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2985A - 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2985A
CN101612985A CN200810129236A CN200810129236A CN101612985A CN 101612985 A CN101612985 A CN 101612985A CN 200810129236 A CN200810129236 A CN 200810129236A CN 200810129236 A CN200810129236 A CN 200810129236A CN 101612985 A CN101612985 A CN 101612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ctivity
activity plate
contact surface
pow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29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舜清
吕銮昌
王化婷
王化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DIAN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HONGDIAN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DIAN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HONGDIAN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0810129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129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12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29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本发明让原本的动力水上活动用板更加流线型、轻巧、安全、易控制,让冲浪者可以用双脚来控制它,不论何时都可以在有浪或无浪之处悠闲地的戏水或从事水上娱乐活动;另外,本发明使用最新式的喷射流体集束推进器,它可以隐藏在水上活动用板的板体内,因此亟具环保及安全,不会伤人与水下的鱼类或生态,而且也不易被水上的漂流物或杂物缠绕、撞击造成毁损,再加上其整体性的重心采平均分散的方式设计,所以在冲浪时较易平衡,遇浪则不易翻覆;另亦采用最新式的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的板底外型设计,所以在使用上均较现今的水上活动用板较稳、易控、且安全。

Description

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尤其涉及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的人越来越喜爱户外活动,而水上娱乐几乎是老少咸宜,尤其是冲浪活动更是时下年轻男女非常热门与极具挑战的运动,冲浪活动是要有冲浪点的地方才能冲浪,所以也大大的缩限活动空间,再加上浪的大小也与潮汐或季节或台风天有直间接的关系,因此想要从事冲浪活动需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如果平时也可以在海上、河上或湖上的平浪时,享受一下乘风破浪的驾驭感,那将是一大乐趣。
在现今市场上的商店或是海上、河上、湖上等地方,可以看到一些不同款式设计的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在其结构设计上只是在水上活动用板的尾端吃水线下加装一外露式的动力推进器,冲浪者站在水上活动用板上以线控的方式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前进及速度;由于推进器一般都是属于螺旋桨式的推进器,外露于水上活动用板底部,所以在沿岸附近活动时较易伤到人与水下的鱼类或生态,而且也易被水上的漂流物或杂物缠绕、撞击造成毁损,再加上尾重头轻,其整体性的重心较不平衡,万一遇浪就易翻覆,以及推进器外露在水下的阻力较大,所以若要当成一般性的水上活动用板来滑,就易显得笨拙、不轻巧、速度慢与不易操作等,因此大多是使用在无浪或较小浪的水面上,以动力驱动水上活动用板来娱乐,看似像一个动力滑板。
现有技术中有许多水上活动用板的发明在于控制水上活动用板的方向或是稳定左右两边的稳定度,如尾舵或尾鳍,但是却没有能够在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的防打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冲浪者需要站在水上活动用板上以线控的方式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前进及速度;由于推进器一般都是属于螺旋桨式的推进器,外露于水上活动用板底部,所以在沿岸附近活动时较易伤到人与水下的鱼类或生态,而且也易被水上的漂流物或杂物缠绕、撞击造成毁损,再加上尾重头轻,其整体性的重心较不平衡,万一遇浪就易翻覆,以及推进器外露在水下的阻力较大,所以若要当成一般性的水上活动用板来滑,就易显得笨拙、不轻巧、速度慢与不易操作等,因此大多是使用在无浪或较小浪的水面上。
本发明就是要提供这样一种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其针对各种不同的天侯、海象,不管有无浪都可以去做冲浪活动,让天时不是问题,任何地方只要有水之处就可以安心、放心的去玩,有浪就去冲浪,无浪也可用本发明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去寻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至少一个防滑沟设于水上活动用板底部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以便该水上活动用板在与一接触面(水面)发生倾斜时,使水上活动用板不易在接触面上打滑,从而提高水上活动用板在行进或是转弯或是左右摇晃时的速率与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感应装置及隐藏式推进器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感应带、感应线,以感应模式做为控制水上活动用板的开关及/或航速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推进器容置空间的水上活动用板,该推进器空间为一将该水上活动用板的推进器完全容纳于其中的空间。
一种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包含:
一水上活动用板,该水上活动用板底部与外在环境间有一接触面,并且滑行于该接触面上;
一感应装置,该感应装置置于水上活动用板的上部,使用者可以脚接触操作水上活动用板;
一电源供应装置;
一动力引擎装置;
一推进器装置。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水上活动用板包含:冲浪板、风帆板、滑水板等凡可承载人体重量从事水上活动的用板。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电源供应装置,至少包含一电池及/或其它可供电的装置。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推进器装置,至少包含一喷射流体集束推进器及/或其它可提供推力的推进器,该喷射流体集束推进器属于一种压力式的水中推进器,它是使用管状螺旋转动加压的原理,利用其管内中空之处,将扭集与加压过的水,以高压的方式自管状体内喷出,而形成推力。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动力引擎装置,至少包含一电动马达及/或其它可供动能的装置。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感应装置进一步至少包含:感应带、感应线,以感应模式来控制水上活动用板的开关及/或航速。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感应带至少包含:后感应带、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感应线至少包含:加速感应线。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加速感应线至少包含:高速、中速、低速。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防滑沟设于该水上活动用板底部,以便该水上活动用板在与一接触面发生倾斜时,使水上活动用板不易在接触面上打滑,从而提高水上活动用板在行进或是转弯或是左右摇晃时的速率与安全。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防滑沟至少包含:一切角及一切角面,该切角在水上活动用板发生倾斜时,即在接触面上刻划一痕迹,并在接触面上留下一痕沟,且该痕沟内存在一切角,用以产生一水平阻力而与离心力相互产生抵消,以固定水上活动用板方向及防止水上活动用板打滑;一切角面用于处理切角在接触面上刻划痕迹之后的碎物,并将它依序推放在其内或排出,另外亦有支撑切角及水上活动用板的效用。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防滑沟设于水上活动用板侧边。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进一步包含:太阳能电池板装置、启动按钮、关机按钮、尾鳍、尾舵、方向舵等。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进一步包含:太阳能电源舱、电源供应舱、电动引擎舱、进水舱、防水轴承、进水网、推进器舱、交直流充电器座、电子设备装置。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电动引擎舱进一步包含:计算机控制系统装置、电子设备盒变速器、一驱动器、一电动马达、一万象接头、传动轴。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感应装置,只要使用者脱离不接触该感应装置及/或其部分装置,则该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将失去动力。
一种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包含:
一底部具有推进器容置空间的水上活动用板,该推进器空间为一将该水上活动用板的推进器完全容纳于内的空间;
一电源供应装置;
一动力引擎装置;
一可完全隐藏于该水上活动用板底部之内的推进器装置。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推进器装置,至少包含一喷射流体集束推进器及/或其它可提供推力的推进器,该喷射流体集束推进器属于一种压力式的水中推进器,它是使用管状螺旋转动加压的原理,利用其管内中空之处,将扭集与加压过的水,以高压的方式自管状体内喷出,而形成推力。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水上活动用板包含:冲浪板、风帆板、滑水板等凡可承载人体重量从事水上活动的用板。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电源供应装置,至少包含一电池及/或其它可供电的装置。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动力引擎装置,至少包含一电动马达及/或其它可供动能的装置。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防滑沟设于该水上活动用板底部,以便该水上活动用板在与一接触面发生倾斜时,使水上活动用板不易在接触面上打滑,从而提高水上活动用板在行进或是转弯或是左右摇晃时的速率与安全。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防滑沟至少包含:一切角及一切角面,该切角在水上活动用板发生倾斜时,即在接触面上刻划一痕迹,并在接触面上留下一痕沟,且该痕沟内存在一切角,用以产生一水平阻力而与离心力相互产生抵消作用,以固定水上活动用板方向及防止水上活动用板打滑;一切角面用于处理切角在接触面上刻划痕迹之后的碎物,并将它依序推放在其内或排出,另外也有支撑切角及水上活动用板的效用。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防滑沟设于水上活动用板侧边。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进一步包含:太阳能电池板装置、启动按钮、关机按钮、尾鳍、尾舵、方向舵等。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进一步包含:太阳能电源舱、电源供应舱、电动引擎舱、进水舱、防水轴承、进水网、推进器舱、交直流充电器座、电子设备装置。
上述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中该电动引擎舱进一步包含:计算机控制系统装置、电子设备盒变速器、一驱动器、一电动马达、一万象接头、传动轴。
水上活动用板最难掌控的就是平衡与侧切浪滑行,为了让冲浪者较轻松地使用,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即在于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的防滑控制,如果可以减少打滑,那对于行控来说就容易多了。本发明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上的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就是通过水上活动用板侧边的水上活动用板底部上的防滑沟(内含切角及切角面),当水上活动用板因转弯或左右摇晃而使水上活动用板底部与接触面(水面)之间发生倾斜状而产生仰角时,在水上活动用板侧边的水上活动用板底部上的防滑沟内的切角,会因其离心力的加重力道关系与接触面(水面)间会产生一切痕,而这个切痕的摩擦会在切角面内进行,因为重力压挤的关系,进而与切角相接的接触面(水面)会产生一切痕沟,而切角就陷在切痕沟内,于是切角处会产生一水平阻力而与离心力相互产生抵消作用,所以不易发生重心不稳、方向失控或打滑的现象,因此会提高水上活动用板在行进或是转弯或是左右摇晃时的速率与安全。
以下结合上述结构,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动力水上活动用板更加流线型、轻巧、安全、易控制,让冲浪者可以不必使用线控的方式用手来控制动力水上活动用板,仍然可以用双脚来控制它,有如像在冲浪般的自由自在,不论何时都可以在有浪或无浪之处悠闲地的戏水从事水上娱乐活动;另本发明的推进器是使用最新式的喷射流体集束推进器,它可以隐藏在水上活动用板的板体内,所以外部则呈现出合乎流体力学的流线型状,因此亟具环保及安全性,不会伤人与水下的鱼类或生态,而且也不易被水上的漂流物或杂物所缠绕、撞击而造成毁损,再加上其整体性的重心采平均分散的方式设计,所以在冲浪时较易平衡,遇浪则不易翻覆;另外还采用最新式的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的板底外型设计,所以在使用上均较现今的水上活动用板较稳、易控、且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水上活动用板上部示意图。
图1又显示了本发明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水上活动用板底部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水上活动用板上部电子装置图。
图2又显示了本发明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水上活动用板底部舱装置方块图。
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断面图。
图3又显示了本发明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仰视图。
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套戴式倾斜时防打滑装置断面图。
图4又显示了本发明的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套戴式倾斜时防打滑装置仰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
102---水上活动用板上部示意图
105---水上活动用板底部示意图
106---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
108---动力水上活动用板
112---水上活动用板上部电子装置图
115---水上活动用板底舱装置方块图
120---水上活动用板上部
130---水上活动用板底部
140---水上活动用板侧边
150---防滑沟
160---切角
165---切痕
168---痕沟
170---切角面
172---扶正力矩
174---浮力范围
180---接触面
182---接触线
184---水平线
186---垂直重量
190---接触面仰角
200---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
230--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断面图
240---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仰视图
250---水上活动用板
255---中心线
260---尾舵
265---尾鳍
270---左脚
275---右脚
300---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套戴式倾斜时防打滑装置
305---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套戴式倾斜时防打滑装置断面图
310---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套戴式倾斜时防打滑装置仰视图
320---套戴式包裹在水上活动用板上
330---吸盘
500---太阳能电源舱
510---电源供应舱
520---电动引擎舱
530---进水舱
535---进水网
540---推进器舱
550---螺丝
600---太阳能电池板装置
610---太阳能电整流装置
620---交直流充电器座
630---电池
640---电压稳定器装置
650---计算机控制系统装置
655---电子设备装置
660---电子设备盒
670---变速器
680---驱动器
700---电动马达
710---万象接头
720---传动轴
730---防水轴承
740---支架
750---喷射流体集束推进器
760---动力及推进器装置
770---推进器(一般螺旋桨推进器、喷射推进器、其它推进器)
800---启动按钮
810---关机按钮
820---电源灯/警示灯
830---后感应带
840---前感应带
845---加速感应线
850---低速
860---中速
870---高速
880---感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其显示了本发明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的水上活动用板的上部示意图102。在此实施例中,在本发明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100中,水上活动用板250为本发明装置的主体结构,以供冲浪者站在上面冲浪使用,其至少包含一水上活动用板上部120、一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及水上活动用板侧边140。
在本实施例中,水上活动用板上部120,就是水上活动用板250吃水线以上的部分,大部分都是漂浮在水面上,冲浪者可以站在上面冲浪,至少有一中心线255,此为水上活动用板250宽度的二分之一中心位置处,标示出来好让冲浪者或初学者可以准确的找到平衡处,以利冲浪控制;左脚270,即为冲浪者的左脚位置部分;右脚275,即为冲浪者的右脚位置部分;左右脚所置的位置,通常置于尾端的脚是用来掌控水上活动用板250的方向,前端的脚则为掌控水上活动用板250行进时的平衡;在冲浪时双脚摆置的位置则采用与中心线255平行方式,将双脚采一前一后置于水上活动用板250较易保持平衡的位置上进行冲浪;水上活动用板侧边140,即为水上活动用板250的两侧边的位置及/或广义解说为其四周的边缘地方。
另外,在在本实施例中,因本发明为属于动力式的水上活动用板250,所以需至少包含一太阳能电池板装置600,做为冲浪活动时的部分电力补充之用;后感应带830,在水上活动用板250较后方的感应装置,是以脚或用身体某个部位或穿戴上某种的感应装置来做感应模式,用以控制本发明的一种方法;前感应带840,在水上活动用板250的后感应带830的前方感应装置,是以脚及/或用身体某个部位及/或穿戴上某种的感应装置来做感应模式,也是用以控制本发明的一种方法;加速感应线845,在水上活动用板250上,其主要目的为以脚及/或用身体某个部位及/或穿戴上某种的感应装置来做感应模式,是用以控制本发明动力水上活动用板250的速度快慢(低速850、中速860、高速870)。前感应带840及后感应带830可以依水上活动用板250的长短或特殊用途而设于适当之处,且两者之间的跨距是以不同冲浪者身高的脚的跨距做为最佳的设置处,亦可以采用单独或混合方式与加速感应线845共同来搭配使用,以便冲浪者站立如一般的冲浪活动般地控制行速。
在本实施例中的连结与操作方式为,当冲浪者若在有浪时要使用本发明从事水上活动时,只要将水上活动用板250置于有浪的水面上,将水上活动用板上部120朝上,把身体部分趴握在水上活动用板250上,然后用双手划动左右两边的水面,将水上活动用板250划到浪头的高点后,再将左右脚依个人的习惯,置放在水上活动用板250上的左脚270、右脚275等的位置上,身体尽量保持平衡状,即可依浪的行进方向进行冲浪活动。若在无浪时要使用本发明从事水上活动时,只要将水上活动用板250置于水面上,将水上活动用板上部120朝上,然后按下启动按钮800,本装置的电源就开启,再把身体站立在水上活动用板250适当的控制位置上,并保持平衡状,然后用左脚270或右脚275分别踩住前感应带840或后感应带830及加速感应线845的低速850或中速860或高速870上,本发明装置就可顺利的前进及左右转弯进行冲浪活动;结束活动时,只要按下关机按钮810,本装置的电源就停止。
请继续参考图1,其又显示了本发明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100的水上活动用板底部示意图105。在此实施例中,在本发明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100的水上活动用板底部示意图105中,属于在本图前述的组件、连结、操作等,都已在前图叙述过,故在此不再赘述,仅就尚未叙述的组件做一解说。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尾舵260,其主要用途为控制水上活动用板250的方向;一尾鳍265,其主要目的除具有稳定左右两边的稳定度之外,也可以让水上活动用板250呈较直的方向前进,而不易产生漂移或侧漂的状况发生。尾舵260及尾鳍265的操作方式,则可依一般的常识、习惯控制即可,再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一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就是水上活动用板250吃水线以下的部分,大部分都是浸泡在水面下,其至少包含一太阳能电源舱500,提供存放一些与太阳能发电有关的器材或设备的空间;一电源供应舱510,提供存放一些发电或电源储存或电源管理或控制等有关的器材或设备的空间;一电动引擎舱520,提供存放一些与动力引擎有关的器材或设备的空间;一进水舱530,提供一些与进水有关的器材或设备的空间;一进水网535,其主要目的就是设一滤网,过滤水质,以供推进器舱540使用;一推进器舱540,提供一些与动力有关的器材或设备的空间;一螺丝550,主要是将各舱与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之间相互锁紧,以防漏水及保护舱内器材或设备不至损伤;一交直流充电器座620,用于将外界的交直流电通过本装置输入到电源供应舱510内有关的器材或设备之用或做为储存电力用途。
当然以上所述的各舱开口处,除了可以设置在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之外,也可适应实际的需求设计装置于水上活动用板上部120或水上活动用板侧边140等皆可。
本图所述仅为简介,若要知其详解敬请参考图2的方块图内容。
请参考图2,其显示了本发明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的水上活动用板上部电子装置图112。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发明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100的水上活动用板上部电子装置图112中,由于在本图所述的组件、连结、操作等,都已在图1均已叙述过,故在此不再赘述,仅就尚未叙述的组件、连结、操作等叙述之。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包含一电子设备装置655,本装置内所装置的器材或设备大都是属于辅助性质的产品,如罗盘、方向仪、水平仪、测速器、GPS导航器材、SOS器材、求救设备、通讯器材、电力输出等,皆可视冲浪者的需求而装置,置于电子设备盒660内;一电源灯/警示灯820,若电源的电力足够时它会显示电源灯,若电源的电力不足时它会显示警示灯820,以提醒冲浪者电力将会耗尽,请尽速返回充电;一低速850,耗电量较低,续航力较久,一般来说即为正常的航速;一中速860,耗电量稍为大一些,较低速850稍高的航速,通常用于快速离开或载较重的承载量时使用;一高速870,耗电量较大,续航力较短,仅适合短时间的使用。
请继续参考图2,其又显示了本发明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的水上活动用板底舱装置方块图115。在此实施例中,在本发明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100的水上活动用板底舱装置方块图115中,由于在本图所述的组件、连结、操作等,都已在图1及前图叙述过,故在此不再赘述,仅就尚未叙述的组件叙述之。
在此实施例中至少包含一太阳能电整流装置610,置于太阳能电源舱500内,其主要用途就是将太阳能电源调整为可用的交直流电,一方面供应本发明所需组件的电力,另一方面也可将多余的电力储存在电池630内,以供续用;一交直流充电器座620,置于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或太阳能电源舱500内,其用途就是将外界的交直流电力通过本装置导入,一方面供应本发明所需组件的电力,另一方面也可将多余的电力储存在电池630内,以供续用;至少一电池630,置于电源供应舱510内,提供储存电力的用途,另一方面亦可将本身的电力供应本发明所需组件使用;一电压稳定器装置640,也置于电源供应舱510内,可以将太阳能电源、交直流电源或电池630所放出的电压做一调整,以保护后续所使用的各种电子产品,不易因电压的不稳定而遭受毁损;以下所述的组件或装置均置于电动引擎舱520内,一计算机控制系统装置650,也就是本发明装置的自动控制中枢,其中包含开起或关机、电子感应、电力管理及输送、变频、速控、电子产品等;一电子设备盒660,供放置前述的电子设备装置655使用;一变速器670,用于调整变换电动马达700所需的电力强弱;一驱动器680,用以驱动电动马达700的装置;一电动马达700,俗称电动引擎,其产生旋转动力的主要动能;一万象接头710,其主要的用途为可以改变直线的动能传输方式,常与传动轴720搭配使用;一传动轴720,是将电动马达700所输出的旋转动能,经本装置传递至其所要释放之处;一防水轴承730,置于进水舱530内,主要用途是将有水一方的传动轴720经过本装置之后,可以有效地将水封住,而不会渗透进来,具有防水及运转灵活的功效;一支架740,主要是用来支撑或固定住传动轴720、喷射流体集束推进器750等;一喷射流体集束推进器750,置于推进器舱540内,它是属于一种压力式的水中推进器,它是使用管状螺旋转动加压的原理,利用其管内中空之处,将扭集与加压过的水,以高压的方式自管状体内喷出,而形成推力,其设计方式与一般螺旋桨推进器、喷射推进器、其它推进器等有很大的不同,发展初期极适合近海、河或低速使用,不易对人及水底鱼类或生态产生破坏,亦不会被漂流物、杂物或绳索缠绕而损毁,非常符合环保观念;一推进器770,包含一般螺旋桨推进器、喷射推进器、其它推进器等,适合海、河、湖等地方使用;一感应装置880,包含关机按钮810、后感应带830、前感应带840、加速感应线845等,主要是用来控制行速。
在此实施例中,就尚未叙述的连结、操作等叙述之。
当水上活动用板250朝上放置时,水上活动用板上部120的太阳能电池板装置600所收集到的电源会传输到太阳能电源舱500内的太阳能电整流装置610,经其整流后然后再至电池630储存。外界的交直流电源亦可通过交直流充电器座620,将它导入电池630内储存。当冲浪者要使用本发明装置时,只要按下启动按钮800即可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装置650发动电动马达700,然后经万象接头710、传动轴720的带动,让喷射流体集束推进器750开使旋转而产生高压水,因而产生推力,随着用脚或身体某个部位或穿戴上某种的感应装置与后感应带830及/或前感应带840与加速感应线845间的接触来产生一感应信号,随后将此感应信号传至感应装置880内,而再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装置650的控制,而让本发明装置产生低速850、中速860、高速870等不同的航速,以满足冲浪者的不同需求。另外,只要有任一的脚或身体某个部位或穿戴上某种的感应装置与后感应带830及/或前感应带840与加速感应线845之间有脱离发生,则其动力将会立即停止运转。冲浪者也可以因自我的需求,而去增装电子设备装置655使用,以满足其安全上的需求。
请参考图3,其显示了本发明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断面图230。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200的主要构成要素为之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水上活动用板上部120、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水上活动用板侧边140)、防滑沟150(至少包含一切角160、一切角面170)、接触面180。
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断面图230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100的主要构成要素为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水上活动用板上部120、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水上活动用板侧边140)、防滑沟150(至少包含一切角160、一切角面170)、接触面180。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200,至少包含垂直重量186、水上活动用板上部120、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水上活动用板侧边140、防滑沟150、切角160、切角面170、接触面180、切痕165、痕沟168;一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其主要目的为在水上活动用板上部120上可承载至少一垂直重量186以做为载重的工具,而在一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下可设计至少一防滑沟150与一接触面180(水面)相连接,以便在行进时当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在与一接触面180发生倾斜时的防止滑行,另外在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的两侧边各有一水上活动用板侧边140,其上也可设计至少包含一防滑沟150以便该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在与一接触面180发生倾斜时,使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不易在接触面上打滑。
一垂直重量186,即为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上所承载的总重量;一接触面180,是与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的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及/或水上活动用板侧边140等相互接触,可为任何的水面及/或沼泽地等,可实质相接触及/或可承载重量的环境处所;一接触线182,即接触面180上的表层线,它存在于接触面180与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的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及/或水上活动用板侧边140等两者之间;一接触面仰角190,即用来计量及/或表达倾斜角度的用语;
一防滑沟150,其主要用途为产生固定的走向及/或防止滑行,其内至少包含一切角160、切角面170;一切角160,其主要的目的为当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发生倾斜时,在接触面180上刻划一痕迹,以确保固定的走向及/或防止打滑现象发生;一切角面170,当切角160在接触面180上刻划一痕迹后,将会产生碎物,而本组件就是用以处理碎物,将它依序推放在其内或排出,另外也有支撑切角160、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的效用。
一切痕165,经切角160在接触面180上所刻划过的痕迹;一痕沟168,经切痕165所刻划的痕迹,并在接触面180上留下一沟,且该沟内存在一切角160,用以产生一水平阻力而与离心力相互产生抵消作用,即可达到固定的走向及/或停止继续打滑的动作。
当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因转弯或左右摇晃而其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与接触面180之间发生倾斜状而与接触线182产生接触面仰角190时,在水上活动用板侧边140的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上的防滑沟150内的切角160,会因其离心力的加重力道关系与接触面180间会产生一切痕165,而这个切痕165的摩擦会在切角面170内进行,因为重力压挤的关系,进而与切角160相接的接触面180会产生一切痕沟168,而切角160就陷在切痕沟168内,于是切角160处会产生一水平阻力而与离心力相互产生抵消作用,所以不易发生重心不稳、方向失控或打滑的现象,因此会提高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在行进或是转弯或是左右摇晃时的速率与安全。
在本实施例的连结与操作方式为当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承载一重物时,其重量通过垂直重量186的方式,将重量直接施加到水上活动用板上部120上,然后再由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把重量直接传至接触面180上而产生载重现象;一旦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与接触面180相互接触后,当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在行进时,若水上活动用板250遇到要左、右转弯及/或左、右晃动时,在水上活动用板侧边140的防滑沟150内的切角160便会与接触面180上的接触线182产生一接触面仰角190,于是切角160会与接触面180发生摩擦,当切角160在接触面180上刻划一痕迹后,将会产生碎物,而切角面170的设计就是用以处理碎物,将它依序推放在其内或排出,另亦有支撑切角160、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的效用。当切角160在接触面180上刻划一痕迹后,便在接触面180上产生一切痕沟168,而切角160就陷在切痕沟168内,因此切角160处会产生一水平阻力而与离心力相互产生抵消作用,因此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即可达到固定的走向及/或停止继续打滑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一扶正力矩172,为将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失衡的一边扶正后保持平衡所需的力量;一浮力范围174,整个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所需要的浮力区域;一水平线184,通常是指当水面静止不动时的水线所在。
在本实施例中所谈及的是一种随时都在动的接触面180(水面)及随时在漂荡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所以要让冲浪者在上面避免在冲浪时打滑坠落,及随时保持一定的平衡、速度、方向等,实在是变数太多,非常难控制,这也是由于现今的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其底部是属于一种较为扁平、侧边圆滑的设计所至,以此种设计方式是较不利于大仰角的侧边冲浪或切浪的模式,因为其扁平的底部在冲浪时会有一半以上无法与接触面180(水面)接触,另一半则是悬空高挂于水浪之外,所以会形成较少的着力点及浮力面来支撑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以及一般来说侧边圆滑的弧形是较难在水浪中取得着力点,所以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在浪头处要切进卷浪时,常因大仰角的关系,因此在切进浪边时因着力点较弱,所以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易打滑或产生失速状,导致冲浪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200,就是针对现今的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侧边及底部做一改进,经此一改进设计之后,让水上活动用板250的侧边及底部与接触面180(水面)之间,更具易切侧浪、防止打滑、提高浮力等功效,让冲浪者更易掌控及操作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在未来设计、生产、制造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时,可以采一体成型的模式,将本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200与现今制作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等两者相结合在一起,让喜好冲浪的人更易控制、缩短练习时间、创造出更多的控制新方法及技术。
当冲浪者划水至浪头高点时就在等待及判断何处将可产生较大的浪头,因为越高越大的浪头其产生的浪高落差较大,相对地其仰角自然也越大,因此冲浪者在冲浪时,就易顺势穿越切进较高及较长的卷浪边,而展现出冲浪者的胆大、反应、技巧与高超的技术。为了有效让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等的侧边及底部与接触面180(水面)之间,更易在水浪产生大仰角时切侧浪、防止打滑、提高浮力等功效,所以本发明在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等的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近水上活动用板侧边140处及/或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设计至少一防滑沟150(切角160、切角面170)。当接触面180(水面)越高时其水上活动用板250与水平线184之间会产生大仰角的状况,有时几近70~80度或超过80度以上的大仰角,所以如何有效的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侧切浪,这将是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本发明的防滑沟150内的切角160就可以很容易地将水上活动用板250切入大仰角的水浪中,并可通过切痕165及痕沟168与触面180(水面)产生紧密勾勒的连结状,所以可以有效的防止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等打滑现象发生,再加上防滑沟150内的切角面170可以将痕沟168内的接触面180(水面)直接往上顶,因此在水中形成一扶正力矩172的效应,一方面可以提高水上活动用板侧边140浮力,再一方面可以防止水上活动用板侧边140的侧偏状况发生以取得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6、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等的平衡。
请继续参考图3,其又显示了本发明的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仰视图240。在此实施例中,在本发明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仰视图240中,其目的就是将本图所有列举的组件名称在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上标示出其位置以供参考之用,由于在本图所述的组件、连结、操作等,都已在图1、图2及前图叙述过,故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4,其显示了本发明的套戴式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的断面图305。在此实施例中,在本发明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套戴式倾斜时防打滑装置300的套戴式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断面图305中,本图与图3所叙内容及其功能是相同的,若要详知所述的组件、连结、操作等,请至图1、图2、图3参阅,故在此不再赘述,仅就其不同的组件加以解说。
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套戴式倾斜时防打滑装置300至少包含一套戴式包裹在水上活动用板上320,其主要目的就是将本装置套用在未设有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200的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等上,好让这些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等亦可在改变最少之下,可以立即享有在水浪产生大仰角时切侧浪、防止打滑、提高浮力等功效;本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套戴式倾斜时防打滑装置300,其材料或样式的设计可由较具高浮力的材料为主,另亦可搭配使用FRP、碳纤维或轻金属材料或塑料、橡胶等,或硬度极高的其它轻质合成材料,或将其包裹在水上活动用板250上,或是采中空成型模式,或是以充气模式,或是采模块组装模式,或是采压模方式压制,其材料以质轻、美观与增加其抗酸碱性、耐磨、耐碰、耐摔度、防晒、防海水侵蚀、防水,以及具安全性高、设计稳重、符合流体力学、不易翻覆的产品包裹在水上活动用板250上;吸盘330,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将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套戴式倾斜时防打滑装置300以外包裹的方式将它沾粘到水上活动用板250上,当然除此之外亦可采用其它的方式,如黏胶、锁螺丝、压黏、热溶、绑绳、拉炼等皆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运用各种简易、便捷的方式来达到安装或拆卸。
在使用时,冲浪者只要将本发明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套戴式倾斜时防打滑装置300以包裹及/或绑绳及/或拉炼等的方式将它紧裹在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等上即可,若要拆卸时,则可依相反的程序依序拆除即可。为方便冲浪者选购,业者亦可依其现今生产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等的各种型号,特制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套戴式倾斜时防打滑装置300,则更符合各型动力水上活动用板108及水上活动用板250等的需求,亦可开创更多、更大的市场规模或经济效益。
请继续参考图4,其又显示了本发明的套戴式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仰视图310。在此实施例中,就本发明套戴式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仰视图310而言,其目的就是将本图所有列举的组件名称在水上活动用板底部130上标示出其位置以供参考之用,由于在本图所述的组件、连结、操作等,都已在图1、图2、图3及前图叙述过,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实施例中,动力及推进器装置760,是指可产生水中推力的一种动能或引擎,或是与推进器相关的器材或设备。
在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该项技术人士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下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亦不受限于说明书的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Claims (19)

1、一种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水上活动用板,该水上活动用板底部与外在环境间有一接触面,并且滑行于该接触面上;
一感应装置,该感应装置置于水上活动用板的上部,使用者可以脚接触操作水上活动用板;
一电源供应装置;
一动力引擎装置;
一推进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该水上活动用板包含:冲浪板、风帆板、滑水板等凡可承载人体重量从事水上活动的用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应装置,至少包含一电池及/或其它可供电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该推进器装置,至少包含一喷射流体集束推进器及/或其它可提供推力的推进器,该喷射流体集束推进器属于一种压力式的水中推进器,它是使用管状螺旋转动加压的原理,利用其管内中空之处,将扭集与加压过的水,以高压的方式自管状体内喷出,而形成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该动力引擎装置,至少包含一电动马达及/或其它可提供动能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该感应装置进一步至少包含:感应带、感应线,以感应模式来控制水上活动用板的开关及/或航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带至少包含:后感应带、前感应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该感应线至少包含:加速感应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该加速感应线至少包含:高速、中速、低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防滑沟设于该水上活动用板底部,以便该水上活动用板在与一接触面发生倾斜时,使水上活动用板不易在接触面上打滑,从而提高水上活动用板在行进或是转弯或是左右摇晃时的速率与安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该防滑沟至少包含:一切角及一切角面,该切角在水上活动用板发生倾斜时,即在接触面上刻划一痕迹,并在接触面上留下一痕沟,且该痕沟内存在一切角,用以产生一水平阻力而与离心力相互产生抵消作用,以固定水上活动用板方向及防止水上活动用板打滑;一切角面用于处理切角在接触面上刻划痕迹之后的碎物,并将它依序推放在其内或排出,另外也有支撑切角及水上活动用板的效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该感应装置,只要使用者脱离不接触该感应装置及/或其部分装置,则该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将失去动力。
13、一种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底部具有推进器容置空间的水上活动用板,该推进器空间为一将该水上活动用板的推进器完全容纳于内的空间;
一电源供应装置;
一动力引擎装置;
一可完全隐藏于该水上活动用板底部之内的推进器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该推进器装置,至少包含一喷射流体集束推进器及/或其它可供推力的推进器,该喷射流体集束推进器属于一种压力式的水中推进器,它是使用管状螺旋转动加压的原理,利用其管内中空之处,将扭集与加压过的水,以高压的方式自管状体内喷出,而形成推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该水上活动用板包含:冲浪板、风帆板、滑水板等凡可承载人体重量从事水上活动的用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应装置,至少包含一电池及/或其它可供电的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该动力引擎装置,至少包含一电动马达及/或其它可供动能的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防滑沟设于该水上活动用板底部,以便该水上活动用板在与一接触面发生倾斜时,使水上活动用板不易在接触面上打滑,从而提高水上活动用板在行进或是转弯或是左右摇晃时的速率与安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脚操作动力水上活动用板,其特征在于,该防滑沟至少包含:一切角及一切角面,该切角在水上活动用板发生倾斜时,即在接触面上刻划一痕迹,并在接触面上留下一痕沟,且该痕沟内存在一切角,用以产生一水平阻力而与离心力相互产生抵消作用,以固定水上活动用板方向及防止水上活动用板打滑;一切角面用于处理切角在接触面上刻划痕迹之后的碎物,并将它依序推放在其内或排出,另外也有支撑切角及水上活动用板的效用。
CN200810129236A 2008-06-26 2008-06-26 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 Pending CN1016129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9236A CN101612985A (zh) 2008-06-26 2008-06-26 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9236A CN101612985A (zh) 2008-06-26 2008-06-26 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2985A true CN101612985A (zh) 2009-12-30

Family

ID=41492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9236A Pending CN101612985A (zh) 2008-06-26 2008-06-26 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1298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5436A (zh) * 2017-05-25 2017-09-29 张晖 电动冲浪板推进和控制系统
CN108407991A (zh) * 2018-03-16 2018-08-1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喷水推进的智能化电动冲浪板及工作方法
CN108791757A (zh) * 2018-06-15 2018-11-13 王长江 水上板式航行器
CN111137430A (zh) * 2019-12-24 2020-05-12 深圳市峰创科技有限公司 水上行进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5436A (zh) * 2017-05-25 2017-09-29 张晖 电动冲浪板推进和控制系统
CN107215436B (zh) * 2017-05-25 2019-03-15 张晖 电动冲浪板推进和控制系统
CN108407991A (zh) * 2018-03-16 2018-08-1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喷水推进的智能化电动冲浪板及工作方法
CN108791757A (zh) * 2018-06-15 2018-11-13 王长江 水上板式航行器
CN111137430A (zh) * 2019-12-24 2020-05-12 深圳市峰创科技有限公司 水上行进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inkel et al. The Wirewalker: A vertically profiling instrument carrier powered by ocean waves
CN103523183B (zh) 可移动半潜浮式多功能海上能源供应平台
CN105966568A (zh) 一种装备于海事巡航搜救无人艇的自适应可调节装置
CN107878670A (zh) 小回转半径箱式连接桥远距离海水采样太阳能双体无人船
CN101612985A (zh) 脚操作隐藏式动力水上活动用板装置
CN101992836A (zh) 气流道船底浮体船船体
CN206569226U (zh) 一种浮动式潮汐可调舷梯
CN101338724A (zh) 摇摆式浪潮涌动——无耗能发电装置
CN208855818U (zh) 一种自扶正长续航海水采样波浪能太阳能双体无人船
CN207510644U (zh) 一种远距离遥控海水采样的太阳能双体无人船
CN208007217U (zh) 一种远距离遥控海水采样的太阳能三体无人船
CN108016573A (zh) 带可操纵翼型稳定侧体的远距离遥控海水采样太阳能无人船
CN204726635U (zh) 一种t型转子翼低速减摇装置
TW201000361A (en) Foot operated hidden power surfboard for aquatic activity
CN109263821A (zh) 一种新型可升降的半潜式游艇
CN104724260B (zh) 一种小型半潜式电动观光游艇
FR2997919A1 (fr) Dispositif de navigation rapide a flottaison variable par flotteurs immerges et bras extensibles
CN108382526A (zh) 一种带鱼雷形潜体多种可再生能源驱动双体无人船
CN206087223U (zh) 冲锋舟
CN208429218U (zh) 一种具有多重体验功能的游轮
CN208134554U (zh) 半潜摩托艇
CN201049727Y (zh) 冲浪艇
CN101612984A (zh) 滑板倾斜时防打滑装置
CN2716132Y (zh) 电动推进的水上充气玩艇
CN100595105C (zh) 自动偏转橹推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