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9182A - 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9182A
CN101729182A CN200910224828A CN200910224828A CN101729182A CN 101729182 A CN101729182 A CN 101729182A CN 200910224828 A CN200910224828 A CN 200910224828A CN 200910224828 A CN200910224828 A CN 200910224828A CN 101729182 A CN101729182 A CN 101729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re protect
path
operating path
nod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4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9182B (zh
Inventor
张峻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2248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29182B/zh
Priority to PT107913808T priority patent/PT2493096E/pt
Priority to US13/510,996 priority patent/US8731397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0/073167 priority patent/WO2010148874A1/zh
Priority to ES10791380.8T priority patent/ES2519215T3/es
Priority to EP10791380.8A priority patent/EP2493096B1/en
Publication of CN101729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9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1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78WDM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 H04J14/0283WDM ring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87Protection in WDM systems
    • H04J14/0293Optical channel protection
    • H04J14/0295Shared protection at the optical channel (1:1, n: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所述单纤双向环网中各节点之间的一个工作路径环共享一条使用设定波长的共享保护通路,当某两个节点之间的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该方法包括:控制发生故障的所述工作路径的接收端节点和发送端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由主用端口切换到对应的备用端口,以及控制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中的中间节点启用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建立起与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通过所述共享保护通路传送发生故障的所述工作路径所承载的业务信号。该方法可以实现一个工作路径环共享一条保护通道,从而大大节约了系统中的波长资源。

Description

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适用于波分复用(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WDM)系统的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光通信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之一,波分复用(WDM)技术是光通信网络中实现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首选技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信业务的增长,光传输网络不单承载上网业务,还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3G)、下一代网络(NextGeneration Network,NGN)、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大客户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等等的承载网。
作为各种电信业务的承载基础,光传输网络传送着大量的信息,一旦光传输网络的光纤通道发生故障或光传输系统失效,其影响面之广,损失之严重难以想象,而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网络故障又难以避免,因此,光传输网络的保护对光传输网络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大部分的WDM系统属于双纤双向环网,一般采用传统的1+1保护和1:1保护的保护方式,这两种方式中,每两个节点之间的每一条工作路径均占据一个固定波长的保护通路。因此,导致在保护的过程中所占用的波长很多。而在光纤资源比较紧张的地区一般使用的是单纤双向环网。若在单纤双向环网中采用传统的1+1保护和1:1保护的保护方式,这两种保护方式所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会导致本身就不宽裕的光纤波长资源变得更加紧张。
如图1所示为在单纤双向环网中使用1+1保护和1:1保护的原理示意,其中工作路径W1、W2、W3和W4,其对应的保护通路分别为P1、P2、P3和P4。由于在单纤双向环网中凡是有重叠和相交的通道就必须使用不同的波长,则由于工作路径W1、W2没有重叠也没有相交,可以使用相同的波长,但是其保护路径则有重叠,因此,W1(W2)、P1和P2至少需要占据3个不同的波长;同理,W3(W4)、P3和P4至少需要占据与W1(W2),P1和P2所占据的波长不同的另外3个不同的波长,可见该种方式需要占用很多波长资源,尤其是当环网中传递的业务较多时,则会导致波长资源更加紧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单纤双向环网保护中存在的资源利用利低,导致波长资源紧张的问题。
一种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包括:所述单纤双向环网中各节点之间的一个工作路径环共享一条使用设定波长的共享保护通路,当某两个节点之间的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该方法包括:
控制发生故障的所述工作路径的接收端节点和发送端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由主用端口切换到对应的备用端口,以及控制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中的中间节点启用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建立起与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
通过所述共享保护通路传送发生故障的所述工作路径所承载的业务信号。
一种单纤双向环网保护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节点、切换控制装置及每个节点中设置的至少一个共享保护装置;所述至少两个节点之间的一个工作路径环共享一条使用设定波长的共享保护通路;
所述切换控制装置,用于当某两个节点之间的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控制所述工作路径的接收端节点和发送端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由主用端口切换到对应的备用端口,以及控制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中的中间节点启用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
所述共享保护装置,用于在所述切换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由所述工作路径主用端口切换到对应的备用端口或启用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备用端口,建立起与发生故障的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
一种切换控制装置,包括:
保护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单纤双向环网的各节点中的、与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共享保护装置;
控制切换单元,用于控制确定出的所述共享保护通路的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由主用端口切换到对应的备用端口,以及控制所述共享保护通路的中间节点启用确定出的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
一种单纤双向环网共享保护装置,包括:共享保护单元、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
所述主用端口,用于发送和接收对应的工作路径的业务信号
所述备用端口,用于发送和接收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业务信号;
所述共享保护单元,与所述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连接,用于当所述单纤双向环网的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在切换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从主用端口切换至备用端口或启用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备用端口,建立起发生故障的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当单纤双向环网中某两个节点之间的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通过控制与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接收端节点、中间节点和发送端节点中的共享保护装置进行通信端口切换,实现单纤双向环网中各节点之间的一个工作路径环共享一条使用设定波长的共享保护通路。该方法可以实现多个工作路径的保护路径只占用一个波长,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每个工作路径的保护通路均需要占用一个波长的弊端,大大节约了系统中的波长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环网保护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纤双向环网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纤双向环网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切换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共享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共享保护装置的一个结构示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连通情况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B向倒换状态下的连通情况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护直通状态下的连通情况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向倒换状态下的连通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通过节点中共享保护装置的设置,使得单纤双向环网的各个节点之间的每个工作路径环可以共享一条共享保护通路,当某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故障时,通过各个节点中设置的共享保护装置的端口切换,实现在发生故障时这两个节点之间的所有工作路径使用各自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工作,来实现节约波长资源的目的。
实现上述单纤双向环网保护的系统,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若干(至少两个)节点、切换控制装置、以及每个节点中设置的至少一个共享保护装置。其中,切换控制装置可以作为系统中独立的设备单独设置,也可以设置在其中一个节点中。图2中是以单纤双向环网中包含N1、N2、N3、N4四个节点为例的。
上述切换控制装置,用于当某两个节点之间的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控制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的接收端节点和发送端节点(也就是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所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接收端节点和发送端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由主用端口切换到对应的备用端口,以及控制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中的中间节点启用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
上述切换控制装置,还用于:确定单纤双向环网中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以及该工作路径的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
共享保护装置,用于在切换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由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的主用端口切换到对应的备用端口或启用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备用端口,建立起与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具体的,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在切换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由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的主用端口切换到对应的备用端口,共享保护通路的其他中间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启用对应的备用端口
上述共享保护装置还用于:通过自身与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对应的备用端口,将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上需要发送的业务信号转化为设定波长的业务信号后发送或接收工作路径上的设定波长的业务信号。
以上述图2中所示的四个节点为例,正常状态下,该单纤双向环网的相邻两个节点之间传递的业务通过两个节点之间的与业务对应的工作路径实现信号传递。例如图2中给出了N1和N2之间的工作路径W12-1、W12-2,N3和N4节点之间的工作路径W23-1、W23-2,N3和N4节点之间的工作路径W34-1、W34-2,N4和N1节点之间的工作路径W41-1、W41-2,等等。当然每两个节点之间还可以存在反向的工作路径,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在本申请中,通过共享保护装置的设置,使单纤双向环网中一个工作路径环共享一个共享保护通路,其中工作路径环可以自由组合,并预先设置好。例如:工作路径W12-1、W23-1、W34-1和W41-1组成一个工作路径环,使用一个共享保护通路,例如图中所示的保护通路P1。W12-2、W23-2、W34-2、W41-2组成一个工作路径环,使用一个共享保护通路,例如图中所示的保护通路P2。
当某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故障时,通过共享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切换,实现启用与发生故障的节点之间的各个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例如:N1和N2之间发生故障时,则工作路径W12-1上传递的业务信号通过保护通路P1传递,如图3所示,即为N1和N2之间发生故障时,工作路径W12-1的业务信号切换到保护通路P1上传递的示意图。同理,工作路径W12-2上传递的业务信号通过保护通路P2传递。N3和N4之间发生故障时,则工作路径W34-1上传递的业务信号通过保护通路P1传递,工作路径W34-2上传递的业务信号通过保护通路P2传递;其他节点之间发生故障时,依此类推。
上述切换控制装置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保护确定单元41和控制切换单元42。
保护确定单元41,用于确定单纤双向环网的各节点中的、与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共享保护装置。
控制切换单元42,用于控制确定出的共享保护通路的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由主用端口切换到对应的备用端口,以及控制共享保护通路的中间节点启用确定出的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
上述切换控制装置的结构,还包括:故障分析单元43,用于确定单纤双向环网中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以及该工作路径的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
上述共享保护装置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共享保护单元51、主用端口52和备用端口53。该共享保护装置的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都是线路侧光波的通信端口,与分波单元和合波单元相连接,实现对线路侧业务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另外该共享保护装置还可以通过客户侧的通信端口与客户侧实现信息交互。
共享保护单元,与主用端口52和备用端口53连接,用于当单纤双向环网的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在切换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从主用端口切换至备用端口或启用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备用端口,建立起与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上述执行端口倒换还是直接启用备用端口,也是根据共享保护装置位于共享保护通道的发送端节点、接收端节点还是中间节点而确定。
主用端口52,用于发送和接收对应的工作路径的业务信号。
上述主用端口52中设置光转化单元,用于将主用端口52发送的业务信号转化为对应的工作路径的设定波长的业务信号发送。
备用端口53,用于发送和接收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业务信号。
上述备用端口53中设置光转发单元,用于接收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业务信号,或将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业务信号转化为设定波长的业务信号发送。
上述单纤双向环网保护系统中,每一条共享保护通路,由每个节点中的一个共享保护装置和各个节点之间的一个设定波长的传输路径组成。可见,当有多个共享保护通路时,则各节点中需要设置多个共享保护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纤双向环网共享保护方法,基于上述原理实现,其流程如图6所示,执行步骤如下:
步骤S101:单纤双向环网各节点之间正常的传递业务信号。
正常工作状态下,各个业务通过其正常的工作路径传递业务信号各节点中的共享保护装置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即各个节点使用各自共享保护装置的主用接口与对应的工作路径进行信息交互,发送和接收业务信号。
步骤S102:单纤双向环网发生故障。
由于单纤双向环网中有多个节点,每两个节点之间可能存在多个工作路径,则整个单线双向环网中可能存在多个工作路径环,因此当发生故障时需要确定出是哪个或哪些工作路径发生了故障。
步骤S103:确定单纤双向环网中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以及该工作路径的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
确定出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后,就可以知道该工作路径的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了。
当确定出单纤双向环网中的某两个节点之间的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针对发生故障的每个工作路径,执行下列的步骤:
步骤S104:根据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确定该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中涉及到的各个节点中的共享保护装置。具体包括:
对于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与发生故障的的工作路径的共享保护通路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即为与该工作路径连接的主用端口所在的共享保护装置。
对于共享保护通路的中间节点,则是该工作路径的发送端节点的对应备用端口的发送信号波长相等的共享保护通路的备用端口。
步骤S105:控制各节点中的共享保护装置切换到对应的通信端口。
控制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的接收端节点和发送端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由主用端口切换到对应的备用端口,以及控制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中的中间节点启用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建立起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
步骤S106:通过建立起的共享保护通路传送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所承载的业务信号。具体包括:
通过发送端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将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所承载业务信号转化为对应的共享保护通道的设定波长的业务信号发送,并经由各中间节点中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接收并以设定波长转发后,通过接收端节点的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接收。
较佳的,各个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的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中均设置有光转发模块。通过光转发模块实现对传送的业务信号的波长转化。
通过各节点中的共享保护装置的主用端口中设光转发模块将对应工作路径上发送的业务信号转化为设定波长的业务信号;和/或通过各节点中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中设置的光转发模块将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上发送的业务信号转化为设定波长的业务信号后发送。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纤双向环网共享保护方法及系统。首先对图2中所示的各个节点在环网中传递业务时的方向进行定义。假设环网中各节点的方向的定义为,人站在环内,面向节点,左侧为A向右侧为B项,则上述工作路径W12-1为从N1节点的B向传递业务信号至N2节点A向的工作路径,上述W23-1为从N2节点的B向传递业务信号至N3节点A向的工作路径,其他依此类推。一般情况下,各个节点之间均有双向的业务信号传递。
上述图5所示的共享保护装置的一个具体结构如图7所示。
该共享保护装置的共享保护单元可以是由光开关和耦合器组成的全光系统,也可以是电交叉系统。
该共享保护装置的主用端口包括:A向通信端口和B向通信端口。其中,A向通信端口包括:光转发单元11、A向工作输出口(AWO)、A向工作输入口(AWI);B向通信端口包括:光转发单元14、B向工作输出口(BWO)、B向工作输入口(BWI)。其中,光转发单元11和光转发单元14可以共同组成主用端口中的光转发模块。
该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包括:A向保护端口和B向保护端口。其中,B向保护端口包括:光转发单元12、B向保护输出口(BPO)、B向保护输入口(BPI);A向保护端口包括:光转发单元13、A向保护输出口(APO)、A向保护输入口(API)。其中,光转发单元12和光转发单元13可以共同组成备用端口中的光转发模块。
上述光转发单元将从共享保护单元输出的客户侧光信号转发为特定波长的线路侧光信号(业务信号),同时将线路侧光信号转发为客户侧光信号。上述包含了四个光转发单元,实现四个不同波长的线路侧光信号输出。
图7所示的共享保护装置中,A向工作输入口(AWI)和A向保护输入口(API)连接A向的分波单元,分波单元对通过耦合器和放大单元输入的业务信号进行分波。A向工作输出口(AWO)和A向保护输出口(APO)连接A向的合波单元,通过放大单元和耦合器实现业务信号输出。
图7所示的共享保护装置中,B向工作输入口(BWI)和B向保护输入口(BPI)连接B向的分波单元。B向工作输出口(BWO)和B向保护输出口(BPO)连接B向的合波单元,通过放大单元和耦合器实现业务信号输出。
该共享保护装置的客户侧通信端口包括:A向上路口、A向下路口、B向上路口和B向下路口,均与共享保护单元连接。A向上路口用于将客户侧的业务信号向A向的线路侧传输,A向下路口用于接收经共享处理单元处理后的A向的线路侧业务信号并提供给客户侧,B向上路口用于将客户侧的业务信号向B向的线路侧传输,B向下路口用于接收经共享处理单元处理后的B向的线路侧业务信号并提供给客户侧。
上述共享保护装置的A向通信端口、B向通信端口、A向保护端口和B向保护端口是各自独立设置,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两个端口设置在一起,连接到对应的分波和合波单元即可。
且图7中是以一个共享保护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当设置多个时,多个共享保护装置的A向和B向的各个端口均与合波单元和分波单元建立连接。其连接情况如上所述。
下面结合图2描述使用上述图7所示的共享保护装置,对单纤双向环网进行保护的具体实现过程。
当单纤双向环网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时,各个节点使用各自的主用端口正常的传输业务信号,此时共享保护装置的连通状态如图8所示。
此时,A向上路口通过共享保护单元与A向工作输出口相连通,A向下路口通过共享保护单元与A向工作输入口相连通;B向上路口通过共享保护单元与B向工作输出口相连通,B向下路口通过共享保护单元与B向工作输入口相连通。正常工作状态时,由A向上路口和B向上路口输入的客户侧光信号经共享保护单元处理后,分别由A向工作输出口和B向工作输出口输出;同时,接收到的线路侧光波经光转发单元后,由A向工作输入口和B向工作输入口输入,进入共享保护单元处理后,分别传送给对应的A向下路口和B向下路口输出。
以N1和N2之间的工作路径W12-1为例,正常工作时,N1节点中工作路径W12-1对应B向工作输出口,占用λ4波长;其保护通路对应A向保护输出口占用λ3波长。同时,对应A向工作输出口的工作路径占用λ1波长,其保护通路对应B向保护输出口占用λ2波长。
使用该工作路径W12-1的业务信号从B向上路口进入共享保护单元,经共享保护单元处理后,从BWO输出进入光转发单元14,由光转发单元14将客户侧的业务信号(光信号)转发为波长为λ4的线路侧光信号。然后,具有λ4波长的线路侧光波,同其它共享保护装置中传送过来的其他波长的线路侧光波通过合波单元合波后,进入放大单元进行信号放大,最终通过耦合器,同从上游传入的合波光波耦合进同一根光纤中,向下游节点(即接收端节点N2)传输。
业务信号从接收端节点N2的A向进入,具体为,包含有λ4波长的线路侧光信号(合波光波)经过耦合器,传入放大单元,放大单元对光信号进行放大,随后进入分波单元,分波单元将合波光波进行分波处理,波长为λ4的线路侧光波从分波单元出来后进入光转发单元11,光转发单元将波长为λ4的线路侧光波还原为客户侧光信号(客户侧光信号对波长没有要求,也就是说经光转发单元11转化后的光信号可以是不再是λ4波长),最后客户侧光信号通过共享保护单元处理后由A向下路口下路。
当单纤双向环网中的N1和N2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故障时,整个系统进行保护倒换操作,这时原本占据λ4波长的工作路径W12-1的业务信号,倒换至对应的占据λ3波长的共享保护通路。N1和N2之间的工作路径W12-1的业务信号不再由N1节点直接传送给N2节点,而是通过N1-N4-N3-N2这一路径传递给N2节点。当然相应的若存在工作路径W12-2的业务信号,也是要经过其他节点传送的,即由N2节点通过N2-N3-N4-N1这一路径传递给N1节点。
仍以N1、N2之间的工作路径W12-1为例(从N1的B向向N2的A向发送业务信号的路径),与该工作路径对应的各个节点中的共享保护装置在切换控制装置(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APS)的控制下进行端口切换,即由APS向各个节点下发切换命令,指令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进行端口切换。N1、N2、N3、N4中的共享保护装置均需要进行切换。
其中,发送端节点N1中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由正常工作状态切换至B向倒换状态,如图9所示。
此时,B向上路口由与B向工作输出口相连通,倒换至通过共享保护单元与A向保护输出口相连通;B向下路口由与B向工作输入口相连通,倒换至通过共享保护单元与A向保护输入口相连通。正常工作状态时,由A向上路口和B向上路口输入的客户侧光信号经共享保护单元处理后,分别由A向工作输出口和A向保护输出口输出;同时,接收到的线路侧光波经光转发单元后,由A向工作输入口和A向保护输入口输入,进入共享保护单元处理后,分别传送给对应的A向下路口和B向下路口输出。
以N1和N2之间的W12-1工作路径为例。该工作路径所承载的业务信号的客户侧光信号经B向上路口进入共享保护单元,经A向保护输入口输出至光转发单元13,由光转发单元13转化为λ3波长的线路侧光信号。然后,具有λ3波长的线路侧光波,同其它共享保护装置中传送过来的其他波长的线路侧光波通过合波单元合波后,进入放大单元进行信号放大,最终通过耦合器,同从上游传入的合波光波耦合进同一根光纤中,向下游节点(即中间节点N4)传输。
中间节点N3、N4中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由正常工作状态切换至保护直通状态,如图10所示。
此时,中间节点中除了通过共享保护单元连通的A向上路口与A向工作输出口,A向下路口与A向工作输入口,B向上路口与B向工作输出口,B向下路口与B向工作输入口这些正常处于连通状态的端口外。还启用了A向保护端口和B向保护端口,其中A向保护输入口(API)与B向保护输出口(BPO)通过共享保护单元连通,B向保护输入口(BPI)与A向保护输出口(APO)通过共享保护单元连通,用来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上承载的业务信号。通过A向保护输入口(API)接收A向的共享保护通路中的线路侧光波经共享保护单元传送给B向保护输出口(BPO),由B向保护输出口(BPO)转化为对应波长的线路侧光波后发送;或通过B向保护输入口(BPI)接收B向的线路侧光波经共享保护单元传送给A向保护输出口(APO),由A向保护输出口(APO)转化为对应波长的线路侧光波后发送。例如:直通状态的共享保护单元,BPI与APO之间可以通过光开关相连。
仍以N1和N2之间的W12-1工作路径为例。N4节点接收N1节点发送过来的合波光波,通过耦合器、放大单元和分波单元后,由光转发单元12将λ3波长的线路侧光信号变为客户侧光信号,经B向保护输入口(BPI)、共享保护单元和A向保护输出口(APO)传送至光转发单元13,由光转发单元13将客户侧光波转化为λ3波长的线路侧光信号,经合波单元、放大单元和耦合器处理后,从N4节点的A向输出向下游节点(中间节点N3)传送。节点N3接收节点N4的线路侧光波后的处理过程与N4节点中相同,实现经N3向其下游节点(接收端节点N2)传送。
接收端节点N2中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由正常工作状态切换至A向倒换状态,如图11所示。
此时,A向上路口由与A向工作输出口相连通,倒换至通过共享保护单元与B向保护输出口相连通;A向下路口由与A向工作输入口相连通,倒换至通过共享保护单元与B向保护输入口相连通。正常工作状态时,由A向上路口和B向上路口输入的客户侧光信号经共享保护单元处理后,分别由B向保护输出口和B向工作输出口输出;同时,接收到的线路侧光波经光转发单元后,由B向保护输入口和B向工作输入口输入,进入共享保护单元处理后,分别传送给对应的A向下路口和B向下路口输出。
以N1和N2之间的W12-1工作路径为例。N2节点接收N3节点发送过来的合波光波,通过耦合器、放大单元和分波单元后,由光转发单元12将λ3波长的线路侧光信号变为客户侧光信号,经B向保护输入口(BPI)进入共享保护单元,由共享保护单元处理后传送给A向下路口,从A向下路口下路,实现通过共享保护通路完成对工作路径W12-1的业务信号的传递。
可见,图7所示的共享保护单元可以有正常工作状态(空闲)、A向倒换状态、B向倒换状态和保护直通四个状态,由APS控制实现切换。
单纤双向环网中对通信链路中传输的光波的波长有严格的要求,在同一根光纤中不能出现波长相同的光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共享保护系统,在实现一个工作路径环共享一个设定波长的共享保护通路时,通过光转发单元有效地对系统中工作通道和保护通道中传输信号的波长进行了灵活管理,使在同一根光线中传输的各个工作路径的业务信号工作波长和各个保护通路的业务信号保护波长均不相同,保证同一根光纤中不出现相同的波长,满足单纤双向环网对传输信号波长的严格要求;同时,又尽可能的节约了波长资源,实现了对单纤双向环网的保护,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上述方法及系统通过在一个节点中设置多个共享保护装置,实现多个工作路径换的共享保护,实现方便,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替换或应用到其他类似的装置,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纤双向环网中各节点之间的一个工作路径环共享一条使用设定波长的共享保护通路,当某两个节点之间的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该方法包括:
控制发生故障的所述工作路径的接收端节点和发送端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由主用端口切换到对应的备用端口,以及控制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中的中间节点启用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建立起与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
通过所述共享保护通路传送发生故障的所述工作路径所承载的业务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共享保护通路传送发生故障的所述工作路径所承载的业务信号,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发送端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将所述业务信号转化为设定波长的业务信号发送,并经由各中间节点中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接收并以所述设定波长转发后,通过所述接收端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接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所述单纤双向环网中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以及该工作路径的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的步骤。
4.一种单纤双向环网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节点、切换控制装置及每个节点中设置的至少一个共享保护装置;所述至少两个节点之间的一个工作路径环共享一条使用设定波长的共享保护通路;
所述切换控制装置,用于当某两个节点之间的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控制所述工作路径的接收端节点和发送端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由主用端口切换到对应的备用端口,以及控制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中的中间节点启用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
所述共享保护装置,用于在所述切换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由所述工作路径主用端口切换到对应的备用端口或启用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备用端口,建立起与发生故障的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保护装置,还用于:通过自身与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对应的备用端口,将发生故障的所述工作路径上需要发送的业务信号转化为所述设定波长的业务信号后发送或接收所述工作路径上的设定波长的业务信号。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装置,还用于:确定所述单纤双向环网中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以及该工作路径的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
7.一种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单纤双向环网的各节点中的、与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共享保护装置;
控制切换单元,用于控制确定出的所述共享保护通路的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的共享保护装置由主用端口切换到对应的备用端口,以及控制所述共享保护通路的中间节点启用确定出的对应的共享保护装置的备用端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故障分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单纤双向环网中发生故障的工作路径以及该工作路径的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
9.一种单纤双向环网共享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共享保护单元、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
所述主用端口,用于发送和接收对应的工作路径的业务信号
所述备用端口,用于发送和接收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业务信号;
所述共享保护单元,与所述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连接,用于当所述单纤双向环网的工作路径发生故障时,在切换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从主用端口切换至备用端口或启用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备用端口,建立起发生故障的所述工作路径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端口中设置光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主用端口发送的业务信号转化为对应的工作路径的设定波长的业务信号发送;
所述备用端口中设置光转发单元,用于接收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业务信号,或将对应的共享保护通路的业务信号转化为设定波长的业务信号发送。
CN200910224828.4A 2009-11-24 2009-11-24 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9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4828.4A CN101729182B (zh) 2009-11-24 2009-11-24 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PT107913808T PT2493096E (pt) 2009-11-24 2010-05-24 Método, sistema e dispositivo para proteção de rede em anel bidirecional de fibra única
US13/510,996 US8731397B2 (en) 2009-11-24 2010-05-24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single-fiber bidirectional ring network protection
PCT/CN2010/073167 WO2010148874A1 (zh) 2009-11-24 2010-05-24 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ES10791380.8T ES2519215T3 (es) 2009-11-24 2010-05-24 Procedimiento, sistema y dispositivo para la protección de una red bidireccional de una sola fibra en anillo
EP10791380.8A EP2493096B1 (en) 2009-11-24 2010-05-24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single-fiber bidirectional ring network protec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4828.4A CN101729182B (zh) 2009-11-24 2009-11-24 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182A true CN101729182A (zh) 2010-06-09
CN101729182B CN101729182B (zh) 2014-01-01

Family

ID=42449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482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9182B (zh) 2009-11-24 2009-11-24 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731397B2 (zh)
EP (1) EP2493096B1 (zh)
CN (1) CN101729182B (zh)
ES (1) ES2519215T3 (zh)
PT (1) PT2493096E (zh)
WO (1) WO201014887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1448A (zh) * 2012-08-07 2012-10-3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机群监控与预警方法
CN102055658B (zh) * 2009-11-05 2013-01-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环网保护协议单环组网中实现故障保护的方法及设备
WO2013091576A1 (zh) * 2011-12-21 2013-06-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网保护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WO2020199041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纤环网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91956B2 (en) * 2011-03-15 2014-11-18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reasing transponder sharing for mesh resto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477169B1 (ko) * 2011-09-26 2014-12-29 주식회사 에치에프알 클라우드 기반 네트워크를 위한 광 선로 공유 방법과 그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장치
US8965198B2 (en) * 2012-04-13 2015-02-24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ed mesh restoration in optical networks
US9054955B2 (en) 2012-12-30 2015-06-09 Doron Handelma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recovery from failures in optical networks
WO2015003746A1 (en) * 2013-07-10 2015-0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Wdm single fiber ring protection
US9344187B2 (en) 2013-09-17 2016-05-17 Doron Handelma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recovery in optical networks
EP3123646B1 (en) 2014-03-24 2018-1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tection switching across interconnecting n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31494C2 (de) * 1997-07-22 1999-05-27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Datenübertragung im Wellenlängenmultiplexverfahren in einem optischen Ringnetz
CA2275913A1 (en) * 1998-06-23 1999-12-23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Bidirectional ring networks implemented on a single fiber
CA2300534A1 (en) * 1999-04-13 2000-10-13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Bidirectional optical networks
US6327400B1 (en) * 1999-10-05 2001-12-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rotection scheme for single fiber bidirectional passive optical point-to-multipoint network architectures
US20020181037A1 (en) * 2001-06-01 2002-12-05 Richard Lauder Failure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optical network
US6847787B2 (en) 2001-09-07 2005-01-25 Redfern Broadband Networks Inc. WDM network node module
CN1620770A (zh) * 2001-12-18 2005-05-25 鲁门蒂斯公司 保护的双向wdm网络
US7433593B1 (en) 2002-06-28 2008-10-07 Ciena Corporation Switching algorithm for optical fiber networks
KR100487215B1 (ko) * 2003-01-03 2005-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파장분할다중방식 자기치유 환형 광통신망
US7457543B2 (en) 2003-08-01 2008-11-25 Finisar Corporation Add/drop module for single fiber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s
CN1852058A (zh) 2006-05-29 2006-10-25 浙江工业大学 单纤双向复用段专用保护光纤环网
CN101162949A (zh) 2006-10-13 2008-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避免环路自激的光环网通道共享保护的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658B (zh) * 2009-11-05 2013-01-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环网保护协议单环组网中实现故障保护的方法及设备
WO2013091576A1 (zh) * 2011-12-21 2013-06-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网保护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761448A (zh) * 2012-08-07 2012-10-3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机群监控与预警方法
WO2020199041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纤环网结构
CN112088501A (zh) * 2019-03-29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纤环网结构
CN112088501B (zh) * 2019-03-29 202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纤环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93096A4 (en) 2013-10-02
CN101729182B (zh) 2014-01-01
US8731397B2 (en) 2014-05-20
WO2010148874A1 (zh) 2010-12-29
PT2493096E (pt) 2014-10-16
ES2519215T3 (es) 2014-11-06
EP2493096B1 (en) 2014-07-30
US20120275779A1 (en) 2012-11-01
EP2493096A1 (en)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9182B (zh) 单纤双向环网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JP4899577B2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ノード
EP2051442B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 transmission
JP4882436B2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ノード
CN105122834B (zh) 通信网络和操作通信网络的方法
JP4844219B2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ノード
JP3799037B2 (ja) 切替型メディア変換器とこれを含む上下向同一波長のリング型wdmponシステム
JP4860137B2 (ja) 光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方法及び光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並びに光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用光スイッチ
JP4899589B2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光ネットワークのプロテクション方法及びノード
CN101197638B (zh) 混合型无源光网络系统
US20040057375A1 (en) Ring network for sharing protection resource by working communication paths
KR20070111396A (ko) 스테이션 측 전송 유닛, 스테이션 측 전송 유닛용 동작제어 방법, 및 스테이션 측 전송 유닛을 이용하는 광네트워크
CN101167274A (zh) 基于波长保护的无源光网络系统及其保护备份方法
JP2010041602A (ja) 波長分割多重装置及び波長分割多重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再生中継方法
EP2312792B1 (en) Protection protocol device for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thereof
CN100370700C (zh) 波分复用系统中光通道共享保护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US8824893B2 (en) Meshed protected passive optical access network structure and optical network unit structure therefore
CN101162949A (zh) 避免环路自激的光环网通道共享保护的系统和方法
CN100536369C (zh) 光通信网络中的业务保护装置及其方法
JP6109402B2 (ja) 波長冗長装置及び波長冗長方法
CN104717577B (zh) 一种光分路器和环形无源光网络
JP2009088785A (ja) 光アクセス網システム
US664342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idge and roll in a photonic switch
WO2018142907A1 (ja) 光パスネットワーク
CN101938319B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环网系统及信号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