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7756A - 丁子香酚在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丁子香酚在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7756A
CN101627756A CN200910033648A CN200910033648A CN101627756A CN 101627756 A CN101627756 A CN 101627756A CN 200910033648 A CN200910033648 A CN 200910033648A CN 200910033648 A CN200910033648 A CN 200910033648A CN 101627756 A CN101627756 A CN 101627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ugenol
virosis
microemulsion
application
control effici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33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梅
石志琦
陈浩
范永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0910033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77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7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77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丁子香酚为主要活性成分在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经过试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丁子香酚对多种农作物的病毒病均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抗病毒谱广,其有效成分丁子香酚为从中药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天然、绿色、环保的活性成分,在对农作物病毒病起到防治作用的同时对环境没有污染,并且本发明以丁子香酚为主要活性成分制成丁子香酚的可溶性液剂或丁子香酚的微乳剂等剂型的农药,使用和储存方便,且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丁子香酚在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丁子香酚,具体涉及丁子香酚在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病毒病是农业生产中一类种类繁多、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重要病害,被喻为“植物癌症”,该病害是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类植物病害。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植物病毒种类已超过900种,我国报道了100多种,每年病毒病给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在我国,每年因植物病毒为害造成的损失难以计数,很多主要作物的病毒病已遍及全国主要产区。如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北方地区小麦丛矮病、土传花叶病流行,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达60%,甚至绝产,南方水稻病毒病的流行,一般减产20%~30%。近年来,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芜菁花叶病毒也造成了许多蔬菜品种减产甚至绝产。尤其是水稻条纹叶枯病从上世纪90年代初在江苏省零星发生,近几年来,在江苏等南方几省扩展蔓延迅速,一般发病田块产量损失在20%~30%,严重田块将会造成绝收。针对以上植物病毒病的严峻形势,目前病毒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剂,且化学药剂的品种大多集中在盐酸吗啉胍、乙酸铜等品种。实践证明这些植物病毒防治药剂的防效仍不理想,尤其是目前登记的防治植物病毒病药剂种类少,远不能解决生产上防治病毒病的需要。目前,从天然活性物质中研制高效、安全的农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给植物病毒抑制剂的研究带来启发,前期试验研究公开了丁子香酚在对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丁子香酚为活性成分在制备抗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丁子香酚抗作物病毒病农药可以是以丁子香酚为活性成分的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制成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时可以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如: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然后用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稀释。制成丁子香酚微乳剂时,可以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如: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再加入一定量的防冻剂和稳定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等,再用稀释溶剂,如:乙醇、甲醇或水制成以丁子香酚为活性成分的丁子香酚。
本发明提供的丁子香酚抗作物病毒病农药,其中丁子香酚可以为丁子香酚的纯品、含有丁子香酚的丁香油或者是丁子香酚的植物提取物。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丁子香酚在防治作物病毒害方面的应用和现有技术中的化学农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丁子香酚对多种农作物的病毒害均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抗病毒谱广,其有效成分丁子香酚为从中药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天然、绿色、环保的活性成分,在对农作物病毒害起到防治作用的同时对环境没有污染,并且本发明以丁子香酚为主要活性成分制成丁子香酚的可溶性液剂或丁子香酚的微乳剂等农药剂型,使用和储存方便,稳定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1%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防治西葫芦病毒病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药剂:
1%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制。
菌祛病6号,北京神农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小区设计及试验方法:
试验设5个处理组,1%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100μg/ml、200μg/ml、400μg/ml、菌祛病6号稀释800倍,清水对照,每个处理组重复3次,每个小区面积为20m2
药前调查病情基数,3次施药后7天调查病情,计算防效。
分级标准:
0级:无任何感病症状;
1级:只表现轻微退绿斑;
2级:叶子较多的退绿斑,轻度花叶,形状正常;
3级:叶片严重花叶,形状正常;
4级:叶片严重花叶,轻微变形;
5级:叶片严重花叶,严重畸形。
药效计算方法:
Figure G2009100336488D00021
试验结果:具体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1%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对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1%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的100μg/ml、200μg/ml、400μg/ml三种浓度对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治效果随浓度增加而提高,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1%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对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也增加。第三次用药后第7天,1%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的100μg/ml、200μg/ml、400μg/ml三种浓度对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1.45%、55.43%、69.04%,而对照药剂菌祛病6号稀释800倍的防治效果为39.75%。通过对比可以看出1%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在100μg/ml浓度时的防治效果优于菌祛病6号稀释800倍时的防治效果。实施例210%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防治西葫芦病毒病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药剂:
10%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制。
菌祛病6号,北京神农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小区设计及试验方法:
试验设5个处理组,10%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100μg/ml、200μg/ml、400μg/ml、菌祛病6号稀释800倍,清水对照,每个处理组重复3次,每个小区面积为15m2
药前调查病情基数,3次施药后7天调查病情,计算防效。
分级标准:
0级:无任何感病症状;
1级:只表现轻微退绿斑;
2级:叶子较多的退绿斑,轻度花叶,形状正常;
3级:叶片严重花叶,形状正常;
4级:叶片严重花叶,轻微变形;
5级:叶片严重花叶,严重畸形。
药效计算方法:
试验结果:具体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10%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对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Figure G2009100336488D00042
从表2中可以看出,10%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的100μg/ml、200μg/ml、400μg/ml三种浓度对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治效果随浓度增加而提高,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10%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对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也增加。第三次用药后第7天,10%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的100μg/ml、200μg/ml、400μg/ml三种浓度对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7.21%、62.14%、72.56%,而对照药剂菌祛病6号稀释800倍的防治效果为43.86%。通过对比可以看出10%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在100μg/ml浓度时的防治效果优于菌祛病6号稀释800倍时的防治效果。
实施例3 20%丁子香酚微乳剂防治番茄病毒病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药剂:
20%丁子香酚微乳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制。
20%病毒A可湿性粉剂,齐齐哈尔北方化工厂生产。
小区设计及试验方法:
试验设5个处理组,20%丁子香酚微乳剂100μg/ml、200μg/ml、400μg/ml、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清水对照组,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小区面积为15m2
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3次施药后第7天调查病情,计算防效。
分级标准:
0级:全株无病;
1级:新叶明脉,少数叶片轻花叶;
3级:全株1/2叶片花叶,少数叶片变形或叶脉变黑;
5级:全株2/3叶片花叶或有小枯斑,植株矮化,株高为健株的1/2,结果少;
7级:全株叶片花叶或叶片枯斑连片枯死,植物严重矮化,不结果或果畸形。
药效计算方法:
Figure G2009100336488D00051
Figure G2009100336488D00052
试验结果:具体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20%丁子香酚微乳剂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20%丁子香酚微乳剂100μg/ml、200μg/ml、400μg/ml三种浓度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随浓度增加而提高,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20%丁子香酚微乳剂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也增加。第三次用药后7天20%丁子香酚微乳剂100μg/ml、200μg/ml、400μg/ml三种浓度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49%、69.25%、75.86%,而对照药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的防治效果为70.52%。通过对比可以看出20%丁子香酚微乳剂400μg/ml浓度时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优于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的防治效果,20%丁子香酚微乳剂在200μg/ml浓度时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和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的防治效果相当。
实例例4 10%丁子香酚微乳剂防治番茄病毒病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药剂:
10%丁子香酚微乳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制。
20%病毒A可湿性粉剂,齐齐哈尔北方化工厂生产。
小区设计及试验方法:
试验设5个处理组,10%丁子香酚微乳剂100μg/ml、200μg/ml、400μg/ml、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清水对照组,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小区面积为20m2
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3次施药后第7天调查病情,计算防效。
分级标准:
0级:全株无病;
1级:新叶明脉,少数叶片轻花叶;
3级:全株1/2叶片花叶,少数叶片变形或叶脉变黑;
5级:全株2/3叶片花叶或有小枯斑,植株矮化,株高为健株的1/2,结果少;
7级:全株叶片花叶或叶片枯斑连片枯死,植物严重矮化,不结果或果畸形。
药效计算方法:
Figure G2009100336488D00061
Figure G2009100336488D00062
试验结果:具体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10%丁子香酚微乳剂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Figure G2009100336488D00063
从表4中可以看出,10%丁子香酚微乳剂100μg/ml、200μg/ml、400μg/ml三种浓度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随浓度增加而提高,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10%丁子香酚微乳剂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也增加。第三次用药后7天10%丁子香酚微乳剂100μg/ml、200μg/ml、400μg/ml三种浓度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9.58%、74.49%、79.25%,而对照药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的防治效果为72.15%。通过对比可以看出10%丁子香酚微乳剂400μg/ml浓度时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优于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的防治效果,10%丁子香酚微乳剂在200μg/ml浓度时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和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的防治效果相当。
实施例5 5%丁子香酚微乳剂防治南瓜病毒病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药剂:
5%丁子香酚微乳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制。
20%病毒A可湿性粉剂,齐齐哈尔北方化工厂生产。
小区设计及试验方法:
试验设5个处理组,5%丁子香酚微乳剂100μg/ml、200μg/ml、400μg/ml、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清水对照组,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小区面积为18m2
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3次施药后第7天调查病情,计算防效。
分级标准:
0级:无病症;
1级:心叶明脉,叶片轻花叶;
3级:叶片皱缩花叶,植株矮化,部分条斑;
5级:植株明显矮化,心叶抑制生长,条斑明显;
7级:整株条斑坏死,无生长点。
药效计算方法:
Figure G2009100336488D00071
Figure G2009100336488D00072
试验结果:具体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55%丁子香酚微乳剂对南瓜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Figure G2009100336488D00073
从表5中可以看出,5%丁子香酚微乳剂100μg/ml、200μg/ml、400μg/ml三种浓度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随浓度增加而提高,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5%丁子香酚微乳剂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也增加。第三次用药后7天5%丁子香酚微乳剂100μg/ml、200μg/ml、400μg/ml三种浓度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5.27%、70.29%、77.61%,而对照药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的防治效果为66.23%。通过对比可以看出5%丁子香酚微乳剂在100μg/ml浓度时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和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的防治效果相当。
从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丁子香酚具有很好的防治不同作物病毒病的效果,且有效剂量低,并且丁子香酚为从中药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天然、绿色、环保的活性成分,在对农作物病毒害起到防治作用的同时对环境没有污染,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丁子香酚可以开发用于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新农药。

Claims (5)

1、丁子香酚在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子香酚在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子香酚为以丁子香酚为活性成分的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子香酚在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子香酚为以丁子香酚为活性成分的丁子香酚微乳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子香酚在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子香酚为丁子香酚的纯品、含有丁子香酚的丁香油或丁子香酚的植物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丁子香酚在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物为西葫芦、黄瓜、番茄或南瓜。
CN200910033648A 2009-06-25 2009-06-25 丁子香酚在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16277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3648A CN101627756A (zh) 2009-06-25 2009-06-25 丁子香酚在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3648A CN101627756A (zh) 2009-06-25 2009-06-25 丁子香酚在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7756A true CN101627756A (zh) 2010-01-20

Family

ID=41573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33648A Pending CN101627756A (zh) 2009-06-25 2009-06-25 丁子香酚在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7756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3239A (zh) * 2010-05-21 2010-09-29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丁子香酚农药新制剂及其应用
CN101891539A (zh) * 2010-07-07 2010-11-2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基于水葫芦沼液的植物源叶面药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28481A (zh) * 2015-07-28 2015-11-11 河南农业大学 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04380A (zh) * 2015-06-27 2015-12-02 响水县智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含坐果酸、增糖胺、赤霉素和丁子香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CN106508970A (zh) * 2016-11-08 2017-03-2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种复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047565A (zh) * 2017-04-13 2017-08-18 广西南宁益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治农作物病毒病的杀菌组合物
CN107637603A (zh) * 2017-09-30 2018-01-30 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丁子香酚的抗病毒组合物
CN110313479A (zh) * 2019-08-06 2019-10-11 京博农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丁子香酚的抗病毒组合物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3239A (zh) * 2010-05-21 2010-09-29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丁子香酚农药新制剂及其应用
CN101891539A (zh) * 2010-07-07 2010-11-2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基于水葫芦沼液的植物源叶面药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04380A (zh) * 2015-06-27 2015-12-02 响水县智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含坐果酸、增糖胺、赤霉素和丁子香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CN105028481A (zh) * 2015-07-28 2015-11-11 河南农业大学 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08970A (zh) * 2016-11-08 2017-03-2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种复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508970B (zh) * 2016-11-08 2019-03-15 枣庄学院 一种复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047565A (zh) * 2017-04-13 2017-08-18 广西南宁益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治农作物病毒病的杀菌组合物
CN107637603A (zh) * 2017-09-30 2018-01-30 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丁子香酚的抗病毒组合物
CN110313479A (zh) * 2019-08-06 2019-10-11 京博农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丁子香酚的抗病毒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7756A (zh) 丁子香酚在制备防治作物病毒病农药中的应用
Miguel et al. Pomegranate (Punica granatum L.): A medicinal plant with myriad biological properties-A short review
Patel A weed with multiple utility: Lantana camara
CN102812972B (zh) 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植物提取物组合及制备方法
CN105542777A (zh) 一种利用食醋厂废液的腐植酸型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Verma et al. Evaluation of an emerging medicinal crop Kalmegh [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Wall. Ex. Nees] for commercial cultiv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 industrial uses: A review
Sarkar et al. Calotropis Gigantea Linn.-a complete busket of Indian traditional medicine
Singh et al. The industrially important genus Kaempferia: An ethnopharmacological review
CN100586286C (zh) 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19813A (zh) 一种利用淀粉工业生产废水的新型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Rathore et al. Ethnopharmacology, phytochemistry, agrotechnology, and conservation of Inula racemosa Hook f.–A critically endangered medicinal plant of the western Himalaya
Antony et al. Review study on pharmacological importance of Simarouba glauca
CN102342296B (zh) 一种用于防治烟粉虱的制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7439591A (zh) 一种含氨基寡糖素的植物诱抗剂药物组合物及其在番茄种植中的应用
CN108719345B (zh) 一种牛至精油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Jia et al. Ethylene is the key signal in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 of scopoletin in noni (Morinda citrifolia)
Núñez-Colín The tejocote (Crataegus species): a Mexican plant genetic resource that is wasted. A review
CN109832300B (zh) 防治植物病毒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40221A (zh) 一种综合防控猕猴桃蒂腐病的方法
CN102498984B (zh) 应用柠檬香茅精油防治小菜蛾的方法
CN104412972A (zh) 反式阿魏酸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治烟草、水稻、番茄病毒病的应用
CN105165902A (zh) 一种植物源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Garg et al.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Moringa oleifera Lam in skin disorders and cosmetics: nutritional analysis, phytochemistry,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ethnomedicinal uses, dermatological studies and cosmetic formulations
CN103719122A (zh) 含吡唑醚菌酯与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组合物超低容量液剂
Lim et al. Eleusine indic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