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90178A - 便携式电话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90178A
CN101690178A CN200880021774A CN200880021774A CN101690178A CN 101690178 A CN101690178 A CN 101690178A CN 200880021774 A CN200880021774 A CN 200880021774A CN 200880021774 A CN200880021774 A CN 200880021774A CN 101690178 A CN101690178 A CN 101690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ubject area
amplification
mentioned
television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1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90178B (zh
Inventor
毛利贵之
奥田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90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0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90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01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2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enclosures rotating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or with ball-joint coupling, e.g. PDA with display enclosure orientation changeable between portrait and landscape by rotation with respect to a coplanar body enclos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9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dedicated keyboard keys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7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omprising more than two bod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04N21/41407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embedded in a portable device, e.g. video client on a mobile phone, PDA,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04N21/4312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 H04N21/4316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for displaying supplemental content in a region of the screen, e.g. an advertisement in a separate win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04N21/4728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or selecting a Region Of Interest [ROI], e.g. for requesting a higher resolution version of a selected reg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45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H04N5/44504Circuit details of th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generator, e.g. details of the character or graphics signal generator, overlay mixing 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onitor
    • G06F2200/1614Image rotation following screen orientation, e.g. switching from landscape to portrait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6Zoom, i.e. interaction techniques or interac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zooming oper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92Change of orientation of the displayed image, e.g. upside-down, mirror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using combined folding and rotation mo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25Rotatable telephones, i.e. the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33Including a rotatable display body pa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话机,其在对显示画面显示的图像的一部分进行放大的情况下,可易于在视觉上确认所放大的图像的内容。具备:包括呈矩阵状二维配置的多个操作键(71)的操作部(7)、预先确定多个放大对象区域(93)作为电视图像的一部分区域并基于操作键(71)的操作使与操作键(71)预先对应起来的放大对象区域(93)内的图像放大由此生成放大电视图像的图像放大单元(91)、在通常阅览模式时生成包含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而在放大阅览模式时生成包含放大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的显示图像生成单元(92)、以及对显示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单元(5)。各放大对象区域(93)其排列顺序与分别预先对应起来的操作键(71)的排列顺序一致,而且在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之间形成有重复区域。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话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电话机,特别是适于能够观看收听电视广播的便携式电话机的发明。
背景技术
在便携式电话机中具备用于接收从广播基站发送的电视广播波的天线,基于电视广播波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电视图像,输出与该电视图像对应的电视声音,由此能够观看收听电视广播。
作为这种便携式电话机的一例,有显示画面形成为长方形状,能够将该显示画面切换为纵长显示状态和横长显示状态的便携式电话机。如上所述显示画面形成为长方形状的便携式电话机,例如在上述纵长显示状态时,使显示画面的长尺寸方向为上下方向显示电视图像,在上述横长显示状态时,使显示画面的短尺寸方向为上下方向显示电视图像。
另外,有时基于从广播基站发送的电视广播波的电视图像中会包括字符等。例如,在棒球、足球、排球等体育转播中,通常会在显示画面的端部显示分数。但是,便携式电话机的显示画面与普通的家用电视相比显示画面非常小,因此有时会难以看清得分显示。
于是,提出了在便携式电话机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字符等难以在视觉上确认的情况下将该部分放大显示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者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公开的便携式电话机,与十位数字键盘上的各键的排列对应将显示画面的全部区域等分地划分形成放大对象区域。而且,在利用规定的键进行键操作时,使与该键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放大显示。
另外,专利文献1的具有放大显示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机,通过以规定时间长按操作规定的键,能够将与该键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放大显示。而且,该便携式电话机在从显示放大图像的状态恢复原有图像状态时,再次操作同一键。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服务器进行将图像分割成多个而形成分割图像或将这些分割图像以规定倍率放大的动作,将这样在服务器中作成的放大图像数据向便携式电话机发送。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2005-3165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2003-2739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对图像进行分割放大的技术,只是预先将显示画面的显示图像的全部区域与十位数字键盘的各键对应地简单等分地分割来确定放大对象区域,并将任一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直接以规定倍率放大。其结果是,在显示画面上显示跨各放大对象区域的边界线连续的字符(字符串)的情况下,会产生该字符串的一部分不放大而难以把握字符串的内容的问题,即使对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也无法提高视觉确认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话机,其在对显示画面所显示的图像的一部分进行放大的情况下,可易于在视觉上确认所放大的图像的内容。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一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具备:电视图像生成单元,基于接收的电视广播波,生成电视图像;操作部,包括呈矩阵状二维配置的多个操作键;图像放大单元,预先确定多个放大对象区域作为上述电视图像的一部分区域,基于上述操作键的操作,使与该操作键预先对应起来的上述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放大,由此生成放大电视图像;显示图像生成单元,在通常阅览模式时生成包含上述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另一方面在放大阅览模式时生成包含上述放大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以及显示上述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其中上述各放大对象区域中,其排列顺序与分别预先对应起来的上述操作键的排列顺序一致,而且在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之间形成有重复区域。
根据这种构成,由于在使任一上述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放大显示的情况下,该放大对象区域确定为在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之间形成有重复区域,所以与以往那样仅将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图像的全部区域均等地划分确定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放大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放大对象区域的范围扩展了重复的区域。其结果是,例如在上述放大对象区域的上述重复区域中存在难以直接通过电视图像把握内容的字符串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指定较多地包括该字符串的上述放大对象区域来把握字符串的内容。
作为上述字符串,可举出表示棒球、足球、排球等体育转播中的得分或选手的数据的字符串、用新闻等显示的字符串等。另外,除了上述字符串以外也可举出精细图案的图像等。
进而,在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中,上述各放大对象区域中,其排列顺序确定为与分别预先对应的上述操作键的排列顺序一致,因此易于知晓上述放大对象区域与操作键的对应关系,用户能够容易对上述放大对象区域进行指定。
第二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除了上述构成之外还以下述方式构成:上述图像放大单元在比显示上述电视图像的区域小的区域生成放大电视图像,上述显示图像生成单元以残留上述电视图像的一部分的方式使上述放大电视图像重叠于上述电视图像上,生成具有该放大电视图像和上述电视图像的一部分的显示图像。
根据这种构成,由于在利用显示单元显示使上述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放大而生成的上述放大电视图像的情况下,在以通常阅览模式显示的上述电视图像上重叠上述放大电视图像,在该放大电视图像的周围能够显示未放大的上述电视图像的一部分,所以能够简单地判别使上述电视图像的哪个部分的放大对象区域放大了。
第三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除了上述构成之外还以下述方式构成:基于上述操作键的按下操作,上述显示图像生成单元生成放大阅览模式用的包含上述放大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另一方面,基于上述操作键的释放操作,上述显示图像生成单元生成通常阅览模式用的包含上述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
根据这种构成,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通过用户进行按下规定的操作键的操作,从而能够成为放大阅览模式并使对上述电视图像的一部分放大显示,此外,通过用户从按下的操作键松开手指进行释放操作,能够简单地返回通常阅览模式。
第四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除了上述构成之外还以下述方式构成:上述图像放大单元根据对上述操作键进行按下操作的时间,对上述放大对象区域进行放大来生成上述放大电视图像。
根据这种构成,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通过持续按压上述操作键,使上述放大对象区域变化成进行放大,能够将放大对象区域与此前显示的放大电视图像不同的放大电视图像显示在上述显示单元上。具体而言,能够通过持续按压上述操作键,从而对此前确定的上述放大对象区域进行放大,确定区域的幅宽不同的新的放大对象区域,使该较宽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放大,显示新的放大电视图像。其结果是,例如在最初显示于上述显示单元的上述放大电视图像中,字符串等的端部还处于切断的状态而发生未能充分地把握字符串等情况时,能够充分把握字符串等的内容。
第五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除了上述构成之外还以下述方式构成:上述图像放大单元根据对上述操作键进行按下操作的时间,增大上述放大对象区域的放大倍率来生成上述放大电视图像。
根据这种构成,通过对上述操作键持续按压,从而使对上述放大对象区域进行放大时的放大倍率变化成进行增大,能够将放大倍率与此前显示的放大电视图像不同的放大电视图像显示在上述显示单元上。具体而言,通过对上述操作键持续按压,从而能够以比此前显示的放大电视图像的放大倍率增大放大倍率的方式来确定上述放大对象区域的放大倍率,将放大倍率增大的新的放大电视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单元。其结果是,例如在最初显示于上述显示单元的上述放大电视图像中字符串等还为难以判别的大小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放大倍率来显示放大电视图像,从而能够充分把握字符串等的内容。
第六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除了上述构成之外还以下述方式构成:上述显示单元的显示画面为长方形,使该显示画面的长尺寸方向相对于上述操作部以90度的范围进行变位以能够切换为纵长显示状态或者横长显示状态,所述便携式电话机具备检测上述显示画面的显示状态的切换的切换检测单元,上述图像放大单元确定与上述横长显示状态和上述纵长显示状态的显示图像分别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群,基于上述切换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选择上述放大对象区域群的一方。
根据这种构成,由于针对上述横长显示状态以及上述纵长显示状态的电视图像确定放大对象区域群,所以即使在对上述显示画面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时,也能够以相同的键操作来对上述电视图像的相同排列位置的上述放大对象区域进行指定,因此能够容易进行放大操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上述各放大对象区域由于在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之间形成有重复区域,所以通过该重复区域与如以往那样对仅将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图像的全部区域分割确定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放大对象区域的范围变宽。其结果是,在上述放大对象区域的重复部分存在字符串等难以直接通过电视图像把握内容的部分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对较多地包括该部分的上述放大对象区域进行指定来把握内容。
进而,本发明中,由于上述各放大对象区域确定为其排列顺序与分别预先对应起来的上述操作键的排列顺序一致,所以易于知晓上述放大对象区域和操作键的对应关系,用户能够容易对上述放大对象区域进行指定,操作性也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便携式电话机的一例的立体图,示出了展开壳体的状态。
图2是表示使图1的便携式电话机的显示壳体旋转的状态的立体图,示出了从正面看时从图1状态顺时针旋转约45°的状态。
图3是表示使图1的便携式电话机的显示壳体旋转的状态的立体图,示出了从正面看时从图1状态顺时针旋转约90°的状态。
图4是表示该便携式电话机构成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显示画面上确定的放大对象区域的配置状态以及放大对象区域与操作键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6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7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号码[2]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8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号码[5]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9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号码[6]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10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号码[8]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11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号码[9]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用于对电视图像的一部分进行放大显示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在显示画面上确定的放大对象区域的配置状态以及放大对象区域与操作键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4是在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对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用于对电视图像的一部分进行放大显示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在显示画面上确定的放大对象区域的配置状态以及放大对象区域与操作键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7是在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对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18是在本发明实施方式4中对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的处理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便携式电话机
2  显示壳体
3  操作壳体
4  铰接部
41  连结部
42  保持部
5  显示部
51  显示画面
51a  象形(ピクト)显示区域
51b  电视图像显示区域
51c  数据广播显示区域
6  受话用听筒
7  操作部
71  操作键
8  送话用麦克
10  电视图像生成部
11  天线
12  放大器
13  调谐器
14  A/D转换器
15  解码器
16  扬声器
90  切换检测部
91  图像放大部
91a  存储器
91b  图像放大处理部
92  显示图像生成部
93  放大对象区域
94  边界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便携式电话机1的一例的立体图,示出了展开壳体的状态。该便携式电话机1为所谓的翻盖式便携式电话机,分别由长方体形状构成的显示壳体2以及操作壳体3经由铰接部4连结。而且,便携式电话机1能够以使显示壳体2以及操作壳体3的各主面相对的状态折叠。
在显示壳体2上,在折叠状态下与操作壳体3相对的主面配置有显示部5以及受话用听筒6。显示部5成为对显示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单元。而且,该显示部5由具有长方形的显示画面51的液晶显示器构成,配置为其长尺寸方向与显示壳体2的长尺寸方向一致。受话用听筒6是用于在通话时输出来自对方电话机的声音的声音输出单元,配置在显示壳体2上与铰接部4相反侧的端部。
在操作壳体3上,在折叠状态下与显示壳体2相对的主面,配置有操作部7以及送话用麦克8。操作部7具有多个操作键71,可以使用这些操作键71来进行选择操作、决定操作。送话用麦克8是在通话时输入用户声音的声音输入单元,配置在操作壳体3上与铰接部4相反侧的端部。
铰接部4将显示壳体2以及操作壳体3连结成可折叠为使各主面相对。此外,铰接部4构成为:连结部41和矩形板状的保持部42一体形成,其中该连结部41连结成可相对于操作壳体3转动,该保持部42与显示壳体2的外表面相对配置,将显示壳体2保持为可在水平面内旋转。显示壳体2连结成在保持其外表面与铰接部4的保持部42的平面相对的状态下,能以与显示部5的显示画面垂直的旋转轴(未图示)为中心在保持部42的平面部分旋转。由此,显示壳体2保持为可在与保持部42上的显示部5的显示画面水平的面内旋转,能够在保持相对于操作壳体3的倾斜角度的状态下旋转。
图2是表示使图1的便携式电话机1的显示壳体2旋转的状态的立体图,示出了从正面看时从图1的状态顺时针旋转约45°的状态。图3是表示使图1的便携式电话机1的显示壳体2旋转的状态的立体图,示出了从正面看时从图1的状态顺时针旋转90°的状态。
用户在把持操作壳体3的状态下,相对于该操作壳体3使显示壳体2在与显示部5的显示画面51水平的面内在90°的角度范围内旋转,由此能够将显示画面51切换为图1所示的纵长显示状态与图3所示的横长显示状态。在图1所示的纵长显示状态的显示画面51中,以其长尺寸方向为上下方向来显示图像。另一方面,在图3所示的横长显示状态的显示画面51上,以其短尺寸方向为上下方向来显示图像。
图4是该便携式电话机1的构成框图。该便携式电话机1具备:天线11、放大器12、调谐器(tuner)13、A/D转换器14、解码器15、切换检测部90、图像放大部91、显示图像生成部92、显示部5、扬声器16、操作部7。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放大器12、调谐器13、A/D转换器14、解码器15构成电视图像生成部10(电视图像生成单元)。
该便携式电话机1以天线11接收电视广播波,将基于接收的电视广播波的电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5的显示画面51上,并且从扬声器16输出与该电视图像对应的电视声音,从而能够观看收听电视广播。
基于天线11接收的电视广播波的信号在输入放大器12后,在调谐器13中将指定的频道号码的电视广播波抽出,在A/D转换器14中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对调谐器13的频道号码的指定,可以通过操作键71的操作来进行。此时,通过对操作键71进行操作而输入频道号码,从而也能够直接指定频道号码,但也可以在正常接收电视广播波之前,进行对调谐器13依次指定频道号码的处理即所谓的频道搜索。
基于在A/D转换器14中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电视广播波的信号被输入到解码器15。解码器15通过对基于电视广播波的信号进行解码而生成电视图像的数据,并且生成电视声音的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在解码器15中生成的图像数据,在显示图像生成部92中生成包含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使该显示图像显示到显示部5上。此外,基于在解码器15中生成的声音数据,从扬声器16输出电视声音45。
在该便携式电话机1的解码器15中,接收数字电视广播,不仅生成电视图像、电视声音,还能够生成内容数据。内容数据被输入到显示图像生成部92并显示于显示部5。通过在显示部5上显示内容数据,使用户能够看到数据广播。
在内容数据中包含使用面向数据广播的语言即BML(BroadcastMarkup Language:广播标记语言)作成的字符串以及图像数据或标签(tag)信息等。其中,内容数据所含的字符串不限于使用BML作成,也可以使用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等其它语言作成。
另外,在使用该便携式电话机1在与对方电话机之间进行通话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可以经由天线在与基站之间收发无线信号。而且,在该便携式电话机1经由天线从基站接收电子邮件等的字符信息的情况下,能够使该字符信息显示在显示部上。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便携式电话机1的显示壳体2相对于操作壳体3旋转时,可以通过切换检测部90检测出显示画面51是图5(a)所示的横长显示状态或者是图5(b)所示的纵长显示状态。通过切换检测部90检测的显示状态的结果被输入到显示图像生成部92。
另外,横长显示状态中的显示画面51,如图5(a)所示,划分为象形显示区域51a以及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此外,纵长显示状态中的显示画面51,如图5(b)所示,划分为象形显示区域51a、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以及数据广播显示区域51c。
而且,图像放大部91成为将电视图像的一部分放大的图像放大单元,其具备:存储放大对象区域的存储器91a、基于该存储器91a内存储的放大对象区域对电视图像的一部进行放大而生成放大电视图像的图像放大处理部91b。
在图像放大部91的存储器91a中,如图5所示存储有成为电视图像的一部分区域的放大对象区域93,并存储有按照与操作键71的排列顺序相同的排列顺序确定的多个放大对象区域93。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操作键71中的数字键(1键~9键)的排列顺序对应地,对显示画面51中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确定9个放大对象区域93。进而,各放大对象区域93确定为在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之间形成有重复区域。
在存储器91a中,将排列位置一致的操作键71与放大对象区域93对应起来,当指定操作部7的任一操作键71时,就指定了排列位置一致的放大对象区域93。而且,该指定的放大对象区域93被输入到图像放大处理部91b。
此外,在存储器91a中,如图5的(a)、(b)所示,存储有与横长显示状态以及纵长显示状态的显示图像分别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群。该存储器91a基于切换检测部90的检测结果,选择与横长显示状态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群或者与纵长显示状态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群的一方。各放大对象区域群包括与9个数字键对应的9个放大对象区域。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操作键71与放大对象区域93对应起来,并且以相同的对应来确定与横长显示状态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群、以及与纵长显示状态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群。
图像放大处理部91b基于通过操作键71的操作指定的放大对象区域93,使与该操作键71预先对应起来的放大对象区域93内的图像放大而生成放大电视图像。该放大电视图像的数据被输入到显示图像生成部92。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显示画面51上显示放大电视图像时,以比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的面积小的方式确定放大电视图像的放大倍率。另外,也可以以遍及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的全部区域来显示放大电视图像的方式确定放大倍率。
显示图像生成部92成为生成在显示画面51上显示的显示图像的显示图像生成单元。该显示图像生成部92进行在通常阅览模式时生成包含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在放大阅览模式时生成包含放大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的处理。通常阅览模式是指将电视图像整体显示于显示画面51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的状态。另外,在由显示图像生成部92生成的显示图像中不仅包括电视图像还包括象形显示图像或内容数据的图像。
另外,在用户以通常阅览模式观看收听电视图像时,有时想欲使电视图像的一部分图像进行放大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长按与欲放大的放大对象区域93对应的操作键71,能够从通常阅览模式变为放大阅览模式。当变为放大阅览模式时,显示图像生成部92进行以包括在图像放大处理部91b中生成的放大电视图像的方式生成显示图像的处理。
而且,在放大阅览模式中,通过持续按压操作键71来进行下一处理。首先,从图像放大部91的存储器91a向图像放大处理部91b输入通过操作键71指定的放大对象区域93,图像放大处理部91b对指定的放大对象区域93内的图像进行放大而生成放大电视图像。显示图像生成部92从图像放大处理部91b接受放大电视图像的数据,以在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内包括该放大电视图像的方式生成在显示画面51显示的显示图像。而且,将包括该放大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51上。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放大阅览模式中从长按的操作键71松开手指释放该操作键71,从而立即返回到显示电视图像整体的通常阅览模式。即,当从长按的操作键71松开手指时,不会在图像放大部91中进行放大电视图像的生成,而是在显示图像生成部92中,生成通常阅览模式用的包括上述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返回在显示画面51上显示电视图像整体的通常阅览模式。
另外,显示图像生成部92还进行生成在横长显示状态时的显示画面51上显示的显示图像、或者生成在纵长显示状态时的显示画面51上显示的显示图像的处理。与显示画面51的显示状态匹配的显示图像的生成,基于切换检测部90的检测结果来进行。
接着,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图5具体说明针对横长显示状态以及纵长显示状态的显示画面51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确定的9个放大对象区域93。
首先,四角的放大对象区域93(号码[1][3][7][9])确定为:与在上下方向、横方向上邻接的2个放大对象区域遍及全部边地重复,与在斜方向上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在角部重复。例如,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确定为:与在横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号码[2]和[4]的放大对象区域)遍及全部边地重复,还与邻接的中央的放大对象区域(号码[5]的放大对象区域)在角部重复。另外,在图5(a)中,阴影所示区域为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93。
此外,号码[2][4][6][8]的放大对象区域确定为:与上下方向以及横方向上邻接的3个放大对象区域分别遍及全部边地重复,与在斜方向上邻接的2个放大对象区域在角部重复。成为中央部的号码[5]的放大对象区域确定为:与在斜方向上邻接的四角的放大对象区域在角部重复,与在上下方向以及横方向上邻接的4个放大对象区域之间遍及全部边地重复。
接着,基于图6到图11说明对横长显示状态的电视图像使规定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放大的具体处理。通过指定各图的(b)中阴影标记的操作键71,从而指定在各图的(a)中显示画面51的阴影标记的放大对象区域93,对该放大对象区域93生成放大电视图像。而且,该放大电视图像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的状态在各图的(c)中示出。此外,在各图的(a)中示出了接收电视广播并使电视图像在显示画面51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上显示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显示多个字符串的电视图像的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图像放大部91生成放大电视图像时,图像放大部91以成为比显示电视图像的区域小的区域的放大倍率生成放大电视图像。而且,显示图像生成部92以残留电视图像的一部分的方式使放大电视图像与电视图像重叠,生成具有放大电视图像和电视图像的一部分的显示图像。因此,在显示画面51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上以电视图像上重合放大电视图像的状态显示图像,而且放大电视图像以显示画面51上指定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位置为基准进行放大显示。其结果是,基于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内的显示放大电视图像的位置,能够容易地判别对电视图像的哪个部分的放大对象区域93进行了放大。
首先,如图6所示,对用号码[1]的操作键71指定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93并使放大电视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51上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6(a)中,在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93显示有字符“a”“b”“c”“d”“あ”“か”。在与邻接的号码[2]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有字符“d”“あ”“か”,在与邻接的号码[5]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有字符“か”。当用号码[1]的操作键71指定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93时,如图6(c)所示,在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内的左上部显示对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93内的图像进行放大后的放大电视图像。通过在与邻接的号码[2]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的字符“d”,能够在放大电视图像中显示字符串“abcd”的全部,可充分把握该字符串的内容。
接着,如图7所示,对用号码[2]的操作键71指定号码[2]的放大对象区域93并使放大电视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51上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7(a)中,在号码[2]的放大对象区域93显示有字符“d”“あ”“い”“う”“え”“ぉ”“か”“き”“く”“け”“こ”。在与邻接的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有字符“d”“あ”“か”,在与邻接的号码[5]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有字符“か”“き”“く”“け”“こ”。当用号码[2]的操作键71指定号码[2]的放大对象区域93时,如图7(c)所示,在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内的左右中央上部显示对号码[2]的放大对象区域93内的图像放大后的放大电视图像。通过在与邻接的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的字符“あ”和“か”,能够在放大电视图像中显示字符串“あいうえお”和“かきくけこ”的全部,可充分把握各字符串的内容。
接着,如图8所示,对用号码[5]的操作键71指定号码[5]的放大对象区域93并使放大电视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51上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8(a)中,在号码[5]的放大对象区域93显示有字符“か”“き”“く”“け”“こ”“さ”“し”“す”“せ”“そ”“e”。在与邻接的号码[2]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有字符“か”“き”“く”“け”“こ”,在与邻接的号码[8]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有字符“さ”“し”“す”“せ”“そ”“e”。进而,在与邻接的号码[1]和[4]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有字符“か”,在与邻接的号码[4]和[7]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有字符“さ”,在与邻接的号码[6]和[9]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有字符“e”。当用号码[5]的操作键71指定号码[5]的放大对象区域93时,如图8(c)所示,在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内的中央部显示对号码[5]的放大对象区域93内的图像放大后的放大电视图像。通过在与邻接的号码[2]和[8]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的字符,能够在放大电视图像中显示字符串“かきくけこ”和“さしすせそ”的全部,可充分把握各字符串的内容。
接着,如图9所示,对用号码[6]的操作键71指定号码[6]的放大对象区域93并使放大电视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51上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9(a)中,在号码[6]的放大对象区域93显示有字符“e”“f”“g”“h”“i”“j”。在与邻接的号码[9]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有字符“e”“f”“g”“h”“i”“j”,在与邻接的号码[5]和[8]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有字符“e”。当用号码[6]的操作键71指定号码[6]的放大对象区域93时,如图9(c)所示,在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内的右端上下中央部上显示对号码[6]的放大对象区域93内的图像放大后的放大电视图像。通过在与邻接的号码[9]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的字符,能够在放大电视图像显示字符串“efghij”的大致全部,可充分把握字符串的内容。
接着,如图10所示,对用号码[8]的操作键71指定号码[8]的放大对象区域93并使放大电视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51上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10(a)中,在号码[8]的放大对象区域93显示有字符“さ”“し”“す”“せ”“そ”“e”。在与邻接的号码[5]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有字符“さ”“し”“す”“せ”“そ”“e”,字符“さ”在与邻接的号码[4]和[7]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字符“e”在与邻接的号码[6]和[9]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当用号码[8]的操作键71指定号码[8]的放大对象区域93时,如图10(c)所示,在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内的左右中央下部显示对号码[8]的放大对象区域93内的图像放大后的放大电视图像。通过与邻接的号码[5]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的字符,能够在放大电视图像上显示字符串“さしすせそ”的全部,可充分把握字符串的内容。
最后,如图11所示,对用号码[9]的操作键71指定号码[9]的放大对象区域93并使放大电视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51上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11(a)中,在号码[9]的放大对象区域93显示有字符“e”“f”“g”“h”“i”“j”。在与邻接的号码[6]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有字符“e”“f”“g”“h”“i”“j”,字符“e”在与邻接的号码[5]和[8]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显示。当用号码[9]的操作键71指定号码[9]的放大对象区域93时,如图11(c)所示,在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内的右端下部显示对号码[9]的放大对象区域93内的图像放大后的放大电视图像。通过与邻接的号码[6]的放大对象区域93的重复区域,能够在放大电视图像中显示字符串“efghij”的全部,可充分把握字符串的内容。
在图6至图11所示的电视图像中,字符串“abcd”能够通过对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而把握内容。字符串“あいうえお”能够通过对号码[2]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而把握内容。字符串“かきくこけ”能够通过对号码[2]或者号码[5]的任一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而把握内容。字符串“さしすせそ”能够通过对号码[5]或者号码[8]的任一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而把握内容。字符串“efghij”能够通过对号码[6]或者号码[9]的任一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而把握内容。这样,由于在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形成重复区域,所以能够通过多个放大对象区域来确认同一字符串的内容,又由于仅通过切换操作键的指定就能使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放大而能够显示放大电视图像,所以易于进行字符串的内容的确认。
图12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使显示画面为横长显示状态来接收电视广播并将电视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上的通常阅览模式改变为放大阅览模式且对图像的一部分进行放大显示的处理的流程图。
当以横长显示状态接收电视广播时(步骤S101),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电视图像(步骤S102)。步骤S102的状态成为通常阅览模式。而且,当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电视图像时,对显示画面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如图5(a)所示确定9个放大对象区域(步骤S103)。
在显示图像生成部中进行是否按压了规定的操作键的判断(步骤S104)。在判断为正在按压操作键的情况下(步骤S104中“是”),进而进行操作键的按压动作时间(t)是否经过规定时间以上(t1≤t)的判断(步骤S105)。当在步骤S104中判断为操作键没有被按压的情况下(步骤S104中“否”),返回步骤S102,不对图像进行放大,生成包括电视图像整体的显示图像,维持通常阅览模式。
在操作键的按压动作时间(t)经过规定时间以上(t1≤t)的情况中(步骤S105中“是”),图像放大部对使用操作键指定的放大对象区域生成放大电视图像,如图6至图11(c)所示,将在显示图像生成部中生成的包括放大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上(步骤S106)。此外,在不到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05中“否”),返回步骤S102,维持使电视图像整体显示在显示画面上的通常阅览模式。
接着,显示图像生成部进行是否在持续按压相同的操作键的判断(步骤S107)。在保持原样地按压操作键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06,维持使放大电视图像显示的放大阅览模式。在没有按压操作键的情况下,判断为对操作键进行了释放操作(步骤S107中“否”),返回步骤S102,返回使没有放大的电视图像整体显示于显示画面的通常阅览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用户进行的操作部的操作键的按下动作,将与该被按下的操作键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放大来显示放大电视图像。此时,由于该放大对象区域确定为在与其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之间形成有重复区域,所以与仅以边界线划分的放大对象区域相比区域更大。其结果是,由于在欲确认内容的部分的放大对象区域内显示的范围相应地增大,所以易于把握该部分的内容。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对显示画面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确定9个放大对象区域,这些放大对象区域在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之间形成有重复区域。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2中,如图13(a)、(b)所示,以边界线94等分地划分电视图像显示区域来确定放大对象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便携式电话机的构造是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造,放大对象区域的确定方法和使放大对象区域放大的处理方法,与实施方式1不同。另外,对于相同的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放大部91如图13的(a)、(b)所示,确定与横长显示状态以及纵长显示状态的显示图像分别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群,基于切换检测部90的检测结果,选择与横长显示状态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群或者与纵长显示状态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群的一方。而且,各放大对象区域群包括与9个数字键对应的9个放大对象区域93a,将显示画面51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以边界线94进行划分来确定各放大对象区域93a。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也将操作键71与放大对象区域93a对应起来,并且以相同的对应来确定与横长显示状态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群、以及与纵长显示状态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群,所以能够使在用操作键71指定放大对象区域93a时的操作性变得良好。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当任一操作键71处于保持被按压的状态时成为放大阅览模式,当处于手指从操作键71松开的状态时则返回通常阅览模式。
基于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放大阅览模式中的图像的处理。图14是表示接收电视广播并使电视图像显示在横长显示状态的显示画面51上的情形的一例的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示画面51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显示有如图14(a)所示的椭圆形、四边形的图像。图14(a)示出了在横长显示状态的显示画面51上显示的电视图像的状态,并且示出了将显示画面51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划分为9个放大对象区域93a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放大对象区域93a确定为在初始阶段不会在与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之间形成重复区域。
此外,图14(b)示出了对(a)的状态的左上部的放大对象区域93a进行指定放大后的第一放大电视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51上的状态。而且,图14(c)示出了使以成为比图14(a)所示最初的放大对象区域93a大的放大对象区域的方式新确定的放大对象区域93b内的图像放大来显示第二放大电视图像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放大部91将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的全部显示区域以边界线93等分地划分为9个放大对象区域93a。在这样划分的状态下,例如按压号码[1]的操作键71,对图14(a)中的左端上部的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93a内的图像进行放大而显示第一放大电视图像。虽然在通常阅览模式显示的电视图像中,显示了在椭圆内部显示有“abcd”的字符串的图像,但是由于在该第一放大电视图像仅显示了字符“abc”和椭圆的一部分,所以无法把握椭圆的形状和字符串的内容。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持续按压号码[1]的操作键71,来确定对图14(a)所示放大对象区域93a进行放大后的新的第二放大对象区域93b。而且,如图14(c),对该第二放大对象区域93b内的图像进行放大并使第二放大电视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51上。第二放大对象区域93b确定为在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之间形成有重复的区域。
第二放大电视图像成为对放大对象区域93a进行放大并对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之间的形成有重复区域的新的第二放大对象区域93b内的图像进行放大后的放大图像。其结果是,由于即使在如图14(b)所示没有在第一放大电视图像中显示椭圆形图像的全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改变为第二放大电视图像而成为显示椭圆形图像的全部的状态,所以不仅能够把握椭圆的形状,而且也能够把握椭圆内的字符串的内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也是,在将持续按压的操作键71置于无按压状态,从放大阅览模式返回图14(a)所示的图像状态即通常阅览模式。
图1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2中使显示画面为横长显示状态来接收电视广播并从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电视图像的通常阅览模式改变为放大阅览模式且对图像的一部分进行放大显示的处理的流程图。
当以横长显示状态接收电视广播时(步骤S201),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电视图像(步骤S202)。步骤S202的状态成为通常阅览模式。而且,当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电视图像时,对显示画面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如图14(a)所示确定为9个放大对象区域(步骤S203)。
在显示图像生成部中进行规定的操作键是否被按压的判断(步骤S204)。在判断为正在按压操作键的情况下(步骤S204中“是”),进而进行操作键的按压动作时间(t)是否处于规定时间范围内的判断(t1≤t≤t2)(步骤S205)。当在步骤S204中判断为操作键没有被按压的情况下(步骤S204中“否”),返回步骤S202,不放大图像,生成包括电视图像整体的显示图像,维持通常阅览模式。
在操作键的按压动作时间(t)在规定时间范围内(t1≤t≤t2)的情况下(步骤S205中“是”),图像放大部对由操作键指定的放大对象区域生成放大电视图像,将图14(b)的状态的由显示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包括第一放大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上(步骤S206)。此外,在不到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05中“否”),返回步骤S202,维持使电视图像整体显示在显示画面上的通常阅览模式。
接着,显示图像生成部进行是否在保持原样地按压同一操作键的判断(步骤S207)。在保持原样地持续按压操作键的情况下(步骤S207中“是”),进而,进行操作键的按压动作时间(t)是否超过规定时间(t2<t)的判断(步骤S208)。此外,在操作键没有被按压的情况下,即在手指从操作键松开而进行了释放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07中“否”),返回步骤S202,维持使电视图像整体显示在显示画面上的通常阅览模式。
当在步骤S208中判断为操作键的按压动作时间(t)超过规定时间(t2)的情况下,图像放大部生成第二放大电视图像,将上述的图14(c)的状态的由显示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包括第二放大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上(步骤S209)。此外,当在规定时间(t2)以下(步骤S208中“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05。
在步骤S209的显示第二放大电视图像的状态下,进行是否正在按压操作键的判断(步骤S210)。在维持操作键的按压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210中“是”),返回步骤S209维持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第二放大电视图像的状态。此外,在判断为没有按压操作键的情况下(步骤S210中“是”),返回通常阅览模式(步骤S211)。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最初确定的放大对象区域93a被确定为,不形成与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的重复区域,所以有时在最初放大显示的第一放大电视图像中无法充分把握图像的内容。此时,用户能够通过持续按压操作键来确定相对于最初的放大对象区域93a对区域进行更放大后的放大对象区域93b,并将其后的放大对象区域93b内的图像放大而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第二放大电视图像。这样,由于当在便携式电话机1上显示电视图像时,在存在难以把握内容的部分时,能够扩展使该难以把握的部分阶段地放大显示的区域,所以能够把握该部分的内容。
另外,由于在本实施方式2中也是,在放大电视图像的周围显示没有放大的电视图像的一部分,所以仅通过看放大电视图像就能容易地判别对哪个位置的放大对象区域进行了放大。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如图16所示,放大对象区域确定为在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之间一半区域重复。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便携式电话机的构造也是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造,放大对象区域的确定方法和与规定的放大对象区域对应的图像的放大显示的处理方法,与实施方式1不同。另外,对于相同的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说明。
图16的(a)~(c)示出了电视图像显示区域中各放大对象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图16的(d)示出了操作部的操作键的排列。
在本实施方式3中也是,图像放大部91对显示画面51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确定9个放大对象区域93。在该情况下也是,各放大对象区域93c与操作键71的排列对应地确定,并确定为在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93c之间其一半的区域重复。
具体而言,如图16(a)所示,四角的放大对象区域93c(号码[1][3][7][9]),以将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四等分划分的状态进行配置。剩余的放大对象区域93c也作为同样大小的面积,如图16(b)所示配置为,号码[2]的放大对象区域93c位于号码[1]和[3]的放大对象区域93c之间,号码[8]的放大对象区域93c位于号码[7]和[9]的放大对象区域93c之间,号码[4]的放大对象区域93c位于号码[1]和[7]的放大对象区域93c之间,号码[6]的放大对象区域93c位于号码[3]和[9]的放大对象区域93c之间。而且,使号码[5]的放大对象区域93c配置在它们的中心。各放大对象区域93c确定为:在分别在上下方向和横方向上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93c之间一半区域重复。
例如,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与在横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号码[2]和[4]的放大对象区域)分别各重复一半,与邻接的中央的放大对象区域(号码[5]的放大对象区域)分别重复1/4。
此外,号码[2][4][6][8]的放大对象区域与在上下方向以及横方向上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分别重复一半区域,成为中央部的号码[5]的放大对象区域,在与四角的放大对象区域之间各重复区域的1/4,在与在上下方向以及横方向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之间分别各重复区域的一半。
在本实施方式3中也是,上述的各放大对象区域93c与跟其号码相同的操作键对应起来。因此,通过按压号码[1]的操作键71,从而指定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93c。
接着,基于图17说明在本实施方式3中对横长显示状态的电视图像使规定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放大的具体处理。图17(a)表示在将便携式电话机1置于横长显示状态时的显示画面51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上确定9个放大对象区域93c的状态。图17(b)表示在显示画面51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显示的电视图像的状态。图17(c)表示在显示画面51上显示对(b)的状态的左上部(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93c内的图像进行放大后的第一放大电视图像的状态。图17(d)示出了显示第二放大电视图像的状态,该第二放大电视图像是使以成为比(a)所示的最初的放大对象区域93c宽的放大对象区域的方式新确定的放大对象区域93d内的图像放大后的图像。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图像放大部91在任一操作键71处于保持被按压的状态时,进行放大显示与该操作键71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的图像的处理。
基于图17具体说明在本实施方式3中显示放大电视图像的处理。在显示部5的显示画面51上显示如图17(b)所示的椭圆形、四边形的图像的情况下,首先相对于显示画面51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的全部区域,图像放大部91如上所述以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的一部分重复的方式确定9个放大对象区域93c。
而且,在对图17(b)中的左端上部的号码[1]所示放大对象区域93c进行放大显示的情况下,首先,用户进行按压号码[1]的操作键71的动作。当对该操作键71持续按压时,通过图像放大部91,如图17(c)所示,与该操作键71对应的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93c的图像,在与该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93c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93c(号码[2]、号码[4]、号码[5]的放大对象区域)的一部分重复的状态下被放大而生成第一放大电视图像,通过显示图像生成部92在显示画面上显示该第一放大电视图像。该第一放大电视图像如图17(c)所示,在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的左侧上部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各放大对象区域93c的区域成为与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93c重复一半区域的状态,所以各放大对象区域93c的区域的宽度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放大对象区域93相比要宽得多。其结果是,由于一个放大对象区域的面积变宽了,所以如图17(b)所示在第一放大电视图像中成为完全包括椭圆形图像的全部的状态,能够可靠把握该椭圆形的图像的内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便携式电话机1在对操作键71持续按压而获得图17(c)的第一放大电视图像后,保持原样地以规定时间持续按压操作键71,由此能够从第一放大电视图像开始,如图17(d)所示使放大对象区域放大而显示第二放大电视图像。
即,图像放大部91通过对号码[1]的操作键71持续按压,来确定对图17(a)所示放大对象区域93c进行放大后的新的第二放大对象区域93d。而且,如图17(d)所示,对该第二放大对象区域93d内的图像进行放大而生成第二放大电视图像,通过显示图像生成部92在显示画面51上显示该第二放大电视图像。第二放大对象区域93d确定为在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之间重复的区域进一步变宽。这样,通过从图17(c)的第一放大电视图像变为图17(d)的第二放大电视图像,从而更易于把握图像的内容。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3中也是,由于能够在放大电视图像的周围显示没有放大的电视图像的一部分,所以仅通过观察放大电视图像就能够容易地判别哪个位置的放大对象区域进行了放大。
另外,本实施方式3中对图像的一部分进行放大显示的处理是进行与上述实施方式2同样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3中,由于各放大对象区域以与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重复的方式使区域变宽,所以在用户通过操作部的操作键的按压动作来对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放大显示时,放大显示的放大电视图像的内容变得易于把握。进而,由于通过继续维持操作键的按压动作状态,能够使放大对象区域进一步放大来显示放大电视图像,所以图像的内容变得更加易于把握。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中,放大对象区域的确定方法与上述实施方式3相同,第一放大电视图像的显示也与上述实施方式3相同,其后的第二放大电视图像的显示的处理方法与上述实施方式3不同。即,在本实施方式4中,第二放大电视图像通过使放大倍率增大来将第一放大电视图像的内容显示在显示画面上。另外,对于相同的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说明。此外,电视图像显示区域中各放大对象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由于与图16所示实施方式3相同,故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4中也是,上述的各放大对象区域93c与跟其号码相同的操作键对应起来。因此,通过按压号码[1]的操作键71,能够指定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93c。
接着,基于图18说明在本实施方式4中对横长显示状态的电视图像使规定的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放大的具体处理。图18(a)表示在将便携式电话机1置于横长显示状态时的显示画面51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上确定9个放大对象区域93c的状态。图18(b)表示在显示画面51的电视图像显示区域51b上显示的电视图像的状态。图18(c)表示对(b)的状态的左上部(号码[1])的放大对象区域93c内的图像进行放大后的第一放大电视图像显示在显示画面51上的状态。图18(d)表示使(a)所示最初的放大对象区域93c的放大倍率增大来显示第二放大电视图像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4中,便携式电话机1在持续按压操作键71而获得图18(c)的第一放大电视图像后,通过保持原样地以规定时间持续按压操作键71,从而第一放大电视图像会变为图18(d)所示的第二放大电视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图像放大部91在任一操作键71处于保持被按压的状态时,进行放大显示与该操作键71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93c的图像的处理。
基于图18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4中显示放大电视图像的处理。图像放大部91如图18(c)所示通过对规定的操作键71持续按压,从而放大与该操作键71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93c的图像而生成第一放大电视图像,通过显示图像生成部92在显示画面51上显示该第一放大电视图像。而且,通过进一步持续按压同一操作键71,图像放大部91如图18(d)所示,增大第一放大电视图像的放大倍率而生成第二放大电视图像,在显示画面51上显示该第二放大电视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在将持续按压的操作键71返回未按压的状态而对操作键进行了释放操作时,返回图18(b)所示图像的状态即通常阅览模式。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4中也是,对图像的一部分进行放大显示的处理进行与上述实施方式2同样的处理。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4中也是,由于在放大电视图像的周围显示没有放大的电视图像的一部分,所以仅通过观察放大电视图像就能够容易地判别哪个位置的放大对象区域进行了放大。
在本实施方式4中也是,由于各放大对象区域以与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重复的方式使区域变宽,所以用户在通过操作部的操作键的按压动作来放大显示放大对象区域的图像时,放大表示的放大电视图像的内容变得易于把握。进而,由于通过继续维持操作键的按压动作状态,能够使放大电视图像的放大倍率进一步变大来显示放大电视图像,所以图像的内容变得更加易于把握。
此外,以上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成为在显示壳体在与显示部的显示画面水平的面内旋转时切换纵长显示状态以及横长显示状态这样的构成。但是,便携式电话机的构造也可以是,例如采用检测地磁的地磁传感器等方向检测单元来检测相对于用户的显示画面的配置方向,并基于该检测结果来切换纵长显示状态以及横长显示状态这样的构成。进而,便携式电话机为了进行横长显示状态的显示画面和纵长显示状态的显示画面的切换,可以基于壳体的旋转或者滑动操作来进行切换、或者通过壳体的操作用按钮的操作来进行切换,能够任意地进行设定。
作为适用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也可以适用不是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的构成,而是显示壳体相对于操作壳体以与显示部的显示画面水平的轴为中心旋转的便携式电话机。此外,也可以适用显示壳体相对于操作壳体在与显示画面水平的方向上滑动的便携式电话机。此外,也可以适用于显示壳体相对于操作壳体在与显示画面水平的面旋转,在显示壳体的长尺寸方向相对于操作壳体的长尺寸方向处于垂直时,通过显示壳体和操作壳体使壳体整体成为L字状态的便携式电话机中。此外,也可以适用于显示壳体相对于操作壳体在与显示画面水平的方向上滑动并且显示壳体相对于操作壳体在与显示画面水平的面旋转的便携式电话机中。另外,也可以适用于显示壳体相对于操作壳体只是以显示部与操作部相对的方式折叠的便携式电话机中。
另外,虽然本发明的上述放大对象区域确定为电视图像的一部分区域,但是也可以确定为数据广播的内容数据的一部分区域。数据广播是指除了基于数字电视广播波的电视图像和电视声音以外的传送新闻、天气等各种内容数据的系统。
进而,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放大处理方法,在纵长显示状态的显示画面51上显示电视图像的情况下,也可适用于对电视图像的一部分进行放大显示的情况。
本申请基于日本国的以下专利申请即2007年10月12日的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7-266153)主张巴黎公约的优先权,参照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在此加以引用。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视图像生成单元,基于接收的电视广播波,生成电视图像;
操作部,包括呈矩阵状二维配置的多个操作键;
图像放大单元,预先确定多个放大对象区域作为上述电视图像的一部分区域,基于上述操作键的操作,使与该操作键预先对应起来的上述放大对象区域内的图像放大,由此生成放大电视图像;
显示图像生成单元,在通常阅览模式时生成包含上述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另一方面在放大阅览模式时生成包含上述放大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以及
显示单元,显示上述显示图像,
上述各放大对象区域中,其排列顺序与分别预先对应起来的上述操作键的排列顺序一致,而且在邻接的放大对象区域之间形成有重复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放大单元在比显示上述电视图像的区域小的区域生成放大电视图像,
上述显示图像生成单元以残留上述电视图像的一部分的方式,使上述放大电视图像重叠于上述电视图像上,生成具有该放大电视图像和上述电视图像的一部分的显示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基于上述操作键的按下操作,上述显示图像生成单元生成放大阅览模式用的包含上述放大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
另一方面,基于上述操作键的释放操作,上述显示图像生成单元生成通常阅览模式用的包含上述电视图像的显示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放大单元根据对上述操作键进行按下操作的时间,对上述放大对象区域进行放大来生成上述放大电视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放大单元根据对上述操作键进行按下操作的时间,增大上述放大对象区域的放大倍率来生成上述放大电视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单元的显示画面为长方形,
使该显示画面的长尺寸方向相对于上述操作部以90度的范围进行变位以能够切换为纵长显示状态或者横长显示状态,
上述便携式电话机具备检测上述显示画面的显示状态的切换的切换检测单元,
上述图像放大单元确定与上述横长显示状态和上述纵长显示状态的显示图像分别对应的放大对象区域群,基于上述切换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选择上述放大对象区域群的一方。
CN2008800217745A 2007-10-12 2008-08-27 便携式电话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901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66153A JP4351717B2 (ja) 2007-10-12 2007-10-12 携帯電話機
JP266153/2007 2007-10-12
PCT/JP2008/065281 WO2009047951A1 (ja) 2007-10-12 2008-08-27 携帯電話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0178A true CN101690178A (zh) 2010-03-31
CN101690178B CN101690178B (zh) 2011-11-16

Family

ID=40549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177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90178B (zh) 2007-10-12 2008-08-27 便携式电话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50965B2 (zh)
EP (1) EP2209306A4 (zh)
JP (1) JP4351717B2 (zh)
CN (1) CN101690178B (zh)
WO (1) WO200904795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2463A (zh) * 2011-10-11 2013-01-30 微软公司 在网格视图和表单视图之间改变显示画面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6281A (zh) * 2009-06-26 2009-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一种将手机电视播放画面局部放大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JP5407950B2 (ja) * 2010-03-11 2014-02-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23631B2 (ja) * 2011-02-23 2015-05-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KR102084582B1 (ko) * 2012-02-24 2020-03-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화면에 표시된 개체의 크기 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9933921B2 (en) 2013-03-13 2018-04-0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navigating a field of view within an interactive media-content item
KR20140144056A (ko) * 2013-06-10 2014-12-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객체 편집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EP3022934A1 (en) 2013-07-19 2016-05-2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mall-screen movie-watching using a viewport
US9779480B2 (en) 2013-07-19 2017-10-0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View-driven consumption of frameless media
EP3022941A1 (en) 2013-07-19 2016-05-2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Visual storytelling on a mobile media-consumption device
US9851868B2 (en) 2014-07-23 2017-12-26 Google Llc Multi-story visual experience
US10341731B2 (en) 2014-08-21 2019-07-02 Google Llc View-selection feedback for a visual experience
CN105162954B (zh) * 2015-07-30 2018-11-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图片放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JP6027703B1 (ja) * 2016-09-12 2016-1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0161520A (ja) * 2019-03-25 2020-10-01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99371A (ja) * 1990-11-29 1992-07-20 Ricoh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2643045B2 (ja) * 1991-10-31 1997-08-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表示拡大縮小方式
JPH08263251A (ja) * 1995-03-23 1996-10-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950509A (ja) * 1995-08-08 1997-02-18 Toshiba Corp 地図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US7148909B2 (en) * 1998-05-27 2006-12-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 system capable of displaying and scaling images on plurality of image sources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2002182638A (ja) * 2000-12-11 2002-06-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US6678009B2 (en) * 2001-02-27 2004-0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djustable video display window
JP3890241B2 (ja) * 2002-03-13 2007-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04110719A (ja) * 2002-09-20 2004-04-08 Cresys:Kk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5156627A (ja) * 2003-11-20 2005-06-16 Sharp Corp 表示装置、その表示装置を備えた携帯電話装置、画像表示方法、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録媒体
US7317449B2 (en) * 2004-03-02 2008-01-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Key-based advanced navigation techniques
KR100557135B1 (ko) * 2004-04-13 2006-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텔레비전 영상신호 수신 기능을 구비한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다수 채널 표시 및 채널변경 방법
JP2005316558A (ja) 2004-04-27 2005-1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画面ズーム方法
JP2007060555A (ja) * 2005-08-26 2007-03-08 Canon Inc テレビジョン番組表示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5016832B2 (ja) 2006-03-27 2012-09-05 株式会社東芝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2463A (zh) * 2011-10-11 2013-01-30 微软公司 在网格视图和表单视图之间改变显示画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47951A1 (ja) 2009-04-16
CN101690178B (zh) 2011-11-16
JP2009094973A (ja) 2009-04-30
JP4351717B2 (ja) 2009-10-28
US20100208138A1 (en) 2010-08-19
EP2209306A4 (en) 2010-12-01
EP2209306A1 (en) 2010-07-21
US8350965B2 (en) 2013-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0178B (zh) 便携式电话机
US8738088B2 (e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nd displaying more than one service
CN101543062B (zh) 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及便携式电话机
JP4719644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US20070265031A1 (en) Mobile Phone,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1155375A (zh) 在移动终端中管理多媒体内容的装置和方法
EP1589729A2 (en) Portable device
JP2010093535A (ja) 電子機器
JP4818231B2 (ja) デジタルテレビ放送システム及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4255567B2 (ja) 移動電話装置
CN101375580A (zh) 便携通信终端
US20100041441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3281443A (zh) 便携式通信终端及其显示方法
JP2008067227A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6211053A (ja) 電子機器、番組表表示方法及び番組表表示プログラム
US8219150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equipment capable of displaying candidate of scene based on frequency information
JP4208375B2 (ja) 携帯電話機における複合スクリーン画面設定方法及び該複合スクリーン画面設定方法を用いる携帯電話機
KR20060110084A (ko) 소프트 키보드를 제공하는 방송 수신기 및 그의 문자입력방법
KR100713355B1 (ko) 휴대용 전화기의 멀티비젼 표시장치 및 방법
KR100726257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sms 메시지 처리방법
JP4799386B2 (ja) デジタルテレビ放送システム及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3925114B2 (ja) Tv機能付き携帯機器
KR100584414B1 (ko) 티브이 폰의 배경화면 등록방법
KR20010019272A (ko) 휴대폰의 국가별 달력 표시방법
JP2005311453A (ja) テレビ、受信機、および受像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