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5502B - 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5502B
CN101625502B CN2008101358352A CN200810135835A CN101625502B CN 101625502 B CN101625502 B CN 101625502B CN 2008101358352 A CN2008101358352 A CN 2008101358352A CN 200810135835 A CN200810135835 A CN 200810135835A CN 101625502 B CN101625502 B CN 1016255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on
photosensitive unit
plates
positioning mechanism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58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5502A (zh
Inventor
黄敦揆
赖炳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Optic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ia Opt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Opt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Asia Optical Co Inc
Priority to CN2008101358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55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5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5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5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55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所述感光单元上设置有感光单元定位柱;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机构包括:马达;两个定位板,可转动地固定在同一个固定点上,所述感光单元固定柱位于所述两个定位板之间;凸轮,由所述马达驱动,其上设置有两个凸柱;在所述凸轮转动的过程中,所述两个凸柱可分别与所述两个定位板相抵置,使得两个定位板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以夹持或释放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柱;以及弹性元件,其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板连接,用于提供与所述凸轮施加在定位板上的力的方向相反的回复力。这种感光单元定位机构结构简单,相对稳定。采用了水平方向夹持的方法来固定感光单元,感光单元不会有因受力而倾斜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影像撷取装置的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种摄影设备中都配备有防手振功能,以补偿拍摄过程中由于使用者的手振动而导致的影像模糊。常见的防手振方法有,例如,通过特定镜片的移动来补偿手振的镜组防手振、通过感光元件的移动来补偿手振的感光元件防手振、以及通过提高感光度来减小手振影响的电子防手振,等等。
如图1和图2所示,在采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防手振的摄影装置中,是通过定位器压板1来压住CCD单元2,使其定位。马达3通过齿轮4与与传动凸轮5配合,并在工作时带动传动凸轮5转动。传动凸轮5的底部设有倾斜的凸轮面6(参照图2)。定位器压板1的中部固定并可转动,其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柱7,该第一定位柱7与凸轮面6相抵置。在定位器压板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柱8。在非防手振模式下,该第二定位柱8压置于CCD单元2的一侧,使CCD单元2固定。在防手振模式下,该第二定位柱8与CCD单元2脱离,使CCD单元2能够移动,来补偿手振。
为了使得第二定位柱8在非防手振模式下能够紧密抵置于CCD单元2上,避免CCD单元2在拍摄过程中发生非预期的运动而导致影像模糊,在CCD单元2一侧设有扭簧定位柱9,其上套设有扭簧10。扭簧10的一个端脚11被固定,另一个端脚12伸出并压在定位器压板1上。
当传动凸轮5沿着图1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其凸轮面6会向下压迫第一定位柱7,使其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定位器压板1转动。此时定位器压板1克服扭簧10的弹力,第二定位柱8抬起,使得CCD单元2能够移动。当传动凸轮5沿着图1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定位柱7向上运动,定位器压板1在扭簧10的回复力作用下复位,压住CCD单元2。在马达3上,设置有与齿轮4同轴的定位叶片13,在定位叶片13上设有缺口14。位置检测传感器15通过检测缺口14的位置,来确定定位器压板1的状态。
这种感光单元定位机构的缺陷在于,对定位器压板1的制作精度要求很高,如果其精度无法达到要求,易造成定位偏移误差大,安定性不足,且扭簧10和马达3的力量损失大。此外,第二定位柱8上下动作来压住CCD单元2的一侧,使得CCD单元2的非固定侧容易翘起,使得CCD单元倾斜,对拍摄的影像质量造成影响。由于需要克服扭簧10的弹力使第二定位柱8抬起,因此需要较大的驱动力,才能使得第二定位柱8和CCD单元2脱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感光单元定位结构的定位偏移误差大、安定性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结构,能够在非防手振模式下使感光元件更好地定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所述感光单元上设置有感光单元定位柱;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机构包括:
马达;
两个定位板,可转动地固定在同一个固定点上,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柱位于所述两个定位板之间;
凸轮,由所述马达驱动,其上设置有两个凸柱;在所述凸轮转动的过程中,所述两个凸柱可分别与所述两个定位板相抵置,使得两个定位板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以夹持或释放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柱;以及
弹性元件,其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板连接,用于提供与所述凸轮施加在定位板上的力的方向相反的回复力。
在本发明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中,所述两个定位板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在同一个固定柱上,且这两个定位板相互交叉设置;所述 凸轮上的两个凸柱位于所述两个定位板的第一端之间;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柱位于所述两个定位板的第二端之间。
在本发明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中,所述弹性元件是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端脚分别抵置于所述两个定位板的外侧。
在本发明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中,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机构还包括拉伸弹簧,其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定位板的第二端上,另一端连接在感光单元上并靠近另一个定位板。
在本发明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中,所述弹性元件是连接在所述两个定位板之间的拉伸弹簧。
在本发明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中,所述两个定位板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在同一个固定柱上,且这两个定位板相对设置;所述凸轮上的两个凸柱位于所述两个定位板的第一端之间;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柱位于所述两个定位板的第二端之间。
在本发明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中,所述弹性元件是设置在所述两个定位板的第一端、使得两者相互靠拢的扭簧或者拉伸弹簧。
在本发明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中,所述两个定位板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同一个固定柱上,所述凸轮位于所述两个定位板之间;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柱位于两个定位板的另一端之间。
在本发明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中,所述弹性元件是设置在所述两个定位板之间、使得两者相互靠拢的扭簧或者拉伸弹簧。
在本发明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中,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轮附近的位置检知传感器,其上设置有检知凹位;所述凸轮上,设置有对应的位置检测板。
实施本发明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这种感光单元定位机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夹持和固定感光单元。对部品的精度要求不高,机构安定性相对稳定。此外,由于采用了水平方向夹持的方法来固定感光单元,而没有对其施加压力,因此感光单元不会有因受力而倾斜的情况发生,不会对影像品质造成影响。驱动马达不用太强即可达到固定感光单元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感光元件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传动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将感光单元锁定时的状态;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将感光单元释放时的状态;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感光单元101包括框架102和固定在其中的感光元件(未图示),该感光元件可以是例如CCD(Charge 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者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Transis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感光单元101的定位机构100包括:马达103、被马达103驱动的凸轮104、以及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
其中,凸轮104的外周面设有多个齿,马达103通过齿轮107与凸轮104啮合,并在工作时驱动凸轮104转动。凸轮104上设置有第一凸柱108和第二凸柱109。凸轮104仅在一部分外周面上设有齿,且不带齿的外周面和带齿的外周面的直径彼此不同,从而使凸轮104在不带齿的外周面处形成缺口。在凸轮104附近,设置有位置检知传感器110,其上设置有检知凹位111。在凸轮104上,设有对应的位置检测板112,该位置检测板112从带齿部分的侧面延伸出来。在凸轮104转动的过程中,位置检测板112会进入或离开检知凹位111,使得位置检知传感器110能够检测凸轮104的位置,并据此判断感光单 元101是否被固定或松开。
在该较佳实施例中,凸轮104不带齿的外周面和带齿的外周面的直径彼此不同,从而在靠近位置检知器110处形成缺口,便于设置位置检测板112,同时可以避免凸轮104的外周进入检知凹位111,避免造成干扰。如此可将位置检知器110设置得靠近凸轮104,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将会理解,凸轮104的外周面也可以是完整的圆柱面,并设有位置检测板112,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在同一个固定柱118上,且两者相互交叉,从而形成类似于剪刀的结构。为了描述简便,在此,将两个定位板105、106靠近凸轮104的端部分别定义为各自的第一端105a、106a;靠近感光单元101的端部分别定义为各自的第二端105b、106b;当第一端105a、106a彼此靠近时,第二端105b、106b也彼此靠近,反之亦然。在固定柱118上,还套设有扭簧113。该扭簧113的两个端脚113a、113b均朝向凸轮104一侧,且端脚113a抵置于第一定位板105的第一端105a外侧,而端脚113b抵置于第二定位板106的第一端106a的外侧。在扭簧113的回复力作用下,这两个端脚113a、113b分别对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施加弹力,使得两个定位板105、106的第一端105a、106a彼此靠近。为了使扭簧113的两个端脚113a、113b固定牢靠,而不会脱落或者跳出,在第一端105a、106a上,分别设置有端脚定位部分114a、114b,它们从对应的定位板上突起,顶部向定位板外侧弯折,分别将端脚113a、113b固定。
当凸轮104转动时,其上的第一凸柱108和第二凸柱109随之转动,并分别抵置于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第一端105a、106a内侧,使得第一端105a、106a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第二端105b、106b用来共同固定感光单元101。在感光单元101上,设置有感光单元定位柱115。该感光单元定位柱115位于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之间。
在非防手振模式下,需要将感光单元101固定。参照图3和图4,在锁定状态,第一凸柱108和第二凸柱109与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分离, 此时第一凸柱108和第二凸柱109的连线与凸轮104的回转中心和固定柱118的中心的连线在一条直线上。在扭簧113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第一端105a、106a彼此靠近,使得第二端105b、106b也彼此靠近,从而将感光单元定位柱115夹住,使其不能移动。
在防手振模式下,需要使感光单元101能够自由运动。参照图5,在释放状态,凸轮104转动,使得第一凸柱108和第二凸柱109抵置于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第一端105a、106a内侧,随着转动角度的加大,第一端105a、106a之间的距离变大。当第一凸柱108和第二凸柱109的连线与凸轮104的回转中心和固定柱118的中心的连线垂直时,第一端105a、106a之间的距离最大,也就是第一凸柱108和第二凸柱109之间的距离最大。此时,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第二端105b、106b与感光单元定位柱115分离,使感光单元101能自由运动。
为了受力均衡,凸轮104的回转中心、固定柱118的中心、以及感光单元定位柱115的中心最好在一条直线上。
感光单元101从释放状态回到锁定状态时,凸轮104转动,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第一端105a、106a在扭簧113的作用下彼此靠近,将感光单元定位柱115夹紧。为了使固定更有效,在第二端,设置有弹簧116。弹簧116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其中一个上,另一端连接在感光单元101的框架102上并靠近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其中另一个。在图3和图5中,示出了弹簧116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定位板106的第二端106b,另一端连接在感光单元101的框架102上并靠近第一定位板105的第二端105b的情况。该弹簧116是拉伸弹簧。
选择性地,弹簧116的两端也可以分别连接在第一定位板105的第二端105b和第二定位板106的第二端106b上。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由于设有扭簧113,因此,弹簧116起到辅助锁定的作用。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省略扭簧113,而在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两个相邻端部之间连接拉伸弹簧116,例如,在第一端105a、106a或者第二端105b、106b之间连接拉伸弹簧116,或者,在第一端105a、106a之间和第二 端105b、106b之间均设置拉伸弹簧116。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如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中部固定在同一个固定柱118上,但是两者并没有相互交叉形成剪刀状结构,而是相对设置,形成夹子状的结构。当第一端105a、106a彼此靠近时,第二端105b、106b彼此分离,反之亦然。
当凸轮104转动时,其上的第一凸柱108和第二凸柱109随之转动,并分别抵置于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第一端105a、106a内侧,使得第一端105a、106a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在非防手振模式下,当第一凸柱108和第二凸柱109的连线与凸轮104的回转中心和固定柱118的中心的连线接近于垂直时,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第一端105a、106a之间的距离最大,第二端105b、106b将感光单元定位柱115夹紧。
在该实施例中,改变凸轮104上的位置检测板112的位置,使得感光单元101被固定时,位置检测板112会进入检知凹位111;感光单元101被释放时,位置检测板112离开检知凹位111。
为了使得在感光单元101被固定的过程中,第一凸柱108和第二凸柱109不会滑动、避免感光单元101晃动,在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第一端105a、106a内侧的预定位置,设置有凸柱定位处117。该凸柱定位处117可以是凹进的弧面或者弯折面。当第一凸柱108和第二凸柱109的连线与凸轮104的回转中心和固定柱118的中心的连线接近于垂直时,第一凸柱108和第二凸柱109与凸柱定位处117卡合。
在防手振模式下,凸轮104转动,同时,在扭簧113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第一端105a、106a之间的距离变小,第二端105b、106b将感光单元定位柱115松开,使得感光单元101能够自由运动。除了设置扭簧113这种方式外,也可以在第一端105a、106a之间设置拉伸弹簧。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将固定柱118设置在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的一端,而将凸轮104设置在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 位板106之间。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中部微微向外弯折,以相互间隔,容纳两个凸柱。这两个定位板105、106的一端相互连接,而另一端用于夹持感光单元定位柱115。与前两个实施例类似,可以设置使两个定位板105、106相互夹紧的扭簧,也可以在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之间设置拉伸弹簧。凸轮104上的两个凸柱可以在旋转的过程中,使第一定位板105和第二定位板106彼此分离。如此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感光单元的定位机构100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夹持和固定感光单元101。对部品的精度要求不高,机构安定性相对稳定。此外,由于采用了水平方向夹持的方法来固定感光单元101,而没有对其施加压力,因此感光单元不会有因受力而倾斜的情况发生,不会对影像品质造成影响。驱动马达不用太强即可达到固定感光单元101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单元上设置有感光单元定位柱;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机构包括:
马达;
两个定位板,可转动地固定在同一个固定点上,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柱位于所述两个定位板之间;
凸轮,由所述马达驱动,其上设置有两个凸柱;在所述凸轮转动的过程中,所述两个凸柱可分别与所述两个定位板相抵置,使得两个定位板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以夹持或释放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柱;以及
弹性元件,其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板连接,用于提供与所述凸轮施加在定位板上的力的方向相反的回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定位板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在同一个固定柱上,且这两个定位板相互交叉设置;所述凸轮上的两个凸柱位于所述两个定位板的第一端之间;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柱位于所述两个定位板的第二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端脚分别抵置于所述两个定位板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机构还包括拉伸弹簧,其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定位板的第二端上,另一端连接在感光单元上并靠近另一个定位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连接在所述两个定位板之间的拉伸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定位板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在同一个固定柱上,且这两个定位板相对设置;所述凸轮上的两个凸柱位于所述两个定位板的第一端之间;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柱位于所述两个定位板的第二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设置在所述两个定位板的第一端、使得两者相互靠拢的扭簧或者拉伸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定位板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同一个固定柱上,所述凸轮位于所述两个定位板之间;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柱位于两个定位板的另一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设置在所述两个定位板之间、使得两者相互靠拢的扭簧或者拉伸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单元定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轮附近的位置检知传感器,其上设置有检知凹位;所述凸轮上,设置有对应的位置检测板。
CN2008101358352A 2008-07-08 2008-07-08 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55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58352A CN101625502B (zh) 2008-07-08 2008-07-08 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358352A CN101625502B (zh) 2008-07-08 2008-07-08 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5502A CN101625502A (zh) 2010-01-13
CN101625502B true CN101625502B (zh) 2011-06-08

Family

ID=41521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583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5502B (zh) 2008-07-08 2008-07-08 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55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6220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Imaging devic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0640A (zh) * 2005-09-30 2007-04-04 株式会社理光 具有手震补正功能的摄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0640A (zh) * 2005-09-30 2007-04-04 株式会社理光 具有手震补正功能的摄像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159711A 2005.06.1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5502A (zh) 2010-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69903B (en) A cam mechanism of a photographing lens
US7426340B2 (en) Stage apparatus and camera shake correc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tage apparatus
US7876509B2 (en) Platform transport systems
US7420747B2 (en) Lens drive and projector comprising lens drive
CN101501386B (zh) 显示装置
US20110007202A1 (en) Optical zoom camera module
JP5963532B2 (ja) 偏心/傾き調整構造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JP2006058455A (ja) 鏡筒駆動機構
US20160187669A1 (en) Image blur correction apparatus,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optical apparatus
CN101625502B (zh) 防手振摄影装置的感光单元定位机构
TWI409498B (zh) Anti-vibration device for optical equipment
CN101943846B (zh) 一种具有投影角度调整装置的微型投影仪
US7356252B2 (en) Auto-focusing zoom lens mechanism
US20090219400A1 (en) Imaging Unit and Electronic Camera
CN103329018B (zh) 熔接接合装置及熔接接合方法
CN113168988A (zh) 操作装置
US8707570B2 (en) Alignment apparatus
US11106003B2 (e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6680805B2 (en) Binocular and optical axis adjusting method for binocular
JP2013206964A (ja) 電子部品の取り出し移送装置
US11385523B2 (en) Optical assembly driving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3912365B2 (ja) レンズ移動機構、撮像ユニ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CN209784718U (zh) 光学模块及投影机
US8213098B2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CN112987312A (zh) 瞳距调节结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7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