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0661A - 一种海草种子的播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草种子的播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0661A
CN101720661A CN200910260827A CN200910260827A CN101720661A CN 101720661 A CN101720661 A CN 101720661A CN 200910260827 A CN200910260827 A CN 200910260827A CN 200910260827 A CN200910260827 A CN 200910260827A CN 101720661 A CN101720661 A CN 101720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weed seeds
glutinous rice
rice flour
bivalve
seaw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0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0661B (zh
Inventor
江鑫
李晓捷
丛义周
潘金华
罗世菊
李言
梁广津
黄绍山
王娜
武瑞娜
陈书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ORIENTAL OCEAN SCI-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ORIENTAL OCEAN SCI-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ORIENTAL OCEAN SCI-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ORIENTAL OCEAN SCI-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608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206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20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0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0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0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Landscapes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草种子的播种方法,其步骤是:选择栽种海区当地产适宜的海草种子,以及适宜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制糯米粉浆;将糯米粉浆涂抹于已檫拭干净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贝壳表面;将海草种子粘附于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上的糯米粉浆上;将粘附有海草种子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撒播在指定海区。作为改进,海草种子胚芽相对一侧粘附于糯米粉浆上,海草种子播种密度为200颗/平方米以上。本发明播种方法简便有效,成本低廉,并且全部准备和播种工作都在水上,节省水下操作所需人力和物力。另外,本发明播种方法能够避免对海底底栖生物造成伤害,粘着剂无毒无害和降解快,载体生物选用当地捕捞的本地物种,不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海草种子的播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草种子的播种方法,尤其涉及可用于海草场修复的海草种子播种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海草种子在海草场生态修复中的诸多优势,近年很多科研机构致力于利用海草种子(主要是大叶藻种子)进行海草场修复。但海草种子播撒到海区后,由于海草种子无法快速有效地固着于海底底质而造成大量流失或被其它生物吞食。将海草种子快速植入海底底质不仅能够减少种子的浪费,还能有效提高海草种子的成活率与出芽率。美国研究者Robert J.Orth在《水生植物学》(Aquatic Botany 90(2009)204-208)发表的文章《一种机械播种机在大叶藻种子移栽工作中的性能测评》(Evaluation of a mechanical seedplanter for transplanting Zostera marina(eelgrass)seeds)的研究数据表明,埋入海底底质的海草种子萌发长成植株的概率比播撒萌发长成植株的概率高2.1倍。美国专利US 6,718,890(April 13,2004)公开了水下海草播种装置(Underwater seagrass seeding apparatus),该装置将海草种子注射装置固定于水下拖曳平台上,水下拖曳平台在海底底质表层被拖曳过程中,海草种子注射装置将凝胶固化的种子注入海底底质,虽然该装置大大提高海草种子的播种效率,但是该水下海草播种装置价格贵,使用成本高,并且该水下海草播种装置也仅能在泥沙底质上工作,另外,使用该装置容易使底栖生物受到伤害。因此,限制了该水下海草播种装置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便有效,成本低廉,环境亲和性好的海草种子播种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草种子的播种方法,其步骤是:
(1)选择栽种海区当地产适宜的海草种子,以及适宜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
(2)制糯米粉浆,糯米粉与水以1∶1体积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揉成面团,蒸1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
(3)将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一侧贝壳表面檫拭干净,将糯米粉浆涂抹于已檫拭干净的贝壳表面;
(4)将海草种子粘附于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上的糯米粉浆上;
(5)将粘附有海草种子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撒播在指定海区。
作为改进,在上述步骤(4)中,海草种子胚芽相对一侧粘附于糯米粉浆上。
作为改进,上述步骤(5)中的海草种子播种密度为200颗/平方米以上。
作为改进,在所述步骤(4)中,采取单侧贝壳粘附,每个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粘附海草种子5~10颗。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方法只需在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一侧贝壳涂抹糯米粉浆,然后将海草种子粘附于糯米粉浆上,最后将粘附有海草种子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撒播在指定海区,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能够携带海草种子快速钻入海底底质,同时糯米粉浆在海水中能够快速降解,使海草种子及时脱落并埋入海底底质中,作为载体生物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和作为粘着剂的糯米粉浆原料在市场上都可方便购买,因此,本发明播种方法简便有效,成本低廉。并且全部准备和播种工作都在水上,节省水下操作所需人力和物力。另外,本发明播种方法能够避免对海底底栖生物造成伤害,粘着剂选用熟糯米粉浆,无毒无害和降解快,糯米浆脱落后不会对载体生物造成影响。同时载体生物选用当地捕捞的本地物种,不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因此,本发明播种方法还具有环境亲和性好特点。
附图说明
1、图1为本发明方法步骤流程图。
2、图2为本发明已檫拭干净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的照片。
3、图3为已涂抹糯米粉浆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的照片。
4、图4为粘附有海草种子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很多穴居底栖海洋生物都有挖掘海底底质的能力,利用这些生物掘泥的特性来栽种海草种子将大大节省人力栽种所带来的成本。本发明是将海草种子用熟糯米粉浆粘附于栽种海区当地产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然后将粘附有海草种子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撒播在指定海区,播撒后几分钟内,双壳类生物会掘泥将身体隐入海底底质,同时将海草种子带入海底底质之中,糯米粉浆会在8~10小时内分散降解,海草种子脱落,使海草种子留在海底底质中,实现在海底底质植入海草种子的目的,该操作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和环境亲和性好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海草种子播种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栽种海区当地产适宜的海草种子,以及适宜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
首先对栽种海区底质与该海区底栖双壳类生物进行调查,根据栽种海区底质条件选择需要栽种的海草物种和合适的底栖双壳类生物。选择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的原则是:获得简单,成本要低;本地出产,不危害当地生态安全;并且选择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物种掘泥深度要适中,这要结合具体拟播种海草种子的习性,以及海底底质状况进行综合调查确定,具体选择方案要根据不同海区条件和获取成本进行综合考虑。既要使选出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物种掘泥深度与拟播种海草种子在海底底质适合深度相一致,也要使选出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物种对海底底质喜好与拟播种海草种子对海底底质喜好相一致。海草种子在海底底质中的适意深度一般为8厘米,所以选择掘泥深度一般为8厘米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物种,埋藏过浅易被风浪或其他生物掘出,埋藏过深影响幼苗萌发与长成,同时要选择种植区域本地出产的底栖双壳类生物,这样不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
以中国的山东半岛地区为例,山东半岛地区常见的大中型底栖双壳类生物有满月无齿蛤、中国蛤蜊、毛蚶、菲律宾蛤仔、长竹蛏、缢蛏、日本镜蛤、紫石房蛤和砂海螂等。紫石房蛤和沙海螂掘泥深度达到30~40厘米,不适用于本发明。长竹蛏和缢蛏掘泥深度在10~30厘米左右,非特殊需求,不适合本发明。日本镜蛤不常见,并且价格贵,成本高,也不适合本发明。满月无齿蛤(Anodontia stearnsiana)、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是山东半岛地区常见物种,掘泥深度在8~10厘米左右,是较为理想的底栖双壳类生物。选择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还要考虑其对移栽海区底质环境喜好,如沙底质海区适合满月无齿蛤;细沙底质海区适合中国蛤蜊;泥底质海区适合毛蚶;菲律宾蛤仔则适合有河流入海的区域。本发明适用于负浮力的小型海草种子,如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大叶藻(Zostern marina)与丛生大叶藻(Zosteracaespitosa);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二药藻(Halodule nuinervis)与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等海草。由于海草适合的底质不同,播种选用的底栖双壳类生物物种喜好的底质,以及选用的海草喜好的底质要与移栽地的海底底质条件一致。在中国北方地区,大叶藻适合泥沙底质,与毛蚶和中国蛤蜊配合使用较好;丛生大叶藻适合砂石底质,更适合与菲律宾蛤仔配合使用。
如图2所示,选用长度为3.5~4.5厘米,宽度3~3.5厘米,个体健康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为宜。
2、制糯米粉浆。糯米粉与水以1∶1体积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揉成面团,面团大小根据需要确定,蒸1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可制成符合条件的糯米粉浆。
糯米粉原料来源于超市或农贸市场出售的普通糯米粉,糯米粉制成的粉浆具有粘性大,降解快速的特点,适合于本发明的粘附材料。糯米粉属于支链淀粉,支链淀粉的粘性较强,并且糯米粉的支链淀粉含量较稳定,制作的粉浆粘度差异也不会太大。
3、将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一侧贝壳表面檫拭干净,将糯米粉浆涂抹于已檫拭干净的贝壳表面。
如图3所示,先将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一侧贝壳表面用毛巾拭干,将一块约0.5立方厘米的糯米粉浆涂抹于已拭干的贝壳表面,涂抹的糯米粉浆面积约1~2平方厘米,厚度在0.3~0.4厘米为宜。
4、将海草种子粘附于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上的糯米粉浆上。
如图4所示,将海草种子通过施压粘附于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上的糯米粉浆上,粘附时使种子胚芽相对一侧粘附于糯米粉浆上,并使海草种子大面积接触糯米粉浆,不要用力挤压,以免损坏种子,并做到现粘现播。本实施例采取单侧贝壳粘附海草种子,采取单侧贝壳粘附是为了避免两侧贝壳粘附使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容易粘结成团,影响其运动,同时也为了使粘附海草种子的底栖双壳类生物方便运输和播撒。每个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粘附海草种子为5~10颗。
5、将粘附有海草种子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撒播在指定海区。
粘附有海草种子的糯米粉浆随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钻入海底底质后逐渐降解分散,使得海草种子脱落在海底底质中,实现海草种子播种在海底底质中的目的。由于海草幼苗生长存在密度依赖,因此需要保证在200颗/平方米以上的播种密度。粘附有海草种子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准备好后无需干燥,直接将附着海草种子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按照种植范围撒播在指定海区即可,也可在海水中暂养2~4小时再进行播种。
糯米粉浆进入海底底质后,海底底质中的真菌等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会破坏糯米粉浆中的α-1,6和β-1,4糖苷键,降解糯米支链淀粉,使其变成短链;水分子的碰撞也使短链淀粉分子逐渐分散,使得海草种子脱落。
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埋藏的过程受多方面自然因素的影响,行为差异较大。据观察,在自然海区,12℃水温,菲律宾蛤仔落在海底底质5~10分钟即打开贝壳进行呼吸,在20分钟内既有部分个体将斧足深入泥沙,1小时内大部分个体开始挖掘泥沙,24小时内大部分个体将身体埋藏,并将种子带入海底底质下。在较高温度下,这一过程将进行得更快,24℃水温时,以上过程将在20分钟内完成。
上述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蚶科(Arcidae);满月无齿蛤(Anodontia stearnsiana)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满月蛤科(Lucinidae);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蛤蜊科(Mactridae);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帘蛤科(Veneridae)。
上述大叶藻(Zostera marina)属于植物界(Planta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泻泽目(Alismatales),大叶藻科(Zosteraceae);丛生大叶藻(Zostera caespitosa)属于植物界(Planta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泻泽目(Alismatales),大叶藻科(Zosteraceae);二药藻(Halodule nuinervis)属于植物界(Planta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泻泽目(Alismatales),海神草科(Cymodoceaceae);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属于植物界(Planta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泻泽目(Alismatales),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

Claims (4)

1.一种海草种子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是:
(1)选择栽种海区当地产适宜的海草种子,以及适宜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
(2)制糯米粉浆:糯米粉与水以1∶1体积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揉成面团,蒸1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
(3)将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一侧贝壳表面檫拭干净,将糯米粉浆涂抹于已檫拭干净的贝壳表面;
(4)将海草种子粘附于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上的糯米粉浆上;
(5)将粘附有海草种子的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撒播在指定海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海草种子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海草种子胚芽相对一侧粘附于糯米粉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海草种子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海草种子播种密度为200颗/平方米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海草种子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采取单侧贝壳粘附,每个浅层底栖双壳类生物粘附海草种子5~10颗。
CN2009102608275A 2009-12-11 2009-12-11 一种海草种子的播种方法 Active CN1017206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08275A CN101720661B (zh) 2009-12-11 2009-12-11 一种海草种子的播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08275A CN101720661B (zh) 2009-12-11 2009-12-11 一种海草种子的播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0661A true CN101720661A (zh) 2010-06-09
CN101720661B CN101720661B (zh) 2012-05-09

Family

ID=42442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08275A Active CN101720661B (zh) 2009-12-11 2009-12-11 一种海草种子的播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2066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7070A (zh) * 2012-05-01 2012-09-12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草种苗库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03651095A (zh) * 2013-12-26 2014-03-26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大规模海藻育苗以及移植方法
CN103918544A (zh) * 2014-04-11 2014-07-1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潮下带大叶藻播种种植方法
CN104351034A (zh) * 2014-11-17 2015-02-18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用于海洋生态修复的喜盐草苗种人工培养方法
CN104429218A (zh) * 2013-09-16 2015-03-2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大叶藻种子自然海域播种方法
CN107318637A (zh) * 2017-06-07 2017-11-07 江苏长龙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浅海海草床的恢复方法
CN111713354A (zh) * 2020-07-09 2020-09-29 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 一种绿洲-荒漠过渡区杏李林下套作苜蓿和小麦的栽培方法
CN113080051A (zh) * 2021-03-26 2021-07-09 厦门海石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浅海海草床恢复的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7070A (zh) * 2012-05-01 2012-09-12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草种苗库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04429218A (zh) * 2013-09-16 2015-03-2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大叶藻种子自然海域播种方法
CN103651095A (zh) * 2013-12-26 2014-03-26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大规模海藻育苗以及移植方法
CN103651095B (zh) * 2013-12-26 2015-03-1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大规模海藻育苗以及移植方法
CN103918544A (zh) * 2014-04-11 2014-07-1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潮下带大叶藻播种种植方法
CN103918544B (zh) * 2014-04-11 2016-01-1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潮下带大叶藻播种种植方法
CN104351034A (zh) * 2014-11-17 2015-02-18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用于海洋生态修复的喜盐草苗种人工培养方法
CN104351034B (zh) * 2014-11-17 2016-08-24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用于海洋生态修复的喜盐草苗种人工培养方法
CN107318637A (zh) * 2017-06-07 2017-11-07 江苏长龙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浅海海草床的恢复方法
CN111713354A (zh) * 2020-07-09 2020-09-29 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 一种绿洲-荒漠过渡区杏李林下套作苜蓿和小麦的栽培方法
CN113080051A (zh) * 2021-03-26 2021-07-09 厦门海石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浅海海草床恢复的方法
CN113080051B (zh) * 2021-03-26 2023-10-20 厦门海石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浅海海草床恢复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0661B (zh) 2012-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0661B (zh) 一种海草种子的播种方法
CN102771377B (zh) 一种可食用马尾藻的人工育苗及栽培方法
CN103098694B (zh) 大叶藻人工海草皮的培育方法
JP2007512025A (ja) 海苔及びその他の海藻類を陸上設置型海水槽で養殖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1053309A (zh) 一种有机环保型无土栽培新方法
CN103988745A (zh) 澳洲坚果育种方法
CN101416603A (zh) 一种环保型无土栽培新技术
KR101370692B1 (ko) 생분해성 재료를 이용한 해중림 수중환경 조성을 위한 해초 이식방법 및 해초 이식용 고정핀
CN108450230B (zh) 一种平菇的栽培方法
CN103814844A (zh) 一种浅海海底生态养海参方法
CN103155779A (zh) 一种地被竹的育苗方法
CN104082003A (zh) 一种金樱子快速无性繁殖方法
CN101151961B (zh) 海芦笋的栽培方法及装置
CN101892659B (zh) 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
CN104770177A (zh) 一种刺梨离体枝条育苗方法及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JP2002171854A (ja) 多年生海藻の育成方法および育成器具
CN113860510B (zh) 一种沉水植物模块化原位修复床及其应用
CN201467744U (zh) 水生生物种养装置
Orbita et al. Seasonal changes in growth rate and carrageenan yield of Kappaphycus alvarezii and Kappaphycus striatum (Rhodophyta, Gigartinales) cultivated in Kolambugan, Lanao del Norte
CN201378971Y (zh) 一种水上种植设备
CN104160879B (zh) 一种木薯嫩茎温室嫁接方法
EP2481274A2 (en) Support of plant origin (segment of macrophyte leaf) for assistance with seed germination and plant growth
JP3641791B2 (ja) アマモ類育成用構成体
Pan et al. Growth, artificial seedling raising and cultivation of Sargassum confusum (Fucales, Phaeophyceae) inhabiting the coast of Shandong Peninsula, China
CN106912417B (zh) 蛇目白尼参工厂化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