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08692A - 一种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08692A
CN101708692A CN200910193731A CN200910193731A CN101708692A CN 101708692 A CN101708692 A CN 101708692A CN 200910193731 A CN200910193731 A CN 200910193731A CN 200910193731 A CN200910193731 A CN 200910193731A CN 101708692 A CN101708692 A CN 101708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d
arm
pantograph
insulating material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93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08692B (zh
Inventor
谢绚丽
谢四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 Feng
Original Assignee
谢绚丽
谢四清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谢绚丽, 谢四清 filed Critical 谢绚丽
Priority to CN2009101937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08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08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8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08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86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包括滑板机构、升降框架、支撑框架、底架、驱动系统和绝缘电缆;滑板机构为弹性浮动支撑滑板的受流机构,能减少机车振动和电网高度波动对受流质量的影响;所述的升降框架和/或支撑框架为高强度绝缘材料所制,具有几倍于接触网系统要求的电气绝缘性能,不需要支持绝缘子,滑板的受流通过专门的绝缘电缆输送;所述的驱动系统采用自动变速电机驱动传动螺杆实现受电弓的变速升降;本发明的绝缘电缆为专用的绝缘橡胶包覆的编织导线;本发明的底架直接固定在车顶上。本发明的受流质量好,绝缘安全可靠,可广泛用于高速和大功率的电力机车和电动车组。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电弓,尤其是由高强度绝缘材料制造并具有弹性浮动滑板的电力机车和电动车组用受电弓。
背景技术
电力机车和电动车组的运行取决于受电弓从高压电接触网受流的质量。一般受电弓可分单臂弓和双臂弓两种,均由滑板、上框架、下框架、底架、升弓弹簧、传动气缸、支持绝缘子等部件组成。
当前国内外的受电弓都是金属材料制造的具有受流和输电功能的综合高压电器设备,要求受电弓与机车之间通过专门的支持绝缘子进行可靠的绝缘固定才能工作。由于车顶结构空间的限制,支持绝缘子容易受到污染发生闪络击穿甚至炸瓶,造成受电弓和接触网的烧毁、机车停开等恶性事故的频繁发生。机车的振动和接触网的高度波动影响滑板从接触网受流的平稳性。解决机车车顶电气绝缘、提高机车的受流质量和安全可靠性能一直是电气化铁路技术中的世界性难题,更是当前高速大功率机车发展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流质量好、通过自身的电气绝缘性能达到取消支持绝缘子目的的新型受电弓。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包括滑板机构、升降框架、支撑框架、绝缘电缆、底架、铰链座和驱动系统;所述的滑板机构为弹性浮动支撑滑板的受流机构,能减少机车振动和电网高度波动对受流质量的影响;所述的升降框架和/或支撑框架为高强度绝缘材料所制,具有几倍于接触网系统要求的电气绝缘性能,不需要支持绝缘子,滑板的受流通过专门的绝缘电缆输送;所述的驱动系统采用自动变速电机驱动传动螺杆实现受电弓的变速升降;本发明的绝缘电缆为专用的绝缘橡胶包覆的编织导线;本发明的底架直接固定在车顶上。本发明的受流质量好,绝缘安全可靠,可广泛用于高速和大功率的电力机车和电动车组。
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受电弓的升降框架和/或支撑框架具备的电气绝缘距离非常大,解决了车顶高压系统长期以来绝缘距离不够的难题。取消了支持绝缘子,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由支持绝缘子污秽造成车顶高压击破、受流中断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机车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同时,由于底架被直接安装到机车车顶上,受电弓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安全。通过以上发明,受电弓下部不带电,且底架直接与车顶连接安装的接地效果,驱动系统可以采用自动变速调节电机驱动传动螺杆的简单装置实现受电弓的升降。
作为改进,所述的升降框架包括下臂杆、推臂及摇杆座;所述的摇杆座包括支承杆、设在支承杆中部的安装凸台及设在支承杆上的摇臂,支承杆的两端铰接在底架的中部,摇臂上设有第一铰接支耳,所述的安装凸台与下臂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推臂的下端铰接在底架的前部。
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平衡杆及支撑臂;所述的支撑臂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铰链座上端,支撑臂的上端与滑板机构相铰接;所述的平衡杆的下端与下臂杆上端相铰接,上端与滑板机构相铰接;所述的支撑臂包括两根支撑主杆和两根斜拉杆,两根支撑主杆、铰链座和滑板机构呈上宽下窄的框架结构,两根斜拉杆交叉的设置在框架结构内,以提高支撑臂的稳定性。所述的铰链座下端部设有第二铰链支耳,中部设有U形铰链支耳。推臂的上端铰接在两个第二铰链支耳之间,U形支耳与下臂杆的上端相铰接。
作为改进,所述的推臂包括由两根主杆、一根顶杆和一根底杆构成的上窄下宽的梯形框架刚性结构。与现有技术的一根推杆相比,这种框架式刚性结构的侧向稳定性更加好,受电弓不易发生侧向偏摆。
作为改进,升降框架的下臂杆和推臂采用高强度的绝缘材料制造。下臂杆的上端设有第一上套,下端设有第一下套,下臂杆的上端通过第一上套与铰链座的U形支耳相铰接,下端通过第一下套与支承杆上的安装凸台固定连接;所述的推臂主杆和顶杆之间设有第一上连接套,推臂主杆和底杆之间设有第一下连接套。绝缘电缆的输入端固定在下臂杆上端的第一上套上,输出端固定在机车电器上。
在下臂杆和推臂上设有伞裙,加大了受电弓的爬电距离,提高了耐污绝缘性能;设置第一上套、第一下套、第一上连接套和第一下连接套便于绝缘材料部件与金属材料部件的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框架的平衡杆和支撑臂采用高强度的绝缘材料制造。所述的平衡杆上端设有第二上套,下端设有第二下套,平衡杆的上端通过第二上套与滑板机构相铰接,平衡杆的下端通过第二下套与下臂杆相铰接;所述的支撑主杆上端设有第二上连接套,下端设有第二下连接套,支撑主杆上端通过第二上连接套与滑板机构相铰接,支撑主杆的下端通过第二下连接套与铰链座固定连接。所述的绝缘电缆输入端固定在滑板机构上,输出端固定在机车电器上。
在平衡杆和支撑臂上设有伞裙,加大了受电弓上的爬电距离,提高了耐污绝缘性能;设置第二上套、第二下套、第二上连接套和第二下连接套便于绝缘材料部件与金属材料部件的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框架和升降框架都采用高强度绝缘材料制造。下臂杆的下端设有第一下套,下臂杆的下端通过第一下套与支承杆上的安装凸台固定连接;所述的推臂主杆和底杆之间设有第一下连接套;所述平衡杆上端设有第二上套,平衡杆的上端通过第二上套与滑板机构相铰接;所述的支撑主杆上端设有第二上连接套,支撑主杆上端通过第二上连接套与滑板机构相铰接。所述的绝缘电缆的输入端固定在滑板机构上,输出端固定在机车电器上。
在平衡杆、支撑臂、下臂杆和推臂上设有伞裙,加大了受电弓的爬电距离,提高了耐污绝缘性能;设置第一下套、第一下连接套、第二上套、第二上连接套便于绝缘材料部件与金属材料部件的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的驱动系统包括变速调节电机、传动螺杆、传动螺母、限位开关;变速调节电机设在底架上,传动螺杆的一端固定在底架上,另一端与变速调节电机的主轴万向连接,传动螺母装在两个摇臂之间铰接固定,传动螺母装在传动螺杆上,在传动螺母的运行轨迹两端有控制升降位置的限位开关。所述的驱动系统通过自动变速调节的电机驱动传动螺杆的旋转,使传动螺杆上的传动螺母移动带动受电弓的变速升降。
作为改进,所述的滑板机构是一个弹性浮动装置,包括滑板和浮动支架;所述的浮动支架由弹簧和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所述浮动支架包括滑板固定板,平行杆、托架;所述的平行杆的上端与滑板架滑板固定板铰接,下端与托架铰接;所述的弹簧分别交叉连接在两个浮动支架的平行杆的上下端;所述的滑板固定在滑板固定架上面。浮动支架由弹簧与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所述的滑板固定在浮动支架上面,使支撑的两个滑板可以随压力变化弹性浮动,并保持滑板的水平状态。
作为改进,所述的绝缘电缆,包括绝缘橡胶外套、金属编织导线,绝缘电缆的两端有接线板;接线板的输入端固定在受电弓的受流导电位置末端,输出端通向机车电器。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3为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4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5为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6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7为摇杆座的主视图;
图8为摇杆座的左视图;
图9为底架的主视图;
图10为底架的俯视图;
图11为弹性浮动滑板机构主视图;
图12为绝缘电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包括底架1、升降框架2、支撑框架3、铰链座4、滑板机构5、绝缘电缆6和驱动系统7。
所述的底架1(见图9、图10)采用型钢制造,前端设置了第四铰链支耳101,上部设置了第五铰链支耳102。底架1通过螺钉直接固定到机车的车顶上。
所述的升降框架2由下臂杆21、推臂22和摇杆座23组成。所述的摇杆座23(如图7和图8)由支承杆231、安装凸台232和摇臂233组成,支承杆231的两端有安装孔,支承杆231中部的安装凸台232也有安装孔,两个摇臂233设在支承杆上,在摇臂233上设有第一铰链支耳2331。所述的下臂杆21采用高强度的绝缘棒制造、如玻璃纤维增强的绝缘棒,它的下端通过第一下套211与支承杆231上的安装凸台232固定,上端通过第一上套212与U形支耳42相铰接;所述的推臂22是一个上窄下宽的刚性结构梯形框架,由两根推臂主杆221、一根顶杆222和一根底杆223组成,推臂主杆221采用高强度的绝缘棒制造,如玻璃纤维增强的绝缘棒,推臂主杆221的上端和顶杆222通过第一上连接套224相连接,推臂主杆221的下端和底杆223通过第一下连接套225相连接;推臂22的下端2个第一下连接套225与底架1的第四铰接支耳101相铰接;推臂22的上端2个第一上连接套224与铰链座4的第二铰链支耳41相铰接。
所述的支撑框架3由平衡杆31和支撑臂32构成。平衡杆31的下端与下臂杆21的第一上套212相铰接,上端与滑板机构5相铰接。支撑臂32包括两根支撑主杆321和两根斜拉杆322。支撑主杆321的下端焊接在铰链座4的上端,支撑主杆321的上端与滑板机构5相铰接,斜拉杆322的下端焊接在铰链座4上,上端与滑板机构5焊接。两根支撑主杆321、铰链座4和滑板机构5构成上宽下窄的梯形框架。
所述的铰接座4的下端设有第二铰链支耳41,中部设有U形支耳42。
所述的滑板机构5(见图11)包括滑板51和浮动支架52,所述的浮动支架52由弹簧与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包括滑板固定板521,弹簧522,平行杆523、托架524。所述的平行杆523的上端与滑板固定板521铰接,下端与托架524铰接;所述的弹簧522分别交叉连接在两个浮动支架52的平行杆523的上下端。所述的滑板51固定在滑板固定架521上面。
所述的绝缘电缆6(见图12)包括绝缘橡胶外套61、金属编织导线62,接线板63。绝缘电缆6的输入端固定在下臂杆21上端的第一上套212上,绝缘电缆6与滑板机构5和支撑框架3电性导通,绝缘电缆6的输出端通向机车电器。
所述的驱动系统7包括变速调节电机71、传动螺杆72、传动螺母73、限位开关74。电机71设在底架1上,传动螺杆72的一端设在底架1上,另一端与变速调节电机71的主轴万向连接,传动螺母73装在两个摇臂之间且与第一铰链支耳2331铰接,传动螺母73装在传动螺杆72上,在传动螺母73的运行轨迹两端有控制升降位置的限位开关74。
当受电弓需要升弓时,启动驱动系统的变速调节电机71,使传动螺杆72旋转带动传动螺母73左移,推动摇臂233绕支承杆231的轴中心顺时针旋转,使固定在安装凸台232上的下臂杆21也顺时针旋转,这时,在推臂22的拉力作用下,支撑框架3被撑起托起滑板机构5,使滑板51与输电网线路紧密接触,电能通过滑板机构5、支撑框架3和绝缘电缆6输出,送到机车电器。当滑板5与输电网线路接触以后,传动螺母73撞开左端的限位开关74接触,使电机停止工作。当受电弓受到机车运行的振动和接触网线的波动时,具有弹性浮动的滑板51作相应的上下浮动,保持滑板与接触网线的压力不变。
当受电弓需要降弓时,启动驱动系统的电机71反转,使传动螺杆72旋转带动传动螺母右移,推动摇臂233绕支承杆231的轴中心逆时针旋转,使固定在安装凸台232上的下臂杆21也逆时针旋转。这时,受电弓在自重和推臂22的推力作用下,使得滑板5脱离输电网线路,支撑框架3下降直到与底架合拢。传动螺母73撞开右端的限位开关74,电机停止工作。
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由于升降框架2采用高强度的绝缘材料制造,电气绝缘距离达到几倍于现有接触网系统中的最大值,因此不再需要用支持绝缘子来与机车绝缘固定,解决了车顶高压系统长期以来绝缘距离不够的难题,从根本上避免了由支持绝缘子污秽造成车顶击破、受流中断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与受电弓现有最先进的气囊或阻尼机构减振方法比较,本实施方式的滑板机构5,在滑板受到压力变化时可以弹性浮动,对于减小受电弓振动和电网波动影响,稳定滑板与接触网导线的接触压力和提高受流质量具有明显优势。与现有技术的一根推杆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将推臂22设置成框架刚性结构,增强了受电弓的侧向稳定性。又由于底架直接与车顶连接安装的接地效果,受电弓下部不带电,驱动系统采用电机驱动传动螺杆的升降弓装置,与现有的液压/气动/升弓弹簧机构相比,大大简化了驱动提高了驱动受电弓的升降可靠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升降框架2的爬电距离,还在下臂杆21和推臂主杆221设置了伞裙8,进一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的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由底架1、升降框架2、支撑框架3、铰链座4、滑板机构5、绝缘电缆6和驱动系统7等组成。
所述的底架1(见图9、图10)采用型钢制造,前端设置了第四铰链支耳101,上部设置了第五铰链支耳102。底架1通过螺钉直接固定到机车的车顶上。
所述的升降框架2由下臂杆21、推臂22和摇杆座23组成。所述的摇杆座23(如图7)由支承杆231、安装凸台232和摇臂233组成,支承杆231的两端有安装孔,支承杆231中部的安装凸台232也有安装孔,两个摇臂233设在支承杆上,在摇臂233上设有第一铰链支耳2331。所述的下臂杆21的下端通过第一下套211与支承杆231上的安装凸台232固定,上端通过第一上套212与U形支耳42相铰接;所述的推臂22是一个上窄下宽的刚性结构梯形框架,由两根推臂主杆221、一根顶杆222和一根底杆223组成,推臂主杆221的上端和顶杆222通过第一上连接套224相连接,推臂主杆221的下端和底杆223通过第一下连接套225相连接;推臂22的下端2个第一下连接套225与底架1的第四铰接支耳101相铰接;推臂22的上端2个第一上连接套224与铰链座4的第二铰链支耳41相铰接。
所述的支撑框架3由平衡杆31和支撑臂32构成,均采用高强度的绝缘材料制造,如玻璃纤维增强的绝缘棒。平衡杆31的下端与下臂杆21的第一上套212相铰接,上端与滑板机构5相铰接。支撑臂32包括两根支撑主杆321和两根斜拉杆322。支撑主杆321的下端焊接在铰链座4的上端,支撑主杆321的上端与滑板机构5相铰接;斜拉杆322也是采用高强度的绝缘材料制造,它的下端固定在铰链座4上,上端与滑板机构5固定。两根支撑主杆321、铰链座4和滑板托架54构成上宽下窄的梯形框架。
平衡杆31和支撑主杆321上设有伞裙8。
所述的铰接座4的下端部上设有第二铰链支耳41,中部设有U形支耳42。
所述的滑板机构5(见图11)包括滑板51和浮动支架52,所述的浮动支架52由弹簧与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包括滑板固定板521,弹簧522,平行杆523、托架524。所述的平行杆523的上端与滑板固定板521铰接,下端与托架524铰接;所述的弹簧522分别交叉连接在两个浮动支架52的平行杆523的上下端。所述的滑板固定在滑板固定架521上面。
所述的绝缘电缆6包括绝缘橡胶外套61、金属编织导线62,接线板63。绝缘电缆6的输入端固定在滑板固定架52上,绝缘电缆6与滑板机构5电性导通,绝缘电缆6的输出端通向机车电器。
所述的驱动系统7包括变速调节电机71、传动螺杆72、传动螺母73、限位开关74。变速调节电机71设在底架1上,传动螺杆72的一端设在底架1上,另一端与变速调节电机71的主轴万向连接,传动螺母73装在两个摇臂之间且与第一铰链支耳2331铰接固定,传动螺母73装在传动螺杆72上,在传动螺母的运行轨迹两端有控制升降位置的限位开关74。
当受电弓需要升弓时,启动驱动系统的变速调节电机71,使传动螺杆72旋转带动传动螺母73左移,推动摇臂233绕支承杆231的轴中心顺时针旋转,使固定在安装凸台232上的下臂杆21也顺时针旋转,这时,在推臂22的拉力作用下,支撑框架3被撑起托起滑板机构5,使滑板51与输电网线路紧密接触,电能通过滑板机构5和绝缘电缆6输出。送到机车电器。当滑板5与输电网线路接触以后,传动螺母73撞开左端的限位开关74接触,使电机停止工作。当受电弓受到机车运行的振动和接触网线的波动时,具有弹性浮动的滑板51作相应的上下浮动,保持滑板与接触网线的压力不变。
当受电弓需要降弓时,启动驱动系统的电机71反转,使传动螺杆72旋转带动传动螺母右移,推动摇臂233绕支承杆231的轴中心逆时针旋转,使固定在安装凸台232上的下臂杆21也逆时针旋转。这时,受电弓在自重和推臂22的推力作用下,使得滑板5脱离输电网线路,支撑框架3下降直到与底架合拢。传动螺母73撞开右端的限位开关74,电机停止工作。
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由于支撑框架3采用高强度的绝缘材料制造,电气绝缘距离达到几倍于现有接触网系统中的最大值,因此不再需要用支持绝缘子来与机车绝缘固定,解决了车顶高压系统长期以来绝缘距离不够的难题,从根本上避免了由支持绝缘子污秽造成车顶击破、受流中断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与受电弓现有最先进的气囊或阻尼机构减振方法比较,本实施方式的滑板机构5,在滑板受到压力变化时可以弹性浮动,对于减小受电弓振动和电网波动影响,稳定滑板与接触网导线的接触压力和提高受流质量具有明显优势。与现有技术的一根推杆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将推臂22设置成框架刚性结构,增强了受电弓的侧向稳定性。又由于底架直接与车顶连接安装的接地效果,受电弓下部不带电,驱动系统采用电机驱动传动螺杆的升降弓装置,与现有的液压/气动/升弓弹簧机构相比,大大提高了驱动受电弓的升降可靠性能。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5和图6所示的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由底架1、升降框架2、支撑框架3、铰链座4、滑板机构5、绝缘电缆6和驱动系统7等组成。
所述的底架1(见图9、图10)采用型钢制造,前端设置了第四铰链支耳101,上部设置了第五铰链支耳102。底架1通过螺钉直接固定到机车的车顶上。
所述的升降框架2和支撑框架3由高强度绝缘材料所制,如玻璃纤维增强绝缘棒,所述的受电弓通过升降框架2和支撑框架3与机车车顶进行绝缘。
所述的滑板机构5(见图11)包括滑板51和浮动支架52,所述的浮动支架52由弹簧与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包括滑板固定板521,弹簧522,平行杆523、托架524。所述的平行杆523的上端与滑板固定板521铰接,下端与托架524铰接;所述的弹簧522分别交叉连接在两个浮动支架52的平行杆523的上下端。所述的滑板固定在滑板固定架521上面。
所述的绝缘电缆6包括绝缘橡胶外套61、金属编织导线62,接线板63。绝缘电缆6的输入端固定在滑板固定架52上,绝缘电缆6与滑板机构5电性导通,绝缘电缆6的输出端通向机车电器。
所述的升降框架2由下臂杆21、推臂22和摇杆座23组成。所述的摇杆座23(如图7)由支承杆231、安装凸台232和摇臂233组成,支承杆231的两端有安装孔,支承杆231中部的安装凸台232也有安装孔,两个摇臂233设在支承杆上,在摇臂233上设有第一铰链支耳2331。所述的下臂杆21的下端通过第一下套211与支承杆231上的安装凸台232固定,上端通过第一上套212与U形支耳42相铰接;所述的推臂22是一个上窄下宽的刚性结构梯形框架,由两根推臂主杆221、一根顶杆222和一根底杆223组成,推臂主杆221的上端和顶杆222通过第一上连接套224相连接,推臂主杆221的下端和底杆223通过第一下连接套225相连接;推臂22的下端2个第一下连接套225与底架1的第四铰接支耳101相铰接;推臂22的上端2个第一上连接套224与铰链座4的第二铰链支耳41相铰接。
所述的支撑框架3由平衡杆31和支撑臂32构成。平衡杆31的下端与下臂杆21的第一上套212相铰接,上端与托架524相铰接。支撑臂32包括两根支撑主杆321和两根斜拉杆322。支撑主杆321的下端焊接在铰链座4的上端,支撑主杆321的上端与托架524相铰接;斜拉杆322也是采用高强度的绝缘材料制造,它的下端固定在铰链座4上,上端与托架524固定。两根支撑主杆321、铰链座4和机构5构成上宽下窄的梯形框架。
作为改进,下臂杆21、推臂22、平衡杆31和支撑主杆321上均设有伞裙8。
所述的铰接座4的下端部上设有第二铰链支耳41,中部设有U形支耳42。
所述的滑板机构5(见图11)包括滑板51和浮动支架52,所述的浮动支架52由弹簧与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包括滑板固定板521,弹簧522,支撑杆523、托架524。所述的支撑杆523的上端与滑板固定板521铰接,下端与托架524铰接;所述的弹簧522分别交叉连接在两个浮动支架52的支撑杆523的上下端。所述的滑板固定在滑板固定架521上面。
所述的驱动系统7包括变速调节电机71、传动螺杆72、传动螺母73、限位开关74。变速调节电机71设在底架1上,传动螺杆72的一端固定在底架1上,另一端与变速调节电机71的主轴万向连接,传动螺母73装在两个摇臂之间与第一铰链支耳2331铰接固定,传动螺母73装在传动螺杆72上,在传动螺母的运行轨迹两端有控制升降位置的限位开关74。
当受电弓需要升弓时,启动驱动系统的电机71,使传动螺杆72旋转带动传动螺母73左移,推动摇臂233绕支承杆231的轴中心2331顺时针旋转,使固定在安装凸台232上的下臂杆21也顺时针旋转,这时,在推臂22的拉力作用下,支撑框架3被撑起托起滑板机构5,使滑板51与输电网线路紧密接触,电能通过滑板机构5和绝缘电缆6输出。送到机车电器。当滑板5与输电网线路接触以后,传动螺母73撞开左端的限位开关74接触,使电机停止工作。当受电弓受到机车运行的振动和接触网线的波动时,具有弹性浮动的滑板51作相应的上下浮动,保持滑板与接触网线的压力不变。
当受电弓需要降弓时,启动驱动系统的电机71反转,使传动螺杆72旋转带动传动螺母右移,推动摇臂233绕支承杆231的轴中心2331逆时针旋转,使固定在安装凸台232上的下臂杆21也逆时针旋转。这时,受电弓在自重和推臂22的推力作用下,使得滑板5脱离输电网线路,支撑框架3下降直到与底架合拢。传动螺母73撞开右端的限位开关74,电机停止工作。
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由于升降框架2、支撑框架3均采用高强度的绝缘材料制造,电气绝缘距离达到几倍于现有接触网系统中的最大值,因此不再需要用支持绝缘子来与机车绝缘固定,解决了车顶高压系统长期以来绝缘距离不够的难题,从根本上避免了由支持绝缘子污秽造成车顶击破、受流中断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与受电弓现有最先进的气囊或阻尼机构减振方法比较,本实施方式的滑板机构5,在滑板受到压力变化时可以弹性浮动,对于减小受电弓振动和电网波动影响,稳定滑板与接触网导线的接触压力和提高受流质量具有明显优势。与现有技术的一根推杆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将推臂22设置成框架刚性结构,增强了受电弓的侧向稳定性。又由于底架直接与车顶连接安装的接地效果,受电弓下部不带电,驱动系统采用电机驱动传动螺杆的升降弓装置,与现有的液压/气动/升弓弹簧机构相比,大大提高了驱动受电弓的升降可靠性能。

Claims (9)

1.一种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包括底架、升降框架、支撑框架、铰链座、滑板机构、绝缘电缆和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电弓通过高强度绝缘材料制造的升降框架和/或支撑框架来与机车进行绝缘,不需要支持绝缘子,受电弓的受流电流通过绝缘电缆输送;滑板机构为弹性浮动装置;受电弓的升降采用电机驱动的传动螺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框架包括下臂杆、推臂及摇杆座;所述的摇杆座包括支承杆、设在支承杆中部的安装凸台及设在支承杆上的摇臂,支承杆铰接在底架的中部,摇臂上设有第一铰接支耳,第一铰接支耳与所述的驱动系统的传动螺母相铰接,所述下臂杆的下端固定在支承杆的安装凸台位置;所述的推臂的下端铰接在底架的前部;
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平衡杆及支撑臂;所述的支撑臂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铰链座上端,支撑臂的上端与所述的滑板机构相铰接;所述的平衡杆的下端与下臂杆上部相铰接,上端与滑板机构相铰接;所述的支撑臂包括两根支撑主杆和两根支撑斜杆,两根支撑主杆、铰链座和滑板机构呈上宽下窄的框架结构,两根斜杆交叉的设置在框架结构内;
所述铰链座下端部上设有两个第二铰链支耳,中部设有U形支耳,第二铰链支耳与推臂的上端相铰接,U形支耳与下臂杆的上端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绝缘材料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臂包括两根推臂主杆、一根顶杆和一根底杆,所述的两根推臂主杆、一根顶杆和一根底杆呈上窄下宽的框架刚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绝缘材料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框架为高强度绝缘材料,所述的下臂杆和推臂上设有伞裙,绝缘电缆的输入端固定在下臂杆的上端;下臂杆的上端设有第一上套,下端设有第一下套,下臂杆的上端通过第一上套与铰链座的U形支耳相铰接,下端通过第一下套与支承杆上的安装凸台固定连接;所述的推臂主杆和顶杆之间设有第一上连接套,推臂主杆和底杆之间设有第一下连接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绝缘材料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为高强度绝缘材料,所述的平衡杆和支撑臂上设有伞裙,所述的绝缘电缆输入端固定在滑板机构上;所述平衡杆上端设有第二上套,下端设有第二下套,平衡杆的上端通过第二上套与滑板机构相铰接,平衡杆的下端通过第二下套与下臂杆上部相铰接;所述的支撑主杆上端设有第二上连接套,下端设有第二下连接套,支撑主杆上端通过第二上连接套与滑板机构相铰接,支撑主杆的下端通过第二下连接套与铰链座上端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绝缘材料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和升降框架为高强度绝缘材料,平衡杆、支撑臂、下臂杆和推臂上设有伞裙,所述的绝缘电缆的输入端固定在滑板机构上;下臂杆的下端设有第一下套,下臂杆的下端通过第一下套与支承杆上的安装凸台固定连接;所述的推臂主杆和底杆之间设有第一下连接套;所述平衡杆上端设有第二上套,平衡杆的上端通过第二上套与滑板机构相铰接;所述的支撑主杆上端设有第二上连接套,支撑主杆上端通过第二上连接套与滑板机构相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强度绝缘材料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系统包括变速调节电机、传动螺杆、传动螺母、限位开关;变速调节电机设在底架上,传动螺杆的一端固定在底架上,另一端与变速调节电机的主轴万向连接,传动螺母装在两个摇臂之间铰接固定,传动螺母装在传动螺杆上,在传动螺母的运行轨迹两端有控制升降位置的限位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绝缘材料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板机构是一个弹性浮动装置,包括滑板和浮动支架;所述的浮动支架由弹簧和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所述浮动支架包括滑板固定板,平行杆、托架;所述的平行杆的上端与滑板固定板铰接,下端与托架铰接;所述的弹簧分别交叉连接在两个浮动支架的平行杆的上下端;所述的滑板固定在滑板固定架上面。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强度绝缘材料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电缆,包括绝缘橡胶外套、金属编织导线,绝缘电缆的两端有接线板;接线板的输入端固定在受电弓的受流导电位置末端,输出端通向机车电器。
CN2009101937311A 2009-11-06 2009-11-06 一种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08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37311A CN101708692B (zh) 2009-11-06 2009-11-06 一种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37311A CN101708692B (zh) 2009-11-06 2009-11-06 一种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8692A true CN101708692A (zh) 2010-05-19
CN101708692B CN101708692B (zh) 2012-07-04

Family

ID=42401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9373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08692B (zh) 2009-11-06 2009-11-06 一种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08692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5809A (zh) * 2012-11-30 2013-02-20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受电弓
CN106004457A (zh) * 2016-08-09 2016-10-12 涓ョ淮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防震调节式受电弓
CN106347134A (zh) * 2016-09-29 2017-01-2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受电弓
JP2017123751A (ja) * 2016-01-08 2017-07-1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集電装置及び車両
CN107618374A (zh) * 2017-09-26 2018-01-23 沈阳新阳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环形受电弓及有轨电车
CN109130861A (zh) * 2017-06-28 2019-01-04 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源无轨公交车集电系统绝缘结构
CN109334462A (zh) * 2018-10-29 2019-02-15 江苏洁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受电弓
CN109703372A (zh) * 2019-02-22 2019-05-03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弓网受流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9910622A (zh) * 2019-03-15 2019-06-21 天津益昌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升降式绝缘臂受电弓
CN110329080A (zh) * 2019-07-30 2019-10-1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轨交列车的阻尼受电弓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5809A (zh) * 2012-11-30 2013-02-20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受电弓
JP2017123751A (ja) * 2016-01-08 2017-07-1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集電装置及び車両
CN106004457A (zh) * 2016-08-09 2016-10-12 涓ョ淮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防震调节式受电弓
CN106004457B (zh) * 2016-08-09 2017-03-22 严维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防震调节式受电弓
CN106347134A (zh) * 2016-09-29 2017-01-2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受电弓
CN109130861A (zh) * 2017-06-28 2019-01-04 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源无轨公交车集电系统绝缘结构
CN107618374A (zh) * 2017-09-26 2018-01-23 沈阳新阳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环形受电弓及有轨电车
CN109334462A (zh) * 2018-10-29 2019-02-15 江苏洁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受电弓
CN109703372A (zh) * 2019-02-22 2019-05-03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弓网受流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9910622A (zh) * 2019-03-15 2019-06-21 天津益昌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升降式绝缘臂受电弓
CN110329080A (zh) * 2019-07-30 2019-10-1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轨交列车的阻尼受电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8692B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8692B (zh) 一种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
CN106671829A (zh) 一种绝缘复合式接触网支持装置
CN106347135A (zh) 一种绝缘双靴侧接触受流器
CN1273322C (zh) 双线受电式无轨电车集电弓
CN104890534B (zh) 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反定位弹性阻尼器支撑机构
CN105383307A (zh) 一种城轨车辆受电弓多自由度弓头
CN105128681A (zh) 两自由度高速受电弓弓头
CN1263627C (zh) 双线受电弓式无轨电车集电杆
CN101580022B (zh) 单杆移动倾摆型公交电车受电弓
CN109823183A (zh) 电动单臂触点式受电弓
CN104627027A (zh) DC750V~3kV柔性悬挂分段绝缘器
CN116749777B (zh) 一种电气化公路汽车用受电弓
CN204383201U (zh) 一种储能式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
CN201530328U (zh) 一种低阻、低噪声单臂高速受电弓
KR101006836B1 (ko) 철도 차량용 판토그라프
CN108839589A (zh) 中间柱及转换柱接触网腕臂支撑装置
CN204488532U (zh) DC750V~3kV柔性悬挂分段绝缘器
CN101580023A (zh) 单杆转动型公交电车受电杆
CN109747429A (zh) 双极刚性接触网式交通供电系统
CN208469607U (zh) 一种高铁牵引供电附加线悬挂系统
CN113771700B (zh) 一种长距离轨道交通高速架空刚性接触网电分相设备
CN111301174A (zh) 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
CN205220391U (zh) 一种城轨车辆受电弓多自由度弓头
CN209666856U (zh) 电动单臂触点式受电弓
CN210363397U (zh) 一种用于悬挂式轨道车辆的受电弓及悬挂式轨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IU FE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XIE SIQING

Effective date: 201112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202

Address after: 510050 No. 97 Huang Hua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Yuexiu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Xie Xuanli

Co-applicant after: Liu Feng

Address before: 510050 No. 97 Huang Hua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Yuexiu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Xie Xuanli

Co-applicant before: Xie Siqi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