,所述儿茶素的通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儿茶素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成份:
带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12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异构体-1: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异构体-2: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22
聚酯型儿茶素TS:
聚酯型儿茶素TS的异构体-1: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32
聚酯型儿茶素TS的异构体-2: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33
聚酯型儿茶素TS的异构体-3: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41
聚酯型儿茶素TS的异构体-4: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42
聚酯型儿茶素TS的异构体-5: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51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异构体-1 ECG-tetramer: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52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异构体-2 ECG-trimer: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53
GCG: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61
GCG异构体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62
CG: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71
CG的异构体:
EGCDG: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73
EGCDG的异构体: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81
不带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
表没食子儿茶素EGC:
表儿茶素EC: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83
GC: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91
GC的异构体-1: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92
GC的异构体-2: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093
儿茶素C:
Figure 20101000126551000011
儿茶素C的水合物: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102
儿茶素C水合物异构体:
Figure 20101000126551000012
上述的多种儿茶素成份中,儿茶素C及其水合物和水合物异构体与带有没食子酰基的儿茶素混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儿茶素的结构通式中包括没食子酰基Galloyl(G),所述没食子酰基的通式为: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没食子酰基连接在所述儿茶素的结构通式中的R3节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儿茶素包括以下4种成份中的1种或多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112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121
GCG: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122
CG:
Figure F2010100012655C0012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用于制备治疗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的药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用于制备由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引起的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热带痉挛性下肢瘫痪或HTLV-I相关骨髓病的药物。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用于制备由禽肉瘤病毒和/或白血病病毒引起以下一种或多种疾病的药物: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瘤、禽肉瘤、内皮瘤、肾真性瘤、纤维肉瘤、骨石化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儿茶素从以下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提取:
茶叶、姜黄素、雷公藤、黄芪、大黄、仙鹤草、鸡血藤、葡萄籽、杜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为绿茶。
CN201010001265A 2009-03-25 2010-01-19 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17569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1265A CN101756956A (zh) 2009-03-25 2010-01-19 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PCT/CN2010/071004 WO2010108410A1 (zh) 2009-03-25 2010-03-12 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0904.9 2009-03-25
CN201010001265A CN101756956A (zh) 2009-03-25 2010-01-19 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6956A true CN101756956A (zh) 2010-06-30

Family

ID=42488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1265A Pending CN101756956A (zh) 2009-03-25 2010-01-19 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6956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5259A (zh) * 2013-10-31 2014-02-19 济南星懿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白花油麻藤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艾滋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5168663A (zh) * 2015-10-15 2015-12-23 王孝仓 含儿茶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白血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5213368A (zh) * 2015-10-15 2016-01-06 王孝仓 含儿茶素的药物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白血病药物的用途
CN107115337A (zh) * 2017-07-06 2017-09-01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一种儿茶素类化合物的应用
JP2018024610A (ja) * 2016-08-10 2018-02-15 三井農林株式会社 ウイルス増殖阻害剤
CN108653271A (zh) * 2018-04-17 2018-10-16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化合物在制备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CN109803664A (zh) * 2016-06-15 2019-05-24 尚特·德扎尔基西安 用于改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活力和功能的试剂、组合物和方法
CN111592516A (zh) * 2019-02-20 2020-08-28 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获得非表儿茶素的方法及利用该方法获得的非表儿茶素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5259A (zh) * 2013-10-31 2014-02-19 济南星懿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白花油麻藤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艾滋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3585259B (zh) * 2013-10-31 2015-10-07 宁波镇海弘润磁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花油麻藤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艾滋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5168663A (zh) * 2015-10-15 2015-12-23 王孝仓 含儿茶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白血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5213368A (zh) * 2015-10-15 2016-01-06 王孝仓 含儿茶素的药物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白血病药物的用途
CN109803664A (zh) * 2016-06-15 2019-05-24 尚特·德扎尔基西安 用于改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活力和功能的试剂、组合物和方法
US11446265B2 (en) 2016-06-15 2022-09-20 Targa Biomedical Reagent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viability and function of cells, tissues and organs
JP2018024610A (ja) * 2016-08-10 2018-02-15 三井農林株式会社 ウイルス増殖阻害剤
CN107115337A (zh) * 2017-07-06 2017-09-01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一种儿茶素类化合物的应用
CN108653271A (zh) * 2018-04-17 2018-10-16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化合物在制备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CN111592516A (zh) * 2019-02-20 2020-08-28 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获得非表儿茶素的方法及利用该方法获得的非表儿茶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6956A (zh) 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Batiha et 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Syzygium aromaticum and Camellia sinensis methanolic extracts on the growth of Babesia and Theileria parasites
Lin et al. Chrysin, a natural and biologically active flavonoid, influences a murine leukemia model in vivo through enhancing populations of T-and B-cells, and promoting macrophage phagocytosis and NK cell cytotoxicity
KR20090089847A (ko) 항-재흡수 및 골 형성 식이보충제 및 이의 사용 방법
CN1377261A (zh) 治疗免疫疾病
Zhao et al. Catechins containing a galloyl moiety as potential anti-HIV-1 compounds
US20100055065A1 (en) Agent for inhibiting produc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and its use
Kadioglu et al. Targeting angiogenesis by phytochemicals
Davis et al. Effect of apple extracts on NF-κB activation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AU707798B2 (en) Biflavanoids and derivatives thereof as antiviral agents
EP2373323B1 (en) Aqueous extract from Ribes for treatment of viral infections
JP6836229B2 (ja) ウイルス増殖阻害剤
Zhang et al. Flavonoids as potential antiviral agents for porcine viruses
Nath et al. Therapeutic role of traditionally used Indian medicinal plants and spices in combating COVID-19 pandemic situation
WO2010108410A1 (zh) 儿茶素在制备逆转录病毒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Yu et al. Development of polyphenols as HIV-1 integrase inhibitors: a summary and perspective
CN102010398B (zh) 含氮类联苯化合物,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抗hiv-1中的应用
CN102573869A (zh) 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包括来自棕榈油研磨废弃物的化合物的组合物
WO2011110087A1 (zh) 核糖核酸酶和青蒿素的联用
Cao et al. Advance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 catechins and plasma proteins: Structure-affinity relationship, influence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molecular docking aspects
US20080227853A1 (en) Androgene membrane receptor agonist
Singh et al. Evaluation of phytochemicals from Indian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as anti-HIV-1 Drugs
CN115501220B (zh) 一种具有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作用的组合物及应用
CN1287796C (zh)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叶酸的组合物及其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CN115350181B (zh) 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抗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