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9666B -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及制造条件设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及制造条件设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9666B
CN101639666B CN2009101659782A CN200910165978A CN101639666B CN 101639666 B CN101639666 B CN 101639666B CN 2009101659782 A CN2009101659782 A CN 2009101659782A CN 200910165978 A CN200910165978 A CN 200910165978A CN 101639666 B CN101639666 B CN 1016396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ition
dynamic
static
static condition
creating condi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59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9666A (zh
Inventor
藤井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39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9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96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96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324Distributed real time knowledge, databas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187Correlation between controlling parameters for influence on quality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5Nc in input of data, input till input file format
    • G05B2219/35529Monitoring current machining, store information in database as a new working ca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 Multi-Process Working Machines An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及制造条件设定方法,易于构建用来推定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的知识库,且推定精度高。其中,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具有:制造状态收集部(12),在通常的制造状态下,将静态/动态条件在预定的制造个数或其以上不发生变化时的静态/动态条件及产品质量、与检索用信息一起输入;动态条件推论部(15),在静态条件组合已经经验过的情况下,推定、输出对应的最佳动态条件;和动态条件校正部(13),使用从制造状态收集部(12)输入的信息,根据需要校正动态条件推论部(15)中存储的推论知识。

Description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及制造条件设定方法
本申请为2006年3月1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610067818.0的、发明名称为“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及制造条件设定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推定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制造条件设定方法、控制程序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从产品的机种、配件特性等静态条件变更的一开始就使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最佳化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现有的制造条件设定装置,具有如下所示的装置。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下技术:在保存制造条件(材料规格、加工条件等)和产品规格的经验准则的专家系统中,选择适合产品规格的材料、根据材料和产品规格决定加工条件、根据少量的试样及抽样检查的结果调整、学习加工条件。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以下技术:在钢板等的连续轧制控制中,检查根据钢的种类、板厚、板宽等划分的批量的熟练度,当熟练度较低时,使用熟练度高、种类接近的批量的学习结果,校正控制方法。
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以下技术:在热轧加工钢材中,根据成分、加热/加工条件,通过相变预测模型预测冷却后的钢材的组织。
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以下技术:保存来自各分组的产品的种类、处理条件的数式模型(指数平滑法)的预测值和实际值的偏移量,时间性的变动部分共同地求得校正量。
专利文献1:特许第3195637号公报(注册日:平成13(2001)年6月1日)
专利文献2:特开2000-263110号公报(公开日:平成12(2000)年9月26日)
专利文献3:特开平6-330164号公报(公开日:平成6(1994)年11月29日)
专利文献4:特开平10-187206号公报(公开日:平成10(1998)年7月14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制造条件设定装置中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
当静态条件的组合种类较多时,获得与所有静态条件组合相对应的动态条件的知识变得困难,因此用于构建系统并开始运用的工数增加。
一次构建成为系统的知识由于仅存储集成了过去的经验的结果,因此当之后明确了问题原因而想要删除过去经验的一部分时,无法校正知识。
即使根据比例分配、预测公式来推定与未经验的静态条件组合对应的动态条件,当存在定性变量的静态条件时,无法确定静态条件的顺序关系,产生无法推定的情况。
当静态条件的组合种类较多时,为了提炼与所有静态条件组合对应的动态条件的知识,需要庞大的经验,因此用于提高知识可靠性的时间较长。
即使完全获得相对于所有静态条件组合的最佳动态条件的知识,由于质量相对于静态条件的因果关系不明确,所以虽然可以推定最佳动态条件,但无法搜索最佳静态条件的组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构建用来推定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的知识库、且推定精度高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制造条件设定方法、控制程序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用于支持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的推定,其特征在于,具有:制造状态收集单元,取得由多个项目构成的静态条件及与该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和经验存储单元,当上述静态条件及上述动态条件在一定的状态下、所制造的制造物的个数为预定的制造个数或其以上时、在预定的制造个数或其以上不变化时,将该静态条件及该动态条件互相建立关联并存储到经验数据库中。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为用于支持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的推定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中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该制造条件设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制造状态收集单元,取得由多个项目构成的静态条件及与该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和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经验存储单元,当上述静态条件及上述动态条件在一定的状态下、所制造的制造物的个数为预定的制造个数或其以上时、在预定的制造个数或其以上不变化时,将该静态条件及该动态条件互相建立关联并存储到经验数据库中。
在此,静态条件是指产品的机种、模具种类、配件特性等在批量制造中途不会变更的条件。并且动态条件是指制造设备的设定值、变更量等批量制造中途可变更的条件。并且批量由多个制造物构成。
根据上述构成,当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在预定的制造个数或其以上不变化时,将该静态条件及该动态条件互相建立关联并存储到经验数据库中。
因此,在通常的制造状态下可获得与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并构建经验数据库。因此不用为了构建用于推定新批量的动态条件的制造条件设定的知识数据库而进行特别的作业,可尽早开始生产线的运行。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知识构建单元,将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从上述经验数据库注册到知识数据库中,该知识数据库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上述知识构建单元,在内容不同的多个动态条件与内容相同的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存储在上述经验数据库中时,从上述多个动态条件中选择、或者根据该多个动态条件生成:注册到上述知识数据库中的一个动态条件。
根据上述构成,可进一步根据与一个静态条件对应注册多个动态条件的经验数据库,构建与一个静态条件对应注册一个动态条件的知识数据库。并且,当决定一个作为知识的动态条件时,可从多个经验的动态条件中根据制造质量(不良率等)选择一个,也可对多个经验的动态条件进行平均化等运算来求得。
并且,对于存储了过去的经验的经验数据库和用于推定动态条件的知识数据库,可分割保存,因此经验及知识的删除、变更较为容易。例如,当之后在制造经历中发现问题要删除经验的一部分时,在更新经验数据库后再构建知识数据库即可,因此不会发生用于构建知识的反复。
进一步,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经验存储单元,在把上述静态条件及上述动态条件互相建立关联并存储到经验数据库时,进一步将其与用于检索它们的检索用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到上述经验数据库中。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进一步将检索用信息附加到经验数据库的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中,因此可检索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作为检索用信息例如可使用制造开始/结束的日期/时刻、制造个数等信息。
因此,例如在存储到经验数据库后在制造经历中发现问题而需要删除经验的一部分时,可利用检索用信息进行检索,因此处理较为简单。并且检索用信息的用途不限于经验、知识的删除。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用于支持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的推定,其特征在于,具有动态条件类推单元,在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中,当没有与推定的目的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动态条件时,选择一个包含在静态条件中的由定量变量构成的项目,从除了该一个项目以外的其他项目,进一步提取除了该一个项目以外的所有项目的设定和目的静态条件相同的静态条件,根据和该提取的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动态条件,生成与目的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为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中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用于支持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的推定,该制造条件设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动态条件类推单元,在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中,当没有与推定的目的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动态条件时,选择一个包含在静态条件中的由定量变量构成的项目,从除了该一个项目以外的其他项目,进一步提取除了该一个项目以外的所有项目的设定和目的静态条件相同的静态条件,根据和该提取的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动态条件,生成与目的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
根据上述构成,使用对一个静态条件注册一个动态条件的知识数据库、推定与未注册动态条件的新的静态条件(未经验的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时,根据与类似的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动态条件,生成与目的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具体而言,选择一个包含在静态条件中的由定量变量构成的项目,从除了该一个项目以外的其他项目,进一步提取除了一个项目以外的所有项目的设定和目的静态条件相同的静态条件,根据和该提取的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动态条件,生成与目的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
并且,通过利用上述步骤生成动态条件,即使静态条件中包括顺序关系未确定的定性变量时,也可生成动态条件。因此静态条件的制约消失,可推定出最佳的动态条件。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用于支持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的推定,其特征在于,具有静态条件校正单元,对于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当与仅一个项目的设定不同的多个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动态条件的内容大致相同时,将对应的多个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统一为一个,并且将对应项目从静态条件中删除。
并且,本发明涉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为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中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用于支持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的推定,该制造条件设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中的静态条件校正单元,对于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当与仅一个项目的设定不同的多个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动态条件的内容大致相同时,将对应的多个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统一为一个,并且将对应项目从静态条件中删除。
根据上述构成,删除不影响动态条件的静态条件的项目,将动态条件一致的多个静态条件作为同一知识统一。
因此,可减少静态条件的组合,并提炼知识。因而即使经验较少也可提高知识的可靠性。特别是当静态条件组合较多时,难于获得相对于所有静态条件组合的动态条件的知识,因此如上所述通过组合静态条件项目,对于尽快开始运用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动态条件推定是有效的。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用于支持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的推定,其特征在于,具有静态条件校正单元,对于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当与仅一个项目的设定不同的多个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动态条件中内容大致相同的有多个时,将该内容大致相同的多个动态条件及与该动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静态条件统一为一个,并且将对应的多个静态条件的上述项目的设定统一为一个。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为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中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用于支持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的推定,该制造条件设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中的静态条件校正单元,对于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当与仅一个项目的设定不同的多个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动态条件中内容大致相同的有多个时,将该内容大致相同的多个动态条件及与该动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静态条件统一为一个,并且将对应的多个静态条件的上述项目的设定统一为一个。
在可设定为静态条件的同一项目的多个设定值中,包括即使与其他设定值区分也不会影响动态条件的值。因此通过上述构成,将具有如上所述的即使区分也没有意义的设定值的知识作为同一知识统一。
因此,可减少静态条件的组合,并提炼知识。因而即使经验较少也可提高知识的可靠性。特别是当静态条件组合较多时,难于获得相对于所有静态条件组合的动态条件的知识,因此如上所述通过组合静态条件项目,对于尽快开始运用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动态条件推定是有效的。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用于支持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的推定,其特征在于,具有条件推论单元,从将含有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多个项目的条件、与过去通过该条件制造的制造物的质量建立关联并保存的数据库中,读出条件及质量,对条件之间相互进行比较,当条件中含有的可变更项目的设定相同的条件有多个时,将该多个条件统一为一个,并且将与该多个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质量统一为一个,之后从统一后的条件、以及可变更项目的设定与其他条件不同的条件中,提取与最佳质量建立了关联的条件。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为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中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用于支持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的推定,该制造条件设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中的条件推论单元,从将含有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多个项目的条件、与过去通过该条件制造的制造物的质量建立关联并保存的数据库中,读出条件及质量,对条件之间相互进行比较,当条件中含有的可变更项目的设定相同的条件有多个时,将该多个条件统一为一个,并且将与该多个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质量统一为一个,之后从统一后的条件、以及可变更项目的设定与其他条件不同的条件中,提取与最佳质量建立了关联的条件。
根据上述构成,对保存了条件和质量的数据库,将可变更的项目相同的统一为一个,在此基础上,以产品质量的评价值(例如不良率)作为关键词进行排序,可将可变更的条件中最上位的条件确定为最佳组合。即,可着眼于可变更条件,获得制造装置的最佳条件。因此,对制造装置设置最佳条件,可实现根本性的产品质量的提高。
并且,“将多个条件统一为一个”是指,在数据库上将多个条件置换为一个条件。在置换后的条件中,在可变更的项目中,设定与置换前的对应项目相同的值。并且,在统一后的条件中,设定与统一前的多个条件建立了关联的质量的平均值、及以预定的标准选择的代表值(质量最差的值等)。
并且,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可通过计算机实现,这种情况下,使计算机作为上述各单元进行动作、从而使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控制程序、及记录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具有:制造状态收集单元,制造状态收集单元,取得由多个项目构成的静态条件及与该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和经验存储单元,当上述静态条件及上述动态条件在一定的状态下、所制造的制造物的个数为预定的制造个数或其以上时、在预定的制造个数或其以上不变化时,将该静态条件及该动态条件互相建立关联并存储到经验数据库中。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制造状态收集单元,取得由多个项目构成的静态条件及与该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和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经验存储单元,当上述静态条件及上述动态条件在一定的状态下、所制造的制造物的个数为预定的制造个数或其以上时、在预定的制造个数或其以上不变化时,将该静态条件及该动态条件互相建立关联并存储到经验数据库中。
因此,在通常的制造状态下可获得与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并构建经验数据库。因此具有以下效果:不用为了构建用于推定新的批量的动态条件的制造条件的设定的知识数据库而进行特别的作业,可尽早开始生产线的运行。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具有动态条件类推单元,在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中,当没有与推定的目的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动态条件时,选择一个包含在静态条件中的由定量变量构成的项目,从除了该一个项目以外的其他项目,进一步提取除了该一个项目以外的所有项目的设定和目的静态条件相同的静态条件,根据和该提取的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动态条件,生成与目的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动态条件类推单元,在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中,当没有与推定的目的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动态条件时,选择一个包含在静态条件中的由定量变量构成的项目,从除了该一个项目以外的其他项目,进一步提取除了该一个项目以外的所有项目的设定和目的静态条件相同的静态条件,根据和该提取的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动态条件,生成与目的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
因此,通过利用上述步骤生成动态条件,即使静态条件中包括顺序关系未确定的定性变量时,也可生成动态条件。因此具有以下效果:静态条件的制约消失,可推定出最佳的动态条件。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具有静态条件校正单元,对于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当与仅一个项目的设定不同的多个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动态条件的内容大致相同时,将对应的多个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统一为一个,并且将对应项目从静态条件中删除。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具有以下步骤: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中的静态条件校正单元,对于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当与仅一个项目的设定不同的多个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动态条件的内容大致相同时,将对应的多个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统一为一个,并且将对应项目从静态条件中删除。
因此,可减少静态条件的组合,并提炼知识。因而具有以下效果:即使经验较少也可提高知识的可靠性。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具有静态条件校正单元,对于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当与仅一个项目的设定不同的多个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动态条件中内容大致相同的有多个时,将该内容大致相同的多个动态条件及与该动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静态条件统一为一个,并且将对应的多个静态条件的上述项目的设定统一为一个。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具有以下步骤: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中的静态条件校正单元,对于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当与仅一个项目的设定不同的多个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动态条件中内容大致相同的有多个时,将该内容大致相同的多个动态条件及与该动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静态条件统一为一个,并且将对应的多个静态条件的上述项目的设定统一为一个。
因此,可减少静态条件的组合,并提炼知识。因而具有以下效果:即使经验较少也可提高知识的可靠性。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具有条件推论单元,从将含有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多个项目的条件、与过去通过该条件制造的制造物的质量建立关联并保存的数据库中,读出条件及质量,对条件之间相互进行比较,当条件中含有的可变更项目的设定相同的条件有多个时,将该多个条件统一为一个,并且将与该多个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质量统一为一个,之后从统一后的条件、以及可变更项目的设定与其他条件不同的条件中,提取与最佳质量建立了关联的条件。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具有以下步骤: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中的条件推论单元,从将含有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多个项目的条件、与过去通过该条件制造的制造物的质量建立关联并保存的数据库中,读出条件及质量,对条件之间相互进行比较,当条件中含有的可变更项目的设定相同的条件有多个时,将该多个条件统一为一个,并且将与该多个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质量统一为一个,之后从统一后的条件、以及可变更项目的设定与其他条件不同的条件中,提取与最佳质量建立了关联的条件。
因此,可着眼于可变更条件,获得制造装置的最佳条件。因此具有以下效果:对制造装置设置最佳条件,可实现根本性的产品质量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构成概要的功能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中含有的经验D/B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中含有的知识D/B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动作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图3所示的知识D/B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动态条件类推部的动态条件类推方法中、静态条件为定量变量时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7(a)(b)是图6所示的例子的详细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动态条件类推部的动态条件类推方法中、静态条件为定性变量时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图8所示的例子的详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9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如下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的构成的概要的功能框图。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为了支持制造现场的制造条件设定,从产品机种、配件特性等静态条件最初变更时刻开始,就使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最佳化。具体而言,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使制造条件设定的静态条件和动态条件的对应关系通过产品质量建立关联,进行最佳静态/动态条件的组合的检索、未经验的与静态条件相对应的最佳动态条件的类推、及不需/相同的知识的整理。
在本说明书中,批量由多个制造物构成。并且在以下各实施方式中,制造物是可以以个体进行计数的物体来进行说明的。但本发明也适用于线材等连续体、液体、气体等不是个体的物体的制造。这种情况下,将各实施方式的“制造个数”、“不良个数”用“生产量”、“不良率”来替代。
在制造上述制造物的制造设备中,设定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静态条件是指经过批量生产后几乎不发生变化、基本上为既定事项的条件。静态条件中不可变更的事项(例如产品型号)较多,但也存在可根据配件制造方法的变更等而变更的事项(例如成型模具、平均厚度)。以下为了便于说明,设静态条件为批量生产中固有的事项,是批量的制造中不变更的事项。与之相对,动态条件是指,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基本上可随时变更的制造设备的设定条件。动态条件在批量生产开始时设定初始值,在批量生产过程中也可随时变更。
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包括一个或多个项目。各个项目中设有设定值之间有顺序关系的定量变量或没有顺序关系的定性变量。并且设定值中可设定数值、机种名称等一个值或多个值,并且可设定模式等。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用于支持相对批量的静态条件求得最佳动态条件的作业。因此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优选在开始制造新的批量时,适于相对该批量的静态条件求得最佳动态条件的初始设定的作业。这种情况下,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所提示的是制造条件的初始设定,在制造现场根据需要从制造条件的初始设定变更动态条件。并且,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将在制造现场被变更的动态条件作为制造历史取得,并作为经验进行存储。此外,以下对推定新批量的初始设定的情况进行说明,当然本发明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也可用于在批量生产的中途变更制造条件的情况。
并且,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按照各个动态条件取得制造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制造个数。并且,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按照各个动态条件取得在检查工序中获得的不良率等产品质量的评价值。并且,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将各个动态条件的制造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制造个数、产品质量的评价值,与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建立关联并存储。
此外,采用怎样的项目作为静态条件、动态条件、产品质量、检索用条件,可根据制造物、制造设备等进行适当选择。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根据经验构建用于推定动态条件的知识。来自经验的知识构建,可在变更/删除经验时、组合静态条件时等预定的时机进行,也可根据作业者的指示来进行。
并且,在开始制造新批量时,根据由过去的制造历史构建的知识库来对该批量的静态条件决定最佳动态条件,将这一动作称为“推定”。并且,知识库中存在具有和新批量的静态条件相同静态条件的制造历史(经验)时,将该制造历史的动态条件决定作为新批量的动态条件,将这一动作称为“推论”。另一方面,当知识库中不存在具有和新批量的静态条件相同静态条件的制造历史(经验)时,搜索具有类似静态条件的制造历史(经验),根据获得的制造条件求得新批量的动态条件,将这一动作称为“类推”。即,推定中包括静态条件已经经验过的推论、及静态条件未经验过的类推。
在此,对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中所使用的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Knowledge Database)14及其数据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经验D/B 14a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知识D/B 14b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 14,是将制造现场的静态条件41(产品机种、模具种类、配件物性等)及动态条件42(制造设备的设定值、变更量等)、与产品质量43(不良率、误差总和等)及检索用信息44(制造开始/结束日期/时间、制造个数)建立关联并存储的知识库。
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 14由过去经验过的制造状态自动构成。具体而言,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 14通过动态条件校正部13及静态条件校正部18自动地设定、校正数据。并且,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 14参照动态条件推论部15、动态条件类推部16、静态条件推论部19。
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 14包括:经验D/B(经验数据库)14a、知识D/B(知识数据库)14b。
经验D/B 14a及知识D/B 14b,在上述静态条件41及动态条件42与产品质量43和检索用信息44建立关联并被注册这一点上是共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经验D/B 14a中,静态条件的组合相同的制造历史也作为不同的经验重复注册,与之相对,在知识D/B 14b中,对一个静态条件组合只注册一个动态条件。并且,当具有相同静态条件组合的经验有多个时,例如将不良率最低的作为最佳条件,将此作为知识。
接着,参照图1及图4对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的各个块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表示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的动作的概要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具有: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制造条件设定输入单元)11、制造状态收集部(制造状态收集单元)12、动态条件校正部(经验存储单元、知识构建单元、动态条件校正单元)13、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制造条件设定推论知识库)14、动态条件推论部(动态条件推论单元)15、动态条件类推部(动态条件类推单元)16、制造条件设定输出部(制造条件设定输出单元)17、静态条件校正部(静态条件校正单元)18、静态条件推论部(静态条件推论单元)19。
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11,是从外部向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输入所需数据的装置。作为提供数据的装置,例如包括生产线的管理装置、外部数据库、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的操作者等。并且,从生产线的管理装置、外部数据库等输入数据时,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11是通信接口。并且,由操作者输入数据时,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11是操作输入装置。并且,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11,提供制造条件设定输出部17、以及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的用户接口。
具体而言,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11,在动态条件推论部15或动态条件类推部16推定最佳动态条件时,输入下一个批量的静态条件的组合(S11中为是)。
并且,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11,作为通常的制造状态收集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不良个数、制造个数、尺寸误差等数据,并总是将其输出到制造状态收集部12(S11中否)。并且,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11,在动态条件校正部13从推论知识中删除过去的经验时,指定此时的检索用信息44并在制造状态校正部13中进行设定(S11中为否,S18)。
并且,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11,在静态条件推论部15推定最佳静态条件时,指定可变更的静态条件的项目(S14)。
制造状态收集部12,首先,监视从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11输入的制造状态,如果存在在预定的制造个数(阈值)或以上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不变动的期间,计算出产品质量并输出到动态条件校正部13,指示追加过去的经验(S18)。其中制造个数的阈值是指,为了确保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的观测的最低限度的可靠性而设定的值(最佳性的综合指标)。该阈值,可利用产品质量中作为不良个数相对于制造个数的比率的不良率、综合了尺寸误差的误差总和等。
并且,制造状态收集部12,从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11取得包括检索用信息44(删除条件)的删除指示时,直接输出到动态条件校正部13,指示删除和检索用信息44对应的过去的经验(S18)。其中,删除过去的经验的理由包括:在把经验注册到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14后,发现过去的设备问题,确认无法使用当时的经验时;知识得到充实,希望提高所使用的制造状态的制造个数的阈值并提高可靠性时。而变更制造个数的阈值时,制造状态收集部12的设定也同时变更。
动态条件校正部13,在从制造状态收集部12输入了一定制造个数或以上的静态/动态条件、产品质量、或检索用信息44时起动。
动态条件校正部13,在追加过去的经验时,将从制造状态收集部12输入的静态条件、动态条件、产品质量、检索用信息,作为经验过的制造历史反映到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 14中。
其中,当输入的静态条件未经验过时,直接设定此时的动态条件、产品质量、检索用信息,而当输入的静态条件经验过时,只在其比既有的产品质量高时,重写动态条件、产品质量。而当与既有的动态条件基本一致时,考虑到动态条件的不同是误差因素造成的,因此也可计算出平均值后进行重写。
并且,动态条件校正部13,在删除过去的经验时,在把与删除指示中含有的检索用信息44对应的经验从经验D/B 14a删除后,根据更新后的经验D/B14a再构建知识D/B 14b。
并且,动态条件校正部13,确认了在所有静态条件的组合中已经经验过的为一定比率或以上时,也可向操作者通知可由动态条件类推部16进行利用了知识D/B 14b的制造条件设定的类推。
动态条件推论部15,在从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11输入的下一个批量的静态条件组合是已经经验过的情况下起动(S15中为是)。此时,动态条件推论部15,参照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 14、在输入的静态条件的组合是已经经验过的时,将相对该组合的最佳动态条件和其产品质量输出到制造条件设定输出部17(S16)。另一方面,如果输入的静态条件组合是未经验过的,则将其输出到动态条件类推部16,并结束动作。
动态条件类推部16,在输入到动态条件推论部15的静态条件组合是未经验过的情况下起动(S15中为否),将推定的动态条件输出到制造条件设定输出部17。
在此,作为动态条件的推定方法,从知识D/B 14b中检索与输入的未经验过的静态条件组合中仅有一个项目不同的条件,如果检索失败,则计算出经验过的静态条件的全部组合的平均值。并且,如果多个经验过的静态条件的检索成功,在其中组合类似的事例后,通过未经验的静态条件的预定推定方法进行计算。此时,根据不同的条件是定量变量还是定性变量的不同,是否可使用条件顺序相关的信息也不同,因此处理内容也不同。并且,对未经验的静态条件的类推方法在稍后详细论述。
静态条件校正部18,参照知识D/B 14b,在所有静态条件组合中已经经验过的事项为一定比率(阈值)或以上时起动(S13中为是)。其中,一定比率的阈值,根据集成静态条件所需的信息是否齐备的判断标准,被设定为当已经经验过的比率较小时不执行。
并且,静态条件校正部18进行整理,以减少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 14的静态条件的项目或各项目的设定值的数量。具体而言,静态条件校正部18,首先,检索动态条件、产品质量几乎未变化的特定的静态条件的项目,如果检索成功,则将该特定的静态条件的项目作为不需要的项目删除。并且,检索包括动态条件、产品质量基本一致的多个设定值在内的静态条件的项目,如果检索成功,则将该多个设定值作为可统一为一个的静态条件项目进行统一。此外对静态条件的整合方法稍后详细论述。
并且,当静态条件校正部18整合了静态条件时,动态条件校正部13随之更新经验D/B 14a,并且根据更新的经验D/B 14a再构建知识D/B 14b。
通过该处理,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 14的静态条件的项目减少,因此组合数也减少,可以通过较少的经验提炼推论知识。
静态条件推论部19,在从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11输入了可变更的静态条件的项目的情况下起动(S14中为是)。此时,静态条件推论部19按照各个不可变更的静态条件组合分割知识D/B 14b,之后按照产品质量降序排序,将最上位的可变更的静态条件和其产品质量显示在制造条件设定输出部17。其中,该产品质量是固定了不可变更的静态条件组合时的上限的产品质量,因此在选择可变更的静态条件并设定最佳动态条件时,与仅调整动态条件相比可提高产品质量。
制造条件设定输出部17,是输出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中的处理结果的装置。作为数据的输出地,包括生产线的管理装置、外部的数据库、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的操作者等。并且,当把数据输出到生产线的管理装置、外部的数据库等时,制造条件设定输出部17是通信接口。并且,当向操作者提示数据时,制造条件设定输出部17是显示装置、打印装置。此外,制造条件设定输出部17,提供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11、以及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的用户接口。
具体而言,制造条件设定输出部17,在动态条件推论部15或动态条件类推部16推定了最佳动态条件时,向操作者显示推论结果的动态条件、并且可能的话显示产品质量。或者将推论结果的动态条件分别自动地设定到作为动态条件变更对象的各制造设备中(S16、S17)。
并且,制造条件设定输出部17,在静态条件推论部19推定了最佳静态条件时,输出推论结果的静态条件组合(S20)。
如上所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主要具有四种功能([A]推论知识的构建、[B]动态条件的类推、[C]静态条件的整合、[D]最佳静态条件的检索)。以下对这四种功能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无需将所有功能、即图1所示的所有功能块设置到一个装置上,其构成也可是由多个装置进行分散处理。并且,也可构成仅具有四种功能[A]~[D]的一部分的装置。
[A]推论知识的构建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为了构建推论知识而特别具有以下构成。
制造状态收集部(制造状态收集单元)12,从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11取得由多个项目构成的静态条件及和该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动态条件校正部(经验存储单元)13,当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在一定的状态下所制造的制造物的个数为预定的制造个数或其以上时、即预定的制造个数或其以上该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不变化时,将该静态条件及该动态条件建立关联并存储到经验D/B 14a中。
并且,根据经验D/B 14a在使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相关联并保存的知识D/B 14b中、注册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的动态条件校正部(知识构建单元)13,在内容不同的多个动态条件与内容相同的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存储在经验D/B 14a中时,从上述多个动态条件中选择、或者根据该多个动态条件生成:注册到知识D/B 14b的一个动态条件。其中,动态条件校正部13,在决定一个作为知识的动态条件时,可以从多个经验的动态条件中根据制造质量(不良率等)选择一个,也可通过对多个经验的动态条件进行平均运算来求得。
并且,动态条件校正部(经验存储单元)13,在将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互相建立关联并存储到经验D/B 14a时,进一步将其与用于检索它们的检索用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到经验D/B 14a中。
并且,动态条件校正部13,在校正存储的推论知识时,当已经存储的静态条件组合的比率为一定比率或其以上时,通过制造条件设定输出部17向操作者通知可开始运用。
如图2所示,动态条件校正部13,当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在预定的制造个数(例如1000个)或其以上不变化时,将从制造状态收集部12输入的经验过的静态条件41、动态条件42、不良率43(产品质量)、检索用信息44,即使重复也简单地全部存储到经验D/B 14a中。此时,动态条件校正部13,通过将制造开始/结束时间、制造个数建立关联作为检索用信息44,之后可容易地取舍选择过去的经验。
并且如图3所示,动态条件校正部13,对注册到经验D/B 14a中的动态条件42用不良率43进行评价,将不良率43最小的作为最佳条件,并和静态条件等信息一起注册到知识D/B 14b中。即,动态条件校正部13,在相对于一个静态条件组合存在多个经验时,直接设定产品质量最高的经验。但是不限于此,也可利用响应曲面法等、使输入近似为动态条件的函数、输出近似为产品质量的函数,然后设定产品质量最高的动态条件的推定结果。
其中,图5是示意地表示知识D/B 14b的结构的说明图。并且在图5中,静态条件是3个项目因此为三维表,但这样不便于说明,因此仅选取了部分平面(成型模具#2、平均厚度20mm或其以下)进行表示。但该平面仅用于说明,无需以该方式管理数据。
如果将图2的例子分解为所有静态条件组合,则变为图5所示的情况。图5的立方体状的单元对应于静态条件组合,注册有一个动态条件。如果单元中注册有动态条件,则意味着该静态条件组合是已经经验过的,如果未注册则意味着是未经验的。
另外,汇总到表中的关系上,当静态条件中存在定量变量时,离散化后进行条件分割,但也可利用响应曲面法等、使输入近似为动态条件和定量变量的静态条件的函数、输出近似为产品质量的函数,在该形态下直接存储,固定静态条件后在推论时动态地最佳化。
如上所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首先,取得在通常的制造状态下静态/动态条件在预定制造个数或其以上不变化时的、静态/动态条件和产品质量,比较产品质量,校正动态条件的值及预测式,将最佳的动态条件的推论知识存储到知识D/B 14b中。并且,当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可开始基于推论知识的制造条件设定的运用。
并且,如果想删除过去取得的制造状态的一部分时,根据检索用信息44从保存了经验的经验D/B 14a中检索对应的制造历史(静态条件、动态条件、产品质量、检索用信息的组合),将其删除后,从最初开始再构建动态条件的推论知识(知识D/B 14b)。
这样一来,可在通常的制造状态下获得与静态条件组合相对应的动态条件的知识,因此不用为了构建和生产线对应的推论知识而进行特别的作业,可尽早开始生产生产线的运行。
并且,由于将过去的经验和动态条件的知识分割并保存,因此在之后发现问题时,可容易地从知识中删除过去的经验的一部分,不会产生推论知识构建的反复。
[B]动态条件的类推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为了类推动态条件而特别具有以下构成。
动态条件类推部(动态条件类推单元)16,在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D/B 14a中,不存在与推定的目的静态条件相关联的动态条件时,选择一个包含在静态条件中的由定量变量构成的项目,并从除了该一个项目以外的其他项目,进一步提取除了该一个项目以外的所有项目的设定与目的静态条件相同的静态条件,根据与该提取的静态条件相关联的动态条件,生成与目的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
并且,动态条件类推部16,也可以在检索未经验的静态条件的类似事例时,通过作为静态条件属性的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来变更计算方法。并且,动态条件类推部16,在检索未经验的静态条件的类似事例时,作为静态条件的属性和定性变量相比优先定量变量的类似事例。
参照图6~图9,分别在静态条件为定量变量时和为定性变量时、对动态条件的类推方法进行说明。
(1)定量变量
图6是表示动态条件类推部16中的动态条件的类推方法中、静态条件为定量变量时的例子的说明图。图7(a)(b)是图6所示的例子的详细的说明图。
当存在定量变量的静态条件项目仅有一个不同的经验过的组合时,利用顺序关系较为明确这一点,将项目顺序最接近的组合作为类似事例选择,通过比例分配计算出最佳的动态条件和其产品质量(图7(a))。在此,当前后两侧存在经验过的静态条件的组合时,直接使用内插运算。
另一方面,由于外插运算一般情况下比内插运算的推定精度差,因此当仅在一侧存在经验过的静态条件组合时,直接使用最接近的值(图7(b))。
(2)定性变量
图8是表示动态条件类推部16中的动态条件的类推方法中、静态条件为定性变量时的例子的说明图。图9是图8所示的例子的详细说明图。
当仅存在定性变量的静态条件项目仅有一个不同的经验过的组合时,顺序关系不明确,因此无法如定量变量的情况那样将项目顺序最接近的组合作为类似事例选择。
因此首先如图8的β1所示,当不同的经验过的静态条件呈矩形时,将倾斜较小的三组组合作为类似事例选择,根据变化量相对地计算出最佳的动态条件(图9)。并且,由于需要根据各个动态条件分别进行类推,因此无法计算最佳的动态条件的产品质量,因此不输出。
与之相对,如图82的β2所示,当不同的经验过的静态条件不呈矩形时,将只有一个不同的静态条件全部作为类似事例选择,作为最佳动态条件和其产品质量计算其平均值。并且,当(E、#1)为经验过的时,也加上该值进行β2的计算。
但是,可以想象,和定性变量相比,定量变量的顺序关系较为明确,其推定精度也较高,因此类似事例的选择优选优先定量变量。
如上所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在进行基于推论知识的制造条件设定时,当产生未经验的静态条件组合时,在定量变量的情况下根据比例分配、在定性变量的情况下根据倾斜等检索类似事例,并根据类似事例和变化量等推定最佳动态条件。
这样一来,即使存在含有顺序关系不能明确确定的定性变量的未经验的静态条件时,也可推定最佳的动态条件,因此不存在静态条件的制约,可输出最佳的动态条件。
[C]静态条件的整合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为了整合静态条件而特别具有以下构成。
静态条件校正部(静态条件校正单元)18,对于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当与仅一个项目的设定不同的多个静态条件建立了关系的多个动态条件的内容大致相同时,将对应的多个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统一为一个,并且将对应项目从静态条件中删除。即,静态条件校正部18,将动态条件、产品质量基本不变化的静态条件作为不需要的知识删除。具体而言,在图3中,是将“平均厚度”从静态条件中删除。
并且,静态条件校正部(静态条件校正单元)18,对于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当与仅一个项目设定不同的多个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动态条件中内容大致相同的有多个时,将该内容大致相同的多个动态条件及与该动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多个静态条件统一为一个,并且将对应的多个静态条件的上述项目的设定统一为一个。即,静态条件校正部18,将动态条件基本一致的多个静态条件统一为同一知识。具体而言,在图6中是将“平均厚度”的“21~22mm”和“20mm或其以下”汇总为“22mm或其以下”。
并且,除了动态条件外,也可将产品质量基本不变化作为删除知识的条件。并且,优选以经验过的相对于静态条件的所有组合的比率为预定值或其以上为条件。以确保可靠性。
并且,静态条件校正部18在整合了静态变量后,动态条件校正部13校正经验D/B 14a,并且根据校正后的经验D/B 14a再构建知识D/B14b。
根据上述构成,当知识充实后,将动态条件不变化的静态条件作为不需要的知识删除,将动态条件一致的多个静态条件作为同一知识统一,从而减少静态条件的组合并提炼知识。
这样一来,可删除不需要的知识、统一相同的知识来提炼知识,因此可减少静态条件的组合,即使经验较少也可在短期内提高知识的可靠性。
[D]最佳静态条件的检索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为了检索最佳静态条件而特别具有以下构成。
静态条件推论部(条件推论单元)19,从知识D/B(数据库)14b中检索与最优秀的产品质量建立关联的静态条件。此时,静态条件推论部19不考虑动态条件。具体而言,在图3的情况下,提取不良率最小的静态条件(Type A、#1、18mm)。
进一步,静态条件推论部19,从知识D/B 14b中读出静态条件41及产品质量43,并比较静态条件41之间,当静态条件41中含有的可变更项目的设定相同的静态条件41有多个时,将该多个静态条件41统一为一个,并且将与该多个静态条件41相关联的多个产品质量43统一为一个,之后从统一后的静态条件、及可变更的项目的设定和其他静态条件41不同的条件,提取与最优秀的产品质量43建立了关联的静态条件。
在此,“将多个静态条件统一为一个”是指将多个知识置换为一个知识。在置换后的知识中,对可变更的静态条件的项目(例如成型模具、平均厚度),设定和置换前相同的值。并且,在不可变更的静态条件的项目中,例如也可列举所有通过置换前的多个知识分别设定的值。并且,产品质量中设定通过置换前的多个知识设定的值的平均值、及以预定的标准选择的代表值(质量最差的值等)。
并且由于在该处理中不使用动态条件,因此优选根据知识D/B 14b(图3)生成除去了动态条件42的新数据库,并对该数据库进行编辑。
并且,静态条件项目是否可变更,可在静态条件推论部19或知识D/B 14b中按照各个项目进行设定,也可在进行上述处理时由操作者通过制造条件设定输入部11输入。
并且,静态条件推论部19,在统一了可变更的静态条件组合内的产品质量后,可以以产品质量为关键词按照质量高低的顺序(如果是不良率的话则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显示排序处理后的清单(静态条件清单)。其中,“统一可变更的静态条件的组合内的产品质量”具体是指,平均可变更的静态条件组合内的、不可变更的静态条件的各产品质量。
根据以上构成,如果可获得充分数量的相对于静态条件组合的最佳动态条件的知识,则通过以静态条件的产品质量的评价值(例如不良率)作为关键词进行排序,可将可变更的条件中最上位的条件确定为最佳组合。即,可着眼于可变更的静态条件,获得制造装置的最佳静态条件。因此,不仅是动态条件而且包括可变更的静态条件均可选择对制造装置的最佳条件,可实现根本性的产品质量的提高。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即,在权利要求所示范围内组合适当变更的技术方法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本发明例如可如下构成。
本发明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可具有:动态条件推论部,当前的静态条件组合是经验过的情况下,推定、输出对应的最佳动态条件;制造状态收集部,在通常的制造状态下,取得静态/动态条件在一定制造个数或其以上不变化时的静态/动态条件和产品质量,或者输入之后用预定条件删除过去的制造状态的一部分的条件;和动态条件校正部,使用从制造状态收集部输入的信息,根据需要校正动态条件推论部中存储的推论知识。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在上述构成中,也可具有保存用于推定最佳动态条件的知识的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该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分割为存储过去的制造状态的历史的部分、及存储最佳动态条件的推论部分并保存。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在上述构成中,优选制造条件设定推论K/B,可通过向过去的制造状态的历史附加检索用信息(例如时标等),在之后检索特定制造状态。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在上述构成中,优选具有构建用于推定最佳动态条件的知识的动态条件校正部,该动态条件校正部,可从最初再执行根据过去的制造状态历史构建存储最佳动态条件的推论部分的处理。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上述动态条件校正部,在校正存储的推论知识时,当已经存储的静态条件组合的比率为一定比率或其时,通知可开始运用。
根据以上构成,首先,在通常制造状态下取得静态/动态条件在一定制造个数或其以上不变化时的静态/动态条件和产品质量,比较制造质量,校正动态条件的值及预测公式,并存储最佳动态条件的推论知识。当推论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可开始基于推论知识的制造条件设定的运用。
并且,如果之后想删除过去取得的制造状态的一部分时,从保存的经验清单中通过检索用信息可检索、删除对应的制造状态,从最初开始再构建动态条件的推论知识。
这样一来,在通常的制造状态下可获得与静态条件组合对应的动态条件的知识,因此不会产生用于构建和生产线对应的推论知识的特别的作业,可尽早开始生产线的运行。
并且,由于分割保存了过去的经验和动态条件的知识,因此在之后发现问题时,可容易地从知识中删除过去的经验的一部分,不会产生推论知识构建的反复。
本发明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也可具有:动态条件推论部,当前的静态条件组合是经验过的情况下,推定、输出对应的最佳动态条件;和动态条件类推部,当前的静态条件组合是未经验的情况下,从经验过的静态条件组合中检索类似事例,之后预测最佳动态条件。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上述动态条件类推部,在检索未经验的静态条件的类似事例时,通过作为静态条件属性的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来变更计算方法。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上述动态条件类推部,在检索未经验的静态条件的类似事例时,作为静态条件的属性,和定性变量相比,优先定量变量的类似事例。
根据以上构成,在进行基于推论知识的制造条件设定时,当产生未经验的静态条件组合时,在定量变量的情况下根据比例分配、在定性变量的情况下根据倾斜等检索类似事例,并根据类似事例和变化量等推定最佳动态条件。
这样一来,即使存在含有顺序关系不能明确确定的定性变量的未经验的静态条件时,也可推定最佳的动态条件,因此不存在静态条件的制约,可输出最佳的动态条件。
本发明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也可具有:动态条件推论部,当前的静态条件组合是经验过的情况下,推定、输出对应的最佳动态条件;和静态条件校正部,可能的话减少动态条件推论部中存储的推论知识的静态条件组合。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上述静态条件校正部,在减少静态条件组合时,以经验过的静态条件组合的比率为一定比率或其以上为条件。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上述静态条件校正部,在减少静态条件组合时,将动态条件、产品质量基本不变化的静态条件作为不需要的知识删除。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上述静态条件校正部,在减少静态条件组合时,将动态条件、产品质量基本上一致的多个静态条件作为同一知识统一。
根据上述构成,当知识充实后,将动态条件不变化的静态条件作为不需要的知识删除,将动态条件一致的多个静态条件作为同一知识统一,从而减少静态条件的组合并提炼知识。
这样一来,可删除不需要的知识,统一相同的知识并提炼知识,因此可减少静态条件的组合,即使经验较少也可在短期内提高知识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也可具有:动态条件推论部,当前的静态条件组合是经验过的情况下,推定、输出对应的最佳动态条件;和静态条件推论部,不考虑动态条件地检索、输出最佳静态条件组合。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上述静态条件推论部,在检索静态条件组合时,在可选择的静态条件组合中选择产品质量最佳的。
根据以上构成,如果可获得充分数量的与静态条件组合对应的最佳动态条件的知识,则通过以静态条件的产品质量作为关键词进行排序,可将可变更的条件中最上位的条件作为最佳组合,反映到今后的静态条件中。
这样一来,由于可以以静态条件的产品质量的评价值(例如不良率)作为关键词进行排序并检索出最佳的静态条件组合,因此,不仅可选择动态条件而且可选择可变更的静态条件,可实现根本性的产品质量的提高。
最后,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的各个块,特别是制造状态收集部12、动态条件校正部13、动态条件推论部15、动态条件类推部16、静态条件校正部18、静态条件推论部19,可通过硬件逻辑构成,也可通过如下所示的利用了CPU的软件来实现。并且,当通过软件实现时,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可由工作站、个人计算机等广泛使用的计算机为基础来构成。
即,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具有:执行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命令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了上述程序的ROM(read onlymemory)、展开上述程序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上述程序及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存储介质)等。并且,本发明的目的也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作为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的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方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可由计算机读取地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将该记录介质提供到上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由该计算机(或CPU、MPU)读出并执行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代码。
上述记录介质例如可以使用:磁带、盒式磁带等带类,包括软盘(フロツピ一、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盘类,IC卡(包括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或掩模ROM/EPROM/EEPROM/闪存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等。
并且,将制造条件设定系统1构成为可与通信网络连接,上述程序代码也可经由通信网络提供。作为该通信网络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因特网、内部网、外部网、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线路网、移动体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并且,作为构成通信网络的传送介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IEEE1394、USB、电力线传送、电缆TV线路、电话线、ADSL线路等有线,或者IrDA及摇控器这样的红外线、Bluetooth(注册商标)、802.11无线、HDR、携带电话网、卫星线路、地波数字网等无线。并且本发明也可通过使上述程序代码经电子传送而具体化的、嵌入到传送波的计算机数据信号的方式来实现。
本发明可广泛适用于推定制造设备的设定值等动态条件,特别适用于人的参与较少的、自动化的制造装置/生产线的制造条件设定装置。

Claims (2)

1.一种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用于支持批量制造中途可变更的条件即动态条件的推定,其特征在于,
具有动态条件类推单元,在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中,当没有与推定的目的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动态条件时,选择一个包含在静态条件中的由定量变量构成的项目,从除了该一个项目以外的其他项目,进一步提取除了该一个项目以外的所有项目的设定和目的静态条件相同的静态条件,根据和该提取的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动态条件,生成与目的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
其中,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在进行基于推论知识的制造条件设定时,当产生未经验的静态条件组合时,在定量变量的情况下根据比例分配、在定性变量的情况下根据倾斜检索类似事例,并根据类似事例和变化量推定最佳动态条件。
2.一种制造条件设定系统中的制造条件设定方法,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用于支持批量制造中途可变更的条件即动态条件的推定,该制造条件设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上述制造条件设定系统的动态条件类推单元,在将一个动态条件与一个静态条件建立关联并保存的知识数据库中,当没有与推定的目的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动态条件时,选择一个包含在静态条件中的由定量变量构成的项目,从除了该一个项目以外的其他项目,进一步提取除了该一个项目以外的所有项目的设定和目的静态条件相同的静态条件,根据和该提取的静态条件建立了关联的动态条件,生成与目的静态条件对应的动态条件,
其中,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在进行基于推论知识的制造条件设定时,当产生未经验的静态条件组合时,在定量变量的情况下根据比例分配、在定性变量的情况下根据倾斜检索类似事例,并根据类似事例和变化量推定最佳动态条件。
CN2009101659782A 2005-04-20 2006-03-13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及制造条件设定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96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22884 2005-04-20
JP2005-122884 2005-04-20
JP2005122884A JP4135726B2 (ja) 2005-04-20 2005-04-20 製造条件設定システム、製造条件設定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れ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678180A Division CN100549877C (zh) 2005-04-20 2006-03-13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及制造条件设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9666A CN101639666A (zh) 2010-02-03
CN101639666B true CN101639666B (zh) 2012-05-23

Family

ID=371951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6781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9877C (zh) 2005-04-20 2006-03-13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及制造条件设定方法
CN20091016597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9666B (zh) 2005-04-20 2006-03-13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及制造条件设定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6781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9877C (zh) 2005-04-20 2006-03-13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及制造条件设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19446B2 (zh)
JP (1) JP4135726B2 (zh)
CN (2) CN100549877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7110B (zh) * 2015-07-03 2017-06-11 元智大學 光學薄膜製程即時監測系統及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1886B2 (ja) 2006-11-08 2013-03-13 コンパニー ゼネラール デ エタブリッスマン ミシュラン フラットなラバートレッド用自動離型装置
US20100070442A1 (en) * 2008-09-15 2010-03-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rganizing knowledge data and experience data
CN102300758B (zh) * 2009-01-29 2014-10-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JP5312117B2 (ja) * 2009-03-17 2013-10-0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金属帯板の製造条件決定システム
WO2013048274A1 (en) * 2011-09-29 2013-04-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verifying process parameters of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JP5980694B2 (ja) * 2013-01-16 2016-08-3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の表示装置
KR102022892B1 (ko) * 2013-01-23 2019-11-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카메라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의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MX2015009806A (es) 2013-01-31 2015-10-29 Cie Generale Establissements Michelin Metodos y aparatos para desmoldar rodaduras de neumaticos.
WO2014185810A1 (en) * 2013-05-13 2014-11-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adjusting final steel properties at steel mill facility
US10242316B2 (en) * 2016-03-28 2019-03-26 Christoph Adam Kohlhepp Robotic capability model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isted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 planning
JP6416823B2 (ja) 2016-05-16 2018-10-3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加工セル及び加工セル管理システム
CN108062076B (zh) 2016-11-09 2020-10-27 株式会社东芝 数据收集系统、处理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WO2019004253A1 (ja) * 2017-06-27 2019-01-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製造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動作結果を予測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JP7140690B2 (ja) 2019-02-05 2022-09-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対策推薦装置及び対策推薦方法
CN110569932A (zh) * 2019-08-27 2019-12-13 广汽乘用车(杭州)有限公司 Rfid库存管理系统
WO2024166508A1 (ja) * 2023-02-06 2024-08-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KR102697704B1 (ko) * 2023-04-07 2024-08-22 고광일 온수 분배기 부품 제조 자동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96211A1 (en) * 2000-06-30 2003-03-26 Mori Seiki Co., Ltd. System for supporting nc machining
CN1601411A (zh) * 2004-09-16 2005-03-30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模糊目标与模糊约束的工业过程预测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78190B1 (fr) * 1991-06-28 1995-07-07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et systeme de soudage assistee par ordinateur, bases sur la vision de la scene de soudage.
JP3195637B2 (ja) 1992-03-26 2001-08-06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エキスパートシステムを用いた製造条件決定方法
JPH06330164A (ja) 1993-05-24 1994-11-29 Nisshin Steel Co Ltd 熱間加工鋼材の組織予測方法
DE19614201C2 (de) * 1996-04-10 1999-08-12 Agie Ag Ind Elektronik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r 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einer Funkenerosionsmaschine
JPH1049585A (ja) * 1996-08-06 1998-02-20 Sony Corp 製品の品質管理方法
US5886896A (en) * 1996-11-19 1999-03-23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a sensor in a manufacturing processing station
JPH10187206A (ja) 1996-12-27 1998-07-14 Kawasaki Steel Corp 処理プロセス予測値算出装置および圧延処理プロセス予測値算出装置
JPH10193240A (ja) * 1997-01-08 1998-07-28 Toray Ind Inc 製造条件管理装置、製造条件変更処理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JP3380849B2 (ja) * 1997-02-06 2003-02-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処理レート算出方法
JP3648359B2 (ja) * 1997-09-02 2005-05-18 株式会社東芝 プラント設備管理装置
JP4280351B2 (ja) 1999-03-10 2009-06-17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圧延制御モデル学習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96211A1 (en) * 2000-06-30 2003-03-26 Mori Seiki Co., Ltd. System for supporting nc machining
CN1601411A (zh) * 2004-09-16 2005-03-30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模糊目标与模糊约束的工业过程预测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63110A 2000.09.26
JP特开平10-143231A 1998.05.29
JP特开平10-187206A 1998.07.14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7110B (zh) * 2015-07-03 2017-06-11 元智大學 光學薄膜製程即時監測系統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4946A (zh) 2006-11-01
CN101639666A (zh) 2010-02-03
JP2006301974A (ja) 2006-11-02
US20060259176A1 (en) 2006-11-16
CN100549877C (zh) 2009-10-14
US7519446B2 (en) 2009-04-14
JP4135726B2 (ja) 2008-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9666B (zh) 制造条件设定系统及制造条件设定方法
CN110399420A (zh) 一种可配置化Excel格式的导出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US5752242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retrieval of information
CN106228386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7357825A (zh) 一种基于数据库的项目文档管理系统
CN103810162B (zh) 推荐网络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12015412A (zh) 基于表单引擎生成业务模型的装置及方法
CN111222556A (zh) 一种基于决策树算法识别用电类别的方法及系统
US20150095334A1 (en) Data analysis support system
US6243613B1 (en) N-dimensional material planning method and system with corresponding program therefor
CN107621966A (zh) 图形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Ducheyne et al. A spatial approach to forest‐management optimization: linking GIS and multiple 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N107450802A (zh) 应用图标排序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468785A (zh) 一种计算机文件管理方法
WO2016000561A1 (zh) 菜单动态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63776A (zh) 一种表格字段的自定义显示方法
CN104182226B (zh) 一种通用移动信息系统适配方法与装置
CN107993051A (zh) 物料文档管理方法及其管理系统
CN108133088B (zh) Cad设计模型的自适应创建方法及系统
CN106250422B (zh) 一种基于pdm系统的标准件数据快速检索方法
KR20130092143A (ko) 사용자의 동적인 선호도에 따른 개인화 뉴스 서비스 제공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2565902B (zh) 一种视频推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700794A (zh) 数据输入装置、数据输入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CN100449552C (zh) 产品设计支持系统和产品设计支持方法
JP5260003B2 (ja) ファイル検索装置及びファイル検索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