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9552B - 处理随机存取响应的方法及其无线接入网络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处理随机存取响应的方法及其无线接入网络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9552B
CN101729552B CN200910221029.1A CN200910221029A CN101729552B CN 101729552 B CN101729552 B CN 101729552B CN 200910221029 A CN200910221029 A CN 200910221029A CN 101729552 B CN101729552 B CN 1017295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ing
link
trigger event
terminal equipmen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10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9552A (zh
Inventor
吴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29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9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5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一使用者终端设备以于该使用者终端设备与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进行通讯时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方法,包含:根据一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传送一随机存取前导至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以起始一随机存取程序;从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接收对应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随机存取响应;以及根据该随机存取响应中一上行链路允量以及该触发事件来判断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或另一个随机存取前导是否需要被传送。

Description

处理随机存取响应的方法及其无线接入网络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无线通讯系统,尤指一种用于一使用者终端设备、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以及相关装置中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移动语音、数据通讯与各种移动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已知的移动通讯系统已面临通讯频道不敷使用与传输速率不足的瓶颈。因此,可提供更高频谱使用率、更高速率传输服务的第四代移动通讯便应运而生。第四代移动通讯有许多种版本,其中由第三代移动通讯联盟(the 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所制定的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无线通讯系统,由于其良好的系统兼容性以及拥有制造商的技术支持,目前在世界上被广泛的使用。
请参考图1,图1为已知技术中一长期演进无线通讯系统的无线接口协议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长期演进无线通讯系统的无线接口协议(Radio Interface Protocol)包含三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L1)、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L2)以及网络层(Network Layer,L3),其中网络层在控制面(Control Plane)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数据链路层则分成一封包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一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以及一媒体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
图2为已知技术中该长期演进无线通讯系统的一随机存取(RandomAccess,RA)程序的示意图。从图2中可看出,当一使用者终端设备(UserEquipment,UE)210起始一随机存取程序时,一随机存取前导(RA Preamble)便从使用者终端设备210传送至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N)220。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220需要传送对应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随机存取响应(RandomAccess Response,RAR)至使用者终端设备210,然后,使用者终端设备210传送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Unit,MAC PDU)至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220,其中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通常由一媒体存取控制标头与一或多个媒体存取控制控制元件(Control Element,CE)所组成。一媒体存取控制随机存取响应(MediaAccess Control Random Access Response,MAC RAR)通常由三个字段所组成:提前时序(Timing Advance,TA)/上行链路允量(UL Grant)/暂存小区临时识别码(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C-RNTI)(如图3中所示)。
然而,包含在媒体存取控制随机存取响应中的上行链路允量字段并没有被清楚地定义,因而在一些实际操作状况之下,并无法清楚了解该如何去处理上行链路允量字段。举例来说,在第三代移动通讯联盟所制定的规格中并没有规范如何来处理媒体存取控制随机存取响应中的上行链路允量字段,尤其是当使用者终端设备没有数据要传输时。另外,依第三代移动通讯联盟所制定的规格定义,当一上行链路传输被要求时,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的演进型无线基地台所提供的随机存取响应的允许字段不应该少于80个位,但此限制并不适用于一些实际操作状况。因此,亟需改善目前处理媒体存取控制随机存取响应中上行链路允量字段的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在一使用者终端设备、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以及相关装置中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揭露一种应用于一使用者终端设备以于该使用者终端设备与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进行通讯时,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根据一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传送一随机存取前导至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以起始一随机存取(RandomAccess,RA)程序;从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接收对应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随机存取响应;以及根据该随机存取响应以及该触发事件中一上行链路允量(Uplink grant,UL grant)来判断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MAC PDU)或另一随机存取前导是否需要被传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揭露一种应用于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以于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与一使用者终端设备进行通讯时,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从该使用者终端设备接收一随机存取前导;决定对应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随机存取响应中一上行链路允量,其中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一数据量是取决于用以触发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触发事件;以及传送该随机存取响应至该使用者终端设备。该触发事件为一封包数据控制信道(Packet Data Control Channel,PDCCH)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揭露一种用于与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进行通讯时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使用者终端设备。该使用者终端设备包含一传输模块、一接收模块以及一判断模块。该传输模块用以根据一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来传送一随机存取前导至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以起始一随机存取程序。该接收模块用以从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接收对应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随机存取响应。该判断模块用以根据该随机存取响应中一上行链路允量以及该触发事件来决定该传输模块是否需要传送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或另一随机存取前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揭露一种用于与一使用者终端设备进行通讯时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包含一接收模块、一上行链路允量决定模块以及一传输模块。该接收模块用以从该使用者终端设备接收一随机存取前导。该上行链路允量决定模块则用以决定对应于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随机存取响应中的一上行链路允量,其中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一数据量是取决于用以触发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触发事件。该传输模块用以传送该随机存取响应至该使用者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技术中长期演进无线通讯系统的无线接口协议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已知技术中长期演进无线通讯系统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示意图。
图3为包含在随机存取响应中的字段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使用者终端设备与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进行通讯时用于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与一使用者终端设备进行通讯时用于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无线通讯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7为本发明无线通讯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第七实施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第八实施例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210、510        使用者终端设备
220             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
402、404、406、408、410、452、454、456、458、460    步骤
520、570、670   传输模块
530、560、660   接收模块
540             判断模块
550             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
580、680        上行链路允量决定模块
650        第二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使用者终端设备与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进行通讯时用于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方法的流程图。请注意,下列步骤可依情况做变化,并不限定于图4中所述的执行顺序。该方法包含(但不局限于)下列步骤:
步骤402:开始。
步骤404:提供一无线通讯系统,其包含与至少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进行通讯的一使用者终端设备。
步骤406:根据一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传送一随机存取前导至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以起始一随机存取程序。
步骤408:从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接收对应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随机存取响应。
步骤410:根据该随机存取响应中一上行链路允量以及该触发事件来判断是否需要传送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或另一个随机存取前导。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与一使用者终端设备进行通讯时用于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中所示的方法包含(但不局限于)下列步骤:
步骤452:开始。
步骤454:提供一无线通讯系统,其包含与一使用者终端设备进行通讯的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
步骤456:从该使用者终端设备接收一随机存取前导。
步骤458:决定对应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随机存取响应中的一上行链路允量,其中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数据量(size)是根据触发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触发事件来决定的。
步骤460:传送该随机存取响应至该使用者终端设备。
上述方法中的步骤仅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实施例,并不局限本发明的范畴,而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下,文中所提到的方法的流程的各种变化皆是可行的。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500的方块图。无线通讯系统500可为一长期演进无线通讯系统,但并不为本发明的限制,其亦可为其它种类的无线通讯系统。无线通讯系统500包含(但不局限于)一使用者终端设备510以及一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使用者终端设备510包含一传输模块520、一接收模块530以及一判断模块540。判断模块540用以根据一随机存取响应中的上行链路允量以及一触发事件来决定传输模块520是否需要传送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或另一个随机存取前导。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包含一接收模块560、一传输模块570以及一上行链路允量决定模块580。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的上行链路允量决定模块580用以决定对应于随机存取前导的随机存取响应中的上行链路允量,其中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数据量是根据触发该随机存取前导的触发事件来决定。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600的方块图。无线通讯系统600与图6中所示的无线通讯系统500类似,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在于无线通讯系统600还包含一第二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650,其具有一接收模块660、一传输模块670以及一上行链路允量决定模块680,除此之外,使用者终端设备510从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被交递(Handed Over)至第二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650。使用者终端设备以及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的运作方式将于下列实施例及图中详细介绍。
请一并参考图8与图6中所示的元件。图8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包含该使用者终端设备以及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随机存取程序被具有一专属前导(Dedicated Preamble)的下行链接数据所触发(也就是说,该已接收的触发事件为具有一专属前导的下行链接数据)以及使用者终端设备510没有可被传输的数据。当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的接收模块560从使用者终端设备510接收到该随机存取前导,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的传输模块570便传送对应该随机存取前导的随机存取响应至使用者终端设备510,其中一上行链路允量被包含在该随机存取响应中。虽然使用者终端设备510没有可被传输的数据,使用者终端设备510仍然需要传送一特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来告知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其已接收到该随机存取响应,因此使用者终端设备510的判断模块540根据该随机存取响应中一上行链路允量以及该触发事件来决定传输模块520是否需要传送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或另一个随机存取前导。使用者终端设备510的传输模块520随后传送一虚拟(Dummy)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其作为该特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至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其中该虚拟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并没有包含上层(位于媒体存取控制层之上)的数据,而仅包含媒体存取控制层的信息,如一缓冲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控制元件或填充(Padding)数据。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的上行链路允量决定模块580决定对应该随机存取前导的随机存取响应中一上行链路允量,其中该上行链路允量会指示随后从使用者终端设备510所接收的该虚拟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量。
请一并参考图9与图6中所示的元件。图9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包含该使用者终端设备以及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的随机存取程序的一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随机存取程序是被不具有一专属前导的下行链接数据所触发(也就是说,该已接收的触发事件为不具有一专属前导的下行链接数据)以及使用者终端设备510没有可被传输的数据。虽然使用者终端设备510没有需要被传输的数据,使用者终端设备510仍然需要传送一特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来告知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其已接收到该随机存取响应。因此使用者终端设备510的判断模块540便根据该随机存取响应中一上行链路允量以及该触发事件来决定传输模块520是否需要传送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或另一个随机存取前导。使用者终端设备510的传输模块520随后传送一虚拟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其作为该特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至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其中该虚拟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与第一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相同。
请一并参考图10与图6中所示的元件。图10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包含该使用者终端设备以及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随机存取程序是被具有一专属前导的下行链接数据所触发(也就是说,该已接收的触发事件为具有一专属前导的下行链接数据)。由于该下行链路数据到达,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看起来似乎不需要提供上行链路允量(亦即上行链路允量=0);然而,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无法得知使用者终端设备510是否有接收到该随机存取响应,因此,使用者终端设备510的判断模块540便根据该随机存取响应中的上行链路允量以及该触发事件来决定传输模块520是否需要传送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或另一个随机存取前导。使用者终端设备510的传输模块520随后传送一指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来作为该特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确认该随机存取响应的接收状况。该指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量同于传输区块(Transport Block,TB)的数据量的最小值以节省无线资源以及传输功率。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的上行链路允量决定模块580决定对应该随机存取前导的随机存取响应中一上行链路允量,其中该上行链路允量用来让使用者终端设备510发送该指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确认该随机存取响应的接收状况。
请一并参考图11与图6中所示的元件。图1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包含该使用者终端设备以及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随机存取程序是被封包数据控制信道(Packet Data Control Channel,PDCCH)命令所触发以及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传送该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至使用者终端设备510。假如使用者终端设备510没有无线链路控制层(Radio LinkControl,RLC)数据要传输以及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有数据要传送至使用者终端设备510,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需要提供上行链路允量来传送包含一小区临时识别码(Cell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控制元件的特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用于竞争解决(Contention Resolution)。一个小区临时识别码控制元件的数据量为16个位,且具有数据量为8个位的媒体存取控制子标头(MAC sub-header),此外,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需要数据量为24个位的循环冗余检查码(Cycle Redundancy Check,CRC),因此,该特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量最少要有48个位以用于竞争解决。使用者终端设备510的传输模块520随后传送一指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作为该特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用于竞争解决。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的上行链路允量决定模块580决定对应该随机存取前导的随机存取响应中的上行链路允量,其中该指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量不能少于48个位。与已知技术中无线资源的消耗作比较,已知技术中所提供的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量为80个位,除此之外,具有48个位的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解码错误机率要小于具有80个位的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解码错误机率,因为相较于成功解码具有80个位的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成功解码具有48个位的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需要重传较少次的混合式自动回复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故随机存取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程序的延迟便可因而减少。
请一并参考图12与图6中所示的元件。图12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包含该使用者终端设备以及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对照图11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于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传送之后,随机存取前导已接收到n个子讯框,其中n的值为一使用者终端设备处理时间加上一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传输时间加上一随机存取信道传输时间再加上一由物理随机存取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分配所造成的延迟的总和。一但判断该随机存取程序已被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所触发,使用者终端设备510的传输模块520随后传送一指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作为该特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用于竞争解决。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的上行链路允量决定模块580决定对应该随机存取前导的随机存取响应中的上行链路允量,其中该指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量不能少于48个位。
请一并参考图13与图6中所示的元件。图13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包含该使用者终端设备以及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对照图11所示的第四实施例,假若使用者终端设备510接收到具有数据量少于48个位的用于竞争解决的上行链路允量的第一随机存取响应且第一随机存取响应被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所触发,使用者终端设备510会起始一第二随机存取程序。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从使用者终端设备510接收一第二随机存取前导以及随后传送对应该第二随机存取前导的第二随机存取响应,其中一第二上行链路允量是包含在该第二随机存取响应中。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的上行链路允量决定模块580根据随后从使用者终端设备510传来的特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决定包含在该随机存取响应中的一第二上行链路允量,其中该特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含有一小区临时识别码控制元件。
请一并参考图14与图6中所示的元件。图14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包含该使用者终端设备以及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第七实施例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使用者终端设备510通过共享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来对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进行一无线资源控制程序。使用者终端设备510传送一第一随机存取前导至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以及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的传输模块570随后传送对应该第一随机存取前导的第一随机存取响应至使用者终端设备510,其中包含在该第一随机存取响应中的第一上行链路允量少于80个位。假若随后从使用者终端设备510传送的该特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80个位,则使用者终端设备510起始一第二随机存取程序以传送一第二随机存取前导至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的传输模块570随后传送对应该第二随机存取前导的一第二随机存取响应,其中一第二上行链路允量是包含在该第二随机存取响应中。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的上行链路允量决定模块580根据随后从使用者终端设备510传来的指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决定包含在该第二随机存取响应中的第二上行链路允量。使用者终端设备510的传输模块520随后根据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传送该指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包含需要被传送的一RRCCONNECTION REQUEST信息、一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信息或一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信息,以及该指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80个位。
请一并参考图15与图7中所示的元件。图15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无线通讯系统(包含该使用者终端设备、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以及第二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的随机存取程序的第八实施例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使用者终端设备510从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交递至第二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650。第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550的传输模块570传送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至使用者终端设备510,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包含一交递指令。使用者终端设备510传送一第一随机存取前导至第二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650,以及第二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650的传输模块670随后传送对应该第一随机存取前导的第一随机存取响应至使用者终端设备510,其中包含在该第一随机存取响应中的第一上行链路允量为80个位。使用者终端设备510的传输模块520随后根据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传送一指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其作为该特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至第二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650,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包含一交递指令以及该指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量少于80个位。第二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650的上行链路允量决定模块680根据随后从使用者终端设备510传来的指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量以决定包含在该随机存取响应中该上行链路允量的数据量。如此一来,不但可节省无线资源,且由于混合式自动回复请求重传所造成的延迟亦可被减少。
当然,上述的实施例仅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范例,并不为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违反本发明的精神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轻易修改出多种用来处理随机存取响应中上行链路允量的机制,而这些设计变化皆应属本发明的范畴。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用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局限本发明的范畴,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一使用者终端设备、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以及相关装置中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方法。根据随后从使用者终端设备传来的指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量来决定包含在随机存取响应中的上行链路允量的数据长度,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可分派一个适合的上行链路允量的长度予该使用者终端设备。在一些案例中,假如随后从该使用者终端设备传来的指定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非常小(亦即少于80个位),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可分派一个较小的上行链路允量至该使用者终端设备,如此一来,不仅可节省无线资源以及传输功率,且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解码错误机率亦可随之降低。除此之外,由于解码较小的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只需重传较少次的混合式自动回复请求,所以随机存取信道程序的延迟可随之减少。在其它案例中,假如随后从该使用者终端设备传来的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非常大(亦即大于或等于80个位),一第二随机存取程序会被起始以传送含有一第二上行链路允量的第二随机存取响应。因此,本发明所揭露的用于处理随机存取响应中上行链路允量的机制可提供具有合适长度的上行链路允量至该使用者终端设备,避免了在上述案例中处理该上行链路允量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应用于一使用者终端设备以于该使用者终端设备与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进行通讯时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方法,包含有:
根据一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传送一随机存取前导至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以起始一随机存取程序;
从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接收对应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随机存取响应;以及
根据该随机存取响应中一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一数据量以及该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来判断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或另一随机存取前导是否需要被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含下列步骤至少其中之一:
(a)当该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为一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以及没有来自该使用者终端设备的一媒体存取控制层的上层的数据需要被传送时,传送未包含有从该媒体存取控制层的上层传来的数据的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b)当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一数据量不少于48个位以及该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为不具有一专属前导的该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时,传送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c)当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一数据量少于48个位以及该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为不具有一专属前导的该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时,传送该另一随机存取前导;
(d)当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一数据量少于80个位,以及该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为需要被传送的一RRC CONNECTION REQUEST信息、一RRC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信息或一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COMPLETE信息时,传送该另一随机存取前导;
(e)当接收到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该数据量以及该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为具有一专属前导的该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时,传送具有一最小传输区块的数据量的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
(f)当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一数据量少于80个位以及该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为从另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所传来的一交递指令时,传送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于步骤(a)中,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缓冲状态报告控制元件或一填充数据及/或于步骤(b)中,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小区临时识别码控制元件。
4.一种应用于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以于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与一使用者终端设备进行通讯时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方法,包含有:
从该使用者终端设备接收一随机存取前导;
决定对应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随机存取响应中一上行链路允量,其中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一数据量是取决于用以触发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触发事件;以及
传送该随机存取响应至该使用者终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含:
在接收到该随机存取前导前,传送该触发事件至该使用者终端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触发事件为一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其中当该触发事件为不具有一专属前导的该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时,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该数据量不少于48个位及/或当该触发事件为具有一专属前导的该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时,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该数据量为一最小传输区块的数据量或该上行链路允量的值为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随机存取前导是在该触发事件被传送后的一特定期间内被接收到,其中该特定期间不少于一使用者终端设备处理时间加上一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传输时间加上一随机存取信道传输时间再加上一由物理随机存取信道分配所造成的延迟的总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该触发事件为一交递指令时,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该数据量少于80个位或相同于一交递完成信息的一数据量。
9.一种用于与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进行通讯时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使用者终端设备,包含有:
一传输模块,用以根据一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来传送一随机存取前导至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以起始一随机存取程序;
一接收模块,用以从该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接收对应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随机存取响应;以及
一判断模块,用以根据该随机存取响应中一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数据量以及该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来决定该传输模块是否需要传送一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或另一随机存取前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者终端设备,其中该判断模块还具有下列功能至少其中之一:
(a)当该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为一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以及没有来自该使用者终端设备的一媒体存取控制层的上层的数据需要被传送时,决定该传输模块传送未包含有从该媒体存取控制层的上层传来的数据的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b)当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一数据量不少于48个位以及该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为不具有一专属前导的该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时,决定该传输模块传送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c)当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一数据量少于48个位以及该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为不具有一专属前导的该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时,决定该传输模块传送该另一随机存取前导;
(d)当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一数据量少于80个位,以及该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为需要被传送的一RRC CONNECTION REQUEST信息、一RRC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信息或一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COMPLETE信息时,决定该传输模块传送该另一随机存取前导;
(e)当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该数据量已被接收到以及该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为具有一专属前导的该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时,决定该传输模块传送具有一最小传输区块的数据量的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f)当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一数据量少于80个位以及该已接收到的触发事件为从另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传来的一交递指令时,决定该传输模块传送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使用者终端设备,其中于功能(a)中,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缓冲状态报告控制元件或一填充数据及/或于功能(b)中,该媒体存取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含小区临时识别码控制元件。
12.一种用于与一使用者终端设备进行通讯时处理随机存取响应接收的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包含有:
一接收模块,用以从该使用者终端设备接收一随机存取前导;
一上行链路允量决定模块,用以决定对应于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随机存取响应的一上行链路允量,其中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一数据量是取决于用以触发该随机存取前导的一触发事件;以及
一传输模块,用以传送该随机存取响应至该使用者终端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其中该传输模块还用于:
在该随机存取前导被接收到之前,传送该触发事件至该使用者终端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其中该触发事件为一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其中当该触发事件为不具有一专属前导的该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时,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该数据量不少于48个位及/或当该触发事件为具有一专属前导的该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时,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该数据量为一最小传输区块的数据量或该上行链路允量的值为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其中该随机存取前导是在该触发事件被传送后的一特定期间内被接收到,其中该特定期间不少于一使用者终端设备处理时间加上一封包数据控制信道命令传输时间加上一随机存取信道传输时间再加上一由物理随机存取信道分配所造成的延迟的总和。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其中当该触发事件为一交递指令时,该上行链路允量所指示的该数据量少于80个位或相同于一交递完成信息的一数据量。
CN200910221029.1A 2008-11-03 2009-11-03 处理随机存取响应的方法及其无线接入网络及终端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95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264,186 2008-11-03
US12/264,186 US8228851B2 (en) 2008-11-03 2008-11-03 Method for handling random access response reception and an E-UTRAN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552A CN101729552A (zh) 2010-06-09
CN101729552B true CN101729552B (zh) 2013-09-18

Family

ID=41533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102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9552B (zh) 2008-11-03 2009-11-03 处理随机存取响应的方法及其无线接入网络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28851B2 (zh)
EP (1) EP2182766B1 (zh)
CN (1) CN101729552B (zh)
DE (1) DE202009018406U1 (zh)
TW (1) TWI4089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48594B2 (en) 2008-12-10 2014-09-3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y of relay nodes
US8402334B2 (en) * 2008-12-17 2013-03-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unctionality in a relay node
US8311061B2 (en) 2008-12-17 2012-11-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user multiplexing
US8355388B2 (en) * 2008-12-17 2013-01-1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itial access to relays
US8040904B2 (en) * 2008-12-17 2011-10-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nomous combining
US8265128B2 (en) 2008-12-19 2012-09-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with relay nodes
US8446856B2 (en) 2008-12-19 2013-05-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ay node selection
US8335466B2 (en) 2008-12-19 2012-12-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KR101607336B1 (ko) * 2009-06-07 2016-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rb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1951643B (zh) * 2009-09-03 2014-04-23 开曼群岛威睿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接入程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721015B1 (ko) 2010-06-21 2017-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블라인드 스케쥴링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92579B1 (ko) 2011-08-22 2020-03-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 개의 주파수 밴드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US20130294322A1 (en) * 2012-05-04 2013-11-0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quentially transmitting data
WO2013168850A1 (ko) 2012-05-09 2013-11-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982580A1 (en) * 2012-05-09 2022-04-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plurality of carri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943075B2 (ja) * 2012-06-20 2016-06-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局、基地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EP2888920B1 (en) * 2012-08-22 2018-09-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Handling radio link failure
AU2014312564B2 (en) * 2013-08-27 2018-11-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Radio Link Failure in inter-eNB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2220658B1 (ko) * 2014-04-11 2021-02-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EP3213490B1 (en) * 2014-10-31 2022-09-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ac pdu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JP6593450B2 (ja) * 2015-11-12 2019-10-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743341B2 (en) * 2016-01-29 2020-08-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an uplink grant of which a resource size is zero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US10932297B2 (en) 2016-04-05 2021-02-23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KR102172782B1 (ko) * 2016-05-12 2020-11-03 노키아 테크놀로지스 오와이 업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신에 따라 전송 블록 송신을 스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827529B2 (en) * 2016-06-24 2020-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ollision reduction based on multiple uplink grants
US10477424B2 (en) * 2016-07-04 2019-11-12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ggregation of cellular network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10250725B2 (en) * 2016-08-23 2019-04-02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L2 layer data packet process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19036940A1 (en) 2017-08-23 2019-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USER EQUIPMENT LATENCY REQUIREMENT (UE) FOR SELECTION OF A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CN114915926B (zh) * 2022-03-31 2023-07-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3632A (zh) * 2000-06-12 2002-1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分配上行链路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
CN1468013A (zh) * 2002-06-21 2004-01-1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无线网络子系统重定位期间无线链路控制实体重建的方法
EP1503606A1 (en) * 2003-07-31 2005-02-02 Siemen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p.A. Commo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in a multi-rat cellular telephone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80552A (ko) * 2006-02-07 2007-08-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응답 정보 전송 방법
TW200746706A (en) * 2006-06-15 2007-12-16 Innovative Sonic Ltd A method of preempting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in uplink HARQ proces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KR101430439B1 (ko) * 2007-01-10 2014-08-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JP4545768B2 (ja) * 2007-02-28 2010-09-1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制御信号生成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局
US20090175253A1 (en) * 2008-01-08 2009-07-09 Sunplus Mmobile Inc. Frame format for random access respons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WO2009096731A2 (en) * 2008-01-31 2009-08-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ignaling back-off information in random access
EP2094039B1 (en) * 2008-02-20 2016-11-0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padd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KR100925450B1 (ko) * 2008-03-03 2009-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신호의 충돌 해결 방법
US8111656B2 (en) * 2008-05-02 2012-02-0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andom access window configuration
US8031668B2 (en) * 2008-06-23 2011-10-04 Sunplus Mmobile Inc. Method for optimiz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random access and scheduling request
WO2010002130A2 (en) * 2008-07-03 2010-01-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ndi i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using the same
US9374837B2 (en) * 2008-08-12 2016-06-2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Preventing misuse of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80816B2 (en) * 2008-08-12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ling uplink grant in random access respons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3632A (zh) * 2000-06-12 2002-1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分配上行链路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
CN1468013A (zh) * 2002-06-21 2004-01-1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无线网络子系统重定位期间无线链路控制实体重建的方法
EP1503606A1 (en) * 2003-07-31 2005-02-02 Siemen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p.A. Commo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in a multi-rat cellular telephone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9772A (en) 2010-05-16
EP2182766B1 (en) 2013-12-18
US8228851B2 (en) 2012-07-24
DE202009018406U1 (de) 2011-08-17
US20100111032A1 (en) 2010-05-06
EP2182766A1 (en) 2010-05-05
CN101729552A (zh) 2010-06-09
TWI408983B (zh)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9552B (zh) 处理随机存取响应的方法及其无线接入网络及终端设备
CN101674644B (zh) 使用于移动装置中的方法及其相关移动装置
US9538490B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8956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上行链路同步的方法
CN10475658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退避的方法和设备
CN103763766B (zh) 处理上行链路同步功能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CN102685913B (zh) 无线通讯系统中改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
CN102892209B (zh) 处理随机存取响应的方法
US8774112B2 (en) Method in which user equipment performs random access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933984B (zh) 处理与网络端的通信运作的装置及方法
EP3214790B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 in a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secondary cell
CN101841923A (zh) 处理随机存取程序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2958191A (zh) 处理关于细胞关闭的随机存取程序的方法
WO2010085908A1 (zh) 用户设备接入方法及系统和网络接入设备
CN101686489A (zh) 改善上链路信令传输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US1020103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dual connectivity
CN103369663A (zh) 避免随机存取响应碰撞的方法
WO2024098579A1 (en) Method for layer-1/layer-2 triggered cell switching and time advance acquisi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