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8871A - 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58871A CN101658871A CN200910182709A CN200910182709A CN101658871A CN 101658871 A CN101658871 A CN 101658871A CN 200910182709 A CN200910182709 A CN 200910182709A CN 200910182709 A CN200910182709 A CN 200910182709A CN 101658871 A CN101658871 A CN 1016588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ing
- optimization
- thickness
- passage
- discre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其步骤为:(1)收集铝板带冷轧机的设备参数和工艺条件;(2)确定带材规格和成品要求;(3)收集实际使用规程的相关参数;(4)确定优化目标;(5)出口厚度离散及初始化;(6)根据退火阶段调用优化计算子程序;(7)完成规程优化计算。本发明充分考虑规程优化后的合理性和可用性,以实际应用规程为优化基础;提出了负荷均衡、能耗最小、板形良好这三种优化目标的新目标形式;在优化过程中考虑实际轧制中的静态约束和动态约束条件,改进动态优化算法,从而减小计算量,实现快速计算。该优化方法充分发挥轧机的生产能力,保证设备合理使用,使产品板形良好、能耗降低,适合在线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板带的冷轧方法,尤其涉及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规程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铝板带轧机的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靠经验方法制定轧制规程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经验方法制定规程,虽然可行,但不是较优,存在轧制带材板形差、能耗高的缺点。
因此对于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来说,确定最优的轧制规程,对于实际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优化轧制规程可以摆脱经验法的不足,充分发挥轧机的生产能力,保证设备合理使用,使产品的板形良好、能耗低。
专利号为ZL 200410015884.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冷带钢连轧机轧制规程的综合优化控制方法”,其在轧制规程优化过程中将电机负荷、板厚控制、板形控制和打滑与热滑伤防治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进去。另外,《中国冶金》2008年第9期第27~30页也有关于“单机架可逆冷轧机轧制规程优化设计”的描述。
上述的公开文献所涉及的轧制规程优化方法,关于带钢生产的轧制规程优化方法研究较多,但在铝板带的轧制规程优化方面的研究则较少,并且在板形方面的优化研究很少。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问题有:轧制规程的优化脱离实际使用的经验规程;轧机本身的约束考虑很多,而工艺条件约束考虑不够。轧制规程优化的目标,虽然有多种形式,但目标形式未必满足实际需求,例如以轧制功率代替轧制能耗进行优化计算,未考虑轧制时间,从而缺乏合理性。对板形的优化,侧重于等负荷、等压力、最佳轧制力等方面的研究,很少从凸度和弯辊力的角度对板形的优化进行研究。而在轧制规程寻优的算法中,一般很难满足在线应用时间上的要求,只能进行离线的规程优化计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通过优化轧制规程,充分发挥轧机的生产能力,保证设备合理使用,使产品的板形良好、能耗降低,并适合在线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铝板带冷轧机的设备参数和工艺条件;
(2)确定带材规格和成品要求;
(3)收集实际使用规程的参数;
(4)确定优化目标:
4a)以下形式的负荷均衡目标函数:
式中:α——权重系数,
Pi、Mi——第i道次的轧制力、轧制力矩,
PMAX、MMAX——轧机的最大轧制力、最大轧制力矩;
4b)以下形式的能耗最小目标函数:
式中:E——轧制总能耗,
Ni——第i道次的轧制功率,
Ti——第i道次的轧制时间,
hi-1、hi——第i道次轧制前、后的轧件厚度;
4c)以下形式的板形良好目标函数:
式中:β——权重系数,
H0、Δ——坯料的边部厚度和凸度,
hi、δi——第i道次出口的边部厚度和凸度,
BFi——第i道次的弯辊力;
(5)出口厚度离散及初始化:
5a)出口厚度离散:
首先绝对压下量离散,以实际使用规程为中心,绝对压下量离散间隔设为Δhstep,离散点个数设为In,各道次出口厚度离散值以下列形式计算:
Hj,i=H0,j-1+(i-In/2)Δstep
再相对压下率离散,以实际使用规程为中心,相对压下率离散的波动范围设为Iε,离散点个数设为In,各道次出口厚度离散值以下列形式计算:
式中:j——道次数,
i——厚度离散点的索引,
H0,j-1——实际使用规程j-1道次的出口厚度;
5b)各阶段离散点有效个数初始化;
5c)阶段临时目标值初始化;
(6)调用优化计算子程序,对退火前后分两段进行优化计算:
6a)取得退火标志,确定退火前的PN1段和退火后的PN2段的出入口参数;
6b)k值初始取值为PN1段的道次数PN1;
6c)判断当前离散厚度及对应的力能参数是否满足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
最小可轧厚度的限制:hi≥hmin,
道次压下率限制:εmin≤εi≤εmax,
最大轧制压力限制:0≤Pi≤Pimax,
轧制功率限制:0≤Ni≤Nimax,
轧制力矩限制:0≤Mi≤Mimax,
轧制速度限制:vi≤vimax,
式中:hi、hmin——第i道次的厚度、最小可轧厚度,
εmin、εmax——第i道次的最小允许压下率、最大允许压下率,
Pi、Pimax——第i道次的轧制力、最大允许轧制力,
Ni、Nimax——第i道次的轧制功率、最大允许轧制功率,
Mi、Mimax——第i道次的轧制力矩、最大允许轧制力矩,
vi、vimax 第i道次的轧制速度、最大允许轧制速度;
6d)采用步骤(4)中的优化目标函数,计算优化目标值;
6e)判断并存储各离散点对应的最优目标值;
6f)存储k阶段各离散点对应的最优路径的厚度离散值;
6g)存储k阶段有效的离散厚度及其索引;
6h)k值减1,转入步骤6c)进行回归计算,直到k值小于2;
6i)k值取值为PN2段的道次数PN2,转入步骤6c)进行回归计算;
6j)存储整体最优路径及各阶段规程优化值;
(7)完成规程优化计算。
进一步地,上述的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设备参数和工艺条件包含:上下工作辊直径、上下支撑辊直径、主电机额定功率、最大轧制力矩、最大轧制力、最大轧制速度、最小可轧厚度和最大压下率。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带材规格和成品要求包含:原料材质、原料宽度、原料厚度、原料凸度、成品厚度和成品凸度。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实际使用规程的参数包含:实际使用规程总轧制道次数、退火道次数和退火厚度,以及实际使用规程各道次的出口厚度、入口厚度、轧制速度、变形抗力、张力、轧制压力、轧制时间、轧制功率和轧制能耗。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充分考虑规程优化后的合理性和可用性,以实际应用规程为优化基础;在考虑工程应用的基础上,引入负荷均衡、能耗最小、板形良好三种优化目标,提出了新的目标形式;以动态规划法为基础,在优化过程中考虑实际轧制中的静态约束和动态约束条件,改进动态优化算法,减少了被计算的厚度离散点的数量,从而减小了计算量,因此计算速度快,适合在线使用。通过本发明的规程优化方法,可充分发挥轧机的生产能力,保证设备合理使用,使产品的板形良好、能耗低,适合在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规程优化方法的简要总体流程图;
图2: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规程优化方法的优化目标计算流程图;
图3: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规程优化方法的出口厚度离散及初始化流程图;
图4: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规程优化方法的动态优化计算流程图;
图5: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规程优化方法的约束条件判断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铝板带冷轧机的设备参数和工艺条件,设备参数和工艺条件包含:上下工作辊直径、上下支撑辊直径、主电机额定功率、最大轧制力矩、最大轧制力、最大轧制速度、最小可轧厚度和最大压下率;
(2)确定带材规格和成品要求,带材规格和成品要求包含:原料材质、原料宽度、原料厚度、原料凸度、成品厚度和成品凸度;
(3)收集实际使用规程的参数,实际使用规程的参数包含:实际使用规程总轧制道次数、退火道次数和退火厚度,以及实际使用规程各道次的出口厚度、入口厚度、轧制速度、变形抗力、张力、轧制压力、轧制时间、轧制功率和轧制能耗;
(4)确定优化目标,如图2所示:
4a)以下形式的负荷均衡目标函数:
式中:α——权重系数,
Pi、Mi——第i道次的轧制力、轧制力矩,
PMAX、MMAX——轧机的最大轧制力、最大轧制力矩;
4b)以下形式的能耗最小目标函数:
式中:E——轧制总能耗,
Ni——第i道次的轧制功率,
Ti——第i道次的轧制时间,
hi-1、hi——第i道次轧制前、后的轧件厚度;
4c)以下形式的板形良好目标函数:
式中:β——权重系数,
H0、Δ——坯料的边部厚度和凸度,
hi、δi——第i道次出口的边部厚度和凸度,
BFi——第i道次的弯辊力;
(5)出口厚度离散及初始化,如图3所示:
5a)出口厚度离散:
首先绝对压下量离散,以实际使用规程为中心,绝对压下量离散间隔设为Δhstep,离散点个数设为In,各道次出口厚度离散值以下列形式计算:
Hj,i=H0,j-1+(i-In/2)Δstep
再相对压下率离散,以实际使用规程为中心,相对压下率离散的波动范围设为Iε,离散点个数设为In,各道次出口厚度离散值以下列形式计算:
式中:j——道次数,
i——厚度离散点的索引,
H0,j-1——实际使用规程j-1道次的出口厚度;
5b)各阶段离散点有效个数初始化;
5c)阶段临时目标值初始化;
(6)调用优化计算子程序,对退火前后分两段进行优化计算,如图4所示:
6a)取得退火标志,确定退火前的PN1段和退火后的PN2段的出入口参数;
6b)k值初始取值为PN1段的道次数PN1;
6c)判断当前离散厚度及对应的力能参数是否满足约束条件,如图5所示,所述约束条件包括:
最小可轧厚度的限制:hi≥hmin,
道次压下率限制:εmin≤εi≤εmax,
最大轧制压力限制:0≤Pi≤Pimax,
轧制功率限制:0≤Ni≤Nimax,
轧制力矩限制:0≤Mi≤Mimax,
轧制速度限制:vi≤vimax,
式中:hi、hmin——第i道次的厚度、最小可轧厚度,
εmin、εmax——第i道次的最小允许压下率、最大允许压下率,
Pi、Pimax——第i道次的轧制力、最大允许轧制力,
Ni、Nimax——第i道次的轧制功率、最大允许轧制功率,
Mi、Mimax——第i道次的轧制力矩、最大允许轧制力矩,
vi、vimax——第i道次的轧制速度、最大允许轧制速度;
6d)采用步骤(4)中的优化目标函数,计算优化目标值;
6e)判断并存储各离散点对应的最优目标值;
6f)存储k阶段各离散点对应的最优路径的厚度离散值;
6g)存储k阶段有效的离散厚度及其索引;
6h)k值减1,转入步骤6c)进行回归计算,直到k值小于2;
6i)k值取值为PN2段的道次数PN2,转入步骤6c)进行回归计算;
6j)存储整体最优路径及各阶段规程优化值;
(7)完成规程优化计算。
通过优化轧制规程,充分发挥轧机的生产能力,保证设备合理使用,使产品的板形良好、能耗降低。
以铝加工厂1850mm六辊单机架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为应用实例。
1、带材规格和成品要求:
坯料材质:2024,坯料宽度:1900mm,坯料厚度:6.00mm,坯料凸度:40um,成品厚度:1.00mm,成品凸度:5um。
2、实际使用规程:
实际使用规程的总轧制道次数PN为6,退火道次数为4,退火厚度为2.40mm;
实际使用规程各道次的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
表1实际使用规程
实际使用规程的轧制总能耗为1121.34kW.h,实际使用规程各道次轧制力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为36.985,各道次轧制力矩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为14.929,各道次凸度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为5.35。
3、优化计算
实际使用规程中存在退火道次,因此需分两段分别进行优化;第一段为第1~4道次,第二段为第5~6道次;
第一段的优化计算
1)目标选择,分别选择负荷均衡、能耗最小以及板形良好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计算;
负荷均衡目标函数中,权重系数α取值为0.5,第一段道次数为4,各道次的轧制力、轧制力矩需在优化过程中调用相关模型动态计算;最大轧制力PMAX取值为20000kN,最大轧制力矩MMAX取值为150kN.m;
能耗最小目标函数中,第一段道次数为4,各道次的轧制功率Ni需在优化过程中,根据离散厚度值调用相关模型进行计算;
板形良好目标函数中,第一段道次数为4,各道次的凸度δi值根据离散厚度值调用相关模型进行计算;Flag取0,即选择不存在板形调节手段的情况;
2)出口厚度离散及初始化,在此实施例中,出口厚度离散方式选择相对压下率离散,相对压下率离散的波动范围Iε取值为0.2,离散点个数In取值为200;
实际使用规程中第一段1~4道次出口厚度值为:4.69mm,3.67mm,2.92mm,2.40mm;
可求得第一段各道次出口厚度离散值范围:
第1道次:4.432mm-4.956mm;
第2道次:3.467mm-3.876mm;
第3道次:2.770mm-3.070mm;
第4道次:2.40mm(为定值);
参数初始化:
各道次离散点的有效个数:VNi=0(i=0,1,...,PN);
各道次临时目标值:TAi,j=106(i=0,1,...,PN;j=0,1,...In);
3)动态优化计算
步骤1:k初始取值为第一段的道次数4;
步骤2:计算当前厚度离散值对应的相关设定值hi、εi、Pi、Ni、Mi、vi、ΔεO、ΔεC,并判断是否满足约束条件;
步骤3:计算并存储各离散点对应的最优目标值;
步骤4:计算并存储k阶段的阶段最优目标值;
以负荷均衡为优化目标时,第一段各阶段优化目标值分别为:2.511,3.881,11.288;
以能耗最小为优化目标时,第一段各阶段优化目标值分别为:351.494,469.245,520.502;
以板形良好为优化目标时,第一段各阶段优化目标值分别为:5.712,40.746,168.750;
步骤5:存储k阶段有效的离散厚度及其索引;
第一段各阶段的有效离散点的个数分别为:1,201,201,165;
步骤6:k值减1,转入步骤2,进行回归计算;
步骤7:存储第一段的最优路径及各道次规程优化值;
以负荷均衡为优化目标时,第一段各阶段优化的出口厚度索引为:0,102,141,154;优化的出口厚度为:4.70mm,3.76mm,3.00mm,2.40mm;
以能耗最小为优化目标时,第一段各阶段优化的出口厚度索引为:0,200,0,76;优化的出口厚度为:4.95mm,3.47mm,2.88mm,2.40mm;
以板形良好为优化目标时,第一段各阶段优化的出口厚度索引为:0,0,0,36;优化的出口厚度为:4.43mm,3.47mm,2.82mm,2.40mm;
第二段的优化计算
1)目标选择
分别选择负荷均衡、能耗最小以及板形良好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计算;
负荷均衡目标函数中,权重系数α取值为0.5,第二段道次数为2,各道次的轧制力、轧制力矩需在优化过程中调用相关模型动态计算;最大轧制力PMAX取值为20000kN,最大轧制力MMAX矩取值为150kN.m;
能耗最小目标函数中,第二段道次数为2,各道次的轧制功率Ni需在优化过程中,根据离散厚度值调用相关模型进行计算;
板形良好目标函数中,第二段道次数为2,各道次的凸度δi值根据离散厚度值调用相关模型进行计算;Flag取0,即选择不存在板形调节手段的情况下;
2)出口厚度离散及初始化
在此实施例中,出口厚度离散方式选择相对压下率离散,相对压下率离散的波动范围Iε取值为0.2,离散点个数In取值为200;
实际使用规程中第二段5~6道次出口厚度值为:1.47mm,1.00mm;
求得第二段各道次出口厚度离散值范围:
第5道次:1.280mm-1.653mm;
第6道次:1.00mm(为定值);
参数初始化:
各道次离散点的有效个数:VNi=0(i=0,1,...,PN);
各道次临时目标值:TAi,j=106(i=0,1,...,PN;j=0,1,...In);
3)动态优化计算
步骤1:k初始取值为第二段的道次数2;
步骤2;计算当前厚度离散值对应的相关设定值hi、εi、Pi、Ni、Mi、vi、ΔεO、ΔεC,并判断是否满足约束条件;
步骤3:计算并存储各离散点对应的最优目标值;
步骤4:计算并存储k阶段的阶段最优目标值;
以负荷均衡为优化目标时,第二段各阶段优化目标值为:7.882;
以能耗最小为优化目标时,第二段各阶段优化目标值为:575.529;
以板形良好为优化目标时,第二段各阶段优化目标值为:98.533;
步骤5:存储k阶段有效的离散厚度及其索引;
第二段各阶段的有效离散点的个数分别为:1,201;
步骤6:k值减1,转入步骤2,进行回归计算;
步骤7:存储第二段的最优路径及各道次规程优化值;
以负荷均衡为优化目标时,第二段各阶段优化的出口厚度索引为:0,126;优化的出口厚度为:1.52mm,1mm;
以能耗最小为优化目标时,第二段各阶段优化的出口厚度索引为:0,126;优化的出口厚度为:1.52mm,1mm;
以板形良好为优化目标时,第二段各阶段优化的出口厚度索引为:0,81;优化的出口厚度为:1.43mm,1mm。
4、规程优化结果
1)以能耗最小为优化目标时,优化后的规程如表2所示:
表2能耗最小的优化规程
优化后的规程轧制总能耗为1091.75kW.h,而实际使用规程轧制总能耗为1121.34kW.h,优化后的规程总能耗降低了2.64%;
优化计算总耗时在1秒以内,满足在线使用;
2)以负荷均衡为优化目标时,优化后的规程如表3所示:
表3负荷均衡的优化规程
道次数 | 入口厚度(mm) | 出口厚度(mm) | 压下量(mm) | 压下率(%) | 轧制力(kN) | 轧制力矩(kN.m) | 轧制功率(kW) | 轧制能耗(kW.h) |
1 | 6.00 | 4.70 | 1.30 | 21.69 | 8367 | 99.78 | 3484.51 | 103.50 |
2 | 4.70 | 3.76 | 0.94 | 20.08 | 8855 | 91.04 | 4248.63 | 128.42 |
3 | 3.76 | 3.00 | 0.75 | 20.07 | 9193 | 88.10 | 4810.74 | 156.50 |
4 | 3.00 | 2.40 | 0.60 | 20.04 | 8945 | 77.33 | 4820.86 | 176.26 |
5 | 2.40 | 1.52 | 0.88 | 36.87 | 8692 | 79.88 | 5245.13 | 246.23 |
6 | 1.52 | 1.00 | 0.52 | 34.00 | 8919 | 64.30 | 4907.70 | 325.03 |
优化后的规程各道次轧制轧制力绝对偏差平均值为19.886,而实际使用规程各道次轧制力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为36.985,绝对偏差平均值降低了46.23%;
优化后的规程各道次轧制力矩绝对偏差平均值为9.568,而实际使用规程各道次轧制力矩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为14.929,绝对偏差平均值降低了35.91%;因此,优化后的规程比实际使用规程负荷更加均衡;
优化计算总耗时在1秒以内,满足在线使用;
3)以板形良好为优化目标时,在不存在板形调节手段的情况下,优化后的规程如表4所示:
表4板形良好的优化规程
道次数 | 入口厚度(mm) | 出口厚度(mm) | 压下量(mm) | 压下率(%) | 轧制力(kN) | 轧制力矩(kN.m) | 轧制功率(kW) | 凸度(um) |
1 | 6.00 | 4.43 | 1.57 | 26.13 | 9412 | 122.97 | 4656.95 | 22.16 |
2 | 4.43 | 3.47 | 0.97 | 21.78 | 9282 | 96.60 | 4782.15 | 17.33 |
3 | 3.47 | 2.82 | 0.64 | 18.54 | 8782 | 78.15 | 4457.01 | 14.12 |
4 | 2.82 | 2.40 | 0.42 | 15.02 | 7550 | 50.10 | 3136.95 | 12.00 |
5 | 2.40 | 1.43 | 0.97 | 40.37 | 9296 | 89.30 | 5983.55 | 7.16 |
6 | 1.43 | 1.00 | 0.43 | 30.12 | 8404 | 55.13 | 4210.40 | 5.00 |
优化后的规程各道次凸度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为4.908,而实际使用规程各道次凸度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为5.35,绝对偏差平均值降低了8%;因此,优化后的凸度设定值更加满足板形良好条件;优化计算总耗时在1秒以内,满足在线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充分考虑规程优化后的合理性和可用性,以实际应用规程为优化基础;在考虑工程应用的基础上,引入负荷均衡、能耗最小、板形良好三种优化目标,提出了新的目标形式;以动态规划法为基础,在优化过程中考虑实际轧制中的静态约束和动态约束条件,改进动态优化算法,减少了被计算的厚度离散点的数量,从而减小了计算量,因此计算速度快,适合在线使用。通过本发明的规程优化方法,可充分发挥轧机的生产能力,保证设备合理使用,使产品的板形良好、能耗低,适合在线使用。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构思范围内,所进行的添加、变换、替换等,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铝板带冷轧机的设备参数和工艺条件;
(2)确定带材规格和成品要求;
(3)收集实际使用规程的参数;
(4)确定优化目标:
4a)以下形式的负荷均衡目标函数:
式中:α——权重系数,
Pi、Mi——第i道次的轧制力、轧制力矩,
PMAX、MMAX——轧机的最大轧制力、最大轧制力矩;
4b)以下形式的能耗最小目标函数:
式中:E——轧制总能耗,
Ni——第i道次的轧制功率,
Ti—第i道次的轧制时间,
hi-1、hi——第i道次轧制前、后的轧件厚度;
4c)以下形式的板形良好目标函数:
式中:β——权重系数,
H0、Δ——坯料的边部厚度和凸度,
hi、δi——第i道次出口的边部厚度和凸度,
BFi——第i道次的弯辊力;
(5)出口厚度离散及初始化:
5a)出口厚度离散:
首先绝对压下量离散,以实际使用规程为中心,绝对压下量离散间隔设为Δhstep,离散点个数设为In,各道次出口厚度离散值以下列形式计算:
Hj,i=H0,j-1+(i-In/2)Δstep
再相对压下率离散,以实际使用规程为中心,相对压下率离散的波动范围设为Iε,离散点个数设为In,各道次出口厚度离散值以下列形式计算:
式中:j——道次数,
i——厚度离散点的索引,
H0,j-1——实际使用规程j-1道次的出口厚度;
5b)各阶段离散点有效个数初始化;
5c)阶段临时目标值初始化;
(6)调用优化计算子程序,对退火前后分两段进行优化计算:
6a)取得退火标志,确定退火前的PN1段和退火后的PN2段的出入口参数;
6b)k值初始取值为PN1段的道次数PN1;
6c)判断当前离散厚度及对应的力能参数是否满足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
最小可轧厚度的限制:hi≥hmin,
道次压下率限制:εmin≤εi≤εmax,
最大轧制压力限制:0≤Pi≤Pimax,
轧制功率限制:0≤Ni≤Nimax,
轧制力矩限制:0≤Mi≤Mimax,
轧制速度限制:vi≤vimax,
式中:hi、hmin——第i道次的厚度、最小可轧厚度,
εmin、εmax——第i道次的最小允许压下率、最大允许压下率,
Pi、Pimax——第i道次的轧制力、最大允许轧制力,
Ni、Nimax——第i道次的轧制功率、最大允许轧制功率,
Mi、Mimax——第i道次的轧制力矩、最大允许轧制力矩,
vi、vimax——第i道次的轧制速度、最大允许轧制速度;
6d)采用步骤(4)中的优化目标函数,计算优化目标值;
6e)判断并存储各离散点对应的最优目标值;
6f)存储k阶段各离散点对应的最优路径的厚度离散值;
6g)存储k阶段有效的离散厚度及其索引;
6h)k值减1,转入步骤6c)进行回归计算,直到k值小于2;
6i)k值取值为PN2段的道次数PN2,转入步骤6c)进行回归计算;
6j)存储整体最优路径及各阶段规程优化值;
(7)完成规程优化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设备参数和工艺条件包含:上下工作辊直径、上下支撑辊直径、主电机额定功率、最大轧制力矩、最大轧制力、最大轧制速度、最小可轧厚度和最大压下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带材规格和成品要求包含:原料材质、原料宽度、原料厚度、原料凸度、成品厚度和成品凸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实际使用规程的参数包含:实际使用规程总轧制道次数、退火道次数和退火厚度,以及实际使用规程各道次的出口厚度、入口厚度、轧制速度、变形抗力、张力、轧制压力、轧制时间、轧制功率和轧制能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82709A CN101658871A (zh) | 2009-09-03 | 2009-09-03 | 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82709A CN101658871A (zh) | 2009-09-03 | 2009-09-03 | 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58871A true CN101658871A (zh) | 2010-03-03 |
Family
ID=41787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82709A Pending CN101658871A (zh) | 2009-09-03 | 2009-09-03 | 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58871A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4517A (zh) * | 2010-06-08 | 2010-10-20 | 首钢总公司 | 连续退火机组连退机组炉内张力综合优化设定方法 |
CN103028603A (zh) * | 2012-11-29 | 2013-04-10 |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带钢热连轧的可轧范围优化方法 |
CN103722022A (zh) * | 2013-12-29 | 2014-04-16 |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轧制过程中摩擦系数模型优化系统及方法 |
CN104942021A (zh) * | 2015-06-26 | 2015-09-30 | 燕山大学 | 一种适合于连退过程的板形在线控制方法 |
CN106155011A (zh) * | 2015-04-27 | 2016-11-23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轧钢卷数据能源分析方法 |
CN107639119A (zh) * | 2016-07-21 | 2018-01-30 |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 锥形状决定方法及道次规程设定方法 |
CN109894512A (zh) * | 2017-12-11 | 2019-06-18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快速获取汽车铝板冲裁工艺参数的优化装置及其优化方法 |
CN110516312A (zh) * | 2019-07-31 | 2019-11-29 |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弯辊中厚板末阶段板形锁定规程分配方法 |
CN111069299A (zh) * | 2019-11-14 | 2020-04-28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热连轧的凸度仪数据采集系统 |
CN113857266A (zh) * | 2021-09-16 | 2021-12-31 | 燕山大学 | 通过多目标优化制定单机架可逆冷轧机轧制规程的方法 |
CN114798727A (zh) * | 2022-04-14 | 2022-07-29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规格自适应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
-
2009
- 2009-09-03 CN CN200910182709A patent/CN10165887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4517B (zh) * | 2010-06-08 | 2011-12-07 | 首钢总公司 | 连续退火机组连退机组炉内张力综合优化设定方法 |
CN101864517A (zh) * | 2010-06-08 | 2010-10-20 | 首钢总公司 | 连续退火机组连退机组炉内张力综合优化设定方法 |
CN103028603A (zh) * | 2012-11-29 | 2013-04-10 |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带钢热连轧的可轧范围优化方法 |
CN103028603B (zh) * | 2012-11-29 | 2014-11-26 |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带钢热连轧的可轧范围优化方法 |
CN103722022A (zh) * | 2013-12-29 | 2014-04-16 |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轧制过程中摩擦系数模型优化系统及方法 |
CN103722022B (zh) * | 2013-12-29 | 2015-07-01 |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轧制过程中摩擦系数模型优化系统及方法 |
CN106155011A (zh) * | 2015-04-27 | 2016-11-23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轧钢卷数据能源分析方法 |
CN106155011B (zh) * | 2015-04-27 | 2018-08-31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轧钢卷数据能源分析方法 |
CN104942021A (zh) * | 2015-06-26 | 2015-09-30 | 燕山大学 | 一种适合于连退过程的板形在线控制方法 |
CN107639119B (zh) * | 2016-07-21 | 2020-03-10 | 日铁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 锥形状决定方法及道次规程设定方法 |
CN107639119A (zh) * | 2016-07-21 | 2018-01-30 |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 锥形状决定方法及道次规程设定方法 |
CN109894512A (zh) * | 2017-12-11 | 2019-06-18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快速获取汽车铝板冲裁工艺参数的优化装置及其优化方法 |
CN109894512B (zh) * | 2017-12-11 | 2020-08-25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快速获取汽车铝板冲裁工艺参数的优化装置及其优化方法 |
CN110516312A (zh) * | 2019-07-31 | 2019-11-29 |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弯辊中厚板末阶段板形锁定规程分配方法 |
CN110516312B (zh) * | 2019-07-31 | 2022-10-21 |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弯辊中厚板末阶段板形锁定规程分配方法 |
CN111069299A (zh) * | 2019-11-14 | 2020-04-28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热连轧的凸度仪数据采集系统 |
CN113857266A (zh) * | 2021-09-16 | 2021-12-31 | 燕山大学 | 通过多目标优化制定单机架可逆冷轧机轧制规程的方法 |
CN113857266B (zh) * | 2021-09-16 | 2022-08-30 | 燕山大学 | 通过多目标优化制定单机架可逆冷轧机轧制规程的方法 |
CN114798727A (zh) * | 2022-04-14 | 2022-07-29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规格自适应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
CN114798727B (zh) * | 2022-04-14 | 2022-11-11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规格自适应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58871A (zh) | 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 | |
CN106909723B (zh) | 冷轧过程乳化液流量与轧制速度关系曲线优化设定方法 | |
CN102941232A (zh) | 一种热连轧精轧过程控制方法 | |
CN104785538B (zh) | 一种冷连轧机组极薄带钢轧制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 | |
CN102489524B (zh) | 一种降低热轧带钢轧制过程能耗的机架负荷分配方法 | |
CN106391708B (zh) | 一种冷轧六辊单机架可逆轧机生产极薄带钢的轧制方法 | |
CN103506405B (zh) | 不锈钢混轧的精轧辊缝的补偿方法 | |
CN105312321A (zh) | 一种冷连轧机组的工艺润滑制度优化方法 | |
CN100518976C (zh) | 一种中间坯加热器优化控制方法 | |
CN103357670A (zh) | 适用于五机架ucm机型冷连轧机组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 | |
CN103372575B (zh) | 一种酸轧轧机负荷分配方法 | |
CN101648208A (zh) | 铝单机架冷轧机的轧制规程制定方法 | |
CN107321799A (zh) | 一种新型二十辊轧机控制工艺的参数制定集成系统 | |
CN103962391A (zh) | 一种热连轧机精轧机组的轧制负荷优化方法 | |
CN101337237A (zh) | 单机架双卷取铝热轧机厚度自动分配方法 | |
CN105251768B (zh) | 一种极薄冷轧镀锡原板轧制方法 | |
CN100391633C (zh) | 热镀锌平整机辊型曲线设计方法 | |
CN102145348A (zh) | 超宽薄板热连轧生产中板形控制技术 | |
CN110052497B (zh) | 一种热连轧精轧机组成套辊形以及板形控制方法 | |
CN106244916B (zh) | 高品质薄规格热轧合金工具钢及其csp生产工艺 | |
CN104968448B (zh) | 轧制线的节能控制装置 | |
CN110860561A (zh) | 短流程冷、热轧协调控制电工钢平直截面的方法 | |
CN110976524A (zh) | 一种热连轧机工作辊凸度配置方法 | |
CN100515593C (zh) | 普通四辊热带钢连轧机带钢边部增厚综合控制方法 | |
CN101003053A (zh) | 防止镍铬轧辊表面氧化膜剥落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0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