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8367A - 一种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8367A
CN101588367A CNA2009100884425A CN200910088442A CN101588367A CN 101588367 A CN101588367 A CN 101588367A CN A2009100884425 A CNA2009100884425 A CN A2009100884425A CN 200910088442 A CN200910088442 A CN 200910088442A CN 101588367 A CN101588367 A CN 101588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mip
mpls
path
tt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884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8367B (zh
Inventor
陆月明
杜宗鹏
纪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09100884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883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88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8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8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83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应用于MPLS-TP网络中的点到点的共路由双向路径OAM功能中的MEP与MIP的OAM通信。MPLS-TP网络的OAM功能中需要一种非IP环境下的MEP与MIP的OAM通信机制,原有的基于TTL过期的方法还不成熟,只能实现MEP向指定MIP发送OAM包的功能,没有具体规定如何进行MIP的标示以及MIP收到OAM包后的如何回复。本发明通过在原有的通信机制的基础上引入了MPLS-TP签名标签的方式,实现了非IP环境的MPLS-TP网络下,共路由双向LSP或PW路径上OAM功能中的MIP标示功能,以及MIP的收到OAM消息后的回复功能,从而满足了MPLS-TP的设计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尤其涉及MPLS-TP网络中的点到点的共路由双向路径OAM功能中的MEP与MIP的OAM通信机制。
背景技术
MPLS-TP由ITU-T和IETF成立的联合工作组在2008年4月提出,其前身是ITU-T于2005年5月开始开发的T-MPLS技术标准。IETF将吸收T-MPLS中的OAM(Operations,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保护和管理等传送技术,扩展现有MPLS(Multi-Protocol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为MPLS-TP(Transport Profile for MPLS),以增强其对ITU-T传送需求的支持。
MPLS-TP与MPLS技术的不同点之一就是它有着电信级的OAM功能。MPLS-TP在OAM机制中引入了ME(Maintenance Entity,维护实体)的概念,每个ME中包含相应的MEP(Maintenance End Point)和MIP(Maintenance Intermediate Point)。MEP可以发出或者接收OAM包,MIP只能接收OAM包和回复收到的OAM包。
因为MPLS-TP的标准目前还在制订中,有关MEP与MIP的通信方式,现在还仅仅只有功能需求分析和大概的技术方案。例如在MPLS Architectural Considerations for a TransportProfile[Dave Ward,Malcolm Betts,ed.ITU-T-IETF Joint Working Team,http://www.ietf.org/MPLS-TP_overview-22.pdf,April 18,2008]中指出一种MEP到MIP的OAM包的传递方式,一端的MEP通过设置栈顶标签的TTL(Time To Live,生存时间)为指定数值的方式,使得该OAM包在对应的MIP TTL过期,这时再检查该过期的标签下层的标签是否是含有GAL(Generic Associated channel Label,通用联合通道标签)的标签,如果是则进行相应的OAM处理,从而实现了MEP向特定的MIP发送OAM包的功能。
但是这个功能还不成熟。首先,MEP需要知道路径上的MIP的信息,这样才能确定与哪一个MIP进行这种设定TTL值方式的OAM消息通信;其次,收到这个OAM消息的MIP如果需要回复这个消息,如何回复也没有说明。本发明对这种机制进行了扩展,实现了上述提到的未实现的功能。
另外,G-ACH(Generic Associated Channel,通用联合通道)也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基础之一。该技术在draft-ietf-mpls-tp-gach-gal-02[Vigoureux,M.,Bocci,M.,Ward,D.,Swallow,G.,and R.Aggarwal,″MPLS Generic Associated Channel″,work in progress]中被详细的说明,它扩展了PW(Pseudowire,伪线)的ACH(Associated Channel Header,联合通道头),实现了能够应用在LSPs(MPLS Label Switched Paths,MPLS的标签交换路径),MPLSSections(MPLS段),以及MPLS Pseudowires上的控制通道。
G-ACH使用GAL进行标示,可以用于携带OAM,APS(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自动保护倒换),SCC(Signal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信令通信通道)以及MCC(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管理通信通道)消息,其具体的TLV的类型还未定义。本发明中主要讨论其针对OAM的应用。
MPLS-TP支持一种点到点的共路由双向路径(Co-routed Bidirectional path),这种路径前向和后向都沿着相同的路由(链路和节点)。本发明中的技术应用在MPLS-TP网络中的使用这种路径的LSP或PW上。
发明内容
MPLS-TP网络的OAM功能中需要一种非IP环境下的MEP与MIP的OAM通信机制,原有的基于TTL过期的方法还不成熟,只能实现MEP向指定MIP发送OAM包的功能,没有具体规定如何进行MIP的标示以及MIP收到OAM包后的如何回复。本发明通过在原有的通信机制的基础上引入了MPLS-TP签名标签的方式,实现了非IP环境的MPLS-TP网络下,共路由双向LSP或PW路径上OAM功能中的MIP标示功能,以及MIP的收到OAM消息后的回复功能,从而满足了MPLS-TP的设计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首先进行路径的标示,由该LSP或PW上游的MEP发送一个包含MPLS-TP签名标签的路径标示消息,这一步在该双向LSP或PW建路完成之后进行,它的主要目的是为这条路径所经过的MIP做相应的标示,并且把路径信息传送给对端的MEP。对端MEP收到这个路径标示消息,并进行必要的确认后,发送路径标示回复消息,通知源端MEP路径标示操作是否成功。
上述的MPLS-TP签名标签,可以位于标签栈除了栈底以外的任意位置,若一个接收到的信息包在标签栈的顶端包含这个标签,则将它传送到一个本地的软件模块进行处理。其处理流程如下,首先记录下MPLS-TP签名标签的TTL数值,之后去掉该标签,信息包的驱动将按照标签栈中该标签下层的那个标签进行处理。如果下层的标签对应的操作是Swap,在执行完特殊的处理过程之后,还需要在标签栈顶继续加上MPLS-TP签名标签,再向后传送;如果下层的标签对应的操作是Push,代表着信息包进入子网,则先加上MPLS-TP签名标签,再进行Push操作,直到离开子网,MPLS-TP签名标签才可见;如果下层的标签的对应的操作是Pop,则代表着到达了目的地,即对端的MEP。MPLS-TP签名标签被途经的MIP或对端MEP收到后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
a)如果收到这个MPLS-TP签名标签消息的是MIP,则该MIP首先记录下MPLS-TP签名标签的TTL数值,之后去掉MPLS-TP签名标签,按照其下一层标签查询标签驱动信息库LFIB,如果对应的操作是Swap,证明到达的是一个MIP,则在建立的TTL LFIB中记录下交换的标签数值,以及完成正向标示,标示的数值计算方式为256减去记录的TTL数值。之后,并不进行Swap操作,而是修改当前的LSP或PW Label的S位为1,并将LFIB中查询到的新的标签Push到标签栈中,新标签TC位与原标签TC位相同,S位也设为1,TTL数值为默认的255。然后,再将MPLS-TP签名标签Push到处理后的标签之上,执行之前记录的TTL减1的操作对TTL进行更新,向后传送。
b)当该消息到达对端MEP,它的操作同样是首先记录下MPLS-TP签名标签的TTL数值,之后去掉MPLS-TP签名标签,按照其下一层标签进行处理。这时查询LFIB,会发现该标签的操作应为Pop,证明到达的是终点的MEP,此时按照已经建立好的共路由双向路径和收到的MPLS-TP签名标签栈,进行必要的确认后,最后向源端MEP发送路径标示回复消息,并且在这条双向路径的维护信息中加入MIP的个数这个参数,计算方式为255减去记录的TTL数值。
上述的方法在MIP中建立的TTL LFIB,在格式上与标签转发路由器中的普通的LFIB类似,但是应用场景不同。当MIP收到TTL=1的标签,且这个标签之下存在着通用联合通道标签GAL的标识,就可以确定它是一个MEP发送到该MIP的OAM消息,如果需要回复,就需要查找该TTL LFIB,从而得到进行Swap操作的标签,以及该MIP在该路径上的该方向上的标号信息。它的元素的格式为:
正向入口接口,正向入口标签,正向标号信息,正向出口接口,正向出口标签;
反向入口接口,反向入口标签,反向标号信息,反向出口接口,反向出口标签。
同时该TTL LFIB有着特定的正向标号和反向标号的方式,前向路径按照正方向上的经过的MIP数目由1开始递增编号,此编号只在本路径正方向上有效;同样,后向路径按照反方向上经过的MIP数目由1开始递增编号,此编号只在本路径反方向上有效。事实上这个数值也对应着正向或反向的路径上MEP向某个MIP发送的OAM包时,TTL设置的特定数值。
对端MEP收到MPLS-TP签名标签消息后,按照已经建立好的共路由双向路径和收到的MPLS-TP签名标签栈,发出与MIP的数目相同个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这些消息沿着相同的路径,但是对应不同的TTL=1,2,3,…,直到MIP的数目。这些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也都会包含GAL标识,并且将在相应的TLV中携带一个标签,标签的Label部分逐个携带MPLS-TP签名标签栈中记录的路径信息,TTL值被设置为初始的TTL数值,即上面设置的1,2,3,…,直到MIP的数目。也就是说,以收到的MPLS-TP签名标签栈,去掉的MPLS-TP签名标签后的部分为数据源,逐一执行Pop操作,按照共路由双向路径的返回路径执行TTL递增的消息发送,共执行MIP的数目次。收到的MPLS-TP签名标签栈,去掉的MPLS-TP签名标签后的部分GAL标签之上包含的标签数目比MIP的数目大1,最后一个标签需要在该MEP向源端MEP发路径标示回复消息时使用。
每个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当到达对应的MIP时,栈顶的标签TTL过期,并且在栈顶标签之下是一层GAL标签,这样MIP就可以按照原有的机制收到这个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并通过TLV信息中的类型标号确定这是一个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之后MIP会在TTL LFIB中比对这个消息携带的TLV中包含的标签信息,如果匹配成功,则完成该MIP上的TTL LFIB中的有关这条双向LSP或PW的标示和转发路径的建立,这个标示是反向路径的标示,标示的值为携带的TLV中初始的TTL数值。之后,该MIP回复一个路径标示确认消息,来说明路径标示是否成功。
按照上述的方法,MIP收到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后回复一个路径标示确认消息,该消息的栈顶标签是TTL LFIB中该双向路径中的反向出口标签,这个标签在该MIP收到包含MPLS-TP签名标签的路径标示消息后就已经记录在TTL LFIB当中,栈顶标签TTL值被设置为其TTL LFIB中对应的反向标号信息的数值。同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一样,路径标示确认消息也在TLV携带了一个标签,这个标签Label的数值为反向出口标签,TTL设置为反向标号信息的数值,S位设置为1或0,分别表示路径标示确认成功或失败。
在对端MEP收到所有的MIP回复的路径标示确认消息之后,如果均为成功消息,则向源端MEP回复一个成功的路径标示回复消息,其格式与路径标示确认消息类似,栈顶标签的TTL数值被设置为了该路径上的MIP的数目加1,也在其包含的TLV中携带了一个标签,它的S位为1,表示路径标示成功,TTL数值为MIP的数目加1;如果不全是成功消息,则进行相应的记录后返回一个失败的路径标示回复消息,对应的S位为0,同时修改已经记录的这条双向路径的维护信息中的MIP的个数这个参数为0。源端MEP收到这个消息以后,如果是成功消息,则在这条双向路径的维护信息中加入MIP的个数这个参数,计算方式为携带的TLV中的标签记录的TTL数值减1。如果是失败消息,则修改这条双向路径的维护信息中的MIP的个数这个参数为0,表示该功能不可用。
如果该路径对应的ME中只有两个MEP,无MIP,则对端MEP根据TTL数值计算出MIP数目为0,并发送失败的路径标示回复消息,源端的MEP的这条双向路径的维护信息中的MIP的个数这个参数也设置为0,表示该功能不可用。此时因为没有MIP,也就不需要启用本发明描述的这种功能。未完成路径标示之前,两端的MEP的这条双向路径的维护信息中的MIP的个数这个参数设置为-1,表示未赋值。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例如MPLS-TP签名标签超过了MTU的限制,路径标示失败,本发明描述的功能也无法实施,则进行必要的记录或报警,从而可以帮助管理员找到问题节点,排除故障后,再重启路径标示操作。
如果这条双向路径被撤销,则在撤销的同时需要通知路径上的MIP,删除TTL LFIB中的对应这条路径的信息。这一步与该路径在LFIB中占用的标签的释放过程同步完成,而且具体操作也类似。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章节中使用的一个以LSPAE为例子的网络拓扑结构。包含两个MEP:源端MEP A和对端MEP E;三个MIP:B,C,D,其正向标号分别是1,2,3。图下半部分的标签对应了该双向共路由路径的标签交换过程,包括正向和反向。路径标示完成之后,两个MEP这条双向路径的维护信息中的MIP的个数这个参数为3。之后,假设MEP A向MIP C发送一个TTL=3的OAM包,如果C收到后需要回复,则按照曲线指示的路径完成回复操作。
图2为源端MEP发出的路径标示信息的格式,栈顶是MPLS-TP签名标签,之下是LSP或PW的标签,再下一层是MPLS G-ACH的标签,底层的ACH的格式引用自前文提到的IETF的草案draft-ietf-mpls-tp-gach-gal-02。其中TC为Traffic Class,其值决定于具体应用环境;S为栈底标志;TTL为生存时间。
图3为在图1的例子中,对端MEP E收到的路径标示信息。
图4为在图1的例子中,对端MEP E收到路径标示信息后向D发送的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
图5为在图1的例子中,MIP D收到对端MEP E发送的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后回复的路径标示确认消息。
图6为在图1的例子中,对端MEP E收到路径标示信息后向C发送的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
图7为在图1的例子中,MIP C收到的对端MEP E发送的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
图8为在图1的例子中,MIP C收到对端MEP E发送的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后回复的路径标示确认消息。
图9为在图1的例子中,对端MEP E在收到所有的路径标示确认消息后,确认路径标示成功后,发送到源端MEP A的路径标示回复消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针对MPLS-TP网络中的点到点的共路由双向路径,为一条双向LSP或者PW两端的MEP提供了一种可以监控LSP或PW所经过的MIP的功能,并且MIP可以回复收到的OAM消息。下面结合附图1,以一个LSP的例子来具体说明实施方式。
在应用本发明之前,MPLS-TP网络中的一条共路由双向路径LSP,只有两端的MEP对应的LER(Label Edge Router,标签边缘路由)了解这条LSP存在的信息,以及双向路径标签的对应关系。LSP路径对于MIP对应的LSR(Label Switching Router,标签交换路由)是透明的,LSR只负责标签的交换转发,而不关心具体的路径的信息。在MPLS-TP网络当中,OAM功能有时工作在非IP网络中,不能完全依赖于IP路由和驱动功能,因此这时对LSP途径的节点作重新标示是必需的。在本发明中,这个标示只在该LSP上的上有意义。
本发明的第一步需要进行路径的标示。先由该LSP上游的MEP发送一个路径标示消息,这一步在路径建立之后完成,它的主要目的是为这条路径在所有经过的MIP作相应的标示,并且把路径信息传送给对端的MEP。
标号的方式如下,前向路径按照正方向上的经过的MIP数目由1开始递增编号,此编号只在本路径正方向上有效,同样,后向路径按照反方向上的经过的MIP数目由1开始递增编号,此编号只在本路径反方向上有效。
例如在附图1中,MIP B,MIP C,MIP D的正向编号分别是1,2,3;反向编号分别是3,2,1。
之后,这个消息经过LSP上的每一个MIP,被MIP截获并修改标签栈,加入MIP的标签信息,到达终点之后,对端的MEP就有了整条路径的MIP信息。
接着,对端的MEP按照收到的标签栈,沿着共路由的双向路径进行回复,从而每一个MIP收到对应的交换标签,与之前记录的交换标签匹配成一组。这样,每个MIP就有了共路由双向路径的前向和后向的传送路径的对应关系,也就是标签的对应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不需要担心不同的LSP会共用一个的标签,在MPLS-TP网络中,MPLS网络中的LSP合并功能被禁用,因此,链路上的每一条路径都被一个唯一的标签所标示。
下面继续以附图1为例,具体说明路径标示是如何建立的,以及使用到的信息包的格式。
在路径的标示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个路径标示消息。这个消息,需要被每一个MIP截获,并且继续向后传送。而普通的数据包或者OAM包对于MIP是透明的,无法实现这个功能。
结合附图1进行说明,这个路径标示消息不同于普通的A发向E数据包或者OAM包,需要使用特殊的标签:MPLS-TP Sign Label(MPLS-TP签名标签)。本发明需要使用一个MPLS的保留标签,具体的标签数值需要由IANA分配,在这里建议的标签值是4。
该标签可以位于标签栈除了栈底以外的任意位置,当一个接收到的信息包在标签栈的顶端包含这个标签的数值,则将它传送到一个本地的软件模块进行处理。其处理流程如下,首先记录下MPLS-TP Sign Label的TTL数值,之后去掉该标签,信息包的驱动将按照标签栈中这个标签之下的那个标签进行处理。如果下层的标签对应的操作是Swap,在执行完特殊的处理过程之后,还需要在标签栈顶继续加上MPLS-TP Sign Label,再向后传送;如果下层的标签对应的操作是Push,代表着信息包进入子网,则先加上MPLS-TP Sign Label,再进行Push操作,直到离开子网,MPLS-TP Sign Label才可见;如果下层的标签的对应的操作是Pop,则代表着到达了目的地,即对端的MEP。
该路径标示消息格式具体格式如附图2所示。
MIP,MEP收到这个MPLS-TP Sign Label位于标签栈栈顶的消息之后,会对它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结合附图1,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
收到这个消息的MIP,首先记录下MPLS-TP Sign Label的TTL数值,之后去掉MPLS-TPSign Label,按照其下一层标签查询LFIB(Label 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标签信息库),如果对应的操作是Swap,证明到达的是一个MIP,则在建立的TTL LFIB中记录下交换的标签数值,以及完成正向标示,标示的数值计算方式为256减去记录的TTL数值。但是该MIP中相应的路径标示操作并没有完成,因为还缺少反向路径的标示以及标签信息。
之后,并不进行Swap操作,而是修改当前的LSP Label的S位为1,并将LFIB中查询到的新的标签,Push到标签栈中,新标签TC位与原标签TC位相同,S位也设为1,TTL数值为默认的255。这样,MIP中TTL LFIB中记录的信息,也将传送到后面,但是这些信息并不参与标签驱动,只有对端的MEP才会处理它们。
之后,再将MPLS-TP Sign Label压栈到处理后的标签之上,执行之前记录的TTL减1的操作更新TTL,向后传送。
在附图1中,B中将记录下标签19,标签17,标号信息1,计算方式为256减去记录的TTL=255(TTL初始值与系统配置有关,这里参考RFC3443设置为255),C为17,38,2,D为38,46,3。
例如B中的TTL LFIB的具体的记录格式为:
正向入口接口(参考LFIB数据),正向入口标签19,正向标号信息1,正向出口接口(未确定),正向出口标签(未确定);
反向入口接口(未确定),反向入口标签(未确定),反向标号信息(未确定),反向出口接口(参考LFIB数据),反向出口标签17。
当该消息到达MEP E,它的操作同样是首先记录下MPLS-TP Sign Label的TTL数值,之后去掉MPLS-TP Sign Label,按照其下一层标签进行处理。
这时查询LFIB,会发现该标签的操作应为Pop,证明到达的是终点的MEP,此时按照已经建立好的共路由双向路径和收到的MPLS-TP签名标签栈,进行必要的确认后,最后向源端MEP发送路径标示回复消息,并且在这条双向路径的维护信息中加入MIP的个数这个参数,计算方式为255减去记录的TTL数值。附图1中该数值应为3。
这时E收到的路径标示消息应该为附图3所示。
之后,E发出的消息应为对应TTL=1,2,3,…,直到MIP的数目个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例如首先发送TTL=1,Label=32的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其格式如附图4所示,ACH的Channel Type和ACH TLV的Type的数值由于目前MPLS-TP OAM的标准还不成熟,还有待进一步指定。可以确定的是需要申请一种专门用于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的ACH TLV Type。它的Length=4,之后的Value部分是一个MPLS Label,TTL值被设置为本段开始时顺序产生的TTL数值。栈底标示S值设为0。
这个标签在MIP D处,标签栈顶TTL过期,但是在标签下面发现了GAL的标志,在D将进行消息的进一步处理。原有的TTL LFIB应该包括下面的一组信息:
正向入口接口(参考LFIB数据),正向入口标签38,正向标号信息3,正向出口接口(未确定),正向出口标签(未确定);
反向入口接口(未确定),反向入口标签(未确定),反向标号信息(未确定),反向出口接口(参考LFIB数据),反向出口标签46。
按照栈顶标签32,查询D的LFIB表,可知:
入口接口,入口标签32,出口接口22,出口标签,……;
然后在本地TTL LFIB中查询未建立连接的元素,找到出口标签46的项,填入对应的Label 32,和Label 22等。完成D的TTL LFIB的有关这条双向LSP的标示建立:
正向入口接口(参考LFIB数据),正向入口标签38,正向标号信息3,正向出口接口(参考LFIB数据),出口标签22;
反向入口接口(参考LFIB数据),反向入口标签32,反向标号信息1,反向出口接口(参考LFIB数据),出口标签46。
之后,D将会发送一个Label=46的标签,进行确认回应。这个消息被称为路径标示确认消息,这个消息也需要一个TLV的类型被指定,同样,由于MPLS-TP的OAM功能还不成熟的原因,具体数值待定。格式为附图5所示,其中下面的Label=46的标签是TLV中的Value,它的S被设置为1,表示标示成功,TTL设置为1,表明是反向编码的1号发回的消息。TC位不作规定,默认是全0。上面的Label=46的标签,TC位与收到的标签的TC相同,S设置为0。TTL设置为1,这样,这个消息在E点TTL过期,从而可以与正常的A发向E的OAM消息区别处理。
同时,MEP E也向MIP C发送如附图6格式的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
MIP C收到的消息如附图7所示。
之后MIP C按照到来的Label 22查询LFIB,可以完成自己的TTL LFIB表格,记录正向接口Label 17,正向标号信息2,正向出口Label 68,以及反向入口Label 22,反向标号信息2和反向出口Label 38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回应,回应的路径标示确认消息如附图8所示。
类似的,E发送TTL=3的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到B,建立B的TTL LFIB中有关这条路径的对应关系,并且B通过路径标示确认消息进行回复。
E收到所有的MIP的路径标示确认消息后,如果均为成功消息,则发送成功的路径标示回复消息到A,表示建路成功,如附图9所示;否则发送失败路径标示回复消息,并记录失败原因。同样,路径标示回复消息具体的TLV的类型,仍然需要在MPLS-TP的OAM功能中规定。
最后,例如在附图1中,每个MIP有了正向路径和反向路径的标签对应关系,以及MIP标示,MEP A或MEP E就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TTL的方式与路径上任意的MIP进行OAM消息通信。例如A要进行A到C的OAM消息的通信,只需要将TTL设置为2,终点设置为E(即起始标签设置为19),OAM包在C点TTL过期。这时,检查其下一层的GAL标签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需要,则进行回复。
这样就实现了双向路径的中间结点收到OAM消息后的的回复能力。这时回复的方式是MIP收到TTL=1的OAM消息之后,如果发现其下层存在GAL的标签,则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需要回复,则查找TTL LFIB,进行标签交换。例如此时,C的到来的标签是17,回复的标签应该换成68,向A的方向发送带有自身标示号2和GAL标示的OAM包。
对所有的节点标示完成以后,除了实现了各种需要回复的OAM消息(如测试到指定节点的延时或抖动)的支持外,同时,在MPLS-TP的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功能检测出路径失效时,本发明的方法还可用于故障的定位。方法就是让路径上的各个MIP进行回复,显然故障节点及其以后的节点无法回复消息,从而确定故障节点的位置。

Claims (6)

1.一种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其特征是:通过在原有的TTL过期的通信机制的基础上引入了MPLS-TP签名标签的方式,实现了非IP环境的MPLS-TP网络下,共路由双向LSP或PW路径上OAM功能中的MIP标示功能,以及MIP的收到OAM消息后的回复功能。其整体的技术方案如下:首先进行路径的标示,由该LSP或PW上游的MEP发送一个包含MPLS-TP签名标签的路径标示消息,这一步在该双向LSP或PW建路完成之后进行,它的主要目的是为这条路径所经过的MIP做相应的标示,并且把路径信息传送给对端的MEP。对端MEP收到这个路径标示消息,并在进行确认后,发送路径标示回复消息,通知源端MEP路径标示操作是否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其特征是:该机制中使用的MPLS-TP签名标签可以位于标签栈除了栈底以外的任意位置,若一个接收到的信息包在标签栈的顶端包含这个标签,则将它传送到一个本地的软件模块进行处理。其处理流程如下,首先记录下MPLS-TP签名标签的TTL数值,之后去掉该标签,信息包的驱动将按照标签栈中该标签下层的那个标签进行处理。如果下层的标签对应的操作是Swap,在执行完特殊的处理过程之后,还需要在标签栈顶继续加上MPLS-TP签名标签,再向后传送;如果下层的标签对应的操作是Push,代表着信息包进入子网,则先加上MPLS-TP签名标签,再进行Push操作,直到离开子网,MPLS-TP签名标签才可见;如果下层的标签的对应的操作是Pop,则代表着到达了目的地,即对端的MEP。MPLS-TP签名标签被途经的MIP或对端MEP收到后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
a)如果收到这个MPLS-TP签名标签消息的是MIP,则该MIP首先记录下MPLS-TP签名标签的TTL数值,之后去掉MPLS-TP签名标签,按照其下一层标签查询标签驱动信息库LFIB,如果对应的操作是Swap,证明到达的是一个MIP,则在建立的TTL LFIB中记录下交换的标签数值,以及完成正向标示,标示的数值计算方式为256减去记录的TTL数值。之后,并不进行Swap操作,而是修改当前的LSP或PW Label的S位为1,并将LFIB中查询到的新的标签Push到标签栈中,新标签TC位与原标签TC位相同,S位也设为1,TTL数值为默认的255。然后,再将MPLS-TP签名标签Push到处理后的标签之上,执行之前记录的TTL减1的操作对TTL进行更新,向后传送。
b)当该消息到达对端MEP,它的操作同样是首先记录下MPLS-TP签名标签的TTL数值,之后去掉MPLS-TP签名标签,按照其下一层标签进行处理。这时查询LFIB,会发现该标签的操作应为Pop,证明到达的是终点的MEP,此时按照已经建立好的共路由双向路径和收到的MPLS-TP签名标签栈,进行确认后,最后向源端MEP发送路径标示回复消息,并且在这条双向路径的维护信息中加入MIP的个数这个参数,计算方式为255减去记录的TTL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其特征是:在MIP中建立了TTL LFIB,它格式上与标签转发路由器中的普通的LFIB类似,但是应用场景不同。当MIP收到TTL=1的标签,且这个标签之下存在着通用联合通道标签GAL的标识,就可以确定它是一个MEP发送到该MIP的OAM消息,如果需要回复,就需要查找该TTLLFIB,从而得到进行Swap操作的标签,以及该MIP在该路径上的该方向上的标号信息。它的元素的格式为:
正向入口接口,正向入口标签,正向标号信息,正向出口接口,正向出口标签;
反向入口接口,反向入口标签,反向标号信息,反向出口接口,反向出口标签。
同时该TTL LFIB有着特定的正向标号和反向标号的方式,前向路径按照正方向上的经过的MIP数目由1开始递增编号,此编号只在本路径正方向上有效;同样,后向路径按照反方向上经过的MIP数目由1开始递增编号,此编号只在本路径反方向上有效。事实上这个数值也对应着正向或反向的路径上MEP向某个MIP发送的OAM包时,TTL设置的特定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其特征是:对端MEP收到MPLS-TP签名标签消息后,按照已经建立好的共路由双向路径和收到的MPLS-TP签名标签栈,发出与MIP的数目相同个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这些消息沿着相同的路径,但是对应不同的TTL=1,2,3,…,直到MIP的数目。这些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也都会包含GAL标识,并且将在相应的TLV中携带一个标签,标签的Label部分逐个携带MPLS-TP签名标签栈中记录的路径信息,TTL值被设置为初始的TTL数值,即上面设置的1,2,3,…,直到MIP的数目。也就是说,以收到的MPLS-TP签名标签栈,去掉的MPLS-TP签名标签后的部分为数据源,逐一执行Pop操作,按照共路由双向路径的返回路径执行TTL递增的消息发送,共执行MIP的数目次。收到的MPLS-TP签名标签栈,去掉的MPLS-TP签名标签后的部分GAL标签之上包含的标签数目比MIP的数目大1,最后一个标签需要在该MEP向源端MEP发路径标示回复消息时使用。每个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当到达对应的MIP时,栈顶的标签TTL过期,并且在栈顶标签之下是一层GAL标签,这样MIP就可以按照原有的机制收到这个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并通过TLV信息中的类型标号确定这是一个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之后MIP会在TTL LFIB中比对这个消息携带的TLV中包含的标签信息,如果匹配成功,则完成该MIP上的TTL LFIB中的有关这条双向LSP或PW的标示和转发路径的建立,这个标示是反向路径的标示,标示的值为携带的TLV中初始的TTL数值。之后,该MIP回复一个路径标示确认消息,来说明路径标示是否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其特征是:MIP收到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后需要回复路径标示确认消息,该消息的栈顶标签是TTLLFIB中该双向路径中的反向出口标签,这个标签在该MIP收到包含MPLS-TP签名标签的路径标示消息后就已经记录在TTL LFIB当中,栈顶标签TTL值被设置为其TTL LFIB中对应的反向标号信息的数值。同路径标示确认请求消息一样,路径标示确认消息也在TLV携带了一个标签,这个标签Label的数值为反向出口标签,TTL设置为反向标号信息的数值,S位设置为1或0,分别表示路径标示确认成功或失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其特征是:在对端MEP收到所有的MIP回复的路径标示确认消息之后,如果均为成功消息,则向源端MEP回复一个成功的路径标示回复消息,其格式与路径标示确认消息类似,栈顶标签的TTL数值被设置为了该路径上的MIP的数目加1,也在其包含的TLV中携带了一个标签,它的S位为1,表示路径标示成功,TTL数值为MIP的数目加1;如果不全是成功消息,则进行相应的记录后返回一个失败的路径标示回复消息,对应的S位为0,同时修改已经记录的这条双向路径的维护信息中的MIP的个数这个参数为0。源端MEP收到这个消息以后,如果是成功消息,则在这条双向路径的维护信息中加入MIP的个数这个参数,计算方式为携带的TLV中的标签记录的TTL数值减1。如果是失败消息,则修改这条双向路径的维护信息中的MIP的个数这个参数为0,表示该功能不可用。
CN2009100884425A 2009-07-07 2009-07-07 一种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8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84425A CN101588367B (zh) 2009-07-07 2009-07-07 一种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84425A CN101588367B (zh) 2009-07-07 2009-07-07 一种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8367A true CN101588367A (zh) 2009-11-25
CN101588367B CN101588367B (zh) 2012-05-30

Family

ID=41372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844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8367B (zh) 2009-07-07 2009-07-07 一种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88367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6995A (zh) * 2010-08-09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pls与mpls-tp之间oam转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85719A (zh) * 2011-05-12 201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业务链路追踪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01970A (zh) * 2010-03-24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关联双向lsp进行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CN102624598A (zh) * 2011-01-27 2012-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路径的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20220A (zh) * 2012-01-20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47349A (zh) * 2013-03-12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062165A1 (zh) * 2014-10-23 2016-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操作管理维护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08738A (zh) * 2017-07-31 2017-12-22 江西山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es业务的bfd的实现方法及设备
CN108737269A (zh) * 2017-04-13 2018-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方法、装置和节点
WO2020011143A1 (en) * 2018-07-13 2020-01-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pls extension headers for in-network ser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3687C (zh) * 2005-03-29 2008-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实现分域管理和保护的方法
CN100365998C (zh) * 2005-09-15 2008-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和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oam功能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01420383A (zh) * 2008-12-12 2009-04-2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mpls-tp分组传送网络中的ecmp路径软恢复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1970A (zh) * 2010-03-24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关联双向lsp进行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01970B (zh) * 2010-03-24 2014-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关联双向lsp进行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36995A (zh) * 2010-08-09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pls与mpls-tp之间oam转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36995B (zh) * 2010-08-09 2013-08-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pls与mpls-tp之间oam转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24598A (zh) * 2011-01-27 2012-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路径的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85719A (zh) * 2011-05-12 201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业务链路追踪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20220A (zh) * 2012-01-20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47349A (zh) * 2013-03-12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062165A1 (zh) * 2014-10-23 2016-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操作管理维护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US10862735B2 (en) 2014-10-23 2020-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function
CN108737269A (zh) * 2017-04-13 2018-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方法、装置和节点
CN107508738A (zh) * 2017-07-31 2017-12-22 江西山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es业务的bfd的实现方法及设备
WO2020011143A1 (en) * 2018-07-13 2020-01-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pls extension headers for in-network services
CN112368980A (zh) * 2018-07-13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网业务的mpls扩展头
CN112368980B (zh) * 2018-07-13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将一个或多个在网业务添加到mpls网络中的方法
CN114827019A (zh) * 2018-07-13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网业务的mpls扩展头
US11582148B2 (en) 2018-07-13 2023-0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PLS extension headers for in-network services
CN114827019B (zh) * 2018-07-13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网业务的mpls扩展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8367B (zh) 2012-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8367B (zh) 一种基于mpls-tp签名标签的oam组件通信机制
US7710860B2 (en) Data relay apparatus and data relay method
US7272146B2 (en) MPLS-VPN service network
US6751190B1 (en) Multihop nested tunnel restoration
CN102664788B (zh) Mpls l3vpn中ce双归链路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EP2907277B1 (en) Bicasting using non-congruent paths in a loop-free routing topology having routing arcs
US8724456B1 (en) Network path selection for multi-homed edges to ensure end-to-end resiliency
JP4434867B2 (ja) Mpls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ノード
CN101051995B (zh) 基于无连接网络的保护倒换方法
CN1969492B (zh) 动态转发邻接关系
US8179900B2 (en) Edge node redundant system in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JP5691703B2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EP2880826B1 (en) Label distribution and route installation in a loop-free routing topology using routing arcs
CN103391247A (zh) 多点标签交换路径的使用无环备用下一跳的快速重路由
EP3654664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rconnected ring protection
WO2013026336A1 (zh) 一种路径检测的实现方法及节点
CN101505250B (zh) 公网lsp的探测方法和探测系统及vpn
CN102333024B (zh) 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的数据帧的转发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102321B (zh) 基于三层虚拟专网技术的虚拟路由冗余协议的实现方法
CN101729361A (zh) 报文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Papán et al. The IPFRR mechanism inspired by BIER algorithm
CN102571534B (zh) 一种基于环网保护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用于业务传输的节点
CN101977141B (zh) 一种基于mpls-tp的多播保护方法
CN105743762B (zh) 一种vpls网络中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JP4453483B2 (ja)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経路探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7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