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66B - 多重卷封机 - Google Patents

多重卷封机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66B
CN1015966B CN 90107064 CN90107064A CN1015966B CN 1015966 B CN1015966 B CN 1015966B CN 90107064 CN90107064 CN 90107064 CN 90107064 A CN90107064 A CN 90107064A CN 1015966 B CN1015966 B CN 10159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ck
seaming
mentioned
barrel
taper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01070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808A (zh
Inventor
岡元清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ta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ta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ta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ta Manufactu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66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重卷封机。在本发明中,利用边沿桶罐的凸缘转动边向桶罐底盖中心方向移动的卷边接合滚子,由其卷封用曲面将桶身板和底盖多重卷封,并由其推压用锥形面将与多重卷封部分连接的部分压在扩张卡盘的支承用锥形面上,使上述的多重卷封部分形成缩进卷曲内缘状态,可依次套置更多的桶罐,以节省存放空间,提高搬运效率。本发明的卷封机包括:卷边接合滚子、固定卡盘和扩张卡盘等。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将可拆卸顶盖的敞口式桶罐的桶身板和底盖多重卷封的多重卷封机。
敞口式桶罐的桶身一般为圆锥状,因此,存放这种空桶时,多采用套置的方式,以求节省占用的空间及提高搬运效率。此时,能套置到何种程度,将取决于桶身弧和底盖的卷封部分从桶身板向外突出的程度如何。
本发明特别提供将敞口式桶身板与底盖的多重卷封部分加工成缩进卷曲内缘状态的手段。
以往的敞口式桶罐的桶身板和底盖的多重卷封部分的状态及桶罐的套置状态如图4所示。
圆锥状的桶身板43的边缘与底盖45的边缘被多重卷封后所形成的多重卷封部分46如图4(b)所示,其向外突出的长度为l1。因此,如果把具有这种多重卷封部分46的桶罐41和桶罐42套置起来,如图4(a)所示,桶罐41的多重卷封部分46的外侧部分与桶罐42的内周面相接触,不能使桶罐41再深入到桶罐42的里面。
另外,以二重卷封方法成形卷封部分时,卷封部分被压向底盖的 中心方向,因此其形状比多重卷封部分扁平。结果是,l1变短,与多重卷封方式所形成的卷封部分相比,在套置桶罐41和桶罐42时,可以放得更深。
如上所述,因为以往的多重卷封部分46的l1较长,所以不能把桶罐之间相互套入很深,便会使套置的桶罐的整体高度变高。于是,将空桶罐套置起来贮存或搬运时。由于存放空间或因其高度高而失去稳定性,会出现套置桶罐的数量受到限制等问题。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采用二重卷封方式所成形的卷封部分,虽然几乎不会出现上述的问题,但其卷封部分本身的牢固性和密封性都劣于多重卷封部分。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在形成卷封部分本身的牢固性和密封性非常好的多重卷封部分的同时,还可缩短l1长度的手段。
参照图1对本发明说明如下:
在图1中:
1是圆锥状的桶身板。
2是设于桶身板1另一侧边缘的凸缘。
3是底盖。
4是设于底盖3的边缘,其端部具有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分的凸缘。
5是卷边接合滚子,它具有引导凸缘4的平面部分、卷封用曲面 部分6及推压锥形面7。
6是卷封用曲面部分,用于凸缘2和凸缘4的多重卷封。
7是推压用锥形面,用于使多重卷封部分12形成缩进卷曲内缘的状态。
8是固定卡盘。
9是固定卡盘8的周面,在形成缩进卷曲内缘时,用于保持多重卷封部分12。
10是扩张卡盘。
11是扩张卡盘10的周面,是与推压用锥形面7相对置的支承用锥形面。
12是多重卷封部分。
13是支承桶身板1的一端的升降板。
图1(a)所示为,将桶身板1和底盖3安放在一起,且用扩张卡盘10和升降板13夹持,即多重卷封作业开始前的状态。在卷边接合滚子5向底盖3的中心方向移动的同时,该卷边接合滚子与桶罐之间作相对的回转运动。此时,升降板13上升,由卷边接合滚子5的卷封用曲面部分,按图1(b)、(c)所示的程序,成形多重卷封部分12(关于多重卷封部分12的具体成形工艺过程,在同一申请人的专利申请-特願平1-170981号的说明书中,已有说明)。
然后,卷边接合滚子5向底盖3的中心方向进一步移动,用推压用锥形面7将连接多重卷封部分12的部分压着在支承用锥形面11上,使多重卷封部分12形成图1(d)所示的缩进卷曲内缘的状态。此时,多重卷封部分12被固定卡盘8的周面9保持,因此不会发生变形。
此后,扩张卡盘10向底盖的中心方向移动,卷边接合滚子5和升降板13也向与此前相反的方向移动,形成图1(e)所示的状态,可从多重卷封机中取出桶罐。
另外,在形成多重卷封部分12时,之所以要用升降板13使桶 身板向底盖3的方向移动,是因为象上述专利申请中所述的那样,利用由上述的移动而对桶身板1所施加的力,使(预先加工、成形成比本来所需的幅度短小的)凸缘2的幅度扩展到本来所需的幅度,以达到进行多重卷封的目的。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预先加工、成形出本来所需的幅度,因此,升降板13的上述移动将是不必要的动作。
如上所述,多重卷封桶身板1的凸缘2和底盖3的凸缘4,形成多重卷封部分12,然后,在多重卷封部分12向底盖3的中心方向形成缩进卷曲内缘的过程中,扩张卡盘10沿其径向扩展着。此时,扩张卡盘10的最外周部分移动到固定卡盘8的外周部分的外侧,在该两者的外周部分与底盖3之间产生间隙。利用这一间隙,可以使多重卷封部分12向底盖3的中心方向形成缩进卷曲内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与多重卷封部分12连接的部分把扩张卡盘10的支承用锥形面11夹持起来。因此,形成缩进卷曲内缘后,使扩张卡盘10向其中心方向移动,以便能从多重卷封机上取出桶罐。
在本发明中,将多重卷封部分形成缩进卷曲内缘状态,使其突出部分的长度l3比以往的多重卷封部分的突出部分长度l1短。因此,可使具有多重卷封部分的桶罐相互套入得更深,从存放空间和稳定性等方面来看,对于有限高度将能依次套装更多的桶罐。
另外,在形成缩进卷曲内缘时,由于用固定卡盘的周面保持多重卷封部分,该多重卷封部分与以往的相同,可以保持多重卷封的牢固性、密封性好等优点。
对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3是有关本发明的桶罐的说明图。
图4是有关以往的桶罐的说明图。
1-桶身板,    2-设在桶身板边缘的凸缘,
3-底盖,    4-设在底盖边缘的凸缘,
5-卷边接合滚子,    6-卷封用曲面部分,
7-推压用锥形面,    8-固定卡盘,
9-固定卡盘的周面,    10-扩张卡盘,
11-支承用锥形面,    12-多重卷封部分,
21-滑板,    22-联杆机构。
下面,参照图2和图3对应用本发明制造容积为20公升的桶罐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图2中,将载置桶身板1的升降板13的支承轴28与凸轮杆29的一端连接,半径长度不同的升降用偏心凸轮27与安装在凸轮杆29另一端上的升降用凸轮从动轮30接触。另外,设置以卷封机的中心轴为轴进行转动、且按可使卷边接合滚子5沿底盖3的径向移动的状态将其支承的卷边接合滚子支承板24,并设置相对于该卷边接合滚子支承板作回转运动的卷边接合用偏心凸轮25,与卷边接合滚子5的上部组装成一体的卷边接合用凸轮从动轮26与凸轮25的周面接触,并使该卷边接合用凸轮从动轮25产生效仿卷边接合用偏心凸轮25而动作的趋势。扩张卡盘10被分成多个,都分别通过联 杆机构22与滑板21连接,并在每个的上面,从中心朝向外方成形出凸状部分,该凸状部分与固定卡盘8下面成形出的凹状槽嵌合,扩张卡盘10可相对于固定卡盘8滑动。另外,滑板21与滑板用主轴23形成一体。将卷边接合用偏心凸轮25及升降用偏心凸轮27的 形状设计成,可使卷边接合滚子5和升降板13保持设定的关系(该关系已在上述的专利申请中说明)移动。
首先,按升降板13降下来的状态,将装有底盖3的桶身板1载置于升降板13上。
然后,使升降板13上升,同时使卷边接合滚子5一边沿着上述凸缘部分转动一边向底盖3的中心方向移动。此时,设置在底盖3的边缘的凸缘4,其上面被卷边接合滚子5的平面部分压住,与该凸缘4的下面接触的凸缘2连续受到由于升降板的上升而产生的力,所以使该凸缘2的幅度逐渐扩展到多重卷封时本来所需的程度,凸缘2的顶端移动到密封填料14的位置。
然后,卷边接合滚子5继续向底盖3的中心方向移动,由此进行凸缘2和凸缘4的多重卷封作业。在该作业中,升降板13上升,凸缘2的顶端向凸缘4的弯曲部分移动,因此,两凸缘可以不错位地被螺旋状多重卷封起来(图1(b)(c))。
然后,卷边接合滚子5继续向底盖3的中心方向移动(此时,升降板13的上升几乎停止),该卷边接合滚子5的推压用锥形面7把与多重卷封部分12连接的部分压在扩张卡盘10的支承用锥形面11上,使这部分弯曲,由此形成多重卷封部分12向底盖3的中心方向缩进卷曲内缘的状态(图1(d))。
然后,卷边接合滚子5向与此前相反的方向移动,而且滑板用主轴23提升,与其成为一体的滑板21也上升。此时,通过联杆机构22与滑板21连接的部分压在扩张卡盘10向底盖3的中心方向滑动(图1(e))。
然后,升降板13向与此前相反的方向移动,被多重卷封后的桶 罐的底盖3脱离开固定卡盘8和扩张卡盘10,可以从多重卷封机取出桶罐。
通过上述的操作,本发明的多重卷封工序到此即告结束。检测该工序的一个循环中回转一次的升降用偏心凸轮的转动状态(回转角度),利用该检测信号进行对前述工序的同步定时控制。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叙述的是将桶身板1竖立支承的方式,本发明的多重卷封对于将桶身板1横向放置且支承的方式也是有效的。另外,用于控制升降板13、卷边接合滚子5移动的手段,可由利用油压或气压的机构来代替偏心凸轮。卷边接合滚子5,可使用多个与卷封用曲面部分6及与其连接的推压用锥形面7的形状相同的部件。如前所述,在形成多重卷封部分12时,利用升降板13使其向底盖3的方向移动的动作,对于本发明来说,不一定是必须的动作。将桶身板1成形为圆锥状的作业,可在上述的工序结束后,作为后一个工序进行。而且,形成圆锥状的部分的范围,可以是整个桶身板1,也可以是其一部分(例如,比第一补强筋15更靠近底盖侧的部分)。
图3是具有上述缩进卷曲内缘状态的多重卷封部分的桶罐套置状态的说明图。
在此,由于多重卷封部分12形成为缩进卷曲内缘状态,其突出部分的长度是l3(图3(b)),比以往的多重卷封部分46的突出部分l1短。而且依次套置开口部分的外径为300mm、高度为361mm的桶罐时,每个桶罐伸出的高度l2是115mm。而依次套置相同尺寸的以往的桶罐时(图4),每个桶罐的伸出高度l2是237mm。
另外,在桶身板1的外侧面设置第二补强筋16。因此,在桶罐 35、36套置时,桶罐35的补强筋与桶罐36的边缘接触,所以不会使桶罐互相套入得过深,紧紧卡住,可以很容易把桶罐取下来。

Claims (2)

1、一种多重卷封机,在夹持着桶身板一侧边缘和底盖的状态下,至少在卷边接合滚子向底盖的中心方向移动的同时,卷边接合滚子和桶罐作相对转动运动,由此来多重卷封设置在桶身板另一侧边缘的凸缘和设置在底盖边缘且在其端部具有向内弯曲的弯曲部分的凸缘,其特征在于该多重卷封机上至少设置有:
卷边接合滚子,该滚子具有卷封用曲面部分和与其连接的推压用锥形面;
固定卡盘,该卡盘具有与上述卷封用曲面部分相对设置的周面;
扩张卡盘,该卡盘沿底盖的径向移动,而且其周面形成与上述推压用锥形面相对设置的支承用锥形面;
并且,用上述扩张卡盘保持底盖,由此形成上述的夹持状态,在形成多重卷封部分之后,卷边接合滚子进一步向底盖方向移动,由此可用上述推压用锥形面把与上述多重卷封部分连接的部分压在上述扩张卡盘的支承用锥形面上,同时用上述固定卡盘的周面保持上述的多重卷封部分,以使多重卷封部分形成缩进的卷曲内缘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卷封机,其特征在于:扩张卡盘通过联杆机构与沿垂直于底盖方向移动的滑板连接。
CN 90107064 1989-08-28 1990-08-20 多重卷封机 Expired CN10159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1341/89 1989-08-28
JP22134189A JPH0386337A (ja) 1989-08-28 1989-08-28 エクスパンディングチャックを用いた多重巻締め機および多重巻締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08A CN1049808A (zh) 1991-03-13
CN1015966B true CN1015966B (zh) 1992-03-25

Family

ID=16765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0107064 Expired CN1015966B (zh) 1989-08-28 1990-08-20 多重卷封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H0386337A (zh)
CN (1) CN101596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96C (zh) * 1995-07-08 2002-10-02 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抗真菌剂及其化合物和它们的制备方法
CN100346696C (zh) * 1993-11-04 2007-11-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农业和/园艺用杀真菌组合物
CN100382690C (zh) * 1993-11-04 2008-04-23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农业和/园艺用杀真菌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8212B (zh) * 2013-12-24 2015-08-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管材环向的厚向异性系数直接测定方法
CN104475613B (zh) * 2014-11-26 2016-02-03 太仓四方友信制桶有限公司 卷边组合封底机
CN105127311B (zh) * 2015-09-18 2017-01-25 浙江家家热新能源有限公司 免焊成筒机
CN107335722A (zh) * 2017-07-26 2017-11-10 贵州省兴仁县荣凯五金搪瓷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炖汤锅模具的设备
CN115401129B (zh) * 2022-11-01 2023-02-07 江苏九洲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薄壁马口铁的环形卷封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6950B2 (ja) * 1985-09-19 1994-05-18 北海製罐株式会社 ネツクイン加工容器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6696C (zh) * 1993-11-04 2007-11-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农业和/园艺用杀真菌组合物
CN100382690C (zh) * 1993-11-04 2008-04-23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农业和/园艺用杀真菌组合物
CN100515195C (zh) * 1993-11-04 2009-07-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农业或园艺用杀真菌组合物
CN100515196C (zh) * 1993-11-04 2009-07-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农业或园艺用杀真菌组合物
CN100515194C (zh) * 1993-11-04 2009-07-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农业或园艺用杀真菌组合物
CN100525617C (zh) * 1993-11-04 2009-08-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农业或园艺用杀真菌组合物
CN100525619C (zh) * 1993-11-04 2009-08-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农业或园艺用杀真菌组合物
CN100525618C (zh) * 1993-11-04 2009-08-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农业或园艺用杀真菌组合物
CN1091596C (zh) * 1995-07-08 2002-10-02 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抗真菌剂及其化合物和它们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08A (zh) 1991-03-13
JPH0386337A (ja) 1991-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99723A (zh) 形成把罐体连接到罐盖上的双重接缝的方法
CN100346898C (zh) 罐的端盖及其制造工具以及适于将改型后罐的端盖附接到罐体上的卷边夹头
US4578007A (en) Reforming necked-in portions of can bodies
CN1056790C (zh) 冲压装置
CN1015966B (zh) 多重卷封机
CN1197686C (zh) 夹紧装置
EP0548249B1 (en) Crimping method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s
CN1010188B (zh) 容器端盖的成型方法和其设备
CN1010187B (zh) 容器端片形成方法及设备
GB2083382A (en) Forming can bodies
WO200700556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reinforcing bead in a container end closure
WO200001075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can end having an anti-peaking bead
PL190341B1 (pl) Puszka, sposób i uchwyt zamykający do łączenia denka puszki z korpusem puszki
GB2257065A (en) Method for necking a metal container body.
CN1280112C (zh) 轮子用轮辋及轮子用轮辋的制造方法
US487084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outwardly projecting beads on cylindrical objects
CN1058428C (zh) 曲面壳板加工设备
EP1245303B1 (en) Method for machining protuberance of special-shaped tube
US4856176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a tubular container
CN216324401U (zh) 金属桶预卷边装置
CN1193415A (zh) 用于加工圆筒形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CN212907821U (zh) 一种电池加工固定装置
US3693398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cases having rounded sides and being open at both ends
CN113319172A (zh) 一种消除高强板冲压件翻边立壁弯曲的方法
CN1049116A (zh) 多重卷封机及多重卷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