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7261B - 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7261B
CN101587261B CN200810037953XA CN200810037953A CN101587261B CN 101587261 B CN101587261 B CN 101587261B CN 200810037953X A CN200810037953X A CN 200810037953XA CN 200810037953 A CN200810037953 A CN 200810037953A CN 101587261 B CN101587261 B CN 1015872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ming piece
section
glue frame
edge
pickup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379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7261A (zh
Inventor
胡发学
陈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anyu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anyu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anyu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anyu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379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872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87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7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7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72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包含有:一胶框及一光学膜片。胶框的一框边上设有一自框边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的固定槽,固定槽具有一凸设于其内的固定面。光学膜片具有一侧边及一凸伸于侧边上的定位凸耳。定位凸耳对应于固定槽处设有一弹性固定部收容于固定槽中,并与固定槽内的固定面相抵触而固定于固定槽内。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光学膜片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背光模组已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笔记型计算机、掌上计算机、影像电话、数码相机显示屏幕等众多电子产品中。液晶显示器面板本身并不能发光,一般使用一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为其提供一均匀、高亮度的光源,使其能够正常显示影像。一般的背光模组主要是由光源、反射片、导光板、多种光学膜片(例如扩散片、棱镜片等)及胶框等构件组成,而如何在这种紧凑的空间结构中,取得各构件的结构平衡,实乃设计者要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请参照图1A至图1D,其中显示出一现有背光模组900内的光学膜片8及胶框9的结构及组合关系。现有胶框9的至少一框边90的上表面形成有一向下凹陷的收容槽91,收容槽91的左右两侧则形成有二呈对称状的台阶92。收容槽91的内底面930上设置有一定位凸台910,而二台阶92上则形成有二相对的扣槽920。一U型定位弹片7套设于框边90上,以将光学膜片8固定于胶框9上。定位弹片7具有一第一折边71、一自第一折边71垂直折弯而成的第二折边72及一自第二折边72垂直折弯而成的第三折边73,第一折边71上形成有一缺口710,以及二向下倾斜的弹性扣片712。光学膜片8具有一定位凸耳80,对应于胶框9的收容槽91,且定位凸耳80上开设有一定位孔81。
整个结构的组装过程具体为:先进行光学膜片8组装至胶框9上,将光学膜片8的定位凸耳80置入至胶框9的收容槽91内,使定位凸耳80与收容槽91的内底面930贴合,且将收容槽91内的定位凸台910穿插至定位凸耳80的定位孔81内,以限制光学膜片8相对于胶框9的水平移动。之后再将定位弹片7组装于胶框9上,定位弹片7的第一折边71安装于胶框9的框边90的上表面,第二、第三折边72、73包覆于胶框9的框边90的侧面及底面,其中定位弹片7的第一折边71位于胶框9的收容槽91及光学膜片8的定位凸耳80的上方,第一折边71的缺口710套合于胶框9的定位凸台910上,而第一折边71上的弹性扣片712则卡合于台阶92的扣槽920内,通过这种方式定位弹片7可以固定在胶框9上,并将光学膜片8压抵而固定在胶框9的收容槽91内,进而将光学膜片8相对于胶框9在垂直方向上加以固定住。
现有的背光模组900利用定位弹片7的弹性扣片712与胶框9上对应的扣槽920相配合以将光学膜片8在垂直方向上加以固定住,然而弹性扣片712卡入胶框9上的扣槽920后,由于定位弹片7的第一折边71与胶框9的框边90间是呈紧密配合的状态,所以在拆卸维修时,很不容易将弹性扣片712从扣槽920中拆解开,而且即使强行拆除,弹性扣片712也极易变形而无法再次使用。因此,现有的光学膜片的定位方式在拆卸维修过程中极为不便,造成作业困难,并使得成本提高。
另有一种现有的光学膜片的定位方式(未图示)是通过由一胶带贴附于光学膜片的定位凸耳与胶框的收容槽的上方,以将光学膜片固定于胶框上。但是,采用胶带将会带来很难解决的残胶、残胶亮点、胶带的粘性变化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在背光模组的组立过程中通常均会避免使用胶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对光学膜片采用新颖的定位构造,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通过改变光学膜片与胶框的配合结构,将光学膜片有效固定于胶框上,且安装拆卸均为便捷,以确保背光模组的组装品质。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模组,包含有一胶框及一光学膜片。胶框具有一框边,框边具有相对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且框边的上表面上设有一向下延伸的固定槽,固定槽内凸设有一向胶框内侧方向延伸的固定面。光学膜片设置于胶框内,并具有一侧边,对应于胶框的框边,侧边设有一定位凸耳,定位凸耳包含有一弹性固定部,收容于胶框的固定槽内,弹性固定部具有一抵触部,抵触于固定槽的固定面上,以将弹性固定部固定于固定槽内。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框边更具有相对设置并间隔开的一第一固定侧壁及一第二固定侧壁,固定槽是由第一固定侧壁及第二固定侧壁所界定,第一固定侧壁上设有一肩部,向该胶框内侧方向延伸至该固定槽内而具有一面向下的底面,形成该固定面,且其中定位凸耳的弹性固定部包含有一第一段,连接至光学膜片的侧边上,并向下延伸进入至固定槽内;以及一第二段,连接至第一段并向上延伸,第二段具有一自由端,与第一段分隔开,构成抵触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弹性固定部的第二段更具有一固定端,与自由端相对,第二段的固定端连接至第一段上,使得第二段与第一段间具有一夹角。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段的固定端经由一曲线段连接至第一段。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胶框的框边的上表面上设有一收容槽,收容槽具有一内底面,胶框的固定槽自收容槽的内底面而向下延伸,定位凸耳的水平段收容于收容槽内而靠置在内底面上,以使定位凸耳的弹性固定部延伸进入至固定槽内。较佳地,内底面上形成有一定位凸台,光学膜片的定位凸耳的水平段具有一定位孔,定位孔套设于定位凸台上。
根据本发明的再另一实施例,固定槽的第一固定侧壁具有阶梯状结构,阶梯状结构包含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互相错开而不共平面,且肩部连接于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固定槽自胶框的框边的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而在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形成一顶端开口及一底端开口,第二固定侧壁具有一平滑表面,自顶端开口延伸至底端开口。较佳地,该第二固定侧壁的该平滑表面是一垂直面或一倾斜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固定槽的固定面上设有一内凹的卡槽,以容受弹性固定部的抵触部于其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是在胶框的至少一框边上设置一固定槽,而在光学膜片的对应侧边上则设置一定位凸耳,在定位凸耳的对应于胶框的固定槽处设置有一弹性固定部,通过弹性固定部与固定槽间弹性卡扣关系,可将光学膜片牢固地固定于胶框上。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是通过改变光学膜片与胶框间的组配结构,而无需另设构件即可将光学膜片有效固定于胶框上,且安装拆卸均为便捷,可确保背光模组的组装品质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与胶框组装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B是图1A中所示的现有胶框的一框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C是图1A中所示的现有固定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D是图1A中所示的现有光学膜片组装于胶框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胶框及光学膜片组装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胶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A、图4B是图2中所示胶框的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与光学膜片的第一定位凸耳放大后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C是图2中所示胶框的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与光学膜片的第一定位凸耳的分解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胶框的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与光学膜片的第一定位凸耳组装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胶框与光学膜片的组装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所示胶框的第二光学膜片固定结构与光学膜片的第二定位凸耳的放大后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所示胶框的第五光学膜片固定结构与光学膜片的第五定位凸耳的放大后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
请参照图2,其中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0。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100包含有一胶框1及至少一光学膜片3,其中光学膜片3设置并固定于胶框1上。下文中将先针对胶框1的结构加以说明,而后再说明光学膜片3的结构及其与胶框1的组合。
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胶框1是一略呈矩形的框体,具有四个框边11、12、13、14,例如相对设置的第一及第二框边11、1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及第四框边13、14,两相邻的这些框边互相垂直,且这些框边具有相同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及第二框边11、12是矩形胶框1的短框边,而第三及第四框边13、14则是胶框1的长框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框边11、12、13、14围绕并界定出一收容空间10,可收容并承载光学膜片3及背光模组100中的其它构件。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矩形的胶框1,任何形状的框架均可应用于本发明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胶框1的三个框边,例如第一、第二、第三框边11、12、13的上表面上均设有用来固定光学膜片3的光学膜片固定结构,例如在第一框边11上设有第一及第二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22,第二框边12上设有第三及第四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3、24,第三框边13上设有的第五及第六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5、26。但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仅于胶框1的任一框边(如第一框边11)的上表面设置一个或多个光学膜片固定结构,或是胶框1的两相互对称的框边(如第一及第二框边11、12)的上表面各设置一个或多个光学膜片固定结构。为便于说明,下文中将以设置于胶框1的第一框边11上的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及第二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2来解释本发明,而其它的光学膜片固定结构则以较简略方式加以说明,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请参照图4A、图4B、图4C及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设置于胶框1的第一框边11上,包含有一收容槽210及一固定槽211。收容槽210是自第一框边11的上表面而沿着第一框边11的高度方向(垂直方向)向下凹陷,并具有一水平内底面212及一自内底面212的约略中央位置向上凸起一定高度的定位凸台213。固定槽211沿着第一框边11的高度方向贯穿于收容槽210的内底面212与第一框边11的下表面,并位于收容槽210的内底面212的靠近于第一框边11的外侧壁的边缘处。固定槽211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及第二固定侧壁214、215、一顶端开口216及一底端开口217,至少一固定侧壁(如第一固定侧壁214)朝向固定槽211内部突出有一肩部218,肩部218具有面向下方的底面,构成一固定面219。这样就构成一种具有一固定面219凸设于固定槽211内的结构,用以固定住光学膜片3,此部份将在下文进一步加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槽211的第一、第二固定侧壁214、215是沿第一框边11的高度方向垂直延伸,并且相隔一定距离,以形成顶端开口216及底端开口217,这些开口216、217在本实施例中均具有狭长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侧壁214相较于第二固定侧壁215是位于第一框边11的较外侧。第一固定侧壁214具有阶梯状的构造,包含有垂直延伸的第一表面2141及第二表面2142,以及一肩部218。第一表面2141位于第一固定侧壁214的上半部,自顶端开口216向下垂直延伸一段距离至肩部218。第二表面2142位于第一固定侧壁214的下半部,并自肩部218垂直延伸至底端开口217。第一表面2141与第二表面2142在水平方向上是互相错开而不共平面,以于其间形成肩部21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2141相较于第二表面2142是较靠近于第二固定侧壁215,而肩部218则是自第一表面2141沿着朝向外侧而远离第二侧壁215的方向延伸至第二表面2142,形成面向下方的底面,以构成前述的固定面219。
不同于第一固定侧壁214的阶梯状结构,第二固定侧壁215设置为平滑而约略垂直延伸的表面。
请参照图6,其中显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背光模组中的固定槽211(为便于说明及理解元件,在此仍沿用原元件的标号),在其固定面219上设置一内凹的卡槽2190,用以更稳固地固定住光学膜片3,此部份将在下文加以进一步说明。
另外,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侧壁215设置为平滑的倾斜表面,以增大底端开口217,以有利于操作者在后续需维修时的拆卸作业。
但可以理解,固定槽211并不以图5及图6中所描述的二实施例的结构为限,例如说,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槽211的固定面219可以是一斜面,即固定面219与第二表面2142间所形成的夹角为一锐角或一钝角。再者,倾斜状的固定面上也可如图6的实施例般设置一卡槽,以更稳固地固定住光学膜片3于胶框1上。
请参照图2、图3及图7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胶框1的第一框边11上的第二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2也包含有一收容槽220,形成于第一框边11的上表面而沿着第一框边11的高度方向(垂直方向)向下凹陷,具有一水平内底面221。第二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2的收容槽220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收容槽210相隔一段距离,用以进一步增进背光模组100的结构稳定性。
请参照图4A及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第一框边11的第一及第二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22具有不同的构造,也即仅有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中设有固定槽211,且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收容槽210的内底面212设置有一定位凸台213,而在第二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2中则未设置固定槽与定位凸台。但可以理解到,第二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2也可以具有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完全相同的构造。
请参照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胶框1的第二框边12上设置第三及第四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3、24,分别对应于第一框边11的第一及第二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22,第三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3相同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且第二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2相同于第二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2,因此图式中并未详绘第三及第四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3、24的细部,且在此也不重复描述它们的结构。但可以理解,第三及第四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3、24可以设计为完全相同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
请参照图2、图3及图8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胶框1的第三框边13上设置第五与第六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5、26,两者结构相同,且均类似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以下将以第五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5为例,说明第五及第六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5、26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不同之处。第五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5包含有一收容槽250及一固定槽251,第五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5的收容槽250具有一内底面252,但不同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是,第五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5的收容槽250的内底面252上并未设置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定位凸台213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结构。第五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5的固定槽251具有两相对且沿第三框边13的高度方向垂直延伸的固定侧壁253、254,两固定侧壁253、254均为平滑表面,这是不同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固定槽211中的第一固定侧壁214的阶梯状结构。但可以理解的是,第五及第六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5、26也可以设计为完全相同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
接下来将说明光学膜片3及其与胶框1间的组合。请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膜片3是透过胶框1的第一框边11、第二框边12及第三框边13上的第一至第六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至26加以组装至胶框1上,但可以理解的,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光学膜片3可以仅透过第一框边11上的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来加以组装至胶框1上,即可达到将光学膜片3固定于胶框1上的效果。当然,也可选择性地透过胶框1上的第二至第六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2至26中的一者或多者来固定光学膜片3于胶框1上,以提高背光模组100的组装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学膜片3具有四个侧边,对应于矩形胶框1的四个框边,且每两相邻的侧边互相垂直,光学膜片3的这些侧边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及第二侧边31、3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及第四侧边33、34。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片3具有略呈矩形的形状,而第一及第二侧边31、32是光学膜片3的短边,第三及第四侧边33、34则是光学膜片3的长边;光学膜片3的第一至第四侧边31至34分别对应于胶框1的第一至第四框边11至14。但光学膜片3并不以此为限,也可配合特定的需求而为其它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光学膜片3的三个侧边,例如第一、第二、第三侧边31、32、33,分别突伸出二定位凸耳,即第一侧边31上的第一及第二定位凸耳41、42,第二侧边32上的第三及第四定位凸耳43、44,第三侧边33上的第五及第六定位凸耳45、46。但可以理解的是,与前述的胶框1的其它实施相对应,光学膜片3也可仅于一侧边(如第一侧边31)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定位凸耳,分别对应于胶框1的一框边(如第一框边11)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膜片固定结构。再者,背光模组100也可以仅于光学膜片3的任二对称侧边(如第一及第二侧边31、32)上各设置一个或多个定位凸耳,以分别对应于胶框1的两相互对称框边(如第一及第二框边11、12)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膜片固定结构。为便于说明,下文中将以光学膜片3的第一侧边31上的第一定位凸耳41与第二定位凸耳42为例来加以解释。
请参照图2、图4A、图4B、图4C及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光学膜片3的第一侧边31上的第一定位凸耳41是对应并可结合于胶框1的第一框边11的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第一定位凸耳41具有一弹性固定部,以及一水平段410,水平段410连接于弹性固定部与光学膜片3的第一侧边31之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固定部包含有一第一段411及一第二段412,互相连接而形成一种可弹性变形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固定部的第一段411是自水平段410垂直向下延伸,而第二段412则自第一段411的底端倾斜向上延伸。为便于理解,在下文的说明中,弹性固定部的第一段411也会称为垂直段,而第二段412则称为倾斜段。
第一定位凸耳41的水平段410是自光学膜片3的第一侧边31水平延伸出,且其大小是可以收容于胶框1的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收容槽210内,并靠贴于收容槽210的内底面212上。水平段410上设有一定位孔413,对应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收容槽210内的定位凸台213,因此当水平段410收容于收容槽210内时,定位孔413可沿着第一框边11的高度方向套设至收容槽210的定位凸台213上,这样可将光学膜片3的第一侧边31固定于胶框1的第一框边11上,并限制光学膜片3相对于胶框1的水平移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凸耳41的垂直段411是自水平段410垂直向下延伸而成,可在光学膜片3组装至胶框1上时,向下延伸进入至胶框1的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固定槽211内,沿着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固定槽211的第二固定侧壁215向下组入至固定槽211内。倾斜段412是自垂直段411的下方末端向上倾斜延伸,而形成一自由端414,构成一抵触部。换句话讲,倾斜段412具有一固定端,固定于垂直段411上,而倾斜段412上与固定端相对的自由端414则是倾斜向上延伸而与垂直段412分离开一段距离,以形成抵触部。在组装时,光学膜片3的第一定位凸耳41的垂直段411及倾斜段412(二者共同构成第一定位凸耳41的弹性固定部)是一起组入至胶框1的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固定槽211内,而倾斜段412的自由端414可沿着固定槽211的第一固定侧壁214的第一表面2141滑动至肩部218处,以使得由倾斜段412的自由端414所构成的抵触部能抵靠于固定槽211的肩部218的固定面219上,或者在第6图所示的胶框1的实施例中,部份地收容至形成于固定面219上的卡槽2190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光学膜片3的第一定位凸耳41固定于胶框1的固定槽211内,进而将光学膜片3相对于胶框1在垂直方向上加以固定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学膜片3的第一定位凸耳41的倾斜段412的自由端414与垂直段411间的水平距离是大于胶框1的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固定槽211的第一表面2141与第二固定侧壁215间的水平间距,因此当第一定位凸耳41的弹性固定部组入至固定槽211内时,弹性固定部能够弹性变形,产生弹性推压力量,以使弹性固定部的倾斜段412的自由端414抵靠卡合至固定槽211的固定面219或卡槽2190上其详细动作方式容后详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学膜片3的第一定位凸耳41的弹性固定部中的垂直段411与倾斜段412间形成一定夹角,构成一V型结构。但本发明并不以弹性固定部仅包含有构成V型结构的第一段与第二段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固定部还可包含有其它结构,例如第一段与第二段可以设置为相互平行,而二者间是通过一曲线段连接,使弹性固定部呈现U型结构。当然,弹性固定部并不仅以U型或V型结构为限,也可配合特定的需求而将弹性固定部设置为其它的形状。
请参照图4C、图5及图6所示,当将光学膜片3的第一侧边31组装于胶框1的第一框边11上时,第一定位凸耳41的水平段410收容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收容槽210中,并且水平段410的底面贴靠于收容槽210的内底面212上,而第一定位凸耳41的弹性固定部是透过适度地变形而挤压进入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固定槽211内。详细来讲,在弹性固定部要进入至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固定槽211内时,透过弹性固定部的垂直段411与倾斜段412受到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固定槽211的第一及第二固定侧壁214、215的相对挤压(或者仅有弹性固定部的倾斜段受到第一固定侧壁214的挤压),使得倾斜段412的自由端414朝向垂直段411位移变形,以使得垂直段411与倾斜段412间的水平距离变小,因此弹性固定部能够顺利自顶端开口216进入至固定槽211内,同时弹性固定部因倾斜段412(及/或垂直段411)的位移变形而产生一弹性推压力量,所以当弹性固定部继续向下插入至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固定槽211时,其倾斜段412的自由端414会被压抵至固定槽211的第一表面2141上,并沿着第一表面2141向下滑行至完全通过第一表面2141及肩部218,此时弹性固定部会通过自身蓄积的弹性力量而恢复(或部分恢复)原状,使得弹性固定部的倾斜段412的自由端414的抵触部得以抵靠或抵触于固定面219上(或是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收容而卡扣于固定面219的卡槽2190中)。
当欲将光学膜片3的第一侧边31从胶框1的第一框边11上拆除时,必须先解除弹性固定部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固定槽211间的抵触卡扣关系,以将弹性固定部自固定槽211中退出。详细来讲,当要将弹性固定部自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固定槽211中取出时,首先,操作者需以适当的工具(未显示)从固定槽211的底端开口217进入,挤压弹性固定部的倾斜段412(或同时挤压倾斜段412及垂直段411),以将倾斜段412的自由端414朝向垂直段411位移变形,直至自由端414滑过肩部218的固定面219(或者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先脱离卡槽2190的限制,之后再滑过肩部218的固定面219)。接着,由于弹性固定部的倾斜段412与垂直段411间的距离变小,操作者只需直接向上提取第一定位凸耳41,便可使得弹性固定部顺利滑行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固定槽211的第一表面2141与第二固定侧壁215之间,并且弹性固定部会最终越过顶端开口216而完全自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的固定槽211中退出。
请参照图2及图7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光学膜片3的第一侧边31上的第二定位凸耳42是对应于胶框1第一框边11的第二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2,并与第一定位凸耳41相隔一定距离,第二定位凸耳42与第一定位凸耳4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定位凸耳42仅包含有一水平段420,并未设置定位孔及弹性固定部。第二定位凸耳42的水平段420连接至光学膜片3的第一侧边31,其大小是可以收容于胶框1的第二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2的收容槽220内,并且贴靠于收容槽220的内底面221上。但可以理解到,在具体实施时,当第二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2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完全相同时,第二定位凸耳42的结构可以与第一定位凸耳41的结构完全相同。
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学膜片3的第二侧边32上设有第三及第四定位凸耳43、44,分别对应于胶框1的第二框边12上的第三及第四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3、24,其中第三定位凸耳43的结构是与第一定位凸耳41的结构相同,而第四定位凸耳44的结构是与第二定位凸耳42的结构相同。而且同理,当第三及第四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3、24完全相同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时,第三及第四定位凸耳43、44的结构可以与第一定位凸耳41的结构完全相同。
请参照图2及图8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学膜片3的第三侧边33上设有第五及第六定位凸耳45、46,分别对应于第三框边13上的第五及第六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5、26,两者结构相同,且第五及第六定位凸耳45、46的结构是相似于第一定位凸耳41,因此在此将仅针对第五定位凸耳45加以说明。第五定位凸耳45仅包含有一水平段450及一自水平段450向下垂直延伸而成的垂直段451,并未设置倾斜段。第五定位凸耳45的水平段450是收容于第五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5的收容槽250内,而垂直段411则垂直伸入第五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5的固定槽251内。但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当第五及第六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5、26与第一光学膜片固定结构21完全相同时,第五及第六定位凸耳45、46的结构可以与第一定位凸耳41的结构完全相同。

Claims (13)

1.一种背光模组,包含有:一胶框及一光学膜片,其中该胶框具有一框边,该框边具有相对的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光学膜片设置于胶框内,并具有一侧边,对应于该胶框的该框边,该侧边设有一定位凸耳,其特征在于:于该胶框的该框边的上表面设有一向下延伸的固定槽,该固定槽内设有一向该胶框内侧方向延伸的固定面;该定位凸耳包含有一弹性固定部,收容于该胶框的该固定槽内,该弹性固定部具有一抵触部,抵触于该固定槽的该固定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槽的该固定面上设有一内凹的卡槽,以容受该弹性固定部的该抵触部于其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槽具有相对设置并间隔开的一第一固定侧壁及一第二固定侧壁,该固定槽是由该第一固定侧壁及该第二固定侧壁所界定,该第一固定侧壁相较于该第二固定侧壁是位于该框边的较外侧,该第一固定侧壁上设有一肩部,该肩部向该胶框内侧方向延伸至该固定槽内而具有一面向下的底面,该底面形成该固定面,且其中该定位凸耳的该弹性固定部包含有一第一段及一第二段,第一段连接至该光学膜片的该侧边,并向下延伸进入至该固定槽内;第二段连接至该第一段并向上延伸,该第二段具有一自由端,与该第一段分隔开,构成该抵触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固定部的该第二段具有一固定端,与该自由端相对,该第二段的该固定端经由一曲线段连接至该第一段。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固定部的该第二段更具有一固定端,与该自由端相对,该第二段的该固定端连接至该第一段,使得该第二段与该第一段间具有一夹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固定部的该第一段垂直地向下延伸至该固定槽内,而该第二段自该第一段倾斜向上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凸耳包含有一水平段,该水平段连接于该光学膜片的该侧边与该弹性固定部的该第一段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胶框的该框边的该上表面上设有一收容槽,该收容槽具有一内底面,该胶框的该固定槽自该收容槽的该内底面而向下延伸,该定位凸耳的该水平段收容于该收容槽内而靠置在该内底面上,以使该定位凸耳的该弹性固定部延伸至该固定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胶框的该框边的该收容槽的该内底面上形成有一定位凸台,该光学膜片的该定位凸耳的该水平段具有一定位孔,该定位孔套设于该定位凸台上。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槽的该第一固定侧壁具有阶梯状结构,该阶梯状结构包含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互相错开而不共平面,且该肩部连接于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之间。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槽自该胶框的该框边的该上表面延伸至该下表面,而在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分别形成一顶端开口及一底端开口,该第二固定侧壁具有一平滑表面,自该顶端开口延伸至该底端开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侧壁的该平滑表面是一垂直面,垂直地延伸于该顶端开口及该底端开口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侧壁的该平滑表面是一倾斜面,倾斜地延伸于该顶端开口及该底端开口之间。
CN200810037953XA 2008-05-23 2008-05-23 背光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72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37953XA CN101587261B (zh) 2008-05-23 2008-05-23 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37953XA CN101587261B (zh) 2008-05-23 2008-05-23 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7261A CN101587261A (zh) 2009-11-25
CN101587261B true CN101587261B (zh) 2012-02-29

Family

ID=41371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3795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7261B (zh) 2008-05-23 2008-05-23 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872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82332B2 (en) 2011-02-24 2014-11-11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ght source module, LED receiver and backlight device
CN102168826B (zh) * 2011-02-24 2014-04-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及其背光装置
TWI528133B (zh) 2012-02-13 2016-04-01 達運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外框卡合設計之顯示裝置
CN102866522B (zh) * 2012-10-18 2015-07-2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前壳及其液晶显示器
TWI494659B (zh) 2012-11-16 2015-08-01 Au Optronics Corp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CN103398352B (zh) * 2013-08-09 2015-09-02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及膜片定位装置
CN104373870A (zh) * 2014-11-17 2015-02-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光学膜定位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211426987U (zh) * 2019-10-30 2020-09-0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片组件、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N110910764A (zh) * 2019-11-08 2020-03-24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12515521B (zh) * 2020-12-14 2022-02-08 浙江健安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坐便器
CN113763820A (zh) * 2021-09-15 2021-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的支撑件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9007A (zh) * 2003-05-14 2004-11-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模片及胶框的组合结构
CN1731246A (zh) * 2005-08-02 2006-02-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模块以及其中的定位框架
CN1967351A (zh) * 2005-11-16 2007-05-23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和使用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模件
CN101071227A (zh) * 2006-05-12 2007-11-14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9007A (zh) * 2003-05-14 2004-11-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模片及胶框的组合结构
CN1731246A (zh) * 2005-08-02 2006-02-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模块以及其中的定位框架
CN1967351A (zh) * 2005-11-16 2007-05-23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和使用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模件
CN101071227A (zh) * 2006-05-12 2007-11-14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7261A (zh) 2009-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7261B (zh) 背光模组
KR100959685B1 (ko) 백라이트 고정 어셈블리
US10423020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330998C (zh) 显示装置
CN102661553B (zh) 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CN104534351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032514B (zh) 背光模块
CN101545601A (zh) 背光模组
KR20080037999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광확산 부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광확산 유닛과 그들의 제조 방법
CN102865504A (zh) 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装置
US20150293290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device
CN101206338A (zh) 液晶显示器
CN201965372U (zh) 框架集及显示器
CN100403114C (zh) 背光模组和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9493731B (zh) 背光模块
US8009242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tilizing same
WO2014069456A1 (ja) 表示装置
CN10155153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725927B (zh) 背光模组
CN203965759U (zh) 一种液晶模组装配结构
CN101169546A (zh) 直下式背光组件
CN212723599U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00781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210431628U (zh) 一种无边框电视机背板模组
CN203298101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9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