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2499A - 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2499A
CN101582499A CNA2009100722670A CN200910072267A CN101582499A CN 101582499 A CN101582499 A CN 101582499A CN A2009100722670 A CNA2009100722670 A CN A2009100722670A CN 200910072267 A CN200910072267 A CN 200910072267A CN 101582499 A CN101582499 A CN 101582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anode material
ion batteries
submicron order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722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2499B (zh
Inventor
邓超
高颖
邬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0722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824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82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2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2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24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微米级的电池正极材料颗粒粒径较大影响材料的倍率充放电性能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一、将钴盐、镍盐、锰盐溶于蒸馏水得到体系1;二、将氢氧化钠和螯合剂溶于蒸馏水中,得到体系2;三、将体系1与体系2加入到置于冰水混合物中的反应釜中,然后过滤,再将滤渣干燥,得到前躯体粉末;四、将锂源与前躯体粉末球磨混合后烧结,即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得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比降低了颗粒的大小,从而提高了倍率充放电性能。

Description

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所开发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很多体系,现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共沉淀法、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所制备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颗粒粒径为6μm~10μm(微米级),粒径较大导致锂离子在电化学扩散过程中的路径较长,影响材料的倍率充放电性能。而纳米级材料的颗粒虽然较小,电化学高倍率充放电性能也较好,但是材料的振实密度低,材料和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较大,导致材料的循环性变差,也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微米级的电池正极材料颗粒粒径较大影响材料的倍率充放电性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如下:一、依照化学式LiCoxNiyMnzO2,按Li元素、Ni元素与Mn元素摩尔比为x∶y∶z的比例分别称取钴盐、镍盐和锰盐,然后溶于蒸馏水中,得到体系1,其中<x≤1,0<y≤1,0<z≤1,  x、y、z不同时为0;二、将氢氧化钠和螯合剂溶于蒸馏水中,得到体系2,其中体系1中钴离子、镍离子和锰离子总物质的量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比为(x+y+z)∶1;三、在惰性气体保护、pH值为10~12的条件下将体系1与体系2加入到反应釜内的蒸馏水中,然后在搅拌速度为500~1000转/分的条件下搅拌12小时、过滤,再将滤渣用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及蒸馏水洗涤的顺序交替洗涤3次,再然后将滤渣在室温、真空度为-0.1MPa的条件下干燥10小时,得到前躯体粉末;四、将锂源与前躯体粉末按1~1.3∶1的摩尔比球磨混合2~6小时,再在600℃~900℃的条件下烧结10小时,即得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其中步骤一体系1中钴盐的浓度为0.5~2mol/L;步骤三中体系1与体系2的体积比为1∶1,蒸馏水与体系1的体积比为2.5~10∶1,步骤三中所述的反应釜置于冰水混合物中。
本发明方法步骤一中所述的钴盐为硫酸钴、乙酸钴和硝酸钴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步骤一中所述的镍盐为硫酸镍、乙酸镍和硝酸镍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步骤一中所述的锰盐为硫酸锰、乙酸锰和硝酸锰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步骤二中所述的螯合剂为氨水或硝酸铵;步骤三中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步骤四中所述的锂源为碳酸锂或氢氧化锂;步骤四中球磨的物料比为10∶1。
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得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颗粒粒径(粒径为100~200nm)介于微米级电池正极材料和纳米级电池正极材料之间,所以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与纳米级电池正极材料相比能够保持相对较好的循环性能和振实密度,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得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与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比降低了颗粒的大小,从而提高了倍率充放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十八所得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透射电镜照片。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九所得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X射线衍射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二十所得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X射线衍射图。图4是电压区间为2.8V~4.3V的条件下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一所得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倍率放电性能曲线图。图5是电压区间为2.8V~4.4V的条件下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一所得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倍率放电性能曲线图。图6是电压区间为2.8V~4.5V的条件下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一所得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倍率放电性能曲线图。图7是电压区间为2.8V~4.3V的条件下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所得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倍率放电性能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如下:一、依照化学式LiCoxNiyMnzO2,按Li元素、Ni元素与Mn元素摩尔比为x∶y∶z的比例分别称取钴盐、镍盐和锰盐,然后溶于蒸馏水中,得到体系1,其中<x≤1,0<y≤1,0<z≤1,x、y、z不同时为0;二、将氢氧化钠和螯合剂溶于蒸馏水中,得到体系2,其中体系1中钴离子、镍离子和锰离子总物质的量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比为(x+y+z)∶1;三、在惰性气体保护、pH值为10~12的条件下将体系1与体系2加入到反应釜内的蒸馏水中,然后在搅拌速度为500~1000转/分的条件下搅拌12小时、过滤,再将滤渣用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及蒸馏水洗涤的顺序交替洗涤3次,再然后将滤渣在室温、真空度为-0.1MPa的条件下干燥10小时,得到前躯体粉末;四、将锂源与前躯体粉末按1~1.3∶1的摩尔比球磨混合2~6小时,再在600℃~900℃的条件下烧结10小时,即得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其中步骤一体系1中钴盐的浓度为0.5~2mol/L;步骤三中体系1与体系2的体积比为1∶1,蒸馏水与体系1的体积比为2.5~10∶1,步骤三中所述的反应釜置于冰水混合物中。
本实施方式所用球磨机为南京大学仪器厂生产的QM-3SP04的行星式球磨机。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钴盐为硫酸钴、乙酸钴或硝酸钴。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钴盐为硫酸钴、乙酸钴和硝酸钴中任意两种的组合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钴盐中两种成分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钴盐为步骤一中所述的钴盐为硫酸钴、乙酸钴和硝酸钴三种按任意比组合的组合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镍盐为硫酸镍、乙酸镍或硝酸镍。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镍盐为硫酸镍、乙酸镍和硝酸镍中任意两种的组合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镍盐中两种成分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镍盐为硫酸镍、乙酸镍和硝酸镍的组合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镍盐中三种成分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六或七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锰盐为硫酸锰、乙酸锰或硝酸锰。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五、六或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六或七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锰盐为硫酸锰、乙酸锰和硝酸锰中任意两种的组合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五、六或七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锰盐中两种成分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六或七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锰盐为硫酸锰、乙酸锰和硝酸锰的组合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五、六或七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锰盐中三种成分按任意比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八、九或十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所述的螯合剂为氨水或硝酸铵。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八、九或十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氨水的浓度为0.1~0.5mol/L。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八、九、十或十二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搅拌速度为800转/分。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八、九、十或十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三不同的是步骤四中所述的锂源为碳酸锂或氢氧化锂。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八、九、十、十二或十四不同的是步骤四中球磨的物料比为10∶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八、九、十、十二或十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不同的是步骤四中烧结温度为85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体系1中钴盐的浓度为0.8~1.8mol/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八:本实施方式中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将56.22g CoSO4·H2O、52.57g NiSO4·H2O和33.80g MnSO4·H2O溶于200mL水中,得到体系1;二、将48g NaOH和6.54g浓度为0.5mol/L的NH3·H2O溶于200mL水中,得到体系2;三、将装有1500mL蒸馏水的反应釜置于冰水混合物中,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pH值为10、搅拌速度为500~1000转/分的条件下将体系1和体系2同时缓慢滴入反应釜中,保持釜内水温0℃的条件下搅拌12小时、过滤,再将滤渣用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及蒸馏水洗涤的顺序交替洗涤3次,再然后将滤渣在室温、真空度为-0.1MPa的条件下干燥10小时,得到前躯体粉末;四、将27.70g LiOH·H2O与前躯体粉末球磨混合5小时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在850℃的条件下烧结10小时,即得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
将本实施方式所得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图像测试,测试结果如图1。由图1(本实施方式所得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透射电镜照片)看出本实施方式所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粒径为100~200nm,是亚微米级材料。
将本实施方式所得正极材料、乙炔黑和聚偏二氟乙烯按照正极材料∶乙炔黑∶聚偏二氟乙烯为80∶10∶10的质量比球磨混合5小时,然后将混合物涂在用95%的乙醇清洗过三次的铝箔上,再将涂有混合物的铝箔在100℃的条件下烘干、20MPa下压制成型,即得到正极。
本实施方式所用的球磨机为南京大学仪器厂生产的QM-3SP04的行星式球磨机。
具体实施方式十九:本实施方式中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将56.22g CoSO4·H2O、52.57g NiSO4·H2O和33.80g MnSO4·H2O溶于200mL水中,得到体系1;二、将48gNaOH和6.54g浓度为0.5mol/L的NH3·H2O溶于200mL水中,得到体系2;三、将装有1500mL蒸馏水的反应釜置于冰水混合物中,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pH值为10、搅拌速度为500~1000转/分的条件下将体系1和体系2同时缓慢滴入反应釜中,保持釜内水温0℃的条件下搅拌12小时、过滤,再将滤渣用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及蒸馏水洗涤的顺序交替洗涤3次,再然后将滤渣在室温、真空度为-0.1MPa的条件下干燥10小时,得到前躯体粉末;四、将26.44g LiOH·H2O与前躯体粉末球磨混合5小时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在850℃的条件下烧结10小时,即得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
本实施方式所用的球磨机为南京大学仪器厂生产的QM-3SP04的行星式球磨机。
将本实施方式所得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采用荷兰philip公司生产的X射线衍射仪上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实验条件如下:铜靶,λ(Cu Kα)=1.5406
Figure A20091007226700091
管电压为40KV,管电流为30mA,扫描范围为10°~90°。由图2(本实施方式所得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X射线衍射图)可知,采用本实施方式得到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纯相,没有其他的杂质。
将本实施方式所得正极材料、乙炔黑和聚偏二氟乙烯按照正极材料∶乙炔黑∶聚偏二氟乙烯为80∶10∶10的质量比球磨混合5小时,然后将混合物涂在用95%的乙醇清洗过三次的铝箔上,再将涂有混合物的铝箔在100℃的条件下烘干、20MPa下压制成型,即得到正极。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本实施方式中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将56.22g CoSO4·H2O、52.57g NiSO4·H2O和33.80g MnSO4·H2O溶于200mL水中,得到体系1;二、将48g NaOH和4.90g浓度为0.5mol/L的NH3·H2O溶于200mL水中,得到体系2;三、将装有1500mL蒸馏水的反应釜置于冰水混合物中,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pH值为10、搅拌速度为500~1000转/分的条件下将体系1和体系2同时缓慢滴入反应釜中,保持釜内水温0℃的条件下搅拌12小时、过滤,再将滤渣用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及蒸馏水洗涤的顺序交替洗涤3次,再然后将滤渣在室温、真空度为-0.1MPa的条件下干燥10小时,得到前躯体粉末;四、将26.44g LiOH·H2O与前躯体粉末球磨混合5小时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在850℃的条件下烧结10小时,即得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
本实施方式所用的球磨机为南京大学仪器厂生产的QM-3SP04的行星式球磨机。
将本实施方式所得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采用荷兰philip公司生产的X射线衍射仪上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实验条件如下:铜靶,λ(Cu Kα)=1.5406
Figure A20091007226700101
管电压为40KV,管电流为30mA,扫描范围为10°~90°。由图3(本实施方式所得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X射线衍射图)可知,采用本实施方式得到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纯相,没有其他的杂质。
将本实施方式所得正极材料、乙炔黑和聚偏二氟乙烯按照正极材料∶乙炔黑∶聚偏二氟乙烯为80∶10∶10的质量比球磨混合5小时,然后将混合物涂在用95%的乙醇清洗过三次的铝箔上,再将涂有混合物的铝箔在100℃的条件下烘干、20MPa下压制成型,即得到正极。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一:本实施方式中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将56.22g CoSO4·H2O、52.57g NiSO4·H2O和33.80g MnSO4·H2O溶于200mL水中,得到体系1;二、将48g NaOH和1.63g浓度为0.5mol/L的NH3·H2O溶于200mL水中,得到体系2;三、将装有1500mL蒸馏水的反应釜置于冰水混合物中,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pH值为10、搅拌速度为500~1000转/分的条件下将体系1和体系2同时缓慢滴入反应釜中,保持釜内水温0℃的条件下搅拌12小时、过滤,再将滤渣用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及蒸馏水洗涤的顺序交替洗涤3次,再然后将滤渣在室温、真空度为-0.1MPa的条件下干燥10小时,得到前躯体粉末;四、将27.70g LiOH·H2O与前躯体粉末球磨混合5小时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在850℃的条件下烧结10小时,即得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
将本实施方式所得正极材料、乙炔黑和聚偏二氟乙烯按照正极材料∶乙炔黑∶聚偏二氟乙烯为80∶10∶10的质量比球磨混合5小时,然后将混合物涂在用95%的乙醇清洗过三次的铝箔上,再将涂有混合物的铝箔在100℃的条件下烘干、20MPa下压制成型,得到正极,然后以金属锂为负极,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生产的BLE-5T型电解液为电解液,组装成CR2032扣式电池,然后采用广东省深圳市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BTS的纽扣电池充放电测试仪上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其中分别采用电压区间为2.8V~4.3V、2.8V~4.4V、2.8V~4.5V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图4是电压区间为2.8V~4.3V的条件下本实施方式所得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倍率放电性能曲线图。图5是电压区间为2.8V~4.4V的条件下本实施方式所得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倍率放电性能曲线图。图6是电压区间为2.8V~4.5V的条件下本实施方式所得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倍率放电性能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本实施方式中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将56.22g CoSO4·H2O、52.57g NiSO4·H2O和33.80g MnSO4·H2O溶于200mL水中,得到体系1;二、将48g NaOH和1.63g浓度为0.5mol/L的NH3·H2O溶于200mL水中,得到体系2;三、将装有1500mL蒸馏水的反应釜在水浴温度为45℃、惰性气体保护、pH值为10、搅拌速度为500~1000转/分的条件下将体系1和体系2同时缓慢滴入反应釜中,保持釜内水温45℃的条件下搅拌12小时、过滤,再将滤渣用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及蒸馏水洗涤的顺序交替洗涤3次,再然后将滤渣在室温、真空度为-0.1MPa的条件下干燥10小时,得到前躯体粉末;四、将27.70g LiOH·H2O与前躯体粉末球磨混合5小时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在850℃的条件下烧结10小时,即得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
本实施方式所得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粒径为4~10微米,是微米级材料。
将本实施方式所得正极材料、乙炔黑和聚偏二氟乙烯按照正极材料∶乙炔黑∶聚偏二氟乙烯为80∶10∶10的质量比球磨混合5小时,然后将混合物涂在用95%的乙醇清洗过三次的铝箔上,再将涂有混合物的铝箔在100℃的条件下烘干、20MPa下压制成型,得到正极,然后以金属锂为负极,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生产的BLE-5T型电解液为电解液,组装成CR2032扣式电池,然后采用广东省深圳市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BTS的纽扣电池充放电测试仪上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其中电压区间为2.8V~4.3V。图7是电压区间为2.8V~4.3V的条件下本实施方式所得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倍率放电性能曲线图。
由图4、图5、图6和图7的对比可知在较小放电电流下(小于1C),本实施方式所得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放电容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一所得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放电容量相差不大,但是在较大放电电流下(2C~10C),本实施方式所得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中温45℃水浴的条件下制得的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放电容量则远低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一所得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放电容量,即采用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一所制备的亚微米级材料的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大电流放电容量,改善材料的倍率充放电性能。

Claims (10)

1、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如下:一、依照化学式LiCoxNiyMnzO2,按Li元素、Ni元素与Mn元素摩尔比为x∶y∶z的比例分别称取钴盐、镍盐和锰盐,然后溶于蒸馏水中,得到体系1,其中<x≤1,0<y≤1,0<z≤1,x、y、z不同时为0;二、将氢氧化钠和螯合剂溶于蒸馏水中,得到体系2,其中体系1中钴离子、镍离子和锰离子总物质的量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比为(x+y+z)∶1;三、在惰性气体保护、pH值为10~12的条件下将体系1与体系2加入到反应釜内的蒸馏水中,然后在搅拌速度为500~1000转/分的条件下搅拌12小时、过滤,再将滤渣用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及蒸馏水洗涤的顺序交替洗涤3次,再然后将滤渣在室温、真空度为-0.1MPa的条件下干燥10小时,得到前躯体粉末;四、将锂源与前躯体粉末按1~1.3∶1的摩尔比球磨混合2~6小时,再在600℃~900℃的条件下烧结10小时,即得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其中步骤一体系1中钴盐的浓度为0.5~2mol/L;步骤三中体系1与体系2的体积比为1∶1,蒸馏水与体系1的体积比为2.5~10∶1,步骤三中所述的反应釜置于冰水混合物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钴盐为硫酸钴、乙酸钴和硝酸钴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镍盐为硫酸镍、乙酸镍和硝酸镍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锰盐为硫酸锰、乙酸锰和硝酸锰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螯合剂为氨水或硝酸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搅拌速度为800转/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锂源为碳酸锂或氢氧化锂。
9、根据权利要求1、2、4、6或8所述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球磨的物料比为10∶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烧结温度为850℃。
CN2009100722670A 2009-06-12 2009-06-12 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2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22670A CN101582499B (zh) 2009-06-12 2009-06-12 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22670A CN101582499B (zh) 2009-06-12 2009-06-12 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2499A true CN101582499A (zh) 2009-11-18
CN101582499B CN101582499B (zh) 2011-01-05

Family

ID=41364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7226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2499B (zh) 2009-06-12 2009-06-12 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8249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7623A (zh) * 2011-06-07 2014-05-14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镍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5810939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硫多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091832A (zh) * 2017-11-13 2018-05-29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镍钴过渡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9238B (zh) * 2013-04-12 2015-08-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7623A (zh) * 2011-06-07 2014-05-14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镍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3797623B (zh) * 2011-06-07 2016-12-14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镍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7555494A (zh) * 2011-06-07 2018-01-09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镍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正极活性物质及该物质制造方法
CN107555494B (zh) * 2011-06-07 2019-05-10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镍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正极活性物质及该物质制造方法
CN105810939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硫多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091832A (zh) * 2017-11-13 2018-05-29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镍钴过渡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091832B (zh) * 2017-11-13 2020-05-19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镍钴过渡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2499B (zh) 201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5633B (zh) 一种具有低晶格应力的梯度氟掺杂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70506B (zh) 快离子导体包覆的镍钴锰钽复合四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67216B (zh) 具有变斜率全浓度梯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CN107123792B (zh) 双层复合结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88634B (zh) 双层包覆改性高镍无钴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477330B1 (ko) 리튬 망간 리치 재료,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응용
CN106910887B (zh) 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13603154B (zh) 一种高电压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9538A (zh) 正极材料(lnmc)合成的新方法
CN103280570A (zh) 一种微米级单晶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009654A (zh) Mo掺杂的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00121A (zh) 一种高性能复合二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1582499B (zh) 亚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Synthesis of LiNi1/3Co1/3Mn1/3O2 cathode material via oxalate precursor
CN116314739B (zh) 一种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133906A (zh) 一种包覆型氧位掺杂改性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88941A (zh) 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2225261B (zh) 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碳酸盐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208977B (zh) 高容量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11471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银、钴和镍掺杂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78520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71735B (zh) 一种镍锰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55612B (zh) 锂离子电池补锂添加剂前驱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2332A (zh) 用二氧化碳作催化剂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NiyMnzO2的方法
CN117088425A (zh) 一种钠离子正极材料前驱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612