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1928A - 便携电话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电话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1928A
CN101741928A CN200910224604A CN200910224604A CN101741928A CN 101741928 A CN101741928 A CN 101741928A CN 200910224604 A CN200910224604 A CN 200910224604A CN 200910224604 A CN200910224604 A CN 200910224604A CN 101741928 A CN101741928 A CN 101741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function
terminal
mancarried telephone
secondary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4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濑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41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19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54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comprising one or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modules
    • H04M1/0256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comprising one or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modules wherein the modules are operable in the detached state, e.g. one module for the user interface and one module for the trans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便携电话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确保安装在便携电话装置上的各种功能的便利性的同时,分离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来进行使用。在构成便携电话装置(1)的一部分的副终端(3)以能够从构成装置主体的主终端(2)分离的方式设置的便携电话装置(1)中,该便携电话装置(1)具有:状态检测部(24),其检测副终端(3)的状态;表保持部(25),其保持器件表,该器件表设定有根据副终端(3)的状态在该便携电话装置(1)的各种功能下驱动的器件;以及控制部(21),其根据与状态检测部(24)检测出的副终端(3)的状态对应的器件表的内容,来决定由副终端(3)以及主终端(2)驱动的器件。

Description

便携电话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电话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以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能够分离的方式设置的便携电话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高使用电视电话功能时的便利性,提出了将构成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的摄像/显示单元以能够从便携电话装置主体分离的方式设置的便携电话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04-120056号公报)。在该便携电话装置中,在使用电视电话功能时,能够通过使摄像/显示单元从便携电话装置主体分离并使其处于与脸部相对的位置,来向对方发送由图像拍摄摄像机所拍摄的自己的图像,另一方面,在观看显示有从对方发送来的图像的显示部的同时,将装置主体贴于耳旁,以通常的通话姿势进行通话。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便携电话装置中,虽然能够提高使用电视电话功能时的便利性,但是,当使用安装在该便携电话装置中的其它功能时,存在其便利性下降的情况。即,目前,便携电话装置中安装了许多功能,根据动作的功能的不同,存在这样的情况,即,有的功能在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不被分离的状态下便于使用,但是在分离时变得难以使用,另一方面,与此相反,在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被分离的状态下容易使用,但是,在没有被分离的状态下变得难以使用。
例如,在没有被分离的状态下进行语音通话时,由从装置主体分离的装置(下面称为“分离装置”)侧驱动构成受话部的听筒,而由装置主体侧驱动构成送话部的麦克风,在该状态下,当用户从装置主体分离了分离装置时(例如,在进行语音通话的同时,用户期望通过分离装置侧的显示部进行电子邮件或日程表的确认的情况下),由于听筒由分离装置侧驱动,因此,听到通话对象的声音变得困难。另外,如上所述,在分离的状态下进行电视电话时,听筒以及麦克风由装置主体侧驱动,在该状态下,当用户将分离装置与装置主体连接时(例如,期望以将便携电话装置放置在桌子等上的状态下进行电视电话),很难听到由装置主体侧驱动的听筒中的通话对象的语音。对前者来说,期望对装置主体侧的听筒进行驱动,而对后者来说,期望例如将由装置主体驱动的听筒切换为分离装置的扬声器,来输出通话对象的语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确保安装在便携电话装置上的各种功能的便利性的同时,分离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来使用的便携电话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便携电话装置是将构成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的第1装置设置成能够从构成装置主体的第2装置分离的便携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部,其检测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表保持部,其保持器件表,在该器件表中,制定根据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在该便携电话装置的各种功能下进行驱动的器件;以及控制部,其根据与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对应的所述器件表的内容,来决定由所述第1装置以及所述第2装置驱动的器件。
根据该结构,由于可根据构成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的第1装置的状态,决定由各种功能驱动的器件,因此,能够在执行各种功能时选择所需要的器件来进行驱动,从而能够在确保安装在便携电话装置上的各种功能的便利性的同时,分离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来使用。
在本发明的便携电话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检测部在检测出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变化的情况下,向所述控制部通知状态变化后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所述控制部根据与所通知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对应的所述器件表的内容,来判定由所述第1装置和所述第2装置驱动的器件。在该情况下,在每次检测出构成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的第1装置的状态变化时,根据状态变化后的第1装置的状态,判定由第1装置和第2装置驱动的器件,因此,能够在每次切换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的状态时,驱动与由便携电话装置工作的功能对应的适当的器件。
在本发明的便携电话装置中,优选的是,当检测出便携电话装置正在工作的功能的状态变化时,所述控制部向所述检测部查询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根据与所响应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对应的所述器件表的内容,来判定由所述第1装置和所述第2装置驱动的器件。在该情况下,当每次检测出在便携电话装置上工作的功能的状态变化时,根据当前的第1装置的状态,来判定由第1装置和第2装置驱动的器件,因此,能够在每次切换在便携电话装置上正在工作的功能的状态时,驱动与切换后的功能对应的适当的器件。
在本发明的便携电话装置中,优选的是,当指示了使用在当前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下不能工作的特定功能时,所述控制部报告相应功能能够工作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即使指示了使用在当前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下不能工作的特定功能时,也由于被报告该功能能够工作的第1装置的状态,因此可提醒用户进行第1装置的状态变更等。
在本发明的便携电话装置中,优选的是,关于便携电话装置的特定功能,在所述器件表中指定由在切换了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时,预测为使用的功能驱动的器件。在该情况下,当便携电话装置的特定功能正在工作的情况下,切换了第1装置的状态,则能够对在切换后的第1装置的状态下由预测为使用的功能驱动的器件进行驱动,因此,能够省略用户进行的输入操作,从而能够提供操作性更加优越的便携电话装置。
例如,在本发明的便携电话装置中,关于便携电话装置的语音通话功能,在所述器件表中指定有,为了在所述第1装置切换为分离状态时仅由所述第2装置来使用语音通话功能而驱动的器件。另外,关于便携电话装置的邮件处理功能,在所述器件表中指定有,为了在所述第1装置切换为分离状态时仅由该第1装置来使用邮件处理功能而驱动的器件。并且,关于便携电话装置的浏览器功能,在所述器件表中指定,为了在所述第1装置切换为分离状态时仅由该第1装置使用浏览器功能而驱动的器件。并且,关于便携电话装置的语音再现功能,在所述器件表中指定为了在所述第1装置切换为分离状态时仅由该第1装置使用语音再现功能而驱动的器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电话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将构成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的第1装置能够从构成装置主体的第2装置分离地设置,并保持指定了根据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由该便携电话装置的各种功能进行驱动的器件的器件表的便携电话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便携电话装置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检测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的步骤;以及根据与检测出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对应的所述器件表的内容,来决定由所述第1装置以及第2装置驱动的器件的步骤。
根据该方法,由于是根据构成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的第1装置的状态来决定由各种功能驱动的器件,因此,能够在执行各种功能时选择所需的器件来进行驱动,从而能够在确保各种功能的便利性的同时,分离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来使用。
在本说明书附加的权利要求书中,详细地指出了表示本发明特征的多个新颖之处。为了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其工作上的优点以及通过实施而达成的目的,需参照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的附图以及记载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电话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电话具有的主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电话具有的副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保持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电话具有的主终端的表保持部中的器件表中所登记的内容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保持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电话具有的主终端的表保持部中的器件表中所登记的内容的图。
图6是用于对在上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电话中决定主终端以及副终端所驱动的器件时的工作进行说明的顺序图。
图7是用于对在上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电话中决定主终端以及副终端所驱动的器件时的工作进行说明的顺序图。
图8是用于对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电话中,在根据副终端的状态而不能工作的特定功能正在工作的情况下,切换副终端的状态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顺序图。
图9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电话的副终端相对于主终端的连接方式的变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下面的的说明中,说明将本发明体现为便携电话装置(下面,简称“便携电话”)1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作为便携电话1的控制方法也是成立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电话装置1的外观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由主终端2和副终端3构成,其中,主终端2由安装了便携电话1的主要功能的装置(第2装置)构成,副终端3由安装了便携电话1的一部分功能的装置(第1装置)构成。副终端3的构成为:被设置为能够从主终端2分离,且能够通过与主终端2进行后述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而仅由副终端3来执行便携电话1的一部分功能(例如,邮件确认功能、音乐播放器功能和单波段(One Seg)功能)。并且,主终端2和副终端3被设置为能够通过磁铁在规定位置进行连接,在被连接的状态下,能够作为通常的一体型便携电话使用。
例如,这样的分离型便携电话1适用于下面的使用方式,即:将主终端2放入提包等中,另将副终端3作为音乐或视频的媒体播放器经常带在身上,仅在需要进行复杂操作时才取出主终端2,从主终端2侧进行操作。另外,例如,适用于下面的使用方式,即:在浴室等电波难以到达的场所收看单波段广播的情况下,将主终端2放置在电波容易到达的窗边的位置,另一方面,仅将副终端3带入浴室,使其从主终端2接收单波段广播数据来进行收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终端2和副终端3分离的状态(下面适当地称为“分离状态”)下或主终端2和副终端3连接的状态(下面适当地称为“连接状态”)下使用便携电话1时,确保安装在该便携电话1中的各种功能的便利性。
下面,适当地参照如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1的外观,使用图2以及图3来说明便携电话1具有的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的结构。图2以及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具有的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的结构的框图。另外,关于图2以及图3所示的便携电话1的结构,虽然为了说明本发明而进行了简化,但设其具备通常的便携电话1所具有的结构。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具有的主终端2由进行主终端2的整体控制的控制部21、与该控制部21连接的无线通信部22、短距离无线通信部23、状态监视部24、表保持部25、电池部26以及器件组27构成。并且,安装在主终端2上的器件组27的构成中包括操作键271、听筒272、麦克风273、和主摄像机274。
无线通信部22借助未图示的天线装置进行与配置在移动通信网上的基站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例如,在与其他便携电话等进行语音通信以及分组通信时,无线通信部22经由移动通信网向基站装置发送来自便携电话1的语音数据以及分组数据,另一方面,经由移动通信网从基站装置接收来自通信对象的语音数据以及分组数据。
短距离无线通信部23借助未图示的天线装置,进行与副终端3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例如,短距离无线通信部23进行蓝牙(Bluetooth)通信,向副终端3发送语音数据和图像数据,另一方面,接收从副终端3发出的各种处理请求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主终端2和副终端3之间的无线通信中利用蓝牙的情况,但是,用于二者之间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技术不限于此,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例如,也可以应用利用了红外线的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红外线数据组织)。
状态监视部24作为检测构成便携电话1的一部分的副终端3的状态的检测部而发挥作用,监视副终端3相对于主终端2的状态(分离状态、连接状态)。状态监视部24定期监视副终端3的状态,在检测出副终端3的状态变化时,向控制部21通知该信息。状态监视部24例如由磁传感器构成,根据随着主终端2和副终端3的连接状态以及分离状态而变化的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检测副终端3相对于主终端2的状态。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磁传感器用于主终端2和副终端3的连接状态以及分离状态的检测的情况,但是检测这些状态的结构不限于此,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
表保持部25保持器件表,该器件表指定了根据副终端3相对于主终端2的状态(分离状态、连接状态),由安装在便携电话1的各种功能驱动的器件。在该器件表中,与安装在便携电话1中的各种功能(例如语音通话功能、邮件处理功能等)对应地登记有便携电话1的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具有的各种器件(例如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后述的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的驱动的有无。另外,关于该器件表中所登记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
电池部26是提供主终端2工作时所需的电源的部分。电池部26被设置为能够从设置在主终端2上的电池储存部装卸,且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未图示的充电器进行充电。主终端2在电池部26充电的状态下,能够根据各种器件的驱动状况和/或无线通信状况,在规定时间,以仅仅主终端2独立的状态或者以与副终端3连接的状态工作。
构成器件组27的操作键271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由接收数字输入和/或文字输入的数字键、使后述的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上所显示的光标进行移动的方向键以及选择通过该光标的移动而确定的内容的确定键,和与特定的功能对应的功能键构成。
听筒272是构成受话部的主要部分,在分离了副终端3的状态下,在使用语音通话功能以及电视电话功能时,输出通话对象的语音。另外,听筒272在分离了副终端3的状态下使用单波段广播接收功能(下面,适当地称为“单波段功能”)时,输出单波段广播中的语音数据。
麦克风273是构成送话部的主要部分,在使用语音通话功能以及电视电话功能时,与副终端3的状态无关地(即无论副终端3是连接状态还是分离状态)该麦克风273接收用户的语音。另外,使用电视电话功能时的麦克风273的灵敏度高于使用语音通话功能时的灵敏度。
主摄像机274在使用摄像机功能时用作主摄像装置。另外,该主摄像机274设置在主终端2的背面侧,在图1所示的主终端2上没有示出。另外,图1所示的主终端2上的操作键271的上方侧设有副显示器275。该副显示器275上显示有例如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的电池剩余量等的信息,但是为了简化本发明的说明,从图2所示的器件组27中省略了副显示器275。
控制部21进行这些结构要素的控制。尤其是安装在便携电话1上的各种功能工作的情况下,控制部21根据与由状态监视部24检测出的副终端3相对于主终端2的状态(分离状态、连接状态)对应的器件表的内容,来决定由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驱动的器件。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电话1具有的副终端3由进行副终端3的整体控制的控制部31、与该控制部31连接的短距离无线通信部32、电池部33以及器件组34构成。并且,安装在副终端3上的器件组34的构成包括显示器341、触摸面板342、听筒343、副摄像机344、以及扬声器345。
短距离无线通信部32借助未图示的天线装置,进行与主终端2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例如,短距离无线通信部32与主终端2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部23同样地进行蓝牙(Bluetooth)通信,从主终端2接收语音数据和/或图像数据,另一方面,向主终端2发送各种处理请求等。
电池部33是提供副终端3工作时所需的电源的部分。电池部33被设置为可以从设置在副终端3上的电池储存部装卸,且为能够通过未图示的充电器进行充电的结构。副终端3在电池部33充电的状态下,能够根据各种器件的驱动状况和/或短距离无线通信状况,在预定时间内,在仅存在副终端3的独立状态下工作。
构成器件组34的显示器341是构成便携电话1的主显示器的器件,显示在便携电话1中工作的各种功能所使用的画面数据和/或视频数据。例如,在语音通话功能工作时,显示表示正在通话的信息的画面(通话中画面),在邮件处理功能工作时,显示能够进行邮件的确认以及新建等的画面(邮件画面)。另外,在电视电话功能工作时,例如,显示通话对象的脸部图像,在单波段功能工作时,显示单波段广播中的视频数据。另外,在由后述的触摸面板342接收用户的操作时,显示器341显示与该触摸面板342的输入区域对应的操作画面(例如,菜单画面)。
触摸面板342配置在显示器341的下层部分,是构成副终端3独立工作时的操作部的部分。在触摸面板342中,形成有与在便携电话1中工作的各种功能所使用的操作画面对应的输入区域,能够接收用户期望的输入操作。例如,在单独由副终端3使用邮件处理功能时,形成与邮件画面对应的输入区域,该邮件画面可显示要确认的邮件的一览表。若从该邮件画面选择与用户期望的邮件对应的输入区域,则该邮件的内容显示在显示器341上。
听筒343是构成受话部的部分,在将副终端3与主终端2连接的状态下使用语音通话功能时,输出通话对象的语音。并且,在下面的说明中,在副终端3从主终端2分离的状态下,示出了在不驱动听筒343时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例如能够由处于从主终端2分离的状态下的副终端3单独使用语音通话功能。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副终端3上设置相当于主终端2的麦克风273的麦克风,并且从上述听筒343输出通话对象的语音。
在使用电视电话功能时,副摄像机344用作拍摄用户自身的脸部图像的摄像装置。并且,也可以将该副摄像机344以摄像机功能使用。
在副终端3相对于主终端2处于连接的状态下使用电视电话功能时,扬声器345输出通信对象的语音。另外,在使用单波段功能时,与副终端3的状态无关地(即无论副终端3是连接状态还是分离状态),扬声器345输出单波段广播的语音数据。
控制部31进行这些结构要素的控制。尤其是在主终端2侧的控制部21的控制下,控制部31根据副终端3相对于主终端2的状态,选择在便携电话1中工作的功能中所使用的器件进行驱动。例如,在语音通话功能正在工作的情况下且副终端3处于连接状态时,控制部31不驱动触摸面板342并使其处于不能操作的状态,另一方面,在语音通话功能正在工作的情况下且副终端3处于分离状态时,控制部31驱动触摸面板342并使其处于能够操作的状态。
在这里,对本实施方式具有的主终端2的表保持部25中所保持的器件表的内容进行说明。图4以及图5是用于说明保持在本实施方式所具有的主终端2的表保持部25中的器件表中所登记的内容的图。并且,示出了由图4以及图5所示的器件表进行管理的便携电话1的功能的一个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只要是安装在便携电话1上的功能、是需要根据副终端3的状态来控制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的器件的驱动的功能,则能够登记任意的功能。另外,示出了由图4以及图5所示的器件表进行管理的便携电话1(主终端2、副终端3)的器件的一个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只要是便携电话1具有的器件,且是需要根据工作中的功能,以及副终端3的状态进行控制的必要的器件,则可以进行任意的器件登记。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器件表中,与便携电话1的正在工作的功能(工作功能)中的副终端3的状态(连接状态、分离状态)对应地登记有便携电话1(主终端2、副终端3)所具有的各种器件的驱动状态。具体而言,作为便携电话1中的工作中的功能,登记有“语音通话功能”、“邮件处理功能”、“电视电话功能”、“浏览器功能”、“单波段功能”、“摄像机功能”以及“音乐(M)播放器功能”下的副终端3的状态(连接状态、分离状态);作为便携电话1(主终端2、副终端3)所具有的器件,登记有“显示器(副终端侧)”、“操作键(主终端侧)”、“触摸面板(副终端侧)”、“听筒(主终端侧)”、“听筒(副终端侧)”“麦克风(主终端侧)”、“扬声器(副终端侧)”、“主摄像机(主终端侧)”以及“副摄像机(副终端侧)”。
如图4所示,在语音通话功能是正在工作的功能的情况下,当副终端3是连接状态时,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上显示表示正在通话的画面(通话中画面),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被设为能够操作的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控制面板342被设为不能操作的状态。另外,主终端2的听筒272被设为关闭的状态,而副终端3的听筒343被设为开通的状态。并且,主终端2的麦克风273设为开通的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扬声器345设为关闭的状态。与此相对,当副终端3是分离状态时,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上显示菜单画面,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被设为不能操作的状态,而副终端3的控制面板342则被设为能够操作的状态。另外,主终端2的听筒272被设为开通的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听筒343被设为关闭的状态。并且,主终端2的麦克风273被设为开通的状态,副终端3的扬声器345被设为关闭的状态。即当语音通话功能是正在工作的功能时,根据副终端3的状态来切换显示器341的显示内容,并且切换操作键271、触摸面板342、听筒272以及听筒343的状态。
设想在语音通话功能正在工作的情况下,当副终端3从连接状态变成分离状态时,在继续语音通话的同时,进行便携电话1内的数据(电话簿、邮件、日程表等)的检索的情况。为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通过在显示器341上显示菜单画面并在器件表中预先登记设置触摸面板342为能够操作状态的登记内容,提高了语音通话功能工作时的便利性。更具体而言,通过将以下的登记内容预先登记在器件表中,省略了用户的输入操作,进一步提高了便携电话1的操作性,该登记内容是将通过在语音通话功能正在工作时切换了副终端3的状态的情况下预测会使用的功能(在这里例如邮件处理功能)所驱动的器件(在这里例如触摸面板342)设置为能够操作状态。另外,副终端3成为分离状态时,需要使得能够单独用主终端2进行语音通话,因此,停止驱动副终端3的听筒343,另一方面,驱动主终端2的听筒272。由此,用户仅从主终端2分离副终端3就能够单独用主终端2继续语音通话,并且,能够在副终端3侧进行数据检索等。相反,当副终端3从分离状态变成连接状态时,能够设想用通常的通话方式进行语音通话,因此,根据副终端3的状态,显示器341的显示内容被还原成原来的状态(即图4所示的连接状态),操作键271、触摸面板342、听筒272以及听筒343的状态也被还原成原来的状态。
并且,在副终端3分离的情况下,将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设为不能操作状态是为了防止由来自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的操作输入的竞争引起的操作性的恶化。通过这样对来自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的操作输入进行互斥控制,来防止便携电话1的操作性的恶化。但是,当然也能够接收来自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双方的操作输入。
另外,在邮件处理功能是正在工作的功能的情况下,当副终端3是连接状态时,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上显示能够进行邮件的确认以及新建等的画面(邮件画面),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设为能够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设为不能操作状态。与此相对,在副终端3是分离状态时,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上显示邮件画面,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设为不能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设为能够操作状态。即在邮件处理功能是正在工作的功能的情况下,根据副终端3的状态来切换操作键271以及触摸面板342的状态。
设想在邮件功能正在工作的情况下,当副终端3变成分离状态时,单独用副终端3继续进行邮件处理的情况。为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切换为不能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切换为能够操作状态。由此,用户仅将副终端3从主终端2分离就能够单独用副终端3继续进行邮件处理。相反,当副终端3从分离状态变成连接状态时,能够设想用通常的一体型便携电话1的方式进行邮件处理,因此,操作键271以及触摸面板342的状态被还原成原来的状态(即图4所示的连接状态)。
并且,在电视电话功能是正在工作的功能的情况下,当副终端3是连接状态时,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上显示电视电话画面,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设为能够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设为不能操作状态。另外,主终端2的听筒272以及副终端3的听筒343设为关闭状态,另一方面,主终端2的麦克风273以及副终端3的扬声器345设为开通状态。另外,主终端2的主摄像机274以及副终端3的副摄像机344依赖于预先的用户设定。与此相对,在副终端3是分离状态时,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上显示电视电话画面,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设为能够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设为不能操作状态。另外,主终端2的听筒272设为开通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听筒343设为关闭状态。并且,主终端2的麦克风273设为开通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扬声器345设为关闭状态。并且,主终端2的主摄像机274设为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副摄像机344设为开通状态。即在电视电话功能是正在工作的功能的情况下,根据副终端3的状态来切换听筒272以及扬声器345,并且根据需要切换主摄像机274以及副摄像机344的状态。
设想在电视电话功能正在工作的情况下,当副终端3从连接状态变成分离状态时,将副终端3放置在脸部前方,并将主终端2贴于耳旁来进行通话的情况。为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驱动主终端2的听筒272,并停止驱动副终端3的扬声器345。由此,用户仅将副终端3从主终端2分离就能够以上述的通话姿势来进行电视电话。相反,当副终端3从分离状态变成连接状态时,设想便携电话1放置在桌子等上来进行电视电话的情况,听筒272以及扬声器345的状态被还原成原来的状态(即图4所示的连接状态),并根据需要,主摄像机274以及副摄像机344的状态也被还原成原来的状态。
并且,在浏览器功能是正在工作的功能的情况下,当副终端3是连接状态时,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上显示浏览器,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被设为能够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被设为不能操作状态。与此相对,在副终端3是分离状态时,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上显示浏览器画面,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被设为不能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被设为能够操作状态。即在浏览器功能是正在工作的功能的情况下,与邮件处理功能同样地,根据副终端3的状态来切换操作键271以及触摸面板342的状态。
设想在浏览器功能正在工作的情况下,当副终端3变成分离状态时,单独用副终端3来继续进行浏览处理的情况。为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切换为不能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切换为能够操作状态。由此,用户仅将副终端3从主终端2分离就能够单独用副终端3来继续进行浏览处理。相反,当副终端3从分离状态变成连接状态时,能够设想用通常的一体型便携电话1的姿势来进行浏览处理,因此,操作键271以及触摸面板342的状态被还原成原来的状态。
如图5所示,在单波段功能是正在工作的功能的情况下,当副终端3是连接状态时,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上以纵画面的形式显示单波段方向的视频数据,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设为能够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设为不能操作状态。另外,副终端3的扬声器345设为开通状态。与此相对,在副终端3是分离状态时,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上以横画面的形式显示单波段广播的视频数据,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设为能够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设为不能操作状态。另外,主终端2的听筒272根据用户设定而设为开通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扬声器345设置为开通状态。即在单波段功能是正在工作的功能的情况下,根据副终端3的状态来切换显示器341的显示内容,并根据用户设定来切换听筒272的状态。
设想在单波段功能正在工作的情况下,当副终端3从连接状态变成分离状态时,将副终端3放置在桌子等上而主终端2用作遥控器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操作键271保持能够操作状态,并且触摸面板342保持不能操作状态。另外,通常单波段广播的语音数据是用副终端3的扬声器345输出的,但是在分离状态下,也能够用主终端2的听筒272输出该语音数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根据用户设定来驱动听筒272。并且,在该情况下,优选停止驱动副终端3的扬声器345。由此,用户能够无需使用耳机等而是通过采取将主终端2贴于耳旁的方式来安静地收看单波段广播。相反,当副终端3从分离状态变成连接状态时,能够设想用通常的一体型便携电话1的方式来收看单波段广播,因此,根据需要,听筒272的状态被还原成原来的状态(即图5所示的连接状态)。
另外,也可以设想在单波段功能正在工作的情况下,当副终端3变成分离状态时,单独用副终端3来收看单波段广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切换为不能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切换为能够操作状态。由此,用户仅将副终端3从主终端2分离就能够单独用副终端3来收看单波段广播。
另外,在摄像机功能是正在工作的功能的情况下,当副终端3是连接状态时,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上显示取景器画面,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设为能够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设为不能操作状态。并且,主终端2的主摄像机274以及副终端3的副摄像机344依赖于预先的用户设定。与此相对,在副终端3是分离状态时,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上显示取景器画面,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设为能够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设为不能操作状态。另外,主终端2的主摄像机274设为开通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副摄像机344设置为关闭状态。即在摄像机功能是正在工作的功能的情况下,根据副终端3的状态,视需要来切换主摄像机274以及副摄像机344的状态。
设想在摄像机功能正在工作的情况下,当副终端3从连接状态变成分离状态时,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确认取景器画面,并且用主终端2的主摄像机274进行摄像处理的情况。为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根据需要来切换由用户设定所驱动(非驱动)的主终端2的主摄像机274以及副终端3的副摄像机344的状态。由此,用户仅将副终端3从主终端2分离就能够如上所述那样,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确认取景器画面,并用主终端2的主摄像机274进行摄像处理。相反,当副终端3从分离状态变成连接状态时,能够设想用通常的一体型便携电话1的姿势来进行摄像处理的情况,为此,主终端2的主摄像机274以及副终端3的副摄像机344的状态被还原成原来的状态(即图5所示的连接状态)。
并且,在音乐播放器功能是正在工作的功能的情况下,当副终端3是连接状态时,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上显示能够对期望的音乐进行再现和停止或者能够对正在再现的音乐进行确认的音乐播放器画面,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设为能够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设为不能操作状态。与此相对,在副终端3是分离状态时,在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上显示音乐播放器画面,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设为不能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设为能够操作状态。即在音乐播放器功能是正在工作的功能的情况下,根据副终端3的状态来切换操作键271以及触摸面板342的状态。
设想在音乐播放器功能正在工作的情况下,当副终端3变成分离状态时,单独用副终端3来继续进行音乐的再现等情况。为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主终端2的操作键271切换为不能操作状态,另一方面,副终端3的触摸面板342切换为能够操作状态。由此,用户仅将副终端3从主终端2分离就能够单独用副终端3来继续进行音乐的再现等。相反,当副终端3从分离状态变成连接状态时,能够设想用通常的一体型便携电话1的姿势来进行音乐的再现等,因此操作键271以及触摸面板342的状态被还原成原来的状态(即图5所示的连接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电话1中,在表保持部25中预先保持这样登记了表数据的器件表,主终端2的控制部21根据与由状态监视部24所检测的副终端3的状态(分离状态、连接状态)对应的器件表的内容,来决定由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所驱动的器件。这样,在控制部21中,根据副终端3相对于主终端2的状态,来决定在各种功能下驱动的器件,因此能够在执行各种功能时选择所需的器件来驱动,从而能够确保安装在便携电话1上的各种功能中的便利性,并分离便携电话1的一部分(副终端3)来使用。
接下来,对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电话1中决定由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所驱动的器件时的工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在由状态监视部24检测出副终端3的状态变化的情况下,以及在由控制部21检测出正在工作的功能的状态变化的情况下,进行对由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所驱动的器件进行决定的工作。
首先,使用图6对在由状态监视部24检测出副终端3的状态变化的情况下,决定由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驱动的器件时的工作进行说明。图6是用于对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在由状态监视部24检测出副终端3的状态变化的情况下决定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所驱动的器件时的工作进行说明的顺序图。并且,控制部21始终监视在便携电话1上正在工作的功能(工作功能),并掌握其工作状况。
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状态监视部24始终监视副终端3相对于主终端2的状态(连接状态、分离状态)是否变化。并且,如图6所示,在检测出副终端3的状态变化时(步骤S601),从状态监视部24向控制部21发送副终端3的状态变化通知(步骤S602)。并且,该状态变化通知中包含变化后的副终端3的状态。在相应地接收该状态变化通知时,从控制部21向状态监视部24发送表示该信息的状态变化响应(步骤S603)。
在接收到该状态变化通知时,从控制部21向表保持部25发送与当前在便携电话1上正在工作的功能(工作功能)对应的表数据的取得请求(对应表取得请求)(步骤S604)。在接收到该对应表取得请求时,从表保持部25向控制部21发送对应表取得响应(步骤S605),该对应表取得响应包含如图4以及图5所示的器件表中的、与当前的工作功能对应的表数据(下面,适当地称为“对应表”)。
在从表保持部25接收到对应表时,在控制部21中,根据状态变化通知中包含的副终端3的状态和对应表取得响应中包含的对应表,来判定由便携电话1(主终端2、副终端3)所驱动的器件(步骤S606)。然后,从控制部21向该器件指示与对应表对应的工作(步骤S607)。在相应地接收该指示时,从各个器件向控制部21发送表示该信息的响应(步骤S608)。这样,在由状态监视部24检测出副终端3的状态变化时,决定由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所驱动的器件来进行驱动。在该情况下,在每次检测出副终端3的状态变化时,根据状态变化后的副终端3的状态来判定由副终端3以及主终端2所驱动的器件,因此在每次切换副终端3的状态时,能够驱动与在便携电话1上正在工作的功能对应的相应器件。
接下来,使用图7说明由控制部21检测出正在工作的功能的状态变化时决定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所驱动的器件的工作。图7是用于对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由控制部21检测出正在工作的功能的状态变化时,决定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所驱动的器件时的工作进行说明的顺序图。并且,状态监视部24始终监视副终端3相对于主终端2的状态(连接状态、分离状态),并掌握其状态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控制部21始终监视在便携电话1上正在工作的功能(工作功能)的状态是否变化。并且,如图7所示,在检测出工作功能的状态变化时(步骤S701),从控制部21向状态监视部24发送副终端3的状态的取得请求(副终端状态取得请求)(步骤S702)。在接收到该副终端状态取得请求时,从状态监视部24向控制部21发送包含副终端3的状态在内的副终端状态取得响应(步骤S703)。
在接收到该副终端状态取得响应时,从控制部21向表保持部25发送当前在便携电话1上正在工作的功能(工作功能)的对应表的取得请求(对应表取得请求)(步骤S704)。在接收到该对应表取得请求时,从表保持部25向控制部21发送对应表取得响应(步骤S705),该对应表取得响应包含如图4以及图5所示的器件表中的、当前的工作功能的对应表。
在从表保持部25接收到对应表时,在控制部21中,根据副终端状态取得响应中包含的副终端3的状态和对应表取得响应中包含的对应表,来决定由便携电话1(主终端2、副终端3)所驱动的器件(步骤S706)。并且,从控制部21向该器件指示与对应表相对应的工作(步骤S707)。在相应地接收该指示时,从各个器件向控制部21发送表示该信息的响应(步骤S708)。这样,在由控制部21检测出正在工作的功能的状态变化时,决定由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所驱动的器件并对其进行驱动。在该情况下,在每次检测出在便携电话1上正在工作的功能的状态变化时,根据当前的副终端3的状态来判定由主终端2以及副终端3所驱动的器件,因此在每次切换在便携电话1上正在工作的功能的状态时,能够驱动与切换后的功能对应的适当的器件。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根据副终端3相对于主终端2的状态(连接状态、分离状态),在执行各种功能时选择需要的器件来进行驱动,但是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即存在根据副终端3的状态而不能使用的功能。例如,当存在仅在副终端3与主终端2连接的情况下才能工作的功能时,不能在分离了副终端3的状态下使用该功能。关于这样的功能,例如能够想象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仅在主终端2与副终端3连接的状态下才能使用的功能等。在这样的功能是正在工作的功能的情况下,例如,在副终端3变成分离状态时,优选的是,报告不能使用该功能的信息,并且向用户报告用于使该功能能够使用的副终端3的状态(在这里为连接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电话1中,例如,通过预先登记表示在该功能下不存在能够与副终端3的状态(在上述例子中为分离状态)对应地进行驱动的器件的信息,并根据该登记内容由控制部21向用户报告上述内容,从而能够应对上述的情况。下面,使用图8来说明在根据副终端3的状态而不能工作的功能是工作功能的情况下,副终端3切换至该功能不能工作的状态时的工作。图8是用于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中,在根据副终端3的状态而不能工作的功能是工作功能的情况下,副终端3切换至该功能不能工作的状态时的工作的顺序图。并且,在图8中,按照由状态监视部24检测出副终端3的状态变化时的顺序(图6)来进行说明,但是也能够按照由控制部21检测出正在工作的功能的状态变化时的顺序(图7)来进行同样的处理。并且,关于与图6共通的处理,在图8中附加了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从状态监视部24中的副终端3的状态变化的检测处理直至表保持部25向控制部21的对应表取得响应的发送处理(步骤S601~步骤S605)与图6所示的顺序相同。在图8所示的顺序中,当从表保持部25接收到对应表时,在控制部21中,根据状态变化通知中所包含的副终端3的状态和对应表取得响应中所包含的对应表,判断为在当前的副终端3的状态下工作功能不能使用(步骤S801)。并且,这样判断出工作功能不能使用时,从控制部21向副终端3的显示器341发送警告语句的显示请求(步骤S802)。在该情况下,警告语句中包含有在当前的副终端3的状态下不能使用工作功能的信息以及为了使该工作功能能够使用的副终端3的状态。在确实接收到了该显示请求时,从显示器341向控制部21发送表示该意思的响应(步骤S803)。
在接收到该显示请求的显示器341上显示警告语句。由此,能够向用户传达在当前的副终端3的状态下不能使用工作功能的意思,以及为了使该工作功能能够使用的副终端3的状态,因此能够提醒用户进行该工作功能的中断或者进行副终端3的状态的变更等。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例如,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能够对处理部以及处理顺序进行适当的变更来实施。其他方面也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更来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便携电话1中副终端3相对于主终端2的状态(连接状态、分离状态),按照与当前正在工作的功能的关系,来决定所驱动的器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预先准备副终端3处于连接状态时的多个连接方式,根据该连接方式来调整驱动的器件。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指定以相当于图9(a)所示的翻盖型的便携电话1的副终端3的连接方式为前驱动的器件,但是,也可以如图9(b)所示,预先准备在打开的状态下具有副终端3能够相对于主终端2进行90度旋转的摆线合叶结构的便携电话1相当的连接方式,或者如图9(c)所示,相当于在副终端3相对于主终端2在纵方向、横方向都能打开的双打开型的便携电话1的连接方式,根据这些连接方式的种类,来调整驱动的器件。在该情况下,因为能够根据副终端3的连接方式选择器件进行驱动,所以能够根据便携电话1的使用方式更加细致地选择驱动的器件,从而能够提供便利性更加优越的便携电话1。
本申请基于2008年11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298020号。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

Claims (12)

1.一种便携电话装置,是将构成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的第1装置设置成能够从构成装置主体的第2装置分离的便携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检测部,其检测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
表保持部,其保持器件表,在该器件表中,指定根据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在该便携电话装置的各种功能下进行驱动的器件;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与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对应的所述器件表的内容,来决定由所述第1装置以及所述第2装置驱动的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在检测出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变化的情况下,向所述控制部通知状态变化后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所述控制部根据与所通知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对应的所述器件表的内容,判定由所述第1装置以及所述第2装置驱动的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出便携电话装置正在工作的功能的状态变化时,所述控制部向所述检测部询问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根据与所响应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对应的所述器件表的内容,判定由所述第1装置以及所述第2装置驱动的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被指示使用在当前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下不能工作的特定功能时,所述控制部报告该功能能够工作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便携电话装置的特定功能,在所述器件表中指定由在切换了所述第1状态时预测为使用的功能驱动的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便携电话装置的语音通话功能,在所述器件表中指定为了在将所述第1装置切换为分离状态时,仅由所述第2装置来使用语音通话功能而被驱动的器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便携电话装置的邮件处理功能,在所述器件表中指定为了在将所述第1装置切换为分离状态时,仅由该第1装置使用邮件处理功能而驱动的器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便携电话装置的浏览器功能,在所述器件表中指定为了在将所述第1装置切换为分离状态时,仅由该第1装置使用浏览器功能而驱动的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便携电话装置的语音再现功能,在所述器件表中指定为了在将所述第1装置切换为分离状态时,仅由该第1装置使用语音再现功能而驱动的器件。
10.一种便携电话装置的控制方法,
是将构成便携电话装置的一部分的第1装置设置成能够从构成装置主体的第2装置分离地,并保持用于指定根据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由该便携电话装置的各种功能进行驱动的器件的器件表的便携电话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的步骤;以及
根据与检测出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对应的所述器件表的内容,来决定由所述第1装置以及第2装置驱动的器件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电话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出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变化时,根据与状态变化后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对应的所述器件表的内容,来决定由所述第1装置以及第2装置驱动的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电话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出便携电话装置上正在工作的功能的状态变化时,根据检测出该状态变化时的所述第1装置的状态对应的所述器件表的内容,来决定由所述第1装置以及第2装置驱动的器件。
CN200910224604A 2008-11-21 2009-11-20 便携电话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17419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98020 2008-11-21
JP2008298020A JP2010124380A (ja) 2008-11-21 2008-11-21 携帯電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1928A true CN101741928A (zh) 2010-06-16

Family

ID=41615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4604A Pending CN101741928A (zh) 2008-11-21 2009-11-20 便携电话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30270A1 (zh)
EP (1) EP2190171A1 (zh)
JP (1) JP2010124380A (zh)
CN (1) CN10174192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7736A (zh) * 2016-04-05 2016-08-1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通话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9411B2 (ja) * 2010-06-15 2015-04-30 株式会社ピノイージー 携帯電話機
US9088639B2 (en) * 2010-08-07 2015-07-21 Kuo-Ching Chiang Tablet personal computer transformer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124715B2 (en) 2011-03-15 2015-09-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Mobile user apparatus and a mobile accessory apparatus for the mobile user apparatus
US8934219B2 (en) 2011-03-24 2015-01-13 Nokia Corporatio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a detachable display
US9544416B2 (en) * 2015-04-27 2017-01-10 Motorola Mobility Llc Keyboard function in a modula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1245980B (zh) * 2018-11-29 2022-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语音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8984B (fi) * 1994-04-20 2008-05-30 Sony Corp Viestintäpäätelaite ja sen ohjausmenetelmä
GB2351201B (en) * 1996-07-10 2001-02-07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US6169911B1 (en) * 1997-09-26 2001-01-02 Sun Microsystems, Inc.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a portable telephone
CN1308810B (zh) * 1999-05-06 2010-06-02 京瓷株式会社 采用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电视电话系统
JP2001036619A (ja) * 1999-07-23 2001-02-09 Nec Corp 入力装置および携帯電話機
JP4757984B2 (ja) * 2000-08-31 2011-08-24 任天堂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3530475B2 (ja) * 2000-09-25 2004-05-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折畳式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情報表示方法
US6941160B2 (en) * 2000-11-30 2005-09-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Dual display portable telephone device and allocation means for display process thereof
US20020082042A1 (en) * 2000-12-22 2002-06-27 Nokia Mobil Phone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remote keypad for a mobile station
JP4648551B2 (ja) * 2001-02-15 2011-03-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JP2004120056A (ja) * 2002-09-24 2004-04-15 Nec Saitama Ltd テレビ電話機能付き携帯電話装置
JP4066789B2 (ja) * 2002-11-15 2008-03-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携帯電話機の背面パネル装着方法
TW200420075A (en) * 2003-03-18 2004-10-01 Tai-Her Yang Combined and standalone hand hel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65180B2 (en) * 2003-06-23 2011-01-04 Palm, Inc. Automated telephone conferenc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0477674C (zh) * 2003-07-29 2009-04-08 京瓷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
US8086274B2 (en) * 2004-09-13 2011-12-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cross application use of phone related inputs, and associated method
KR100690726B1 (ko) * 2004-09-14 2007-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태스킹이 구현된 휴대 단말기와 그 제어 방법
JP4347780B2 (ja) * 2004-10-19 2009-10-21 株式会社ピノイージー セパレート型携帯通信端末
JP2007165960A (ja) * 2005-12-09 2007-06-28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携帯電話装置
US7940250B2 (en) * 2006-09-06 2011-05-10 Apple Inc. Web-clip widgets on a portable multifunction device
CN101512465A (zh) * 2006-09-12 2009-08-19 夏普株式会社 便携式终端、显示方法、显示方式确定程序和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WO2008081945A1 (ja) * 2006-12-28 2008-07-10 Kyocera Corporation 携帯情報端末
US8320953B2 (en) * 2007-01-15 2012-11-27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7736A (zh) * 2016-04-05 2016-08-1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通话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90171A1 (en) 2010-05-26
US20100130270A1 (en) 2010-05-27
JP2010124380A (ja) 2010-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1979B (zh) 便携电话装置
CN101741928A (zh) 便携电话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30989B (zh) 便携式信息终端设备
EP1944953A1 (en) Audio output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CN104092836A (zh) 省电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73464A (zh) 可穿戴设备的充电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4661176A (zh) 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1420482A (zh) 具有存储框的移动终端及其存储方法
US7430441B2 (en) Handsfre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handsfree system
CN104869595A (zh) 数据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JPH0746299A (ja) 無線電話機
CN105228201A (zh) 中继路由器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580740A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1330979B1 (ko) 데이터 전송 기능을 갖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휴대 단말기의 동작 제어 방법
US8766913B2 (en) Telephone book data processor
CN106060251A (zh) 短信息查阅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5227426A (zh) 一种应用界面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338482A (zh) 紧急呼叫方法及装置
KR20160119722A (ko) 전자장치
CN105635489A (zh) 通话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56646A (zh) 天线、控制天线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35378A (zh) 通话质量调整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7117943U (zh) 扬声器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430177A (zh) 用于控制来电铃声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83903A (zh) 耳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