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6429B - 通信终端、管理设备、通信系统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管理设备、通信系统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6429B
CN101606429B CN2008800044642A CN200880004464A CN101606429B CN 101606429 B CN101606429 B CN 101606429B CN 2008800044642 A CN2008800044642 A CN 2008800044642A CN 200880004464 A CN200880004464 A CN 200880004464A CN 101606429 B CN101606429 B CN 1016064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ority order
communication
tabulation
registered
communication med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44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6429A (zh
Inventor
恩田靖
加纳出亚
神谷大
久信田雄介
村上圭一
山田英树
山田和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06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6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6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64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91Access to open networks; Ingress point selection, e.g. ISP selection
    • H04L12/5692Selection among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3Application a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8User-type a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终端、管理设备、通信系统及程序,该通信终端包括:特性管理表,在该特性管理表中针对表示通信介质特性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登记了各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评价值;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用户针对各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应用程序提供商针对各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选择单元,其根据加法的结果从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中选择一种通信介质,其中当根据预定的应用程序指定开始通信时,对于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将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项目赋予的第一加权值和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所述项目赋予的第二加权值与登记在所述特性管理表中的各项目的评价值相加;建立单元,其经由由选择单元选择的通信介质与对方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管理设备、通信系统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提供预定的通信服务的内容提供商与使用这些通信服务的通信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已实现了具有不同特性的多种类型的通信网(通信介质),诸如强调数据传输速度和响应速度(换言之,能够进行高速数据通信的通信网)的通信网、强调安全性的通信网;按照传输数据量来收取使用费的通信网、以及不管传输数据量而收取统一费率(flat-rate)的使用费的通信网等。 
此外,请求使用由内容提供商(此后称作“CP”)提供的各种服务的用户能够从多种类型的通信网中选择具有与该用户的偏好(例如,重视数据传输速度、重视性能价格比等)相对应的特性的通信网并使用由该CP提供的服务(例如,JP-A-2005-39795和JP-A-2006-60295)。 
发明内容
顺便提及的是,还存在经由通信网提供各种服务的CP端有可能希望根据服务内容预先指定利用该服务所使用的通信网的需求。 
如上所述,根据JP-A-2005-39795和JP-A-2006-69295中公开的技术的一方面,虽然能够响应用户端的需求,但是无论用户请求使用的通信网与CP端请求的通信网是否一致,都不能响应CP端的需求。 
本发明是考虑到以上问题而设计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提供预定的通信服务的内容服务器与利用该通信服务的通信终端之间,经由考虑了内容提供商的需求和用户的需求两者而选择的通信介质来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其包括:特性管理表,在该特性管理表中针对表示通信介质特性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登记了各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评价值;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用户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应用程序提供商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选择单元,其根据加法的结果从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中选择一种通信介质,其中当根据预定的应用程序指定开始通信时,对于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将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项目赋予的第一加权值和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所述项目赋予的第二加权值与登记在所述特性管理表中的所述每个项目的评价值相加;建立单元,其经由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通信介质与对方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以及通信单元,其按照所述应用程序经由所述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借助这种通信终端,经由按照特性管理表、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选择的通信介质建立了通信连接。 
在另一方面,该通信终端可包括获取装置,其从预定的控制设备中获取所述特性管理表。 
借助这种通信终端,经由按照从控制设备获得的特性管理表来选择的通信介质建立了通信连接。 
在另一方面,多个项目至少包括通信速度。通信终端还可以包括:测量单元,当按照所述应用程序经由由所述建立单元建立的通信连接执行通信时,该测量单元测量所述通信速度;以及发送单元,以完成按照所述应用程序的通信为触发,该发送单元将表示由测量单元测量的所述通信速度的数据与唯一地识别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通信介质的标识符关联起来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 
借助这种通信终端,将表示通信速度的数据发送至与唯一的识别选择的通信介质的标识符相对应的控制设备。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其包括:特性管理表,在该特性管理表中针对表示通信介质特性的各预定的多个项目登记了各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评价值;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通信终端用户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应用程序提供商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选择单元,其根据加法的结果从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中选择应该中继该通信的通信介质,其中当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应用程序与对方设备进行通信时,对于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将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项目赋予的第一加权值和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所述项目赋予的第二加权值与登记在所述特性管理表中的各所述项目的评价值相加;以及通知单元,其向所述通信终端通知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结果。 
借助这种控制装置,通知了按照特性管理表、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选择的通信介质。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控制设备的通信系统,通过该控制设备,通信终端按照预定的应用程序经由通信连接与有关的通信终端进行通信,所述通信终端与对方设备建立了连接,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特性管理表,在该特性管理表中针对表示通信介质特性的各预定的多个项目登记了各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评价值;以及发送单元,其根据来自所述通信终端的请求,向所述通信终端发送有关的特性管理表;并且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用户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应用程序提供商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选择单元,其根据加法的结果从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中选择一种通信介质,其中当应用程序指定开始通信时,对于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将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项目赋予的第一加权值和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所述项目赋予的第二加权值与登记在所述特性管理表中的所述各项目的评价值相加;以及建立单元,其经由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通信介质与对方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借助这种通信系统,经由按照特性管理表、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选择的通信介质建立了通信连接。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控制设备的通信系统,通过该控制设备,通信终端按照预定的应用程序经由通信连接与有关的通信终端进行通信,所述通信终端与对方设备建立了连接,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特性管理表,在该特性管理表中针对表示通信介质特性的各预定的多个项目登记了各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评价值;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通信终端用户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应用程序提供商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建立单元,当根据所述应用程序指定开始通信时,在将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发送至所述控制设备的同时,所述建立单元经由由所述控制设备通知作为接入点通信介质的通信介质与对方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设备具有选择单元,该选择单元根据加法的结果从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中选择应该中继该通信的通信介质,其中当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应用程序与对方设备进行通信时,对于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将根据登记在从所述通信终端接收到的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而赋予的第一加权值和根据登记在从所述通信终端接收到的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而赋予的第二加权值与登记在所述特性管理表中的所述每个项目的评价值相加;以及所述控制设备具有通知单元,该通知单元向所述通信终端通知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结果。 
借助这种通信系统,通知了按照特性管理表、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选择的通信介质。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计算机设备执行处理的程序,该计算机设备包括:特性管理表,在该 特性管理表中针对表示通信介质特性的各预定的多个项目,登记了各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评价值;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用户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应用程序提供商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所述处理包括:根据加法的结果从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中选择一种通信介质,其中当根据预定的应用程序指定开始通信时,对于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将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项目赋予的第一加权值和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所述项目赋予的第二加权值与登记在所述特性管理表中的各所述项目的评价值相加;经由所选择的通信介质与对方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按照所述应用程序经由所述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借助这种程序,经由按照特性管理表、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选择的通信介质建立了通信连接。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计算机设备执行处理的程序,该计算机设备包括:特性管理表,在该特性管理表中针对表示通信介质特性的各预定的多个项目登记了各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评价值;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通信终端用户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以及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应用程序提供商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所述处理包括:根据加法的结果从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中选择应该中继该通信的通信介质,其中当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应用程序与对方设备进行通信时,对于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将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项目赋予的第一加权值和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所述项目赋予的第二加权值与登记在所述特性管理表中的各所述项目的评价值相加;以及向所述通信终端通知选择的结果。 
借助这种程序,通知了经由按照特性管理表、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 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选择的通信介质的通信连接。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附图具体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结构的示例; 
图2示出了保存在控制设备300中的特性管理表的示例; 
图3示出了通信终端100的硬件结构的示例; 
图4示出了由通信终端100的CPU 110a执行各种程序而实现的软件模块的示例; 
图5示出了保存在通信终端100中的优先级次序列表的示例; 
图6是示出了由CPU 110a执行的接入点NW选择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20的结构的示例图; 
图8示出了控制设备800的硬件结构的示例; 
图9是示出了由通信终端700的CPU 110a执行的接入点NW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CPU 810根据接入点通知程序执行的接入点通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20:通信系统;100,700:通信终端; 
200,200a,200b,200c:无线通信网; 
210,210a,210b,210:基站(BS);300,800:控制设备; 
400:网关(GW);500:通信网;600:内容服务器;110:控制部; 
110a,810:CPU;100b:ROM;110c:RAM;110d:EEPROM; 
120:无线通信部;120a:第一无线通信IF单元;120b:第二无线通信IF单元;120c:第三无线通信IF单元;820:通信IF单元;130:操作单元;140:显示单元;830:存储器;830a:易失性存储器;830b: 非易失性存储器;150,840: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介绍实施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A: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A-1:结构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结构的示例。 
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包括:构成具有例如程序执行功能的移动电话的通信终端100;容纳该通信终端100的3种可能类型的无线通信网(具体而言,无线通信网200a、200b和200c);经由网关(此后用“GW”表示)400与无线通信网200a、200b和200c连接的通信网500。 
无线通信网200a、200b和200c可以是符合如下标准的通信网,例如,PDC(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个人数字蜂窝)标准、GSM(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标准或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2000:国际移动电信-2000)、或者可以是由例如“IEEE802.11b”(其为以太网(注册商标)的规范)所规定的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具体细节将在下面介绍,但是上述这3个无线通信网具有不同的特性(诸如收费结构以及安全性确保的程度)。应注意,图1示出了其中3个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网的特性共同地包括在通信系统10中的情况,但是包括在通信系统10的无线通信网可以由2种类型组成,此外还可以由4种或更多种类型组成。关键是其特性相互不同,并且其中可以包括通信终端100的多个无线通信网至少包括在通信系统10中。 
在通信网500中(诸如互联网),连接了例如提供信息检索服务或者提供各种数字内容(例如,乐曲数据(melodic data))的内容服务器600。注意,因为内容服务器600与通常的内容服务器的结构(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相比没有任何改变,因此省略了内容服务器600的结构的具体说明。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将说明通信网络500是互联网的 情况,但是其当然也可以是LAN。 
GW 400对容纳于无线通信网200a、200b或200c中任何一个无线通信网的通信终端100与连接到通信网500的内容服务器600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mediate),并且具有在上述各无线通信网的通信协议与通信网500的通信协议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功能。应注意,由于GW 400与通常的网关设备的结构相比没有任何变化,因此省略了GW 400的具体介绍。此外,图1中介绍了无线通信网200a、200b和200c经由GW 400连接到通信网500的情况,但是,各无线通信网当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网关设备与通信网500连接。 
无线通信网200a、200b和200c容纳通信终端100并提供无线通信服务,并且包括与通信终端100建立无线链接的基站(此后用“BS”表示)210a、210b和210c。应注意,下面,在不需要对上面3种类型的无线通信网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将其表示为“无线通信网200”。同样,在不需要对上面3种类型的BS的各个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将其表示为“BS210”。 
BS 210对在地面上被划分成具有预定宽度(例如,500米半径)的多个小区的每个小区进行布置,在小区范围内的通信终端之间建立无线链接并容纳这些通信终端。BS 210对从本站容纳的通信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接收,并向与本站连接的无线通信网200发送该数据。此外,BS 210对从无线通信网200发送至通信终端地址的数据进行接收,并在隶属于本站的小区内以无线方式发送该数据。 
应注意,在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10中,无线通信网200a、200b和200c在与安全性确保的程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它们是否与加密通信兼容)、费用结构以及可否在通信网之间进行切换有关的各项目方面,各自都具有不同的固有属性。 
具体而言,无线通信网200a具有现收现付(pay-as-you-go)的费用结构(基于使用的费用结构),其中根据传输数据量来收取使用费,而且无线通信网200a与加密通信和非加密通信两者均兼容。无线通信网200b具有现收现付的费用结构,但只与非加密通信兼容。此外,无线通信网 200c是具有统一费率系统的费用结构的通信网,该费用结构以预定的周期(例如,一个月)为单位来收取统一费率的使用费,并且该无线通信网200c与加密通信和非加密通信两者均兼容。另外,在上面3种类型的无线通信网中,存在如下的特性:其中无线通信网200a和无线通信网200b与无线通信网之间的切换兼容,而无线通信网200c与其他的无线通信网之间的切换不兼容。 
图2(A)示出了显示上面各无线通信网的特性的特性管理表。在图2(A)示出的特性管理表中,与唯一地识别各无线通信网的网络标识符(此后,称作“NW标识符”)相对应的登记了显示安全性确保的程度、费用结构和可否进行切换的参数。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对无线通信网200a、200b和200c分别分配“001”、“002”和“003”作为NW标识符。此外,当然也可以使用网络地址来对上述各无线通信网分配NW标识符。 
图2(A)中,表示安全性确保的程度的参数是“1”或“0”。“1”表示与加密通信兼容,而“0”表示与加密通信不兼容。同样,图2(A)中,表示费用结构的参数也为“1”或“0”。“1”表示现收现付,而“0”表示统一费率系统。此外,图2(A)中,表示可否进行切换的参数也是“1”或“0”。“1”表示能够进行切换,而“0”表示不能够进行切换。 
注意,加密通信的可能性、费用结构以及切换的可能性一直恒定,而与无线通信网使用的时段无关,因此图2(A)所示的特性管理表示出了与时段无关的特性。 
相反,在图2(B)所示的特性管理表中,在各个无线通信网的特性中,与上述NW标识符相对应地保存了表示根据时间发生变化的特性的参数。具体而言,在图2(B)所示的特性管理表中,与上述NW标识符相对应地,以Mbps为单位保存了如下值:该值表示由NW标识符所标识的无线通信网在3个时段中测量的通信速度(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是数据传输速度),这3个时段是午夜12:00至8:00a.m.(图2(B):时段1)、8:00a.m.至4:00p.m.(图2(B):时段2)、4:00p.m.至第二天的午夜12:00(图2(B):时段3)。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 以数据传输速度为例来介绍表示通信速度的数据,但是,当然也可以使用响应速度。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将图2(A)和图2(B)所示的2种类型的特性管理表保存在控制设备300中。此后,将图2(A)所示的特性管理表称作“第一特性管理表”,而将图2(B)所示的特性管理表称作“第二特性管理表”。注意,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介绍的是其中每天被分成3个时段,每个时段中的每个无线通信网的数据传输速度被保存在第二特性管理表的情况,但是,当然还可以将每天分成2个时段(例如a.m.和p.m.)并将每个时段的数据传输速度保存在第二特性管理表中。此外,还可以将每天分成4个或更多个时段并每个时段的数据传输速度保存在第二特性管理表中。同时,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介绍了在控制设备300中分离地保存了表示无线通信网的特性与时段无关的特性管理表和表示特性依赖于时段的特性管理表的情况,但是,当然也可以在控制设备300中保存将这两者结合的特性管理表(如图2(C)所示)。 
图1中的控制设备300与无线通信网200a连接。控制设备300具有如下功能:根据来自通信终端100的请求,来答复上述第一管理表中的存储内容以及在与接收该请求的时间相对应的时段中的各无线通信网的数据传输速度;从移动终端100接收在通信终端100与内容服务器600进行数据交换的时候测量的数据传输速度;更新第二特性管理表中的存储内容。因此,由于控制设备300具有与根据来自通信终端100的请求而执行数据答复以及数据更新的普通服务器设备完全相同的功能,所以省略了控制设备300的具体说明。 
如图3所示,除了在图中没有示出的经由移动电话网来提供无线电话服务的结构(例如,语音电话呼叫部)以外,通信终端100还具有控制单元110、无线通信单元120(通信装置的示例)、操作单元130、显示单元140和在这些构成元素之间中继数据交换的总线150。 
如图3所示,控制单元110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10a、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10b(例如,选择单元、建立单元、获取单元、测量单元和发送单元)、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110c、以及EEPROM(Electronically Erasableand 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除随机存储器)110d。 
CPU 110a利用RAM 110c作为工作区执行保存在ROM 110b或EEPROM 110d中的程序,由此来控制通信终端100的各个部分的操作。注意,除了保存后面将介绍的数据和/或程序以外,EEPROM 110d还用作所谓的地址簿,其中以列表的格式保存有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此外,之前介绍的控制设备300的通信地址也保存在EEPROM 110d中。 
如图3所示,无线通信单元120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接口(此后,称作“IF”)单元120a、第二无线通信IF单元120b和第三无线通信IF单元120c。第一无线通信IF单元120a在控制单元110的控制下与BS 210a建立无线链接,并与该BS 210a以无线方式交换数据。类似地,第二无线通信IF单元120b在控制单元110的控制下与BS 210b建立无线链接并以无线方式交换数据;而第三无线通信IF单元120c在控制单元110的控制下与BS 210c建立无线链接并以无线方式交换数据。 
操作单元130具有诸如按钮的操作部,并且根据用户的操作向控制单元110提供操作信号。显示单元140包括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并且根据控制单元110提供的图形数据来显示图形图像。 
在ROM 110b中预先保存了许多程序。此后,将这些程序称作“预装程序”。这些预装程序的示例包括多任务操作系统(此后,称作“多任务OS”)、Java(注册商标)平台和native应用程序。 
多任务OS是支持各种功能(诸如经由TSS(Time-Sharing System:分时系统)实现多任务伪并行运行所需的虚拟存储空间的分配)的操作系统。 
Java平台是按照CDC(Connected Device Configuration:面向连接的设备配置)编写的一组程序,CDC是用来在具有内置的多任务OS的移动电话中实现后述的Java运行环境114的配置。 
Native应用程序是实现通信终端100的基础服务(诸如浏览网页或交换电子邮件)的程序,或者是用于接收电子邮件交换服务的提供(provision)或所谓的Web浏览(例如,后述的浏览器112)的应用程序(例如,后述的邮件收发器(mailer)113)等。 
EEPROM 110d包括其中保存了Java应用程序的Java应用程序存储区。Java应用程序包括JAR(Java Archive:Java归档)文件,在JAR文件中,除了在Java运行环境中运行其中描述了自身的处理步骤的程序主体(program body)以外,还将图形图像文件和/或声音剪辑(sound clip)进行编译以与该程序主体结合在一起使用。Java应用程序还包括ADF(Application Description File:应用程序描述符文件),在ADF中写有JAR文件的安装和启动以及各种属性。这些Java应用程序由CP生成,被保存在内容服务器600等中,并且通过使用上述的Web浏览器被任意地下载。 
图4是示出了由CPU 110a运行保存在ROM 110b和EEPROM 110d中的各种程序而实现的软件模块的示例的图。通过CPU 110a在通信终端100运行各种程序,如图4所示,在OS 111中实现了浏览器112、邮件收发器113和Java运行环境114。此外,第一存储器115和第二存储器116被固定于EEPROM 110d。 
通过ROM 110c中的Java平台来实现Java运行环境114。Java运行环境114包括类库117、JVM(Java Virtual Machine:Java虚拟机)118、和JAM(Java Application Manager:Java应用程序管理器)119。 
类库117将具有特定功能的一组程序模块(类)编译成单个文件。包括在类库117中的程序模块的一个示例是选择上述3个无线通信网中任何一个无线通信网并在相对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控制程序。 
JVM 118具有对提供作为Java应用程序的字节代码(byte code)进行解释和执行的功能,并且其使上述的CDC最优化。 
JVM 119具有对Java应用程序的下载和安装及其启动和退出进行管理的功能。 
第一存储器115是用于保存在JAM 119的管理下下载的Java应用程序(Jar文件和ADF)的区域。第二存储器116是用于在退出Java应用程序之后对在Java应用程序的运行期间生成的数据进行保存的区域。在第二存储器116中为每个安装的Java应用程序分配了独立的存储区。 
此外,在由特定Java应用程序分配的存储区中的数据只有在正在运行该Java应用程序时能够被重写,并且设计为使得在那时候其他的Java应用程序不能对该存储区进行写入。 
另外,在通信终端100的第一存储器115中建立了与内容服务器600的通信连接,并且预先保存了数据通信的Java应用程序。在Java运行环境114中运行该Java应用程序的CPU 110a调用之前提及的通信控制程序,从上述的3个无线通信网中选择一个无线通信网,并建立通信连接。在进行该选择的时候,CPU 110a选择最能够对CP(Java应用程序的提供商)的需求以及终端本身用户的需求(是否重视显示通信网特性的每个项目中的任何项目)两者作出响应的无线通信网。 
为了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将指示用户需求的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参照图5(A))保存在通信终端100的EEPROM 110d中,而将指示CP需求的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参照图5(B))保存在上述Java应用程序的ADF中。由于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被写在各种Java应用程序的ADF中,因此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由各个不同Java应用程序而定。在图5(A)和(B)中,由优先级次序列表的制作者(即,用户或CP)对具有最高优先级的项目写入优先级次序“1”,而对其他项目写入优先级次序“0”。参照图5(A)和图5(B)清楚可知的是,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信终端100的用户优先考虑数据传输速度,而CP优先考虑安全性确保的程度。 
在建立通信连接之前,按照上述通信控制程序进行操作的CPU 110a与控制设备300进行通信,获取第一和第二特性管理表的存储内容,然后执行选择其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无线通信网的处理,其中计算处理为:将根据登记在第一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而对项目赋予的加权值(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优先级次序为“1”时加权值是10;而当优先级次序为“0”时加权值是“0”)与保存在上述3个无线通信网中的各个的特性管理表中的各个项目的评价值相加。由此,选择了可以对终端本身的用户的需求和CP(Java应用程序的提供商)的需求两者作出最佳响应的无线通信网。 
注意,如图5(A)和图5(B)所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介绍了对优先级次序列表的制作者(即,用户或CP)赋予最高优先级的项目写入优先级次序“1”,而对其他项目写入优先级次序“0”的例子。但是,如图5(C)所示,将其中优先级次序列表的制作者对各个项目的重视顺序写入作为这些项目的优先级次序。但是当计算上述评价值的总和时,当然也可以根据优先级次序赋予加权值(只要适当地确定了优先级次序与加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如果优先级次序为“1”则加权值为10,如果优先级次序为“2”则加权值为8等)来计算该总和。此外,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介绍了其中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包括ADF的例子,但是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当然也可以包括在Jar中。 
以上是通信终端100的结构。 
如上所述,通信终端100的硬件结构与具有程序执行功能的移动电话的硬件结构完全一致,通过软件模块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通信终端的特性的功能。 
A-2:操作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通信终端100中的CPU 110a根据各种程序执行的操作中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通信终端的操作特性。 
通信终端100的用户可以通过适当地操作操作单元130来指定Java应用程序的执行。下面,利用指定了执行与内容服务器600进行数据通信的Java应用程序的例子来说明本操作的示例。 
当如上所述指定了运行一个Java应用程序时,CPU 110a根据上述的JAM 119从EEPROM 110d中读出相应的Java应用程序,并根据JVM 118开始该运行。如上所述,在本操作的示例中运行的Java应用程序是与内容服务器600进行数据通信的Java应用程序,并且包括用于调用上述的通信控制程序的Java字节代码。按照JVM 118操作的CPU 110a解释并执行该Java字节代码,从类库117中调用通信控制程序,并执行该通信控制程序。 
图6是示出了由根据通信控制程序进行操作的CPU 110a执行的接入点NW选择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CPU 110a首先与控制设 备300建立通信连接,然后获取第一和第二特性管理表的存储内容(步骤SA100)。 
更具体而言,CPU 110a生成请求传送第一和第二特性管理表的存储内容的通信消息,并将该通信消息按照寻址的方式发送至控制设备300。按照这种方式,从通信终端100发送的通信消息在无线通信网络200a内适当地进行路由并到达控制设备300。如果控制设备300接收到该通信消息,则控制设备300生成其中写入了与接收到上述通信消息的时间相对应的第一特性管理表的存储内容及第二特性管理表的存储内容(即,与接收时间相对应的时段的数据传输速度)的通信消息,并答复通信终端100。因此,由控制设备300答复的通信消息在无线通信网200a内适当地进行路由并达到通信终端100。当通信终端100的CPU 110a经由第一无线通信IF单元120a接收到由控制设备300答复的通信消息时,CPU110a对该通信消息进行分析,并获得第一和第二特性管理表中的存储内容。 
接着,CPU 110a根据在步骤SA100中获得的第一和第二特性管理表中的存储内容以及之前提及的第一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的列表内容,在对无线通信网200a、200b和200c中的各个赋予前述的加权值的同时,计算各项目的评价值的总和(步骤SA110)。CPU 110a将计算的总和存储在与无线通信网的NW标识符相对应的RAM 110c中。此时,CPU 110a在试图进行通信的同时,从Java应用程序的ADF中读出前述的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并根据其内容进行动作。 
在本操作的示例中,第一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的内容如图5(A)和图5(B)所示,而第一和第二特性管理表的存储内容如图2(A)和图2(B)所示,因此当指定运行上述Java应用程序的时间属于时段1时,按照如下方式来计算无线通信网200a、200b和200c中的各个的评价值的总和。具体而言,对无线通信网200a进行计算得到评价值的总和是1.0×10(安全性)+0.5×10(传输速度)=15;对无线通信网200b进行计算得到评价值的总和是1.0×10(传输速度)=10;而对无线通信网200c进行计算得到评价值的总和是1.0×10(安全性)+0.7×10(传输速度)=17。 
接着,CPU 110a从无线通信网200a、200b和200c中选择在步骤SA110所计算的评价值总和最大的作为接入点NW(步骤SA120),并通过由NW标识符识别的无线通信网建立与内容服务器600的通信连接(步骤SA130)。注意,当其中在步骤SA110中计算出的评价值的总和为最大的无线通信网存在多个时,将它们的NW显示在显示单元140上,用户可从其中选择接入点NW。 
在本操作的示例中,对无线通信网200c进行计算得到评价值的总和最大,因此,在步骤SA120中将无线通信网200c选为接入点NW,在步骤SA130将无线连接与BS 210c连接并且建立通信连接。此后,CPU 110a通过该通信连接与内容服务器600进行数据通信。 
同时,在执行通信控制程序的处理中,CPU 110a根据上述的Java应用程序来确定数据通信是否已经结束(步骤SA140)。在确定结果为“否”时,CPU 110a测量数据传输速度(步骤SA150)。注意,可以采用公知的算法来对数据传输速度进行测量。 
此外,当步骤SA140的确定结果为“是”时,CPU 110a断开(步骤SA160)在步骤SA130中建立的通信连接。CPU 110a向控制设备300发送(步骤SA170)与在步骤SA120中选择的NW标识符相对应的、指示在步骤SA150中测量的数据传输速度的数据,并结束本接入点选择处理。 
这里最值得关注的方面是,在上述操作的示例中将无线通信网200c选为接入点NW,其中,当仅基于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来赋予加权值并计算评价值的总和时,无线通信网200b的评价值的总和为最大(具体而言,仅最大程度地符合用户需求的无线通信网是无线通信网200b),而如果仅基于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进行加权并执行评价值的总和的计算,则无线通信网200a和200c的评价值的总和为最大(具体而言,最大程度地符合CP需求的无线通信网是无线通信网200a或者200c)。 
参照图2(A)清楚可知的是,无线通信网200c能够进行加密通信,因此,无线通信网200c满足优先考虑确保安全性的CP的需求。此外,参照图2(B)清楚可知的是,无线通信网200c的数据传输速度比无线通信网200a的数据传输速度快,因此,该无线通信网200c满足优先考虑数据传输速度的用户需求。 
因此,作为上述操作的结果,通过最大限度地满足CP的需求(重视安全性)和用户的需求(重视数据传输速度)两者的无线通信网,建立了与内容服务器600的通信连接。此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通信终端100的用户可以生成反映用户自身需求的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并将该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保存在通信终端100中。无需执行从多个无线通信网中针对每种通信来选择与用户自身的需求最相关的网络的繁重任务。 
B: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B-1:结构 
图7示出了关于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20的结构的示例。注意,在图7中对与上述通信系统10的构成元素相同的构成元素赋予与图1相同的标号。将图7与图1对比可清楚得知,通信系统20与通信系统10的不同方面在于,通信系统20包括通信终端700而不是通信终端100,并且通信系统20包括控制设备800而不是控制设备300。 
下面重点说明通信终端700和控制设备800,这是与通信系统10不同的地方。 
通信终端700是具有与通信终端100类似的Java运行环境的移动电话,并且其硬件结构与通信终端100的硬件结构完全相同(参见图3)。此外,通过通信终端700的CPU 110a执行保存在ROM 110b或EEPROM110d中的各种程序来实现多任务OS、浏览器、邮件收发器和Java运行环境的各种软件模块(参见图4),以及在EEPROM 110d中预留第一和第二存储区的操作(参见图4)也与上述通信终端100完全相同。 
但是,在通信终端700的Java运行环境内执行接入点NW选择处理的通信控制程序方面,因为在类库中登记了与通信终端100不同的通信控制程序,因此,执行与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接入点NW选择处理(参见图6)不同的接入点NW选择处理。 
接着,介绍控制设备800。 
图8示出了控制设备800的硬件结构的示例。 
如图8所示的控制设备800包括CPU 810(选择单元和通知单元的示例)、通信IF单元820、存储器830和在这些构成元素中中继数据交换的总线840。 
CPU 810根据保存在存储器830中的各种程序来控制每个部分的操作。 
通信IF单元820可以例如为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并且通过缆线与无线通信网200a连接。当接收到从无线通信网200a发送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传送至CPU 810时,该通信IF单元820将从CPU 810传送来的数据发送至无线通信网200a。 
如图8所示,存储器830包括易失性存储器830a和非易失性存储器830b。易失性存储器830a例如可以为RAM,并且当CPU 810运行各种程序时其被用作工作区。另一方面,非易失性存储器830b例如可以是硬盘,并保存各种数据和各种程序。上述的第一和第二特性管理表(参见图2)是保存在该非易失性存储器830b中的数据的示例,同时,由CPU810来运行用于实现上述OS的OS程序的接入点通知程序以及由CPU810来执行的作为本发明的控制设备的特征的接入点NW通知处理均为保存在该非易失性存储器830b中的程序的示例。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开启控制设备800的电源(从图中省略)时,CPU 810首先将OS程序从非易失性存储器830b加载到易失性存储器830a中,并开始运行该程序。此外,转换为已经完成了OS程序的运行并实现了OS的状态的CPU 810将接入点通知程序从非易失性存储器830b加载到易失性存储器830a中,并开始运行该程序。下面将具体介绍由根据该接入点通知程序进行操作的CPU 810所执行的操作。 
如上所述,控制设备800的硬件结构与普通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相比没有任何改变,而作为本发明的控制设备的特征的功能均实现为软件模块。 
以上是控制设备800的结构。 
B-2:操作 
接着,参照附图介绍显著地示出了由通信终端700和控制设备800执行的操作的特征的操作。 
图9是示出了由通信终端700的CPU 110a根据通信控制程序执行的接入点NW选择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将图9与图6进行对比清楚可知的是,图9中示出的接入点NW选择处理与图6中示出的接入点NW选择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图9中示出的处理用步骤SB100和步骤SB110取代了步骤SA100至步骤SA120。 
在图9的步骤SB100中,CPU 110a读出保存在EEPROM 110d中的第一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生成其中写入了这些第一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的通信消息(此后,称作“接入点通知请求消息”)。CPU 110a将该接入点通知请求消息按照寻址的方式发送至控制设备800。 
从通信终端700发送的接入点通知请求消息按照这种方式通过无线通信网200a内的网络设备(图7中省略了图示)适当地进行路由并到达作为其目的地的控制设备800。 
图10是示出了控制设备800的CPU 810根据上述通信管理程序执行的接入点NW通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当CPU 810通过通信IF单元820接收(步骤SC100)上述接入点通知请求消息时,CPU 810根据包括在接入点通知消息中的第一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以及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830b中的第一和第二特性管理表的存储内容,计算无线通信网200a、200b和200c中的各个的评价值(步骤SC110)。注意,由于CPU810在该步骤SC100中执行的处理与通信终端100的CPU 110a在图6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A110中执行的处理完全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接着,CPU 810将步骤SC110中计算出的具有最大评价值的无线通信网选择为通信终端700应该连接的无线通信网(步骤SC120),并生成其中写入了无线通信网的NW标识符的通信消息(此后,称作“接入点通知消息”)。CPU 810通知该选择结果。具体而言,换言之,将接入点通知消息按照寻址的方式答复至上述接入点通知请求消息的源(步骤SC130)。 
从控制设备800发送的接入点通知消息按照这种方式通过无线通信网200a内的网络设备适当地进行路由并到达通信终端700。 
返回至图9,当通信终端700的CPU 110a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20接收了上述的接入点通知消息时(步骤SB110),CPU 110a读出写在该消息中的NW标识符,并执行上述步骤SA130之后的处理。 
作为按照如上说明执行的操作的结果,与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类似,通过无线通信网200c及通信网500,在通信终端700和内容服务器600之间建立了通信连接,并且在通信终端700和内容服务器600之间开始数据通信。 
注意,当正经由由上述NW标识符识别的无线通信网及通信网500与内容服务器600进行数据通信时,在测量了数据传输速度并完成了数据通信时,向控制设备800通知该测量结果这方面与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同时,在接收到从通信终端700发送的数据传输速度数据和NW标识符的情况下,由该数据传输速度数据对第二特性管理表中的存储内容进行更新这方面也与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本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获得的效果与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获得的效果完全相同。 
C:变型例 
以上介绍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当然也可以应用诸如下面所述的变型例。还可以将下述两个或更多个变形例结合起来使用。 
(1)上述的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介绍的是通信终端100和通信终端700将基于CDC的Java运行环境作为程序运行环境的情况。但是还可以具有基于CLDC的Java运行环境。当然还存在通信终端100和通信终端700具有除Java运行环境之外的程序运行环境的情况。注意,由除了Java运行环境以外的程序运行环境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示例是用除C++以外的编程语言来创建和编辑的程序。 
(2)上述的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介绍的是该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具有程序运行环境,并且为本发明提供了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的无线通信网的移动电话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适当应用不限于上述 移动电话,还可以包括具有程序运行环境以及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的无线通信网的PDA或笔记本个人计算机。此外,还可以包括具有程序运行环境以及能够有线地连接到多种类型的无线通信网中的任何一种无线通信网的台式个人计算机。关键是,只要具有程序运行环境并且是能够经由多种类型的通信网中的任何一种无线通信网与对方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终端,就可以应用本发明。 
(3)上述的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介绍的是由通信终端来执行数据传输速度的测量并通知给控制设备的情况,但是当然也可以由作为通信另一方的内容服务器来执行这些操作。 
此外,上述的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了如下示例:将无线通信网200a、200b、200c(其每个均具有基站)作为通信终端100用来执行通信的通信网。但它们并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在没有基站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简言之,本发明可适用于这样的任何应用,即,只要通信终端与对方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并且该通信终端构成能够进行通信的通信介质即可。因此,例如使用根据诸如蓝牙(注册商标)规范的无线通信或红外的通信等也包括在此“通信介质”的概念之内。 
例如,根据诸如蓝牙(注册商标)规范的无线通信与使用无线通信网200a、200b、200c的无线通信相比,传输速度快,虽然通信费用免费但是安全性设置较低。此外,假设用户在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重视通信费用而CP在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重视传输速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蓝牙(注册商标)规范的无线通信符合用户和CP两者的需求,因此将通信终端配置为将根据该蓝牙(注册商标)规范的无线通信选择为应该使用的通信介质。 
此外,上述的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介绍的是将安全性确保的程度、费用结构、可否进行切换以及数据传输速度用作指示无线通信网特性的项目的情况,但是当然还可以添加其他的项目(诸如通信错误出现的频率),反之,还可以不包括安全性确保的程度、费用结构、可否进行切换和/或数据传输速度中的任何一个。关键是,将各通信网针对不同的多个项目的评价值登记在特性管理表中,并且应该由通信终端的用户 和CP来生成表示这些多个项目中哪个具有优先权的优先级次序列表。注意,当评价项目中不包括数据传输速度时,显然,通信终端或内容服务器无需测量数据传输速度以及由向控制设备进行通知。 
(4)上述的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介绍了如下的情况:在数据通信开始之前,由应用程序选择应该中继该数据通信的通信网并建立通信连接,以及维持该通信连接(未断开)直到数据通信结束。但是,由应用程序进行的通信通常被分成多种类型的阶段(诸如对作为通信另一方的对方设备进行认证的认证阶段,以及实际交换运行该应用程序所需要的数据的数据交换阶段)。通常在各个阶段中重视的网络特性也不同。这里,针对每个阶段预先准备上述第一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当然还可以针对每个阶段选择接入点NW。 
(5)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介绍了如下的情况:根据第一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对具有高优先级次序的值赋予大的加权值,计算评价值的总和,并将其中总和最大的网络选择作为接入点网络。但是,也可以对在一定程度上优先级次序更高的值赋予更小的加权值,计算评价值的总和,然后当然将其中总和最小的网络选择作为接入点网络。 
此外,在预先指定了应该被用户或CP排除为连接目标之外的通信网,并且具有最大的评价值总和的通信网根据这点被排除在作为合适的通信网之外的情况下,可以从除该通信网之外的通信网中选择上述评价值的总和最大的一个,并且除了上述第一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以外,还可以根据第三优先级次序列表来赋予加权值并计算上述评价值的总和。关键是,根据具有按照第一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而赋予的加权值的评价值的总和来选择通信网(换言之,考虑用户需求和CP需求两者来选择通信网)。 
(6)上述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介绍了如下的情况:将通信控制程序预先保存在通信终端100的ROM 110b中,在通信控制程序中,CPU执行作为本发明的通信终端的特征的接入点NW选择处理。但是,可以将上述通信控制程序写入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例如,CD-ROM(CompactDisk-Read Only Memory:紧密盘-只读存储器))或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通用光盘),并进行分配。此外,还可以通过经由诸如互联网的电子通信线路进行下载来分配上述通信控制程序。 
此外,上述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介绍了如下的情况:将CPU执行作为本发明的控制设备的特征的接入点NW选择处理的通信控制程序预先保存在控制设备80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830b中。但是,还可以通过将有关的通信控制程序写入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来对其进行分配,还可以通过经由电子通信线路进行下载来对其进行分配。 
通信终端和控制设备的硬件结构不限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那些。只要它们实现了所需的功能结构,这些设备可以具有任意的硬件结构。例如,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信终端100的CPU 110a具有多种功能——具体而言,具有选择单元、建立单元、获取单元、测量单元和发送单元的功能。但是这些功能中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通过除CPU 110a之外的硬件元件来实现。 

Claims (7)

1.一种通信终端,该通信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其从预定的控制设备中获取特性管理表,在该特性管理表中登记了表示通信介质特性的各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
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用户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
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应用程序提供商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
选择单元,其根据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加权后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的总和从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中选择一种通信介质,其中当根据预定的应用程序指定开始通信时,对于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将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项目赋予的第一加权值和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所述项目赋予的第二加权值分别赋予登记在所述特性管理表中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其后计算加权后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的总和;
建立单元,其经由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通信介质在对方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以及
通信单元,其按照所述应用程序经由所述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
所述多个项目至少包括通信速度;并且
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
测量单元,当按照所述应用程序经由由所述建立单元建立的通信连接执行通信时,该测量单元测量所述通信速度;以及
发送单元,以完成按照所述应用程序的通信为触发,该发送单元将表示由测量单元测量的所述通信速度的数据与唯一地识别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通信介质的标识符关联起来发送给所述预定的控制设备。
3.一种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包括:
特性管理表,在该特性管理表中登记了表示通信介质特性的各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
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通信终端用户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
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应用程序提供商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
选择单元,其根据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加权后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的总和从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中选择应该中继该通信的通信介质,其中当通信终端根据所述应用程序与对方设备进行通信时,对于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将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项目赋予的第一加权值和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所述项目赋予的第二加权值分别赋予登记在所述特性管理表中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其后计算加权后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的总和;以及
通知单元,其向所述通信终端通知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结果,
其中,所述控制设备从所述通信终端接收包括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和所述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的通信消息,从而获取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和所述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
4.一种包括控制设备的通信系统,通过该控制设备,通信终端按照预定的应用程序经由通信连接与有关的通信终端进行通信,所述通信终端与对方设备建立了连接,其中: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特性管理表,在该特性管理表中登记了表示通信介质特性的各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
发送单元,其根据来自所述通信终端的请求,向所述通信终端发送有关的特性管理表;并且
所述通信终端包括:
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用户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
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应用程序提供商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
选择单元,其根据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加权后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的总和从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中选择一种通信介质,其中当应用程序指定开始通信时,对于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将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项目赋予的第一加权值和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所述项目赋予的第二加权值分别赋予登记在所述特性管理表中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其后计算加权后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的总和;以及
建立单元,其经由由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通信介质在对方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5.一种包括控制设备的通信系统,通过该控制设备,通信终端按照预定的应用程序经由通信连接与有关的通信终端进行通信,所述通信终端与对方设备建立了连接,其中: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特性管理表,在该特性管理表中登记了表示通信介质特性的各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
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通信终端用户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
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应用程序提供商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
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建立单元,当根据所述应用程序指定开始通信时,在将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和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发送至所述控制设备的同时,所述建立单元经由由所述控制设备通知作为接入点通信介质的通信介质在对方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设备具有选择单元,该选择单元根据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加权后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的总和从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中选择应该中继该通信的通信介质,其中当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应用程序与对方设备进行通信时,对于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将根据登记在从所述通信终端接收到的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而赋予的第一加权值和根据登记在从所述通信终端接收到的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而赋予的第二加权值分别赋予登记在所述特性管理表中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其后计算加权后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的总和;以及
所述控制设备具有通知单元,该通知单元向所述通信终端通知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结果。
6.一种由通信终端执行的方法,该通信终端包括: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用户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以及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在该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登记了应用程序提供商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预定的控制设备中获取特性管理表,在该特性管理表中登记了表示通信介质特性的各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
根据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加权后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的总和从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中选择一种通信介质,其中当根据预定的应用程序指定开始通信时,对于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将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项目赋予的第一加权值和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所述项目赋予的第二加权值分别赋予登记在所述特性管理表中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其后计算加权后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的总和;
经由所选择的通信介质在对方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按照所述应用程序经由所述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7.一种由控制设备执行的方法,该控制设备包括:特性管理表,在该特性管理表中登记了表示通信介质特性的各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通信终端接收包括其中登记有通信终端用户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的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和其中登记有应用程序提供商针对各所述多个项目分配的优先级次序的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的通信消息,从而获取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和所述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
根据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的加权后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的总和从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中选择应该中继该通信的通信介质,其中当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应用程序与对方设备进行通信时,对于各所述多种类型的通信介质,将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一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项目赋予的第一加权值和根据登记在所述第二优先级次序列表中的优先级次序对所述项目赋予的第二加权值分别赋予登记在所述特性管理表中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其后计算加权后的各多个预定项目的评价值的总和;以及
向所述通信终端通知选择的结果。
CN2008800044642A 2007-02-08 2008-02-07 通信终端、管理设备、通信系统及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64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9715/2007 2007-02-08
JP2007029715A JP4938485B2 (ja) 2007-02-08 2007-02-08 通信端末、管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08/052010 WO2008096809A1 (ja) 2007-02-08 2008-02-07 通信端末、管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6429A CN101606429A (zh) 2009-12-16
CN101606429B true CN101606429B (zh) 2012-02-22

Family

ID=39681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446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6429B (zh) 2007-02-08 2008-02-07 通信终端、管理设备、通信系统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84552B2 (zh)
EP (1) EP2111054B1 (zh)
JP (1) JP4938485B2 (zh)
CN (1) CN101606429B (zh)
WO (1) WO20080968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20072B2 (en) 2003-04-25 2016-08-16 Z124 Smartphone databoost
US8666412B2 (en) * 2010-04-26 2014-03-04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connection destin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5357113B2 (ja) * 2010-07-07 2013-12-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無線通信基地局
US8788576B2 (en) 2010-09-27 2014-07-22 Z124 High speed parallel data exchange with receiver side data handling
US8751682B2 (en) 2010-09-27 2014-06-10 Z124 Data transfer using high speed connection, high integrity connection, and descriptor
CN102014052B (zh) * 2010-11-05 2013-12-1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虚拟动态优先级分组调度方法
JP2012104966A (ja) * 2010-11-08 2012-05-31 Ntt Docomo Inc 携帯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選択方法
US9774721B2 (en) 2011-09-27 2017-09-26 Z124 LTE upgrade module
US9495012B2 (en) 2011-09-27 2016-11-15 Z124 Secondary single screen mode activation through user interface activation
JP6125865B2 (ja) * 2012-03-23 2017-05-1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9483475B2 (en) * 2012-12-26 2016-11-01 Htc Corporation Content recommendation method
US9398525B2 (en) 2013-03-14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ng a network for a wireless device
CN103888619B (zh) * 2014-04-16 2016-03-23 青岛海信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US10652798B2 (en) * 2014-11-14 2020-05-12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outing traffic of applications installed on a mobile device
WO2017013776A1 (ja) * 2015-07-22 2017-01-26 株式会社Bonx 受信システム、送信システム、受信方法、送信方法、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配信サーバ
CN106572509A (zh) * 2016-11-07 2017-04-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接入点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8737241B (zh) * 2017-04-21 2021-09-1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服务器、通信网络系统及通信方法
JP7314832B2 (ja) * 2020-02-18 2023-07-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5144A (zh) * 1996-10-15 1999-01-13 摩托罗拉公司 具有移动管理器的发送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435068A (zh) * 1999-12-22 2003-08-06 诺基亚移动电话有限公司 灵活的、基于特性的系统选择协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27870A1 (en) * 1998-04-14 2005-02-03 Trebes Harold Herm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eer-oriented control of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JP2000278761A (ja) * 1999-03-29 2000-10-06 Sharp Corp 通信装置の表示方法、及びその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媒体
AU2002303776A1 (en) * 2001-05-30 2002-12-09 Thomson Licensing S.A. Seamless communications through optimal networks
JP2003032386A (ja) * 2001-07-16 2003-01-31 Citizen Watch Co Ltd 情報携帯端末
US7471692B1 (en) * 2002-01-17 2008-12-30 Utstarco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ximizing call connect rate in a remote access application
JP2003318765A (ja) * 2002-04-22 2003-11-07 Hitachi Ltd 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US7436843B2 (en) * 2003-04-30 2008-10-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access selection
JP2005039795A (ja) 2003-07-03 2005-0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無線端末装置
JP2005244525A (ja) 2004-02-25 2005-09-08 Fujitsu Ltd 通信装置
JP2005319969A (ja) * 2004-05-11 2005-11-17 Toyota Motor Corp シャシフレームの溶接補助装置
JP4576965B2 (ja) 2004-07-14 2010-11-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ネットワーク選択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JP4481106B2 (ja) 2004-08-17 2010-06-16 Kddi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支援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JP2005102268A (ja) * 2004-11-01 2005-04-14 Sharp Corp 通信装置の表示システム
DE102005005712A1 (de) * 2005-02-08 2006-08-10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Anpassung einer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Diensteanbieter und einem Kommunikationsgerät und entsprechendes Kommunikationssystem
EP1708526A1 (en) * 2005-03-29 2006-10-04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Network selection
US7505433B2 (en) 2005-04-01 2009-03-17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Autonomous and heterogeneous network discovery and reuse
EP1718094A1 (en) 2005-04-28 2006-11-0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network advertisement information via a network advertisement broker
JP4663536B2 (ja) 2006-01-27 2011-04-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7235492A (ja) 2006-03-01 2007-09-13 Nec Corp 移動無線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usim選択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5144A (zh) * 1996-10-15 1999-01-13 摩托罗拉公司 具有移动管理器的发送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435068A (zh) * 1999-12-22 2003-08-06 诺基亚移动电话有限公司 灵活的、基于特性的系统选择协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78761A 2000.10.0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99126A (ja) 2008-08-28
WO2008096809A1 (ja) 2008-08-14
CN101606429A (zh) 2009-12-16
EP2111054B1 (en) 2016-11-09
EP2111054A4 (en) 2014-01-15
EP2111054A1 (en) 2009-10-21
US20100329183A1 (en) 2010-12-30
US8184552B2 (en) 2012-05-22
JP4938485B2 (ja)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6429B (zh) 通信终端、管理设备、通信系统及程序
US6622174B1 (en) System for sending, converting, and adding advertisements to electronic messages sent across a network
CN102365890B (zh) 对于中间联网设备的可验证的服务计费
US7340216B2 (en) Methods for making a business decision in response to information from a short distance wireless network
CN101277501B (zh) 用于生成图形用户界面的系统与方法
ES2288242T3 (es) Sistema y metodo de seleccion de transporte de mensaje.
CN101755439B (zh) 移动终端和程序
JP4141301B2 (ja) 通信端末
CN104081339A (zh) 基于优先级和数据使用计划来管理通过网络连接的数据传输
GB2478971A (en) Generating a user interface on a mobile phone for an application on a UICC using metadata
CN100517278C (zh) 电子邮件处理方法、邮件服务器以及邮件客户端
CN101416159B (zh) 通信终端、用户数据移动系统及用户数据移动方法
CN102265297A (zh) 管理和显示相关通信的技术
KR20010053260A (ko) 이동 통신 단말
CN101022657B (zh) 移动通信设备及对通信路径的选择性使用进行控制的方法
KR101445116B1 (ko) 통신 장치를 위한 데이터 필터링
CN102083016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617321B (zh) 终端装置和程序
CN101617320B (zh) 终端装置和程序
CN105229620A (zh) 轴承性能的自动计算服务装置
KR101445140B1 (ko) 이동단말을 이용한 콘텐츠 예약 다운로드 방법, 시스템 및이를 위한 이동단말
US9485711B1 (en) Providing service to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llowed network codes
KR20000049679A (ko) 인터넷을 이용한 메시지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4375772A (zh) 用于通过屏幕传感器进行配对的方法和设备
EP1591936A1 (en) Point management method, point management system, terminal and point management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