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5607B - 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移动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移动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5607B
CN101635607B CN2008101856767A CN200810185676A CN101635607B CN 101635607 B CN101635607 B CN 101635607B CN 2008101856767 A CN2008101856767 A CN 2008101856767A CN 200810185676 A CN200810185676 A CN 200810185676A CN 101635607 B CN101635607 B CN 1016356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mmunication signals
decoding communication
decoding
ma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56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5607A (zh
Inventor
戴维·史帝芬·艾维瑞
提摩太·佩林·费雪-杰夫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195,13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488662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35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5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5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5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移动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方法,其中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的方法由无线网络内的移动装置执行,方法包括:接收一个序列的软性决定值;决定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流标签;决定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解速率匹配指令;以及使用对应的流标签与解速率匹配指令依序处理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本发明结合相反的比特收集与解速率匹配的程序。且时间共用并且内容交换技术可用于依序解速率匹配数据流,而取代平行地解速率匹配多个数据流。逻辑区块(例如一个逻辑区块)可于不同时间区间被重复使用于解速率匹配不同的数据流。上述技术特征允许达到较小的芯片面积与较低的功率耗损。

Description

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移动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移动装置接收机结构,其用于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
背景技术
高速下行链结封包存取(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技术是一种第三代(third generation,3G)移动通信协定技术,其允许使用根据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为基础的网络,以获得较好的数据传输速度与性能,以及提供终端使用者较少的延迟。HSDPA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规格的Release 5版本的整合技术,并且可支援高达14.4百万比特/秒(Mbit/s)的下行链结速率,以及约70毫秒(ms)的来回延迟。为了支援HSDPA,高速下行链结分享通道(High-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HS-DSCH)被加入UMTS的规格中。HS-DSCH是一种传输通道,承载HSDPA运作的使用者数据。
HS-DSCH缺少两个其他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通道的基本功能:可变的延展系数(spreading factor)以及快速的功率控制。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使用可适应性调制与编码(AdaptiveModulation and Coding,AMC)、在基地台(base station)端的快速封包调度演算法、以及从基地台至移动装置的快速重传机制(例如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以增加下行链结的效能。
HARQ处理程序使用冗余增加(Incremental Redundancy,IR)以及追逐结合(chase combining),其中数据可使用不同的编码技术被多次传送。当接收到已坏掉的封包,接收端的解码器将其与重新传送的封包结合,以尽可能有效地修正错误。即使重新传送的封包也坏了,结合的解码结果仍可产生无错误的封包。
发明内容
为了使接收机具有更小的芯片面积与低功率运算,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施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的方法能够取代平行地将多个数据流进行解速率匹配的方法,逻辑区块可在不同的时间区间被重复使用于不同的数据流,以进行解速率匹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种实施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由无线网络内的移动装置执行,方法包括接收一序列的软性决定值;决定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流标签;决定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解速率匹配指令;以及使用对应的流标签与解速率匹配指令依序处理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
上述方法可更包括以下的技术特征。
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更包括从承载数据中检测上述软性决定值,承载数据是由上述无线网络的基地台传送,并且被移动装置接收。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更包括将自承载数据中检测到的软性决定值进行前置处理,用以将软性决定值转换成适用于解速率匹配的格式。在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中,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解速率匹配指令用以指出以下内容的至少一个:由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之后跟随的另一比特是否已被穿刺(puncture),以及由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是否已被重复。在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中,依序处理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的步骤包括:若解速率匹配指令指出由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之后跟随的另一比特已被穿刺,于软性决定值之后插入一个或多个额外软性决定值,其中一个或多个额外软性决定值的数值为0。
在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中,依序处理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的步骤包括:若解速率匹配指令指出由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已被重复,将软性决定值与序列内一个或多个的后续的软性决定值结合,用以形成结合的软性决定值,其中一个或多个后续的软性决定值与软性决定值共用相同的流标签。在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中,结合软性决定值的步骤包括将软性决定值与一个或多个后续的软性决定值中的第一后续的软性决定值结合,以形成第一结合的软性决定值,上述软性决定值对应的上述流标签指出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数据流的一种类型;处理另一软性决定值,上述另一软性决定值对应的另一流标签指出上述另一软性决定值属于数据流的另一种类型;当处理上述另一软性决定值时,将上述第一结合的软性决定值储存于存储器;以及将上述第一结合的软性决定值与上述一个或多个后续的软性决定值中的剩余的后续的软性决定值结合,以形成上述结合的软性决定值。在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中,更包括减少结合的软性决定值的一比特宽度。
在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的方法中,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属于N种数据流类型的一种类型,并且其中各流标签具有N个数值的一个,并且流标签指出序列内的所对应的各软性决定值属于N种数据流类型中的哪一类型。在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的方法中,N种数据流类型的一个是由N种数据流类型的另一个所推导得到。在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中,N等于3,并且N种数据流包括系统类型、第一奇偶校验类型、以及第二奇偶校验类型,并且若软性决定值属于系统类型,流标签指出软性决定值属于系统类型,若软性决定值属于第一奇偶校验类型,流标签指出软性决定值属于第一奇偶校验类型,以及若软性决定值属于第二奇偶校验类型,流标签指出软性决定值属于第二奇偶校验类型。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可更包括决定为用于每一上述N种数据流的决定填入指令,填入指令指示出是否数据流类型是否需要填入,在依序被处理的上述序列内的上述软性决定值后插入一个或多个数值为0的软性决定值。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可更包括对于依序被处理的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使用流标签为各软性决定值产生存储器地址。存储器地址用以指示缓冲器的位置。传送软性决定值至缓冲器的位置。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中,平行地储存序列内的软性决定值于缓冲器内,其中储存软性决定值的步骤包括:储存序列内的所有具有N个流标签中的N个数值中的第一数值的所有流标签的软性决定值于第一组位置;以及储存序列内的所有具有N个流标签中的第N数值的流标签的所有软性决定值于第N组位置,其中第N组位置与第一组位置分离。
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可更包括对于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储存流标签与解速率匹配指令于第一缓冲器并且储存软性决定值于第二缓冲器。使用对应的流标签与解速率匹配指令依序处理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的步骤包括自第一缓冲器提取流标签与解速率匹配指令,并且于大体相同的时间自第二缓冲器提取软性决定值。
在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中,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系代表比特数值。
在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中,决定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流标签的步骤包括使用多个比特收集表参数决定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流标签。
在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中,决定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解速率匹配指令的步骤包括使用多个ε参数决定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解速率匹配指令。ε参数包括初始ε参数、ε增加参数、以及ε减少参数。
在上述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中,移动装置执行方法作为实施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处理功能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实施于接收机中软性决定值解速率匹配方法,接收机接收承载数据,软性决定值是检测自承载数据中,上述方法包括接收一序列的软性决定值,其中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属于N种数据流类型的一种类型。上述方法更包括对于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决定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其中第一数值指出由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是否于传送机处被速率匹配,并且其中第二数值指出软性决定值属于N种数据流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上述方法更包括使用对应的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依序处理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并且在不同时间区间始使用逻辑区块处理N种数据流类型中属于不同类型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方法包括于移动装置检测一序列的多个软性决定值,其中各软性决定值属于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数据流或第二类型数据流的部分,第二类型数据流具有用以恢复第一类型数据流的数据内容的信息。上述方法更包括为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决定流标签,流标签指出软性决定值属于哪一类数据流的部分。上述无线通信方法更包括为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决定流标签。上述无线通信方法更包括为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决定解速率匹配指令。上述无线通信方法更包括使用对应的流标签与解速率匹配指令依序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用以解速率匹配软性决定值序列。
上述无线通信方法可更包括以下的技术特征。
上述无线通信方法中,第一类型数据流包括系统类型,并且其中属于第一类型数据流的部分软性决定值代表系统比特。
上述无线通信方法中,第二类型数据流包括奇偶校验类型,并且其中属于第二类型数据流软性决定值代表奇偶校验比特,奇偶校验由系统比特推导得到。
上述无线通信方法中,第二类型数据流包括第一奇偶校验类型或第二奇偶校验类型的其中的一个,并且其中属于第二类型数据流的软性决定值分别代表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或第二奇偶校验比特。
上述无线通信方法中,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解速率匹配指令用以指出以下内容的至少一个:由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之后跟随的另一比特是否已被穿刺(puncture),以及由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是否已被重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移动装置,位于无线网络内。移动装置包括解速率匹配模块,用以解速率匹配接收于一序列的多个软性决定值。解速率匹配模块包括比特收集模块,用以决定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流标签。解速率匹配模块更包括模式模块,用以决定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解速率匹配指令。解速率匹配模块更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块,用以使用对应的流标签与解速率匹配指令依序处理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
上述移动装置可更包括以下的技术特征。
移动装置更包括检测器,用以自承载数据检测软性决定值,承载数据系由无线网络中的基地台所传送,并且由移动装置接收。移动装置更包括前置处理模块,将自承载数据中检测到的软性决定值进行前置处理,用以将软性决定值转换成适用于解速率匹配的格式。
在上述移动装置中,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解速率匹配指令用以指出以下内容的至少一者:由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之后跟随的另一比特是否已被穿刺(puncture),以及由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是否已被重复。
在上述移动装置中,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块是根据以下步骤依序处理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若解速率匹配指令指出由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之后跟随的另一比特是否已被穿刺,于软性决定值之后插入一个或多个额外软性决定值,其中一个或多个额外软性决定值的数值为0。
在上述移动装置中,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块是根据以下步骤依序处理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若解速率匹配指令指出由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已被重复,将软性决定值与一个或多个接收的序列内的后续的软性决定值结合,用以形成结合的软性决定值,其中一个或多个后续的软性决定值与软性决定值共用相同的流标签。
在上述移动装置中,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块包括存储器,并且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块是根据以下步骤依序处理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当解速率匹配指令指出由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已被重复,将软性决定值与序列内接收的第一后续的软性决定值结合,以形成第一结合的软性决定值,软性决定值对应的流标签指出软性决定值属于数据流的一种类型;处理另一软性决定值,另一软性决定值对应的流标签指出另一软性决定值属于数据流的另一种类型;当处理另一软性决定值时,储存第一结合的软性决定值于存储器;以及将第一结合的软性决定值与序列内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后续的软性决定值结合,以形成结合的软性决定值。在上述移动装置中,解速率匹配模块更包括量化器用以减少结合的软性决定值的比特宽度。
上述移动装置中,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属于N种数据流类型的一种类型,并且其中各流标签具有N个数值的一个,并且流标签指出序列内的所对应的各软性决定值属于N种数据流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上述移动装置中,N种数据流类型的一个是由N种数据流类型的另一个所推导得到。上述移动装置中,N等于3,并且N种数据流包括系统类型、第一奇偶校验类型、以及第二奇偶校验类型,并且若软性决定值属于系统类型,流标签指出软性决定值属于系统类型,若软性决定值属于第一奇偶校验类型,流标签指出软性决定值属于第一奇偶校验类型,以及若软性决定值属于第二奇偶校验类型,流标签指出软性决定值属于第二奇偶校验类型。上述移动装置中,解速率匹配模块更包括控制模块,用以为每一上述N种数据流决定填入指令,填入指令指示出是否数据流类型是否需要填入。解速率匹配模块可更包括输出多路复用器,用以当N种数据流中一个或多个类型需要填入时,在依序被处理的序列内的软性决定值后插入一个或多个数值为0的软性决定值。
上述移动装置可更包括缓冲器、地址产生器以及合并逻辑。地址产生器用以为依序被处理的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使用流标签为各软性决定值产生存储器地址,存储器地址用以指示缓冲器的位置。合并逻辑用以传送软性决定值至缓冲器的位置。上述移动装置中,缓冲器用以根据以下步骤平行地储存序列内的软性决定值:储存序列内的具有上述流标签N个数值中的第一数值的所有流标签的软性决定值于第一组位置。上述移动装置中,缓冲器可更储存序列内的具有流标签的N个数值中的第N数值的所有流标签的软性决定值于第N组位置,其中第N组位置与第一组位置分离。
上述移动装置中,解速率匹配模块更包括第一缓冲器与第二缓冲器。第一缓冲器用以储存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流标签与解速率匹配指令。第二缓冲器用以储存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的软性决定值数值。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块更用以自第一缓冲器提取流标签与解速率匹配指令,并且于大体相同的时间自第二缓冲器提取软性决定值。
上述移动装置中,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代表比特数值。
上述移动装置中,比特收集模块使用多个比特收集表参数决定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流标签。
上述移动装置中,模式模块使用多个ε参数决定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解速率匹配指令。ε参数包括初始ε参数、ε增加参数、以及ε减少参数。
上述移动装置中,移动装置解速率匹配软性决定值用以作为实施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处理功能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装置包括接收机用以接收承载数据并且用以自承载数据检测多个软性决定值。接收机包括解速率匹配模块,用以接收一序列的软性决定值,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属于N种数据流类型的一种类型。解速率匹配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逻辑区块,用以为决定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的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其中第一数值指出由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是否于传送机被速率匹配,并且其中第二数值指出软性决定值属于N种数据流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解速率匹配模块可更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逻辑区块,用以使用对应的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依序处理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并且在不同时间区间使用逻辑区块处理N种数据流类型中属于不同类型的数据。
上述装置可更包括以下的技术特征。
在上述装置中,一个或多个第一逻辑区块包括比特收集模块与模式模块。
在上述装置中,一个或多个第二逻辑区块包括累加器(accumulator)。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移动装置包括接收机,用以检测一序列的多个软性决定值,各软性决定值属于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数据流或一个第二类型数据流其中之一,第二类型数据流具有用以恢复第一类型数据流的数据内容的信息。接收机包括解速率匹配模块,用以接收软性决定值序列。解速率匹配模块包括比特收集模块,用以决定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流标签,流标签指出软性决定值属于哪一类数据流。解速率匹配模块可更包括模式模块,用以决定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解速率匹配指令。解速率匹配模块可更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块,用以使用对应的流标签与解速率匹配指令依序处理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用以解速率匹配软性决定值。
上述移动装置可更包括以下的技术特征。
在上述移动装置中,第一类型数据流包括系统类型,并且其中属于第一类型数据流的软性决定值代表系统比特。
在上述移动装置中,第二类型数据流包括奇偶校验类型,并且其中属于第二类型数据流的软性决定值代表奇偶校验比特,奇偶校验由系统比特推导得到。
在上述移动装置中,第二类型数据流包括第一奇偶校验类型或第二奇偶校验类型的一个,并且其中属于第二类型数据流的软性决定值分别代表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或第二奇偶校验比特。
在上述移动装置中,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解速率匹配指令用以指出以下内容的至少一个:由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之后跟随的另一比特是否已被穿刺(puncture),以及由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是否已被重复。
上述的方法可实施为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取的媒体,用以储存可被一个或多个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以实施上述的方法。上述的方法可实施为电脑程序产品,包括储存于一个或多个媒体的多个指令,并且可被一个或多个处理所执行。上述的方法可实施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装置与存储器用以储存实施上述方法的指令的装置。
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范例与方法实施方式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下所述的优点。相反的比特收集与解速率匹配的程序可被结合。时间共用并且内容交换技术可用于依序解速率匹配数据流,而取代平行地解速率匹配多个数据流。逻辑区块(例如一个逻辑区块)可于不同时间区间被重复使用于解速率匹配不同的数据流。这些技术特征允许达到较小的芯片面积与较低的功率耗损。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无线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显示在基地台的网络传送机的HSDPA HARQ功能区块示意图。
图3A与3B显示HARQ接收机架构示意图。
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解速率匹配、合并与缓冲架构的上层方框图。
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解速率匹配模块的内部方框图。
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解速率匹配模块方框图。
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比特收集表的示意图。
图8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移动装置执行软性决定值解速率匹配的相关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称呼特定的元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是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一词在此是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到第二装置。
为使本发明的制造、操作方法、目标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几个较佳实施方式,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显示无线网络10的架构示意图。基地台12包括传送机14与天线16,用以产生无线连结并传输数据至移动装置(Mobile Station,MS)18。基地台12也包括接收机(图未示)用以接收移动装置18的传送机(图未示)所发送的数据。移动装置18包括接收机20与天线22用以接收基地台12所发送的数据。双向传输的链结建立在如图1所示的无线传输通道24上。
如以下更详细的介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地台12包括HSDPA的HARQ功能区块,用以将输入的数据流(例如,声音或使用者数据)处理成三个数据流:系统比特流、第一奇偶校验比特(Parity 1 bits)流以及第二奇偶校验比特(Parity 2 bits)流。系统比特包括被传送的原始数据,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与第二奇偶校验比特代表原始数据的涡轮编码版本(turbo coded versions)。因此,第一奇偶校验比特与第二奇偶校验比特可由系统比特(即,原始数据)中导出。而原始数据在移动装置18的接收机20处通过涡轮解码而恢复。这三个数据流会经由一个或多个速率匹配阶段处理,用以匹配无线传输通道24的数据容量(data capacity)。这三个完成速率匹配的数据流会由比特收集(Bit Collection)区块结合成承载数据(payloads),并且上述承载数据被调制以及传送至移动装置18。承载数据可包括,例如速率已等化(rate-equalized)的已编码的传送区块(transport block)。承载数据可更泛指要被传送机(例如传送机14)传送的数据。移动装置18的接收机20执行接收机14的相反功能,例如,反向比特收集、解速率匹配(de-rate matching)、以及涡轮解码,用以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回原始输入的数据流(例如,声音或使用者数据)。
接收机20的特性为结合反向比特收集(reverse bit collection)与解速率匹配程序,并且接收机20使用时间分享(time sharing)以及内容交换(context-switching)技术用以依序将多个数据流(例如系统比特流、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流以及第二奇偶校验比特流)进行解速率匹配(de-rate match),而取代平行地将多个数据流进行解速率匹配。逻辑区块可在不同的时间区间被重复使用于不同的数据流,以进行解速率匹配。这允许接收机20具有较小的芯片面积以及可能的低功率消耗。
图2显示在基地台12的网络传送机14的HSDPA HARQ功能区块100。此功能根据3GPP标准的Release 5的规格所定义,并且在此将其作为参考文献结合。特别是,可参考3G WCDMA的规格3GPP TS 25.212,2005年1月Release 5第5.10.0版,标题为“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FDD)”,揭示于第4.5.4节,第54-57页的相关内容。一般而言,交错器(interleaver,图未示)以及涡轮编码器(turbo coder)(图未示)的传送时间区间(TransmissionTime Interval,TTI)数据NTTI会被传送至比特分离区块102,并且被分成三个数据流:系统比特数据流、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数据流以及第二奇偶校验比特数据流。涡轮编码在如3GPP Release 5等规格中有清楚的介绍。特别是,可参考3G WCDMA的规格3GPP TS 25.212,2005年1月Release 5第5.10.0版,标题为“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FDD)”,揭示于第4.2.3.2节,第16-22页的相关内容。这三个平行的数据流会进入第一速率匹配区块(first ratematching block)104,并且其中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数据流以及第二奇偶校验比特数据流会分别进入第一奇偶校验的第一速率匹配阶段(RM_P1_1)106与第二奇偶校验的第一速率匹配阶段(RM_P2_1)108。这三个平行的数据流在分别被传送至第二速率匹配区块112中的系统速率匹配阶段(RM_S)114、第一奇偶校验的第二速率匹配阶段(RM_P1_2)116与第二奇偶校验的第二速率匹配阶段118(RM_P2_2)前,会先被储存于虚拟的冗余增加(Incremental Redundancy,IR)缓冲器110。根据由传送机14所传送的特定承载数据Ndata,系统数据流、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数据流以及第二奇偶校验比特数据流会分别被穿刺(puncture)(即,数据流中一个或多个比特会被移除)或被重复(即,数据流中一个或多个比特会被重复)。其他的系统比特数据流、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数据流以及第二奇偶校验比特数据流可直接通过第二速率匹配区块112。穿刺也可发生于第一速率匹配区块104。穿刺(或重复)通常会被采用,使得接收机14的速率能达到一定数目以匹配基地台12与移动装置18之间无线传输通道24的数据容量。
由第二速率匹配区块112输出的三个数据流会平行地输入比特收集区块120。比特收集区块120可建立比特收集表(bit collection table),其最终可用以在承载数据Ndata中确定系统比特、第一奇偶校验比特以及第二奇偶校验比特的顺序。
在数据流以及承载数据Ndata中的系统比特、第一奇偶校验比特以及第二奇偶校验比特为基地台12的传送机14欲传送至移动装置18的“0”或“1”的比特值。
基地台12的传送机14传送控制数据(control data)至移动装置18,其可包括与传送机所传送的各特定的承载数据相关,以及可随着各特定的承载数据改变的信息,例如使用的调制类型,例如16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ion,QAM)或正交相移键控调制(Quadrature Phase-ShiftKeying,QPSK)。控制数据可包括其他信息,例如与特定承载数据相关的比特收集表、以及特定承载数据是否速率匹配(即,穿刺或重复)的相关信息。
图3A与图3B显示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移动装置18的接收机20的HARQ接收机架构200。此架构实施下行链结比特速率处理(Down-link Bit-RateProcessing,DLBP)。
在图3A与图3B所示的HARQ接收机架构200中,数据区块通过非常长的数据缓冲与处理管道。以软性决定值形式表示的数据区块由图3A左侧的芯片速率处理(Chip Rate Processing,CRP)合并器所产生,而时槽存储器(SlotRAM)204用以储存时槽的软性决定值。软性决定值可分别通过时槽调整区块206与帧调整区块216调整(scaling)与重新调整(rescaling),并且中间处理数据储存于帧存储器(Frame RAM)212中。最后,软性决定值会被传送至传送时间区间(TTI)存储器(TTI RAM)220(见图3B)。传送时间区间存储器220为一种冗余增加缓冲器实施方式。图3A与图3B仅显示一种HARQ接收机架构实施方式,然而其他架构也可被使用。图3A与图3B所示的功能区块与比特宽度仅为参考范例,并且其他的功能区块与比特宽度也可被使用。
软性决定值被输入至第二解速率匹配区块(高速解速率匹配,High Speed(HS)De-Rate Match)222(见图3A)。第二解速率匹配区块222执行与基地台12的传送机14(如图1所示)的HSDPA HARQ功能区块100(如图2所示)中第二速率匹配区块112以及比特收集区块120相反的操作。软性决定值接着继续经由HARQ调整区块224到达传送时间区间存储器(TTI RAM)220(见图3B)。
软性决定值最后由第一解速率匹配区块226处理,并且接着在抵达解码器230前,通过裁剪(Clip)与量化(Quantize)区块228。冗余检测可接着被使用,以确认来自传送机14的数据已被正确的接收。若封包、或承载数据已被正确的接收,可回传确认信息(acknowledgement)至基地台12的传送机14。若承载数据未被正确的接收,接收机20可传送否定的确认信息至传送机14,而传送机14会重新传送包含更多部分或完全相同的信息的另一承载数据,以协助使用涡轮解码技术恢复原始数据。
软性决定值通常可包括一个比特,代表接收到的信号是否为0或1的决定值;以及通常可包括其他比特,代表此决定的自信程度。这些比特可根据在移动装置18的接收机20的临界值检测器(图未示)中将接收到的信号与一些临界值比较的结果来进行指定。软性决策数值越高,代表此软性决定值为0的可能性越大;而软性决策数值越低,代此软性决定值为1的可能性越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符号的二进位(signed binary)机制可用于表示软性决定值,其中对于负数而言,最高比特为1,而对于正数而言,最高比特为0,因此当软性决定值为越大的正数时,代表此软性决定值为0的可能性越大;而当软性决定值为越小的负数时,代表此软性决定值为1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软性决定值可为具有M比特宽(具有M个可变的数值,例如处理软性决定值的阶段)的数据字,并且用以代表比特值。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移动装置18的接收机20检测由基地台12的传送机14所传送的软性决定值。
参考回图2,移动装置18(图1)的接收机20通常可负责执行与基地台12的网络传送机14的HSDPA HARQ功能区块100相反的处理程序。即,接收机20的一部分处理程序可由反向比特收集(从收到的软性决定值辨认出不同的数据流)开始(比较图2的比特收集区块120),接着进行第二解速率匹配(比较图2的第二速率匹配区块112),接着到冗余增加缓冲器(比较冗余增加缓冲器110),以及接着进行第一解速率匹配(比较第一速率匹配区块10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各软性决定值为系统比特、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或第二奇偶校验比特。执行第一解速率匹配区块(例如区块226)用以平行处理接收到的承载数据中各数据流(例如系统比特、第一奇偶校验比特与第二奇偶校验比特),其将导致一些无效率的状况以及挑战,例如需要大的芯片面积用以应付平行架构,并且由于平行处理而产生的高功率耗损。例如,若使用一个单一相反比特收集区块,三个分离且平行的速率匹配区块,以及一个冗余增加缓冲器于接收机20,则需要五个主要的逻辑区块。
结合至少相反比特收集区块与第二解速率匹配的功能(例如,于单一区块),并且依序或大体依序将数据流进行解速率匹配,而不是平行处理,则可减少所需的芯片面积以及降低功率损耗。在这样的情况下,逻辑可为时间共用的,并且可为内容交换(context-switched),使得来自不同数据流(例如系统比特、第一奇偶校验比特与第二奇偶校验比特)的软性决定值可通过相同的物理硬件逻辑在不同的时间被处理。逻辑函数A可被用以在第一时段处理系统软性决定值,而相同的函数可在第二时段被用以处理第二奇偶校验软性决定值,而非同时使用逻辑函数A、B与C分别处理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
在此介绍的实施方式可应用于多种规格,例如分时同步码分多址存取(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以及WCDMA。这些实施方式可使用分频多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中HSDPA的HARQ的处理功能、或分时多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中HSDPA的HARQ的处理功能、或两者。
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解速率匹配、合并与缓冲架构300的上层方框图。如图4所示的解速率匹配、合并与缓冲架构300包括主要第二解速率匹配区块302(例如图3A中所示的区块222)、合并逻辑区块304、以及冗余增加缓冲器(IR Buffer)306(例如图3B所示的传送时间区间(TTI)存储器220)。第二解速率匹配区块302可包括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第二解速率匹配模块310、以及请求计数(Request Count)模块312。
第二解速率匹配模块310接收控制信号(图中标示为“CONTROL”)314与注册信号(图中标示为“REGISTER”)316、软性决定值(图中标示为“SOFTDECISIONS”)318、以及初始脉冲(图中标示为“INIT”)320。软性决定值318是一个一个依序接收。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输出流标签信号(图中标示为“STREAM”)322、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图中标示为“DATA”)324、数据有效值(图中标示为“VALID”)326、承载结束指标(图中标示为“EOP”)328、以及软性决策请求值(图中标示为“SD REQUEST”)330。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324是一个一个依序输出。
请求计数模块312接收初始脉冲(INIT)320与软性决策请求值(SDREQUEST)330。请求计数模块312输出信号(SOFT REQUEST)332用以从一个或多个前处理区块(例如图3A所示的帧调整区块216与帧存储器212)请求软性决定值。
请求计数模块312可从软件(图未示)接收指示承载数据中有多少软性决定值需被处理的信号。请求计数模块312可包括计数器与待处理的数个软性决定值,其中计数器可通过初始脉冲(INIT)320被初始化。接着,每当从解速率匹配模块310接收到软性决策请求值(SD REQUEST)330,计数器可被减少,并且可通过软性决策请求信号(SOFT REQUEST)332请求新的软性决定值。以这种方式,请求计数模块312可保持追踪未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并且当所有的软性决定值都被解速率匹配模块310处理后,例如当请求计数模块312的计数器倒计数到0后,可停止请求软性决定值。如此一来,请求计数模块312可保证解速率匹配模块310接收到正确数量的软性决定值。
软性决定值(SOFT DECISIONS)318从一个或多个前处理区块被提取出来,并被输入至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解交错(de-interleaver)电路(图4未示)可用于前置处理,以自先前的存储器阶段(例如图3A所示的帧存储器212)一个接一个提取出软性决定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各软性决定值318可为三种类型的一个,包括系统比特、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或第二奇偶校验比特(即,单一比特的多种比特表示方法)。可以有三种数据流,包括系统数据流、第一奇偶校验数据流与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各数据流包括各自相同类型的软性决定值。一般而言,软性决定值可依序抵达解速率匹配模块310,但其并不会有特定的类型顺序。例如,代表系统比特的软性决定值之后可跟随着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第二奇偶校验比特或另一系统比特。第一奇偶校验比特之后可跟随着系统比特或另一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第二奇偶校验比特之后可跟随着系统比特或另一第二奇偶校验比特。
各软性决定值318通常具有相关联的流标签(例如流标签信号322)。代表系统比特的软性决定值318可具有相关联的系统流标签,而第一奇偶校验比特与第二奇偶校验比特可分别具有相关联的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流标签。这些流标签是由解速率匹配模块310所产生,并且与软性决定值(SOFTDECISIONS)318以及解速率匹配模块310中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DATA)324相关联,并且被输出成为流标签信号(STREAM)322。流标签信号322可具有四个数值,分别指示系统、第一奇偶校验、第二奇偶校验、以及特定承载数据的软性决定值的结束。对于各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324,流标签信号322指示软性决定值324的类型以及软性决定值324所属的数据流的类型。
如上所述,基地台12的传送机14传送控制信号至移动装置18。控制信号可包括或可用于产生控制与注册信号314与316,以输入至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这些信号314与316将于以下更详细地介绍,但通常可包括与特定承载相关的信息,例如使用的调制类型,例如16QAM或QPSK。信号314与316也可包括其他信息,例如特定承载数据的与比特收集表相关的信息,以及特定承载数据是否发生速率匹配(即,穿刺或重复)的相关信息。
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DATA)324自解速率匹配模块310一个一个依序被输出。数据有效值(VALID)326指示软性决定值(DATA)324是否为有效的。承载结束指标(EOP)328用以指示是否到达特定承载数据的终点(特定承载数据的软性决定值的终点)。一般地,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DATA)324、数据有效值(VALID)326以及流标签信号(STREAM)322会通过解速率匹配模块310内部的同步逻辑同步地自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被输出。通常这些输出速度为可配置,使得合并逻辑区块304可正常运作。
对于所有数据流(例如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使用单一组输出(DATA 324、VALID 326与STREAM 322),而取代对应各数据流使用平行的输出,通常可减少解速率匹配模块310所伴随的逻辑数量,例如合并逻辑区块304。
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接收读取/写入地址控制信号(图中标示为“ADDR CONTROLS”)334、读取/写入模式信号(图中标示为“READ/WRITEMODE”)336以及流标签信号322。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输出地址信号(图中标示为“ADDR”)338,其包括冗余增加缓冲器306的读取或写入地址。
读取/写入地址控制信号334可包括关于从基地台12的传送机14传送的特定承载数据相关参数。这些参数可提供,或可用以提供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所使用的基础地址,用以产生自冗余增加缓冲器306读取或写入软性决定值的相关地址。不同的基础地址也可用于读取或写入操作。此参数也可提供分配给特定承载数据(或使用相同或不同编码表达相同数据的承载数据)的各类型数据流(例如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的存储器尺寸的相关信息。
此参数可包括HARQ程序识别符。HARQ程序识别符可与基础地址(或多个地址)相关,此基础地址可被使用于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用以产生冗余增加缓冲器306中软性决定值的地址。当传送机14再次传送相同的承载数据或传送表示使用不同调制的相同数据的不同的承载数据时,HARQ程序识别符通常可以是相同的。一旦与来自较早接收的共用相同HARQ程序识别符(例如,在合并逻辑区块304中)的承载数据的软性决定值合并,来自具有特定的HARQ程序识别符的目前承载数据的软性决定值可指定相同的存储器配置。
在HARQ实施方式中,移动装置18的接收机20可用以处理8个由传送机14传送的承载数据,各承载数据配置为8个HARQ程序识别符中的一个。虽然8个承载数据可依序经由接收机20的HARQ程序被处理,而非平行地被处理,但是例如冗余增加缓冲器306的逻辑可平行地储存8个承载数据的软性决定值。特定承载数据的软性决定值可被储存于3组相对于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以及第二奇偶校验的位置,而形成3组8个群组的配置,或一共24组配置。
除了HARQ程序识别符,读取/写入地址控制信号334可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epsilon(E、ε)参数。ε参数可提供用以配置各类型数据流,例如特定承载数据(或共用相同HARQ程序识别符的其他承载数据)的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等的相关存储器尺寸。ε参数可包括各类型数据流(例如系统、第一与第二奇偶校验)所对应的E增加(EPSILON_PLUS)参数,系统与第二奇偶校验的EPSILON_PLUS参数可分别提供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系统与第二奇偶校验的存储器尺寸,而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可根据第一奇偶校验的EPSILON_PLUS参数值的一半决定出第一奇偶校验的存储器尺寸。
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可使用读取/写入地址控制信号334与流标签信号(“STREAM”)332以产生并输出地址信号(“ADDR”)338。根据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通过读取/写入模式信号336是否被配置于写入或读取模式,地址信号338可包括冗余增加缓冲器306的读取或写入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处理承载数据,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先决定(或接收)冗余增加缓冲器306中与承载数据HARQ程序识别符相关的基础地址。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利用基础地址作为系统数据流类型的软性决定值的起始地址。为了决定第一奇偶校验数据流类型的软性决定值的起始地址,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可使用系统数据的EPSILON_PLUS参数所记载的承载数据的系统数据流类型所配置的存储器大小,加上基础地址而取得。为了决定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类型的软性决定值的起始地址,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可使用承载数据的第一奇偶校验数据流类型所配置的存储器大小,其可为第一奇偶校验的EPSILON_PLUS参数的一半,加上第一奇偶校验数据流类型的软性决定值的起始地址而取得。一旦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类型的软性决定值的起始地址决定好了,这些地址可作为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内对应的地址计数器的起始数据。即,地址计数器可在接收到各承载数据时被初始化成起始地址。
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接收流标签信号322的数值,其指示出各个由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输出的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324的类型与此软性决定值324所属的数据流。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根据流标签信号322的数值在三个地址计数器之间做内容交换。如上述,一般而言,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324可不依照任何类型顺序被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输出。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根据流标签信号322所接收到的数据流类型增加所对应的地址计数器。
例如,假设对于一个特定的承载数据,由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输出的第一软性决定值324属于系统数据流类型,指示出“Systematic”的流标签信号322也会被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输出。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接收指示“Systematic”的流标签信号322,由于此流标签信号322与第一系统软性决定值相关,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输出(作为地址信号338(ADDR))此系统数据流类型的软性决定值的起始地址(即,基础地址)。接着假设由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输出的第二软性决定值324也是系统数据流类型,流标签信号322会持续指示出“Systematic”并由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接收。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将系统数据流类型所对应的地址计数器加1,并输出(作为地址信号338)加1的基础地址。每当系统数据流类型的软性决定值被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输出,并且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接收指示“Systematic”的流标签信号322时,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将系统数据流类型所对应的地址计数器加1,并输出最后的地址。
接着,假设由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输出的第三软性决定值324属于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类型。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接收指示“Parity 2”的流标签信号322。由于此流标签信号322与第一个接收到的第二奇偶校验比特软性决定值相关(目前为止的第三个软性决定值),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输出此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类型的软性决定值的起始地址(例如,基础地址加上系统的EPSILON_PLUS参数值,再加上第一奇偶校验的EPSILON_PLUS参数值的一半)。每当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类型的软性决定值被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输出,并且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接收到指示“Parity 2”的流标签信号322时,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将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类型所对应的地址计数器加1,并输出最后的地址。
当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输出第一个第一奇偶校验软性决定值时,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自解速率匹配模块310接收指示“Parity 1”的流标签信号322。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接着输出此第一奇偶校验数据流类型的软性决定值的起始地址(即,基础地址加上系统的EPSILON_PLUS参数值)。每当第一奇偶校验数据流类型的软性决定值被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输出,并且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接收到指示“Parity 1”的流标签信号322,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将第一奇偶校验数据流类型所对应的地址计数器加1,并输出最后的地址。
如此一来,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输出对应于例如由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输出的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DATA)324以及数据有效值(VALID)326的地址(如地址信号338)。
假设承载数据的软性决定值会从移动装置18的接收机20的承载数据中被检测。承载数据具有未被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接收过的HARQ程序识别符,即新数据的承载数据。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产生此承载数据所对应的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324的对应地址。各软性决定值324根据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所提供的地址配置,被输入至冗余增加缓冲器306的对应地址。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合并逻辑区块304可扮演将软性决定值324放到对应地址的角色。
对应于承载数据(其具有HARQ程序识别符)的软性决定值324最后可继续前进至解码器阶段。解码器阶段可根据分析软性决定值决定承载数据具有错误,因此接收机20可回传否定的确认信息(negative acknowledgement)至基地台12。基地台12的传送机14可发送具有相同HARQ程序识别符的新承载数据。具有相同HARQ程序识别符的承载数据包括与先前承载数据相同的数据内容,或可代表相同的数据内容但使用不同的编码。例如,第一承载数据可仅包括系统与第一奇偶校验数据流,而具有相同的HARQ程序识别符并且企图表示相同数据的第二承载数据可仅包括系统或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或包括三种数据流。
随后传送的并具有相同的HARQ程序识别符的承载数据会依序被接收,并且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产生对应于依序被传送的承载数据中的软性决定值的冗余增加缓冲器306的地址。
合并逻辑区块304可自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接收地址(例如地址信号338(“ADDR”))、以及自解速率匹配模块310接收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DATA”)324、以及数据有效值(“VALID”)326。对于特定的软性决定值324(例如,软性决定值B),合并逻辑区块304可使用导管逻辑(pipeline logic)将此软性决定值B储存(或延迟)一个时钟周期。当合并逻辑区块304储存软性决定值B时,合并逻辑区块304可使用由解速率匹配模块310产生的软性决定值B的存储器地址,并且从存储器地址读取目前储存于冗余增加缓冲器306的软性决定值(例如具有相同的HARQ程序识别符的先前承载数据的软性决定值A)。合并逻辑区块304可包括加法器。在下一个时钟周期开始时,合并逻辑区块304自导管逻辑提供软性决定值A至加法器的一个输入端,并且将软性决定值B(由冗余增加缓冲器306取得)提供至加法器的另一个输入端。一个时钟周期后,软性决定值A与B会被相加并且合并的结果会由加法器输出。HARQ地址产生模块308仍保持相同的存储器地址。合并逻辑区块304会被切换至写入模式,并且接着自加法器输出的合并结果会被写入冗余增加缓冲器306的上述存储器地址。如此一来,合并逻辑区块304执行一个“读取、修改、写入”操作。合并逻辑区块304自冗余增加缓冲器306读取先前储存的软性决定值,通过将此软性决定值与从具有相同HARQ程序识别符的另一承载数据所取得的另一个新的软性决定值合并,以修改此软性决定值,并且将软性决定值的合并结果写入冗余增加缓冲器306。
图5系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显示如图4所示的第二解速率匹配模块310的内部方框图。解速率匹配模块310可包括速率变化模块402、量化区块404、先入先出缓冲器(First In First Out Buffer,FIFO Buffer)406、同步产生区块408、以及导管延迟(pipeline delay)阶段410、412、414。
一般而言,依序被处理(与被解速率匹配)的软性决定值424会被速率变化模块402输出。量化区块404调整软性决定值424的比特宽度(由于速率变化模块402的累加处理,一些比特宽度会被增加),并且依序输出这些决定值作为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324。导管延迟阶段410与412匹配量化区块404的延迟,使得流标签信号(“STREAM”)322可与分别对应的被量化的软性决策324于大体相同的时间抵达先入先出缓冲器406。来自同步产生区块408的时钟信号416使得软性决定值324、数据有效值(“VALID”)326、流标签信号(“STREAM”)322、以及承载结束指标(“EOP”)328可在每隔一个时钟周期被先入先出缓冲器406读取或输出,用以提供适当的速度以匹配与图4的冗余增加缓冲器306相关联的合并逻辑区块304的处理时间。
速率变化模块402接收软性决定值(“SOFT DECISIONS”)318、控制信号(“CONTROL”)314、注册信号(“REGISTER”)316、初始脉冲(“INIT”)320、以及由同步产生区块408输出的时钟信号416。软性决定值318可一个接着一个依序接收,并且在被速率变化模块402接收前可被储存于输入暂存器(图未示)。速率变化模块402输出软性决策请求值(“SD REQUEST”)330、流标签信号(“STREAM”)322、承载结束指标(“EOP”)328、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DATA)424、以及数据有效值(“VALID”)326。相继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424会一个接着一个依序输出。控制与注册信号314与316如上述将于以下段落详细讨论。于以下段落详细讨论速率变化模块402的实施。
量化区块404接收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DATA”)424,并且输出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DATA”)324,以及接收并输出数据有效值(“VALID”)326。量化区块404调整自速率变化模块402接收的依序被处理(以及被解速率匹配)的软性决定值(DATA)424的振幅。若检测到软性决定值的承载数据包括重复的比特,接着一些由速率变化模块402处理的重复的软性决定值会被累加,例如相加在一起。将软性决定值相加在一起的步骤通常会增加相加结果的比特宽度,使得某些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424可由一个更大的比特宽度表示。量化区块404可降低一个或多个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的振幅,例如限制软性决定值使其不超过特定数值。例如,若30个数字字数值(digital word value)为10的软性决定值被相加在一起,结果可能为具有数值3000的数字字,其为一个很宽的数字字。量化区块404可为软性决定值安置数值为255的数字字极限值,并且可将任一较长的数字字软性决定值裁剪至所需的比特宽度,并且此数值不超过255。在调整完软性决定值424的比特宽度后,量化区块404可输出这些决定值作为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324。通过调整软性决定值424的比特宽度,量化区块404可减少冗余增加缓冲器306中用以储存软性决定值所需的面积。
导管延迟阶段410与412用以延迟自速率变化模块402接收的流标签信号(“STREAM”)322,而导管延迟阶段414用以延迟承载结束指标(“EOP”)328。例如,若量化区块404使用两个时钟周期处理软性决定值,接着对应于软性决定值的流标签信号322会在导管延迟阶段410与412被延迟两个时钟周期。承载结束指标328信号可在比最后的软性决定值晚一个时钟周期被输出,因此可在导管延迟阶段414被延迟一个时钟周期用以与软性决定值324的最后一个决定值保持适当的步调。因此,导管延迟阶段410、412与414会匹配量化区块404的延迟,使得流标签信号322(以及承载数据最后的软性决定值的承载结束指标328)可与对应的被量化的软性决策324于大体相同的时间抵达先入先出缓冲器406。
同步产生区块408自先入先出缓冲器406接收承载结束指标(“EOP”)328与初始脉冲(“INIT”)320。同步产生区块408输出时钟信号416至速率变化模块402与先入先出缓冲器406用以提供各阶段的同步。初始脉冲(“INIT”)320开启时钟信号416并且承载结束指标(EOP)328被反馈至同步产生区块408,用以当达到承载数据的末端时停止时钟信号416。
先入先出缓冲器406接收并最后输出流标签信号(“STREAM”)322、承载结束指标(“EOP”)328、被依序处理的软性决定值(“DATA”)324、以及数据有效值(“VALID”)326。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DATA”)324会一个接着一个依序输出。先入先出缓冲器406也自同步产生区块408接收时钟信号416。来自同步产生区块408的时钟信号416可通过让软性决定值324、数据有效值326、流标签信号322、以及承载结束指标328每隔一个时钟周期自先入先出缓冲器406被读取或被输出,进而控制自先入先出缓冲器406读取信息的操作。每隔一个时钟周期提供信息(例如软性决定值324)可提供适当的间隔用以匹配与图4的冗余增加缓冲器306相关联的合并逻辑区块304的处理时间。如此一来,合并逻辑区块304在增加软性决定值至由先入先出缓冲器406接收的软性决定值之前,会给予时间从冗余增加缓冲器306读取此软性决定值,并且接着将结果放回冗余增加缓冲器306。每隔一个时钟周期从先入先出缓冲器406读取不同的信号可抚平(even out)分别来自速率变化模块402与量化区块404的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424与324的时序不稳定及可能的爆发(bursty)。当软性决定值318抵达用以提供速率变化模块402处理时,第二解速率匹配模块310通常无法执行严格的控制。先入先出缓冲器406通常可严格地控制解速率匹配模块310输出软性决定值的方式。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显示如图5所示的速率变化模块402方框图。速率变化模块402可包括控制模块502、比特收集状态机(State Machine)模块504、模式模块(pattern module)506、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以及输出多路复用器514。
一般而言,速率变化模块402接收软性决定值318,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使用由一些软件参数定义的比特收集表执行反向比特收集,用以(根据表信息)决定抵达的软性决定值318是否为系统比特、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或第二奇偶校验比特。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也于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建立比特收集表。模式模块506决定特定的软性决定值是否已速率匹配。若此特定的软性决定值尚未速率匹配,软性决定值可通过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与输出多路复用器514并且自速率变化模块402输出。若在承载数据所检测到的软性决定值中,有比特被穿刺出来,并且软性决定值已速率匹配,接着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会在此软性决定值后插入一个或多个软性决定值。若在承载数据所检测到的软性决定值中,有比特被重复,并且软性决定值已速率匹配,接着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会,例如将此软性决定值与系统、第一奇偶校验或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中连续重复的其他软性决定值加在一起。当所有承载数据中的软性决定值抵达,并且比特收集表被建立后,若存在任何不足的系统比特、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或第二奇偶校验比特,接着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足的部分会通过在输出多路复用器514重复填入数值为0的软性决定值于各别数据流中来补足。
控制模块502接收控制信号314、注册信号316以及初始脉冲(“INIT”)320。控制模块502输出比特收集控制信号528、软性决策请求值(“SDREQUEST”)330、承载结束或封包结束指标(“EOP”)328、以及三个对应于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的平行的填入信号(图中标示为“PADx3”)520。
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自控制模块502接收比特收集控制信号528,并且输出流标签信号(“STREAM”)522与模式控制信号(图中标示为“PATTERNCONTROL”)516。
模式模块506自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接收模式控制信号(PATTERNCONTROL)516与注册信号316。模式模块506输出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图中标示为“COMMAND”)518。
控制模块502、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与模式模块506并不接收真正的软性决定值318。控制模块502、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与模式模块506接收软件与硬件设定的参数,其可定义、或可被这些模块502、504与506用以定义比特收集表。这些参数可指出哪一类型的数据流的软性决定值318将会抵达用以提供后续处理、以及此软性决定值318是否已速率匹配。
如上所述,基地台12的传送机14传送控制数据至移动装置18。此控制数据可包括、或可用以产生控制信号314与注册信号316。
控制信号314可包括与传送机所传送的特定承载的相关信息,或可能随着特定承载变化的信息,例如使用的调制类型(如16QAM或QPSK),以及例如传送机是否传送新的数据。控制信号314可包括一些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是直接来自硬件并且根据在基地台12与移动装置之间在无线传输通道24中建立起来的数据传输通道的过程中,传送至接收机20的信息所直接推导出的参数。
注册信号316可包括高电平信息,例如对应于特定承载数据的比特收集表相关信息、特定承载数据是否发生速率匹配(例如穿刺或重复)的相关信息。注册信号316可包括直接由软件推导并写入接收机20的参数,这些参数可能随着承载内容而变化。注册信号316可包括ε参数与比特收集表参数。
在控制模块502从注册信号316接收到的表参数定义比特收集表并且允许控制模块502(例如通过产生比特收集控制信号528)以及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决定即将抵达且待处理的软性决定值318(抵达至例如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是否为系统比特、第一奇偶校验比特、还是第二奇偶校验比特。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通过使用表参数在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等各个状态之间循环,产生对应于软性决定值318的流标签信号522。如此一来,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重制比特收集表。流标签信号(“STREAM”)522可以是一个2比特的数值,用以反应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的状态,例如数值“00”代表系统数据流比特状态、数值“01”代表第一奇偶校验数据流状态、数值“10”代表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状态,而数值“11”代表检测到特定承载数据软性决定值318结束的状态。当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执行解速率匹配操作时,例如累加(用以执行相反于重复(repeating)的效果)以及填入数值为0的软性决定值(用以执行相反于穿刺(puncturing)的效果),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可暂停于一个特定状态。
由注册信号316提供的比特收集表参数定义出比特收集表,并且允许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于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等不同状态间依序转换。这些参数可包括参数Nr、Nc、与Ncol。Nr代表表中具有整行(row)都是系统比特的行数量。例如若Nr为2,代表比特收集表的前两行都是整行的系统比特。若Nr为0,代表比特收集表中并没有整行都是系统比特的行。Nc代表在(Nr+1)列中最后一个系统比特的列(column)位置,其中(Nr+1)为第一个并非全都是系统比特的行,因此Nc代表系统比特的结束以及(可能是)第一奇偶校验比特的开始。Ncol代表比特收集表的列数量。其他参数可提供比特收集表相关的信息。由控制信号314所提供的硬件参数Nrow可指出调制模式(16QAM或QPSK),以及比特收集表中的行数量(例如,16QAM有4行而QPSK有2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可遵循以下的规则:在第一奇偶校验的下一个奇偶校验状态必为第二奇偶校验状态,并且在第二奇偶校验的下一个奇偶校验状态必为第一奇偶校验状态、以及系统状态必伴随着系统状态。以下为两个可允许的软性决定值318(对应于比特收集状态)的序列范例:“S,S,S,P1,S,S,S,P2,S,S”以及“S,S,P1,P2,S,S,P1,P2”,其中S代表系统数据流、P1代表第一奇偶校验数据流、P2代表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
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比特收集表600的示意图。在此,参数Nrow 610为4,因此调制模式为16 QAM并且比特收集表600具有4行。参数(Nr+1)612为3,因此参数Nr为2,即比特收集表600的前2行都是系统比特,并且第3行为第1个并非都是系统比特的行。参数Ncol 608为比特收集表600的列数量,而参数Nc 614指出系统比特结束于比特收集表600中的第3行的哪一列。
使用比特收集表600作为范例,软性决定值318依照比特收集表600的顺序抵达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例如从比特收集表600的第1行第1列(系统比特0;S0)、到第2行第1列(系统比特1;S1)、到第3行第1列(系统比特2;S2)、到第4行第1列(第二奇偶校验比特1;P21)、到第1行第2列(系统比特3;S3)、到第2行第2列(系统比特4;S4)、到第3行第2列(系统比特5;S5)、到第4行第2列(第一奇偶校验比特1;P11)等依此类推,直到第4行最后一列(Ncol)。根据比特收集表600,软性决定值318将依照以下顺序抵达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其中S代表系统数据流、P1代表第一奇偶校验数据流、P2代表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S,S,S,P2,S,S,S,P1,S,S,S,P2,S,S,S,P1,S,S,S,P2,S,S,P1,P2,S,S,P1,P2,...等。软性决定值318可对应于以下由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的比特收集状态机所建立的比特收集表600中的以下比特S0,S1,S2,P21,S3,S4,S5,P11,S6,S7,S8,P22,S9,S10,S11,P12,S12,S13,S14,P23,S15,S16,P13,P24,S17,S18,P14,P25。如此,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可使用表参数于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以及第二奇偶校验等状态之间循环转换,以产生对应于软性决定值318的流标签信号522。
初始脉冲(“INIT”)320可启动控制模块502、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与模式模块506的处理程序。初始脉冲320可将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重置于重置(“Reset”)状态。初始脉冲320可被用以初始化ε参数以及模式模块506中的内容交换ε计算器,以下将做详细的介绍。
控制模块502可包括列计数器与行计数器,用以在比特收集表中追踪即将抵达(例如抵达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以供处理的各软性决定值318的位置,并且可使用列计数器与行计数器提供比特收集控制信号528至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使得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可在各数据流状态中转换,并且重制比特收集表。
控制模块502可传送软性决策请求值(“SD REQUEST”)330,用以当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根据从注册信号316所取得的表参数重制比特收集表时,请求更多的软性决定值。
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也输出模式控制信号516用以通知模式模块506即将抵达以供处理(例如抵达至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的软性决定值318属于哪种数据流。模式模块506使用自注册信号316取得的ε参数以计算抵达以供处理的软性决定值318是否已速率匹配。
各数据流类型(例如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的ε参数可包括初始EPSILON(“EPSILON_INI”)、EPSILON增加(“EPSILON_PLUS”)、以及EPSILON减少(“EPSILON_MINUS”)参数。模式模块506可实施内容已交换的ε计算器(图未示),此计算器是根据使用ε参数的算式为基础,以决定即将抵达以供处理(例如抵达至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的软性决定值318的目前ε参数结果。若对应至目前软性决定值318的目前ε参数结果具有负数或0的数值,则代表软性决定值318已被传送机14速率匹配。若参数结果为正数,则代表软性决定值318没有速率匹配。
内容交换ε计算器可包括一个计算器用以执行此算式,以及三个存储器用以为各数据流类型(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储存目前ε参数结果的最后一个计算值。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输出的模式控制信号516告诉模式模块506是否应该对系统、第一奇偶校验或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执行ε计算。模式控制信号516根据软性决定值318所属的数据流类型切换于存储器与ε参数组之间。例如,若模式控制信号516指出软性决定值318为系统数据流的一部分,接着在为软性决定值318决定目前ε参数结果时,ε计算器会从系统存储器取得最近一次计算的目前ε参数结果数值,并且使用系统数据流的参数EPSILON_PLUS与EPSILON_MINUS来计算此算式。
计算目前ε参数结果的算式可包括使用系统数据流的最近一次计算的目前ε参数结果数值,并且减去系统数据流的EPSILON_MINUS参数以决定下一个ε参数结果,直到系统数据流的目前ε参数结果变成负数。此时,算式可包括加上系统数据流的EPSILON_PLUS参数。若承载数据有比特被穿刺,系统数据流的EPSILON_PLUS会被加一次以决定目前ε参数结果(其可为正数)。接着,系统数据流的EPSILON_MINUS参数会从目前ε参数结果中被减去,以决定下一个ε参数结果,直到目前的ε参数结果再次变成负数。若承载数据有比特被重复,会加上系统数据流的EPSILON_PLUS,用以决定下一个ε参数结果,直到目前的ε参数结果变成正数。接着,系统数据流的EPSILON_MINUS参数会从目前为正数的ε参数结果中被减去,以决定下一个ε参数结果,直到目前的ε参数结果再次变成负数。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软性决定值318的算式也可以依循相同的计算模式。
3GPP Release 5的规格详细描述这些运算,并且在此根据参考文献结合。决定各数据流的ε参数初始值的方法可参考3G WCDMA的规格3GPP TS25.212,2005年1月Release 5第5.10.0版,标题为“Multiplexing and ChannelCoding(FDD)”,揭示于第4.5.4.3节,第55-56页的相关内容。决定各数据流的目前ε参数结果的方法可参考3G WCDMA规格,揭示于第4.2.7.5与4.5.4.3节,第37-38与55-56页的相关内容。
根据目前ε参数结果,模式模块506决定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COMMAND”)518。根据对应的软性决定值318是否已频率匹配,以及检测出软性决定值318的特定承载数据所使用的速率匹配(若有)的类型,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可为以下所述的数值。如以下所述,对应于相继的软性决定值318的各相继的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数值可与来自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的流标签信号522一起被储存于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
通过使用各数据流的EPSILON_INI数值取代最近一次计算的目前ε参数结果来计算上述算式,可初始化内容交换ε计算器(根据例如初始脉冲320)。
模式模块506可通过图5所示的同步产生区块408输出的时钟信号416完成同步。
控制模块502可包括各数据流类型的数据流计数器。这些计数器可使用各数据流类型期望的比特数目(例如,由注册信号316取得的ε参数推导出)初始化。当控制模块502请求某数据流类型对应的软性决定值318,并且当控制模块502与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决定下一个抵达以供处理(例如抵达至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的软性决定值318是否为系统比特、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或第二奇偶校验比特时,各对应的计数器可被减少。由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重制的比特收集表的尺寸等于基地台12最终通过无线传输通道24所传送的承载数据中所包含的比特数量。比特收集表的尺寸吻合接收机20端从承载数据检测到的软性决定值的数量。当特定的承载数据在传送机端被穿刺,需要储存于冗余增加缓冲器306中的软性决定值的数量可能超过传送机14在承载数据中所真正夹带的比特数。即,各数据流类型所期望的比特数目(用于初始化控制模块502的计数器)可能超过传送机14真正传送于承载数据中的比特数。因此,当比特收集表被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完成,并且来自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的流标签信号522指出特定承载数据中已检测到软性决定值318的终点时(例如“11”),控制模块502内的计数器的残余数值可指示出对应的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的不足。这些不足可通过输出多路复用器514于依序被处理的软性估计值(图中标示为“SDx3”)524后插入数值为0的软性决定值来取代。如以下所述,控制模块502使用对应于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的三个平行的填入信号(图中标示为“PADx3”)520,在填入操作过程中控制输出多路复用器514。当三个数据流计数器计数到0时,伴随着任一比特收集表的终点、或若必要时,执行后续的填入操作,接着控制模块502输出承载或封包结束指标(EOP)328。
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自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接收流标签信号(“STREAM”)522、自模式模块506接收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COMMAND”)518、以及自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接收保留/读取控制信号(“STALL/READ CONTROLS”)530。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输出流标签信号522与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至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
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一个接着一个依序地接收软性决定值318。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也自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接收保留/读取控制信号(“STALL/READ CONTROLS”)530。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输出软性决定值318至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
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自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接收流标签信号522与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以及自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接收软性决定值318。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输出保留/读取控制信号(“STALL/READ CONTROLS”)530至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与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输出流标签信号522、三个平行的数据流的软性决定值(SDx3)524、以及三个对应于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的平行的数据有效值(图中标示为“VALIDx3”)526。
在操作过程中,来自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的流标签信号(“STREAM”)522,以及来自模式模块506的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的数值会被储存于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可包括足够的容量以储存流标签信号522与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数值,用以描述系统出现的延迟。例如,在被填满前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的容量可满足例如16对的流标签信号522与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数值。通常地,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与流标签信号522数值可在承载数据中针对每个软性决定值318产生。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可被产生直到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被填满,此时模式模块506可暂停直到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开放出新的空间。
抵达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根据控制模块502所传送的软性决策请求值330)的软性决定值318通常可促使并设定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处理的速度。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与流标签信号522数值通常在储存装置中等待软性决定值318的抵达。
利用保留/读取控制信号(STALL/READ CONTROLS)530,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可管理来自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与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的信号318、518与522的传送。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可使用读取(read)控制信号530向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请求一个软性决定值318,以及向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请求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与流标签信号522。当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进行数据处理时,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可使用保留(stall)控制信号530将软性决定值318保留在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当软性决定值318以不同于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与流标签信号522输入至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的速率与时间,被输入至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时,两个先入先出缓冲器,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与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可允许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管理信号318、518与522的传送。
当软性决定值318依序抵达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时,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可从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读取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与流标签信号522,并且将这些数值与读取自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的软性决定值318进行匹配。
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COMMAND”)518可以是切换于三个状态(“01”、“10”与“11”,其中“00”不属于有效状态)的两比特的数值。
第一状态(例如“11”)下,在产生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时,模式模块506决定软性决定值318(对应于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没有被速率匹配。因此,当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在第一状态时,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会在一个“通过”模式,并且不会对软性决定值318执行任何累加或插入操作,因此软性决定值318不会被解速率匹配,而是通过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直接传送至输出多路复用器514。此外,根据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的数值,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可从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请求另一个的软性决定值318(以及接着自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取得另一个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与流标签信号522)。
第二状态(例如“01”)下,在产生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时,模式模块506得知承载数据(包括对应于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的软性决定值318)已被穿刺,并且模式模块506决定出软性决定值318已被速率匹配。因此,当在第二状态应用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时,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会在一个“穿刺”模式,并且会在软性决定值318后面插入数值为0的一个软性决定值,使得在“穿刺”模式中,软性决定值318不会在插入数值为0的软性决定值的过程中抵达,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使用保留控制信号530将软性决定值318保留在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中(以及将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与流标签信号522保留于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中),直到“穿刺”模式结束。第二状态的反复迭代会造成插入对应数量的数值为0的软性决定值。
第三状态(例如“10”)下,在产生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时,模式模块506得知承载数据(包括对应于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的软性决定值318)包括重复比特、或已被重复,并且模式模块506决定出软性决定值318已被速率匹配。因此,当在第三状态应用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时,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会在一个“重复”模式,并且累加被重复的软性决定值318。此外,根据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的数值,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会向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请求另一个软性决定值318(以及接着自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取得另一个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数值与流标签信号522数值)。在“重复”模式中,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可通过将软性决定值相加来累加被重复的软性决定值318,其通常会加宽最终软性决定值的比特宽度。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可实施为单一累加器(例如,加法器),并且使用流标签信号522数值(“Systematic”、“Parity 1”或“Parity 2”)选择累加器所使用的对应的存储器。另一方面,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可实作成三个平行的累加器,并且使用流标签信号522数值选择所使用的累加器。如此一来,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输出对应于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的流标签信号522、三个对应的平行的软性决定值数据流(“SDx3”)524、以及三个对应的平行的数据有效数值(“VALIDx3”)526。
由于软性决定值318可依照任意顺序依序输入并且依照任意顺序自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输出,单一的累加器可包括存储器,用以当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等待接收已速率匹配的软性决定值的数据流中所对应的重复的软性决定值318时,储存累加结果。例如,基地台12的传送机14在承载数据中可具有连续6个重复的第二奇偶校验比特,但代表这些第二奇偶校验比特的软性决定值318可能会分散(interspersed)地伴随着代表系统与第一奇偶校验软性决定值抵达。针对各数据流使用平行的存储器,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可避免覆写这些软性决定值318,并且可等到所有6个代表第二奇偶校验比特的软性决定值抵达并被累加器处理后,才会输出代表6个重复的第二奇偶校验比特的软性决定值318的最终累加软性决定值524。
在重复模式中,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可使用平均技术,而非单独加法技术。
输出多路复用器514自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接收流标签信号(“STREAM”)322、三个平行的软性决定值数据流(SDx3)524、以及三个对应的平行的数据有效值(“VALIDx3”)526。输出多路复用器514也自控制模块502接收三个平行的填入信号(“PADx3”)520。输出多路复用器514输出流标签信号(“STREAM”)322、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DATA”)424、以及数据有效值(“VALID”)326。输出多路复用器514可实施逻辑或(OR)运算,用以多工输出三个平行数据流的软性决定值524以及三个平行的数据有效值526成单一输出的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424以及单一输出的数据有效值326(伴随对应的流标签信号322)。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424一个接着一个依序输出,并且被提供至图5所示的量化区块404。
如上述,流标签信号322可有四个数值,一个代表系统比特,例如数值“00”;一个代表第一奇偶校验比特,例如数值“01”;一个代表第二奇偶校验比特,例如数值“10”;以及一个代表检测到的特定承载数据软性决定值318的结束,例如数值“11”。最后的数值可被用以在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中标示出由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所建立的比特收集表的结束,并且可由输出多路复用器514标示出填入操作的开始。
就在填入操作开始前,比特收集表可已完成,所有的软性决定值318可已被处理,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与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也不会再保留数据318、518、522,并且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与模式模块506会被关闭。在填入操作,控制模块502根据软性决定值318流,将对应的数据流计数器分别向下计数,并且根据数据流计数器的最后残余值检查各数据流(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的不足。例如,承载数据在完整的形式中欲传送9,000个比特,其中3,000个比特为系统比特,3,000个比特为第一奇偶校验比特、并且3,000个比特为第二奇偶校验比特。第一奇偶校验比特与第二奇偶校验比特在传送机14端会被多余地制造,用以增加接收端20接收到正确比特的机会。传送机14可任意结合系统、第一奇偶校验与第二奇偶校验比特,传送包括9,000个比特的子集合的承载数据。例如,传送机14可编码特定的承载数据,用以包括1,500个系统比特(3,000个系统比特的一半),并且不包含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或第二奇偶校验比特。一般地,除非三个在解码器接收到的软性决定值的数据流具有相同的长度,否则接收机20的解码器无法正常的运作。因此,根据此范例,接收机20的解码器需要接收具有相同数量的各数据流,在此情况为共9,000个软性决定值,包含3,000个系统比特、3,000个第一奇偶校验比特以及3,000个第二奇偶校验比特。在此范例中,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模式模块506、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以及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仅会处理并储存对应于接收到的承载数据的1,500个系统软性决定值(或产生与处理1,500个系统软性决定值的对应信号)。因此,通常需要加入1,500个剩余的系统软性决定值、3,000个第一奇偶校验软性决定值以及3,000个第二奇偶校验软性决定值。
控制模块502输出三个平行的填入信号(PADx3)520至输出多路复用器514。需要被填入的第一数据流的填入信号可被使能(active),造成输出多路复用器514执行逻辑用以产生对应于此数据流的流标签信号(“STREAM”)322。在填入过程中,数据有效值(“VALID”)326会被使能用以指示数据为有效的,并且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DATA”)424可被拉低,使得数值为0的软性数据值会被输出。如此一来,输出多路复用器514填入一序列的软性决定值,以达到所需数量的软性决定值。
延续上述的例子(即,1,500个系统比特的承载数据),控制模块502在处理完1,500个系统软性决定值318后,输出三个平行的填入信号(“PADx3”)520至输出多路复用器514。对应于系统数据流的填入信号将会被使能用以填入1,500个数值为0的系统软性决定值。接着,对应于第一奇偶校验数据流的填入信号将会被使能用以填入3,000个数值为0的第一奇偶校验软性决定值。最后,对应于第二奇偶校验数据流的填入信号将会被使能用以填入3,000个数值为0的第二奇偶校验软性决定值。一组完整的依序被处理的软性决定值(“DATA”)424,包括在填入过程中被填入的数值为0的软性决定值,会被一个一个依序输入至图5所示的量化区块404,并且如以上图5与图4的说明继续后续处理。
对于一些接收到的承载数据,当所有数据流具有适当的比特数量时,则输出多路复用器514可不需填入比特。
图8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移动装置(例如图1中所示的移动装置18)执行软性决定值解速率匹配的相关流程图700。移动装置18可包括如图4、5与6所示的实施方式架构。
首先,接收一序列软性决定值(步骤702)。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4所示的第二解速率匹配模块310可一个接一个依序接收软性决定值318。图5所示的速率变化模块402可一个接一个依序接收软性决定值318,并且在被输入至速率变化模块402前,可将软性决定值先储存于输入暂存器(图未示)。图6所示的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可一个接一个依序接收软性决定值318。
接着,决定此序列中各软性决定值的流标签(704)。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6所示的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可决定流标签(“STREAM”)522。在控制模块502中,自注册信号316取得的表参数可定义比特收集表,并允许控制模块502(例如通过产生比特收集控制信号528)与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决定即将抵达以供处理(例如抵达至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的软性决定值318是否为系统比特、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或第二奇偶校验比特。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可通过表参数在系统、第一奇偶校验或第二奇偶校验等状态中转换,用以产生软性决定值318的对应流标签522。各流标签522分别对应至此序列中的一个软性决定值318。
接着,决定序列中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指令(706)。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6中的模式模块506可决定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COMMAND”)518,根据特定承载数据中所检测的软性决定值318是否已频率匹配、以及(若有)频率匹配的类型,解速率匹配指令信号518可为对应的数值。如上述,各后续软性决定值318所对应的后续解速率指令信号518以及自比特收集状态机模块504取得的流标签522的数值被储存于图6所示的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
接着,使用对应的流标签信号522与解速率指令信号518依序处理序列中的各软性决定值318(708)。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软性决定值318依序被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接收时,图6所示的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会自速率匹配先入先出缓冲器508读取解速率指令信号518与流标签522,并且将这些数值与自软性决定值先入先出缓冲器510读取的软性决定值318进行匹配。如上述,累加与先入先出缓冲器控制区块512可使用解速率指令信号518与流标签522的数值依序处理软性决定值318。依序处理的过程可包括直接通过未速率匹配的软性决定值318、插入一个或多个数值为0的软性决定值、以及,例如将速率匹配的软性决定值318(当检测到承载数据中有比特被重复),与其他数据流中连续重复的比特相加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依序处理的过程可包括如上述的在输出多路复用器514处分别对各数据流填入数值为0的软性决定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连接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连接。当一个元件耦接至另一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例如,通过另一元件)。
在此所介绍的处理并不限于使用任何特定的硬件、软件或程序语言,并且可适用于任何计算或处理环境,使用可执行机器可读取的指令的任何类型的机器。所有或部分的处理程序可被实施于数字电子电路、或电脑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结合。
在此所介绍的处理并不限于上述的硬件或软件。所有或部分的处理程序,或至少一部分的处理程序,可通过电脑程序产品实施,例如实体承载信息的电脑程序,例如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取的媒体或传播信号,用以执行或控制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操作,例如可编程的处理器、电脑、多个电脑以及/或可编程的逻辑元件。
电脑程序可被写成任何形式的程序语言,包括编译或翻译语言,并且可以任何形式展开,包括独立程序、模块、元件、子程序、或其他使用于此电脑环境的适合的单元。电脑程序可被展开用以在一处或通过网络互相连接的多处分散的地点被一个或多个电脑执行。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所有或部分程序的相关操作可被一个或多个执行电脑程序的可编程的处理装置执行,用以执行该程序的功能。所有或部分处理程序可被实施为特殊需求的逻辑电路,例如场效应可编程闸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以及/或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
适用于执行电脑程序的处理装置,包括例如通用或特殊目的的微处理器,以及各种数字电脑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处理装置通常自只读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或两者接收指令与数据。电脑元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装置用以处理指令,以及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装置用以储存指令与数据。
电脑通常还可包括,或可耦接至一个或多个用以储存数据的大量储存装置,例如磁碟、磁-光碟、或光碟,用以自储存装置接收数据或传送数据至储存装置。
用以储存本发明的电脑指令与数据的媒体可为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储器,包括半导体存储器装置,例如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以及快闪存储器等、或是磁碟,例如硬碟或移动磁碟、磁-光碟、或只读存储光碟(CD-ROM)、数字多功能光碟(DVD-ROM)等。或结合特殊功能的逻辑电路以辅助处理器与存储器。
本发明虽用较佳实施方式说明如上,然而其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做的任何更动与改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具体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54)

1.一种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由无线网络内的移动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包括:
接收一个序列的软性决定值;
确定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流标签;
确定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解速率匹配指令;以及
使用对应的上述流标签与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依序处理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自承载数据中检测上述软性决定值,上述承载数据是由上述无线网络的基地台传送,并且由上述移动装置接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从上述承载数据中检测到的上述软性决定值进行前置处理,用以将上述软性决定值转换成适用于解速率匹配的格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用以指出以下内容的至少一个:由上述软性决定值的所代表的比特之后跟随的另一比特是否已被穿刺,以及由上述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上述比特是否已被重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依序处理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的步骤包括:
若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指出由上述软性决定值的所代表的比特之后跟随的另一比特已被穿刺,在上述软性决定值之后插入一个或多个额外软性决定值,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额外软性决定值的数值为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依序处理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的步骤包括:
若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指出由上述软性决定值的所代表的比特已被重复,将上述软性决定值与上述序列内一个或多个后续的软性决定值结合,用以形成结合的软性决定值,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后续的软性决定值与上述软性决定值共用相同的上述流标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上述软性决定值的步骤包括:
将上述软性决定值与上述一个或多个后续的软性决定值中的第一后续的软性决定值结合,以形成第一结合的软性决定值,上述软性决定值对应的上述流标签指出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数据流的一种类型;
处理另一软性决定值,上述另一软性决定值对应的另一流标签指出上述另一软性决定值属于数据流的另一种类型;
当处理上述另一软性决定值时,储存上述第一结合的软性决定值于存储器;以及
将上述第一结合的软性决定值与上述一个或多个后续的软性决定值中的剩余的后续的软性决定值结合,以形成上述结合的软性决定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减少上述结合的软性决定值的比特宽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属于N种数据流类型的一种类型,并且其中各流标签具有N个数值的一个,并且上述流标签指出上述序列内所对应的各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N种数据流类型中的哪一类型,其中,N等于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N种数据流类型的一个是由上述N种数据流类型的另一个所推导得到。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N种数据流包括系统类型、第一奇偶校验类型以及一第二奇偶校验类型,并且若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系统类型,上述流标签指出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系统类型,若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第一奇偶校验类型,上述流标签指出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第一奇偶校验类型,以及若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第二奇偶校验类型,上述流标签指出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第二奇偶校验类型。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决定用于每一上述N种数据流的填入指令,上述填入指令指示上述数据流类型是否需要填入;以及
若上述N种数据流中一个或多个类型需要填入,在依序被处理的上述序列内的上述软性决定值后插入一个或多个数值为0的软性决定值。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于依序被处理的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
使用上述流标签为各软性决定值产生一存储器地址,上述存储器地址用以指示缓冲器的位置;以及
传送上述软性决定值至上述缓冲器的上述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平行地储存上述序列内的上述软性决定值于上述缓冲器内,其中储存上述软性决定值的步骤包括:
将上述序列内的具有上述流标签的N个数值中的第一数值的所有上述软性决定值储存于第一组位置;以及
将上述序列内的具有上述流标签的N个数值中的第N数值的所有上述软性决定值储存于第N组位置,其中上述第N组位置与上述第一组位置分离。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于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将上述流标签与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储存于第一缓冲器;
将上述软性决定值储存于第二缓冲器;以及
其中使用对应的上述流标签与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依序处理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的步骤包括:
自上述第一缓冲器提取上述流标签与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并且于大体相同的时间自上述第二缓冲器提取上述软性决定值。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是由比特数值表示。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决定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上述流标签的步骤包括:
使用多个比特收集表参数决定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上述流标签。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决定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的步骤包括:
使用多个ε参数决定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其中,上述ε参数提供用以配置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所属于的数据流的相关存储器尺寸。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ε参数包括初始ε参数、ε增加参数、以及ε减少参数。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作为实施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处理功能的部分。
21.一种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上述方法实施于接收机中,上述接收机接收承载数据,上述软性决定值是检测自上述承载数据,上述方法包括:
接收一序列的软性决定值,其中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属于N种数据流类型的一种类型;
对于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决定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其中上述第一数值指出由上述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一个比特是否于传送机处被速率匹配,并且其中上述第二数值指出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N种数据流类型中的哪一类型;以及
使用对应的上述第一数值与上述第二数值依序处理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并且在不同时间区间使用逻辑区块处理上述N种数据流类型中属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其中,N等于3。
22.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在移动装置检测一序列的多个软性决定值,其中各软性决定值属于至少一个第一类型数据流或一个第二类型数据流,上述第二类型数据流具有用以恢复上述第一类型数据流的数据内容的信息;
决定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的流标签,上述流标签指出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数据流的哪一类型;
决定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指令;以及
使用对应的上述流标签与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依序处理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用以解速率匹配上述序列内的软性决定值。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类型数据流包括系统类型,并且其中属于上述第一类型数据流的上述软性决定值代表系统比特。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类型数据流包括奇偶校验类型,并且其中属于上述第二类型数据流的上述软性决定值代表奇偶校验比特,上述奇偶校验比特由上述系统比特推导得到。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类型数据流包括第一奇偶校验类型或第二奇偶校验类型的其中一个,并且属于上述第二类型数据流的上述软性决定值分别代表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或第二奇偶校验比特。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用以指出以下内容的至少一个:由上述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之后跟随的另一比特是否已被穿刺,以及由上述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上述比特是否已被重复。
27.一种移动装置,位于无线网络内,包括:
解速率匹配模块,用以解速率匹配接收于一序列的多个软性决定值,上述解速率匹配模块包括:
比特收集模块,用以决定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流标签;
模式模块,用以决定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解速率匹配指令;以及
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块,用以使用对应的上述流标签与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依序处理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器,用以从承载数据检测上述软性决定值,上述承载数据是由上述无线网络中的基地台所传送,并且由上述移动装置接收。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置处理模块,将自上述承载数据中检测到上述软性决定值进行前置处理,用以将上述软性决定值转换成适用于解速率匹配的格式。
30.如权利要求27的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用以指出以下内容的至少一个:由上述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之后跟随的另一比特是否已被穿刺,以及由上述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上述比特是否已被重复。
3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块是根据以下步骤依序处理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若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指出由上述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之后跟随的另一比特已被穿刺,在上述软性决定值之后插入一个或多个额外软性决定值,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额外软性决定值的数值为0。
32.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块是根据以下步骤依序处理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若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指出由上述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已被重复,将上述软性决定值与一个或多个接收的上述序列内的后续的软性决定值结合,用以形成结合的软性决定值,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后续的软性决定值与上述软性决定值共用相同的上述流标签。
33.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块包括存储器,并且上述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块是根据以下步骤依序处理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
当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指出由上述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已被重复:
将上述软性决定值与上述序列内接收的第一后续的软性决定值结合,以形成第一结合的软性决定值,上述软性决定值对应的上述流标签指出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数据流的一种类型;
处理另一软性决定值,上述另一软性决定值对应的上述流标签指出上述另一软性决定值属于数据流的另一种类型;
当处理上述另一软性决定值时,储存上述第一结合的软性决定值于上述存储器;以及
将上述第一结合的软性决定值与上述序列内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后续的软性决定值结合,以形成结合的软性决定值。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速率匹配模块还包括:
量化器,用以减少上述结合的软性决定值的比特宽度。
35.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属于N种数据流类型的一种类型,并且其中各流标签具有N个数值的一个,并且上述流标签指出上述序列内的所对应的各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N种数据流类型中的哪一类型,其中,N等于3。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N种数据流类型的一个是由N种数据流类型的另一个所推导得到。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N种数据流包括系统类型、第一奇偶校验类型、以及第二奇偶校验类型,并且若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系统类型,上述流标签指出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系统类型,若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第一奇偶校验类型,上述流标签指出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第一奇偶校验类型,以及若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第二奇偶校验类型,上述流标签指出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第二奇偶校验类型。
38.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速率匹配模块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以为每一上述N种数据流决定填入指令,上述填入指令指示上述数据流类型是否需要填入;以及
输出多路复用器,用以当上述N种数据流中一个或多个类型需要填入时,在依序被处理的上述序列内的上述软性决定值后插入一个或多个数值为0的软性决定值。
3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缓冲器;
地址产生器,使用上述流标签为依序被处理的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产生存储器地址,上述存储器地址用以指示上述缓冲器的位置;以及
合并逻辑,用以传送上述软性决定值至上述缓冲器的上述位置。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器用以根据以下步骤平行地储存上述序列内的上述软性决定值:
将上述序列内的具有上述流标签的N个数值中的第一数值的所有上述软性决定值储存于第一组位置;以及
将上述序列内的具有N个上述流标签的N个数值中的第N数值的所有上述软性决定值储存于第N组位置,其中上述第N组位置与上述第一组位置分离。
41.如权利要求27的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速率匹配模块还包括:
第一缓冲器,用以储存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上述流标签与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以及
第二缓冲器,用以储存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的软性决定值数值;
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块还用以自上述第一缓冲器提取上述流标签与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并且于大体相同的时间自上述第二缓冲器提取上述软性决定值。
42.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代表比特数值。
43.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比特收集模块使用多个比特收集表参数决定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上述流标签。
44.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模式模块使用多个ε参数决定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其中,上述ε参数提供用以配置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所属于的数据流的相关存储器尺寸。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ε参数包括初始ε参数、ε增加参数、以及ε减少参数。
46.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装置解速率匹配上述软性决定值用以作为实施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处理功能的部分。
47.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机,用以接收承载数据并且用以自上述承载数据检测多个软性决定值,上述接收机包括:
解速率匹配模块,用以接收一序列的上述软性决定值,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属于N种数据流类型的一种类型,上述解速率匹配模块包括:
一个或多个第一逻辑区块,用以决定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的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其中上述第一数值指出由上述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是否于传送机处被速率匹配,并且其中上述第二数值指出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上述N种数据流类型中的哪一类型;以及
一个或多个第二逻辑区块,用以使用对应的上述第一数值与上述第二数值依序处理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并且在不同时间区间处理上述N种数据流类型中属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其中,N等于3。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逻辑区块包括比特收集模块与模式模块。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逻辑区块包括累加器。
50.一种移动装置,包括:
接收机,用以检测一序列的多个软性决定值,各软性决定值属于至少一第一类型数据流或第二类型数据流,上述第二类型数据流具有用以恢复上述第一类型数据流的数据内容的信息,上述接收机包括:
解速率匹配模块,用以接收上述软性决定值序列,上述解速率匹配模块包括:
比特收集模块,用以决定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流标签,上述流标签指出上述软性决定值属于哪一类型的上述数据流;
模式模块,用以决定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解速率匹配指令;以及
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块,用以使用对应的上述流标签与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依序处理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用以解速率匹配上述软性决定值。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类型数据流包括系统类型,并且其中属于上述第一类型数据流的上述软性决定值代表系统比特。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类型数据流包括奇偶校验类型,并且其中属于上述第二类型数据流的上述软性决定值代表奇偶校验比特,上述奇偶校验比特由上述系统比特推导得到。
53.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类型数据流包括第一奇偶校验类型或第二奇偶校验类型的一个,并且其中属于上述第二类型数据流的上述软性决定值分别代表第一奇偶校验比特或第二奇偶校验比特。
54.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序列内的各软性决定值对应的上述解速率匹配指令用以指出以下内容的至少一个:由上述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比特之后跟随的另一比特是否已被穿刺,以及由上述软性决定值所代表的上述比特是否已被重复。
CN2008101856767A 2007-12-21 2008-12-19 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移动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Active CN1016356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96607P 2007-12-21 2007-12-21
US61/008,966 2007-12-21
US8526508P 2008-07-31 2008-07-31
US61/085,265 2008-07-31
US12/195,131 2008-08-20
US12/195,131 US8488662B2 (en) 2007-12-21 2008-08-20 Receiver bit rate process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5607A CN101635607A (zh) 2010-01-27
CN101635607B true CN101635607B (zh) 2012-10-31

Family

ID=40788586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5683.7A Active CN101630969B (zh) 2007-12-21 2008-12-19 信号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08101856767A Active CN101635607B (zh) 2007-12-21 2008-12-19 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移动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CNA2008800040868A Pending CN101606368A (zh) 2007-12-21 2008-12-19 解码通信信号
CN 200810185685 Active CN101630994B (zh) 2007-12-21 2008-12-19 控制数据流的方法及装置
CN 200810185680 Active CN101465837B (zh) 2007-12-21 2008-12-19 处理共同增益值的方法及系统
CN 200810185677 Active CN101465836B (zh) 2007-12-21 2008-12-19 通信系统与参数估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5683.7A Active CN101630969B (zh) 2007-12-21 2008-12-19 信号处理装置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800040868A Pending CN101606368A (zh) 2007-12-21 2008-12-19 解码通信信号
CN 200810185685 Active CN101630994B (zh) 2007-12-21 2008-12-19 控制数据流的方法及装置
CN 200810185680 Active CN101465837B (zh) 2007-12-21 2008-12-19 处理共同增益值的方法及系统
CN 200810185677 Active CN101465836B (zh) 2007-12-21 2008-12-19 通信系统与参数估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6) CN1016309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2439B2 (en) * 2008-09-24 2012-02-07 Mediatek Inc.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capable of reducing required memory
CN103329608B (zh) * 2011-02-01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数据流通过共享通信链路的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16723A (zh) * 2011-08-01 2013-02-06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激活码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60128045A1 (en) * 2014-10-31 2016-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iabl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on control channels
US9519429B2 (en) * 2014-12-09 2016-12-13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manage multiple sequential write streams to a solid state drive
CN107517057A (zh) * 2016-06-15 2017-12-26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脉冲噪声侦测电路与方法
CN108173608B (zh) * 2017-11-24 2021-09-14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获取功率估计值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EP3654121B1 (de) * 2018-11-14 2021-06-0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edundantes automatisierungssystem mit mehreren prozessoreinheiten je hardwareeinheit
CN113805942A (zh) * 2021-08-23 2021-12-17 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器核、处理器及指令处理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4738A (en) * 1993-11-09 1995-05-09 Motorola, Inc. Maximum likelihood paths comparison decoder
US6111912A (en) * 1995-11-09 2000-08-2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sub-rate of a punctured data packet for a multi-rate transmission scheme
CN1533074A (zh) * 2003-03-26 2004-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中的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方法
CN101065941A (zh) * 2004-11-22 2007-10-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字信号传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70C (zh) * 2000-11-27 2004-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扩频通信系统联合检测的改进方法
CN1170374C (zh) * 2002-06-20 2004-10-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空时编译码方法
US20060039330A1 (en) * 2004-07-26 2006-02-2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co-processor for upgrading the capabilities of an existing modem host
KR100651570B1 (ko) * 2004-08-30 2006-1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수신기에서 디코딩을 위한 로그 근사율연산 방법 및 장치
US7856216B2 (en) * 2005-03-02 2010-12-21 Nec Corporation Diversity receiver and gain adjusting method therefor
CN100433716C (zh) * 2005-08-16 2008-1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载波下行高速数据分组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JP4673237B2 (ja) * 2006-02-27 2011-04-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受信装置
CN101047688B (zh) * 2006-06-13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估计信噪比的方法及装置
CN100518165C (zh) * 2006-12-07 2009-07-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适于实现的多电平正交幅度调制硬判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4738A (en) * 1993-11-09 1995-05-09 Motorola, Inc. Maximum likelihood paths comparison decoder
US6111912A (en) * 1995-11-09 2000-08-2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sub-rate of a punctured data packet for a multi-rate transmission scheme
CN1533074A (zh) * 2003-03-26 2004-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信道多用户接收装置中的软判决与软判决加权方法
CN101065941A (zh) * 2004-11-22 2007-10-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字信号传输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iemens.Details of Incremental Redundancy by means of Rate Matching.《TSG-RAN Working Group 1,Tdoc R1-01-1101》.2001,全文. *
Siemens.Physical Layer Hybrid ARQ Functionality for HSDPA.《TSG-RAN Working Group 1 #23,Tdoc R1-02-0029》.200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5607A (zh) 2010-01-27
CN101465836B (zh) 2012-12-19
CN101630994A (zh) 2010-01-20
CN101630969A (zh) 2010-01-20
CN101630994B (zh) 2013-03-27
CN101465837B (zh) 2013-02-27
CN101630969B (zh) 2014-05-14
CN101606368A (zh) 2009-12-16
CN101465836A (zh) 2009-06-24
CN101465837A (zh) 200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5607B (zh) 软性决定值的解速率匹配方法、移动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CN1723631B (zh) 控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输出缓冲器的设备和方法
CN1981503B (zh) 用于在数据网络中对内容进行可扩展传输的系统
US8488662B2 (en) Receiver bit rate processing
CN101217352B (zh) 一阶段速率匹配的缓冲设置方法
CN101682470A (zh) 用于动态解释传输块尺寸的方法
TW200401531A (en) Software parameterizable control blocks for use in physical layer processing
CN101183875A (zh) 一种Turbo码的有限长度循环缓存的速率匹配方法
CN1822529B (zh) 适用于自适应调制方式的基带解调架构
CN103354537A (zh) 传输块分段传输的设备和方法
CN101562510A (zh) 混合自动重传进程的启动方法
CN102438338A (zh) 基于多核通用处理器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
CN101789846A (zh) 一种解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JPH0897825A (ja) データ伝送装置
US7340669B2 (en) Memory efficient streamlined transmitter with a multiple instance hybrid ARQ
CN101674161B (zh) 解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JP2005229575A (ja) デジタル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セグメントを基にするリンク層のための誤り制御機構
Taylor et al. 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 (ROHC) in next-generation network processors
CN101552661A (zh) 一种差错控制方法
CN101510817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1200473B (zh) 一种基于fpga的分布式系统时钟同步控制器
CN103248454A (zh) 通信系统中的解码方法及解码装置、通信终端
Feldmeier A survey of high performance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techniques
CN106603193A (zh) 一种基于媒体内容的fec机制
CN101478782B (zh) 一种解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和信道译码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