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5703A - 无线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路径设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路径设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5703A
CN101675703A CN200880014615A CN200880014615A CN101675703A CN 101675703 A CN101675703 A CN 101675703A CN 200880014615 A CN200880014615 A CN 200880014615A CN 200880014615 A CN200880014615 A CN 200880014615A CN 101675703 A CN101675703 A CN 101675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tting device
dtm
identifier
wireless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4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5703B (zh
Inventor
冈本健志
增田昌史
渡边靖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75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5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5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57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抑制通信开始时针对每次呼叫选择的传输装置与无线基站之间的传输路径成本的损失、用户数据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的拥堵。预先设置表格,在该表格中,对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赋予了相同的标识符。根据该标识符选择在通信路径的设定时利用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表格由表格A和表格B构成,表格A表示根据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特定装置的距离而赋予的标识符与无线基站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格B表示标识符与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参照这些表格来选择传输装置。

Description

无线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路径设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路径设定方法,尤其涉及在通信开始时利用针对每次呼叫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的无线控制装置、以及包含该无线控制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路径设定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s: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提出了基于码分多址接入(CDMA)技术的、被称为W-CDMA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在3GPP技术规范TS21.101中对其进行了标准化。
图8的移动通信网络构成为包括:与核心网(以下称作CN)10连接的无线控制装置(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以下称作RNC)1、经由网络(Network)20与RNC1连接的无线基站(以下称作BTS)31、32、33、34。移动台(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以下称作UE)41、42在位于通过BTS实现的无线服务区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移动无线通信服务。即,当从呼出侧UE 41发起呼叫时,在呼出侧UE 41与呼入侧UE 42之间设定通信路径,从而能够进行通话/通信。
以上的结构是基于3GPP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除了该结构以外,在图8的网络中,还设置有同样通过RNC 1选择的传输装置(BaseStation-Data Transfer Module:基站-数据传输模块,以下称作BS-DTM)21、22。这些BS-DTM 21、BS-DTM 22具备用户数据的终端转送功能,具有在通信开始时通过无线控制装置针对每次呼叫进行连接并设定与无线基站的通信路径的功能。
在由这种结构构成的网络中,通过使用BS-DTM 21、BS-DTM 22,可以不经由RNC 1而通过BS-DTM 21、BS-DTM 22对用户数据进行折返来进行通话/通信。因此,如图中的粗线所示,可以缩短用户数据的通信路径(U-plane:用户面)。在日本特开2004-364054号公报(以下称为文献1)中记载了这一点。
此处,参照图9对在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CS)通信的情况下、BS-DTM线路设定的时序例进行说明。
在该图中,当呼出侧的UE 41发送通信开始请求时,首先,在UE~RNC之间进行无线连接设定(RRC连接设定)(S101)。接着,从UE 41向上位节点发送服务请求信号(MM CM Service Request:MM CM服务请求)(S102),进入UE~上位节点间的设定(隐匿设定等)(S103)。
然后,从CN 10内的上位节点向RNC 1发送无线接入承载的设定请求(RAB Assignment Request:RAB分配请求)(S104),在RNC中实施呼出侧的BS-DTM的选择(S105)。此外,在存在多个BS-DTM的情况下,在呼叫发生时实施BTS与BS-DTM的关联。
此处,关于BS-DTM的选择逻辑,例如,具有依次分配资源(此时为BS-DTM)的方法、随机分配资源的方法等。另外,在不能进行BS-DTM的选择的情况下,进入释放步骤(S105→S106)。
在选择了BS-DTM的情况下,实施BS-DTM~RNC间的BS-DTM线路设定(S105→S107)。接着,实施BTS~RNC间的BTS线路设定(S108)。然后,进行无线接入设定(S109),从RNC 1向CN 10内的上位节点发送无线接入承载设定响应(RAB Assignment Response:RAB分配响应)(S110)。接着,转移到呼入侧的设定(S111)。另外,呼入侧的BS-DTM线路设定的时序最初是进入寻呼(Paging)时序,但是之后的时序与呼出侧的BS-DTM线路设定时序相同。
可是,在日本特开2006-108891号公报(以下称为文献2)中还记载了不经由CN而实现通话的情况。此外,在日本特开平8-294168号公报(以下称为文献3)中记载了当经由同一基站建立了通信时,不经由基站而转移到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以及在该转移时对终端是否位于彼此接近的位置关系进行判别的情况。
在上述系统的结构中,当存在多个BS-DTM时,不一定选择靠近BTS的BS-DTM。此处,此时的“远近”不限于物理上的距离,还表示包含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即,在还包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的意义上存在与BTS较近的BS-DTM和较远的BS-DTM的情况下,在呼叫发生时不一定选择最靠近BTS的BS-DTM。因此,在选择了较远的BS-DTM的情况下,产生了BS-DTM与BTS之间的传输路径成本的损失、以及用户数据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的拥堵等问题。通过文献1或文献2的记载内容不能解决该问题。
在文献3中,对基站服务区内的移动终端彼此的位置关系进行判别,不能解决在上述的BS-DTM选择时产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BTS与BS-DTM之间的传输路径成本的损失、用户数据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的拥堵的无线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路径设定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通信开始时利用针对每次呼叫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的无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控制装置包含选择单元,该选择单元选择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该无线控制装置利用通过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
由此,能够选择适当的传输装置,因此能够抑制无线基站与传输装置间的传输路径成本的损失、用户数据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的拥堵。
在上述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还具有表格,该表格对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赋予了相同的标识符,
所述选择单元根据所述标识符选择在通信路径的设定时利用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
由此,通过参照表格内的标识符,能够适当选择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
在上述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格由第一表格和第二表格构成,所述第一表格表示根据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特定装置的距离而赋予的标识符与所述无线基站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表格表示所述标识符与所述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选择单元参照所述第一表格和所述第二表格来选择传输装置。
由此,使用了第一和第二表格,因此即使传输装置、无线基站和标识符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也能够参照表格内的标识符来适当选择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
在上述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格使多个标识符与一个传输装置关联,所述选择单元根据关联的标识符的数量来选择传输装置。
由此,可以选择关联的标识符数最少的传输装置,可以利用适当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
在上述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格包括不包含在所述第一表格中的特别标识符、与和该标识符对应的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选择单元在通过参照所述第一表格而提取的标识符不存在于所述第二表格中的情况下,选择与所述特别标识符关联的传输装置。
由此,如果特别标识符与例如新设的传输装置关联,则该传输装置能够全国通用,在产生了设备的增减时,即使在没有更新标识符与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信息的状况下也能够选择传输装置,能够削减修护工作。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利用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包含选择单元,该选择单元选择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该无线通信系统利用通过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
由此,能够选择适当的传输装置,因此能够抑制无线基站和传输装置之间的传输路径成本的损失、用户数据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的拥堵。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通信开始时利用针对每次呼叫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的通信路径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路径设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照第一表格的步骤,该第一表格表示根据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特定装置的距离而赋予的标识符与所述无线基站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与图4中的步骤S202对应);参照第二表格的步骤,该第二表格表示所述标识符与所述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与图4中的步骤S205对应);以及利用根据所述第一表格和所述第二表格的参照结果而选择的传输装置来设定通信路径的步骤(例如,与图9中的步骤S107、S108对应)。
由此,使用了第一表格和第二表格,因此即使传输装置、无线基站和标识符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也能够参照表格内的标识符来适当设定通信路径。
根据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能够在实现不经由无线控制装置而通过传输装置对用户数据进行折返从而缩短用户数据的通信路径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上,抑制成为问题的传输装置与无线基站间的传输路径成本的损失、用户数据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的拥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的RNC的主要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BTS标识符即BTS号与位置ID的对应表的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位置ID与BS-DTM标识符即BS-DTM号的对应表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呼叫发生时的BS-DTM选择逻辑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从位置ID提取BS-DTM的处理(步骤S205)的细节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位置ID的赋予状况的图。
图7是表示判断为包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判断基准的例子的图。
图8表示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例的图。
图9是表示在电路交换通信的情况下、BS-DTM线路设定的时序例的图。
标号说明:
1:无线控制装置;10:核心网;11:RANAP信号收发部;12:对BS-DTM收发部;13:信号分析生成部;14:BS-DTM选择部;15:BTS号
Figure G2008800146152D00061
位置ID提取部;16:位置ID
Figure G2008800146152D00062
BS-DTM号提取部;17:静态存储器;21~24:传输装置;31~36:无线基站;41、42:移动站;50~57:路由器;A、B: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参照的各图中,利用相同标号来示出与其它图相同的部分。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图8所示的结构相同。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呼出时的总体时序也与图9的情况相同。
(系统的概要)
在存在靠近BTS的BS-DTM和远离BTS的BS-DTM的情况下,需要有能够优先选择作为包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离BTS最近的BS-DTM的单元。在本系统中,为了实现该单元,预先对作为包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BTS和BS-DTM赋予相同的标识符(以下称作位置ID)。
此外,在呼叫发生时,使用该位置ID来选择BS-DTM。即,本系统具有以下特征:在呼叫发生时,根据位置ID优先选择赋予了与对应BTS相同的位置ID的BS-DTM,在这点上与上述的背景技术不同。
(RNC的主要结构例)
图1是表示本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RNC 1的主要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在该图中,示出了与BS-DTM选择功能相关的结构部分。
在该图中,RANAP信号收发部11、对BS-DTM收发部12、信号分析生成部13和BS-DTM选择部14是已有的功能部分。本例的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BTS号位置ID提取部15和位置ID
Figure G2008800146152D00064
BS-DTM号提取部16。并且,在静态存储器17中保持了表格(表)A和表格(表)B也是其特征。
由这种结构构成的RNC 1中的处理流程如下所示。即,在利用RANAP信号收发部11接收来自上位节点的无线接入设定请求后,传递到信号分析生成部13,并转移到以下的BS-DTM选择步骤。
在BS-DTM选择步骤中,由信号分析生成部13接收对应的BTS号,将该对应的BTS号载入BS-DTM选择信号中并传递到BS-DTM选择部14。接着,通过BTS号
Figure G2008800146152D00071
位置ID提取部15根据对应的BTS号提取位置ID。
接着,通过位置IDBS-DTM号提取部16,根据位置ID提取BS-DTM号。将所提取的BS-DTM号载入BS-DTM选择信号中并返回到信号分析生成部13。在信号分析生成部13中,将所提取的BS-DTM号载入BS-DTM线路设定信号中并传递到对BS-DTM收发部12。在对BS-DTM收发部12中,向对应的BS-DTM发送BS-DTM线路设定信号。
另外,此处,在RNC 1中一般包含呼叫处理部和装置控制部等功能部,但是对与本实施方式无关的功能部省略了其记载和说明。
此外,对于表格A、表格B,也可以考虑不设置在RNC内,而设置在其它装置内的运用形式。此时,从RNC参照其它装置内的表格A、表格B。
(表格的结构例)
参照图2、图3对本系统中使用的表格A、表格B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BTS标识符即BTS号与位置ID的对应表(即对应表格)的例子的图。在该图中,当BTS号为“#0”时对应的位置ID为“#A”。同样地,当BTS号为“#1”时对应的位置ID为“#A”,当BTS号为“#2”时对应的位置ID为“#B”,当BTS号为“#3”时对应的位置ID为“#B”,当BTS号为“#4”时对应的位置ID为“#C”,当BTS号为“#5”时对应的位置ID为“#C”,当BTS号为“#6”时对应的位置ID为“#D”。
另一方面,图3是表示位置ID与BS-DTM标识符即BS-DTM号的对应表(即对应表格)的例子的图。在该图中,位置ID“#A”与BS-DTM号“#2”关联,位置ID“#C”与BS-DTM号“#1”关联。
此外,如该图所示,可以一个BS-DTM号与多个位置ID关联。例如,位置ID“#A”、“#B”、“#C”与BS-DTM号“#0”关联。
此外,设置了位置ID“#*”这样的特别标识符。在图3的对应表格中不存在根据BTS号所提取的位置ID的情况下,可以将位置ID置换成上述的特别标识符“#*”来选择BS-DTM。例如,在位置ID为“#D”的情况下,将位置ID置换成“#*”而选择BS-DTM号“#3”。
(BS-DTM的选择处理)
图4是表示本例中的呼叫发生时的BS-DTM选择逻辑的例子的流程图。该图示出了上述图9的时序中的、呼叫发生时的BS-DTM选择处理(S105)的内容。
在图4中,首先提取通信开始时所使用的BTS号(步骤S201)。接着,使用图2所示的、BTS号与位置ID的对应表格A(以下,称作表A),根据BTS号提取位置ID(步骤S202)。接着,进行是否能根据BTS号提取位置ID的判定(步骤S203)。在不能提取位置ID的情况下,转移到释放步骤(步骤S203→S204)。
另一方面,在可以提取位置ID的情况下进入下一步骤(步骤S203→S205)。接着,使用图3所示的、位置ID与BS-DTM号的对应表格B(以下,称作表B),根据位置ID提取BS-DTM号(步骤S205)。接着,进行是否能根据位置ID提取BS-DTM号的判定(步骤S206)。在能够提取BS-DTM的情况下,可以根据BTS号使用位置ID来提取BS-DTM,因此处理结束(步骤S206→S207)。在不能将位置ID作为关键字信息来提取BS-DTM的情况下,转移到释放步骤(步骤S206→S208)。
在采用了以上的选择逻辑的情况下,例如,对于BTS号“#2”,在步骤S202中使用表A,成为位置ID“#A”。接着,对于该位置ID“#A”,在步骤S205中使用表B,成为BS-DTM号“#1”。
(根据位置ID提取BS-DTM)
图5是表示根据位置ID提取BS-DTM的处理(图4中的步骤S205)的细节的流程图。在该图中,首先,进行表B中是否存在从上一步骤S203接收的位置ID(以BTS号作为关键字信息从表A中提取)的判定(步骤S301)。在表B中没有对应的位置ID的情况下,将位置ID读入为“#*”(步骤S302)。如上所述,该“#*”是用于在表B中不存在根据BTS号所提取的位置ID的情况下将位置ID置换成“#*”以能够选择BS-DTM的特别标识符。
接着,进行是否能够将位置ID“#*”作为关键字信息来选择BS-DTM的判定(步骤S303)。如果能选择BS-DTM,则根据位置ID提取BS-DTM的流程结束(步骤S303→S304)。即,与根据BTS#6选择BS-DTM时的流程对应,选择BS-DTM#3。另一方面,在不能选择BS-DTM的情况下转移到释放步骤(步骤S303→S305)。
接着,对表B中存在对应的位置ID时的处理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处理还可以应用于图3所示那样的、多个位置ID与1个BS-DTM关联的情况。当表B中存在该位置ID时,进行能否选择位置ID与BS-DTM一一对应的BS-DTM的判定(步骤S301→S306)。当该判定结果是可以选择一一对应的BS-DTM时,根据位置ID提取BS-DTM的流程结束(步骤S301→S307)。即,与根据BTS“#0”、“#1”、“#4”、“#5”选择BS-DTM时的流程对应,在BTS“#0”、“#1”的情况下选择BS-DTM“#2”,在BTS“#4”、“#5”的情况下选择BS-DTM“#1”。
接着,在不能选择一一对应的BS-DTM的情况下,如下所述。即,进行是否存在针对BS-DTM关联有多个位置ID的BS-DTM的判定(步骤S306→S308)。并且,在不存在关联有多个位置ID的BS-DTM的情况下,转移到释放步骤(步骤S308→S309)。
另一方面,当存在针对BS-DTM关联有多个位置ID的BS-DTM时,选择与BS-DTM关联的位置ID数最少的BS-DTM(步骤S308→S310),从而根据位置ID提取BS-DTM的流程结束(步骤S310→S311)。即,与根据BTS“#2”、“#3”选择BS-DTM时的流程对应,选择BS-DTM“#1”。
(位置ID的赋予)
图6是表示位置ID的赋予状况的图。如该图所示,事先针对作为包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BS-DTM和BTS赋予相同的位置ID。然后,在RNC 1内部中,预先保持BTS号与位置ID的对应表格即表A(例如图2),及位置ID与BS-DTM号的对应表格即表B(例如图3)。
在本例中,预先对BTS“#0”、BTS“#1”赋予位置ID“ID1”。此外,对靠近这些BTS“#0”、BTS“#1”的BS-DTM“#0”赋予与BTS“#0”、BTS“#1”相同的位置ID“ID1”。
此外,预先对BTS“#2”、BTS“#3”赋予位置ID“ID2”。此外,对靠近这些BTS“#2”、BTS“#3”的BS-DTM“#1”赋予与BTS“#2”、BTS“#3”相同的位置ID“ID2”。
另外,如该图所示,还可以对BS-DTM“#2”赋予位置ID“ID1”和位置ID“ID2”,配备为可以通用的BS-DTM。
此外,还可以新设置一台BS-DTM,将特别标识符即位置ID“#*”与新设的BS-DTM关联。由此,该新设的BS-DTM可以全国通用。因此,在产生了设备的增减时,即使在没有更新位置ID与BS-DTM的对应信息的状况下也能够选择BS-DTM,可以削减维护工作。
另外,如果是没有设定特别标识符“#*”的情况,则需要将全国所有的位置ID与新设的BS-DTM进行关联的作业。即,在本例中,设定了该特别标识符“#*”,因此不需要这样的作业。
(包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
接着,参照图7,对用于判断为包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基准的例子进行说明。在该图中,示出了4台BS-DTM 21~24、6台BTS 31~36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8台路由器50~57。该图中的各数值(100m等)表示各装置间的物理距离。另外,也可以代替各路由器而设置交换机(switch)。在这种网络结构中,例如,采用下述的(1)~(3)的任意一个基准,对包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进行判断。
(1)以路由器的跳数为基准的例子
将BTS与BS-DTM间的路由器的跳数最小的路径视为包含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最近。在采用该基准的情况下,如果是BTS 31或BTS 32的属下,则BS-DTM 23(经由路由器55→路由器54)为最近,如果是BTS33或BTS 34的属下,则BS-DTM 22(经由路由器56→路由器53)为最近,如果是BTS 35或BTS 36的属下,则BS-DTM 22(经由路由器57→路由器53)或BS-DTM 24(经由路由器57→路由器52)为最近。
(2)以传输路径的总距离作为基准的例子
将BTS与BS-DTM间的传输路径的距离最短的路径视为最近。在采用该基准的情况下,如果是BTS 33或BTS 34的属下,则BS-DTM 21(经由路由器56→路由器53→路由器51)为最近。
(3)将跟前的传输路径距离作为基准的例子
将到下一个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传输路径的距离最短的路径视为最近。在采用该基准的情况下,如果是BTS 33或BTS 34的属下,则BS-DTM 24(经由路由器56→路由器53→路由器52)为最近。
另外,也可以根据上述基准(跳数、距离),固定地预先登记路径信息,根据所登记的路径信息来进行路由。此外,图7中,对各路由器的属下设置了两台BTS,但也可以是1台,与该台数无关。
(通信路径设定方法)
在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了以下的通信路径设定方法。即,作为在通信开始时利用针对每次呼叫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的通信路径设定方法,采用了包括以下步骤的通信路径设定方法:参照第一表格的步骤,该第一表格表示根据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特定装置的距离而赋予的标识符与上述无线基站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与图4中的步骤S202对应);参照第二表格的步骤,该第二表格表示上述标识符与上述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与图4中的步骤S205对应);以及利用根据上述第一表格和第二表格的参照结果而选择的传输装置来设定通信路径的步骤(例如,与图9中的步骤S107、S108对应)。
根据该通信路径设定方法,使用了第一表格和第二表格,因此即使传输装置、无线基站和标识符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也能够参照表格内的标识符来适当设定通信路径。
(总结)
在如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中,根据无线基站与标识符的对应信息以及标识符与传输装置的对应信息来选择传输装置。由此,能够在实现如下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上,抑制成为问题的传输装置与无线基站间的传输路径成本的损失、用户数据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的拥堵,上述移动通信网络能够省去无线控制装置的用户数据功能,不经由无线控制装置而通过传输装置来对用户数据进行折返,从而缩短用户数据的通信路径。
此外,通过预先使多个标识符与一个传输装置关联,根据关联的标识符的数量来选择传输装置,从而可以共同地利用传输装置,能够抑制传输装置的设备成本。
此外,预先设置特别标识符,在标识符与传输装置的对应信息中不存在根据无线基站与标识符的对应信息所提取的标识符的情况下,将该标识符置换成特别标识符,从而可以选择与特别标识符关联的传输装置,由此,即使在由于网络结构变更而存在标识符的变更、在标识符与传输装置的对应信息中不存在所提取的标识符的情况下,也能够选择传输装置,还能够削减所有标识符是否与传输装置关联的确认/更新作业,从而能够削减网络运用上的修护工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在通信开始时利用针对每次呼叫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的情况。

Claims (7)

1.一种无线控制装置,其在通信开始时利用针对每次呼叫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其特征在于,该无线控制装置包含选择单元,该选择单元选择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该无线控制装置利用通过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控制装置还具有表格,该表格对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赋予了相同的标识符,
所述选择单元根据所述标识符选择在通信路径的设定时利用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格由第一表格和第二表格构成,所述第一表格表示根据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特定装置的距离而赋予的标识符与所述无线基站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表格表示所述标识符与所述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选择单元参照所述第一表格及所述第二表格来选择传输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格使多个标识符与一个传输装置关联,所述选择单元根据关联的标识符的数量选择传输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表格包括不包含在所述第一表格中的特别标识符、与和该标识符关联的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选择单元在通过参照所述第一表格而提取的标识符不存在于所述第二表格中的情况下,选择与所述特别标识符关联的传输装置。
6.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利用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包含选择单元,该选择单元选择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离较近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该无线通信系统利用通过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
7.一种通信路径设定方法,其在通信开始时利用针对每次呼叫选择的传输装置和无线基站来设定通信路径,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路径设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照第一表格的步骤,该第一表格表示根据考虑了网络拓扑观点的距特定装置的距离而赋予的标识符与所述无线基站之间的对应关系;参照第二表格的步骤,该第二表格表示所述标识符与所述传输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利用根据所述第一表格和第二表格的参照结果而选择的传输装置来设定通信路径的步骤。
CN2008800146152A 2007-06-18 2008-06-18 无线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路径设定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57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60288A JP4787792B2 (ja) 2007-06-18 2007-06-18 無線制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路設定方法
JP160288/2007 2007-06-18
PCT/JP2008/061159 WO2008156120A1 (ja) 2007-06-18 2008-06-18 無線制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路設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5703A true CN101675703A (zh) 2010-03-17
CN101675703B CN101675703B (zh) 2013-07-03

Family

ID=40156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461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5703B (zh) 2007-06-18 2008-06-18 无线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路径设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78126A1 (zh)
EP (1) EP2169975A4 (zh)
JP (1) JP4787792B2 (zh)
CN (1) CN101675703B (zh)
WO (1) WO20081561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95651A4 (en) * 2017-10-13 2021-06-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CESS FOR FACILITATING THE SELECTION OF NETWORK ACCES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4168A (ja) 1995-04-21 1996-11-05 Casio Comput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端末
US7783299B2 (en) * 1999-01-08 2010-08-24 Trueposition, Inc. Advanced triggers for location-based service applications in a wireless location system
US7072656B2 (en) * 1999-03-16 2006-07-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in a shared radio access network environment using subscriber-dependent neighbor cell lists
US6871187B1 (en) * 2000-06-13 2005-03-22 Dell Products L.P. Translator for use in an automated order entry system
US6804532B1 (en) * 2000-12-22 2004-10-1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routing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quality
JP3717805B2 (ja) * 2001-06-07 2005-11-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端末機
DE60212404T2 (de) * 2001-08-21 2007-01-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hrfachsendung in paketvermittelten punkt-zu-punkt-netzwerken
JP4318884B2 (ja) * 2002-03-06 2009-08-26 ソフトバンクテレコム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通信網における近隣ルータの認識方法
JP3924502B2 (ja) * 2002-07-04 2007-06-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モバイル通信方法およびモバイル通信システム
JP4217544B2 (ja) * 2003-06-05 2009-02-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04114695A1 (ja) * 2003-06-19 2004-12-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無線基地局装置と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JP3798769B2 (ja) * 2003-07-25 2006-07-19 日本テレコム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装置及び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JP4071700B2 (ja) * 2003-11-07 2008-04-0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内線送受信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制御装置及び移動交換局
JP4312655B2 (ja) * 2004-05-11 2009-08-1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この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発信元の無線端末,及び無線通信経路のルーティング方法
JP4776202B2 (ja) * 2004-10-01 2011-09-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路切り替え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7542761B2 (en) * 2004-10-06 2009-06-02 At&T Mobility Ii Llc Voice quality on a communication link based on customer feedback
US9277578B2 (en) * 2004-12-03 2016-03-01 Telecom Italia S.P.A. Enabling combinational servic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185357B (zh) * 2005-03-29 2011-06-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切换系统
US20080310404A1 (en) * 2005-05-27 2008-12-18 Niclas Valme Local Switching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DE502005002998D1 (de) * 2005-05-27 2008-04-10 Tektronix Int Sale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nach ATM-Kanälen geordneten Bereitstellen von ATM-Zellen an einer zwischen einem ersten und einem zweiten Knoten eines Übertragungssystems angeordneten Schnittstelle
BRPI0707583B1 (pt) * 2006-02-10 2019-08-13 Qualcomm Inc obscurecimento de identidades temporárias de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JP4897038B2 (ja) * 2006-03-20 2012-03-14 ケイティーフリーテル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Cdma網を用いた交通情報測定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US8081923B1 (en) * 2007-02-13 2011-12-20 Extenet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ocation services for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20080194226A1 (en) * 2007-02-13 2008-08-14 Antonio Riv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ocation Services for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20080222701A1 (en) * 2007-03-05 2008-09-11 Nokia Corporation Using secondary bearer to detect proximity of a device
US7830817B1 (en) * 2007-12-05 2010-11-09 Sprint Spectrum L.P. Vocoder selection based on location of client device
BRPI0722328B1 (pt) * 2007-12-31 2020-01-21 Telecom Italia Spa método e sistema para atualizar uma rede de comunicação móvel sem fi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5703B (zh) 2013-07-03
JP2008312137A (ja) 2008-12-25
US20100278126A1 (en) 2010-11-04
JP4787792B2 (ja) 2011-10-05
EP2169975A1 (en) 2010-03-31
WO2008156120A1 (ja) 2008-12-24
EP2169975A4 (en)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64917B2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apparatu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4554868B2 (ja) トランスポートチャネルをリンキングするためのシグナリングを用いた在圏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の再割当方法
CN101370197B (zh) 双待终端及双模双待终端模式间切换方法
CN101115292B (zh) 寻呼并连接终端的方法及快速激活数据传输的终端和系统
CN101128053B (zh) 核心网控制系统间切换的方法、网元及系统
CN10177951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站
CN101132640A (zh) 移动通信系统、核心网络节点选择方法、基站和移动站
CN101583169A (zh) 为终端设备选择小区接入的方法及设备
EP1950989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re network, radio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network for containing the system
CN101114927A (zh)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系统及方法
CN100450309C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被叫业务的承载网络模式的选择方法
CN101340660A (zh) 多模移动终端以及多模切换方法
CN101248629A (zh) 保留的承载
CN101379847A (zh)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JP4760531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動作制御方法
CN101765223B (zh) 业务控制设备获得用户接入类型的方法、sgsn和系统
CN101675703B (zh) 无线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路径设定方法
CN101043262B (zh) 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及其信道分配方法
CN101577937A (zh)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子系统
CN100407855C (zh) 一种cdma系统中终端选择网络的方法
CN102204177A (zh) 支持多级受限模式紧急呼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162598B (zh) 一种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场景下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1594629B (zh) 记录呼叫跟踪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0426898C (zh) 一种分发基站应用部分信令的方法
CN105580329A (zh) 一种空口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Termination date: 201406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