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0129A - 圆筒状插口 - Google Patents

圆筒状插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0129A
CN101600129A CN 200910134035 CN200910134035A CN101600129A CN 101600129 A CN101600129 A CN 101600129A CN 200910134035 CN200910134035 CN 200910134035 CN 200910134035 A CN200910134035 A CN 200910134035A CN 101600129 A CN101600129 A CN 101600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cess
plug insertion
install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340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0129B (zh
Inventor
佐藤亮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00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0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0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01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为了将插口插入到折叠式终端的铰链部中,将外壳构成为圆筒状,本发明的课题是解决应与其对应的接片构件的结构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方法是用下述部分来构成:具备沿轴心的插头插入孔、在圆周侧部配置的套筒弹簧用的安装凹部、与其邻接的环状弹簧用的安装凹部、在后部内周构成的片状弹簧用的前端卡固部和安装槽的圆筒状的外壳;具备为了固定在安装凹部中配置的抱持片、从安装凹部通过接触片导入口进入插头插入孔以与插头的各对应的电极接触的接触片的套筒弹簧和环状弹簧;以及具备插入到外壳后部侧内周的安装槽中的安装片和在前端卡固部中卡固且使接触部与在插头插入孔中插入的插头的片状电极接触的接触片的片状弹簧。

Description

圆筒状插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携带终端中在音频信号等各种各样的信号或电源的授受中使用的圆筒状插口,特别是涉及在折叠式携带终端的铰链部中插入配置的圆筒状插口。
背景技术
在携带终端中,一般来说在终端本体的侧部安装了耳机等的插口类。因此,终端本体的厚度容易变厚,此外,在用户用手拿了终端本体的情况下,在该插口中插入的插头大多成为累赘。因此,在折叠式的携带电话等的携带终端中,按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宗旨,存在研究在为了其折叠而利用了的合页部的轴部插入配置插口的余地。
专利文献1涉及折叠式携带无线机,在与以自由折叠的方式结合第1本体与第2本体的铰链部相同的轴上设置了耳机用插口。
在该专利文献1中,有能在没有对无线机本体的容量或安装面上的压迫的情况下安装耳机插口作为其效果的要旨的记述。但是,关于其结构,除了上述的记述外,只是表示了可认为是在与铰链部的铰链轴相同的轴上设置了耳机插口的图。关于这样的情况的耳机插口的结构等,一点也不清楚。
专利文献2涉及携带电话机,由下述部分构成:具有电话机用操作部和显示面板并具备电话机的功能的第1半体部;在背面具有电子式信息管理处理装置用操作部并具备电子式信息管理处理装置的功能的第2半体部;以及连结该第1半体部与第2半体部的铰链部,通常该第2半体部处于与该第1半体部重叠而关闭了的状态,具有在该状态下可使用的扬声器部和话筒部,该第2半体部对于上述铰链部旋转而张开,成为露出上述电话机用操作部和和上述电子式信息管理处理装置用操作部的状态的结构,在上述铰链部的上部侧的内部容纳天线,在上述铰链部的下部侧作成具有插入电源用插头的插口的结构。
即使在该专利文献2中,在说明书中也有在铰链部的下部侧设置插口的记述,但几乎没有详细的说明。可认为最详细地表示的是图12,但即使看该图,也只是看到在铰链部的末端埋入了插口。关于在铰链部中插入配置插口的情况下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任何叙述。
【专利文献1】实开平5-11604号公报(权利要求1、2、说明书和附图)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252226号公报(权利要求4、段落0007、0022、0044、0045、0058、图1、图1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减薄携带电话等的携带终端本体的厚度的观点和在携带终端体的侧部配置插口的情况下解决在该插口中插入了的插头成为用手拿该终端的用户的累赘的问题的观点等,以提供解决了在如上所述那样假定在折叠式终端的铰链部中配置插口、在该情况下产生的各种问题内、在该位置上插入插口的情况下并在将该外壳构成为圆筒状的情况下新产生的接片构件的结构上的各种问题和伴随于此在外壳中新产生的安装结构上的各种问题的圆筒状插口作为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第1方面是一种圆筒状插口,在能以折叠方式结合携带终端的分体相互间的铰链部中沿其轴心插入配置,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部分构成:
圆筒状的外壳,具备插头插入孔、安装凹部和卡固部,且用绝缘性构件构成,上述插头插入孔在正面开口并沿轴心延伸,上述安装凹部是用于配置在圆周侧部形成的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安装片和接触片的安装凹部,具备将该接触片从其一部分导入该插头插入孔中的接触片导入口,上述卡固部用于安装在上述插头插入孔的后部侧构成的后部侧接片构件;
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具备配置在上述安装凹部中用于固定在该外壳中的安装片和从该安装凹部通过上述接触片导入口导入延伸到插头插入孔中并与插入到该插头插入孔中的插头的对应的电极接触的接触片,且用导电性弹簧材料构成;以及
后部侧接片构件,安装在上述外壳的插头插入孔的后部侧构成的卡固部中。
本发明的第2方面,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圆筒状插口中,以不从上述外壳的圆周侧部表面突出的方式将上述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安装片配置在上述安装凹部中。
本发明的第3方面,在本发明的第1或2方面的圆筒状插口中,用端子部用凹部、安装片用凹部和接触片用凹部构成上述安装凹部,上述端子部用凹部用于配置端子部,上述安装片用凹部用于配置从该端子部用凹部在外壳的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安装片,上述接触片用凹部是用于配置沿外壳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接触片的接触片用凹部,在其一部分中具备用于使接触片的接触部面对插头插入孔的接触片导入口,
用端子部、从该端子部沿上述外壳的圆周侧延伸的安装片和应从该端子部或该安装片的一部分面对插头插入孔的、可从上述接触片导入口插入到上述插头插入孔内的接触片构成上述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
本发明的第4方面,在本发明的第1或2方面的圆筒状插口中,用端子部用凹部、安装片用凹部和接触片用凹部构成上述安装凹部,上述端子部用凹部用于配置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端子部,上述安装片用凹部用于配置从该端子部用凹部的外壳的圆周方向的两侧两端分别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在前端在相互面对面的方向上弯曲的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安装片,上述接触片用凹部具备从该端子部用凹部的外壳的圆周方向的两侧中央部起分别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在其前端的比该安装片用凹部的前端靠近该端子部用凹部的位置上开了口的接触片导入口,
用中央部的端子部、从该端子部的两侧两端起以分别抱住上述外壳的圆周侧地延伸、且分别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它们的前端形成在相互面对面的方向上突出的卡固片而构成的各二条安装片和从该端子部的两侧的各二条安装片之间在两侧的安装片中以夹持插头插入孔的方式延伸、从上述接触片导入口导入延伸至上述插头插入孔内的接触片构成上述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
本发明的第5方面,在本发明的第1、2、3或4方面的圆筒状插口中,用二个前端卡固部和二个安装槽构成上述卡固部,上述二个前端卡固部在上述插头插入孔的后部侧卡固以圆周方向180度的角度间隔构成的后部侧接片构件的二个接触片的前端,上述二个安装槽是分别插入以位于与连结该二个前端卡固部的假想线交叉的另一假想线上的位置关系在插头插入孔的后部侧形成的后部侧接片构件的二个安装片的二个安装槽,具备在插头插入孔侧开口的保持用突部导入口,
用二个接触片和二个安装片构成上述后部侧接片构件,上述二个接触片分别沿插头插入孔的内周延伸,在其中途形成在该插头插入孔内鼓出的接触部,且构成为将其前端卡固在上述卡固部的前端卡固部,上述二个安装片具备分别在该插头插入孔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在该插头插入孔侧鼓起的保持用突部,且构成为能装入上述安装槽中。
本发明的第6方面,在本发明的第1、2、3或4方面的圆筒状插口中,用二个前端卡固部和二个安装槽构成上述卡固部,上述二个前端卡固部是在上述插头插入孔的后部侧内周以圆周方向180度的角度间隔构成的二个前端卡固部,以分别朝向该插头插入孔内不能移动、朝向外方自由移动的方式卡固后部侧接片构件的二个接触片的前端,上述二个安装槽具备分别插入以位于与连结该二个前端卡固部的假想线交叉的另一假想线上的位置关系在插头插入孔的后部侧形成的后部侧接片构件的二个安装片且在位于两侧板状部之间的底板状部中在插头插入孔侧开口的保持用突部导入口,该插头插入孔侧为开口侧的该侧板状部成为朝外张开的剖面流槽状,
用中央基部、二个接触片和二个安装片构成上述后部侧接片构件,上述中央基部在外壳的背面侧位于与上述插头插入孔的轴心交叉的面内,上述二个接触片从该中央基部的两侧边起分别沿该插头插入孔的内周延伸,在其中途形成在该插头插入孔内鼓出的接触部,构成为将其前端卡固在上述卡固部的前端卡固部,上述二个安装片从与设置了上述中央基部的该两接触片的边交叉的方向的邻接的其它的二边起分别在该插头插入孔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该插头插入孔侧是开口侧,侧板成为朝外张开,而且具备在底板部中在该插头插入孔侧鼓起的保持用突部,构成为能插入到上述安装槽中的剖面流槽状。
本发明的第7方面,在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圆筒状插口中,将上述安装片的两侧板之间的角度构成为比上述安装槽的两侧板状部之间的角度小的角度,在将该安装片插入到该安装槽中的情况下,该安装片的两侧板间张开其角度之差的部分,其底板部在插头插入孔侧鼓起。
本发明的第8方面,在本发明的第3或4方面的圆筒状插口中,在采用二个以上述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情况下,将其端子部沿上述外壳的长度方向排列成直线状。
按照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圆筒状插口,能容易地且能可靠地将在外壳的圆周侧部安装的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配置在该外壳的圆周侧部中形成的安装凹部中。因而,可确保圆周侧部接片的既定的部位与在插头插入孔中插入的插头的稳定的接触工作。
按照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圆筒状插口,由于上述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安装片不会从上述外壳的圆周侧部表面突出,故在插入能折叠的携带终端的铰链部的轴部中使用的情况下是极为合适的。
按照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圆筒状插口,将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构成为从端子部沿外壳的圆周方向延伸安装片由此来抱住圆筒状的外壳,根据需要,在与该安装片的前端或该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该安装片的前端相反一侧的部位上分别构成至外壳的固定单元,由此能可靠地维持因安装片导致的外壳的抱持状态。
此外,通过这样由安装片获得的对外壳的安装变得可靠,由通过接触片导入口在插头插入孔中导入的接触片获得的与插头的接触也变得稳定、可靠。
按照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圆筒状插口,将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构成为从端子部的两侧起延伸安装片由此来抱住圆筒状的外壳,但进而因使这些安装片的各前端卡固于安装凹部的弯曲的部分的壁面,故能可靠地维持由该安装片获得的外壳的抱持状态。
在外壳为正面视四边形的情况下,例如,如果假定用安装片抱住该外壳,则通过将该安装片的前端部卡固于外壳的下端的两侧的角部就可容易地确保可靠的安装状态。因而,在该情况下,没有必要作成将安装片的前端较长地延伸到外壳的下面侧的结构。但是,在外壳是圆筒状的情况下,由于没有使安装片适当地卡固的部分,故为了进行可靠的安装,该安装片有必要抱住该外壳的全周或接近于上述的状态。因此,如果这样来构成安装片,如果这次为了安装在外壳上而展开安装片,则现在一般来说在用于这种用途的弹簧材料中存在超过弹性限界的可能性,可知这样来构成是不合适的。
在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圆筒状插口中,在不超过两侧的安装片的弹性限界的的范围内展开该安装片,限定其长度(抱持范围)使其能安装在外壳上,同时分别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二个安装片的前端构成在相互面对面的方向上突出的卡固片,如上所述,通过使这些卡固片卡固于安装凹部的弯曲的部分的壁面上来弥补不足的安装力。
此外,当然在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圆筒状插口中,将端子部配置在端子部用凹部中,将安装片配置在安装片用凹部中,将接触片配置在接触片用凹部中,各自不从外壳的圆周侧外面突出到外方。此外,在接触片用凹部中配置的接触片的前端侧,如上所述,通过接触片导入口延伸并导入到插头插入孔中,可与在插头插入孔中插入的插头的对应的电极接触。
按照本发明的第5方面的圆筒状插口,后部侧接片构件的二个接触片与二个安装片位于各自成为相互地交叉状态的假想线上,利用该接触片的面对面的二个接触部和同样地面对面的安装片的二个保持用突部将在插头插入孔中插入的插头的前端附近保持于夹持状态。可确保插头的更可靠的保持。
按照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圆筒状插口,将后部侧接片构件的二个接触片的各前端部卡固于上述前端卡固部,如上所述,被限制于适当的运动,由于在其中途构成了在插头插入孔内鼓起的接触部,故用这些接触部能与在插头插入孔中插入的插头的对应的电极(片状电极)可靠地接触,而且能保持这些电极。此外,因将以与这些接触片交叉的位置关系配置的安装片配置在安装槽中,故能可靠地安装在外壳中,此外,在两安装片中使保持用突部鼓出,因通过上述保持用突部导入口将这些保持用突部突出到插头插入孔内,故用这些保持用突部在夹持状态下接触在插头插入孔中插入的插头的部位,与由二个接触片的接触部获得的保持相结合,能确保更可靠的保持。
按照本发明的第7方面的圆筒状插口,如上所述,由于将上述安装片的两侧板之间的角度构成为比上述安装槽的两侧板状部之间的角度小的角度,在将该安装片插入到该安装槽中的情况下,安装片的两侧板间按其角度之差的部分张开,由此将该安装片的底板部构成为在插头插入孔侧鼓起,故底板部成为从离安装槽的插头插入孔远的一方的壁面浮起的状态,使上述底板部的一部分鼓出而构成的上述保持用突部能适当地进入插头插入孔内,而且可确保适当的弹力。因此,二个面对面的保持用突部从两侧用适当的弹力夹持在该插头插入孔中插入的插头,可确保适当的保持力。
按照本发明的第8方面的圆筒状插口,在将上述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例如作为环状弹簧和套筒弹簧采用的情况那样假定采用大于等于二个的情况下,由于假定沿上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将各自的端子部排列成直线状,故由用一定的图案构成的连接单元等进行的一并的电连接变得可能。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例的圆筒状插口的主视图,(b)是右视图,(c)是后视图,(d)是从(b)的上面看的图,(e)是从(b)的下面看的图。
图2(a)是图1(b)的A-A线剖面图,(b)是图1(b)的B-B线剖面图,(c)是图1(b)的C-C线剖面图,(d)是图1(d)的D-D线剖面图。
图3(a)是实施例的圆筒状插口的从正面侧倾斜方向看的立体图,(b)是实施例的圆筒状插口的从背面侧倾斜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4(a)是实施例的圆筒状插口的主视图,(b)是右视图,(c)是后视图,(d)是从(b)的上面看的图,(e)是从(b)的下面看的图。
图5(a)是图4(b)的E-E线剖面图,(b)是图4(b)的F-F线剖面图,(c)是图4(b)的G-G线剖面图,(d)是图4(d)的H-H线剖面图。
图6(a)是实施例的套筒弹簧和环状弹簧的主视图,(b)是后视图,(c)是俯视图,(d)是右视图,(e)是(d)的I-I线剖面图,(f)是立体图。
图7(a)是实施例的片状弹簧的主视图,(b)是后视图,(c)是俯视图,(d)是仰视图,(e)是右视图,(f)是(a)的J-J线剖面图,(g)是(a)的K-K线剖面图,(h)是立体图。
图8(a)是套筒弹簧的展开图,(b)是外壳的安装了套筒弹簧的部位中的剖面图(省略片状弹簧等)。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实施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实施例1】
该实施例1的圆筒状插口,基本上如图1~图3中所示,用下述部分构成:插头插入孔1;具备用于配置套筒弹簧(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2和环状弹簧(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3的安装凹部和安装片状弹簧(后部侧接片构件)4的二种卡固部的圆筒状的外壳5;在该外壳5的二个安装凹部中配置的套筒弹簧2和环状弹簧3;以及在该外壳5的二种卡固部中安装的片状弹簧4。
上述外壳5,如上述的图1(a)、(c)、图2(a)、(b)、图3(a)、(b)和图4(a)、(c)中所示,是基本上构成圆筒状、用绝缘性材料构成的构件。按在携带终端的铰链的一部分、更具体地说、在铰链的插入铰链销钉的部位的一部分中可插入的宗旨,构成为圆筒状。当然用绝缘性的材料对该外壳5进行了成形。
上述插头插入孔1,如图1(a)、图2、图4(a)、(c)和图5中所示,是在该外壳5的正面开口、沿其大致轴心延伸到背面侧的大致圆柱状的空间。该插头插入孔1,在该实施例中,如上述的图中所示,在背后方向也开了口。再有,该插头插入孔1的正面侧的开口部,按能平滑地进行插头p的插入的宗旨,将其圆周边缘部倒角为小的锥形。
上述安装凹部,如上所述,有套筒弹簧2用和环状弹簧3用,但基本的结构是完全同样的。将套筒弹簧2用的安装凹部配置在外壳5的靠近正面侧的圆周侧,将环状弹簧3用的安装凹部配置在与该套筒弹簧2用的安装凹部相比靠近后方,使分别配置的套筒弹簧2的接触片2a的接触部2ap能与在插头插入孔1中插入的插头p的套筒电极ps接触,使环状弹簧3的接触片3a的接触部3ap能与环状电极pr接触。
如上所述,由于上述安装凹部的套筒弹簧2用和环状弹簧3用的任一个的结构是完全同样的,只是位置关系不同,故首先说明套筒弹簧2用的安装凹部,其后大致地叙述环状弹簧3用的安装凹部。
上述套筒弹簧2用的安装凹部,如前面所述,特别是如图4和图5中所示,在外壳5的圆周侧部的靠近正面侧的位置上构成。该安装凹部,如该图中所示,用下述部分构成:用于在接合状态下配置该套筒弹簧2的端子部2b的端子部用凹部6a;在接合状态下配置从该端子部用凹部6a的两侧两端起分别在该外壳5的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各一对抱持片(安装片)2c、2c...的各一对抱持片用凹部6b、6b...;以及在接合状态下配置从该端子部用凹部6a的两侧中央部起分别在该外壳5的圆周方向上延伸的接触片2a、2a的各一对接触片用凹部6c、6c。
端子部用凹部6a、抱持片用凹部6b、6b...和接触片用凹部6c、6c定为套筒弹簧2的端子部2b、抱持片2c、2c...和接触片2a、2a不从外壳5的圆周侧外面突出到外方的深度。
假定上述各一对抱持片用凹部6b、6b,如图4(b)、(e)和图5(a)中所示,具备在其前端在相互面对面的方向上折弯、使相互的凹部连续的前端连续凹部6bc。
上述接触片用凹部6c、6c,如图4(b)、(d)和图5(a)中所示,在圆周方向上延伸了的其前端部中,在从该一对抱持片用凹部6b、6b的前端连续凹部6bc起靠近端子部用凹部6a的位置上使与插头插入孔1连通的接触片导入口6ch开口,通过该接触片导入口6ch使接触片2a的前端侧能进出该插头插入孔1内。该接触片导入口6ch,图2(a)和图5(a)中所示,从上述开口位置起与连结上述端子部用凹部6a的中心与插头插入孔1的轴心的假想线平行地延伸,其最下部在稍微挖下插头插入孔1的内周的状态下构成,最下部的插头插入孔1侧的边缘成为卡固接触片2a的前端的前端抑制部6chr。
套筒弹簧2用的安装凹部已如上所述,上述环状弹簧3用的安装凹部,如图4(b)、(d)、(e)和图5(b)、(c)、(d)中所示,在外壳5的圆周侧部的与套筒弹簧2用的安装凹部相比靠近后部侧的位置上构成。该环状弹簧3用的安装凹部用与套筒弹簧2用的端子部用凹部6a对应的端子部用凹部7a、与抱持片用凹部6b、6b...对应的抱持片用凹部(安装片用凹部)7b、7b...和与接触片用凹部6c、6c对应的接触片用凹部7c、7c构成,各一对抱持片用凹部7b、7b具备与套筒弹簧2用的抱持片用凹部同样的前端连续凹部7bc,接触片用凹部7c、7c仍然与套筒弹簧2用的接触片用凹部同样地在前端具备接触片导入口7ch。此外,该接触片导入口7ch的结构与套筒弹簧2用的接触片导入口是同样的,最下部的插头插入孔1侧的边缘成为卡固接触片2a的前端的前端抑制部7chr。如上述而且如在以上已说明的那样,环状弹簧3用的安装凹部除了位置不同外,其结构与套筒弹簧2用的安装凹部是相同的。
此外,用于安装上述片状弹簧4的二种卡固部,如图4(b)、(c)和图5(c)、(d)中所示,构成为在上述插头插入孔1的后部侧内周以圆周方向180度的角度间隔构成的二个前端卡固部8、8和以与连结该二个前端卡固部8、8的假想线交叉的假想线的两端的位置关系在该插头插入孔1的后部内周构成的安装槽9、9。该前端卡固部8、8卡固片状弹簧4的接触片4a、4a的前端,安装槽9、9插入卡固片状弹簧4的安装片4b、4b。
上述前端卡固部8、8是朝向后方且朝向后方在插头插入孔1内倾斜了一些的板状的部位,使其一方,如图2(d)和图5(d)中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与上述套筒弹簧2用的安装凹部和环状弹簧3用的安装凹部的端子部用凹部6a、7a和外壳5中的圆周方向的角度关系一致,位于其后部侧内周,使另一方的前端卡固部8,如上所述,以与该一方的前端卡固部8为180度的角度间隔同样地位于外壳5的后部侧内周。
在上述前端卡固部8、8中,如图2(d)和图5(d)中所示,具备将接触片4a、4a从最后部引导到该前端卡固部8、8的引导部8a、8a和容许接触片4a、4a的前端的朝向外方的运动的该前端卡固部8、8的外侧的富余空间8b、8b。再有,该引导部8a、8a,如该图中所示,在外壳5的最后部中在从该外壳5的后端突出到后方的部位的内面侧构成。此外,上述富余空间8b、8b的外周侧,在该实施例中,成为在外壳5外张开的切口。
上述安装槽9、9,如图4(c)中所示,是分别插入片状弹簧4的二个安装片4b、4b的侧板状部成为朝外张开的构成剖面流槽状的槽,在其底板状部中,安装片4b、4b的底板部4b1在两侧的侧板状部中插入侧板部4b2、4b2。再有,如该图中所示,该安装槽9、9构成为槽的开口部朝向插头插入孔1侧。
此外,在该安装槽9、9中,如图2(c)和图5(c)中所示,在各自的底板状部的外面侧形成卡固在上述安装片4b、4B中向后切开形成的固定片4b3、4b3的固定孔(固定部)9a、9a。该固定孔9a、9a使上述固定片4b3、4b3的前端与其后部侧的边缘相接,对其进行卡固固定。此外,在该安装槽9、9中,如该图中所示,在各自的底板状部的内面侧对保持用突部导入口9b、9b进行开口。该保持用突部导入口9b、9b,如该图中所示,在上述与上述固定孔9a、9a相比的后方侧构成为在插头插入孔1内开口,作为使在安装片4b、4b中鼓出形成的保持用突部4b4、4b4进入插头插入孔1内的宗旨。由于该保持用突部导入口9b、9b在该实施例中构成为开口到外壳5的后端的状态,故与孔相比成为在后部开出了的切口状。
上述套筒弹簧2用导电性的板弹簧材料构成,如图6(a)~(f)中所示,用中央部的板状的端子部2b、从该端子部2b的两侧两端起分别以应抱住上述外壳5的圆周侧的方式延伸的各一对抱持片2c、2c和从该端子部2b的两侧的各一对抱持片2c、2c之间分别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各一条接触片2a构成。
上述端子部2b,如图6(a)、(b)、(c)、(d)、(e)、(f)中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在其中央部形成稍微在内侧鼓起的鼓出部。
此外,在该端子部2b的两侧突出的各一对抱持片2c、2c,如图6(c)、(e)中所示,构成为应抱住圆筒状的外壳5的部分圆弧状,进而在这些抱持片的前端构成从各一对的相互的前端侧部起在面对面的方向上突出的卡固片2cf、2cf。
再者,从上述插头插入孔的两侧中央部起各一条突出的各接触片2a、2a,如该图中所示,在从该端子部2b突出的部分中与上述抱持片2c、2c...相比折弯较小的曲率,在其前端之前形成作为朝向内侧鼓出的凸部的接触部2ap。对于该接触部2ap来说,接触片2a的前端导入到上述接触片导入口6ch中,在卡固于最下部的前端抑制部6chr的状态下,设定其鼓出状态,使其成为适当地进出插头插入孔1内的状态。
上述环状弹簧3的结构与套筒弹簧2完全是同样的,如在图6(a)~(f)中与套筒弹簧2兼用地表示的那样,用与套筒弹簧2的端子部2b对应的端子部3b、与抱持片2c对应的抱持片3c、与接触片2a对应的接触片3a、与抱持片3c的卡固片2cf对应的卡固片3cf和与接触片2a的接触部2ap对应的接触部3ap构成。
上述片状弹簧4用导电性的板弹簧材料构成,如图7中所示,用中央基部4c、从该中央基部4c的两侧边起在与该中央基部4c所属的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相互面对面的接触片4a、4a、从该中央基部4c的设置了两接触片4a、4a的边邻接的其他的二边起分别在与该中央基部4c所属的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二个安装片4b、4b构成。
上述二个接触片4a、4a,如图7(a)、(g)、(h)中所示,在朝向前端之前使相互接近的方向上延伸,通过在前端之前在外方应后退地弯曲,分别构成在前端之前作为突出部的接触部4ap、4ap,进而使朝向其前端面对面的接触片4a、4a弯曲成相互有一些接近。
上述安装片4b、4b,如图7中所示,分别由底板部4b1和其两侧的侧板部4b2、4b2构成,分别是将相互的开口部成为面对面状态的流槽状作为基本的形状的构成要素,侧板部4b2、4b2,如该图中所示,成为朝外张开。再有,该两侧的侧板部4b2、4b2构成的其间的角度定为比上述安装槽9、9的两侧的侧板状部构成的其间的角度小一些的角度。此外,在该安装片4b、4b中,如该图中所示,在从该底板部4b1、4b1的前端侧起到约一半的位置为止形成了在朝向后方的方向上其在朝向外方的方向上切开而立起的固定片4b3、4b3,另外在该底板部4b1、4b1中形成了从该固定片4b3、4b3起在后部侧在内侧鼓起的保持用突部4b4、4b4。
因而,上述套筒弹簧2,如图1(b)、(d)、(e)、图2(a)、(c)、(d)和图3中所示,可容易地安装在外壳5的套筒弹簧2用的安装凹部中,同时可不使其在该外壳5的外周面外突出。套筒弹簧2的两侧的各一对抱持片2c、2c...,在成为将其张开一些的状态之后,在外壳5的适当的安装凹部的两侧的抱持片用凹部6b、6b...的外侧以能抱住该外壳5的位置关系配置,如果除去使其扩展开的外力,则分别装入配置在该抱持片用凹部6b、6b...中,成为抱持了外壳5的状态。各抱持片2c、2c...的前端的卡固片2cf、2cf...此时配置在抱持片用凹部6b、6b的前端的前端连续凹部6bc中,卡固于其上侧的边缘,成为该套筒弹簧2的脱落阻挡片。
这样,在将抱持片2c、2c...装入到抱持片用凹部6b、6b...中时,上述两侧的接触片2a、2a的前端分别与两侧的对应的接触片用凹部6c、6c相接,一边在其中滑动,一边扩展开,最终进入位于该接触片用凹部6c、6c的前端的接触片导入口6ch、6ch中。该接触片2a、2a进而进入下降,其前端到达该接触片导入口6ch的最下部,卡固于作为插头插入孔1侧的边缘的前端抑制部6chr。在该状态下,作为该接触片2a、2a的前端之前的凸部的接触部2ap、2ap成为从侧方适当地进出插头插入孔1内的状态。再有,该接触部2ap、2ap的至插头插入孔1内的进出位置当然是这些接触部2ap、2ap能与插头p的套筒电极ps适当地接触的位置。
如上所述,如果配置操作该套筒弹簧2,则就在外壳5的端子部用凹部6a中在接合状态下配置其端子部2b。
上述环状弹簧3,如上所述,其结构与以上的套筒弹簧2完全是同样的,环状弹簧3用的安装凹部的结构也与套筒弹簧2用的安装凹部完全是同样的,只是在外壳5上的位置不同,因此,用与将套筒弹簧2安装在套筒弹簧2用的安装凹部中完全同样的操作可将环状弹簧3安装在环状弹簧3用的安装凹部中。
因而,这样地操作,如图1(b)、(d)、(e)、图2(c)、(d)和图3中所示,环状弹簧3成为其抱持片3c、3c...装入配置在抱持片用凹部7b、7b...中的状态,这些抱持片的前端的卡固片3cf、3cf...成为装入配置在抱持片用凹部7b、7b的前端连续凹部7bc中的状态。该卡固片3cf、3cf...卡固于前端连续凹部7bc的上边缘,成为该环状弹簧3的脱落阻挡片。另一方面,接触片3a、3a的靠近其端子部3b的部位配置在接触片用凹部7c、7c中,其前端侧通过接触片导入口7ch进入插头插入孔1中,其前端卡固于接触片导入口7ch的最下部的前端抑制部6chr,作为其之上的凸部的接触部3ap、3ap成为从侧方适当地进出插头插入孔1内的状态。该进出位置当然是该接触片3a、3a的接触部2ap、2ap能与被插入的插头p的环状电极pr适当地接触的位置。此外,该环状弹簧3的端子部3b在接合状态下配置在外壳5的端子部用凹部7a中。
关于上述片状弹簧4,确定其方向后从外壳5的背后插入来安装。
其接触片4a、4a的前端部分别与上述引导部8a、8a的后端的位置相对应,同时使安装片4b、4b的前端部与上述安装槽9、9的入口相对应。在这样做之后,从该外壳5的背后压入该片状弹簧4。如果这样做,则接触片4a、4a的前端通过上述引导部8a、8a的内面侧分别到达前端卡固部8、8的前面的位置,在该时刻,如果根据需要一边使该接触片4a、4a在外方扩展一些一边进一步压入,则该接触片4a、4a的前端就分别进入该前端卡固部8、8的的外方侧,如果除去对该接触片4a、4a施加的外力,则其前端如图2(d)中所示,分别卡固于该卡固部8、8,其接触部4ap、4ap成为在插头插入孔1内进出的状态。
另一方面,上述安装片4b、4b也伴随该片状弹簧4的从该外壳5的背后的压入工作,从前端进入上述安装槽9、9中。安装片4b、4b单单伴随压入状态的进展,如图2(c)中所示,其固定片4b3、4b3就与上述固定孔9a、9a的后部侧的边缘相接卡固,保持用突部4b4、4b4分别成为通过保持用突部导入口9b、9b进出插头插入孔1内的状态。再有,该片状弹簧4的中央基部4c,如图1(c)和图3(b)中所示,成为位于外壳5的后部中央的状态。
因而,按照该实施例1的圆筒状插口,在外壳5的圆周侧部安装的套筒弹簧2和环状弹簧3在该圆周侧部配置在分别形成的对应的安装凹部中,其任一个部分都不会从圆周侧部外面突出到外部。此外,在该外壳5的后部侧配置的片状弹簧4从该外壳5的背面侧沿插头插入孔1的后部内周插入配置,该片状弹簧4也不存在从该外壳5的圆周侧部外面突出到外部的部分。因而,在可折叠的携带终端的铰链部的轴部中插入使用的情况下,是极为合适的。
上述套筒弹簧2和环状弹簧3,如上所述,配置在圆周侧部的对应的安装凹部中,但各自的抱持片2c、2c...、3c、3c...的各前端的卡固片2cf、2cf...、3cf、3cf...成为装入配置在抱持片用凹部6b、6b...、7b、7b...的前端的前端连续凹部6bc、6bc、7bc、7bc中的状态,前者卡固于后者的上边缘,成为该套筒弹簧2和环状弹簧3的良好的脱落阻挡片。
此外,在该实施例1的圆筒状插口中,如前面所述,套筒弹簧2、环状弹簧3和片状弹簧4的任一个部位都不从外壳5的圆周侧突出到外方,各自的端子部2b、3b和中央基部4c当然也是这样。当然在该端子部2b、3b上可连接引线等,可进行必要的电连接。该中央基部4c也可作为端子来使用,但关于片状弹簧4,将在上述固定孔9a中成为固定状态而露出的一方的安装板4b的侧板部4b2兼用作端子部,在该侧板部4b2上可连接引线等进行必要的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1中,由于沿上述外壳5的长度方向将上述套筒弹簧2和环状弹簧3的端子部2b、3b排列成直线状,故由以一定的图案构成的连接单元进行的电连接变得可能。
由于如上所述以适当地位置关系配置了该实施例1的套筒弹簧2和环状弹簧3的接触片2a、2a、3a、3a,故套筒弹簧2的接触片2a的接触部2ap、2ap与在插头插入孔1中插入的套筒电极ps适当地接触,环状弹簧3的接触片3a的接触部3ap、3ap与在插头插入孔1中插入的环状电极pr适当地接触。
此外,片状弹簧4的二个接触片4a、4a的各前端部在上述前端卡固部8、8中可进行朝向外方的后退的状态下被卡固,位于其中途的接触部4ap、4ap成为在插头插入孔1内进出的状态。因此,如果在插头插入孔1中插入插头p,则该接触部4ap、4ap可进行必要的后退,利用该弹簧力,可与其片状电极pc可靠地接触而且可保持该电极。
再者,片状弹簧4的安装片4b、4b,如上所述,成为插入到安装槽9、9中的状态而被保持固定,但将该安装片4b、4b的两侧板部4b2、4b2构成的其间的角度构成为比该安装槽9、9的两侧的侧板状部构成的其间的角度小一些的角度。因此,该安装片4b、4b伴随朝向该安装槽9、9的插入,该两侧板部4b2、4b2的其间的角度被扩展,底板部4b1、4b1的外面侧成为从该安装槽9、9的底板状部的对应的面浮起的状态,使上述保持用突部4b4、4b4的朝向插头插入孔1内的进出量增加一些,而且在将插头p插入插头插入孔1中、该保持用突部4b4、4b4与其圆周侧面相接了的情况下,产生了以必要量后退的余地。即,在确保该保持用突部4b4、4b4的可动空间的同时,将安装片4b、4b配置成可发挥其弹簧性。因此,二个面对面的保持用突部4b4、4b4在片状电极pc的位置上从两侧起用适当的弹力夹持在该插头插入孔1中插入的插头p,可确保适当的保持力。
【实施例2】
该实施例2涉及具有与实施例1的套筒弹簧2、环状弹簧3和与其对应的外壳5的安装凹部不同的套筒弹簧12、环状弹簧13和外壳15的安装凹部的例子。与实施例1的差别只是以上的方面。因而只关于这些方面来说明。
该实施例的套筒弹簧(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12用导电性的板弹簧材料构成,如图8(a)、(b)中所示,用下述部分构成:端子部12a;从其一侧两端起以应抱住上述外壳15的方式延伸的一对抱持片(安装片)12b、12b;延伸该端子部12a的另一侧在其内部开口的卡固孔12c;在连接该抱持片12b、12b的前端间的带状部内开口的另一个卡固孔12d;以及从与连接该抱持片12b、12b的前端间的带状部的卡固孔12d相比为内侧的部分起在上述端子部12a侧延伸的接触片12e。
上述端子部12a,如图8(a)、(b)中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在其中央部形成了稍微在内侧鼓起的鼓出部。
此外,上述一对抱持片12b、12b,如图8(b)中所示,从应抱住圆筒状的外壳15的侧方看构成为部分圆弧状,进而,在这些抱持片的前端间,如图8(a)、(b)中所示,构成兼作上述卡固孔12d的外侧的边的卡固片12d1,卡固于外壳15的后述的抱持片用凹部16b的前端的前端连续凹部16bc的上侧的边缘,起到该套筒弹簧12的脱落阻挡片的作用。
兼作在与上述端子部12a的抱持片12b、12b所连接的侧相反一侧构成的卡固孔12c的外侧的边的部位与抱持片12b、12b的前端侧的卡固孔12d的卡固片12d1同样地成为卡固片12c1,卡固于外壳15的后述的端子部侧延伸部用凹部16d的前端的前端连续凹部16dc的上侧的边缘,与另一方的卡固片12d1的作用相结合,起到该套筒弹簧12的脱落阻挡片的作用。
上述接触片12e,如图8(a)中所示,是由在上述端子部12a侧延伸的纵带状部和起到的横带状部构成的从平面看大致构成T字状的构件,如图8(b)中所示,从侧面看该纵带状部折弯成谷状的状态,朝向内侧最鼓起的部分成为接触部12ep,前端的横带状部的更前端部成为相接部12et。该接触部12ep通过后述的接触片导入口16ch进入插头插入孔,使其与在该插头插入孔中插入的插头p的套筒电极接触。此外,该相接部12et的两端附近,如图8(b)中所示,以自由滑动的方式与上述抱持片12b、12b的内面侧相接。
上述环状弹簧的结构与以上的套筒弹簧12的结构完全是同样的,用下述部分构成:与套筒弹簧12的端子部12a对应的端子部;与抱持片12b对应的抱持片;与接触片12e对应的接触片;与抱持片12b的卡固片12d1对应的卡固片;与另一个卡固片12c1对应的卡固片;与接触片12e的接触部12ep对应的接触部;以及与接触片12e的相接部12et对应的相接部。
上述外壳15,如上所述,除了套筒和2和环状弹簧用的安装凹部外,与实施例1的外壳5是同样的。
上述安装凹部,如上所述,有套筒弹簧12用的安装凹部和环状弹簧用的安装凹部,但当然基本的结构是完全同样的。将套筒弹簧12用的安装凹部配置在外壳15的靠近正面侧的圆周侧,将环状弹簧用的安装凹部配置在与该套筒弹簧12用的安装凹部相比靠近后方,分别配置的套筒弹簧12的接触片12e的接触部12ep可与在插头插入孔1中插入的插头p的套筒电极ps接触,环状弹簧的接触片的接触部可与环状电极pr接触。
如上所述,由于上述安装凹部的套筒弹簧12用和环状弹簧用的任一个的结构都是完全同样的,只是位置关系不同,故只说明套筒弹簧12用的安装凹部,省略环状弹簧用的安装凹部的说明。
上述套筒弹簧12用的安装凹部,如图8(b)中所示,在外壳15的圆周侧部的靠近正面侧的位置上构成。该安装凹部,如该图中所示,用下述部分构成:用于在接合状态下配置该套筒弹簧12的端子部12a的端子部用凹部16a;在接合状态下配置从该端子部用凹部16a的一侧两端起分别在该外壳15的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各一对抱持片(安装片)12b、12b的各一对抱持片用凹部(安装片用凹部)16b、16b;接触片用凹部16c,该接触片用凹部16c是在接合状态下配置从与上述卡固孔12d相比为内侧的部分起在上述端子部12a侧延伸的接触片12e的基部附近的接触片用凹部16c,具备在其前端部与上述端子部用凹部16a的对应的一侧之间开了口的接触片导入口16ch;从该端子部用凹部16a的另一侧两端起延伸的端子部侧延伸部用凹部16d、16d;在相互面对面的方向上折弯其前端侧而使之连续的前端连续凹部16dc;以及在相互面对面的方向上折弯上述抱持片用凹部(安装片用凹部)16b、16b的前端侧而使相互的凹部连续的前端连续凹部16bc。
上述端子部用凹部16a、抱持片用凹部16b、16b和接触片用凹部16c定为套筒弹簧12的端子部12a、抱持片12b、12b和接触片12e不从外壳15的圆周侧外面突出到外方的深度。
因而,上述套筒弹簧12,如图8(b)中所示,可容易地安装在外壳15的套筒弹簧12用的安装凹部中,同时可不使其突出到该外壳15的外周面外。在使套筒弹簧12成为张开了一些的状态之后,以能抱住该外壳15的位置关系将套筒弹簧12配置在外壳15的适当的安装凹部的抱持片用凹部16b、16b、前端连续凹部16bc、16dc等的外侧,如果除去使其扩展张开的外力,则将抱持片12b、12b分别装入配置在该抱持片用凹部16b、16b中,上述卡固片12d1、12c1分别成为插入到前端连续凹部16bc、16dc中的状态,卡固于该前端连续凹部16bc、16dc的上侧的边缘。这样,套筒弹簧12成为固定于外壳15中的状态。
同时,上述端子部12a成为配置在端子部用凹部16a中的状态。此外,上述接触片12e成为配置在接触片用凹部16c中的状态,如图8(b)中所示,接触部12ep及其前后成为通过接触片导入口16ch进入插头插入孔1内的状态。此外,接触片12e的相接部12et在其两端附近在上述抱持片12b、12b的内面侧以自由滑动的方式成为相接状态。
再有,该接触部12ep的朝向插头插入孔1内的进出位置当然是这些接触部12ep与被插入的插头p的套筒电极ps能适当地接触的位置。
上述环状弹簧,如上所述,其结构也与以上的套筒弹簧12的结构完全是同样的,因为环状弹簧用的安装凹部的结构也与套筒弹簧12用的安装凹部的结构完全是同样的,只是在外壳15上的位置不同,故用与将套筒弹簧12安装在套筒弹簧12用的安装凹部中完全同样的操作可将环状弹簧安装在环状弹簧用的安装凹部中。
因而,按照该实施例2的圆筒状插口,将安装在外壳的圆周侧部的套筒弹簧12和环状弹簧配置在该外壳的圆周侧部分别形成的对应的安装凹部中,其任一个部分都不会从圆周侧部外面突出到外部。因此,在插入能折叠的携带终端的铰链部的轴部中使用的情况下是极为合适的。
上述套筒弹簧12和环状弹簧,如以上所述,配置在圆周侧部的对应的安装凹部中,而上述卡固片12d1、12c1等成为分别插入前端连续凹部16dc、16dc等中的状态,将卡固于该前端连续凹部16dc、16dc等的上侧的边缘。这样,套筒弹簧12成为在外壳15中良好的固定状态。
此外,在该实施例2的圆筒状插口中,如前面所述,套筒弹簧12和环状弹簧的任一个都不从外壳的圆周侧突出到外方,而各自的端子部12a等当然也是这样的。在该端子部12a等上连接引线等,当然可进行必要的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2中,由于沿上述外壳15的长度方向将上述套筒弹簧12和环状弹簧的端子部12a等排列成直线状,故由以一定的图案构成的柔性基板等的连接单元进行的电连接成为可能。

Claims (8)

1.一种圆筒状插口,在能以折叠方式结合携带终端的分体相互间的铰链部中沿其轴心插入配置,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部分构成:
圆筒状的外壳,具备插头插入孔、安装凹部和卡固部,且用绝缘性构件构成,上述插头插入孔在正面开口并沿轴心延伸,上述安装凹部是用于配置在圆周侧部形成的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安装片和接触片的安装凹部,具备将该接触片从其一部分导入该插头插入孔中的接触片导入口,上述卡固部用于安装在上述插头插入孔的后部侧构成的后部侧接片构件;
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具备配置在上述安装凹部中用于固定在该外壳中的安装片和从该安装凹部通过上述接触片导入口导入延伸到插头插入孔中并与插入到该插头插入孔中的插头的对应的电极接触的接触片,且用导电性弹簧材料构成;以及
后部侧接片构件,安装在上述外壳的插头插入孔的后部侧构成的卡固部中。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圆筒状插口,其特征在于:
以不从上述外壳的圆周侧部表面突出的方式将上述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安装片配置在上述安装凹部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圆筒状插口,其特征在于:
用端子部用凹部、安装片用凹部和接触片用凹部构成上述安装凹部,上述端子部用凹部用于配置端子部,上述安装片用凹部用于配置从该端子部用凹部在外壳的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安装片,上述接触片用凹部是用于配置沿外壳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接触片的接触片用凹部,在其一部分中具备用于使接触片的接触部面对插头插入孔的接触片导入口,
用端子部、从该端子部沿上述外壳的圆周侧延伸的安装片和应从该端子部或该安装片的一部分面对插头插入孔的、可从上述接触片导入口插入到上述插头插入孔内的接触片构成上述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筒状插口,其特征在于:
用端子部用凹部、安装片用凹部和接触片用凹部构成上述安装凹部,上述端子部用凹部用于配置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端子部,上述安装片用凹部用于配置从该端子部用凹部的外壳的圆周方向的两侧两端分别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在前端在相互面对面的方向上弯曲的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安装片,上述接触片用凹部具备从该端子部用凹部的外壳的圆周方向的两侧中央部起分别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在其前端的比该安装片用凹部的前端靠近该端子部用凹部的位置上开了口的接触片导入口,
用中央部的端子部、从该端子部的两侧两端起以分别抱住上述外壳的圆周侧地延伸、且分别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它们的前端形成在相互面对面的方向上突出的卡固片而构成的各二条安装片和从该端子部的两侧的各二条安装片之间在两侧的安装片中以夹持插头插入孔的方式延伸、从上述接触片导入口导入延伸至上述插头插入孔内的接触片构成上述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
5.如权利要求1、2、3和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圆筒状插口,其特征在于:
用二个前端卡固部和二个安装槽构成上述卡固部,上述二个前端卡固部在上述插头插入孔的后部侧卡固以圆周方向180度的角度间隔构成的后部侧接片构件的二个接触片的前端,上述二个安装槽是分别插入以位于与连结该二个前端卡固部的假想线交叉的另一假想线上的位置关系在插头插入孔的后部侧形成的后部侧接片构件的二个安装片的二个安装槽,具备在插头插入孔侧开口的保持用突部导入口,
用二个接触片和二个安装片构成上述后部侧接片构件,上述二个接触片分别沿插头插入孔的内周延伸,在其中途形成在该插头插入孔内鼓出的接触部,且构成为将其前端卡固在上述卡固部的前端卡固部,上述二个安装片具备分别在该插头插入孔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在该插头插入孔侧鼓起的保持用突部,且构成为能装入上述安装槽中。
6.如权利要求1、2、3和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圆筒状插口,其特征在于:
用二个前端卡固部和二个安装槽构成上述卡固部,上述二个前端卡固部是在上述插头插入孔的后部侧内周以圆周方向180度的角度间隔构成的二个前端卡固部,以分别朝向该插头插入孔内不能移动、朝向外方自由移动的方式卡固后部侧接片构件的二个接触片的前端,上述二个安装槽具备分别插入以位于与连结该二个前端卡固部的假想线交叉的另一假想线上的位置关系在插头插入孔的后部侧形成的后部侧接片构件的二个安装片且在位于两侧板状部之间的底板状部中在插头插入孔侧开口的保持用突部导入口,该插头插入孔侧为开口侧的该侧板状部成为朝外张开的剖面流槽状,
用中央基部、二个接触片和二个安装片构成上述后部侧接片构件,上述中央基部在外壳的背面侧位于与上述插头插入孔的轴心交叉的面内,上述二个接触片从该中央基部的两侧边起分别沿该插头插入孔的内周延伸,在其中途形成在该插头插入孔内鼓出的接触部,构成为将其前端卡固在上述卡固部的前端卡固部,上述二个安装片从与设置了上述中央基部的该两接触片的边交叉的方向的邻接的其它的二边起分别在该插头插入孔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该插头插入孔侧是开口侧,侧板成为朝外张开,而且具备在底板部中在该插头插入孔侧鼓起的保持用突部,构成为能插入到上述安装槽中的剖面流槽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筒状插口,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安装片的两侧板之间的角度构成为比上述安装槽的两侧板状部之间的角度小的角度,在将该安装片插入到该安装槽中的情况下,该安装片的两侧板间张开其角度之差的部分,其底板部在插头插入孔侧鼓起。
8.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圆筒状插口,其特征在于:在采用二个以上述圆周侧部侧接片构件的情况下,将其端子部沿上述外壳的长度方向排列成直线状。
CN2009101340353A 2008-06-03 2009-04-03 圆筒状插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01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46316 2008-06-03
JP2008146316A JP4493703B2 (ja) 2008-06-03 2008-06-03 円筒状ジャック
JP2008-146316 2008-06-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0129A true CN101600129A (zh) 2009-12-09
CN101600129B CN101600129B (zh) 2012-09-05

Family

ID=41421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403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0129B (zh) 2008-06-03 2009-04-03 圆筒状插口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93703B2 (zh)
CN (1) CN10160012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4187A (zh) * 2017-03-07 2018-09-25 Smk株式会社 插口
CN113612049A (zh) * 2021-07-29 2021-11-05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宝塔式接触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76537B2 (en) 2013-03-15 2015-11-03 Intel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1604U (ja) * 1991-07-24 1993-02-12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折りたたみ式携帯形無線機
JP3357873B2 (ja) * 1992-09-09 2002-12-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ーケーブルおよびオーディオ機器または情報機器
JPH11252226A (ja) * 1998-03-02 1999-09-17 Fujitsu Ltd 携帯電話機
JP3265262B2 (ja) * 1998-05-22 2002-03-11 エスエムケイ株式会社 ジャック
JP2003143277A (ja) * 2001-11-07 2003-05-16 Sharp Corp 折り畳み式携帯電話機
JP4100234B2 (ja) * 2003-04-18 2008-06-1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速結端子装置
CN100521399C (zh) * 2004-07-06 2009-07-29 星电株式会社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4187A (zh) * 2017-03-07 2018-09-25 Smk株式会社 插口
CN113612049A (zh) * 2021-07-29 2021-11-05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宝塔式接触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93703B2 (ja) 2010-06-30
CN101600129B (zh) 2012-09-05
JP2009295354A (ja) 200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7193B (zh)
CN100479638C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双轴铰链装置及其安装机构
EP3934052A1 (en) Electronic device/charger se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00959398Y (zh) 电连接器
CN201966384U (zh) 电连接器
JP3124245U (ja) Fpc用電気コネクタ
WO2013081704A1 (en) Connector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KR101712822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충전 장치
US20020146937A1 (en) Waterproof connecter apparatus
CN101600129B (zh) 圆筒状插口
GB2377825A (en) Device with expansion adaprot slotted into battery
JP2000069137A (ja) 無線通信機と電池パック
CN212135284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
CN201061063Y (zh) 折合式卡连接器
CN210489962U (zh) 一种充电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202134932U (zh) 手机座充组件
CN1319223C (zh) 铰接用连接器和与该连接器连接的电路衬底
KR200293414Y1 (ko) 이어폰 소켓
CN2517190Y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
CN1321483C (zh) 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便携设备
CN211240066U (zh) 耳机充电接触板及其充电盒
CN216698862U (zh) 多合一胶套单体、胶套密封机构及移动终端
JP2003125056A (ja) 充電アダプター
CN201754460U (zh) 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连接器
CN201576857U (zh) 具有三面插孔结构的插头型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