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7044A - 作为hiv抑制剂的对映体纯的膦酰吲哚 - Google Patents

作为hiv抑制剂的对映体纯的膦酰吲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7044A
CN101627044A CN200780044249A CN200780044249A CN101627044A CN 101627044 A CN101627044 A CN 101627044A CN 200780044249 A CN200780044249 A CN 200780044249A CN 200780044249 A CN200780044249 A CN 200780044249A CN 101627044 A CN101627044 A CN 101627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hydrogen
hiv
acid
alk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44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斯托里尔
F·-R·亚历山大勒
C·杜森
A·M·穆萨
E·布里奇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nix Pharmaceuticals LLC
Original Assignee
Idenix Pharmaceutical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nix Pharmaceuticals LLC filed Critical Idenix Pharmaceutical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627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70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本呈单一对映体形式、用于治疗黄病毒科病毒感染,尤其是HIV感染的3-膦酰吲哚化合物。还提供包含单独或与一种或多种其它抗病毒剂在一起的3-膦酰吲哚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合并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的制备方法。3-膦酰吲哚化合物具有式(A)或(B)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或酯。在式中,X是氢;芳基或杂环基;C2-6烯基、C2-6炔基或烷基;Y是氢、-R、-O-R、-NH-R或-NRR;Z是-OR、-NHR、-NRR、酰胺基、氨基、羧基、羰基或氨基酸残基;R1是氢、酰基、-S(O)n-R、羧基、羰基或氨基酸残基;各R4′、R5′、R6′和R7′独立为氢、C2-6烯基、C2-6炔基、芳基、杂环基、卤素、-CN、-CF3、-OR、-NHR、-NRR或-NO2;n是0、1或2;和各R独立为氢、烷基、C2-6烯基、C2-6炔基、芳基或杂环基。

Description

作为HIV抑制剂的对映体纯的膦酰吲哚
发明领域
[0001]本文提供用于抑制病毒复制的对映体纯的膦酰吲哚(phosphoindole)化合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用于抑制病毒复制的纯的S-膦酰吲哚化合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用于抑制病毒复制的纯的R-膦酰吲哚化合物。进一步提供所述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衍生物和类似物,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使用所述化合物,例如,治疗或预防HIV感染的方法,和制备所述化合物的方法。
发明背景
[0002]本领域已知吲哚、核苷及其类似物在治疗哺乳动物,包括人的病毒感染方面有效。感染哺乳动物并可通过给予包含吲哚、核苷或它们的类似物或衍生物的药用组合物治疗的病毒包括,但不限于,包括HCV的丙型肝炎病毒属(hepaciviru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瘟病毒属(pestiviruses)例如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典型猪瘟病毒(CSFV,也称为猪霍乱病毒)、羊边界病病毒(BDV)、黄热病病毒样登革出血热病毒(DHF或DENV)、黄热病毒(YFV)、西尼罗河病毒(WNV)、休克综合征和日本脑炎病毒(Moennig等,Adv.Vir.Res.1992,41:53-98;Meyers,G.和Thiel,H-J.,Adv.In Viral Res.,1996,47:53-118;Moennig等,Adv.Vir.Res.1992,41:53-98;S.B.Halstead,Rev.Infect.Dis.,1984,6:251-64;S.B.Halstead,Science,1988,239:476-81;T.P.Monath,New Engl.J.Med.,1988,319:641-3)。
吲哚
[0003]某些吲哚类似物和衍生物已经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
[0004]例如,Williams等在Merck公司的美国专利号5,527,819中描述治疗HIV感染的取代的吲哚。公开于‘819专利的化合物包括一般由以下主要结构式(III)表示的一大类:
Figure A20078004424900101
其中,变量X、Y、Z、R和R6被广义定义为囊括约一百种化合物。在所示大部分实施例中,Y是SO2,Z是-C(O)NH2和R为任选取代的苯基。
[0005]授权于Greenlee等并转让给Merck&Co的美国专利号5,124,327公开一类任选取代的磺酰基苯基吲哚化合物。据称,这些化合物作为逆转录酶抑制剂是有活性的,并因而用于治疗HIV感染和AIDS。
[0006]Idenix Pharmaceuticals,Ltd.的美国专利号6,710,068公开一类苯基吲哚,它们被至少并非氢的两部分在吲哚官能团的苯环或苄基环或两个环上取代。如果位于吲哚部分的苯环上,取代基通常包含于3″和5″位,而如果位于苄环上,则包含于4′和5′;5′和6′或5′和7′位。也参见PCT公开号WO 02/083126。
[0007]Idenix Pharmaceuticals的PCT公开号WO 2004/014364还公开显示出增强的抗HIV活性的另一类苯基吲哚。如同它们的前体一样,这些化合物被并非氢的至少两部分在吲哚官能团的苯环或苯并环或两个环上取代。此外,这些化合物在化合物的吲哚基团的2位结合具有甲酰胺官能团的多个取代基,该位置在上式(III)中表示为″Z″。
[0008]Idenix Pharmaceuticals还公开另一类苯基吲哚化合物,这些是用于治疗HIV和/或AIDS的膦酰苯基吲哚(US 2006/0074054和WO 06/054182)。
[0009]Bristol Myers Squibb是众多专利、已公开专利申请和PCT公开的受让人,它们公开多种治疗HIV和/或AIDS的任选取代的吲哚、氮杂吲哚、哌嗪和吡咯烷。参见Kadow等的美国公开号2004/0006090;Regueiro-Ren等的美国公开号2004/0063746;Wang等的美国公开号2003/0096825;Kadow等的美国公开号2003/0236277;和Kadow等的WO 03/068221。
[0010]SmithKline Beecham S.P.A的WO 01/02388公开任选被氨基甲酰取代基取代的苯基吲哚,它在治疗HIV、AIDS、骨质疏松症、癌症和早老性痴呆方面有效。
[0011]Warner-Lambert公司公开治疗HIV的多种吲哚-硫氮杂蒎酮(thiazepinones)、氧氮杂蒎酮、二氮杂蒎酮、苯并噻吩、苯并呋喃和吲哚-2-甲酰胺。(参见Boschelli等的美国5,424,329;Boschelli等的美国5,565,446;Connor等的美国5,703,069;和Warner-Lambert公司WO 96/29077)。
[0012]Shinogi & Co.公开用作抗HIV药的病毒整合酶抑制剂的任选取代的吲哚衍生物(Fujishita等的美国公开号2002/0019434;Fujishita等的美国专利号6,716,605;和Fujishita等的美国专利号6,506,787)。
[0013]Kleinschroth等的美国专利号5,945,440公开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癌症、病毒疾病(包括HIV)、心血管疾病、支气管肺病、炎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其它疾病的一类吲哚并咔唑酰胺。
[0014]Gunasekera等在美国专利号4,866,084中描述具有抗病毒,包括HSV(单纯疱疹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的某些双吲哚生物碱化合物。Dykstra等的美国专利5,935,982报导对逆转录病毒感染,尤其是HIV有特效的不同类型的双吲哚。
[0015]Matsunaga等在美国专利号5,852,011(1998年12月22日)中公开一类被杂芳基官能团和酰胺官能团取代的吲哚衍生物。一般认为该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菌的特性。
[0016]Dykstra等在美国专利号5,935,982中公开一类双吲哚并特别建议将它们用于治疗逆转录病毒感染,尤其是HIV感染。
[0017]Domagala等在美国专利号5,929,114(1999年7月27日)中公开一类芳硫基和二硫代二芳基酰胺化合物,包括据称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的吲哚衍生物。
[0018]Pevear等在美国专利号5,830,894(1998年11月3日)中公开据称有抗瘟病毒活性,最显著是BVDV活性的一类三嗪并吲哚衍生物。
[0019]已经用吲哚治疗并非HIV的疾病。根据其抑制破骨细胞H+-三磷酸腺苷酶并因此减少骨再吸收的能力,Farina等的美国专利号5,981,525公开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系列吲哚。也授权于Farina等的美国专利号6,025,390描述称为杂芳族戊二烯酸衍生物的另一组吲哚衍生物,它们也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Houpis等的美国专利号5,489,685公开为呋喃并(2,3-b)吡啶羧酸酯的一系列化合物,其效用在于治疗HIV。
[0020]根据HIV感染已经达到全世界流行的水平并对受感染宿主产生悲惨影响的事实,强烈需要向宿主提供新的和有效的、低毒性的药物治疗这些病毒感染。
[002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治疗感染HIV的宿主或治疗AIDS涉及症状的化合物、使用方法和组合物。
发明概述
[0022]因此,本文提供用于在有需要的宿主中治疗或预防病毒感染,例如,HIV感染的对映体纯的化合物。还提供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为治疗和预防而使用所述化合物的方法和制备所述化合物的方法。
[0023]如以下实施例中所述,手性膦酰吲哚化合物的许多活性存在于其一种对映体或立体异构体。此外,本文提供的某些化合物是体外抵抗野生型和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的HIV的有效和选择性抑制剂。当与目前的治疗,例如依法韦仑相比较时,本文提供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对HIV耐药性的发展提供更高的遗传障碍。
[0024]在一个方面,本文提供纯的S-膦酰吲哚化合物及使用它们在有需要的宿主中治疗或预防病毒感染,例如HIV感染的方法。
[0025]在一个方面,本文提供纯的R-膦酰吲哚化合物及使用它们在有需要的宿主中治疗或预防病毒感染,例如HIV感染的方法。
[0026]在一个方面,本文提供根据式(A)的纯的膦酰吲哚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酯或前药:
其中,例如:
X是氢;可被取代或未被取代并可包含双环、三环或螺环结构的芳基或杂环;C2-6烯基、C2-6炔基或烷基;
Y是氢、R、O-R、NH-R或NRR;
Z是OR、NHR、NRR、甲酰胺基、酰氨基、羧基、羰基或氨基酸残基;
R1是氢、酰基、S(O)n-R、羧基、羰基或氨基酸残基;
各R4’、R5’、R6’和R7’独立为氢、C2-6烯基、C2-6炔基、芳基、杂环、卤素、CN、CF3、OR、NHR、NRR或NO2
n是0、1或2;和
各R独立为氢、烷基、C2-6烯基、C2-6炔基、芳基或杂环。
[0027]在根据式(A)的某些实施方案中,X是芳基或杂环;C2-6烯基、C2-6炔基或烷基;和Y是氢、R、O-R、NH-R或NRR。
[0028]在另一个方面,本文提供根据式(B)的纯的膦酰吲哚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酯或前药:
Figure A20078004424900141
其中,例如:
X是氢;可被取代或未被取代且可包含双环、三环或螺环结构的芳基或杂环;C2-6烯基、C2-6炔基或烷基;
Y是氢、R、O-R、NH-R或NRR;
Z是OR、NHR、NRR、甲酰胺基、酰氨基、羧基、羰基或氨基酸残基;
R1是氢、酰基、S(O)n-R、羧基、羰基或氨基酸残基;
各R4’、R5’、R6’和R7’独立为氢、C2-6烯基、C2-6炔基、芳基、杂环、卤素、CN、CF3、OR、NHR、NRR或NO2
n是0、1或2;和
各R独立为氢、烷基、C2-6烯基,C2-6炔基、芳基或杂环。
[0029]在根据式(B)的某些实施方案中,X是芳基或杂环;C2-6烯基、C2-6炔基或烷基;和Y是氢、R、O-R、NH-R或NRR。
[0030]在另一个方面,本文提供所述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酯和前药。
[0031]在另一个方面,提供包含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或稀释剂的药用组合物。
[0032]在另一个方面,通过给予本文所述的化合物或药用组合物,本文向有需要的宿主提供治疗或预防HIV感染的方法。
[0033]在另一个方面,本文提供口服式(A)或式(B)化合物的治疗或处理方法。如以下实施例中所示,某些式(A)化合物具有良好药代动力学的口服生物利用率。
[0034]在另一个方面,本文提供抑制细胞色素P450的方法。如以下实施例中所示,本文所述的某些化合物有效抑制一种或多种细胞色素P450,包括细胞色素P450 3A4、细胞色素P450 2C8和细胞色素P450 2C9。因此,本文提供采用本文提供的化合物抑制细胞色素P450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有效抑制细胞色素P450的量的本文公开的化合物,例如式(A)化合物接触细胞色素P450的步骤。
[0035]在另一个方面,本文提供调节被细胞色素P450代谢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与本文所述的化合物组合或交替给予所述药物的步骤。所述药物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被细胞色素P450代谢的任何药学上可接受的分子。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细胞色素P450是细胞色素P450 3A4、细胞色素P450 2C8或细胞色素P450 2C9。
[0036]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可单独或与一种或多种其它抗病毒剂组合给药。也可预防性地使用所述化合物或其组合物,以预防或阻止带有抗HIV抗体、HIV-抗原阳性或已经暴露于HIV病毒的个体的临床疾病的发展。
[0037]在另一个方面,提供治疗宿主HIV和乙型肝炎混合感染的组合物和方法,其包括给予与有效治疗乙型肝炎感染的一种或多种药物组合的本文公开的纯化合物。在另一个方面,提供治疗宿主HIV和丙型肝炎混合感染的组合物和方法,其包括给予与有效治疗丙型肝炎感染的一种或多种药物组合的本文公开的纯化合物。
[0038]在另一个方面,提供制备本文所述的化合物,包括对映体纯的膦酰吲哚化合物、纯S-膦酰吲哚化合物、纯R-膦酰吲哚化合物、根据式(A)的纯化合物和根据式(B)的纯化合物的方法。
图的简述
[0039]图1A表示具有式I的3-膦酰吲哚化合物的K 103N/Y181C HIV逆转录酶的晶状结构。
[0040]图1B表示具有式I的3-膦酰吲哚化合物的K103N/Y181CHIV逆转录酶的晶状结构示意图。
[0041]图2A表示化合物III的分子的晶状结构。
[0042]图2B表示化合物III的分子的晶状结构。
发明详述
[0043]本发明提供治疗哺乳动物病毒感染,尤其是HIV感染的物质组合物、使用方法和药用组合物。具体说来,提供纯的3-膦酰吲哚化合物、包含这些化合物的组合物和使用所述化合物和组合物治疗或预防宿主感染,包括HIV感染的方法。此外,本文提供纯的3-膦酰吲哚的制备方法。
定义
[0044]如本文所用的术语″纯的″,当应用于手性化合物时,指基本无其相反的对映体的手性化合物的对映体(即,呈对映体过量)。例如,纯″R″形式的化合物基本无″S″形式的化合物,并因而呈″S″形式的对映体过量。术语″对映体纯″或″纯对映体″指化合物包含过量的对映体,例如多于75%重量、多于80%重量、多于85%重量、多于90%重量、多于91%重量、多于92%重量、多于93%重量、多于94%重量、多于95%重量、多于96%重量、多于97%重量、多于98%重量、多于98.5%重量、多于99%重量、多于99.2%重量、多于99.5%重量、多于99.6%重量、多于99.7%重量、多于99.8%重量或多于99.9%重量的对映体。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各重量基于化合物即,化合物的所有对映体的总重量计。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一种对映体可过量30-80%或30-70%、30-60%、30%、35%、40%、45%、50%、55%或60%或其中的任何百分比。
[0045]如本文所用的,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对映体纯的(S)-膦酰吲哚″或″(S)-膦酰吲哚″指,例如,至少约80%重量的(S)-膦酰吲哚和至多约20%重量的(R)-膦酰吲哚、至少约90%重量的(S)-膦酰吲哚和至多约10%重量的(R)-膦酰吲哚、至少约95%重量的(S)-膦酰吲哚和至多约5%重量的(R)-膦酰吲哚、至少约99%重量的(S)-膦酰吲哚和至多约1%重量的(R)-膦酰吲哚或至少约99.9%重量的(S)-膦酰吲哚和至多约0.1%重量的(R)-膦酰吲哚。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重量基于化合物,即,化合物的两种或所有对映体的总重量计。
[0046]如本文所用的,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对映体纯的(R)-膦酰吲哚″指,例如,至少约80%重量的(R)-膦酰吲哚和至多约20%重量的(S)-膦酰吲哚、至少约90%重量的(R)-膦酰吲哚和至多约10%重量的(S)-膦酰吲哚、至少约95%重量的(R)-膦酰吲哚和至多约5%重量的(S)-膦酰吲哚、至少约99%重量的(R)-膦酰吲哚和至多约1%重量的(S)-膦酰吲哚、至少约99.9%重量的(R)-膦酰吲哚或至多约0.1%重量的(S)-膦酰吲哚。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重量基于膦酰吲哚,即膦酰吲哚的两种或所有对映体的总重量计。
[0047]在本文提供的组合物中,对映体纯的膦酰吲哚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酯或前药可与其它活性或非活性成分一起存在。例如,包含对映体纯(S)-膦酰吲哚的药用组合物可包含,例如,约90%赋形剂和约10%对映体纯的(S)-膦酰吲哚。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这类组合物中的对映体纯的(S)-膦酰吲哚可,例如,包含至少约99.9%重量(S)-膦酰吲哚和至多约0.1%重量(R)-膦酰吲哚。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活性成分可与少许载体,赋形剂或稀释剂一起配制或在无载体,赋形剂或稀释剂的情况下配制。
[0048]本文无论何时涉及到范围,它都独立和分别地包括该范围的每一个数。作为非限制性实例,认为术语″C1-C10烷基″独立包括组内的各成员,以至,例如,C1-C10烷基包括直链、支链和其中适当的环状C1、C2、C3、C4、C5、C6、C7、C8、C9和C10烷基官能团。同样地,作为另一个非限制性实例,1-10%独立包括1%、2%、3%、4%、5%、6%、7%、8%、9%和10%及其中的范围,例如1-2%、2-3%等。
[0049]如本文所用的术语″手性″包括具有不能叠加在其镜像上的性质的化合物。
[0050]术语″分离的″包括包含至少85或90%重量、95%、98%、99%或100%重量的化合物的组合物。
[0051]如本文所用的术语″烷基″,除非另有说明,典型地包括C1-10的饱和直链、支链或环状伯、仲或叔烃,并特别包括,但不限于,甲基、CF3、CCl3、CFCl2、CF2Cl、乙基、CH2CF3、CF2CF3、丙基、异丙基、环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环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己基、异己基、环己基、环己基甲基、3-甲基戊基、2,2-二甲基丁基和2,3-二甲基丁基。该术语包括取代和未取代烷基,且特别包括卤代烷基,甚至更特别地包括氟代烷基。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例如,如Greene等在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John Wiley和Sons,第2版,1991中所述,可取代烷基的该部分的非限制性实例选自卤素(氟代基、氯代基、溴代基或碘代基)、羟基、氨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硝基、氰基、磺酸、硫酸酯、磷酸、磷酸酯或膦酸酯,它们根据需要可以是保护的或未保护的。
[0052]如本文所用的术语″低级烷基″,除非另有说明,指C1-6饱和直链、支链,或如果适当,环状(例如,环丙基)烷基,包括取代和未取代部分。
[0053]术语″烷基氨基″或″芳基氨基″指各具有一个或两个烷基或芳基取代基的氨基。除非在本申请中另有说明,当烷基是适当的部分时,那么它是低级烷基,无论取代还是未取代的。
[0054]如本文所用的,术语″硝基″意指-NO2;术语″巯基″意指-SH;和术语″磺酰基″意指-SO2
[0055]术语″烯基″和″炔基″包括烷基部分,包括其中至少一个饱和C-C键被双键或三键替代的取代和未取代形式。因此,C2-6烯基可为乙烯基、烯丙基、1-丙烯基、2-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1-戊烯基、2-戊烯基、3-戊烯基、4-戊烯基、1-己烯基、2-己烯基、3-己烯基、4-己烯基或5-己烯基。同样地,C2-6炔基可为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1-丁炔基、2-丁炔基、3-丁炔基、1-戊炔基、2-戊炔基、3-戊炔基、4-戊炔基、1-己炔基、2-己炔基、3-己炔基、4-己炔基或5-己炔基。
[0056]术语″亚烷基″包括式-(CH2)n-的饱和、直链、二价烷基,其中的″n″可为1-10间的任何整数。
[0057]″烷基″、″烷氧基″、″烯基″、″炔基″等,包括直链和支链基团。然而,考虑到个别基团,例如″丙基″仅包括直链基团,而对于支链对映体,例如″异丙基″可特别指明。
[0058]如本文所用的术语″保护的″,除非另有说明,指为防止其进一步反应或为其它目的,加至氧、氮、硫或磷原子上的基团。有机合成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广泛种类的氧、氮、硫或磷保护基。
[0059]如本文所用的术语″芳基″,除非另有说明,指在各环中不超过8个成员的任何稳定的单环、双环或三环碳环,其中至少一个环是如Huckel 4n+2规则所定义的芳环,尤其是苯基、联苯基或萘基。该术语包括取代和未取代的部分。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例如,如在Greene等的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John Wiley & Sons,第3版,1999中所述,芳基可被根据需要保护或未保护的任何所述部分,包括,但不限于,选自卤素(氟代基、氯代基、溴代基或碘代基)、羟基、氨基、叠氮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硝基、氰基、磺酸、硫酸酯、磷酸、磷酸酯或膦酸酯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取代。
[0060]如本文所述的术语″烷芳基″或″烷基芳基″指带有芳基取代基的烷基或通过如上定义的芳基连接于分子的烷基。术语″芳烷基″或″芳基烷基″指被烷基取代基取代的或通过烷基连接分子的如上定义的芳基。
[0061]术语″环烷基″包括C3-8环,包括,但不限于,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和环辛基。
[0062]术语″烷氧基″意指具有所附氧基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该烷基具有指定数量或该范围内任何数量的碳。例如,″-O-烷基″、C1-4烷氧基、甲氧基等。
[0063]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卤代基″指卤族的任何成员。具体包括氟代基、氯代基、溴代基和碘代基。
[0064]术语″酰基″或″O-连接的酯″包括一类式C(O)R′,其中的R′是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包括低级烷基),氨基酸的羧酸酯残基,包括苯基的芳基,杂芳基,烷芳基,包括苄基的芳烷基,包括甲氧基甲基的烷氧基烷基,芳氧基烷基例如苯氧基甲基;或取代的烷基(包括低级烷基),包括任选被氯代基、溴代基、氟代基、碘代基取代的苯基的芳基,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磺酸酯,例如,包括甲磺酰基的烷基或芳烷基磺酰基,单、二或三磷酸酯,三苯甲基或单甲氧基-三苯甲基,取代苄基,烷芳基,包括苄基的芳烷基,包括甲氧基甲基的烷氧基烷基、芳氧基烷基,例如苯氧基甲基。酯中的芳基最好包含苯基。在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酰基包括乙酰基、三氟乙酰基、甲基乙酰基、环丙基乙酰基、环丙基-羧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己酰基、庚酰基辛酰基、新庚酰基、苯基乙酰基、2-乙酰氧基-2-苯基乙酰基、二苯基乙酰基、α-甲氧基-α-三氟甲基-苯基乙酰基、溴乙酰基、2-硝基-苯乙酰基、4-氯-苯乙酰基、2-氯-2,2-二苯基乙酰基、2-氯-2-苯基乙酰基、三甲基乙酰基、一氯二氟乙酰基、全氟乙酰基、氟代乙酰基、一溴二氟乙酰基、甲氧基乙酰基、2-噻吩乙酰基、氯代磺酰基乙酰基、3-甲氧基苯基乙酰基、苯氧基乙酰基、叔丁基乙酰基、三氯乙酰基、一氯乙酰基、二氯乙酰基、7H-十二氟-庚酰基、全氟-庚酰基、7H-十二-氟庚酰基、7-氯十二氟-庚酰基、7-氯-十二氟-庚酰基、7H-十二氟庚酰基、7H-十二-氟庚酰基、九-氟-3,6-二氧杂-庚酰基、九氟-3,6-二氧杂庚酰基、全氟庚酰基、甲氧基苯甲酰基、甲基3-氨基-5-苯基噻吩-2-羧基、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酰基、4-(1,1,2,2-四氟-乙氧基)-苯甲酰基、2-溴-丙酰基,ω-氨基癸酰基、癸酰基、正十五酰基、硬脂酰基、3-环戊基-丙酰基、1-苯-羧基、O-乙酰基扁桃酰基(mandelyl)、新戊酰乙酰基、1-金刚烷-羧基、环己烷-羧基、2,6-吡啶二羧基、环丙烷-羧基、环丁烷-羧基、全氟环己基羧基、4-甲基苯甲酰基、氯甲基异噁唑基羰基、全氟环己基羧基、巴豆酰基、1-甲基-1H-吲唑-3-羰基、2-丙烯基、异戊酰基、1-吡咯烷羰基、4-苯基苯甲酰基。
[0065]术语″酰基氨基″包括具有″-N(R′)-C(=O)-R′″结构的基团,其中各R′独立为如上的定义
[0066]术语″羰基″包含为-C(=O)-X-R′″或″X-C(=O)-R′″结构的基团,其中的X是O、S或键,各R独立为如上的定义。
[0067]术语″杂原子″包括杂环化合物结构中并非碳或氢的原子,其非限制性实例有氮、氧、硫、磷或硼。
[0068]如本文所用的术语″杂环″或″杂环基″除其中注明外,包括饱和或不饱和的、稳定的5-至7-元单环或稳定的8-至11-元双环的杂环,包括杂芳基,它由碳原子和1-4个杂原子,包括,但不限于,O、S、N和P组成;和其中的氮和硫杂原子可任选被氧化,和/或氮杂原子季化,并包括其中任何上述杂环被稠合至苯环的任何双环基团。杂环可与产生稳定的结构的任何杂原子或碳原子相连。如果需要,杂芳环可部分或完全被氢化。例如,二氢吡啶可用来代替吡啶。如果需要和要求,可保护杂芳基上的氧和氮官能团。氧或氮的适用保护基包括,三甲基甲硅烷基、二甲基己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三苯甲基、取代三苯甲基、烷基、甲磺酰基、对甲苯磺酰基或酰基,例如乙酰基和丙酰基。
[0069]杂芳基和杂环基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呋喃基、吡啶基、嘧啶基、哒嗪基、吡嗪基、哌啶基、哌嗪基、噻吩基、吡咯基、吡咯啉基、吡咯烷基、咪唑基、四唑基、三唑基、三嗪基、噻嗪基、噁唑基、嘌呤基、咔唑基、喹啉基、吡唑基、吗啉基、苯并咪唑基等。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和如例如在Greene等的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John Wiley和Sons,第3版,1999中所述,任何杂芳族和杂环部分可如以上对芳基,包括取代基所述的那样,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羟基、氨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杂环基、卤代基、羧基、酰基、酸基、氨基、硝基、氰基、磺酸、硫酸酯、磷酸、磷酸酯或膦酸酯取代(视需要,这些取代基或者为保护的或者为未保护的)。
[0070]如本文所用的术语″氨基″,除非另有说明,包括结构″-NR2″表示的部分,并包括任选被烷基、芳基、杂环基和/或磺酰基取代的伯、仲和叔胺。因此,R2可表示两个氢原子、两个烷基部分或一个氢和一个烷基部分。
[0071]术语″氨基酸″或″氨基酸残基″包括天然生成和合成的α、β、γ或δ氨基酸,并包括,但不限于发现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即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氨基酸呈L-构型,但也可以D-构型使用。或者,氨基酸可为丙氨酰、缬氨酰、亮氨酰、异亮氨酰、脯氨酰、苯丙氨酰、色氨酰、蛋氨酰、甘氨酰、丝氨酰、苏氨酰、半胱氨酰、酪氨酰、天冬酰胺酰、谷氨酰胺酰、天冬氨酰、谷氨酰、赖氨酰、精氨酰、组氨酰、β-丙氨酰、β-缬氨酰、β-亮氨酰、β-异亮氨酰、β-脯氨酰、β-苯丙氨酰、β-色氨酰、β-蛋氨酰、β-甘氨酰、β-丝氨酰、β-苏氨酰、β-半胱氨酰、β-酪氨酰、β-天冬酰胺酰、β-谷氨酰胺酰、β-天冬氨酰、β-谷氨酰、β-赖氨酰、β-精氨酰或β-组氨酰的衍生物。当采用术语氨基酸时,认为它是对呈D-和L-构型的α、β、γ或δ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的每种酯的特定和独立的称谓。
[0072]如本文所用的术语″酰氨基″包括氨基-取代的羰基,而术语″脒基″意指具有结构″-C(=NH)-NH2″的基团。
[0073]某些含硫和磷的术语具有以下结构涵义:″磺酸酯″包括结构″-S(=O)(=O)-OR′″的基团;″硫酸酯″包括结构″O-S(=O)(=O)-OR′″的基团;″磺酰胺″包括结构″N(R′)-S(=O)(=O)-R′″的基团;″氨磺酰″包括结构″-S(=O)(=O)-N(R′)(R′)″的基团;″磷酰基″包括结构″-P(=O)-OR′″的基团;和″氨基磷酸酯″包括结构″Q-P(NR1R2)(=O)-OR′″的基团,其中各R′独立为如上所述的定义。
[0074]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宿主″指,病毒可在其中复制的单细胞或多细胞有机体,包括细胞系和动物,在某些情况下为人。作为选择,宿主可携带一部分HIV病毒基因组,其复制或功能可被本发明化合物改变。术语宿主明确指受感染细胞、受所有或部分HIV基因组转染的细胞和动物,具体说来,灵长类(包括黑猩猩)和人。在本发明的大部分动物应用中,宿主是人患者。然而,在某些适应症中,兽医方面(例如黑猩猩)的应用明确包括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
[0075]术语″取代的″包括被,例如一个或多个称为取代基,例如,卤代基、羟基、硫代基、烷基、烯基、炔基、硝基、氰基、叠氮基、氨基、甲酰胺基等的多重取代。当存在多重取代基的可能性时,该化合物可被所公开或所要求的一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取代基单独或多次取代。
化合物
[0076]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根据式(A)的纯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酯或前药:
其中,例如:
X是氢;可被取代或未被取代和可包含双环、三环或螺环结构的芳基或杂环;C2-6烯基、C2-6炔基或烷基;
Y是氢、R、O-R、NH-R或NRR;
Z是OR、NHR、NRR、甲酰胺基、酰氨基、羧基、羰基或氨基酸残基;
R1是氢、酰基、S(O)n-R、羧基、羰基或氨基酸残基;
各R4’、R5’、R6’和R7’独立为氢、C2-6烯基、C2-6炔基、芳基、杂环、卤素、CN、CF3、OR、NHR、NRR或NO2
n是0、1或2;和
各R独立为氢、烷基、C2-6烯基、C2-6炔基、芳基或杂环。
[0077]在根据式(A)的某些实施方案中,X是芳基或杂环;C2-6烯基、C2-6炔基或烷基;和Y是氢、R、O-R、NH-R或NRR。
[0078]在根据式(A)的某些实施方案中,R4’和R5’独立为氢或卤素和X、Y、Z、R1、R6’、R7’和R如上所定义。
[0079]在根据式(A)的某些实施方案中:
各R4’和R5’独立为氢或卤素;
R6’和R7’是氢;
R1是氢或S(O)n-R;
Y是氢、R或O-R;
X是任选取代的芳基;
Z是甲酰胺基、酰氨基、羧基或羰基;
n是0、1或2;和
各R独立为氢或烷基。
[0080]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纯的根据式(C)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酯或前药:
Figure A20078004424900251
其中的R2”、R3”、R4”、R5”和R6”独立为氢、卤素、烷基或C2-6烯基;
R4’和R5’独立为氢或卤素;
R6’和R7’是氢;
R1是氢或S(O)n-R;
Y是氢、R或O-R;
Z是甲酰胺基、酰氨基、羧基或羰基;
n是0、1或2;和
各R独立为氢或烷基。
[0081]在式(C)的某些实施方案中:
R3”和R5”独立为烷基或C2-6烯基,它们各自独立地任选被CN或卤素取代;
R2”、R4”和R6”是氢;
各R4’和R5’独立为氢或卤素;
R6’和R7’是氢;
R1是氢或S(O)n-R;
Y是氢、R或O-R;
Z是甲酰胺基、酰氨基、羧基或羰基;
n是0、1或2;和
各R独立为氢或烷基。
[0082]在根据式(C)的某些实施方案中:
R3”和R5”独立为烷基或C2-6烯基,它们各自独立任选被CN或卤素取代;
R2”、R4”和R6”是氢;
各R4’和R5’独立为氢或卤素;
R6’和R7’是氢;
R1是氢;
Y是O-R;
Z是酰氨基、羧基或羰基;和
各R独立为氢或烷基。
[008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纯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酯或前药:
Figure A20078004424900261
其中磷原子的绝对构型是S。化合物I的化学名称为(2-氨基甲酰基-5-氯-4-氟-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和经验式是C20H16ClFN3O3P,分子量为431.39。
[008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纯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酯或前药:
Figure A20078004424900271
其中磷原子上的绝对构型是S。化合物III的化学名称是(2-氨基甲酰基-5-氯-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和经验式是C20H17ClN3O3P,分子量为413.79。
[008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选自以下的纯化合物:
(2-氨基甲酰基-5-氯-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和
(2-氨基甲酰基-5-氯-4-氟-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
或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酯或前药。
[0086]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根据式(B)的纯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酯或前药:
Figure A20078004424900272
其中,例如:
X是氢;可被取代或未被取代和可包含双环、三环或螺环结构的芳基或杂环;C2-6烯基、C2-6炔基或烷基;
Y是氢、R、O-R、NH-R或NRR;
Z是OR、NHR、NRR、甲酰胺基、酰氨基、羧基、羰基或氨基酸残基;
R1是氢、酰基、S(O)n-R、羧基、羰基或氨基酸残基;
各R4’、R5’、R6’和R7’独立为氢、C2-6烯基、C2-6炔基、芳基、杂环、卤素、CN、CF3、OR、NHR、NRR或NO2
n是0、1或2;和
各R独立为氢、烷基、C2-6烯基、C2-6炔基、芳基或杂环。
[0087]在根据式(B)的某些实施方案中,X是氢;芳基或杂环;C2-6烯基、C2-6炔基或烷基;和Y是氢、R、O-R、NH-R或NRR。
[0088]在根据式(B)的某些实施方案中,R4’和R5’独立为氢或卤素和X、Y、Z、R1、R6’、R7’和R如以上所定义。
[0089]在根据式(B)的某些实施方案中,
R4’和R5’各独立为氢或卤素;
R6’和R7’是氢;
R1是氢或S(O)n-R;
Y是氢、R或O-R;
Z是甲酰胺基、酰氨基、羧基或羰基;
n是0、1或2;和
各R独立为氢或烷基。
[0090]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纯的根据式(D)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酯或前药:
Figure A20078004424900281
其中R2”、R3”、R4”、R5”和R6”独立为氢、卤素、烷基或C2-6烯基;
R4’和R5’独立为氢或卤素;
R6’和R7’是氢;
R1是氢或S(O)n-R;
Y是氢、R或O-R;
Z是甲酰胺基、酰氨基、羧基或羰基;
n是0、1或2;和
各R独立为氢或烷基。
[0091]在式(D)的某些实施方案中:
R3”和R5”独立为可任选被CN或卤素取代的烷基或C2-6烯基;
R2”、R4”和R6”是氢;
各R4’和R5’独立为氢或卤素;
R6’和R7’是氢;
R1是氢或S(O)n-R;
Y是氢、R或O-R;
Z是甲酰胺基、酰氨基、羧基或羰基;
n是0、1或2;和
各R独立为氢或烷基。
[0092]在式(D)的某些实施方案中:
R3”和R5”独立为可任选被CN或卤素取代的烷基或C2-6烯基;R2”、R4”和R6”是氢;
各R4’和R5’独立为氢或卤素;
R6’和R7’是氢;
R1是氢;
Y是O-R;
Z是酰氨基、羧基或羰基;和
各R独立为氢或烷基。
[009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纯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酯或前药:
Figure A20078004424900301
其中磷原子上的绝对构型为R。
[009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纯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酯或前药:
Figure A20078004424900302
其中磷原子上的绝对构型为R。
[009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选自以下的纯化合物:
(2-氨基甲酰基-5-氯-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R)-次膦酸甲酯;和
(2-氨基甲酰基-5-氯-4-氟-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R)-次膦酸甲酯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酯或前药。
[0096]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根据(A)-(D)或(I)-(IV)的化合物是对映体纯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酯或前药。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根据(A)-(D)或(I)-(IV)的化合物是对映体纯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对映体纯的化合物含有至少约80%重量的指定对映体和至多约20%重量的其它对映体或其它立体异构体、至少约90%重量的指定对映体和至多约10%重量的其它对映体或其它立体异构体、至少约95%重量的指定对映体和至多约5%重量的其它对映体或其它立体异构体、至少约96.6%重量的指定对映体和至多约3.4%重量的其它对映体或其它立体异构体、至少约97%重量的指定对映体和至多约3%重量的其它对映体或其它立体异构体、至少约99%重量的指定对映体和至多约1%重量的其它对映体或其它立体异构体或至少约99.9%重量的指定对映体和至多约0.1%重量的其它对映体或其它立体异构体。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各重量基于化合物的总重量计。
[0097]当给予接受者时,还提供可作为盐、酯或前药给出的化合物,并直接或间接提供本文提供的或本身表现出所需活性的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前药、立体异构体和互变异构体
[0098]当给予接受者时,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可作为能直接或间接提供母体化合物或本身表现出活性的任何盐或前药给予。非限制性实例有药学上或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贯穿本说明书的短语″药学上或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用来描述化合物的任何药学上可接受的形式(例如酯、酰胺、酯的盐、酰胺或相关基团的盐),它们在给予患者时,提供活性的本发明化合物。像这些的修饰物可影响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在某些情况下,增加超过母体化合物的活性。
[0099]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指化合物的状态,其中化合物带有药学上可接受的抗衡离子,和其中的盐保留本文所述化合物的所希望的生物学活性,同时表现出最少的不希望的毒理作用。这类盐是本发明化合物的无毒的、治疗上有用的形式。本文所包含的、保留化合物的所需生物学活性并表现出最少甚或无不需要的或毒理作用的任何盐均欲包括在本发明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衍生自药学上可接受的有机或无机酸和碱的那些盐。非药学上可接受的酸和碱也在本文中发现用途,例如,当在合成和/或纯化所述化合物时。因此,所有的″盐″都欲包括于此。
[00100]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衍生自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机或有机碱和酸的那些盐,和包括甲苯磺酸盐、甲磺酸盐、乙酸盐、柠檬酸盐、丙二酸盐、酒石酸盐、琥珀酸盐、苯甲酸盐、抗坏血酸盐、α-酮戊二酸盐、α-甘油基磷酸盐、甲酸盐、富马酸盐、丙酸盐、甘醇酸盐、乳酸盐、丙酮酸盐、草酸盐、马来酸盐、水杨酸盐、硫酸盐、磺酸盐、硝酸盐、碳酸氢盐、氢溴酸盐、氢溴化物、氢碘酸盐、碳酸盐和磷酸盐。特定的实施方案是单-或双-盐酸盐。在药学领域熟知的许多其它酸中,适用的盐包括衍生自碱金属例如钾和钠,碱土金属例如钙和镁的那些盐。药学上可接受的前药指被宿主代谢,例如,水解或氧化,形成本发明化合物的化合物。前药的典型实例包括在活性化合物的官能团部分具有生物学不稳定保护基的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酯或酰基部分。前药包括可被氧化、还原、氨化、去氨化、羟基化、去羟基化、水解、去水解、烷基化、去烷基化、酰基化、去酰基化、磷酸化、去磷酸化,生成活性化合物的化合物。
[00101]可通过采用本领域熟知的标准程序,例如,通过使足量的碱性化合物,例如,胺与适用酸反应,生成生理学上可接受的阴离子,得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也可制备羧酸的碱金属(例如钾、钠或锂)或碱土金属(例如钙)盐。
[00102]例如,适用盐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衍生自无机酸,例如,盐酸、氢溴酸、硫酸、磷酸、硝酸、重碳酸(bicarbonic acid)、碳酸的那些盐;和,例如,与有机酸,例如,甲酸、乙酸、草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丙二酸、抗坏血酸、柠檬酸、苯甲酸、单宁酸、棕榈酸、藻酸、聚谷氨酸、对甲苯磺酸、甲磺酸、萘磺酸、萘二磺酸、α-酮戊二酸、α-甘油基磷酸和聚半乳糖醛酸形成的盐。适用的盐包括衍生自碱金属,例如,锂、钾和钠,衍生自碱土金属,例如,钙和镁,及衍生自药学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它碱的那些盐。其它适用的盐包括衍生自金属阳离子例如锌、铋、钡或铝的那些,或与形成自胺,例如氨、N,N-二苄基乙二胺、D-葡糖胺、四乙铵或乙二铵所成的盐。此外,例如,适用盐包括衍生自酸和碱的组合的盐,例如单宁酸锌盐。
[00103]药学上可接受的前药指被宿主代谢(即,例如水解或氧化)形成本发明化合物的化合物。前药的典型实例包括在活性化合物的官能团部分上具有生物学不稳定的保护基的化合物。前药包括可被氧化、还原、氨化、去氨化、羟基化、去羟基化、水解、去水解、烷基化、去烷基化、酰基化、去酰基化、磷酸化和/或去磷酸化,生成活性化合物的化合物。
[0010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具有针对HIV的抗病毒活性,或被代谢成表现出这样的活性的化合物。
治疗方法
[0010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治疗或预防宿主HIV感染的方法,其包括给予抗病毒有效量的包含式A-D化合物或化合物I-IV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前药的本文所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组合。
[00106]在另一个主要实施方案中,提供包含式A-D化合物或化合物I-IV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前药的本文公开的化合物在治疗或预防宿主HIV感染方面的用途,化合物任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组合。
[00107]还提供任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组合的本文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前药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宿主HIV感染的药物方面的用途。
[0010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治疗或预防宿主HIV感染的方法,其包括给予有需要的宿主任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合的、基本呈一种对映体形式的3-膦酰吲哚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前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3-膦酰吲哚具有式A。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化合物具有式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3-膦酰吲哚具有式C。在一个实施方案中,3-膦酰吲哚具有式D。在一个实施方案中,3-膦酰吲哚具有式I,其中磷上的绝对立体化学为S。在另一实施方案中,3-膦酰吲哚具有式II,具有R绝对立体化学。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3-膦酰吲哚可具有式III,具有S绝对立体化学。在另一实施方案中,3-膦酰吲哚表示为式IV。
[00109]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已通过测量血液中抗HIV抗体滴度诊断宿主。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给予宿主所述化合物以减轻或预防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症状。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给予有感染HIV风险的宿主本文公开的化合物。
[00110]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活性化合物对HIV的耐药性表现出活性,因此,对目前认可的抗病毒治疗表现出减少的交叉耐药性。短语″对HIV的耐药形式的活性″意指,化合物(或其前药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对突变株具有活性,其EC50例如低于约50、25、10或1微摩尔浓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对突变HIV株显示低于约5、2.5、1或0.1微摩尔的EC50(以摩尔浓度表示)。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在赖氨酸103→天冬酰胺和/或酪氨酸181→半胱氨酸时,HIV突变株有逆转录酶突变。
[00111]根据标准筛选方法,可评价本文提供的化合物体外抑制逆转录酶活性的能力。通过用本说明书中所述的试验或用抗HIV化合物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验证性试验评价化合物,确定任何特定化合物表现出的活性谱。化合物可表现出低于10-15μM的EC50
[0011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HIV-特异性酶联免疫试验,p24ELISA测定3-膦酰吲哚的功效。在该快速和灵敏试验中用HIV p24抗原的抑制百分比表示药物功效。在用作特定实验的相关实施方案中,根据本文更加具体地提出的方法,通过测量体外减少病毒空斑数50%所需要的化合物浓度(即,化合物的EC50)的″空斑减少试验″,确定抗HIV化合物的功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化合物体外表现出低于15或低于10微摩尔至纳摩尔量的EC50
联合或交替治疗
[00113]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与一种或多种其它抗HIV剂联合和/或交替给予吲哚化合物。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两种或多种抗HIV药的给药对抑制HIV产生协同效应。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联合和/或交替给予两种或多种这类药物的作用对抑制HIV复制产生叠加效应。
[00114]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与一种或多种抗HBV或一种或多种抗HCV药联合和/或交替给予吲哚化合物。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与有效治疗HBV的药联合给予共同感染HIV和HBV的宿主吲哚化合物。有效治疗HBV的药物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这样的药物。本文描述示例性药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与有效治疗HCV的药物联合给予共同感染HIV和HCV的宿主吲哚化合物。有效治疗HCV的药物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这样的药物。
[00115]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与被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代谢的一种或多种药联合和/或交替给予吲哚化合物。该药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被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剂代谢的任何药物。本文描述示例性药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细胞色素P450是细胞色素P450 3A4、细胞色素P450 2C8或细胞色素P450 2C9。
[00116]在联合治疗中,共同给予有效剂量的两种或多种药物,而在交替治疗期间,顺序给予有效剂量的每种药物。各剂量将取决于药物的吸收、失活和排泄速率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因素。剂量值也将随要缓解的疾病的严重性而变化。对于任何特定的个体,特定的剂量方案和进度表应随时间调整,以满足个体的需要和给予组合物的管理或监督人的专业判断。
[00117]通过对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酶的编码的基团的突变,最典型地出现耐药性。已经表明,与介导不同于对主药所选择的突变的第二种或可能第三种抗病毒化合物联合或交替给予该化合物,可延长、增强或恢复抗HIV药物的功效。这样的药物组合同时减少对任何单一药物的耐药可能性和任何相关的毒性作用。作为选择,可通过这样的联合或交替治疗,改变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生物分布或其它参数。例如,联合用药可使其中的单独的药物以低于作为单一治疗剂给药时所需要的剂量给出。同样地,当结合针对病毒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多种药物时,有可能加强它们的效果。此外,联合用药会降低或消除来自单一药物的不希望的副作用,同时仍产生抗病毒活性。一般说来,联合疗法一般优于交替疗法,因为它对病毒施加多重的、同时发生的压力。
HCV剂
[00118]治疗慢性肝炎的干扰素(IFNs)近十年来已可经市售获得,并形成目前治疗HCV的可利用的经认可的基础。IFNs是通过免疫细胞响应病毒感染而产生的糖蛋白。它们抑制大量的病毒,包括HCV的复制,当用作丙型肝炎感染的唯一治疗时,IFNs有时会抑制血清HCV-RNA至不可测出的水平。而且,IFNs可使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正常化。不幸地,IFNs的作用是暂时的,持续的响应仅出现于8-9%的慢性感染HCV的患者(Gary L.Davis,Gastroenterology,2000,118:S104-S114)。然而,大部分患者难于耐受干扰素治疗,它产生严重的流感状症状、体重下降和缺乏精神和精力。
[00119]许多专利公开黄病毒科(Flaviviridae),包括HCV的采用基于干扰素的疗法的治疗。例如,Blatt等的美国专利号5,980,884公开用一致认可的干扰素再治疗罹患HCV患者的方法。Bazer等的美国专利号5,942,223公开采用羊或牛干扰素-τ的抗HCV治疗。Alber等的美国专利号5,928,636公开治疗传染性疾病包括HCV的白细胞介素-12和干扰素-α的联合治疗。Chretien等的美国专利号5,849,696公开单独采用胸腺素或与干扰素一起治疗HCV。Valtuena等的美国专利号5,830,455论述采用干扰素和自由基清除剂的HCV联合治疗。Imakawa的美国专利号5,738,845论述采用人干扰素-τ蛋白治疗HCV。基于其它干扰素的HCV治疗于Testa等的美国专利号5,676,942和Blatt等的美国专利号5,372,808中给出。例如,许多专利还公开聚乙二醇化形式的干扰素及其用途,这些专利包括例如,全部属于Hoffmann-LaRoche,Inc.的美国专利号5,747,646;5,792,834;和5,834,594;Enzon的PCT WO 99/32139和WO 99/32140;Schering公司的WO 95/13090和美国专利号5,738,846和5,711,944;和Glue等的美国专利号5,908,621。
[00120]干扰素α-2a和干扰素α-2b当前被批准作为治疗HCV的单一疗法。Roche的
Figure A20078004424900371
-A是重组形式的干扰素α-2a。Roche的
Figure A20078004424900372
是聚乙二醇化的或聚乙二醇修饰形式的干扰素α-2a。Schering公司的
Figure A20078004424900373
A是重组形式的干扰素α-2b和Schering公司的
Figure A20078004424900374
是聚乙二醇化形式的干扰素α-2b。
[00121]为治疗HCV,其它形式的干扰素α及干扰素β、γ、τ和ω目前处于开发中。包含于本文的实例有InterMune的INFERGEN、干扰素αcon-1;Viragen的天然干扰素OMNIFERON;Human GenomeSciences的ALBUFERON;Ares-Serono的REBIF,干扰素β-1a;BioMedicine的ω干扰素;Amarillo Biosciences的口服干扰素α;和InterMune的干扰素γ、τ和γ1-b。
[00122]利巴韦林(1-β-D-呋喃核糖基-1-1,2,4-三唑基-3-甲酰胺)是以商品名Virazole出售的,合成的、非干扰素介导的、广谱抗病毒核苷类似物(Merck索引.11版,1989,编辑:Budavari,S.,Merck & Co.,Inc.,Rahway,NJ;1304页)。参见美国专利号3,798,209和RE29,835。在结构上,利巴韦林类似于鸟苷,并对几种DNA和RNA病毒包括黄病毒科(Flaviviridae)具有体外活性(Gary L.Davis,2000,Gastroenterology,118:S 104-S 114)。
[00123]利巴韦林使40%患者的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降至正常,但它不能降低HCV-RNA的血清水平(Gary L.Davis,2000,Gastroenterology,118:S104-S114)。因此,单独的利巴韦林对降低病毒RNA水平无效。此外,利巴韦林有显著毒性,并被认为介导贫血。不认可它对HCV的单一疗法,但已批准将它与干扰素α-2a或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HCV。
[00124]对慢性丙型肝炎所关注的目前的标准是与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研究已经表明,与用非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联合治疗相比,更多的HCV患者响应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然而,伴随着联合治疗期间的单一疗法,出现显著的副作用,包括溶血、流感状症状、贫血和疲乏(Gary L.Davis,2000,Gastroenterology,118:S104-S114)。
[00125]用
Figure A20078004424900381
(PEG-干扰素α-2b)和
Figure A20078004424900382
(Ribivarin,USP)胶囊剂的联合治疗可得自Schering公司。也已经批准将得自Schering公司的与得自
Figure A20078004424900384
A(Schering公司的重组干扰素α-2b)组合。也已经批准Roche的
Figure A20078004424900385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和
Figure A20078004424900386
(利巴韦林)用于治疗HCV感染。
[00126]都属于Schering公司的PCTs WO 99/59621、WO00/37110、WO 01/81359、WO 02/32414和WO 03/024461公开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的联合疗法在治疗HCV感染中的用途。都属于Hoffmann-LaRoche,Inc.的PCTs WO 99/15194、WO 99/64016和WO 00/24355也公开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在联合治疗HCV感染方面的并用途。
[00127]开发治疗黄病毒科感染,尤其是丙型肝炎病毒属的HCV感染的新抗病毒剂正在开发中。HCV-衍生的酶如蛋白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的特异性抑制剂正在研究中。抑制HCV复制步骤的药物也正在研究中,这些药物包括阻断来自RNA的HCV抗原产生的药物(IRES抑制剂),预防HCV蛋白正常进展的药物(糖基化抑制剂),例如通过阻止其受体,阻止HCV进入细胞的药物,和防止细胞由病毒感染造成损伤的非特异性细胞保护剂。此外,正在研究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途径。例如,破坏特异性病毒RNA分子和反义寡核苷酸的核酶、酶(它们是连接于并抑制病毒RNA的DNA的小的互补片段)的研究正在进行。HCV治疗的综述可于Bymock等的Antiviral Chemistry& Chemotherapy,2000,11:2和De Francesco等的Antiviral Res.,2003,58:1-16中发现。
[00128]正在开发的治疗黄病毒科感染和丙型肝炎感染的其它种类的药物尤其包括:
1)蛋白酶抑制剂:
a.基于底物的NS3蛋白酶抑制剂被公开于Attwood等的WO98/22496和DE 19914474;Attwood等的抗病毒化学和化疗(AntiviralChemistry and Chemotherapy),1999,10:259-273;和Tung等的WO98/17679,它包括α酮酰胺和肼基脲;
b.终止于亲电子类硼酸或膦酸酯的底物抑制剂示于Llinas-Brunet等的WO 99/07734中;
c.非基于底物的NS3蛋白酶抑制剂,例如2,4,6-三羟基-3-硝基-苯甲酰胺衍生物,RD3-4082和RD3-4078(前者取代在带14-碳链的酰胺上,而后者具有邻苯氧基苯基)示于Sudo等的Biochemical andBiophysical Res.Comm.,1997,238:643-7和抗病毒化学和化疗(Antiviral Chemistry and Chemotherapy),1998,9:186中;
d.Sch 68631,菲醌,公开于Chu等的Tetrahedron Letters,1996,37:7229-32和分离自真菌灰黄青霉菌(Penicillium griseofulvum)的Sch351633公开于Chu等的Bioorganic andMedicinal Chem.Lett.,9:1949-52中;
e.如Qasim等在Biochemistry,1997,36:1598-1607中所公开,对几种丝氨酸蛋白酶,象灰色链霉菌(S.griseus)蛋白酶A和B、α-糜蛋白酶、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表现出纳摩尔效能的抑制的分离自水蛭的大分子Eglin c;
f.如公开于Spruce等的美国专利号6,004,933中的抑制HCV肽链内切酶2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g.如Zhang等的美国专利号5,990,276中所示的,为底物被蛋白酶和/或辅因子利用的结果的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酶或NS4A辅因子的合成抑制剂;
h.如公开于Reyes等的美国专利号5,538,865中的治疗HCV的限制性内切酶;
i.如示于Corvas International,Inc.的WO 02/008251和Schering公司的WO 02/08187和WO 02/008256的肽,例如,HCV的NS3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j.如公开于Boehringer Ingelheim的美国专利号6,534,523;6,410,531;和6,420,380和Bristol Myers Squibb的WO 02/060926的HCV三肽抑制剂;
k.如Schering公司的WO 02/48172所述的HCV的二芳基肽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l.如Schering公司的WO 02/08198和Bristol Myers Squibb的WO02/48157公开的咪唑啉酮类,如HCV的NS3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和
m.如Vertex Pharmaceuticals的WO 98/17679和Bristol MyersSquibb的WO 02/48116中所述的HCV蛋白酶抑制剂。
2)如Sudo等在Antiviral Res.,1996,32:9-18中所表明的,在用NS3/4A融合蛋白和NS5A/5B底物的反相HPLC试验中表现出相关抑制作用的噻唑烷衍生物,尤其是被长烷基链取代的具有稠合肉桂酰部分的化合物RD4 6205、RD4 6193和RD-1-6250;
3)如Kakiuchi等在J.EBS Letters,421:217-220和Takeshita等在Analytical Biochemistry,1997,247:242-46中所公开的噻唑烷和苯甲酰苯胺;
4)如Diana等在美国专利号5,633,358和WO 97/36554所公开的解旋酶抑制剂;
5)如R.Ferrari等在J.Virology,1999,73:1649-54所表明的核苷酸聚合酶抑制剂和胶霉毒素;
6)V.Lohmann等在Virology,1998,249:108-118中表明的浅蓝菌素,一种天然产物;
7)M.Alt等在Hepatology,1995,22:707-717中表明的在5′非编码(NCR)的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病毒中互补于伸长序列的反义硫代磷酸寡聚脱氧核苷酸(S-ODN);
8)如M.Alt等的Archives of Virology,1997,142:589-599;Galderisi等的J.of Cellular Physiology,1999,181:251-257中所表明的包含NCR的3′末端的核苷酸326-348和位于HCV RNA的核心编码区的核苷酸371-388;
9)如Ikeda等的JP-08268890和Y.Kai等的JP-10101591所公开的IRES-依赖的转译抑制剂;
10)核酶,例如抗核酸酶核酶如D.D.Maccjak等的Hepatology,1999,30:995号摘要;Barber等在美国专利号6,043,077中;和Draper等在美国5,869,253和5,610,054中所表明的;
11)如Idenix Pharmaceuticals在WO 01/92282、WO 01/90121、美国6,812,219和美国6,914,054中所表明的核苷类似物,包括支链核苷在治疗黄热病病毒、瘟病毒属和丙型肝炎病毒属中的用途,其中所公开的方法用于治疗人和其它宿主动物的丙型肝炎、瘟病毒和/或黄病毒(flavivirus)感染,它包括给予有效量的生物学活性1′,2′,3′或4′-支链β-D或β-L核苷或它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衍生物,任选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中单独或与其它抗病毒剂联合给予。核苷类似物还可见于BioChem Pharma Inc.(现在的Shire Biochem,Inc.)的WO 01/32153和WO 01/60315;Merck & Co.,Inc.提交的WO 02/057425和WO02/057287;Roche的WO 02/18404;Pharmasset,Ltd.的WO 01/79246,WO 02/32920和WO 02/48165;和Emory大学的WO 99/43691。在2003年4月27日Savannah,GA的第十六次抗病毒研究国际会议OralSession V、丙型肝炎病毒、黄病毒科上,Eldrup等描述用于抑制HCV的2′-经修饰核苷;Bhar等(A75页)论述作为可能的HCV RNA复制抑制剂的核苷类似物,其中作者报告,2′-经修饰核苷在基于细胞的复制子试验中表现出有效的抑制剂活性;Olsen等(A76页)报道2′-经修饰核苷对HCV RNA复制的作用。
12)开发多种化合物以治疗黄病毒科感染和丙型肝炎感染,尤其包括:如Gold等的美国专利号6,034,134中所述的1-氨基-烷基环己烷;Chojkier等的美国专利号5,922,757中的烷基脂质、维生素E和其它抗氧化剂;如Ozeki等在美国专利号5,846,964中所示的角鲨烯、金刚烷胺和胆汁酸;如见于Diana等的美国专利号5,830,905中的N-(膦酰基乙酰基)-1-天冬氨酸和哌啶;如Diana等在美国专利号5,633,388中所公开的苯二甲酰胺;如Wang等在美国专利号5,496,546中所述的多聚腺苷酸衍生物;如见于Yarchaon等的美国专利号5,026,687中的2′,3′-二脱氧肌苷;如示于Colacino等的美国专利号5,891,874中的苯并咪唑;和如Tsai等的美国专利No.5,837,257和Omer等的美国专利号5,725,859中所示的植物提取物。
13)目前处于临床前或临床开发的、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化合物包括:Schering Plough的白细胞介素-10;Interneuron的IP-501;Vertex的Merimebodib(VX-497);Endo Labs Solvay的
Figure A20078004424900421
(金刚烷胺)(Symmetrel);RPI的
Figure A20078004424900422
Idun Pharmaceuticals的IDN-6556;XTL的XTL-002;Chiron的HCV/MF59;NABI的
Figure A20078004424900423
(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ICN/Ribapharm的
Figure A20078004424900424
ICN/Ribapharm(Valeant)的Sci Clone的
Figure A20078004424900426
(胸腺素α-1);Sci Clone的胸腺素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Maxim的
Figure A20078004424900427
(组氨二盐酸盐);Vertex/Eli Lilly的VX 950/LY 570310;Isis Pharmaceutical/Elan的ISIS 14803;AKROS Pharma的JTK 003;Boehringer Ingelheim的BILN-2061;Roche的CellCept(mycophenolatemofetil);Tularik的T67(β-微管蛋白抑制剂);Innogenetics的涉及E2的治疗性疫苗;Fujisawa Healthcare,Inc.的FK788;IdB 1016(Siliphos,口服水飞蓟素磷脂酰胆碱复合物微细胶囊(phytosome));ViroPharma/Wyeth的RNA复制抑制剂VP50406;Intercell和Epimmune/Genencor的治疗性疫苗;Anadys的IRES抑制剂;Anadys的ANA 245和ANA 246;Avant的免疫疗法″Therapore″;Bristol MyersSquibb/Axys和Corvas/Schering的蛋白酶抑制剂;Vertex的解旋酶抑制剂;Trimeris的融合抑制剂;CellExSys的T细胞疗法;Biocryst的聚合酶抑制剂;PTC Therapeutics的靶向RNA化学;Immtech,International的双阳离子(Dication);Agouron和Chiron/Medivir的蛋白酶抑制剂;AVI BioPharma和Hybridon的反义疗法;Aethlon Medical的血液过滤器(hemopurifier);Merix的治疗性疫苗;Tripep的治疗性疫苗″Chron-VacC″;United Therapeutics的UT 231B;GenelabsTechnologies的蛋白酶、解旋酶和聚合酶抑制剂;Immusol的IRES抑制剂;Rigel Pharmaceuticals的R803;InterMune的
Figure A20078004424900431
(干扰素αcon-1);Viragen的
Figure A20078004424900432
(天然干扰素);Human GenomeSciences的
Figure A20078004424900433
Ares-Serono的
Figure A20078004424900434
(干扰素β-Ia);BioMedicine的ω干扰素;Amarillo Biosciences的口服干扰素α;InterMune的干扰素γ、τ和γ-1b;Valeant的复合干扰素;OnyxPharmaceuticals的多吉美;Progen Industries的PI-88;BioAlliancePharma的多柔比星纳米制剂(transdrug);Jenken Biosciences的JBK-122;Idenix的伐洛他滨;VGX Pharmaceuticals的VGX-410C;Migenix的西戈韦;Bioenvision的Suvus;Viragen的多亚型人源天然α干扰素(Multiferon);Intarcia的ω干扰素;Innogenetics的INNO0101(E1);Pfizer的PF-03491390;Flamel Technologies的水母干扰素;Intercell的IC41;Schering的SCH 503034;GlaxoSmithKline的G126270;Pharmexa的GV1001;Roche的R1626;Maxygen/Roche;Pharmasset/Roche的R7128;Nautilus Biotech的白蛋白干扰素(Belerofon);Romark的硝唑沙奈口服制剂(Alinia);Peregrine的巴土昔单抗;Amarillo Biosciences的口服干扰素α;Novelos的NOV-205;Globelmmune的CGI 5005;ViroPharma/Wyeth的HCV-796;Chiron/Norvartis的HCV/MF59;Transition Therapeutics的EMZ702;Biopharma的AVI-4065;ANADYS的ANA975;AntipodeanPharmaceuticals,Inc的MitoQ;Achillion Pharmaceuticals的ACH-0137171;Roche的R1626;XTL的XTL-2125;XTL的XTL-6865;Biolex Therapeutics/OctoPlus的BLX-883;DEBIO的DEBIO-025;和United Therapeutics的UT-231B;和
14)如先前针对治疗其它形式的肝炎所述的核苷前药,包括如Idenix Pharmaceuticals的WO 00/09531和WO 01/96353中所公开的治疗HBV的2′-脱氧-β-1-核苷及其3′-前药;和如在Beauchamp的美国专利号4,957,924中所示的阿昔洛韦的治疗性酯。
[00129]可与本文公开的化合物联合和/或交替使用的抗病毒剂的其它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例如VX-950和干扰素的药物。可使用的干扰素包括Schering-Plough的α干扰素-2b制品、
Figure A20078004424900441
A和PEG-IntronTM;和Hoffman La Roche的Co-Pegasus和PEGASYS(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乙型肝炎药
[00130]乙型肝炎药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在有需要的宿主中有效治疗乙型肝炎感染的任何药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乙型肝炎剂是干扰素-α(Intron A,Schering-Plough)、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asys,Roche)、拉米夫定(Epivir-HBV,Zeffix或Heptodin,Glaxo-Smithkline)、阿德福韦二匹伏酯(Hepsera,Gilead)、恩替卡韦(Baraclude,Bristol-Myers-Squibb)、替比夫定(Tyzeka或Sebivo,Idenix)或HBV免疫球蛋白(HyperHEP SfD,Talecris;Nabi-HBV,Nabi;HepaGam B,Cangene)。
[00131]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乙型肝炎药是FTC(恩曲他滨,Gilead)、L-FMAU(克来夫定,Pharmasset;Levovir,Bukwang)、替诺福韦(Viread,Gilead)、单价(monoval)LdC(伐托他滨,Idenix)、DAPD(氨多索韦,RFS Pharm LLC)、Ana 380(LB80380,Anadys)、瑞莫夫韦(remofovir)(普雷福韦,Schering-Plough)、racivir(RCV,Pharmasset)、BAM-205(NOV-205,Novelos)、XTL-001(HepeX-B,XTL Biopharm,Cubist)、硝唑沙奈(nitoxanide)(Alinia,Romark Labs)、UT 231-B(UnitedTherapeutics)、Bay 41-4109(Bayer)、EHT899(Enzo Biochem)、胸腺素α-1(Zadaxin,SciClone)、Hi-8HBV(Oxxon)、eiRNA(HepX,Nucleonics)、HepaVaxx B(Virexx)、HBV核心抗原疫苗(EmergentEurope)或SpecifEx-HepB(Chromos)。
其它抗病毒剂
[00132]描述于本文的发明背景中的其它地方的任何病毒治疗剂可与说明书中所述的化合物联合或交替采用。非限制性实例包括a)蛋白酶抑制剂;b)噻唑烷衍生物;c)解旋酶抑制剂;d)苯甲酰苯胺;e)菲醌;f)聚合酶抑制剂和胶霉毒素;g)反义硫代磷酸寡聚脱氧核苷酸(S-ODN);h)IRES-依赖的转译抑制剂;i)核酶;j)核苷类似物;k)如Idenix Pharmaceuticals在WO 01/90121、WO 01/92282、WO04/00300、WO 04/002999和WO 04/002422中所公开的二取代核苷类似物;l)2′-氟核苷类似物;m)1-NH2-烷基环己烷;n)烷基脂质;o)维生素E和其它抗氧化剂;p)角鲨烯、金刚烷胺和胆汁酸;q)N-(膦酰基乙酰基)-L-天冬氨酸;r)苯二甲酰胺;s)多聚腺苷酸衍生物;t)苯并咪唑;u)2′,3′-二脱氧肌苷;v)植物提取物;w)哌啶;和x)目前为治疗瘟病毒属、黄热病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而在临床前或临床开发的其它化合物,包括利巴韦林和干扰素科。
[00133]治疗HIV的第二种抗病毒剂可为,例如,蛋白酶抑制剂、HIV-整合酶抑制剂、趋化因子抑制剂或逆转录酶抑制剂(″RTI″),后者可为合成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或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二或第三种化合物可为焦磷酸酯类似物或融合-结合抑制剂。收集到的某些抗病毒化合物体外和体内耐药性数据汇编表见Schinazi等,与耐药性相关的逆转录病毒基因的突变,International Antiviral News,1997,5(8)。
[00134]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与FTC(2′,3′-二脱氧-3′-硫杂-5-氟胞苷);141 W94(氨普奈韦,Glaxo Wellcome,Inc.);维乐命(奈韦拉平);Rescriptor(地拉韦啶);DMP-266(依法韦仑);DDI(2′,3′-二脱氧肌苷);3TC(3′-硫杂-2′,3′-二脱氧胞苷);DDC(2′,3′-二脱氧胞苷),为(1S,4R)-4-[(2-氨基-6-环丙基-氨基)-9H-嘌呤-9-基]-2-环戊烯-1-甲醇琥珀酸盐的阿巴卡韦(1592U89),替诺福韦DF(Viread),D4T或AZT联合和/或交替给予吲哚化合物。
[00135]可与本文公开的化合物联合和/或交替使用的抗病毒剂的其它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膦甲酸;卡波韦;阿昔洛韦;干扰素;融合抑制剂,例如恩夫韦肽;和β-D-二氧戊环核苷,例如β-D-二氧戊环基鸟嘌呤(DXG)、β-D-二氧戊环基-2,6-二氨基嘌呤(DAPD)和β-D-二氧戊环基-6-氯嘌呤(ACP)。可采用的干扰素包括Schering-Plough的α干扰素-2b制品,A和PEG-IntronTM;和Hoffman La Roche的Co-Pegasus和PEGASYS(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可与3-膦酰吲哚联合给药的包括Epzicom(ABC+3TC)、三协唯(ABC+3TC+AZT),特鲁瓦达(Truvada)(复方抗病毒药)(FTC+Viread)和双汰芝(AZT+3TC)。
[00136]可与本文公开的化合物联合和/或交替给药的蛋白酶抑制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茚地那韦({1(1S,2R),5(S)}-2,3,5-三脱氧-N-(2,3-二氢-2-羟基-1H-茚-1-基)-5-[2-[[(1,1-二甲基乙基)氨基]羰基]-4-(3-吡啶基甲基)-1-哌嗪基]-2-(苯基甲基)-D-赤型-五酰胺硫酸酯;Merck & Co.,Inc.);奈非那韦(Agouron);利托那韦(ritronavir)(AbbottLabs)、沙奎那韦(Roche);氨普奈韦;阿扎那韦;膦沙那韦;Kaletra;和DMP-450{[4R-4(r-a,5-a,6-b,7-6)-六氢-5,6-双(羟基)-1,3-双(3-氨基)-苯基]甲基-4,7-双(苯基甲基)-2H-1,3-二氮杂
Figure A20078004424900462
-2-酮}-双甲磺酸酯(Triangle Pharmaceuticals,Inc.)。
[00137]可与膦酰吲哚联合或交替给予以增强其抗病毒性质的其它化合物包括(1S,4R)-4-[2-氨基-6-环丙基-氨基-9H-嘌呤-9-基]-2-环戊烯-1-甲醇琥珀酸盐(1592U89,来自GlaxoSmithKlin的一种卡波韦类似物);BILA 1906(N-{1S-[[[3-[2S-{(1,1-二甲基乙基)氨基]羰基}-4R-]3-吡啶基甲基)硫代]-1-哌啶基]-2R-羟基-1S-苯基甲基)丙基]-氨基]羰基]-2-甲基丙基}-2-喹啉甲酰胺)(Bio Mega/Boehringer Ingelheim);BILA 2185(N-(1,1-二甲基乙基)-1-[2S-[[[2-2,6-二甲基-苯氧基]-1-氧乙基]氨基]-2R-羟基-4-苯基丁基]4R-吡啶基硫基-2-哌啶-甲酰胺)(BioMega/Boehringer Ingelheim);BM+51.0836(三唑并异-吲哚满酮衍生物)和BMS 186,318(氨基二醇衍生物HIV-1蛋白酶抑制剂)(Bristol-MyersSquibb);d4API(9-[2,5-二氢-5-(膦酰基甲氧基)-2-呋喃基]-腺嘌呤)(Gilead);HBY097(S-4-异丙氧基羰基-6-甲氧基-3-[甲硫基-甲基]-3,4-二氢喹喔啉-2(1H)-硫酮);HEPT(1-[(2-羟基-乙氧基)甲基]6-[苯硫基]-胸腺嘧啶);KNI-272(含(2S,3S)-3-氨基-2-羟基-4-苯基丁酸的三肽);L-697,593(5-乙基-6-甲基-3-(2-苯二甲酰亚氨基-乙基)吡啶-2(1H)-酮);L-732,524(羟基-氨基戊烷酰胺HIV-I,蛋白酶抑制剂)(Merck & Co.);L-697,661(3-{[(-4,7-二氯-1,3-苯并噁唑-2-基)甲基]氨基}-5-乙基-6-甲基-吡啶-2(1H)-酮);L-FDDC((-)-β-L-5-氟-2′,3′-二脱氧胞苷);L-FDOC((-)-β-L-5-氟-二氧戊环胞嘧啶);PFA(膦酰基甲酸盐;″膦甲酸″;Astra);PMEA(9-(2-膦酰甲氧基乙基)腺嘌呤)(Gilead);PMPA((R)-9-(2-膦酰甲氧基-丙基)-腺嘌呤)(Gilead);Ro 31-8959(羟基乙胺衍生物HIV-1蛋白酶抑制剂)(Roche);RPI-3121(肽基蛋白酶抑制剂,1-[(3S)-3-(n-α-苄氧基-羰基)-1-天冬酰胺基(asparginyl))-氨基-2-羟基-4-苯基丁酰基]-n-叔丁基-1-脯氨酸酰胺);2720(6-氯-3,3-二甲基-4-(异丙烯氧基羰基)-3,4-二氢-喹喔啉-2(1H)硫酮);SC-52151(羟基乙基脲等排物蛋白酶抑制剂)(G.D.Searle);SC-55389A(羟基乙基-脲等排物蛋白酶抑制剂(G.D.Searle);TIBO R82150((+)-(5S)-4,5,6,7-四氢-5-甲基-6-(3-甲基-2-丁烯基)-咪唑并-[4,5,1-jk]-[1,4]-苯并二氮杂
Figure A20078004424900471
-2(1H)-硫酮)(JanssenPharmaceuticals);TIBO 82913((+)-(5S)-4,5,6,7-四氢-9-氯-5-甲基-6-(3-甲基-2-丁烯基)咪唑并[4,5,1-jk]-[1,4]-并苯二氮杂
Figure A20078004424900481
-2(1H)-硫酮(Janssen Pharmaceuticals);TSAO-m3T([2′,5′-双-O-(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3′-螺-5′-(4′-氨基-1′,2′-氧硫杂环戊烯(oxathiole)-2′,2′-二氧化物)]-β-D-呋喃戊糖基(pentofuranosyl)-N3-甲基-胸腺嘧啶);U90152(1-[3-[(1-甲基乙基-氨基]2-吡啶基]-4-[[5-[(甲基磺酰基)-氨基]-1H-吲哚-2-基]-羰基]-哌嗪);UC(硫代-苯胺基甲酰衍生物)(Uniroyal);UC-781(N-[4-氯-3-(3-甲基-2-丁烯基氧基)苯基]-2-甲基-3-呋喃硫代甲酰胺(furancarbothioamide));UC-82(N-[4-氯-3-(3-甲基-2-丁烯基氧基)苯基]-2-甲基-3-噻吩硫代甲酰胺);VB 11,328(羟基乙基-磺酰胺蛋白酶抑制剂)(Vertex/Glaxo Wellcome);XM 323(环脲蛋白酶抑制剂)(Dupont Merck);和喷昔洛韦。在又一其它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吲哚化合物与蛋白酶抑制剂LG 1350联合给予。
[00138]以下药物可与本发明化合物联合和/或交替使用。
Figure A20078004424900491
Figure A20078004424900501
Figure A20078004424900511
Figure A20078004424900521
[00139]可与3-膦酰吲哚联合和/或交替使用的其它药物包括:
  GW5634(GSK)   MIV-150(Medivir/Chiron)   替拉那韦(B-I)
  RO033-4649(Roche)   TMC125(Tibotec)
  GW640385(GSK/Vertex)   TMC114(Tibotec)
  Elvucitabin(Achillion Ph.)   阿洛夫定(FLT)(B-I)
  MIV-210(GSK/Medivir)   Racivir(Pharmasset)
  SPD754(Shire Pharm.)   Reverset(Incyte Corp.)
  FP21399(Fuji Pharm.)   AMD070(AnorMed)
  GW873140(GSK)   BMS-488043(BMS)
  Schering C/D(417690)   PRO 542(Progenics Pharm)
  TAK-220(Takeda)
  TNX-355(Tanox)
  UK-427,857(Pfizer)
[00140]以下药物可与本发明化合物联合和/或交替使用。
  商标名   通用名称   用途   厂商名称
 Abelcet,Ambisome  两性霉素B,ABLC   抗真菌剂,用于曲霉病   多个
  Bactrim,Septra   复方新诺明   治疗和预防间质性浆细胞肺炎的抗原生动物的抗生素   多个
  Biaxin,Klacid   克拉霉素   预防和治疗鸟分枝杆菌的抗生素   AbbottLaboratories
  Cytovene   更昔洛韦,DHPG   CMV视网膜炎抗病毒药   Roche
  DaunoXome   柔红霉素脂质体   卡波济氏肉瘤的化疗药   Gilead
  Diflucan   氟康唑   用于念珠菌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抗真菌药   Pfizer
  Doxil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   卡波济氏肉瘤的化疗药   Ortho Biotech
  Famvir   泛昔洛韦   用于疱疹的抗病毒药   Novartis
  Foscarnet   膦甲酸钠注射液   用于疱疹、CMV视网膜炎的抗病毒药   AstraPharmaceuticals
  Gamimune N   免疫球蛋白,γ球蛋白,IGIV   预防儿童细菌感染的免疫激发剂   BayerBiologicals
  Intron A   干扰素α-2b   卡波济氏肉瘤、丙型肝炎   Schering
  Marinol   屈大麻酚   治疗食欲丧失   RoxaneLaboratories
  Megace   醋酸甲地孕酮   治疗食欲丧失、体重减轻   BristolMyers-Squibb
  Mepron   阿托伐醌   治疗和预防间质性浆细胞肺炎的抗原生动物的抗生素   GlaxoSmithKline
  MycobutinAnsamycin   利福布汀   预防鸟分枝杆菌的抗分枝杆菌抗生素   AdriaPharmaceuticals
  NebuPent   喷他脒   治疗和预防间质性浆细胞肺炎的抗原生动物的抗生素   Fujisawa
  Neutrexin   三甲曲沙葡糖醛酸盐和亚叶酸   治疗和预防间质性浆细胞肺炎的抗原生动物的抗生素   MedImmune
  Panretin gel   阿利维A酸凝胶0.1%   AIDS相关的卡波济氏肉瘤   LigandPharmaceuticals
  Procrit,Epogen   红细胞生成素,EPO   治疗与AZT疗法相关的贫血   Amgen
  Roferon A   干扰素α-2a   卡波济氏肉瘤和丙型肝炎   Roche
  Serostim   促生长激素rDNA   治疗重量减轻   Serono
  Sporanox   伊曲康唑   用于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曲霉病和念珠菌病的抗真菌药   JanssenPharmaceuticals
  Taxol   紫杉醇   卡波济氏肉瘤   BristolMyers-Squibb
  Valcyte   缬更昔洛韦   CMV视网膜炎抗病毒药   Roche
  Vistide   西多福韦,HPMPC   CMV视网膜炎抗病毒药   Gilead
  Vitrasertimplant   更昔洛韦插入物   CMV视网膜炎抗病毒药   Bausch &Lomb
  Vitraveneintravitrealinjectable   福米韦生钠注射液   CMV视网膜炎抗病毒药   IsisPharmaceuticals
  Zithromax   阿奇霉素   鸟分枝杆菌抗生素   Pfizer
[00141]可采用已经被FDA允许作为治疗HIV感染和AIDS并发症的研究新药(IND)而继续进行的药品。以下药物可与本发明化合物联合和/或交替使用。
·不能耐受标准形式的治疗的AIDS患者的间质性浆细胞肺炎的三甲曲沙葡糖醛酸盐。
·治疗AIDS患者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更昔洛韦。
·预防AIDS患者间质性浆细胞肺炎的雾化喷他脒。
·治疗与齐多夫定有关的贫血的红细胞生成素。
·治疗不耐受或不响应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患间质性浆细胞肺炎的AIDS患者的阿托伐醌。
·预防AIDS患者的鸟分枝杆菌复合菌血症的利福布汀。
·用于患复发性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的感染HIV的人(虽然在治疗中,但病情仍发展的患者)的西多福韦静脉注射剂(Vistide)(Hoffmann-La Roche)。
·治疗AIDS相关的消瘦的促生长激素(Serostim),一种哺乳动物衍生的重组人生长激素(Serono Laboratories)。
[00142]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本文公开的化合物可与一种、两种或多种其它抗HIV药联合或交替给药。在一个亚实施方案(subembodiment)中,另外的药选自:
任选选自氨普奈韦、替拉那韦、茚地那韦、沙奎那韦(包括甲磺酸沙奎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膦沙那韦、达卢那韦、阿扎那韦(包括硫酸盐)和奈非那韦(包括甲磺酸盐)的蛋白酶抑制剂;
任选选自拉米夫定、恩曲他滨、阿巴卡韦、扎西他滨、齐多夫定、替诺福韦(包括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去羟肌苷和司他夫定的核苷或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
任选选自地拉韦啶、依法韦仑和奈韦拉平的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
任选选自Atripla(抗艾滋病复合药)、双汰芝、三协唯和特鲁瓦达(复方抗病毒药)的固定剂量组合药物;
任选选自马拉韦罗和恩夫韦肽的进入抑制剂(例如融合抑制剂或CCR5共同受体拮抗剂);和
整合酶抑制剂,例如,雷特格韦(MK-0518)或elvitegravir(GS-9137)。
[00143]如果采用其它抗HIV剂,它任选呈其它形式,例如盐、溶剂合物、水合物、前药形式、多晶型物、对映体等等。其它抗HIV剂也可选自:
任选选自氨多索韦、阿立他滨(apricitabine)和艾夫西他滨的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
任选为布瑞那韦或GS-8374的蛋白酶抑制剂;
任选选自阿拉韦罗、PRO2000和维立韦罗的CCR5受体拮抗剂;
任选为依曲韦林(TMC-125)、利匹韦林(TMC-278)或胡桐素A的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
任选为Elvitegravir、GSK-364735或雷特格韦的整合酶抑制剂;和
任选为贝韦立马(Bevirimat)(PA457)的成熟抑制剂;
细胞抑制剂,例如,羟基脲;
进入抑制剂,例如维立韦罗或TNX-355;和
基于免疫的抑制剂,例如,Immunitin(α-epibromide)、重组白介素(proleukin)(IL-2),Remune(HIV-1免疫原)、BAY 50-4798或IR 103。细胞色素P450代谢的药
[00144]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可与被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代谢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药联合或交替给药。有用的示例性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包括细胞色素P4502C8、细胞色素P4502C9和细胞色素P4503A4。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的纯化合物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从而改善联合给予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在特定实施方案中,受抑制的P450同功酶是CYP3A4。在特定实施方案中,膦酰吲哚化合物与第二种抗HIV化合物联合给药,无需利托那韦激发剂。在特定实施方案中,膦酰吲哚化合物与阿扎那韦、膦沙那韦、达卢那韦、茚地那韦、洛匹那韦、奈非那韦、沙奎那韦、替拉那韦或恩夫韦肽中的一种或多种联合给药。
[00145]在特定实施方案中,在联合治疗中,膦酰吲哚化合物与一种或多种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和/或一种或多种整合酶抑制剂联合给药。
[00146]被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代谢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药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或识别的任何这样的药物。可被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代谢的示例性的、非限制性的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紫杉醇、托塞米、阿莫地喹、西立伐他汀和瑞格列奈(细胞色素P450 2C8);某些NSAID(例如,双氯芬酸、布洛芬、氯诺昔康、美洛昔康、S-萘普生、吡罗昔康、舒洛芬)、某些口服降血糖药(例如,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某些血管紧张素II阻断剂(例如,氯沙坦、厄贝沙坦)、某些磺酰脲(例如,优降糖、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甲苯磺丁脲、阿米替林)、塞来考昔、氟西汀、氟伐他汀格列本脲、内他列奈(nateglinide)、苯妥英、罗西格列酮、他莫昔芬、托塞米、S-华法林(细胞色素P4502C9);某些大环内酯抗生素(例如,克拉霉素、红霉素、泰利霉素)、某些抗心律失常药(例如,奎尼丁)、某些苯二氮杂
Figure A20078004424900571
类(例如,阿普唑仑、地西泮、咪达唑仑、三唑仑)、某些免疫调节剂(环胞菌素、他克莫司)、某些HIV抗病毒药(例如,茚地那韦、奈非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某些促运动药(例如,西沙必利)、某些抗组胺药(例如,阿司咪唑、氯苯那敏、特非那定)、某些钙通道阻断剂(例如,氨氯地平、地尔硫
Figure A20078004424900572
、非洛地平、乐卡地平、硝苯地平、尼索地平、尼群地平、维拉帕米)、某些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例如,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某些类固醇(雌二醇、氢化可的松、黄体酮、睾酮)、阿芬太尼、阿瑞吡坦、阿立哌唑、丁螺环酮、咖啡角、咖啡因=>TMU、西洛他唑、可卡因、可待因-N-去甲基化、氨苯砜、地塞米松、右美沙芬、多西他赛、多潘立酮、依普利酮、芬太尼、非那雄胺、甲磺酸伊马替尼、氟哌啶醇、伊立替康、LAAM、利多卡因、美沙酮、内他列奈、odanestron、匹莫齐特、普萘洛尔、喹硫平、喹宁、利培酮、NOT罗苏伐他汀、沙美特罗、西地那非、西罗莫司、他莫昔芬、泰素、特非那定、曲唑酮、长春新碱、扎来普隆、齐拉西酮、唑吡旦(细胞色素P450 3A4)。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与被细胞色素P450代谢的HIV抗病毒药(例如,茚地那韦、奈非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联合或交替使用的方法。
[00147]可被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代谢的其它示例性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CCR5抑制剂(例如,PRO-140、维立韦罗(viciviroc)或SCH-417,690和马拉韦罗或UK-427,857)、整合酶抑制剂(例如,JTK-303/GS-9137,6-(3-氯-2-氟苄基)-1-[(2S)-1-羟基-3-甲基丁烷-2-基]-7-甲氧基-4-氧代-1,4-二氢喹啉-3-羧酸,MK-0518,5-(1,1-二氧化-1,2-噻嗪烷-2-基)-N-(4-氟苄基)-8-羟基-1,6-二氮杂奈-7-甲酰胺和美国专利号6,924,282、6,921,759、6,919,351、6,841,558、6,541,515、6,403,347、6,395,743、6,380,249、6,306,891、6,271,402、6,262,055、6,245,806、6,124,327、6,110,716、5,939,414、5,858,738、5,759,842、7,176,220和7,112,600中描述的那些,其内容通过全文引用结合于本文)、蛋白酶抑制剂(例如,沙奎那韦、茚地那韦、利托那韦、奈非那韦、氨普奈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阿扎那韦、膦沙那韦、替拉那韦、氨普奈韦和达卢那韦)、融合抑制剂(例如,恩夫韦肽)、成熟抑制剂(例如,bevirimat或PA-457)和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例如,齐多夫定、去羟肌苷、扎西他滨、司他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韦、enofovir、恩曲他滨、双汰芝、三协唯、truvada和epzicom)。
[00148]可被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代谢的其它示例性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利托那韦,免疫抑制剂环胞菌素,FK-506和雷帕霉素,化学治疗药泰素和泰素帝,抗生素克拉霉素和HIV蛋白酶抑制剂A-77003、A-80987、MK-639、沙奎那韦、VX-478、AG1343、DMP-323、XM-450、BILA 2011 BS、BILA 1096 BS、BILA 2185 BS、BMS 186,318、LB71262、SC-52151、SC-629(N,N-二甲基甘氨酰-N-(2-羟基-3-(((4-甲氧基苯基)磺酰基)(2-甲基丙基)氨基)-1-(苯基甲基)丙基)-3-甲基-1-缬氨酸酰胺(valinamide))、KNI-272、CGP 53437、CGP 57813和U-103017。
[00149]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提供改善被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代谢的HIV蛋白酶抑制剂(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药代动力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与本文所述的化合物联合或交替给予HIV蛋白酶抑制剂。这类联合或交替可用于抑制人的HIV蛋白酶,也可用于抑制、治疗或预防人的HIV感染或AIDS。该HIV蛋白酶抑制剂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HIV蛋白酶抑制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HIV蛋白酶抑制剂是氨普奈韦(Agenerase,GlaxoSmithkline)、替拉那韦(Aptivus,Boehringer Ingelheim)、茚地那韦(Crixivan,Merck)、沙奎那韦(Fortovase,Hoffmann-La Roche)、甲磺酸沙奎那韦(Invirase,Hoffmann-La Roche)、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Kaletra,GlaxoSmithkline)、利托那韦(Norvir,Abott)、达卢那韦(Prezista,Tibotec)、阿扎那韦硫酸酯(Reyataz)或甲磺酸奈非那韦(Viracept,Agouron)或它们的组合。
[00150]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本文公开的化合物可与可潜在地改善第二种药物的代谢的一种、两种或多种其它蛋白酶抑制剂或整合酶抑制剂抗HIV药联合或交替给药。在一个亚实施方案中,其它药选自:
任选选自氨普奈韦、替拉那韦、茚地那韦、沙奎那韦(包括甲磺酸沙奎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膦沙那韦、达卢那韦、阿扎那韦(包括硫酸盐)、奈非那韦(包括甲磺酸盐)、布瑞那韦或GS-8374的蛋白酶抑制剂;和
整合酶抑制剂,例如,雷特格韦(MK-0518)或elvitegravir(GS-9137)或GSK-364735。
[00151]一般说来,交替治疗期间,连续给予有效剂量的各种药物。联合治疗期间,同时给予有效剂量的两种或多种药物。给药剂量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对各药物的吸收、生物分布、代谢和排泄速率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因素。应注意,剂量会随要缓解的病况的严重性、接受药物的患者的年龄、体重和总的身体条件而变化。还应理解,对于任何特定的患者,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响应,患者的需要和执行或监督组合物给药的人的专业判断,应随时间调整特定的剂量方案和计划。可在科学文献和和医师案头的参考书中发现,化合物,包括例如核苷衍生物,例如D4T、DDI和3TC、2′-支链核苷或蛋白酶抑制剂,如奈非那韦和茚地那韦的适用剂量范围的实例。所建议的本发明化合物的有效剂量范围只是准则,并无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或用途。
[00152]例如,所公开的联合和交替方案可用于治疗和预防逆转录病毒感染和其它相关疾病,例如,AIDS相关复症(ARC)、持续泛化性淋巴结病(PGL)、AIDS相关神经病、抗HIV抗体阳性和HIV-阳性疾病、卡波济氏肉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机会性感染。此外,这些化合物或制剂可用于预防性地预防或延缓有抗HIV抗体或HIV-抗原阳性或已经暴露于HIV的个体的临床疾病的发展。
试验
[00153]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适用的任何试验测试本文提供化合物的抗HIV或HIV感染的活性。示例性试验包括描述于本章的那些和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那些试验。
确定抗病毒活性的细胞培养系统
扩增产物检测计划
[00154]多相检测:DNA印迹法,例如,是多相检测技术。在DNA印迹法中,电泳现象被用来通过粒度和电荷分离扩增产物。扩散、抽真空或电印迹,将粒度分级产物转移至膜或过滤器。将标记检测探针在溶液中杂交至连着膜的靶,洗涤过滤器,除去任何未杂交探针,并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各种方法检测杂交探针。
[00155]其它类型的多相检测基于通过酶联免疫试验(ELISAs)特定捕捉的扩增产物。带PCR的所用方法涉及标记带半抗原或配体,例如生物素的一种引物,并在扩增后,用抗体-或链霉抗生物素包被的微孔板捕捉。用指示剂例如荧光素标记其它引物,通过加入抗荧光素抗体,例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缀合物进行检测。这种类型的方法的特异性不如采用杂交至所述限定的扩增产物的检测探针。
[00156]LCx探针系统(Abbott Laboratories,Abbott Park,IL)和Amplicor HIV-I测试(Roche Molecular Systems,Inc.,Pleasanton,CA)是采用多相检测方法的系统。在LCx系统中,半抗原标记的寡核苷酸探查连接酶链反应中的热循环。捕捉的半抗原或检测半抗原被共价连接至四个引物寡核苷酸中的每一个。一经扩增,各扩增产物(扩增子)就有一个捕捉半抗原和一个检测半抗原。当扩增完成时,LCx系统仪器传输反应至其中抗体包被的微粒粘合捕捉半抗原的新孔。然后各微粒再不可逆转地连至玻璃纤维基质。洗涤步骤除去只含有检测半抗原的微粒状的任何探针。LCx仪器加入结合于检测半抗原的碱性磷酸酶(AP)-抗体缀合物。AP的荧光发生底物是4-甲基繖形基。4-甲基繖形基被AP的去磷酰化使其转变为荧光的4-甲基繖形酮。
[00157]Amplicor HIV-I测试采用ELISA格式。在被PCR扩增后,扩增子被化学变性。扩增子-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探针将变性的丝状体捕捉在包被的微孔板上。操作员在洗涤步骤中洗去任何未结合的引物和未杂交的材料,再向各孔加入抗生物素蛋白-HRP缀合物。缀合物结合捕捉于板上的生物素标记的扩增子。操作员随后加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一种产色的HRP底物。当存在过氧化氢时,HRP氧化TMB。根据比色确定信号。
[00158]均相检测:既然在均相检测系统中,杂交和未杂交检测探针未实际分离,这些方法就需要比多相方法更少的步骤,因此,更不易于污染。在采用荧光和化学发光标记的均相检测的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盒中有TaqMan系统(Applied Biosystems,Foster City,CA)、BDProbeTecET系统(Becton Dickinson,Franklin Lakes,NJ)、QPCR系统5000(Perkin-Elmer Corp.,Norwalk,CT)和杂交保护试验(Gen-Probe,Inc.,San Diego,CA)。
[00159]TaqMan系统实时检测扩增子。杂交至扩增子内部区域的检测探针含有供体荧光探针,例如,在其5′末端的荧光素和3′末端的猝灭剂部分如罗丹明。当猝灭剂和荧光团都在相同寡核苷酸上时,供体荧光被抑制。在扩增期间,探针被连接至靶上。Taq聚合酶置换并裂解检测探针,当它合成置换丝状体(strand)时。检测探针的裂解导致荧光团从猝灭剂分离,使供体荧光信号增加。在扩增的各个循环期间,重复该过程。随着扩增子数量的增加,荧光信号的量增加。
[00160]分子信标(beacons)也采用猝灭剂和荧光团。信标是与靶扩增子互补的探针,但在各端含有短的伸长(约5个核苷酸)的互补寡核苷酸。信标的5′和3′端分别被荧光团和猝灭剂标记。当信标未杂交至靶时,形成发夹状结构,接触荧光团和猝灭剂,导致荧光猝灭。环区域含有补充至扩增子的区域。一旦杂交至靶,发夹状结构打开,猝灭剂和荧光团分离,令荧光信号发展。荧光计实时测量信号。
[00161]BD探针TecET系统采用结合TaqMan和分子信标各方面的实时检测方法。探针具有发夹环结构并含有荧光素和罗丹明标记。然而,在该系统中,靶分子的互补区域并不在环内,而在罗丹明标记的区域3′内。代替含有与靶互补的序列,单一丝状环含有限制性内切酶BsoBI的限制性内切位点。单一丝状序列并非该酶的底物。在扩增前,荧光素和罗丹明标记相互接近,猝灭荧光素荧光。丝状体置换扩增使探针转化为双丝状分子。BsoBI限制性内切酶可裂解该分子,导致标记的分离并增加荧光信号。
[00162]QPCR系统5000采取用钌标记的电化学发光。采用生物素化的引物。在扩增后,将生物素产物捕捉至链霉抗生物素包被的顺磁性珠上。经吸气将该珠移入电化学流电池,并通过磁性保持在电极表面。一经电刺激,钌标记的探针发光。
[00163]在Gen-Probe的非扩增PACE试验以及在扩增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和C.trachomatis试验中,采用杂交保护试验。在HPA中的检测寡核苷酸探针通过连接臂用化学发光吖啶酯(AE)标记。60℃下,在发生扩增的相同试管中杂交发生15分钟。杂交后,加入选择试剂,一种弱碱性缓冲溶液,水解在任何未杂交探针上的AE,使其非化学发光。杂交探针上的AE折叠在双螺旋的小凹槽内,从而保护其本身不被选择试剂水解。在先后被过氧化氢和过氧化钠水解后,AE就发出化学发光信号。光度计纪录化学发光信号2秒种(称为″关灯(light off)″的时期)并根据相对光单位(RLU)报告发射的光子。
[00164]在采用探针检测扩增产物的所有方法学中,检测探针设计是关键的。良好的检测探针只杂交于特定的扩增产物,并不会杂交至非特定产物。在优化检测方法学中的其它关键问题涉及探针的标记和试样产量的最大化。
[00165]标记方法和报道分子.可以几种不同的方式标记检测探针。32P或35S的酶结合进探针是同位素标记的最常见的方法。在杂交和洗涤后,在放射自显影胶片中检测信号。
[00166]为进行非放射活性检测,可用各种分子通过酶标记探针。生物素可通过酶结合,再采用AP底物如5-溴-4-氯-3-吲哚基磷酸酯(BCIP)和氮蓝四唑(NBT),用链霉抗生物素缀合的碱性磷酸酶检测。化学发光的底物例如Lumi-Phos 530或Lumi-Phos Plus(Lumigen,Southfield,MI)也可与AP一起使用。此外,地高辛-11-dUTP可通过酶结合进DNA或RNA,抗地高辛AP缀合物可用于比色或化学发光检测。
[00167]存在众多的其它类型的报道分子,包括化学发光部分,如吖啶酯。也可得到许多荧光部分。也可采用电化学发光的化合物例如三(2,2′-双吡啶)钌(II)。这些和类似技术的进一步讨论可参见Schiff等,Semin.Liver Dis.,1999,19:增刊1:3-15)。
猕猴的生物利用度试验
[00168]在研究开始前的1周内,经手术将长期静脉导管和皮下静脉接口(VAP)植入猕猴,以促进血液收集和进行物理检验,包括血液学和血清化学评估,纪录体重。经静脉推注(3只猴,IV)或经口强饲(3只猴,PO),每只猴(共6只)各接受剂量浓度5mg/mL的10mg/kg剂量水平的剂量的活性化合物。各给药注射器在给药前称重,以从重量分析上确定所给予的制剂的量。以指定间隔经盘状受器(pan catch)收集尿样(给药前约18-0小时,给药后0-4、4-8和8-12小时)并处理。也经长期静脉导管和VAP或,如果慢性静脉导管手术不可能,就自外围容器,收集血样(给药前,给药后0.25、0.5、1、2、3、6、8、12和24小时)。经LC/MS分析血样和尿样的最大浓度(C最大)、达到最大浓度的时间(T最大)、曲线下的面积(AUC)、药剂浓度的半衰期(T1/2)、清除率(CL)、稳定态体积和分布(Vss)和生物利用度(F)。
骨髓毒性试验
[00169]如Sommadossi J-P,Carlisle R的″3′-叠氮基-3′-脱氧胸苷和9-(1,3-二羟基-2-丙氧基甲基)鸟嘌呤对普通人造血祖细胞的体外毒性″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1987;31:452-454;和Sommadossi J-P,Schinazi RF,Chu CK,Xie M-Y的″2′,3′-二脱氧-3′-硫代胞苷的(-)-和(+)-异构体对普通人骨髓祖细胞的细胞毒性的比较″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1992;44:1921-1925先前描述的,自普通健康自愿者收集人骨髓细胞,经Ficoll-Hypaque梯度离心法分离单核种群。采用双层软琼脂或甲基纤维素方法,进行CFU-GM和BFU-E试验。药物稀释于组织培养基并过滤。37℃,有5%CO2的加湿大气下14-18天后,采用倒置显微镜对多于50个细胞的菌落计数。结果表示为在与溶剂对照培养基相比的药物的存在下对菌落形成的抑制百分率。
细胞毒性试验
[00170]于37℃,加湿CO2(5%)气氛下,以介于5x103-5x104个/孔的速度将细胞接种至在生长介质中的96-孔板中过夜。再加入含有连续稀释的药物的新的生长培养基。孵化4天后,将培养基固定于50%TCA并用硫酸罗丹明B染色。550nm下读出光学密度。细胞毒浓度表示为需要减少50%细胞数量的浓度(CC50)。
细胞保护试验(CPA)
[00171]基本上如Baginski,S.G.;Pevear,D.C;Seipel,M.;Sun,S.C.C;Benetatos,C.A.;Chunduru,S.K.;Rice,C.M.和M.S.Collett″瘟病毒抗病毒化合物的作用机理″PNAS USA 2000,97(14),7981-7986中所述进行该试验。在使用前24小时,将MDBK细胞(ATCC)接种至96孔培养皿(每孔4,000个细胞)。在经BVDV(NADL株,ATCC)以每个细胞0.02空斑形成单位(PFU)的感染复数(MOI)感染后,将测试化合物的系列稀释液加入在生长培养基中的最终浓度为0.5%DMSO的感染和未感染细胞中。各稀释液重复测试四次。调整细胞密度和病毒接种物,以确保连续的细胞生长贯穿实验,并在感染之后的4天后,在未处理的对照物中,实现多于90%病毒介导的细胞破坏。4天后,用50%TCA固定各培养皿并用硫酸罗丹明B染色。用微孔板读数计读出550nm下各孔的光学密度。将50%有效浓度(EC50)值定义为实现减少病毒的细胞病变作用50%的化合物浓度。
空斑减少试验
[00172]对于各化合物,经空斑减少试验在一式两份24-孔板中确定有效浓度。用100PFU/孔的病毒感染各细胞单层。再将补充有2%失活血清和0.75%甲基纤维素的MEM中的测试化合物的系列稀释液加至各单层。37℃下进一步孵化培养基3天。再用50%乙醇和0.8%结晶紫固定,洗涤并风干。然后对空斑计数,确定要得到90%病毒抑制的浓度。
对HIV耐药株的生物学活性
[0017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涉及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唑溴化物(MTT)的还原的快速、灵敏和自动化的试验,体外测量抗HIV化合物的功效。例如,高度许可和选择HIV感染的HIV-转化细胞系,例如,T-4细胞系、MT-4被选作靶细胞系(Koyanagi等,Int.J.Cancer,1985,36:445-451)。如经分光光度计所评估的那样的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唑溴化物(MTT)的原位还原是标准,通过它测量模拟感染和HIV感染细胞的生存能力。HIV介导的细胞病变作用的抑制当作终点。50%细胞毒浓度(μM表示的CC50)被定义为减少模拟感染对照试样吸光率50%的化合物浓度。经下式计算抗HIV化合物的有效率(表示为%):
(ODHIV测试化合物)-(OD对照)/(OD模拟感染细胞)-(OD对照)
这里,(ODHIV测试化合物)是对HIV感染细胞中的特定量的测试化合物测量出的光学密度;(OD对照)对未处理的HIV感染的对照细胞所测量的光学密度;和(OD模拟感染细胞)是对未处理的、对照的、模拟感染细胞所测量的光学密度。典型地于540nm评估光学密度值。提供50%保护的根据前述结构式的抗HIV测试化合物的剂量被定义为50%抑制浓度(IC50用μM表示)。选择性指标(SI)被定义为CC50对IC50的比例。
[00174]在另一实施方案中,采用p24ELISA试验确定抗HIV化合物的功效。该病毒复制免疫测定测量存在的p24病毒衣壳(核)抗原量,例如,并可经商业途径得自各来源,例如,Coulter公司/Immunotech,
Figure A20078004424900661
(Westbrook,MI)。
[00175]还有其它实施方案包括逆转录酶试验,其中通过利用经闪烁计数法量化结合进细胞的氚化胸苷单磷酸酯的均聚物聚rA:低聚dT模板引物系统测量病毒复制量(阿拉巴马大学南方研究院,伯明翰,阿拉巴马);采用具有免疫荧光、化学发光或比色终点的CEM-SS,HeLa-CD4或HeLa-CD4-LTR-b-半乳糖苷酶细胞的合胞体抑制试验;和采用指标细胞系和经化学发光、比色或显微镜评价量化的附着-和融合-抑制试验(阿拉巴马大学南方研究院,伯明翰,阿拉巴马)。
[0017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吲哚化合物未与其它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一起表现出交叉耐药性,其中,本发明化合物对突变HIV株表现出低于约50、25、10或1μM浓度的EC50(以摩尔浓度表示)。在一个典型的实施方案中,NNRTIs对突变HIV株的EC50低于约5、2.5、1或0.1μM浓度。通过评估所希望的氧代嘧啶化合物对突变靶,即,耐药病毒的EC50,测量对HIV耐药株的交互抗性程度。
药用组合物
[00177]可通过给予患者任选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的存在下的有效量的活性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治疗感染本文所述的病毒或任何其它疾病的宿主、包括人。可任选与其它治疗剂联合或交替给予需要它的患者和/或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在一起的化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通过给予患者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的存在下的有效量的本文公开的化合物或它的盐、前药、立体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治疗感染HIV的患者。针对有多种耐药性的患者,单独或与一种或多种其它治疗剂一起给予膦酰吲哚化合物。可通过任何合适的途径,例如,经口、胃肠外、经肠、静脉内、皮层内、皮下、经皮、透皮、鼻内、局部或通过吸入疗法给予活性化合物,活性化合物可呈固体、液体或气体形式。
[00178]例如,为抑制病毒感染,不对受治疗的患者产生严重的毒性作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的活性化合物以足以传递给患者治疗有效量的活性化合物的量被包含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内。例如,″抑制量″包括足以,如通过例如本文所述的那些试验测量的那样,中断病毒复制的活性成分的量。
[00179]化合物的典型剂量可介于每天约1-约50mg/kg、约1-约20mg/kg体重,更通常地约每天0.1-约100mg/kg接受者体重的范围。可采用更低的剂量,例如,每公斤体重每天约0.5-100mg、0.5-10mg或0.5-5mg。甚至更低剂量可能有用,因此,范围可包括介于每天约0.1-0.5mg/kg受体体重。根据要传递的母体吲哚衍生物化合物的重量,计算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的有效剂量范围。如果衍生的化合物本身表现出活性,那么,可如以上采用衍生物重量或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方法,估算有效剂量。
[00180]可以多个单位的任何适用剂量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每单位剂量形式含有约7-3000mg、约70-1400mg或约25-1000mg活性成分的形式,方便地给予化合物。例如,约50-1000mg的口服剂量,包括呈50、100、200、250、300、400、500、600、700、800、900或1000mg的一种或多种剂量形式通常是方便的。可能优选较低剂量,例如,约10-100或1-50mg。还预期的是剂量有0.1-50mg、0.1-20mg或0.1-10mg。此外,在非经口途径,例如,如经注射或吸入给药的情况下,可采用较低的剂量。
[0100]活性成分可一次给药或分成多个更小的剂量,以多个时间间隔给药。应理解,准确的剂量和疗程随要治疗的疾病而变化,并采用已知的试验方案或通过体内或体外试验数据的推断而凭经验确定。应注意,浓度和剂量值也可能随要缓解的疾病的严重性而变。应进一步理解,对于任何特定的患者,应根据个体需要和管理或监督组合物的给药的人的专业判断,随时间调整特定剂量方案,且本文提出的浓度范围只是示例性的,并不打算限制本文提供的组合物的范围和实践。
[0101]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的化合物或组合物可以每日一剂或优选全天分成多剂给药。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每日给予化合物或组合物4次。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每日给予化合物或组合物3次。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每日给予化合物或组合物2次。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每日给予化合物或组合物1次。
[0018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给予活性成分以使活性化合物的血浆高峰浓度为约0.02-70μM或约0.5-10μM。例如,这可通过静脉注射任选在盐水中的0.1-5%活性成分溶液剂或作为活性成分浓注给予而实现。应理解,对于任何特定的患者,特定的剂量方案应随时间调整,以满足个体需要,并会随药物的吸收、失活和排泄速度而变。本文提出的浓度只是示例性的,并不打算限制所要求的组合物的范围或实践。活性成分可一次性全部给予或可分成多个更小的剂量以不同的时间间隔给予。
[00182]活性化合物的一种给药方式是经口。口服组合物通常包含惰性稀释剂或可食用载体。它们可被封入明胶胶囊剂、压成片剂或以液体形式传递。对于经口治疗用药,活性化合物可与赋形剂结合或被配制成固体分散剂或固体溶液剂,并以片剂、糖锭剂或胶囊剂形式而被采用。″固体分散剂″的意思是包含至少两种组分的固定状态,其中一种组分或多或少地均匀地全部分散于其它组分中。″固定溶液剂″的意思是包含化学和物理上结合产生均匀产物的至少两种组分的固体状态。固体溶液剂典型地超过固体分散剂,因为一经与适当的液体介质接触,它就更容易形成液体溶液,从而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学上适配的结合剂和/或辅料也可作为该组合物的部分而被包含。
[00183]片剂、丸剂、胶囊剂、糖锭剂等可含有具有相似性质的任何以下成分或化合物:粘合剂,例如微晶纤维素、黄芪胶或明胶;赋形剂,例如淀粉或乳糖;崩解剂,例如,藻酸、Primogel或玉米淀粉;润滑剂,例如,硬脂酸镁或Sterotes;助流剂,例如,胶态二氧化硅;增甜剂,如蔗糖或糖精;和矫味剂,例如薄荷、水杨酸甲酯或橙香精。当剂量单位形式是胶囊时,除上面给出的多种任何原料外,它还可含有液体载体,例如,脂肪油。此外,例如,剂量单位形式可含有多种修饰剂量单位的物理形式的其它原料,例如,糖包衣、紫胶或其它肠衣剂。
[00184]也可作为酏剂、混悬剂、糖浆剂、糯米纸囊剂、口香糖等的组分给予化合物。除活性化合物外,糖浆剂还可含有作为增甜剂的蔗糖、防腐剂、染料、着色剂和矫味剂。
[00185]可使活性化合物或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与不会削弱所需的作用的其它活性原料,或与补充所需作用的原料,例如抗生素、抗真菌药、消炎药、蛋白酶抑制剂或其它核苷或非核苷抗病毒剂混合。用于胃肠外、皮内、皮下或局部应用的溶液剂或混悬剂可包括以下组分:灭菌稀释剂,例如,注射用水、盐水溶液、固定油类、聚乙二醇、甘油、丙二醇或其它合成溶剂;抗菌药,例如,苄基醇或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抗氧化剂,例如抗坏血酸或亚硫酸钠;螯合剂,例如乙烯二铵四乙酸;缓冲剂,例如乙酸盐、柠檬酸盐或磷酸盐和调节张力的试剂,例如氯化钠或葡萄糖。胃肠外制剂通常会包括灭菌水并可被封入玻璃或塑料制成的安瓿、一次性注射器或多剂量小瓶中。
[00186]如静脉给药,某些载体是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盐水(PBS)、葡萄糖溶液或包含葡萄糖和盐水的混合溶液。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活性化合物与保护化合物免于快速从体内消除的载体一起制备,例如控释制剂,包括植入和/或微胶囊化递药系统。可采用可生物降解的、生物适合的聚合物,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聚酸酐、聚羟基乙酸、胶原、聚原酸酯和聚乳酸。这些原料可经商业途径得自Alza公司或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制备。例如,如果经皮,例如,通过采用贴剂或软膏剂给药,相关载体可包括对皮肤无害的渗透促进剂和/或适用的湿润剂。如果吸入或吹入是所希望的给药途径,那么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可经口和/或鼻孔递药的呈溶液剂、混悬剂或干散剂形式的化合物。
[00187]作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靶向感染病毒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的脂质体的脂质体混悬剂也是典型的。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例如,如美国专利号4,522,811(通过全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所述的方法,制备这些。例如,可通过使适当的脂质,例如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十碳酰(arachadoyl)磷脂酰胆碱和胆固醇溶解于无机溶剂,蒸发溶剂,在容器表面上留下干燥的脂质薄膜,制备脂质体制剂。再将活性化合物或其盐或前药的水溶液引入容器。旋动容器,从其侧释放脂质原料并分散脂质聚集体,从而形成脂质体混悬液。
活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188]在流程1中,提供合成膦酰吲哚的示例性通用流程。
合成膦酰吲哚的通用流程
Figure A20078004424900701
流程1
[00189]该合成包括先后用适用锂化剂,例如,正丁基锂,适当的磷亲电试剂,例如,氯代亚磷酸二乙基酯处理N-保护的吲哚1,得到在酸性条件下部分水解的P(III)中间体,生成H-次膦酸酯2。步骤ii由钯催化的吲哚H-次膦酸酯2和碘代肉桂腈(iodocinnamonitrile)11之间的偶合反应组成。从乙基至甲基的酯交换后,于5℃,在水-四氢呋喃中,用例如氢氧化锂或叔丁醇钾水解羧酸酯和N-保护基,可以得到吲哚酸5。用手性碱手性拆分5的对映体,随后酰胺形成,得到最终化合物7。
[00190]流程2提供合成膦酰吲哚的第二种示例性通用流程。
合成膦酰吲哚的通用流程2
Figure A20078004424900711
流程2
[00191]该合成包括在温和的钯催化条件下,用次膦酸甲基酯处理N-保护的吲哚1,生成吲哚H-次膦酸酯2。步骤ii由吲哚H-次膦酸酯2和碘代肉桂腈11之间的钯催化偶合反应组成。5℃下,在水-四氢呋喃中,用,例如,氢氧化锂或叔丁醇钾水解羧酸酯和N-保护基,可以得到吲哚酸5。用手性碱手性拆分5的对映体,随后酰胺形成,得到最终化合物7。
[00192]合成膦酰吲哚的示例性的备选途径表示于流程3。
合成膦酰吲哚的备选途径
Figure A20078004424900721
流程3
[00193]供选择的合成包括,在适当的溶剂中,适中的温度下,用钯催化剂、配体、碱使N-保护的吲哚1与H-次膦酸芳酯13偶合,得到膦酰吲哚4。H-次膦酸芳酯13的形成描述于流程4。于5℃下,在水-四氢呋喃中,用例如,氢氧化锂或叔丁醇钾水解羧酸酯和N-保护基,可以得到吲哚酸5。用手性碱手性拆分5的对映体,随后酰胺形成,得到最终化合物7。
[00194]示例性碘代肉桂腈和肉桂腈H-次膦酸酯合成表示于流程4。
自二溴甲苯合成碘代肉桂腈
Figure A20078004424900722
自碘代肉桂腈合成肉桂腈H-次膦酸酯
Figure A20078004424900731
流程4
[00195]可自二溴甲苯8制备碘代肉桂腈11。通过例如,用正丁基锂和氯化正丁基镁单锂化,随后用N,N-二甲基甲酰胺处理,获得单醛9。采用例如,氰基甲基膦酸二乙酯和氢化钠,对醛9进行Wittig-Horner-Emmons反应,进而主要得到反式对映体,它可进一步通过结晶富集,得到溴代肉桂腈10。再进行碘化,得到所希望的中间体11。
[00196]可任选或者通过:1.与苯铵(anilinium)次磷酸盐偶合,随后酯化,或者通过2.直接使钯次膦酸烷基酯钯偶合,使碘代肉桂腈11转化为H-次膦酸芳酯13。另外,H-次膦酸乙基芳基酯14可被酯交换,得到H-次膦酸甲酯13。
[00197]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包括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06/0074054中描述的技术,制备3-膦酰吲哚,其内容通过全文引用结合于本文。
[00198]以下流程提供制备吲哚次膦酸酯的另一种通用合成。该合成始自3-卤代和N-保护(或N-保护和3-卤代)的吲哚1,得到保护的吲哚3。保护基(″PG″)可为苯基磺酰基、氨基甲酸叔丁酯(Boc)、氨基甲酸苄酯(Cbz)、苯甲酰基、苄基、对甲氧基苄基或其它取代的苄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或任何N-1吲哚保护基。后者3或涉及例如,与正丁基锂的卤素-金属交换,再与氯代亚磷酸二乙基酯反应,酸水解后,得到H-次膦酸酯4,或涉及与次磷酸酯的钯催化反应,得到相同产物4。然后,吲哚H-次膦酸酯4涉及与芳基卤的另一种钯催化反应,得到吲哚3-次膦酸酯5。在R并非甲基的情况下,在氨气、甲醇中,4的酯交换得到H-次膦酸酯吲哚甲酰胺6。该化合物还涉及与芳基卤的钯催化反应,得到最终化合物7。
流程5
[00199]交叉偶联反应的适用钯催化剂包括,单独或与配体,例如三苯膦、二苯膦基(phosphino)二茂铁、二苯膦基丙烷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膦或二膦配体一起使用的,例如:四(三苯膦)钯、乙酸钯、丙酸钯、二乙腈二氯化钯、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N-杂环卡宾(NHC)钯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钯催化剂。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的适用溶剂包括,例如:DMF、乙腈、NMP、二氧杂环己烷、甲醇、THF、甲苯。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适用碱包括,例如:Et3N、二异丙胺、K2CO3、Na2CO3、NaHCO3、Cs2CO3、N-甲基吗啉、DABCO、DBU。
[00200]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如以下流程中所述,通过使H-芳基次膦酸酯与3-碘代吲哚反应,制备3-膦酰吲哚。可通过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碘化试剂碘化吲哚,制备3-碘代吲哚。可任选用被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适用的任何保护基保护3-碘代吲哚的氮原子。与H-芳基次膦酸酯的反应提供3-膦酰吲哚化合物。在该流程中,PG指出保护基。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技术除去保护基。
Figure A20078004424900751
流程6
对映体纯3-膦酰吲哚的制备
[00201]可通过拆分经任何适用方法或经手性合成自手性原料、试剂或催化剂的3-膦酰吲哚的外消旋混合物,制备基本呈一种对映体形式的3-膦酰吲哚。如果需要,可通过本文所述的一种技术或多种技术的组合,制备化合物。例如,手性合成可与化学拆分组合,以制备呈所需化学和立体异构体纯的3-膦酰吲哚的对映体。此外,可通过采用手性固相的层析法分离3-膦酰吲哚的立体异构体。也考虑3-膦酰吲哚的立体异构体的非对映异构衍生物的层析分离。
[00202]为拆分手性化合物的混合物,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适用的任何方法,例如,用手性化合物生成离子的、非对映体盐(或配位复合物),并经分级结晶或其它方法分离,用手性衍生剂形成非对映体化合物,分离非对映体,并转化纯对映体,直接在多种基体上的手性条件,包括超临界层析和酶促水解下,分离对映体。参见,例如,Eliel & Wilen,1994,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John Wiley & Sons,Inc.,New York(1994);Lochmuller,1975,J.Chromatogr.,113:(3)283-302。
[00203]例如,通过对映体纯的手性碱,例如,辛可尼定、马钱子碱、奎宁、麻黄碱、番木鳖碱、α-甲基-β-苯基乙胺(苯异丙胺)等与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反应,可形成非对映体的盐。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通过与生物碱,例如,辛可尼定反应,形成非对映异构的盐。例如,可通过分级结晶或离子层析促使非对映体的盐分离。或者,可使要拆分的手性化合物的混合物与手性化合物的一种对映体反应,形成非对映异构体对。例如,可通过使本发明化合物与例如对映体纯的手性衍生试剂,例如,基衍生物反应,随后分离非对映体并水解,生成游离的、对映体富集的化合物,形成非对映体的化合物。或者,可采用手性固定相的层析法分离手性化合物的混合物,参见,例如,手性液相层析法,W.J.Lough,编辑.Chapman和Hall,New York,(1989);Okamoto,1990,J.Chromatogr.513:375-378。
[00204]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通过外消旋混合物与手性试剂的反应,随后回收所生成的产物,转化为本发明化合物,而生成本发明化合物的方法。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提供制备式A-D中任何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使化合物的外消旋形式与手性试剂,例如辛可尼定反应,回收反应产物,并转化为式A-D中任何化合物的步骤。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的生成化合物I的方法,其包括用(-)-辛可尼定接触化合物I的2-羧基衍生物的外消旋形式的步骤,回收反应产物,并用,例如,酸转化为化合物I,随后酰胺形成的步骤。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的生成化合物II的方法包括用(+)-辛可宁接触化合物II的2-羧基衍生物的外消旋形式,回收反应产物,并用,例如,酸转化为化合物II,随后酰胺形成的步骤。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的制备化合物III的方法包括用(-)-辛可尼定接触步骤化合物III的2-羧基衍生物的外消旋形式,回收反应产物,并用,例如,酸转化为化合物III,随后酰胺形成的步骤。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的制备化合物IV的方法,其包括用(+)-辛可宁接触化合物IV的2-羧基衍生物的外消旋形式,回收反应产物,并用例如酸转化为化合物IV,随后酰胺形成的步骤。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用其它手性试剂,例如麻黄碱和麻黄碱半水合物的备选方法。
[00205]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通过再循环其相反对映体制备本文提供的化合物的方法。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文所述的技术,拆分外消旋混合物。除了得到所希望的对映体外,相反对映体可被再循环,以提高想要的对映体的得率。例如,式B化合物可被再循环,生成式A化合物,反之亦然。式D化合物可被再循环,生成式C化合物,反之亦然。在再循环反应中,使化合物与能外消旋化化合物的试剂接触。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使本文提供的膦酰吲哚化合物与能与其膦酰基(phospho)反应的外消旋化试剂接触。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外消旋化试剂是,例如,酸、碱或卤化试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外消旋化试剂是,例如,草酰氯。在与外消旋化试剂接触后,可根据本文所述的任何技术,拆分对映体。在特定实施方案中,化合物II可被再循环,生成化合物I。在特定实施方案中,化合物IV可被再循环,生成化合物III。下面提供示例性方法。
[00206]以下方法描述作为这些技术的非限制性实例的式A-D或化合物I-IV的对映体纯的3-膦酰吲哚的合成。
1.动态动力学拆分(DKR)
[00207]在开始于外消旋混合物S(SR和Ss)的动力学拆分中,一种对映体会优先反应,以理论上的最大得率50%生成产物PR。如果外消旋化可与动力学拆分同时发生,那么,理论上100%的外消旋混合物可被转化为一种对映体(流程7)。这种过程被称为动态动力学拆分(DKR)。
kr>>ks  最大得率PR=50%    krac>kr>>ks
所需PR和Ss的分离              PR的最大理论得率100%
标准动力学拆分                动态动力学拆分
流程7:(S=底物,P=产物)
[00208]涉及标准动力学拆分的难题是最大理论得率50%只是可能,且必须从充分量的未变化底物分离所需产物。对于有效的DKR,有某些特定的要求(Strauss,U.T.;Felfer,U.;Faber,K.Tetrahedron:Asymmetry 1999,10,107):
1.动力学拆分应是不可逆转的,以确保高的对映体选择性。
2.对映体比例(E=kR/Ks)应至少大于约20。
3.为避免消耗SR,外消旋化速度(krac)应至少等于或大于快速对映体的反应速度(kR)。
4.在选择性只是中等的情况下,krac应大于kR约10倍。
5.不应出现涉及底物对映体以及产物外消旋化的任何自发的反应。
Figure A20078004424900791
流程8
[00209]在合成对映体纯3-膦酰吲哚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用手性膦实现为与芳基卤反应的各对映体之间的手性鉴别,手性膦是钯催化剂的组分,并优先生成化合物4′(流程8)。这种钯偶合反应是描述于以上流程为制备3-膦酰吲哚外消旋混合物的钯偶合反应的修饰。手性膦配体可为在3-膦酰吲哚3′转化为取代3-膦酰吲哚4′中产生所需选择性和反应速度的任何适用配体。手性膦配体可为单配位基或二齿配位体。手性膦配体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P-手性二茂铁基膦、(R)-(+)-BINAP、(S)-(-)-BINAP、(R,R)-CHIRAPHOS和(S,S)-CHIRAPHOS。
Figure A20078004424900801
其中的手性被手性基团:R3、Z或PG诱导
流程9
[00210]在另一实施方案中,通过添加手性基团于3-膦酰吲哚的外消旋混合物,生成会以不同速度与非手性钯催化剂系统反应的非对映体的混合物(流程9),引入手性鉴别。第二个手性中心可作为取代基R3、基团Z或保护基PG的组分加入。手性基团不受限制,在反应中以合理的速度诱导所需选择性的任何基团都可采用。可在该反应中用作R3的手性基团的一个非限制性实例包括,手性醇,例如,(+)或(-)-薄荷醇。可在流程9中用作基团Z或PG的基团的其它非限制性实例包括手性酯或手性砜。
[00211]当R3是手性(R*)时,为转化为靶3-膦酰吲哚,可采用JOC1975、1523-1525中所述条件,先后用三烷基氧鎓盐、酸裂解,随着构型的反转,除去手性部分R*(流程10):
Figure A20078004424900811
流程10
[00212]相同的DKR方法也可用于外消旋的H-次膦酸芳酯和溴代吲哚的交叉偶联反应(流程11):
Figure A20078004424900812
其中的手性被手性基团:R3、Z、PG或用手性膦诱导
流程11
特定DKR流程
[00213]在流程12中所述的DKR流程的以下非限制性实例中,Pd催化剂是乙酸钯,手性膦是(R)-1-[(S)-2-二-2-呋喃基膦基)-二茂铁基]乙基二-(2-甲基苯基)膦,碱是二异丙基乙胺和溶剂是乙腈。在100℃下加热后,得到具有对映体过量40%的主要化合物。
Figure A20078004424900821
流程12
2.3-膦酰吲哚的化学拆分
[00214]可通过采用手性碱的化学拆分完成3-膦酰吲哚游离酸的拆分。手性碱会对3-膦酰吲哚的两种对映体之一的游离酸表现出选择性,从而提供拆分对映体的方法。如以下实施例中所述,可根据1.采用(-)-辛可尼定2(流程13,为得到所需的对映体,首先经手性HPLC分析洗脱异构体)和(+)-辛可宁3(通过手性HPLC分析,它可用来从滤液中除去不想要的对映体,第二次洗脱异构体),进行式I/II的3-膦酰吲哚的2-羧基衍生物的化学拆分。可外消旋化不希望的对映体,得到更多的原料。
[00215]如以下流程中所述,也可应用采用手性α-甲基取代的苄胺的方法。吲哚1在3位被卤代,然后,酯官能团被水解,得到吲哚3。再经″肽型″偶合反应,在吲哚3的羧酸官能团上引入手性(其中手性被称为S或R)α-甲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苄胺。或者,可通过用氯化剂处理酸3,再加入手性α-甲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苄胺,形成酰氯,制备4。再使中间体4进行钯催化反应,得到非对映体5a和5b的混合物。可经硅胶或再结晶,分离5a和5b的混合物。再使5a(亚磷上的Sp手性)进行裂解反应,以除去2位的手性部分,得到纯(Sp)-异构体6。可通过裂解(例如用TMSBr)转化为次膦酸,使5b再循环,然后酯化,得到5a和5b的混合物,然后可分离非对映体。
流程13
实施例
实施例1
[00216]本实施例描述化合物III和化合物I的制备。
化合物III
Figure A20078004424900841
反应7-8:
[00217]氩气下,向加有吲哚7(1当量)的烧瓶加入碘(1.98当量)、固体氢氧化钾(1当量)和无水DMF(4.5mL/mmol)。搅拌反应混合物3小时,再加水,糊状物经纸滤器过滤,减压干燥固体,在水中研磨/过滤几次,减压干燥后,生成3-碘代吲哚8。1H NMR(CDCl3,400MHz)δ1.45(t,3H),4.50(q,2H),7.20-7.40(m,2H),7.55(s,1H),9.40(br s,1H).
反应8-9:
[00218]氮气下,向吲哚8(1当量)的二氯甲烷(3.5mL/mmol)的经搅拌溶液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1.8当量)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2当量)。搅拌反应混合物18小时,再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H=7),并经二氯甲烷萃取。干燥(Na2SO4)经合并的各有机层,并减压浓缩。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层析法纯化(洗脱液:石油醚/EtOAc:1/1),得到N-Boc-保护的吲哚9。浅黄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34(t,J=8.0Hz,3H),1.56(s,9H),4.35(q,J=8.0Hz,2H),7.46(d,J=4.0Hz,1H),7.55(dd,J=12.0和4.0Hz,1H),8.0(d,J=12.0Hz,1H),MS(ES-)m/z=448(M-H).
反应9-10:
[00219]于70℃或90℃加热经N2脱气的DMF、N-Boc 3-碘代吲哚9(1当量)、H-次膦酸芳基酯11(1.1当量)、三乙胺(2当量)和Pd2dba3(0.2当量)的经搅拌溶液,直至根据TLC或HPLC分析出反应完成。反应混合物被冷却至室温,蒸发溶剂。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层析纯化(洗脱液:石油醚/EtOAc:8/2),得到吲哚次膦酸酯10(仍带少许去保护的吲哚)。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26(t,J=7.1Hz,3H),1.58(s,9H),2.35(s,3H),3.70(d,J=11.5Hz,3H),4.29(m,2H),6.53(d,J=16.8Hz,1H),7.53(dd,J=9.0和2.2Hz,1H),7.65(d,J=13.3Hz,1H),7.70(d,J=16.8Hz,1H),7.76(s,1H),7.84(d,J=13.3Hz,1H),7.92(d,J=2.2Hz,1H),8.06(d,J=9.0Hz,1H),MS(ES+)m/z=543(MH+).
反应12-13:
[00220]将芳基碘12(1当量)、二甲基甲酰胺(1ml/mmol)、三乙胺(3当量)和苯铵次磷酸盐*(1,25当量)置于压力管中并用N2脱气15min。再加入四化钯(palladium tetrakis),85℃下搅拌该混合物过夜。
[00221]蒸发溶剂,加入水(pH=5-6)。混合物经NaHCO3碱化直至pH=8,用乙醚萃取。含水层经HCl 1N酸化直到pH=1,经乙酸乙酯萃取。干燥合并的有机层、过滤和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13。
[00222]根据Montchamp等(J.Am.Chem.Soc.,2001,123,510-511)的方法合成苯铵(Anilinium)盐。
[00223]灰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6.54(d,J=16.8Hz,1H),7.46(d,J=549.8Hz,1H),7.57(d,J=13.6Hz,1H),7.71(m,3H),31P NMR(d6-DMSO,121.49MHz)δ15.56,MS(ES-)m/z=208.
反应13-11
[00224]室温下,将吡啶(1当量)小心加至剧烈搅拌的氯代甲酸烷基酯(1当量)和芳基次膦酸12(1当量)的二氯甲烷(2ml/mmol)溶中。一旦停止泡腾,就回流溶液15分钟,再冷却至室温。将溶液倾入0.1M盐酸(1ml/mmol)中,分离有机层。用水洗涤和经Na2SO4干燥后,真空除去溶剂,得到化合物#11。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2.40(s,3H),3.71(d,J=12.2Hz,3H),6.58(d,J=16.8Hz,1H),7.52(d,J=576,0Hz,1H),7.63(d,J=14.0Hz,1H),7.71(d,J=16.8Hz,1H),7.80(m,2H),MS(ES-)m/z=222.
化合物I
反应7-8:
[00225]氩气下,向吲哚7(1.0当量)的经搅的二甲基甲酰胺(4.4mL/mmol)溶液加入碘(1.98当量)和氢氧化钾(1.0当量)。搅拌反应混合物3小时。加入水(8.8ml/mmol)猝灭反应混合物,沉淀出产物,过滤并干燥。氩气下,使固体经受反应条件(二甲基甲酰胺(4.4mL/mmol),碘(0.4当量)和氢氧化钾(0.2当量)并搅拌1h),以转化残余原料。加入水猝灭反应混合物(8.8ml/mmol),沉淀出产物,过滤并干燥,得到3-碘代吲哚8。浅棕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39(t,J=7.2Hz,3H),4.40(q,J=7.2Hz,2H),7.35-7.42(m,2H),12.66(s,1H),19F NMR(d6-DMSO,376MHz)δ-126.87,MS(ESI-)m/z=366.13(M-H)-100%,368.15(M-H)-35%.
反应8-9:
[00226]氮气下,向吲哚8(1当量)的二氯甲烷(3.5mL/mmol)的搅拌溶液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1.8当量)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2当量)。搅拌反应混合物18小时,再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H=7),并经二氯甲烷萃取。干燥(Na2SO4)合并的有机层并减压浓缩。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层析纯化(洗脱液:石油醚/EtOAc:1/1),得到N-Boc-保护的吲哚9。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35(t,J=7.1Hz,3H),1.57(s,9H),4.39(q,J=7.1Hz,2H),7.64(dd,J=7.3和9.1Hz,1H),7.90(d,J=9.1Hz,1H),19F NMR(d6-DMSO,377MHz)δ-126.9,MS(ESI,El+)m/z=490(M+Na+).
反应9-10:
[00227]于70℃或90℃加热经N2脱气的DMF、N-Boc 3-碘代吲哚9(1当量)、H-次膦酸芳基酯11(1.1当量)、三乙胺(2当量)和Pd2dba3(0.2当量)的经搅拌溶液,直至反应根据TLC或HPLC分析完成。反应混合物被冷却至室温,蒸发溶剂。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层析纯化(洗脱液:石油醚/EtOAc:8/2),得到吲哚次膦酸酯10(仍带少许去保护的吲哚)。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34(t,J=7.1Hz,3H),1.62(s,9H),2.35(s,3H),3.66(d,J=11.6Hz,3H),4.37(q,J=7.1Hz,2H),6.51(d,J=16.7Hz,1H),7.58-7.65(m,2H),7.69-7.77(m,3H),7.94(d,J=9.5Hz,1H),19F NMR(d6-DMSO,377MHz)δ-116.0(s,.1F),31P NMR(d6-DMSO,162MHz)δ23.42(s,1P),MS(ESI,El+)m/z=561(M+H+).
反应12-13:
[00228]将碘代芳基12(1当量)、二甲基甲酰胺(1ml/mmol)、三乙胺(3当量)和苯铵次磷酸盐*(1,25当量)置于压力管并用N2脱气15min。再加入四化钯,并于85℃下搅拌该混合物过夜。
[00229]蒸发溶剂,加入水(pH=5-6)。混合物经NaHCO3碱化,直至pH=8,并用二乙醚萃取。含水层经HCl 1N酸化,直至pH=1,经乙酸乙酯萃取。干燥合并的有机层,过滤和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13。
[00230]根据Montchamp等(J.Am.Chem.Soc,2001,123,510-511)的程序合成苯铵盐。
[00231]灰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6.54(d,J=16.8Hz,1H),7.46(d,J=549.8Hz,1H),7.57(d,J=13.6Hz,1H),7.71(m,3H),31P NMR(d6-DMSO,121.49MHz)δ15.56,MS(ES-)m/z=208.
反应13-11
[00232]室温下,将吡啶(1当量)小心加至氯代甲酸烷基酯(1当量)和芳基次膦酸13(1当量)的二氯甲烷(2ml/mmol)的剧烈搅拌的溶液中。一旦停止泡腾,就回流溶液15分钟,再冷却至室温。将溶液倾入0.1M盐酸(1ml/mmol)中,分离有机层。在用水洗涤和经Na2SO4干燥后,真空除去溶剂,得到化合物#11。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2.40(s,3H),3.71(d,J=12.2Hz,3H),6.58(d,J=16.8Hz,1H),7.52(d,J=576,0Hz,1H),7.63(d,J=14.0Hz,1H),7.71(d,J=16.8Hz,1H),7.80(m,2H),MS(ES-)m/z=222.
[00233]通过以下流程和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某些化合物。
Figure A20078004424900891
流程14:H-次膦酸芳基酯与3-碘代吲哚的偶合
Figure A20078004424900892
方法AD
[00234]氩气下,向加有吲哚10(1当量)的烧瓶中加入碘(1.98当量)、固体氢氧化钾(1当量)和无水DMF(4.5mL/mmol)。搅拌反应混合物3小时,再加水,糊状物经纸滤器过滤,减压干燥固体,在水中研磨/过滤几次,减压干燥后,生成3-碘代吲哚61。
方法AE
[00235]氮气下,向吲哚10(1当量)的二氯甲烷(3.5mL/mmol)的经搅拌溶液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1.8当量)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2当量)。搅拌反应混合物18小时,再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H=7),并经二氯甲烷萃取。干燥(Na2SO4)合并的有机层,并减压浓缩。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层析纯化(洗脱液:石油醚/EtOAc:1/1),得到N-Boc-保护的吲哚62a。
方法AF
[00236]氮气下,向冷却至0℃(冰浴)的吲哚10(1当量)的DMF(3.5mL/mmol)经搅拌溶液分批加入氢化钠(1.2当量)。搅拌反应混合物15分钟直至气体停止逸出,逐滴加入4-甲氧基苄基氯。搅拌反应混合物18小时,再于0℃加入少量水。反应介质经水/磷酸盐缓冲液(pH=7)稀释。含水层经乙酸乙酯萃取,各有机层经水洗涤,干燥(Na2SO4),并减压浓缩。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层析纯化(洗脱液:石油醚/EtOAc:98/2-1/1),得到N-对甲氧基苄基-保护的吲哚62b。
方法AG
[00237]N2下,向经搅拌和冷却的(至约0℃)吲哚-2-羧酸乙酯10(1当量)的DMF(2ml/mmol)溶液分批加入NaH(60%油中,1.2当量)。当气体停止逸出时,加入苯磺酰氯(1.2当量)。搅拌反应混合物约1小时(TLC监测,洗脱液二氯甲烷);再小心加入少量水,蒸发DMF。使粗残余物溶解于乙酸乙酯,并用水和盐水洗涤。在干燥和蒸发溶剂后,化合物经硅胶的层析法纯化(洗脱液:C6H12/EtOAc 9/1-7/3),得到N-苯基磺酰基吲哚62c。
方法AH
[00238]氮气下,向吲哚10(1当量)的THF(3.5mL/mmol)的搅拌溶液加入叔丁醇钾(1.5当量)。搅拌反应混合物15分钟,再加入苯甲酰氯(1.2当量)。搅拌反应混合物18小时,再加水。减压蒸发THF,含水层经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干燥(Na2SO4)合并的有机层,并减压浓缩。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层析纯化(洗脱液:石油醚/EtOAc:3/1),得到N-Bz-保护的吲哚62d。
方法AI
[00239]于70℃或90℃加热经N2脱气的DMF、N-保护的3-碘代吲哚62(1当量)、H-次膦酸芳基酯23(R=Me或Et)(1.1当量)、三乙胺(2当量)和Pd2dba3(0.2当量)的经搅拌溶液,直至反应根据TLC或HPLC分析完成。反应混合物被冷却至室温,蒸发溶剂。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层析纯化(洗脱液:典型地石油醚/EtOAc:8/2),得到吲哚次膦酸酯63。(注意,当PG=Boc时,得到Boc保护的化合物和去保护的吲哚化合物的混合物)。
方法AJ
[00240]氮气下,向溴代吲哚11(1当量)的THF(5mL/mmol)的-90℃(丙酮/液氮浴)冷却的溶液逐滴加入正丁基锂(2.5M己烷中,1.1当量),同时保持温度在约-90℃。在加入结束后,在相同温度下搅拌反应介质5min,并逐滴加入亚磷酸氯代二乙酯(1当量)。加热反应不超过-20℃,用少量盐水快速洗涤。再立即将有机层加至经搅拌HCl0.5M溶液中,并搅拌混合物1小时。滗析后,含水层经EtOAc萃取数次。干燥(Na2SO4)合并的有机层,然后减压浓缩,油状残余物经硅胶快速层析纯化(洗脱液:DCM/EtOAc:95/5),得到吲哚3-H-次膦酸酯64。
方法AL
[00241]在N2下,向吲哚3-H-次膦酸酯64或65的经脱气乙腈溶液加入3-碘-5-甲基-肉桂腈(1.1当量)、Et3N(1当量)和四(三苯膦)钯(0.2当量)。100℃下加热反应直至反应结束(经HPLC监测)。冷却反应,减压蒸发溶剂。粗残余物再经硅胶快速层析纯化,得到3-H-次膦酸酯63或66。
方法AM
[00242]在压力管中,使吲哚3-H-次膦酸酯64(1当量)溶解于甲醇,冷却溶液至0℃,再用氨饱和。再于50℃,压力下,加热反应18小时。冷却后,蒸发溶剂。加水并用EtOAc萃取。干燥(Na2SO4)有机层,真空蒸发。在乙腈中研磨残余物,过滤后,得到3-H-次膦酸酯吲哚甲酰胺65。
中间体62b
1-(4-甲氧基苄基)-5-氯-3-碘-1H-吲哚-2-羧酸乙酯.
Figure A20078004424900921
[00243]根据方法AF合成中间体62b。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33(t,J=7.1Hz,3H),3.67(s,3H),4.35(q,J=7.1Hz,2H),5.73(s,2H),6.82(d,J=8.7Hz,2H),6.97(d,),7.40(J=8.9和2.1Hz,1H),7.45(d,J=2.1Hz,1H),7.72(d,J=8.9Hz,1H).
中间体62c
1-苯基磺酰基-5-氯-3-碘-1H-吲哚-2-羧酸乙酯.
Figure A20078004424900922
[00244]根据方法AG合成中间体62c。1H NMR(d6-DMSO,400MHz)δ1.40(t,3H),4.50(br q,2H),7.45(s,1H),7.52-7.80(m,4H),8.00(m,3H).MS(ESI,El-)m/z=488(M-H+).
中间体62d
1-苯甲酰基-5-氯-3-碘-1H-吲哚-2-羧酸乙酯.
Figure A20078004424900931
[00245]根据方法AH合成中间体62d。浅黄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03(t,J=9.4Hz,3H),3.88(q,J=9.4Hz,2H),7.52-7.71(m,8H).MS(ESI,El+)m/z=476(M+Na+),MS(ES-)m/z=452.
中间体62e
1-苯基磺酰基-5-氯-4-氟-3-碘-1H-吲哚-2-羧酸甲酯.
Figure A20078004424900932
[00246]根据方法AG合成中间体62e。浅棕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41(t,J=7.2Hz,3H),4.51(q,J=7.2Hz,2H),7.63-7.71(m,3H),7.78-7.82(m,1H),7.89-7.91(d,1H),8.00-8.03(m,2H),19F NMR(d6-DMSO,376MHz.)δ-125.60(d,1F).MS(ESI-)m/z=506.12(M-H)-30%,380.21(M-I)-100%,382.21(M-I)-35%.
中间体62h
1-(4-甲氧基苄基)-4-氟-5-氯-3-碘-1H-吲哚-2-羧酸甲酯.
Figure A20078004424900933
[00247]根据方法AF合成中间体62h。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31(t,J=7.1Hz,3H),3.67(s,3H),4.34(q,J=7.1Hz,2H),5.68(s,2H),6.82(d,J=8.6Hz,2H),6.96(d,J=8.6Hz,2H),7.45(dd,J=7.0和9.2Hz,1H),7.59(d,J=8.8Hz,1H),19F NMR(d6-DMSO,377MHz)δ-126.1(s,1F).MS(ESI,El+)m/z=487.
化合物63b:
1-苯磺酰基-5-氯-3-[甲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次膦酰基(phosphinoyl)-1H-吲哚-2-羧酸乙酯.
[00248]根据方法AI合成化合物63b。白色固体,1HNMR(d6-DMSO,400MHz)δ1.33(t,J=7.1Hz,3H),2.65(s,3H),3.69(d,J=11.7Hz,3H),4.41(m,2H),6.52(d,J=16.7Hz,1H),7.53(dd,J=9.0和2.2Hz,1H),7.62(d,J=13.6Hz,1H),7.60-7.71(m,3H),7.76-7.81(m,3H),7.85(d,J=2.2Hz,1H),8.04-8.09(m,3H).MS(ES+)m/z=583(MH+).
化合物63c
1-(4-甲氧基苄基)-5-氯-3-[甲基3-((Z)-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次膦酰基-1H-吲哚-2-羧酸乙酯.
Figure A20078004424900942
[00249]根据方法AI合成化合物63c。白色固体,1H NMR(d6-丙酮,400MHz)δ1.18(t,J=7.1Hz,3H),2.39(s,3H),3.74(s,3H),3.76(d,J=11.4Hz,3H),4.26(m,2H),5.63(s,2H),6.35(d,J=16.8Hz,1H),6.86(d,J=8.6Hz,2H),7.14(d,J=8.6Hz,2H),7.35(dd,J=9.0和2.2Hz,1H),7.61(d,J=16.8Hz,1H),7.67(dd,J=8.9和1.9Hz,1H),7.69(s,1H),7.75(d,J=13.2Hz,1H),7.91(d,J=13.2Hz,1H),8.24(d,J=2.2Hz,1H).MS(ES+)m/z=563(MH+).
化合物63f
1-(叔丁基氨基甲酸酯)-5-氯-4-氟-3-[甲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次膦酰基)-1H-吲哚-2-羧酸乙酯.
Figure A20078004424900951
[00250]根据方法AI合成化合物63f。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34(t,J=7.1Hz,3H),1.62(s,9H),2.35(s,3H),3.66(d,J=11.6Hz,3H),4.37(q,J=7.1Hz,2H),6.51(d,J=16.7Hz,1H),7.58-7.65(m,2H),7.69-7.77(m,3H),7.94(d,J=9.5Hz,1H),19FNMR(d6-DMSO,377MHz)δ-116.0(s,.1F),31P NMR(d6-DMSO,162MHz)δ23.42(s,1P).MS(ESI,El+)m/z=561(M+H+).
化合物63g
5-氯-4-氟-3-[甲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次膦酰基-1H-吲哚-2-羧酸乙酯.
Figure A20078004424900952
[00251]根据方法AI合成化合物63g。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24(t,J=7.1Hz,3H),2.35(s,3H),3.58(d,J=11.6Hz,3H),4.24(q,J=7.2Hz,2H),6.49(d,J=16.7Hz,1H),7.38-7.82(m,6H),13.19(bs,1H),19F NMR(d6-DMSO,376MHz)δ-115.0(s,1F),31P NMR(d6-DMSO,162MHz)δ25.24(s,1P).MS(ESI,El+)m/z=461(M+H+).
化合物63h
1-(4-甲氧基苄基)-5-氯-4-氟-3-[甲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次膦酰基)-1H-吲哚-2-羧酸乙酯.
Figure A20078004424900961
[00252]根据方法AI合成化合物63h。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20(t,J=7.1Hz,3H),2.35(s,3H),3.61(d,J=11.6Hz,3H),3.70(s,3H),4.28(q,J=7.1Hz,2H),5.43(d,J=16.2Hz,1H),5.48(d,J=16.2Hz,1H),6.48(d,J=16.7Hz,1H),6.88(d,J=8.7Hz,2H),7.12(d,J=8.7Hz,2H),7.46(dd,J=6.8和8.8Hz,1H),7.55-7.79(m,5H),19F NMR(d6-DMSO,377MHz)δ-116.7(s,1F),31PNMR(d6-DMSO,162MHz)δ24.55(s,1P).MS(ESI,El+)m/z=581(M+H+).
中间体64a
1-苯磺酰基-5-氯-3-乙氧基氢氧膦基-1H-吲哚-2-羧酸乙酯.
Figure A20078004424900962
[00253]根据方法AJ合成中间体64a。浅黄色稠厚的油,1H NMR(d6-DMSO,300MHz)δ1.25(t,J=7.2Hz,3H),1.37(t,J=7.2Hz,3H),4.1(m,2H),4.46(q,J=7.2Hz,3H),7.58(dd,J=9.0和2.1Hz,1H),7.71(m,2H),7.80(d,J=609.6Hz,1H),7.83(m,1H),7.97(d,J=2.1Hz,1H),8.11(m,3H),31P NMR(d6-DMSO,162MHz)δ13.43.MS(ES+)m/z=456(MH+).
中间体64b:
1-苯磺酰基-5-氯-4-氟-3-乙氧基氢氧膦基-1H-吲哚-2-羧酸甲酯.
[00254]根据方法AJ合成中间体64b。白色固体,1H NMR(d6-DMSO,300MHz)δ1.20(t,J=6.9Hz,3H),3.99(s,3H),4.03(m,2H),4.10(m,2H),7.70(m,4H),7.71(m,2H),7.79(dd,J=616.8和4.8Hz,1H),7.84(m,1H),7.96(m,1H),31P NMR(d6-DMSO,121.49MHz)δ12.42(JP-F=12.6Hz).MS(ES+)m/z=460(MH+).
化合物63f:
5-氯-3-[乙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次膦酰基-1H-吲哚-2-羧酸乙酯.
Figure A20078004424900972
[00255]根据方法AL合成化合物63f。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09(t,J=7.1Hz,3H),1.26(t,J=7.0Hz,3H),2.34(s,3H),3.99(m,2H),4.16(m,2H),6.48(d,J=16.5Hz,1H),7.39(dd,J=8.8和2.2Hz,1H),7.59(m,2H),7.71(m,3H),8.39(d,J=2.2Hz,1H),12.93(brs,1H).MS(ES+)m/z=597(MH+).
中间体65a
5-氯-3-甲氧基氢氧膦基-1H-吲哚-2-甲酰胺.
Figure A20078004424900981
[00256]根据方法AM合成中间体65a。白色固体,1H NMR(d6-DMSO,300MHz)δ3.71(d,J=12.6Hz,3H),7.35(dd,J=8.7和2.1Hz 1H),7.60(dd,J=8.7和1.8Hz 1H),7.85(d,J=2.1Hz 1H),7.99(dd,J=616.8和5.4Hz 1H),8.00(brs,1H),9.28(brs,1H),12.71(brs,1H),31P NMR(d6-DMSO,121.49MHz)δ22.38.MS(ES-)m/z=271(M-H).
中间体65b
5-氯-4-氟-3-甲氧基氢氧膦基-1H-吲哚-2-甲酰胺.
Figure A20078004424900982
[00257]根据方法AM合成中间体65b。白色固体,1H NMR(d6-DMSO,300MHz)δ3.72(d,J=13.2Hz,3H),7.45(m,2H),7.99(dd,J=616.8和5.4Hz 1H),8.08(brs,1H),9.96(brs,1H),13.0(brs,1H),31PNMR(d6-DMSO,121.49MHz)δ22.79(dd,J=28.8和4.6Hz).MS(ES-)m/z=289(M-H).
化合物66a
5-氯-3-[甲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次膦酰基-1H-吲哚-2-甲酰胺.
Figure A20078004424900983
[00258]根据方法AL合成化合物66a。白色固体,1H NMR(CDCl3,300MHz)δ2.40(s,3H),3.88(d,J=11.7Hz,3H),5.89(d,J=16.5Hz,1H),5.97(brs,1H),7.33-7.67(m,7H),10.46(s,1H),10.89(brs,1H),31PNMR(CDCl3,121.49MHz)δ31.54.MS(ES+)m/z=414(MH+).
化合物66b
5-氯-4-氟-3-[甲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次膦酰基-1H-吲哚-2-甲酰胺.
[00259]根据方法AL合成化合物66b。白色固体,1H NMR(CDCl3,300MHz)δ2.42(s,3H),3.88(d,J=12.0Hz,3H),6.38(d,J=16.5Hz,1H),7.20(brs,1H),7.42(dd,J=8.8和6.7Hz,1H),7.61-7.66(m,2H),7.74(m,2H),7.89(m,1H),11.24(s,1H),12.07(brs,1H)5 31PNMR(CDCl3,121.49MHz)δ30.29,19F NMR(d6-DMSO,282.4MHz)δ-115.0.MS(ES+)m/z=432(MH+).
中间体4a和4b:
Figure A20078004424900992
[00260]氮气下,向3-碘-5-氯代吲哚2-羧酸(1当量)的DMF(7mL/mmol)溶液加入HOBt(1当量)、(R)或(S)-α-甲基-对甲氧基苄胺(1当量),最终加入EDCI(1当量)。搅拌反应介质18小时,再加水。过滤沉淀固体,用水漂洗,用EtOAc溶解,经Na2SO4干燥,减压蒸发。粗残余物经硅胶快速层析纯化(洗脱液:石油醚/EtOAc:95/5-8/2),得到吲哚4a或4b。
[00261]4a:5-氯-3-碘-N-((S)-1-(4-甲氧基苯基)乙基)-1H-吲哚-2-甲酰胺。灰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48(d,J=7.0Hz,3H),3.73(s,3H),5.10(m,1H),6.90(d,J=8.8Hz,2H),7.27(dd,J=8.7和2.0Hz,1H),7.35-7.38(m,3H),7.45(d,J=8.7Hz,1H),8.37(d,J=7.6Hz,1H),12.15(brs,1H),MS(ES+)m/z=455(MH+).
[00262]4b:5-氯-3-碘-N-((R)-1-(4-甲氧基苯基)乙基)-1H-吲哚-2-甲酰胺: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48(d,J=7.0Hz,3H),3.73(s,3H),5.10(m,1H),6.90(d,J=8.8Hz,2H),7.27(dd,J=8.7和2.1Hz,1H),7.35-7.38(m,3H),7.45(d,J=8.7Hz,1H),8.37(d,J=7.7Hz,1H),12.20(brs,1H),MS(ES+)m/z=455(MH+).
中间体5c和5d:
Figure A20078004424901001
[00263]于70℃加热经N2脱气的DMF、3-碘代吲哚4b(1当量),H-次膦酸芳基酯#11(1.1当量)、三乙胺(2当量)和Pd2dba3(0.2当量)的经搅拌溶液,直至反应根据TLC或HPLC分析完成。反应混合物被冷却至室温,蒸发溶剂。经硅胶快速层析分离所得到非对映体(洗脱液:石油醚/EtOAc:9/1-1/1),顺序得到次膦酸酯5c和5d。
[00264]5c: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2-((R)-1-(4-甲氧基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5-氯-1H-吲哚-3-基)-3-次膦酸(SP)-甲酯:白色固体,1H NMR(d6-DMSO,400MHz)δ1.48(d,J=6.8Hz,3H),2.24(s,3H),3.73(s,3H),3.75(d,J=11.8Hz,3H),5.14(m,1H),6.52(d,J=16.8Hz,1H),6.91(d,J=8.5Hz,2H),7.30(dd,J=8.5和2.1Hz,1H),7.36(d,J=8.5Hz,2H),7.56(dd,J=8.8和1.5Hz,1H),7.61(m,2H),7.48(dd,J=2.2和8.9Hz,1H),7.70(d,J=16.8Hz,1H),7.77(s,1H),7.80(d,J=13.0Hz,1H),11.12(d,J=6.8Hz,1H),12.76(brs,1H),MS(ES+)m/z=548(M+H+).
[00265]5d: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2-((R)-1-(4-甲氧基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5-氯-1H-吲哚-3-基)-3-次膦酸(RP)-甲酯:白色固体,1H NMR(d6-DMS0,400MHz)δ1.48(d,J=7.1Hz,3H),2.24(s,3H),3.72(s,3H),3.79(d,J=11.5Hz,3H),5.14(m,1H),6.42(d,J=16.5Hz,1H),6.85(d,J=8.5Hz,2H),,7.31(dd,J=2.1和8.8Hz,1H),7.34(d,J=8.5Hz,2H),7.44(d,J=13.2Hz,1H),7.58(m,2H),7.70(m,3H),11.11(brs,1H),12.77(brs,1H),MS(ES+)m/z=548(M+H+).
化合物(SP)-66a:
[00266]氮气下,将(SP)-5c(1当量)的乙腈溶液冷却至-15℃(NaCl/冰浴),再逐滴加入水中的硝酸铈铵(7.5当量)。该温度下搅拌反应30min。用EtOAc和水稀释反应介质。先后用水和盐水洗涤有机层,干燥(Na2SO4)和减压蒸发。粗试样的手性HPLC表明只有化合物66a的一种对映体存在: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2-氨基甲酰基-5-氯-1H-吲哚-3-基)-3-次膦酸(S)-甲酯。分析数据如上报道。
[00267]作为选择,如上所述的那样,可在与H-次膦酸芳基酯与钯偶合之前,对吲哚4进行N-保护。在分离N-保护的非对映体后,可通过连续除去吲哚N-保护基和手性部分,得到光学纯甲酰胺6。
实施例2
[00268]采用(-)-辛可尼定2(流程15,为得到所需的对映体,第一次经手性HPLC分析洗脱异构体)和(+)-辛可宁3(它可用来从滤液中除去不想要的对映体,经手性HPLC分析第二次洗脱异构体)对280.82g1进行式I/II的3-膦酰吲哚的2-羧基衍生物的化学拆分。
对280.82g规模的外消旋酸的最初拆分
Figure A20078004424901021
流程15
1.对280.82g规模的外消旋酸的最初拆分
第一次拆分-采用(-)-辛可尼定2
[00269]室温下,在密封烧瓶中,使吲哚1(280.83g,675.61mol,流程15)的游离酸悬浮于丙酮(4.2L)并搅拌。一次性加入(-)-辛可尼定2(198.89g,675.61mmol),1h后观察到透明溶液,再过1小时后,观察到沉淀出的白色固体,室温下再搅拌悬液2h(共4h)。此段时间后,经过滤分离沉淀出的固体,经丙酮(200mL)洗涤。真空浓缩滤液,沉淀出的固体和来自滤液的残余物都在真空下干燥过夜,生成198.5g固体(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6∶4)和308.4g滤液(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20∶80)。
盐的酸裂解
[00270]室温下,使部分拆分的吲哚1的盐(198.5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96∶4)悬浮于乙酸乙酯(3L)和1N HCl(3L)的混合物中,并剧烈搅拌2h。此段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漏斗,分离各层。含水层经乙酸乙酯(2L)进一步萃取,合并含有产物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到呈灰白色固体的部分拆分的酸(107.34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5∶5)。
第二次拆分-采用(-)-辛可尼定2
[00271]室温下,在密封烧瓶中,使部分拆分的酸吲哚1(107.34g,258.78mmol,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5∶5)悬浮于丙酮(1.07L)中并搅拌。一次性加入(-)-辛可尼定2(76.18g,258.78mmol),1h后,观察到透明溶液。再过1小时后,观察到沉淀出的白色固体,室温下再搅拌悬液2h(共4h)。此段时间后,经过滤分离沉淀出的固体,经丙酮(200mL)洗涤。真空浓缩滤液,沉淀出的固体和来自滤液的残余物都在真空下干燥过夜,生成199.07g固体(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8.6∶1.4)和13.83g滤液(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55∶45)。
盐的酸裂解
[00272]室温下,使经拆分盐(199.07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8.6∶1.4)悬浮于乙酸乙酯(3L)和1N HCl(3L)的混合物中,并剧烈搅拌2h。此段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漏斗,分离各层。含水层经乙酸乙酯(2L)进一步萃取,合并含有产物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生成呈灰白色固体的拆分的酸(98.08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8.6∶1.4)。
[00273]1H NMR(d6-DMSO,400MHz):δ2.33(3H,s,Ar-CH 3),3.70(3H,d,J11.72Hz,P-OCH 3),6.50(1H,d,J16.84Hz,CH=CHCN),7.34(1H,dd,J 1.95Hz,J 8.79Hz),7.57(1H,d,J 8.56Hz),7.62-7.79(3H,m),7.82-7.85(1H,m或d带J 13.43Hz),7.98(1H,m),13.02(1H,s,CO2H),14.36(1H,br-s,NH);31P NMR(d6-DMSO,161.8MHz):δ33.42;m/z(ES+)415(M+H)+.
回收
[00274]因此,分离98.08g所需酸的对映体(70%回收,基于来自280.83g外消旋酸的可利用的140.42g酸对映体)。进一步处理来自两次拆分4(308.4g+13.85g)的合并滤液的其它322.25g盐,以回收更多的所需对映体。
2.自滤液回收
盐的酸裂解
[00275]室温下,使部分拆分的合并盐4(322.25g)悬浮于乙酸乙酯(4.8L)和1N HCl(4.8L)的混合物中并剧烈搅拌2h(流程16)。此段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漏斗,分离各层。含水层经乙酸乙酯(4L)进一步萃取,合并含有产物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到呈灰白色固体的部分拆分的酸(169.75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22∶78)。
自滤液回收所需对映体
Figure A20078004424901041
流程16
第一次拆分-采用(+)-辛可宁3
[00276]室温下,在密封烧瓶中,使部分拆分的酸吲哚(169.75g,409.25mol,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22∶78)悬浮于丙酮中(3.06L)并搅拌。一次性加入(+)-辛可宁3(120.48g,409.25mmol),1h后,观察到透明溶液。又过5min后,观察到快速沉淀出的白色固体,而浓悬液需要额外的丙酮(1.14L-所用丙酮总体积=4.2L),以便在室温下再搅拌反应混合物3h(共4h)。此段时间后,经过滤分离沉淀出的固体,经丙酮(150mL)洗涤。真空浓缩滤液,沉淀出的固体和来自滤液的残余物都在真空下干燥过夜,生成324.2g固体(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4.5∶95.5)和80.71g滤液(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77∶23)。
得到不需要的对映体的盐的酸裂解
[00277]室温下,使经部分拆分的盐(324.2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4.5∶95.5)悬浮于乙酸乙酯(4.8L)和1N HCl(4.8L)的混合物中并剧烈搅拌2h。此段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漏斗,分离各层。含水层经乙酸乙酯(3L)进一步萃取,合并含有产物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生成呈灰白色固体的经解析酸(122.14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3.5∶96.5)。
[00278]1H NMR(d6-DMSO,400MHz):δ2.33(3H,s,Ar-CH 3),3.70(3H,d,J 11.72Hz,P-OCH 3),6.50(1H,d,J16.84Hz,CH=CHCN),7.34(1H,dd,J 1.95Hz,J 8.79Hz),7.57(1H,d,J 8.56Hz),7.62-7.79(3H,m),7.82-7.85(1H,m或d带J 13.43Hz),7.98(1H,m),13.02(1H,s,CO2H),14.36(1H,br-s,NH);31P NMR(d6-DMSO,161.8MHz):δ33.42m/z(ES+)415(M+H)+.
从滤液得到所需对映体的盐的酸裂解
[00279]室温下,使经部分拆分的盐(80.71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77∶23)悬浮于乙酸乙酯(1.21L)和1N HCl(1.21L)的混合物中并剧烈搅拌2h。此段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漏斗,分离各层。含水层经乙酸乙酯(1L)进一步萃取,合并含有产物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到呈灰白色固体的部分拆分的酸(46.97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77∶23)。
第二次拆分-采用(-)-辛可尼定2
[00280]室温下,在密封烧瓶中,使部分拆分的酸吲哚(46.97g,113.24mmol,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77∶23)悬浮于丙酮中(470mL)并搅拌。一次性加入(-)-辛可尼定2(33.34g,113.24mmol),1h后,观察到透明溶液。再过1小时后,观察到白色固体的沉淀,室温下再搅拌悬液2h(共4h)。经过滤分离沉淀的固体,经丙酮(100mL)洗涤。真空浓缩滤液,固体和来自滤液的残余物都在真空下干燥过夜,生成48.5g固体(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7.5∶2.5)和33.7g滤液(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39∶61)。
从滤液得到所需对映体的盐的酸裂解
[00281]室温下,使经部分拆分的盐(48.5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7.5∶2.5)悬浮于乙酸乙酯(728mL)和1N HCl(728mL)的混合物中和剧烈搅拌3h。此段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漏斗,分离各层。含水层经乙酸乙酯(700mL)进一步萃取,合并含有产物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生成呈灰白色固体的拆分的酸(25.87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7.4∶2.6)
[00282]1H NMR(d6-DMSO,400MHz):δ2.33(3H,s,Ar-CH 3),3.70(3H,d,J 11.72Hz,P-OCH 3),6.50(1H,d,J 16.84Hz,CH=CHCN),7.34(1H,dd,J 1.95Hz,J 8.79Hz),7.57(1H,d,J 8.56Hz),7.62-7.79(3H,m),7.82-7.85(1H,m或d,具有J 13.43Hz),7.98(1H,m),13.02(1H,s,CO2H),14.36(1H,br-s,NH);31P NMR(d6-DMSO,161.8MHz):δ33.42;m/z(ES+)415(M+H)+
回收
[00283]因此,自滤液回收25.87g所需对映体。
所需酸对映体的总回收:-
98.08g+25.87g=123.95g(来自可能的140.42g(来自280.83g外消旋酸))=88%得率。
实施例3
式III/IV的3-膦酰吲哚的化学拆分
[00284]就此而言,已经对432.6g5采用(-)-辛可尼定2,进行式III/IV的游离酸吲哚的拆分。该过程表示于以下流程17。
对432.6g规模的外消旋酸的最初拆分
Figure A20078004424901071
流程17
实验程序
1.对432.6g规模的外消旋酸的最初拆分
拆分-采用(-)-辛可尼定2
[00285]室温下,在密封烧瓶中,使游离酸吲哚5(432.6g,1.0mol)悬浮于丙酮(7.79L)中并搅拌。一次性加入(-)-辛可尼定2(294.39g,1.0mol),室温下搅拌悬液4h。此段时间后,经过滤分离固体(未观察到沉淀,悬液总是呈现于该刻度),经丙酮(300mL)洗涤。真空浓缩滤液,固体和来自滤液的残余物都在真空下干燥过夜,生成343.2g固体(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8∶2)和420.52g滤液(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91)。
盐的酸裂解
[00286]室温下,使经部分拆分的吲哚5的盐(343.2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98∶2)悬浮于乙酸乙酯(5.2L)和1N HCl(5.2L)的混合物中并剧烈搅拌2h。此段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漏斗,分离各层。含水层经乙酸乙酯(2.7L)进一步萃取,合并含有产物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生成呈灰白色固体的拆分的酸(145.44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8.4∶1.6)。
[00287]1H NMR δH(400MHz,d6-DMSO):2.35(3H,s,Ar-CH3),3.78(3H,d,POCH3),6.52(1H,d,CH=CHCN),7.46(2H,d,Ar-H),7.66(1H,d,CH=CHCN),7.69,7.81(2H,2x d,H-6,H-7),7.77(1H,s,Ar-H),13.63(1H,s,N-H),15.70(1H,br-s,COOH);31P NMR δP(162MHz,d6-DMSO):36.44(1P,s);19F NMR δF(376MHz,d6-DMSO):-114.27(1F,s);m/z(ESI+):433.0(MH+,100%),435.0(MH+,35%).
回收
[00288)因此,分离145.44g所需酸对映体(68%回收率,基于可得自432.6g外消旋酸的216.3g酸对映体)。进一步处理来自滤液的另外420.52g盐,以回收到更多的所需对映体。
2.自滤液回收
盐的酸裂解
[00289]室温下,使部分拆分的经合并的盐4(420.52g)悬浮于乙酸乙酯(6.31L)和1N HCl(6.31L)的混合物中并剧烈搅拌2h(流程18)。此段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漏斗,分离各层。含水层经乙酸乙酯(3L)进一步萃取,合并含有产物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到呈灰白色固体的部分拆分的酸(222.7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91)。
自滤液回收所需对映体
Figure A20078004424901081
流程18
第一次拆分-采用(+)-辛可宁3
[00290]室温下,在密封烧瓶中,使部分拆分的酸吲哚(222.7g,409.25mol,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91)悬浮于丙酮(4.38L)中并搅拌。一次性加入(+)-辛可宁3(120.48g,409.25mmol),1h后,观察到透明溶液。又过5mins后,观察到快速沉淀的白色固体,而浓悬液需要额外的丙酮(0.5L-所用丙酮总体积=4.88L),以便在室温下再搅拌反应混合物3h(共4h)。此段时间后,经过滤分离沉淀的固体,经丙酮(400mL)洗涤。真空浓缩滤液,沉淀出的固体和来自滤液的残余物都在真空下干燥过夜,生成360.6g固体(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3∶97)和58.32g滤液(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84∶12)。
得到不需要的对映体的盐的酸裂解
[00291]室温下,使经部分拆分的盐(360.6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3∶97)悬浮于二氯甲烷(5.4L)和1N HCl(5L)的混合物中并剧烈搅拌2h。此段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漏斗,分离各层。含水层进一步经二氯甲烷(2L)萃取,合并含有产物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生成呈灰白色固体的拆分的酸(210.0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2∶98)。
[00292]1H NMRδH(400MHz,d6-DMSO):2.35(3H,s,Ar-CH3),3.78(3H,d,POCH3),6.52(1H,d,CH=CHCN),7.46(2H,d,Ar-H),7.66(1H,d,CH=CHCN),7.69,7.81(2H,2x d,H-6,H-7),7.77(1H,s,Ar-H),13.63(1H,s,N-H),15.70(1H,br-s,COOH);31P NMRδP(162MHz,d6-DMSO):36.44(1P,s);19F NMR δF(376MHz,d6-DMSO):-114.27(1F,s);m/z(ESI+):433.0(MH+,100%),435.0(MH+,35%).
自滤液得到所需对映体的盐的酸裂解
[00293]室温下,使经部分拆分的盐(58.32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84∶12)悬浮于二氯甲烷(875mL)和1N HCl(875mL)的混合物和剧烈搅拌2h。此段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漏斗,分离各层。含水层进一步经二氯甲烷(400mL)萃取,合并含有产物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到呈灰白色固体的部分拆分的酸(36.65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88∶12)。
第二次拆分-采用(-)-辛可尼定2
[00294]室温下,在密封烧瓶中,使部分拆分的酸吲哚(36.65g,85.0mmol,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88∶12)悬浮于丙酮(367mL)中并搅拌。一次性加入(-)-辛可尼定2(25.02g,85.0mmol),1h后,观察到透明溶液。再过1小时后,观察到沉淀出的白色固体,室温下再搅拌悬液2h(共4h)。经过滤分离沉淀出的固体,经丙酮(100mL)洗涤。真空浓缩滤液,固体和来自滤液的残余物都在真空下干燥过夜,生成24.92g固体(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9∶1)和36.65g滤液(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49∶51)。
自滤液得到所需对映体的盐的酸裂解
[00295]室温下,使经部分拆分的盐(24.92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9∶1)悬浮于二氯甲烷(374mL)和1N HCl(374mL)的混合物中并剧烈搅拌2h。此段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漏斗,分离各层。含水层进一步经二氯甲烷(200mL)萃取,合并含有产物的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生成呈灰白色固体的经解析酸(13.02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9∶1)。
[00296]1H NMR δH(400MHz,d6-DMSO):2.35(3H,s,Ar-CH3),3.78(3H,d,POCH3),6.52(1H,d,CH=CHCN),7.46(2H,d,Ar-H),7.66(1H,d,CH=CHCN),7.69,7.81(2H,2x d,H-6,H-7),7.77(1H,s,Ar-H),13.63(1H,s,N-H),15.70(1H,br-s,COOH);31P NMR δP(162MHz,d6-DMSO):36.44(1P,s);19F NMR δF(376MHz,d6-DMSO):-114.27(1F,s);m/z(ESI+):433.0(MH+,100%),435.0(MH+,35%).
回收
[00297]因此,自滤液回收13.02g所需对映体。
所需酸对映体的总回收:-
145.44g+13.02g=158.46g(自可能的216.3g(来自432.6g外消旋酸))=73%得率。
[00298]已经对1.02g化合物,在95%EtOH中,采用(1R,2S)-麻黄碱7和(1S,2R)-麻黄碱半水合物8拆分3-膦酰吲哚6的游离酸(流程19)。该拆分的原理与以上利用辛可尼定碱所述的相同。
Figure A20078004424901111
流程19
实施例4
1.第一次拆分-采用(1R,2S)-(-)-麻黄碱7
[00299]室温下,在密封烧瓶中,使游离酸3-膦酰吲哚6(1.2g,3.17mmol)悬浮于95%乙醇(12mL)并搅拌。一次性加入(1R,2S)-(-)-麻黄碱7(0.52g,3.17mmol),5min后,观察到透明溶液。又过5min后,观察到快速沉淀出的白色固体,室温下持续搅拌3h。此段时间后,经过滤分离沉淀的固体,用95%乙醇(2mL)洗涤。真空浓缩滤液,沉淀出的固体和来自滤液的残余物都在真空下干燥过夜,生成558mg沉淀出的固体(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14∶86)和706mg滤液(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74∶26)。
第二次拆分
[00300]室温下,在密封烧瓶中,使经部分拆分的6的盐(558m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14∶86)悬浮于95%乙醇(12mL)并搅拌3h。此段时间后,经过滤分离固体,用95%乙醇(2mL)洗涤。真空浓缩滤液,固体和来自滤液的残余物都在真空下干燥过夜,生成236mg固体(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1∶99)和197mg滤液(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25∶75)。
盐的酸裂解
[00301]室温下,使经拆分的6的盐(236m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1∶99)悬浮于乙酸乙酯(7mL)和1N HCl(7mL)的混合物中并剧烈搅拌3h。此段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漏斗(需要额外的乙酸乙酯(3mL)和1N HCl(3mL)以从烧瓶转移原料),分离各层。含水层经乙酸乙酯(2x 6mL)进一步萃取,并合并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到呈白色固体的经拆分的酸(106m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1∶99,[α]D=-59.1°)。
[00302]1H NMR(d6-DMSO,400MHz):δ2.27(6H,s,2x Ar-CH 3),3.71(3H,d,J 11.72Hz,P-OCH3),7.2-7.30(1H,m),7.35-7.45(m,3H),7.57-7.6(m,1H),7.78-7.79(m,1H),12.99(1H,s,CO2H),14.73(1H,br-s,NH);31P NMR(d6-DMSO,161.8MHz):δ35.41;m/z(ES+)378(M+H)+.
2.第一次拆分-采用(1S,2R)-(+)-麻黄碱8
[00303]室温下,在密封烧瓶中,使游离酸吲哚6(1.2g,3.17mmol)悬浮于95%乙醇(12mL)并搅拌。一次性加入(1S,2R)-(+)-麻黄碱8(0.55g,3.17mmol),5min后,观察到透明溶液。又过5min后,观察到快速沉淀出的白色固体,室温下持续搅拌3h。此段时间后,经过滤分离沉淀出的固体,用95%乙醇(0.5mL)洗涤。真空浓缩滤液,沉淀出的固体和来自滤液的残余物都在真空下干燥过夜,生成618mg沉淀出的固体(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94∶6)和840mg滤液(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25∶75)。
第二次拆分
[00304]室温下,在密封烧瓶中,使经部分拆分的盐(618m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94∶6)悬浮于95%乙醇(12mL)中并搅拌3h。此段时间后,经过滤分离固体,用95%乙醇(0.5mL)洗涤。真空浓缩滤液,沉淀出的固体和来自滤液的残余物都在真空下干燥过夜,生成250mg固体(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100∶0)和127mg滤液(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85∶15)。
盐的酸裂解
[00305]室温下,使经拆分的6的盐(250m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100∶0)悬浮于乙酸乙酯(7mL)和1N HCl(7mL)的混合物中并剧烈搅拌3h。此段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漏斗(需要额外的乙酸乙酯(3mL)和1N HCl(3mL)以自烧瓶转移原料),分离各层。含水层经乙酸乙酯(2x6mL)进一步萃取,并合并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到呈白色固体的经拆分的酸(108mg,经手性HPLC分析的纯度,比例=100∶0,[α]D=+59.2°)
[00306]
1H NMR(d6-DMSO,400MHz):δ2.27(6H,s,2x Ar-CH 3),3.71(3H,d,J 11.72Hz,P-OCH 3),7.2-7.30(1H,m),7.35-7.45(m,3H),7.57-7.6(m,1H),7.78-7.79(m,1H),12.99(1H,s,CO2H),14.73(1H,br-s,NH);31P NMR(d6-DMSO,161.8MHz):δ35.41;m/z(ES+)378(M+H)+.
回收
[00307]采用(1R,2S)-麻黄碱7或(1S,2R)-麻黄碱半水合物8,自外消旋酸6的总回收为18%,却未对该过程作任何优化。
实施例5
3-膦酰吲哚的手性合成
[00308]用光学纯中间体合成,其中的手性中心被完全保持或被完全倒转。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交叉偶联的碱(例如Et3N)并未强到足以使原料H-P次膦酸酯发生外消旋(与DKR过程相反)。交叉偶联反应继续保持构型。采用三烷基氧鎓盐裂解次膦酸
Figure A20078004424901141
基酯,随后酸处理,发生构型反转(J.Org.Chem 1975,1523-1525)。该过程描述于流程20。
Figure A20078004424901142
流程20
[00309]用两个步骤,自芳基卤或三氟甲磺酸酯制备次膦酸
Figure A20078004424901143
基酯化合物(流程21)。第一个步骤是根据所述方法,例如Montchamp等,J.Am.Chem.Soc.2001,123:510-511和Montchamp等,J.Organomet.Chem.2002,643-644:154-163的著作,制备H-次膦酸。第二个步骤是,例如Tetrahedron Lett.2003,781-783所述的Hewitt反应。
Figure A20078004424901144
流程21
[00310]合成次膦酸基酯的第二种途径仍从芳基卤开始,用文献中可利用的方法,生成二氯代亚磷酸酯(流程22)。再进攻(-)或(+)-薄荷醇,得到与J.Am.Chem.Soc.1967,90,3459-3465中所述一样的非对映异构混合物的次膦酸
Figure A20078004424901152
基酯。
Figure A20078004424901153
流程22
[00311]采用或修改J.Am.Chem.Soc.1970,92,5809-.5810,Heteroatom Chemistry 1995,6,365-70、Russ.J.Gen.Chem.2005,75,656-657中所述的条件,通过结晶分离非对映体(流程23)。
Figure A20078004424901154
流程23
[00312]流程24和25描述采用该途径手性合成式I和III的3-膦酰吲哚:
Figure A20078004424901155
流程24
Figure A20078004424901161
流程25
[00313]为分析分离对映体,手性HPLC分析的条件为:
柱:DAICEL手性P
Figure A20078004424901162
AD-H 5um,250x4.6mm LD.
流动相A:甲醇
流动相B:IPA+0.05wt%TFA
等度:A/B(25/75)
流速:0.4ml/min
检测:PDA最大图210-400nm
对映体1RT=13,4min;对映体2RT=19.6min.
制备方法:
注射2g外消旋混合物(IM403):
柱:DAICEL手性P
Figure A20078004424901163
AD 20um,260x50mm LD.
流动相:50乙醇/50甲醇/0.1二乙胺(体积)
流速:120ml/min
检测:UV 320nm
对映体1RT=7.0min;对映体2RT=25.3min。
在流程49和50中,描述合成对映体纯的3-膦酰吲哚的另一途径。
[00314]为确认预期的保持或反转是否完成或能否观察到非对映体混合物,应通过31P NMR和HPLC确定各步骤的立体控制效率。最敏感的步骤可能是需要加热的硼烷去保护。由于这个步骤,对映体过量测量需要采用手性分析HPLC柱。
[00315]如果每一步骤100%地控制磷上的构型,单一前体4也可根据所选择的化学路径,产生两种不同的对映体812
实施例6
非对映异构中间体的拆分
[00316]制备对映体纯的3-膦酰吲哚的其它方法取决于通过吲哚与手性试剂的官能作用制备非对映体。采用手性氨基酸制备非对映异构的3-膦酰吲哚被描述于流程26。α-氨基-酸碳上的S-手性是不变的。进行合成如下:
Figure A20078004424901171
流程26
采用标准二氧化硅柱分离2种非对映体。
[00317]采用该方案制备,例如,具有对映体纯的苄胺的其它非对映体的酰胺,或者,制备非对映体的酯,而不是可在非对映异构体分离后裂解,释放分离的对映体的酰胺。该途径表示于以下流程27。
流程27
实施例7
Figure A20078004424901181
化合物I的制备
Figure A20078004424901182
A部分:3-溴-吲哚中间体的合成
化合物102
Figure A20078004424901183
[00318]将4-氯-3-氟代苯胺(250.3g,1.719mol)加至装有顶置搅拌器、回流冷凝器、加热罩、温度控制器、内部温度探针和氩气入口的5L四颈圆底烧瓶中。将正庚烷(2000ml)和二碳酸二叔丁酯(450.3g,2.064mol)装入烧瓶。氩气下,室温下,搅拌混合物15min,使大部分固体溶解。氩气下,回流加热混合物4h(注意:产生CO2气体)。用HPLC方法试验(Test)20分析反应混合物(THF∶MeCN 1∶1)表明,原料完全转化(Rt 4.57min)为一种产物(Rt 6.17min)。
[00319]冷却反应至50-55℃并以两部分转移至3L单颈RBF中。45℃下,真空浓缩,共除去1500ml馏出液,得到带白色晶体的桃色溶液。使糊状物冷却至室温,边搅拌1.5h。将烧瓶贮存于4℃15h,之后,晶体在真空下过滤并用冷正庚烷(400ml)洗涤。
[00320]在真空,35℃下干燥7h后,得到极细的白色晶体化合物102(393.1g,93%得率)。化合物102:C11H13ClFNO2245.68gmol-1。HPLC分析(试验20,MeCN):Rt 6.16min;99%纯度@254nm.m.p.:103-104℃。1H NMR δH(400MHz,CDCl3):1.51(9H,s,3xCH3),6.56(1H,br-s,N-H),6.94,7.25,7.35(3x1H,3x m,3xAr-H).
化合物103
[00321]将化合物102(80.2g,0.326mol)加至装有顶置搅拌器、内部温度探针、500ml加料漏斗和氩气入口的3L四颈圆底烧瓶中。将无水四氢呋喃(640ml)装至烧瓶中,并采用干冰浴加液氮冷却,确保在整个反应期间内部温度为-80℃<T<-75℃。正丁基锂(405ml,1.011mol)经导管移至充满氩气的漏斗,并以最小落滴经2h逐滴加至溶液中。在陈化40min后,将碘(289.9g,1.142mol)的无水四氢呋喃(430ml+100ml漂洗)溶液逐滴加至冷的反应混合物中,确保整个3h期间内部温度为-80℃<T<-75℃。
经14h缓慢加热反应混合物至-30℃,之后,经HPLC方法试验(Test)20(试样经NaHSO3aq猝灭,经MeCN稀释,然后MeCN层经MeOH稀释)分析表明原料几乎完全转化(Rt 6.17min,1.6%@254nm)为一种产物(Rt 6.73min)。
[00322]逐渐加入NH4Cl(41.6g,160ml水中),随后加入NaHSO3(184.8g,560ml水中),确保T<-10℃。加热猝灭混合物至10℃,边搅拌1.5h。
[00323]将混合物移至单颈烧瓶后,除去1370ml THF馏出液,加水(500ml)。4℃下,剧烈搅拌混合物15h并过滤。经水(400ml)洗涤后,得到带无色滤液的浅棕色固体,经HPLC,滤液完全不含产物。
[00324]使固体溶解于热(65℃)乙醇(700ml)并过滤,同时热着除去不溶原料(3.5g,经HPLC检测无产物)。45℃,真空下,浓缩所得到的滤液至150ml,此时,固体开始沉淀。逐滴加水(32ml)至混合物中,再经1.5h缓慢冷却至4℃。真空过滤,用4℃乙醇∶水2∶1(250ml)洗涤并40℃下,真空干燥,得到呈浅黄色固体的化合物103(114.1g,94%得率)。化合物103:C11H12ClFINO2 371.57gmol-1.HPLC分析(Test20,MeOH):Rt 6.73min;99%纯度@272nm.m.p.:66-67℃.
1H NMRδH(400MHz,CDCl3):1.45(9H,s,3xCH3),7.27(1H,dd,Ar-H),7.55(1H,t,Ar-H),8.70(1H,s,CON-H).13C NMRδC(100MHz,CDCl3):28.04(C(CH3)3),79.73(C(CH3)3),86.23,86.49(C-I),115.11,115.32(C-Cl),122.35,122.38(C-N),129.89(C-H),140.99,141.02(C-H),152.94(C=O),155.47,157.87(C-F).
化合物104
Figure A20078004424901201
[00325]将化合物103(110.0g,0.296mol)加至装有顶置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水浴、250ml加料漏斗、内部温度探针和氩气入口的3L四颈圆底烧瓶中。将乙醇(900ml)装入烧瓶这,并冷却至5℃。逐滴加入盐酸(37%,145.9ml),保持内部温度低于15℃。
[00326]加热混合物2h至50-55℃,之后,经HPLC方法试验(Test)20(MeOH)分析表明原料(Rt 6.73min)完全转化为一种产物(Rt5.44min)。冷却反应至5℃,逐渐加入NaOH(80.0g,在1000ml水中制备,加入865ml),保护温度低于15℃,监测pH直至中性。将混合物移至单颈烧瓶并贮存于4℃15h。
[00327]35℃下,经真空浓缩,共除去970ml馏出液,生成带沉淀固体的无色溶液。冷却糊状物1h至4℃,之后,固体被真空过滤,用4℃乙醇∶水1∶4(200ml)洗涤。在35℃,真空下,干燥72h后,得到不纯化合物104(80g,99%得率,254nm下95%纯度)。
[00328]使固体溶于热(60℃)乙醇(450ml)并过滤,同时热除去细不溶原料。35℃下,真空浓缩得到的滤液至175ml,此时经3-4h逐滴加水(70ml)至混合物中,再缓慢冷却混合物至4℃,并再搅拌0.5h。真空过滤,用4℃乙醇∶水3∶2(100ml)洗涤并于35℃下,真空干燥,得到呈橙色针状的化合物104(70.5g,88%得率,98%纯度@272nm)。呈浅黄色固体的第二种物质得自母液(4.6g,5%,98%纯度,272nm时)。合并得率=93%。化合物104:C6H4ClFIN 271.45gmol-1.HPLC分析(Test 20,MeCN):Rt5.44min;98%纯度@272nm.m.p.:80.5-81℃.ESI+ve:m/z271.9[M+H]+ 65%;312.9[M+MeCN+H]+ 100%.1H NMRδH(400MHz,d6-DMSO):5.69(2H,s,2x N-H),6.55(1H,d,Ar-H),7.18(1H,t,Ar-H).13C NMRδC(100MHz,d6-DMSO):70.97,71.24(C-I),104.03,104.25(C-Cl),110.14,110.17(C-H),129.90(C-H),150.09,150.14(C-N),155.45,157.82(C-F).19F NMR δF(376MHz,d6-DMSO):-91.60(1F,d)
化合物105
Figure A20078004424901211
[00329]将化合物104(74.5g,0.275mol)加至装有顶置搅拌器、回流冷凝器、加热罩、温度控制器、250ml加料漏斗、内部温度探针和氩气入口的2L四颈圆底烧瓶中。室温下,将N,N-二甲基甲酰胺(575ml)装入烧瓶。一次性加入DABCO(95.5g,0.851mol),内部温度下降至15℃。搅拌混合物20min以实现溶解,剧烈鼓泡通入氩气10min使溶液脱气。经10min加丙酮酸(57.33ml,0.824mol)至棕色溶液中,内部温度升至36℃。溶液再用氩气脱气10min,并一次性加入乙酸钯(678mg,0.0030mol)。
[00330]经3h加热混合物至100℃,之后,经HPLC方法试验(Test)20(MeCN,过滤的)分析表明原料(Rt 5.44min)完全转化为一种产物(Rt3.64min)。经15h冷却反应至室温,随后冷却至5℃。逐渐加入盐酸溶液(1.15N,575ml,再0.115N,280ml),保持温度低于10℃,监测″p H″直到pH=3.5。从溶液沉淀出棕棕色固体,5℃下,再搅拌混合物0.5h。真空过滤固体,用10℃水(3x200ml)洗涤。在40℃下,真空干燥36h后,得到化合物105(55.9g,95%得率)。化合物105:C9H5ClFNO2213.59gmol-1 HPLC分析(试验(Test)20,MeCN):Rt 3.63min;99%纯度@272nm
ESI-ve:m/z 212.1[M-H]-10%;168.1[M-COOH]-100%1H NMRδH(400MHz,d6-DMSO):7.10,7.11(1H,d,Ar-H),7.25-7.32(2H,m,2xAr-H),12.30,13.33(2x1H,2x s,N-H,COO-H)13C NMRδC(100MHz,d6-DMSO):102.45(C-3),108.76,108.92(C-9),110.20,110.24(C-6),116.88,117.09(C-5),125.46(C-7),130.34(C-2),137.90,138.00(C-8),149.76,152.25(C-4),162.12(C=O)19FNMR δF(376MHz,d6-DMSO):-121.35(1F,d).
化合物106
Figure A20078004424901221
[00331]将化合物105(55.9g,0.262mol)加至装有顶置搅拌器、加料漏斗、内部温度探针和氩气入口的5L四颈圆底烧瓶中。室温,氩气下,将N,N-二甲基甲酰胺(695ml)装入烧瓶,搅拌20min,得到棕色溶液。一次性加入羰基二咪唑(51.0g,0.314mol),生成棕色悬液。氩气下室温下,搅拌混合物1h,之后,经HPLC方法试验(Test)20(MeOH得到Me酯,过滤)分析表明原料(Rt 3.64min,0.5%)未完全转化为主要产物(Rt 5.48min)加中间体(Rt 4.77min)。加入额外的羰基二咪唑(0.43g,0.0026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45ml),再搅拌反应2h,之后,经HPLC方法Test 20(MeOH得到Me酯,过滤)分析表明原料(Rt 3.64min)完全转化为产物(Rt 5.48min)。24℃,氩气下,将甲醇(297ml,7.34mol)加至经搅拌的反应混合物中,得到絮状棕色悬液。3小时后,经HPLC方法Test 20(MeCN,过滤)分析表明为一种产物(Rt 5.48min)。采用冰浴冷却反应混合物,并经0.5h加入水(2000ml),保持内部温度15-20℃,沉淀出棕棕色固体。真空过滤固体,用5℃水(2x400ml)洗涤。风干后,使固体溶解于二氯甲烷(800ml)和乙酸乙酯(1600ml),并经无水硫酸钠(400g)干燥。经Celite过滤,和经二氯甲烷(1000ml)洗脱,得到透明橙色溶液。30℃下,真空浓缩溶液,在残余乙酸乙酯(160ml)中留下糊状晶体。用冰浴冷却糊状物15min至5℃。真空过滤,先后用4℃乙酸乙酯-庚烷1∶1(2x100ml)、1∶3(100ml)洗涤,并于35℃下真空干燥,得到呈白色的长针状化合物6(37.3g,63%得率,99%纯度@272nm)。呈更少白色针状的第二批物质得自母液(5.3g,9%,98%纯度,272nm下)。合并得率=72%。化合物106:C10H7ClFNO2227.62gmol-1HPLC分析(试验(Test)20,MeCN):Rt 5.48min;99%纯度@272nmm.p.:216.5-218℃ 1H NMRδH(400MHz,dδ-DMSO):3.88(3H,s,CH3),7.16(1H,s,Ar-H),7.27-7.35(2H,m,2x Ar-H),12.48(1H,s,N-H)13C NMRδC(100MHz,d6-DMSO):52.15(CO2CH3),102.90(C-3),108.97,109.12(C-9),110.27,110.31(C-6),116.77,116.98(C-5),125.84(C-7),128.82(C-2),138.00,138.09(C-8),149.77,152.26(C-4),161.05(C=O)19F NMR δF(376MHz,d6-DMSO):-121.11(1F,d)
化合物107
[00332]将化合物106(46.5g,0.204mol)加至装有顶置搅拌器、冰浴、内部温度探针和氩气入口的2L四颈圆底烧瓶中。室温,氩气下,将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450ml)装入烧瓶,搅拌得到橙色溶液。经45min分批加入氢化钠(95%,7.30g,0.290mol),保持内部温度低于5℃。未观察到进一步的气体逸出。经15min逐滴加入苯基磺酰氯(35.8ml,0.280mol),保持内部温度低于10℃。搅拌反应1h,之后,HPLC方法Test 20(MeCN)分析表明原料(Rt 5.48min,4%于272nm)未完全转化为产物(Rt 6.42min)。进一步加入多批氢化钠(95%,1.1g)和苯基磺酰氯(4.0ml),再搅拌混合物1.5h。经HPLC方法试验(Test)20(MeCN)分析表明原料(Rt 5.48min,3%于272nm)未完全转化为产物(Rt6.43min)。经25min缓慢加水(770ml),对反应物进行后处理,确保内部温度保持低于20℃,沉淀出黄色固体。真空过滤固体,用5℃水(770ml)洗涤,37℃下干燥15h。使固体溶解于乙醇(700ml),边搅拌边加热1h至55℃。40℃下,真空浓缩热悬液,除去350ml馏出液,再经0.5h冷却至5℃。真空过滤,用4℃乙醇(150ml)洗涤并于40℃真空干燥,得到呈浅黄色固体的化合物107(68.5g,91%得率)。化合物107:C16H11ClFNO4S 367.78gmol-1 HPLC分析(Test 20,MeCN):Rt,6.43min;98%纯度@272nm m.p.:163℃膨胀,166-167℃熔化1H NMRδH(400MHz,d6-DMSO):3.88(3H,s,CH3),7.51(1H,s,Ar-H),7.62-7.68(3H,m,3xAr-H),7.77(1H,t,Ar-H),7.92(1H,d,Ar-H),8.04(2H,d,Ar-H)13C NMR δC(100MHz,d6-DMSO):53.21(CO2CH3),110.60(C-3),112.30,112.34(C-6),114.02,114.17(C-9),117.93,118.14(C-5),127.14(2x Ar-C),128.78(C-7),129.85(2x Ar-C),132.29(C-2),135.24(C-para),136.82(C-ipso),136.88,136.96(C-8),149.37,151.89(C-4),160.51(C=O)19F NMR δF(376MHz,d6-DMSO):-119.42(1F,d)
化合物108
Figure A20078004424901241
[00333]将化合物107(68.4g,0.186mol)加至装有顶置搅拌器、加料漏斗、冰浴、内部温度探针和氩气入口的2L四颈圆底烧瓶中。室温,氩气下,将无水二氯甲烷(685ml)装入烧瓶,搅拌得到部分悬液。经20min逐滴加入溴(11.5ml,0.223mol),保持内部温度低于10℃,得到深红色混合物。经1h加热反应混合物至室温,之后,HPLC方法试验(Test)20(用NaHSO3aq猝灭试样,用MeOH稀释,再过滤MeOH和用MeCN稀释)分析表明原料(Rt 6.43min,78%@272nm)未完全转化为次要产物(Rt 6.76min)。经随后的6h时间,分批加入额外的溴(12.4ml),室温下,搅拌反应14h,此时,经HPLC方法试验(Test)20(用NaHSO3aq猝灭试样,用MeOH稀释,再过滤MeOH,用MeCN稀释)分析表明原料(Rt 6.43min)完全转化为主要产物(Rt 6.76min)。经30min逐滴加入NaHSO3(132g,400ml水中)溶液,猝灭反应,确保T<15℃。分离各层,有机层经饱和含水碳酸氢钠(400mlx2)洗涤。含水层经二氯甲烷(400ml)萃取,合并的有机层经水(1000ml)洗涤,并经无水硫酸钠(500g)干燥。过滤和28℃下真空浓缩,得到粗黄色固体(78g)。50℃下,用热乙醇(650ml)研磨固体1h。40℃下,真空浓缩热悬液,除去450ml馏出液,再经0.5h冷却至5℃。真空过滤,用4℃乙醇(150ml)洗涤并于25℃真空干燥,得到呈浅黄色粉末的化合物108(72.6g,88%得率,93%纯度,272nm时)。50℃下,经1h,使固体溶解于热乙酸乙酯(500ml)。50℃下,缓慢加入乙醇(200ml)并搅拌15min。开始沉淀,40℃下真空浓缩热悬液,除去475ml馏出液,再经0.5h冷却至5℃。真空过滤,用4℃乙醇(150ml)洗涤并于25℃下真空干燥,得到呈浅黄色粉末的化合物108,3-溴-5-氯-4-氟-1-苯磺酰基-吲哚-2-羧酸甲酯(57.4g,69%得率,97%纯度,于272nm)。呈黄色固体(9.6g,12%)的第二批物质得自母液。合并得率=81%。3-溴-5-氯-4-氟-1-苯磺酰基-吲哚-2-羧酸甲酯化合物108:C16H10BrClFNO4S 446.68gmol-1HPLC分析(Test20,MeCN):Rt 6.76min;97%纯度@272nm
ESI+ve:m/z 447.8[M+H]+90%;464.8[M+NH4]+100%ESI-ve:m/z 445.9[M-H]- 100%1H NMRδH(400MHz,d6-DMSO):3.99(3H,s,CH3),7.66(3H,t,3xAr-H),7.78(1H,t,Ar-H),7.90(1H,d,Ar-H),7.98(2H,d,2x Ar-H)13CNMR δC(100MHz,d6-DMSO):53.88(CO2CH3),96.66(C-3),111.87,111.90(C-6),115.36,115.51(C-9),117.29,117.45(C-5),127.16(2x Ar-C),129.40(C-7),130.15(2xAr-C),130.45(C-2),134.63,134.69(C-8),135.46(C-para),135.81(C-ipso),149.31,151.85(C-4),160.30(C=O)19F NMR δF(376MHz,d6-DMSO):-124.00(1F,d)
B部分:化合物I的合成
Figure A20078004424901261
化合物202
[00334]适用的反应器装有化合物201(57g,0.12mol)和四氢呋喃(570ml)。氮气下,采用LN2/IPA浸泡浴冷却所生成的溶液至-90°至-100℃,再用经10分钟加入的正丁基锂(2.5M在己烷中,52ml,0.13mol)处理。经10分钟向其中加入硫代亚磷酸二乙基酯(20.5g,0.13mol)。HPLC(方法001,RT=17.7min)表明无原料和约70%的产物。再用乙酸乙酯(570ml)稀释反应,并加热至-40℃。再用盐酸(0.5M,400ml)处理混合物,并加热至室温,搅拌30分钟。分离所生成的各层,用乙酸乙酯(500ml)萃取含水层。合并各有机层,用盐水(500ml)洗涤,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成油。由于杂质和溶剂,78%HPLC AUC(方法20,RT=5.6min)>100%得率。原样用于下一步骤。对C-2-甲酯:#2x:C18H16ClFNO6PS 459.81gmor-1m/z(ESI+):460.0(MH+,100%),462.0(MH+,35%).
化合物203
[00335]适用反应器装有化合物202(56g,估算为0.10mol)、碘代肉桂腈(27g,0.10mol)、三乙胺(17ml,0.12mol)和甲苯(475ml)。环境温度下,注入氮气流10分钟,使所生成的混合物脱气,之后,加入四(三苯膦)钯(0)(6.0g,0.005mol)。注入混合物额外的5分钟,再经2小时加热至80℃。HPLC(方法20,RT=6.2min)表明反应完成。冷却混合物至环境温度,经Celite过滤,用乙酸乙酯(1000ml)洗涤。用盐水(2x500ml)洗涤经合并的有机层,再经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至体积170ml。冷却浓缩物至0℃,并搅拌1小时,在此期间,产物结晶。过滤固体,用己烷∶甲苯(2∶1,150ml)洗涤。干燥得到54g,HPLCAUC 85%(方法20)。
[00336]然后,经二氯甲烷中的25%重量乙酸乙酯洗脱的柱层析法纯化粗固体。收集纯流份并合并,得到化合物203,41g,67%得率,96%HPLC AUC(方法试验(Test 20),RT=6.2min)。
[00337]C-2-乙酯:#3的数据:
#3:C29H25ClFN2O6PS 615.01gmol-1 1H NMRδH(400MHz,CDCl3):1.35(3H,t,PO2CH2CH3),1.52(3H,t,CO2CH2CH3),2.40(3H,s,Ar-CH3),4.08-4.20(2H,m,PO2CH2CH3),4.61(2H,q,CO2CH2CH3),5.90(1H,d,CH=CHCN),7.33-7.37(3H,m,2x Ar-H,CH=CHCN),7.55(2H,a-t,2x Ar-H),7.67(1H,a-t,Ar-H),7.74-7.79(3H,m,3x Ar-H),8.13(2H,d,2x Ar-H)
[00338]C-2-甲基酯:#3x的数据:
#3x:C28H23ClFN2O6PS 600.98gmol-1m/z(ESI+):601.1(MH+,100%),603.0(MH+,35%)1H NMRδH(400MHz,d6-DMSO):1.18(3H,t,CH3CH2OP),2.34(3H,s,Ar-CH3),4.02(5H,m,CH3CH2OP,CO2CH3),6.47(1H,d,CH=CHCN),7.54(1H,d,Ar-H),7.62(1H,t,Ar-H),7.72(1H,d,CH=CHCN),7.70-7.76(4H,m,4x Ar-H),7.82(1H,t,Ar-H),7.91(1H,d,Ar-H),8.13(2H,d,2x Ar-H).多个δc值表明由于F和/或P的碳信号的裂峰。
13C NMRδC(100MHz,d6-DMSO):15.97,16.03(CH3CH2OP),20.79(Ar-CH3),53.88(CO2CH3),61.73,61.79(CH3CH2OP),98.39(CH=CHCN),107.50,107.54(C),108.95,108.99(C),111.37,111.42(C),115.47,115.63(C),116.82,116.91,117.01,117.10(C),118.43(CN),127.44(SO2Ph,2x Cortho),127.91,128.02(C-H),128.67(C-H),130.27(SO2Ph,2x Cmeta),131.21,131.41(C-H),132.68(C),133.29,133.40(C-H),134.12,134.27(C),134.55,134.63,134.72(C),135.49(SO2Ph,Cipso),136.09(SO2Ph,Cpara),139.10,139.25(C),149.06,151.60(C-4),149.51(CH=CHCN),161.10(C=O).19F NMRδF(376MHz,d6-DMSO):-112.36(1F,d).31P NMRδP(162MHz,d6-DMSO):23.49(1P,s)
化合物204
[00339]适用反应器装有化合物203(41g,0.067mol)和二氯甲烷(175ml)。冷却所生成的溶液至0℃并用经15分钟加入的溴代三甲基硅烷(46g,0.30mol)处理。再经1.5小时加热反应至40℃。HPLC(方法20,RT=4.3min)表明反应完全。真空(40-45℃)下,汽提过量的TMSBr,使所生成的粘性固体悬浮于DCM(200ml)中并冷却至0℃。0℃下,经15分钟加入草酰氯(12ml,0.13mol),随后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1.0ml)。在加入DMF期间,观察到气体逸出。环境温度下1小时后,HPLC(方法20,RT=6.0min,在注入前用甲醇猝灭试样)表明反应完成。再次汽提溶剂,除去残余草酰氯,使混合物再悬浮于二氯甲烷(100ml)中。冷却溶液至0°-5℃,用甲醇(300ml)处理,并加热至环境温度。2小时后,HPLC(HPLC方法20,RT=6.0min)表明反应完成。汽提溶剂,这样的粗固体原样用于下一步骤。化合物20448g,由于溶剂和杂质,HPLC AUC 91%,>100%得率。
[00340]C-2-乙酯:204的数据:
C28H23ClFN2O6PS 600.98gmol-1 1H NMRδH(400MHz,CDCl3):1.53(3H,t,CO2CH2CH3),2.40(3H,s,Ar-CH3),3.79(3H,d,POCH3),4.61(2H,q,CO2CH2CH3),5.90(1H,d,CH=CHCN),7.33-7.37(3H,m,2x Ar-H,CH=CHCN),7.55(2H,a-t,2x Ar-H),7.67(1H,a-t,Ar-H),7.73-7.79(3H,m,3x Ar-H),8.13(2H,d,2x Ar-H)
[00341]C-2-甲基酯:204x的数据:
C27H21ClFN2O6PS 586.96gmol-1m/z(ESI+):587.1(MH+,100%),589.0(MH+,35%)1H NMRδH(400MHz,d6-DMSO):2.33(3H,s,Ar-CH3),3.66(3H,d,POCH3),4.02(3H,s,CO2CH3),6.47(1H,d,CH=CHCN),7.53(1H,d,Ar-H),7.61(1H,dd,Ar-H),7.70(1H,d,CH=CHCN),7.68-7.76(4H,m,4x Ar-H),7.82(1H,t,Ar-H),7.90(1H,d,Ar-H),8.13(2H,d,2x Ar-H).
多个δc值表明由于F和/或P的碳信号的裂峰。
13C NMRδC(100MHz,d6-DMSO):20.81(Ar-CH3),52.07,52.13(CH3OP),53.99(CO2CH3),98.46(CH=CHCN),106.99(C),108.41(C),111.45(C-H),115.51,115.67(C),116.77,116.86,117.07(C),118.48(CN),127.51(SO2Ph,2xCortho),127.92,128.04(C-H),128.71(C-H),130.32(SO2Ph,2x Cmeta),131.56(C-H),132.20(C),133.35,133.46(C-H),134.19,134.34(C),134.55,134.63,134.72(C),135.47(SO2Ph,Cipso),136.16(SO2Ph,Cpara),139.20,139.35,139.39,139.54(C),149.09,151.63(C-4),149.51(CH=CHCN),161.15(C=O).19F NMRδF(376MHz,d6-DMSO):-113.93(1F,d).31P NMRδP(162MHz,d6-DMSO):25.42(1P,s)
化合物205
[00342]适用反应器装有化合物204(48g,约0.072mol)和四氢呋喃(800ml)。然后,冷却所生成的溶液至5℃,用经15分钟加入的氢氧化锂单水合物(12g,028mol)和水(180ml)处理。加热反应至环境温度,在此期间,颜色变淡。在彻夜搅拌后,HPLC表明反应完成(方法试验(Test)20,产物RT=4.5,主要杂质RT=3.7)。冷却反应至5℃,并用盐酸酸化(5N,300ml)。减压经蒸发除去过量THF,使所生成的粘性固体在丙酮(200ml)中呈糊状。经30分钟加热混合物至40℃,然后冷却至环境温度。颗粒化固体2小时,再过滤,经丙酮/水(2∶1,100ml)洗涤。干燥得到化合物205,21g,67%得率。HPLC AUC 93%(方法试验(Test)20)。原样用于下一步骤。
化合物206(手性拆分)
[00343]适用反应器装有化合物205(432.6g,1.0mol)和丙酮(7.79L)。一次性加入(-)-辛可尼定(294.39g,1.0mol),搅拌所生成的悬液4小时。过滤分离固体,经丙酮(300ml)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343.2g盐。手性HPLC分析比例=98∶2。
[00344]使盐悬浮于乙酸乙酯(5.2L)和1N HCl(5.2L)的混合物中,于环境温度下剧烈搅拌2小时。此段时间后,分离各层。含水层经乙酸乙酯(2.7L)进一步萃取,合并有机萃取物,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减压干燥,浓缩,生成呈白色固体的拆分的化合物206。145.44g,68%总得率,手性HPLC分析,比例=98.4∶1.6。原样用于下一步骤。
#6:C20H15ClFN2O4P432.77gmol-1m/z(ESI+):433.0(MH+,100%),435.0(MH+,35%)1H NMRδH(400MHz,d6-DMSO):2.35(3H,s,Ar-CH3),3.78(3H,d,POCH3),6.52(1H,d,CH=CHCN),7.46(2H,d,Ar-H),7.66(1H,d,CH=CHCN),7.69,7.81(2H,2x d,H-6,H-7),7.77(1H,s,Ar-H),13.63(1H,s,N-H),15.70(1H,br-s,COOH).19F NMR δF(376MHz,d6-DMSO):-114.27(1F,s).31P NMRδP(162MHz,d6-DMSO):36.44(1P,s).
化合物I
[00345]适用反应器装有化合物206(0.63g,0.0014mol)和1,2-二甲氧基乙烷(10ml)。混合物经一次性加入的1,1-羰基二咪唑(0.47g,0.0028mol)处理,环境温度下搅拌混合物,直至气体停止逸出(约1.5小时)。然后,冷却溶液至5℃,喷入氨气5分钟。HPLC(方法20,产物RT=5.0min)表明在环境温度下1小时后反应完成。加入10g碎冰猝灭反应,减压浓缩,以除去DME。5℃下,搅拌所生成的糊状物1小时,使产物成颗粒。过滤固体,干燥得到纯化合物I((2-氨基甲酰基-5-氯-4-氟-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0.56g,89%得率。HPLC(方法20)化学纯度98.5%。手性纯度97%。
[00346]适用反应器装有化合物206(10g,0.024mol)和1,2-二甲氧基乙烷(150ml)。混合物经一次性加入的1,1-羰基二咪唑(7.8g,0.048mol)处理,环境温度下,搅拌混合物,直至气体停止逸出。然后,冷却溶液至5℃,喷入氨气5分钟。HPLC(方法20,产物RT=5.0min)表明1小时后反应完成。加入100g碎冰猝灭反应,减压浓缩,以除去DME。所生成的油性固体(水中)用甲醇稀释(20ml)并于5℃下搅拌1小时,使产物成颗粒。过滤固体,干燥得到纯化合物I((2-氨基甲酰基-5-氯-4-氟-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9.8g,98%得率。
HPLC(方法20)化学纯度99.5%。手性纯度94.3%。白色固体,
[00347]化合物I:C20H16ClFN3O3P 431.78gmol-1 m/z(ESI+):432.1(MH+,100%),434.0(MH+,35%)vmax(KBr disc)(cm-1)1619.0(酰胺I),1672.5(酰胺II),2218.4(CN),3063.0,3286.0(N-H)[α]D 20:+33.42(c,10.04mgml-1,CHCl3中)m.p.:177℃闪光,181℃软化,183-185℃熔化元素分析:C20H17ClN3O3P计算值C 55.63%,H 3.73%,N 9.73%,Cl8.21%,F 4.40%,P 7.17%.实测值C 55.56%,H 3.74%,N 9.72%,Cl8.24%,F 4.21%,P 7.11%
1H NMRδH(400MHz,d6-DMSO):2.32(3H,s,Ar-CH3),3.70(3H,d,CH3OP),6.49(1H,d,CH=CHCN),7.37(1H,dd,H-6),7.43(1H,dd,H-7),7.54(1H,d,H-6’),7.66(1H,d,CH=CHCN),7.69(1H,d,H-2’),7.73(1H,s,H-4’),8.05,10.63(2x 1H,2x s,NH2),13.02(1H,s,N-H)
多个δc值表明由于F和/或P的碳信号的裂峰
13C NMRδC(100MHz,d6-DMSO):20.77(Ar-CH3),51.70,51.76(CH3OP),96.03,96.07,97.52,97.56(C-3),98.29(CH=CHCN),110.70(C-7),111.66,111.83(C-5),118.04,118.13,118.22,118.32(C-9),118.56(CN),125.84(C-6),127.11,127.22(C-2’),131.05(C-4’),132.57,132.67(C-6’),132.96,134.50(C-1’),134.03,134.18(C-3’),136.40,136.51,136.61(C-8),138.95,139.10(C-5’),141.71,141.91(C-2),149.19,151.70(C-4),149.65(CH=CHCN),160.46(C=O).19FNMRδF(376MHz,d6-DMSO):-113.11(1F,d).31P NMRδP(162MHz,d6-DMSO):33.39(1P,s)
实施例8
Figure A20078004424901311
化合物III的制备
化合物302
[00348]适用反应器装有化合物301(100g,0.23mol)和四氢呋喃(IL)。氮气下,采用LN2/IPA浸泡浴冷却所生成的溶液至-90°至-100℃之间,再用经10分钟加入的正丁基锂(2.5M,己烷中,99ml,0.25mol)处理。经10分钟向其中加入氯代亚磷酸二乙基酯(37.1g,0.24mol)。HPLC(方法001,RT=18.9min)表明无原料和约85%产物。再用乙酸乙酯(1L)稀释反应,并加热至-40℃。然后,用盐酸(0.5M,590ml)处理混合物,加热至环境温度并搅拌30分钟。分离所生成的各层,用乙酸乙酯(500ml)萃取含水层。合并各有机层,用盐水(500ml)洗涤,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成油。88%HPLC AUC(方法20,RT=5.8min)115g,由于杂质和溶剂,>100%得率。原样用于下一步骤。
化合物303
[00349]适用反应器装有化合物302(111g,估算0.18mol)、碘代肉桂腈(47.1g,0.175mol)、三乙胺(29.3ml,0.21mol)和甲苯(800ml)。环境温度下,喷入氮气流10分钟,使所生成的混合物脱气,之后,加入四(三苯膦)钯(0)(10.1g,0.0088mol)。混合物被再喷5分钟,然后经2小时加热至80℃。HPLC(方法20,RT=6.5min)表明反应完成。冷却混合物至环境温度,经Celite过滤,用乙酸乙酯(400ml)洗涤。用盐水(2x500ml)洗涤经合并有机相,再经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至体积350ml。冷却浓缩物至0℃并搅拌1小时,在此期间,产物结晶。过滤固体,用己烷∶甲苯(2∶1,150ml)洗涤。干燥得到95g,90%得率,HPLC AUC 98%(方法20)。原样用于下一反应。
[00350]
303:C29H26ClN2O6PS 597.02gmol-1 m/z(ESI+):597.0(MH+,100%),599.0(MH+,35%)1H NMR δH(400MHz,CDCl3):1.38,1.48(2x 3H,2x t,COOCH2CH3,POOCH2CH3),2.41(3H,s,Ar-CH3),4.09-4.16(2H,m,POOCH2CH3),4.52(2H,q,COOCH2CH3),5.93(1H,d,CH=CHCN),7.33-7.38(3H,m,CH=CHCN,2x Ar-H),7.52(2H,t,2x Ar-H),7.64(1H,t,Ar-H),7.74,7.77(2x 1H,2xd,2x Ar-H),7.85(1H,d,Ar-H),7.94(1H,dd,Ar-H),8.08(2H,d,2x Ar-H)1H NMRδH(400MHz,d6-DMSO):1.26,1.33(2x 3H,2x t,COOCH2CH3,POOCH2CH3),2.34(3H,s,Ar-CH3),3.95-4.10(2H,m,POOCH2CH3),4.40(2H,q,COOCH2CH3),6.52(1H,d,CH=CHCN),7.52(1H,dd,Ar-H),7.60-7.84(8H,m,CH=CHCN,7x Ar-H),8.07(3x 1H,m,3x Ar-H)
化合物304
[00351]适用反应器装有化合物303(537g,0.90mol)和二氯甲烷(2.0L)。冷却所生成的溶液至0℃,用经15分钟加入的溴代三甲基硅烷(450g,2.9mol)处理。然后,加热反应1.5小时至40℃。HPLC(方法20,RT=4.4min)表明反应完成。真空(40-45℃)下,汽提过量的TMBr,使所生成的粘性固体悬浮于DCM(2.5L)中,并冷却至0℃。0℃下,经15分钟加入草酰氯(156ml,1.8mol),随后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13.7ml,0.18mol)。在加入DMF期间,观察到气体逸出。1小时后,HPLC(方法20,RT=6.2min,在注入前用无水甲醇猝灭试样)表明反应完成。0°-5℃下,再次汽提溶剂,除去残余草酰氯,使混合物再悬浮于冷却的甲醇(3.0L)中,然后加热至环境温度。2小时后,HPLC(HPLC方法20,RT=6.2min)表明反应完成。浓缩溶液至体积1.5L,冷却所生成的稀糊状物至0℃,用碳酸氢钠水溶液(126g,3L水)稀释。5℃下,2小时后,过滤产物,用冷水/甲醇(2∶1,1.5L)洗涤,然后干燥得到500g化合物304。HPLC(方法20)纯度92%,原样采用。
化合物305
[00352]适用反应器装有化合物304(约280g,0.48mol)和四氢呋喃(2.8L)。然后,冷却所生成的溶液至5℃,用一次性加入的氢氧化锂单水合物(45g,1.07mol)处理。加热反应至环境温度,在此期间,颜色变淡和白色沉淀生成。在彻夜搅拌后,HPLC(方法20,产物RT=4.3,部分去保护的RT=5.1,主要杂质RT=3.8)表明反应未完全。加入额外的10%LiOH-H2O,但在10小时后,部分去保护的中间体保持在5%而3.8分钟时的杂质峰值已经增加至约25%。冷却反应至5℃,并用盐酸酸化(5N,280ml),然后用乙酸乙酯(2L)稀释。分离各层,用乙酸乙酯(500ml)萃取含水层。用盐水(1L)洗涤合并的有机层,经硫酸钠干燥,再浓缩得到粗油状固体,化合物305。约300g,HPLC AUC 57%。
[00353]40℃下,使粗产物溶于乙腈(1.2L),产物经水(1.2L)研磨。冷却所生成的糊状物至5℃,使颗粒化30分钟,之后,产物经过滤,用ACN∶H2O(1∶1,100ml)洗涤,经HPLC约103g,88%。如先前那样,40℃下,从360ml ACN和360ml水中重结晶产物。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75g化合物305。HPLC AUC 97%。原样用于下一步骤。
化合物306(手性拆分)
[00354]适用反应器装有化合物305(280g,0.66mol)和丙酮(4.2L)。用一次性加入的(-)-辛可尼定(199g,0.66mol)处理所生成的稀糊状物。1小时后,形成溶液,再过1小时后,沉淀出白色固体,搅拌混合物另外2小时(共4小时),之后,过滤固体,用丙酮(200ml)洗涤和干燥,得到199g粗化合物306辛可尼定盐。HPLC表明异构体比例为96∶4。
[00355]然后,使粗盐于乙酸乙酯(3L)和盐酸(1N,3L)中成糊状。环境温度下,剧烈搅拌两相溶液2小时。分离各层,用乙酸乙酯(3L)萃取含水层。合并各有机层,经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游离碱化合物306,经手性HPLC 107g,95∶5。
[00356]然后,使粗化合物306悬浮于丙酮(1.07L)并用(-)-辛可尼定(76g,0.26mol)处理。4小时总搅拌时间(如上那样)后过滤固体,用丙酮(200ml)洗涤,并干燥,得到199g盐。HPLC 98.6∶1.4。
[00357]通过溶解于乙酸乙酯(3L)和盐酸(1N,3L),破碎盐。环境温度下,搅拌两相溶液2小时。分离各层,用乙酸乙酯(2L)萃取含水层。合并各有机层,经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游离碱化合物306,经手性HPLC 98g,98.6∶1.4。回收70%所要的异构体,自外消旋化合物306得到35%得率。#6:C20H16ClN2O4P 414.78gmol-1m/z(ESI+):415.1(MH+,100%),417.0(MH+,35%)[α]D 25:-47.51(c,10.66mgml″′在EtOAc中)[相反的对映体[α]D 25:+47.26(c,9.60mgml-1,EtOAc中)]
1H NMRδH(400MHz,d6-DMSO):2.33(3H,s,Ar-CH3),3.71(3H,d,CH3OP),6.50(1H,d,CH=CHCN),7.36(1H,dd,H-6),7.57(1H,d,H-7),7.66-7.71(2H,m,H-4,Ar-Hortho),7.67(1H,d,CH=CHCN),7.84(1H,d,Ar-Hortho),7.98(1H,s,Ar-Hpara),12.97(1H,s,N-H),14.38(1H,br-s,COOH)
多个δc值表明由于P的碳信号裂峰。
13C NMRδC(100MHz,d6-DMSO):20.68(Ar-CH3),51.70(CH3OP),98.15(CH=CHCN),102.33,103.85,114.98,120.91(3xC),118.47(CN),125.39(C),126.78(C),127.74,127.86(C-Hortho),129.78,129.88(C),131.25(C),132.06(C),133.44,133.55(C),133.89,134.05(C),134.62,134.75(C),135.47,135.66(C),138.78,138.91(C),149.62(CH=CHCN),160.40(C=O)31P NMRδP(162MHz,d6-DMSO):33.50(1P,s)
化合物III
[00358]适用反应器装有化合物306(0.63g,0.0014mol)和1,2-二甲氧基乙烷(10ml)。混合物经一次性加入的1,1-羰基二咪唑(0.47g,0.0028mol)处理,环境温度下,搅拌混合物,直至气体停止逸出(约1.5小时)。然后,冷却溶液至5℃,喷入氨气5分钟。HPLC(方法20,产物RT=5.0min)表明环境下1小时后反应完成。加入10g碎冰猝灭反应,减压浓缩,以除去DME。5℃下,搅拌所生成的糊状物1小时,使产物成颗粒。过滤固体,并干燥,得到呈白色固体的纯化合物III((2-氨基甲酰基-5-氯-4-氟-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0.56g,89%得率。HPLC(方法20)化学纯度98.5%。手性纯度97%。
[00359]适用反应器装有化合物306(10g,0.024mol)和1,2-二甲氧基乙烷(150ml)。混合物经一次性加入的1,1-羰基二咪唑(7.8g,0.048mol)处理,环境温度下,搅拌混合物,直至气体停止逸出。然后,冷却溶液至5℃,喷入氨气5分钟。HPLC(方法20,产物RT=5.0min)表明1小时后反应完成。加入100g碎冰猝灭反应,减压浓缩,以除去DME。5℃下,用甲醇(20ml)稀释所生成的油性固体(水中)并搅拌1小时,使产物成颗粒。过滤固体,干燥得到纯化合物III((2-氨基甲酰基-5-氯-4-氟-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9.8g,98%得率。HPLC(方法20)化学纯度99.5%。手性纯度94.3%。化合物III:C20H17ClN3O3P 413.79gmol-1m/z(ESI+):414.1(MH+,100%),416.1(MH+,35%)v最大(KBr disc)(cm-1)1620.0(酰胺I),1670.6(酰胺II),2218.7(CN),3125.5,3291.9(N-H)[α]D 20:-75.08(c,9.04mgm-1,在CHCl3中)m.p.:144-148℃转化为不透明半固体,209-210℃熔化元素分析:C20H17ClN3O3P计算值C 58.05%,H 4.14%,N 10.15%,Cl 8.57%,P 7.49%。实测值C 58.13%,H 4.08%,N 10.16%,Cl 8.69%,P 7.44%。
1H NMRδH(400MHz,d6-DMSO):2.32(3H,s,Ar-CH3),3.74(3H,d,CH3OP),6.52(1H,d,CH=CHCN),7.30(1H,dd,H-6),7.53-7.58(3H,m,H-4,H-7,H-6’),7.68(1H,d,CH=CHCN),7.73(1H,s,H-4’),7.75(1H,d,H-2’),8.02,10.15(2x 1H,2x s,NH2),12.80(1H,s,N-H)
多个δc值表明由于P的碳信号裂峰。
13C NMRδC(100MHz,d6-DMSO):20.77(Ar-CH3),51.75,51.81(CH3OP),98.39,98.91(C-3),98.44(CH=CHCN),115.05(C-7),118.53(CN),119.96(C-4),124.73(C-6),126.68(C-5),127.15,127.26(C-2’),129.25,129.35(C-9),131.37(C-4’),132.45,134.04(C-1’),132.69,132.80(C-6’),133.92(C-8),134.30,134.44(C-3’),139.33,139.46(C-5’),139.96,140.17(C-2),149.55(CH=CHCN),160.65(C=O)31P NMR δP(162MHz,d6-DMSO):33.72(1P,s)
实施例9
化合物I-2-羧酸2(PR)的R对映体的再循环:
Figure A20078004424901371
[00360]用5分钟,向起始对映体2(PR)(50.0g,120.8mmol)的无水DCM(300ml)的冷(0-5℃)溶液中逐滴加入草酰氯(15.2ml,174.2mmol,1.5当量)。采用注射器经2分钟加入无水DMF (1.43ml,18.5mmol)。观察到气体逸出。0-5℃,氩气下,一直搅拌所生成的黄色溶液。60分钟后,甲醇猝灭的等份反应物的HPLC结果表明只有10%初始酸未反应。在搅拌10多分钟后,用冷(0-5℃)DCM(300ml)稀释反应混合物。快速将稀释的混合物转移至加料漏斗,并经7分钟加至搅拌中的NaOH水溶液(1N,695ml)中。当完成加入时,猝灭混合物的温度升高(从26.5℃,含水NaOH的开始温度)至33℃。在连续搅拌另外3分钟后,滗析较上层液体。减压浓缩较低层(含沉淀出的盐),除去DCM。使残余物溶解于丙酮(300ml),采用1N HCl(共加入275ml)酸化至pH4。室温下,搅拌所生成的混合物30分钟。经过滤收集固体产物,用1∶1丙酮/DI水(100ml)洗涤固体。45℃下,在真空箱中干燥所得固体18小时。第一次收获原料净重量=31.4g。经HPLC(AUC)化学纯度=98.4%。手性HPLC结果表明2(PS)(51.7%)和2(PR)(47.5%)的混合物。1H-NMR谱表明带痕量DCM的纯产物。
[00361]自第一次收获产物的母液回收第2次收获产物:两层存在于母液中。分离各层。较上层用DCM(400ml)萃取。使第一次收获母液的较低层(棕色油,经HPLC的主要产物)溶解于甲苯(30ml),并用1N HCl(5ml)和盐水(15ml)的混合物洗涤。使甲苯层与DCM萃取物合并,用DI水(400ml)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溶剂。在高真空下,干燥第二次收获的原料16小时。净重=15.1g。经HPLC(AUC)化学纯度=90%。手性HPLC结果表明2(PS)(91.4%)和2(PR)(8.6%)的混合物。1H-NMR谱表明带残余甲苯(5.3%重量)和痕量次要杂质的主要产物。游离酸(2种对映体混合物)的总回收率=92%。
回收化合物III-2-羧酸的R对映体1(PR):
Figure A20078004424901381
[00362]向初始对映体1(PR)(50.0g,120.8mmol)的无水DCM(300ml)的冷(0-5℃)混浊溶液中,经5分钟逐滴加入草酰氯(15.7ml,180mmol,1.5当量)。采用注射器经2分钟加入无水DMF(1.45ml,18.8mmol)。观察到气体逸出。0-5℃,氩气下一直搅拌得到的黄色溶液30分钟。再用DCM(300ml)稀释反应混合物,并快速移至加料漏斗。经6分钟将稀释的反应混合物加至搅拌中的NaOH水溶液(1N,725ml)。当加入完成时,猝灭混合物的温度(从24.5℃,NaOH水溶液的初始温度)升至33℃。在连续搅拌另外5分钟后,将猝灭的混合物置于冰浴上。用2分钟经加料漏斗加入1N HCl(365ml)。搅拌所生成的经酸化混合物(pH=2)5分钟。用分液漏斗,分离各层。进一步用DCM(200mlx2)萃取各含水层。使有机层和DCM萃取物合并。用DI水(200ml)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DCM。在真空箱中干燥粗产物42小时。净重=52.4g。经HPLC(AUC)化学纯度>97%。手性HPLC结果表明1(PS)(64.1%)和1(PR)(35.9%)的混合物。1H-NMR谱表明带残余DCM(4.3Wt%)和痕量DMF的纯净产物。游离酸(2对映体的混合物)回收率=100%。
实施例10
碘代肉桂腈的制备
Figure A20078004424901391
3-溴-5-甲基-苯甲醛(3)
[00363]将无水甲苯(365ml)加至装有顶置搅拌器、一个250ml和一个1L加料漏斗、内部温度探针和氩气入口的3L四颈圆底烧瓶中。将烧瓶浸入冰/甲醇浴中,以保持内部温度在-15℃左右。氩气下,以中等搅拌速度,经注射器将正丁基锂(2.5M,己烷中,232ml,0.581mol)加入至烧瓶中。氩气下,经注射器,将氯化正丁基镁(2.0M,THF中,145ml,0.290mol,浅棕色溶液)引入250ml加料漏斗。经22分钟,逐滴加入该溶液,在此期间,内部温度从-16℃升高至-13℃,混合物从透明转变为不透明亮黄色。-13℃下,进一步搅拌溶液0.5h。
[00364]氩气下,在2L单颈圆底烧瓶中制备3,5-二溴代甲苯(196g,0.784mol;Aldrich)的无水甲苯(1458ml)溶液。分两批将该浅黄色溶液移至1L加料漏斗中。经50分钟逐滴加入该溶液,在此期间,保持内部温度介于-13℃至-17℃之间,混合物变得更暗、不透明、橙棕色。在-13℃和-17℃间,氩气下,进一步搅拌悬液2.75h。2h后采集HPLC试样,并加入2滴甲醇制备,随后减压除去溶剂。HPLC方法试验(Test)20表明无原料残留(Rt 6.64min)和中间体(Rt 4.94min,6.15min,7.40min)的混合物。悬液为被标记的′混合物A′。
[00365]在3,5-二溴代甲苯加入期间,经注射器向装有顶置搅拌器、1L加料漏斗、内部温度探针和氩气入口的5L四颈圆底烧瓶加入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78.7ml,1.016mol)。将烧瓶浸入冰/甲醇浴,以保持内部温度在-15℃左右。氩气下,在适中的搅拌速度下,经注射器将无水甲苯(91ml)加入烧瓶。该溶液为经标记的′混合物B′。
[00366]混合物A分两部分(2x950ml)被转移至含有混合物B的5L烧瓶的1L加料漏斗中。用铝箔包住加料漏斗,以避免过量热流入。经38分钟逐滴加入混合物A,在此期间,保护内部反应温度介于-16℃至-12℃之间,反应变成橙色溶液。氩气下,-13℃和-16℃之间,进一步搅拌溶液1h,之后,通过减压除去甲苯、溶解于MeOH并滤去任何不溶原料,制备HPLC试样。HPLC方法试验(Test)20表明一种主要产物(Rt 5.42min)。
[00367]认为反应是完全的并准备猝灭。
[00368]经20分钟,将1L圆锥烧瓶中的制备好的柠檬酸(341.54g)的水(650ml)溶液以多个50ml份缓慢加入反应混合物中,保持内部温度低于0℃。0℃下,搅拌该黄色溶液另外20分钟。
[00369]此段时间后,将猝灭的反应混合物移至4L分液漏斗中,并分离两相。在加入无水硫酸钠(500g)干燥前,有机层经水(650ml)和饱和盐水(550ml)洗涤。真空过滤除去干燥剂。分两批,将干燥的有机层移至3L圆底烧瓶,35℃,高真空下除去溶剂。得到低粘度、橙红色油3-溴-5-甲基-苯甲醛(159.1g,102%得率)。C8H7BrO 199.04gmol-1;HPLC:Rt 5.42min;96%纯度@272nm;
1H NMRδH(400MHz,CDCl3):2.41(3H,s,CH3),7.58,7.60,7.81(3x 1H,3x s,3x Ar-H),9.92(1H,s,CHO);13C NMRδC(100MHz,CDCl3):21.17(CH3),123.27(C-3),129.15,129.93(C-2,C-6),138.06(C-1),138.11(C-4),141.33(C-5),191.20(CHO).
3-溴-5-甲基-肉桂腈(4)
[00370]将氢化钠(60%分散于矿物油中,39.2g,0.980mol)加至装有顶置搅拌器、250ml加料漏斗、内部温度探针和氩气入口的5L四颈圆底烧瓶中。氩气下,将无水四氢呋喃(2.6L)加至烧瓶中,以适中速度进行搅拌,得到白色、不透明悬液。氩气下,将氰基甲基膦酸二乙酯(152.1ml,0.941mol,微粘性浅黄色液体)引入250ml加料漏斗。经56分钟,逐滴加入膦酸酯,在此期间,内部温度从21℃升至29℃,混合物变为较透明的极浅黄色的悬液。进一步搅拌溶液1h,在此期间,内部温度从29℃降至22℃,混合物变为浅黄色透明溶液。
[00371]通过倾倒,将3-溴-5-甲基-苯甲醛(159g,0.784mol,估算量,红色油)从其3L圆底烧瓶转移至250ml加料漏斗中。用无水四氢呋喃(3x5ml)漂洗烧瓶。将三次漂洗液也倾入加料漏斗,再用氩气吹扫。氩气下,经71分钟,逐滴加入乙醛,在此期间,内部温度从20℃升至33℃,混合物变成暗橙色溶液。
[00372]进一步搅拌溶液2h,在此期间,内部温度从32℃下降至19℃。经THF稀释1h,制备暗橙色溶液的HPLC试样。HPLC方法试验(Test)20表明原料完全转化为(Rt 5.42min)为E∶Z异构体(272nm,Rt 5.76min Z;Rt 5.83min E)的10∶1混合物的一种主要产物。
[00373]使盐酸(6N,21.66ml)和水(2578.33ml)在4L锥形烧瓶中混合,得到0.05M HCl(2.6L)水溶液。
[00374]反应混合物经叔丁基甲醚(0.5L)稀释,并经含水0.05MHCl(0.5L)猝灭,之后,内部温度升至22℃。将部分猝灭的反应混合物移至22L分液漏斗中。经叔丁基甲醚(1.5L)、含水0.05M HCl(1.0L)、叔丁基甲醚(2.0L)、含水0.05M HCl(1.1L)、叔丁基甲醚(1.2L)连续漂洗,将反应容器的残余物移至分液漏斗。定时搅拌各层30秒,使气体逸出,将含水层分离至22L烧瓶。有机层经水(2.0L)洗涤,合并各含水层。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500g)干燥10分钟,真空下滤去干燥剂。减压除去溶剂,得到浅黄色固体,真空,30℃下,干燥过夜。所生成的粗原料(200.2g)是黄色粉状但略粘性的固体。
[00375]通过浸入50℃水浴中,使装有内部温度探针、500ml加料漏斗和顶置搅拌器的2L三颈圆底烧瓶中的粗黄色固体(200g)溶解于甲醇(700ml)。一旦溶解,黄色固体就变成橙红色溶液。移去水浴,将水(250ml)引入500ml加料漏斗。在适中的搅拌速度下,经3h逐滴加入水,在此期间,内部温度从50℃降至25℃。5分钟后,自橙红色溶液开始沉淀出黄色固体,加入50ml水。定期经HPLC检查母液,确定仍在溶液中的E∶Z异构体的比例。加入250ml水后,E∶Z比例为1∶1.2,并确定为有利的。在减压下,经3L烧结玻璃漏斗过滤前,在冰浴中冷却悬液10分钟,使内部温度下降至17℃。所生成的固体经冷甲醇∶水溶液(1∶1,2x50ml,5-10℃)洗涤。35℃下,在真空箱中干燥固体至恒重。得到浅黄色固体3-溴-5-甲基-肉桂腈(144.1g,83%得率)。然而,如在质子和碳NMR谱中所观察到的,该原料受未除去的矿物油的污染。3-溴-5-甲基-肉桂腈:C10H8BrN 222.08gmol-1;HPLC:E-异构体Rt 5.83min;97%纯度@272nm。Z-异构体Rt 5.76min;~1.7%@272nm;
1H NMRδH(400MHz,CDCl3):2.36(3H,s,CH3),5.86(1H,d,JH,H 16.7,CH=CHCN),7.17(1H,s,Ar-H),7.28(1H,d,JH.H16.7,CH=CHCN),7.39(2x1H,s,2x Ar-H);13C NMRδC(100MHz,CDCl3):21.23(CH3),97.86(CH=CHCN),117.89(CN),123.19(C-3),127.03,127.38(C-4,C-6),134.85(C-2),135.38(C-1),141.16(C-5),149.31(CH=CHCN).
3-碘-5-甲基-肉桂腈(1)
[00376]将500ml有螺旋盖、可密封的压力烧瓶(标为A、B和C)分别装上磁搅拌器,并置于油浴中加热至115℃。分别并连续向各烧瓶加入:3-溴-5-甲基-肉桂腈(3x47.5g,3x0.214mol);间二甲苯(3x171ml),得到橙色溶液;二甘醇二甲醚(3x43ml);碘代钠(3x64.12g,3x0.428mol);碘化铜(I)(3x4.08g,3x0.0214mol);最后N,N’-二甲基乙二铵(3x4.60ml,3x0.0427mol)。此刻,颜色变为暗墨绿色。用间二甲苯(3x1ml)漂洗各烧瓶的螺纹盖。用刮勺松动硬的不溶固体碘代钠,同时使溶液脱气:在各烧瓶,使稳定氩气流穿过溶液鼓泡10分钟。
[00377]在氩气氛围下,密封三个烧瓶,并分别放入115℃的油浴中,在各烧瓶中确保适中的搅拌速度。115℃下,在鼓风罩后,彻夜搅拌反应14h。
[00378]此段时间后,发现烧瓶C已经停止搅拌。在打开前,空气中冷却各烧瓶5分钟。减压下除去间二甲苯,并溶解于MeCN,制备三个反应的HPLC试样。采用HPLC方法试验(Test)20进行分析;
烧瓶A:主要产物(Rt 5.97min),2.5%原料(Rt 5.83min)。
烧瓶B:主要产物(Rt 5.97min),1.0%原料(Rt 5.83min)。
烧瓶C:主要产物(Rt 5.97min),20%原料(Rt 5.83min)。
[00379]稳定的氩气流穿过各反应混合物鼓泡10分钟,使全部三个烧瓶脱气。在氩气氛围下,密封各烧瓶,并放入各自的120℃油浴中,保证各烧瓶中的适中搅拌速度。120℃下,在鼓风罩后,搅拌各反应2h。
[00380]此段时间后,在打开前,在空气中冷却各烧瓶5分钟。减压下除去间二甲苯,并溶解于MeCN,制备三个反应的HPLC试样。采用HPLC方法试验(Test)20进行分析;
烧瓶A:主要产物(Rt 5.97min),1.9%原料(Rt 5.83min)。
烧瓶B:主要产物(Rt 5.97min),0.9%原料(Rt 5.83min)。
烧瓶C:主要产物(Rt 5.97min)。7.5%原料(Rt 5.83min)。
认为反应A和B是完全的,并冷却至室温。使稳定的氩气流穿过反应混合物鼓泡10分钟使烧瓶C再次脱气。在氩气氛围下,密封烧瓶,放入125℃油浴中,确保适中的搅拌速度。125℃下,在鼓风罩后,搅拌反应另外4h。
[00381]此段时间后,打开前,在空气中冷却烧瓶C 5分钟。减压下除去间二甲苯,并溶解于MeCN,制备反应的HPLC试样。采用HPLC方法试验(Test)20进行分析;
烧瓶C:主要产物(Rt 5.97min),2.0%原料(Rt 5.83min)。
认为反应C是完全的,并冷却至室温。
[00382]用叔丁基甲醚(2x150ml)稀释烧瓶A,真空下经含有Celite(1.5L)、经叔丁基甲醚预先洗涤过的3L烧结玻璃漏斗过滤混合物,除去不溶解原料。类似地,稀释烧瓶B和C,并经相同的Celite烧结漏斗过滤,将滤液A、B和C合并于12L圆锥烧瓶中。漂洗各烧瓶,用叔丁基甲醚(3L)洗脱Celite。
[00383]真空下,经含有新鲜Celite(1.5L)、经叔丁基甲醚预洗涤的干净的3L烧结玻璃滤器再过滤滤液,除去残留的絮状微粒。用叔丁基甲醚(4L)进行洗脱。4℃下,贮存稳定的所生成的透明、棕红色滤液48h。
[00384]40℃,减压,浓缩滤液,再于高真空、45℃下除去高沸点溶剂。与甲醇(2x50ml)共蒸发,得到粗棕色固体(203g)。
[00385]通过浸入53℃水浴,使装有内部温度探针、500ml加料漏斗和顶置搅拌器的2L三颈圆底烧瓶中的粗棕色固体(200g)溶解于甲醇(700ml)。一溶解,棕色固体就变成棕红色溶液。移去水浴,将水(300ml)引入500ml加料漏斗。在适中搅拌速度下,经3h逐滴加水,在此期间,内部温度从50℃下降至24℃。10分钟后,棕黄色固体开始从棕红色溶液中沉淀出,加入80ml水。定期经HPLC检查母液,确定仍在溶液中的E∶Z对映体的比例。加300ml水后,E∶Z比例为1∶1.1,并确认为有利的。减压,经3L烧结玻璃滤器过滤前,冷却悬液14h,使内部温度冷却至4℃。用冷甲醇∶水溶液(1∶4,100ml再200ml,5℃)洗涤所生成的固体。35℃下,在真空箱中干燥固体至恒重。得到浅棕色固体3-碘-5-甲基-肉桂腈(149.4g,86%得率)。然而,如在质子和碳NMR谱中所观察到的,该原料被未除去的矿物油污染。
[00386]使2L圆锥烧瓶中的微粘性、棕色固体(148.8g)溶解于乙腈(1.5L),得到带不溶解矿物油滴的暗橙棕色溶液。在重力下,经过滤纸(Whatman,541)过滤该混合物,除去大部分矿物油(10.6g)。将滤液移至4L分液漏斗中,用庚烷(0.5L)洗涤。用乙腈(250ml)萃取庚烷层,并减压浓缩,得到更多矿物油(3.2g)。合并各乙腈层,减压浓缩,在35℃真空箱中干燥,生成呈浅棕色固体的3-碘-5-甲基-肉桂腈(132.5g,77%得率)。通过质子和碳NMR谱,观察到该原料完全无矿物油。3-碘-5-甲基-肉桂腈:C10H8IN 269.08gmol-1;M.P.:98℃软化,99-100℃熔化;HPLC(乙腈):E-异构体Rt 5.97min;97%纯度@272nm(3-溴-5-甲基-肉桂腈,E-异构体Rt 5.83min;~1.4%@272nm.);
1H NMRδH(400MHz,CDCl3):2.33(3H,s,CH3),5.85(1H,d,JH,H 16.7,CH=CHCN),7.20(1H,s,Ar-H),7.25(1H,d,JH,H 16.7,CH=CHCN),7.59,7.60(2x1H,2x s,2x Ar-H);13C NMRδC(100MHz,CDCl3):21.09(CH3),94.93(C-3),97.70(CH=CHCN),117.91(CN),127.61(C-6),133.37(C-2),135.44(C-1),140.81(C-4),141.15(C-5),149.18(CH=CHCN).
实施例11
化合物III(2-氨基甲酰基-5-氯-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的绝对构型
[00387]使5mg化合物III悬浮于50ml苯甲醚中。2天后,形成适于单晶X-射线分析的晶体。晶体是具有空间群P21和晶胞参数a=13.0983
Figure A20078004424901451
b=10.9625
Figure A20078004424901452
c=16.4266
Figure A20078004424901453
α=90°、β=103.6063°和γ=90°的单斜晶系。在晶体中,不对称晶胞含有化合物III的两个独立分子(分子A和分子B)和作为溶剂的苯甲醚的单一的、被部分(约86%)占据的分子。Flack参数被确定为:分子A的-0.04(7)和分子B的1.04(7)。根据前述确认,确定绝对立体化学,P1A和P1B的手性中心都呈S构型。图2A提供分子A视图,包括P1A的立体化学,图2B提供分子B视图,包括P1B的立体化学。
实施例12
化合物I(2-氨基甲酰基-5-氯-4-氟-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和化合物III(2-氨基甲酰基-5-氯-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的药理学
[00388]以下各表表明,在各试验,包括对测试药物的耐药性的分析中,化合物I和III的对映体纯3-膦酰吲哚的体外抗HIV活性。表1表明化合物抑制一系列(panel)突变HIV-I逆转录酶的活性。用多种病毒比较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的3-膦酰吲哚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与对照化合物EFV的化合物活性(依法韦仑,6-氯-环丙基乙炔基-4-三氟甲基-1,4-二氢-2H-3,1-苯并噁嗪-2-酮)。
[00389]如表1所示,化合物I以介于0.366±0.251μM(野生型RT)至1.411±0.873μM(K103N/Y181C)范围的平均50%抑制浓度(IC50)值,抑制HIV-1逆转录酶(RT)(亚型B,BH10株)。同样地,化合物III的IC50s范围介于0.343±0.083μM(野生型RT)至1.614±0.279μM(K103N/Y181C)之间。如表5所示,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不抑制人聚合酶α(IC50s>145μM)、β(IC50s>422μM)或γ(IC50s>60μM),表现出测试化合物的选择性。化合物I的结晶学研究和HIV RTK103N/Y181C双突变表明,化合物I结合至酶中的已知疏水NNRTI袋。
[00390]在HIV-I细胞培养试验中,采用MT-4细胞和亚型BHIV-1(BH-10株)、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分别以平均50%有效浓度(EC50)值1nM和1.2nM抑制HIV的产生(参见表6)。在人PBMC进行的试验中,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以平均EC500.4nM(BH-10株)或1.5nM(NL4-3株)抑制HIV-1的产生。针对5种不同宿主人细胞系中的3种不同的HIV-1病毒株,化合物I所确定的EC50范围是0.5-2.0nM,而化合物III的EC50为0.5-1.7nM。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对9种不同HIV-1亚型系列的各具有效价范围0.25-3.2nM和0.2-2.14nM的活性。在α-1酸性糖蛋白和45%人血清的存在下,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的活性分别被减少24.8和19.5倍。
[00391]在6种人HIV-1宿主细胞系的4天细胞毒性试验中,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表示平均50%细胞毒浓度(CC50)值分别为16.6-32.9μM和14.8-50.0μM。在PBMC中,确定CC50值为52.6(化合物I)和66.9μM(化合物III)。在9-12天的HeLa、HuH7和HepG2细胞系试验中,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的CC50值介于23.5-31.5μM范围。根据在MT-4细胞中所确定的CC50/EC50比例,分别计算出化合物III和化合物I的选择性指数(SI)值>22,000和>18,000。
[00392]在采用多种细胞系和HIV-1株的交叉耐药性试验中,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保持对抗带K103N、Y181C或K103N/Y181C突变的NNRTI耐药病毒的良好效价(EC50值分别低于4.5和14.5nM),尽管EFV尤其表现出对双突变的可观的耐药性(EC50值36-116nM)。
[00393]在Monogram BioSciences(原来的ViroLogic)进行的试验中,采用3种不同系列的病毒,更深度地研究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的耐药谱:低至中度EFV耐药病毒的筛选系列;8种高度EFV耐药病毒系列和64种病毒,包括带单、双和三重NNRTI耐药突变体的40种NNRTI耐药病毒的广谱系列。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具有对抗带NRTI和PI突变的亚系列突变体的高度活性。对抗基本上所有EFV耐药病毒,包括带双重和三重突变体的病毒方面,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优于EFV。对于带双重和三重突变体的EFV耐药病毒,化合物I的效价为化合物III的2-3倍。
[00394]在一系列的体外交互作用研究中,未观察到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之间的消极的交互作用,和7种NRTI或6种PI被批准用于临床上治疗HIV-1。
初步药效学
缩写词表
IIIB    通常采用的HIV-1实验室株
A98     RT的98位的丙氨酸
AAG     α-1酸性糖蛋白
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ZT     齐多夫定
BH1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的实验室适应株
CC50    50%细胞毒浓度
CPE     细胞病变作用
DNA     脱氧核糖核酸
DSA     药物敏感性试验
E138K           在RT的138位的谷氨酸向赖氨酸的转变
EC50,EC50S     50%有效浓度
EFV             依法韦仑
ELIS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F227F/L         RT的227位的苯丙氨酸/亮氨酸
FBS             胎牛血清
G190A           RT的190位的甘氨酸向丙氨酸的转变
G190A/G         RT的190位的甘氨酸/丙氨酸的转变
G190S           RT的190位的甘氨酸向丝氨酸的转变
GLP             实验室查操作规范
H9              人T细胞系衍生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
HepG2           人肝癌细胞系
HeLa            分离自腺癌患者的人细胞系
HIV,HIV-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HIV-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
HS              人血清
HuH7            人肝癌细胞系
IC50,IC50s     50%抑制浓度
IND             研究新药物申请
K101E           RT的101位的赖氨酸向谷氨酸盐的转变
K103N           RT的残基103上的赖氨酸向天冬酰胺的转变
K103R           RT的残基103上的赖氨酸向精氨酸的转变
K103S           RT的103位的赖氨酸向丝氨酸的转变
L100I           RT的100位的亮氨酸向异亮氨酸的转变
M184V           RT的184位上的蛋氨酸向缬氨酸的转变
mg              毫克
MOLT-4          分离自白血病患者的人T细胞
MT-2            分离自成人T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人T细胞系
MT-4           分离自成人T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人T细胞系
MTS            (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基甲氧基苯
               基)-2-(4-磺苯基)-2H-四唑鎓,内盐)
MTT            溴化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唑鎓
NAM            涉及核苷的突变
NL4-3,4595    常用HIV-1实验室株
nM             纳摩尔
NNRTI,NNRTIs  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
NRTI           核苷/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
P225H          RT的残基225上的脯氨酸向组氨酸的转变
P227L          RT的227位的脯氨酸向亮氨酸的转变
P236L          RT的236位的脯氨酸向亮氨酸的转变
p24            HIV p24核心蛋白
p28            SIV p28核心蛋白
PI             蛋白酶抑制剂
PBMC           外周血单核细胞
RC             复制能力
ROD            常用的HIV-2实验室株
RT             逆转录酶
SD             标准偏差
SI             选择性指数
SIV            猴免疫缺陷病毒
U937           分离自淋巴瘤患者的人单核细胞系
V106A          RT106位的缬氨酸向丙氨酸的转变
V106M          RT106位的缬氨酸向蛋氨酸的转变
V108I          RT108位的缬氨酸向异亮氨酸的转变
V179D          RT的残基179上的缬氨酸向天冬氨酸的转变
WT,W.T.,wt   野生型
Y181C    RT的残基181上的酪氨酸向半胱氨酸的转变
Y181V    RT的181位的酪氨酸向缬氨酸的转变
Y188L    RT的188位的酪氨酸向亮氨酸的转变
μg      微克
μM      微摩尔
对HIV RT酶的体外抗病毒活性
[00395]如表1中所示,采用体外HIV逆转录酶(RT)系列试验,确定化合物I、化合物III和EFV抗HIV RT的活性分布。这些研究采用衍生自与带K103N和Y181C单独或一起取代的标准系列的抗NNRTI、定向位点突变酶一起的HIV亚型B(BH-10株)野生型HIV RT酶。
[00396]体外试验时,化合物I以介于0.366±0.251μM(野生型RT)至1.411±0.873μM(K103N/Y181C)范围的IC50值抑制HIV逆转录。同样地,化合物III产生的各IC50s介于0.343±0.083μM(野生型RT)至1.614±0.279μM(K103N/Y181C)范围。EFV产生所期望的体外抑制模式,表现出抗Y181C酶的野生型活性,抗K103N和K103N/Y181C突变酶活性却极大地被削弱。
表1
在酶试验中的抗HIV-1RT活性
Figure A20078004424901501
IC50=降低酶活性50%的抑制剂浓度
N=所进行的重复实验数。
BH10主链中的a野生型HIV-1RT酶
[00397]从表2中所呈现的抗性倍数数据可看出测试和对比药物抗不同病毒的相对活性。
表2
Figure A20078004424901511
倍数变化=突变HIV的EC50除以野生型HIV病毒的EC50
按平行试验的各倍数变化的平均值计算出的平均倍数变化。
[00398]在去垢剂(它提高IC50值)的存在下,测量需要阻断50%酶所计算出的药物浓度(IC50)和表示于表1-4中的数据,然而,一般在不存在去垢剂下得到较低值。
抗其它突变HIV RT酶的体外抗病毒活性
[00399]测试化合物I和III对携带常见NNRTI-耐药突变的更宽系列的RT酶的抑制。效果数据表示于表3,相应的倍数变化概述于表4。研究概述于随后的本文。
表3
抗定向位点突变HIV-1RT酶的抗病毒体外活性
Figure A20078004424901521
IC50-=降低酶活性50%的抑制浓度
a:除非另有说明,对每种酶所进行的重复实验数
b:BH10主链中的野生型HIV-1RT酶
c:带定向位点NNRTI耐药突变的BH10衍生的RT酶
d:带定向位点NRTI耐药突变BH10衍生的RT酶
e:用于IC50计算的2套数据
[00400]如从数据中所看到的,化合物III和化合物I基本保留抑制在密码子100、106、184和134取代的HIV RT酶的体外疗效。仅在密码子108、138和188上的突变体发现重大疗效损失。
表4  抗一系列定向位点突变HIV-1RT的抗性倍数
Figure A20078004424901531
抗性倍数=在相关试验中,突变HIV-1RT的IC50除以野生型酶的IC50
按照平行试验的各倍数变化的平均值计算平均倍数改变。
N=除脚注注明外所进行的实验的重复批数。
a:用于计算平均抗性倍数的两套数据。
[00401]总体上,化合物I和III产生的倍数变化介于0.5±0.2至15.50±6.8范围内。
对人DNA聚合酶α、β和γ的作用
[00402]HIV RT,像其它病毒聚合酶一样,与负责正常细胞核和线粒体DNA合成和修复的细胞DNA聚合酶一起分享有限的结构同源性。这就产生形式上的可能性,即HIV RT的抑制剂可能抑制细胞聚合酶,产生细胞毒性。具体说来,聚合酶γ的抑制有可能产生线粒体毒性。采用标准体外试验,评估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抑制细胞DNA聚合酶的能力(表5)。
[00403]体外试验时,化合物III、化合物I和EFV对人细胞DNA聚合酶α或β的IC50未达到介于100->450μM的浓度范围。同样地,初步的数据(n=1)表明,化合物I和EFV抑制人DNA聚合酶γ体外活性的IC50>100μM,而化合物III对该酶的IC50为60.1μM。
表5  抑制人细胞DNA-依赖的聚合酶α、β和γ的体外活性
Figure A20078004424901541
IC50=体外抑制酶活性50%的有效浓度
N=对各种聚合酶所进行的重复实验数
Act.D=作为阳性检验对照的放线菌素D
a:人DNA聚合酶α
b:人DNA聚合酶β
c:人DNA聚合酶γ;来自单一实验的初步数据
结合至HIV RT的直接证明
[00404]确认与化合物I和III共同结晶的K 103N/Y 181C双重突变HIV RT(与用于活性试验的BH-10株酶一样)结构特征。
[00405]NNRTIs通常是小的,并对位于靠近RT催化位点的疏水袋具有强烈的亲和力。抑制剂的结合限制酶的灵活性,并干扰适当的DNA合成(Clavel和Hance,HIV drug resistence.N Engl J Med;350:1023-35(2004))。
[00406]在化合物I存在下,进行K103N/Y181C突变蛋白的结晶。在化合物I的存在下,浓缩重组HIV-1K103N/Y181C RT蛋白,再用于连续晶体微布晶种实验,生成大小足以进行X射线数据收集的蛋白晶体。单一晶体用于X射线衍射和建模。
Figure A20078004424901542
下,示意图表明化合物I结合至HIV-1RT的NNRTI袋。
[00407]与酶促活化的K103N/Y181C HIV-1双重突变酶共同缀合的化合物I的X射线晶体结构表示于图1A,示意图表示于图1B。该结构表明,化合物I以类似于经认可的药物依法韦仑的方式结合到HIV RT中的NNRTI袋中(Bacheler,等,J Virol;75:4999-5008(2001))。可发现化合物I的吲哚环密切接近HIV-1RT的密码子101和103。
细胞活性
[00408]本节概述在细胞培养系统中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对HIV-1和HIV-2的抗病毒活性模式。采用多种HIV株和支持HIV复制的人细胞类型,用广泛的试验和端点,测量这些活性。
实施例13
抗HIV-1BH10株活性
[00409]所采用的基于标准HIV细胞的试验是用p24ELISA读出的MT-4细胞的4天试验。基本如Devine D,Mathews N,Kinchington D(2000),抗病毒方法和方案.Human Press Inc.,Totowa,NJ.185-199中所述,用基于标准细胞的药物敏感性试验(DSA)确定IDX12899的体外抗HIV-1活性(EC50值)。HIV-1试验病毒具有亚型B、BH10株源。标准试验系列包括野生型病毒以及Y181C、K103N和K103N/Y181C定向位点突变衍生物。该试验的数据概述于下表6中。对野生型BH10病毒,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和EFV的抑制活性都接近约1nM的EC50s。对照值与先前公开的结果非常一致(Young等,1995,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39(12):2602-5;和ries等,2004,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48(12):4680-6;Janssen等,2004,J Med Chem;48(6):1901-9;Boone 2006,Curr.Opin Investig Drugs;7(2):128-35)和采用PhenoScreenTM试验获得的那些数据。
表6
Figure A20078004424901561
IC50=体外抑制酶活性50%的有效浓度
N=对各聚合酶所进行的重复实验数
Act D=用作阳性检验对照抑制剂的放线菌素D
ddCTP=在DNA聚合酶γ试验中用作阳性对照抑制剂的二脱氧胞苷三磷酸
N/A=不适用
a:人DNA聚合酶α
b:人DNA聚合酶β
c:人DNA聚合酶γ
d:观察到的可见沉淀
[00410]对于突变病毒,EFV表现出所希望的抗病毒模式;它有效地抑制Y181C病毒生长(EC50=2.5nM),却对K103N或Y181C/K103N突变病毒的活性显著更少(平均EC50值为41-42nM)。
[00411]对突变病毒的不同试验物品的活性显然来自概述于表7的相应抗性倍数值。对Y181C突变,全部5种化合物都表示出类似地下降的活性(平均倍数变化介于2.3-3.7)。然而对K103N病毒,EFV表明平均34.3倍数变化,其余化合物表现基本不变的活性(0.8-1.2倍)。
表7  化合物对HIV-1BH10病毒的抗性倍数
Figure A20078004424901562
倍数变化=对突变HIV的EC50除以对野生型HIV病毒的EC50
按照平行试验的各倍数变化的平均值计算平均倍数改变。
[00412]根据细胞病变作用(CPE),采用不同的试验读出,用相同的病毒和细胞类型,评价化合物活性。在HIV-1感染而不是衣壳蛋白生成后,该试验测量细胞活力,并根据设置和实行的试验区别于标准试验,从而提供经后一方法所得到的结果的有用的确证。5种独立实验的数据概述于下表8。
表8  CPE的MT-4细胞试验中抑制HIV-1BH10病毒的活性
a=所进行的重复实验数。
b=实验室适应的野生型和定向位点突变BH 10病毒
表9  抗性倍数
Figure A20078004424901572
倍数变化=突变HIV的EC50除以野生型HIV病毒的EC50
按照平行试验的各倍数变化的平均值计算平均倍数改变。
[00413]在CPE试验中,如亚纳摩尔平均EC50值(介于0.1-0.7nM)所示,WT BH10病毒的复制被化合物I、化合物III和EFV有效地抑制。
[00414]Y181C、K103N和K103N/Y181C BH10系列病毒被化合物I、化合物III以介于0.1-最大6.6nM的平均EC50值有效抑制。如所期望的,EFV有效抑制Y181C病毒生长,却对其它突变病毒的活性极小(EC50值41-53nM)。对照值与先前所述结果极为一致(Young等,1995,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39(12):2602-5;Andries等,2004,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48(12):4680-6;Janssen等,2004,J MedChem;48(6):1901-9;Boone 2006,Curr.Opin Investig Drugs;7(2):128-35)。
[00415]根据与BH10 WT株相比的倍数变化,化合物I、化合物III和EFV对抗Y181C突变表现出2.7-11.9倍范围的增加,而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对K103N突变的抑制表现出无变化(<1.8倍)。K103N/Y181C突变产生更大的可变性和倍数变化:12.7(化合物I)和55.6(化合物III)。EFV分别对K103N和K103N/Y181C突变体的抑制表现出66.8和88.0的平均倍数变化。
对HIV-1 NL4-3株的活性
[00416]也用基于采用带NL4-3主链的亚型B HIV-1病毒的细胞的试验,确定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的活性。如同以上对采用ELISA读出的BH-10病毒系列所述的测试化合物一样,对NL4-3病毒的标准系列(w.t.、Y181C、K103N和K103N/Y181C)进行试验。这些试验的结果概述于表10。
[00417]该研究的结果往往可与用BH10病毒所发现的那些相比。在NL4-3背景中,化合物对抑制w.t.NL4-3病毒(EC50s介于0.7-2.3nM)和Y181C病毒(EC50s介于0.7-2.3nM)是有效的。
表10  在MT-4细胞试验中对抗HIV-1NL4-3病毒的活性
Figure A20078004424901591
EC50=细胞培养中减少病毒产生达50%的有效浓度。
aN=进行的重复实验数。
b实验室适应的野生型和定向位点突变BH10病毒。
表11  抗性倍数
Figure A20078004424901592
倍数变化=突变HIV的EC50除以野生型HIV病毒的EC50
按照平行试验的各倍数变化的平均值计算平均倍数改变。
对抗MT-2细胞中HIV-1临床分离株的活性
[00418]随后,与比较药物相比,测量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对抗2种MT-2细胞系适应的HIV-1临床分离株的抗病毒效果。与敏感的WT病毒相比,病毒试验系列由表达Y181C(#3350)和K103N/Y181C(#5054)的临床分离株突变体组成。数据概述于下表12。
表12  MT-2细胞试验中对HIV-1临床分离株活性
Figure A20078004424901601
EC50=细胞培养中减少病毒产生打50%的有效浓度。
a实验室适应的野生型株。
b临床分离株3350对奈韦拉平耐药。该突变也具有M 184V突变。
c临床分离株5054。
表13  抗性倍数
Figure A20078004424901602
倍数变化=突变HIV的EC50除以野生型HIV的EC50。注意:倍数变化并不决定于表12中的平均EC50值,却首先对各实验进行计算。然后,平均倍数变化+/-SD取自所有实验。
对抗人PBMC中HIV-1株的活性
[00419]接着,测量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和比较剂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HIV-1系列的抗病毒活性。完整病毒系列由连同两种NNRTI-敏感的WT病毒(BH10和NL4-3)一起的表达K103N(#4937和#5002)和K103N/Y181C(#5004)病毒的3种临床分离株突变体组成。5套独立数据的结果概述于表14。
表14  对抗PBMC细胞试验中HIV-1病毒的活性
Figure A20078004424901611
EC50=细胞培养中减少病毒产生达50%的有效浓度。
数字表示衍生自5种独立实验的平均值+/-标准偏差。
a实验室适应的野生型病毒株。
b采用临床分离株4937(n=3)和5002(n=2)的结果。
c临床分离株5004。
[00420]所有5种化合物都极为有效抑制PBMC中的wt BH10病毒,其EC50值为0.4-0.9nM。各药物通常对相同细胞中的NL4-3病毒的效力低24倍。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仅以1-2倍的活性损失有效抑制K103N病毒复制(与BH10病毒对比),但对抑制K103N/Y181C分离株的抑制活性低6-22倍。相反,EFV对单重和双重突变分离株分别表现出大约40-70倍的更低活性。对照和试验物品值与先前公开的结果很好吻合(Young等,1995,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39(12):2602-5;Andries等,2004,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48(12):4680-6;Janssen等,2004,J Med Chem;48(6):1901-9)并与本节报道的其它值吻合。
CPE试验对MT-4细胞中HIV-1IIIB病毒的抑制活性
[00421]如下文所概述的,接着,鉴定对HIV-1IIIB实验室培养的一系列突变体进行抑制的试验物品。经CPE试验,用MTS读出细胞活力,确定抗病毒效果。该试验中试验的病毒包括标准IIIB w.t.以及选择培养的Y181C和Y181C/K103N病毒,但通常的K103N被下面进一步描述的经选择的K103R/V179D/P225H三重突变病毒替代。平均效果数据表示于表15。
表15  CPE对抗MT-4细胞中HIV-1IIIB病毒的活性
Figure A20078004424901621
a=所进行的重复实验数.
b=实验室适应的野生型和定向位点突变BH10病毒。
表16  抗性倍数
Figure A20078004424901622
倍数变化=突变HIV的EC50除以野生型HIV病毒的EC50。
按照平行试验的各倍数变化的平均值计算平均倍数改变。
[00422]W.T.IIIB病毒被全部5种药物以介于0.0004±0.0002至0.0017±0.0004的平均EC50值(以μM表示)有效地抑制。
[00423]选择培养的IIIB Y181C病毒的复制也被各药物以介于0.0021±0.0003至0.0120±0.0026的平均EC50值(用μM表示)有效地抑制。这些值与整个本节所呈现其它结果很好吻合。
[00424]如介于0.0026±0.0004至0.0099±0.0016的平均EC50值(用μM表示)所意味的那样,IIIB K103N/Y181C病毒通常被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有效地抑制。然而,如0.1120±0.0330的平均EC50值(以μM表示)所看出的那样,EFV有效性很小。
[00425]K103R/V179D/P225H三重突变IIIB病毒表现出不同的结果并对EFV有大得多的耐药性,尽管它对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保持相对的敏感。平均EC50值(用μM表示)为:0.0100±0.0015(化合物I)、0.0250±0.0060(化合物III),和>1.0(EFV)。注意,K103R突变RT酶不是NNRTI耐药的(数据未表明)。
[00426]根据IIIB突变系列的药物敏感性中的倍数变化,化合物I、化合物III和EFV对Y181C病毒的平均抗性倍数值一般很少变化(2.9±0.8-7.7±2.8倍)。对抗K103N/Y181C突变的抗性倍数是更加不定的,但都在整个本节所见到的变化范围内:倍数变化为4.8±1.6(化合物I)和19.5±4.3(化合物III)。对K103R/V179D/P225H突变所见到的平均抗性倍数值为:11.1±4.1(化合物I)、53.5±12.8(化合物III)和>711.7±255.3(EFV)。
[00427]总之,除K103R/V179D/P225H三重突变病毒之外,这些IIIB病毒CPE检验的试验基本确认本节别处所呈现的结论。化合物I抑制这种突变体的活性最大(EC50=10nM),化合物III以适当的活性(EC50=21-25nM)居其次,而EFV基本失活(EC50>1000nM)。尽管在临床试样方面,通常并未认识K103R/V179D/P225H突变遗传型模式,但组合K103R/V179D被认为大大降低对全部三种经认可的NNRTI的敏感性(Harrigan等,2005,AIDS;19:549-54;Parkin等,2006,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50(1):351-4)。
对不同人细胞系中的各种HIV-1株的活性
[00428]进一步用覆盖3种不同的亚型B野生型HIV-1株和5种不同的细胞系所进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检验化合物I、化合物III和对照药物的病毒和宿主细胞依赖性。所用的HIV-1株是BH10、NL4-3和IIIB:细胞系是U-937细胞(衍生自组织细胞性淋巴瘤的人单核细胞);MOLT-4细胞(人T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H-9细胞(人淋巴细胞T细胞);和MT-2和MT-4人白血病T细胞。
[00429]三个独立的实验的平均EC50值和标准偏差概述于表17。在该研究的实验条件下,化合物I、化合物III和EFV在覆盖所测试的各野生型病毒和宿主细胞组合中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不变的潜力。所见的活性介于0.4-3.2nM的范围。
表17  建立的人宿主细胞系中抑制HIV-1W.T.株的活性
Figure A20078004424901641
EC50=细胞培养中减少病毒产生达50%的有效浓度。
数字表示衍生自3种独立实验的平均值+/-标准偏差。
[00430]覆盖各病毒株和细胞类型的所见平均活性范围总结于表的最后一行。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对三种HIV-1株和形态学上不同的人T和单核细胞系显示出潜在的体外抗病毒活性(0.5-2nM范围)。全部5种化合物表现出相当可比较的活性。
对抗一系列不同HIV-1亚型的活性
[00431]接着,测试试验和对照化合物对覆盖全部主要HIV-1亚型或进化枝(A、B、C、D、F1、G、H、AE和AG)的亚型系列的抑制活性。该系列是选自临床分离株Monogram BioSciences(原ViroLogics)大文库中的64种病毒系列中的部分。系列中的各亚型表示为2种不同病毒,它们分享许多序列相似性,却也有某些关键不同,从而能不同地响应包含于该研究中的一种或多种药物。
[00432]从试验品化合物I、化合物III和对照药物EFV的PhenoSenseTM试验中,化合物I、化合物III和EFV对抗包含9种不同HIV-1亚型(A、B、C、D、F1、G、H、AE、AG)的亚型系列(18种病毒)的活性全在对野生型活性值(未标出数据)的2倍之内。
[00433]在不同的亚型中,全部效能范围为:化合物I,0.25-3.20nM;化合物III=0.2-2.14nM;EFV=0.40-3.10nM。并不令人惊讶地,跨越亚型比在亚型范围的效能范围稍微更大(10-11倍),但这种可变性主要由于正好两种病毒分离株:在所有情况中,第二种亚型C HIV-1分离株最不易受全部试验药物影响;相反地,两种亚型H分离株似乎对所有药物高度敏感(EC50值0.17-0.55nM)。然而,这些病毒的复制能力也分别减少42%和10%,这可归因于它们的明显的高敏感性。其余的亚型病毒在来自CNDO参照株的效能方面一般表现出<2.5倍分歧。
对抗H9细胞中HIV-2ROD的活性
[00434]以齐多夫定(AZT)用为对照物,确定H9细胞中的HIV 2型ROD对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的敏感性。平均数据来自两种独立的抗病毒活性实验并表示于表18中。
[00435]在最高试验浓度(1.25μM)下,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不能抑制HIV-2ROD复制,而AZT对照物显示出可与公开值(Witvrouw,等2004,Antiviral Therapy 9:57-65)比较的活性(0.1619±0.0767μM)。
表18  H9细胞试验中对抗HIV-2ROD WT的活性
  化合物   EC50值(μM)
  化合物I   >1.25
  化合物III   >1.25
  AZT   0.1619±0.0767
EC50=细胞培养中减少病毒产生达50%的有效浓度。
数字表示来自2种独立实验的平均值+/-标准偏差。
在人血清和α-1酸性糖蛋白的存在下抑制HIV-1的活性
[00436]在先研究通常测量在10%胎牛血清(FBS)的存在下细胞培养中各药物抑制HIV-1生长的EC50。为估计对测试品的血清调节的EC50,在45%人血清或1mg/mL α-1酸性糖蛋白或二者的存在下,进行另外的实验。来自3-7种抗病毒活性实验的平均结果示于表19。
表19  在HS或AAG的存在下抗HIV-1BH10W.T.活性
Figure A20078004424901661
EC50=细胞培养中减少病毒产生达50%的有效浓度。
a1mg/ml的α-1酸性糖蛋白
b人血清-AB+对A和B血型抗原缺乏抗体。
表20  抗性倍数
Figure A20078004424901671
倍数变化=用胎牛血清+AAG或人血清+/-AAG得到的EC50除以只用胎牛血清得到的EC50。注意,从表19中的平均EC50值确定倍数变化,但首先对各实验进行计算。因而,平均倍数变化+/-标准偏差取自所有实验。
a1mg/ml的α-1酸性糖蛋白。
[00437]在具预期效能的10%FBS的存在下,5种药物以介于1.0-1.6nM的EC50值抑制WT病毒复制。对于各药物,加入1mg/mL AAG一般会降低药物效能2-3倍,改变平均EC50值至2-5nM范围。
[00438]5种药物的效能被45%人血清(HS)减少至更大的范围,产生11.5-21.9nM的平均EC50值和8.4-17.0倍的倍数变化。培养实验中45%HS+AAG的存在产生更多不定的结果和19.0(化合物I)、32.6(化合物III)和11.6(EFV)的平均EC50值(以nM表示)。对于对照物所见的值与公开的结果很好吻合(Young等,1995,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39(12):2602-5;Andries等,2004,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48(12):4680-6;Janssen等,2004,J.Med.Chem.;48(6):1901-9;Boone 2006,Curr.Opin Investig Drugs;7(2):128-35)。相应的平均倍数变化为19.5(化合物I)、24.8(化合物III)和5.4(EFV)。
[00439]总之,对于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单独采用AAG,完全未观察到显著(<3倍变化)的蛋白结合相互作用。在HS或HS+AAG中,估算到EC50的适度上升(16-25倍变化)。总之,数据表明,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的蛋白结合稍高于EFV。
实施例14
体外细胞毒性
[00440]采用增殖细胞的基于常规细胞的试验用来评价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的细胞毒性。这些3-12天的细胞毒性研究集中于人细胞系,它们或者(i)易于受HIV-1病毒体外感染(例如最初的血单核细胞;MT-2和MT-4白血病T细胞),或者(ii)常用来评价药物体外介导的细胞毒性(例如HepG2、HuH7或HeLa)(Divi RL,Haverkos KJ,Humsi JA,等(2006)培养的人细胞长期暴露于齐多夫定的线粒体病理学的形态学和分子进程.Environ Mol Mutagen;47)。经标准MTT或MTS染色测量细胞活力。
PBMC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00441]用受激人最初血单核细胞(PBMC)的4种独立实验评价试验品的体外细胞毒性。使PBMC暴露于浓度介于0.005μM-100μM的连同对照药物EFV一起的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 3天。经MTT染色确定细胞活力。结果表示为减少细胞活力50%的平均有效药物浓度(CC50)。
[00442]用PBMC确定的试验品的平均CC50值(用μM表示)为:化合物I=52.6±15.2和化合物III=66.9±19.6。所确定的对照品的平均CC50值(用μM表示)为:EFV=70.9±7.6.
HIV-1人宿主细胞的细胞细胞毒性
[00443]接着,用以下六种HIV-1易感人宿主细胞系测试试验品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和对照药物EFV的体外细胞病变作用:U-937细胞(衍生自组织细胞性淋巴瘤的人单核细胞);MOLT-4细胞(人T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H9细胞(人淋巴母细胞T细胞);IM9细胞(人B淋巴母细胞性细胞系);和MT-2和MT-4人白血病T细胞。
[00444]在暴露于药物4天后,经MTS染色测量细胞活力,确定CC50值。药物浓度介于0.005μM-100μM。3种独立实验的结果(除非另有说明)概述于表21。
表21
HIV-1人宿主细胞系细胞的细胞毒性
Figure A20078004424901691
aCC50=减少细胞活力50%的有效浓度
b除非另有说明,数字表示得自3次独立实验的平均值+/-标准偏差
c各数值得自2种独立实验
d以每孔5x103个细胞接种的人单核组织细胞性淋巴瘤
e以每孔2x104个细胞接种人T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
f以每孔4x104个细胞接种的人淋巴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
g以每孔2x104个细胞接种的人B淋巴细胞性细胞系
h以每孔1.25x104个(MT-2)和25x104个(MT-4)细胞接种的人T细胞白血病
[00445]试验品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和对照化合物在6种人HIV-1易感宿主细胞系中表现出可测量的体外细胞毒性。根据细胞类型,化合物I的平均CC50值介于16.6-32.9μM与化合物III的14.8-50.0μM对比(表21),类似于所确定的EFV(23.2-51.0μM)平均CC50范围。
[00446]在6种细胞系中,MOLT-4细胞系对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的细胞毒性最敏感。EFV在U937和MT-2细胞中表现出最大的细胞毒性。
实施例15
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抑制HIV-1的选择性指数
[00447]根据在MT-4细胞中CC50对EC50的比例(用于本工作的标准试验),我们用前述数据计算选择性指数(SI)值。
[00448]在MT-4T细胞中的化合物I的CC50为27μM对应于1.2nM的EC50,得到SI>22,000。化合物III的CC50为18.6μM对应于1.0nM的EC50,SI>18,000。同样地,对照药物的选择性指标被估算为:EFV=37,000。这些值与先前报道的SI值很吻合(Young等,1995,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39(12):2602-5;Andries等,2004,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48(12):4680-6;Janssen等,2004,J MedChem;48(6):1901-9;Boone 2006,Curr.Opin Investig Drugs;7(2):128-35)。
[00449]采用PBMC中产生的细胞毒性和活性数据,可用计算机计算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的>100,000的SI值。
在其它人细胞类型中的长期细胞毒性
[00450]最后,用毒理学相关性确定在其它人细胞系中试验品的体外细胞毒性;HuH7和HepG2肝细胞(Knowles等,1980,Science;209(25):497-9)和HeLa上皮细胞(Gey等,1952,Cancer Research;12:264-5)经MTS活力染色。用一系列药物浓度(0.005-100μM)重复处理细胞9天(HeLa)或12天(HuH7、HepG2)。衍生自3-5种独立实验的平均CC50值和标准偏差概述于表22。
表22
在选择的人细胞系细胞中的细胞毒性
Figure A20078004424901701
CC50=减少细胞活力50%的有效浓度。
如:a=3-4;b=4-5;c=3-5所示,数字表示来自3-5种独立实验的平均值+/-标准偏差。
d以1x103个细胞/孔接种HeLa细胞,并在药物的存在下孵化9天。每3天更换药物和培养基。
e分别以1x103和7x103个细胞/孔接种HuH7和HepG2细胞,并在药物的存在下,孵化12天。每3天更换药物和培养基。
[00451]在这种长期细胞毒性试验中观察到的趋势反映出在先前研究所见到的那些。一般说来,3种细胞系中的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产生介于23-32μM的类似CC50值。EFV再次成为最少细胞毒的化合物(CC50介于48-81μM)。
实施例16
体外比较数据
[00452]用上述基于标准BH10HIV细胞的试验,评价化合物I和III、相应的对映体(即,化合物II和IV)和相应的外消旋体。标准试验系列(panel)包括野生型病毒以及Y181C、K103N和K103N/Y181C定向位点突变衍生物。
[00453]下表提供化合物I、化合物II及其对应外消旋体的数据。所述外消旋体抑制野生型BH10病毒和Y181C、K103N和K103N/Y181C突变病毒的EC50介于2.4-6.2nM之间。化合物I抑制野生型BH10病毒和Y181C、K103N和K103N/Y181C突变病毒的EC50介于0.6-3.5nM。化合物II抑制野生型BH10病毒和Y181C和K103N突变病毒的EC50介于129-920nM之间。
细胞试验中抑制HIV-1BH10病毒的活性
Figure A20078004424901711
EC50=细胞培养中减少病毒产生达50%的有效浓度。
aN=所进行的重复实验数。
b实验室适应的野生型和定向位点突变BH10病毒。
[00454]下表提供化合物III、化合物IV及其对应外消旋体的数据。所述外消旋体抑制野生型BH10病毒和Y181C、K103N和K103N/Y181C突变病毒的EC50介于1.6-24.4nM之间。化合物III抑制野生型BH10病毒和Y181C、K103N和K103N/Y181C突变病毒的EC50介于0.6-23.1nM之间。化合物IV抑制野生型BH10病毒和Y181C、K103N和K103N/Y181C突变病毒的EC50介于89.2-824nM之间。
细胞试验中对HIV-1BH10病毒的活性
Figure A20078004424901721
EC50=细胞培养减少病毒产生达50%的有效浓度。
aN=所进行的重复实验数。
b实验室适应的野生型和定向位点突变BH10病毒。
[00455]如上表中所示,在这些试验中,大部分外消旋混合物(即使不是全部)的活性在于S对映体化合物I和III。
细胞保护试验
[00456]用细胞保护试验评价化合物I和III、相应的对映体(即,化合物II和IV)和对应的外消旋体。标准试验系列包括野生型病毒以及Y181C、K103N和K103N/Y181C定向位点突变衍生物。
[00457]使测试化合物溶解于15mM的DMSO,再稀释于培养基RPMI 1640+2g/L NaHCO3+1%卡那霉素溶液100x(10000μg/mL)+10%FCS+/-1,2%DMSO。
[00458]将MT-4细胞(来源:NIH目录编号120)接种至96孔细胞培养皿(50μL中,每孔1x104个细胞)。
[00459]将50μL测试化合物的2倍系列稀释液(0.29μM-75μM)加至完全生长培养基中的细胞(RPMI,10%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中,用产生90%细胞病变作用的稀释度下的20μL等份HIV悬液(HIV-1株BH10野生型和耐药病毒Y181C、K103N和Y181C/K103N)感染细胞。试验中最终的120μL DMSO浓度是0.5%。再于37℃/5%CO2下孵化细胞培养物4天。然后,用Cell Titer 96AQueous一种溶液细胞增殖试验(Promega)测量细胞活力。简单说来,直接将一种溶液试剂加至各培养孔(20μL/孔),孵化5小时,采用Sunrise Tecan分光光度计纪录492nm下的吸光率。
[00460]根据四参数,用Tecan Magellan软件,采用s形非线性回归分析,由抑制百分率对浓度数据,确定EC50值。
[00461]下表提供化合物I、化合物II及其对应外消旋体的数据。所述外消旋体抑制野生型BH10病毒和Y181C、K103N和K103N/Y181C突变病毒的EC50S介于1.5-7.0nM之间。化合物I抑制野生型BH10病毒和Y181C、K103N和K103N/Y181C突变病毒的EC50介于0.26-3.5nM之间。化合物III抑制野生型BH10病毒和Y181C和K103N突变病毒的EC50从62到超过1000nM。
细胞保护试验中抑制HIV-1BH10病毒的活性
EC50=减少病毒的细胞病变作用50%的化合物浓度。
[00462]下表提供化合物III及其对应外消旋体的数据。所述外消旋体抑制野生型BH10病毒和Y181C、K103N和K103N/Y181C突变病毒的EC50介于0.2-9.0nM之间。化合物III抑制野生型BH10病毒和Y181C、K103N和K103N/Y181C突变病毒的EC50介于0.14-6.6nM之间。
细胞保护试验中抑制HIV-1BH10病毒的活性
Figure A20078004424901732
EC50=减少病毒的细胞病变作用50%的化合物浓度。
细胞色素P450结合、抑制和介导
[00463]用细胞色素P450结合试验评价化合物I和III、相应的对映体(即,化合物II和IV)和对应外消旋体。
[00464]进行抑制研究,评价化合物I和III抑制人肝微粒体蛋白质的CYP450同工酶的催化活性的潜力。在和不在化合物I或III的存在下,确定人肝微粒体的CYP450特异性探针底物的代谢物形成的速度。还评价直接抑制以及时间依赖性抑制,也称为基于机理的抑制或MBI。当发现显著抑制(IC50<10μM)时,最初的研究确定IC50值,随后确定MBI的ki或kinact和ki。此外,还评价抑制类型。
[00465]采用带荧光底物的重组人微粒体蛋白质,检验化合物。用采用设定来检测特异性代谢物的适当激发和发射波长的Fusion培养板读出计测量信号:
[00466]通过用CYP2C9和NADPH再生成系统孵化荧光发光的(luminogenic)CYP450底物Luciferin-H进行CYP2C9抑制。采用Fusion培养板读出计测量发光。
体外重组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抑制
Figure A20078004424901742
抑制研究IC50=50%抑制浓度(μM)或最高试验浓度下的抑制百分率
各值表示三种独立实验的平均±SD
NA未得到
[00467]采用人肝微粒体进行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抑制的酶动力学研究。在和不在标准抑制剂或化合物I或III(0、0.01、0.1、1、10和50μM)的存在下,确定合并的人肝微粒体CYP450特异性探针底物代谢物形成速率。还通过评价化合物I或III预孵化(30分钟)对带微粒体的CYP450酶(在如上所述的浓度下)的抑制作用,研究时间依赖性抑制。当抑制达到大于50%水平时,确定直接和时间依赖性抑制的IC50值。此外,通过确定Ki值和抑制类型,研究化合物I或III(在0、1、3、6、9和12μM浓度下)对CYP2C8和CYP2C9的直接抑制。
[00468]除CYP2C8和CYP2C9直接抑制的Ki值外,还确定化合物I或化合物III随时间依赖性抑制CYP3A4(睾酮和咪达唑仑)的Kinact和Ki值。37℃,对CYP3A4(咪达唑仑和睾酮),用0、0.0125、0.125、1.25、12.5和62.5μM下的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与人肝微粒体和NADPH一起预孵化0、1、5、10、20和30分钟。对照孵化包括单一浓度无NADPH的预孵化的试验品和阳性对照抑制剂。用经认可的LC-MS/MS方法监测代谢物形成,除kinact和Ki值外,还确定残余活性百分率。
[00469]化合物I表现出有限抑制(IC50>20μM)CYP1A2、CYP2B6、CYP2D6和CYP2C19(IC50=10.2μM)和显著抑制(IC50<10μM)CYP2C8、CYP2C9和CYP3A4。化合物I分别以1.1和1.4μM的ki值表现出竞争性抑制CYP2C8和CYP2C9。因为CYP3A4具有多个结合位点,所以用两个结构上无关的探针底物、睾酮和咪达唑仑,典型地评价抑制作用。化合物I分别以0.14和0.18μM的ki值表现出显著的基于机理地抑制CYP3A4-睾酮和CYP3A4-咪达唑仑。
用化合物I体外抑制人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
Figure A20078004424901761
a=CYP450特异性探针底物
b=未确定。确定的对IC50值的ki值<10μM
c=失活的最大速度常数。只涉及时间依赖性抑制。
[00470]化合物III表现出有限抑制(IC50>20μM)CYP1A2、CYP2B6、CYP2D6,边际抑制CYP2C19(IC50=10.2μM)和显著抑制(IC50<10μM)CYP2C8、CYP2C9和CYP3A4。化合物III分别以0.66和0.93μM的ki值表现出竞争抑制CYP2C8和CYP2C9。因为CYP3A4具有多个结合位点,所以用两个结构上无关的探针底物、睾酮和咪达唑仑,典型地评价抑制作用。化合物III分别以0.21和0.06μM的ki值表现出显著的基于机理地抑制CYP3A4-睾酮和CYP3A4-咪达唑仑。
用化合物III体外抑制人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
Figure A20078004424901762
Figure A20078004424901771
a=CYP450特异性探针底物
b=未确定。IC50值≥10μM。仅确定对IC50值的ki值<10μM
c=失活的最大速度常数。只涉及时间依赖性抑制。
[00471]体外诱导CYP3A4的潜力被屏蔽于DPX2细胞。DPX2细胞系是被人孕烷x受体(PXR)和含有CYP3A4增强子区域的报道基因载体转化的人肝细胞癌细胞系(HepG2)的衍生物。CYP1A2的体外诱导潜力被屏蔽于CYP1A2-DRE细胞。CYP1A2-DRE细胞系是被二氧芑(dioxin)响应元件(DRE)和含有CYP1A2启动子元件的报道基因稳定转化的HepG2细胞。通过比较用试验品所得到的PXR活化与用利福平(强诱导剂),米非司酮(中度诱导剂)和雄烷醇(弱诱导剂)所得到的活化,确定CYP3A4诱导的程度。通过比较用试验品所得到的芳烃受体(AhR)的活化与用TCDD(强诱导剂)、奥美拉唑(中度诱导剂)和2-乙酰基氨基芴(弱诱导剂)所得到的活化,确定CYP 1A2诱导的程度。
Figure A20078004424901772
NA=未得到
[00472]如上表中所示,化合物I和III是CYP3A4和CYP1A2的中度诱导剂。
血浆蛋白体外结合
[00473]经平衡透析确定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在大鼠、狗、猴子和人血浆中的血浆蛋白体外结合。通过采用大鼠、狗、猴子和人血浆平衡透析评价蛋白结合。经带LC-MS/MS检测的HPLC,测试试样。各动物和两种化合物的血浆蛋白结合是高的(>99%)。
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的蛋白结合
Figure A20078004424901781
实施例17
细胞色素P450体外抑制
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与其它药剂的联合作用
[00474]进行涉及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和NRTI和PI类化合物抗HIV活性的药-药体外相互作用研究。
[00475]采用在45%人血清(HS)中进行的标准药物敏感性试验(DSA),对MT-4人T细胞的野生型HIV-1病毒感染,按照一式三份测试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任一试验品的抗病毒活性的体外作用,以对在体内得到的蛋白结合条件下发生的相互作用提供更好的评价。化合物I或化合物III单独或与各NRTI或PI一起被滴定。
[00476]在两种不同药物浓度,″低″(1x)和″高″(5x)浓度下,试验各NRTI或PI对化合物I或化合物III疗效的影响;由所进行的中间(pilot)实验,测定所用各化合物的高浓度,以确保在45%HS的存在下仍能得到可测量的抑制值。
[00477]进行这些体外药-药相互作用研究,主要是为了确定不同种类的HIV药物间的负面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而不是检验不同药物间的协同作用的可能性。
[00478]总之,在这些体外实验中,所试验的7种HIV NRTI药或6种HIV PI药与针对HIV的化合物I或化合物III都未表现出可测量的负面的或拮抗的相互作用。
实施例18
代谢
[00479]用大鼠、狗、猴子和人细胞,评价化合物I和III的代谢,用人肝微粒体评价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
方法
[00480]将新鲜肝细胞涂在胶原蛋白涂过的培养皿上,并暴露于1μM测试化合物不超过2小时。经LC/MS检测检验组织培养基的化合物耗尽。表23中的值表示5-7个供体的独立实验。
[00481]通过监测随化合物I或III浓度的变化的人肝微粒体的特异性CYP450底物代谢的变化,确定CYP450活性的抑制。2C8的探针底物是紫杉醇,2C9的探针底物是双氯芬酸和3A4探针底物是咪达唑仑和睾酮。两种底物用来评价由于酶上的多个结合位点的3A4相互作用。
结果
表23
Figure A20078004424901791
Figure A20078004424901801
[00482]如上表中所示,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都在人肝细胞中表现出有限的体外代谢。
Figure A20078004424901802
[00483]如上表中所示,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都表现出竞争抑制CYP2C8和CYP2C9。此外,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都表现出基于机理的抑制CYP3A4。基于机理的抑制的特征在于,与酶和反应性代谢中间体间的共价结合有关的时间依赖的酶活性损失。基于机理的抑制还与CYP450诱导有关,因为恢复酶活性需要新酶。未观察到抑制CYP2D6、1A2、2B6和2C19。
化合物I和III与对应的外消旋体的代谢的比较
[00484]对所有物种采用肝微粒体评价体外代谢。用肝微粒体孵化1μM化合物不超过1小时。所报导的大于全部孵化时间的半衰期是外推值。经LC-MS/MS检测检验萃取物的母体化合物消失。
[00485]数据表示所进行的一种独立实验
肝微粒体中的化合物I&III和外消旋体的体外半衰期
Figure A20078004424901803
[00486]如上表中所示,当与它们相应的对映体比较时,纯对映体化合物I和III在肝微粒体中的半衰期显著更短。
实施例19
体内药代动力学
[00487]用大鼠(只对化合物III)、狗和猴子评价化合物I和III的药代动力学。
方法
[00488]所有动物接受指定剂量水平的、在聚乙二醇400(PEG400)或10%乙醇(EtOH)、10%二甲基乙酰胺(DMA)和80%PEG400的混合物中的单一口服或静脉给药的化合物。采用敏感和特异性LC-MS/MS方法获得血浆浓度数据。毒性研究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包括性别差异、变异性和暴露方面。
[00489]在0(给药前)、给药后5(仅对静脉注射)、10、20、30min、1、2、4、6、8、12(仅对口服)和24hr时,将血样(1.5-2.5mL)收集于肝素化管。分离血浆并于-70℃下贮存直到分析。
[00490]在血浆试样中浓缩未标记的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并通过结合串联质谱检测(1C-MS/MS)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进行大鼠、狗和猴子的排泄物的PK研究。
[00491]在大鼠(仅用化合物III)、狗和猴子单一静脉和口服给药后,通过比较母体化合物的AUC值,用药代动力学确定绝对口服生物利用度。
[00492]来自实验性的PK研究的两种化合物(5mg/kg)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在大鼠中为38%(只用化合物III),在狗中为4-9%和在猴子中为42-58%。虽然大鼠对化合物III的生物利用度高于狗的并与猴子的相当,但与狗和猴子相比,大鼠具有低得多的血浆AUC暴露。
[00493]也从猴子的研究中,估算两种化合物(5mg/kg)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化合物III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在雄性中为42%和在雌性中为76%,表明在全身暴露方面的潜在的性别差异。采用平均AUCt值计算出的化合物I的生物利用度为雄性的54%和雌性的61%。然而,雄性的值可能被低估,因为动物的吸收慢,给药后8小时,血浆浓度看来仍在增加。根据AUC值并排除不能计算AUC的这种动物,雄性的生物利用度为75%。
[00494]在口服5mg/kg后,给药后24小时的血浆浓度对于化合物III为12ng/mL而对于化合物I为17.9ng/mL。猴子口服5mg/kg相当于(基于身体表面积)约100mg人的剂量(参见产业指引:成人健康志愿者治疗的最初临床试验中的最大安全初始剂量的估算,美国卫生和福利部,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2005年7月)。给药后24小时化合物的该水平支持每日给药一次。
化合物I和III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Figure A20078004424901821
BA=绝对口服生物利用度
a=接受化合物I或化合物III的单一口服给药的大鼠、狗和猴子。另外,大鼠接受2mg/kg静脉给药,而狗和猴子接受1mg/kg静脉给药。
b=平均
c=中值
实施例20
毒理学
[00495]体内评价化合物I和III对大鼠和猴子的潜在毒性
方法
[00496]每日1次经口管饲法给予Sprague-Dawley大鼠和猕猴化合物I或化合物III或给予根据GLP的赋形剂(68%Capmul PG-8、20%PEG 400、2%Tween 20和10%Labrasol)14日。有10只雄性和10只雌性大鼠,还有3只雄性和3只雌性猴子。每日给予大鼠和猴子0、50、150或500mg/kg化合物I或0、50、150、450mg/kg化合物III。
[00497]采用临床观察、体重、食物消耗和临床病理学(血液学、血凝固和血清化学)评价毒性。
[00498]对所有动物进行综合尸检和总体病理学检验,收集选择的器官和组织,进行组织学评价。
[00499]确定所有试样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数。进行白细胞分类和形态学评价。
[00500]临床生物化学确定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和血脲氮(BUN)、肌酐、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红素的浓度和电解质(Na、K、P、Cl、Ca)水平。
[00501]用肉眼和显微镜评价尿样(仅猴子的),并测pH、胆红素、葡萄糖、蛋白、酮类、血液、尿胆素原、亚硝酸盐、白细胞和比重。
结果
[00502]对食物消耗或体重差异的影响与给予化合物I或化合物III无关。未观察到涉及治疗的临床发现,未观察到在血液学或血清化学参数或尿分析结果方面的毒理学上有意义的变化。
[00503]除用中和高剂量化合物III治疗大鼠(只是雌性)和猴子时增加肝重量外,对器官重量(绝对或相对)无毒理学意义的作用。然而,用显微镜观察这些肝并不显著。
[00504]在化合物I和化合物III治疗的大鼠中,除低剂量化合物III治疗的雌性外,在所有剂量组中,观察到最小至轻微的甲状腺滤泡细胞肥厚/增生。由于未检测循环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不能评价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00505]在大鼠或猴子中,未观察到其它肉眼可见的损伤、用显微镜可见的发现或组织病理学发现。
[00506]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所有公开和专利申请都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就像每一单个的公开或专利申请特别和分别指出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一样。已经引用某些实施方案,描述本发明。尽管为清楚理解,而用说明和实施例,相当详细地描述了前述发明,但按照本发明的叙述,本领域的那些普通技术人员显然容易理解,可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或范围而另外进行某些变化和修饰。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显而易见,本发明的变化和修饰来自本发明的前文的详细描述。

Claims (45)

1.一种纯的式(A)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或酯:
Figure A2007800442490002C1
其中:
X是氢;芳基或杂环;C2-6烯基、C2-6炔基或烷基;
Y是氢、-R、-O-R、-NH-R或-NRR;
Z是-OR、-NHR、-NRR、甲酰胺基、酰氨基、羧基、羰基或氨基酸残基;
R1是氢、酰基、-S(O)n-R、羧基、羰基或氨基酸残基;各R4’、R5’、R6’和R7’独立为氢、C2-6烯基、C2-6炔基、芳基、杂环、卤素、-CN、-CF3、-OR、-NHR、-NRR或-NO2
n是0、1或2;和
各R独立为氢、烷基、C2-6烯基、C2-6炔基、芳基或杂环。
2.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的X是芳基或杂环;C2-6烯基、C2-6炔基或烷基;和
Y是-R、-O-R、-NH-R或-NRR。
3.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
各R4’和R5;独立为氢或卤素;
R6’和R7’是氢;
R1是氢或-S(O)n-R;
Y是氢、-R或-O-R;
Z是甲酰胺基、酰氨基、羧基或羰基;
n是1或2;和
各R独立为氢或烷基。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根据式(C)的化合物:
Figure A2007800442490003C1
其中各R2”、R3”、R4”、R5”和R6”独立为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2-6烯基。
5.权利要求4的化合物,其中各R3”和R5”独立为可任选被CN或卤素取代的烷基或C2-6烯基;和R2”、R4”和R6”是氢。
6.权利要求5的化合物,其中的R1是氢;
Y是-O-R;和
Z是氨基、羧基或羰基。
7.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它是(2-氨基甲酰基-5-氯-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
8.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它是(2-氨基甲酰基-5-氯-4-氟-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
9.一种根据式(B)的纯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水合物或酯:
Figure A2007800442490004C1
其中:
X是氢;芳基或杂环基;C2-6烯基、C2-6炔基或烷基;
Y是氢、-R、-O-R、-NH-R或-NRR;
Z是-OR、-NHR、-NRR、甲酰胺基、酰氨基、羧基、羰基或氨基酸残基;
R1是氢、酰基、-S(O)n-R、羧基、羰基或氨基酸残基;
各R4’、R5’、R6’和R7’独立为氢、C2-6烯基、C2-6炔基、芳基、杂环、卤素、-CN、-CF3、-OR、-NHR、-NRR或-NO2
n是1或2;和
各R独立为氢、烷基、C2-6烯基、C2-6炔基、芳基或杂环。
10.权利要求9的化合物,其中的X是芳基或杂环;C2-6烯基、C2-6炔基或烷基;和
Y是-R、-O-R、-NH-R或-NRR。
11.权利要求9的化合物,其中各R4’和R5’独立为氢或卤素;
R6’和R7’是氢;
R1是氢或-S(O)n-R;
Y是氢、-R或-O-R;
Z是甲酰胺基、酰氨基、羧基或羰基;
n是1或2;和
各R独立为氢或烷基。
12.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的根据式(D)的化合物:
Figure A2007800442490005C1
其中各R2”、R3”、R4”、R5”和R6”独立为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2-6烯基。
13.权利要求12的化合物,其中各R3”和R5”独立为可任选被CN或卤素取代的烷基或C2-6烯基;和R2”、R4”和R6”是氢。
14.权利要求13的化合物,其中R1是氢;
Y是-O-R;和
Z是酰氨基、羧基或羰基。
15.权利要求9的化合物,它是(2-氨基甲酰基-5-氯-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R)-次膦酸甲酯。
16.权利要求9的化合物,它是(2-氨基甲酰基-5-氯-4-氟-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R)-次膦酸甲酯。
17.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它是对映体纯的。
18.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它基本不含其相反的对映体。
19.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它含有至少80%、90%、95%或99%重量的指定对映体。
20.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是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中性形式。
21.一种药用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和药用载体、赋形剂或稀释剂。
22.权利要求21的药用组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是(2-氨基甲酰基-5-氯-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或(2-氨基甲酰基-5-氯-4-氟-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
23.权利要求22的药用组合物,它呈任选为胶囊剂或片剂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剂型。
24.权利要求23的药用组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对映体纯的。
25.一种药用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和第二种抗HIV剂。
26.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所述化合物任选为与第二种抗HIV剂组合的(2-氨基甲酰基-5-氯-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或(2-氨基甲酰基-5-氯-4-氟-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第二种抗HIV剂是任选选自氨普奈韦、替拉那韦、茚地那韦、沙奎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膦沙那韦、达卢那韦、阿扎那韦、奈非那韦、布瑞那韦或GS-8374的蛋白酶抑制剂;或任选选自Elvitegravir、GSK-364735或雷特格韦的整合酶抑制剂。
27.一种治疗HIV感染的方法,其包括给予有需要的患者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
28.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是(2-氨基甲酰基-5-氯-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或(2-氨基甲酰基-5-氯-4-氟-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
29.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呈任选为胶囊剂或片剂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剂型。
30.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是对映体纯的。
31.权利要求27或28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与至少一种第二种抗HIV剂组合或交替给予患者的所述化合物。
32.权利要求31的方法,其中第二种抗HIV剂选自:
任选选自氨普奈韦、替拉那韦、茚地那韦、沙奎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膦沙那韦、达卢那韦、阿扎那韦和奈非那韦的蛋白酶抑制剂;
任选选自拉米夫定、恩曲他滨、阿巴卡韦、扎西他滨、齐多夫定、替诺福韦、去羟肌苷和司他夫定的核苷或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
任选选自地拉韦啶、依法韦仑和奈韦拉平的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
任选选自Atripla、双汰芝、三协唯和特鲁瓦达的固定剂量组合;和
任选选自融合抑制剂的进入抑制剂或任选选自马拉韦罗和恩夫韦肽的CCR5共同受体拮抗剂。
33.权利要求31的方法,其中第二种抗HIV剂选自:
任选选自氨多索韦、阿立他滨和艾夫西他滨的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
任选为布瑞那韦或GS-8374的蛋白酶抑制剂;
任选选自阿拉韦罗、PRO2000和维立韦罗的CCR5受体拮抗剂;
任选为依曲韦林、利匹韦林或胡桐素A的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
任选为贝韦立马的成熟抑制剂;和
任选为Elvitegravir、GSK-364735或雷特格韦的整合酶抑制剂。
34.权利要求27或28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与任选选自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包括干扰素α-2b或PEG-干扰素α-2a的干扰素;阿德福韦二匹伏酯;或替比夫定的抗HBV剂组合或交替给药。
35.权利要求27或28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与任选选自恩曲他滨、克来夫定、替诺福韦、伐托他滨、氨多索韦、LB80380、瑞莫夫韦和racivir的抗HBV剂组合或交替给药。
36.权利要求31的方法,其中的第二种抗HIV剂是任选选自氨普奈韦、替拉那韦、茚地那韦、沙奎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膦沙那韦、达卢那韦、阿扎那韦、奈非那韦、布瑞那韦或GS-8374的蛋白酶抑制剂;或任选选自Elvitegravir、GSK-364735或雷特格韦的整合酶抑制剂。
37.权利要求27或28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调节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
38.权利要求37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抑制第二种抗HIV剂的P450代谢。
39.权利要求27或28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任选每日口服一次。
40.权利要求27或28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与有效治疗或预防患者HCV感染的第二种化合物组合给药。
41.一种预防HIV感染的方法,其包括给予有需要的患者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
42.一种抑制HIV复制的方法,其包括使感染HIV的细胞与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接触的步骤。
43.权利要求42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是(2-氨基甲酰基-5-氯-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或(2-氨基甲酰基-5-氯-4-氟-1H-吲哚-3-基)-[3-((E)-2-氰基-乙烯基)-5-甲基-苯基]-(S)-次膦酸甲酯。
44.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在治疗中的用途。
45.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预防、缓解或控制与HIV感染有关的症状的药物中的用途。
CN200780044249A 2006-09-29 2007-09-28 作为hiv抑制剂的对映体纯的膦酰吲哚 Pending CN1016270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4858406P 2006-09-29 2006-09-29
US60/848,584 2006-09-29
US60/857,980 2006-11-09
US60/903,115 2007-02-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7044A true CN101627044A (zh) 2010-01-13

Family

ID=41522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4249A Pending CN101627044A (zh) 2006-09-29 2007-09-28 作为hiv抑制剂的对映体纯的膦酰吲哚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7044A (zh)
UA (1) UA98775C2 (zh)
ZA (1) ZA20090217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5126A (zh) * 2013-05-28 2013-09-04 兰州大学 一种立体选择性合成3-位膦酰化吲哚的方法
CN112423887A (zh) * 2018-07-12 2021-02-26 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 核酸扩增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5126A (zh) * 2013-05-28 2013-09-04 兰州大学 一种立体选择性合成3-位膦酰化吲哚的方法
WO2014190457A1 (zh) * 2013-05-28 2014-12-04 兰州大学 一种立体选择性合成3-位膦酰化吲哚的方法
CN103275126B (zh) * 2013-05-28 2016-03-23 兰州大学 一种立体选择性合成3-位膦酰化吲哚的方法
CN112423887A (zh) * 2018-07-12 2021-02-26 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 核酸扩增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2423887B (zh) * 2018-07-12 2024-06-07 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 核酸扩增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200902172B (en) 2010-06-30
UA98775C2 (ru) 2012-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86991B2 (en) Enantiomerically pure phosphoindoles as HIV inhibitors
EP3043803B1 (en) Nucleotide and nucleoside compositions and their uses
US8163707B2 (en) 4′-allene-substituted nucleoside derivatives
KR102453808B1 (ko) 필로비리다에 바이러스 감염을 치료하는 방법
EP1742642B1 (en) Phosphonate analogs of hiv integrase inhibitor compounds
CN102304150B (zh) 作为hiv抑制剂的磷酸-吲哚
CN111417630A (zh)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的调节剂
AU2018344902A1 (en) Modulators of 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STING) useful in treating HIV
EP2316839A1 (en) Antiviral compounds
CN102348712A (zh) 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鸟苷核苷类化合物的磷酰胺酯衍生物
EA019749B1 (ru) Противовирусные соединения
CN113939300A (zh) Stat降解剂和其用途
US8470870B2 (en) Solid forms of an anti-HIV phosphoindole compound
CA3194492A1 (en) Stat degraders and uses thereof
CA3170503A1 (en) Stat degraders and uses thereof
CN101627044A (zh) 作为hiv抑制剂的对映体纯的膦酰吲哚
CN101084231B (zh) 作为hiv抑制剂的磷酸-吲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