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2322A - 吊椅式升降机的座椅及吊椅式升降机的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吊椅式升降机的座椅及吊椅式升降机的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2322A
CN101712322A CN200910179144A CN200910179144A CN101712322A CN 101712322 A CN101712322 A CN 101712322A CN 200910179144 A CN200910179144 A CN 200910179144A CN 200910179144 A CN200910179144 A CN 200910179144A CN 101712322 A CN101712322 A CN 101712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ackrest
seat surface
station
distri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9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2322B (zh
Inventor
库尔特·斯威策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va Paten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Innova Paten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va Patent GmbH filed Critical Innova Paten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712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2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2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23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2/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1B7/00 - B61B11/00
    • B61B12/002Cabins; Ski-lift sea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吊椅式升降机座椅(1)的座面(10)可借助回转机构(17)回转。因此,乘客在座面上就坐期间,它可以这样回转,即,使座面(10)朝座部(31)后边缘(13)的方向下倾地或强烈下倾地延伸。乘客自动并与其身材大小及在座椅(1)上的坐位无关地,处于一个非常稳定的仰卧位置,由此可靠防止朝座部(31)前边缘(14)方向滑动,并因而可靠避免在座面(10)与U形横架之间滑出。

Description

吊椅式升降机的座椅及吊椅式升降机的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椅式升降机的座椅,它有至少一个装在座椅框架上包括座部和靠背的坐席,其中,座部有座面和靠背有靠背面,以及,座部有一个配属靠背的后边缘和一个与后边缘对置的前边缘。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吊椅式升降机的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吊椅式升降机的座椅大多有一个或达8个并列的坐席。为防止乘客从座椅坠落或滑出,这种座椅有沿座椅全宽延伸的护架。护架可以从一个此时它们处于乘客上方的位置,回转到一个此时U形横架处于乘客前在他们大腿上方延伸的位置。此外,在护架上往往还设有数量与坐席数量相应的脚撑。
个子较小的人,尤其儿童,往往没有能力处于按规则(此时整个后背支承在靠背上)的坐位上,所以他们只能依靠在护架上,尤其U形横架上,由此他们将臀部置于座面前边缘区内。因为U形横架与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按规范确定为,使腿较长的高大乘客也能在U形横架下方有舒适的坐位,所以这一距离通常对个子较小的人过大,以致这种个子较小的人,尤其当他基于其腿较短不能将腿支承在脚撑上时,有可能在U形横架下方滑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言所述类型的吊椅式升降机的座椅以及一种方法,借助它们,与人的个子大小和他们在座椅上的坐位无关,可靠防止朝坐席前边缘方向滑动并因而在座面与U形横架之间滑出。
上述目的首先通过一种吊椅式升降机的座椅来实现,该座椅有至少一个装在座椅框架上包括座部和靠背的坐席,其中,座部有座面和靠背有靠背面,以及,座部有一个与靠背相配置的后边缘和一个与该后边缘对置的前边缘,按照本发明,所述座面可借助回转机构回转。
通过座面可借助回转机构回转,当乘客在座面上就坐期间,它可以回转成,使座面与传统的位置相比朝座部的后边缘方向下倾地或强烈下倾地延伸。此时乘客的重力自动使乘客沿着朝靠背和朝坐席后边缘的方向转移。乘客自动和与其身材大小及在座椅上的坐位无关地处于一个非常稳定的仰卧位置,由此防止朝座部前边缘方向滑动,并因而避免在座面与U形横架之间滑出。
按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座面和靠背面可借助回转机构回转。若靠背面也能回转,则在坐席回转后的位置下,保持或再次形成座面与靠背面之间传统的角度,为的是维持人们习惯的坐席舒适性。
优选地,座面与靠背面之间的角度至少暂时可以相互改变。在本发明的框架内,这尤其可以通过首先回转座面以及然后回转靠背面实现,或可以通过首先回转靠背面以及然后回转座面实现。也可以仅仅回转座面,而靠背面始终保持处于相同的位置。
也可以与之不同地规定,座面和靠背面同时和必要时绕相同的回转轴线回转,为此坐席作为整体回转。重要的是,座面在回转后朝后边缘方向下倾地延伸。
此外优选的是,座面和必要时靠背面可以绕一条基本上平行于座部后边缘延伸的回转轴线回转。在本发明的框架内,所述回转轴线可以设在座部后边缘区内,或设在座部中央区内,或设在座部前边缘区内。若回转轴线处于座部后边缘区内,则前边缘可以提升,此时后边缘的位置不变。若回转轴线处于座部前边缘区内,则后边缘可以下沉,此时不改变前边缘的位置。若回转轴线处于座部中央区内,则前边缘可以提升,而后边缘下沉。
按照本发明的座椅的一实施形式,所述回转机构有至少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型材,其中一个型材可移动地支承在框架上,以及另一个型材与坐席固定连接。所述可移动地支承在框架上的型材优选有至少一个销栓,它插入制在所述与坐席连接的型材内的槽中。
所述回转机构可设在座部前边缘区域内和在座部的下方。
比较有利的是,所述回转机构可借助一个设在站内的装置操纵。此外,所述回转机构可与用于操纵护架的机构耦连。
本发明相应地提供一种吊椅式升降机的运行方法,其中,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包括座部和靠背的坐席的座椅,从一个站向另一个站运动,座部有座面和靠背有靠背面,以及,座部有一个与靠背配置的后边缘和一个与该后边缘对置的前边缘,以及其中,靠背有一个与座部配置的下边缘和一个与该下边缘对置的上边缘,按照本发明,所述座面在站的区域内借助回转机构回转。
按照本发明方法的一有利设计,所述座面绕一条基本上平行于座部后边缘延伸的回转轴线回转。此外,所述座面优选绕一条设在座部后边缘区内,或设在座部中央区内,或设在座部前边缘区内的回转轴线回转。
按照本发明方法的另一扩展设计,在站的区域内,所述座面和靠背面借助回转机构回转。在此,所述座面和靠背面优选同时回转。
按照本发明方法的又一扩展设计,所述座面与靠背面之间的角度是可变的。
比较有利的是,所述座面这样回转,即,使座部的前边缘在站的上车区后提升,以及在站的下车区前下沉;并且/或者,所述座面这样回转,即,使座部的后边缘在站的上车区后下沉,以及在站的下车区前提升。
所述靠背面优选这样回转,即,使靠背的上边缘在站的上车区后逆座椅行驶方向运动,以及在站的下车区前沿座椅行驶方向运动。
按照本发明方法的一具体设计,通过移动所述回转机构的至少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型材实现所述回转。
按本发明的回转其时间顺序可举例说明如下:
乘客按习惯在站内坐到吊椅式升降机座椅的一个坐席上,此时坐席处于按惯例的位置,或相对于按惯例的坐位略向前下沉的位置。在座椅从该站驶出前或驶出过程中,座面在上车区后回转为将座部的前边缘提升。与此同时,座部的后边缘,取决于回转轴线的位置,保持固定或相应地下沉。与之不同,座面也可以在上车区后回转为,在保持前边缘位置固定的同时将座部的后边缘下沉。附加地,靠背面可以同时或时间上略有错开地回转,为此例如使靠背的上边缘逆座椅行驶方向运动。
在从当前站到下一个站行驶期间,坐席保持在此位置,此时乘客自动处于非常稳定的仰卧状态以及压靠在靠背上。
在下一个站的下车区前将座面回转为,使座部的前边缘下沉。此时座部的后边缘可根据回转轴线的位置,仍然保持固定设置或相应地提升。若与之不同的是座部的后边缘之前做下沉运动,则现在在保持前边缘固定设置的同时提升座部的后边缘。若靠背面事先如上所述回转,则通过同时或时间上略微错开地将靠背的上边缘沿吊椅式升降机行驶方向运动,也将它回转到起始位置。坐席重新处于前言所述的位置。乘客可以如习惯的那样走下座椅。
在本发明的框架内,可以为每位乘客配设自己的回转机构。但优选的是,至少两个坐席,尤其所有坐席共同配设一个回转机构。回转机构可以设在座椅的侧旁,或根据是否应提升前边缘或应下沉后边缘,优选地在坐席下方,设在坐席的前部或后部区内。
在本发明的框架内,同样可能的是,回转机构沿座椅宽度的全部或仅部分延伸。同样可能的是,回转机构有至少一个逐点设置的上升和下降装置,例如一个活塞,它装在座椅或至少一个坐席的后方、下方或侧旁。
附图说明
由下面参见表示优选实施形式的附图的说明,提供本发明的其他详情、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表示吊椅式升降机的座椅和打开的护架的侧视图;
图2表示图1所示座椅和关闭的护架的侧视图;
图3和4表示吊椅式升降机一个按本发明的座椅的一种实施形式;
图5和6表示回转机构的一种实施形式;以及
图7表示回转机构的操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表示吊椅式升降机的座椅1和护架2,它有一个操纵护架2的机构3。在图1和2中表示的其余部分可如现有技术中那样按惯例设计。因此现在仅一般性提及,护架2装在框架4上,框架通过铰链5与支承杆6连接,在支承杆6的上端安置一个夹紧装置7,用于将座椅1固定在牵引索8上。与之无关,本发明也可以使用于其他结构形式的座椅1,例如可离合的座椅。
此外还一般性地提及,座椅1有至少一个坐席9,它包括一个座部31和一个靠背11,其中座部31有座面10和靠背11有靠背面12,以及,座部31有一个与靠背11配置的后边缘13和一个与该后边缘13对置的前边缘14。靠背11有一个与座部31配置的下边缘15和一个与该下边缘15对置的上边缘16。
在图3和4中表示吊椅式升降机的座椅1的一种实施形式,其中,按本发明座面10可借助一个回转机构17回转。图3表示座面10的两个位置。下部的位置表示座面10的上车或下车位置,此时座面10延伸为,使它大体如吊椅式升降机传统的座椅那样装在框架4上。上部的位置表示座面10回转后的位置,此时座面10朝坐席9后边缘13的方向下倾或强烈下倾地延伸。座面10在座椅1从一个站向另一个站行驶期间,处于此上部回转后的位置(行驶位置)。在图5和6中从前方能更清楚看出的回转机构17,在图3中仅针对座面10下部的上车或下车位置示出,以及对应于回转机构17图5中表示的位置。图4中表示针对座面1行驶位置的回转机构17,以及对应于回转机构17图6中表示的位置。在图3至6中表示的回转机构17共同配属于全部坐席9,以及在坐席9前部区内和它的下方延伸。在这里它沿座椅1的全宽基本上平行于坐席9前边缘14延伸。
在图5和6中,回转机构17有两个型材18、19,它们可以相对移动。下部型材18可移动地支承在框架4上并起控制型材18的作用。上部型材19与坐席9下侧在其前边缘14区内固定连接。控制型材18比上部型材19短,因此它在移动时不会超过座椅宽度伸出。控制型材18有销栓20,它们插入制在上部型材19内的槽21中。槽21有一个下段22,它基本上平行于型材18、19的纵向长度延伸,以及有一个倾斜地向上延伸的区段23。
在座面9未回转状态,图5和图6所示控制型材18的右端处于上部型材19的右端区内,此时控制型材18的销栓20设在槽21倾斜区段23的上端。若控制型材18在图5和6中向左移动,则此时控制型材18的左端处于上部型材19的左端区内,于是基于槽21倾斜的区段23,上部型材19向上但不朝侧向移动。上部型材19可靠地保持这一位置,不发生令人不习惯地下沉,因为销栓20支靠在槽21下段22的外端,不允许它垂直运动。上部型材19并因而坐席9前边缘14,只有在控制型材18重新回移时,才能再次下沉。
在此实施形式中仅通过提升坐席9前边缘14回转座面10,在这里,回转轴线24设在座部31后边缘13的区域内。
回转机构17的操纵可以借助设在站内的装置,例如通过与用于操纵护架2的机构3(图1和2)耦连实现。为此用于操纵护架2的机构3可例如配备有缆索25,它或直接或例如通过一个用于关闭和锁定护架2开启的装置26间接地促使控制型材18移动。
参见图1、2和7可以对回转机构17的操纵作如下说明:
用于操纵护架2的机构3有一个导轮27,以及当座椅1驶过一个具有为导轮27配设的导引装置、尤其导轨的区域时通过该导轮27被提升(图2),所述导引装置尤其是导轨设在从一个站的驶出区内。在站驶入区之前或驶入区内设另一个导引装置,例如导轨,它使导轮27重新运动到图1中表示的下沉位置。从用于操纵护架2的机构3出发延伸一根杆28,它与软轴29连接,软轴29本身与第二杆30连接。
在座椅1驶入站内时,座面9是向上偏转的。当导轮27在站的驶入区之前或驶入区内如图1中那样下沉,则用于操纵护架2的机构3和软轴29将杆30向下压,使得锁闭护架2开启用的装置26去激活以及将护架2开启。
杆30直接或间接地与缆索25连接。缆索25在护架2打开时如此作用在回转机构17上,即,令控制型材18以此方式(在图5和6中向右)移动,使控制型材18的销栓20朝上部型材19的槽21倾斜的区段23上端移动。因此上部型材18并因而坐席9的前边缘14在站的区域内下沉,在这里回转轴线24设在座部31后边缘13区内。
当座椅1从站驶出时,导轮27提升,与此同时杆30向上提拉,并激活用于锁闭护架2开启的装置26。缆索25在护架2关闭时如此作用在回转机构17上,即,令控制型材18以此方式(在图5和6中向左)回移,使控制型材18的销栓20朝上部型材19的槽21基本上水平的区段22下端移动。因此上部型材18并因而坐席9的前边缘14在站的区域内提升,而坐席9后边缘13保持不变地设置。在直到驶入下一站的行驶期间,坐席9一直保持这种位置。
按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可概括说明如下:
吊椅式升降机的座椅1的座面10可借助回转机构17回转。因此,乘客在座面上就坐期间,座面10可以这样回转,即,使座面朝座部31后边缘13的方向下倾地或强烈下倾地延伸。乘客自动并与其身材大小及在座椅1上的坐位无关地,处于一个非常稳定的仰卧位置,由此可靠防止朝座部31前边缘14方向滑动,并因而可靠避免在座面10与U形横架之间滑出。

Claims (20)

1.一种吊椅式升降机的座椅,它有至少一个装在座椅(1)框架(4)上包括座部(31)和靠背(11)的坐席(9),其中,座部(31)有座面(10)和靠背(11)有靠背面(12),以及,座部(31)有一个与靠背(11)相配置的后边缘(13)和一个与该后边缘(13)对置的前边缘(14),其特征为:所述座面(10)可借助回转机构(17)回转。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为,所述座面(10)可绕基本上平行于座部(31)后边缘(13)延伸的回转轴线(24)回转。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为,回转轴线(24)设在座部(31)后边缘(13)区内,或设在座部(31)中央区内,或设在座部(31)前边缘(14)区内。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座椅,其特征为,所述座面(10)和靠背面(12)可借助回转机构(17)回转。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座椅,其特征为,所述座面(10)与靠背面(12)之间的角度是可变的。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座椅,其特征为,所述回转机构(17)有至少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型材(18、19),其中一个型材(18)可移动地支承在框架(4)上,以及另一个型材(19)与坐席(9)固定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其特征为,所述可移动地支承在框架(4)上的型材(18)有至少一个销栓(20),它插入制在所述与坐席(9)连接的型材(19)内的槽(21)中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座椅,其特征为,所述回转机构(17)设在座部(31)前边缘(14)区域内和在座部(31)的下方。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座椅,其特征为,所述回转机构(17)可借助一个设在站内的装置操纵。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座椅,其特征为,所述回转机构(17)与用于操纵护架(2)的机构(3)耦连。
11.一种吊椅式升降机的运行方法,其中,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包括座部(31)和靠背(11)的坐席(9)的座椅(1),从一个站向另一个站运动,座部(31)有座面(16)和靠背(11)有靠背面(12),以及,座部(31)有一个与靠背(11)配置的后边缘(13)和一个与该后边缘(13)对置的前边缘(14),以及其中,靠背(11)有一个与座部(31)配置的下边缘(15)和一个与该下边缘(15)对置的上边缘(16),其特征为:所述座面(10)在站的区域内借助回转机构(17)回转。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座面(10)绕一条基本上平行于座部(31)后边缘(13)延伸的回转轴线(24)回转。
1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座面(10)绕一条设在座部(31)后边缘(13)区内,或设在座部(31)中央区内,或设在座部(31)前边缘(14)区内的回转轴线(24)回转。
14.按照权利要求11至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在站的区域内,所述座面(10)和靠背面(12)借助回转机构(17)回转。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座面(10)和靠背面(12)同时回转。
16.按照权利要求11至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座面(10)与靠背面(12)之间的角度是可变的。
17.按照权利要求11至1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座面(10)这样回转,即,使座部(31)的前边缘(14)在站的上车区后提升,以及在站的下车区前下沉。
18.按照权利要求11至1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座面(10)这样回转,即,使座部(31)的后边缘(13)在站的上车区后下沉,以及在站的下车区前提升。
19.按照权利要求14至1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靠背面(12)这样回转,即,使靠背(11)的上边缘(16)在站的上车区后逆座椅(1)行驶方向运动,以及在站的下车区前沿座椅(1)行驶方向运动。
20.按照权利要求11至1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通过移动所述回转机构(17)的至少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型材(18、19)实现所述回转。
CN200910179144.7A 2008-10-02 2009-09-29 吊椅式升降机的座椅及吊椅式升降机的运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23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0154608A AT507311B1 (de) 2008-10-02 2008-10-02 Sitzverschwenkung
ATA1546/2008 2008-10-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2322A true CN101712322A (zh) 2010-05-26
CN101712322B CN101712322B (zh) 2014-05-07

Family

ID=41402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914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2322B (zh) 2008-10-02 2009-09-29 吊椅式升降机的座椅及吊椅式升降机的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443734B2 (zh)
EP (1) EP2172379B1 (zh)
CN (1) CN101712322B (zh)
AT (1) AT507311B1 (zh)
CA (1) CA2677360A1 (zh)
ES (1) ES2452470T3 (zh)
RU (1) RU200913239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4869A (zh) * 2011-11-16 2014-08-06 索米塔尔公司 机械升降运载工具
CN107848544A (zh) * 2015-07-09 2018-03-27 创新专利有限公司 用于升降椅的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07311B1 (de) * 2008-10-02 2010-09-15 Innova Patent Gmbh Sitzverschwenkung
ITUB20150167A1 (it) * 2015-03-05 2016-09-05 Eurotech S P A Impianto di risalita a fune, metodo per incrementare la sicurezza di un impianto di risalita a fune e sistema di sicurezza per un impianto di risalita a fune
AT516705B1 (de) * 2015-04-02 2016-08-15 Innova Patent Gmbh Vorrichtung zum Arretieren einer verschwenkbaren Schutzeinrichtung für einen Sessellift
FR3050424B1 (fr) * 2016-04-21 2019-06-28 Poma Installation et procede de transport par cable aerien
CN111516710B (zh) * 2020-05-09 2021-01-29 宿州华征矿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单边架空乘人设备
CN113401151B (zh) * 2021-08-19 2021-10-29 江苏卓维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灾预设式单人矿井运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74773A (en) * 1963-07-15 1967-07-05 Big Rock Mountain Corp Aerial tramway system
US3679258A (en) * 1968-10-22 1972-07-25 David R Pender Seat unit for ski lift apparatus
US3702034A (en) * 1970-09-04 1972-11-07 Seat Marker Inc Seat marker
CH543991A (de) * 1972-05-24 1973-11-15 Joerg & Sohn Fa W Sitz- und Rückenkissen für Sesselbahnsessel
AT385961B (de) 1986-10-16 1988-06-10 Felix Wopfner Stahl & Maschine Liftsessel
JPH06298079A (ja) 1993-04-09 1994-10-25 Nippon Cable Co Ltd 索道の椅子式搬器の座板揺動装置
US5664499A (en) * 1996-08-28 1997-09-09 Kingsmill; William Gault Ski lift loader and unloader
US6287211B1 (en) * 1999-01-11 2001-09-11 Bolliger & Mabillard Ingenieurs Conseils S.A. Installation for amusement park
AT408873B (de) * 2000-04-25 2002-03-25 Innova Patent Gmbh Sessel für eine seilbahnanlage
AT409253B (de) * 2000-07-20 2002-07-25 Innova Patent Gmbh Anlage zur beförderung von personen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derartigen anlage
ES2257391T3 (es) * 2000-12-13 2006-08-01 BOLLIGER & MABILLARD, INGENIEURS CONSEILS S.A. Dispositivo de bloqueo de las piernas de un pasajero en un asiento.
JP2003062024A (ja) * 2001-06-15 2003-03-04 Daito Denki Kogyo Kk フットレスト付き椅子
CA2473125A1 (en) * 2002-01-09 2003-07-24 Jeffrey Christopher Gladnick Chair lift accessory for accommodating snowboarders and mountain bikers
AT411523B (de) * 2002-01-24 2004-02-25 Innova Patent Gmbh Sessel für eine seilbahnanlage
AT500573B1 (de) * 2002-09-03 2007-01-15 Innova Patent Gmbh Seilbahnanlage mit einem trag- und förderseil und mit einer vielzahl von an dieses ankuppelbaren sesseln
US6840179B2 (en) * 2002-11-26 2005-01-11 Ride Tek Engineering S.R.L. Amusement devices, such as roller-coasters
FR2854853B1 (fr) * 2003-05-13 2013-07-19 Pomagalski Sa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anti-chute pour des sieges de telesiege
AT501824B1 (de) * 2005-04-14 2007-01-15 Innova Patent Gmbh Einrichtung zum schutz der fahrgäste auf den sesseln eines sesselliftes
CN2806260Y (zh) * 2005-07-08 2006-08-16 肖公平 矿山索道舒适型吊椅
AT502754A3 (de) * 2005-10-28 2008-11-15 Innova Patent Gmbh Seilbahn mit einer sicherungseinrichtung
AT503502A3 (de) * 2006-03-23 2010-07-15 Innova Patent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eilbahnanlage und seilbahnanlage
AT503887B1 (de) * 2006-04-13 2008-08-15 Innova Patent Gmbh Sessel eines sesselliftes mit abrutschsicherung
AT504614B1 (de) * 2006-12-04 2009-02-15 Innova Patent Gmbh Schliessbügel eines sessels eines sesselliftes
US7255396B1 (en) * 2007-01-19 2007-08-14 Sergey Anikin Ergonomic thigh support and method of uniformly distributing pressure on the thigh surface of a seated person
DE202007001485U1 (de) * 2007-01-26 2007-03-29 Zierer Karussell- Und Spezialmaschinenbau Gmbh Fahrgastrückhaltevorrichtung für Fahrgeschäfte
AT505696A3 (de) * 2007-08-30 2011-06-15 Innova Patent Gmbh Fahrbetriebsmittel eines sesselliftes oder einer seilbahnanlage
EP2072367A1 (de) * 2007-12-17 2009-06-24 Innova Patent GmbH Seilbahnanlage mit einem Trag- bzw. Förderseil
ATE518714T1 (de) * 2008-07-24 2011-08-15 Innova Patent Gmbh Seilbahnanlage
AT507311B1 (de) * 2008-10-02 2010-09-15 Innova Patent Gmbh Sitzverschwenkung
AT507314B1 (de) * 2008-10-09 2010-09-15 Innova Patent Gmbh Sessel für sessellift
AT507313B1 (de) * 2008-10-09 2010-09-15 Innova Patent Gmbh Sessel für sessellift
AT507310B1 (de) * 2008-10-09 2010-10-15 Innova Patent Gmbh Sessel für sessellift
AT507380B1 (de) * 2008-10-09 2010-09-15 Innova Patent Gmbh Sessel für sessellift
AT507312B1 (de) * 2008-10-09 2010-08-15 Innova Patent Gmbh Sessel für sessellift
AT507379B1 (de) * 2008-10-09 2010-09-15 Innova Patent Gmbh Sessel für sessellift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4869A (zh) * 2011-11-16 2014-08-06 索米塔尔公司 机械升降运载工具
CN103974869B (zh) * 2011-11-16 2016-07-27 索米塔尔公司 机械升降运载工具
US9580082B2 (en) 2011-11-16 2017-02-28 Sommital Mechanical lift vehicle
CN107848544A (zh) * 2015-07-09 2018-03-27 创新专利有限公司 用于升降椅的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507311A1 (de) 2010-04-15
US8443734B2 (en) 2013-05-21
EP2172379A1 (de) 2010-04-07
US20100083867A1 (en) 2010-04-08
ES2452470T3 (es) 2014-04-01
AT507311B1 (de) 2010-09-15
EP2172379B1 (de) 2014-02-12
CN101712322B (zh) 2014-05-07
CA2677360A1 (en) 2010-04-02
RU2009132395A (ru) 2011-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2322A (zh) 吊椅式升降机的座椅及吊椅式升降机的运行方法
CN202368406U (zh) 车辆、车辆座位系统以及就座单元
CN105083064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7364372A (zh) 轮椅与汽车座椅的结合机构
CN104827936B (zh) 内嵌式扶手座椅及车辆
CN105083061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4527331A (zh) 一种含细致钢片的皮卡专用轮胎
CN205970983U (zh) 一种地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218365A (zh) 一种可升降的遮阳板装置
CN207106247U (zh) 方便调节的汽车座椅滑轨
CN202080317U (zh) 儿童汽车座以及与儿童推车的组合体
CN215839997U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
CN206589739U (zh) 中心托架
CN204774786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座椅扶手
CN204605914U (zh) 一种可以上台阶的婴儿车
CN207388978U (zh) 一种全方向调节的长途汽车座椅
CN102551968B (zh) 具有侧移功能的轮椅
CN202458977U (zh) 具有侧移功能的轮椅
CN207208129U (zh) 宠物推车的可调式支撑杆及顶棚结构
CN204978185U (zh) 一种全景天窗半固定式机构
CN203637920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8053228U (zh) 踏板机构以及车辆
CN204383477U (zh) 一种下翻转式上下卧铺
CN204895183U (zh) 一种靠背前后可调节的智能汽车座椅
CN203996384U (zh) 一种座兜可摇摆的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