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3933B -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3933B
CN101713933B CN 200910171540 CN200910171540A CN101713933B CN 101713933 B CN101713933 B CN 101713933B CN 200910171540 CN200910171540 CN 200910171540 CN 200910171540 A CN200910171540 A CN 200910171540A CN 101713933 B CN101713933 B CN 1017139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ositively charged
electronic photographic
layer electronic
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7154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3933A (zh
Inventor
浜崎一也
岩下裕子
丸尾敬司
渡辺征正
山本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691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2100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691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2100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13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3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3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39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基体和配置在基体上的感光层。其特征在于,感光层含有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的同时具有22~40μm范围内的膜厚,且具有根据JIS C 2110测定得到的7.5kV以上的正耐电压。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有效地抑制泄漏现象的产生和由此引起的斑点的产生。

Description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涉及可以有效地抑制电流泄漏现象的产生和由此引起的斑点的产生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含有这种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以高速形成高画质的彩色图像为目的,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荷发生剂,使用电荷发生效率优异的氧钛酞菁结晶。
对于该氧钛酞菁结晶,已知根据其晶型变化,感光层中的分散性、结晶稳定性发生变化,与其它的电荷发生剂相比,电荷发生效率显著优异(例如,专利文献1)。
因此,通过使用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可以显著提高通过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的效率,由此,还可以期待能够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进一步的高速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81531号公报
但是,若使用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则由于其电阻比较低,存在在带电部件与电子照相感光体之间易产生电流泄漏现象(以下,有时简称为泄漏现象)的进一步的问题。
特别是,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由于电荷发生剂还存在于感光层的表面附近,发现更易产生泄漏现象的问题。
此外,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中,若欲通过比较低的曝光量得到所需的图像浓度,则必须设定比较高的带电电位。因此,发现越发容易产生泄漏现象的问题。
而且,若如此产生泄漏现象,则由于在形成图像中产生斑点,存在得不到良好的图像特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有效地抑制泄漏现象的产生和由此引起的斑点的产生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含有这种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具有基体和配置在基体上的感光层,其特征在于,感光层含有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的同时具有22~40μm范围内的膜厚,且具有根据JIS C 2110测定得到的7.5kV以上的正耐电压(positive withstand voltage)。
即,由于使用电荷发生效率优异的氧钛酞菁结晶作为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荷发生剂,可以显著提高通过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的效率,因此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时,可以实现高速化。
此外,通过使感光层为规定膜厚的同时使其正耐电压(基准正耐电压)为规定值,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泄漏现象的产生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抑制形成图像中的斑点。
而且,通过使电子照相感光体为带正电型,可以抑制来源于带电部件的臭氧等的产生,实现感光层的长寿命化。
此外,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优选感光层进一步含有抗氧化剂作为添加剂。
即,由于使用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可以显著提高通过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的效率,可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进一步高速化。
另一方面,使用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且进行耐久印字时,易产生泄漏现象和带电电位的降低。
对于这一点,通过使用抗氧化剂作为添加剂且使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正耐电压为规定范围,从而即使在苛刻条件下,也可以有效地抑制泄漏现象的产生和带电电位的降低。
此外,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优选抗氧化剂为受阻酚系抗氧化剂及胺系抗氧化剂,或者它们中的任意一方。
通过这样构成,在带电工序中,即使感光层表面暴露在臭氧等活性气体的情况下,也可以更有效地抑制感光层表面的氧化劣化,因此可以抑制带电电位的降低。
此外,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优选受阻酚系抗氧化剂含有由下述式(1)表示的结构。
通过这样构成,可以进一步有效地抑制感光层表面的氧化劣化,因此可以抑制带电电位的降低。
此外,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优选胺系抗氧化剂具有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
Figure G2009101715405D00032
(通式(2)中,R1~R10分别独立,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氨基或芳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氨基,各自相邻的取代基可以彼此键合形成萘环。)
通过这样构成,可以更进一步有效地抑制感光层表面的氧化劣化,因此可以抑制带电电位的降低。
此外,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优选感光层进一步含有粘结树脂,相对于感光层的粘结树脂100重量份,抗氧化剂的含量为0.1~1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通过这样构成,可以充分发挥抗氧化剂带来的抗氧化劣化效果,而且有效地使抗氧化剂分散在感光层中。
此外,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优选感光层进一步含有粘结树脂,相对于感光层的粘结树脂100重量份,氧钛酞菁结晶的含量为0.5~8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并且,构成氧钛酞菁结晶的氧钛酞菁化合物优选为由下述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G2009101715405D00041
(通式(3)中,X1、X2、X3和X4为各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烷氧基、氰基或硝基,重复数a、b、c和d分别表示1~4的整数且各自相同或不同。)
通过这样构成,容易地将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调节至规定以上的值,而且可以稳定地确保电荷发生量。
此外,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优选氧钛酞菁结晶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谱中在布拉格角2θ±0.2°=27.2°具有主峰的同时,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中,除了随着吸附水的气化产生的峰之外,在270~400℃的范围内具有一个峰。
而且,氧钛酞菁结晶优选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谱中在布拉格角2θ±0.2°=26.2°和布拉格角2θ±0.2°=7.2°不具有峰。
通过这样构成,更容易地将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调节至规定以上的值,而且可以进一步稳定地确保电荷发生量。
此外,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优选基体作为主成分由铝构成的同时,在其外周面具有膜厚1~10μm的耐酸铝层。
通过这样构成,进一步容易地将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调节至规定以上的值。
此外,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优选进一步具有配置在基体与感光层之间的中间层,中间层具有0.3~10μm范围内的膜厚的同时,含有粘结树脂和氧化钛微粒,相对于粘结树脂100重量份,氧化钛微粒的含量为50~50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通过这样构成,进一步容易地将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调节至规定以上的值。
此外,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优选感光层进一步含有偶氮颜料作为电荷发生剂的分散剂。
感光层进一步含有粘结树脂,相对于感光层的所述粘结树脂100重量份,优选分散剂的含量为0.1~1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通过这样构成,容易地调节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为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具有基体和配置在基体上的感光层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为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即,由于使用电荷发生效率优异的氧钛酞菁结晶作为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荷发生剂,可以显著提高通过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的效率,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实现高速化。
此外,通过使感光层为规定膜厚的同时使其正耐电压(基准正耐电压)为规定值,可以有效地抑制泄漏现象的产生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抑制形成图像中的斑点。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优选感光层进一步含有抗氧化剂作为添加剂。
即,由于使用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可以显著提高通过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的效率,可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进一步高速化。
另一方面,使用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且进行耐久印字时,易产生泄漏现象和带电电位的降低。
对于这一点,通过使用抗氧化剂作为添加剂且使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正耐电压为规定范围,即使在苛刻条件下,也可以有效地抑制泄漏现象的产生和带电电位的降低。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优选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通过0.2~0.8μJ/cm2范围内的每单位面积的曝光量进行曝光。
通过这样构成,由于可以抑制泄漏现象的产生且产生充分的电荷,可以实现图像形成中的进一步高速化。.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优选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通过600~1000V范围内的带电电位带电。
通过这样构成,可以抑制泄漏现象的产生和带电电位的降低的同时,可以实现图像形成中的进一步高速化。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优选为多个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配置成一列的串联型。
这样构成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各图像形成单元的各自基本的图像形成速度,因此可以实现图像形成中的进一步高速化。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优选进一步包括通过将调色剂供给到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设备,显影设备通过回收残留在所述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的调色剂,进行所述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的清洁。
通过这样构成,可以使各图像形成单元的结构小型化。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优选为省略除电装置的无除电方式。
通过这样构成,可以使各图像形成单元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基准正耐电压与斑点产生数的关系的图;
图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
图3(a)~(b)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
图4为用于说明基准正耐电压的测定装置的概况的图;
图5为用于说明电荷发生剂的含量与基准正耐电压的关系的图;
图6为用于说明抗氧化剂的含量与带电电位的降低的关系的图;
图7为实施例1中使用的氧钛酞菁结晶(在四氢呋喃中、贮藏7天后)的CuKα特征X射线衍射谱;
图8为实施例1中使用的氧钛酞菁结晶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图。
符号说明
1: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72:显影辊
71:电子照相感光体
75:带电部件
76:曝光部件
16:一次转印辊
21:供纸盒
4:定影部件
112:基体
114:感光层
116:中间层
200:测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为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具有基体和配置在基体上的感光层,其特征在于,感光层含有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的同时具有22~40μm范围内的膜厚,且具有根据JIS C 2110测定的7.5kV以上的正耐电压(以下,有时称为基准正耐电压)。
即为这样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如图1所示,即使是通过使基准正耐电压为7.5kV以上的值,使伴随快速形成图像的带电电位为规定以上的值时(特性曲线A),也可以通过临界地抑制泄漏现象的产生来抑制形成图像中的斑点的产生。
1、基本构成
图2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1的特征在于,其为图3(a)所示的在基体112上设置了含有电荷发生剂、电荷输送剂和粘结树脂的感光层114的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71。
此外,如图3(b)所示,还可以为在该感光层114与基体112之间形成有中间层116的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71′。
2、基体
作为基体的构成材料可以使用各种材料。
可以举出例如铁、铜、锡、铂、银、钒、钼、铬、镉、钛、镍、钯、铟、不锈钢和黄铜等金属形成的基体;蒸镀或层压了上述金属的塑料材料形成的基体;或者用碘化铝、耐酸铝、氧化锡和氧化铟等覆盖的玻璃制的基体等。
即,可以是基体本身具有导电性,或者基体的表面具有导电性,此外,在使用时具有充分的机械性强度即可。
此外,其中特别优选使用含有铝原子的材料物质、即碘化铝或耐酸铝,进一步地,优选在基体的外周面设置有膜厚1~10μm的耐酸铝层。
其原因在于,通过这样构成,容易将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调节至规定以上的值。
即,若耐酸铝层的膜厚为小于1μm的值,则有可能难以对电子照相感光体赋予充分的基准正耐电压。另一方面,若耐酸铝层的膜厚为超过10μm的值,则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过度增加,有可能易产生曝光存储(memory)。
因此,更优选耐酸铝层的膜厚为2~8μm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3~7um范围内的值。
3、中间层
如图3(b)中例示,还优选在基体112与感光层114之间设置有含有粘结树脂和无机微粒等的中间层116。
其原因在于,通过设置这种中间层,也容易地将在规定条件下测定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调节至规定以上的值。
因此,优选中间层含有例如粘结树脂和氧化钛微粒的同时,相对于粘结树脂100重量份,氧化钛微粒的含量为50~50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其原因在于,通过这样构成,进一步容易地将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调节至规定以上的值。
即,通过使氧化钛微粒的含量为这种范围,容易地将中间层的电阻调节至规定范围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氧化钛微粒的分散性。
因此,相对于粘结树脂100重量份,氧化钛微粒的含量更优选为100~40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50~30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此外,优选对氧化钛微粒实施用氧化铝、二氧化硅和有机硅化合物进行的表面处理。
其原因在于,通过实施这种表面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中间层中的氧化钛微粒的分散性的同时,将中间层的电阻调节在适当的范围内。
即,通过对氧化钛微粒实施用氧化铝(Al2O3)和二氧化硅(SiO2)进行的表面处理,可以提高中间层中的氧化钛微粒的基本的分散性。
此外,通过对氧化钛微粒实施用氧化铝和二氧化硅进行的表面处理,可以容易地调节通过后述的有机硅化合物进行的表面处理量。
此外,通过在实施用氧化铝和二氧化硅进行的表面处理后,进一步实施用有机硅化合物进行的表面处理,由此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氧化钛微粒的分散性,通过改变其表面处理量,还可以容易地调节氧化钛微粒的导电性。
而且,作为适合使用的有机硅化合物,可以举出烷基硅烷化合物、烷氧基硅烷化合物、含乙烯基硅烷化合物、含巯基硅烷化合物、含氨基硅烷化合物或作为它们的缩聚物的聚硅氧烷化合物。更具体地说,优选为甲基氢化聚硅氧烷、二甲基聚硅氧烷等硅氧烷化合物,特别优选为甲基氢化聚硅氧烷。
而且,作为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含量,相对于氧化钛微粒100重量份,优选为1~3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更优选为5~2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此外,作为有机硅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氧化钛微粒100重量份,优选为1~15重量份范围内的值,更优选为5~1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此外,优选氧化钛微粒以规定的比例并用第一氧化钛微粒和第二氧化钛微粒,在此,第一氧化钛微粒为用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实施表面处理的氧化钛微粒,第二氧化钛微粒为用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实施表面处理后,进一步用甲基氢化聚硅氧烷实施表面处理的氧化钛微粒。
其原因在于,通过以规定比例并用第一氧化钛微粒和第二氧化钛微粒,更进一步容易地将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带电压调节至规定以上的值。
此外,氧化钛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数均一次粒径,以下相同)优选为5~30nm范围内的值。
其原因在于,通过使氧化钛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为5~30nm范围内的值,中间层内的分散性变得良好,可以使中间层的电阻均匀。
即,若氧化钛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为小于5nm的值,则不仅难以精度良好地制备这种氧化钛微粒,而且粒子之间有可能容易凝聚。另一方面,若氧化钛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为超过30nm的值,则有可能中间层内的分散性降低而中间层的电阻变得不均匀。
因此,氧化钛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更优选为10~20nm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2~18nm范围内的值。
而且,氧化钛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可以组合电子显微镜照片和图像形成装置来测定。
此外,中间层的膜厚优选为0.3~10μm范围内的值。
其原因在于,若中间层的膜厚为小于0.3μm的值,则不仅中间层的电阻过度降低,而且难以形成均匀的膜厚。另一方面,若中间层的膜厚为超过10μm的值,则有可能中间层的电阻过度增加或产生曝光存储。
因此,中间层的膜厚更优选为0.5~8μm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5um范围内的值。
而且,作为中间层的粘结树脂,例如可以使用选自聚酰胺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苯氧基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树脂。
4、感光层
(1)电荷发生剂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用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
其原因在于,由于氧钛酞菁结晶的电荷发生效率优异,因此显著提高通过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的效率,由此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实现进一步的高速化。
此外,构成氧钛酞菁结晶的氧钛酞菁化合物优选为由下述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其原因在于,这种结构的氧钛酞菁化合物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氧化酞菁结晶的稳定性,而且可以稳定地制备这种氧钛酞菁结晶。
此外,氧钛酞菁化合物的结构特别优选为由下述通式(4)表示的结构。其中,特别优选为由下述式(5)表示的无取代的氧钛酞菁化合物。
其原因在于,通过使用这种结构的氧钛酞菁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容易地制备具备更稳定性质的氧钛酞菁结晶。
Figure G2009101715405D00121
(通式(3)中,X1、X2、X3和X4为可以各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烷氧基、氰基或硝基,重复数a、b、c和d分别表示1~4的整数,可以各自相同或不同。)
Figure G2009101715405D00122
(通式(4)中,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烷氧基、氰基或硝基,重复数e表示1~4的整数。)
Figure G2009101715405D00123
(1)-1光学特性
关于本发明的氧钛酞菁结晶,作为光学特性优选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谱中在布拉格角2θ+0.2°=27.2°具有主峰(第一光学特性)。
此外,优选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谱中在布拉格角2θ±0.2°=26.2°不具有峰(第二光学特性)。
进一步地,优选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谱中在布拉格角2θ±0.2°=7.2°不具有峰(第三光学特性)。
其原因在于,不具备这种第一光学特性时,与具有这种光学特性的氧钛酞菁结晶相比,存在结晶稳定性、电荷发生能力和分散性显著降低的趋势。相反地,通过具备第一光学特性,更优选具备第二光学特性和第三光学特性,可以提高结晶稳定性、电荷发生能力和分散性。
而且,通过提高氧钛酞菁结晶的分散性,容易地将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调节至规定以上的值,因此可以抑制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与带电部件之间的泄漏现象的产生。
此外,氧钛酞菁结晶优选浸渍在有机溶剂中24小时后测定得到的CuKα特征X射线衍射谱中至少在布拉格角2θ±0.2°=27.2°具有主峰的同时,在26.2°不具有峰。
其原因在于,通过氧钛酞菁结晶具有这种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感光层用涂布液中的其经时稳定性、分散性。
即,即使将氧钛酞菁结晶实际上在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浸渍24小时时,也可以确认晶型没有转变为α型或β型,而保持规定的晶型,因此可以切实地控制有机溶剂中的结晶转变。
而且,对于成为评价氧钛酞菁结晶的贮藏稳定性的基准的向有机溶剂的浸渍实验评价,优选例如在与实际保存用于制造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感光层用涂布液(以下为感光层用涂布液)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实施。因此,优选例如在温度23±1℃、相对湿度50~60%RH的条件下,在密闭体系中评价氧钛酞菁结晶的贮藏稳定性。
此外,作为评价氧钛酞菁结晶的贮藏稳定性时的有机溶剂,优选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甲苯、1,4-二噁烷和1-甲氧基-2-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其原因在于,可以更切实地判断将这种有机溶剂用作感光层用涂布液的有机溶剂时的氧钛酞菁结晶的稳定性。
(1)-2热特性
关于本发明的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热特性优选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中,除了随着吸附水的气化产生的峰之外,在270~400℃的范围内具有一个峰。
其原因在于,具有这种光学特性和热特性的氧钛酞菁结晶可以进一步提高结晶稳定性、电荷发生能力和分散性。
而且,对于除了随着吸附水的气化产生的峰之外的、在270~400℃的范围内出现的一个峰,更优选在280~390℃的范围内出现,进一步优选在290~380℃的范围内出现。
此外,对于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谱中的布拉格角的具体测定方法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的具体方法,在实施例中进行详述。
(1)-3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氧钛酞菁结晶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所示的方法制备。
即,优选使作为这种氧钛酞菁结晶的制备材料的邻苯二甲腈或其衍生物、或者1,3-二亚氨基异吲哚啉或其衍生物与烷氧基钛或四氯化钛在尿素化合物的存在下发生反应,从而制备氧钛酞菁化合物。
从而,优选按照下述反应式(1)或下述反应式(2)实施。而且,在反应式(1)和反应式(2)中,作为烷氧基钛,使用作为一例的由式(7)表示的四丁氧基钛。
Figure G2009101715405D00141
此外,对于由式(7)表示的四丁氧基钛等烷氧基钛或四氯化钛的添加量,相对于由式(6)表示的邻苯二甲腈或其衍生物、或者由式(8)表示的1,3-二亚氨基异吲哚啉或其衍生物1摩尔,优选为0.40~0.53摩尔范围内的值。
其原因在于,对于由式(7)表示的四丁氧基钛等烷氧基钛或四氯化钛的添加量,相对于由式(6)表示的邻苯二甲腈或其衍生物、或者由式(8)表示的1,3-二亚氨基异吲哚啉或其衍生物添加超过1/4摩尔当量的过量,从而有效地发挥与后述的尿素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因此,对于由式(7)表示的四丁氧基钛等烷氧基钛或四氯化钛的添加量,相对于由式(6)表示的邻苯二甲腈或其衍生物、或者由式(8)表示的1,3-二亚氨基异吲哚啉或其衍生物等1摩尔,更优选为0.42~0.50摩尔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0.45~0.47摩尔范围内的值。
此外,优选在尿素化合物的存在下进行由上述反应式(1)和(2)表示的反应。
其原因在于,通过使用在尿素化合物的存在下制备的氧钛酞菁化合物,发挥尿素化合物与烷氧基钛或四氯化钛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地得到特定的氧钛酞菁结晶。
即,该相互作用为,通过尿素化合物与烷氧基钛或四氯化钛之间的反应产生的氨进一步与烷氧基钛或四氯化钛形成络合物,该络合物起到进一步促进反应式(1)和(2)所示的反应的作用。而且,基于这种促进作用,通过使原料物质反应,即使在有机溶剂中也可以有效地制备特定的氧钛酞菁结晶。
此外,尿素化合物优选为由尿素、硫脲、O-甲基异脲硫酸盐(O-Methylisourea Sulfate)、O-甲基异脲碳酸盐和O-甲基异脲盐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其原因在于,通过使用这种尿素化合物作为反应式(1)和(2)中的尿素化合物,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氨更有效地与烷氧基钛或四氯化钛形成络合物,该络合物进一步促进反应式(1)和(2)所示的反应。
即,通过作为原料物质的烷氧基钛或四氯化钛与尿素化合物进行反应产生的氨进一步有效地与烷氧基钛等形成配位化合物。而且,该络合物化合物进一步促进反应式(1)和(2)所示的反应。
而且,对于这种配位化合物,明确了在18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反应时,特别容易产生。因此,上述反应在沸点为180℃以上的含氮化合物中、例如喹啉(沸点:237.1℃)、异喹啉(沸点:242.5℃)或它们的混合物(重量比10∶90~90∶10)中实施是更有效的。
此外,由于更容易产生作为反应促进剂的氨、起因于其的配位化合物,在上述尿素化合物中更优选使用尿素。
此外,对于反应式(1)或(2)中使用的尿素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邻苯二甲腈或其衍生物、或者1,3-二亚氨基异吲哚啉或其衍生物1摩尔,优选为0.1~0.95摩尔范围内的值。
其原因在于,通过使尿素化合物的添加量为这种范围内的值,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上述尿素化合物的作用。
因此,对于这种尿素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邻苯二甲腈或其衍生物、或者1,3-二亚氨基异吲哚啉或其衍生物1摩尔,更优选为0.2~0.8摩尔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0.3~0.7摩尔范围内的值。
此外,作为在反应式(1)和(2)中使用的溶剂,可以举出例如二甲苯、萘、甲基萘、萘满和硝基苯等烃系溶剂;二氯苯、三氯苯、二溴苯和氯萘等卤代烃系溶剂;已醇、辛醇、癸醇、苯甲醇、乙二醇和二甘醇等醇系溶剂;环己酮、苯乙酮、1-甲基-2-吡咯烷酮和1,3-二甲基-2-咪唑啉酮等酮系溶剂;甲酰胺和乙酰胺等酰胺系溶剂;甲基吡啶、喹啉和异喹啉等含氮溶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特别是,从作为原料物质的烷氧基钛或四氯化钛与尿素化合物进行反应而产生的氨更有效地与烷氧基钛等容易形成配体化合物方面考虑,沸点为180℃以上的含氮化合物、例如喹啉、异喹啉为优选的溶剂。
此外,反应式(1)和(2)的反应温度优选为150℃以上的高温。其原因在于,若这种反应温度低于150℃、特别是为135℃以下,则难以发生作为原料物质的烷氧基钛或四氯化钛与尿素化合物进行反应而产生的氨形成配位化合物的上述反应。因此,由于这种配位化合物难以进一步促进反应式(1)和(2)所示的反应,难以有效地制备特定的氧钛酞菁结晶。
因此,反应式(1)和(2)的反应温度更优选为180~250℃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200~240℃范围内的值。
此外,反应式(1)和(2)的反应时间虽然也依赖于反应温度,但优选为0.5~10小时的范围。其原因在于,若该反应时间小于0.5小时,则难以发生作为原料物质的烷氧基钛或四氯化钛与尿素化合物进行反应而产生的氨形成配位化合物的上述反应。因此,由于这种配位化合物难以进一步促进反应式(1)和(2)所示的反应,难以有效地制备特定的氧钛酞菁结晶。另一方面,若这种反应时间超过10小时,则有可能变得在经济上不利、或产生的配位化合物减少。
因此,反应式(1)和(2)的反应时间更优选为0.6~3.5小时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0.8~3小时范围内的值。
此外,优选对得到的氧钛酞菁化合物实施通过用硫酸等进行的酸处理,得到氧钛酞菁粗结晶后,实施含有下述工序(a)~(d)的工序,从而得到最终的氧钛酞菁结晶。
(a)将氧钛酞菁粗结晶对酸进行溶解,从而得到氧钛酞菁溶液的工序
(b)将氧钛酞菁溶液滴加到不良溶剂中,从而得到湿滤饼的工序
(c)用碳原子数1~4的醇洗涤湿滤饼的工序
(d)将洗涤后的湿滤饼在非水系溶剂中进行加热搅拌,从而得到氧钛酞菁结晶的工序
(1)-4含量
相对于感光层的粘结树脂100重量份,作为电荷发生剂的氧钛酞菁结晶的含量优选为0.5~8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其原因在于,通过这样构成,容易将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调节至规定以上的值,另一方面可以稳定地确保电荷发生量。
即,若氧钛酞菁结晶的含量为小于0.5重量份的值,则电荷发生量过度减少,因此有可能在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难以形成静电潜像。
另一方面,若氧钛酞菁结晶的含量为超过8重量份的值,则难以均匀分散在感光层中,因此难以将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调节至规定以上的值。
因此,相对于感光层的粘结树脂100重量份,氧钛酞菁结晶的含量更优选为1~6重量份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2~5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2)分散剂
为了调节感光层中的电荷发生剂的分散情况,还优选并用分散剂。
即,通过使用分散剂来调节感光层中的电荷发生剂的分散情况,可以容易地调节基准正耐电压。
另外,作为这种分散剂,可以举出例如作为偶氮颜料的由下述式(9)表示的PY128。
Figure G2009101715405D00191
作为其它的分散剂,可以举出作为偶氮颜料的PR254、PY110、PY242等。
而且,相对于感光层的粘结树脂100重量份,这种分散剂的含量优选为0.1~1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0.5~5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3)空穴输送剂
作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使用的空穴输送剂不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任何目前公知的各种空穴输送性化合物。
特别优选使用联苯胺系化合物,苯二胺系化合物,萘二胺系化合物,菲二胺系化合物,噁二唑系化合物(例如2,5-二(4-甲胺基苯基)-1,3,4-噁二唑等),苯乙烯基系化合物(例如,9-(4-二乙胺基苯乙烯基)蒽等),咔唑系化合物(例如,聚-N-乙烯基咔唑等),有机聚硅烷化合物,吡唑啉系化合物(例如,1-苯基-3-(对二甲胺基苯基)吡唑啉等),腙系化合物,三苯胺系化合物,吲哚系化合物,噁唑系化合物、异噁唑系化合物,噻唑系化合物,噻二唑系化合物,咪唑系化合物,吡唑系化合物,三唑系化合物,丁二烯系化合物,芘-腙系化合物,丙烯醛系化合物,咔唑-腙系化合物,喹啉-腙系化合物,茋系化合物、茋-腙系化合物和二苯二胺系化合物等。它们除了可以分别单独使用,还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而且,通过改变空穴输送剂的种类也可以调节基准正耐电压。
此外,相对于感光层的粘结树脂100重量份,空穴输送剂的含量优选为10~10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其原因在于,通过使空穴输送剂的含量为这种范围,可以有效地抑制空穴输送剂在感光层中形成结晶的同时,得到优异的电特性。
即,若空穴输送剂的含量为小于10重量份的值,则感光度降低,由此产生实用上的障碍。另一方面,若空穴输送剂的含量为超过100重量份的值,则空穴输送剂容易过度结晶化,由此有可能难以形成作为感光层的适当的膜。
因此,空穴输送剂的含量更优选为20~9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30~8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4)电子输送剂
作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使用的电子输送剂不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任何目前公知的电子输送性化合物。特别是联苯醌衍生物、偶氮醌、芘衍生物、苯醌衍生物之外,还可以举出蒽醌衍生物、丙二腈衍生物、噻喃衍生物、三硝基噻吨酮衍生物、3,4,5,7-四硝基-9-芴酮衍生物、二硝基蒽衍生物、二硝基吖啶衍生物、硝基蒽醌衍生物、二硝基蒽醌衍生物、四氰乙烯、2,4,8-三硝基噻吨酮、二硝基苯、二硝基蒽、二硝基吖啶、硝基蒽醌、二硝基蒽醌、琥珀酸酐、马来酸酐、二溴代马来酸酐等的单独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而且,通过改变电子输送剂的种类,也可以调节基准正耐电压。
此外,相对于粘结树脂100重量份,电子输送剂的含量优选为10~10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其原因在于,若电子输送剂的添加量为小于10重量份的值,则由于感光度降低,有可能产生实用上的障碍。另一方面,若电子输送剂的添加量为超过100重量份的值,则电子输送剂容易形成结晶,有可能不能形成作为感光层的适当的膜。
因此,电子输送剂的添加量更优选为20~8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5)粘结树脂
对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使用的粘结树脂的种类不特别限制,但是例如首选使用聚碳酸酯树脂,并可以使用聚酯树脂、聚芳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离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醇酸树脂、聚酰胺、聚氨酯、聚砜、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树脂、酮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醚树脂等热塑性树脂;有机硅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其他交联性热固性树脂;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等光固化型树脂等树脂。
(6)添加剂
作为添加剂,在不会给电子照相特性带来不良影响的范围内,可以配合目前公知的各种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自由基捕捉剂、单态猝灭剂(singletquencher)、紫外线吸收剂等防劣化剂、软化剂、增塑剂、表面改性剂、增量剂、增粘剂、分散稳定剂、蜡、受体、供体等。并且,为了提高感光层的感光度,也可以与电荷发生剂一起并用例如三联苯、卤代萘醌类、苊等公知的敏化剂。
此外,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后述,作为添加剂还可以使感光层含有抗氧化剂。
(7)膜厚
另外,以感光层的膜厚为22~40μm范围内的值为特征。
其原因在于,通过使感光层的膜厚为这种范围,则可以提高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正耐电压,另一方面,可以抑制残余电荷的产生,更有效地抑制曝光存储。
即,若感光层的膜厚为小于22μm的值,则有可能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正耐电压变得容易过度降低,或感光层的机械性强度变得不充分而容易从基体剥离。
另一方面,若感光层的膜厚为超过40μm的值,则有可能残余电荷的产生变得容易过度增加。
因此,感光层的膜厚更优选为23~38μm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25~35μm范围内的值。
5、基准正耐电压
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按照JIS C 2110测定得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正耐电压(基准正耐电压)为7.5kV以上的值。
其原因在于,通过使该基准正耐电压为规定值,使用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且如后所述,将带电电位设定为规定的高值时,也可以有效地抑制在带电部件与电子照相感光体之间产生泄漏现象。
即,若该基准正耐电压为小于7.5kV的值,则实施带电工序时,由于在带电部件与电子照相感光体之间流通泄漏电流,感光层变得容易绝缘破坏,最终,对应于该泄漏部位的斑点经常被形成图像。
另一方面,若该基准正耐电压为过大的值,则由于电荷容易过度蓄积在感光层内,有可能难以充分抑制曝光存储的产生。
因此,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更优选为7.5~15kV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7.5~10kV范围内的值。
而且,通常在感光体中,正耐电压依赖于膜厚,本发明的基准正耐电压指的是,例如,若是感光层的膜厚为22μm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则是感光层的膜厚为22μm时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本身的基准正耐电压。
此外,例如,若是感光层的膜厚为40μm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则指的是感光层的膜厚为40μm时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本身的基准正耐电压。
此外,按照JIS C 2110测定的基准正耐电压的测定条件的一例如下所述。
而且,图4为用于测定该基准正耐电压的测定装置200的示意图。
即,测定装置200基本上包括用于载置电子照相感光体71的V导轨台203,能够在电子照相感光体71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直线滑动器201和固定在直线滑动器201的棉线针202。
此外,棉线针202和载置在V导轨台203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1的基体通过导线与高压电源204连接,能够通过高压电源204施加电压。
感光层的膜厚              :25μm
电极                      :棉线针3号(CLOVER(株)制、长:
                            51.5mm、直径:0.84mm)
电极与感光层之间的距离    :1mm
电压的升高模式            :0.1kV/s
施加电压的种类            :直流正电位
泄漏现象判断时的电流值    :0.5mA
泄漏现象测定环境          :温度20℃、相对湿度50%、暗处
高压电源兼泄漏现象测定装置:高压电源TREK 610E(TREK(株)
                            制)
接着,使用图1对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与在带电部件和电子照相感光体之间的泄漏现象的产生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即,图1表示横轴采用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kV),纵轴采用在带电部件与电子照相感光体之间产生泄漏而引起的形成图像的斑点产生数(个/(9.4×21)cm2)的特性曲线A和特性曲线B。
其中,特性曲线A为通过带电部件使带电电位为850V时的特性曲线,特性曲线B为通过带电部件使带电电位为450V时的特性曲线。
而且,图像形成速度在特性曲线A和特性曲线B中都为160mm/s。对于其它的图像形成条件、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构成等记载在实施例中。
首先,由特性曲线A和特性曲线B可知,随着基准正耐电压值的增加,每单位面积的斑点产生数减少。
另一方面,在特性曲线A和特性曲线B中,随着基准正耐电压值的增加,斑点产生数的减少比例有很大不同。
即,在特性曲线A中,基准正耐电压的值为7kV时,每单位面积的斑点产生数超过70个,此后随着基准正耐电压值的增加、斑点产生数急剧减少。
而且,若基准正耐电压的值为7.5kV以上的值,则可以将每单位面积的斑点产生数稳定地抑制在20个左右的值。
与此相对地,在特性曲线B中,基准正耐电压的值低时,每单位面积的斑点产生数得到充分抑制,例如基准带正电压的值为7kV时,每单位面积的斑点产生数为30个左右。
因此,由特性曲线A和特性曲线B可知,使带电单位为规定以上的值进行图像形成时,有必要特别地使基准带正电压的值为7.5kV以上的值。
此外,对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基准正耐电压的调节,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在基体表面形成耐酸铝层,在基体上设置中间层,改变作为电荷发生剂的氧钛酞菁结晶的种类、含量,或改变感光层的膜厚来进行。
以下作为这种调节的一例,使用图5对改变感光层的氧钛酞菁结晶的含量时的基准正耐电压的变化进行说明。
图5为表示横轴采用氧钛酞菁结晶相对于感光层的粘结树脂100重量份的含量(重量份),纵轴采用基准正耐电压(kV)的特性曲线。
而且,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构成、基准正耐电压的测定方法等的详细说明在后面进行叙述。
即,由该特性曲线可知,通过增加氧钛酞菁结晶的含量,可以减少基准正耐电压的值。
相反地换而言之,通过减少氧钛酞菁结晶的含量,可以增加基准正耐电压的值。
因此可知,通过改变氧钛酞菁结晶的含量,可以对基准正耐电压的值进行微调。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为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通过使感光层含有抗氧化剂,例如即使进行2000张的连续印字即耐久印字时,也可以有效地抑制带电电位的降低,如图6所示。而且,由于除了使感光层含有抗氧化剂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即,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由于使用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可以显著提高通过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的效率,由此,可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进一步的高速化。
另一方面,使用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且进行耐久印字时,易发生泄漏现象的产生和带电电位的降低。
对于这一点,通过使感光层含有抗氧化剂作为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抑制主要在带电工序中产生的臭氧等活性气体引起的感光层的氧化劣化。
其结果,在上述泄漏现象的产生和带电电位的降低中,可以有效地抑制后者。
1、抗氧化剂的种类
作为抗氧化剂的种类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各种化合物。
可以举出例如受阻酚、胺、受阻胺、对苯二胺、芳基烷烃、氢醌、螺色满、螺茚满酮或它们的衍生物,或者有机硫化合物及有机磷化合物等。
此外,抗氧化剂优选为受阻酚系抗氧化剂和胺系抗氧化剂,或者任意一方抗氧化剂。
其原因在于,通过使用这些化合物作为抗氧化剂,在带电工序中,即使感光层表面暴露在臭氧等活性气体中时,也更有效地抑制感光层表面的氧化劣化,由此可以抑制带电电位的降低。
此外,上述受阻酚系抗氧化剂优选含有由下述式(1)表示的结构。
Figure G2009101715405D00251
其原因在于,含有这种结构的受阻酚系抗氧化剂进一步有效地抑制感光层表面的氧化劣化,由此可以抑制带电电位的降低。
此外,上述胺系抗氧化剂优选具有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
Figure G2009101715405D00252
(通式(2)中,R1~R10分别独立,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氨基或芳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氨基,各自相邻的取代基也可以彼此键合形成萘环。)
其原因在于,具有这种结构的胺系抗氧化剂可以更进一步有效地抑制感光层表面的氧化劣化,由此可以抑制带电电位的降低。
此外,作为受阻酚系抗氧化剂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由下述式(10)表示的化合物(P-1~P-16)。
而且,其中含有由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为P-1、P-2、P-3、P-7、P-14和P-15。
Figure G2009101715405D00271
此外,作为胺系抗氧化剂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由下述式(11)表示的化合物(P-17~P-27)。
而且,其中具有由通式(2)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为P-17、P-18、P-21、P-22、P-24、P-25、P-26和P-27。
Figure G2009101715405D00281
2、抗氧化剂的含量
相对于感光层的粘结树脂100重量份,抗氧化剂的含量优选为0.1~1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其原因在于,通过使抗氧化剂的含量为这种范围,可以充分发挥抗氧化剂带来的抗氧化劣化效果的同时,可以使抗氧化剂有效地分散在感光层中。
即,若抗氧化剂的含量为小于0.1重量份的值,则进行耐久印字时,难以充分抑制感光层表面的氧化劣化,带电电位有可能过度降低。另一方面,若抗氧化剂的含量为超过10重量份的值,则由于感光层中的抗氧化剂的分散性过度降低,电荷发生剂的分散性也变得容易过度降低,因此有可能难以抑制泄漏现象的产生或感光度特性降低。
因此,相对于感光层的粘结树脂100重量份,抗氧化剂的含量更优选为0.5~7重量份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7重量份范围内的值,更进一步优选为2~5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接着,使用图6,对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中的抗氧化剂的含量与带电电位的降低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即,图6表示横轴采用作为抗氧化剂的式(10)中的3,5-叔丁基-4-羟基甲苯(BHT)(P-1)相对于感光层的粘结树脂100重量份的含量(重量份),纵轴采用初期及2000张耐久印字后的带电电位的降低(V)的特性曲线。
而且,此时的带电电位设为850V,图像形成速度设为160mm/s。对于其它的图像形成条件、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构成等记载在实施例中。
首先,由特性曲线可知,随着BHT的含量增加,电位降低的值(绝对值)减少、即电位降低得到抑制。
更具体地说,BHT的含量为0.5重量份时,电位降低的值(绝对值)约为50V,此后随着BHT的含量增加,变化至电位降低得到稳定抑制的状态。
而且,若BHT的含量为2.5重量份以上的值,则可以将电位降低的值(绝对值)稳定地抑制在20V以下的值。
因此,由特性曲线可知,特别是使带电电位为规定以上的值进行图像形成时,有必要使以BHT为代表的抗氧化剂的含量设为规定以上的值。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以下,对于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分为基本构成、构成它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部件、曝光部件、显影部件和除电部件进行具体的说明。
1、基本构成
图2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串联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图。
该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中间转印带11。此外,在中间转印带11的上侧沿着中间转印带11的移动方向分别配置有品红色用显影部件7M、青色用图像显影部件7C、黄色用图像显影部件7Y和黑色用图像显影部件7Bk。
此外,面向显影辊72分别配置有电子照相感光体71。此外,在这些电子照相感光体71的周围分别配置有使电子照相感光体71的表面带电的带电部件75和在电子照相感光体71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部件76等。
因此,形成在对应于各颜色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1上的静电潜像通过对应于各颜色的显影部件7分别显影。
此外,在中间转印带11上依次将用于转印各颜色显影剂的一次转印部件16通过中间转印带11配置在各电子照相感光体71的相反侧。
此外,在中间转印带11的移动方向的最下游部配置有用于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在记录介质上的二次转印辊12。
进一步地,在图中左下方配置有用于将转印在记录介质上的显影剂图像对记录介质进行定影的定影部件4。
以下,特别是对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部件、曝光部件、显影部件和除电部件分别进行具体的说明。
2、电子照相感光体
由于可以为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说明的内容相同的内容,在此省略其说明。
3、带电部件
图2所示的带电部件75设置在电子照相感光体71的上方,其为使电子照相感光体71同样地带电的部件。
作为这种带电部件的种类,优选使用电晕充电器等非接触型的带电部件,但是也可以为带电辊等接触型的带电部件。
此外,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带电电位优选为600~1000V范围内的值。
其原因在于,若带电电位的值为小于600V的值,则有可能难以形成鲜明的静电潜像。
另一方面,若带电电位的值为超过1000V的值,则有可能在带电时容易产生泄漏现象。
因此,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带电电位更优选为650~900V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700~900V范围内的值。
4、曝光部件
图2所示的曝光部件76为基于由图像数据输入部(未图示)读取的原稿图像,在电子照相感光体71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部件。
在此,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使用电荷发生效率优异的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且将带电电位设定为规定的高值,因此通过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的效率显著提高。
因此,即使在减少使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时的每单位面积的曝光量时,由于可以在实用上没有问题地进行图像形成,因此可以提高节能效果。
因此,每单位面积的曝光量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上,优选为0.2~0.8μJ/cm2范围内的值,更优选为0.3~0.6μJ/cm2范围内的值。
5、显影部件
图2所示的显影部件7为通过将调色剂供给到形成有静电潜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1表面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部件。
此外,该显影部件优选显影同时清洁方式,即、显影部件将残留在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的调色剂进行回收,从而进行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的清洁。
其原因在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这样构成时,也可以抑制泄漏现象的产生,并且使各图像形成单元的构成小型化。
即,若采用显影同时清洁方式,则省略通常设置在带电部件的上游侧的刮板清洁器。
因此,在带电及曝光时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残留转印残余调色剂。
对于这一点,由于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使用电荷发生效率优异的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且将带电电位设定为规定的高值,通过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的效率显著提高,因此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实用上没有问题地进行图像形成。
6、除电部件
还可以在带电部件的上游侧设置用于除去残留在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中的残余电荷的除电部件。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即使由于省略除电部件而未完全除去残余电荷来进行下一工序的带电,也可以抑制泄漏现象的产生,因此优选为省略除电部件的无除电方式。
7、显影剂
本发明中优选使用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
其原因在于,若为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则无需使显影剂含有磁性粉末,可以形成鲜明的彩色图像。
此外,与使用磁性显影剂、双组分显影剂时不同,无需使用磁辊,可以有助于显影装置的简易化和小型化,进一步地,如在显影部件一项所述,可以构成为省略了刮板清洁器的无清洁器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对调色剂粒子中使用的粘结树脂不特别限制,优选使用例如苯乙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和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
此外,对于调色剂粒子中含有的着色剂也不特别限制,优选使用例如炭黑、乙炔黑、灯黑、苯胺黑、偶氮系颜料、铁黄、黄土、硝基系染料、油溶性染料、联苯胺系颜料、喹吖啶酮系颜料、铜酞菁系颜料等。
此外,还优选向调色剂粒子添加例如苯胺黑、季铵盐化合物、在树脂中结合胺系化合物的树脂型电荷控制剂等表现出带正电特性的电荷控制剂。
进一步地,还优选向调色剂粒子添加例如聚乙烯蜡、聚丙烯蜡、氟树脂系蜡、费-托合成蜡、石蜡、酯蜡、褐煤蜡、米蜡等蜡。
而且,以调节显影剂的流动性、带电特性为目的,还优选通过向调色剂粒子外添二氧化硅微粒、氧化钛微粒等无机微粒,调节其流动性、带电特性。
此外,调色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6~10μm范围内的值,作为其制备方法,可以使用粉碎法、聚合法等目前公知的制备方法。
[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为使用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
以下,省略与第三实施方式重复的内容,对于作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的特征性内容,参照图2对采用省略了刮板清洁器的显影同时清洁方式的例子进行具体的说明。
首先,图像形成部3包括显影部件7、通过该显影部件7将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其表面(接触面)的中间转印带11和将该中间转印带11上的显影剂图像二次转印到从供纸盒21送入的记录介质P的二次转印辊12。
此外,显影部件7包括从上游侧(图2中为左侧)向着下游侧依次配设的黑色用显影部件7Bk、黄色用显影部件7Y、青色用显影部件7C和品红色用显影部件7M。
而且,在各显影部件7Bk、7Y、7C和7M各自的中央位置配置有能够向逆时针旋转转动的作为图像载体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1。
此外,在各电子照相感光体71的周围从转动方向上游侧依次分别配置有带电部件75、曝光部件76、显影辊72等。
带电部件75使在箭头方向转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1的周面均匀带电。
作为这种带电部件75,可以举出例如电晕充电器带电器等。
此外,曝光部件76为所谓的激光扫描单元,对通过带电部件75均匀带电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1的周面基于从图像读取装置等输入的图像数据照射激光,在电子照相感光体71上基于图像数据形成静电潜像。
此外,显影辊72通过对形成有静电潜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1的周面供给显影剂,基于图像数据形成显影剂图像。
然后,将该形成的显影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
此外,中间转印带11为无接头环状的带状转动体,被架设在驱动辊13、带支撑辊14、支撑辊15、一次转印辊16和张紧辊17等多个辊上以使表面(接触面)侧分别与各电子照相感光体71的周面接触。
此外,中间转印带11在被与各电子照相感光体71对向配置的一次转印辊16挤压到电子照相感光体71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多个辊进行无接头转动来构成。
此外,一次转印辊16将一次转印偏压(与显影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施加到中间转印带11。
通过如此进行,形成在各电子照相感光体71上的显影剂图像以重复涂布状态依次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该中间转印带11在各电子照相感光体71与一次转印辊16之间,通过驱动辊13的驱动以箭头方向(顺时针)旋转。
此外,二次转印辊12将与显影剂图像相反极性的二次转印偏压施加到用纸P。
通过如此进行,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的显影剂图像在二次转印辊12与支撑辊15之间转印到用纸P,由此,在用纸P形成彩色转印图像。
此外,定影部件4为对在图像形成部3转印到用纸P的转印图像实施定影处理的部件,包括加热辊41和加压辊42,其中,加热辊41通过通电发热体加热,加压辊42与该加热辊41对向配置且周面被挤压到加热辊41的周面。
然后,在图像形成部3通过二次转印辊12转印到用纸P的转印图像由该用纸P通过加热辊41与加压辊42之间时的加热进行的定影处理,被定影到用纸P。
进一步地,实施了定影处理的用纸P输出到出纸部。
若为上述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则通过使用规定的图像形成装置,即使在使带电电位为比较高的值来快速形成图像时,也可以有效地抑制泄漏的产生和由此引起的形成图像的斑点的产生。
而且,本发明的快速形成图像指的是以辊转动速度100~200mm/s范围内的值来形成图像,该鼓转动速度即图像形成速度更优选为150~200mm/s范围内的值。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显然地,没有特别原因,本发明不被这些记载内容所限定。而且,实施例1~18和比较例1~3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感光层不含有抗氧化剂),实施例19~59和比较例4~11对应于第二实施方式(感光层含有抗氧化剂)。
[实施例1]
1、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
(1)基体的准备
准备直径30mm、长254mm的铝基体。
(2)中间层的形成
使用珠磨机,将第一氧化钛微粒(TAYCA(株)制、MT05)160重量份、第二氧化钛微粒(TAYCA(株)制、SMT02)40重量份、四元共聚聚酰胺树脂(TORAY(株)制、CM8000)100重量份、作为溶剂的甲醇1000重量份和正丁醇250重量份混合分散5小时,进一步通过5微米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由此制备中间层用涂布液。
接着,将预先准备的基体(支撑基体)在使其一端朝上的状态下,以5mm/s的速度浸渍到得到的中间层用涂布液中,由此对该基体涂布中间层用涂布液。然后,对于该基体,通过在130℃、3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固化处理,形成膜厚2μm的中间层。
而且,上述第一氧化钛微粒和第二氧化钛微粒的构成分别如下所述。
*第一氧化钛微粒(MT05)
用氧化铝和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处理的氧化钛微粒(TAYCA(株)制、数均一次粒径10nm)
*第二氧化钛微粒(SMT02)
用氧化铝和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处理后,通过用甲基氢化聚硅氧烷进行表面处理的氧化钛微粒(TAYCA(株)制、数均一次粒径:10nm)
(3)感光层的形成
接着,通过在容器内容纳作为通过后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电荷发生剂的由式(5)表示的氧钛酞菁结晶(CGM-1)的结晶(TiOPc)3重量份、由下述式(12)表示的空穴输送剂(HTM-1)50重量份、由下述式(13)表示的电子输送剂(ETM-1)30重量份、作为粘结树脂的平均分子量30,000的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和作为溶剂的四氢呋喃800重量份,并进行混合,得到它们的混合物。然后,对得到的混合物使用球磨机混合分散50小时,由此得到感光层用涂布液。
然后,用浸涂法将得到的感光层用涂布液涂布到上述中间层上后,在100℃、4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由此形成膜厚为25μm的感光层。由此,得到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Figure G2009101715405D00361
(4)氧钛酞菁的制备
而且,作为电荷发生剂的由式(5)表示的氧钛酞菁(CGM-1)的结晶(TiOPc)如下进行制备。
(4)-1氧钛酞菁粗结晶的合成
首先,向氩气置换过的烧瓶中加入邻苯二甲腈22g(0.17mol)、四丁氧基钛25g(0.073mol)、喹啉300g和尿素2.28g(0.038mol),搅拌的同时升温至150℃。
接着,将产生的蒸气从反应体系向体系外蒸馏除去,同时升温至215℃后,维持该温度,进一步搅拌反应2小时。
然后,反应结束后,在冷却至150℃的时候从烧瓶取出反应混合物,通过玻璃过滤器过滤,得到的固体依次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洗涤后,进行真空干燥。由此,得到作为氧钛酞菁粗结晶的蓝紫色的固体24g。
(4)-2酸处理前工序
将上述氧钛酞菁化合物的制备中得到的蓝紫色的固体10g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100mL中,搅拌的同时加热至130℃,搅拌处理2小时。
接着,在经过2小时的时候停止加热,进而在冷却至23±1℃的时候停止搅拌,在该状态下静置液体12小时进行稳定化处理。然后,通过玻璃过滤器过滤稳定化后的液体的上清液,得到的固体用甲醇洗涤后,进行真空干燥。由此,得到氧钛酞菁化合物的粗结晶9.83g。
(4)-3酸处理工序
将上述酸处理前工序中得到的氧钛酞菁的粗结晶5g加入到浓硫酸100mL中并进行溶解。
接着,将该溶液滴加到冰冷却下的水中后,在室温下搅拌15分钟,进而在23+1℃附近静置30分钟,由此进行重结晶。
然后,通过玻璃过滤器过滤重结晶的溶液得到固体,对得到的固体进行水洗至洗涤液为中性后,不进行干燥,在水存在的状态下分散到氯苯200mL中,加热至50℃,搅拌10小时。
然后,通过玻璃过滤器过滤搅拌的液体得到固体,将得到的固体在50℃下真空干燥5小时。从而得到由式(5)表示的无取代的氧钛酞菁的结晶(蓝色粉末)4.1g。
(4)-4氧钛酞菁结晶的评价
(X射线衍射测定)
使得到的氧钛酞菁结晶0.3g分散在四氢呋喃5g中,在温度23+1℃、相对湿度50~60%的条件下,在密闭体系中保存24小时后除去四氢呋喃,由此得到测定用样品。然后,将该测定用样品填充到X射线衍射装置(理学电机(株)制的RINT1100)的样品支架并进行测定。得到的谱图表示在图7中。此外,从上述谱图具有在布拉格角2θ±0.2°=27.2°具有最大峰,同时在26.2°不具有峰的特征,确认了得到的氧钛酞菁结晶具有稳定的规定晶型。其原因在于,布拉格角2θ+0.2°=27.2°的峰为上述规定晶型特有的峰,在26.2°的峰为β型结晶特有的峰。
而且,分散在四氢呋喃中之前的氧钛酞菁结晶也测定到与由图7表示的谱图同样的谱图。
该X射线衍射的测定条件如下所述。
X射线管球:Cu
管电压   :40kV
管电流   :30mA
开始角度 :3.0°
停止角度 :40.0°
扫描速度 :10°/分钟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
此外,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理学电机(株)制的TAS-200型、DSC8230D),对得到的氧钛酞菁结晶进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得到的差示扫描分析图表示在图8中。此外,在该图中确认了除了随着吸附水的气化产生的峰之外,在296℃具有一个峰。
而且,测定条件如下所述。
样品盘  :铝制
升温速度:20℃/分钟
2、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评价
(1)基准正耐电压的测定
按照JIS C 2110,测定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正耐电压。
即,如图4所示,将棉线针3号(CLOVER(株)制、长:51.5mm、直径:0.84mm)与高压电源(TREK(株)制、610E)连接,使其针尖对置成距离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1mm。
然后,在常温常湿条件下(温度:20℃、相对湿度:50%、暗处),以0.1kV/s的速度提高施加电压(直流正电位),读取计测到0.5mA的电流的时候的电压,作为基准正耐电压(kV)。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2)斑点产生数的评价
此外,将得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作为对应于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显影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对采用串联方式和无清洁器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京瓷美达(株)制、KM-C3232改造机)进行搭载。
接着,将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显影剂全色均等地使用的彩色实地(solid)图像与仅使用黑色显影剂的单色实地图像交替地各印刷5000张后,印刷白纸图像。然后,在印刷的白纸图像中,通过目视对相当于图像载体(感光体)1周份(9.4cm×21cm)的面积的斑点产生数进行计数。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而且,其它的图像形成条件如下所述。
带电方式    :电晕充电器带电方式(带电电位:850V)
曝光方式    :激光光源曝光方式(曝光量:0.5μJ/cm2)
显影剂      :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聚合法)
转印方式    :中间转印带方式
图像形成速度:160mm/s
(3)感光度评价
此外,在常温常湿条件下(温度:20℃、相对湿度:50%)对得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度进行测定。
即,首先使用鼓感光度试验机(GENTEC公司制),使带电电位带电至850V。然后,用使用带通滤波器从白色光取出的波长780nm的单色光(半幅值:20nm、曝光量0.3μJ/cm2)对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进行曝光(照射时间50ms)。接着,测定从曝光后经过350ms后的电位,作为感光度(V)。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形成感光层时,使用由下述式(14)表示的化合物作为空穴输送剂的同时,使用由下述式(15)表示的化合物作为电子输送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
而且,在实施例2中,作为斑点产生数的评价,除了带电电位为850V时的评价(高电位斑点产生数)之外,还进行了带电电位为450V时的评价(低电位斑点产生数)。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Figure G2009101715405D00401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形成感光层时,同时加入作为分散剂的由式(9)表示的PY128和电荷发生剂等,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4]
在实施例4中,形成感光层时,同时加入作为分散剂的由式(9)表示的PY128和电荷发生剂等,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5]
在实施例5中,形成中间层时,使第二氧化钛微粒(SMT02)的含量为160重量份,使第一氧化钛微粒(MT05)的含量为40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6]
在实施例6中,形成中间层时,使第二氧化钛微粒(SMT02)的含量为100重量份,使第一氧化钛微粒(MT05)的含量为100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7]
在实施例7中,形成中间层时,使第二氧化钛微粒(SMT02)的含量为200重量份,不加入第一氧化钛微粒(MT0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
而且,在实施例7中,作为斑点产生数的评价,除了带电电位为850V时的评价之外,还进行了带电电位为450V时的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8]
在实施例8中,形成中间层时,不加入第二氧化钛微粒(SMT02),使第一氧化钛微粒(MT05)的含量为200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9]
在实施例9中,形成中间层时,作为粘结树脂使用共聚聚酰胺树脂(DAICEL-DEGUSSA(株)制、X101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0中,形成中间层时,使第二氧化钛微粒(SMT02)的含量为160重量份,使第一氧化钛微粒(MT05)的含量为40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11中,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时,使用表面形成有厚度6μm的耐酸铝层的基体,且不形成中间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12中,形成感光层时,使电荷发生剂的含量为5重量份,且不加入分散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0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3中,形成感光层时,使电荷发生剂的含量为6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14中,形成中间层时,使其膜厚为2.5μm,并且在形成感光层时,使电荷发生剂的含量为3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15]
在实施例15中,形成感光层时,使其膜厚为28μm,并且使电荷发生剂的含量为3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16]
在实施例16中,形成感光层时,使其膜厚为35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5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17]
在实施例17中,形成感光层时,使其膜厚为33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5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18]
在实施例18中,形成感光层时,使其膜厚为23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5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比较例1]
在比较例1中,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时,不形成中间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比较例2]
在比较例2中,形成感光层时,使用由下述式(16)表示的无金属酞菁(CGM-2)的X型结晶(X-H2Pc)作为电荷发生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Figure G2009101715405D00431
[比较例3]
在比较例3中,不形成中间层,进而在形成感光层时,使电荷发生剂的含量为6重量份,除此以外与比较例2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19]
在实施例19中,形成感光层时,除了电荷发生剂、电子输送剂、粘结树脂和溶剂之外,还将作为抗氧化剂的式(11)中的N-苯基-萘-1-胺(P-24)2.5重量份容纳在容器内,并进行混合,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此外,在实施例19中,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X射线衍射测定和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后,分别得到与图7相同的谱图和与图8相同的差示扫描分析图。
此外,除了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之外,进行了得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带电电位的评价。
即,使环境条件为温度10℃、相对湿度20%,除此以外在与上述斑点产生数的评价同样的条件下,分别测定对印字率4%原稿图像进行2000张印字前后的带电电位(V)的同时,从2000张印字后的带电电位减去初期带电电位,算出带电电位的降低(V)。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而且,温度10℃、相对湿度20%的环境条件为更易产生臭氧、NOx的环境条件。
[实施例20]
在实施例20中,形成感光层时,使用式(11)中的二苯胺(P-17)2.5重量份作为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9同样地制造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21]
在实施例21中,形成感光层时,使用式(10)中的3,5-二叔丁基-4-羟基甲苯(BHT)(P-1)2.5重量份作为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9同样地制造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22]
在实施例22中,形成感光层时,使用式(10)中的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P-3)2.5重量份作为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9同样地制造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23]
在实施例23中,形成感光层时,使用式(10)中的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P-14)2.5重量份作为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9同样地制造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24~实施例28]
在实施例24~实施例28中,形成感光层时,使作为抗氧化剂的式(10)中的3,5-二叔丁基-4-羟基甲苯(BHT)(P-1)的含量分别为0.5、1.0、1.5、3.5和5.0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造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比较例4]
在比较例4中,形成感光层时,不含有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9同样地制造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29~实施例33和比较例5]
在实施例29~实施例33和比较例5中,形成中间层时,使第二氧化钛微粒(SMT02)的含量为200重量份,不含有第一氧化钛微粒(MT05),除此以外分别与实施例19~实施例23和比较例4同样地制造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34~实施例38和比较例6]
在实施例34~实施例38和比较例6中,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时,使用表面形成有厚度6μm的耐酸铝层的基体且不形成中间层,除此以外分别与实施例19~实施例23和比较例4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39~实施例43和比较例7]
在实施例39~实施例43和比较例7中,形成中间层时,作为粘结树脂使用共聚聚酰胺树脂(DAICEL-DEGUSSA(株)制、X1010)的同时,使第二氧化钛微粒(SMT02)的含量为160重量份,使第一氧化钛微粒的含量为40重量份,进而使感光层的膜厚为28μm,除此以外分别与实施例19~实施例23和比较例4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44~实施例48和比较例8]
在实施例44~实施例48和比较例8中,形成感光层时,使感光层的膜厚为35μm,除此以外分别与实施例39~实施例43和比较例7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49~实施例53和比较例9]
在实施例49~实施例53和比较例9中,形成感光层时,使感光层的膜厚为33μm,除此以外分别与实施例39~实施例43和比较例7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54~实施例58和比较例10]
在实施例54~实施例58和比较例10中,形成感光层时,使感光层的膜厚为23μm,除此以外分别与实施例39~实施例43和比较例7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比较例11]
在比较例11中,不设置中间层且使感光层的膜厚为25μm,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0同样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并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表示在表2中。
表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中,通过使用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且使在规定条件下测定得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正耐电压(基准正耐电压)为规定值,从而以形成高的带电电位来快速形成图像时,也可以有效地抑制泄漏现象的产生以及由该泄漏现象的产生引起的形成图像中的斑点的产生。
因此,本发明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期待对复印机、打印机等各种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品质的稳定化做出显著贡献。

Claims (19)

1.一种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具有基体和配置在所述基体上的感光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层含有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进而含有抗氧化剂作为添加剂的同时,具有22~40μm范围内的膜厚,且具有根据JIS C 2110测定得到的7.5kV~9.0kV的正耐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受阻酚系抗氧化剂和胺系抗氧化剂,或者它们中的任意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酚系抗氧化剂含有由下述式(1)表示的结构,
Figure FSB000008134551000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系抗氧化剂具有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
Figure FSB00000813455100012
通式(2)中,R1~R10分别独立,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氨基或芳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氨基,或者,各自相邻的取代基彼此键合形成萘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层进一步含有粘结树脂,
相对于所述感光层的所述粘结树脂100重量份,所述抗氧化剂的含量为0.5~1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层进一步含有粘结树脂,
相对于所述感光层的所述粘结树脂100重量份,所述氧钛酞菁结晶的含量为0.5~8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氧钛酞菁结晶的氧钛酞菁化合物为由下述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FSB00000813455100021
通式(3)中,X1、X2、X3和X4为各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烷氧基、氰基或硝基,重复数a、b、c和d分别表示1~4的整数且各自相同或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氧钛酞菁结晶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谱中在布拉格角2θ±0.2°=27.2°具有主峰的同时,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中,除了随着吸附水的气化产生的峰之外,在270~400℃的范围内具有一个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氧钛酞菁结晶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谱中在布拉格角2θ±0.2°=26.2°和布拉格角2θ±0.2°=7.2°不具有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作为主成分由铝构成的同时,在其外周面具有膜厚1~10μm的耐酸铝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有配置在所述基体与所述感光层之间的中间层,
所述中间层具有0.3~10μm范围内的膜厚的同时,含有粘结树脂和氧化钛微粒,
相对于所述粘结树脂100重量份,所述氧化钛微粒的含量为50~50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层进一步含有偶氮颜料作为所述电荷发生剂的分散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层进一步含有粘结树脂,
相对于所述感光层的所述粘结树脂100重量份,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0.1~1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1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具有基体和配置在所述基体上的感光层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为权利要求1~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通过0.2~0.8μJ/cm2范围内的每单位面积的曝光量进行曝光。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通过600~1000V范围内的带电电位而带电。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多个所述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配置成一列的串联型。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通过将调色剂供给到所述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设备,
所述显影设备通过回收残留在所述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的调色剂,进行所述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的清洁。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省略除电装置的无除电方式的装置。
CN 200910171540 2008-10-08 2009-08-28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17139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62128 2008-10-08
JP2008-262128 2008-10-08
JP2008-276646 2008-10-28
JP2008276646 2008-10-28
JP2009169169A JP5421009B2 (ja) 2008-10-08 2009-07-17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9-169168 2009-07-17
JP2009-169169 2009-07-17
JP2009169168A JP5421008B2 (ja) 2008-10-28 2009-07-17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3933A CN101713933A (zh) 2010-05-26
CN101713933B true CN101713933B (zh) 2013-01-02

Family

ID=42417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71540 Active CN101713933B (zh) 2008-10-08 2009-08-28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139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9158B2 (ja) * 2013-05-31 2016-04-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28642A (ja) * 2016-08-19 2018-02-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WO2018154739A1 (ja) * 2017-02-24 2019-03-07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4298A1 (en) * 1999-05-21 2000-11-22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Positive charging single-layer type electrophotosensitive material.
JP2007163991A (ja) * 2005-12-15 2007-06-28 Sharp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55373B2 (ja) * 1997-12-12 2007-08-0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架橋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の製造法および架橋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ならびに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07248946A (ja) * 2006-03-17 2007-09-27 Kyocera Mit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55373B2 (ja) * 1997-12-12 2007-08-0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架橋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の製造法および架橋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ならびに電子写真感光体
EP1054298A1 (en) * 1999-05-21 2000-11-22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Positive charging single-layer type electrophotosensitive material.
JP2007163991A (ja) * 2005-12-15 2007-06-28 Sharp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48946A (ja) * 2006-03-17 2007-09-27 Kyocera Mit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7-102199A 2007.04.1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3933A (zh) 201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2996B (zh)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762994B (zh)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5068389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9031901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20184041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42927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1794090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EP3136175A1 (en) Multi-layer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76940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40167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713933B (zh)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52995B (zh)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JP4419873B2 (ja) 光導電性材料、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21008B2 (ja)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12644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901741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47756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21009B2 (ja)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20184040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03143A (ja) 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783384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盒
CN109074010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15230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09732B2 (ja) 新規スチルベン系化合物を含有する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新規スチルベン系化合物
CN107450289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KYOCERA CORP TO: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