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92991A - 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92991A
CN101692991A CN200910145157A CN200910145157A CN101692991A CN 101692991 A CN101692991 A CN 101692991A CN 200910145157 A CN200910145157 A CN 200910145157A CN 200910145157 A CN200910145157 A CN 200910145157A CN 101692991 A CN101692991 A CN 101692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it
connecting plate
connecting axle
boar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5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全兴
汪立新
沈方华
卞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EVERIS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EVERIS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EVERIS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EVERIS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45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929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92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29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包括横梁(1)、第一连接轴(2)、第二连接轴(3)、第三连接轴(4)、后撑脚(7)、后撑脚的上关节管(5)和连杆机构总成(6),第一连接轴(2)、第二连接轴(3)和第三连接轴(4)自中间至后依次纵向连接于左右两横梁之间,所述后撑脚(7)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2)和第三连接轴(4)下方,所述后撑脚的上关节管(5)上连接有一连杆机构总成(6),该连杆机构总成(6),包括定位板(6.1)、第三连接板(6.7)、第二连接板(6.6)、第一连接板(6.3)、自锁装置(6.4)、触动杆(6.2)和轮子(6.23)。本发明采用触发式装置,女士气力很小时也可直接推动或拉动上车担架实现折叠或支撑开动作。

Description

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车担架,尤其是涉及一种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用于实现上车担架的上车动作。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作出以前,目前的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大都采用手握操作手柄的方式来实现。该种方式所需的握持力较大,女士气力较小时握持不住,不能实现上车动作。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所需气力较小的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包括横梁、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后撑脚、后撑脚的上关节管和连杆机构总成,所述横梁有二根,左右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自中间至后依次纵向连接于左右两横梁之间,所述后撑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下方,所述后撑脚的上关节管上连接有一连杆机构总成,该连杆机构总成包括定位板、第三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自锁装置、触动杆和轮子,定位板横向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固定有一触碰柄,该第三连接板的中间与定位板相连接,第三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自锁装置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该第一连接板的中间与所述自锁装置的另一端相连接,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触动杆的一端相连,该触动杆的中间与所述第三连接轴相连,该触动杆的另一端与轮子相连;所述自锁装置,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活动杆和推杆,所述第一导管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的中间相连接,第一导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管的一端呈“T”字型相连接,且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相连通,该第二导管的另一端插置活动杆,该活动杆的首端插入第二导管内,且在所述插入端套有压缩弹簧,该活动杆的尾端伸出第二导管外;所述推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相连,该推杆的另一端自连接有第二导管的第一导管的一端插入第一导管内,该推杆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导管内的活动杆首端相接触配合,所述活动杆的尾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触发柄柄部相配合。
工作原理:
手动推动上车担架向前移动,当上车担架触碰到救护车时,上车担架的前撑脚向后转动并折叠收起,使连杆机构总成的触发柄的柄部脱离连杆机构总成自锁装置的活动杆,使上车担架的后撑脚向后转动并折叠收起;反之,拉动上车担架脱离救护车时,上车担架的前撑脚向前转动并支撑开,使连杆机构总成的触发柄的柄部接触连杆机构总成自锁装置的活动杆,使上车担架的后撑脚向前转动并支撑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触发式装置,女士气力很小时也可直接推动或拉动上车担架实现折叠或支撑开动作。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卸下左横梁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连杆机构总成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的自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图中附图标记:
横梁1、第一连接轴2、第二连接轴3、第三连接轴4、后撑脚的上关节管5、连杆机构总成6、后撑脚7、前撑脚8;
定位板6.1、触动杆6.2、第一连接板6.3、自锁装置6.4、堵塞6.5、第二连接板6.6、第三连接板6.7、第一轴套6.8、六角锁紧螺母6.9、第一六角头螺栓6.10、第二轴套6.11、第二六角头螺栓6.12、第三六角头螺栓6.13、第三轴套6.14、第四六角头螺栓6.15、第五六角头螺栓6.16、第一平垫圈6.17、第四轴套6.18、六角螺母6.19、第二平垫圈6.20、第六六角头螺栓6.21、第五轴套6.22、轮子6.23、触发柄6.24;
第一导管6.4.1、第二导管6.4.2、压缩弹簧6.4.3、活动杆6.4.4、推杆6.4.5、弹性圆柱销6.4.6。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卸下左横梁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包括横梁1、第一连接轴2、第二连接轴3、第三连接轴4、后撑脚7、后撑脚上关节管5、前撑脚8和连杆机构总成6,所述横梁1有二根,左右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轴2、第二连接轴3和第三连接轴4自中间至后依次纵向连接于左右两横梁之间,且第一连接轴2、第二连接轴3和第三连接轴4相互平行,所述后撑脚7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2和第三连接轴4下方,所述连杆机构总成6连接于后撑脚的上关节管5上。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的连杆机构总成的爆炸图。由图3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连杆机构总成6,包括定位板6.1、第三连接板6.7、第二连接板6.6、第一连接板6.3、自锁装置6.4、触动杆6.2和轮子6.23,定位板6.1横向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2与第二连接轴3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板6.7上固定有一触碰柄6.24,该第三连接板6.7的中间用第三六角头螺栓6.13和第三轴套6.14与定位板6.1相连接,第三连接板6.7的一端用六角头螺栓与第二连接板6.6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板6.6的另一端通过第五六角头螺栓6.16、第一平垫圈6.17、第四轴套6.18、六角螺母6.19和第二平垫圈6.20与自锁装置6.4的一端相连接,并在该连接端设置堵塞6.5;所述第三连接板6.7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六角头螺栓6.15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3的一端相连接,该第一连接板6.3的中间与所述自锁装置6.4的另一端相连接,该第一连接板6.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六角头螺栓6.10、六角锁紧螺母6.9和第一轴套6.8与所述触动杆6.2的一端相连,该触动杆6.2的中间通过第二六角头螺栓6.12和第二轴套6.11与所述第三连接轴4相连,该触动杆6.2的另一端通过第六六角头螺栓6.21和第五轴套6.22与轮子6.23相连。
参见图4和图5,图4为本发明的自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爆炸图。由图4和图5可以看出,所述自锁装置6.4,包括第一导管6.4.1、第二导管6.4.2、活动杆6.4.4和推杆6.4.5,所述第一导管6.4.1一端用弹性圆柱销6.4.6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3的中间相连接,第一导管6.4.1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管6.4.2的一端呈“T”字型相连接,且第一导管6.4.1与第二导管6.4.2相连通,该第二导管6.4.2的另一端插置活动杆6.4.4,该活动杆6.4.4的首端插入第二导管6.4.2内,且在所述插入端套有压缩弹簧6.4.3,该活动杆6.4.4的尾端伸出第二导管6.4.2外;所述推杆6.4.5的一端通过第五六角头螺栓6.16、第一平垫圈6.17、第四轴套6.18、六角螺母6.19和第二平垫圈6.20与第二连接板6.6的另一端相连,该推杆6.4.5的另一端自连接有第二导管6.4.2的第一导管6.4.1的一端插入第一导管6.4.1内,该推杆6.4.5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导管6.4.2内的活动杆6.4.4首端相接触配合,所述活动杆6.4.4的尾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6.6上的触发柄6.24柄部相配合。

Claims (1)

1.一种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包括横梁(1)、第一连接轴(2)、第二连接轴(3)、第三连接轴(4)、后撑脚(7)、后撑脚的上关节管(5)和连杆机构总成(6),所述横梁(1)有二根,左右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轴(2)、第二连接轴(3)和第三连接轴(4)自中间至后依次纵向连接于左右两横梁之间,所述后撑脚(7)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2)和第三连接轴(4)下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撑脚的上关节管(5)上连接有一连杆机构总成(6),该连杆机构总成(6),包括定位板(6.1)、第三连接板(6.7)、第二连接板(6.6)、第一连接板(6.3)、自锁装置(6.4)、触动杆(6.2)和轮子(6.23),定位板(6.1)横向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2)与第二连接轴(3)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板(6.7)上固定有一触碰柄(6.24),该第三连接板(6.7)的中间与定位板(6.1)相连接,第三连接板(6.7)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6.6)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板(6.6)的另一端与自锁装置(6.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6.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3)的一端相连接,该第一连接板(6.3)的中间与所述自锁装置(6.4)的另一端相连接,该第一连接板(6.3)的另一端与所述触动杆(6.2)的一端相连,该触动杆(6.2)的中间与所述第三连接轴(4)相连,该触动杆(6.2)的另一端与轮子(6.23)相连;
所述自锁装置(6.4),包括第一导管(6.4.1)、第二导管(6.4.2)、活动杆(6.4.4)和推杆(6.4.5),所述第一导管(6.4.1)一端与第一连接板(6.3)的中间相连接,第一导管(6.4.1)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管(6.4.2)的一端呈“T”字型相连接,且第一导管(6.4.1)与第二导管(6.4.2)相连通,该第二导管(6.4.2)的另一端插置活动杆(6.4.4),该活动杆(6.4.4)的首端插入第二导管(6.4.2)内,且在所述插入端套有压缩弹簧(6.4.3),该活动杆(6.4.4)的尾端伸出第二导管(6.4.2)外;所述推杆(6.4.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6.6)的另一端相连,该推杆(6.4.5)的另一端自连接有第二导管(6.4.2)的第一导管(6.4.1)的一端插入第一导管(6.4.1)内,该推杆(6.4.5)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导管(6.4.2)内的活动杆(6.4.4)首端相接触配合,所述活动杆(6.4.4)的尾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6.6)上的触发柄(6.24)柄部相配合。
CN200910145157A 2009-09-30 2009-09-30 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 Pending CN1016929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5157A CN101692991A (zh) 2009-09-30 2009-09-30 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5157A CN101692991A (zh) 2009-09-30 2009-09-30 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2991A true CN101692991A (zh) 2010-04-14

Family

ID=42092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5157A Pending CN101692991A (zh) 2009-09-30 2009-09-30 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9299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6583A (zh) * 2014-12-28 2015-05-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 一种移动式越障装置
CN108095928A (zh) * 2017-12-20 2018-06-01 东莞市松研智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向自锁的医疗使用病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6583A (zh) * 2014-12-28 2015-05-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 一种移动式越障装置
CN104586583B (zh) * 2014-12-28 2017-07-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 一种移动式越障装置
CN108095928A (zh) * 2017-12-20 2018-06-01 东莞市松研智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向自锁的医疗使用病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021846A3 (en) Pick up device with locking mechanism and leverage action trigger
CN201087119Y (zh) 千斤顶手柄用的延伸杆
EP2332807A3 (en) Stroller connectable with a car seat
WO2009113049A3 (en) Exercising machine
CN101692991A (zh) 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
CN201519240U (zh) 新型上车担架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
CN101692990B (zh) 上车担架的上车装置的连杆机构总成
CN201519239U (zh) 新型上车担架的半自动触发式上车装置
CN203677184U (zh) 三拆式内镜微创手术钳
CN202412105U (zh) 带电紧固螺丝装置
US20090245932A1 (en) Kind of operating handle's link set for the jack
CN201998167U (zh) 活节双爪指简易机械手
CN201290847Y (zh) 可锁式单轴气弹簧输液椅
CN207696529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机器人抓手
CN207241332U (zh) 牵引车操纵杆的锁止装置及牵引机构
CN201418785Y (zh) 一种骨科手术牵引架
CN202277380U (zh) 骨钉复位夹持钳
CN105193340A (zh) 易安装坐便器扶手架
CN201442576U (zh) 一种驻车制动手柄总成
CN2721335Y (zh) 抓物器
CN201734765U (zh) 一种椎弓根螺钉尾翼折断器
CN203652039U (zh) 三轮摩托车加力操纵器
CN202723906U (zh) 吻合器
CN202803697U (zh) 管道疏通器
CN201838829U (zh) 插头插座的辅助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