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1487B - 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1487B
CN101711487B CN2008800205023A CN200880020502A CN101711487B CN 101711487 B CN101711487 B CN 101711487B CN 2008800205023 A CN2008800205023 A CN 2008800205023A CN 200880020502 A CN200880020502 A CN 200880020502A CN 101711487 B CN101711487 B CN 1017114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apparatus
section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05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1487A (zh
Inventor
加藤恭之
山田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11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1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1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14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35Code iden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与移动台装置通信的基站装置,具备:上行链路同步管理部,其管理移动台装置的上行链路同步维持状态;和发送部,其对上行链路同步维持状态的移动台装置发送同步恢复请求。

Description

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本申请基于2007年6月1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7-161020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W-CDMA(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方式作为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方式被标准化,逐渐开始了服务。此外,进一步提高了通信速度的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也被标准化并开始服务。 
另一方面,在3GPP中,正在研究第三代无线接入的进化(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以下称为EUTRA) 
作为EUTRA的下行链路,提议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方式。此外,作为EUTRA的上行链路,提议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spread OFDM方式的单载波通信方式。 
如图20所示,基站装置BS与多个移动台装置MS1、MS2、MS3进行无线通信。EUTRA的下行链路由下行链路导频信道DPiCH(DownlinkPilot Channel)、下行链路同步信道DSCH(Downlink Syncronization Channel)、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公共控制信道CCPCH(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构成。EUTRA的上行链路由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Uplink Pilot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构成(参照非专利文献1和2)。 
在E-UTRA的上行链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中,有非同步随机接入信道和同步随机接入信道。非同步随机接入信道的最小单位使用1.25MHz频带,准备多个接入用信道从而与多数的接入对应。图21是其一例。在图21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频率,表示了上行链路的一个通信帧。帧被分割为多个资源块,一个资源块由时间为1ms、频率为1.25MHz的频带构成。随机接入信道被分配于左斜线的范围的资源块,上行链路共用信道被分配于空白的资源块,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被分配于右斜线的范围的资源块。 
非同步随机接入信道的使用目的以使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间同步为最大目的,也发送分配了无线资源的调度的请求等数比特的信息,从而能够缩短连接时间。此外,同步随机接入的目的为进行调度请求(非专利文献2)。 
在非同步随机接入中有两种接入方法,即,竞争随机接入(Contentioned based Random Access)和非竞争随机接入(Non-contentiondbased Random Access),竞争随机接入是在移动台装置间有可能发生冲突的随机接入,并且是通常所进行的随机接入。非竞争随机接入是在移动台装置间不发生冲突的随机接入,为了迅速地取得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间的同步,在越区切换(hand over)等特殊情况下在基站装置的主导下进行。 
在非同步随机接入中,为了取得上行链路的同步仅发送前同步码(preamble)。在前同步码中,包括表示信息的信号模式即特征码(signature),准备数十种特征码从而能够表现数比特的信息。在发送6比特的信息的情况下准备64种特征码。 
对于上述6比特的信息,假设在5比特中分配随机ID(Identity:标识符),在剩下的1比特中分配下行链路的路径耗损(path-loss)/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品质信息)等这样的信息(非专利文献3)。 
图22是非同步随机接入的竞争随机接入的顺序例。首先,移动台装置根据随机ID、下行链路的路径耗损/CQI信息等选择特征码,利用上行链路的非同步随机接入信道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步骤PRC1001)。基站装置接收来自移动台装置的前同步码后,根据前同步码计算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间的同步定时偏差,为了发送L2/L3(Layer2/Layer3)消息进行调度,根据上述随机接入前同步码中的随机接入理由,对需要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lary Identity:C-RNTI)的移动台装置分配Tempolary C-RNTI,发送含有同步定时偏差信息、调度信息、C-RNTI以及特征码ID编号的随机接入响应(步骤PRC1002)。移动台装置提取来自包含所发送的特征码ID编号的基站装置的应答,之后,利用由上述调度信息所调度的无线资源发送L2/L3消息(步骤PRC1003)。基站装置接收来自移动台装置的该L2/L3消息,并向移动台装置发送用于判断在移动台装置间是否引起了冲突的竞争解除信号即竞争解决(contention resolution)(步骤PRC1004)。关于该技术在非专利文献3中有所记载。 
图23是非同步随机接入的非竞争随机接入的顺序例。 
首先,基站装置选择特征码,并通知给移动台装置(步骤PRC2001)。移动台装置使用所通知的特征码,利用非同步随机接入信道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步骤PRC2002)。基站装置接收了来自移动台装置的前同步码 后,根据前同步码计算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间的同步定时偏差,并发送包含同步定时偏差信息、C-RNTI或RA-RNTI(Random Access-Radio NetworkTempolary Identity:RA-RNTI)的随机接入响应(步骤PRC2003)。移动台装置根据所接收的消息3补正同步定时偏差(非专利文献3)。C-RNTI和RA-RNTI是一种标识符。 
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有两种,即,测定用参照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サウンデイング参照信号)和解调用参照信号(demodulated Reference Signal:デモジユレ一テツド参照信号)。测定用参照信号作为用于上行链路的数据调度的传播路径推断用的参照信号来使用。测定用参照信号使用于进行数据调度,所以被分配比数据发送的频带更宽频的发送频带,与数据发送不同,定期地被发送。对于测定用参照信号,以后再进行叙述。 
解调用参照信号作为用于所调度的数据解调的传播路径推断用的参照信号来使用。解调用参照信号使用于数据解调,所以利用与数据相同频带的发送频带,仅在数据发送时被发送。 
此外,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也能够使用于维持在上行链路发送有数据的移动台装置与基站装置间的上行链路的同步。基站装置根据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按照与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前同步码同样的方式计算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间的同步定时偏差,并将同步定时偏差信息通知给移动台装置。(非专利文献4) 
图24是表示上行链路的同步确立、同步维持、同步偏移的各状态迁移的图,图25是详细地图示同步维持的图。 
首先,在图24中,移动台装置进行竞争随机接入的非同步随机接入,取得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间的上行链路的同步(步骤PRC3001)。在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中,仅基站装置管理上行链路的同步,基站装置按每一 定期间对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尤其是测定用参照信号进行测定,计算同步定时偏差,通过基站装置向移动台装置通知同步定时偏差信息,从而进行上行链路的同步维持(步骤PRC3002)。数据发送变无时,上行链路的同步管理在基站装置以及移动台装置的双方进行,在某一定期间中(步骤PRC3003)维持同步。在一定期间之后(步骤PRC3004)同步偏移,为了取得同步,移动台装置再次进行非同步随机接入(步骤PRC3004)。 
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使用于发送对下行链路的数据的ACK(Acknoeledgment:肯定确认)/NACK(Negative Acknoeledgment:否定确认),或发送用于下行链路的数据调度的下行链路CQI。 
此外,考虑有通过对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的数据包(packet)使用高速混合自动重传(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从而使重传时的错误订正能力提高,通过减少判定错误来使重传次数降低。在所接收的包数据中产生了错误时,一般的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废弃存在错误的接收包,并请求同一包的重传。与此相对,高速混合自动重传是预先保持存在错误的包数据,通过合成所重传的包数据来进行错误恢复的技术。在高速混合自动重传中有Chase合成和IR(Incremental Redundancy)合成的两种。【非专利文献1】3GPP TS(TechnicalSpecificayion)36.211,V 1.10(2007-05),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Access Network,Physical Channel and Mudulation(Release 8)【非专利文献2】3GPP TS(TechnicalSpecificayion)36.212,V1.20(2007-05),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Access Network,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Release 8)【非专利文献3】R2-072338“Update on Mobility,Security,RandomAccess Procedure,etc”,3GPP TSG RAN WG2 Metting#58Kobe,Japan,7-11May,2007【非专利文献4】3GPP TR(TechnicalReport)25.814,V7.0.0(2006-06),Physical layer aspects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 
发明内容
但是,在以往的技术中,在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中,上行链路的同步管理仅在基站装置中进行,而且按一定间隔进行同步的更新。如图25所示,从非同步状态向同步的引入通过从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前述前同步码并对此基站装置进行前同步码应答来进行。以后,在基站装置的主导下,基站装置在同步计时器的规定时间经过前,向移动台装置发送同步信息(与同步定时偏差相关的信息)。移动台装置通过该同步信息进行同步补正,通过调整数据发送定时来使同步继续。同步计时器每计时规定时间来重复进行该同步补正。此外,检测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移了的情况的方法成为仅在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之后超过了一定期间的情况。 
但是,如图26所示,在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中,因为由在基站装置进行的同步定时偏差计算的错误引起的同步偏移等种种原因,有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移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基站装置以及移动台装置未察觉同步已经偏移的情况下,来自移动台装置的数据发送经过较长的时间间隔以失败告终。图26示出了该情况。即使来自移动台装置的数据发送重复失败、同步没有恢复,在基站装置的同步计时器没有计时规定时间的期间,也不进行同步引入。在经过上述规定时间后,基站装置以及移动台装置识别为切断了无线环路,移动台装置成为从下行链路的同步处理(下行链路同步信道DSCH的接收)或上行链路的同步处理开始,向基站装置进行再连接,白白地花费直到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为止的时间。为了防止这样的无用处理,需要基站装置或移动台装置早期地检测出上行链路的同步已偏移的情况,早期地恢复同步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以即使上行链路的同步已偏 移的情况下基站装置或移动台装置也早期地检测出同步偏移并早期地进行从同步偏移的状态向同步状态的恢复为目的的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1)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所以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移动台装置,其向基站装置发送数据,在基站装置对所述数据的应答为规定应答的情况下,重传所述数据,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所述规定应答规定次数以上时,进行随机接入。 
(2)此外,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移动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应答是NACK。 
(3)此外,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基站装置,其与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按照上行链路数据的接收状况,判定是否进行随机接入。 
(4)此外,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判定为进行随机接入时,将包含随机接入所用的特征码ID的同步更新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移动台装置。 
(5)此外,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判定所述接收状况,对上行链路数据的解码失败的次数进行计量。 
(6)此外,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判定所述接收状况,对未能检测到上行链路的参照信号的次数进行计量。 
(7)此外,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判定所述接收状况,对未能检测到由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的下行CQI的次数进行计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即使在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移的情况下,基站或移动台检测同步偏移,能够进行从同步偏移的状态向同步状态的恢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模块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UL同步管理部25a的状态迁移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装置的结构的模块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处理的说明所用的时序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模块图。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处理的说明所用的时序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 模块图。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处理的说明所用的时序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模块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装置的结构的模块图。图1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UL同步管理部63d的状态迁移图。图1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处理的说明所用的时序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装置的结构的模块图。图1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处理的说明所用的时序图。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0是EUTRA的信道结构的说明图。图21是E-UTRA的上行链路的随机接入信道的说明图。图22是E-UTRA的非同步随机接入的竞争随机接入的顺序的说明图。图23是E-UTRA的非同步随机接入的非竞争随机接入的顺序的说明图。图24是表示E-UTRA的上行链路的同步确立、同步维持、同步偏移的各状态迁移的说明图。图25是E-UTRA的上行链路的同步维持的说明图。图26是E-UTRA的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移的状态的说明图。符号说明: 
11a~11d……数据控制部;12a~12d……OFDM调制部;13a~13d……调度部;14a~14d……信道推断部;15a~15d……DFT-S-OFDM解调部;16a~16d……控制数据提取部;17a~17d……前同步码检测部;18a~18d……特征码管理部;19a~19d……无线部;21a~21d……DL调度部;22a~22d……UL调度部;23a~23d  ……消息作成部;24a~24c……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5a~25c……UL同步管理部;51a、51d、51e……数据控制部;52a、52d、52e……DFT-S-OFDM调制部;53a、53d、53e……调度部;54a、54d、54e……OFDM解调部;55a、55d、55e……信道推断部;56a、56d、56e……控制数据提取部;57a、57d、57e……同步补正部;58a、58d、58e……前同步码生成部;59a、59d、59e……特征码选择部;60a、60d、60e……无线部;61d、61e……UL调度部;62d、62e……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3d、63e……UL同步管理部;101a~101e……基站装置;102a~102e……移动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101a的结构的图。在图1中,基站装置101a由数据控制部11a、OFDM调制部12a、调度部13a、信道推断部14a、DFT-S(spread)-OFDM解调部15a、控制数据提取部16a、前同步码检测部17a、特征码管理部18a、无线部19a(也称为信号接收部、发送部)构成。调度部13a由DL(Down Link)调度部21a、UL(Up Link)调度部22a、消息作成部23a、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a、UL(Up Link)同步管理部25a(也称为上行链路同步管理部)构成。 
数据控制部11a根据来自调度部13a的指示将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映射到公共控制信道CCPCH、下行链路同步信道DSCH、下行链路导频信道DPiCH、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并将对各移动台装置102a的发送数据映射到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 
OFDM调制部12a对数据控制部11a的输出信号进行串行/并行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高速傅里叶逆变换)、CP(CyclicPrefix)插入、过滤等OFDM信号处理,生成OFDM信号。 
无线部19a将OFDM调制后的数据上变频(up convert)为无线频率,经由天线(未图示)发送到移动台装置102a。另外,无线部19a在调度部13a的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a计量的次数成为规定次数以上时,向移动台装置102a发送同步恢复请求。此外,无线部19a在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a计量的次数小于规定次数时,向移动台装置102a发送信号的重传请求。即,同步恢复请求和重传请求的各信号向数据控制部11a输出,在那里映射到前述下行链路共用信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经由OFDM调制部12a、无线部14a发送到移动台装置102a。 此外,无线部19a接收移动台装置102a所发送的信号。具体而言,无线部19a接收来自移动台装置102a的上行链路的数据,下变频(downconvert)为基带信号,将接收数据输出给DFT-S-OFDM解调部15a、信道推断部14a、前同步码检测部17a。 
信道推断部14a根据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的解调用参照信号推断无线传播路径特性,向DFT-spread OFDM解调部15a输出无线传播路径推断结果。为了根据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的测定用参照信号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将无线传播路径推断结果输出给调度部13a。此外,定期地测定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来计算同步定时偏差,输出给调度部13a。另外,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假定为DFT-spread OFDM等这样的单载波方式,但也可以是OFDM方式这样的多载波方式。 
在控制数据提取部16a中,确认接收数据的正误,将确认结果通知给调度部13a。在接收数据正确的情况下,将接收数据分离为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在控制数据中,下行链路的CQI信息、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等层2的控制数据传递给调度部13a,其他的层3等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输出给上位层。在接收数据错误的情况下,为了与重传数据进行合成而预先保存,在接收了重传数据时进行合成处理。 
调度部13a由进行下行链路的调度的DL调度部21a、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的UL调度部22a、消息作成部23a、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a和UL同步管理部25a构成。DL调度部21a根据从移动台装置102a(图3)通知的CQI信息、从自装置的上位层通知的各用户的数据信息、由消息作成部23a作成的控制数据,进行用于向下行链路的各信道映射用户数据、控制数据的调度。 
UL调度部22a根据来自信道推断部14a的上行链路的无线传播路径推断结果和来自移动台装置102a的资源分配请求,进行用于向上行链路的各信道映射用户数据的调度。 消息作成部23a作成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前同步码应答消息、同步更新请求消息等的控制数据。 
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a在由来自控制数据提取部16a的接收数据的结果数据接收连续失败的情况下,判断为移动台装置102a的同步偏移,并向UL同步管理部25a通知同步偏移了的情况。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a基于无线部19a所接收的信号,判定是否符合规定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a判定是否能正常地接收到移动台装置102a发送的信号,作为规定条件。该判定例如基于错误订正符号的解码是否可能来进行。此外,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a基于上述判定结果,计量未符合规定条件的次数。在本实施方式中,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a计量未能正常地接收移动台装置102a发送的信号的次数。UL同步管理部25a管理移动台装置102a的上行链路同步状态。此外,为了在移动台装置102a中进行同步更新处理,而指示特征码管理部18a分配特征码。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UL同步管理部25a的状态迁移图。移动台装置102a向基站装置101a进行随机接入,若基站装置101a检测到前同步码(步骤A01)则转移到同步维持状态。基站装置101a与移动台装置102a的通信结束,一定期间后(同步计时器计满后)(步骤A02)转移到同步非维持状态。在同步维持状态中有同步状态和非同步状态,在由步骤A01的转移时,成为同步维持状态的同步状态。在同步维持状态的同步状态中,在同步计时器的计时器计满前,测定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向移动台装置发送同步信息(与同步定时偏差相关的信息),维持同步状态。根据来自控制数据提取部16a的接收数据的结果,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a判断为同步偏移时(步骤A03)转移到同步维持状态的非同步状态。 
转移到同步维持状态的非同步状态后,为了进行同步更新处理,而指 示特征码管理部18a分配特征码,对移动台102a进行同步更新请求。移动台装置102a利用基站装置101a指定的特征码ID的前同步码进行随机接入,由前同步码(检测部)17a检测基站装置101a指定的特征码ID的前同步码,向移动台102a发送前同步码应答(步骤A04)后,转移到同步维持状态的同步状态。另外,所谓同步维持状态,是指在基站装置101a与移动台装置102a之间进行通信且移动台装置102a有下行链路的数据接收(包括控制数据)以及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包括控制数据)的状态、或直到同步计时器的计时器计满前的状态。 
前同步码检测部17a检测从移动台装置102a(图3)发送来的前同步码,计算同步定时偏差量,向特征码管理部18a报告特征码ID编号和同步定时偏差量。特征码管理部18a根据来自调度部13a的指示,选择特征码ID编号并通知给调度部13a。对于特征码ID编号的选择,确认由基站装置101当前正在使用的特征码ID编号,从除该正在使用的特征码之外的特征码中进行选择。此外,特征码管理部18a将所选择的特征码ID编号作为当前正在使用的特征码进行保存,并将由前同步码检测部17a检测出的基站装置101a指定的特征码ID编号作为使用结束的特征码而从保存内容中删除。此外,将特征码ID编号和同步定时偏差量通知给调度部13a。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装置102a的结构的图。移动台装置102a由数据控制部51a、DFT-S-OFDM调制部52a、调度部53a、OFDM解调部54a、信道推断部55a、控制数据提取部56a、同步补正部57a、前同步码生成部58a、特征码选择部59a和无线部60a(也称为信号发送部、同步恢复请求接收部、同步信号发送部、重传请求接收部、信号重传部)构成。 
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输入数据控制部51a,根据来自调度部53a的指 示,下行链路CQI、ACK/NACK配置为利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来发送,用户数据或下行链路CQI、ACK/NACK以外的控制数据配置为利用上行链路共用信道来发送。此外,测定用参照信号和解调用参照信号配置于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 
DFT-S-OFDM调制部52a进行数据调制,并进行DFT变换、副载波(sub carrier)映射、IFFT变换、CP(Cyclic Prefix)插入、过滤等DFT-S-OFDM信号处理,生成DFT-Spread-OFDM信号。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假设为DFT-spread OFDM这样的单载波方式,但也可以是OFDM方式这样的多载波方式。同步补正部57a根据由控制数据提取部56a传递来的同步信息对发送定时进行补正,向无线部60a输出调制为与发送定时相匹配的数据。 
无线部60a经由天线(省略图示),向基站装置101a(图1)发送信号。具体而言,无线部60a设定为由无线控制部指示的无线频率,将所调制的数据上变频为该无线频率之后,发送给基站装置101a。此外,无线部60a接收来自基站装置101a的下行链路的数据,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之后,将接收数据输出给OFDM解调部54a。另外,无线部60a在从基站装置101a接收了同步请求的情况下,向基站装置101a发送同步信号。此外,无线部60a在从基站装置101a接收了重传请求的情况下,向基站装置101a重传向基站装置101a发送过的信号。 
信道推断部55a根据下行链路导频信道DPiCH推断无线传播路径特性,向OFDM解调部54a输出推断结果。此外,为了向基站装置101a通知无线传播路径推断结果而变换为CQI信息,向调度部53a输出CQI信息。OFDM解调部54a根据信道推断部55a的无线传播路径推断结果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 
在控制数据提取部56a中,将接收数据分离为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在控制数据中,上行链路的同步信息传递给同步补正部57a,调度信息、同步更新请求消息等其他的层2的控制数据输出给调度部53a,层3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输出给上位层。调度部53a基于来自控制数据提取部56a的控制信息和来自上位层的调度信息控制数据控制部51a。数据控制部51a将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映射到各信道。此外,调度部53a根据来自上位层的指示,指示特征码选择部59a进行随机接入。并且,指示特征码选择部59a利用同步更新请求消息中所包含的特征码ID进行随机接入。 
特征码选择部59a根据来自调度部53a的指示,选择在随机接入使用的特征码ID编号,将所选择的特征码ID编号输出给前同步码生成部58a。在由调度部53a指示了特征码ID编号的情况下,将所指示的特征码ID编号输出给前同步码生成部58a。前同步码生成部58a利用特征码选择部59a所选择的特征码ID编号生成前同步码,并输出给DFT-S-OFDM调制部52a。另外,在移动台装置102a中有两种状态,即同步状态和非同步状态,由调度部53a管理同步/非同步的状态。若接收了包含所发送的特征码ID编号的前同步码应答,则从非同步状态转移到同步状态。或者,在设定了前同步码应答的同步定时偏差信息时,从非同步状态转移到同步状态。然后,在基站装置101a与移动台装置102a之间进行通信,若没有了移动台装置102a的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包括控制数据),则一定期间后,转移到非同步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在基站装置101a的调度部13a中设置有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a,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a根据来自控制数据提取部16a的接收数据的结果,判断数据接收是否连续失败,在数据接收连续失败的情况下,判断为同步偏移,通知给UL同步管理部25a,UL同步管理部25a使该移动台装置102a进行同步更新处理。 
也就是说,在取得了上行链路的同步的状态下,来自移动台装置102a的数据发送虽然由于无线传播路径的急剧变化等而失败,但是因为使用了高速混合自动重传,若进行数次重传处理,则数据发送成功。但是,在同步偏移的状态下,因为发送定时有所偏差,所以即使重传多少次,数据发送也不成功。鉴于此,根据接收数据的结果,判断数据接收是否连续失败,基站装置101a在数据接收连续失败了n次的情况下,判定为同步偏移的状态或同步就要偏移的状态,要进行基站装置主导(Non-contention-based: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另外,在成为需要同步处理的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以判定为同步偏移的状态或同步就要偏移的状态。基站装置通过UL同步管理部25a判断是否需要再同步处理。 
对于上述控制,以下参照图4来进行详细地说明。如图4所示,移动台装置102a向基站装置101a采用上行链路来发送数据(步骤PRC101),基站装置101a在移动台装置102a发送的数据的接收失败时,采用下行链路向移动台装置102a返回否定确认NACK(步骤PRC102)。此外,基站装置101a对所发送的否定确认NACK进行计数。 
移动台装置102a若接收了否定确认NACK,则采用上行链路向基站装置101a发送重传数据(步骤PRC103),基站装置101a在移动台装置102a发送的数据的接收再次失败时,再次采用下行链路向移动台装置102a返回否定确认NACK(步骤PRC104),进而,移动台装置102a向基站装置101a发送重传数据(步骤PRC105),基站装置101a在移动台装置102a发送的数据的接收再次失败时,再次向移动台装置102a返回否定确认NACK(步骤PRC106)。 
基站装置101a在连续n次接收来自移动台装置102a的数据失败时,选择特征码ID,采用下行链路向移动台装置102a通知含有特征码ID和C-RNTI的同步更新请求消息(步骤PRC107)。 
移动台装置102a接收上述同步更新请求消息后,中止重传数据的发 送,使用同步更新请求消息中所包含的特征码,在上行链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发送前同步码(步骤PRC108)。基站装置101a在检测出基站装置101a所指定的特征码的前同步码时,计算同步定时偏差,采用下行链路向移动台装置102a发送含有C-RNTI和同步定时偏差信息的前同步码应答消息(步骤PRC109)。 
移动台装置102a接收了前同步码应答后,根据同步定时偏差信息进行同步补正(步骤PRC110)。即,移动台装置基于同步补正对发送用户数据、控制数据的定时进行补正。然后,在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之间重新开始数据收发。另外,在同步更新请求消息中,也可以包含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时间-频率位置。 
图5是表示用于进行上述处理的基站装置101a的处理的流程图。接收上行链路的数据(步骤S101),并判断所接收的数据是正确还是错误(步骤S102)。在正确的情况下,向移动台装置102a发送肯定确认ACK(步骤S103)。在错误的情况下,发送否定确认NACK(步骤S104)。对否定确认NACK的连续发送次数进行计数,并判断否定确认NACK的连续发送次数是否在n次以上(步骤S105),在小于n次时,返回上行链路的数据接收。 
在否定确认NACK的连续发送次数为n次以上时,基站装置101a选择特征码ID(步骤S106),作成含有特征码ID和C-RNTI的同步更新请求消息,并通知给移动台装置102a(步骤S107)。基站装置101a具有来自移动台装置102a的前同步码,接收前同步码后(步骤S108),计算同步定时偏差(步骤S109),向移动台装置102a发送含有C-RNTI和同步定时偏差信息的前同步码应答消息(步骤S110)。接着,返回上行链路数据的接收(步骤S101)。 
(第二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101b的结构的图。 
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101b由数据控制部11b、OFDM调制部12b、调度部13b、信道推断部14b、DFT-S-OFDM解调部15b、控制数据提取部16b、前同步码检测部17b、特征码管理部18b和无线部19b构成。调度部13b由DL调度部21b、UL调度部22b、消息作成部23b、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b和UL同步管理部25b构成。 
关于数据控制部11b、OFDM调制部12b、调度部13b的DL调度部21b、UL调度部22b、消息作成部23b、信道搬送部14b、DFT-S-OFDM解调部15b、控制数据提取部16b、前同步码检测部17b、特征码管理部18b、无线部19b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尽可能省略其说明。 
信道推断部14b根据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的解调用参照信号推断无线传播路径特性,向DFT-S-OFDM解调部15b输出该无线传播路径推断结果。为了根据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的测定用参照信号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而将无线传播路径推断结果输出给调度部13b。此外,向调度部13b报告未能无线传播路径推断的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 
调度部13b由进行下行链路的调度的DL调度部21b、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的UL调度部22b、消息作成部23b、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b和UL同步管理部25b构成。 
DL调度部21b根据从移动台装置通知的CQI信息、来自上位层的所通知的各用户的数据信息、由消息作成部作成的控制数据,进行用于向下行链路的各信道映射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的调度。UL调度部22b根据来自信道推断部14b的上行链路的无线传播路径推断结果和来自移动台装置的资源分配请求,进行用于向上行链路的各信 道映射用户数据的调度。消息作成部23b作成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前同步码应答消息、同步更新请求消息等控制数据。 
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b在根据来自信道推断部14b的检测结果连续不能检测出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的参照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移动台装置的同步偏移,并向UL同步管理部25b通知同步偏移了的情况。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5b基于无线部19b所接收的信号,判定是否符合规定条件。具体而言,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5b判定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信号是否检测出了参照信号,作为规定条件。此外,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5b基于上述判定结果,对未符合规定条件的次数进行计量。具体而言,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5b对由移动台装置发送的信号未能检测出参照信号的次数进行计量。UL同步管理部25b管理移动台装置102b的上行链路同步状态。此外,为了使移动台装置102b进行同步更新处理,指示特征码管理部18b分配特征码。另外,关于移动台装置的结构,因为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102a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在基站装置101b的调度部13b中设置有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b,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b根据来自信道推断部14b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连续不能进行参照信号的检测,在连续不能检测出参照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同步偏移,并使该移动台装置进行同步更新处理。 
也就是说,在上行链路未进行数据发送但有可能发送数据的移动台装置以有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的测定用参照信号的一定间隔发送同步维持或数据调度的準備。在未取得上行链路的同步的状态下,来自移动台装置的测定用参照信号以由基站装置101b能够检测的发送功率进行发送,所以大都能够检测到。但是,在同步偏移的状态下,因为发送定时有所偏 差,所以进行多次重传也能够检测到测定用参照信号。 
鉴于此,在基站装置101b连续n次检测不到测定用参照信号的情况下,将同步偏移的判定判定为同步偏移的状态或同步就要偏移的状态,进行基站装置主导(Non-contention-based: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另外,在成为需要同步处理的状态时,也可以判定为同步偏移的状态或同步就要偏移的状态。基站装置由UL同步管理部25b判断是否需要再同步处理。 
关于上述控制,以下参照图7进行详细地说明。如图7所示,移动台装置使用上行链路定期地发送测定用参照信号(步骤PRC201~PRC203),基站装置101b在检测移动台装置发送的测定用参照信号失败时,对检测失败进行计数。在图7中,在步骤PRC201、PRC202、PRC203中,在测定用参照信号的接收中发生失败,发生了检测错误。基站装置101b在连续n次检测来自移动台装置的测定用参照信号失败时,选择特征码ID,采用下行链路向移动台装置通知含有特征码ID和C-RNTI的同步更新请求消息(步骤PRC204)。 
移动台装置接收同步更新请求消息后,中止测定用参照信号的发送,使用同步更新请求消息中所包含的特征码,在上行链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发送前同步码(步骤PRC205)。基站装置101b在检测出基站装置101b所指定的特征码的前同步码时,计算同步定时偏差,采用下行链路向移动台装置发送含有C-RNTI和同步定时偏差信息的前同步码应答消息(步骤PRC206)。移动台装置接收前同步码应答后,根据同步定时偏差信息进行同步补正(步骤PRC207)。然后,重新开始测定用参照信号的发送。另外,在同步更新请求消息中也可以包含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时间-频率位置。 
图8是表示用于进行上述处理的基站装置101b的处理的流程图。接收上行链路的数据,进行测定用参照信号的检测处理(步骤S201)。然后, 判断是否检测出了测定用参照信号(步骤S202)。在检测到的情况下,测定上行链路CQI(步骤S203),并计算同步定时偏差(步骤S204)。 
在未能检测到的情况下,对检测失败的连续发送次数进行计数,判断检测失败的连续发送次数是否连续而在n次以上(步骤S205)。在小于n次时,返回测定用参照信号的检测。在检测失败的连续发送次数为n次以上时,选择特征码ID(步骤S206),作成含有特征码ID和C-RNTI的同步更新请求消息,并通知给移动台装置(步骤S207)。等待来自移动台装置的前同步码,接收前同步码后(步骤S208),根据前同步码检测同步定时偏差信息,计算同步定时偏差(步骤S209),向移动台装置发送含有C-RNTI和同步定时偏差信息的前同步码应答消息(步骤S210)。接着,返回测定用参照信号的接收(步骤S201)。 
(第三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101c的结构的图。 
如图9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101c由数据控制部11c、OFDM调制部12c、调度部13c、信道推断部14c、DFT-S-OFDM解调部15c、控制数据提取部16c、前同步码检测部17c、特征码管理部18c和无线部19c构成。调度部13c由DL调度部21c、UL调度部22c、消息作成部23c、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c和UL同步管理部25c构成。 
对于数据控制部11c、OFDM调制部12c、调度部13c的DL调度部21c、UL调度部22c、消息作成部23c、信道搬送部14c、DFT-S-OFDM解调部15c、控制数据提取部16c、前同步码检测部17c、特征码管理部18c、无线部19c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尽可能省略其说明。 
控制数据提取部16c确认接收数据的正误,将确认结果通知给调度部 13c。在接收数据正确的情况下,将接收数据分离为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在控制数据中,下行链路CQI信息、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等层2的控制数据传递给调度部,其他的层3等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输出给上位层。在接收数据错误的情况下,为了与重传数据合成而预先保存,在接收了重传数据时进行合成处理。此外,在未能检测到下行链路CQI的情况下,将检测结果报告给调度部。 
调度部13c由进行下行链路的调度的DL调度部21c、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的UL调度部22c、消息作成部23c、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c和UL同步管理部25c构成。DL调度部21c根据从移动台装置通知的CQI信息、来自上位层的所通知的各用户的数据信息、由消息作成部23c作成的控制数据,进行用于向下行链路的各信道映射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的调度。 
UL调度部22c根据来自信道推断部14c的上行链路的无线传播路径推断结果和来自移动台装置的资源分配请求,进行用于向上行链路的各信道映射用户数据的调度。消息作成部23c作成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前同步码应答消息、同步更新请求消息等的控制数据。 
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c根据来自控制数据提取部16c的下行链路CQI的检测结果,在连续检测失败的情况下,判断为移动台装置102c的同步偏移,向UL同步管理部25c通知同步偏移了的情况。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c基于无线部19c所接收的信号,判定是否符合规定条件。具体而言,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c判定从移动台装置所发送的信号是否检测到控制信号,作为规定条件。此外,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c基于上述判定结果,对未符合规定条件的次数进行计量。具体而言,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c对从移动台装置所发送的信号未能检测到控制信号的次数进行计量。UL同步管理部25c管理移动台装置102c的上行链路同步状态。此外, 为了使移动台装置102c进行同步更新处理,指示特征码管理部18c分配特征码。另外,对于移动台装置的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在基站装置101c的调度部13cc中设置有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c,再同步因素检测部24c根据来自控制数据提取部16c的下行链路CQI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能够连续检测到下行链路CQI,在连续不能检测到下行链路CQI的情况下,使该移动台装置进行同步更新处理。 
也就是说,在上行链路未进行数据发送但正在接收下行链路的数据的移动台装置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用于下行链路的数据调度的下行链路CQI。或者,发送下行链路的接收数据的ACK/NACK。在取得了上行链路的同步的状态下,来自移动台装置的下行链路CQI、ACK/NACK大都能够检测到。但是,在同步偏移的状态下,因为发送定时有所偏差,所以即使重传多次也不能检测到下行链路CQI、ACK/NACK。 
鉴于此,对同步偏移的判定,在基站装置101c连续n次未检测到下行链路CQI时,判定为同步偏移的状态或就要同步偏移的状态,进行基站装置主导(Non-contention-based: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另外,在成为需要同步处理的状态时,也可以判定为同步偏移的状态或就要同步偏移的状态。基站装置由UL同步管理部25c判断是否需要再同步处理。 
对于上述控制,以下参照图10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移动台装置向基站装置101c定期地发送下行链路CQI(步骤PRC301~PRC303),基站装置101c在检测移动台装置所发送的下行链路CQI失败时,对检测失败进行计数。在图10中,在步骤PRC301、PRC302、PRC303中,CQI的接收失败从而发生了检测错误。基站装置101c在连续n次检测来自移动台装置的下行链路CQI失败 时,选择特征码ID编号,向移动台装置通知含有特征码ID编号和C-RNTI的同步更新请求消息(步骤PRC304)。 
移动台装置接收同步更新请求消息后,中止下行链路CQI的发送,使用同步更新请求消息中所包含的特征码在随机接入信道RACH发送前同步码(步骤PRC305)。基站装置101c检测到基站装置101c所指定的特征码的前同步码时,计算同步定时偏差,向移动台装置发送含有C-RNTI和同步定时偏差信息的前同步码应答消息(步骤PRC306)。移动台装置接收前同步码应答后,根据同步定时偏差信息进行同步补正(步骤PRC307)。然后,重新开始下行链路CQI的发送。另外,在同步更新请求消息中也可以包括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时间-频率位置。 
图11是表示用于进行上述处理的基站装置101c的处理的流程图。接收下行链路的信号,进行下行链路CQI的检测处理(步骤S301)。然后,判断是否检测到下行链路CQI(步骤S302)。在检测到的情况下,进行下行链路调度(步骤S303)。 
在未能检测到的情况下,对检测失败的连续发送次数进行计数,并判断检测失败的连续发送次数是否在n次以上(步骤S304)。在检测失败的连续发送次数小于n次时,返回下行链路CQI的检测(步骤S301)。在检测失败的连续发送次数为n次以上时,选择特征码ID(步骤S305),作成含有特征码ID和C-RNTI的同步更新请求消息,通知给移动台装置(步骤S306)。等待来自移动台装置的前同步码,接收前同步码后(步骤S307),根据前同步码计算同步定时偏差信息,从而计算同步定时偏差(步骤S308),向移动台装置发送含有C-RNTI和同步定时偏差信息的前同步码应答消息(步骤S309)。接着,返回下行链路CQI的接收(步骤S301)。 
如第1~第三实施方式那样,基站装置不论同步维持状态的移动台装 置,通过对同步维持状态的移动台装置的同步偏移进行检测,发送同步恢复请求信号,从而在同步维持状态的移动台装置变为同步偏移时,能够早期恢复同步。此外,通过基站装置发送同步恢复请求信号,移动台装置识别同步偏移,移动台装置从同步状态转移到非同步状态。通过转移到非同步状态,同步计时器停止(或复位),能够禁止在同步偏移的状态下的向随机接入信道以外的信道的数据发送(包括控制数据)。而且,通过基站装置指定特征码,使移动台进行非竞争随机接入,进而能够较快地结束同步恢复的处理,能够使同步早期恢复。 
(第四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101d的结构的图。 
如图12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101d由数据控制部11d、OFDM调制部12d、调度部13d、信道推断部14d、DFT-S-OFDM解调部15d、控制数据提取部16d、前同步码检测部17d、特征码管理部18d和无线部19d构成。调度部13d由DL调度部21d、UL调度部22d和消息作成部23d构成。对于这些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尽可能省略其说明。另外,在基站装置101d中有两种状态,即,同步状态和非同步状态,由调度部13d管理同步/非同步的状态。发送前同步码应答后,从非同步状态转移到同步状态。然后,在基站装置101d与移动台装置102d之间进行通信,在同步计时器的规定时间经过之前,向移动台装置102d发送同步信息,维持同步。若来自移动台装置102d的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包括控制数据)变无则一定期间后转移到非同步状态。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装置102d的结构的图。如图13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装置102d由数据控制部51d、DFT-S-OFDM调制部52d、调度部53d、OFDM解调 部54d、信道推断部55d、控制数据提取部56d、同步补正部57d、前同步码生成部58d、特征码选择部59d和无线部60d(也称为信号接收部、发送部)构成。调度部53d由UL调度部61d、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d和UL同步管理部63d(也称为上行链路同步管理部)构成。 
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输入到数据控制部51d,根据来自调度部53d的指示,配置为下行链路CQI、ACK/NACK由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来发送,用户数据和下行链路CQI、ACK/NACK以外的控制数据由上行链路共用信道PUSCH来发送。此外,测定用参照信号和解调用参照信号配置于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 
DFT-S-OFDM调制部52d进行数据调制,进行DFT变换、副载波映射、IFFT变换、CP(Cyclic Prefix)插入、过滤等DFT-S-OFDM信号处理,生成DFT-Spread-OFDM信号。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假设为DFT-spreadOFDM这样的单载波方式,但也可以是OFDM方式这样的多载波方式。 
同步补正部57d根据从控制数据提取部56d传递来的同步信息,对发送定时进行补正,将调制为与发送定时相匹配的数据输出给无线部60d。无线部60d设定由无线控制部指示的无线频率,将所调制的数据上变频为无线频率,经由天线(省略图示),发送给基站装置101d。另外,无线部60d在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d计量的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时,将同步信号发送给基站装置101d。此外,无线部60d接收基站装置所发送的信号。具体而言,无线部60d接收来自基站装置101d的下行链路的数据,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将接收数据输出给OFDM解调部54d。 
信道推断部55d根据下行链路导频信道DPiCH推断无线传播路径特性,向OFDM解调部54d输出推断结果。此外,为了向基站装置101d通知无线传播路径推断结果,变换为CQI信息,并向调度部53d输出CQI信息。 
OFDM解调部54d根据信道推断部55d的无线传播路径推断结果,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在控制数据提取部56d中,将接收数据分离为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在控制数据中,上行链路的同步信息传递给同步补正部57d,调度信息和其他的层2的控制数据输出给调度部53d,层3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输出给上位层。此外,在接收了否定确认NACK时,通知给调度部53d。 
调度部53d由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的UL调度部61d、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d和UL同步管理部63d构成。上行链路调度部61d根据来自控制数据提取部56d的控制信息和来自上位层的调度信息,将在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映射到各信道。此外,根据基于来自上位层的指示的信息,指示特征码选择部59d进行随机接入。 
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d对控制数据提取部56d的否定确认NACK的检测结果进行计数,在连续n次接收了否定确认NACK时,判断为移动台装置102d的同步偏移,向UL同步管理部63d通知同步偏移了的情况。也就是说,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d判定无线部60d所接收的信号是否是重传请求。具体而言,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d,作为规定条件,判定基站装置101d所发送的信号是否是表示接收不可的信号。此外,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d对将无线部60d所接收的信号判定为重传请求的次数进行计量。具体而言,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d对基站装置101d所发送的表示接收不可的信号的次数进行计量。UL同步管理部63d管理移动台装置102d的上行链路同步状态。此外,为了使移动台装置102d进行同步更新处理,指示特征码选择部59d随机接入特征码管理部18d。 
图1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UL同步管理部63d的状态迁移图。移动台装置102d向基站装置101d进行随机接入,接收来自基站装置 101d的随机接入应答后(步骤B01)转移到同步维持状态。基站装置101d与移动台装置102d的通信结束,一定期间后(同步计时器计满后)(步骤B02)转移到同步非维持状态。在同步维持状态中有同步状态和非同步状态,从步骤B01的移行时,成为同步维持状态的同步状态。在同步维持状态的同步状态中,在同步计时器的计时器计满前从基站装置101d接收同步定时偏差信息,维持同步状态。根据控制数据提取部56d的否定确认NACK的检测结果,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d判断为同步偏移时(步骤B03),转移到同步维持状态的非同步状态。 
转移到同步维持状态的非同步状态后,为了进行同步更新处理,指示特征码选择部59d进行随机接入。移动台装置102d选择特征码ID,利用所选择的特征码ID的前同步码进行随机接入,基站装置101d检测前同步码,向移动台102d发送前同步码应答。移动台102d接收前同步码应答,根据同步定时偏差信息,更新同步(步骤B04)后,转移到同步维持状态的同步状态。另外,所谓同步维持状态,是指在基站装置与移动台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并且移动台装置有下行链路的数据接收(包括控制数据)以及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包括控制数据)的状态、或直到同步计时器的计时器计满前的状态。 
特征码选择部59d根据来自调度部53d的指示,选择在随机接入所使用的特征码ID编号,将所选择的特征码ID编号输出给前同步码生成部58d。在由调度部53d指示了特征码ID编号的情况下,将所指示的特征码ID编号输出给前同步码生成部58d。前同步码生成部58d利用特征码选择部59d所选择的特征码ID编号生成前同步码,并输出给DFT-S-OFDM调制部52d。 
在前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基站装置101d检测同步偏移的情况,但在该实施方式中,示出移动台装置102d检测同步偏 移的情况。在未取得上行链路的同步的状态下,来自移动台装置102d的数据发送因无线传播路径的剧烈变化等失败,但因为使用高速混合自动重传,若进行数次重传处理,则数据发送成功。但是,在同步偏移的状态下,因为发送定时有所偏差,所以即使重传多次,数据发送也不成功。 
鉴于此,对同步偏移的判定,在对移动台装置102d所发送的数据的来自基站装置101d的应答连续n次为否定确认NACK的情况下,判定为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移的状态、或上行链路的同步就要偏移的状态,进行移动台装置主导(Contention-based:竞争)的随机接入。另外,在成为需要同步处理的状态时,也可以判定为同步偏移的状态、或同步就要偏移的状态。移动台装置由UL同步管理部62d判断是否需要再同步处理。 
对于上述控制,以下参照图15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移动台装置102d采用上行链路向基站装置101d发送数据(步骤PRC401),基站装置101d接收移动台装置102d所发送的数据失败时,采用下行链路向移动台装置102d返回否定确认NACK(步骤PRC402)。 
移动台装置102d接收否定确认NACK后,向基站装置101d发送重传数据(步骤PRC403),基站装置101d再次接收移动台装置102d所发送的数据失败时,再次向移动台装置102d返回否定确认NACK(步骤PRC404),进而,移动台装置102d向基站装置101d发送重传数据(步骤PRC405),再次接收移动台装置102d所发送的数据失败时,再次向移动台装置102d返回否定确认NACK(步骤PRC406)。 
移动台装置102d接收否定确认NACK后,对该否定确认NACK进行计数,移动台装置102d若连续n次接收从移动台装置102d发送的数据的否定确认NACK,则中止重传数据的发送,移动台装置102d选择特征码,并在上行链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发送前同步码(步骤PRC407)。 
基站装置101d检测到前同步码时,计算同步定时偏差,进行用于移动台装置102d发送L2/L3消息的调度,向移动台装置102d发送含有RA-RNTI和同步定时偏差信息、L2/L3消息的调度信息的前同步码应答消息(步骤PRC408)。 
移动台装置102d接收前同步码应答后,根据同步定时偏差信息进行同步补正,发送更新了同步的意思的L2/L3消息(步骤PRC409)。基站装置101d接收L2/L3消息后,向移动台装置102d发送竞争解决(步骤PRC410)。移动台装置102d接收竞争解决后,在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之间重新开始数据收发。 
图16是表示用于进行上述处理的移动台装置102d的处理的流程图。接收上行链路的发送数据的应答(步骤S401)。判断来自基站装置101d的应答是肯定确认ACK还是否定确认NACK(步骤S402)。在肯定确认ACK的情况下,向基站装置101d发送新数据(步骤S403)。 
在否定确认NACK的情况下,发送重传数据,并对否定确认NACK的连续发送次数进行计数,判断否定确认NACK的连续发送次数是否为n次以上(步骤S404)。否定确认NACK的连续发送次数小于n次时,发送重传数据(步骤S405)。接着,返回ACK/NACK的接收(步骤S401)。 
在否定确认NACK的连续发送次数为n次以上时,选择特征码(步骤S406),在随机接入信道RACH发送前同步码(步骤S407)。等待前同步码应答,接收前同步码应答后(步骤S408),使用前同步码应答中所包括的同步定时偏差信息来进行同步补正(步骤S409),作成更新了同步的意思的L2/L3消息,并向基站装置101d发送L2/L3消息(步骤S410)。然后,等待竞争解决,接收竞争解决(步骤S411),重新开始数据发送。然后,发送重传数据(步骤S405)。 
(第五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装置102e的结构的图。 
如图17所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移动台装置102e由数据控制部51e、DFT-S-OFDM调制部52e、调度部53e、OFDM解调部54e、信道推断部55e、控制数据提取部56e、同步补正部57e、前同步码生成部58e、特征码选择部59e和无线部60e(也称为信号接收部、发送部)构成。调度部53e由UL调度部61e、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e和UL同步管理部63e构成。 
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输入数据控制部51e,根据来自调度部53e的指示,配置为下行链路CQI、ACK/NACK由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用户数据和下行链路CQI、ACK/NACK以外的控制数据由上行链路共用信道发送。此外,将测定用参照信号和解调用参照信号配置于上行链路导频信道UPiCH。 
DFT-S-OFDM调制部52e进行数据调制,进行DFT变换、副载波映射、IFFT变换、CP(Cyclic Prefix)插入、过滤等DFT-S-OFDM信号处理,生成DFT-Spread-OFDM信号。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假设为DFT-spreadOFDM这样的单载波方式,但也可以是OFDM方式这样的多载波方式。 
同步补正部57e根据由控制数据提取部56e传递来的同步信息对发送定时进行补正,将调整为与发送定时相匹配的数据输出给无线部60e。无线部60e设定由无线控制部指示的无线频率,将所调制的数据上变频为无线频率,经由天线(省略图示)发送给基站装置101e。无线部60e在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e所计量的次数成为规定次数以上时,向基站装置101e发送同步信号。此外,无线部60e接收基站装置101e发送的信号。具体而言,接收来自基站装置101e的下行链路的数据,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之后,将接收数据输出给OFDM解调部54e。 
信道推断部55e根据下行链路导频信道DPiCH推断无线传播路径特性,向OFDM解调部54e输出推断结果。此外,为了向基站装置101e通知无线传播路径推断结果,变换为CQI信息,向调度部53e输出CQI信息。OFDM解调部54e根据信道推断部55e的无线传播路径推断结果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在控制数据提取部56e中,将接收数据分离为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在控制数据中,上行链路的同步信息传递给同步补正部57e,调度信息和其他的层2的控制数据输出给调度部53e,层3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输出给上位层。此外,在广播信道接收失败时,报告给调度部53e。 
调度部53e由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的UL调度部61e、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e和UL同步管理部63e构成。UL调度部61e根据来自控制数据提取部56e的控制信息和来自上位层的调度信息,将在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映射到各信道。此外,根据基于来自上位层的指示的信息,指示特征码选择部59e进行随机接入。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e对控制数据提取部56e的结果进行计数,在连续n次接收广播信道失败的情况下,判断为移动台装置102e的同步偏移,并向UL同步管理部63e通知同步偏移了的情况。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判定无线部60e从基站装置101e所接收的信号是否是重传请求。具体而言,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e判定从基站装置101e所发送的信号是否检测到广播信道的信号,作为规定条件。此外,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e对判定无线部60e从基站装置101e接收的信号是重传请求的次数进行计量。具体而言,再同步因素检测部62e对从基站装置101e所发送的信号未能检测到广播信道的信号的次数进行计量。UL同步管理部63e管理移动台装置102e的上行链路同步状态。此外,为了使移动台装置102e进行同步更新处理,指示特征码选择部59e随机接入特征码管理部18e。 
特征码选择部59e根据来自调度部53e的指示,选择在随机接入所使用的特征码ID编号,将所选择的特征码ID编号输出给前同步码生成部58e。在从调度部53e指示了特征码ID编号的情况下,将所指示的特征码ID编号输出给前同步码生成部58e。前同步码生成部58e利用特征码选择部59e所选择的特征码ID编号生成前同步码,并输出给DFT-S-OFDM调制部52e。 
在第1~第四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检测出了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移的情况,在该实施方式中,示出检测出下行链路的同步偏移的情况。在下行链路同步偏移的情况下,上行链路的同步因为以下行链路为基准,所以成为偏移。鉴于此,对上行链路同步偏移的判定,在下行链路的同步偏移时判定为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移的状态,进行移动台装置主导(Contention-based:竞争)的随机接入。另外,所谓同步偏移的状态,与需要同步处理的状态意思相同。移动台装置由UL同步管理部62e判断是否需要再同步处理。下行链路公共控制信道CCPCH中的广播信道(BCH:Broadcast Channel)为20ms的间隔。即,以20ms的间隔来发送广播信道BCH。因此,下行链路的同步偏移为连续接收下行链路公共控制信道CCPCH的广播信道失败的情况。 
对于上述控制,以下参照图18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18所示,移动台装置102e进行上行链路的数据的发送(步骤PRC500),并定期地进行来自基站装置的广播信道的接收(步骤PRC501~PRC503)。在图18中,在步骤PRC501、PRC502、PRC503中,广播信道BCH的接收失败。广播信道的接收失败时,移动台装置102e对接收失败的次数进行计数。 
若移动台装置102e连续n次接收广播信道,则移动台装置102e进行下行链路的同步,在结束下行链路的同步之后(步骤PRC504),选择特征码,并向随机接入信道RACH发送前同步码(步骤PRC505)。基站装置101e检测到前同步码,计算同步定时偏差,进行用于移动 台装置102e发送L2/L3消息的调度,向移动台装置102e发送含有RA-RNTI和同步定时偏差信息、L2/L3消息的调度信息的前同步码应答消息(步骤PRC506)。 
移动台装置102e接收前同步码应答后,根据同步定时偏差信息进行同步补正,发送更新了同步的意思的L2/L3消息(步骤PRC507)。基站装置101e接收L2/L3消息后,向移动台装置102e发送竞争解决(步骤PRC508)。移动台装置102e接收竞争解决后,在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之间重新开始数据收发。 
图19是表示用于进行上述处理的移动台装置102e的处理的流程图。接收下行链路的广播信道(步骤S501),进行广播信道的数据的CRC检查,判断是接收成功还是接收失败(步骤S502)。在接收成功时,继续接收处理。 
在接收失败时,对接收失败的次数进行计数,并判断接收失败的连续次数是否是n次以上(步骤S503)。在接收失败的连续次数小于n次时,继续接收处理。在接收失败的连续次数为n次以上时,进行下行链路的同步处理,下行链路的同步结束后,选择特征码(步骤S504),向随机接入信道RACH发送前同步码(步骤S505)。等待前同步码应答,接收前同步码应答后(步骤S506),使用前同步码应答中所包括的同步定时偏差信息来进行同步补正(步骤S507),作成更新了同步的意思的L2/L3消息,并向基站装置101e发送L2/L3消息(步骤S508)。然后,等待竞争解决,接收竞争解决从而重新开始数据发送(步骤S509)。接着,返回广播信道BCH的接收(步骤S501)。另外,在实施例5中,观察下行链路公共控制信道CCPCH的广播信道的接收状況从而检测下行链路的同步偏移(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移),但也可以观察由下行链路共用信道PDSCH发送的发送给移动台装置的数据的接收状況来检测下行链路的同步偏移(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移)。此外, 也可以观察下行链路导频信道DPiCH的接收状況来检测下行链路的同步偏移。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连续失败下行链路导频信道DPiCH从而检测下行链路的同步偏移,此外,也可以由下行链路导频信道DPiCH或下行链路同步信道DSCH观测下行链路的同步偏差,在同步偏差量变大时作为下行链路的同步偏移。如实施例4~5那样,无论移动台装置在同步维持状态,通过检测同步偏移,向基站装置发送同步信号,从而在同步维持状态的移动台装置成为同步偏移时,能够早期恢复同步。此外,通过移动台装置发送同步信号,基站装置能够识别同步偏移,停止(或复位)用于发送同步信息的同步计时器。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图1、图6、图9、图12的基站装置的各部件、图3、图13、图17的移动台装置的各部件的功能的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使该记录介质中所存储的程序读入计算机系统并执行,从而进行基站装置或移动台装置的控制。另外,在此所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OS、外围设备等的硬件(hardware)。 
此外,所谓“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磁性光盘、ROM、CD-ROM等便携式介质、计算机系统所内置的硬盘等存储装置。而且,所谓“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包括经由因特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时的通信线这样的在短时刻的期间动态地保持程序的物质、那时的成为服务器或客户机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的在一定时刻保持程序的物质。此外,上述程序可以是用于实现前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也可以是与已经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来实现前述功能的程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是具体的结构不被该实施方式限定,在不偏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等也包含在专利请求的范围内。【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即使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移时基站装置或移动台装置也检测同步偏移并进行从同步偏移的状态向同步状态的恢复的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laims (2)

1.一种移动台装置,其对基站装置进行随机接入,从所述基站装置取得随机接入应答从而从同步非维持状态转移到同步维持状态,并且在同步计时器的计时器计满前为止的所述同步维持状态下,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数据,在基站装置对所述数据的应答为规定应答的情况下,重传所述数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同步维持状态下检测部连续检测到所述规定应答规定次数以上时,即使是所述同步维持状态也利用计算同步定时偏差时所使用的、并且由前同步码生成部生成的前同步码进行所述随机接入。
2.一种移动台装置中的处理方法,所述移动台装置对基站装置进行随机接入,从所述基站装置取得随机接入应答从而从同步非维持状态转移到同步维持状态,并且在同步计时器的计时器计满前为止的所述同步维持状态下,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数据,在基站装置对所述数据的应答为规定应答的情况下,重传所述数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同步维持状态下连续检测到所述规定应答规定次数以上时,即使是所述同步维持状态也利用计算同步定时偏差时所使用的前同步码进行所述随机接入。
CN2008800205023A 2007-06-19 2008-03-14 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017114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61020 2007-06-19
JP161020/2007 2007-06-19
PCT/JP2008/054757 WO2008155935A1 (ja) 2007-06-19 2008-03-14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1487A CN101711487A (zh) 2010-05-19
CN101711487B true CN101711487B (zh) 2013-06-05

Family

ID=40156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05023A Active CN101711487B (zh) 2007-06-19 2008-03-14 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8396032B2 (zh)
EP (1) EP2169971B1 (zh)
JP (2) JP4734621B2 (zh)
CN (1) CN101711487B (zh)
BR (1) BRPI0814717B1 (zh)
WO (1) WO20081559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95154C (en) 2007-08-10 2016-03-01 Fujitsu Limited Error detection on downlink data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80906B2 (en) * 2009-03-11 2012-05-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ally optimizing delivery of multimedia content over a network
CN104038323B (zh) * 2009-04-21 2018-01-05 光学无线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基站及在其中使用的方法
JP5048746B2 (ja) * 2009-12-09 2012-10-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無線リンク状態管理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US9544941B2 (en) 2010-07-01 2017-01-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Air link up/down protocol (ALUDP)
CN102143522B (zh) * 2011-04-13 2015-02-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JP5958711B2 (ja) * 2011-07-29 2016-08-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局、無線端末および送信タイミング制御方法
JP5862796B2 (ja) * 2011-12-31 2016-02-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Tagの再設定後のアップリンク干渉を回避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5297548B1 (ja) * 2012-05-09 2013-09-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及び制御方法
US10432508B2 (en) 2014-07-30 2019-10-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ssage flood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6076889A (ja) * 2014-10-08 2016-05-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7201433B2 (ja) * 2016-08-31 2023-01-1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CN108282891B (zh) * 2017-01-05 2020-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9110869A1 (en) * 2017-12-04 2019-06-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Link monitoring with self-backhauling for wireless network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06A (zh) * 1993-11-05 1996-10-23 联合工艺汽车公司 远端无按键进入系统中的发射机/接收机对的自动再同步方法
CN1474611A (zh) * 2002-07-20 2004-02-11 �Ϻ���ͨ��ѧ 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同步检测方法
CN1855766A (zh) * 2005-04-19 2006-11-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链路状态的物理层控制方法
CN1917694A (zh) * 2005-08-17 2007-02-21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终端选择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3319A (ja) 1994-07-05 1996-01-23 Japan Radio Co Ltd 同期制御方式
JP3091703B2 (ja) 1996-11-27 2000-09-25 国際電気株式会社 周波数ホッピング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システム
JP2002077982A (ja) * 2000-08-28 2002-03-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基地局装置、通信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070064665A1 (en) * 2005-08-23 2007-03-2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n uplink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a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8451804B2 (en) * 2005-09-08 2013-05-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protocol for handling access attempts fo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KR100994285B1 (ko) * 2005-11-04 2010-1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주파수분할 다중접속 시스템을 위한 랜덤 액세스 채널 호핑
EP1972079A4 (en) * 2005-12-23 2015-07-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PROCEDURES FOR UN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 AND SYNCHRONIZED STAND-BY COMMUNICATIONS IN E-UTRA SYSTEMS
JP4237764B2 (ja) * 2006-01-16 2009-03-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自動再送要求を行う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装置
MY163396A (en) * 2006-03-24 2017-09-15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uplink synchronization and reducing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AU2007245383B2 (en) * 2006-05-01 2011-05-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uplink synchronization through use of dedicated uplink resource assignment
AU2007248806A1 (en) * 2006-05-05 2007-11-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adio link failure detection procedures in long term evolution uplink and downlink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2009536806A (ja) * 2006-05-09 2009-10-15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Ofdm−mimoシステム向け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チャネル
WO2008042906A2 (en) * 2006-10-03 2008-04-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ver to any cell of a target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S2652668T3 (es) * 2007-06-18 2018-02-05 Lg Electronics Inc. Procedimiento y equipamiento de usuario para realizar una sincronización de enlace ascendente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06A (zh) * 1993-11-05 1996-10-23 联合工艺汽车公司 远端无按键进入系统中的发射机/接收机对的自动再同步方法
CN1474611A (zh) * 2002-07-20 2004-02-11 �Ϻ���ͨ��ѧ 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同步检测方法
CN1855766A (zh) * 2005-04-19 2006-11-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链路状态的物理层控制方法
CN1917694A (zh) * 2005-08-17 2007-02-21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终端选择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69971B1 (en) 2018-03-07
BRPI0814717B1 (pt) 2020-10-06
USRE47424E1 (en) 2019-06-04
WO2008155935A1 (ja) 2008-12-24
BRPI0814717A2 (pt) 2015-02-24
JP5279150B2 (ja) 2013-09-04
EP2169971A1 (en) 2010-03-31
EP2169971A4 (en) 2012-05-02
JPWO2008155935A1 (ja) 2010-08-26
CN101711487A (zh) 2010-05-19
JP2011142667A (ja) 2011-07-21
JP4734621B2 (ja) 2011-07-27
US20100188982A1 (en) 2010-07-29
US8396032B2 (en) 2013-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1487B (zh) 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US11930510B2 (en)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program, uplink synchronization requesting method, and synchronization-shift measurement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CN101686538B (zh)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
KR101125659B1 (ko) 물리 업링크 제어 채널에 사용되는 정보 발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11684752B (zh) 管理nr的harq缓冲区的方法
JP6340649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1946447B (zh) 无线网络中绑定反馈的传输
CN102160320B (zh) 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布置
CN112564867B (zh) 一种半持续调度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477688A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WO2014156894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3650373A (zh) 时分双工系统中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95634A (zh) 一种载波聚合中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方法
EP3598709B1 (en)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09116407A1 (ja) 移動局装置および再送方法
US11424872B2 (en) HARQ PID signaling for SPS UL
EP2157829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