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97732A - 一种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97732A
CN101697732A CN200910213541A CN200910213541A CN101697732A CN 101697732 A CN101697732 A CN 101697732A CN 200910213541 A CN200910213541 A CN 200910213541A CN 200910213541 A CN200910213541 A CN 200910213541A CN 101697732 A CN101697732 A CN 101697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tramethrin
pesticide
worm nitrile
fluorine worm
sani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3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97732B (zh
Inventor
姚志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Institut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Termite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FINE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135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97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97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7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97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77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属于组合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氟虫腈和胺菊酯为活性成分,氟虫腈和胺菊酯的重量比为1~10∶1~20,用常规方法制成所需制剂。本发明通过氟虫腈和胺菊酯产生双重作用机理的协同效应,既能直接作用于卫生害虫的表皮又能作用于卫生害虫的神经系统,提高对卫生害虫的击倒力和致死力,其共毒系数大于10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同时增加了杀虫谱。为居民生产、生活所需的环境场所,控制病媒传染病,保护人民健康提供了更有效的药剂。在对蟑螂、蚊、蝇、白蚁、红火蚁等卫生害虫进行更有效防治的同时,可降低活性成分的用量,节约用药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属于组合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卫生害虫是指那些可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危害,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所有节肢动物,包括两类:昆虫纲和蛛形纲蜱螨亚纲。蟑螂(蜚蠊)、蚊、蝇、白蚁、红火蚁、跳蚤、臭虫均属于昆虫纲。卫生害虫的主要危害有吸血骚扰和寄生,而且某些种类的卫生害虫是人类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对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一旦爆发,可以影响流行区域的社会、文化发展。卫生害虫传播疾病的方式: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机械性传播是指卫生害虫对病原体仅具有携带、输送等的污染作用,即病原体只是机械地从一个宿主被传给另一个宿主。如住区蟑螂、蝇类等。生物性传播是指病原体在媒介体内必须经过发育或繁殖的生理过程后,达到其传染期或繁殖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对人或其他宿主动物具有感染能力的传播方式。卫生害虫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危害之严重,令人防不胜防。其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卫生害虫主要有蚊、蝇、蟑螂、白蚁、红火蚁等。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3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蚊子是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其生活史可分成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蚊类作为主要卫生害虫之一,除叮刺、骚扰人类及动物外,主要的危害在于传播多种疟疾、丝虫病、乙脑、登革热等传染性疾病。苍蝇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蝇科,是在白昼活动频繁的昆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在生物学上,苍蝇属于典型的“完全变态昆虫”。它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蛆)、蛹、成虫四个时期。苍蝇因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传播而危害人类,苍蝇的体表多毛,足部抓垫能分泌黏液喜欢在人或畜的粪尿、痰、呕吐物以及尸体等处爬行觅食,极容易附着大量的病原体,如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肝炎杆菌、脊髓灰质炎病菌、蛔虫卵等。蟑螂学名为蜚蠊,其分类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蟑螂身体背腹扁平,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蟑螂的一生包括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据统计,全世界的蟑螂大约有5000种。目前国内已有170余种,其中包括野栖和家栖两种,我国居室常见的蟑螂有以下6种: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澳洲大蠊、日本大蠊、东方蜚蠊。家栖蟑螂在阴暗、湿热、有充足食物和水的环境中均可孳生繁殖,从居民住所到宾馆、饭店、餐厅、车站、码头、医院、浴室、副食品店、列车、轮船以及副食品加工厂等均可成为其栖息之地。它们的食性繁杂,虽然不同种类间有一定的差异,但几乎任何有机物均可成为它们的食物,尤其喜欢香甜和发酵食品。蟑螂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是通过传播各种病原体。蜚蠊主要通过到处活动、取食而污染环境和食物,从而传播各种病原体。因此它们在取食等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勉地对人们的食物以及其他一些生活用品造成污染,严重地威协了人们的健康,滋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因此成为重要的卫生害虫。白蚁亦称虫尉属节足动物门,昆虫纲,等翅目,类似蚂蚁营社会性生活,其社会阶级为蚁后、蚁王、兵蚁、工蚁。以纤维素为食的小型到中型社会性昆虫,有高度发达的等级系统。口器咀嚼式。触角念珠状或丝状。体软,色淡。白蚁是多形态昆虫,一般每个家族可分为两大类型:①生殖型。又称繁殖蚁;②非生殖型。不能繁殖后代,形态也与生殖型不同,完全无翅。包括若蚁、工蚁、兵蚁三大类。白蚁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这些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农作物的危害;二、对树木的危害;三、对房屋建筑的破坏:白蚁对房屋建筑的破坏,特别是对砖木结构、木结构建筑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其隐藏在木结构内部,破坏或损坏其承重点,往往造成房屋突然倒塌;四、对江河堤坝的危害。红火蚁原产阿根廷,为美国著名外来入侵物种,现已入侵我国。入侵红火蚁是最近进入中国的入侵物种,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的最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火蚁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火蚁属(Solenopsis)。与蚁科其他蚂蚁一样,也是一种社会性昆虫,由卵、幼蚁、工蚁、蚁后组成1个群落。红火蚁工蚁多型,体长2.4-6mm(Hedges 1998),上颚4齿,触角10节,身体红色到棕色,柄后腹黑色。蚁巢向外突起呈丘状,直径一般小于46厘米。当蚁丘受到破坏时,入侵红火蚁将异常愤怒。其可用后腹部的尾刺进攻入侵者,一般被蛰刺后次日会有水疱出现。成虫食性广泛,其捕杀昆虫、蚯蚓、青蛙、蜥蜴、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也采集植物种子。其进攻体型相对大的鸟类等的眼等要害器官。入侵红火蚁给被入侵地往往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
卫生杀虫剂是专门用来防治卫生害虫(蚊、蝇、蟑螂、白蚁等)的一类农药。它直接作用于人类居住环境,有的品种甚至长时间与人接触,是以人为保护对象的,因此卫生杀虫剂要求比农业和其它杀虫剂更高,卫生杀虫剂必须对人、畜安全,低毒、纯度高、杂质少。氟虫腈又名锐劲特,化学名称:(±)-5-氨基-1-(2,6-二氯-α,α,α-三氟-对-甲苯基)-4-三氟甲基亚硫酰基吡唑-3-腈,是法国罗纳朗克农化公司于1987年开发研制成功的苯基吡唑类的特异杀虫剂。杀虫机理独特,它的作用机制是与昆虫神经中枢细胞上Y-氨基丁酸受体结合,阻塞神经细胞的氯离子通道,从而干扰中枢神经的正常功能而导致昆虫死亡。作用方式主要是触杀和胃毒作用。目前国内已登记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的有0.05%氟虫腈饵剂和0.008%氟虫腈饵剂。胺菊酯,化学名称:(1R,S)-顺,反式-2,2-二甲基-3-(2-甲基-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3,4,5,6-四氢-酞酰亚胺基甲基酯。根据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胺菊酯属低毒杀虫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于公共卫生的主要杀虫剂之一。胺菊酯具有触杀作用。通过蚊蝇等卫生害虫的表皮系统迅速吸收进入体内,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特有的痉挛症状,害虫被迅速击倒。可用于各种场合的公共卫生害虫(pests of public health)如蟑螂、蚊、蝇、红火蚁、白蚁、臭虫、跳蚤、虱、蠓虫、飞蛾、蜘蛛、香烟甲虫、谷象虫、蚜虫、黄蜂、蟋蟀等的扑灭和驱避。
虽然胺菊酯对蚊、蝇等卫生害虫具有快速击倒效果,但致死性能差,有复苏现象,单独使用效果不明显,因此要与其他杀虫力强而又对人畜低毒的卫生杀虫剂混配。同时该药对蜚蠊具有一定的驱赶作用,可使栖居在黑暗处的蜚蠊在胺菊酯的作用下跑出来,进而受到其他杀虫剂的毒杀而致死。同时,单独使用一种化学农药不仅防治害虫成本较高、杀虫谱窄,多次重复使用还会是害虫产生抗性,影响药效。农药复配是提高防效和扩大防治对象、减缓害虫抗药性、减少污染、降低农药残留的一种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组合物,是以氟虫腈和胺菊酯为活性成分,所述氟虫腈和胺菊酯的重量比为1~10∶1~20。
为达到更好的杀虫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可以优选氟虫腈和胺菊酯的重量比为4∶1~1∶4。
为满足防治卫生害虫的各种需要,本发明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根据上述记载,将有效剂量的氟虫腈与胺菊酯以助剂,所述有效剂量的活性成分占组合物总重量百分比为0.008~30,用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制剂,如:胶饵、饵剂、粉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粒剂、乳油、悬浮剂、微乳剂、热烟雾剂、超低容量剂或水乳剂(对所用助剂没有特殊要求),直接投放、注射、兑水喷雾或其他方法在家庭和酒店、医院、写字楼、工厂、饭店、超市、绿地等公共卫生场所,用于内、外环境卫生害虫的防治。
本发明的防治卫生害虫的组合物与常规杀虫药物的区别在于:以氟虫腈和胺菊酯为活性成分,通过氟虫腈和胺菊酯产生双重作用机理的协同效应,既能直接作用于卫生害虫的表皮又能作用于卫生害虫的神经系统,提高对卫生害虫的击倒力和致死力,其共毒系数大于10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同时增加了杀虫谱。为居民生产、生活所需的环境场所,控制病媒传染病,保护人民健康提供了更有效的药剂。在对蟑螂、蚊、蝇、白蚁、红火蚁等卫生害虫进行更有效防治的同时,可降低活性成分的用量,节约用药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制剂是按现有农药剂型的相应生产方法,将氟虫腈、胺菊酯、助剂用常规方法,按实施例中的配比制成胶饵、饵剂、粉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粒剂、乳油、悬浮剂、微乳剂或水乳剂等制剂。所用的试剂均为市面购得,也不是本发明的主体,此处不再赘述。在这些实施例中,除有特殊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比。
  序号   氟虫腈含量   胺菊酯含量   重量比
  实施例一   0.04%   0.40%   1∶10
  实施例二   0.01%   0.04%   1∶4
  实施例三   0.03%   0.06%   1∶2
  实施例四   2.5%   5.0%   1∶2
  实施例五   2.5%   2.5%   1∶1
  实施例六   3%   2%   3∶2
  实施例七   4%   1%   4∶1
  实施例八   10%   1%   10∶1
  序号   氟虫腈含量   胺菊酯含量   重量比
  实施例九   0.002%   0.006%   1∶3
  实施例十   10%   20%   1∶2
  实施例十一   1%   20%   1∶20
实施例四的实验室活性测定报告:
一、试验目的:
以实验室饲养的德国小蠊雄性成虫为生测靶标,测定各单剂及氟虫腈与胺菊酯的混配剂对德国小蠊的毒力,计算混剂共毒系数,确定增效作用强弱。
二、测定方法
1、试验材料
仪器设备:1/万电子天平、微量点滴器;
试验用具:镊子、脱脂棉、纱网、容量瓶、烧杯、吸管、平皿及预测药剂,测试药物的原药浓度必须不低于90%;
供测试虫:本所饲养标准试虫,德国小蠊(Blattellagermanica),2周龄雄成虫;
试剂:丙酮、乙醚。
2、测定条件
温度为26℃±1℃;相对湿度为60%±5%。
3、测定方法
1)药液配制用1/万电子天平精确地称取所需药剂,以丙酮为溶剂按W/V配制一定浓度母液,再按等比或等差级差配制5-7个浓度备用。
2)将试虫用乙醚麻醉后,以30只为一组,仰卧排列在平皿内,先以丙酮为对照,然后由低至高浓度依次用微量点滴器以1μL的量点滴在试虫中胸腹板第2对腿之间,点药后将试虫放入标有相对应浓度的干净烧杯内,喂以食物及水,正常饲养。滴药时温度控制在25℃以下。
3)观察各浓度组试虫72h死亡率,死亡标准为虫体仰翻,用针刺激虫腹部无任何反应。对照死亡率>20%实验报废重做,<20%时试验组死亡率应予校正。
4)计算LD50。
三、测定结果
1、单剂的LD50
单剂的LD50见表1。
表1  二种药剂对德国小蠊的LD50值
  药剂   LD50(μg/♂)
  氟虫腈   0.00124
  药剂   LD50(μg/♂)
  胺菊酯   60.86
2、混配剂的理论毒性指数
根据表1中的LD50值,确定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理论毒性指数见表2。
表2 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理论毒性指数
  氟虫腈(%)   胺菊酯(%)   氟虫腈占比例(%)   胺菊酯占比例(%)   理论毒性指数
  2.5   5.0   33.33   66.67   33.331
3、混配剂的实际毒性指数及共毒系数
测定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LD50值,并计算实际毒性指数及共毒系数,结果见表3。
表3 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实际毒性指数及共毒系数
  氟虫腈(%)   胺菊酯(%) LD50(μg/♂) 实际毒性指数 共毒系数
  2.5   5.0   0.000864   143.52   431
四、结果讨论
在氟虫腈与胺菊酯的重量配比1-10∶1-20范围内,选择氟虫腈(2.5%)与胺菊酯(5.0%)混配剂对德国小蠊进行毒力测定,其共毒系数为431,增效作用最佳。
实施例五实验室活性测定报告:
一、试验目的:
以实验室饲养的淡色库蚊幼虫为生测靶标,测定各单剂及氟虫腈与胺菊酯的混配剂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毒力,计算混剂共毒系数,确定增效作用强弱。
二、测定方法
测定各处理的幼虫杀灭率,计算混剂共毒系数。综合分析各处理的相关指标,选择增效作用强的配比。
通过将蚊幼虫浸在不同的药液中所获的24h死亡率,求出LC50
1、试验材料
试验用具:稀释药液用50mL容量瓶若干个,可调移液管若干支,500mL的烧杯若干只,50mL烧杯若干个,200mL量杯1支,挑选幼虫用吸管数支,1/万电子天平。
杀虫剂:选用纯药或高浓度的药剂。以丙酮(分析纯)为溶剂,先将药剂配制成1%的母液放置冰箱保存备用,试验时再配制成0.1%的母液,配制需要浓度时,都按有效成分计算。
供测试虫: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4龄幼虫。
2、测定条件
温度为26℃±1℃;相对湿度为60%±5%。
3、测定方法
浸液法,选择4龄幼虫放入小烧杯内,每杯20条,然后补足水量50mL。每个大烧杯量入200mL脱氯自来水。每只烧杯上应标记测试药物名称和浓度值。然后,把已配制在容量瓶内的不同浓度药液,用移液管分别从中吸取1mL药液滴入水中,再用玻璃棒在水中搅匀,这时把量杯内幼虫连同50mL水全部倒在烧杯内,合计成250mL水溶液。每个浓度至少有3次重复,并设对照组,同样滴入1mL空白溶剂。整个实验应保持在27℃左右温室内,24h后检查死亡数。
检查幼虫死亡数量时,可用尖头镊子轻轻触动试虫头部和尾部呼吸管,如果反应迟纯而不能浮至水面,或者呈麻痹痉挛濒死状态的幼虫,一并计算在死亡数内。对照组死亡率达20%以上者,整个实验报废重做,对照组死亡率低于20%时,则可用Abbott公式计算校正死亡率并计算LD50。
三、测定结果
1、单剂的LC50
单剂的LC50见表1。
表1 二种药剂对淡色库蚊幼虫的LD50值
  药剂   LD50(μg/♂)
  氟虫腈   0.00094
  胺菊酯   10.86
2、混配剂的理论毒性指数
根据表1中的LD50值,确定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理论毒性指数见表2。
表2 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理论毒性指数
  氟虫腈(%)   胺菊酯(%)   氟虫腈占比例(%)   胺菊酯占比例(%)   理论毒性指数
  2.5   2.5   50   50   50.004
3、混配剂的实际毒性指数及共毒系数
测定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LD50值,并计算实际毒性指数及共毒系数,结果见表3。
表3 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实际毒性指数及共毒系数
  氟虫腈   胺菊酯   LD50(μg/♂)   实际毒性指数   共毒系数
  (%)   (%)
  2.5   2.5   0.000726   129.477   258.9
四、结果讨论
在氟虫腈与胺菊酯的重量配比1-10∶1-20范围内,选择氟虫腈(2.5%)与胺菊酯(2.5%)混配剂对淡色库蚊幼虫进行毒力测定,其共毒系数为258.9,增效作用较佳。
实施例六的实验室活性测定报告:
一、试验目的:
以实验室饲养的德国小蠊雄性成虫为生测靶标,测定各单剂及氟虫腈与胺菊酯的混配剂对德国小蠊的毒力,计算混剂共毒系数,确定增效作用强弱。
二、测定方法
1、试验材料
仪器设备:1/万电子天平、微量点滴器;
试验用具:镊子、脱脂棉、纱网、容量瓶、烧杯、吸管、平皿及预测药剂,测试药物的原药浓度必须不低于90%;
供测试虫:本所饲养标准试虫,德国小蠊(Blattellagermanica),2周龄雄成虫;
试剂:丙酮、乙醚。
2、测定条件
温度为26℃±1℃;相对湿度为60%±5%。
3、测定方法
1)药液配制用1/万电子天平精确地称取所需药剂,以丙酮为溶剂按W/V配制一定浓度母液,再按等比或等差级差配制5-7个浓度备用。
2)将试虫用乙醚麻醉后,以30只为一组,仰卧排列在平皿内,先以丙酮为对照,然后由低至高浓度依次用微量点滴器以1μL的量点滴在试虫中胸腹板第2对腿之间,点药后将试虫放入标有相对应浓度的干净烧杯内,喂以食物及水,正常饲养。滴药时温度控制在25℃以下。
3)观察各浓度组试虫72h死亡率,死亡标准为虫体仰翻,用针刺激虫腹部无任何反应。对照死亡率>20%实验报废重做,<20%时试验组死亡率应予校正。
4)计算LD50。
三、测定结果
1、单剂的LD50
单剂的LD50见表1。
表1 二种药剂对德国小蠊的LD50值
  药剂   LD50(μg/♂)
  氟虫腈   0.00124
  药剂   LD50(μg/♂)
  胺菊酯   60.86
2、混配剂的理论毒性指数
根据表1中的LD50值,确定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理论毒性指数见表2。
表2 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理论毒性指数
  氟虫腈(%)   胺菊酯(%)   氟虫腈占比例(%)   胺菊酯占比例(%)   理论毒性指数
  3   2   60   40   60.001
3、混配剂的实际毒性指数及共毒系数
测定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LD50值,并计算实际毒性指数及共毒系数,结果见表3。
表3 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实际毒性指数及共毒系数
  氟虫腈(%)   胺菊酯(%) LD50(μg/♂) 实际毒性指数 共毒系数
  3   2   0.000988   125.51   208
四、结果讨论
在氟虫腈与胺菊酯的重量配比1-10∶1-20范围内,选择氟虫腈(3%)与胺菊酯(2%)混配剂对德国小蠊进行毒力测定,其共毒系数为208,增效作用较佳。
实施例七的室内活性测定报告
一、试验目的:
以乳白蚁为生测靶标,测定各单剂及氟虫腈与胺菊酯的混配剂对台湾乳白蚁的毒力,计算混剂共毒系数,确定增效作用强弱。
二、测定方法
1、试验材料
仪器设备:1/万电子天平、微量点滴器;
试验用具:镊子、量筒、滤纸、容量瓶、烧杯、吸管、培养皿及预测药剂,测试药物的原药浓度必须不低于90%;
供测试虫:本所饲养标准试虫,乳白蚁(Coptotermes sp.),采自野外蚁巢,在室内分离饲养至少2周后用于测试;
2、测定条件
温度为26℃±1℃;相对湿度为60%±5%。
3、测定方法
1)药液配制用1/万电子天平精确地称取所需药剂,以丙酮为溶剂按W/V配制一定浓度母液,再按等比或等差级差配制5-7个浓度备用。
2)用刻度吸管吸取上述不同浓度药液1ml,从内外均匀滴于滤纸上,然后每个培养皿分别放入工蚁30头。每个浓度设3个重复,同时设空白对照3个。置于温度27℃、相对湿度85%的进口人工气候箱中,定期观察白蚁击倒时间及24小时死亡率。
3)计算LD50。
三、测定结果
1、单剂的LD50
单剂的LD50见表1。
表1 二种药剂对乳白蚁的LD50值
  药剂   LD50(μg/♂)
  氟虫腈   0.00109
  胺菊酯   55.48
2、混配剂的理论毒性指数
根据表1中的LD50值,确定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理论毒性指数见表2。
表2 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理论毒性指数
  氟虫腈(%)   胺菊酯(%)   氟虫腈占比例(%)   胺菊酯占比例(%)   理论毒性指数
  4   1   80   20   80.0004
3、混配剂的实际毒性指数及共毒系数
测定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LD50值,并计算实际毒性指数及共毒系数,结果见表3。
表3 氟虫腈与胺菊酯混配剂的实际毒性指数及共毒系数
  氟虫腈(%)   胺菊酯(%) LD50(μg/♂) 实际毒性指数 共毒系数
  4   1   0.0004884   223.20   279
四、结果讨论
在氟虫腈与胺菊酯的重量配比1-10∶1-20范围内,选择氟虫腈(4%)与胺菊酯(1%)混配剂对乳白蚁进行毒力测定,其共毒系数为279,增效作用较佳。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氟虫腈和胺菊酯为活性成分,所述氟虫腈和胺菊酯的重量比为1~10∶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虫腈和胺菊酯的重量比为4∶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有效剂量的活性成分配以助剂,用常规方法制成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剂量的活性成分占组合物总重量百分比为0.008~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组合物在防治内、外环境卫生害虫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作蚊、蝇、蜚蠊、白蚁和红火蚁的防治。
CN2009102135411A 2009-10-30 2009-10-30 一种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97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35411A CN101697732B (zh) 2009-10-30 2009-10-30 一种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35411A CN101697732B (zh) 2009-10-30 2009-10-30 一种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7732A true CN101697732A (zh) 2010-04-28
CN101697732B CN101697732B (zh) 2012-06-06

Family

ID=42146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354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97732B (zh) 2009-10-30 2009-10-30 一种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9773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9271A (zh) * 2011-11-10 2012-06-20 北海市白蚁防治所 一种杀灭白蚁的中西药物组合物
CN102986727A (zh) * 2012-11-29 2013-03-27 王便草 一种灭蟑螂药
CN102986728A (zh) * 2012-11-29 2013-03-27 王便草 一种灭蟑螂药的制备方法
CN104304307A (zh) * 2014-10-31 2015-01-28 苏州多贝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蚁高效毒杀剂
CN105076189A (zh) * 2015-04-28 2015-11-25 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种灭蟑胶饵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1030A (zh) * 2005-08-12 2007-02-14 南京第一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反式氯氰菊酯和氟虫腈的增效杀虫组合物
CN101518244A (zh) * 2008-02-28 2009-09-02 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锐劲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9271A (zh) * 2011-11-10 2012-06-20 北海市白蚁防治所 一种杀灭白蚁的中西药物组合物
CN102986727A (zh) * 2012-11-29 2013-03-27 王便草 一种灭蟑螂药
CN102986728A (zh) * 2012-11-29 2013-03-27 王便草 一种灭蟑螂药的制备方法
CN104304307A (zh) * 2014-10-31 2015-01-28 苏州多贝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蚁高效毒杀剂
CN105076189A (zh) * 2015-04-28 2015-11-25 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种灭蟑胶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7732B (zh) 2012-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00344B1 (en) Use of coniferyl aldehyde and alpha-hexyl cinnamic aldehyde against insects and arachnids
CN102369957B (zh) 一种多效生物农药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Butu et al. Biopesticides: Clean and viable technology for healthy environment
CN101697732B (zh) 一种卫生害虫杀虫剂的组合物
CN101690495A (zh) 一种用于蚊蝇的杀虫增效组合物
Rajkumar et al. Effect of leaf essential oil of Coccinia indica on egg hatchability and different larval instars of malarial mosquito Anopheles stephensi
CN103783030B (zh) 一种捕食性天敌昆虫绿步甲与绿僵菌组合防治害虫的方法
CN101984828B (zh) 一种复配杀虫剂
WO2017045268A1 (zh) 一种高含量除虫菊素杀虫剂
CN104255772B (zh) 一种含噻虫嗪和吡丙醚的卫生害虫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228056B (zh) 一种含有硫氟肟醚和部分有机磷类农药的杀虫组合物
CN107410334A (zh) 一种含藜芦碱和氟啶虫胺腈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798282A (zh) 含有甲基嘧啶磷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微囊悬浮剂
CN103004854A (zh) 辣根素与烟碱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5994431B (zh) 高效持久的白蚁防治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22501B (zh) 菜青虫颗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可湿性粉剂
CN101019546A (zh)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氟虫腈复配农药
Zeng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oxicity of pyrethrin and three conventional pesticides against 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CN106879609A (zh) 一种含有多拉菌素和吡丙醚的杀虫组合物
CN103355310B (zh)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与杀虫剂的组合应用
CN102308837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1677531A (zh) 驱蚊剂
CN109258639A (zh) 一种银纹夜蛾性引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124892A (zh) 一种含鱼藤酮与戊吡虫胍的杀蚜组合物
KR102580206B1 (ko) 2,3-디하이드록시프로필도코노에이트를 이용한 닭진드기에 대한 살충·살비제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ANTONG INSTITUTE OF PREVENTION TERMITE

Effective date: 201307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o Zhiniu

Inventor after: Rong Fei

Inventor before: Yao Zhiniu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YAO ZHINIU TO: YAO ZHINIU RONG FE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11

Address after: 226406 Jiangsu chemical industry park, Rudong County, the Yellow Sea province 5

Patentee after: Nantong Fine Chemical Co., Ltd.

Patentee after: Nantong Institut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Termite

Address before: 226406 Jiangsu chemical industry park, Rudong County, the Yellow Sea province 5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Fine Chemical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06

Termination date: 2020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