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2354A - 用于管理双信道无线设备的技术 - Google Patents
用于管理双信道无线设备的技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82354A CN101682354A CN200880020214A CN200880020214A CN101682354A CN 101682354 A CN101682354 A CN 101682354A CN 200880020214 A CN200880020214 A CN 200880020214A CN 200880020214 A CN200880020214 A CN 200880020214A CN 101682354 A CN101682354 A CN 1016823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ssion
- dual
- wireless devices
- channel
- user ag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4—Inter-user-equipment sessions transfer or sha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5—Inter-network session transfer or sha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管理双信道无线设备的技术。双信道无线设备可以包括用于使用分组交换网络来在数据信道上传递控制信息的第一收发机。该双信道无线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地耦合到第一收发机的增强型呼叫模块,该增强型呼叫模块包括背靠背用户代理,该代理用于使用控制信息来在该背靠背用户代理和呼叫终端之间建立会话。该双信道无线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在会话期间使用电路交换网络来在语音信道上传递语音信息的第二收发机。描述并要求保护其它实施例。
Description
背景
某些蜂窝电话是通常包括模拟接口和数字接口两者的双信道设备。模拟接口可用于语音通信,诸如电话呼叫。数字接口可用于数据通信,诸如电子邮件(email)消息、即时消息收发(IM)和web浏览。随着近来对分组语音(VOP)或网际协议语音(VoIP)服务(统称为“VoIP”)的采用,可能变得期望无线设备支持VoIP通信服务。然而,双信道蜂窝电话的模拟接口或数字接口通常都无法在没有蜂窝无线电话系统供应商或IP媒体子系统(IMS)供应商所提供的某种形式的专用网络设备情况下发起或终止VoIP电话呼叫。这可能导致基础结构设备、服务或管理方面的成本增加。
概述
提供本概述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发明内容并不旨在标识出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各实施例一般可涉及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可用于安排双信道无线设备和呼叫终端之间的呼叫连接或会话。双信道无线设备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具有用于传递语音信息和数据信息的多个收发机或接口的蜂窝无线电话系统的用户站。呼叫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VoIP电话,诸如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双信道无线设备可以包括用于使用分组交换网络来在数据信道上传递控制信息的第一收发机。双信道无线设备可以包括通信地耦合到第一收发机的增强型呼叫模块。该增强型呼叫模块可以包括或被实现为背靠背(back-to-back)用户代理(B2BUA)。该B2BUA可用于使用控制信息来在双信道无线设备和呼叫终端之间建立会话。一旦建立了会话,双信道无线设备可以利用第二收发机在会话期间使用电路交换网络来在语音信道上传递语音信息。以此方式,双信道无线设备可以使用第一收发机来建立VoIP呼叫,并且使用第二收发机来传递语音信息。描述并要求保护其它实施例。
附图简述
图1示出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
图2示出逻辑流程的一个实施例。
图3示出第一消息流的一个实施例。
图4示出第二消息流的一个实施例。
图5示出了计算系统体系结构的一个实施例。
详细描述
各实施例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元素。元素可以包括与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任何特征、特性、结构或操作。元素的示例可以包括硬件元素、软件元素、物理元素或其任何组合。尽管一实施例可以作为示例被描述为具有以某种方式排列的有限数量的元素,但该实施例可以视给定实现所需而包括以替换方式排列的更多或更少的元素。值得注意的是,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或类似语言的任何引用不必指相同的实施例。
各实施例可涉及同时具有有线和无线元件并且还实现分组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的异构或混合通信系统。异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能够发起或终止分组交换网络和电路交换网络之间的呼叫的各种组件、设备或系统。更具体地,异构通信网络可用于安排双信道无线设备和呼叫终端之间的VoIP呼叫或会话。例如,异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VoIP信令协议来建立VoIP呼叫,这些VoIP信令协议是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标准组织定义并公布的信令协议,如IETF系列RFC3261、3265、3853、4320及其后代、修订版和变体所定义的会话发起协议(SIP)。一般而言,SIP信令协议是用于创建、修改、以及终止与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的应用层控制和/或信令协议。这些会话包括网际协议(IP)电话呼叫、多媒体分发、以及多媒体会议。此外,VoIP呼叫可以使用诸如实时传输协议(RTP)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等由IETF RFC 3550及其后代、修订版和变体定义的数据或媒体格式协议来建立。RTP/RTCP标准定义了用于通过分组交换网络传递多媒体信息(例如音频和视频)的统一或标准化分组格式。,虽然某些实施例可以利用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的SIP和RTP/RTCP协议,但是可以理解,也可以如给定实现所需地使用其它VoIP协议。
图1示出了通信系统100的框图。在各个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可以被实现为无线通信系统、有线通信系统或两者的组合。当被实现为无线通信系统时,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适用于通过无线通信介质114-1进行通信的组件和接口,诸如一个或多个天线、发射机、接收机、收发机、放大器、滤波器、控制逻辑。通信介质114-1的示例可以包括使用诸如射频(RF)频谱等无线频谱的各部分来实现的无线共享介质。当被实现为有线通信系统时,通信系统100可包括适用于通过有线通信介质114-2进行通信的组件和接口,诸如输入/输出(I/O)适配器、将I/O适配器与对应的有线通信介质相连接的物理连接器、网络接口卡(NIC)、盘控制器、视频控制器、音频控制器等等。有线通信介质114-2的示例可以包括导线、电缆、金属线、印刷电路板(PCB)、背板、交换光纤、半导体材料、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等。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所示出的,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无线设备110。无线设备110可以包括通信地耦合到增强型呼叫模块(ECM)112的多个收发机112-1-m。无线设备112-1-m可以经由无线共享介质114-1通信地耦合到无线设备116。无线设备116可以经由有线通信介质114-2通信地耦合到网络120。网络120可以包括网关122和服务器124。网络120可以通信地耦合到呼叫终端130。呼叫终端130可以包括呼叫模块132。虽然图1示出了给定拓扑结构的有限数量的元素,但是可以理解,给定实现可以如一组给定性能或设计约束所需地包括不同拓扑结构的更多或更少的元速。各实施例不限于该上下文。
在各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的无线设备110。无线设备110可以包括例如无线移动设备。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设备110可以包括能够经由无线共享介质114-1与无线设备116建立无线连接的任何物理或逻辑设备。无线设备110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话、移动电话、蜂窝电话、无线电话、无线呼叫终端、蜂窝电话、组合蜂窝电话和个人数字助理、带有无线电的手持式计算机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无线设备110可以包括具有多个收发机112-1-m的双信道无线设备。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设备110可以包括收发机112-1、112-2。第一收发机112-1可以被实现为执行数据通信。例如,第一收发机112-1可用于使用诸如互联网等分组交换网络或技术来在数据信道上传递控制信息。第二收发机112-2可以被实现为执行语音通信或媒体通信。例如,第二收发机112-2可用于使用诸如蜂窝无线电话网络或PSTN等电路交换网络或技术来在语音信道上传递语音信息。
在各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设备116。无线设备116可以包括例如固定无线设备。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设备116可以包括用于诸如蜂窝无线电话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广域网(WWAN)等网络或通信系统的接入点。无线设备116的示例可以包括无线接入点、基站或设备B、基站无线电/收发机、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网关等。例如,在一个实现中,无线设备116可以包括用于蜂窝无线电话通信系统的基站。虽然某些实施例可以用作为示例的、被实现为基站的无线设备116来描述,但是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也可以使用其他无线设备来实现。此外,虽然如图1所示,无线设备116直接连接到网络120,但是无线设备116可以通过诸如基站、移动用户中心、中心局等其他网络节点或蜂窝无线电话系统基础结构和设备间接地连接到网络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设备110、116各自可以包括蜂窝无线电话通信系统140的一部分。蜂窝无线电话通信系统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码分多址(CDMA)蜂窝无线电话通信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蜂窝无线电话系统、北美数字蜂窝(NADC)蜂窝无线电话系统、时分多址(TDMA)蜂窝无线电话系统、扩展TDMA(E-TDMA)蜂窝无线电话系统、窄带高级移动电话服务(NAMPS)蜂窝无线电话系统、第三代(3G)系统,诸如符合第三代合伙人项目(3GPP)的宽带CDMA(WCDMA)、CDMA-2000、通用移动电话系统(UMTS)蜂窝无线电话系统等。各实施例不限于该上下文。
除了语音通信服务之外,无线设备110、116可以被安排成通过无线共享介质114-1使用任何数量的不同的无线协议来执行数据通信。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设备110和无线设备116可以被安排成使用任何数量的不同的WWAN数据通信服务来执行数据通信。提供WWAN数据通信服务的蜂窝数据通信系统的示例可以包括具有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的GSM系统(GSM/GPRS)、CDMA/1xRTT系统、全球演进的增强型数据速率(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lobal Evolution)(EDGE)系统、演进数据唯一或演进数据优化(Evolution Data Only or EvolutionData Optimized)(EV-DO)系统、数据和语音演进(Evolution For Data and Voice)(EV-DV)系统、高速下行链接分组接入(HSDPA)系统等。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设备110和无线设备116还可以被安排成使用多个不同的WLAN数据通信服务来进行通信。合适的WLAN数据通信服务的示例可以包括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802.xx系列协议,诸如IEEE 802.11a/b/g/n(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通过有线通信介质114-2连接到无线设备116的网络120。网络120可以包括其他设备和到其他网络的连接,所述网络包括诸如PSTN等语音/数据网络、诸如因特网、LAN、MAN、WAN、企业网络、专用网络等分组网络,等等。例如,在一个实现中,网络120可以被安排成根据诸如例如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等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定义的一个或多个因特网协议来传递控制信息和媒体信息。
在各实施例中,网络120可以包括服务器124和其他设备。服务器124可以包括被安排或设计成协商、建立、终止和以其他方式管理包括在呼叫终端130和无线设备110之间作出的一个或多个VoIP呼叫在内的多个通信设备的多个媒体流的任何电子设备。在某些情况下,服务器124可以包括统一消息收发服务器。统一消息传递服务器可以将不同的消息流(电子邮件、传真、语音、视频等)集成到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设备访问的单个收件箱中。它与简单的多媒体电子邮件的不同之处在于统一消息收发系统通常也试图集成基于电话的语音邮件并且使得可以从常规或蜂窝电话访问统一消息收发邮箱。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124可以被实现为由华盛顿州雷德蒙市的公司生产的OFFICECOMMUNICATIONS SERVER。除了提供统一消息收发功能之外,MICROSOFTOFFICE COMMUNICATIONS SERVER提供完整的SIP服务器以便经由VoIP、视频会议、传统电话网络和数据共享能力来处理语音电话呼叫。可以理解,对于服务器124也可以实现能够支持VoIP呼叫的其它应用程序软件,并且各实施例不限于该上下文。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可包括网关112。网关112可结合服务器124操作或与服务器124分开操作以便为无线设备110、116和呼叫终端130提供特定VoIP服务。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网关112可以执行各种呼叫控制操作,诸如通常由网际协议(IP)专用小交换机(PBX)系统执行的那些操作。这些功能的示例可以包括协议转换、地址转换、进入控制、呼叫控制信令、呼叫授权、呼叫管理、呼叫转移、呼叫建立、呼叫拆卸、呼叫交换等。网关112还可以包括用于将常规电话呼叫转换成IP电话呼叫或VoIP电话呼叫的接口。例如,网关112可以从电路交换网络(例如,蜂窝无线电话通信系统、PSTN等)接收时分多路复用(TDM)或脉码调制(PCM)信号,并且将电路交换信号转换成分组以便通过分组交换网络120来传递。
在各实施例中,网络120可以通信地耦合到呼叫终端130。呼叫终端130可以包括能够作为VoIP呼叫的终点来操作的任何逻辑或物理设备。呼叫终端130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电话、分组电话、VoIP电话、SIP电话、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式计算机、移动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电器、网络设备等。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终端130可以包括SIP电话。SIP操作可以由客户机模块132实现。客户机模块132可以包括已安装的客户机软件,诸如由华盛顿州雷德蒙市的微软公司生产的MICROSOFT OFFICE COMMUNICATORCLIENT。可以理解,对于呼叫终端130也可以实现能够支持VoIP呼叫的其它客户机软件,并且各实施例不限于该上下文。
在一般操作中,通信系统100可以建立、方便或者以其它方式管理通过诸如分组交换网络和电路交换网络等混合或异构网络或技术具有呼叫连接的VoIP呼叫。例如,无线设备110可以包括具有双信道能力的蜂窝电话。无线设备110可包括用于数据通信的数字接口(例如收发机112-1)和用于电话呼叫的模拟接口(例如收发机112-2)。数字接口使得无线设备110能够在没有终止VoIP媒体的能力的情况下作为在企业网络中的本地SIP客户机来操作。模拟接口使得无线设备110能够在没有作为本地SIP客户机来运作的能力的情况下终止电话呼叫。因此,无线设备110不能够发起和/或终止与诸如呼叫终端130等VoIP电话的VoIP呼叫,同时降低或消除了对特殊企业基础结构设备和服务的需求。对特殊企业基础结构的依赖可能导致更高的成本并使得在没有对企业基础结构的相应更新的情况下在客户机上实现新技术的能力降低。
各实施例试图解决这些和其它问题。在某些实施例中,无线设备110可以包括ECM 112。ECM 112向无线设备110提供作为企业网络(例如网络120)中的本地SIP客户机来注册以及终止SIP VoIP呼叫的能力,同时降低或消除了对特殊企业基础结构的需求。新的解决方案使得具有双信道的无线设备110能够通过使用无线设备110中的B2B技术来直接在SIP企业网络中注册并且作为智能SIP应用程序来运作。模拟接口由嵌入在无线设备110本身而非企业基础结构中的专用服务器中的应用程序来对企业基础结构屏蔽,并且因此无线设备110能够在不依赖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情况下支持所有特征。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双信道无线设备110可以包括用于使用分组交换网络或技术来在数据信道上传递控制信息的第一收发机112-1。双信道无线设备110还可以包括通信地耦合到第一收发机112-1的ECM 112。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ECM 112可以被实现为由诸如IETF TFC 3261及其后代、修订版和变体等一个或多个SIP标准定义的用户代理。SIP用户代理可以包括可同时担当用户代理客户机(UAC)和用户代理服务器(UAS)两者的逻辑实体。
UAC是创建新请求并且然后使用客户机事务状态机来发送该请求的逻辑实体。UAC的角色仅在该事务的持续时间内维持。换言之,如果一段软件发起请求,则它在该事务的持续时间内担当UAC。如果该段软件稍后接收到请求,则它在处理该事务时担当UAS的角色。UAS是生成对SIP请求的响应的逻辑实体。该响应接受、拒绝或重定向该请求。该角色仅在该事务的持续时间内维持。换言之,如果一段软件响应请求,则它在该事务的持续时间内担当UAS。如果该段软件稍后生成请求,则它在处理该事务时担当UAC的角色。
在某些实施例中,ECM 112可以被实现为称为B2BUA的专用形式的用户代理。B2BUA是拼接UAC和UAS的逻辑实体。例如,B2BUA可以接收请求并作为UAS来处理该请求。为了确定应该如何应答SIP请求,B2BUA担当UAC并生成请求。不同于代理服务器,B2BUA保持对话状态并且参与在它所建立的对话上发送的所有请求。
在各实施例中,ECM 112可以实现B2BUA操作以便使用控制信息来在双信道无线设备和呼叫终端之间建立会话150。会话可以包括例如参与者的关联或逻辑分组之间的数据交换。在一个实施例中,会话可以包括SIP会话150。一旦建立了SIP会话150,双信道无线设备110就可以利用第二收发机112-2在会话期间使用电路交换网络(交换介质)来在语音信道上传递语音信息。以此方式,双信道无线设备110可以使用第一收发机112-1来建立VoIP呼叫,并且使用第二收发机112-2来传递语音信息,而同时降低或消除对特殊或自定义基础结构设备的需求。
在各实施例中,ECM 112允许无线设备110作为服务器124基础结构平台中的本地SIP注册客户机来运作。ECM 112可以被安排成支持所有客户机特征,诸如作出呼叫、应答呼叫、经由即时消息收发(IM)来应答呼叫、使呼叫转向、转移呼叫以及加入会议。此外,这些操作对于网络120的基础结构可以是透明的。为了在电话呼叫期间定址开/关数据信道,可以将若干扩展引入SIP以使得中介服务器/网关122和/或呼叫终端130能够在在与无线设备110的SIP连接中检测到故障时建立除了通过无线设备110之外的替换直接SIP路由。这可以例如使用带有替换的邀请(INVITE)消息结构来实现。一般而言,通信系统100,具体而言是无线设备110可以参考图2-5更详细地描述。
通信系统100的操作可参考一个或多个逻辑流程来进一步描述。可以理解,除非另外指明,否则代表性的逻辑流程不一定要按所呈现的次序或者按任何特定次序来执行。而且,关于逻辑流程描述的各种活动可按串行或并行的方式执行。这些逻辑流程可使用通信设备100的一个或多个元素或给定一组设计和性能约束所需的替换元素来实现。
图2示出了逻辑流程200。逻辑流程200可以表示由此处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执行的操作。如逻辑流程200所示,在框202,逻辑流程200可以在呼叫终端和具有背靠背用户代理的双信道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信道上传递控制信息。在框204,逻辑流程200可以使用控制信息来在呼叫终端和双信道无线设备之间建立会话。在框206,逻辑流程200可以在会话期间在呼叫终端和双信道无线设备之间的语音信道上传递语音信息。各实施例不限于该上下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框202,逻辑流程200可以在呼叫终端和具有B2BUA的双信道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信道上传递控制信息。例如,呼叫终端130和无线设备110的收发机112-1可以在经由网络120和无线共享介质114-1建立的数据信道上传递SIP信令消息。SIP信令消息可以包括全部范围的控制消息,包括消息1xx到6xx。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框204,逻辑流程200可以使用控制信息来在呼叫终端和双信道无线设备之间建立会话。例如,为了方便SIP信令,ECM 112可作为UAS来操作以接收传入呼叫的通知(例如SIP邀请消息),并且可作为UAC来操作以便向企业网络120的服务器124注册以更新地址绑定操作和定位服务。ECM 112然后可以用适当的响应消息来响应SIP邀请消息。例如,ECM 112可以用SIP“200就绪(OK)”消息来响应以指示请求已成功。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框206,逻辑流程200可以在会话期间在呼叫终端和双信道无线设备之间的语音信道上传递语音信息。例如,一旦ECM 112使用收发机112-1终止了VoIP电话呼叫,呼叫终端130就可以开始通过网络120来将语音信息作为分组信息来传递。网关122可以将VoIP分组转换成电路交换数据,并且将经转换的语音信息转发给无线设备110。收发机112-2可用于接收语音信息,其中该语音信息可以为操作员再现,反之亦然。
图3示出了第一消息流300的一个实施例。消息流300可以提供其中呼叫终端130的操作员向无线设备110的操作员发起VoIP电话呼叫的消息流的示例。该VoIP呼叫可以遍历网络120和由无线设备110、116表示的蜂窝无线电话通信系统140。假设呼叫者Bob期望呼叫被呼叫者Alice。Bob选择Alice的联系信息以便经由呼叫终端130所表示的他的SIP电话发起VoIP呼叫。呼叫终端130可以向网络120的服务器124发送SIP邀请(Bob向Alice)消息,如消息302所表示的。服务器124可以接收该SIP邀请消息作为与由被呼叫者使用的通信设备建立SIP会话的请求。然而,被呼叫者可具有若干通信设备,诸如办公室电话、家庭电话、蜂窝电话、用作呼叫转发终点的电话等。服务器124由此可返回可用于联系被呼叫者的若干地址和电话号码,如消息304所表示的。这些电话号码中的一个可以包括呼叫者所选的蜂窝电话号码。
一旦选择了蜂窝电话号码,服务器124就可以经由收发机112-1通过数据信道向作为UAS的无线设备110发送建立第一对话的第一请求,如消息306所表示的。例如,服务器124可以向无线设备110发送SIP邀请(Alice)消息。无线设备110可以从服务器124接收建立第一对话的第一请求。例如,作为UAS的无线设备110的ECM 112可以接收该SIP邀请(Alice)消息。为了生成对该SIP邀请(Alice)消息的响应,作为UAC的ECM 112联系服务器124。ECM 112可以生成建立第二对话的第二请求并经由收发机112-1通过数据信道将该第二请求从作为UAC的ECM 112发送到服务器124,如消息308所表示的。例如,消息308可以包括邀请(+14257111111)消息。服务器124可以接收该消息308,并向网关122发送对于消息308中所给出的号码的SIP邀请(+14257111111)消息,如消息310所表示的。无线设备110可接收该消息310,并且用能力提议来响应服务器124,如消息312所表示的。例如,能力提议可以具有由会话描述协议(SDP)定义的格式和描述。在这种情况下,消息312可以包括“183SDP”消息。以此方式,能力信息可以在服务器124和网关122之间交换和协商。
基本上与此同时或不久之后,网关122与无线设备110进行通信以便发起与无线设备110的设置(SETUP)操作,如消息314所示。一旦完成了设置操作,服务器124和无线设备110就可以开始在彼此之间交换和协商能力信息。例如,服务器124可以向无线设备110发送能力提议,如消息316(例如“183SDP”消息)所表示的。作为UAC的ECM 112可以从服务器124接收该SDP提议,并经由收发机112-1通过数据信道向服务器124发送SDP应答,如消息318(例如“183 SDP”消息)所表示的。一旦协商了媒体能力并对其达成一致,作为UAC的ECM 112就可以向服务器124发送连接(CONNECT)消息,如消息320所表示的。网关122可以接收消息320,并且响应于先前由服务器124发送给网关122的SIP邀请(+14257111111)消息(例如消息310)来向服务器124发送“200就绪”响应消息,如消息322所表示的。服务器124可以向无线设备110发送已建立第二对话的第二响应。例如,服务器124可以通过数据信道向作为UAC的无线设备110的ECM112发送“200就绪”,如消息324所表示的。消息324的“200就绪”消息可以响应于先前从作为UAC的无线设备110的ECM 112发送到服务器124的消息308的邀请(+14257111111)消息。
一旦应答了发自作为UAC的ECM 112的邀请消息,作为UAS的ECM 112就可以响应先前从服务器124接收到的邀请消息。例如,作为UAS的ECM 112可以通过数据信道向服务器124发送已建立第一对话的第一响应(例如“200就绪”消息),如消息326所表示的。当服务器124接收到消息326时,该服务器124可以向呼叫终端130发送“200就绪”(Bob)消息以指示已经成功地与无线设备110建立了SIP会话150。呼叫终端130和无线设备110然后可以开始在彼此之间传递语音信息,且该语音信息经由RTP/RTCP作为分组遍历网络120,并经由无线电接口作为电路交换信号遍历蜂窝无线电话通信网络,且网关122执行适当的转换操作。
图4示出了第二消息流的一个实施例。消息流400可以提供其中由无线设备110的操作员(例如Alice)经由无线设备110、116所表示的蜂窝无线电话通信系统140和网络120向呼叫终端130发起VoIP电话呼叫的消息流的示例。假设Alice期望呼叫Bob。如图4所示,无线设备110可以将建立对话的第一请求从作为UAC的ECM 112发送到服务器124,如消息402所表示的。例如,消息402可以包括邀请(+14257111111(没有SDP))消息。服务器124可以接收消息402,并向网关122发送邀请(+14257111111)消息,如消息404所表示的。网关122可以与无线设备110进行通信以执行设置操作,如消息406所表示的。一旦完成了设置操作,无线设备110就可以向网关122发送连接消息,如消息408所表示的。网关122可以接收消息408,并且响应于先前从服务器124接收到的邀请(+14257111111)消息来向服务器124发送“200SDP”消息,如消息410所表示的。服务器124可以接收消息410,并且响应于先前从无线设备110接收到的邀请(+14257111111(没有SDP))消息来向无线设备110发送“200SDP”消息,如消息412所表示的。
一旦作为UAC的无线设备110的ECM112从服务器124接收到指示已建立对话的第一响应,作为UAC的ECM 112就可以向服务器124发送建立会话150的第二请求,如消息414所表示的。服务器124可以将消息414作为邀请(Bob)消息来转发给呼叫终端130,如消息416所表示的。如果Bob应答,则呼叫终端130可以向服务器124发送“200就绪”消息,入消息418所表示的。服务器124然后可以将该“200就绪”消息转发给作为UAC的无线设备110的ECM 112,如消息420所表示的。一旦成功地与无线设备110建立了SIP会话150,呼叫终端130和无线设备110就可以开始在彼此之间传递语音信息,且该语音信息经由RTP/RTCP作为分组遍历网络120,并经由无线电接口作为电路交换信号遍历蜂窝无线电话通信网络140,且网关122执行适当的转换操作。
图5示出了适用于实现各实施例的计算系统体系结构500的框图,该框图包括通信系统100的各个元素,诸如例如,ECM112或无线设备110。可以理解,计算系统体系结构500只是合适的计算环境的一个示例,并不旨在对各实施例的使用范围或功能提出任何限制。也不应将计算系统体系结构500解释为对在示例性计算系统体系结构500中示出的组件中的任何一个或其组合有任何依赖或要求。
各实施例可在诸如程序模块等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通用上下文中描述。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包括被安排成执行特定操作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任何软件元素。某些实施例也可以在其中操作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一个或多个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现。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器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如图5所示,计算系统体系结构500包括诸如计算机510等通用计算设备。计算机510可以包括通常存在于计算机或处理系统中的各种组件。计算机510的一些说明性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单元520和存储器单元530。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计算机5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520。处理单元520可以包括被安排成处理信息或数据的任何硬件元素或软件元素。处理单元520的一些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微处理器、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微处理器、超长指令字(VLIW)微处理器、实现指令集的组合的处理器、或其它处理器设备。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520可被实现为通用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520可被实现为专用处理器,诸如控制器、微控制器、嵌入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网络处理器、媒体处理器、输入/输出(I/O)处理器、媒体访问控制(MAC)处理器、无线电基带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各实施例在此上下文中不受限制。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510可以包括耦合至处理单元520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单元530。存储器单元530可以是被安排成存储信息或数据的任何硬件元素。存储器单元的一些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动态RAM(DRAM)、双倍数据速率DRAM(DDRAM)、同步DRAM(SDRAM)、静态RAM(S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EEPROM、紧致盘ROM(CD-ROM)、可记录紧致盘(CD-R)、可重写紧致盘(CD-RW)、闪存(例如,或非或者与非闪存)、内容可寻址存储器(CAM)、聚合物存储器(例如,铁电聚合物存储器)、相变存储器(例如,奥氏存储器)、铁电存储器、硅-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硅(SONOS)存储器、盘(例如,软盘、硬盘、光盘、磁盘、磁光盘)、或卡(例如,磁卡、光卡)、磁带、盒式磁带、或者可用来存储所需信息且计算机510可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各实施例在此上下文中不受限制。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计算机510可以包括将包括存储器单元530在内的各种系统组件耦合至处理单元520的系统总线521。系统总线521可以是几种类型的总线结构中的任何一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以及使用多种总线体系结构中的任何一种的局部总线。作为示例而非局限,这样的体系结构包括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CA)总线、增强型ISA(EISA)总线、视频电子技术标准协会(VESA)局部总线、外围部件互连(PCI)总线(也称为夹层(Mezzanine)总线)等等。各实施例在此上下文中不受限制。
在各实施例中,计算机510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表示能存储数据或信息的任何存储介质,诸如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可移动或不可移动存储器、可擦除或不可擦除存储器、可写或可重写存储器等等。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两种通用类型,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或通信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适用于对诸如计算系统体系结构500等计算系统读和写的存储介质。用于计算系统体系结构500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如ROM 531和RAM 532。通信介质通常以诸如载波或其它传输机制等已调制数据信号来体现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并包括任意信息传送介质。术语“已调制数据信号”指的是其一个或多个特征以在信号中编码信息的方式被设定或更改的信号。作为示例而非局限,通信介质包括有线介质,如有线网络或直接连线连接,以及无线介质,如声学、射频(RF)谱、红外和其它无线介质。上述中任一组合也应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之内。
在各实施例中,存储器单元530包括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如ROM 531和RAM 532。基本输入/输出系统533(BIOS)包括如在启动时帮助在计算机510内的元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例程,它通常储存在ROM 531中。RAM 532通常包含处理单元520可以立即访问和/或目前正在其上操作的数据和/或程序模块。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图5示出操作系统534、应用程序535、其它程序模块536和程序数据537。
计算机510也可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仅作为示例,图5示出了从不可移动、非易失性磁介质中读取或向其写入的硬盘驱动器540,从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552中读取或向其写入的磁盘驱动器551,以及从诸如CD ROM或其它光学介质等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556中读取或向其写入的光盘驱动器555。可以在示例性操作环境中使用的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带盒、闪存卡、数字多功能盘、数字录像带、固态RAM、固态ROM等等。硬盘驱动器541通常由不可移动存储器接口,诸如接口540连接至系统总线521,磁盘驱动器551和光盘驱动器555通常由可移动存储器接口,诸如接口550连接至系统总线521。
以上讨论并在图5中示出的驱动器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为计算机510提供了对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和其它数据的存储。在图5中,例如,硬盘驱动器541被示为存储操作系统544、应用程序545、其它程序模块546和程序数据547。注意,这些组件可以与操作系统534、应用程序535、其它程序模块536和程序数据537相同,也可以与它们不同。操作系统544、应用程序545、其它程序模块546和程序数据547在这里被标注了不同的标号是为了说明至少它们是不同的副本。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设备,诸如键盘562和定点设备561(通常指的是鼠标、跟踪球或触摸垫)向计算机510输入命令和信息。其它输入设备(未示出)可以包括话筒、操纵杆、游戏手柄、圆盘式卫星天线、扫描仪等。这些和其它输入设备通常由耦合至系统总线的用户输入接口560连接至处理单元520,但也可以由其它接口和总线结构,诸如并行端口、游戏端口或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监视器584或其它类型的显示设备也经由接口,诸如视频接口582连接至系统总线521。除监视器584之外,计算机还可包括其它外围输出设备,如扬声器587和打印机586,它们通过输出外围接口583连接。
计算机510可使用至一个或多个远程计算机,如远程计算机580的逻辑连接在网络化环境中操作。远程计算机580可以是个人计算机(PC)、服务器、路由器、网络PC、对等设备或其它常见的网络节点,且通常包括上文相对于计算机510描述的许多或所有元件,尽管在图5中为了清楚起见只示出存储器存储设备581。图5中所示的逻辑连接包括局域网(LAN)571和广域网(WAN)573,但也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这样的联网环境在办公室、企业范围计算机网络、内联网和因特网中是常见的。
当在LAN联网环境中使用时,计算机510通过网络接口或适配器570连接至LAN 571。当在WAN联网环境中使用时,计算机510通常包括调制解调器572或适用于通过诸如因特网等WAN 573建立通信的其它技术。调制解调器572可以是内置或外置的,它可以经由用户输入接口560或其它适当的机制连接至系统总线521。在网络化环境中,相对于计算机510所描述的程序模块或其部分可被储存在远程存储器存储设备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图5示出远程应用程序585驻留在存储器设备581上。可以理解,所示的网络连接是示例性的,可以使用在计算机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的其它技术。此外,网络连接可被实现为有线或无线连接。在后一种情况中,计算系统体系结构500可以用适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元素来修改,诸如一个或多个天线、发射机、接收机、收发机、无线电设备、放大器、滤波器、通信接口以及其它无线元件。例如,无线通信系统通过如射频(RF)谱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或频带等无线通信介质来传送信息和数据。各实施例在此上下文中不受限制。
通信系统100和/或计算系统体系结构500的某一些或全部可被实现为电子设备的一个部分、组件或子系统。电子设备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系统、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电器、终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超膝上型计算机、手持式计算机、小型机、大型计算机、分布式计算系统、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处理器的系统、消费电子产品、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个人数字助理、电视、数字电视、机顶盒、电话、移动电话、蜂窝电话、手机、无线接入点、基站、用户站、移动用户中心、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路由器、集线器、网关、网桥、交换机、机器或其组合。各实施例在此上下文中不受限制。
在一些情况下,各实施例可被实现为制品。制品可以包括被安排成存储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各种操作的逻辑和/或数据的存储介质。存储介质的示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那些示例。例如,在各实施例中,制品可以包括含有适于由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来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磁盘、光盘、闪存或固件。然而,各实施例在此上下文中不受限制。
各实施例可以使用硬件元素、软件元素或两者的组合来实现。硬件元素的示例可以包括如先前关于逻辑设备所提供的任何示例,且还可以包括微处理器、电路、电路元件(例如,晶体管、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等)、集成电路、逻辑门、寄存器、半导体器件、芯片、微芯片、芯片组等等。软件元素的示例可以包括软件组件、程序、应用软件、计算机程序、应用程序、系统程序、机器程序、操作系统软件、中间件、固件、软件模块、例程、子例程、函数、方法、过程、软件接口、应用程序接口(API)、指令集、计算代码、计算机代码、代码段、计算机代码段、文字、值、符号、或其任意组合。确定一实施例是否使用硬件元素和/或软件元素来实现可视给定实现所需根据任何数量的因素而变化,这些因素如所需计算速率、功率级、耐热性、处理周期预算、输入数据速率、输出数据速率、存储器资源、数据总线速度以及其它设计或性能约束。
某些实施例可使用表述“耦合的”和“连接的”及其派生词来描述。这些术语不必旨在互为同义词。例如,某些实施例可使用术语“连接的”和/或“耦合的”来描述以指示两个或更多元素彼此有直接的物理或电接触。然而,术语“耦合的”还可以意味着两个或更多元素彼此不直接接触,而仍彼此合作或交互。
要强调的是,提供了本公开的摘要以符合37C.F.R.1.72(b)节,该节要求使读者能快速确定本技术公开的特性的摘要。提交摘要的同时要明白,将不用它来解释或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或含义。另外,在前面的详细描述中,可以看到,出于将本公开连成一个整体的目的而将各种特征组合在一起放在单个实施例中。此公开方法将不被解释为反映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要求比每个权利要求中明确陈述的更多特征的意图。相反,如以下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本发明的主题决不在于单个公开实施例的所有特征。从而,据此将所附权利要求结合进详细描述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代表一个单独的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和“其中”分别用作术语“包含”和“其特征在于”的易懂的英文等价词。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只用作标记,而不旨在将数字要求强加于其对象上。
尽管用对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专用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可以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主题不必限于上述具体特征或动作。相反,上述具体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公开的。
Claims (20)
1.一种方法,包括:
在呼叫终端和具有背靠背用户代理的双信道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信道上传递控制信息;
使用所述控制信息来在所述呼叫终端和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之间建立会话;以及
在所述会话期间在所述呼叫终端和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之间的语音信道上传递语音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统一通信服务器从所述呼叫终端接收建立所述会话的请求;以及
将已建立所述会话的响应从所述统一通信服务器发送到所述呼叫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所述数据信道将建立第一对话的第一请求从统一通信服务器发送到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的用户代理服务器;以及
通过所述数据信道从所述用户代理服务器接收对所述统一通信服务器的、已建立所述第一对话的第一响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的用户代理服务器通过所述数据信道从统一通信服务器接收建立第一对话的第一请求;以及
通过所述数据信道将已建立所述第一对话的第一响应从所述用户代理服务器发送到所述统一通信服务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所述数据信道将建立第二对话的第二请求从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的用户代理客户机发送到统一通信服务器;以及
由所述用户代理客户机通过所述数据信道从所述统一通信服务器接收已建立所述第二对话的第二响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的用户代理客户机通过所述数据信道从统一通信服务器接收会话描述提议;以及
通过所述数据信道将会话描述应答从所述用户代理客户机发送到所述统一通信服务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建立对话的第一请求从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的用户代理客户机发送到统一通信服务器;以及
由所述用户代理客户机从所述统一通信服务器接收已建立所述对话的第一响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建立所述会话的第二请求从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的用户代理客户机发送到统一通信服务器;以及
由所述用户代理客户机从所述统一通信服务器接收已建立所述会话的第二响应。
9.一种包括含有指令的存储介质的物品,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系统能够:
在呼叫终端和具有用户代理客户机和用户代理服务器的双信道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信道上传递控制信息;
使用所述控制信息来在所述呼叫终端和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之间建立会话;以及
在所述会话期间在所述呼叫终端和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之间的语音信道上传递语音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被执行时使得所述系统能够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由会话发起协议服务器从所述呼叫终端接收建立所述会话的请求;以及
将已建立所述会话的响应从所述会话发起协议服务器发送到所述呼叫终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被执行时使得所述系统能够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通过所述数据信道将建立第一对话的第一请求从会话发起协议服务器发送到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的用户代理服务器;以及
通过所述数据信道从所述用户代理服务器接收对所述会话发起协议服务器的、已建立所述第一对话的第一响应。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被执行时使得所述系统能够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由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的用户代理服务器通过所述数据信道从会话发起协议服务器接收建立第一对话的第一请求;以及
通过所述数据信道将已建立所述第一对话的第一响应从所述用户代理服务器发送到所述会话发起协议服务器。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被执行时使得所述系统能够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通过所述数据信道将建立第二对话的第二请求从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的用户代理客户机发送到会话发起协议服务器;以及
由所述用户代理客户机通过所述数据信道从所述会话发起协议服务器接收已建立所述第二对话的第二响应。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被执行时使得所述系统能够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将建立对话的第一请求从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的用户代理客户机发送到会话发起协议服务器;以及
由所述用户代理客户机从所述会话发起协议服务器接收已建立所述对话的第一响应。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被执行时使得所述系统能够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将建立所述会话的第二请求从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的用户代理客户机发送到会话发起协议服务器;以及
由所述用户代理客户机从所述会话发起协议服务器接收已建立所述会话的第二响应。
16.一种系统,包括:
双信道无线设备(110),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包括:
用于使用分组交换网络来通过数据信道传递控制信息的第一收发机(112-1);
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一收发机的增强型呼叫模块(112),所述增强型呼叫模块包括背靠背用户代理,所述背靠背用户代理用于使用所述控制信息来在所述背靠背用户代理和呼叫终端之间建立会话;以及
用于在所述会话期间使用电路交换网络来通过语音信道传递语音信息的第二收发机(112-2)。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交换网络用于使用会话发起协议来传递控制信息并使用实时传输协议来传递语音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统一通信服务器(124),其用于与所述增强型呼叫模块和所述呼叫终端进行通信以建立所述会话。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关(122),其用于与所述统一通信服务器、所述增强型呼叫模块和所述呼叫终端进行通信以建立所述会话。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通过无线共享介质(114-1)与所述双信道无线设备进行通信的蜂窝无线电话系统(140)的基站(116)。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1/818,320 US20080311903A1 (en) | 2007-06-14 | 2007-06-14 |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dual-channel wireless devices |
US11/818,320 | 2007-06-14 | ||
PCT/US2008/065458 WO2008157008A2 (en) | 2007-06-14 | 2008-05-31 |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dual-channel wireless devices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82354A true CN101682354A (zh) | 2010-03-24 |
Family
ID=40132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020214A Pending CN101682354A (zh) | 2007-06-14 | 2008-05-31 | 用于管理双信道无线设备的技术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80311903A1 (zh) |
EP (1) | EP2162993A4 (zh) |
JP (1) | JP5372920B2 (zh) |
KR (1) | KR20100021586A (zh) |
CN (1) | CN101682354A (zh) |
BR (1) | BRPI0812008A2 (zh) |
RU (1) | RU2483440C2 (zh) |
WO (1) | WO2008157008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044446A1 (en) * | 2009-08-20 | 2011-02-24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Prioritized Call Sessions |
US20110161439A1 (en) | 2009-12-24 | 2011-06-30 | Infosys Technologies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querying,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using an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
JP2011188017A (ja) * | 2010-03-04 | 2011-09-22 | Panasonic Corp |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8743694B2 (en) * | 2010-08-30 | 2014-06-0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Determination of bypass zones from network configuration settings |
CN103947249B (zh) | 2011-09-30 | 2018-04-27 | 英特尔公司 | 通过多个无线网络同时地传送因特网业务的方法 |
CN103369292B (zh) * | 2013-07-03 | 2016-09-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及网关 |
CN104301556B (zh) * | 2014-09-26 | 2017-12-29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电话交互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5813177B (zh) | 2014-12-27 | 2019-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非连续接收周期管理方法和装置 |
US11144921B2 (en) * | 2018-04-05 | 2021-10-12 | The Toronto-Dominion Bank | Generation and provisioning of digital tokens based on dynamically obtained contextual data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515692A (ja) * | 1995-12-12 | 2000-11-21 | ザ ボード オブ トラスティーズ オブ ザ ユニバーシティー オブ イリノイ | 性質限定システム上でリアルタイムの動画及び音声情報を伝送し読み出す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US6862622B2 (en) * | 1998-07-10 | 2005-03-01 | Van Drebbel Mariner Llc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CP/IP) packet-centric wireless point to multi-point (PTMP) transmission system architecture |
US6681252B1 (en) * | 1999-09-27 | 2004-01-20 | 3Com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connecting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s through a network base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847825B1 (en) * | 2000-09-14 | 2005-01-25 | Lojack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rtable cellular phone voice communication and positional location data communication |
US7266591B1 (en) * | 2001-12-17 | 2007-09-04 | Verizon Business Global Llc | Providing content delivery during a call hold condition |
JP4013701B2 (ja) * | 2002-08-28 | 2007-11-2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その動作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ノード並びに無線制御装置 |
WO2004075479A1 (ja) * | 2003-02-19 | 2004-09-02 |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 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中継サーバ、及び被制御装置 |
JP4094463B2 (ja) * | 2003-03-27 | 2008-06-0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移動通信端末装置における回線交換/VoIP音声通話間の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
US20040252706A1 (en) * | 2003-04-01 | 2004-12-16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Method and systems for non-call associated signaling in a multi-protocol tele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
US7586857B2 (en) * | 2003-04-01 | 2009-09-08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Fast network SIP/SDP procedures for conference operations upon request from end user with optimiz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
US7599355B2 (en) * | 2003-08-14 | 2009-10-06 | Aksys Networks Inc. | Server-less VoIP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phone system |
EP1528824A1 (en) * | 2003-10-30 | 2005-05-0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packet-based communications |
US7804949B2 (en) * | 2003-12-31 | 2010-09-28 | Alcatel Lucent | Client-based integration of PBX and messaging systems |
US8340710B2 (en) * | 2004-02-26 | 2012-12-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omain ID mapping for wireless device identifiers |
US7920520B2 (en) * | 2004-07-20 | 2011-04-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ndoff between a SIP network and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60034266A1 (en) * | 2004-08-04 | 2006-02-16 | Harris John 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tent via IP video telephone network |
US7346342B2 (en) * | 2005-02-02 | 2008-03-18 | Kyocera Wireless Corp. | Automatic data send to call destination |
WO2007002725A1 (en) * | 2005-06-28 | 2007-01-04 | Mavenir System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peer-to-peer multimedia in an enterprise network |
JP4835336B2 (ja) * | 2005-10-31 | 2011-12-1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電話回線切替装置、電話中継システム、電話中継方法、電話中継プログラム |
US20070111716A1 (en) * | 2005-11-14 | 2007-05-17 | Leigh Randolph J | Mobile-device directed conference calling |
PL1955510T3 (pl) * | 2005-12-01 | 2009-09-30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Obsługa wywołania użytkownika zarejestrowanego w IMS |
US20070281680A1 (en) * | 2006-06-05 | 2007-12-06 | Vish Raju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tending services to cellular devices |
US20070293220A1 (en) * | 2006-06-20 | 2007-12-20 | Motorola, Inc. | System, method and handset for sharing a call in a VoIP system |
US20080095143A1 (en) * | 2006-10-19 | 2008-04-24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ebug information i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essions |
-
2007
- 2007-06-14 US US11/818,320 patent/US2008031190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8
- 2008-05-31 RU RU2009146044/07A patent/RU2483440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5-31 WO PCT/US2008/065458 patent/WO2008157008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5-31 JP JP2010512259A patent/JP537292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5-31 EP EP08769950.0A patent/EP216299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05-31 KR KR1020097025531A patent/KR20100021586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8-05-31 BR BRPI0812008-0A2A patent/BRPI0812008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5-31 CN CN200880020214A patent/CN101682354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0531563A (ja) | 2010-09-24 |
RU2009146044A (ru) | 2011-06-20 |
WO2008157008A3 (en) | 2009-02-26 |
EP2162993A4 (en) | 2014-01-01 |
WO2008157008A2 (en) | 2008-12-24 |
EP2162993A2 (en) | 2010-03-17 |
BRPI0812008A2 (pt) | 2014-11-18 |
RU2483440C2 (ru) | 2013-05-27 |
JP5372920B2 (ja) | 2013-12-18 |
US20080311903A1 (en) | 2008-12-18 |
KR20100021586A (ko) | 2010-0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82354A (zh) | 用于管理双信道无线设备的技术 | |
US9883044B2 (en) | Techniques for a mixed audio conference | |
US9049051B2 (en) | Techniques to access messaging services for branch offices | |
US8405705B2 (en) | Versatile conference adapter and method employing same | |
US8861510B1 (en) | Dynamic assignment of media proxy | |
US20070274485A1 (en) | Network-independent ringback feature | |
US10506000B2 (en) | Mesh conferencing | |
US9820313B2 (en) | Mediation of a combined asynchronous and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session | |
US2007026379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calls | |
CN101227490B (zh) | 网络存储方法及系统 | |
US6977911B1 (en) | Scalable voice over IP system configured for dynamically switching codecs during a call | |
US8203589B2 (en) | System for managing video voicemail | |
US20090059901A1 (en) | VOIP network phone forwarding devic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
US9118507B2 (en) | Techniques for message waiting indication support across different protocols | |
US7570630B1 (en) | Dialed-digit based determination of whether to originate a call as a circuit-switched call or a packet-switched call | |
CN101978667B (zh) | 通信网络系统中的不同ip接口 | |
CN111355699B (zh) | 一种语音能力实现系统 | |
US8625577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udio recording | |
CN101267323B (zh) | 一种针对ims终端的refer消息扩展实现方法 | |
CN102480418B (zh) | 实现cdma2000终端和软交换终端视频互通的路由方法 | |
Pourghasem et al. | A Survey of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Technology | |
CN101267322B (zh) | 一种针对pstn/isdn终端的refer消息扩展实现方法 | |
Jang et al. | Embedded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an WLAN-based dual mode mobile pho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ICROSOFT CORP. Effective date: 20150722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22 Address after: Washington State Applicant after: Micro soft technique license Co., Ltd Address before: Washington State Applicant before: Microsoft Corp.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