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0266A - 用于双轴车轮测试机的车轮外倾角最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双轴车轮测试机的车轮外倾角最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0266A
CN101650266A CN200910165396A CN200910165396A CN101650266A CN 101650266 A CN101650266 A CN 101650266A CN 200910165396 A CN200910165396 A CN 200910165396A CN 200910165396 A CN200910165396 A CN 200910165396A CN 101650266 A CN101650266 A CN 101650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camber angle
radial
value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5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0266B (zh
Inventor
大卫·道格拉斯·弗里斯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650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0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0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02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2Tyres
    • G01M17/022Tyres the tyre co-operating with rotatable ro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13Whe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轴车轮测试机的车轮外倾角最优化方法,所述方法是一种控制用于模拟测试车轮在实际驾驶状况下经历的负载的双轴车轮测试机并实现精确确定车轮外倾角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双轴车轮测试机的车轮外倾角最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双轴车轮测试机以在测量对车轮的潜在破坏时在测试周期期间提供精确的车轮外倾角或倾斜角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双轴测试机中的车轮实验室测试可需要在测试轨道上测量轴向或横向以及径向车轮测试负载数据并将其转换以用于对双轴测试机进行编程。这通过经由耐久性程序运行加权原型车轮(weighted prototype wheel)实施,在该耐久性程序中,安装在车轮上的车轮力传感器提取加载在中央服务器上的主轴负载数据(spindle load data),以供工程人员分析。车轮耐久性工程人员将时间/历史形式的数据处理为用在用于双轴测试机的阻滞周期测试模式(blockcycle test profile)中的联合概率分布。
该数据基于主轴中央负载,但测试机需要将输入转化为轮胎侧壁输入。该转化基于轮胎平均寿命(expectation oftire life),且必须使轮胎抵靠滚筒运转以产生轴向力而非使用轮胎着地处(patch,轮胎与地面接触的底部),这增加了轮胎温度和磨损。
应变仪可连接至安装在Flat-Trac
Figure G2009101653964D00011
机器上的车轮的高应力区域。Flat-Trac
Figure G2009101653964D00012
机器包括移动带,轮胎压紧该移动带。可对车轮施加负载以反映轴向和径向车轮测试负载数据。该机器提供主轴负载控制并记录应变仪的输出。
车轮安装在双轴车轮测试机上并施加负载以反映由Flat-Trac
Figure G2009101653964D00013
机器记录的轴向和径向车轮测试负载数据。在施加各个轴向和径向负载对的同时,车轮可倾斜至多个外倾角或倾斜角。将外倾角与提供轨道负载的模拟的负载相比较,实际应变测量值与Flat-Trac
Figure G2009101653964D00014
机器记录的那些值相关。
2004年11月9日授予Schwendemann的美国专利6,813,938中描述的流程提出了前述关联流程的简化。Schwendemann专利意图使得可以计算外倾角而不用对车轮应用应力仪且不用使用Flat-Trac
Figure G2009101653964D00015
机器。Schwendemann流程包括在双轴测试机中装载附加负载元件以跟踪外倾负载,并进一步包括使用几何学计算与所需的负载对匹配的外倾角。
在测量对车轮的潜在破坏时需要更为精确地确定车轮外倾角度数。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在模拟驾驶状况下车轮经历的负载的双轴车轮测试机上的车轮外倾角的方法。使轴向负载和车轮外倾角保持恒定来确定动态滚动半径值,并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的改变的径向位置改变。通过确定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改变的比例来得出径向刚性值。根据径向负载和径向刚性值的函数确定新的动态滚动半径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车轮外倾角或倾斜角时获得上述更高精度的方法。该方法控制用于模拟车轮在实际驾驶状况下经历的负载的双轴车轮测试机。测试机包括具有垂直轴和水平轴的圆形滚筒,在该滚筒内容纳车轮。将被测试的车轮包括碗状物、轮辋和轮胎并具有中央径向平面。驱动单元旋转内部具有一对间隔开、沿着圆周放置的双轴边缘的滚筒。测试机进一步包括用于可控地施加垂直力的垂直力驱动器、用于可控地施加水平力的水平力驱动器、枢轴头和用于使车轮关于枢轴头定位以控制车轮外倾角的外倾驱动器。测试机还具有测量单元用于测量外倾驱动器力。对车轮施加垂直力和水平力以迫使轮胎抵靠双轴边缘和滚筒的内壁以使车轮与滚筒一起旋转。
降低在确定车轮外倾角或倾斜角中不精确性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下列步骤:基于先前在道路测试期间确定的车轮上的垂直力和水平力调节垂直力、水平力、和外倾角;使用反作用力径向分力和反作用力轴向分力的合力在轮胎上的着力点作为调节外倾角的控制尺度;测量外倾驱动器力并使用测量到的外倾驱动器力作为确定轮胎上合力的着力点的控制尺度;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合力着力点和车轮中央径向平面的最小距离:
Rs = [ M F S + ( F a × R dyn ) F r ] - a 1
其中RS为合力着力点和车轮中央径向平面的最小距离;
Figure G2009101653964D00022
为围绕枢轴头的力的力矩;
Fa为反作用力的车轮轴向分力;
Rdyn为轮胎动态滚动半径;
Fr为反作用力的车轮径向分力;
a1为枢轴头和轮胎中心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通过根据下列步骤计算更为精确的Rdyn的值来降低确定外倾角的不精确性:
(a)使轴向或横向负载和外倾角保持恒定而车轮旋转,测量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的改变;
(b)通过确定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改变率计算径向刚性;以及
(c)通过以径向负载乘以径向刚性值来计算新的Rdyn值。
该方法根据下列步骤通过计算更为精确的RS值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合力着力点和中央径向平面之间最小距离的不精确性:
(d)使外倾角保持为0度而车轮旋转,测量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的改变;
(e)通过确定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率计算0度轴向刚性;
(f)使径向位置保持恒定而外倾角保持为-15度,响应于轴向负载的单位改变测量轴向位置的改变;
(g)使外倾角保持为恒定-15度,通过确定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率来计算轴向刚性;
(h)对基于两种外倾角的比率值求平均;以及
(i)使轴向负载乘以平均斜率值并将这个新的值加至RS的原始值。
为了抵消任何随着上述RS和Rdyn修正的误差,该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j)从每对负载、Fa和Fr的计算出的外倾角减去准确的应变仪测量的基于车轮的值以确定经验修正系数;
(k)将修正系数组合入基于车辆类型和轮胎侧壁高度的族内;
(l)在各个族内对修正系数求平均值以提供通用机器修正因子。
附图说明
图1一部分为截面图,一部分为表示双轴车轮测试机相关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控制用于模拟实际驾驶状况下车轮承受负载的双轴车轮测试机(总体上以附图标记8指示)以精确确定被测试车轮(总体上以附图标记16指示)的外倾角或倾斜角的度数的方法的实施例。附图中图示了由本发明的方法所控制的测试机8的优选实施例,其部分为截面图而部分为示意图且没有显示整个测试机8。测试机8包括具有垂直轴和水平轴的圆形滚筒10,其中容纳车轮16。车轮16具有中央径向平面CRP并包括碗状物18、围绕碗状物18周边形成的轮辋20和安装在轮辋20上的轮胎22。滚筒10具有在内周设置的双轴边缘12、14。待测车轮16的轮胎22显示为挤压边缘14中的一个。双轴边缘12、14之间的间距是可变的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车轮16。滚筒10通过驱动轴26连接至驱动单元24,驱动单元24使滚筒10围绕滚筒旋转轴Da旋转。碗状物18可释放地连接至可旋转枢轴头S,其由附图标记S确定的点S象征性代表。枢轴头S距离车轮16的中央点CP一段间隔(由双箭头a1代表)定位并枢轴地支撑车轮16。由双箭头a2象征性表示的第一杠杆臂在其第一端部11连接至枢轴头S;由双箭头a3象征性表示的第二杠杆臂在其第一端部13以一定角度连接至第一杠杆臂a2的第二端部15以形成总体上由附图标记28指示的连杆机构。第二杠杆臂a3的第二端部17连接至轴承点A。如以附图标记FS指示的箭头所象征性地表示的,外倾驱动器,例如伺服液压加载缸,连接在轴承点A和轴承点B之间以围绕枢轴头S放置车轮16并调节车轮外倾角。各个元件的尺寸依赖于被测试的具体车轮的特性。
测试机8具有原点位于枢轴头S的x-y坐标系,该枢轴头S为外倾角枢轴点。x轴沿附图标记X指示的线延伸,而y轴平行于滚筒旋转轴Da延伸并由附图标记Y指示。连接有由箭头Fv象征性指示的垂直力驱动器以可控地在枢轴头S上施加垂直力,且连接有由箭头Fh象征性指示的水平力驱动器以可控地在枢轴头S上施加水平力。这些力被传递至车轮16。
车轮16具有原点位于车轮16的中央点CP的x′-y′坐标系。x′轴在由表示力Fr和Fa的矢量和表示力Fv和Fh的矢量限定的平面中沿径向方向延伸并由附图标记X′指示。y′轴在与车轮16的旋转轴一致的轴向或横向方向延伸并由附图标记Y′指示。如图所示,车轮16的旋转轴关于y轴以外倾角倾斜;即y′轴关于y轴以外倾角倾斜。双箭头a4指示平行于y轴并穿过枢轴头S的线与平行于y轴并穿过轴承点B的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双箭头a5指示平行于x轴并穿过枢轴头S的线与平行于x轴并穿过轴承点B的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附图标记a1、a2、a3、a4和a5代表测试机几何常数。下面的公式显示了它们与多个要讨论的力的关系,并定义了附图标记γ。
γ=倾斜角×(π/180°)
Fa=-([(1+[-0.03×γ2]+[0.0006×γ4])×Fv]+[([-0.254×γ]+[0.0065×γ3])×Fh])
Fr=-([(1+[-0.0379×γ2]+[0.0006×γ4])×Fh]+[([-0.249×γ]+[0.0065×γ3])×Fv])
Ax=a2×sin(γ)+a3×cos(γ)
Ay=-a2×cos(γ)+a3×sin(γ)
F S xy = ( a 4 - A x ) 2 + ( - a 5 - A y ) 2
F S x = ( a 4 - A x ) F S xy
F S y = ( - a 5 - A y ) F S xy
M F S = F S × [ ( a 4 × F S y ) + ( a 5 × F S x ) ]
以代表力Fv的矢量象征性指示的垂直力驱动器(例如伺服液压加载缸)在枢轴头S上并因此在车轮16上施加与x轴平行的方向的垂直力;类似的但以代表力Fh的矢量象征性指示的水平力驱动器在枢轴头S上并因此在车轮16上施加与y轴平行的方向的水平力。控制和评估单元(未显示)分别控制水平力和垂直力Fh和Fv的幅度,以及先前道路测试期间确定的基于水平力和垂直力的外倾角。由反作用力的车轮径向分力Fr和反作用力的车轮轴向分力Fa产生的合力Fres的着力点位置P用作为调节外倾角的控制尺度。下列公式显示了Fv和Fh与Fr和Fa及与γ的关系:
FV=-Fr×cos(γ)+Fa×sin(γ)以及
Fh=-Fr×sin(γ)-Fa×cos(γ)
其中:Fv为垂直驱动器力;
Fh为水平驱动器力;
Fa为反作用力的车轮轴向分力;
Fr为反作用力的车轮径向分力;以及
γ=倾斜角×(π/180°)。
车轮16的动态滚动半径为车轮旋转轴Y′和穿过合力Fres在轮胎22上的着力点P的与Y′的平行的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并以附图标记Rdyn指示。如图所示,车轮16的轮胎22与滚筒10的内壁以及双轴边缘14接触,并由于轮胎22与它们抵紧因而轮胎22可与滚筒10一起自由旋转。随着外倾驱动器FS在轴承点B上施加力,作用在外倾驱动器FS上的反作用力产生导致杠杆臂a2和a3使车轮16围绕枢轴头S旋转的外倾驱动器力矩。控制外倾驱动器FS从而控制外倾角。
图中显示了与车轮16的旋转轴Y′垂直并穿过车轮16中央点CP的中央径向平面CRP。还显示了代表反作用力的径向分矢量Fr、代表反作用力的轴向分矢量Fa、和代表由两个反作用力分量Fr和Fa产生的合力的矢量Fres。合力Fres的轴与车轮16的中央径向平面CRP以角度β相交。合力Fres在点P作用至轮胎22,点P的位置依赖于外倾角。如图所示,距离RS代表合力Fres的作用点P和车轮16的中央径向平面CRP之间的最小距离。距离RS与外倾角成比例变化。例如如果垂直轴X沿车轮16的中央径向平面CRP延伸,角度β、力Fa和距离RS可均等于零。
外倾驱动器FS在轴承点B上施加的力的量为使得能够使用反作用合力Fres在轮胎22上的作用点P的位置作为控制元件所需的因素。确定外倾驱动力的优选简单方式为使用例如众所周知的膜盒式测力计(capsule-typedynamometer)的测量单元(未显示)。在外倾驱动器FS以这种方式确定力而非使用压力测量,降低了获得已受摩擦损耗或测量误差影响的测量值的可能性。
如在发明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对于一些应用,需要比Schwendemann方式更为精确地确定车轮外倾角的度数。目标是在测试周期期间使测试机不精确性保持在0.2度外倾角以下。Schwendemann方式对动态滚动半径使用基于标准欧洲公式的计算值Rdyn
然而数字3.05来自于轮胎如何压缩的经验测试;其没有为所有的车轮和轮胎组合提供正确解决方案。Schwendemann方式还使用下列公式提供的计算值以寻找反作用合力Fres在轮胎22上的着力点P和轮胎16的中央径向平面CRP之间的最小距离RS
Rs = [ M F S + ( F a × R dyn ) F r ] - a 1 - - - ( 2 )
其中:RS为合力Fres的着力点P和车轮中央径向平面CRP之间的最小距离;
为围绕枢轴头S的力矩;
Fa为反作用力的车轮轴向分力;
Rdyn为轮胎的动态滚动半径;
Fr为反作用力的车轮径向分力;以及
a1为枢轴头S和轮胎中央点CP之间的最小距离;以及
γ=倾斜角×(π/180°)。
该计算方法没有考虑由响应于不同道路状况下加至轮胎的变化力的轮胎弯曲所导致的相对恒定的变化。相反地,该计算仅产生了静态近似或平均。确定动态滚动半径Rdyn时精度低于期望是来自于车轮16的轮胎部分的弯曲导致车轮16的半径出现变化这一事实。半径的变化随着径向负载的增加而增加,但其非线性函数。类似地,确定RS的值时精度低于期望是来自于轮胎动力学非线性和缺少对于轮胎侧壁高度的补偿。随着轮胎22代表的动态滚动半径Rdyn的百分比增加,轮胎轴向抗变形性降低。因此,RS的计算值的不精确性随着侧壁高度的增加以及轴向负载的增加而增加。
为了改进RS值的精度,将测试车轮16安装在滚筒10中并通过在测试期间将径向负载设置为从零至预期最大负载的双轴负载程序运转。可通过将碗状物18的半径加至轮胎22的侧壁高度来确定车轮16的完整半径。收集到对应于测量的径向负载和车轮主轴位置的数据。随后可使用该数据通过从车轮16的静态半径中减去在该径向负载下的位置改变来确定任何径向负载下的动态滚动半径Rdyn。由于对每对负载均计算外倾角,相比于不精确计算的动态滚动半径Rdyn,新值Rdym将为在该对负载下的实际值。由于如带括号的数字(2)所指示的前述公式所示,RS的值为Rdyn值的函数。因此,Rdyn值的精确性的增加将增加RS值的精确性。
如带括号的数字(1)所指示的Rdyn公式所示,带括号的数字(2)所指示的前述RS公式为非线性情况的线性模型。更加精确地确定RS值的方式包括以经验计算该值。通过将测试车轮16安装在测试机8上并使用类似于车辆角重(vehicle corner weight)的径向负载测量轴向负载和轴向位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轴向轮胎刚性。与不依赖于外倾角的动态滚动半径Rdyn不同,该信息取决于使用的外倾角。随后收集该信息用于三个不同情况,即零度外倾角和正、负方向外倾角极值。随后将该生成的信息用于对径向和轴向负载对的任意组合补充更加精确的RS值。如果RS值产生与RS输入相背离的外倾角,则必须重复该过程。除了轮胎刚性外,轮胎压力是本过程考虑的另一个因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的实施例,用于控制前述双轴车轮测试机8并用于降低确定车轮外倾角度数时的不精确性。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基于先前在道路测试期间确定的车轮垂直力和水平力来调节垂直力、水平力和外倾角;
b.使用车轮径向分力和车轮轴向分力的合力在轮胎上的着力点的位置作为调节外倾角的控制尺度;
c.测量外倾驱动器的力并使用测量到的外倾驱动器力作为确定合力在轮胎上的着力点的控制尺度;
d.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合力的着力点和车轮中央径向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R S = [ M F S + ( F a × R dyn ) F r ] - a 1
其中:RS为合力Fres的着力点P和车轮中央径向平面CRP之间的最小距离;
Figure G2009101653964D00082
为围绕枢轴头S的力矩;
Fa为反作用力的车轮轴向分力;
Rdyn为轮胎的动态滚动半径;
Fr为反作用力的车轮径向分力;
a1为枢轴头S和轮胎中央点CP之间的最小距离;以及
e.通过将轴向负载和外倾角保持恒定并测量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unit change)的径向位置的改变来计算更加精确的Rdyn值从而降低确定外倾角中的不精确性;
f.通过确定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改变率计算径向刚性;以及
g.通过将径向负载乘上径向刚性值来计算新的Rdyn值。
可通过根据下列步骤计算更为精确的RS值使得在确定外倾角中的不精确性进一步降低:
a.将旋转滚筒10内的车轮和外倾角保持恒定零度,测量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
b.通过确定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率来计算零度轴向刚性;
c.将旋转滚筒10内的车轮和径向位置保持恒定而将外倾角保持在负15度,测量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
d.通过确定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率来计算负15度外倾角时的轴向刚性;
e.对基于两个外倾角的比率值求平均;以及
f.通过将轴向负载乘上平均斜率值并将该新值加至RS原始值来计算新的RS值。
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抵消任何剩下的不精确性:
a.对于各对负载Fa和Fr从计算的外倾角中减去准确的、应变仪测得的、基于车轮的值(solution)以确定经验修正系数;
b.将修正系数组合入基于车辆类型和轮胎侧壁高度的族内;以及
c.在各个族内对修正系数求平均值以提供通用测试机修正因子。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控制前述双轴车轮测试机8和用于降低确定车轮外倾角度数中不精确性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基于先前在道路测试期间确定的车轮垂直力和水平力调节垂直力、水平力和外倾角;
b.使用车轮径向分力和车轮轴向分力的合力在轮胎上的着力点的位置作为调节外倾角的控制尺度;
c.测量外倾驱动器的力并使用测量到的外倾驱动器力作为确定合力在轮胎上的着力点的控制尺度;
d.调节垂直力、水平力和外倾角直至达到下列公式的明确解:
R S = [ M F S + ( F a × R dyn ) F r ] - a 1
FV=-Fr×cos(γ)+Fa×sin(γ)以及
Fh=-Fr×sin(γ)-Fa×cos(γ)
其中:RS为合力Fres的着力点P和车轮中央径向平面CRP之间的最小距离;
Fv为垂直力;且
Fh为水平力;
为围绕枢轴头S的力矩;
Fa为反作用力的车轮轴向分力;
Rdyn为轮胎的动态滚动半径;
Fr为反作用力的车轮径向分力;
a1为枢轴头S和轮胎中央点CP之间的最小距离;
γ=倾斜角×(π/180°);以及
e.通过将轴向负载和外倾角保持恒定计算更加精确的Rdyn值并测量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的改变来降低在确定外倾角中的不精确性;
f.通过确定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改变率计算径向刚性;以及
g.通过将径向负载乘上该径向刚性值来计算新的Rdyn值。
可通过根据下列步骤计算更为精确的RS值来实现进一步降低外倾角确定中的不精确性:
a.将旋转滚筒10内的车轮和外倾角保持恒定零度,测量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
b.通过确定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率来计算零度轴向刚性;
c.将旋转滚筒10内的车轮和径向位置保持恒定而将外倾角保持在负15度,测量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
d.通过确定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率来计算负15度外倾角时的轴向刚性;
e.对基于两个外倾角的比率值求平均;以及
f.通过将轴向负载乘上平均斜率值并将新值加至RS原始值来计算新的RS值。
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抵消任何剩下的不精确性:
a.对于各对负载Fa和Fr从计算的外倾角中减去准确的应变仪测得的基于车轮的值以确定经验修正系数;
b.将修正系数组合入基于车辆类型和轮胎侧壁高度的族内;以及
c.在各个族内对修正系数求平均值以提供通用测试机修正因子。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控制前述双轴车轮测试机8和用于降低确定车轮外倾角度数中不精确性的方法的再一实施例。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基于先前在道路测试期间确定的车轮垂直力和水平力调节垂直力、水平力和外倾角;
b.使用车轮径向分力和车轮轴向分力的合力在轮胎上的着力点的位置作为调节外倾角的控制尺度;
c.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合力的着力点和车轮中央径向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R S = [ M F S + ( F a × R syn ) F r ] - a 1
其中:RS为合力Fres的着力点P和车轮中央径向平面CRP之间的最小距离;
为围绕枢轴头S的力矩;
Fa为反作用力的车轮轴向分力;
Rdyn为轮胎的动态滚动半径;
Fr为反作用力的车轮径向分力;
a1为枢轴头S和轮胎中央点CP之间的最小距离;以及
d.通过将轴向负载和外倾角保持恒定并测量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的改变来计算更加精确的Rdyn值从而降低确定外倾角中的不精确性;
e.通过确定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改变率计算径向刚性;以及
f.通过将径向负载乘上径向刚性值来计算新的Rdyn值。
可通过根据下列步骤计算更为精确的RS值实现进一步降低外倾角确定中的不精确性:
a.将旋转滚筒10内的车轮和外倾角保持恒定零度,测量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
b.通过确定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率来计算零度轴向刚性;
c.将旋转滚筒10内的车轮和径向位置保持恒定而将外倾角保持在负15度,测量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
d.通过确定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率来计算负15度外倾角时的轴向刚性;
e.对基于两个外倾角的比例值求平均;以及
f.通过将轴向负载乘上平均斜率值并将新值加至RS原始值来计算新的RS值。
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抵消任何剩下的不精确性:
a.对于各对负载Fa和Fr从计算的外倾角中减去准确的、应变仪测得的基于车轮的值以确定经验修正系数;
b.将修正系数组合入基于车辆类型和轮胎侧壁高度的族内;以及
c.在各个族内对修正系数求平均值以提供通用测试机修正因子。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控制前述双轴车轮测试机8和用于降低确定车轮外倾角度数中不精确性的方法的又一实施例。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基于先前在道路测试期间确定的车轮垂直力和水平力调节垂直力、水平力和外倾角;
b.使用车轮径向分力和车轮轴向分力的合力在轮胎上的着力点的位置作为调节外倾角的控制尺度;
c.调节垂直力、水平力和外倾角直至达到下列公式的明确解:
R S = [ M F S + ( F a × R dyn ) F r ] - a 1
FV=-Fr×cos(γ)+Fa×sin(γ)以及
Fh=-Fr×sin(γ)-Fa×cos(γ)
其中:RS=合力的着力点和车轮中央径向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Fv为垂直力;且
Fh为水平力;
Figure G2009101653964D00122
为围绕枢轴头S的力矩;
Fa为反作用力的车轮轴向分力;
Rdyn为轮胎的动态滚动半径;
Fr为反作用力的车轮径向分力;
a1为枢轴头和轮胎中央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γ为倾斜角×(π/180°);以及
d.通过将轴向负载和外倾角保持恒定并测量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的改变来计算更加精确的Rdyn值从而降低确定外倾角中的不精确性;
e.通过确定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改变率计算径向刚性;以及
f.通过将径向负载乘上径向刚性值来计算新的Rdyn值。
可通过根据下列步骤计算更为精确的RS值实现进一步降低外倾角确定中的不精确性:
a.将旋转滚筒10内的车轮和外倾角保持恒定零度,测量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
b.通过确定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率来计算零度轴向刚性;
c.将旋转滚筒10内的车轮和径向位置保持恒定而将外倾角保持在负15度,测量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
d.通过确定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率来计算负15度外倾角时的轴向刚性;
e.对基于两个外倾角的比例值求平均;以及
f.通过将轴向负载乘上平均斜率值并将新值加至RS原始值来计算新的RS值。
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抵消任何剩下的不精确性:
a.对于各对负载Fa和Fr从计算的外倾角中减去准确的、应变仪测得的基于车轮的值以确定经验修正系数;
b.将修正系数组合入基于车辆类型和轮胎侧壁高度的族内;以及
c.在各个族内对修正系数求平均值以提供通用测试机修正因子。
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发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将有多种替代设计和实施例来实施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

Claims (7)

1.一种确定模拟车轮在驾驶状况下经历的负载的双轴车轮测试机上外倾角的方法,包含:
使轴向负载和外倾角保持恒定来确定动态滚动半径值并确定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改变;
通过确定所述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改变率来确定径向刚性值;以及
根据所述径向负载和所述径向刚性值的函数产生新的动态滚动半径值。
2.一种控制用于模拟车轮在实际驾驶状况下经历的负载的双轴车轮测试机的方法,所述测试机包括具有垂直轴和水平轴的圆形滚筒以及旋转所述滚筒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圆形滚筒中容纳有将被测试的具有中央径向平面并具有碗状物、轮辋和轮胎的车轮,所述滚筒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沿周边设置的双轴边缘;所述测试机进一步包括用于可控地施加垂直力的垂直力驱动器、用于可控地施加水平力的水平力驱动器、枢轴头和将车轮围绕所述枢轴头放置以控制车轮外倾角或倾斜角的外倾角驱动器,所述垂直力和水平力被施加至所述车轮以迫使所述轮胎抵靠双轴边缘和所述滚筒的内壁以使所述车轮与所述滚筒一起旋转,其中,所述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基于先前在道路测试期间确定的车轮垂直力和水平力调节所述垂直力、所述水平力和所述外倾角;
b.使用车轮径向分力和车轮轴向分力的合力在轮胎上的着力点的位置作为调节所述外倾角的控制尺度;
c.测量所述外倾驱动器的力并使用所测量到的外倾驱动器力作为确定所述合力在所述轮胎上的着力点的所述位置的控制尺度;
d.通过下列公式计算所述合力着力点和所述车轮中央径向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Rs = [ M F S + ( F a × R dyn ) F r ] - a 1
其中,RS为所述合力Fres的所述着力点P和所述车轮中央径向平面CRP之间的最小距离;
Figure A2009101653960003C1
为围绕所述枢轴头S的力矩;
Fa为反作用力的车轮轴向分力;
Rdyn为所述轮胎的动态滚动半径;
Fr为反作用力的车轮径向分力;
a1为所述枢轴头和所述轮胎中心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以及
e.通过将轴向负载和外倾角保持恒定并测量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的改变来计算更加精确的Rdyn值从而降低确定外倾角中的不精确性;
f.通过确定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改变率计算径向刚性;以及
g.通过将径向负载乘上所述径向刚性值来计算新的Rdyn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h.将所述外倾角保持恒定零度,测量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
i.通过确定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率来计算零度轴向刚性;
j.将所述径向位置保持恒定而将所述外倾角保持在负15度,测量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
k.将所述外倾角保持在负15度,通过确定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率来计算轴向刚性;
l.对基于两个外倾角的所述比率值求平均;以及
m.将所述轴向负载乘上所述平均斜率值并将新值加至RS原始值,从而通过计算更为精确的RS值进一步降低所述合力着力点和轮胎中央径向平面之间最小距离的不精确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n.对于各对负载Fa和Fr从计算的外倾角中减去准确的应变仪测得的基于车轮的值以确定经验修正系数;
o.将所述修正系数组合入基于车辆类型和轮胎侧壁高度的族内;以及
p.在各个族内对修正系数求平均值以提供通用机器修正因子,从而抵消了任何剩下的不精确性。
5.一种控制用于模拟车轮在实际驾驶状况下经历的负载的双轴车轮测试机的方法,所述测试机包括具有垂直轴和水平轴的圆形滚筒以及旋转所述滚筒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圆形滚筒中容纳有将被测试的具有中央径向平面并具有碗状物、轮辋和轮胎的车轮;,所述滚筒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沿周边设置的双轴边缘;所述测试机进一步包含用于可控地施加垂直力的垂直力驱动器、用于可控地施加水平力的水平力驱动器、枢轴头和将车轮围绕所述枢轴头放置以控制车轮外倾角或倾斜角的外倾角驱动器,所述垂直力和水平力被施加至所述车轮以迫使所述轮胎抵靠双轴边缘和所述滚筒的内壁以使所述车轮与所述滚筒一起旋转,其中,所述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基于先前在道路测试期间确定的车轮垂直力和水平力调节所述垂直力、所述水平力和所述外倾角;
b.使用车轮径向分力和车轮轴向分力的合力在轮胎上的着力点的位置作为调节所述外倾角的控制尺度;
c.测量所述外倾驱动器的力并使用测量到的外倾驱动器力作为确定所述合力在轮胎上的着力点的位置的控制尺度;
d.调节所述垂直力、所述水平力和所述外倾角直至达到下列公式的明确解:
Rs = [ M F S + ( F a × R dyn ) F r ] - a 1
FV=-Fr×cos(γ)+Fa×sin(γ)和
Fh=-Fr×sin(γ)-Fa×cos(γ)
其中,RS为所述合力Fres的着力点和车轮中央径向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Fv为垂直力;
Fh为水平力;
Figure A2009101653960004C2
为围绕枢轴头的力矩;
Fa为反作用力的车轮轴向分力;
Rdyn为所述轮胎的动态滚动半径;
Fr为反作用力的车轮径向分力;
a1为枢轴头和轮胎中央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γ为倾斜角×(π/180°);以及
e.通过将轴向负载和外倾角保持恒定计算更加精确的Rdyn值来降低确定外倾角中的不精确性;测量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的改变;
f.通过确定响应于径向负载单位改变的径向位置改变率计算径向刚性;以及
g.通过将径向负载乘上所述径向刚性值来计算新的Rdyn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h.将外倾角保持恒定零度,测量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
i.通过确定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率来计算零度轴向刚性;
j.将径向位置保持恒定而将外倾角保持在负15度,测量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
k.将外倾角保持于负15度,通过确定响应于轴向负载单位改变的轴向位置改变率来计算轴向刚性;
l.对基于两个外倾角的比率值求平均;以及
m.通过将轴向负载乘上平均斜率值并将新值加至RS原始值,从而通过计算更为精确的RS值进一步降低所述合力着力点和所述轮胎中央径向平面之间最小距离的不精确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n.对于各对负载Fa和Fr从计算的外倾角中减去准确的应变仪测得的基于车轮的值以确定经验修正系数;
o.将修正系数组合入基于车辆类型和轮胎侧壁高度的族内;以及
p.在各个族内对修正系数求平均值以提供通用机器修正因子,从而抵消了任何剩下的不精确性。
CN2009101653964A 2008-08-15 2009-08-11 用于双轴车轮测试机的车轮外倾角最优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02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192,619 2008-08-15
US12/192,619 US7784334B2 (en) 2008-08-15 2008-08-15 Camber angle optimization for a biaxial wheel test ma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0266A true CN101650266A (zh) 2010-02-17
CN101650266B CN101650266B (zh) 2013-11-27

Family

ID=41319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539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0266B (zh) 2008-08-15 2009-08-11 用于双轴车轮测试机的车轮外倾角最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84334B2 (zh)
EP (1) EP2154508A3 (zh)
CN (1) CN10165026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3005A (zh) * 2015-04-20 2016-11-23 上海金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起重行车车轮垂直偏斜的快速测量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4421B2 (en) * 2008-08-05 2011-05-03 Link Engineering Company Biaxial wheel test assembly
US9038449B2 (en) * 2010-04-16 2015-05-26 Camber Ridge, Llc Tire tes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1832865B (zh) * 2010-04-28 2011-12-14 吉林大学 可调式车轮定位角与侧滑量关联模型测试装置
EP3495170B1 (en) * 2016-08-05 2021-12-29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tire pressure sensor
WO2018220469A1 (en) * 2017-05-29 2018-12-06 Alireza Alemi Wheel condition monitoring
CN110579361B (zh) * 2019-09-25 2024-06-07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轮试验机
CN114047071B (zh) * 2021-11-22 2023-07-11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基于结构试验平台的并联式疲劳试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0386A1 (en) * 1998-04-07 2001-09-13 Pirelli Pneumatici S.P.A. Tire having a model-based description enabling determination of road handling characteristics
US20040069078A1 (en) * 2000-03-21 2004-04-15 Heinz Schwendeman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whee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04646B1 (de) * 1974-01-31 1975-06-05 Hartung, Kuhn & Co Maschinenfabrik Gmbh, 4000 Duesseldorf Einrichtung zum Beschicken der Kohletrichter von Füllwagen
DE3111434C2 (de) * 1981-03-24 1983-01-05 Skf Kugellagerfabriken Gmbh, 8720 Schweinfurt Vorrichtung zum Messen der Axialkraft in einer mittels Rollenlagern gelagerten Welle
DE19758241C2 (de) * 1997-12-30 2000-09-07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Einrichtung zur Prüfung von Fahrzeugrädern
DE19800350C2 (de) * 1998-01-07 2000-03-02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Einrichtung zur Prüfung von Fahrzeugrädern o. dgl., insbesondere zum Betriebsfestigkeitsnachweis an Motorrad-Rädern
WO2006002111A1 (en) * 2004-06-17 2006-01-05 Mts Systems Corporation Control methodology for a multi-axial wheel fatigue system
US20080144985A1 (en) * 2006-12-15 2008-06-19 The Timken Company Wheel End With Monitoring Capabilities
US7934421B2 (en) * 2008-08-05 2011-05-03 Link Engineering Company Biaxial wheel test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0386A1 (en) * 1998-04-07 2001-09-13 Pirelli Pneumatici S.P.A. Tire having a model-based description enabling determination of road handling characteristics
US20040069078A1 (en) * 2000-03-21 2004-04-15 Heinz Schwendeman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wheel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孔辉等: "轮胎稳态侧倾力学特性理论建模", 《中国机械工程》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3005A (zh) * 2015-04-20 2016-11-23 上海金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起重行车车轮垂直偏斜的快速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54508A3 (en) 2016-05-18
CN101650266B (zh) 2013-11-27
US20100037714A1 (en) 2010-02-18
EP2154508A2 (en) 2010-02-17
US7784334B2 (en) 2010-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0266B (zh) 用于双轴车轮测试机的车轮外倾角最优化方法
CN201607377U (zh) 用于测试轮胎/车轮组件的测试机
US7819000B2 (en) Tire wear test method
EP2587214B1 (en) Determination of non-uniformities of loaded wheels by load simulation
CN101581613B (zh) 汽车底盘测功机及其测量控制方法
US20020177964A1 (en) Tire uniformity prediction using balance and low speed uniformity data
CN106461509A (zh) 轮胎的滚动阻力预测方法及轮胎的滚动阻力预测装置
KR20070048136A (ko) 다축 휠의 피로 시험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US9428018B2 (en) Scalable vehicle models for indoor tire testing
WO2021111942A1 (ja) 最大摩擦係数推定システムおよび最大摩擦係数推定方法
Bird et al. The Calspan tire research facility: design,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test results
CN111753463A (zh) 车辆行驶跑偏主动控制方法
JP2018501466A (ja) 屋内タイヤ試験に対するスケール変更可能な車両モデル
US8793109B2 (en) Determination of non-uniformities of loaded wheels by load simulation
KR20210121657A (ko) 차량용 노면입력 하중 측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Grakovski et al. Multi-purpose fibre optic system for automated vehicle's weighting-in-mo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 applications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EP3205999B1 (en) Use of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load model in a tyre uniformity tester
Garcia-Pozuelo et al. Estimation of tire-road contact forces through a model-based approach employing strain measurements
JP7341875B2 (ja) タイヤ力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タイヤ力表示方法
US20220034755A1 (en) Tire ground contact characteristic measuring method, tire ground contact characteristic measuring portion, and tire ground contact characteristic measuring system
CN106649980A (zh) 一种滚子母线优化方法
Close et al. A device for measuring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yres on the road
Agalgaonkar Force and Moment Tire Data Modelling and Test Report Generation
JP4844207B2 (ja) タイヤのコーナリング動特性評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7030287B (zh) 一种车辆行驶阻力和惯量的测量方法及底盘测功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