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90016B - 用于生成和维护无线对等网络的非正交连接标识(cid)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成和维护无线对等网络的非正交连接标识(cid)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90016B CN101690016B CN200880024028.1A CN200880024028A CN101690016B CN 101690016 B CN101690016 B CN 101690016B CN 200880024028 A CN200880024028 A CN 200880024028A CN 101690016 B CN101690016 B CN 1016900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cid
- time slot
- channel time
- identif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以非正交或伪随机方式生成用于标识对等连接的传输连接标识符(CID)的装置和方法。当发射机终端想要向它的对等接收机终端进行发送时,该发射机终端仅仅以伪随机方式挑选传输CID,而无需尽力避免附近的类似传输CID。生成这个伪随机传输CID的方法可以预先(例如,在寻呼周期期间)在发射机和它的目标接收机之间达成一致。此外,传输CID和一组音调/符号之间的映射可以不必是正交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CID还可以以伪随机的方式随时间改变,该传输CID在不同的发射机/接收机对之间是不同的。利用这个特性,两个发射机/接收机(Tx/Rx)对不太可能将相同的传输CID用于连续的时间间隔。
Description
基于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2007年7月10日提交的名称为“Apparatus and Methodof 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Non-Orthogonal Transmission Identifications(IDs)for Wireless Peer-To-Peer Networks”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948,885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且在此将其明确地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通常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为具体地,涉及在ad hoc通信和本地接入点(AP)通信共存的无线网络中生成和维护伪随机或非正交传输ID。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可以经由这些无线通信系统提供语音和/或数据。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共享资源的访问。例如,系统可以使用各种多址技术,比如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OFDM)等等。
普通的无线通信系统使用一个或多个基站,该一个或多个基站提供覆盖区域。典型的基站可以发送多个数据流来用于广播、多播和/或单播服务,其中,数据流可以是对无线终端而言具有独立接收兴趣的数据流。在这种基站的覆盖区域中的无线终端可以被用来接收由复合流所携带的一个、多于一个或所有数据流。同样,无线终端可以将数据发送到基站或另一无线终端。
无线通信系统利用无线频谱的各部分来传输数据。然而,无线频谱是昂贵且有价值的资源。例如,希望在无线频谱的一个部分上(例如,在许可的频谱内)运行无线通信系统的公司会承受巨大的成本。此外,常规技 术通常使无线频谱的利用率不足。根据一个普通例子,分配给广域网蜂窝通信的频谱通常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被均匀利用;因此,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在给定地理位置,频谱的很大一部分可能没有被使用。
根据另一个例子,无线通信系统通常使用对等体系架构或ad hoc体系架构,从而无线终端可以直接向另一无线终端传输信号。同样,信号不需要经过基站;确切地说,在彼此范围内的无线终端可以发现对方和/或直接进行通信。然而,常规对等网络通常以异步的方式工作,由此,对等点可以在特定时间执行不同的任务。因此,对等点可能遭遇到与识别处于范围中的不同对等点和/或与处于范围中的不同对等点通信相关的难题,而且不能有效地利用功率,等等。
因此,需要一种在使用共享频谱的对等通信网络中,分配和/或维护对等点标识符的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本理解,下面给出了这些实施例的简单概括。该概括不是对所有设想的实施例的详尽总结,其既不是要识别所有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元素,也不是描绘出任何实施例或所有实施例的范围。其目的仅在于以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呈现的更为详细的描述的前言部分。
第一设备可以被配置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生成和/或使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对等通信连接的连接标识符。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设备的第一标识符和第二设备的第二标识符,确定连接标识符。第一设备还可以获得计时器的值。然后,可以根据连接标识符和计时器的值,在业务信道时隙中将业务数据从第一设备发送到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可以从公共网络定时源接收广播信号,其中计时器的值是根据所接收的广播信号来确定的,并且第二设备从所述公共网络定时源接收广播信号。
在确定连接标识符之前,第一设备可以在寻呼请求消息中,将第一设备的第一标识符发送到第二设备。第一设备还可以在寻呼响应消息中,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二设备的第二标识符。然后,可以使用第一设备标识符和第二设备标识符来确定连接标识符。在一个例子中,第一和第二设备标识 符可以被认为是“长”标识符(至少比连接标识符长)。
在发送业务数据之前,第一设备可以使用加扰序列来对业务数据进行加扰,其中该加扰序列可以根据连接标识符和计时器的值导出。
在发送业务数据之前,第一设备还可以使用传输资源单元将传输请求信号发送到第二设备,该传输资源单元是与业务信道时隙对应的业务管理信道时隙内的符号子集中的音调子集,并且该传输资源单元是根据连接标识符和计时器的值来确定的。
业务管理信道时隙可以包括多个OFDM符号,每个OFDM符号包括多个音调,以及所述传输资源单元包括业务管理信道时隙中的多个符号之一中的一个音调。
第一设备还可以根据连接标识符和计时器的值,在业务信道时隙中从第二设备接收业务数据。在从第二设备接收到业务数据后,第一设备可以使用根据连接标识符和计时器的值导出的解扰序列来对业务数据进行解扰。在从第二设备接收到业务数据之前,第一设备可以监测与业务信道时隙对应的业务管理信道时隙,以确定是否在传输资源单元中从第二设备接收到传输请求信号。传输资源单元可以是与业务信道时隙对应的业务管理信道时隙内的符号子集中的音调子集,以及所述传输资源单元可以根据连接标识符和计时器的值来确定。
第一设备可以与第三设备建立又一对等通信连接。在进行该操作时,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设备的标识符和第三设备的标识符,确定该又一连接的第二连接标识符。第一设备可以从公共网络定时源接收广播信号,其中,计时器的值是根据所接收的广播信号来确定的。然后,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连接标识符和计时器的值,在业务信道时隙中将业务数据发送到第三设备。
本文描述的各个特征可以在无线设备、包含在无线设备中的电路或处理器、和/或软件内实现。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各个特征、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是例示如何在与广域网相同的频谱内实现ad hoc对等网络的方框图。
图2例示了当在无线终端之间已经建立对等通信连接之后,可以被无线终端用来传输业务的业务管理信道和业务信道的定时序列的一个示例。
图3是例示多个无线终端可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的环境的方框图,该对等通信链路会对其它邻近无线终端产生干扰。
图4例示了信道体系架构的一个示例,其中在业务时隙之间不时插入控制时隙。
图5例示了与信号传输相关联的示例时间-频率网格。
图6是例示如何在维护对等连接的设备之间伪随机地选择传输CID的方框图。
图7是例示了随机(非正交)传输ID在两个终端之间的对等通信连接内的应用的流程图。
图8例示用于使用随机或伪随机选择的传输标识符,来在对等网络中执行减少冲突的方法。
图9(包括图9A和9B)是例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如何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建立和使用对等通信连接的连接符的流程图。
图10(包括图10A和10B)例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生成和使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对等通信连接的连接标识符的方法。
图11是例示可以被配置来在对等网络中执行伪随机传输CID选择的无线终端的示例的方框图。
图12是可以被配置来在对等网络中执行伪随机传输CID选择的无线终端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各个实施例,其中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记被用来指代相同元件。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帮助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公知的结构和设备。
概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装置和方法,用于通过为发射机/接收机对生成非正交(随机或伪随机)传输连接标识符(CID)来在无线网络中为该发射机/接收机对生成传输CID,并且发信号通知发射机的传输意图。当发射机想要开始与特定邻近接收机节点会话时,发射机和接收机节点伪随机地生成传输CID,该传输CID可以被用于标识它们在共享频率空间中的业务信道内的连接。可以在时隙或时间间隔期间使用这个传输CID,以助于从第一设备到第二设备的传送。每个时间间隔或时隙,传输CID可以变化,从而使得如果发生与其它设备的另一连接间的CID冲突,则干扰可以被限制到仅仅该时间间隔或时隙。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将全部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描述以及附图详细地阐述了所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以使用各个实施例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少数方式,并且所描述的实施例意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Ad Hoc通信系统
ad hoc对等无线网络可以在无需集中式网络控制器干预的情况下,在两个或多个终端之间建立。在一些例子中,无线网络可以在多个无线终端之间共享的频谱内操作。
图1是例示如何例如结合广域网来实现ad hoc对等网络的方框图。在一些例子中,对等网络和广域网可以共享相同的频谱。在其它例子中,对等网络在不同的频谱上操作,比如,专用于对等网络应用的频谱。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WT-A 102、WT-B 106和WT-C 112。尽管仅仅绘出了三个无线终端WT-A 102、WT-B 106和WT-C 112,但是要明白的是,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任何数目的无线终端。无线终端WT-A102、WT-B 106和WT-C 11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100通信的任何其它合适设备。
根据一个例子,通信系统100可以支持广域网(WAN),其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扇区/小区/区域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AN-A 104和AN-B 110(例如,基站、接入点等)和/或任意数目的不同接入节点(未示出),它们彼此之间和/或向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WT-A 102、WT-B 106和WT-C 112对无线通信信号进行接收、发送、中继等。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的,每个接入节点AN-A 104和AN-B 110可以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所述发射链和接收链中的每一个可以依次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联的多个组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天线,……)。根据可选特征,当通过WAN进行通信时,在经由通信系统100所支持的广域基础架构网络进行通信时,无线终端可以将信号发送到接入节点和/或从接入节点接收信号。例如,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可以经由接入节点AN-A 104与网络通信,而无线终端WT-C 112可以与不同的接入节点AN-B 110通信。
无线终端还可以经由局域对等(P2P)网络(例如,ad hoc网络)彼此直接通信。对等通信可以通过在无线终端之间直接传输信号来完成。因此,信号不需要经过接入节点(例如,基站)或集中式管理的网络。对等网络可以提供短程高数据速率通信(例如,在家庭、办公室等类型环境中)。例如,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可以建立第一对等网络108,以及无线终端WT-B 106和WT-C 112还可以建立第二对等网络114。
另外,每个对等网络连接108和114可以包括类似地理区域内(例如,位于彼此范围内)的无线终端。然而,要明白的是,无线终端不需要与公共对等网络中包括的相同扇区和/或小区相关联。此外,对等网络可以重叠,从而一个对等网络可以出现在重叠的区域中,或者被另一更大的对等网络涵盖。另外,对等网络可以不支持无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使用广域网和/或对等网络,其中广域网和对等网络重叠(例如,同时或连续地)。此外,无线终端可以无缝地切换或同时利用这些网络。相应地,进行发送和/或接收的无线终端可以选择性地使用这些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来优化通信。
无线终端之间的对等通信可以是同步的。例如,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可以利用公共时钟参考来同步不同功能的执行。无线终端WT-A102和WT-B 106可以从接入节点AN-A 104获得定时信号。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也可以从其它源(例如,GPS卫星或电视广播站)获得定时信号。根据一个例子,在对等网络中,可以对时间进行有意义的划分,以用于诸如对等点发现、寻呼和业务的功能。此外,可以设想,每个对等网络可以设置自己的时间。
在可以在对等连接中传送业务之前,两个对等无线终端可以互相检测和识别。这个对等点之间的相互检测和识别过程可以被称作对等点发现。通信系统100可以通过假定期望建立对等通信的对等点定期地发送短消息和侦听其它对等点的传输,来支持对等点发送。例如,无线终端WT-A 102(例如,发送无线终端)可以定期地向另一无线终端WT-B 106(例如,接收无线终端)广播或发送信号。这使得在接收无线终端WT-B 106位于发送无线终端WT-A 102附近时,接收无线终端WT-B 106能够识别发送无线终端WT-A 102。在识别之后,可以建立活动对等连接108。
在被称作对等点发现间隔的特定时间期间,可以定期地发生用于对等点发现的传输,所述传输的定时可以由协议预定并对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已知。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中的每个都可以发送各自的信号来标识它们自身。例如,每个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可以在对等点发现间隔的一部分期间发送信号。此外,每个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可以在对等点发现间隔的剩余部分中,监测可能由其它无线终端发送的信号。根据一个例子,这个信号可以是信标信号。作为另一例示,对等点发现间隔可以包括多个符号(例如,OFDM符号)。每个无线终端WT-A 102可以在对等点发现间隔中选择至少一个符号,以供无线终端WT-A 102用于传输。此外,每个无线终端WT-A 102可以在由无线终端WT-A102选择的符号中的一个音调中,发送对应的信号。
局域对等网络和广域网可以共享公共无线频谱来完成通信;因此,可以共享带宽以用于经由不同类型的网络来传输数据。例如,对等网络和广域网都可以通过许可的频谱来进行通信。然而,对等通信不需要使用广域网基础架构。
在无线终端发现到彼此后,它们可以建立连接。在一些例子中,连接链接两个无线终端,例如,在图1中,连接108链接无线终端WT-A和WT-B。然后,终端WT-A 102可以使用连接108,将业务发送到终端WT-B 106。 终端WT-B 106也可以使用连接108,将业务发送到终端WT-A 102。
图2例示了当在无线终端之间已经建立对等通信连接后,可被无线终端用来传输业务的业务信道时隙的定时序列的一个示例。每个业务信道时隙210可以包括业务管理信道201和业务信道203。业务管理信道201可以用于与业务信道203中的业务数据传输相关的信令。连接调度段202、速率调度段204和确认段208可以统称为业务管理信道201。数据传输段206可以称为业务信道203。图2中示出的连接调度段202、速率调度段204、数据段206和确认208构成业务时隙。
连接调度段202可以被发射机终端使用来向它的(对等连接中的)接收机终端指示,以指示发射机终端准备好发送业务数据。速率调度段204使得(对等连接中的)发射机/接收机终端能够获得在发送业务数据时使用的传输速率和/或功率。然后,使用数据传输段206来以所获得的传输速率和/或功率发送期望的业务数据。确认段208可以被接收机终端用来指示在数据传输段206中接收到或没有接收到业务数据。在一个例子中,业务时隙的持续时间大约为两(2)毫秒。由于业务时隙210随时间重复,所以图2中示出的时间序列结构示出了业务时隙的一个周期。注意,当在业务时隙210中发送业务数据之前,发射机和接收机终端可能已经经由(图4中的)控制时隙404建立对等连接。
采用传输CID减少冲突
在ad hoc对等通信系统中,可以使用在空间和时间上共享的频谱资源,发生多个通信。因为ad hoc对等网络的分布式特性,所以并不总是可以对用于无线终端之间的传输的信道分配(例如,时隙)进行控制。在不存在中心机构(central authority)的无线网络中,干扰避免和/或管理是维持网络性能效率的关键特征。
图3是例示多个无线终端可以建立对等通信连接的环境的方框图,该对等通信连接会对其它邻近无线终端产生干扰。对等网络300可以包括多个无线终端,它们可以共享和/或同时使用频谱。所共享的频谱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输信道和/或控制信道,其中每个传输(业务)信道具有对应的业务管理信道。在一个例子中,业务管理信道可以用来发送对于通过对应 的传输(业务)信道进行通信的业务请求。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无线终端WTA 302可能正在尝试向第二无线终端WT B 304发送310,同时第三无线终端WT C 306可能正在尝试使用相同的业务信道带宽资源向第四无线终端WT D 308发送314。第一无线终端WT A 302可以称为目标发射机,第二无线终端WT B 304可以称为目标接收机,以及第三无线终端WT C 306可以认为是干扰源。在该对等网络300中,传输信道和/或管理信道对可以由多个无线终端WT A、WT B、WT C和WT D共享。然而,因为这个传输(业务)信道由无线终端共享(例如,频谱共享),所以还会在无线终端之间导致不想要的干扰314’和310’。例如,如果两个传输310和314实际都发生,则来自第三无线终端WT C 306的信号314’可以被看作是对第二无线终端WT B 304接收机的干扰,并且可能降级第二无线终端WT B 304成功地恢复来自第一无线终端WT A 302的期望信号310的能力。因此,需要特定干扰管理协议来管理第三无线终端WT C306对第二无线终端WT B 304的干扰。干扰管理协议的一个目标是使得第三无线终端WT C 306能够在不对第二无线终端WT B 304产生过大的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发送,从而增加整体吞吐量并改进系统性能。同时应当注意,第一无线终端WT A 302还会对第四无线终端WT D 308产生干扰310’,以及也可以使用相似的干扰管理协议来对这个干扰进行控制。
因为不存在集中式业务管理机构,所以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即WTA302和WT C 306可以在相同或重叠的信道上发送,从而彼此产生干扰。例如,偶然地,WT A 302和WT C 306两者可以使用相同的传输CID。传输CID可以用来将特定传输信道(例如,频率或时隙)指示给接收终端WT B304和308。因此,当同一传输CID被两个终端使用时,这两个终端还可能在相同的信道或重叠信道上同时进行发送。如果发送终端WTA 302和WTC 306在接收机终端WT B 304和/或WT D 308的范围内,则接收机终端WT B 304和/或WT D 308可以察觉到干扰。
具体地,需要一种方法,使得多个无线终端能够在不需要在来自目标对等点的传输和来自非目标对等点的传输之间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在共享频率内选择信道。
信道体系架构
图4例示了在业务时隙之间不时插入控制时隙的信道体系架构的一个示例。业务时隙402是如下时间间隔,在该时间间隔期间发射机终端可以通过传输信道向接收机终端发送对等业务数据。在一个例子中,每个业务时隙402可以如图2中所例示。每个业务时隙可以长为2毫秒(ms)。业务时隙402可以包括业务信道部分和业务管理信道部分,其中,在业务信道部分中发送数据业务,以及在业务管理信道部分中进行调度和干扰管理。
传输信道还可以包括控制信道,该控制信道包括多个控制时隙404。控制时隙404可以用于建立和维护发射机和接收机终端之间的对等连接。每个控制时隙404可以包括可选的CID广播信道406和寻呼信道408。CID广播信道406可以用于指示供邻近连接使用的那些对等连接标识符(CID),以及指示对等连接是否仍然继续存在。例如,发射机和接收机终端可以监测CID广播信道406,以确定哪些CID在使用。寻呼信道408可以被发射机和接收机终端用来为新的对等连接建立新的CID。与业务时隙402相比,控制时隙404可以出现更长的时间。例如,控制时隙404可以大约每秒出现一次。
寻呼信道408可以包括寻呼请求信道410和寻呼响应信道412。寻呼发起方(例如,发射机终端WTA)在寻呼请求信道410中,将寻呼请求发送到寻呼目标(例如,接收机终端WT B)。然后,寻呼目标在寻呼响应信道412中,将寻呼响应发送回寻呼发起方。寻呼请求和响应交换的一个目的是在寻呼发起方和寻呼目标之间建立连接。寻呼发起方和寻呼目标选择这两个终端在后续业务时隙中要使用的连接ID(CID),以用于交换其它控制和/或业务数据。
图5例示了与信号传输相关联的示例时间-频率网格500。示例信号可以是OFDM信号。时间-频率网格500是可以用于例如在控制时隙(例如,图4中的控制时隙404)和/或业务信道时隙(图2中的业务管理信道201内的业务时隙210)期间通过对等网络发送和/或接收信号的资源。x-轴表示时间,并且可以包括N个符号(例如,其中N可以是任何整数),以及y-轴表示频率,并且可以包括M个音调(例如,其中M可以是任何整数)。
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终端可以在业务管理信道中使用时间-频率网格 500。例如,时间-频率网格可以被认为是CID资源空间,终端可以从该CID资源空间中选择与CID对应的CID资源单元。例如,在业务时隙中,发射机终端可以选择CID资源单元,来将传输请求发送到与所述CID相关联的连接的对应接收机终端。类似地,接收机终端可以选择CID资源单元来向发射机终端发送请求响应。可以以固定的方式,先验地对可用于发射机终端和接收机终端的CID资源单元进行划分,从而使得发射机终端在业务管理信道的全部时间-频率网格的固定子集中选择CID资源单元,而接收机终端在业务管理信道的全部时间-频率网格的一个不同的固定子集中选择CID资源单元。这种CID资源空间可以例如在(图4中的)控制时隙404和/或(图2中的业务管理信道201内的)业务时隙210中发送。
CID资源单元可以利用时间-频率组合或符号-音调组合来定义。根据一个例子,终端可以基于无线终端或正在使用该无线终端的用户的标识符和/或时间变量(例如,计时器),来选择用于传输的特定符号(例如,传输时间),该标识符和/或时间变量在对等网络内可以被共同理解以识别当前的控制时隙间隔。此外,可以确定与所选符号对应的特定音调(例如,基于标识符和/或时间变量)。根据又一例子,标识符和时间变量的哈希函数可以得到所选符号位置和/或音调位置。例如,对于给定连接,当时间变量采用第一值时,哈希函数可以得到符号x1和音调y1,从而无线终端将如图5中所示的单音调信号P1作为CID资源单元发送。当时间变量采用第二值时,哈希函数可以得到符号x2和音调y2,从而无线终端将如图5中所示的单音调信号P2作为CID资源单元发送。
随机(非正交)对等传输CID生成
提供了用于以非正交或伪随机的方式生成传输CID的方法。当发射机终端想要向它的对等接收机终端发送时,该发射机终端仅仅以伪随机方式挑选传输CID,而无需尽力避免附近的类似传输CID。生成这个伪随机传输CID的方法可以预先(例如,在寻呼周期期间)在发射机和其目标接收机之间达成一致。此外,传输CID和一组音调/符号之间的映射可以不必是正交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CID还可以按照伪随机方式随时间变化,该传输CID在不同的发射机/接收机对之间是不同的。利用这种特性,两个 发射机/接收机(Tx/Rx)对不太可能将相同的传输CID用于连续的时间间隔。
随机化的传输CID的概念可以实现干扰避免协议。在每个时间间隔或时隙中,每个Tx/Rx对可以在给定的CID空间中并且通过在Tx/Rx对之间发信号来选择伪随机传输CID,每一对可以将它所看到的CID与它自有的CID进行比较,并且将传输CID用作优先级令牌,以决定是否在当前时间间隔或时隙中发送。在下一时间间隔或时隙中,所有的对重复这个过程,并且生成一组新的伪随机CID,从而使得CID空间可以在通信系统中的不同Tx/Rx对之间共享。
由于伪随机生成传输CID的简单性和健壮性,所以这种伪随机生成传输CID非常具有吸引力。然而,由于可能发生冲突,这种伪随机生成也具有缺点,从这种意义上说,两个Tx/Rx对可能偶尔选择相同的传输CID。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并且这两个对处于彼此可以到达的范围内,则将给这两个Tx/Rx对和邻近用户带来干扰(confusion)。当在系统中存在AR/AT通信以及ad hoc通信对时,这个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在第一方法中,可以以非正交或伪随机方式生成传输CID。在对等网络中,当发射机终端想要向它的接收机终端发送时,该发射机终端仅仅以伪随机的方式挑选传输CID,而无需尽力避免附近的类似传输CID。可以在每个周期伪随机地生成新的传输CID,从而即使在特定周期发生冲突,在其它周期中也不太可能发生冲突。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非正交”、“伪随机”和/或“随机”CID指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对于任何给定业务时隙,不必为了避免冲突而检查CID。反而,从一组可能的CID中选择CID,而无需考虑该CID是否被另一连接使用。
图6是例示如何在维护对等连接的设备之间伪随机选择传输(连接)ID的方框图。在这个例子中,第一设备WT A 602尝试与第二设备WT B 604建立对等连接,以及第三设备WT C 606尝试与第四设备WT D 608建立对等连接。每个设备可以具有唯一的设备ID。例如,第一设备WT A 602可以利用第一标识符IDA来标识,第二设备WT B 604可以利用第二标识符IDB来标识,第三设备WT C 606可以利用第三标识符IDC来标识,以及第四设备WTD 608可以利用第四标识符IDD来标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从非常大量的可能的标识符中分配这些标识符,则这些标识符可以是“唯一的”, 从而两个设备具有相同标识符的概率小(例如,小于1%)。
可以根据Tx/Rx对的设备标识符和例如与当前业务时隙相关联的时变值t,来获得传输(连接)标识符。因而,随着从一个业务时隙到另一业务时隙,可以利用设备标识符和时变值t的唯一组合来实现随机性或伪随机性。
根据第一实例607,对于第一时间间隔,可以根据IDA、IDB和t0,获得设备WTA 602和WT B 604之间的对等连接的第一传输CIDAB-0,其中t0是随周期(或者随时间间隔)而变化的值。假设在当前业务时隙中,设备WTA 602想要将业务发送到设备WT B 604。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业务时隙的业务管理信道中,设备WT A 602可以使用与第一传输CIDAB-0对应的符号/音调组合,来将传输请求发送到设备WT B 604。在另一实施例中,设备WT B 604可以使用与第一传输CIDAB-0对应的符号/音调组合,来将请求响应发送到设备WTA 602。类似地,对于第二时间间隔,可以根据IDA、IDB和t1,获得第二传输CIDAB-1。而在第三时间间隔,可以根据IDA、IDB和tn,获得第三传输CIDAB-n。对于第二Tx/Rx对,WT C 606和WT D 608,可以使用设备标识符IDC、IDD和时变值t来类似地生成传输标识符CIDCD-0、CIDCD-1和CIDCD-n。注意,在图中未示出,在给定业务时隙中,传输CIDAB可能碰巧与传输CIDCD相同,这被认为是CID冲突事件。
传输ID可以利用传输标识符资源或空间610内的符号/音调组合来定义。对于特定时间间隔,特定Tx/Rx设备对的传输(连接)标识符可以被映射到所例示的符号和音调的传输标识符资源或空间610中。
根据第二实例609,可以为第一设备WT A 602和第二设备WT B 604之间的对等连接获得第一传输CIDAB。然后,可以在每个时间间隔、周期或时隙使用时变值t,以根据时变值的第一函数h来映射传输标识符CIDAB。因而,对于不同的时段t0,t1和tn,传输标识符将被映射到传输标识符资源或空间610的不同位置。类似地,可以利用第三设备WT C 606和第四设备WT D 608计算第二传输标识符CIDCD,然后,根据时变值t的第二函数g将第二传输标识符CIDCD映射到资源610。在各个实现中,时变值t可以基于时钟,或者时变值t可以是计时器(counter)。因为传输连接标识符CIDAB和CIDCD可能是不同值(由于事实上它们是利用唯一的设备标识符计算出 的),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的映射函数h和g来映射传输(连接)标识符CIDAB和CIDCD,所以在资源610中,在传输(连接)标识符IDAB和IDCD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的机会小。
图7是例示在两个终端之间的对等通信连接内应用随机(非正交)传输ID的流程图。在建立对等通信连接时,第一终端WT A 702和第二终端WT B 704可以建立第一伪随机传输CID1710。在一个例子中,传输CID可以按照非正交方式生成。例如,传输CID可以根据第一终端WT A 702和/或第二终端WT B 704的设备标识符以及可能的时变值。当发射机终端WTA 702想要向它的接收机终端WT B 704发送时,发射机终端WTA 702仅仅以伪随机方式挑选传输CID,而不必尽力避免附近的类似传输CID。生成伪随机传输CID的方法可以预先(例如,在寻呼周期期间)在发射机终端和它的目标接收机终端之间达成一致。所选择的传输CID被映射到特定CID资源单元,例如,业务管理信道中的OFDM符号中的音调,该特定CID资源单元可以被WT A 702或WT B 704用来发送业务管理信息,例如,传输请求或请求响应。在每个周期或时间间隔(例如,业务时隙)中,每个Tx/Rx终端对可以在给定的CID空间706中选择新的伪随机CID。在下一时隙、周期或时间间隔中,所有发射机/接收机(Tx/Rx)对可以重复这个过程,并且可以生成(714和718)一组新的伪随机CID(CID2和CID3)。在建立与特定时间间隔对应的传输CID后,针对该时间间隔,发射机终端WTA 702可以在与特定传输CID相关联的信道上发送(712,716和720)数据。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在ID空间706中生成伪随机传输CID,在ID空间706中,每个传输CID利用与传输信道对应的特定音调/符号组合或频率-时间组合来定义(或者与对应于传输信道的特定音调/符号组合或频率-时间组合相关联)。CID空间的使用可以在不同的Tx/Rx终端对之间是非正交的。例如,在业务时隙中,Tx/Rx终端对(WT A和WT B)可以选择CID,而不同的Tx/Rx终端对(WT C和WT D,图中未示出)可能选择同一CID,从而在该业务时隙中导致CID冲突。一个特征提供传输CID可以随时间以伪随机方式改变,该传输CID在不同的Tx/Rx对之间是不同的。因此,通过使用设备标识符和可能的时变值,随着从一个时间间隔到下一时间间隔, 可以在生成传输(连接)标识符时实现伪随机性。利用这个特性,两个Tx/Rx对不太可能生成相同的传输CID,并将相同的传输CID用于连续的时间间隔或时隙。因此,即使在第一时隙中在两个连接之间发生传输CID冲突,这两个连接在下一时隙中不太可能生成相同的传输CID。
图8例示了用于使用随机或伪随机选择的传输标识符来在对等网络中执行减少冲突的方法。可以在对等连接中的发射机/接收机对(例如,第一和第二终端)之间选择伪随机传输标识符(802)。在发射机和接收机对之间共享所述传输标识符(804)。例如,传输标识符可以由发射机终端选择,并且提供给或发送到接收机。在其它实现中,发射机和接收机终端可以联合地导出传输标识符和/或对传输标识符的导出作出贡献。传输标识符可以对应于或被映射到共享资源中的一组音调和符号内的音调/符号对(806)。因而,传输标识符可以对应于或可以被映射到共享频谱中的特定通信信道(例如,频率-时间和/或音调-符号)。随后,发射机可以通过与传输标识符对应的传输信道来向接收机进行发送(808)。
图9(包括图9A和9B)是例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如何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建立和使用对等通信连接的连接符的流程图。在寻呼周期906期间(例如,通过图4中的寻呼信道408),第一设备WT A 902和第二设备WTB 904可以交换设备标识符A和B。例如,在寻呼请求中,第一设备WTA902可以发送请求对等连接的第一设备WTA的第一标识符A(908)。在寻呼响应中,第二设备WT B 904可以发送接受对等连接的第二设备WT B的第二标识符B(910)。
然后,第一设备WT A 902和第二设备WT B 904根据第一设备标识符A和第二标识符B确定连接标识符CID(912和914)。设备WT A 902和WT B 904还获得计时器的值(916)。例如,来自公共网络定时源的广播信号(例如,WAN网络信标)可以为第一设备902和第二设备904所用,并且可以被用来确定计时器的值。然后,通过根据计时器的值来将连接标识符(CID)映射到(控制时隙或业务管理信道时隙中的)资源空间,来获得第一资源单元(即,CID资源空间中的特定音调/符号组合)(918和920),其中资源空间可以表示多个音调和符号。这个所选择的CID和/或资源单元可以由第一和第二设备用于后续传输。
在后续的业务时隙922(例如,图2中的业务时隙210)期间,第二设备WT B可以(例如,在连接调度段202期间)监测CID广播资源以获得第一资源单元上的传输(924)。第一资源单元的这些传输可以用于指示在对应业务信道(例如,图2中的数据传输段206)中的业务数据传输。第一设备WT A可以(例如,在连接调度段202期间)在第一资源单元上发送CID信号(926),以指示到第二设备WT B的业务传输。也就是说,第一设备WT A可以在(与第一资源单元相关联的)特定的符号和音调组合上发送,以指示即将到来的业务传输。然后,第一设备WT A可以根据连接标识符(CID)和/或计时器的值,在业务时隙(例如,图2中的数据传输段206)中发送业务数据(927)。例如,第一设备WTA可以使用连接标识符(CID)和/或计时器的值来获得加扰序列,其中,利用该加扰序列来在在业务时隙上传输之前对业务数据进行加扰。第二设备WT B还可以使用连接标识符(CID)和/或计时器的值来获得解扰序列,其中,利用该解扰序列来在业务时隙中检测和/或解扰业务信号。
图10(包括图10A和10B)例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生成和使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对等通信连接的连接标识符的方法。第一设备可以在寻呼请求消息中,将第一设备的第一标识符发送到第二设备(1002)。第一设备还可以在寻呼响应消息中,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二设备的第二标识符(1004)。在一个例子中,第一设备可以从公共网络定时源接收广播信号,其中可以根据所接收的广播信号来确定计时器的值,并且第二设备也从所述公共网络定时源接收广播信号(1006)。在替换例中,取而代之,第一设备可以维护本地计时器,该本地计时器也可以被第二设备获知或提供给第二设备。然后,第一设备可以获得或确定计时器的值(1008)。然后,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设备的第一标识符和第二设备的第二标识符,确定连接标识符(CID)(1010)。注意,连接标识符可以由第一设备单独生成或与第二设备合作生成。
在发送业务数据之前,第一设备可以使用第一传输资源单元将传输请求信号发送到第二设备(1012)。第一传输资源单元可以是与业务信道时隙对应的业务管理信道时隙内的符号子集中的音调子集,并且可以根据连接标识符(CID)和计时器的值来确定第一传输资源单元。例如,第一传输资 源单元可以是传输CID资源(图7中的706)内的特定音调/符号组合。因而,因为计时器随着从一个时隙到另一时隙而变化,所以在从一个时隙到另一时隙时使用传输CID资源内的不同音调/符号组合。
然后,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连接标识符和计时器的值,在业务信道时隙中将业务数据发送到第二设备(1016)。在发送业务数据之前,第一设备可以使用加扰序列来对业务数据进行加扰,所述加扰序列可以根据连接标识符CID和计时器的值来导出(1014)。
业务管理信道时隙可以包括多个OFDM符号,每个OFDM符号包括多个音调,并且第一传输资源单元包括业务管理信道时隙中的多个符号之一中的一个音调。
还可以将控制信令和/或业务数据通信从第二设备发送到第一设备。在接收业务数据之前,第一设备可以监测与业务信道时隙对应的业务管理信道时隙,以确定是否在第二传输资源单元中从第二设备接收到传输请求信号(1018)。第二传输资源单元可以是与业务信道时隙对应的业务管理信道时隙内的符号子集中的音调子集,并且所述传输资源单元可以根据连接标识符和计时器的值来确定。注意,第一和第二传输资源单元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利用传输CID资源或空间(图7中的706)内的相同或不同的音调和符号组合来定义。
然后,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连接标识符和计时器的值,在业务信道时隙中从第二设备接收业务数据(1020)。在接收到业务数据之后,第一设备可以使用解扰序列对业务数据进行解扰,其中所述解扰序列可以根据连接标识符和计时器的值来导出(1022)。
另外,第一设备还可以在与第二设备同时或者在与第二设备不同的时间间隔中与第三设备通信。第一设备可以与第三设备建立又一对等通信连接(1024)。第一设备还根据第一设备的标识符和第三设备的标识符,确定该又一连接的第二连接标识符(1026)。可选地,第一设备可以从公共网络定时源接收广播信号,其中根据所接收的广播信号来确定计时器的值(1028)。在一些实现中,第一设备可以将针对第一和第二终端间的连接而获得的计时器值t,用于第一和第三终端间的连接。然后,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连接标识符和计时器的值,在业务信道时隙中将业务数据发送到第三设备(1030)。
被配置来在P2P连接中使用伪随机传输ID的无线终端
图11是例示可以被配置来在对等网络中执行非正交或伪随机传输CID选择的无线终端的示例的方框图。无线终端1102可以通过对等连接与基本上任意数目的不同无线终端1120直接通信。
无线终端1102可以包括对等点发现通信器1104,该对等点发现通信器1104可以在对等点发现间隔(或多个对等点发现间隔)期间,实现对与对等点发现相关联的信号进行编码、发送、接收、估计。对等点发现通信器1104还可以包括信号生成器1106和对等点分析器1108。信号生成器1106可以生成信号和/或经由无线对等连接1110将信号发送到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并且这些无线终端可以对这个信号进行估计,以检测和识别无线终端1102。此外,对等点分析器1108可以接收从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发送的信号,并且可以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估计,以检测和识别所接收的信号所对应的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
另外,无线终端1102可以包括同步器1112,该同步器1112使得无线终端1102和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之间的定时一致。同步器1112可以根据来自无线终端1102附近的基站(未示出)的广播信息(例如,公共时钟参考1114)来获得它的定时。类似地,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的同步器可以根据相同的广播信息(参考时钟1114)来获得它们各自的定时。广播信息可以例如是单音调信标信号、CDMAPN(伪随机)序列信号、导频信号或其它广播信号。同步器1112可以估计所获得的广播信号,以确定定时信息。作为例示,无线终端1102和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可以接收和同步到同一广播信息,并且因此,对时间具有共同的认识。共同时间概念可以被用来根据空中接口协议所定义的预定模式,将时间线划分为不同的间隔,以用于不同类型的功能,比如对等点发现、寻呼和业务。此外,定时信息可以被信号生成器1106用来创建用于在对等点发现期间传输的信号,和/或被对等点分析器1108用来估计用于对等点发现的所接收的信号。此外,同步器1112获得和分析公共时钟参考1114,以协调各个功能(例如,对等点发现、寻呼、业务)的性能,并且确定与对等网络中的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一致 的有意义的时间概念(例如,计时器)。因此,对等点得到相同的定时(被同步的定时),而无需彼此之间直接通信。
无线终端1102可以与唯一的标识符(WT ID)相关联。例如,无线终端1102可以包括存储器1116,存储器1116保存与无线终端1102对应的唯一标识符(WT ID)。然而,可以设想,无线终端1102可以从任何位置(例如,相对于无线终端1102的本地和/或远程),导出、获得它的唯一标识符(WT ID)等等。另外,存储器1116可以保存与无线终端1102相关的任何其它类型的数据和/或指令。此外,无线终端1102可以包括执行本文所述的指令的处理器(未示出)。
信号生成器1106可以创建信号和/或将信号发送到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信号生成器1106可以编码信号,和/或根据无线终端1102的唯一标识符(WT ID)来在对等点发现间隔中发送信号。根据一个例子,信号生成器1106所产生的信号可以是单音调信标信号,该信号可以提供功率效率。因此,信号生成器1106可以实现在对等点发现间隔内的所选OFDM符号上发送特定音调。可以设想,可以(例如,在多个OFDM符号中)发送多于一个的信标信号。例如,在所发送的信号是信标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无线终端1102的唯一标识符(WT ID)和标识当前对等点发现间隔的时间变量(例如,同步器1112所获得的定时信息,计时器)的哈希函数,来导出(例如对等点发现间隔内的)所选符号时间位置(例如,在对等点发现间隔内)和/或音调位置。此外,无线终端1102和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可以具有共同的时间变量值(例如,由于通过侦听在地理区域中可用的基础架构通信信道而实现的同步)。
根据另一例子,与无线终端1102相关联的标识符(WT ID)可以通过信号生成器1106(和/或对等点发现通信器1104)来广播到对等点。获得该信号的对等点可以检测和/或识别无线终端1102。例如,由信号生成器1106产生的信号可以是M-比特哈希函数的输出,该哈希函数的输入是无线终端1102的纯文本名称(例如,WT ID)和基站广播信号所提供的当前计时器值(例如,公共时钟参考)。例如,计时器值在当前对等点发现间隔期间可以是常数,并且可以被所有对等点解码。计时器值可以随着从一个对等点发现间隔到另一对等点发现间隔而改变(例如,以取模的方式递增)。此外, 哈希函数可以由协议先验指定并且对对等点公知。
作为例子,无线终端1102可以位于包括不同的无线终端WTA、WT B和WT n 1120的对等网络中。同步器1112可以(例如,基于所接收的公共时钟参考)确定与对等通信相关联的定时。此外,在被划分用于对等点发现的时间中,信号生成器1106可以将(例如,基于始发无线终端1102的标识符(ID)和/或当前时间生成的)信号广播到处于范围内的不同的无线终端(例如,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该信号可以被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接收和用来检测无线终端1102和/或确定无线终端1102的身份。此外,对等点分析器1108可以从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获得广播信号。对等点分析器1108可以对所获得的信号进行估计,以检测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和/或识别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
对等点发现通信器1104所进行的对等点发现可以是被动的。此外,对等点发现可以是对称的;因此,无线终端1102可以检测并识别不同的无线终端WTA、WT B和WT n 1120,而这些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也可以检测并识别无线终端1102。然而,可以设想,第一无线终端可以检测并识别第二无线终端,但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无法检测并识别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另外,在检测和识别后,可以但不是必须进行无线终端1102和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之间的进一步通信(例如,寻呼、业务)。
对等点分析器1108可以维护被检测为在当前时间存在的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的列表。所述列表可以包括所有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或者可以包括无线终端1102或者使用无线终端1102的用户的预定伙伴列表中的那些无线终端。随着时间流逝,所述列表会演化,因为一些不同的无线终端1120会消失(例如,因为对应的用户走开),或者因为其它的不同无线终端1120会出现(例如,因为对应的用户走近)。对等点分析器1108可以将新的不同无线终端1120加入到这个列表或者从这个列表中删除消失的不同无线终端1120。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等点分析器1108被动地维护这个列表。在这种情形中,第一对等点可以检测到存在第二对等点,并将第二对等点保存在其列表上而不通知第二对等点。于是,第二对等点就不会知道第一对等点已经将其保存在这个列表上。利用对称性,根据无线信道和干扰条件,第二对等点也可以检测到存在第一对等点,并将第一对等点保存在其列表 上而不通知第一对等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对等点检测到存在第二对等点之后,第一对等点主动发送信号来通知第二对等点,使得第二对等点知道第一对等点已经将第二对等点列在这个列表上,即使第一对等点还没有要与所述第二对等点传送的数据业务。第一对等点可以选择性地决定它是否发送信号。例如,第一对等点可以只向预定伙伴列表中的另一个对等点发送信号。
另外,无线终端1102和无线终端1102中的组件可以被配置来执行图1-10中所例示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图12是可以被配置来在对等网络中执行非正交或伪随机传输CID选择的无线终端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框图。无线终端1202可以包括处理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电路或处理器)、对等通信控制器1212、广域网(WAN)控制器1210和耦合到天线1206的收发机1214。收发机1214可以包括(无线)发射机和(无线)接收机。无线终端1202可以使用WAN通信控制器1210,经由受管理的网络基础架构来进行通信,和/或无线终端1202可以使用对等通信控制器1212,经由对等网络进行通信。当执行对等通信时,无线终端1202可以被配置来执行图1-10中所例示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要明白的是,根据本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进行关于在对等环境中发现并识别对等点的推理。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推断”或“推理”通常指的是根据通过事件和/或数据获得的一组观察结果,推论或推断出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的状态的过程。例如,推理可以被使用来识别特定的上下文或动作,或推理可以产生状态的概率分布。这种推理是概率性的,也就是说,根据所考虑的数据和事件,计算感兴趣的状态的概率分布。推理还指的是用于根据事件集和/或数据集构成高级事件的技术。这种推理使得根据观察到的事件集和/或所存储的事件数据来构造新的事件或动作,而不管事件是否在极接近的时间上相关,以及事件和数据是否来自一个或若干个事件和数据源。
根据一个例子,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可以包括进行关于在对等网络中识别对等点发现信号的源的推理。根据另一个例子,进行与基于匹配预期信号格式的多个检测信号和/或与所检测的信号相关联的能量电平来估计附近存在对等点的概率有关的推理。要明白的是,前述的实例本质上是说 明性的,而不是要限制可以进行的推理的数量或者限制结合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例和/或方法进行这些推理的方式。
图1、2、3、4、5、6、7、8、9、10、11和/或12中例示的组件、步骤和/或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重新排列和/或组合为单个组件、步骤或功能,或者以若干组件、步骤或功能体现。还可以添加其它元件、组件、步骤和/或功能。图1、3、11和/或12中所例示的装置、设备和/或组件可以被配置或用于执行图2和/或4-10中所描述的方法、特征或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本文所描述的算法可以采用软件和/或嵌入式硬件来高效地实现。
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等等意指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其为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的程序、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例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两者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驻留在执行的进程和/或线程中,并且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中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组件能够从其上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所述组件可以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进行通信,比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例如,来自一个组件的数据,该组件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个组件进行交互和/或通过信号在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上与其它系统进行交互)进行通信。
此外,本文结合无线终端描述了各个实施例。无线终端也可以被称作系统、用户单元、用于站、移动站、移动装置、移动设备、远程站、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设备、或用户装置(UE)。无线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与无线调制解调器相连的其它处理设备。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提供对配置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这些配置。例如,电路可以用方框图来示出,以免不必要的细节混淆这些配置。在其它例子中,可以详细地示出公知的电路、结构和技术,以免混淆这些配置。
此外,要注意的是,这些配置可以被描述为过程,该过程被描述为流程、流程图、结构图或方框图。尽管流程图可以将操作步骤描述为顺序过程,但是这些操作步骤中的许多操作步骤可以并行或同时执行。另外,操作步骤的顺序可以重新排列。当过程的操作步骤完成时,过程结束。过程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程序、子例程、子程序等。当过程对应于函数时,过程的终止对应于将函数返回到调用函数或主函数。
在一个或多个实例和/或配置中,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上述的任意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是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形式为指令或数据结构的所需程序代码并且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上述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均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这里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此外,存储介质可以表示一个或多个用于存储数据的设备,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学存储介质、快闪存储器设备和/或用于存储信息的其它机器可读介质。
此外,配置可以采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或上述的任何组合实现。当以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实现时,执行必需任务的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比如存储介质或其它存储设备中。处理器可以执行必需任务。代码段可以表示过程、函数、子程 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或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的任何组合。一个代码段可以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实参、形参或存储器内容,耦合到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信息、实参、形参、数据等可以经由任何合适的机制传递、转发或发送,所述任何合适的机制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本所公开的配置所描述的各种例示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例示硬件与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在各种例示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方面,已经在上述中对其进行了一般性描述。这种功能是实现为软件还是实现为硬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到整个系统上的设计约束。
本文所述的各个特征可以在不同的系统中实现。例如,包含检测器的辅助麦克风可以在单个电路或模块中实现,在分立的电路或模块上实现,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由包含在机器可读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和/或包含在手持设备、移动计算机和/或移动电话中。
应该注意的是,前述配置仅仅是示例,并不能被解释为限制权利要求。对配置的描述意在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同样,本文的教导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装置,并且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25)
1.一种用于操作第一设备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生成和使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对等通信连接的连接标识符的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标识符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标识符,确定所述连接标识符;
获得计时器的值;以及
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在业务信道时隙中将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以及
其中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之前,使用传输资源单元将传输请求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所述传输资源单元是与所述业务信道时隙对应的业务管理信道时隙内的符号子集中的音调子集,并且所述传输资源单元是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来确定的,所述计时器的值随着从所述业务信道时隙到下一业务信道时隙而变化使得从所述业务信道时隙到所述下一业务信道时隙使用不同的传输资源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公共网络定时源接收广播信号,并且其中,所述计时器的值是根据所接收的广播信号来确定的,并且所述第二设备从所述公共网络定时源接收所述广播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业务数据之前,使用加扰序列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加扰,所述加扰序列是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来导出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业务管理信道时隙包括多个OFDM符号,每个OFDM符号包括多个音调,并且所述传输资源单元包括所述业务管理信道时隙中的所述多个符号之一中的一个音调。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在业务信道时隙中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业务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业务数据后,使用解扰序列对业务数据进行解扰,所述解扰序列是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来导出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业务数据之前,监测与所述业务信道时隙对应的业务管理信道时隙,以确定是否在传输资源单元中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传输请求信号,所述传输资源单元是与所述业务信道时隙对应的所述业务管理信道时隙内的符号子集中的音调子集,并且所述传输资源单元是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来确定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与第三设备建立又一对等通信连接;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符和所述第三设备的标识符,确定所述又一连接的第二连接标识符;
从公共网络定时源接收广播信号,其中所述计时器的值是根据所接收的广播信号来确定的;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在业务信道时隙中将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三设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连接标识符之前,在寻呼请求消息中,将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标识符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以及
在寻呼响应消息中,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标识符。
10.一种第一设备,被配置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生成和使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对等通信连接的连接标识符,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对等点发现通信器、同步器以及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标识符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标识符,以便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符和所述第二标识符确定所述连接标识符;
所述同步器获得与所述第二设备一致的计时器的值;以及
所述对等点发现通信器进一步包括信号生成器和对等点分析器,其中,所述信号生成器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来在业务信道时隙中将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所述对等点分析器接收并估计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信号以检测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所述信号生成器还用于:
使用传输资源单元将传输请求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所述传输资源单元是与所述业务信道时隙对应的业务管理信道时隙内的符号子集中的音调子集,并且所述传输资源单元是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来确定的,所述计时器的值随着从所述业务信道时隙到下一业务信道时隙而变化使得从所述业务信道时隙到所述下一业务信道时隙使用不同的传输资源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设备,还用于:
从公共网络定时源接收广播信号,并且其中,所述计时器的值是根据所接收的广播信号来确定的,并且所述第二设备从所述公共网络定时源接收所述广播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设备,还用于:
使用加扰序列所述对业务数据进行加扰,所述加扰序列是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来导出的。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业务管理信道时隙包括多个OFDM符号,每个OFDM符号包括多个音调,并且所述传输资源单元包括所述业务管理信道时隙中的所述多个符号之一中的一个音调。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设备,还用于:
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在业务信道时隙中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业务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设备,还用于:
使用解扰序列对业务数据进行解扰,所述解扰序列是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来导出的。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设备,还用于:
监测与所述业务信道时隙对应的业务管理信道时隙,以确定是否在传输资源单元中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传输请求信号,所述传输资源单元是与所述业务信道时隙对应的业务管理信道时隙内的符号子集中的音调子集,并且所述传输资源单元是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来确定的。
17.一种用于操作第一设备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生成和使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对等通信连接的连接标识符的装置,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标识符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标识符,确定所述连接标识符的模块;
用于获得计时器的值的模块;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在业务信道时隙中将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模块;以及
其中在发送所述业务数据之前,使用传输资源单元将传输请求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所述传输资源单元是与所述业务信道时隙对应的业务管理信道时隙内的符号子集中的音调子集,并且所述传输资源单元是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来确定的,所述计时器的值随着从所述业务信道时隙到下一业务信道时隙而变化使得从所述业务信道时隙到所述下一业务信道时隙使用不同的传输资源单元。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从公共网络定时源接收广播信号的模块,并且其中,所述计时器的值是根据所接收的广播信号来确定的,并且所述第二设备从所述公共网络定时源接收所述广播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发送业务数据之前,使用加扰序列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加扰的模块,所述加扰序列是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来导出的。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业务管理信道时隙包括多个OFDM符号,每个OFDM符号包括多个音调,并且所述传输资源单元包括所述业务管理信道时隙中的所述多个符号之一中的一个音调。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在业务信道时隙中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业务数据的模块。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接收到业务数据后,使用解扰序列对业务数据进行解扰的模块,所述解扰序列是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来导出的。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接收业务数据之前,监测与所述业务信道时隙对应的业务管理信道时隙,以确定是否在传输资源单元中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传输请求信号的模块,所述传输资源单元是与所述业务信道时隙对应的所述业务管理信道时隙内的符号子集中的音调子集,并且所述传输资源单元是根据所述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来确定的。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与第三设备建立又一对等通信连接的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符和所述第三设备的标识符,确定所述又一连接的第二连接标识符的模块;
用于从公共网络定时源接收广播信号的模块,其中所述计时器的值是根据所接收的广播信号来确定的;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连接标识符和所述计时器的值,在业务信道时隙中将业务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三设备的模块。
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确定所述连接标识符之前,在寻呼请求消息中,将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标识符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寻呼响应消息中,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标识符的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94888507P | 2007-07-10 | 2007-07-10 | |
US60/948,885 | 2007-07-10 | ||
US12/146,939 | 2008-06-26 | ||
US12/146,939 US8189491B2 (en) | 2007-07-10 | 2008-06-26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non-orthogonal connection identifications (CIDs) for wireless peer-to-peer networks |
PCT/US2008/068931 WO2009009352A1 (en) | 2007-07-10 | 2008-07-01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non-orthogonal connection identifications (cids) for wireless peer-to-peer network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90016A CN101690016A (zh) | 2010-03-31 |
CN101690016B true CN101690016B (zh) | 2014-03-12 |
Family
ID=39875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024028.1A Active CN101690016B (zh) | 2007-07-10 | 2008-07-01 | 用于生成和维护无线对等网络的非正交连接标识(cid)的装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89491B2 (zh) |
EP (1) | EP2171922B1 (zh) |
JP (1) | JP5139524B2 (zh) |
KR (1) | KR101111675B1 (zh) |
CN (1) | CN101690016B (zh) |
TW (1) | TW200917735A (zh) |
WO (1) | WO200900935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40842B1 (en) * | 2003-05-09 | 2008-10-21 | Dimitri Vorona |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processing, receiving, and displaying traffic information |
US8825356B2 (en) | 2003-05-09 | 2014-09-02 | Dimitri Vorona |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processing, receiving, and displaying traffic information |
US9135612B1 (en) | 2011-04-17 | 2015-09-15 | Proctor Consulting, LLC | Proximity detection, virtual detection, or location based triggering of the exchange of value and information |
US20090213796A1 (en) * | 2008-02-25 | 2009-08-27 | Yoav Broshi |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
US8116749B2 (en) | 2008-09-08 | 2012-02-14 | Proctor Jr James Arthur | Protocol for anonym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8391879B2 (en) * | 2008-11-10 | 2013-03-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istributed scheduling us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formation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
US8229369B2 (en) | 2009-05-01 | 2012-07-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2404867A (zh) * | 2010-09-07 | 2012-04-04 | 北京卓易讯畅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基于标识在设备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
US9084232B2 (en) * | 2010-12-10 | 2015-07-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resource collision in wireless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US9042243B2 (en) * | 2011-01-19 | 2015-05-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aptive peer discovery based on non peer discovery transmissions and device density for Wi-Fi |
KR101800700B1 (ko) * | 2011-07-27 | 2017-11-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 단말 페이징 관리 방법 |
US20130083684A1 (en) * | 2011-09-30 | 2013-04-04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s of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
US8787908B2 (en) * | 2011-11-07 | 2014-07-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fficient femto discovery protocol using macro synchronization |
WO2013154328A1 (ko) * | 2012-04-09 | 2013-10-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 단말이 데이터를 전송 및 수신하는 방법 |
US9585176B2 (en) | 2012-04-17 | 2017-02-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portunistic scheduling of peer to peer links in wide area network |
US10791451B2 (en) | 2012-07-27 | 2020-09-2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Proximity service discovery using a licensed frequency spectrum |
CN103813419B (zh) * | 2012-11-05 | 2018-06-2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寻呼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
KR20140059423A (ko) | 2012-11-08 | 2014-05-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바이스 간 직접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직교 커넥션 아이디를 이용한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4178537A1 (ko) * | 2013-04-30 | 2014-11-06 | 인텔렉추얼디스커버리 주식회사 | 단말간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9185635B2 (en) * | 2013-09-26 | 2015-11-10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roximity-based services |
CN103595710B (zh) * | 2013-10-25 | 2016-11-23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一体化标识网络连接标识生成方法 |
CN104796881B (zh) * | 2014-01-16 | 2019-01-2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CN103823091A (zh) * | 2014-03-17 | 2014-05-28 | 国家电网公司 | 电缆故障测寻电容器 |
US20160226603A1 (en) * | 2015-01-30 | 2016-08-04 | Alex Stephenne | Method and system for validating interfering signals |
US9451514B1 (en) * | 2015-02-26 | 2016-09-20 | M87,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communicating time varying data |
JP6700972B2 (ja) * | 2016-05-23 | 2020-05-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10187917B2 (en) * | 2016-08-22 | 2019-01-22 | Nokia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Generation of mobile session identifier for neutral host network |
WO2021141306A1 (ko) * | 2020-01-08 | 2021-07-15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사이드링크 통신을 위한 참조 신호의 송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67783A1 (en) * | 2002-05-29 | 2003-12-03 | Nokia Corporation | Request including class-of-device identifier for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bluetooth access point connections |
CN1567875A (zh) * | 2003-06-25 | 2005-01-19 | 神州亿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中心认证的对等无线局域网的实现方法 |
CN1729675A (zh) * | 2002-12-06 | 2006-02-01 | 思科技术公司 | 用于实现轻量级、可靠的、基于分组的传输协议的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319812D0 (en) * | 1983-07-22 | 1983-08-24 | Collingwood D | Position sensing apparatus |
JP4285138B2 (ja) | 2003-07-24 | 2009-06-2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7539507B2 (en) | 2003-11-21 | 2009-05-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
US20060013160A1 (en) * | 2004-07-19 | 2006-01-19 | Haartsen Jacobus C | Peer connectivity in ad-hoc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US8983468B2 (en) * | 2005-12-22 | 2015-03-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physical attachment point identifiers |
EP1985142B1 (en) * | 2006-01-11 | 2011-09-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riority information via beacon signals |
US8144636B2 (en) * | 2007-07-09 | 2012-03-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for sending small packets in a peer-to-peer (P2P) network |
-
2008
- 2008-06-26 US US12/146,939 patent/US8189491B2/en active Active
- 2008-07-01 EP EP08781247.5A patent/EP2171922B1/en active Active
- 2008-07-01 KR KR1020107003079A patent/KR101111675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7-01 JP JP2010516135A patent/JP5139524B2/ja active Active
- 2008-07-01 CN CN200880024028.1A patent/CN101690016B/zh active Active
- 2008-07-01 WO PCT/US2008/068931 patent/WO200900935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7-04 TW TW097125478A patent/TW200917735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67783A1 (en) * | 2002-05-29 | 2003-12-03 | Nokia Corporation | Request including class-of-device identifier for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bluetooth access point connections |
CN1729675A (zh) * | 2002-12-06 | 2006-02-01 | 思科技术公司 | 用于实现轻量级、可靠的、基于分组的传输协议的装置 |
CN1567875A (zh) * | 2003-06-25 | 2005-01-19 | 神州亿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中心认证的对等无线局域网的实现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Paramvir Bahl等.SSCH: Slotted Seeded Channel Hopping for Capacity.《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2004,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9009352A1 (en) | 2009-01-15 |
KR101111675B1 (ko) | 2012-04-05 |
US20090016315A1 (en) | 2009-01-15 |
TW200917735A (en) | 2009-04-16 |
US8189491B2 (en) | 2012-05-29 |
JP2010533426A (ja) | 2010-10-21 |
EP2171922A1 (en) | 2010-04-07 |
EP2171922B1 (en) | 2018-01-03 |
KR20100037626A (ko) | 2010-04-09 |
JP5139524B2 (ja) | 2013-02-06 |
CN101690016A (zh) | 2010-0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90016B (zh) | 用于生成和维护无线对等网络的非正交连接标识(cid)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1690053B (zh) | 用于产生和保持对等无线网络的混合连接标识(id)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1790852B (zh) | 在对等网络中用于对等点发现的标识符的传送 | |
CN101731015B (zh) | 在对等网络中的对等设备发现中传送标识符的编码方法 | |
CN101690042B (zh) | 生成并维护用于无线网络的正交连接标识(cid)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1690044B (zh) | 生成并维护用于无线网络的正交连接标识(cid)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1690041B (zh) | 生成并维护用于无线网络的正交连接标识(cid)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1371519B (zh) | 在对等通信中编码信标信号以提供标识 | |
CN101690038B (zh) | 用于在对等网络中的对等点发现中传送标识符的编码方法 | |
CN101690367B (zh) | 用于支持一对一、多对一、和一对多对等通信的控制信道设计 | |
CN101690366B (zh) | 用于支持一对一、多对一、和一对多对等通信的控制信道设计 | |
KR101165139B1 (ko) | 피어-투-피어 네트워크에서 피어 발견 인터벌들 내에서 식별자들 및 동기화 정보를 통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US20130315100A1 (en) | Coding methods of communicating identifiers in peer discovery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