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1529B - 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1529B
CN101741529B CN200910221382.XA CN200910221382A CN101741529B CN 101741529 B CN101741529 B CN 101741529B CN 200910221382 A CN200910221382 A CN 200910221382A CN 101741529 B CN101741529 B CN 1017415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interval
transmission time
tti
bundl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13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1529A (zh
Inventor
吴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41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15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15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15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TTI bundling)操作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执行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以及于在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后及预期该时间间隔集束的反馈的一传输时间间隔前,接收任何反馈以及重传上行链路许可时,忽略所接收的反馈以及重传上行链路许可。

Description

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指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及其相关通信装置,尤指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方法及其相关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联盟(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所制定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通信系统,目前被视为可提供高数据传输率、低潜伏时间、分组最佳化以及改善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一种新的无线接口及无线网络架构。于长期演进无线通信系统中,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E-UTRAN)包含多个演进型无线基地台(evolved Node-B,eNB),并与多个移动装置(或称为用户端(user equipment,UE))进行通信。
长期演进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口协议包含三层:第一层为物理层(Physical Layer)、第二层为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以及第三层为网络层(Network Layer),其中网络层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而数据链路层分成一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一无线链接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以及一媒体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
媒体存取控制层的主要功能及服务包含有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间的映像、将属于相同或相异无线负载的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多路复用(multiplexing)为多个传输区块(transport block,TB)并传送至传输信道上的物理层,或将传输信道上的物理层所传送的传输区块解多路复用(demultiplexing)、缓存器状态报告、功率边限余量回报(power headroomreporting)、混合自发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的错误更正、用户端逻辑信道间的优先权处理、动态排程方式的用户端优先权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TTI bundling)传输以及位填补(padding)。
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被用于改善长期演进式系统上行链路的涵盖范围,而无须牵涉到第二层的分组分段以及确认收讫/未收讫错误的传输资源分配。蜂巢式小区边界上的用户端可透过时间间隔集束传输,减少传输延迟。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的启动及关闭是由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信息所控制,如:无线资源控制联机重设(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信息。
此外,媒体存取控制层具有一适应性重传(adaptive retransmission)及一非适应性重传(non-adaptive retransmission),用户端必须根据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上所指示的一调制及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与资源,进行适应性重传。当进行非适应性重传时,用户端使用与上次传输相同的调制及编码方案的相同数据。
若无线资源控制层设定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时,则一TTI_BUNDLE_SIZE参数用来指示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时间间隔数量。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中,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重传为非适应性重传,其无需根据TTI_BUNDLE_SIZE参数等待任何上一次传输的相关反馈(如:确认收讫或未收讫错误),即可进行重传。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反馈仅于TTI_BUNDLE_SIZE参数所对应的一特定的传输时间间隔被接收。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同样为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此外,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并不应用于包含蜂巢式小区无线网络暂时识别(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C-RNTI)媒体存取控制元(MAC control element)的上行链路信息传输,也不用于随机存取程序期间包含于共享控制通道(Common ControlChannel,CCCH)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的上链信息传输。
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可用来设定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的启动及关闭操作。然而,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是由媒体存取控制/物理层来执行。因此,用户端与网络端之间的启动及关闭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的时序可能无法达到同步。当用户端与网络端之间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的启动及关闭时序不同步时,传输干扰或系统效能降低可能会发生。以问题一为例,请参考图1,图1为习知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示意图。用户端于传输时间间隔TTI1时,以一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程序识别id0启动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参数TTI_BUNDLE_SIZE被设定为4。在此情况下,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区块于传输时间间隔TT1至TT4期间被传送。当用户端与基地台间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启动或关闭操作没有同步时,用户端会在错误的传输时间间隔来临时,去接收此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反馈,如图1所示,其中一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未收讫错误(HARQ NACK)于传输时间间隔TTI5被接收。以用户端的观点来看,用户端无法得知所接收的反馈是否是对应此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反馈。
习知技术并无明确地规范用户端在接收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的反馈后,何时应执行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的重传。根据习知技术,当一非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non-TTI-bundling transmission)的反馈于传输时间间隔TTI(n)被接收时,则此非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的重传会于传输时间间隔TTI(n+4)中被执行。如果图2中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一非适应性重传是根据前述的规范条款因此于传输时间间隔TTI9被执行,则系统效能可能由于这个不必要的非适应性重传(若这个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未收讫错误并不对应于此传输时间间隔集束)而大幅降低,或是此非适应性重传造成其它用户端的传输干扰。举例来说,如果一用户端UE1于传输时间间隔TTI9执行非适应性重传,而传输时间间隔TT9确由于用户端与基地台没有同步启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而导致基地台将传输时间间隔TT9分配给一用户端UE2,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发生传输干扰。
以问题二为例,请参考图2,图2为习知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示意图。用户端以一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程序识别id0,启动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且于传输时间间隔TTI1~TTI4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中传送相对应的传输区块。由于用户端与基地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启动时序缺乏同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收讫确认在传输时间间隔TTI5中被接收。然而,在用户端应接收此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反馈的传输时间间隔TTI8中,用户端没有接收到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确认收讫。如此一来,用户端将根据习知技术由无线资源控制信令的设定准则,在传输时间间隔TTI17、TTI18、TTI19以及TTI20中,重传此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另一方面,由于基地台已针对此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响应了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确认收讫,因此用户端重传是不必要,且浪费用户端电源。此外,如果传输时间间隔TTI17~TTI20中任一传输时间间隔被分配给其它用户端,则此重传可能会干扰其它用户端的传输。
除了反馈外,用户端还可能于等待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反馈期间,接收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信息。习知并无明确规范用户端应如何处理此情况,因此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重传或传输干扰。
以问题三为例,请参考图3,图3为习知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示意图。用户端以一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程序识别id0,启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并于传输时间间隔TTI1~TTI4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送相对应的传输区块。此外,用户端于传输时间间隔TTI5中接收到一携带上行链路(uplink,UL)许可(grant)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信息,而上行链路许可包含有用于适应性重传的调制编码方案。这上行链路许可表示基地台指示用户端以适应性方式,利用调制编码方案执行上行链路传输。如果适应性重传在传输时间间隔TTI9(即传输时间间隔TTI(5+4))发生,系统效能由于不必要的重传或与其它用户端之间的干扰而降低。
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期间,用户端可能接收到用来关闭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请求,此情形亦会造成不要的重传或传输干扰。
以问题四为例,请参考图4,图4为习知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示意图。用户端以一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程序识别id0,启动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且于传输时间间隔TTI1~TTI4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中传送相对应的传输区块。用户端于传输时间间隔TTI8中没有接收到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确认收讫,因此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被设定于传输时间间隔TTI17、TTI18、TTI19以及TTI20中进行。使用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程序识别id0的用户端于传输时间间隔TTI8,关闭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根据习知技术,传输时间间隔TTI19以及TTI20的重传会取消。然而,习知并无明确指示用户端何时接收重传的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反馈。如果重传的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反馈为未收讫错误,则应执行第二次重传,而第二次重传可能发生于基地台无法预测的传输时间间隔内,因此导致不必要的重传或与其它用户端间的传输干扰发生,而降低系统效能。
以问题五为例,在习知技术中,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并不适用于包含蜂巢式小区无线网络暂时识别媒体存取控制元的上行链路信息传输,也不适用于随机存取程序(竞争式随机存取)期间一般控制信道服务数据单元的上链信息传输。另一方面,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可用于一随机存取响应允许的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传输。随机存取响应系由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利用一专属表头(非竞争示随机存取)来触发。因为随机存取响应的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不包含上行链路数据,因此使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此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导致不必要的重传且浪费用户端电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方法及其相关通信装置,以避免传输干扰、不必要重传以及电源消耗。
本发明揭露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执行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以及于在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后及预期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反馈的一传输时间间隔前,接收任何反馈以及重传上行链路许可时,忽略所接收的反馈以及重传上行链路许可。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于一第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送一传输区块以及于传送该传输区块后及预期该第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一反馈的一传输时间间隔前,接收一非确认收讫反馈或一重传上行链路许可时,重传该传输区块。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起始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期间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关闭请求被接收时,继续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以及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结束时,根据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关闭请求,关闭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起始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以及于在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一第一传输时间间间隔中接收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关闭请求时,在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该第一传输时间间间隔的下一个传输时间间间隔中,停止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设定一分组的传输不适用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该分组用于随机存取且不包含数据,其中该分组是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单元,其不包含相关于一上行链路许可的上行链路数据,该上行链路许可是从一专属前导的一随机存取回应中所接收而得。
附图说明
第1~4图为习知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长期演进系统的程序代码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流程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一流程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一流程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一流程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50无线通信系统
60通信装置
600处理器
610计算机可读式记录媒体
620通信接口单元
630控制单元
612储存数据
614程序代码
700无线资源控制层
710分组数据聚合协议层
720无线链路控制层
730媒体存取控制层
740物理层
80、1000、1300、1500、1700流程
800、810、820、830步骤
1010、1015、1020、1030步骤
1310、1315、1320、1330、1340步骤
1510、1515、1520、1530、1540步骤
1710、1715、1720、173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50的示意图。无线通信系统50较佳地为一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其简略地由一网络端及多个移动装置所组成。在图5中,网络端及移动装置系用来说明无线通信系统50的架构。较佳地,无线通信系统50可为一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或一长期演进式系统(long-term evolution,LTE)。在长期演进式系统中,网络端可为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evolved-UTRAN,EUTRAN),其可包含多个基地台(eNBs),而移动装置可视作用户端(UEs),可为移动电话、计算机系统等装置。此外,根据传输方向,网络端及用户端可视为一传送器及一接收器。举例来说,对于一上行链路(uplink,UL)传输,用户端为传送端而网络端为接收端;对于一下行链路(downlink,DL)传输,网络端为传送端而用户端为接收端。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6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60可为图5中的移动装置,其包含一处理器600、一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610、一通信接口单元620以及一控制单元630。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610可为任一数据储存装置,其用来储存该一储存数据612,其包含有一程序代码614,可透过处理器600读取以及执行。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610可为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只读式内存(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内存(random-access memory,RAM)、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s)、磁带(magnetic tapes)、软盘(floppy disks)、光学数据储存装置(optical data storage devices)以及载波信号(如因特网的数据传输)。控制单元630用来根据该处理器600的处理结果,控制通信接口单元620及通信装置60的状态与相关运作。控制通信接口单元620可为一无线收发器,其用来与网络端进行无线通信。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长期演进系统的程序代码614的示意图。程序代码614包含有多个通信协议层级的程序代码,其通信协议层级程序代码从上到下为一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700、一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710、一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720、一媒体存取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MAC)层730以及一物理(Physical,PHY)层740。对于层级分组,一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系从上层接收的分组,而一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为包含一表头、及零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的分组,并传送至下层。
无线资源控制层710用来设定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 bundling,TTI bundling)操作的启动状态,且使用一TTI_BUNDLE_SIZE参数设定传输时间间隔的数目。媒体存取控制层730负责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例如:自行主动处理或透过无线资源控制组态处理,启动及关闭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以及决定适用的对象,如某一特定条件下的传输。此外,媒体存取控制层730可执行用于传输区块(transport block,TB)的多重传输的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HARQ)程序以及一随机存取程序,其包含传送一随机存取表头的传输、接收一随机存取响应以及传送不包含上行链路数据的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物理层740可监测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以接收上行链路许可或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信息等等。
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流程80的示意图。流程80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端,用来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流程80可编译为程序代码614且包含下列流程:
步骤800:开始。
步骤810:执行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
步骤820:于在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后及预期该时间间隔集束的反馈的一传输时间间隔前,接收任何反馈以及重传上行链路许可时,忽略所接收的反馈以及重传上行链路许可。
步骤830:结束。
根据流程80,用户端启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且藉由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中传送传输区块,执行传输时间间隔传输。用户端忽略所有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后及预期时间间隔集束反馈的传输时间间隔前所接收的反馈(如:确认收讫以及未收讫错误)及重传上行链路许可。另一个方法是,当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后或预期该时间间隔集束的反馈的传输时间间隔前的期间,用户端停止接收任何反馈及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许可。其中前述反馈可为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反馈。
当用户端与基地台间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启动或关闭操作不同步时,用户端将于原本不预期有反馈的传输时间间隔上接收到反馈。藉由忽略或停止接收反馈以及上行链路许可,本发明实施例可避免用户端在已分配给其它用户端的传输时间间隔中执行传输或重传,因此可避免传输干扰的情形。
以流程80的概念举例说明,请参考图9,图9本发明实施例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示意图。图9中,用户端以一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程序识别id0,启动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且于传输时间间隔TTI1~TTI4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中传送相对应的传输区块。利用传输时间间隔TTI1~TTI4来传送意味着参数TTI_BUNDLE_SIZE被设定为4。一传输时间间隔TTI8(由传输时间间隔TTI4加上四个传输时间间隔所得)为用户端预期有此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反馈的传输时间间隔(于此可视为参数TTI_BUNDLE_SIZE所对应的传输时间间隔)。根据流程80,用户端于传输时间间隔TTI5~TTI7期间,忽略所有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反馈以及重传上行链路许可,因此用户端忽略于传输时间间隔TTI5所接收的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未收讫错误。换句话说,用户端仅考虑在传输时间间隔TTI8所接收的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反馈或上行链路许可。图9中,在传输时间间隔TTI8中,用户端没有接收确认收讫,因此关于此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重传设定于传输时间间隔TTI17、TTI18、TTI19以及TTI20进行。在此情况下,本例子需要一智能型基地台,其有能力接收及处理非同步式的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重传。非同步式的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重传是指原传输及相关的重传不需具有一固定的时序关系。
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一流程1000的示意图。流程1000可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端,用来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流程1000可编译成程序代码614,并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1010:开始。
步骤1015:利用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送一传输区块。
步骤1020:于传送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区块后及预期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一反馈的一传输时间间隔前,接收一非确认收讫(non-positively-acknowledged)反馈或一重传上行链路许可时,重传该传输区块。
步骤1030:结束。
根据流程1000,用户端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上传送传输区块,且当用户端于传送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区块后及预期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反馈的传输时间间隔前,接收到非确认收讫反馈或重传上行链路许可时,则重传传输区块。当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仍用于一用来重传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时间间隔时,用户端可于此用来重传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重传传输区块。反之,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不用于一重传的传输时间间隔时,用户端以非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方式,重传该传输区块。非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式可为一适应性重传,可设定仅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来重传。此外,当用户端接收到对应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任一传输时间间隔的非确认收讫反馈或对应于任一传输时间间隔的上行链路许可时,用户端取消传输区块的传输。同样地,第二实施例亦需要一具备有异步式的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重传能力的智能型基地台。
非确认收讫反馈可为一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未收器错误,或是表示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确认收讫以及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未收讫错误皆未被收到。确认收讫反馈可为一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确认收讫;对应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任何传输时间间隔的重传上行链路许可可从物理层下行链路信道所接收。
以流程1000的概念举例说明,请参考图1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示意图。一开始用户端按照如图1所述,启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执行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以及接收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反馈。接着,由图11可知,用户端在传输时间间隔TTI5接收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未收讫错误,传输时间间隔TTI5为参数TTI_BUNDLE_SIZE对应的传输时间间隔之前的传输时间间隔。如图11所示,如果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仍用于传输时间间隔TTI9,则用户端从传输时间间隔TTI9开始,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方式,重传传输区块(即在传输时间间隔TTI9~TTI12重传)。如果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不用于传输时间间隔TTI9(未示于图11),则用户端以非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方式重传(例如仅于传输时间间隔TTI9重传)。
另以流程1000的概念另举一例,请参考图12,图12为本发明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示意图。一开始用户端按照如图2所述,启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执行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以及接收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反馈。接着,由图12可知,用户端在传输时间间隔TTI5接收到一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确认收讫,同样地传输时间间隔TTI5可视为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时间间隔TTI1所对应的传输时间间隔。在此情况下,用户端取消原本预定要在传输时间间隔TTI17~TTI20传送的传输区块的重传。
请参考图13,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一流程1300的示意图。流程1300可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端,用来关闭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流程1300可编译成程序代码614,并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1310:开始。
步骤1315:起始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
步骤1320: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期间接收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关闭请求时,继续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
步骤1330: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结束时,根据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关闭请求,关闭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
步骤1340:结束。
根据流程1300,用户端起始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且当用户端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期间,接收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关闭请求时,则用户端继续此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此外,当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结束时,用户端根据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关闭请求,关闭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换句话说,当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期间,用户端接收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关闭请求时,用户端直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结束时才关闭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
透过流程1300,用户端如前述维护一完整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以提供传输数据的高成功译码率。
另以流程1330的概念举例说明,请参考图14,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示意图。一开始用户端按照如图4所述,启动传输时间间隔操作、执行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接收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反馈以及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关闭请求。接着,根据流程1300,用户端于传输时间间隔TTI18~TTI20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中,完成重传传输区块,并接着从传输时间间隔TT21开始,关闭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
请参考图15,图1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一流程1500的示意图。流程1500可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端,用来关闭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流程1500可编译成程序代码614,并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1510:开始。
步骤1515:起始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
步骤1520:于在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一传输时间间间隔中接收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关闭请求时,在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该传输时间间间隔的下一个传输时间间间隔中,停止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
步骤1530:在预期有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一反馈的一传输时间间隔中,监测该反馈,其中预期有该反馈的该传输时间间隔对应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
步骤1540:结束。
根据流程1500,用户端起始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并当用户端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其中一个传输时间间间隔(以TTI_1表示)中接收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关闭请求时,则用户端在下一个传输时间间间隔中,即停止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换句话说,传输时输时间间隔TTI_1可视为执行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的最后一个传输时间间隔。此后,用户端在预期有对应于传输时间间隔TTI_1的反馈的传输时间间隔中,监听是否有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反馈。此外,如果在用户端也有启用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传输的情况下,当用户端没有传送与前述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所用的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不同的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的传输区块时,用户端可在预期有对应于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最后一个传输时间间隔的反馈的传输时间间隔中,监测是否有反馈。
另一个方法是,用户端也可在预期有最后一个传输时间间隔所对应的反馈的传输时间间隔,监测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反馈,以取代步骤1530。
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根据流程1500,为基地台建立重传规范,藉此基地台对应地在前述相关预期有反馈的传输时间间隔上,传送反馈给用户端。
以流程1500的概念举例说明,请参考图16,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示意图。一开始用户端按照如图4所述,启动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执行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以及接收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反馈及传输时间间隔关闭请求。接着,根据流程1500的概念,用户端完成传送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时间间隔TTI18的传输区块,接着从传输时间间隔TTI19开始,停止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此后,用户端在传输时间间隔TTI18所对应的传输时间间隔TTI22(18+4)中,监测此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反馈(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确认收讫或混合式自发重传请求未收讫错误)。其中,传输时间间隔18为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最后传输的传输时间间隔。
在图16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另一个方式是,用户端可在传输时间间隔TTI20所对应的传输时间间隔TTI24(20+4)中,监测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反馈。其中,传输时间间隔20为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最后传输的传输时间间隔。
请参考图17,图1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流程1700的示意图。流程1700用来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端。用户端1700可编译成程序代码614且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1710:开始。
步骤1720:仅将非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用于一分组的传输,该分组用于随机存取且不包含数据。
步骤1730:结束。
根据流程1700,用户端仅将非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用于一特定分组的传输,其中该特定分组用于随机存取且不包含数据。分组不包含数据意味着分组仅具有表头部份。换句话说,分组的传输被设定为不适用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由于纯上行链路信令/组态不用于软组合(soft combination),因此流程1700消除相关于非竞争式随机存取的纯上行链路信令/组态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藉此节省用户端电源。
此特定分组可为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其不包含上行链路许可数据,而上行链路许可数据对应于一随机存取响应的上行链路许可,随机存取回应则由包含专属表头的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所触发。或者,分组可为一用于非竞争式随机存取程序的一信息三[message 3]缓存器中的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可避免用户端在网络端不想要的传输时间间隔中执行重传,并能消除可传送纯随机存取信令/组态的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输可能,以避免传输干扰、不必要的重传以及用户端电源消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TTIbundling)操作的方法,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该方法包含有:
执行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以及
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后及预期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反馈的一传输时间间隔前,接收任何反馈以及重传上行链路许可时,忽略所接收的反馈以及重传上行链路许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预期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该反馈的该传输时间间隔是设定为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最后一个传输时间间隔之后的第四个传输时间间隔。
3.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移动装置,用来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集束操作(bundling operation),该移动装置包含有:
一装置,执行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以及
一装置,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后及预期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反馈的一传输时间间隔前,接收任何反馈以及重传上行链路许可时,忽略所接收的反馈以及重传上行链路许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预期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该反馈的该传输时间间隔是设定为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最后一个传输时间间隔之后的第四个传输时间间隔。
5.一种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方法,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该方法包含有:
于一第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传送一传输区块(transport block);
于预期将接收到相应于该第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一反馈的一传输时间间隔以前,接收一非确认收讫(non-positively-acknowledged)反馈或一重传上行链路许可时,重传该传输区块;以及
于预期将接收到相应于该第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该反馈的该传输时间间隔以前,接收一确认收讫反馈或一上行链路许可时,取消重传该传输区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另包含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仍用于预期用来重传该传输区块的一第二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时间间隔时,利用该第二传输时间间隔集束,重传该传输区块;或是,于该时间间隔集束操作不用于该第二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时间间隔时,以非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方式重传该传输区块。
7.一种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方法,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该方法包含有:
起始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
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期间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关闭请求被接收时,继续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以及
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结束时,根据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关闭请求,关闭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
8.一种处理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操作的方法,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该方法包含有:
起始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以及
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一第一传输时间间间隔中接收一传输时间间隔集束关闭请求时,在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该第一传输时间间间隔的下一个传输时间间间隔中,停止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传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另包含于预期有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一反馈的一第二传输时间间隔中,监测该反馈,其中预期有该反馈的该第二传输时间间隔对应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该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或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最后一个传输时间间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于预期有该反馈的该第二传输时间间隔对应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该第一传输时间间隔时,预期有该反馈的该第二传输时间间隔设定为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该第一传输时间间隔之后第四个传输时间间隔;或于预期有该反馈的该第二传输时间间隔对应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最后一个传输时间间隔时,预期有该反馈的该第二传输时间间隔设定为该最后一个传输时间间隔之后第四个传输时间间隔。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另包含:
起始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一混合自发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程序;以及
于移动装置没有传送有别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所对应的混合自发重传请求程序的一混合自发重传请求程序的任何数据时,在预期有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一反馈的一传输时间间隔中,监测该反馈,其中预期有该反馈的该传输时间间隔对应于该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最后一个传输时间间隔。
CN200910221382.XA 2008-11-06 2009-11-06 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Active CN1017415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173408P 2008-11-06 2008-11-06
US61/111,734 2008-1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1529A CN101741529A (zh) 2010-06-16
CN101741529B true CN101741529B (zh) 2015-01-07

Family

ID=41582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1382.XA Active CN101741529B (zh) 2008-11-06 2009-11-06 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929282B2 (zh)
EP (1) EP2184882B1 (zh)
CN (1) CN101741529B (zh)
TW (1) TWI4195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3238B (zh) * 2015-06-12 2018-05-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使用配置資源的方法和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5445B (zh) * 2008-08-15 2013-08-11 Innovative Sonic Ltd 處理一傳輸時間間隔集束模式的方法及通訊裝置
US8830884B2 (en) * 2008-08-18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TI bundling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JP5199223B2 (ja) * 2008-12-30 2013-05-15 創新音▲速▼股▲ふん▼有限公司 Ack/nackバンドリング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WO2010085908A1 (zh) * 2009-02-01 2010-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接入方法及系统和网络接入设备
JP5677438B2 (ja) * 2009-09-01 2015-02-25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媒体アクセス制御順序配送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023123B2 (ja) * 2009-09-08 2012-09-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JP5446823B2 (ja) * 2009-12-16 2014-03-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方法、端末装置、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1915528B1 (ko) * 2011-08-12 2018-11-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시분할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044432A1 (en) * 2011-09-26 2013-04-0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Timing control in flexible time division duplex configuration
CN108599905B (zh) * 2012-01-24 2021-04-02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wtru中实施的方法、wtru及网络节点
US8982755B1 (en) 2012-10-24 2015-03-17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ng a TTI bundle size
TWI487408B (zh) 2012-11-01 2015-06-01 Innovative Sonic Corp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處理上行鏈路資訊之方法
GB2507529A (en) * 2012-11-02 2014-05-07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WO2014076371A1 (en) * 2012-11-13 2014-05-22 Nokia Corporation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delay indication
US10420094B2 (en) * 2013-01-17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for improved phase continuity
US10305626B2 (en) 2013-04-05 2019-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design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US9357546B1 (en) 2013-07-19 2016-05-31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TI bundling
CN104349490A (zh) * 2013-08-08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方法及装置
EP2836044A1 (en) * 2013-08-08 2015-02-1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ynamic scheduling for subframe bundling
US20150078188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hannel design with coverage enhancements
WO2015054855A1 (zh) * 2013-10-16 2015-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
EP3065481B1 (en) * 2013-11-01 2019-07-03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Voip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KR20170003597A (ko) * 2014-04-29 2017-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전송기회구간에 대한 채널상태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US20150351153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physical harq indicator channel decoding
WO2016154899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enodb
US10616381B2 (en) 2015-08-21 2020-04-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034246A1 (en) * 2015-08-21 2017-03-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24297A1 (zh) * 2016-01-19 2017-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上行信道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US10958399B2 (en) * 2016-03-11 2021-03-23 Sony Corporation Terminal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CN107295686B (zh) * 2016-04-11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相关设备以及干扰处理系统
WO2017191940A2 (ko) 2016-05-01 2017-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8347311B (zh) 2017-01-25 202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反馈信息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447262B (zh) * 2017-03-24 2023-04-0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分组数据单元的装置和方法
US11337182B2 (en) * 2017-03-24 2022-05-17 Motorola Mobility Llc Indication for a portion of a time interval
CN110958085B (zh) * 2018-09-27 2023-06-1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6707717A (zh) 2018-09-27 2023-09-0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16477B1 (en) * 1998-04-21 2004-11-09 Thomson Licensing S.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a domestic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wireless channel
CN1581726A (zh) * 2003-08-08 2005-02-16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便携终端的接收性能改善装置及方法
CN101009537A (zh) * 2006-01-26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49875B2 (en) * 2004-06-29 2012-04-03 Stefan Parkvall Packet-based data processing technique
US7382747B2 (en) 2004-09-16 2008-06-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electing a subset of automatic request retransmission processes
EP1973356B1 (en) * 2007-03-19 2019-05-08 LG Electronics Inc.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peration for constant data rate service
PL2648356T3 (pl) * 2007-06-18 2018-10-31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Sposób i układ w sieciach telekomunikacji ruchomej dla HARQ z pakietowaniem TTI
US9172509B2 (en) * 2008-04-11 2015-10-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in the uplink
US8281202B2 (en) * 2008-04-15 2012-10-02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US20090290559A1 (en) * 2008-04-24 2009-11-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q autonomous retransmissions
WO2009132236A2 (en) * 2008-04-25 2009-10-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bundled transmission
TWI405445B (zh) * 2008-08-15 2013-08-11 Innovative Sonic Ltd 處理一傳輸時間間隔集束模式的方法及通訊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16477B1 (en) * 1998-04-21 2004-11-09 Thomson Licensing S.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a domestic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wireless channel
CN1581726A (zh) * 2003-08-08 2005-02-16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便携终端的接收性能改善装置及方法
CN101009537A (zh) * 2006-01-26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3238B (zh) * 2015-06-12 2018-05-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使用配置資源的方法和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111068A1 (en) 2010-05-06
US9667400B2 (en) 2017-05-30
US20150085674A1 (en) 2015-03-26
EP2184882B1 (en) 2013-01-09
EP2184882A3 (en) 2010-09-08
TW201032522A (en) 2010-09-01
CN101741529A (zh) 2010-06-16
US8929282B2 (en) 2015-01-06
EP2184882A2 (en) 2010-05-12
TWI419507B (zh) 2013-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1529B (zh) 处理传输时间间隔集束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US11818073B2 (en) Methods, apparatus, systems and procedures for supporting multicast transmission
CN102264098B (zh)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41530B (zh) 传输时间间隔集束机制的上链路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1753280B (zh) 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99219B (zh) 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93548B (zh) 用于控制传输载波去激活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07084B (zh) 改善暂存器状态触发机制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CN101729552B (zh) 处理随机存取响应的方法及其无线接入网络及终端设备
CN101795183B (zh) 识别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程序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CN102595634B (zh) 一种载波聚合中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方法
EP2537386B1 (en)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optimization
EP220739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resource release pro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92209B (zh) 处理随机存取响应的方法
CN107548159A (zh) 处理上行链路传输的装置及方法
CN105471554A (zh) 处理非执照频带中的传输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1729547B (zh) 无线通讯系统中传输封包单元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KR20200103790A (ko) Nr을 위한 harq 버퍼 관리 방법
CN102215579A (zh) 处理分量载波启动及关闭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CN10462052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突发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38344A (zh) 处理传输以及传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CN102158972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86489A (zh) 改善上链路信令传输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CN107154838A (zh) 处理许可接入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程序的通信装置及方法
CN102104961A (zh) 竞争资源的使用方法、系统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