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5098B - 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5098B
CN101665098B CN2008102155092A CN200810215509A CN101665098B CN 101665098 B CN101665098 B CN 101665098B CN 2008102155092 A CN2008102155092 A CN 2008102155092A CN 200810215509 A CN200810215509 A CN 200810215509A CN 101665098 B CN101665098 B CN 1016650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hole
permanent seat
group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55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65098A (zh
Inventor
王秋桂
尹宇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1550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5098B/zh
Priority to RU2008147857/11A priority patent/RU2442702C2/ru
Publication of CN101665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5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65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5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其连动座组是设在固定座组内,将连动座组的扳动杆体推动,使扳动杆体连动输接块体,同时使与输接块体另一侧枢结的活动枢接座体连动向上,而使活动枢接座体的第二球状槽与固定座组与的第一球状槽形成一开口,将所述的开口套合在车体所设夹球体,并反向拉动连动座组的扳动杆体,同时使与输接块体另一侧枢结的活动枢接座体连动向下,而使固定座组与活动枢接座体的第一、二球状槽闭合,而将夹球体夹制固定在固定座组以及活动枢接座体所设第一、二球状槽,在固定座组所设固定杆件结合携车架承载时,其受力平均分散至固定座组与连动作组,以达承载力以及安全性佳的功效。

Description

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的携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自行车放置架与车体连结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441540号,其是在车体尾端设有夹球体,另在携车架设有套合座体,所述的套合座体的内壁距离是大于或等于夹球体直径,且所述的套合座体的底侧设有一定位套合槽,另套合座体的顶面设有一压杆件,凭借将携车架的套合座体与设在车体尾端的夹球体套合,即套合座体的内壁卡制在夹球体的侧缘以及顶缘,另套合座体的定位套合槽定位卡制在夹球体底侧,并以压杆件将夹球体压制固定在套合座体内,但其具有下列问题存在:
1.承载力不足:其夹球体是以压杆件限制在套合座体内,当套合座体所设的携车架承载时,所述的夹球体产生反作用力推向压杆件,易产生压杆件变形或损毁,故其承载力不足。
2.安全性不佳:其夹球体是以压杆件限制在套合座体内,当套合座体所设的携车架承载时,所述的夹球体产生反作用力推向压杆件,易产生压杆件变形或损毁,而使夹球体脱离套合座体,使车辆在行驶时造成危安事件,故其安全性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解决现有结构存在的承载力不足与安全性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座组,所述的固定座组设有一主壳体,主壳体前侧设有一第一球状槽,主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结合有一第一侧板件以及一第二侧板件,所述的第一侧板件与第二侧板件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一枢接孔,所述的第一侧板件的枢接孔穿设有一微调枢接件,所述的微调枢接件的末端卡制在第二侧板件的枢接孔中,所述的第一、二侧板件后侧结合有一固定杆件,所述的固定杆件结合一携车架体;
一连动座组,所述的连动座组设有一活动枢接座体、数个枢接块体、一限位件以及一扳动杆体,活动枢接座体设有一第二球状槽、一第一枢接部以及一第二枢接部,第一枢接部与固定座组的第一、二侧板件所设枢接孔相对并以微调枢接件枢接,使活动枢接座体所设第二球状槽与固定座组的主壳体所设第一球状槽相对,枢接块体设有一第一枢结孔以及一第二枢结孔,所述的枢接块体设在活动枢接座体两侧,两个枢接块体所设第一枢结孔与活动枢接座体所设第二枢接部相对,并以一第一枢结件枢结结合,且两个枢接块体的第二枢结孔间设有限位件,而第二枢结孔穿设有一第二枢结件,使限位件枢结固定在两个枢接块体的第二枢结孔间,且扳动杆体结合于两个枢接块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
1.承载力佳:夹球体夹制固定在固定座组以及活动枢接座体所设第一、二球状槽,在固定座组所设固定杆件结合携车架承载时,其受力平均分散至固定座组与连动作组,故其承载力佳。
2.安全性佳:夹球体夹制固定在固定座组以及活动枢接座体所设第一、二球状槽,在固定座组所设固定杆件结合携车架承载时,其受力平均分散至固定座组与连动作组,使车辆在行驶时会动的作用力也平均分散至固定座组与连动作组,故其安全性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局部结合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连动作组结合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微调组微调动作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限位挡止锁合件第一锁合动作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限位挡止锁合件第二锁合动作示意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2B是本发明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固定座组;11-主壳体;110-第一球状槽;111-底板部;111A-微调穿制孔;111a-第一微调组;12-第一侧板件;120-弹性件结合孔;120A-弹性件;121-枢接孔;121A-微调枢接件;121a-平面部;122-限位穿制孔;123-锁合孔;124-穿制结合孔;13-第二侧板件;131-枢接孔;132-限位穿制孔;133-锁合孔;134-穿制结合孔;14-固定杆件;15-定位结合板;16-活动勾固件;20-连动座组;21-活动枢接座体;210-第二球状槽;211-第一枢接部;212-第二枢接部;22-枢接块体;220-第一枢结孔;220A-第一枢结件;221-第二枢结孔;221A-第二枢结件;222-结合部;23-限位件;24-扳动杆体;30-限位挡止锁合件;31-限位杆;32-锁合控制部;40-夹球体;50-携车架体;51-横杆部;510-U型结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兹以如后的较佳实施例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4所示,是本发明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的立体组合、分解以及局部组合状态示意图,其是包括:
一固定座组10,所述的固定座组10设有一主壳体11,所述的主壳体11前侧设有一第一球状槽110,而主壳体11的后侧下方设有一底板部111,所述的底板部111设有一微调穿制孔111A,而所述的微调穿制孔111A内侧设有一第一微调组111a,所述的第一微调组111a设有一斜板部,而主壳体11的左、右两侧分别结合有一第一侧板件12以及一第二侧板件13,而其第一侧板件12设以一弹性件结合孔120,而所述的弹性件结合孔120内侧设有一弹性件120A,而所述的弹性件120A一端抵顶于主壳体11内壁,另第一侧板件12与第二侧板件13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一枢接孔121、131、一限位穿制孔122、132、一锁合孔123、133以及一穿制结合孔124、134,而其第一侧板件12枢接孔121穿设有一微调枢接件121A,所述的微调枢接件121A的末端卡制在第二侧板件13的枢接孔131,另其第一、二侧板件12、13所设的穿制结合孔124、134穿制结合一固定杆件14,而所述的固定杆件14是结合一携车架体50、参阅图12,且主壳体11前侧底缘结合有一定位结合板15,且所述的定位结合板15两侧是卡制在第一、二侧板件12、13前缘;
一连动座组20,所述的连动座组20设有一活动枢接座体21、数个枢接块体22、一限位件23以及一扳动杆体24,而活动枢接座体21设有一第二球状槽210、一第一枢接部211以及一第二枢接部212,且所述的活动枢接座体21前侧,抵顶于固定座组10的第一侧板件12的弹性件结合孔120内侧所设弹性件120A一端,另其第一枢接部211是与固定座组10的第一、二侧板件12、13所设枢接孔121、131相对并以微调枢接件121A枢接,使活动枢接座体21枢设在固定座组10的主壳体11内,并使活动枢接座体21所设第二球状槽210,与固定座组10的主壳体11所设第一球状槽110相对,另枢接块体22设有一第一枢结孔220、一第二枢结孔221以及一结合部222,而所述的枢接块体22是设在活动枢接座体21两侧,其两个枢接块体22所设第一枢结孔220,是与活动枢接座体21所设第二枢接部212相对,并以一第一枢结件220A枢结结合,且两个枢接块体22的第二枢结孔221间设有限位件23,而第二枢结孔221穿设有一第二枢结件221A,使限位件23枢结固定在两个枢接块体22的第二枢结孔221间,且所述的限位件23受固定座组10的主壳体11后侧下方所设一底板部111其微调穿制孔111A内侧所设一第一微调组111a的斜板部抵顶,且扳动杆体24一侧是卡制结合在两个枢接块体22的结合部222;
一限位挡止锁合件30,所述的限位挡止锁合件30设有一限位杆31以及一锁合控制部32,所述的限位杆31是穿制在固定座组10的主壳体11两侧所设第一、二侧板件12、13的限位穿制孔122、132,并抵顶于连动座组20的枢接块体22下方,而其锁合控制部32是锁合固定在固定座组10的主壳体11两侧所设第一侧板件12或第二侧板件13的锁合孔123、133,使限位挡止锁合件30固设在固定座组10的主壳体11两侧所设第一侧板件12或第二侧板件13;
凭借上述结构的配合,以完成本发明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
请配合参阅图5至图8所示,是本发明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的第一至四动作状态示意图,其固定座组10一侧内设有一第一球状槽110,而固定座组10另一侧结合有一固定杆件14,且所述的固定杆件14是结合一携车架体50、参阅图12,另连动座组20设有一活动枢接座体21、数个输接块体22一限位件23以及一扳动杆体24,其活动枢接座体21是枢设在固定座组10内,且所述的活动枢接座体21与固定座组10的第一球状槽110相对设有一第二球状槽210,而活动枢接座体21另一侧是与两个枢接块体22结合,且所述的两个枢接块体22间结合有限位件23以及扳动杆体24,凭借推动连动座组20的扳动杆体24,使扳动杆体24连动输接块体22,同时将与输接块体22另一侧枢结的活动枢接座体21连动向上,而使活动枢接座体21的第二球状槽210与固定座组10的第一球状槽110形成一开口,将所述的开口套合在车体所设夹球体40,并反向拉动连动座组20的扳动杆体24,同时使与输接块体22另一侧枢结的活动枢接座体21连动向下,而使固定座组10与活动枢接座体21的第一、二球状槽110、210闭合,而将夹球体30夹制固定在固定座组10以及活动枢接座体21所设第一、二球状槽110、210,在固定座组10所设固定杆件14结合携车架体50承载时参阅图12,其受力平均分散至固定座组10与连动作组20,以达承载力以及安全性佳的功效。
请配合参阅图9所示,是本发明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的第一微调组微调动作示意图,其固定座组10底侧一端设有一底板部111,所述的底板部111设有一微调穿制孔111A,所述的底板部111的微调穿制孔111A内侧设有一第一微调组111a,所述的第一微调组111a设有一斜板部,凭借将第一微调组111a的斜板部,顶止于固定座组10内所设连动座组20的限位件23,而控制第一微调组111a的斜板部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第一微调组111a的斜板部推动连动座组20微动向前,而限缩连动座组20的活动枢接座体21所设第二球状槽210,与固定座组10所设第一球状槽110的距离,以增加本发明的夹持稳定功能。
请配合参阅图10、图11所示,是本发明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的限位挡止锁合件锁合动作示意图,其限位挡止锁合件30的限位杆31,是穿过第一、二侧板件12、13所设限位穿制孔122、132,而限位挡止锁合件30的锁合凸部32,是卡制锁合在第一侧板件12所设锁合孔123,使限位杆31穿制在第一、二侧板件12、13间,并挡止在连动座组20所设枢接块体22下方,而使连动座组20受止挡而无法作动,以增加本发明的确保功能。
请配合参阅图12A所示,是本发明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其是在固定座组10一侧结合有一固定杆件14,所述的固定杆件14是结合一携车架体50,凭借所述的携车架体50可将自行车固定在架设在车体。
请配合参阅图12B所示,是本发明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其是在固定座组10的主壳体11的顶侧枢设有一活动勾固件16,而携车架体50设有一横杆部51,所述的横杆部51设有一U型结合件510,凭借将携车架体50结合在固定座组10的固定杆件14,并将主壳体11所设活动勾固件16,勾持固定在携车架体50的横杆部51所设U型结合件510,以使携车架体50与固定座组10稳固结合,以增加本发明的确保功能。
请配合参阅图13至图16所示,是本发明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的实施例及其作动以及使用状态参考图,其整体结构与本发明图1至图11相同,唯其固定座组10的第一、二侧板件12、13未设有穿制孔124、134,而其是在第一、二侧板件12、13间固设有一夹固件,而所述的夹固件是用于夹制固定杆件14,所述的固定杆件14是结合一携车架体50,以增加本发明的另一实用性。
兹将本发明的优点论述如下:
1.承载力佳:夹球体夹制固定在固定座组以及活动枢接座体所设第一、二球状槽,在固定座组所设固定杆件结合携车架承载时,其受力平均分散至固定座组与连动作组,故其承载力佳。
2.安全性佳:夹球体夹制固定在固定座组以及活动枢接座体所设第一、二球状槽,在固定座组所设固定杆件结合携车架承载时,其受力平均分散至固定座组与连动作组,使车辆在行驶时会动的作用力也平均分散至固定座组与连动作组,故其安全性佳。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座组,所述的固定座组设有一主壳体,主壳体前侧设有一第一球状槽,主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结合有一第一侧板件以及一第二侧板件,所述的第一侧板件与第二侧板件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一枢接孔,所述的第一侧板件的枢接孔穿设有一微调枢接件,所述的微调枢接件的末端卡制在第二侧板件的枢接孔中,所述的第一、二侧板件后侧结合有一固定杆件,所述的固定杆件结合一携车架体;
一连动座组,所述的连动座组设有一活动枢接座体、数个枢接块体、一限位件以及一扳动杆体,活动枢接座体设有一第二球状槽、一第一枢接部以及一第二枢接部,第一枢接部与固定座组的第一、二侧板件所设枢接孔相对并以微调枢接件枢接,使活动枢接座体所设第二球状槽与固定座组的主壳体所设第一球状槽相对,枢接块体设有一第一枢结孔以及一第二枢结孔,所述的枢接块体设在活动枢接座体两侧,两个枢接块体所设第一枢结孔与活动枢接座体所设第二枢接部相对,并以一第一枢结件枢结结合,且两个枢接块体的第二枢结孔间设有限位件,而第二枢结孔穿设有一第二枢结件,使限位件枢结固定在两个枢接块体的第二枢结孔间,且扳动杆体结合于两个枢接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主壳体的后侧下方设有一底板部,所述的底板部设有一微调穿制孔,而所述的微调穿制孔内侧设有一第一微调组,所述的第一微调组设有一斜板部,所述的斜板部顶止于连动座组的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板件设有一弹性件结合孔,所述的弹性件结合孔内侧设有一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一侧抵顶于主壳体内壁,所述的弹性件的另一侧抵顶连动座组所设活动枢接座体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座组的第一、二侧板件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一限位穿制孔以及一锁合孔,所述的限位穿制孔以及锁合孔穿制结合一限位挡止锁合件,所述的限位挡止锁合件设有一限位杆以及一锁合控制部,所述的限位杆是穿制在固定座组的主壳体两侧所设第一、二侧板件的限位穿制孔,并抵顶于连动座组的枢接块体下方,而所述的锁合控制部锁合固定在固定座组的主壳体两侧所设第一侧板件的锁合孔中,使限位挡止锁合件固设在固定座组的主壳体两侧所设第一侧板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座组的第一、二侧板件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一限位穿制孔以及一锁合孔,所述的限位穿制孔以及锁合孔穿制结合一限位挡止锁合件,所述的限位挡止锁合件设有一限位杆以及一锁合控制部,所述的限位杆穿制在固定座组的主壳体两侧所设第一、二侧板件的限位穿制孔中,并抵顶于连动座组的枢接块体下方,而所述的锁合控制部锁合固定在固定座组的主壳体两侧所设第二侧板件的锁合孔上,使限位挡止锁合件固设在固定座组的主壳体两侧所设第二侧板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主壳体前侧底缘结合有一定位结合板,且所述的定位结合板两侧是制在第一、二侧板件前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座组的第一、二侧板件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一穿制结合孔,所述的穿制结合孔穿制结合有一所述的固定杆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座组的第一、二侧板件间固设有一夹固件,所述的夹固件是用于夹制所述的固定杆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连动座组的两个枢接块体分别设有一结合部,所述的结合部与扳动杆体一侧卡制结合。
CN2008102155092A 2008-09-04 2008-09-04 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 Active CN1016650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55092A CN101665098B (zh) 2008-09-04 2008-09-04 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
RU2008147857/11A RU2442702C2 (ru) 2008-09-04 2008-12-05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ое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велосипедов с шаром прицеп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55092A CN101665098B (zh) 2008-09-04 2008-09-04 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5098A CN101665098A (zh) 2010-03-10
CN101665098B true CN101665098B (zh) 2011-05-04

Family

ID=41801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55092A Active CN101665098B (zh) 2008-09-04 2008-09-04 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5098B (zh)
RU (1) RU2442702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1833B (zh) * 2012-06-14 2015-10-07 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夹球式固定结构
KR101550168B1 (ko) * 2015-01-12 2015-09-03 윤일식 차량용 자전거캐리어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5135A2 (en) * 1994-01-26 1995-08-02 Publiekrechtelijk Overheidslichaam Felua Groep Carrier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for example, bicycles
CN200981525Y (zh) * 2006-11-30 2007-11-28 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携车架角度调整结构
CN201009697Y (zh) * 2007-03-06 2008-01-23 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尾端携车架夹球式夹具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5135A2 (en) * 1994-01-26 1995-08-02 Publiekrechtelijk Overheidslichaam Felua Groep Carrier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for example, bicycles
CN200981525Y (zh) * 2006-11-30 2007-11-28 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携车架角度调整结构
CN201009697Y (zh) * 2007-03-06 2008-01-23 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尾端携车架夹球式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5098A (zh) 2010-03-10
RU2008147857A (ru) 2010-06-10
RU2442702C2 (ru) 2012-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5098B (zh) 自行车携车架夹球固定结构
DE102012206879A1 (de) Leichtgewichtige Skibindung mit erhöhter Auslösesicherheit
CN203032314U (zh) 挂车自动牵引装置
CN216251067U (zh) 一种汽车用车联网5g天线
GB2565504A8 (en) Coupling assembly and rail vehicle having same
CN204656016U (zh) 田径用安全跨栏
CN214179779U (zh) 一种开会用信息展示板
CN201317322Y (zh) 自行车携车架结构
CN2905520Y (zh) 组装式汽车牵引杆
CN203844663U (zh) 一种挂车集装箱自动定位锁紧机构
CN207884662U (zh) 一种多功能路由器
CN107380328B (zh) 新型折叠装置
CN208256545U (zh) 一种长过行程的自复位按钮开关
CN209739331U (zh) 一种无人机绳钩机构
EP2832199B1 (en) Drawbar support assembly
CN217208799U (zh) 用于驾驶员监控系统的摄像头
CN214822562U (zh) 连接机构及电动汽车
CN203314324U (zh) 可锁定箱包拉杆
CN213906683U (zh) 一种消防用消防事故广播装置
CN203374702U (zh) 用于制动卡钳的支架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摩擦力背片
CN215634156U (zh) 一便于快速连接的卡槽卡扣
CN104172675A (zh) 一种隐形拉链的拉头
CN208577895U (zh) 一种无孔钢轨拖移挂钩装置
CN207864504U (zh) 超限自动脱扣装置
CN214742711U (zh) 一种自锁式连杆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