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1755A -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1755A
CN101641755A CN200880009656.2A CN200880009656A CN101641755A CN 101641755 A CN101641755 A CN 101641755A CN 200880009656 A CN200880009656 A CN 200880009656A CN 101641755 A CN101641755 A CN 101641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ontact
switchgear
utmost poin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96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1755B (zh
Inventor
维托里奥·加尔焦尼
皮勒内斯托·加蒂
罗伯托·卡梅罗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BB T&D Technology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B T&D Technology AG filed Critical ABB T&D Technology AG
Publication of CN101641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1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1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1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0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33/12Auxiliary contacts on to which the arc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main contacts
    • H01H33/121Load break switches
    • H01H33/122Load break switches both breaker and sectionaliser being enclosed, e.g. in SF6-filled contai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0015Means for testing or for inspecting contacts, e.g. wear indica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1H2009/0292Transparent window or opening, e.g. for allowing visual inspection of contact position or contact condition

Landscapes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其包括:具有适于放置在支撑表面上的基底的支撑结构;和一个或多个极杆。每个极杆包括:第一壳体,其容纳用于进行输入/输出连接的至少第一端子;切断开关单元,其包括操作性地联接至第一端子的至少第一固定触点以及对应的第一活动触点;以及断路器单元,其电连接至切断开关单元,并具有一对断流触点,所述断流触点能够在所述断路器的操作期间沿纵向参考轴线被致动。每个极杆安装在支撑结构上,使得所述纵向参考轴线横向于所述支撑表面。

Description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高或中压应用场合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switchgear device),即用于额定操作电压超过1000V的应用场合,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具有改进的功能和特性。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种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电力站或变电站。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广为人知的是,沿着电力网的路径设置有若干变电站,用于从发电源将电传输和分配至连接至供电网的负载和用户;这些变电站可以根据取决于应用情形的不同布局而配置,并且通过使用一系列电气部件---例如切断开关、断路器、仪表用变压器、控制系统---来实现。
根据更传统的方案,变电站通过使用在结构上独立并在组装时适当地彼此连接且连接至电力线、以获得所需布局并执行每个相应的专用功能的若干部件来实现;这些传统的方案已在实际使用中呈现出一些缺陷,主要是由于需要大量部件,甚至对于设置最小配置时也是如此,并且还由于其结构和功能的独立。事实上,这些方面导致每个所使用部件需要高的维护,并且使变电站总体尺寸变得相当大,从而对安装和维护成本以及对环境效应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近年来已设计出新一代的紧凑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其集成在单一装置中并能够执行若干电气功能,而在现有的变电站中则通过使用多个在结构上独立的元件来获得这些电气功能。具体地,这些新设备包括外壳体,在所述外壳体上安装有两或三个各自包含用于与电力线和/或变电站的其它元件进行输入/输出连接的对应的电气端子的衬套;在所述壳体内通常设置有一或多个切断开关单元和一或多个断流单元,它们彼此电连接且电连接至所述电气端子,使得电气切断开关和/或断路器的操纵得以以协同的方式执行。
这种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一些示例公开在美国专利No.5,796,060、欧洲授权专利EP 1121739、EP1218995中。
这类开关设备在减少所需部件数目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从而能够实现具有更小环境视觉影响的更紧凑的变电站;并对减少安装和维护成本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发明内容
尽管这些新设备已提供了实质性益处和改进,但是仍然存在进一步优化的需要和空间。特别地,通常,存在的需要是针对于空间/土地占用、整个设备或其一部分的安装/拆除的便易性的改进方案。另外,对于为操作员提供最大可能的安全性的方案的需要也已幸运地变得越来越迫切。
因此,所期望的是提供一种满足这些要求并能够进一步改进实际现有技术设备和应用的方案。这种方案通过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来提供。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这种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电力站或变电站,并且更特别地,还提供一种具有装设有这种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风塔的风力发电站。
附图说明
本发明进一步的特性和优点将从优选但非排它的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更直观,所述实施例仅通过附图中的非限制性示例来示出,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极杆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开关设备的局部截面图;
图3更详细地示出了图2中被圈出部分中的一部分;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极杆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视图;
图5是示出具有三极杆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前视立体图;
图6是示出图5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后视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用在根据本发明的开关设备中的、与铰链设备联接的支撑结构的基底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8示出图5的设备,其中所述极杆中的一个正被拆除;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开关设备的支撑结构的可能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与电力变压器联接的电力站的局部侧视图;
图11是图10中示出的电力站的顶视图;
图12示意性地示出在其内部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开关设备的风塔的一部分;
图13示出容纳有互耦的电力变压器和根据本发明的开关设备的容器;
图14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开关设备的极杆的替代性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上述附图,根据本发明的高或中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包括由附图标记300总体标示的支撑结构和一或多个极杆(poles),例如如附图所示的三个极杆。显然,极杆数目可以根据应用而修改。
如图9所示,支撑结构300包括多个构件,例如U或C或L形金属元件,他们例如通过锡焊或者螺接或者两者而彼此组装。呈轮廓的组装元件限定具有适于放置在支撑表面302上的基底301的支架,所述支撑表面例如铺道、混凝土台垫、另一个金属基底、地面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的放置表面。另外,所述组装构件限定至少一个用于与一个或多个极杆机械连接的表面,所采用的机械连接方式将在下文作进一步描述。特别地,如图9的实施例所示,支撑结构300的组装的呈轮廓的构件,除了基底301之外,还限定侧向壁或侧部303和主或前侧部或壁304。所述基底301包括例如两个由呈轮廓横向构件306而在一侧连接的平行的呈轮廓构件310。所述侧向侧部303由例如两个竖直立杆305和307形成,所述两个竖直立杆305和307通过一些例如四个呈轮廓横向构件306彼此连接并各自连接于两个构件310的对应端部。立杆307是前壁304的一部分,所述前壁304进一步包括第三立杆308。立杆307和308通过构件310和通过一些彼此间隔开并与所述一个构件310间隔开的呈轮廓构件311、312、313而彼此连接。呈轮廓构件311、312、313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至少构件311,具有设置有孔314的基本平坦表面。
例如如图1-2所示,每个极杆包括第一固定壳体1,其可以实现为单个元件或多个连接在一起的元件,并且部分地或完全地填充以电绝缘气体,例如SF6,并且沿纵向轴线延伸。
壳体1容纳至少第一端子或杆5,用于使开关设备与电力线和/或其它电气设施---例如变压器、负载等---进行电气输入/输出连接。优选地,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开关设备包括用于输入/输出连接的第二端子6。
进一步地,当例如开关设备设计为实现所谓的双总线类型(doublebus-bars type)的配线时,其包括用于输入/输出连接的第三端子70,如图4所示意性地示出。每个端子与关联部件---例如电力线或任何其它电气设施例如电力变压器---之间的连接,可以借助于衬套,其连接至壳体1的豆英形部分2并容纳连接导线,或电缆201或两者,来实现。例如,在图1、2和4的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端子5、6和70,分别设置有对应的衬套3、4和7。在图10和11所示的实施例中,输入/输出连接中的一者通过使用电缆201来实现,而另一连接则使用衬套3来实现。如图12的实施应用中所示意性地示出,全部连接都通过使用电缆201来实现。
在壳体1内具有切断开关单元,其至少具有电联接至第一端子5的第一固定触点8和具有可以在所述切断开关单元的操作期间被致动、以便与第一固定触点8电连接/切断的对应的第一活动触点9;在所示实施例中,切断开关单元优选地还包括电联接至第二端子6的第二固定触点14和包括对应的第二活动触点15。根据图4所示的实施例,切断开关单元包括操作性地连接至对应的第三端子70的第三固定触点71;相应地,切断开关单元包括可以与第三固定触点71电连接/切断的第三活动触点72。作为选择,切断开关单元可以具有第二活动触点15,所述第二活动触点15可以适当地布置成使得它可以与第二固定触点14和第三固定触点71电连接/切断。
如图1和2所示,切断开关单元优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的固定接地触点,例如第一接地触点40、第二接地触点41和第三接地触点42,其安装在处于地电位的第一壳体1的内表面上;在操作期间,每个接地触点40、41、42可以连接至对应的活动触点9或15或72以便实现接地连接。部分或全部接地触点40、41、42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主要部分内,例如沿着如图1和2所示的纵向本体,或者可以定位在该主要部分之外,例如位于联接至主体并且是壳体1的一部分的另一个部件内。该另一个部件可以例如是金属球状外壳,其连接至壳体1的主体,例如在对应的端子设置的部位处,例如在一个衬套适合于被安装的部位处。
在壳体1内还设置有断路器单元,其电连接至切断开关单元并包括至少一对断流触点,即第一主触点10和第二主触点11,所述第一主触点10和第二主触点11在断路器单元操作期间可以沿纵向参考轴线200在断路器闭合位置与断路器断开位置之间被致动,该纵向参考轴线200在实践中可以优选地与壳体1的纵向轴线重合或平行,在所述断路器闭合位置中第一主触点10和第二主触点11电联接,而在如图2所示的所述断路器断开位置中第一主触点10和第二主触点11电隔离。断路器单元还包括灭弧触点12和13,其结构和功能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因此这里不作详细描述。
有利地,如图5-6所示,每个极杆安装在支撑结构300上,使得其纵向参考轴线200横向于,更优选地竖直即垂直于,支撑表面302。如图9所示,支撑结构300在所述基底301处形成有包括一些例如呈L形的元件315的支承设备,所述元件315从基底的构件310向上延伸并通过相对于参考轴线200横向延伸的平板316而彼此连接。显然,元件315可以呈不同轮廓,而板316可以以两个或多个元件实现。特别地,平板316接近于并横向于,优选地基本垂直于,呈轮廓构件311的平坦表面。为每个极杆设置对应的支承设备。在实践中,如图5所示,当极杆联接至支撑结构300时,其壳体1的端部安置在对应的支承设备的平板316上。另外,第一壳体1可拆卸地连接至呈轮廓构件311,例如通过旋入相应的孔314。第一壳体1包括向外突起110,其连接至第二呈轮廓构件---即前壁的构件312---的对应平坦表面。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突起110可以旋入相应的孔314。
根据特别优选的实施例,第一壳体1包括至少第一窗口120用于在视觉上核对第一活动触点9的位置;优选地,第一壳体1还包括第二窗口121,其与第一窗口120间隔开,用于在视觉上核对第二活动触点15的位置。当极杆包括第三端子70并且切断开关单元包括操作性地联接至第三端子的第三固定触点71以及对应的第三活动触点72时,第一壳体1可以设置有第三窗口,其类似于窗口120、121,用于在视觉上核对第三活动触点72的位置。
特别地,用于使对应的活动触点9、15、72实现接地连接的每个接地触点40、41和42在第一壳体1的内部定位成使得)能够通过对应的窗口120、121从第一壳体1的外部看见每个接地触点40、41和42。另外,每个窗口120、121以及对应的端子5、6、70在壳体1处定位成关于参考轴线200基本彼此相对,也就是说,它们相对于彼此被定位成当极杆安装在支撑结构300上时,它们相对于前侧部304面朝相反方向。在实践中,当全部极杆安装在支撑结构300上时,它们被定位成基本竖直以及并置,使得其相应的纵向轴线200位于共同的竖直平面上;全部窗口120、121定位于一个半平面上,同时用于输入/输出连接的端子位于关于所述共同平面的相对半平面上。
作为选择,可以仅设置两个窗口。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窗口121将允许对第二和第三活动触点15、72以及第二和第三接地触点41和42进行视觉检查。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窗口121定位成关于参考纵向轴线200与第二和第三端子6、70相对。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开关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执行电气操纵---例如断路器单元的断开/闭合和/或输入/输出连接的连接/断开---时操作切断开关单元和断路器单元的致动装置;和在图1中由附图标记100总体标示的第二壳体单元,其操作性地联接于所述致动装置,其容纳断路器单元的触点并且在其外表面上安装有至少第一活动触点9。第二壳体100填充有绝缘气体,例如SF6;作为选择,可以仅仅对可以进行气密性密封的第二壳体100填充以具有高介电性能的第一绝缘气体,例如SF6,并且对第一壳体1的其余内部容积填充以空气或其它合适的绝缘气体,例如氮(N2)、惰性气体或混合物。
优选地,第二壳体100由若干彼此牢固连接的元件形成并形成单一的旋转体;特别地,如图1-2所示,其结构有利地包括:断路器单元的断流腔101,其进而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彼此牢固连接的元件形成,电屏蔽件102,其优选地安装成接近于断流腔101的第一端,以及中空的旋转支撑构件103。第二壳体100操作性地连接至第一壳体1的相对端,所述连接借助于转轴装置的轴105和所述构件103,其通过使用合适的系统---例如轴承、凸缘等---而连接至壳体1。优选地,第二壳体100可枢转地安装在第一壳体1内并操作性地联接至致动装置,以便当切断开关单元由致动装置操作时,其旋转从而迫使至少第一活动触点9旋转,所述第一活动触点9基本上与其牢固连接;优选地,第二活动触点15并且第三活动触点72---但存在时---也安装在第二壳体100上,并且与其一起刚性旋转,使得它们可以在切断开关单元的操作期间与对应的固定触点14(71)电连接/切断。
致动装置构造成并操作性地联接至该对主断流触点10-11以及还联接至第二壳体100,所述第二壳体100在实践中也用作并构成致动装置,使得当第二壳体100在切断开关单元操作期间旋转时,主断流触点10-11在断路器闭合位置中基本上仍然相对于彼此保持电联接,那就是说,它们不进行相对于彼此的运动(除了不可避免的机械惯性)。在第一实施例中,该对断流触点10和11操作性地联接至致动装置,以便在第二壳体100的旋转期间绕参考纵向轴线200以基本彼此同时的方式(不考虑最初的不可避免的机械惯性)---即以相同的角速度---旋转,同时在断路器闭合位置中电联接,并且,以便在断路器单元的闭合/断开操作期间在壳体100保持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沿着纵向轴线200使其中一者相对于另一者平移。更优选地,该对主断流触点10和11操作性地联接至致动装置,以便在第二壳体100旋转期间与第二壳体100一起并且相对于彼此基本上同时旋转(不考虑最初的机械惯性)。根据该实施例,第一主触点10牢固连接至第二壳体100并且致动装置包括:转轴装置,包括转轴105,其连接至第二壳体100并操作性地与驱动装置联接,所述驱动装置例如定位在第一壳体1外的马达,所述马达在图1中由附图标记106示意性地标示;以及杆状装置,其包括:第一杆部分16,例如由导电材料制成,其连接至并且支撑主触点11,和第二杆部分17,例如由电绝缘材料制成,其在第一壳体1外突出并操作性地连接至驱动装置107,所述驱动装置107例如是另一个马达。特别地,如图5所示,马达106和107在侧向侧部303的端部处连接至支撑结构300。
第一杆部分16和主触点11可以以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单一元件来实现。
两个部分16和17沿纵向轴线200基本对齐并操作性地彼此连接并通过合适的联接装置而连接至第二壳体100;如图2-3所示,所述联接装置包括第一衬套18,其定位成围绕第一和第二杆部分16-17的面向端,并连接至第二壳体100的第一端。具体地,通过插置密封装置19---例如由聚四氟乙烯制成的环,衬套元件18连接至电屏蔽件102的内侧。联接装置还包括第一成型元件20,其插在第一杆部分16的端部处,并设置有相对于纵向轴线200垂直布置的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优选地,成型元件20还具有呈轮廓的头35,其适于阻塞设置于第一杆部分16的开口36。联接装置进一步包括:穿过第一通孔21内部和杆部分16的对应孔、并装配在设置于第一衬套18上的接收座中的第一销23;穿过第二通孔22内并装配在设置于第一杆部分16上的接收座内的第二销24。销23和24使得能够实现衬套元件18、第一杆部分16和成型元件20中的刚性联接。
另外,具有:第一中空管25,其沿纵向轴线200定位在第二杆部分17内的端部处;第二中空管26,其也定位在第二杆部分17内且围绕第一管25,并设置有相对于轴线200横向延伸的贯穿通道27;联接销28,其插在所述贯穿通道27内部并装配在布置于第二杆部分17上的座中;联接销28具有沿轴线200定向且接收第一中空管25的贯穿开口。最后,设置有固定元件---例如螺钉29,其穿过第一管25,并具有第一端部30和头部31,所述第一端部30固定---例如螺接---到第一成型元件20上,所述头部31通过固定而将第一管25推压成抵靠在第一成型元件20上。
各个不同部件之间的操作性联接实现为使得:当完成固定时,在以下部件之间具有合适的小间隙:第二管26与第一管25;第二管26的面向表面与第一成型元件20-第一杆部分16;头部31与第二管26。
有利地,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中,具有连接至并同时驱动所使用的各个极杆的全部切断开关单元的单一马达106。特别地,如图5、6和8所示,马达106借助于由例如彼此组装的多件管状元件构成的模块化杆130而操作性地连接至每个极杆的切断开关单元的轴105。
同样地,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中,具有连接至并同时驱动所使用的各个极杆的全部断路器单元的单一马达107。特别地,如图5、6和8所示,马达107借助于由例如彼此组装的多件管状元件构成的模块化杆140而操作性地连接至每个极杆的杆17。
该方案在需要拆除一个或多个极杆时尤其便利。特别地,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中,支撑结构300可以设置有图7中示出的铰链设备320。铰链设备包括例如固定于基底301的呈轮廓构件310的U形元件321,和穿过U形元件321的侧向侧部并进入设置在支承设备的两个构件315中的相应孔中的杆322。当必须拆除极杆时,使杆130和140的对应部分与其它部分脱离连接,并且滑轮(在图8中以附图标记501示意性地标示)可以联接至支撑结构以保持极杆。从构件320旋松连接对应的支承设备的元件315的螺钉;这样,一旦旋松将壳体1连接至呈轮廓构件311和312的螺钉,则极杆由于铰链设备而可以旋转并可以从支撑支架300中抽出。作为选择,还可以使用连接至U形元件321的呈轮廓轨道以便使极杆沿其滑动。
实际上,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断路器单元处在触点10-11电联接的闭合位置;切断开关单元的每个活动触点连接至对应的固定触点,从而所有输入/输出连接都闭合。当必需执行电气操纵---例如由于故障而断开断路器单元---时,驱动装置107驱动第二杆部分17;相对于不同地仍然保持基本静止不动的第二壳体100-第一主触点10-轴装置105,第二杆部分17沿轴线200平移(图2中的箭头50),并且由于如上所述的联接,其迫使以下部件与其共同平移:螺钉29、管25-26、联接销28、两个销23-24、成型元件20、衬套18(其在密封装置19的内表面上滑动)、第一杆16、和连接至杆部分16第二主触点11---其移动离开第一主触点10。在运动的结尾,如图3所示,成型头35有利地定位成阻塞开口36从而防止在断开操作之后产生的热气体朝向绝缘的第二杆部分17流动,并在壳体100内的合适的冷却区域中传送这些气体。断路器的闭合以类似的方式进行,其中相同的部件沿相反方向共同平移(图2中的箭头60)。
当执行切断开关单元的操作时,驱动装置106驱动轴装置,并且具体地驱动轴105,所述轴105绕轴线200与以下部件共同旋转:壳体100、该对触点10-11(其保持电联接)、密封装置19、衬套18、成型元件20、销23-24、第一杆部分16、螺钉30和第一管25;而第二管26、联接销28和第二杆部分17维持基本静止不动。在其旋转中,第二壳体100迫使安装在其上的切断开关单元的活动触点9(15、72)旋转。
在替代性实施例中,该对断流触点10和11操作性地连接至致动装置,使得在第二壳体100的旋转期间它们保持静止不动,即固定不动,并在断路器闭合位置中电联接,而在所述断路器单元的断开/闭合操作期间它们相对于彼此沿轴线200平移,同时第二壳体100保持基本静止不动。根据该具体实施例,第一主触点10(以及灭弧触点12)安装在示意性地在图2中由附图标记108标示的、合适的支撑构件上,所述支撑构件操作性地例如在转轴105与壳体100连接的部位处联接至壳体100;进而,第二主触点11连接至杆状装置,所述杆状装置由例如单个杆状体构成,或者包括两个单独的、彼此刚性联接的杆部分---例如前述实施例中的两个杆部分16-17。在该实施例中,联接装置构造成,通过在第二壳体100的旋转期间实现转动运动副以及通过在断路器单元的操作期间实现滑动运动副,而机械地将第二壳体100在一侧与主触点10和轴装置连接,并在另一侧与杆状装置连接。特别地,所述联接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止推轴承;优选地设置有示意性地在图1中由点划线80-90的框来标示的两个止推轴承,其定位成例如一个位于电屏蔽件102内,而另一个位于第一壳体100的相对端、支撑构件108联接至壳体100的区域处。
根据该替代性实施例,如前所述,当执行断路器的断开/闭合时,驱动装置107驱动杆状装置,杆状装置与第二主触点11一起沿轴线200且在轴承90内平移,所述第二主触点11移动离开第一触点10;第一触点10和壳体100保持静止不动(相对于壳体100的滑动运动副)。当操作切断开关单元时,驱动装置106驱动轴105,所述轴105与壳体100一起围绕轴线200旋转,同时,由于止推轴承80-90,触点10-11、通过轴承80而操作性连接至壳体100的支撑构件108以及杆状装置保持静止不动,使得触点10-11在断路器闭合位置中电联接(壳体10相对于触点10-11-杆状装置-轴装置整体的转动运动副)。
显然,可以针对切断开关单元和/或断路器单元的构造、和/或它们的互相联接,并同时针对其触点的定位和致动,而使用可行的替代性实施例。例如,如图14所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壳体100可以以并未共同刚性旋转的单独元件来实现。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包括断流腔101的元件101a,切断开关单元的第一活动触点9安装在其上并与之一起刚性旋转;和可以独立于第一元件101旋转的第二元件101b,第二活动触点15和第三活动触点72---当使用时---可以安装在其上。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尤其适合于实现若干不同类型的电力站或变电站。因此,本发明还涉及电力站或变电站,其适合于连接至电力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前所述和所要求保护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特别地,图10和11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开关设备的变电站,其中,每个极杆具有通过使用对应的衬套3而电连接至电力变压器400的第一端子以及通过使用电缆201而连接至电力线或另一个电气设施的第二端子。作为选择,第一端子也可以通过使用电缆201而连接至电力变压器400(或者任何其它电气设施),如图13所示意性地示出。
特别地,如图13所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还有变压器400---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定位在容器401内;该实施例在电力站或变电站设置在恶劣环境---例如沙漠中---时尤其有用。
另一个有利方面在于,如图10和11所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定位成与变压器400相距一定距离、且使得每个极杆的端子面向变压器400;第一保护网或栅栏402和第二保护网或栅栏403从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延伸至变压器400并定位在其相应的侧部。两个栅栏402和403在侧向界定一区域,在该区域内,电力变压器400与每个极杆的端子之间以及电力线或其它电气设施与每个极杆的端子之间的电连接得以定位和保护。这样,操作员可以安全地从设置有窗口102、121的侧部接近开关设备,并可以在视觉上检查每个极杆的切断开关的活动触点的位置。这样,独立于任何其它可能的电信号,操作员可以亲自和直接核对触点是否正确接地,而没有风险,因为活的连接设置在相对侧并由栅栏402、403包围。
最后,由于其沿着竖直平面的紧凑结构而节省了占地,所以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尤其适合于用在使用了风塔的风力发电站中。因此,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至少一个风塔500的风力发电站,并且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前所述和所要求保护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定位在塔500内,如图12所示意性地示出。
如此构思的开关设备容许多种改型和变型,所有这些改型和变型均处在本发明概念的范围内,所有细节可以进一步由其它技术上等同的元件替代,只要这些元件适合于实现所要求的功能。例如,支撑结构可以由以不同方式成型的异型元件或者其它元件---例如管或通过铸造而获得的元件---等等形成;马达106和107,还有与极杆连接的相关连接装置---在需要时,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例如竖直、水平或平行于极杆的轴线所位于的平面;支承设备和/或铰链设备可以以不同方式成型,等等。实际上,根据技术的要求和状态,可以采用任何材料---只要它们与具体用途相兼容---以及各个单独部件。
实际上,已发现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全面地实现了所期望的目标,因为事实上,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设备提供了多个重要的优点和改进。

Claims (23)

1.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具有基底,所述基底适于放置在支撑表面上;
一个或多个极杆,所述一个或多个极杆中的每个极杆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容纳用于进行输入/输出连接的至少一第一端子;切断开关单元,所述切断开关单元包括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第一端子的至少第一固定触点和能够在所述切断开关单元的操作期间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电连接/电切断的对应的第一活动触点;以及断路器单元,所述断路器单元电连接至所述切断开关单元并具有至少一对断流触点,所述断流触点能够在所述断路器单元的操作期间、在所述断流触点电联接的断路器闭合位置与所述断流触点电隔离的断路器断开位置之间、沿纵向参考轴线被致动,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极杆中的每个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上,使得所述纵向参考轴线横向于所述支撑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极杆中的每个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上,使得所述纵向参考轴线基本竖直于所述支撑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至少第一窗口,用于在视觉上核对所述第一活动触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极杆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活动触点进行接地连接的第一接地触点,所述第一接地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使得通过所述第一窗口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能够看见所述第一接地触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第一窗口和所述第一端子设置成关于所述参考轴线基本彼此相对。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极杆包括第二端子,并且所述切断开关单元包括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固定触点和能够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电连接/电切断的对应的第二活动触点,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用于在视觉上核对所述第二活动触点的位置的、与所述第一窗口间隔开的第二窗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极杆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活动触点进行接地连接的第二接地触点,所述第二接地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使得通过所述第二窗口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能够看见所述第二接地触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二端子设置成关于所述参考轴线基本彼此相对。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极杆包括第三端子,并且,所述切断开关单元包括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第三端子的第三固定触点和能够与所述第三固定触点电连接/电切断的对应的第三活动触点,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用于在视觉上核对所述第三活动触点的位置的第三窗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极杆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三活动触点进行接地连接的第三接地触点,所述第三接地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使得通过所述第三窗口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能够看见所述第三接地触点。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限定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至少一个表面的彼此组装的多个构件。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基底处包括:支承设备,所述支承设备具有相对于所述参考轴线横向延伸的基本平坦的表面,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安置在所述基本平坦的表面上;以及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具有接近于所述支承设备的所述平坦表面并相对于所述支承设备的所述平坦表面垂直延伸的基本平坦的表面,所述第一壳体以可拆卸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与具轮廓构形的所述第一构件间隔开并具有相对于所述支承设备的所述平坦表面横向延伸的对应的平坦表面,并且,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向外突起,所述向外突起连接至具轮廓构形的所述第二构件的所述对应的平坦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铰链设备,所述铰链设备固定至所述基底并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支承设备,以便允许所述支承设备相对于所述基底旋转。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操作所述切断开关单元和所述断路器单元的致动装置,并且,每个极杆包括操作性地与所述致动装置联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容纳所述断流触点并且至少所述第一活动触点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壳体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以便在所述切断开关单元的操作期间使所述第一活动触点旋转,所述一对断流触点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致动装置,以便在所述第二壳体的旋转期间相对于彼此保持基本静止不动、并在所述断路器闭合位置中保持电联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断流触点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致动装置,以便在所述第二壳体的旋转期间绕所述纵向参考轴线以基本彼此同时的方式旋转同时在所述断路器闭合位置中保持电联接,并且,以便在所述断路器单元的操作期间沿着所述纵向参考轴线使其中一者相对于另一者平移。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断流触点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致动装置,使得在所述第二壳体的旋转期间所述断流触点相对于第二壳体本身保持静止不动并在所述断路器闭合位置中保持电联接,并且,以便在所述断路器单元的操作期间沿着所述纵向参考轴线使其中一者相对于另一者平移。
18.一种适合于连接至电力线的电力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变压器和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电连接至所述电力变压器以及电连接至所述电力线或另一个电气设施。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每个极杆具有借助于第一衬套而连接至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端子以及具有借助于电缆而连接至所述电力线或另一个电气设施的第二端子。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每个极杆具有借助于第一电缆而连接至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端子以及具有借助于第二电缆而连接至所述电力线或另一个电气设施的第二端子。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定位成与所述变压器相距一定距离、且使得每个极杆的至少所述第一端子面向所述变压器,并且,第一保护网和第二保护网设置于相应侧部并从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延伸至所述变压器,以便在侧向界定一区域,每个极杆与所述电力变压器之间以及每个极杆与所述电力线或所述另一个电气设施之间的所述电连接设置在所述区域内。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力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设置在容器内。
23.一种包括至少一个风塔的风力发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设置在所述塔内。
CN200880009656.2A 2007-03-30 2008-03-17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Active CN1016417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105381.3 2007-03-30
EP07105381 2007-03-30
PCT/EP2008/053170 WO2008119655A1 (en) 2007-03-30 2008-03-17 Gas-insulated switchgear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1755A true CN101641755A (zh) 2010-02-03
CN101641755B CN101641755B (zh) 2013-07-03

Family

ID=38474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9656.2A Active CN101641755B (zh) 2007-03-30 2008-03-17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132757B1 (zh)
CN (1) CN101641755B (zh)
WO (1) WO200811965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6755A (zh) * 2019-05-31 2022-02-08 日立能源瑞士股份公司 塔装高压开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45085B1 (ko) * 2011-01-18 2012-05-11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가스 절연 개폐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50699B1 (zh) * 1989-08-07 1995-10-20 Alsthom Gec
IT1302224B1 (it) * 1998-09-17 2000-09-05 Abb Ricerca Spa Dispositivo di interruzione e selezionamento per applicazioni di altae media tensione.
ITMI991177A1 (it) * 1999-05-27 2000-11-27 Abb Ricerca Spa Sottostazione per la trasmissione e distribuzione di energia elettrica per applicazione di alta e/o media tensione
AU763276B2 (en) * 2001-02-07 2003-07-17 Hitachi Limited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EP1589625B1 (en) * 2004-04-19 2019-10-23 ABB Schweiz AG Gas-insulated switchgear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6755A (zh) * 2019-05-31 2022-02-08 日立能源瑞士股份公司 塔装高压开关设备
US11799274B2 (en) 2019-05-31 2023-10-24 Hitachi Energy Switzerland Ag Tower mounted high voltage switchgear
CN114026755B (zh) * 2019-05-31 2023-11-24 日立能源有限公司 塔装高压开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119655A1 (en) 2008-10-09
EP2132757B1 (en) 2016-12-21
CN101641755B (zh) 2013-07-03
EP2132757A1 (en) 200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68991B2 (ja) 真空絶縁スイッチギヤ
AU6877801A (en)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KR20020043787A (ko) 진공 차단기
CN1691445B (zh)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US20050236371A1 (en) Gas-insulated switchgear device
JP2004072888A (ja) 複合形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CN101641755B (zh)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JP2007028776A (ja) ガス絶縁スイッチギヤ
US20020012225A1 (en) Hybrid type gas insulation switch gear apparatus
US7692113B2 (en) Switch assembly
CN108565766A (zh) 一种气体绝缘开关柜及并柜组合
US7485807B2 (en) Gas-insulated bus bar component comprising outdoor bushings
KR100566440B1 (ko) 가스절연 개폐장치의 접지개폐기 구조
KR101606073B1 (ko) 가스절연개폐장치
CN110768109A (zh) 一种可拆卸隔离断口母线
KR200446093Y1 (ko) 가스절연개폐장치의 진공차단기 링크구조
KR100452882B1 (ko) 가스절연 고장구간 자동 개폐기
KR100618567B1 (ko) 가스절연 개폐장치
KR101960058B1 (ko) 가스절연 개폐장치의 구동부와 보조 접점의 원거리 분리 동작 구조
CN217589961U (zh) 一种新型126kVGIS用可拆卸导体装配结构
KR200284440Y1 (ko) 가스절연 고장구간 자동 개폐기
CN201061097Y (zh) 支柱式金属封闭气体绝缘柔性组合高压开关
CN205304073U (zh) 隔离开关与真空灭弧室联动的氮气开关柜
JPH0620327B2 (ja)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JPH11220815A (ja)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5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after: ABB Switzerland Co.,Ltd.

Address before: Zurich

Patentee before: ABB TECHNOLOGY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9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after: ABB grid Switzerland AG

Address before: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before: ABB Switzerlan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wiss Bade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energy Switzerland AG

Address before: Swiss Baden

Patentee before: ABB grid Switzerland A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9

Address after: Zurich, SU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Swiss Bade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energy Switzerland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