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9139B - 系统信息消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系统信息消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9139B
CN101729139B CN2008102254986A CN200810225498A CN101729139B CN 101729139 B CN101729139 B CN 101729139B CN 2008102254986 A CN2008102254986 A CN 2008102254986A CN 200810225498 A CN200810225498 A CN 200810225498A CN 101729139 B CN101729139 B CN 1017291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apping relations
message
specific sub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254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9139A (zh
Inventor
房家奕
丁昱
肖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8102254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29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29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9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系统信息(SI)消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其中方法包括: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冗余版本(RV)编号的映射关系;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时分双工(TDD)模式中的上行子帧、TDD模式中所含下行导频时隙(DwPTS)长度为3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特殊子帧、以及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和基站能够改善UE接收SI消息的性能。

Description

系统信息消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系统信息消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目前,LTE系统中定义了2种帧结构,一种用于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模式,另一种用于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Duplex)模式。参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T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见,一个无线帧由10个长度为1ms的子帧构成,存在三种子帧:上行子帧、下行子帧和特殊子帧。帧结构中的三种子帧的配置由上下行转换点配置给出。参见表1,表1为现有技术LTE系统中7种不同的上下行转换点配置,表1中,“U”表示上行子帧,“D”表示下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
Figure GSB00000880472800011
表1
此外,特殊子帧中含有3个域:上行导频时隙(UpPTS)、下行导频时隙(DwPTS)和保护间隔(GP),每个域的具体配置由特殊子帧配置给出。参见表2,表2为现有技术LTE系统中的特殊子帧配置,其中,对常规的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长度设计了9种特殊子帧配置,对扩展的CP长度设计了7种特殊子帧配置。
Figure GSB00000880472800021
表2
以下简单介绍现有技术中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
LTE中系统信息的传输分为3类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Control)消息:主信息块(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消息、系统信息块类型1(SIB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1)消息和系统信息(SI,SystemInformation)消息。其中含有SIBn(n>1),目前定义的SIBn有SIB1/2/3/4/5/6/7/8/9,未来可能根据需要引入新的SIBn。
上述三类消息按如下方式传输:
(1)MIB消息的传输始终使用每个无线帧中子帧0的中间1.25M频率资源,使用固定的调制编码方式(MCS)格式。
(2)SIB 1消息的传输始终位于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具体频率位置和MCS格式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调度指令给出。
(3)SI消息进一步可以分为SI-1/SI-2等等,每个SI消息的传输位于一个时域窗口中,该窗口称为SI传输窗口,SI传输窗口的起点和长度在SIB1中进行指示。每个SI消息可以在其对应的SI传输窗口中进行多次重传(每次初传或重传的资源在时域上看为1个子帧),重传可以使用几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冗余版本(RV,Redundancy Version),基站发送系统信息后,UE可以通过合并多次重传的SI消息的RV来提高SI消息的接收成功率。
可见,基站无法在上行子帧以及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中传输SI消息的RV。此外,某些特殊子帧中所含的DwPTS所占的OFDM符号数目为3(表2中针对常规CP长度的特殊子帧配置5),由于资源过少,该特殊子帧也无法用于传输SI消息的RV。
HARQ的传输存在多个冗余版本,LTE系统中定义了0、1、2、3这样四个下行HARQ冗余版本的编号。在LTE系统标准化讨论过程中,为了减少系统信息所需调度信令中的比特数目,决定不在PDCCH调度信令中指示RV编号,而是建立其与子帧号的固定映射关系,具体方式为:对于某个SI消息(记为SI-x)来说,其SI窗口的起点和长度(W)都是已知的(通过SIB1中获取),对其窗口内的子帧依次编号,得到subframe#i(0<=i<W-1),那么RV编号的确定方式为:按照0、2、3、1(标准的RV编号序列)这个模式一直重复。
举例如下:参见图2,图2为现有技术中SI传输窗口起点为无线帧N的子帧5,窗口长度为10时,SI传输窗口内各个子帧与RV编号的映射关系示意图。采用这种映射关系发送SI消息的RV时,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到UE接收SI消息的性能,例如:
参见图3,图3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图2的映射关系,且系统采用上下行转换点配置为1、特殊子帧配置为4时,“实际传输的RV的编号示意图。假设N为偶数,由于窗口中的上行子帧7、8、2和3和偶数无线帧N的子帧5不能传输,造成实际传输的RV的编号为2、0、2、3和2,可以看出,实际RV编号序列和标准的RV编号序列(0、2、3、1)并不一致,此外RV编号1没有出现过,这会影响到UE接收SI消息的性能。
参见图4,图4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图2的映射关系,且系统采用上下行转换点配置为1、特殊子帧配置为5时,实际传输的RV的编号示意图。除上行子帧7、8、2和3和偶数无线帧N的子帧5以外,由于特殊子帧6和1所含的DwPTS长度为3个OFDM符号,子帧6和1也无法传输SI消息,则实际传输的RV的编号为0、2和2,可以看出,实际RV编号序列和标准的RV编号序列(0、2、3、1)并不一致,此外RV编号1和3都没有出现过,UE接收SI消息的性能就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可见,现有的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会造成UE接收SI消息的性能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三种SI消息的传输方法,能够改善UE接收SI消息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三种基站,能够改善UE接收SI消息的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SI消息的传输方法,包括: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具体方式为:对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依次编号,编号按照0、2、3、1顺序一直重复;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TDD模式中的上行子帧;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一种SI消息的传输方法,包括: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具体方式为:对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依次编号,编号按照0、2、3、1顺序一直重复;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TDD模式中所含DwPTS长度为3个OFDM符号的特殊子帧;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一种SI消息的传输方法,包括: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具体方式为:对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依次编号,编号按照0、2、3、1顺序一直重复;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一种基站,包括:
映射关系设定模块,用于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具体方式为:对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依次编号,编号按照0、2、3、1顺序一直重复;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TDD模式中的上行子帧;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一种基站,包括:
映射关系设定模块,用于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具体方式为:对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依次编号,编号按照0、2、3、1顺序一直重复;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TDD模式中所含DwPTS长度为3个OFDM符号的特殊子帧;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一种基站,包括:
映射关系设定模块,用于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具体方式为:对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依次编号,编号按照0、2、3、1顺序一直重复;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和基站,通过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并按照该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使得实际传输SI消息的RV编号序列和标准的RV编号序列(0、2、3、1)更加一致,且RV的编号分布较为均匀,从而提高UE接收SI消息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T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SI传输窗口起点为无线帧N的子帧5,窗口长度为10时,SI传输窗口内各个子帧与RV编号的映射关系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图2的映射关系,且系统采用上下行转换点配置为1、特殊子帧配置为4时,实际传输的RV的编号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图2的映射关系,且系统采用上下行转换点配置为1、特殊子帧配置为5时,实际传输的RV的编号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映射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映射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映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SI消息的传输方法,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以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其中,所述的特定子帧可以包括以下三种子帧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1)TDD模式中的上行子帧;
(2)TDD模式中所含DwPTS长度为3个OFDM符号的特殊子帧;
(3)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
按照上述思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SI消息的传输方法,包括: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TDD模式中的上行子帧;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特定子帧还可以包括TDD模式中所含DwPTS长度为3个OFDM符号的特殊子帧,和/或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
以下举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按照上述方法,在SI传输窗口内建立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所述的特定子帧包括TDD模式中的上行子帧。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映射关系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LTETDD系统采用上下行转换点配置为1,且特殊子帧配置为4(特殊子帧所含的DwPTS足够长,因此特殊子帧可以用于传输SI)。某个SI的窗口起点为无线帧N的子帧5,窗口长度为10。可以看出,窗口内的上行子帧7、8、2和3不能传输SI消息的RV,因此设定除子帧7、8、2和3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RV编号仍按照0、2、3、1这个模式一直重复。基站按照上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由图5可见,通过上述设定,实际传输的RV的编号依次为0、2、3、1、0和2,这与标准的RV编号序列(0、2、3、1)更加一致,因此可以改善UE接收SI消息的性能。
实施例二;
按照上述方法,在SI传输窗口内建立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所述的特定子帧包括TDD模式中的上行子帧,还包括TDD模式中所含DwPTS长度为3个OFDM符号的特殊子帧。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映射关系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LTETDD系统采用上下行转换点配置为1,且特殊子帧配置为5(特殊子帧所含的DwPTS长度为3个OFDM符号)。某个SI的传输窗口起点为无线帧N的子帧5,窗口长度为10。可以看出,传输窗口内的特定子帧包括上行子帧7、8、2和3,还包括特殊子帧6和1,设定除该特定子帧以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RV编号仍按照0、2、3、1这个模式一直重复。基站按照上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由图6可见,通过上述设定,实际传输的RV的编号依次为0、2、3、1、0和2,这与标准的RV编号序列(0、2、3、1)更加一致,因此可以改善UE接收SI消息的性能。
实施例三:
按照上述方法,在SI传输窗口内建立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所述的特定子帧包括TDD模式中的上行子帧,还包括所含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
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映射关系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LTE
TDD系统采用上下行转换点配置为1,且特殊子帧配置为5(特殊子帧所含的DwPTS长度为3个OFDM符号)。某个SI的传输窗口起点为无线帧N(N为偶数)的子帧5,窗口长度为10。可以看出,传输窗口内的特定子帧包括上行子帧7、8、2和3,还包括偶数无线帧N的子帧5,设定除该特定子帧以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RV编号仍按照0、2、3、1这个模式一直重复。基站按照上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由图7可见,通过上述设定,并且由于子帧6和1无法传输RV,实际传输的RV的编号依次为2、3和0,这与标准的RV编号序列(0、2、3、1)更加一致,因此可以改善UE接收SI消息的性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SI消息的传输方法,包括: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TDD模式中所含DwPTS长度为3个OFDM符号的特殊子帧;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SI消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按照以上三种SI消息的传输方法,本发明相应提出三种基站,具体为:
一种基站,包括:
映射关系设定模块,用于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TDD模式中的上行子帧;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上述基站中,所述特定子帧还可以包括TDD模式中所含DwPTS长度为3个OFDM符号的特殊子帧。
上述基站中,所述特定子帧还可以包括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
一种基站,包括:
映射关系设定模块,用于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TDD模式中所含DwPTS长度为3个OFDM符号的特殊子帧;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映射关系设定模块,用于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综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和基站,通过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并按照该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使得实际传输SI消息的RV编号序列和标准的RV编号序列(0、2、3、1)更加一致,从而提高UE接收SI消息的性能。这里的特定子帧包括实际传输时不能用来传输SI消息的RV的子帧,即TDD模式中的上行子帧、TDD模式中所含DwPTS长度为3个OFDM符号的特殊子帧、以及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种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系统信息(SI)消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冗余版本(RV)编号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具体方式为:对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依次编号,编号按照0、2、3、1顺序一直重复;
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时分双工(TDD)模式中的上行子帧;
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子帧还包括TDD模式中所含下行导频时隙(DwPTS)长度为3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特殊子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子帧还包括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
4.一种SI消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具体方式为:对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依次编号,编号按照0、2、3、1顺序一直重复;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TDD模式中所含DwPTS长度为3个OFDM符号的特殊子帧;
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5.一种SI消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具体方式为:对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依次编号,编号按照0、2、3、1顺序一直重复;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
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映射关系设定模块,用于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具体方式为:对SI传输窗口内除特 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依次编号,编号按照0、2、3、1顺序一直重复;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TDD模式中的上行子帧;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子帧还包括TDD模式中所含DwPTS长度为3个OFDM符号的特殊子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子帧还包括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映射关系设定模块,用于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具体方式为:对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依次编号,编号按照0、2、3、1顺序一直重复;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TDD模式中所含DwPTS长度为3个OFDM符号的特殊子帧;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1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映射关系设定模块,用于设定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与SI消息的RV编号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具体方式为:对SI传输窗口内除特定子帧外的其他子帧依次编号,编号按照0、2、3、1顺序一直重复;其中,所述特定子帧包括偶数无线帧的子帧5;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映射关系传输SI消息的RV。 
CN2008102254986A 2008-11-03 2008-11-03 系统信息消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 Active CN101729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54986A CN101729139B (zh) 2008-11-03 2008-11-03 系统信息消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54986A CN101729139B (zh) 2008-11-03 2008-11-03 系统信息消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139A CN101729139A (zh) 2010-06-09
CN101729139B true CN101729139B (zh) 2012-11-14

Family

ID=42449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254986A Active CN101729139B (zh) 2008-11-03 2008-11-03 系统信息消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291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4438B (zh) * 2011-01-13 2017-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850895B1 (en) 2012-05-14 2021-01-1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abling provision of an additional specia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CN103517211B (zh) * 2012-06-21 2016-08-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系统广播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944664B (zh) 2013-01-18 2017-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4661240B (zh) * 2013-11-19 2018-07-3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和基站
CN108023712B (zh) * 2016-11-04 2022-08-12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KR102531880B1 (ko) * 2016-12-22 2023-05-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시스템 정보를 전송하는 통신 노드의 동작 방법
CN108631922B (zh) * 2017-03-24 2024-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19136652A1 (zh) 2018-01-11 2019-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系统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5521A (zh) * 2004-05-06 2007-05-16 诺基亚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增强专用信道的冗余版本实现
CN101018112A (zh) * 2001-11-16 2007-08-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传送设备、传送方法和接收设备、接收方法
CN101217352A (zh) * 2008-01-11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阶段速率匹配的缓冲设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8112A (zh) * 2001-11-16 2007-08-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传送设备、传送方法和接收设备、接收方法
CN1965521A (zh) * 2004-05-06 2007-05-16 诺基亚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增强专用信道的冗余版本实现
CN101217352A (zh) * 2008-01-11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阶段速率匹配的缓冲设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139A (zh)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9139B (zh) 系统信息消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
EP2658148B1 (en) Relay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2202408B (zh)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KR101731333B1 (ko) Ack/nack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354491B (zh) 映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的方法
CN101882982B (zh) 一种ack/nack信息的反馈、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1841846B (zh) Tdd模式下基于中继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10138244A1 (en) Determin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timing
RU2009135402A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ов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о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1662833A (zh) 上行混合重传反馈信息分量载波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1772073A (zh) 基于时分双工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3069763A (zh) 用于在无线接入系统中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55731A (zh) Tdd系统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基站、终端、系统及方法
CN103796321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接收方法、发送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1299634A (zh) Lte系统的专用导频的发送方法
CN101931960B (zh) 一种避免上行传输冲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908955A (zh) 一种回程链路下行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2281646A (zh) 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888661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873630A (zh) 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CN101309522B (zh) 上行应答消息反馈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6571895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
CN103368707A (zh) 一种harq反馈的实现方法、上行子帧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188295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信号的方法
CN101162986A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下行特殊时隙上的信号发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7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708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9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