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8685A - 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8685A
CN101688685A CN200880019879A CN200880019879A CN101688685A CN 101688685 A CN101688685 A CN 101688685A CN 200880019879 A CN200880019879 A CN 200880019879A CN 200880019879 A CN200880019879 A CN 200880019879A CN 101688685 A CN101688685 A CN 101688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ater
water supply
heat
house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9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竹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88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86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1/00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 F24D11/02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 F24D11/0214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water heating system
    • F24D11/0221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water heating system combined with solar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7/00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 F24D17/0015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using solar energy
    • F24D17/0021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using solar energy with accumulation of the heated 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7/00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 F24D17/02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1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 F24S10/7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the working fluids being conveyed through tubular absorbing conduits
    • F24S10/75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the working fluids being conveyed through tubular absorbing conduits with enlarged surfaces, e.g. with protrusions or corrug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environments
    • F24S20/60Solar heat collectors integrated in fixed constructions, e.g. in buildings
    • F24S20/62Solar heat collectors integrated in fixed constructions, e.g. in buildings in the form of fences, balustrades or handr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environments
    • F24S2020/10Solar modules layout; Modular arrangements
    • F24S2020/18Solar modules layout; Modular arrangement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e.g. prismatic, pyramidal
    • F24S2020/183Solar modules layout; Modular arrangement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e.g. prismatic, pyramidal in the form of louv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2Solar heating or coo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能够消除热泵装置和热水贮存罐向阳台的设置。本发明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通过制冷剂配管(15)将压缩机(11)、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12)、膨胀阀(13)和集热器(14)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10),通过水配管(23)将热水供给用泵(21)、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12)、热水贮存罐(22)连接构成热水供给回路(20),通过利用太阳能和基于自然风的大气热的翼片(14b)以及集热管(14a)构成集热器(14),以压缩机(11)、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12)、膨胀阀(13)、热水供给用泵(21)和热水贮存罐(22)作为热源单元(6),通过配置在具有浴室和/或厨房的居住空间(1)的地板下方空间或顶棚空间中的制冷剂配管(15)将集热器(14)和热源单元(6)连接。

Description

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由具有阳台的多楼层构成的集合住宅和别墅住宅中利用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利用太阳能的温水器已经普及,但是在雨天或阴天的情况下不能利用充足的温水。另外,太阳能吸收板重、设置面积大,所以存在在集合住宅中难以利用的问题。
另一方面,提出有为了不仅利用太阳能、也有效利用大气热而使用热泵的集热装置的方案(专利文献1、2、3)。
另外,关于向大厦、公寓等设置太阳能集热器,提出有在凉台的墙面或栏杆部分设置集热器的方案(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591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14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6675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330327号公报
但是,在如专利文献1、2、3所示的将集热装置设置在公寓等集合住宅中的情况下,收集太阳能或大气热的集热器、具有压缩机的热泵装置以及热水贮存罐不得不设置在阳台上,所以在大多数集合住宅中考虑到空间问题而不能进行设置。
专利文献4提出有将集热器设置在阳台的墙面或栏杆部分上的方案,但是这种情况下,仍存在热泵装置和热水贮存罐也不得不设置在阳台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热泵装置和热水贮存罐向阳台的设置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膨胀阀和集热器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通过水配管将热水供给用泵、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热水贮存罐连接而构成热水供给回路,通过利用太阳能和基于自然风的大气热的叶片、和集热管构成上述集热器,以上述压缩机、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上述膨胀阀、上述热水供给用泵和上述热水贮存罐作为热源单元,通过配置在具有浴室和/或厨房的居住空间的地板下方空间或顶棚空间中的上述制冷剂配管,将上述集热器和上述热源单元连接。
本发明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居住空间的一侧部设置有仪表箱,在上述居住空间的另一侧部设置有阳台,上述热源单元设置在上述仪表箱内,上述集热器设置在上述阳台上。
本发明第三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备:与上述热水贮存罐的热水进行热交换的浴室热交换器;将上述浴室热交换器和浴缸连接的追加烧热用水配管;和设于上述追加烧热用水配管上的浴室循环泵,在上述热源单元中具备上述浴室热交换器和上述浴室循环泵。
本发明第四方面,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制冷剂回路中具备:与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并列设置的取暖用热交换器;和在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上述取暖用热交换器之间切换制冷剂的流向的切换单元,具有:配设在上述居住空间的地板取暖器;使热介质向上述地板取暖器和上述取暖用热交换器循环的热介质循环配管;和设于上述热介质循环配管的取暖用循环泵,在上述热源单元中具备上述取暖用热交换器、上述切换单元、和上述取暖用循环泵。
本发明第五方面,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由热泵单元和热水贮存单元构成上述热源单元,在上述热泵单元中设置上述压缩机、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上述膨胀阀,在上述热水贮存单元中设置上述热水供给用泵、上述热水贮存罐、上述浴室热交换器和上述浴室循环泵,将上述热水贮存单元设置在上述仪表箱内,将上述热泵单元设置在上述阳台或上述居住空间。
本发明第六方面,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由热泵单元和热水贮存单元构成上述热源单元,在上述热泵单元中设置上述压缩机、上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上述膨胀阀,上述取暖用热交换器、上述切换单元和上述取暖用循环泵,在上述热水贮存单元中设置上述热水供给用泵、上述热水贮存罐、上述浴室热交换器和上述浴室循环泵,将上述热水贮存单元设置在上述仪表箱内,将上述热泵单元设置在上述阳台或上述居住空间。
本发明第七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备:与上述热水贮存罐的热水进行热交换的地暖热交换器;将上述地暖热交换器和地板取暖器连接的热介质循环配管;和设于上述热介质循环配管的取暖用循环泵,在上述热源单元中具备上述地暖热交换器和上述取暖用循环泵。
本发明第八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阳台的栏杆部形成有开孔部,在上述开口部设置有上述集热器。
本发明第九方面,在本发明第八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开口部的上述阳台侧设置有固定器具。
本发明第十方面,在本发明第八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叶片的长边相对于铅垂方向具有角度地设置。
本发明第十一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取代上述仪表箱而将上述膨胀阀的设置场所采用上述阳台。
本发明第十二方面,在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使用多个上述集热器,将上述膨胀阀设置在各自的上述集热器上。
本发明第十三方面,在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使用多个上述集热器,上述膨胀阀采用一个。
本发明第十四方面,在本发明第八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开口部的外侧设置太阳电池。
本发明第十五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集热管采用一层。
本发明第十六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取代上述仪表箱,将上述热源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配置在上述居住空间的上述一侧部的走廊或储藏室。
本发明第十七方面,在本发明第五或第六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取代上述仪表箱,将上述热水贮存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配置在上述居住空间的上述一侧部的走廊或储藏室。
本发明第十八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取代上述仪表箱,将上述热源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上述居住空间。
本发明第十九方面,在本发明第五或第六方面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取代上述仪表箱,将上述热水贮存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上述居住空间。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朝向热水贮存罐供给热水的效率,实现防止水配管冻结,并且容易进行设置作业和维修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使用状况的说明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图3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图4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图5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图6是从阳台侧看集合住宅的立体图。
图7是栏杆部的截面结构图。
图8是集热器的设置状态的其它实施例的栏杆部的截面结构图。
图9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图10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图11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图12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图13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图14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图15是表示其它一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使用状况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其它一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使用状况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本实施例的集热器的设置状态的、栏杆部的截面结构图。
图18是本实施例的集热器的主视图。
图19是表示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回路结构图。
图20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图21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符号说明
1居住空间
2正门
3仪表箱
4阳台
5通路
6热源单元
6a热泵单元
6b热水贮存单元
10制冷剂回路
11压缩机
12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
13膨胀阀
14集热器
15制冷剂配管
20热水供给回路
21热水供给用泵
22热水贮存罐
23水配管
30浴缸
31浴缸用水配管
32浴室追加烧热泵
33浴室热交换器
34追加烧热用水配管
40地板取暖器
41取暖用热交换器
42切换单元
43热介质循环配管
44取暖用循环泵
45地暖用水配管
46地暖泵
47地暖热交换器
51固定器具
52太阳电池
61、62空调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通过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膨胀阀和集热器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通过水配管将热水供给用泵、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热水贮存罐连接构成热水供给回路,通过利用太阳能和基于自然风的大气热的叶片以及集热管构成集热器,以压缩机、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膨胀阀、热水供给用泵和热水贮存罐作为热源单元,通过配置在具有浴室和/或厨房的居住空间的地板下方空间或顶棚空间中的制冷剂配管将集热器和热源单元连接。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压缩机、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膨胀阀、热水供给用泵以及热水贮存罐作为热源单元集中为一个单元,从而能够提高向热水贮存罐供给热水的效率。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在居住空间的一侧部设置有仪表箱,在居住空间的另一侧部设置有阳台,热源单元内设于仪表箱内,集热器设置在阳台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热源单元设置在仪表箱内,仅将集热器设置在阳台上,所以不论阳台的大小而能够向住宅进行设置。另外,通过将热源侧的热水供给回路,与压缩机和热水贮存罐一起收纳在仪表箱内,从而能够实现防止水配管冻结。另外,不仅水配管,还将压缩机、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膨胀阀、热水供给用泵以及热水贮存罐全部配置在仪表箱内,从而设置作业变得容易,并且容易进行维修作业。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在热源单元中具有浴室热交换器和浴室循环泵。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浴室热交换器以及浴室循环泵配置在仪表箱内,从而能够提高向热水贮存罐供给热水的效率,能够实现防止水配管的冻结,并且设置作业和维修作业也变得容易。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在制冷剂回路中配置:与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并列设置的取暖用热交换器;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取暖用热交换器之间切换制冷剂的流向的切换单元,具有:配设在居住空间的地板取暖器;使热介质向地板取暖器和取暖用热交换器循环的热介质循环配管;设于热介质循环配管的取暖用循环泵,在热源单元中配置取暖用热交换器、切换单元、取暖用循环泵。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设置有取暖用热交换器的情况下,通过将取暖用热交换器、切换单元以及取暖用循环泵配置在仪表箱内,能够提高向热水贮存罐供给热水的效率,能够实现防止水配管的冻结,并且设置作业和维修作业也变得容易。另外,作为取暖用热交换器不使用热水贮存罐的温水而利用来自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热,从而能够防止热水贮存罐内的温水用尽,所以能够减小热水贮存罐的容量。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由热泵单元和热水贮存单元构成热源单元,在热泵单元中设置压缩机、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膨胀阀,在热水贮存单元中设置热水供给用泵、热水贮存罐、浴室热交换器和浴室循环泵,将热水贮存单元设置在仪表箱内,将热泵单元设置在阳台或居住空间。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由热泵单元和热水贮存单元构成热源单元的情况下,通过将热水贮存单元设置在仪表箱内,能够使设置作业和维修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即使热泵单元设置在居住空间,也能够实现防止水配管冻结。
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由热泵单元和热水贮存单元构成热源单元,在热泵单元中设置压缩机、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膨胀阀,取暖用热交换器、切换单元和取暖用循环泵,在热水贮存单元中设置热水供给用泵、热水贮存罐、浴室热交换器和浴室循环泵,将热水贮存单元设置在仪表箱内,将热泵单元设置在阳台或居住空间。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由热泵单元和热水贮存单元构成热源单元的情况下,通过将热水贮存单元设置在仪表箱内,能够使设置作业和维修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即使热泵单元设置在居住空间,也能够实现防止水配管冻结。
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在热源单元中配置有地暖热交换器和取暖用循环泵。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具有地暖热交换器的情况下,通过将地暖热交换器以及取暖用循环泵配置在仪表箱内,从而能够提高向热水贮存罐供给热水的效率,实现防止水配管冻结,并且使设置作业和维修作业也变得容易。
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在阳台的栏杆部形成开孔部,在开口部设置集热器。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不影响阳台的空间而设置集热器。
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在开口部的阳台侧设置有固定器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容易进行从阳台侧设置集热器的作业。
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使叶片的长边相对于铅垂方向具有角度地设置。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由叶片面冷却的冷气朝向下方的流动,引发空气从叶片上部的流动,能够有效利用大气热。
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取代仪表箱而将膨胀阀的设置场所采用阳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响应性良好地对应太阳能或大气热的变动进行利用膨胀阀的节流调整。
本发明第十二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使用多个集热器,将膨胀阀设置在各自的集热器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与阳台的结构配合而设置多个集热器的情况下,因各集热器的设置状况的不同,来自太阳能或大气热的集热会产生不同,通过调整设置在各集热器上的膨胀阀,从而能够提高各集热器的集热效率。
本发明第十三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使用多个集热器,膨胀阀采用一个。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各集热器的设置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膨胀阀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响应性良好地进行控制。
本发明第十四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在开口部的外侧设置有太阳电池。根据本实施方式,还能够同时具有蓄电功能。
本发明第十五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集热管采用一层。根据本实施方式,容易接收太阳能,并且也容易利用自然风,所以能够有效利用大气热。
本发明第十六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取代仪表箱,将热源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配置在居住空间的一侧部的走廊或储藏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仪表箱的空间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走廊或储藏室,从而能够实现防止水配管的冻结,并且设置作业和维修作业也变得容易。
本发明第十七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五或第六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取代仪表箱,将热水贮存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配置在居住空间的一侧部的走廊或储藏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仪表箱的空间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走廊或储藏室,从而能够实现防止水配管的冻结,并且设置作业和维修作业也变得容易。
本发明第十八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取代仪表箱,将热源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居住空间。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仪表箱的空间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居住空间,从而能够实现防止水配管的冻结,并且设置作业和维修作业也变得容易。
本发明第十九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五或第六实施方式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取代仪表箱,将热水贮存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居住空间。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仪表箱的空间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居住空间,从而能够实现防止水配管的冻结,并且设置作业和维修作业也变得容易。
实施例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使用状况的说明图。另外,以下的实施例的说明是说明应用于集合住宅的情况,但是也能够应用于别墅住宅。
在该图中,作为集合住宅表示公寓的房屋布局。在居住空间1的一侧部配置有正门2、仪表箱3,在居住空间1的另一侧部设置有阳台4。在居住空间1的一侧部设置有通路5,正门2、仪表箱3面对该通路设置。阳台4在本实施例中隔着居住空间1与通路5平行设置,但是也有在与通路5交叉的方向上设置的情况。在阳台4上设置有栏杆部4a。
另外,一般地、将没有屋檐的情况称作阳台,有屋檐的情况称作凉台,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也包含凉台作为阳台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例的居住空间1意味着居住所占用的空间,是除日式房间、西洋式房间外,还包括厨房、储物间、化妆间、浴室、卫生间以及走廊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由集热器14、热源单元6构成。集热器14设置在栏杆部4a的开口部。另外,热源单元6设置在仪表箱3。
本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用于向设于浴室的浴缸30的追加烧热、向设于西洋式房间的地板取暖器40的热介质以及设于浴室、厨房、洗手间的水龙头供给热水。
使用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图2是本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集热器14通过制冷剂配管15与压缩机11、热水供给热交换器12和膨胀阀13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10。
热水供给回路20通过水配管23将热水供给用泵21、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12、热水贮存罐22连接而构成。在热水贮存罐22的上部设置有向水龙头引导温水的配管,在热水贮存罐22的下部设置有供水用的配管。另外,在热水贮存罐22上设置有将上部和下部连接的浴缸用水配管31。在浴缸用水配管31上设置有浴室追加烧热泵32,在浴缸用水配管31上设置有浴室热交换器33。追加烧热用水配管34将浴室热交换器33和浴缸30连接,在追加烧热用水配管34上设置有浴室循环泵35。
热源单元6构成为具备压缩机11、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12、膨胀阀13、热水供给用泵21、热水贮存罐22、浴缸用水平配管31、浴室追加烧热泵32、浴室热交换器33和浴室循环泵35。构成热源单元6的各个部件在结构上优选收纳在外壳内,但是也可以不设置外壳,能够灵活变更各部件的配置位置以容易收纳在如仪表箱3这样有限的空间中的结构。其中,为了实现作为热源单元6的功能,至少需要在制冷剂配管15上具有将集热器14侧的配管和热源单元6侧的配管连接的连接部15a,在追加烧热用水配管34上具有将浴缸30侧的配管和热源单元6侧的配管连接的连接部34a。另外,优选在将温水向水龙头引导的配管或供水用的配管上也具有连接部。
在本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中,由集热器14收集太阳能和大气热,通过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12进行散热,从而对从热水贮存罐22的下部供给的水进行加热。由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12加热的温水蓄积在热水贮存罐22的上部。
本实施例的热源单元6,如图1所示,收纳在面对通路5的仪表箱3中,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设置作业和维修作业。另外,集热器14和热源单元6通过制冷剂配管15连接,水配管23与热水贮存罐22、压缩机11一起收纳在仪表箱3内,所以能够实现防止冻结,并且能够减少水配管23的散热,因此能够提高热水供给效率。另外,如图1所示,多有在通路5侧的居住空间1中设置浴室、洗手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向水龙头的热水供给用配管、向浴缸30的追加烧热用水配管34的走线短,所以能够进行响应性高的供给。
接着使用图3,说明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图3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另外,与图2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是具有图1所示的地板取暖器40的结构。
并且,在制冷剂回路10中配置有与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12并列设置的取暖用热交换器41,和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12和取暖用热交换器41之间切换制冷剂的流向的切换单元42。取暖用热交换器41和切换单元42设于热源单元6。
此外,在热源单元6上具有使热介质向地板取暖器40和取暖用热交换器41循环的热介质循环配管43和设于热介质循环配管43上的取暖用循环泵44。在本实施例中,在热介质循环配管43上具有将地板取暖器40侧的配管和热源单元6侧的配管连接的连接部43a。
在本实施例中,向热水贮存罐22的热水供给和向地板取暖器40的取暖供给通过切换单元42的切换进行。根据本实施例,作为向地板取暖器40的取暖供给不使用热水贮存罐22的温水,而利用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热,从而能够防止热水贮存罐22内的温水用尽,能够减小热水贮存罐22的容量。
接着,使用图4说明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图4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另外,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热泵单元6a和热水贮存单元6b构成热源单元6,在热泵单元6a上设置压缩机11、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12和膨胀阀13,在热水贮存单元6b上设置热水供给用泵21、热水贮存罐22、浴室追加烧热泵32、浴室热交换器33和浴室循环泵35。
如本实施例所示,通过热泵单元6a和热水贮存单元6b构成热源单元6,从而能够提高设置自由度。在通过热泵单元6a和热水贮存单元6b构成热源单元6的情况下,可以将热泵单元6a和热水贮存单元6b设置在仪表箱3内,但是也可以将热水贮存单元6b设置在仪表箱3内,将热泵单元6a设置在阳台4或居住空间1中。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将热水贮存单元6b设置在仪表箱3内,从而能够使设置作业和维修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即使将热泵单元6a设置在居住空间,也能够实现防止水配管的冻结,另外由于不具有送风扇,所以也不会产生噪音和热效率的问题。
接着使用图5说明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图5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是具有图1所示的地板取暖器40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具备:将热水贮存罐22的上部和下部连接的地暖用水配管45、设于地暖用水配管45上的地暖泵46、设于地暖用水配管45上的地暖热交换器47、将地暖热交换器47与地板取暖器40连接的热介质循环配管43、以及设于热介质循环配管43上的取暖用循环泵44。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具备地板取暖器40的情况下,也将地暖用水配管45、地暖泵46、地暖热交换器47以及取暖用循环泵44配置在仪表箱3内,从而能够提高向热水贮存罐供给热水的效率,实现防止水配管的冻结,并且设置作业和维修作业也变得容易。
接着,使用图6和图7说明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图6是从阳台侧看集合住宅的立体图,图7是栏杆部的截面结构图。
上述实施例的集热器14设置在阳台4的栏杆部4a的开口部4b上。在本实施例中,表示集热器14对各住宅分别设置两个的情况,集热器14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三个以上的结构。
集热器14通过固定器具51从开口部4b的阳台4侧安装。另外,集热器14配置成不从开口部4b向外侧突出。
接着,使用图8说明向集合住宅设置集热器的设置状态的其它实施例。
图8是表示本实施例的集热器的设置状态的、栏杆部的截面结构图。
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个开口部4b上在高度方向并列设置多个集热器14。另外,这些集热器14,如图所示,由一层的集热管14a和叶片14b构成,将叶片14b的长边相对于铅垂方向形成角度设置。根据本实施例,能够通过由叶片14b面冷却的冷气的向下方的流动引发空气从叶片14b的上部的流动,能够有效利用大气热。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将集热管14a形成一层,能够容易接收太阳能,并且也容易利用自然风,所以也能够有效利用大气热。另外,叶片14b配置在相对于集热管14a的管轴垂直的方向上,多个叶片14b隔开间隔配置。
接着,使用图9说明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图9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将图3所示的膨胀阀13与集热器14一起设置在阳台4上。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响应性良好地对应太阳能或大气热的变动进行利用膨胀阀13的节流调整。
另外,关于图2、图4、图5所示的实施例,也与本实施例同样,通过将膨胀阀13与集热器14一起设置在阳台4上,能够响应性良好地对应太阳能或大气热的变动进行利用膨胀阀13的节流调整。
接着,使用图10说明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图10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图9所示的集热器14,将与各集热器14对应的膨胀阀13,与集热器14一起设置在阳台4上。根据本实施例,在与阳台4的结构配合而设置多个集热器14的情况下,因各集热器14的设置状况的不同,来自太阳能或大气热的集热会产生不同,通过调整设置在各集热器上14的膨胀阀13,从而能够提高各集热器14的集热效率。
另外,关于图2、图4、图5所示的实施例,也与本实施例同样,设置多个集热器14,将与各集热器14对应的膨胀阀13,与集热器14一起设置在阳台4上,从而能够通过调整设置在各集热器上14的膨胀阀13,从而能够提高各集热器14的集热效率。
接着,使用图11说明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图11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图10所示的实施例,对多个集热器14设置一个膨胀阀13。根据本实施例,在各集热器14的设置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膨胀阀13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响应性良好地进行控制。
另外,关于图2、图4、图5所示的实施例,也与本实施例同样,设置多个集热器14,对多个集热器14设置一个膨胀阀13,在各集热器14的设置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膨胀阀13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响应性良好地进行控制。
接着,使用图12说明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图12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设置多个集热器14,并设置空调机61。
空调机61与集热器14并列设置。另外,在连接空调机61的制冷剂配管15b上配置有膨胀阀13b。另外,在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12的出口侧制冷剂配管上设置有单向阀15c,在取暖用热交换器41的出口侧制冷剂配管上设置有单向阀15d。
根据本实施例,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空调机61进行制冷和除湿。
即,通过闭塞膨胀阀13,能够将由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12或取暖用热交换器41散热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13b减压,引导至空调机61,在空调机61上蒸发,从而能够进行制冷运转或除湿运转。
另外,关于图2、图4、图5所示的实施例,也与本实施例同样,能够设置多个集热器14,并设置空调机61。
接着,使用图13说明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图13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图12所示的实施例,设置改变压缩机11的吸入侧配管和排出侧配管的制冷剂的流向的四通阀16。另外,优选设置旁通(by pass)膨胀阀13的回路,在该旁通回路上设置单向阀15e。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将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引导至集热器14,并使来自集热器14的制冷剂经由单向阀15e、膨胀阀35、空调机61而返回压缩机11。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将集热器14作为散热器而加以利用,由空调机61进行制冷运转或除湿运转。根据本实施例,没必要由热水贮存罐22进行热水贮存,在不使用地板取暖器40的情况下,通过将集热器14作为散热器利用,从而能够利用空调机61进行制冷运转、除湿运转。
另外,关于图2、图4、图5所示的实施例,也与本实施例同样,设置改变压缩机11的吸入侧配管和排出侧配管的制冷剂的流向的四通阀16。
接着,使用图14说明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图14是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与图12、图13所示的实施例同样地设置空调机62,但是本实施例的空调机62具备取暖功能。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配管结构采用制冷剂回路10a,其详细的配管结构的说明省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空调机62具有散热功能,从而能够进行取暖运转。另外,在将空调机62作为取暖设备使用的情况下,除能够使用集热器14的集热之外,在集热器14的集热不充足的情况等时,也能够利用热水贮存罐22的温水。
接着,使用图15说明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图15是其它一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使用状况的说明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该图中,表示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公寓的房间布局。在居住空间1的一侧部配置有正门2、仪表箱3,在居住空间1的两个另一侧部上设置有阳台4。
本实施例的集热器14在两个另一侧部的阳台4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另外,热源单元6设置在居住空间1内的储物间。在本实施例中,洗手间、浴室配置在从通路5离开的位置上,厨房的水龙头也配置在靠近居住空间1的中央的位置,在居住空间1的中央部配置有储物间。因而,将热源单元6与其设置在仪表箱3,不如设置在储物间,从而由于向浴缸30的追加烧热用水配管34的走线较短,所以能够进行响应性高的供给。另外,如本实施例所示,通过在居住空间1内设置热源单元6,从而能够实现防止冻结并能够减少水配管23的散热,所以能够提高热水供给效率。另外,通过在设于居住空间1的中央部的储物间设置热源单元6,从而能够容易进行设于各房间的空调机62、地板取暖器40、此外浴室取暖器或厨房的聚光用的空调机等的连接配管的布置。
接着,使用图16说明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图16是其它一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使用状况的说明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该图中,表示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公寓的房间布局。在居住空间1的一侧部配置有正门2、仪表箱3,在居住空间1的另一侧部设置有阳台4。
本实施例的热源单元6表示由热泵单元6a和热水贮存单元6b构成的情况。并且,热泵单元6a设置在居住空间1内的厨房,热水贮存单元6b设置在仪表箱3内。如本实施例所示,通过在居住空间1内设置热泵单元6a,从而容易进行设于各房间的空调机62、地板取暖器40、此外浴室取暖器或厨房的聚光用的空调机等的连接配管的走线。
接着,使用图17说明集热器向集合住宅的设置状态的其它实施例。
图17是表示本实施例的集热器的设置状态的、栏杆部的截面结构图。
在本实施例中,在开口部4b设置集热器14,并在开口部4b的外侧设置太阳电池52。根据本实施例还能够同时具备蓄电功能。
接着,使用图18说明本实施例的集热器的结构。
图18是本实施例的集热器的主视图。
集热器14由一层集热管14a和叶片14b构成。集热管14a在一个平面上平行配置,在两端部由U字管连接。叶片14b配置在相对于集热管14a的管轴垂直的方向上,多个叶片14b隔开间隔配置。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使集热管14a形成一层,从而容易接收太阳能,并且也容易利用自然风,所以也能够有效利用大气热。
图19是表示再一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回路结构图。
本实施例,在图2、图3、图4、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取代设置浴缸用水配管31、浴室追加烧热泵32,而在热水贮存罐22的内部设置浴室热交换器33,将追加烧热用水配管34与浴室热交换器33连接。如本实施例所示,也可以将浴室热交换器33设置在罐22的内部。
图20是再一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本实施例,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取代设置浴缸用水配管31、浴室追加烧热泵32,而在热水贮存罐22的内部设置浴室热交换器33,将追加烧热用水配管34与浴室热交换器33连接。如本实施例所示,也可以将浴室热交换器33设置在罐22的内部。
图21是再一其它实施例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本实施例,在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中,取代设置地暖用水配管45、地暖泵46,而在热水贮存罐22的内部设置地暖热交换器47,将热介质循环配管43与地暖热交换器47连接。如本实施例所示,也可以将地暖热交换器47设置在罐22的内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公寓等集合住宅,但是取代栏杆而将集热器14配置在墙面上,从而也能够应用于不具有阳台的大楼。另外,在别墅住宅的二层等中,也能够利用阳台的栏杆或墙面来设置。在为别墅的情况下,能够将热源单元配置在居住空间内。
另外,有从正门到通路的空间设置走廊的情况。也有面对该走廊、或面对正门、通路而设置储藏室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热源单元或热水贮存单元配置在走廊或储藏室。另外,在正门空间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热源单元或热水贮存单元配置在正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特别是适用于具有阳台的公寓(mansion)或单元住宅(apartment)。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膨胀阀和集热器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
通过水配管将热水供给用泵、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热水贮存罐连接而构成热水供给回路,
通过利用太阳能和基于自然风的大气热的叶片、和集热管构成所述集热器,
以所述压缩机、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所述膨胀阀、所述热水供给用泵和所述热水贮存罐作为热源单元,
通过配置在具有浴室和/或厨房的居住空间的地板下方空间或顶棚空间中的所述制冷剂配管,将所述集热器和所述热源单元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居住空间的一侧部设置有仪表箱,在所述居住空间的另一侧部设置有阳台,所述热源单元设置在所述仪表箱内,所述集热器设置在所述阳台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与所述热水贮存罐的热水进行热交换的浴室热交换器;将所述浴室热交换器和浴缸连接的追加烧热用水配管;和设于所述追加烧热用水配管上的浴室循环泵,
在所述热源单元中具备所述浴室热交换器和所述浴室循环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具备:与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并列设置的取暖用热交换器;和在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所述取暖用热交换器之间切换制冷剂的流向的切换单元,
具有:配设在所述居住空间的地板取暖器;使热介质向所述地板取暖器和所述取暖用热交换器循环的热介质循环配管;和设于所述热介质循环配管的取暖用循环泵,
在所述热源单元中具备所述取暖用热交换器、所述切换单元、和所述取暖用循环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热泵单元和热水贮存单元构成所述热源单元,在所述热泵单元中设置所述压缩机、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所述膨胀阀,
在所述热水贮存单元中设置有所述热水供给用泵、所述热水贮存罐、所述浴室热交换器和所述浴室循环泵,
所述热水贮存单元设置在配置于居住空间的一侧部的仪表箱内,
所述热泵单元设置在配置于居住空间的另一侧部的阳台或所述居住空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热泵单元和热水贮存单元构成所述热源单元,在所述热泵单元中设置所述压缩机、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所述膨胀阀,所述取暖用热交换器、所述切换单元和所述取暖用循环泵,
在所述热水贮存单元中设置有所述热水供给用泵、所述热水贮存罐、所述浴室热交换器和所述浴室循环泵,
所述热水贮存单元设置在设于居住空间的一侧部的仪表箱内,
所述热泵单元设置在设于居住空间的另一侧部的阳台或所述居住空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与所述热水贮存罐的热水进行热交换的地暖热交换器;将所述地暖热交换器和地板取暖器连接的热介质循环配管;和设于所述热介质循环配管的取暖用循环泵,
在所述热源单元中具备所述地暖热交换器和所述取暖用循环泵。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阳台的栏杆部形成有开孔部,在所述开口部设置有所述集热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阳台侧设置有固定器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叶片的长边相对于铅垂方向具有角度地设置。
11.(删除)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多个所述集热器,将所述膨胀阀设置在各自的所述集热器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多个所述集热器,所述膨胀阀采用一个。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外侧设置有太阳电池。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热管采用一层。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取代所述仪表箱,将所述热源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配置在所述居住空间的所述一侧部的走廊或储藏室。
1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取代所述仪表箱,将所述热水贮存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配置在所述居住空间的所述一侧部的走廊或储藏室。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取代所述仪表箱,将所述热源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所述居住空间。
1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取代所述仪表箱,将所述热水贮存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所述居住空间。

Claims (19)

1.一种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膨胀阀和集热器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
通过水配管将热水供给用泵、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热水贮存罐连接而构成热水供给回路,
通过利用太阳能和基于自然风的大气热的叶片、和集热管构成所述集热器,
以所述压缩机、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所述膨胀阀、所述热水供给用泵和所述热水贮存罐作为热源单元,
通过配置在具有浴室和/或厨房的居住空间的地板下方空间或顶棚空间中的所述制冷剂配管,将所述集热器和所述热源单元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居住空间的一侧部设置有仪表箱,在所述居住空间的另一侧部设置有阳台,所述热源单元设置在所述仪表箱内,所述集热器设置在所述阳台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与所述热水贮存罐的热水进行热交换的浴室热交换器;将所述浴室热交换器和浴缸连接的追加烧热用水配管;和设于所述追加烧热用水配管上的浴室循环泵,
在所述热源单元中具备所述浴室热交换器和所述浴室循环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具备:与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并列设置的取暖用热交换器;和在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所述取暖用热交换器之间切换制冷剂的流向的切换单元,
具有:配设在所述居住空间的地板取暖器;使热介质向所述地板取暖器和所述取暖用热交换器循环的热介质循环配管;和设于所述热介质循环配管的取暖用循环泵,
在所述热源单元中具备所述取暖用热交换器、所述切换单元、和所述取暖用循环泵。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热泵单元和热水贮存单元构成所述热源单元,在所述热泵单元中设置所述压缩机、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和所述膨胀阀,
在所述热水贮存单元中设置有所述热水供给用泵、所述热水贮存罐、所述浴室热交换器和所述浴室循环泵,
所述热水贮存单元设置在所述仪表箱内,
所述热泵单元设置在所述阳台或所述居住空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热泵单元和热水贮存单元构成所述热源单元,在所述热泵单元中设置所述压缩机、所述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所述膨胀阀,所述取暖用热交换器、所述切换单元和所述取暖用循环泵,
在所述热水贮存单元中设置有所述热水供给用泵、所述热水贮存罐、所述浴室热交换器和所述浴室循环泵,
所述热水贮存单元设置在所述仪表箱内,
所述热泵单元设置在所述阳台或所述居住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与所述热水贮存罐的热水进行热交换的地暖热交换器;将所述地暖热交换器和地板取暖器连接的热介质循环配管;和设于所述热介质循环配管的取暖用循环泵,
在所述热源单元中具备所述地暖热交换器和所述取暖用循环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阳台的栏杆部形成有开孔部,在所述开口部设置有所述集热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阳台侧设置有固定器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叶片的长边相对于铅垂方向具有角度地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取代所述仪表箱而将所述膨胀阀的设置场所采用所述阳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多个所述集热器,将所述膨胀阀设置在各自的所述集热器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多个所述集热器,所述膨胀阀采用一个。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外侧设置有太阳电池。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热管采用一层。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取代所述仪表箱,将所述热源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配置在所述居住空间的所述一侧部的走廊或储藏室。
1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取代所述仪表箱,将所述热水贮存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配置在所述居住空间的所述一侧部的走廊或储藏室。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取代所述仪表箱,将所述热源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所述居住空间。
1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取代所述仪表箱,将所述热水贮存单元的设置场所采用所述居住空间。
CN200880019879A 2007-06-11 2008-06-05 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Pending CN1016886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54290 2007-06-11
JP154290/2007 2007-06-11
PCT/JP2008/001427 WO2008152786A1 (ja) 2007-06-11 2008-06-05 住宅用給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8685A true CN101688685A (zh) 2010-03-31

Family

ID=40129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9879A Pending CN101688685A (zh) 2007-06-11 2008-06-05 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32914A1 (zh)
EP (1) EP2169330A1 (zh)
JP (1) JPWO2008152786A1 (zh)
CN (1) CN101688685A (zh)
WO (1) WO20081527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68785B2 (ja) * 2003-10-09 2005-07-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0102640A1 (en) * 2009-03-09 2010-09-16 Sol Energy Hellas S.A. Hybrid thermal energy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JP2011179703A (ja) * 2010-02-26 2011-09-15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空気熱交換器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器及び空調機
JP5646228B2 (ja) * 2010-07-05 2014-12-24 株式会社ガスター 太陽熱利用熱源装置
CN102175062A (zh) * 2011-03-08 2011-09-07 王斌 热泵式太阳能热源系统及其应用
JP5791346B2 (ja) * 2011-04-20 2015-10-07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集合住宅用エネルギー蓄積システム及び集合住宅
CN102168869A (zh) * 2011-04-29 2011-08-31 福州斯狄渢电热水器有限公司 电即热式太阳能供热供暖系统
ITTV20120006A1 (it) * 2012-01-16 2013-07-17 Diego Astolfi Dispositivo adatto ad essere inserito in un impianto frigorifero per recuperare il calore di surriscaldamento
US9222709B2 (en) * 2013-02-08 2015-12-29 Steven Richard Rahl Solar thermal air conditioning unit
CH708158A1 (de) * 2013-06-13 2014-12-15 Roger Heinz Fehr Stiller Wärmeabsorber.
JP2014037963A (ja) * 2013-10-25 2014-02-27 Enetecs Kk 太陽熱給湯システム
KR20170133696A (ko) * 2016-05-26 2017-12-06 최재홍 탄소 페인트를 이용한 대기 열교환용 콜렉터 판넬
KR20170133697A (ko) * 2016-05-26 2017-12-06 최재홍 대기 열교환이 우수한 콜렉터 판넬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1259A (en) * 1976-03-12 1978-09-05 Ecosol, Ltd. Energy conservation system
JPS6159155A (ja) 1984-08-30 1986-03-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太陽熱利用集熱装置の集熱器
JPS61256152A (ja) * 1985-05-07 1986-11-13 Hitachi Chem Co Ltd 太陽熱利用給湯・床暖房システム
JPH10325618A (ja) * 1997-03-26 1998-12-08 Sekisui Chem Co Ltd 給湯装置
JP2001330327A (ja) 2000-05-19 2001-11-30 Sueaki Watanabe ビル.マンション用立埋込型太陽熱集熱器
JP2002031416A (ja) 2000-07-21 2002-01-31 Toshib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集熱装置
JP3888117B2 (ja) * 2001-10-04 2007-02-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貯湯式給湯装置
JP2003166759A (ja) 2001-11-30 2003-06-13 Hitachi Housetec Co Ltd 室内冷暖房機能付きのソーラ給湯器
JP3869798B2 (ja) * 2003-01-14 2007-01-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暖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69330A1 (en) 2010-03-31
WO2008152786A1 (ja) 2008-12-18
JPWO2008152786A1 (ja) 2010-08-26
US20100132914A1 (en) 2010-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8685A (zh) 住宅用热水供给装置
CN101476760B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热源住宅舒适集成系统
JP6373663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7026122B2 (ja) 居住空間内の空気を調整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GB2247072A (en) 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
US4144999A (en) System and structure for conditioning air
JP3878636B2 (ja) ソーラーシステムハウスの換気方法
CN101392958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锅炉
US4616487A (e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R101625947B1 (ko) 심야 축열 및 공기열 히트펌프를 이용한 전열교환 환기시스템
KR101579458B1 (ko) 복합열원을 구비한 하이브리드 냉난방 시스템
CN211854301U (zh) 一种集成墙体及建筑物
JP2008304167A (ja) 集合住宅用給湯設備
EA031931B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в здании
CN110617573A (zh) 一种集成墙体及建筑物
CN110594905A (zh) 一种空调系统
KR200316737Y1 (ko) 태양열난방시스템
CN110617574A (zh) 一种集成墙体及建筑物
CN110617581A (zh) 一种集成墙体
CN110360687A (zh) 一种节水防冻机房热管空调系统
CN211854299U (zh) 一种集成墙体及建筑物
KR20150029109A (ko) 이중 저수지를 이용한 냉난방 시스템
CN110617572A (zh) 一种集成墙体
CN211854302U (zh) 一种集成墙体
US20240117997A1 (en) System for producing hot or cold wa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