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9804A -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9804A
CN101749804A CN200910150958A CN200910150958A CN101749804A CN 101749804 A CN101749804 A CN 101749804A CN 200910150958 A CN200910150958 A CN 200910150958A CN 200910150958 A CN200910150958 A CN 200910150958A CN 101749804 A CN101749804 A CN 101749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load
air
compressor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0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经录
裴动锡
李帝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49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98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10Pressure
    • F24F2140/12Heat-exchange fl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50Lo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1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在必要时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的空调中,在制冷或制热操作期间,根据与空气调节负载的改变有关的低压管的压力来确定空气调节负载是否超过参考值。因为基于确定的空气调节负载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或停止注入蒸汽制冷剂,所以即使在难以测量室外空气的温度的使用环境下,也能有效地执行关于压缩机的蒸汽制冷剂的注入,从而实现空调的制冷/制热能力的提高。

Description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12月2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2008-012103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利益,其公开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这样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蒸汽制冷剂可从设置在室外热交换机和室内热交换机之间的液体管处的蒸汽液体分离器注入到压缩机中。
背景技术
当从压缩机排放的蒸汽制冷剂在在室外热交换机和室内热交换机中循环时,空调执行制热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室外热交换机用作从室外空气吸收热量的蒸发器,室内热交换机用作通过热发射来加热室内空气的冷凝器。
对于制热操作,如果室外空气温度较低,则难以实现足够的制热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增大比率的蒸汽制冷剂被混合到液体制冷剂中,所述液体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机中被冷凝,并被引导到室外热交换机中。然而,输送到室外热交换机中的大多数蒸汽制冷剂不对从室外空气的热吸收起作用。因此,需要从液体制冷剂分离蒸汽制冷剂,并使分离出的蒸汽制冷剂返回到压缩机,以增加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排放量。
将从通过室内热交换机和室外热交换机之间的液体管循环的液体制冷剂分离的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的吸入侧(suction side)被称为“蒸汽注入”。蒸汽注入增加了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排放量,进而增加的制冷剂的排放量增加了空调中的制冷剂的循环量,从而实现空调性能的提高。因为蒸汽注入增加了压缩机电机的功耗,所以鉴于能量效率,蒸汽注入在高空气调节负载下比在低空气调节负载下更有利。
在制热操作时,使用上述蒸汽注入的空调测量与空气调节负载的改变有关的室外空气的温度。如果室外空气的温度低于参考温度,则确定高制热负载,需要蒸汽注入。
然而,因为水冷空调系统(其中,水用作通过室外热交换机的制冷剂的热交换介质)或地热空调系统(其中,地热能用作热交换介质)安装在屋内,所以这些空调系统无法测量室外空气的温度,并且难以确定空气调节负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基于与空气调节负载的改变有关的低压管的压力来控制关于压缩机的蒸汽注入,从而即使在难以测量室外空气的温度的使用环境下,也能有效地实现蒸汽注入。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阐明本发明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通过描述,部分地会变得清楚,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了解。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压缩机,具有中压吸入口;蒸汽-液体分离器,安装在包含压缩机的制冷剂流动通路上;注入管,将蒸汽-液体分离器分离的蒸汽制冷剂传输到压缩机的中压吸入口;制冷剂阀,安装到注入管;压力感测装置,感测连接到压缩机的吸入侧的低压管的压力;和控制器,通过根据低压管的压力确定空气调节负载来控制制冷剂阀。
当在制冷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值的状态被保持了预定时间时,控制器可确定空气调节负载超过参考制冷负载。当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大于参考制冷负载时,控制器可打开制冷剂阀,以允许蒸汽制冷剂被注入到压缩机的中压吸入口。
当在制冷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值的状态被保持了预定时间时,控制器可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小于参考制冷负载,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二值被设置为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值。当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小于参考制冷负载时,控制器可关闭制冷剂阀,以停止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
当在制冷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大于所述预设的第二值且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值时,控制器可保持制冷剂阀的当前状态。
当在制热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值的状态被保持了预定时间时,控制器可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大于参考制热负载。当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大于参考制热负载时,控制器可打开制冷剂阀,以允许蒸汽制冷剂被注入到压缩机。
当在制热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大于等于预设的第四值的状态被保持了预定时间时,控制器可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小于参考制热负载。当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小于参考制热负载时,控制器可关闭制冷剂阀,以停止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
当在制热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大于所述预设的第三值且小于所述预设的第四值时,控制器可保持制冷剂阀的当前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其中,从室外热交换机和室内热交换机之间循环的制冷剂分离的蒸汽制冷剂被注入到压缩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感测连接到压缩机的吸入侧的低压管的压力;基于低压管的压力确定空气调节负载是否大于参考负载;和当空气调节负载大于参考负载时,允许蒸汽制冷剂被注入到压缩机。
在制冷操作期间,当低压管的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值的状态被保持了预定时间时,可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大于参考负载。
在制热操作期间,当低压管的压力小于等于预设值的状态被保持了预定时间时,可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大于参考负载。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的制冷剂循环的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空调的制冷操作期间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或停止注入制冷剂的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图4是示出当制冷操作期间的制冷负载大于参考制冷负载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设置的低压管的压力改变的曲线图;
图5是示出当制冷操作期间的制冷负载小于参考制冷负载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设置的低压管的压力改变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空调的制冷操作期间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的操作的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空调的制冷操作期间停止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的操作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空调的制热操作期间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或停止注入制冷剂的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图9是示出当制热操作期间的制热负载大于参考制热负载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设置的低压管的压力改变的曲线图;
图10是示出当制热操作期间的制热负载小于参考制热负载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设置的低压管的压力改变的曲线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空调的制热操作期间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的操作的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空调的制热操作期间停止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的操作的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另外实施例的空调中的制冷剂循环的视图;和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外实施例的空调中的制冷剂循环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其示例示出在附图中,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部件。下面通过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以解释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的制冷剂循环的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室外单元A和室内单元B。
室外单元A包括压缩机10、四通阀11、室外热交换机12、储液器15、贮液器16、止回阀17、室外膨胀阀(EEV1)18、过冷器19、电子膨胀阀(EEV3)20、制冷剂阀21、注入管22和压力传感器23。室内单元B包括室内膨胀阀(EEV2)13和室内热交换机14。
压缩机10具有一个排放口和两个吸入口。两个吸入口包括连接到制冷剂压缩循环的低压侧的低压吸入口和连接到制冷剂压缩循环的中压侧的中压吸入口。
四通阀11将从压缩机排放的制冷剂的流动切换到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
室外热交换机12执行通过的制冷剂和室外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室外热交换机12在制冷操作期间用作冷凝器,以通过热发射使制冷剂冷凝,并且还在制热操作期间用作蒸发器,以通过热吸收使制冷剂蒸发。
室内膨胀阀13使将被引入到室内热交换机14的制冷剂膨胀。
室内热交换机14执行通过的制冷剂和室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室内热交换机14在制冷操作期间用作蒸发器,以通过热吸收使制冷剂蒸发,并且还在制热操作期间用作冷凝器,以通过热发射使制冷剂冷凝。
储液器15临时存储从室外热交换机12或室内热交换机14引导至压缩机10的吸入侧的制冷剂。储液器15从存储的制冷剂分离蒸汽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由储液器15分离的蒸汽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10的低压吸入口。
贮液器16安装到室外热交换机12和室内热交换机14之间的液体管,并且用于存储通过室外热交换机12和室内热交换机14循环的部分制冷剂。贮液器16用作安装到室外热交换机12和室内热交换机14之间液体管的蒸汽-液体分离器,以从自室外热交换机12至室内热交换机14循环的制冷剂分离蒸汽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由贮液器16分离的液体制冷剂被引入到室外热交换机12或室内热交换机14。
止回阀17安装到室外热交换机12和贮液器16之间的管。止回阀17适用于仅使制冷剂沿给定方向通过。具体地讲,止回阀17使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机12传输到贮液器16,而不使冷剂从贮液器16传输到室外热交换机12。
室外膨胀阀18并联到止回阀17,以提供室外热交换机12和贮液器16之间的旁路。室外膨胀阀18在制冷操作期间关闭,并且在制热操作期间打开。因此,在制冷操作期间,已经通过室外热交换机12的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7被引导至贮液器16,而在制热操作期间,已经通过贮液器16的制冷剂通过室外膨胀阀18被引导至室外热交换机12。
过冷器19用作执行从贮液器16排放并由电子膨胀阀20膨胀的部分液体制冷剂和剩余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机,从而实现过冷的制冷剂。已经通过电子膨胀阀20的膨胀的液体制冷剂在通过过冷器19时吸收热量,从而转换为蒸汽制冷剂。
电子膨胀阀20使首次被引入到过冷器19的部分制冷剂膨胀,或者使通过过冷器19的一侧之后再次被引入到过冷器19的另一侧的部分制冷剂膨胀。已经通过电子膨胀阀20的膨胀的制冷剂被引入到过冷器19。过冷器19和电子膨胀阀20构成安装在室内热交换机14和室外热交换机12之间的液体管处的蒸汽-液体分离器,从而从在制热操作期间从室内热交换机14至室外热交换机12循环的液体制冷剂分离蒸汽制冷剂。
制冷剂阀21设置在过冷器19和储液器15之间的管处。
注入管22从过冷器19和储液器15之间的管分出,并连接到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当制冷剂阀21打开时,从过冷器19排放的蒸汽制冷剂被引入到保持相对低压的储液器15,而不是被引导至连接到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的保持相对高压的注入管22。另一方面,当制冷剂阀21关闭时,从过冷器19排放的蒸汽制冷剂通过注入管22被注入到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
压力传感器23安装在压缩机10的吸入侧。更具体地讲,压力传感器23安装到将制冷剂吸入到储液器15的低压管,并用于感测低压管的压力。
以下,为了描述的方便,假设电子膨胀阀20在初始操作阶段关闭。
当制冷剂的流动在设置于室外单元A处的四通阀11的控制下被转换时,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选择性地执行制热操作或制冷操作。
在制冷操作期间,制冷剂如实线箭头所示被引导。具体地讲,从压缩机10排放的高温和高压的制冷剂在通过室外热交换机12时被冷凝。从室外热交换机12排放的制冷剂通过止回阀17被引导至贮液器16,在贮液器16中从制冷剂分离蒸汽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在从贮液器16排放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过冷器19并在室内膨胀阀13中被减压之后,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机14中通过从室内空气吸收热量被蒸发,从而实现制冷操作。已经通过室内热交换机14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1和储液器15被再次吸入到压缩机10,并在压缩机10中被再次压缩。
在制热操作期间,制冷剂如虚线箭头所示被引导。具体地讲,从压缩机10排放的高温和高压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机14中通过向室内空气发出热量被冷凝,从而实现制热操作。从室内热交换机14排放的制冷剂通过过冷器19被引导至贮液器16,在贮液器16中从制冷剂分离蒸汽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在从贮液器16排放的液体制冷剂在室外膨胀阀18中被减压之后,制冷剂在通过室外热交换机12时通过从室外空气吸收热量被蒸发。已经通过室外热交换机12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1和储液器15被再次吸入到压缩机10,并在压缩机10中被再次压缩。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框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包括用于控制空调的一般操作的控制器30。
用于接收用户命令的输入装置40和压力感测装置50电连接到控制器30的输入侧。压力感测装置50包括压力传感器23。压力传感器23安装到室外热交换机12或室内热交换机14与压缩机10的吸入侧之间的低压管,并用于感测低压管的压力。
四通阀11、压缩机10、室外膨胀阀(EEV1)18、电子膨胀阀(EEV3) 20和制冷剂阀21等电连接到控制器30的输出侧。
在制冷操作期间,控制器30通过压力感测装置50感测低压管的压力。如果低压管的压力高于预定压力,则控制器30确定制冷负载大于参考制冷负载,从而允许由设置在室外热交换机和室内热交换机之间的液体管处的蒸汽-液体分离器分离的蒸汽制冷剂被注入到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如果在注入蒸汽制冷剂之后,低压管的压力下降到低于所述预定压力,则控制器30确定制冷负载小于所述参考制冷负载,从而停止注入蒸汽制冷剂。
相似地,在制热操作期间,控制器30通过压力感测装置50感测低压管的压力。如果低压管的压力低于预定压力,则控制器30确定制热负载大于参考制热负载,从而允许由设置在室外热交换机和室内热交换机之间的液体管处的蒸汽-液体分离器分离的蒸汽制冷剂被注入到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如果在注入蒸汽制冷剂之后,低压管的压力上升到高于所述预定压力,则控制器30确定制热负载小于所述参考制热负载,从而停止注入蒸汽制冷剂。
因此,即使在制冷或制热操作期间难以测量室外空气的温度的使用环境下,也可根据与空气调节负载的改变有关的低压管的压力来控制关于压缩机的蒸汽注入,从而实现制冷或制热能力的提高。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空调的制冷操作期间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或停止注入制冷剂的方法的控制流程图。图4和图5是分别示出当制冷操作期间的制冷负载大于参考制冷负载时和当制冷操作期间的制冷负载小于参考制冷负载时低压管的压力改变的曲线图。
参照图3,控制器30通过启动压缩机10来执行制冷操作(100)。
在执行制冷操作期间,控制器30通过压力感测装置50感测低压管的压力(110)。
在感测低压管的压力之后,控制器30确定低压管的压力P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压力Pa(120)。如果低压管的压力P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压力Pa,则控制器30确定这种压力状态是否被保持预设的第一时间t1(130)。如果低压管的压力P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压力Pa的状态保持了预设的第一时间t1,则控制器30关闭制冷剂阀21,以允许蒸汽制冷剂被注入到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140)。
如图4所示,从实验结果发现,当在制冷操作期间的制冷负载大于参考制冷负载时,低压管的压力P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压力Pa,并且这种压力状态被保持了预设的第一时间t1。因此,如果在制冷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压力Pa,并且这种压力状态被保持了预设的第一时间t1,则可确定制冷负载大于参考制冷负载。在这种情况下,预设的第一压力Pa为8.5kg/cm2
如图6所示,如果确定制冷负载大于参考制冷负载,则控制器30关闭制冷剂阀21,从而允许从过冷器19排放的蒸汽制冷剂被注入到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其结果是,增加了来自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排放量,进而增加的制冷剂的排放量增加了空调中的制冷剂的循环率,从而实现空调的制冷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如果从图3的操作模式120的判断结果确定低压管的压力P小于预设的第一压力Pa(120),则控制器30确定感测的低压管的压力P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压力Pb(150)。如果低压管的压力P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压力Pb,则控制器30确定这种压力状态是否被保持预设的第二时间t2(160)。如果低压管的压力P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压力Pb的状态被保持了预设的第二时间t2,则控制器30打开制冷剂阀21以停止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170)。
如图5所示,从实验结果发现,当在制冷操作期间制冷负载小于参考制冷负载时,低压管的压力P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压力Pb,并且这种压力状态被保持了预设的第二时间t2。因此,如果在制冷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压力Pb,并且这种压力状态被保持了预设的第二时间t2,则可确定制冷负载已经下降到小于参考制冷负载。在这种情况下,预设的第二压力Pb为7.5kg/cm2
如图7所示,如果确定制冷负载已经下降到小于参考制冷负载,则控制器30打开制冷剂阀21,从而允许从过冷器19排放的蒸汽制冷剂被引入到储液器15,而不是被注入到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其结果是,空调恢复正常的制冷能力。
同时,如果从图3的操作模式150的结果确定低压管的压力P大于预设的第二压力Pb,更具体地讲,感测的低压管的压力P大于预设的第二压力Pb且小于预设的第一压力Pa,则控制器30保持制冷剂阀21的先前状态(180)。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空调的制热操作期间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或停止注入制冷剂的方法的控制流程图。图9和图10是分别示出当制热操作期间的制热负载大于参考制热负载时和当制热操作期间的制热负载小于参考制热负载时低压管的压力改变的曲线图。
参照图8,控制器30通过启动压缩机10来执行制热操作(200)。
在执行制热操作期间,控制器30通过压力感测装置50感测低压管的压力(210)。
在感测低压管的压力之后,控制器30确定低压管的压力P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压力Pc(220)。如果低压管的压力P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压力Pc,则控制器30确定这种压力状态是否被保持预设的第三时间t3(230)。如果低压管的压力P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压力Pc的状态被保持了预设的第三时间t3,则控制器30关闭制冷剂阀21,以允许蒸汽制冷剂被注入到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240)。
如图9所示,从实验结果发现,当在制热操作期间的制热负载大于参考制热负载时,低压管的压力P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压力Pc,并且该压力状态被保持了预设的第三时间t3。因此,如果在制热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压力Pc,并且这种压力状态被保持了预设的第三时间t3,则可确定制热负载大于参考制热负载。在这种情况下,预设的第三压力Pc为10kg/cm2
如图11所示,如果确定制热负载大于参考制热负载,则控制器30关闭制冷剂阀21,从而允许从过冷器19排放的蒸汽制冷剂被注入到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其结果是,增加了来自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排放量,进而增加的制冷剂的排放量增加了空调中的制冷剂的循环率,从而实现空调的制热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如果从图8的操作模式220的结果确定低压管的压力P大于预设的第三压力Pc,则控制器30确定感测的低压管的压力P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四压力Pd(250)。如果低压管的压力P大于等于预设的第四压力Pd,则控制器30确定该压力状态是否被保持预设的第四时间t4(260)。如果低压管的压力P大于等于预设的第四压力Pd的状态被保持了第四时间t4,则控制器30打开制冷剂阀21,以停止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270)。
如图10所示,从实验结果发现,当在制热操作期间的制热负载小于参考制热负载时,低压管的压力P大于等于预设的第四压力Pd,并且该压力状态被保持了预设的第四时间t4。因此,如果在制热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大于等于预设的第四压力Pd,并且这种压力状态被保持了预设的第四时间t4,则可确定制热负载下降到小于参考制热负载。在这种情况下,预设的第四压力Pd为11kg/cm2
如图12所示,如果确定制热负载下降到小于参考制热负载,则控制器30打开制冷剂阀21,从而允许从过冷器19排放的蒸汽制冷剂被引入到储液器15,而不是被注入到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其结果是,空调恢复正常的制热能力。
同时,如果从图8的操作模式250确定低压管的压力P小于预设的第四压力Pd,更具体地讲,感测的低压管的压力P大于预设的第三压力Pc且小于预设的第四压力Pd,则控制器30保持制冷剂阀21的先前状态(280)。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另外实施例的空调中的制冷剂循环的视图。如图13所示,除了使用多个室内单元之外,根据本发明另外实施例的空调具有与图1所示的空调基本相同的构造。当使用单个室内单元时,可从室内温度而不是低压管的压力来确定空气调节负载是大于还是小于参考空气调节负载。然而,当使用共同连接到单个室内膨胀阀13的多个室内单元时,无法分别控制所述多个室内单元,因此不能使用室内温度来确定空气调节负载是大于还是小于参考空气调节负载。也就是说,只有连接到压缩机10的低压吸入口的低压管的压力可用来准确地确定空气调节负载。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外实施例的空调中的制冷剂循环的视图。如图14所示,在根据本发明另外实施例的空调中,注入管22连接在收集蒸汽制冷剂的贮液器16的上侧和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之间,制冷剂阀21安装到注入管22。根据这种构造,如果制冷剂阀21在制热或制冷操作期间根据压力传感器23感测的低压管的压力而打开,则贮液器16中的蒸汽制冷剂被注入到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其后,如果制冷剂阀21关闭,则停止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10的中压吸入口。当然,即使采用图1的空调的构造或图14的空调的构造中的任意一个,也能实现本实施例的上述效果。
从以上描述清楚地是,根据本发明,如果感测的低压管的压力高于与制冷操作有关的预定压力,则确定过多的制冷负载,从而需要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器。其后,如果在注入蒸汽制冷剂之后低压管的压力下降到低于预定压力,则确定减小的制冷负载,因此停止注入蒸汽制冷剂。此外,如果低压管的压力低于与制热操作有关的预定压力,则确定过多的制热负载,从而需要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器。其后,如果在在注入蒸汽制冷剂之后低压管的压力上升到高于预定压力,则确定减小的制热负载,并停止注入蒸汽制冷剂。通过这种方式,即使在制热或制冷操作期间难以测量室外空气的温度的使用环境下,也能基于与空气调节负载的改变有关的低压管的压力来控制关于压缩机的蒸汽制冷剂的注入,从而实现空调的制热/制冷能力的提高。
虽然已经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包括:
压缩机,具有中压吸入口;
蒸汽-液体分离器,安装在包含压缩机的制冷剂流动通路上;
注入管,将蒸汽-液体分离器分离的蒸汽制冷剂传输到压缩机的中压吸入口;
制冷剂阀,安装到注入管;
压力感测装置,感测连接到压缩机的吸入侧的低压管的压力;和
控制器,通过根据低压管的压力确定空气调节负载来控制制冷剂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当在制冷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值的状态被保持了预定时间时,控制器确定空气调节负载超过参考制冷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当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大于参考制冷负载时,控制器打开制冷剂阀,以允许蒸汽制冷剂被注入到压缩机的中压吸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当在制冷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值的状态被保持了预定时间时,控制器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小于参考制冷负载,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二值被设置为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中,当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小于参考制冷负载时,控制器关闭制冷剂阀,以停止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中,当在制冷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大于所述预设的第二值且小于所述预设的第一值时,控制器保持制冷剂阀的当前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当在制热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值的状态被保持了预定时间时,控制器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大于参考制热负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其中,当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大于参考制热负载时,控制器打开制冷剂阀,以允许蒸汽制冷剂被注入到压缩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中,当在制热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大于等于预设的第四值的状态被保持了预定时间时,控制器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小于参考制热负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中,当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小于参考制热负载时,控制器关闭制冷剂阀,以停止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其中,当在制热操作期间低压管的压力大于所述预设的第三值且小于所述预设的第四值时,控制器保持制冷剂阀的当前状态。
12.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其中,从室外热交换机和室内热交换机之间循环的制冷剂分离的蒸汽制冷剂被注入到压缩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感测连接到压缩机的吸入口的低压管的压力;
基于低压管的压力确定空气调节负载是否大于参考负载;和
当空气调节负载大于参考负载时,允许蒸汽制冷剂被注入到压缩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制冷操作期间,当低压管的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值的状态被保持了预定时间时,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大于参考负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空气调节负载小于参考负载时,停止将蒸汽制冷剂注入到压缩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制热操作期间,当低压管的压力小于等于预设值的状态被保持了预定时间时,确定空气调节负载大于参考负载。
CN200910150958A 2008-12-02 2009-06-29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17498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121039A KR20100062405A (ko) 2008-12-02 2008-12-02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08-0121039 2008-12-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9804A true CN101749804A (zh) 2010-06-23

Family

ID=42362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0958A Pending CN101749804A (zh) 2008-12-02 2009-06-29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00062405A (zh)
CN (1) CN10174980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6777A (zh) * 2017-10-24 2018-04-1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热泵机组
CN109764491A (zh) * 2019-01-31 2019-05-17 深圳市共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WO2022068257A1 (zh) * 2020-10-30 2022-04-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组合式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8332B1 (ko) * 2013-12-26 2021-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기액분리 유닛
CN105674638B (zh) * 2016-01-06 2018-07-1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空调系统及防压缩机回液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6777A (zh) * 2017-10-24 2018-04-1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热泵机组
CN109764491A (zh) * 2019-01-31 2019-05-17 深圳市共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764491B (zh) * 2019-01-31 2021-06-01 深圳市共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WO2022068257A1 (zh) * 2020-10-30 2022-04-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组合式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62405A (ko) 201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21922B2 (ja) 空調給湯複合システム
JP5084903B2 (ja) 空調給湯複合システム
CN107076475B (zh) 用于运行具有接收器的蒸气压缩系统的方法
CN1920448B (zh) 热泵系统以及蒸气注射系统
CN101498529B (zh) 空调系统
US9151522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0897131B1 (ko) 한냉지용 중압 2원사이클 냉난방 히트펌프 시스템
CN103229006B (zh) 供热水空调复合装置
CN101187515A (zh) 增加有防霜换热管的风源热泵
EP2489965A1 (en) Air-conditioning hot-water supply system
CN201066217Y (zh) 一种带有双向储液罐的新型热泵系统
CN101749804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0535550C (zh) 一种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WO2001020234A1 (en) Combination of a refrigerator and a heat pump and a water heater
CN202813592U (zh) 空调装置
KR101891703B1 (ko) 제어기의 폐열을 이용한 열펌프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난방 장치
CN101625176B (zh) 准三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03776186A (zh) 涡轮制冷机
KR20070022585A (ko) 증기 분사 시스템을 갖춘 압축기
CN216384419U (zh) 四管制风冷冷热水机组
CN205580023U (zh) 带有制冷剂存储容器的变频空调器
CN101608852A (zh) 空调器中的冷媒循环系统
CN212179118U (zh) 一种空调设备
JP200002818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504416B2 (ja) 冷凍サイク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