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3940A - 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3940A
CN101663940A CN200910018991A CN200910018991A CN101663940A CN 101663940 A CN101663940 A CN 101663940A CN 200910018991 A CN200910018991 A CN 200910018991A CN 200910018991 A CN200910018991 A CN 200910018991A CN 101663940 A CN101663940 A CN 101663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montant
winding rope
adjacent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18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
何涛
刘冰
李玉莲
田金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018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39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3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39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Supports For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该方法包括横杆、竖杆及缠绕绳,其中横杆平行地面设置在离地面2米高度处,竖杆插接在地面上的植株根茎旁,并用缠绕绳将竖杆底端与植株的茎基部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竖杆顶端通过缠绕绳与横杆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植株长至1.3~1.5米高,将植株头部牵引到植株的相邻竖杆上,并用缠绕绳将植株与相邻竖杆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植株再长25~30厘米长,用缠绕绳将其与相邻竖杆呈“8”字状缠绕固定,植株再长30厘米长时,将植株头部牵引到起始竖杆上,直至打顶前约1个月停止。该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降低植株高度、增加花穗数、减少发病几率、果实光泽度佳等特点。

Description

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株的整枝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
2、背景技术
传统番茄种植方法是按照单干整枝的方式种植,部分品种容易形成长势过旺,穗间较长,长不出几穗花便至棚顶,并且单干整枝不能全部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容易生病,且在植株结果后期,因果实膨大重量增加产生下坠进而折断主茎的现象,由于上述缺陷,而影响了本身的普及。
3、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
本发明的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包括横杆、竖杆及缠绕绳,其中横杆平行地面设置在离地面2米高度处,竖杆插接在地面上的植株根茎旁,并用缠绕绳将竖杆底端与植株的茎基部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竖杆顶端通过缠绕绳与横杆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植株长至1.3~1.5米高时,将植株头部牵引到植株的相邻竖杆上,并用缠绕绳将植株与相邻竖杆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植株再长25~30厘米长时,用缠绕绳将其与相邻竖杆呈“8”字状缠绕固定,植株再长30厘米长时,将植株头部牵引到起始竖杆上,并用缠绕绳将植株与起始竖杆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随着植株的生长,依次类推,直至在植株打顶前1个月停止。
当植株高度低于1.3~1.5米高时,随着番茄植株的不断生长,每隔25~30厘米,用缠绕绳将植株和竖杆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
植株以单秆结果为主,其余侧芽应及早抹去,并在植株长至1.3~1.5米高时,对植株进行“S”形整枝处理。
相邻两植株间的弯曲点与相邻植株生长点设置在同一竖杆上,高度应间隔15~20厘米。
最端部的植株应在其根茎旁另插接一个竖杆,并以同样方法“S”形整枝。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S”形整枝技术秉承了传统单干整枝的优势,同时避免了部分品种因长势过旺,穗间较长,长不出几穗花便至棚顶的特点,充分利用了棚室内的立体空间,降低了植株的高度,增加了花穗数,继承连续摘心换头法的优点,扬弃了果实采收期易出现采果断层即采收盛期出现中断的不足,且简单易于操作。
(2)采用“S”形整枝技术,使植株的根系数量明显多于常规种植方式,根系群体分布范围也显著大于常规种植方式,且在相邻竖杆上绑一道改为绑两道,避免了植株在结果后期,因果实膨大重量增加产生下坠进而折断主茎的现象。
(3)降低了一定的投资费用,“S”形整枝技术”使在生长盛期的番茄植株对肥料的过量吸收略微受抑,减少了部分助状素等激素的喷洒次数,降低了一定的投资费用,也降低了因喷药次数增加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4)阳光照射机率大,“S”形整枝技术使植株在弯曲的过程中得以直接接受阳光照射,首先向北弯曲,使番茄植株第三、四、五穗花果得以直接接受阳光照射,后期又向南倾斜,因生长点垂直距地面位置较高,距棚膜较近,光照明显加强,不但降低了果实的发病率,而且使得果实含糖量高,鲜艳亮泽及色素增加。
4、附图说明
图1为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的整枝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横杆1,竖杆2,缠绕绳3,植株4。
5、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该整枝结构包括横杆1、竖杆2及缠绕绳3,其中横杆1平行地面设置在离地面2米高度处,竖杆2插接在地面上的植株4根茎旁,并用缠绕绳3将竖杆2底端与植株4的茎基部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竖杆2顶端通过缠绕绳3与横杆1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植株4长至1.3~1.5米高时,将植株4头部牵引到植株4的相邻竖杆2上,并用缠绕绳3将植株4与相邻竖杆2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植株4再长25~30厘米长时,用缠绕绳3将其与相邻竖杆2呈“8”字状缠绕固定,植株4再长30厘米长时,将植株4头部牵引到起始竖杆2上,并用缠绕绳3将植株4与起始竖杆2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随着植株4的生长,依次类推,直至在植株4打顶前1个月停止。
当植株4高度低于1.3~1.5米高时,随着植株4的不断生长,每隔25~30厘米,用缠绕绳3将植株4和竖杆2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植株4以单秆结果为主,其余侧芽应及早抹去,并在植株4长至1.3~1.5米高时,对植株4进行“S”形整枝处理,相邻两植株4间的弯曲点与相邻植株4生长点设置在同一竖杆2上,高度应间隔15~20厘米,以免距离过近发生拥挤或遮光现象,最端部的植株4应在其根茎旁另插接一个竖杆2,并以同样方法“S”形整枝。
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作详细地说明:
(1)在栽培番茄的温室中南北向按番茄植株4逐行拉一横杆1,高度以中后部距地面2米为宜,按常规方法在每株番茄植株4旁插一根竖杆2,竖杆2上端用缠绕绳3固定在横杆1上,另一端绑在番茄植株4茎基部,绑时番茄茎秆与竖杆2间以呈“8”字形为宜,若用吊绳可顺时针方向缠绕植株4茎秆,随着番茄植株4的不断生长,每隔25~30厘米,用缠绕绳3绑一道。
(2)当植株4长至1.3~1.5米高,于浇水追肥之前的前天下午,当番茄茎较柔软易弯曲而不易断时进行“S”形整枝,植株4以单秆结果为主,其余侧芽应及早抹去。
(3)在插竖杆2或绑吊绳田间按南北行先将北面数第2株上面的绑绳解开,若为吊绳可反势旋开至番茄植株4第三穗果部位,以第三、四穗间茎部为弯曲点,缓缓牵引到北面相邻一株(最北面一株)的杆上,由南向北呈约45°角绑在北面相邻竖杆2上或吊绳上,从北面数第三株依照同样方法引过来绑在中间一竿上(北面数第二株竿上),其余南面植株4以此类推,相邻两植株4间北面植株4的弯曲点与相南面植株4的生长点在同一竿或吊绳上,高度应间隔15~20厘米,以免距离过近发生拥挤或遮光现象,最北端一植株4在其北端插一竖杆2或从后坡内侧吊一缠绕绳3按上述方法操作。
(4)待番茄植株4在新牵引的竖杆2或吊绳上再长出约25~30厘米高时,在其上方再绑一道,当植株4再长出约30厘米高时,将主茎按上述同样方法引回相邻南面原竖杆2或吊绳上仍呈相应角度进行绑捆,此后以此类推,直至打顶前约1个月停止。
实验统计数据结果:
(1)平均每667米2的温室番茄降低激素使用投入资金15~20元。
(2)平均每667米2的每茬温室番茄果实灰霉病发病率降低27%~45.3%。
(3)在温室同等栽培高度的情况下,采用“S”形整枝技术可使植株增加4~5穗,增产达到33%~47%。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Claims (5)

1、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杆、竖杆及缠绕绳,其中横杆平行地面设置在离地面2米高度处,竖杆插接在地面上的植株根茎旁,并用缠绕绳将竖杆底端与植株的茎基部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竖杆顶端通过缠绕绳与横杆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植株长至1.3~1.5米高时,将植株头部牵引到植株的相邻竖杆上,并用缠绕绳将植株与相邻竖杆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植株再长25~30厘米长时,用缠绕绳将其与相邻竖杆呈“8”字状缠绕固定,植株再长30厘米长时,将植株头部牵引到起始竖杆上,并用缠绕绳将植株与起始竖杆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随着植株的生长,依次类推,直至在植株打顶前1个月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植株高度低于1.3~1.5米高时,随着番茄植株的不断生长,每隔25~30厘米,用缠绕绳将植株和竖杆呈“8”字状缠绕设置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植株以单秆结果为主,其余侧芽应及早抹去,并在植株长至1.3~1.5米高时,对植株进行“S”形整枝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植株间的弯曲点与相邻植株生长点设置在同一竖杆上,高度应间隔15~2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最端部的植株应在其根茎旁另插接一个竖杆,并以同样方法“S”形整枝。
CN200910018991A 2009-09-22 2009-09-22 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 Pending CN1016639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18991A CN101663940A (zh) 2009-09-22 2009-09-22 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18991A CN101663940A (zh) 2009-09-22 2009-09-22 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3940A true CN101663940A (zh) 2010-03-10

Family

ID=41800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18991A Pending CN101663940A (zh) 2009-09-22 2009-09-22 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394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2164A (zh) * 2010-05-18 2010-09-08 浙江林学院 高营养物质含量的番茄栽培方法
CN102487703A (zh) * 2011-12-14 2012-06-13 云南农业大学 保护地番茄支架设置方法
CN103392525A (zh) * 2013-08-06 2013-11-20 胡永军 一种番茄双杆曲臂整枝方法
CN103988693A (zh) * 2014-05-30 2014-08-20 丹阳圣丽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下秋番茄的株型培育方法
CN111466237A (zh) * 2020-04-19 2020-07-31 王国庆 一种现代农业大棚生长捆扎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2164A (zh) * 2010-05-18 2010-09-08 浙江林学院 高营养物质含量的番茄栽培方法
CN102487703A (zh) * 2011-12-14 2012-06-13 云南农业大学 保护地番茄支架设置方法
CN102487703B (zh) * 2011-12-14 2013-01-09 云南农业大学 保护地番茄支架设置方法
CN103392525A (zh) * 2013-08-06 2013-11-20 胡永军 一种番茄双杆曲臂整枝方法
CN103392525B (zh) * 2013-08-06 2014-10-29 胡永军 一种番茄双杆曲臂整枝方法
CN103988693A (zh) * 2014-05-30 2014-08-20 丹阳圣丽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下秋番茄的株型培育方法
CN111466237A (zh) * 2020-04-19 2020-07-31 王国庆 一种现代农业大棚生长捆扎装置
CN111466237B (zh) * 2020-04-19 2022-10-25 王国庆 一种现代农业大棚生长捆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4578B (zh) 一种促进中国樱桃花芽分化的方法
CN109302933B (zh) 猕猴桃早产丰产树形快速培育整形方法
CN103109715B (zh) 一种适于高密度枣园的简化树形整形方法
CN107371855B (zh) 一种梨树“四臂篱架形”树形及整形方法
CN109601216B (zh) 猕猴桃“平字形立架”栽培方法
CN104472297B (zh) 一种y字垂柳形苹果树树形及其修剪方法
CN102308743A (zh) 一种利用省力栽培架栽培葡萄的方法
CN107371965B (zh) 一种音叉形梨树树形及其整形修剪方法
CN107484606A (zh) 一种猕猴桃幼树培植的整形方法
CN107517775A (zh) 一种双行双层单向种植火龙果的栽培架及其栽培方法
CN104855099A (zh) 火龙果在温室大棚内的栽培方法
CN101663940A (zh) 温室番茄“s”形整枝高产方法
CN103081769B (zh) 一种葡萄栽培方法
CN101406133B (zh) 一种茄子一边倒整枝方法
CN102550353B (zh) 猕猴桃高架宽距密植栽培修剪方法
CN109699390A (zh) 一种基于无主蔓扇形架改架y型架势的葡萄栽培改良方法
CN102668838A (zh) 一种葡萄的苗期管理方法
CN206341636U (zh) 一种火龙果栽培装置
CN205408888U (zh) 一种适合北方栽培的高、宽、垂葡萄架
CN103650893A (zh) 一种李树树冠的打顶修剪方法
CN101999305B (zh) 樱桃篱架式整形方法
CN215530426U (zh) 一种繁星点点型景观葡萄树形种植结构
CN206442828U (zh) 一种高观赏性Fashion Y型葡萄架
CN109463198A (zh) 一种葡萄种植方法
CN104718914A (zh) 一种茄子增产整枝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