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7159B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77159B CN101677159B CN2008103045009A CN200810304500A CN101677159B CN 101677159 B CN101677159 B CN 101677159B CN 2008103045009 A CN2008103045009 A CN 2008103045009A CN 200810304500 A CN200810304500 A CN 200810304500A CN 101677159 B CN101677159 B CN 1016771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or
- plug
- cable connector
- housing
- micro coax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应用于电源转换,其包括壳体及接头,所述壳体内具有电路模组,所述接头包括线缆及应力释放部,所述应力释放部包括包覆部分线缆且材质较硬的第一绝缘体及包覆部分线缆且材质较软的第二绝缘体,所述线缆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模组,所述材质较硬的第一绝缘体部分卡入壳体中以防止本线缆连接器组件使用时线缆被从壳体中拉出,第二绝缘体材质较软可以有效防止线缆缠绕于壳体上时线缆被折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应用于电源转换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可携式电子装置由于具有轻薄短小以及可随身携带的特点,已成为多数人不可缺少的配备。常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内建的电池以提供操作所需的电源,一旦电源不足时,使用者可将AC-DC电源转接器的接头插入家庭或办公室的电源插座,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而直接使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或进一步充电于其内部的电池。该种电源转换器的导线连接壳体处一般成型一部分卡入壳体的应力释放部,以防止该电源转换器使用时导线被经常拉扯而被从壳体中拉出影响该电源转换器的工作。通常为了携带或者收容这种电源转换器方便,一般将电源线缠绕于该电源转换器的壳体上,然而该电源转换器的导线的应力释放部一般采用一体成型,其要么材质太软容易被从壳体中拉出,要么材质太硬将导线缠绕于壳体时该应力释放部难以弯曲使应力释放部的导线容易被折断或受到外来物体的碰撞而损伤,从而影响该电源转换器的使用和寿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来克服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有效的改良了导线的应力释放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应用于电源转换,其包括壳体及接头,所述壳体内具有电路模组,所述接头包括线缆及应力释放部,所述应力释放部包括包覆部分线缆的第一绝缘体及包覆部分线缆的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的硬度较第一绝缘体低,且第二绝缘体部分包覆第一绝缘体,所述线缆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模组,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绝缘环,所述绝缘环与第二绝缘体之间具有容置部,所述壳体设有可以收容容置部的凹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通过二次成型的方式,成型出硬度较高的第一绝缘体以卡入壳体中防止线缆被从壳体中拉出,成型出包覆部分第一绝缘体且硬度较低的第二绝缘体使导线缠绕于壳体上时以有效防止导线被折断或被外来物体碰伤。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其中上盖未盖于下盖上。
图3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其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外观,该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壳体1、电路模块(未图示)、插头2以及接头3。
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上盖11和下盖12,该壳体1具有一收容腔13用于收容电路模块。
插头2为一电源输入插头,其包括绝缘体21、设置于绝缘体21的端子通道22、收容于对应端子通道22的导电端子(未图示)以及电性连接导电端子并延伸出绝缘体21的线缆23。插头2的绝缘体21包括手持部212及从手持部212延伸出的插入部211。壳体1相对于插头2的插入部211处具有一收容腔14,插头2的插入部211完全插入壳体1的收容腔14后其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一电源插座,该电源插座电性连接收容于收容腔13中的电路模块,这样插头2的导电端子便和收容于收容腔13中的电路模块实现电性连接。
接头3为一电源输出接头,其包括线缆34及应力释放部(未标示)。应力释放部包括第一绝缘体31及第二绝缘体32。线缆34包括电性连接电路模块的导线340及包覆导线340的绝缘皮341。第一绝缘体31形成于导线340连接电路模块的相邻处,该第一绝缘体31包括主体部310及从主体部310延伸出的绝缘环311,该绝缘环311的直径较主体部310连接绝缘环311处的直径大且更靠近导线340连接电路模块处。该第一绝缘体31包覆部分线缆34。第二绝缘体32成型于第一绝缘体31的主体部310一侧且将部分主体部310和临近主体部310的部分线缆34包覆于其中,并使得第二绝缘体32与绝缘环311之间形成一容置部33。壳体1的上盖11和下盖12相对于接头3的容置部33处分别具有第一凹口110和第二凹口120。当上盖11和下盖12结合时,第一凹口110和第二凹口120分别套在容置部33的上下侧,因此可将接头3固定于壳体1上。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接头3的第一绝缘体31的硬度较第二绝缘体32的硬度大,接头3的第一绝缘体31采用硬度较高的PVC(聚卤乙烯)材质,一般采用硬度为20P(P数为行业通俗叫法,是判断胶粒硬度的一种指标,国际上一般用邵氏硬度A标示,20P对应的邵氏硬度为100A±0.5A)至40P(40P对应的邵氏硬度为94A±1.5A)的PVC,这样使接头3的第一绝缘体31具有足够的硬度而不容易被从壳体1中拉出。接头3的第二绝缘体32采用硬度较低的PVC材质,一般采用硬度为70P(70P对应的邵氏硬度为76A±1.5A)至90P(90P对应的邵氏硬度为64A±1.5A)的PVC,这样在不使用本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而将线缆34缠绕于壳体1上时,第二绝缘体32便能容易的被折弯而有效的保护线缆34不被折断。
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接头3的第一绝缘体31和第二绝缘体32的结构形式有很多种变化,如第一绝缘体31只包括形成于导线340连接电路模块的相邻处的绝缘环311,第二绝缘体32形成于相对绝缘环311更远离导线340连接电路模块处且在与绝缘环311之间形成容置部33。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中,可以先成型材质较软的第二绝缘体32,然后再成型材质较硬的第一绝缘体31且使第一绝缘体31的主体部310包覆部分第二绝缘体32。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壳体1也可以采用一体式成型方法将绝缘环311和电路模块包覆于其中。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接头3的线缆34相对于电性连接电路模组的另一端可以再电性连接一个插头,插头2的线缆23相对于电性连接导电端子的另一端可以再电性连接一个插头,这样利用电性连接插头2的插头插接于一电源处,电源便从电性连接插头2的插头传递到插头2,进而传递到壳体1中的电路模组,然后再传递到接头3,然后再传递到电性连接接头3的插头,该电性连接接头3的插头可以插于一设备上以给该设备提供电源。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一绝缘体31的材质不限于PVC材质,其它材质只要达到使用时第一绝缘体31的绝缘环311不被从壳体1中拉出即可,即使第一绝缘体31采用PVC材质,其硬度也不限于20P至40P之间,其它硬度材质只要满足使用中绝缘环311不被拉出也可,第一绝缘体31采用硬度在20P至40P之间的PVC材质只是综合考虑价格、硬度等方面的因素得出的一个较佳的结果。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二绝缘体32的材质不限于PVC材质,其它材质只要达到使用时第二绝缘体32柔软而有较好的折弯性即可,即使第一绝缘体31采用PVC材质,其硬度也不限于70P至90P之间,其它硬度材质只要满足使用中第二绝缘体32柔软而有较好的折弯性也可,第二绝缘体32采用硬度在70P至90P之间的PVC材质只是综合考虑价格、硬度等方面的因素得出的一个较佳的结果。
Claims (6)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应用于电源转换,其包括壳体及接头,所述壳体内具有电路模组,所述接头包括线缆及应力释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释放部包括包覆部分线缆的第一绝缘体及包覆部分线缆的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主体部和从主体部上延伸出的绝缘环,所述第二绝缘体的硬度较第一绝缘体低,所述第二绝缘体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主体部一侧且将部分主体部和邻近主体部的部分线缆包覆于其中,以使所述绝缘环与第二绝缘体之间具有容置部,所述壳体设有可以收容容置部的凹口,所述绝缘环位于第二绝缘体之外,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端面间隔一段距离,所述硬度高的绝缘环位于壳体内,所述硬度低的第二绝缘体位于壳体外,所述线缆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模组,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凹口包括位于上盖的第一凹口和位于下盖的第二凹口,所述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凹口分别套在所述容置部的上、下侧,所述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均为PVC材质,所述第一绝缘体采用的PVC的塑胶的硬度范围介于20P至40P之间,所述第二绝缘体采用的PVC的塑胶的硬度范围介于70P至90P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还包括连接绝缘环的主体部,所述绝缘环的直径较所述主体部相连接绝缘环处的直径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体包覆第一绝缘体的部分主体部。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一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绝缘体、设置于绝缘体内的若干端子通道、收容于对应端子通道的导电端子及电性连接导电端子的线缆,所述插头的绝缘体包括手持部及从手持部延伸出的插入部,所述壳体设有收容插头的插入部的收容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的插入部完全插入收容腔后插头的导电端子与电路模块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的线缆还电性连接一插头,所述接头的线缆也电性连接一插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3045009A CN101677159B (zh) | 2008-09-16 | 2008-09-16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3045009A CN101677159B (zh) | 2008-09-16 | 2008-09-16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77159A CN101677159A (zh) | 2010-03-24 |
CN101677159B true CN101677159B (zh) | 2012-11-28 |
Family
ID=42029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30450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7159B (zh) | 2008-09-16 | 2008-09-16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7715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32563B (zh) * | 2016-08-12 | 2019-12-06 |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8316A (zh) * | 1997-11-26 | 1999-06-0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合及其组接方法 |
CN2520059Y (zh) * | 2001-12-05 | 2002-11-06 | 宇权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多输出信道的电源转换器 |
-
2008
- 2008-09-16 CN CN2008103045009A patent/CN10167715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8316A (zh) * | 1997-11-26 | 1999-06-0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合及其组接方法 |
CN2520059Y (zh) * | 2001-12-05 | 2002-11-06 | 宇权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多输出信道的电源转换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77159A (zh) | 2010-03-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09651B2 (en) | Multifunctional connection cord for multimedia device | |
US7121899B2 (en) | Plug connection for a mobile terminal | |
CN207442065U (zh) | 一种七芯直插式防水连接器 | |
CN102437490A (zh) | 微型通用串行总线适配器 | |
KR101668461B1 (ko) | 전자기기의 인터페이스용 디바이스 | |
CN207677224U (zh) | 一种转接器 | |
CN204615122U (zh) | 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护套用的电连接模块及并接传输组件 | |
CN202103290U (zh) | Usb连接线、连接端子及接头 | |
CN2927353Y (zh) | 一种数据传输与充电双功能的usb线装置 | |
CN204538426U (zh) | 手机u盘 | |
CN101677159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8806424U (zh) | 防折断充电线 | |
CN202495660U (zh) | 一种转接线 | |
CN204732632U (zh) | 两用型数据传输的插头 | |
CN203415795U (zh) | 片状转接头 | |
KR101697125B1 (ko) | Usb 충전기 | |
CN207250822U (zh) | 一种充电接口和移动终端 | |
CN202601889U (zh) | 一种usb2.0连接器插座以及与其配合使用的插头 | |
CN101599604A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05622695U (zh) | 一种磁力360度无线充电数据底座 | |
CN211530357U (zh) | 数据充电线 | |
CN220652512U (zh) | 一种数据线 | |
TWI397215B (zh) | 線纜連接器組合 | |
CN203660219U (zh) | 手机转接线 | |
CN202503333U (zh) | 移动电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4091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