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2425A - 带卷取盘 - Google Patents

带卷取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2425A
CN101712425A CN200910177873A CN200910177873A CN101712425A CN 101712425 A CN101712425 A CN 101712425A CN 200910177873 A CN200910177873 A CN 200910177873A CN 200910177873 A CN200910177873 A CN 200910177873A CN 101712425 A CN101712425 A CN 101712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p reel
loading
periphery
reeling end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7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口史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12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24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卷取盘,其不在带卷取部上形成狭缝,可以容易且可靠地将卷绕的外封带以整体的状态拆下。该带卷取盘由下述部分构成,即,固定侧带盘(14),其固定在带式供给器的基座部上,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以及可分离的装卸侧带盘(16),其与该固定侧带盘一体地旋转,上述固定侧带盘的凸缘(14A)和上述装卸侧带盘的凸缘(16A)之间的带卷取部,由在轴向中途的接合部(14B、16B)可分离地接合的、固定侧卷取部(14C)和装卸侧卷取部(16C)形成,上述固定侧卷取部以及上述装卸侧卷取部的各外周由圆周面形成,各圆周面从相同直径的各接合部开始,随着朝向所对应的各凸缘而直径以角度θ逐渐增大。

Description

带卷取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卷取盘,特别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在将被载料带封入的电子部件向规定位置供给的带式供给器中,卷绕从载料带上剥下的外封带而进行回收时的带卷取盘。
背景技术
在向印刷基板等基板上搭载电子部件的表面安装装置中,为了向规定的拾取位置供给电子部件,而使用所谓带式供给器(部件供给装置)。
在这种带式供给器中,间歇性地送出在基带的空腔内收容芯片状电子部件且通过外封带将该电子部件封入的载料带,同时,在下游侧的剥离位置将外封带剥下,并向拾取位置供给电子部件。
如上所述,在带式供给器中,在供给电子部件时,需要将从载料带上剥离的外封带回收,因此,当前,使用回收用的卷取带盘。
在这种卷取带盘中,需要最后将回收的外封带拆下而除去,因此,拆除外封带的卷绕花费时间,而且麻烦。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可以简单地将外封带拆下的、如图14所示的卷取带盘100。
在该卷取带盘100中,在卷取部109上形成狭缝111,通过它可以使卷取部109的一部分向半径方向变形。另外,如果将驱动轮103与上述卷取带盘100组合,则通过按压爪105将卷取部109向半径方向外周侧按压,如果使带盘100与驱动轮103分离,则按压爪105的按压被解除,通过顶带(外封带)的卷紧力,使卷取部109向半径方向中心侧变形,由此,可以容易地拆下顶带。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卷取带盘100中,利用在锁开闭时,被按压爪105按压的、树脂性的卷取部109在半径方向的弹性变形,而使外封带的拆下变容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861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卷取带盘100中,详细地观察卷取部109和卷绕的带之间的关系并研究的结果,明显存在下述问题,即,如果为了解除按压爪105的按压而向开锁的方向旋转,则由于带子进入狭缝111而无法进行弹性变形,从而导致难以解除锁止的情况,进而,无法将卷绕的带捆以整体的状态拆下。
本发明的课题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带卷取盘,其不在卷取部上形成狭缝,可以容易且可靠地将卷绕的外封带以整捆的状态拆下。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方式,解决上述课题的,即,一种带卷取盘,其由下述部分构成,即,固定侧带盘,其固定在带式供给器的基座部上,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以及可分离的装卸侧带盘,其与该固定侧带盘一体地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带盘的凸缘和所述装卸侧带盘的凸缘之间的带卷取部,由在轴向中途的接合部处可分离地接合的固定侧卷取部和装卸侧卷取部形成,所述固定侧卷取部以及所述装卸侧卷取部的各外周由圆周面形成,各圆周面从相同直径的各接合部开始,随着朝向所对应的各凸缘而直径逐渐增大。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所述固定侧卷取部以及所述装卸侧卷取部的至少一个的外周上,沿轴向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多个肋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仅使带卷取部从接合部分离为2个卷取部,由于在各卷取部上形成向外侧扩大直径的圆周面,所以利用外封带自身的半径方向的紧固力,就可以使该外封带脱离各卷取部,因此,可以容易且可靠地将外封带以整捆的状态拆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带卷取盘的带式供给器的概要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将安装在带式供给器的基座部上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侧带盘放大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在图2的固定侧带盘上组合装卸侧带盘而完成的带卷取盘的斜视图。
图4是将图3所示的带卷取盘一体地组合而安装在基座部上的状态侧视图。
图5是图4中的W-W位置的剖面图。
图6是带卷取盘的正视图。
图7是将图6中由点划线包围的范围放大的正视图。
图8是单独地表示固定侧带盘的斜视图。
图9是单独地表示装卸侧带盘的斜视图。
图10是表示装卸侧带盘的锁止机构的侧视图(A)、正视图(B)、要部剖面图(C)。
图11是表示固定侧带盘的锁止机构的侧视图(A)、正视图(B)、要部剖面图(C)。
图12是表示固定侧带盘和装卸侧带盘的锁止前(A)、锁止后(B)的各状态的要部剖面图。
图13是表示将卷绕在固定侧卷取部上的外封带和肋部的关系的图形放大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现有的带卷取盘的特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带卷取盘10和使用它的带式供给器1之间的关系的概要。
本实施方式的带卷取盘10,如图2至图4所示,具有:固定侧带盘14,其固定在带式供给器1的基座部1A上,且固定在旋转轴12上;以及可分离的装卸侧带盘16,其通过与该固定侧带盘14结合,而一体地旋转。
在图5及图6中,上述固定侧带盘14和装卸侧带盘16,在由图6的箭头B所示的大致中心部,在轴向中途(在这里,为中间位置)的各接合部14B、16B可分离地接合。在上述固定侧带盘14和装卸侧带盘16的外侧,以在直径方向延长的方式形成凸缘14A、16A,由凸缘14A与凸缘16A之间的固定侧卷取部14C和装卸侧卷取部16C形成带卷取部。
另外,上述固定侧卷取部14C以及装卸侧卷取部16C由圆周面形成,各圆周面的与各接合部14B、16B对应的内侧的直径为相同直径,并且随着朝向外侧的各凸缘而直径逐渐增大。即,如图7所示,圆周面成为由均相对于轴中心倾斜角为θ的扩径端面形成的状态。
另外,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侧卷取部14C的外周,沿轴向隔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多个肋部14D。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装卸侧卷取部16C的外周,形成为平坦的圆周面。标号18是单向离合器。
下面,在图10中,说明用于容易地实现装卸侧带盘16相对于固定侧带盘14的安装/拆卸的锁止机构。
在该装卸侧带盘16上,在以上述旋转轴12为中心的3个对称位置上,在接合部16B的接合端面的内侧,形成与该端面平行的锁止爪20和锁止引导部22。
在图11中,在固定侧带盘14上,从接合部14B的接合端面向外侧凸出形成锁止爪24、锁止引导部26,在固定侧带盘14与上述装卸侧带盘16组合的情况下,在锁止爪24、锁止引导部26与锁止爪20和锁止引导部22分别对应而向反方向延伸。
另外,使图10(A)的状态的装卸侧带盘16的中心与旋转轴12对齐而与图11(A)的固定侧带盘14重合,通过使该装卸侧带盘16旋转,如图12(A)、(B)中分别表示的两个带盘的锁止前、锁止后的锁止爪和锁止引导部的关系所示,可以容易且可靠地将两个带盘14、16一体地进行组合。
即,成为下述构造:在安装装卸侧带盘16时,如果向锁止方向旋转,则装卸侧锁止引导部22在固定侧锁止引导部26的内侧面滑动,同时,装卸侧锁止爪20在越过固定侧锁止爪24的凸部24A后卡住,从而进行锁止。
另外,两个锁止引导部22、26,除了作为锁止时的装卸侧带盘16的引导部以外,还作为轴向的防脱部件起作用,另外,由于设置为3个,所以即使在使用中1个锁止爪被损坏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带卷取盘而充分地起作用。
下面,说明由以上的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带卷取盘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的带卷取盘10中,外封带一边被固定侧凸缘14A和装卸侧凸缘16A引导,一边卷绕在带卷取部上,该带卷取部由在接合位置B可分离的固定侧卷取部14C和装卸侧卷取部16C构成。
此时,在初始阶段,被卷绕的外封带的紧固力朝向带卷取部的中心轴垂直地作用,但由于固定侧卷取部14C和装卸侧卷取部16C,分别朝向外侧的凸缘14A、16A以角度θ向直径扩大的方向倾斜,所以成为下述构造,即,如上述图7中一并记载的那样,对各卷取部14C、16C分别施加向外侧推压的力F。
现有的带卷取部,由于倾斜角度为0°(水平),所以带的紧固力垂直地作用于带卷取部的外周的圆周面。因此,在现有的带卷取盘中,在外封带的卷绕结束后,要将该带拆下的情况下,难以拆下带子。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通过上述图7所示的力F,使装卸侧带盘16的分离、拆下容易,而且,由于固定侧带盘14的卷取部14C在轴向上具有角度0,所以可以相同地通过该力F,简单地拆下卷绕的外封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装卸侧卷取部16C的外周为单纯的圆周面,与此相对,如上述图8所示,固定侧卷取部14C的外周成为在与装卸侧卷取部16C相同直径的圆周面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多个肋部14D的形状。因此,如图13中将卷绕有最开始的外封带T的图形放大而表示的那样,由于以Ta、Tb表示的位置上的外封带T的紧固力集中在肋部14D上,所以在相邻的肋部14D之间,该带T以紧绷的状态进行卷绕。
因此,由于向肋部14D之间的卷取部14C的周面部施加的紧固力,即使有也非常小,所以可以以摩擦力较小的状态进行卷绕,因此,规定的卷绕结束后的外封带T,即使在被卷绕的状态下,也可以容易地一下子拆下。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固定侧卷取部14C和装卸侧卷取部16C的接合位置为轴向的中间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接合位置是任意的。
另外,肋部并不限于设置在上述的固定侧卷取部14C上,也可以设置在装卸侧卷取部16C上、或者设置在这两者上。

Claims (2)

1.一种带卷取盘,其由下述部分构成,即,固定侧带盘,其固定在带式供给器的基座部上,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以及可分离的装卸侧带盘,其与该固定侧带盘一体地旋转,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侧带盘的凸缘和所述装卸侧带盘的凸缘之间的带卷取部,由在轴向中途的接合部处可分离地接合的固定侧卷取部和装卸侧卷取部形成,
所述固定侧卷取部以及所述装卸侧卷取部的各外周由圆周面形成,各圆周面从相同直径的各接合部开始,随着朝向所对应的各凸缘而直径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卷取盘,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侧卷取部以及所述装卸侧卷取部的至少一个的外周上,沿轴向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多个肋部。
CN200910177873A 2008-10-01 2009-09-28 带卷取盘 Pending CN1017124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56277 2008-10-01
JP2008256277A JP2010083641A (ja) 2008-10-01 2008-10-01 テープ巻取リ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2425A true CN101712425A (zh) 2010-05-26

Family

ID=42247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7873A Pending CN101712425A (zh) 2008-10-01 2009-09-28 带卷取盘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083641A (zh)
CN (1) CN10171242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81173B2 (ja) * 2012-03-14 2016-08-31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続体の製造方法、接着フィルムの貼り合わせ方法、接着フィルムの引き出し方法及び接着フィル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19292A1 (de) * 1994-11-14 1996-05-30 Hoechst Ag Randstreifen-Wickler zum Aufwickeln von Randstreifen
CN1168858A (zh) * 1995-12-18 1997-12-31 高尔土工业株式会社 搬运细长件用的卷筒
CN2504242Y (zh) * 2001-10-12 2002-08-07 丁红心 筒体防滑式绕组线交货线盘
JP2003118938A (ja) * 2001-10-11 2003-04-23 Tani Electronics Corp トップテープの巻き取り枠付きリール
CN2889987Y (zh) * 2005-12-29 2007-04-18 刘开顺 一种卷料盘
CN101137563A (zh) * 2005-03-09 2008-03-05 贺夫纳&克鲁曼有限公司 用于接收卷绕线材的卷筒
CN201089674Y (zh) * 2007-09-21 2008-07-23 玮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圆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8267U (zh) * 1986-07-01 1988-01-20
JPH09123555A (ja) * 1995-10-27 1997-05-1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転写フィルム用ボビン及びカセッ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19292A1 (de) * 1994-11-14 1996-05-30 Hoechst Ag Randstreifen-Wickler zum Aufwickeln von Randstreifen
CN1168858A (zh) * 1995-12-18 1997-12-31 高尔土工业株式会社 搬运细长件用的卷筒
JP2003118938A (ja) * 2001-10-11 2003-04-23 Tani Electronics Corp トップテープの巻き取り枠付きリール
CN2504242Y (zh) * 2001-10-12 2002-08-07 丁红心 筒体防滑式绕组线交货线盘
CN101137563A (zh) * 2005-03-09 2008-03-05 贺夫纳&克鲁曼有限公司 用于接收卷绕线材的卷筒
CN2889987Y (zh) * 2005-12-29 2007-04-18 刘开顺 一种卷料盘
CN201089674Y (zh) * 2007-09-21 2008-07-23 玮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圆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83641A (ja) 2010-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046228A1 (en) Strap winch winding device
AU2009336996B2 (en) Strap coiling and releasing device for winch
JPH02228383A (ja) 粘着フィルムの貼着装置
US2976374A (en) Extension cord reel
JPH034467B2 (zh)
CN113148883A (zh) 高速绞盘重绕适配器
US20140339352A1 (en) Cable housing device
US20230202379A1 (en) Retractor with space saving features
CN101712425A (zh) 带卷取盘
US20180166869A1 (en) Support core with a securing and releasing mechanism
US9764607B2 (en) Sensoring attaching divide for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WO2010041350A1 (ja) リール装置
EP2762410B1 (en) Quick tightener
JP5090961B2 (ja) ベルト取付治具及びベルト取付方法
CN211870200U (zh) 一种拉紧器
JP2004203430A (ja) 長尺材の巻体簡易包装体
CN102381277A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CN206999819U (zh) 贴膜机及其废膜收卷装置
JP4494193B2 (ja) 巻き取り装置
CN106414087B (zh) 打印机
JP2016069165A (ja) バランスウェイト搬送装置
CN203481728U (zh) 蜗牛卡扣
US3288384A (en) Dispenser for plural layer tape
CN201010484Y (zh) 升降装卸车
US8573525B2 (en) Reel installation method and magaz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